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实验法范文

科学实验法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学实验法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1篇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总结和思考出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用实验来丰富物理课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做,学生看。很多实验现象学生根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手做实验的机会,特别是演示实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例如: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实验时,我让学生动手实验:①每人准备两张纸,平行放置,向中间吹气,先猜想纸的运动情况再实验,纸会向中间靠拢;②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将大试管中装满水后将小试管放入其中,开口方向一致,先倒立后把试管口处的一只手拿开,让学生猜想小试管的运动情况再实验,小试管会先向上远动;③将乒乓球放入到漏斗中,将漏斗正放,用力通过漏斗吹乒乓球,猜想乒乓球会怎样再进行实验,乒乓球没有被吹出去:实验完毕后师生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样就使学生在“动手中思考”“思考中探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材中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种变化,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电学部分,开始先做“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随后又做“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模仿前面的实验步骤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还应有所创新,例如“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天平、量筒、水、小石块、细线。实验步骤为: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③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读出体积v';④根据公式ρ=m/V'-V计算出密度。在此基础让我们可以改变实验器材,可以将实验器材改为:天平(无砝码)、烧杯两个、量筒、水、小石块、细线。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再次设计实验步骤。这些实验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让物理实验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时候就可以用“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其实就可以做实验,一些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物理规律及物理现象。例如:我利用矿泉水瓶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①探究声音的音调;②光的折射现象;③浮力产生的原因;④液体压强的特点;⑤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⑥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等。例如,我利用废旧药瓶和吸管启发学生制成“温度计演示器”,用纸盒和凸透镜做成“照相机”;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输液管和木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在讲授“惯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惯性现象,我会带领学生们去做加速跑、减速跑的实验,会用玩具小汽车再现发生交通事故时惯性带来的危害,强调乘坐汽车时系安全带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利用身边材料呈现物理现象,使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四、做好各类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是研究物理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力。例如,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如果提前给出凸透镜的焦距和几个物距数据来测成像特点,学生会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结论总是记不牢。我的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教学仪器的物理营养,先由学生利用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然后在光具座滑块上分别安装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继之分别在三种情况下(u>2f、2f>u>f、u<f)任意选取物距值,观察和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物像关系,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部分遮挡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甚至引导优秀学生发现焦距、物距和像距三者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这样做这个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记录物理数据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五、学会物理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把物理知识比作“鱼”,那么研究物理的方法就相当于“渔”了,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科学实验。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至关重要。去年我市顺利通过省“普实”验收,教学仪器齐备,这给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课堂上不好理解的问题,如:托盘天平物码倒置的读数问题;不规范的串、并联电路的识别问题;电路变化中的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变化问题等,只需动动手,做做实验即可轻而易举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实验法外,物理学中还有很多研究问题的经典方法,例如: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直径时用了累积法;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用了科学实验推理法;研究固体熔化时用了图像法;学习电压概念时用了类比法;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时用了等效替代法,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今后一旦碰到相似或相关的问题,就能自觉地将头脑中的信息反馈出来,从而顺利解决问题,甚至产生发明创造。

总之,素质教育既不赞成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题海战术,又反对只顾少数优秀生的难题突破。因此,物理教学要紧扣新课程标准,从典型的基础入手,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学过“累积法”测长度后,可继续发问:“你能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你能否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复习串联电路的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基础题:“已知电阻R1、R2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且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V,通过R2的电流为0.5A,你能求出多少个未知的电学量?”这就把串联电路特点与电功率知识先后联系起来,对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韩子阳.在实验教学中改进教法的尝试[J].天津教育,1981(9).

[2]谢克敬.我们是怎样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J].安徽教育,1982(9).

[3]李启新.要逐步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J].江苏教育,1982(12).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2篇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启蒙

王韬(1828—1897年)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新闻工作者,面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困局,他针砭时弊,推崇西学,倡导改革,其改革主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教育领域。王韬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还在担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期间开展一系列教育改革,为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探讨王韬学校教育改革思想,不仅对学校教育史研究有较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深化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也有现实意义。

一、教育目的:富国强兵

近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的残酷现实惊醒了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他们倡导变法革新,探索中国富强之策,王韬便是这批先进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王韬从小胸怀经世报国的远大抱负,多次参加科举谋求功名,但均名落孙山。尽管如此,王韬仍怀着强烈的经世热情,积极向清政府官员建言献策,希望能够受到重视和采纳。在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香港期间,王韬饱受饥寒之苦,但依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1]难能可贵的是,王韬在欧洲游历期间,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在英国公开场合上舌战英国商人,痛斥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严重危害,体现了一名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王韬敏锐地认识到人才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夫贤才者,国家之元气也。贤才在上则国治,贤才在下则国乱。”[2]“天下之患,不患在贼而患在无人才。朝廷之上一切设施,不患在持法而患在行法之无人。”[3]王韬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故今日我国之急务,其先在治民,其次在治兵,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4]。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王韬从国家富强角度论述人才问题,其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也在国家富强。王韬的教育实践反映了其教育目的。王韬担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后,着眼中国富国强兵,突破原先局限“格致”的办学范畴,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西方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而且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讨论时事政治,关注西方政治制度等。王韬主持的考课活动,将时务特别是中国富强治术作为考课命题的重要方向,促使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探讨中国富强之道。王韬晚年看到上海格致书院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的盛况时,十分欣慰地说:“余老矣,行将拭目而观中土人才蒸蒸日上,通知时事,为国家立富强之基也,岂不幸哉!岂不快哉!”[5]再次验证了王韬把富国强兵作为教育的目的。王韬还认为,“君与民近而世治”,学校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上下相通”的联络功能。“古者里有塾,党有庠,乡有校,读法悬书,月必一举。苟有不洽于民情者,民皆得而言之。上无私政,则下无私议。以是亲民之官,其为政不敢大拂乎民心。”[6]王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为国家富强创造良好政治环境,“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7]。可见,王韬强调学校教育联络上下的功能,其目的依然是国家富强。

