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伦理教学范文

伦理教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伦理教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伦理教学

欧美文学教学中宗教伦理教育问题探究

摘要:欧美文学部分是外国文学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其深受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影响。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对于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较为隔阂,势必产生误读,并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在梳理欧美文学中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形成根源的基础上,阐释了基督教伦理价值观的形态,为欧美文学宗教伦理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方法,以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欧美文学;宗教伦理;罪性;救赎

外国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了解世界各民族所取得的文学、文化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重建自身的民族身份,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不可避免地会对外国文学文本产生误读,这显然会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而,笔者认为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只传授客观知识,而应将伦理教育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一、欧美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外国文学课程主要分为欧美卷和亚非卷两个部分,但由于受教学学时数所限,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欧美文学部分。“欧美文学的历史源出于两个主要的文化背景或传统,也就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1]21前者张扬自我,肯定理性,注重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后者寻求道德的自律,强调人的灵性,注重对个体超越性的追求;前者称之为人本主义,后者称之为神本主义。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欧美文学中伦理价值的底色。对于古希腊•罗马传统中所延续渗透的伦理价值体系,由于的宣扬以及全球化语境的浸润,国人对之较为熟悉,当代大学生更是以张扬个性、追求个体价值为自我标榜。而对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伦理价值的熏陶,以及中西政治语境的差异性,从而使国人对于基督教文化传统较易产生隔阂感。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正如艾略特所说:“我们的艺术正是形成于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我们的一切思想也正是由于有了基督教的背景才具有了意义。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必须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只有基督教文化,才能造就伏尔泰和尼采。”[2]205由此可见,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统是打开欧美文化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而这一文化传统在文学中的表现,则体现在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两个方面。聂珍钊教授认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其伦理价值的一种延伸,或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3]因而探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才是文学研究的根本。大学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伦理价值教育引导同样非常重要。如前所述,由于中西文化和政治语境的差异性,当代大学生对于欧美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基督教伦理价值无法理解,往往断章取义,导致误读,进而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梳理和阐释欧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基督教伦理层次,探究学生在各层次可能存在的误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正确的解读,对于当代大学生伦理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欧美文学教学与基督教伦理价值辨析

基督教伦理是以圣经伦理为基础,对人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评价和构建的一门学问。主要包含两层关系: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其中人与神的关系是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则是人神关系在人世间的体现。而欧美文学中的基督教伦理价值的体现便主要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因而笔者将以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梳理欧美文学中的基督教伦理层次,以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关于基督教伦理问题的困惑。

(一)文本阅读预设前提:人与神关系的断裂《神曲》中的但丁迷失在昏暗而荒凉的森林;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日夜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罪与罚》中索尼娅对于苦难的拥抱;艾略特笔下的大地成为荒原,“我们是空洞洞的人……我们头脑中充满了稻草”;《等待戈多》中的戈戈和狄狄了无生趣的无望等待;卡夫卡《审判》中约瑟夫•K莫名其妙地在30岁生日那天被叛有罪,等等。这些文学现象对于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的国人是难以理解的。儒家伦理以“仁”构建其伦理价值的核心,注重内圣外王,强调生命价值的此世性,“生命感既自足又自予,既自失又自得,个体生命深契大化生命,在有‘大美而不言’的自足自逸的快乐境界中悠然独化”[4]145。显然,在儒家文化中并没有一个超越世俗世界的永恒他者的存在,因而对于西方文学中莫名的罪感、虚无感和漂泊感无法理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进而产生理解的偏差,或者根本不知如何解读。而西方文学中这一切思想之根源,便在于人与神关系的断裂。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安置于伊甸园之中,并叮咛他们:“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人类经受不住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旨意,从此被上帝遗弃,与上帝的关系断裂,像一叶浮萍在苍凉的大地上无根地漂泊,进而感受到生命的卑鄙与堕落,恐惧与虚无。基督教教义中,称之为“原罪”,这是西方罪感文化产生的根基。如此便可理解卡夫卡作品《审判》中的约瑟夫•K为什么莫名被捕。作为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作家,卡夫卡作品中自然会反映出其对宗教原罪伦理问题的思考。约瑟夫•K在莫名其妙地被宣判有罪之后,他无法相信一个奉公守法的银行经理为何会被宣判有罪,于是,他一直试图通过理性来为自己辩护,通过女人与莫名其妙的法院建立联系。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约瑟夫•K在审判过程中的辩护日益苍白,越来越体会到个体生命的虚弱无力,自主选择像狗一样地死去。罪、理性与女人是《圣经》中的关键词源,卡夫卡通过《审判》表达了他对于原罪的思考。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卡夫卡认为约瑟夫•K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罪的状态,即理性之罪和沉沦之罪。《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罪的产生在于人类的自由意志,希望获得理性,取代上帝。约瑟夫•K在世俗的生存伦理中,依靠理性获得存在的根基,而这恰是人类堕落的根源。在审讯过程中,随着约瑟夫•K理性话语的逐渐减少,表明约瑟夫•K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进而才有可能产生灵魂的恐惧和颤栗,从而接近永恒。而这也正是卡夫卡对于人类理性的嘲笑。而约瑟夫•K的罪之二便是在审讯过程中,希望通过与女性的肉体沉沦来寻求与法院的联系,但同样是徒劳的,从而陷入绝望。这一点则隐射了亚当对于夏娃的沉沦,而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显然,《审判》中约瑟夫•K的“罪”的背景正是建立在基督教“原罪”伦理基础之上的,否则学生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卡夫卡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罪感体验。以此类推,学生在了解了人类的“原罪”状态之后,便能够理解艾略特的《荒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一系列欧美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的荒诞、虚空、堕落和漂浮等状态,那正是一种与超自然的神的关系断裂的无根之痛。罪之沉沦不仅使人类感受到生命中的有限性和无根状态,但是同时也促使人类渴望与上帝重新建立联系,寻找生命中的无限与永恒,实现灵魂上的超越,基督教教义中称之为救赎。其关注的是沉沦中的人们如何在世俗生活之中获得上帝的拯救,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基督教伦理思想。