二、教育目标:新式人才

传统教育依附于政治,其目标是为封建政权培养人才。受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人才观带有伦理至上的道德主义色彩,认为人才是指具有良好品德和掌握儒家经典原理的人。王韬审视了古代以来的人才状况,发现官方所倡导的人才往往“有名无实”,举人、进士、翰林等,属于封建社会的主流“人才”,但严重脱离实际,对国外政治、民情、地理等情况都不了解,甚至对国内事务治理也茫然无策,“及问其何以察吏,何以治民,则茫然莫对也”[8]。为此,王韬提出人才有“真才”和“伪才”之分,“世有真才,亦有伪才。伪才之与真才,犹碔砆之于宝玉,鱼目之于珍珠,久之而后知,而不能猝辨也;试之而后见,而不能空说也”[9]。王韬从“尚实”的角度,把实用作为甄别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纬,一切专求乎实用。”[10]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多规格的专门人才。传统人才观追求“全才”,视技能技术为“奇技淫巧”。王韬突破了“君子不器”的桎梏,认为人才可分为多种,“才有数等:有吏才,有将才,有匠才,有出使之才,有折冲御侮之才,有明体达用之才、有应急济变之才”[11]。以上各类人才虽然不是传统所倡导的“全才”或“君子”,但他们术业有专攻,拥有一技之长,都是富国强兵所需要的实用人才。王韬认为,传统学校教育为封建政权培植大量无真才实学的官吏,无益于国家富强事业,必须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真才”。王韬欲求“真才”的教育观与上海格致书院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明出任山长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新式人才。“近以沪上中西董事公举,承乏格致书院,忝居掌院。拟广招生童,前来肄业,延请中西教读,……务期有益于时,有用于世,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12]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期间,围绕为国家培养新式人才的教育目标,把书院办学与国家富强、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对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全面革新,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开创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新式实用人才。

三、教育对象:面向大众

传统官学教育对象范围十分狭窄,呈现等级化、特权化、小众化的特征。王韬主张扩大教育对象,实现教育普及化、多元化、大众化。一是普遍设立新式学校。王韬十分赞赏法国学校教育制度,在《重订法国志略》一书中介绍,法国教育分为太学、国学和小学三级,其重点在小学和国学,小学数量众多,遍布各个市镇。王韬主张借鉴法国教育制度,由政府在国内每省、每郡、每州、每邑,设立文武学塾,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王韬还希望社会有识之士在中国各地广设新式学校。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容闳在广东香山县南屏创办义学,王韬获悉后专门撰写《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一文,高度评价容闳的办学行为,指出办义学不但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可以造福桑梓,“诚能乡设义学,教导有序,则子弟之俊秀可造者得以习文,资秉鲁钝者亦得工于艺,直可使野无遗贤,里无废人,其效之可睹盖有如此者”[13]。二是倡导女子教育。王韬在欧洲游历期间考察了英国女子教育状况,认为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是西方国家教育成功的重要体现。针对中国传统学校教育漠视女子教育的弊端,王韬建议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设立女子学校,让广大女子与男子同享教育权利。“西国重女教,立女书院,中国宜仿其意……各省立女学校,延女师教之,习六经六学……立女学校教之,女才出矣。”

王韬还发出“夫女不读书,教之何益?”的慨叹,呼吁更多国人关注女子教育。三是扩大教育对象。上海格致书院实行开门办学,“凡聪幼文人有志考求者,皆许来院习学”[15]。这种愿者来学的招生方式,使上海格致书院发展成为一所面向全国的学校。根据王尔敏先生统计,格致书院1886—1893年课艺获奖学生共86人,从考课学生的籍贯看,其中江苏籍37人,浙江籍11人,广东籍6人,安徽籍5人,湖南籍3人,福建籍2人,天津、山东、河南各1人,籍贯不详者19人;从获奖考课学生身份看,在86名优胜者中,举人5人,贡生54人,监生3人,以上科甲出身人员共62人,占全部获奖总人数的72%。[16]格致书院教育对象十分广泛,不仅遍布中国9个省份以上,而且涵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知识分子。四是开展幼儿教育。王韬认为,幼儿可塑性强,培养新式人才需从娃娃抓起,“夫人之造端,贵乎始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谓先入者为之主也,幼学而壮行,家修而廷献,其所系於自少教习者,岂可缓也哉”[17]。上海格致书院打破年龄的限制,开设格致预科班,专门招收10至14岁男童入院学习,教授英语、数学、地理等课程,为这些儿童将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基础。此外,王韬继续保留上海格致书院社会教育的功能,将院内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允许书院外人士参观博物院和书房;举办各类科学讲座,允许书院外人士前来听讲,使上海格致书院成为当地闻名的科教基地。

四、教育内容:引进西学

传统学校教学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知识和思想道德领域,较少涉及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学科,务虚而薄实。王韬经过中西学对比后认为,既然传统教育内容通经而不能致用,就应该引进先进的西学。他指出:“中国数千年精神悉具于六经。而西者,绩六经之未具,又非中国诸子百家所能言,故浅而用之。西学皆日用寻常之事,扩而精之;西学即身心性命之原。”[18]综观王韬的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其倡导的教学内容与西学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国语言

文字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往来日益密切,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相互交流,洋务运动也急需通晓西方语言文字的人才。王韬认为,掌握西方语言文字是认识西学、学习西学的前提,主张在口岸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国家亦当于各口岸设立译馆,凡有士子及候补人员愿肄习英文者,听入馆中,以备他日之用。”[19]王韬还建议,这些学生学成后,可以让他们翻译西方国家有关机器、格致、舆图、象纬、枪炮等科技书籍,从而让国人了解和掌握西方先进科技。上海格致书院也把教授西方语言作为重要的办学内容。

(二)格致之学

随着口岸开放和国内风气渐开,学习西方先进器物逐渐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的社会潮流。王韬主张把格致之学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如,王韬建议在各口岸设立艺术院,讲授光学、化学、电学、重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枪炮、船舰等机器制造技术,培养富国强兵需要的实用人才,以摆脱西方人士的牵制,“将见不数十年间,各处厂局,皆我中国之人主理其事,不必假手于西人”[20]。以“格致”命名的上海格致书院更是肩负起传播格致之学、培养格致之才的重任,王韬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规定讲授西国语言和自然科学。

(三)西方哲学

王韬认为,要改变长期禁锢国人的传统经学思想,需从学习西方哲学入手。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西学哲学科目,教师在讲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时,有机渗透西方哲学方法论,引导学生树立实证的思维,反对凭空想象和捏造。上海格致书院还把西方哲学作为考课内容之一,如1889年李鸿章所出的考课题目有关西方哲学内容,“问《大学》格致之说,自郑康成以下无虑数十家,于近今西学有偶合否?西学格致,始于希腊阿卢力士托尔德(亚里士多德),至英人贝根(培根)出,尽变前说,其学始精。逮达文(达尔文)、施本思(斯宾塞)二家之书行,其学益备,能详溯其源流欤?”[21]题目中亚里士多德、培根、斯宾塞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

(四)西方政治制度

王韬认识到,洋务派仅在器物层面改革,不可能实现中国富强的目标,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改革。“今沿海各直省皆设有专局,制枪炮,造舟舰,遴选幼童出洋肄业,自其外观之,非不庞洪彪炳,然惜其尚袭皮毛,有其名而鲜其实也。”[22]上海格致书院原先只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王韬担任山长后,主张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哲学的同时,研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上海格致书院曾多次以西方议院、法律等为考课题目。如1893年,郑观应以“中国是否适宜设立议院”为题,要求考生考察、评价西方议会制度,结合国情分析在中国设立议会的利弊。

五、教育方式:注重实效

在传统学校里,讲授者机械化地照本宣科,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科举考试知识,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王韬深受西方近代学校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影响,探索创新上海格致书院的教学形式、方式、方法,取得广泛影响。

(一)开设公共讲座

上海格致书院成立初期,主要通过展示西方格致器具、出售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书籍来传播西学,并未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从1877年起,上海格致书院举行科学知识讲座,民众可自由前往听讲。王韬担任山长后,继续采用公开讲演的形式。1895年,上海格致书院曾于每周六晚举行讲座,讲座内容涉及矿物开采、解剖学、工程等,吸引了众多听众。此后,举办讲座成为上海格致书院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据郝秉键先生研究,在上海格致书院通过讲座教习的教师多达数十个,其中傅兰雅、华衡芳、傅绍兰(傅兰雅之子)、陆仁堂等主持数学讲座,徐寿、栾学谦、秀耀春(美国传教士)、来门义尔(美国人)等主持化学讲座。[23]值得肯定的是,上海格致书院尽管办学经费紧张,但开设的公共讲座都免费向民众开放。

(二)实行班级授课制

1879年,上海格致书院曾招生公告,设西国语言文字、格致实学两个专业。但由于办学经费、师资、生源不足等原因,未能正式开班授课。后在王韬的积极努力下,上海格致书院开设学塾、预科班等,实行分班讲授,书院课程纲目中专门提到分班授课这种形式,“招集生徒,分班细教,学者常居院内,月教格致各门”[24]。这种分班授课组织规范、知识传授系统,学生接受较高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1890年,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英国学者白尔敦来院讲学,招收生徒,分班教学。白尔敦拟开设五个专题,分别是“论化电器之情形”“论勒氏发电筒”“论通电简便之法”“论电气吸铁器之各用甚繁”和“论电气能镀金”。格致书院还专门制订收费办法,“凡来学者,每月拟纳修金十元,房饭在内,如外居而朝来暮去者,月收六元”[25]。后来,随着到上海格致书院求学的学生增多,书院也开办一些专科班和学习班,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班级授课制初见成效。

(三)运用实验等教学方法

传统学校一般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既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优点,又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上海格致书院除采取讲授式教学法外,还倡导综合运用实验、讨论、问答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指出:“本书院所设此举,意在倡引鼓励,并非坐馆塾师逐字课读者比。所有功课,全赖学者自行工苦,殷勤习学,本书院不过略助讲解,以便明通而已。”“学课中遇有须演试者,拟用院内已有之器具,订期在院依法试验,或用影戏灯等法,显明其理。以上各事,一概不取分文。”[26]自然科学知识讲授不同于传统儒家经典知识的灌输,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方法。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实验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演示。书院课程纲目指出:“一为公讲格致大纲,并用器且演试,以便众人观听而增识见”[27]。实验法在当时十分新奇、先进,教师与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进行教与学,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传统单一口授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徐寿指出:“讲习格致之学,非徒言传,必须目见,尤必身亲尝试,口讲指画,而后能析其疑义,尽其妙用。”

上海格致书院十分重视实验器具的配备,不仅积极从国外募捐格致器具,而且投入许多经费购买科学仪器。据上海格致书院的财务报告统计,1878至1882年,格致书院购置科学仪器共花费白银1705.896两,超过同期书院用于支付人员工资等开支费用1153.977两,这对办学经费一向紧张的上海格致书院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9]可见,格致书院十分重视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新式人才。六、结语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批判、传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近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近代化。坎坷的科举历程、独特的人生经历、长期的海外漫游、赤诚的爱国之心,使王韬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改革家。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学校教育改革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加速了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进程。在教育目的方面,王韬紧扣富国强兵的时代主题,强化了学校教育服务现实社会的使命;在教育目标方面,王韬主张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真才”,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在教育对象方面,王韬推崇学校教育普及化,推动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教育内容方面,王韬积极引进西方国家语言文字、西方科学技术、西方政治制度、西方哲学等内容,促进了中西文化融合发展;在教育方法上,王韬推行班级授课等教学方式,采用实验法等新式教学方法,促进了中国学校教育科学发展。

总之,王韬学校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超越了同时代大多数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推动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宝贵借鉴,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韬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和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为中国学校教育近代化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当前,学习借鉴王韬改革思想和创新精神,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11][12][17]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214-215、237、219.