继续阅读

浅谈化学工程工程伦理课程建设

[摘要]济南大学面向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本文介绍了工程伦理的研究现状、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强调践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强调从学生抓起,落实工程伦理教育,真正发挥高校优势,将工程伦理内涵进行深化和推广,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程伦理;课程建设

化学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以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的原理为基础,主要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包括石油炼制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冶金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规律。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化学、物理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放大效应”,以解决过程开发、装置设计和操作中涉及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化工实践与应用不断增多。学校和学生都存在“重技术、轻伦理”的观念,且工程决策者与项目实践者过分趋向经济利益,缺乏或缺失工程伦理精神和伦理责任,这就导致很多工程师在碰到各种各样的伦理冲突时,失去了道德和良知。在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阳宗海被砷污染”“三门峡水库豆腐渣工程”等事件中,科技的负面效应日渐增大,人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冲突和矛盾,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课程,形成具有化工特色的工程伦理课程。

一、工程伦理的定义和研究现状

工程伦理研究是指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活动包括工程设计和建设、工程运转和维护[1]。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工程人员最先开始了职业自觉反思,也提出和探讨了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问题。这一阶段涌现出很多著作,如马丁和辛津格所著的《工程伦理学》、曼特尔编著的《工程中的伦理与专业主义》、查尔斯等著的《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等。随后,日本建立了日本工程教育委员会(JABEE),德国也陆续建立了多个相关研究机构,工程伦理教育随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工程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还是效仿和引荐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制度。但由于国外工程运行体制与国内不同,国外的现实和研究状况并不适用于本国国情,因此中国也在寻找和研究适用于本国国情的工程伦理规范和标准。在这期间,众多高校开设了“工程伦理学”选修课,包括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福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西南交通大学的肖平教授,他开启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先河。近几年,工程伦理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也有意识地将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工作之前就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感和价值观,以便在今后的工程活动中实施合理的行为。

二、课程定位

目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滞后的现状与高等院校工程伦理课程缺乏有一定关系。高校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直接和主要传播者,在推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工程伦理学是一门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综合性学科,具有七个维度,依次是哲学、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态、伦理[2]。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须将专业知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并不仅仅是对工程师进行职业道德(操守)教育,还涉及工程活动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可以说,工程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3]。对于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言,教学中应着重将工程伦理理论、规范及具体工程的伦理冲突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明晰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工程师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每个公民负责,应努力降低或者避免公民的人身安全风险。