[2][3][4][6][7][8][9][10][13][19][2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4、299、56、66、66、87、45、100、334、79-80、56.

[5]上海图书馆.格致书院课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159-160.

[14][18][20]王韬.弢园文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28、328、344.

[15][21][24][25][26][27][28]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6、202、183、183、188、183、178.

[16]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书院志略[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73.

[23]郝秉键.上海格致书院及其教育创新[J].清史研究,2003(3):92.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4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其中,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通过精密的分子、元素和化学公式来解释世界万物存在的规律,十分有趣.但是,近年来,有关初中学校在化学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当前有关学校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强改革创新,提出一些方法促进学生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一、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化学规律是根据物质真实存在的反应中得到的,具有科学性,所以在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对未知物质进行研究时,有关老师应该在整体上把握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给与学生正确引导,不能没有科学依据地进行探究.

2.简约性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应该遵循简约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并且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追求简约,实验操作较简单,现象明显等.

3.方法性化学实验设计教学中应该遵循方法性的原则.有关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对比实验法、控制变量法、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推理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热爱探究的心情.

4.绿色安全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有些化学药品具有毒性或者腐蚀性等,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注重绿色安全,有关老师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教给学生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处理一些紧急情况.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到目前为止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也只有黑板,久而久之,许多初中生就渐渐的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也将这一观念应用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但是,由于他们对于全新的教学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使得它们始终无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是当前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2.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忽视有些初中学校可能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只是注重学生对化学课本知识的学习,以便有能力应对中考,提升本校的升学率.所以学校领导在建设化学教学环境时没有投入足够资金,许多化学器材不足以满足老师教学需求和学生教学需求.老师没有适当的教学环境,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环境,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的发展逐渐受到阻碍.

三、提出有效方法促进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改革创新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教育需求,因此,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必须被改进.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他们必须学会去丰富自己的化学课堂,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让化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对于化学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实验法,化学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它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给学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对化学课本中的内容做出调整,给学生做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化学实验通过视频放映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过程,这样课堂的互动就会好很多.

2.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可能会出现多种实验现象,而每种实验现象都有其原理.所以在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教学中,有关老师应该根据实验内容适当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化学学习.比如在探究燃烧条件时,氧气浓度高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低等都会影响燃烧,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实验现象,这时就需要有关老师给与学生适当引导,提供相关原理,促进学生学习.

3.优化有关实验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来设计在不同的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来统计处理,然后总结归纳实验规律.所以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围绕实验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哪些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哪些数据是有效的,测定的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因素干扰,怎样避免干扰.有关老师应该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设计一些定量性实验探究课,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进行实验,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还有就是在搜集多种方案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缜密的思维和实验评价能力,学会分析误差的原因并设计实验来减少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得到合理的化学规律.

4.有效建设化学教学环境一定的实验教学物质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有关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投入一定资金来有效建设学校化学教学环境,尽量购置齐全各种实验器材和设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进行.初中化学是化学这门学科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各项基础知识,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关初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注重改革创新,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一切为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有关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推理能力;优化有关实验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来设计,有效利用实验数据;还有就是有效建设化学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验环境等.有关学校领导和老师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来加强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培养学生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最终走向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许晓燕 单位:江苏省宿豫实验初

 

二篇、初中化学习题复习策略探讨

目前中考化学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江苏省的大多数初中考生来说,中考是进入高中或者职业技术学校的敲门砖.中考试卷目前采取以市为单位命题,并组织考试,相对而言中考中化学的应试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学生想要得到较高的分数,除了基础题,还需要关注探究性的习题.

一、探究性习题考查的核心能力

从目前中考试卷的实际来看,这部分习题的考核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如果从核心能力来看,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

二、探究性习题的复习策略

针对考核的六大核心能力及其内涵,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设计复习课堂内容,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提高思维能力,初步具备解决探究性习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注重问题的开发

为了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人教版教材中已经在习题系统中设计了多个探究性的研究性课题,旨在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对于简单的问题很轻松就能解答,但是面对思维发散的综合性习题,就难以下手,解题速度较慢.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从“开发问题”入手.初中学生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已经非常熟悉,甚至一些化学教师会让学生记忆其中的化学操作和实验现象,学生面对和这个实验相关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的疑虑.那么,“氨气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怎么设计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逐步深入:问题1:NH3有哪些性质呢?问题2:如何制备纯净的NH3呢?问题3:如何判断NH3和CuO的实验开始进行了?问题4: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进行NH3和CuO的实验呢?对于问题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快速答出,NH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还有碱性等等性质.对于问题2,学生不是很熟悉制备的原理,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知识点(利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加热),让学生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学生在思考时,对于制备出的NH3肯定含有水蒸气,必须使用除水的物质.因为NH3是一种碱性气体,不能选择常见的浓硫酸,可以选择碱石灰或者氢氧化钠固体.通过生成固体的颜色,有些同学还提出可以验证产物水的生成解决问题3.最后在通过问题4,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可以得出整套实验装置了,见图1.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5:NH3是否需要尾气的处理呢?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多余的NH3需要尾气的处理,能否像“CO还原CuO”一样,采取“燃烧法”.此时教师首先需要肯定学生的环保意识,接着解释NH3是一种不能点燃的气体,可以利用水或者酸进行尾气吸收.在这个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多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让他们在思考的同时积极思考,大胆的假设,整个过程一直处于探究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样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有序的进行思考,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不仅复习巩固了旧的知识点,还能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2.注重知识整合

很多初三化学教师在最后复习的阶段,大多都在“炒冷饭”,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课堂效率不高.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直观教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单一知识面上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整合,才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有新鲜感,让复习课具有生动性.比如,如图2所示,A~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其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可以转化,“———”表示相互反应.其中B、D为氧化物,A、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这种物质框架转化图是最能锻炼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的题型之一,此时要注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图中的转化关系,有相互反应的分别为A和E、F和E、B和D,剩下的箭头都表示可以转化;(2)放入水中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是物质类别中的碱、碱性气体氨气,也可以是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的某类物质;(3)B、D是两种可以相互反应的氧化物,A、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可以分别为酸、碱、盐或者氧化物.通过以上几点信息的解析,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整合,了解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特殊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等等.

3.注重方法渗透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掌握基础知识只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方法的领悟才是科学思想的灵魂.当然,化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化学方法简单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比较”和“分类”.比如,“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型反应”的概念比较,“制备各种的气体”的装置比较,“CaCO3和Na2CO3”的性质比较等等.“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的表面异同点,从而逐步学会迁移、使用.对于“分类”可以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全面研究问题的目的.分类要选择一定的标准,不一定根据教材中的定义,可以进行知识的关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在初中化学的复习阶段,应对探究性习题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相关的问题和内容进行知识结构的巩固,让学生尝试搭建自己的思维网络框架.通过知识的获得、补充和修正的过程,学生的基础知识才能不断巩固,思维广度才能不断扩大.

作者:杨天一 单位: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三篇、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当前初中化学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较,更注重实验教学,目的在于初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加深对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结合趣味实验的教学,营造实验教学课堂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有趣的实验过程与实验观察,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以及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学习乐趣.

一、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

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初中化学内容教学大多是围绕实验进行的,化学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营造良好实验教学的课堂氛围,是化学实验教学成效的关键.趣味实验教学与当前传统化学实验的教学相比,趣味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独立思考、课堂活动参与以及自主探究实验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实验思维.加上趣味实验教学的新颖创新性,弥补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由于课程形式吸引力不强,易使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缺乏学习兴趣,而趣味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趣味实验教学教师可通过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反应发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实验思维与探究的能力.因此,将趣味实验教学融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师以兴趣为引导,将兴趣与实验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乐趣,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1.实验设计趣味化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高效的化学实验学习模式中,培养自身发现、实践、思考、总结的能力,而不是对化学进行新的知识体系进行探索.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通过课堂实验的设计产生的,课堂实验设计的优质,是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在课堂实验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兴趣元素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乐趣的感受,从而达到通过教学实验吸引学生并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能力.以江苏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关于氧气的教学内容为例,初中化学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将实验课堂的环境光线调暗,待氧气瓶中的火柴燃尽前再将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深入,此时由幽暗环境衬托的氧气瓶内,呈现的是如烟花燃烧的情境,学生通过充满想象的实验设计,感受化学的神奇,对实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以及学习实验操作的欲望,有利于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氛围的营造.

2.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体验

目前,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实验操作大多由教师进行,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验中进行观察,但是这个过程忽视学生的参与感受,容易造成学生对实验操作产生误解,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仅停留在书本中,长久以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趣味实验教学,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中,体会化学的神奇魅力与乐趣,从而主动对实验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同时在实验实践中,获得实验技能与操作能力的提升.例如,江苏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设计的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参与,在实验装置装好后,由学生将石灰石装往锥形瓶中,再注入盐酸,此时,引导学生观察锥形瓶内石灰石与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中的实验反应会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提出锥形瓶内为何产生了大量气泡的问题,形成十分浓烈的实验课堂氛围,并重复实验探索原理.在学生不断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再进行原理的解释,实验教学效果大有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计划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根据实验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次数,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的知识原理,提高实验探究的热情.

3.实验作业的布置贴近生活

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通过课堂实验学习,还要结合课后作业进行巩固.虽然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实验操作的技能提升与只是原理的记忆,依然要通过课后的练习进行加强,再对化学知识进行更一步的理解与消化,从而真正具备运用原理再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因此,布置课后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法.化学趣味实验课堂的课后布置,教师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教材中实验知识原理的复习;其次是对化学实验教师操作步骤的领悟;最后是通过运用理解后的知识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操作作业的安排,教师可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将实验融入家庭中,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例如,江苏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关于大自然水的学习,教师可根据水的特点进行实验作业安排.学生可以通过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烧水、烹饪对水沸腾时的温度、特征进行观察,并思考将水继续进行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将实验融入日常生活的学习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趣味实验教学的主要核心,在于教师要将教学方法创新与兴趣化,以兴趣引导的形式进行初中实验化学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对实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作者:周春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四篇、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初中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新初中化学新课程,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教授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初中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锻炼与培养,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由于部分化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对化学课堂感到厌烦。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改革,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激发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主要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收获到快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真正实现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比如,在讲初中化学“氧气”时,这节内容主要包括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两部分,在教课时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初中生认识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因此,我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和尝试,首先向初中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给学生演示和观看电子课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感受到化学是有趣的,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然后,我让学生去探究总结,得出氧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再详细讲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而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讲台桌面上摆上没有标签的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并提问学生如何区别。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化学知识的多元化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目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宽教学范围,促进化学知识的延伸,另一方面还能够彰显时代特色,打造现代化的化学课堂。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切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根据实际学情选择教学方案,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比如在讲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还让学生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对此,在新课导入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国的各大水系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等,让学生对水资源有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这时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互动,有的说水可以解渴,有的说水可以用来灌溉,有的说水可以做饭,还有的说水可以洗衣服,等等。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实际即可。

三、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必须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初中生自主实验,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还要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做铺垫,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学重点是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难点是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利用燃烧的反应已有几十万年了。你知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然后,我会跟学生一起进行燃烧的实验,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让学生回忆“烧不坏手帕”实验,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化的知识: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所以我们要学会灭火的技能。那么,哪些方法可以灭火呢?这样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组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关键。良好的化学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还能够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初中生对化学的喜爱程度。在设计化学练习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难会打击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初中生的思维发散。如果问题太简单会让初中生不重视,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我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会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改进,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练习内容,面向全体初中生,促进初中生共同进步。比如讲完初中化学“溶解度”,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题。对于化学上等生,我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如: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10克。如果在24℃的相同温度下,A与B的溶解度(SA和SB)的关系是什么?对于化学下等生,我给他们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做法能够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达到统筹兼顾、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东来.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结构的优化策略[J].关爱明天,2015(10).