三、课程设计

继续阅读

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探析

《湖湘论坛杂志》2017年第1期

摘要:法律职业伦理生成规律及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采用综合养成的教育途径。我国高校现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背离这一规律,必须改弦易辙。高校应强化法律职业伦理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律实务部门的配合下,对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律职业;职业伦理;养成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同于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教育,是一个培养法律人职业良心与职业精神的“灵魂塑造工程”。反思我国高校现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单一途径及其流弊,探索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是深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法律职业伦理,又称法律职业道德,指在法律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它主要靠社会舆论及法律人的内心信念维系,是评价法律职业行为的善恶标准。法律职业伦理,内化为法律人的职业良心,外显于法律人的执业行为。“伦理”与“道德”,在一般意义上有所区别,前者侧重于社会层面,后者侧重于个体层面。但在本文中,鉴于法律职业伦理不仅表现为社会层面的规范现象,而且表现为法律人的个体道德品质现象,故对“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未作严格区分,而是交替使用。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的职业灵魂。法律人是法律的操作者,他们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将法律运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①再好的法律,还得依靠法律人的运作,才能实现它的价值目标。这就给法律执业者——法律人,提出了特殊的职业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律人共同遵循的职业伦理原则,它对所有法律人都有拘束力。包括崇尚法律、追求公正等核心价值要求。二是不同类别法律人分别遵循的职业伦理规范,它仅对该类别的法律人产生拘束力。法律人按其具体职业角色不同,可区分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不同类别的法律人除了需要遵守共同的职业伦理原则,如公平、公正外,还要遵守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法官以对当事人的“中立”“公正”为基本准则,检察官以对国家的“忠诚”为基本准则,律师以对委托人的“诚信”为基本准则。法律职业伦理的习得,主要依靠实践与体验。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将外在伦理规范内化于心,转化为法律人的人格特质,积善成德。所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必须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模式,走实践教学之路。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指高校在社会特别是法律实务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法律人职业道德品质的生长规律,运用综合手段,对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伦理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德性教育和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质。

第一,养习成德,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目标特征。习,在此指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反映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法律职业伦理习惯,首先表现为外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稳定性源于法律人已形成的内在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源于法律人在道德情景、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建立起来的恒常联系。其次,它体现了法律职业伦理价值取向,反映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存在方式。最后,它是法律人自觉、自主的行为,是长期职业伦理训练的结果。它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并充满了意志的争斗。但一经形成,则在道德认识、意志与行为之间建立起了“瞬时”反映机制,法律职业伦理习惯以近乎直觉的形式出现,法律人的自觉、自主处于隐而不彰的地位。德,在此指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也称品德,德性。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道德品质与道德习惯具有一致性。“道德习惯是道德品质的动态表现,道德品质则是道德习惯的凝结化、特征化。”法律职业道德品质,是法律职业伦理习惯的内容与实质;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则是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业已形成的标志,为人所感知的对象和载体。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只能依托于良好的训练。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时,应将良好的法律职业行为和品德训练作为教育目标,将职业道德规范的讲授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前提性手段,教育的目的定位于职业道德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教育的着力点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职业良知的培育。通过对法律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造就法律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人格,培育知行合一的真君子。

继续阅读

广告教育中的道德伦理观的置入

【摘要】随着我国广告道德失范问题的日益严峻,高校广告学专业要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搭建起广告道德伦理教育平台,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广告人才,以促进我国广告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分析论述了广告教育中道德伦理观的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深度置入道德伦理观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广告教育;道德伦理观

广告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广告学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从广告与人、广告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高度出发,结合广告教育特色,着重于培养具有道德伦理观的高素质技能型广告人才。然而当前,高校广告学专业将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广告策划、广告制作、广告心理、广告语言等方面,忽视了道德伦理观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渗透,造成广告道德伦理教育内容缺失。为此,高校广告教育必须对道德伦理观教育机制进行重构。

一、广告教育中道德伦理观教育现状

我国对广告伦理的研究晚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一直存在着广告伦理教育途径、范式研究不足的问题,加之对国外成功的广告伦理教育缺乏有效借鉴,从而造成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一直未能构建起广告道德伦理教育机制。现阶段,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在道德伦理观教育方面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缺乏专门课程在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中,虽然广告道德伦理被视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认同的重要教育环节,但是从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高校却没有针对广告道德伦理开设专门课程。当前,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广告伦理与法规、广告伦理、广告伦理与政府规制研究等专门课程,其他高校只是将广告伦理学教学内容融入了广告学概论、广告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中,使得广告道德伦理教育既缺乏专门课程作为教育实施载体,又缺乏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不利于广告学专业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培养。

(二)教育内容简化在广告教育中,广告道德伦理内容被简化为对广告活动伦理失范的批评,并将其教育内容融入到广告法律法规课程中,或是直接由广告法律法规课程所替代。但是,从广告道德伦理与广告法律法规的本质上来看,两者存在着明显区别,具体表现为:法律是他律,对行为起着规范作用。道德是自律,对行为起着约束作用;法律依靠强制性措施予以施行,具备治标效用。道德依靠尊重、自省、责任心、负罪感予以维护,具备治本效用。由此可见,用广告法律法规课程替代广告道德伦理程有失妥当,并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伦理观认识偏差,形成的“守住底线、明确红线、避免越线”的狭隘道德伦理观。