[2]贾海青.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2).

作者:刘燕霞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

 

五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育探讨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得到广泛运用。教师可以利用视听媒体,为学生创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视听媒体的帮助下,建立个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个人学习的三部曲,即自主学习逐渐走向主动学习最后至创造性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过程,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融合到课件中,可以达到感染力强、生动形象、规范化操作和实验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过程分析语句简洁准确,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目的。动态仿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实验现象,接近真实的直观实验和体会,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纳入多媒体教学,对科研和教育都相应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其中的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在多媒体使用方面也要趋向于专业程度,对多媒体的应用要大力研究,教学的方式要得到优化,让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得到提升,进修的方式也要不断的更新,让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让教学的经验能够拓宽。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下面几点经验。

(1)多媒体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大的优势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示范实验过程,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过程,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融合到课件中,可以达到感染力强、生动形象、规范化操作和实验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过程分析语句简洁准确,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目的。动态仿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实验现象,接近真实的直观实验和体会,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讲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时,运用课件模拟二者的内部结构,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二者物理性质的天壤,学生学习化学时自然会感到轻松愉快。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介绍内容、顺序、呈现容量、真正完成整体而精细把握、细致安排,在教学过程有明确的对象,真正有效的使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服务。

(3)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

在初中化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利用摄影仪、音视频播放、vcm仿真模拟实验等,把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组织化学教学,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在诸多的多媒体应用技术中,最难准备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①科学原则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违背原则,将偏离教学方向,教师在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规律,切不可以出现多媒体课件与事实不相符的事情。例如:在利用Flash动画演示酸、碱指示济变色实验时,该变化时没有变红酒违反了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不能信服,对科学实验就会失去信心。②实验优先原则。多媒体课件如果放弃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抛弃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去从事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或计算机软件替代真实实验,将会失去化学教学的初衷。最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化学实验是首选,辅以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③目的性原则。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该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媒体,将重点难点内容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组合起来为突破教学服务。且不能为了形式的多样化,为使用多媒体而滥用媒体,否则,即使多媒体课件多么精彩,亦是无效的,达不到教学目标。④多媒体课件以计算机操作平台和投影仪为主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演示实验时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为了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必须具备良好的操作性。例如在使用Flash制作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就必须考虑可操作性,使其过程能随时进行或停止。⑤启发性原则。多媒体教学不能因为操作方便容量大变成知识的满堂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互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起指导作用。

(4)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要注意的是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不分初次,反客为主。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应与教师教学相结合。每一个多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多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可以辅以其他多媒体的优势。要知道任何所谓的好课件,都不能预测实时的课堂情况,它是不能调整课堂秩序的。多媒体教学不是排他性的,不能放弃传统教学的精华,反之应该发扬。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使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部分,引入现代教学媒体,使两者结合起来。②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时要有创新意识,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合理应用视听媒体、不能进入为了赶时髦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更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变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③多媒体技术只是达到教学目的一个手段,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要科学地、切合实际地控制知识信息量,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重点突破难度,在多媒体教学中合理确定师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原则,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注重信息反馈,强调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学教师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多研究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艺术,多研究如何高效地组织多媒体课堂教学,把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完美整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④多媒体教学存在利用课件来代替所有教学的误区。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幻灯片代替了在黑板上写字,使黑板成为摆设,这样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很不利。幻灯片只能使用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具体内容扩展到教师还需要同时讲解边黑板演示,这样就可以有效情感互动。尤其是化学有很多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需要推导过程,如果直接放映出来,思维跳跃过强,很多学生会忽略一个演变过程,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只要使用计算机的特性,将课堂中不易在黑板上讲一些实验的过程,微观变化显示出来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总之,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方法正在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但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有两面性,教学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方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习惯、新授课与复习课的不同分类考虑,合理选择。运用多媒体要“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陈岭.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48.

[2]张勇.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3):166.

[3]陈明霞.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6(8):163.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5篇

摘要:

探究式教学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下对于课堂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创造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在课堂中科学运用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开发科学探索能力与创新性思维.本文将浅谈初中化学课程中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探索,探究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践探索;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符合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此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学生开发的创新性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也都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服务.接下来,本文具体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而问题提出的方法在于联系实际,创设常见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习水平的问题,如此激发学生实践探索与求知的欲望.科学探究需要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步步深入,以问题作为引线,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且依托现实,有理有据地开展探究.在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师要以问题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通过实例引入:我国某个农村中,只有一口水源,全村的居民依靠水源生存,而从某天开始,村民突然开始相继暴发疾病,调查发现是水源出现了问题.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教材提出问题:为什么实例中能够致病的水看起来与平时的水并无两样?硬水是什么,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净化普通污水需要哪些工具,步骤有哪些?等.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展开课堂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调动起来.

再者,可以通过复习内容来引入新课.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探究使用盐酸去除铁锈的实验: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溶液后去除了铁锈,而溶液变为黄色.第二天也就是当天新知识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又引导学生发现上次课堂上的剩余的溶液由黄色变成了浅绿色.就此现象,学生又可提出问题,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继续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与猜想

探究式教学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在探究的初期,学生还不敢质疑权威,还没有勇气提出质疑,此时需要教师及时、适当地鼓励,让学生勇敢地对实验探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比如刚进入化学课程学习时,有一个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在点燃蜡烛后,火焰分为焰心、内焰与外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后可以提出问题:火焰的哪个部分是温度最高的部分?有些学生会认为焰心是火苗的开始,则温度也会最高;有些会认为内焰最为明亮,则温度就会最高;还有些认为外焰才是温度最高的部分.这些都是属于学生的假设与猜想,教师需要对每一种假设都给予肯定,让学生能够根据他们猜想来进行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推动实践学习的进程.

三、设计实验,开展探究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设计实验方案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需要教师进行帮助与提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或者设置课前的预习作业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先行了解课堂内容.或者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实验与资料,并且进行交流对比,模仿设计实验等等.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工,共同设计出合适的实验探究方案.例如之前的蜡烛实验,可以设计实验过程,利用火柴的梗平放于火焰中,观察燃烧情况来判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有了合理的探究方案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必须课前教授学生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实验操作中需要做的相关措施.开始实验后,教师要如之前小组讨论过程时一样,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实验过程中的疑惑,提点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必须懂得分工合作,安全操作,当实验失败或预测出错时思考原因,养成良好操作与手脑并用的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与最简单快速的实验方法.

例如在检验蜡烛燃烧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时,教材提出的方法是:用烧杯罩在火焰之上一段时间后,再将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过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然而在真实的实验情况下,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烧杯发烫容易发生危险,倒入澄清石灰水的时机也无法确切把握.于是在不断的重复与思考中,教师的引导与提点下,学生提出了新的方案用以检测二氧化碳.比如可以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放一个支架,将蜡烛直接放在杯中点燃,一段时间过后同样的震荡,看起是否变浑浊.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足够开动脑筋,联系已有知识发现更多的实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也能带给学生探究的成就感与喜悦,让学生的兴趣更浓,能力更有提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开发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将教学活动、实践探究融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合作学习来培养与发展科学素养.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新鲜课程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观察、动手,由此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需结合大量与实际相关的化学类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思考,也能够学习正确的操作手法,发现化学课程的趣味之处.让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生活化,让探究式教学的成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玲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8).

[2]周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59).

作者:季勇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探析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对各个教学层次的改革步伐有了促进。传统教学模式逐渐的被摒弃,从而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就愈来愈突出。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比较有利,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下,加强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特征分析

1、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目标分析

探究性学习模式是素质教学环境下的新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获得亲身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逐渐地培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面对化学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发现以及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不断增强。对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态度的重要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对他人的成果和学习的态度得以尊重,让学生在科学道德意识方面不断加强。不仅如此,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亲和力以及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进行良性的构建,从而不断地将自身的素养得以提升。

2、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的特征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主要就是在应用中是将问题作为学习中心的。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着老师提出的化学问题为核心,并且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活动有着强调,对学生个体的认识也比较重视。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自主参与有着强调,这就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视。另外,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特征还体现在对学生以及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比较重视。通过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将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学得以加强,这也是探究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中,是将构建知识为旨向的。这些内容就形成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鲜明特征。

三、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价值体现和策略

1、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从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来看,主要体现在多个层面,能够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加以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问题探究的意识不断提升。从而为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就打下了基础。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对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丰富起到促进作用,并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要能按照科学的方法。先要能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当中。通过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激发,让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加强。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运用,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创设,或者是通过化学的史实以及现象等进行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对初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程内容过程中,为能够让学生对这一课程学习的兴趣得以有效的培养,老师就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探究能力上进行培养。可通过实验,老师对空气中的成分以及组成进行实验,通过对红磷点燃这一实验,来提出问题。让红磷燃烧的条件是什么?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是多少?除了氧气空气中还有哪些成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对学生的探究热情加以激发。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实际的问题逐一地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充分重视引入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通过问题的设置来作为课题引入的方式,这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在课堂导入方面对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了激发,就能将学生的参与度得以增加,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入到化学教学的课堂中去。在进行问题导入的过程中,就要能够多样化的手段加以应用,例如在当前比较常用的信息技术的而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为学生创造动态化的化学课堂,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就比较有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注重综合性。也就是在应用过程中,可将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的信心上得以获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能和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只有充分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保障整体的教学效率水平的提升。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努力,对我国初中的化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有鑫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第七中学

第三篇: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其中,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通过精密的分子、元素和化学公式来解释世界万物存在的规律,十分有趣.但是,近年来,有关初中学校在化学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当前有关学校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强改革创新,提出一些方法促进学生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一、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

化学规律是根据物质真实存在的反应中得到的,具有科学性,所以在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对未知物质进行研究时,有关老师应该在整体上把握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给与学生正确引导,不能没有科学依据地进行探究.

2.简约性

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应该遵循简约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并且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追求简约,实验操作较简单,现象明显等.

3.方法性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中应该遵循方法性的原则.有关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对比实验法、控制变量法、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推理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热爱探究的心情.

4.绿色安全

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有些化学药品具有毒性或者腐蚀性等,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注重绿色安全,有关老师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教给学生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处理一些紧急情况.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到目前为止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也只有黑板,久而久之,许多初中生就渐渐的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也将这一观念应用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但是,由于他们对于全新的教学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使得它们始终无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是当前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2.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忽视

有些初中学校可能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只是注重学生对化学课本知识的学习,以便有能力应对中考,提升本校的升学率.所以学校领导在建设化学教学环境时没有投入足够资金,许多化学器材不足以满足老师教学需求和学生教学需求.老师没有适当的教学环境,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环境,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的发展逐渐受到阻碍.

三、提出有效方法促进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改革创新

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教育需求,因此,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必须被改进.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他们必须学会去丰富自己的化学课堂,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让化学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对于化学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实验法,化学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它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给学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对化学课本中的内容做出调整,给学生做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化学实验通过视频放映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过程,这样课堂的互动就会好很多.