(三)道德伦理观认识偏差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师普遍认为广告道德伦理对学生的专业发展益处不大,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容易出现课程内容脱离实际的情况,难以对学生的广告实践产生积极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道德伦理观教育在广告学专业教育中的有效开展。在广告教育中,广告道德伦理观教育内容未能深入到伦理学理论层面,只是停留在传播伦理的渗透。而传播伦理多从社会批判视角去分析广告问题,这种视角定位忽视了学生亲身感受,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加剧学生对道德伦理观不切实际的误解。

继续阅读

通识教育下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新理念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0期

[摘要]结合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对医学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塑造以及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并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规划设想,即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和日趋成熟,使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命个体都面临着新的医学伦理挑战[1]。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成为解决不断涌现的医学伦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长期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教育。此外,医学伦理教育在医学院校中未受重视,地位边缘化,这体现在院校课程设置偏少、教育形式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社会实践活动少[2],从而使医学生的伦理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医学生在面对新伦理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医学行为。针对这些潜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以期使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1国内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生面临的医学伦理困境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医学生,研究显示,其价值目标趋于功利化、医学技术至上、人文素养欠缺[3],这些使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医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导致医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的处理不仅缺乏人文关怀,还缺乏合理的推理和思考能力。特别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传统生命伦理价值取向的冲击,使现代的医学生在科研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命伦理困境。

1.2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缺陷

继续阅读

生态伦理教育的人文素养研究

1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

为了对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作深入考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4所高职院校600多位学生进行生态伦理状况的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些常识类的生态知识、国内外的一些生态问题、同学们对周围生态问题的态度和自己周围人生态伦理水平等。问题突出现实性、生活化,尽量贴近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关于“您所在学校是否有生态伦理相关的教育”的问题上,获取的反馈情况如表1。在关于“生态伦理知识获取途径”的问题上,获取的反馈情况如表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态伦理教育力度还不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理论课。这说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也相对缺乏。问卷的反馈表明,高职学生有一定的生态伦理知识。对于常识类问 题,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回答,正确率达94.9%,对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88.63%的学生选择认可。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知识比较贫乏,如81%的学生不能正确回答世界环境日,有8.7%的学生认为杀害野生动物与自己无关。不过在回答是否关注环保事业,80%的同学都认为需要关注。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但也有20.2%的学生在选择别人随手扔垃圾的时候自己也会扔,反映出其生态伦理认知停留在表面。这些调查说明,高职学生在生态伦理认知上总体比较欠缺,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但是学生表现出对生态伦理认知的强烈关注,这正是我们学校应该加以培养、教育的方向。

2高职院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通知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③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已经跟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相当,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就业为导向,从而出现重视技术、技能的学习,忽视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不良倾向。尤其是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如何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等存在明显的教育不足。因此发生过一些公共事件,例如清华学生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目前的生态伦理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提出如下思考:

2.1增强生态伦理观的整体认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里一方面强调工作技能,要求在工作中能圆满完成本职任务;另一方面,强调综合素质,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必备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生态伦理教育不够,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受到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之外,教师自身对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是做基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系统讲授,以致于学生只是表面上的一个浅层了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种现状,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逐渐增强对生态伦理观的整体认识,特别要明确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逐渐树立起生态整体的理念并贯穿到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去防止环境污染。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上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绿色教育,创建绿色校园,间接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们的发展。正如前面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高职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还没有达到让大家比较满意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教学还不到位,这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要求是不符的。而将该教育内容纳入到思政课程体系当中,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生态伦理教育相结合,这样就可使高职院校的生态伦理教育真正走上轨道,确保高职院校的生态伦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国家正在强调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相应的,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同样会占领这一阵地,向当代大学生传输生态伦理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2.2培育校园生态文化,践行和谐生态伦理观校园生活是课堂的延伸,而社会生活是校园生活的延伸,因此校园生活实际上就是一个检验生态伦理教育成果的理想阵地。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将生态伦理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融为一体,例如将节约粮食、爱护草坪、垃圾分类等明确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培育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将来具备这样高素质的学生走向社会,他们的言行、态度将影响到周围的人,不断改善全社会的生态伦理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践行生态伦理观,就是要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要培育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高职院校要逐步培养学生生态实践能力,不断传播生态伦理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者:田巧玲 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继续阅读

工程伦理教育的改革措施

作者:李艺芸王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工程技术行业评审机构会同工程教育部门,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在美国,负责制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政策、准则和程序并加以实施的机构,是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随着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各国也逐渐形成了欧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EUR-ACE),这一专业认证直接涉及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准入标准。欧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对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审核,其中包括工程伦理方面的要求。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以此强化我国工程教育中的伦理要求,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维度的紧迫性

工程活动是一个创造和提升价值的过程。这里的价值指广义的价值而不是狭义的经济价值。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专业学生仅仅从工程的角度去理解将来的职业,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在工程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对伦理意识的强调与重视。专业教育阶段是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完善的工程教育应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工程伦理意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准入制度,其规范条例中需要包括工程伦理方面的考虑。从我国工程实践活动现状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维度尤为紧迫。近年来,我国重大工程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由于人为管理与操作的疏忽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占大多数。2010年7月16日,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造成附近大面积海域被原油污染;2010年7月28日,南京发生化工厂爆炸事故,也造成严重后果。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实施之前没有对安全可靠性进行科学论证,没有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操作时不遵守安全规范。这类重大事故的出现,反映出某些工程技术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而这种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则是工程伦理教育的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注重从工具理性角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工科院校在安排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时,只是从思想品德教育角度设置了相应的必修课程,大都没有将工程伦理设定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开设了一些工程伦理选修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工程专业学生伦理意识作用不明显。

我国2008年颁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中有关“通用标准内涵”的表述,虽然提到应该“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但没有关于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与规范明确的具体要求。我国学生在工程专业课中学到的知识,很少与工程伦理、社会责任相关,而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会影响工程专业学生全面的价值判断能力。因而,工程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缺乏基本的工程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没有面对紧急情况的伦理决策能力。由于缺乏工程伦理素养和责任意识,导致工程事故不断发生,从工程实践层面上突显了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维度的紧迫性。具体来说,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维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弥补工程实践活动中价值理性的缺失

随着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提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达到征服、控制、改造自然的目的。当这种控制与改造自然的意识随着自然的“祛魅”而变得不断强化和盲目时,理性中的价值维度就开始被人们所忽略。而缺乏价值理性的工程活动,不但无法带来人类梦想中的福祉,反而造成异化现象。很多人不再关注人的命运、尊严和终极关怀,不再具有反思、批判与否定的精神,而是不断趋向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工具理性。这种工具理性逐渐引发了许多环境、能源与生存问题。工程活动中缺乏价值理性评判,也是导致工程活动中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伦理作为价值理性的集中体现,必须肩负起改善工程实践活动社会效益的重任。因此,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强调伦理维度,有助于从制度层面影响工程教育,从源头注重工程伦理意识养成,从根本上弥补工程实践活动中价值理性的缺失。

继续阅读

医学人文教育强化意义及方法

1现代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是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和对生命的尊重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各行业的共识。医学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治病救人的崇高任务。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治病转变为治人,努力实现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健康。

1.2只有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的认识日趋理性和全面,世界卫生组织将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升到“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医学模式。这就决定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性质。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厚重的人文素养,学会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个途径出发去对待患者和疾病[1]。

1.3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可以从根源上缓解、扼制医患关系的恶化。由于现阶段我国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和医疗服务与国际水平靠拢,高昂的医疗费用等原因导致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走入了低谷。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掌握与患者沟通的策略和技巧,是医生良好个人素质的展示,也是建立协调融洽的医患关系的基石。这就要求医学生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改善医患关系。

1.4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临床诊断和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以往关注的生理因素外,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医学中,一个人可能患各种各样的疾病,一种疾病的每个患者身上又会出现个体差异,任何疾病又会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就必然要求医学生(未来的医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分析、判断、综合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全面的、较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科技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真正达到为人类的身心健康服务的目的[2]。

1.5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除了满足职业的需要外,还应提高个人素质,通过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可以进一步改造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深入认识到将要从事的医学事业的崇高和生命的价值,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3]。

2加强人文、道德和伦理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与人生境界。医学专业的教育首先是由掌握这门科学的专业教师完成的,因此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能够有意识地挖掘蕴涵在专业课中的人文内涵,还要挖掘和提升自身的人文内涵,教师的精神风貌、理想追求、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直接的、广泛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校内外的假期短训班、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东方文化强调“医者仁术”,要求医生具备仁、孝、智、勇等美德;西方文化强调医师的社会属性。爱丁堡公报指出:“21世纪的医师,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患者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文理渗透是现代医学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要求,从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出发,要求临床教师在某个领域获得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相当的了解。只有教师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后,才可能搞好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富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