2.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一个化学实验可能会出现多种实验现象,而每种实验现象都有其原理.所以在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教学中,有关老师应该根据实验内容适当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化学学习.比如在探究燃烧条件时,氧气浓度高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低等都会影响燃烧,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实验现象,这时就需要有关老师给与学生适当引导,提供相关原理,促进学生学习.

3.优化有关实验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来设计

在不同的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来统计处理,然后总结归纳实验规律.所以在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应该围绕实验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哪些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哪些数据是有效的,测定的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因素干扰,怎样避免干扰.有关老师应该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设计一些定量性实验探究课,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进行实验,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还有就是在搜集多种方案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缜密的思维和实验评价能力,学会分析误差的原因并设计实验来减少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得到合理的化学规律.

4.有效建设化学教学环境

一定的实验教学物质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有关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投入一定资金来有效建设学校化学教学环境,尽量购置齐全各种实验器材和设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进行.

初中化学是化学这门学科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各项基础知识,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关初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注重改革创新,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一切为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有关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拓展相关化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推理能力;优化有关实验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来设计,有效利用实验数据;还有就是有效建设化学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验环境等.有关学校领导和老师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来加强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培养学生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最终走向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许晓燕 单位:江苏省宿豫实验初中

第四篇: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

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基点,大力开展探究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初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入手,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改后,我国教学标准明确提出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点。尤其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本身就是基于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探究实验更是化学家得出化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因而开展探究性实验理应是化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下,许多学校和教师还处在观念的转变期,很少能意识到在初中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做探究实验,因而演示性的实验仍旧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水平,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式和教学引导方式,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化学探究实验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每个探究性实验首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探究的每一个步骤也需要设计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整体实验是为了探究什么原理,探究过程中实验品、实验条件的设计又是为了向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这样具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设计,整个探究实验才有实际的意义,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创新探究原则

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究实验,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实验设计的内容具有创新性、探究性,可以借助教师的创新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去发散思维、创新探究。

3.切实可行原则

再好的想法都要能落地才能称之为“好主意”。探究实验也是这样,如果探究实验不能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开展,或者超出了学生的年龄和知识范围,学生难以融入其中,那这样的探究实验是无用的。切实可行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4.实时安全教育原则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是基本规范。因此,实验设计要力求装置简单、操作规范、安全,在实验结束环节要对有毒物质进行无害处理,使用药品时也要注意节约。教师在平时以及实验中也要时刻进行安全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二、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既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又要是学科知识中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进行探究,初中化学实验室也并不是能满足所有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筛选探究实验的内容,并选择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呈现方式。

1.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①教材。教材中会提及到许多化学实验。对于这部分,教师不能只进行传统的演示实验,而要满足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心理,着力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比如,对于教材中提及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资源,请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②生活现象。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现象。比如,厨房里炒完菜洗过的铁锅如果不把水擦干,再次使用的话会发现有一些红色物质。教学中不妨根据类似的生活现象,带领学生探究生成的新物质的成份。教师还可以据此与学生探讨洗油锅的时候用洗洁剂和不用洗洁剂后铁锅放置一段时间后的不同现象,并分析原因。师生把生活话题的探讨延伸到了化学探究性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有益,还能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教学的生活化。

③学生自身的发现与疑问。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材提及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或者相关实验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等,学生也会有存在疑问的部分,对于教材和老师的论断,学生的这种疑问与发现是弥足珍贵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实验,选择具有实验价值且操作性较强的问题,把学生个人的疑问放在班级面前进行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也会激发学生思索化学、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兴趣和习惯。

2.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

探究内容如何设计呈现也会影响到整个探究实验。在此提供以下几种建议:

①图文结合,巧用视觉冲击力。单纯的文字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单一的文字也会使简单的实验看起来很麻烦。因此,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探究内容,精美的图片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对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细化阅读。而且,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实验的重点,避免文字过于繁杂、枯燥的描述。

②巧设习题,融入探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习题的形式呈现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选择一部分以往的题型进行修改,融入新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习题时,就会融合运用曾学过的知识对内容进行探究、思考,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的化学实验探究思维。

③在实验演示中揭露探究内容。教师借助教师和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者问题,产生出新的探究内容,从而让学生以此为探究课题展开新的探究实验。这样的呈现方式保持了化学思维的连贯性,用一个化学实验引发新的化学探究实验,也有助于学生对原有的演示实验有更全面的了解。

④借助多媒体呈现。总有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资源,替代演示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实验过程,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化学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让学生自我观察,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新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探究思维的另一种培养形式。

三、总结

总之,本文提出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及内容呈现方式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在这些教学指导下再结合具体的探究实验进行教学,对于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长龙.中学化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26.

[2]郭玉洁.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3(11).

[3]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2013(8).

[4]高俊芳.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24).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6篇

一、逻辑方法:思辨研究的起点是概念。由于许多思想资料不能用日常语言来准确、有效地表达,所以思辨研究需要建立科学概念。然后依靠相应的逻辑来组织,概念被发展为命题,由此产生了系统的知识,同时,又可依此推演出新的知识。(24)无论社会科学研究还是人为科学研究,都必须依据逻辑,当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有较强的哲学思辨性时,就更需要使用逻辑的方法。现在新闻刊物的上不少文章,都只是经验或印象的描述,缺乏新意和理论深度。就是因为作者既没能从归纳事实中得出新的概念,也没能使用已有的概念去逻辑地推演出新的命题,靠一些老生常谈的论点,加上自己的经验与印象,就构成了论文的全部。自然没有逻辑力量,也没有思辨性。在逻辑方法中,定义法的使用很重要,有利于保证论文沿着界定的含义,集中地深入下去。常见一些论文作随感式地论述,作为研究对象的概念的含义并不确定,时而狭义,时而广义,甚至时而指这,时而指那。这样论文就不可能有逻辑力量。论文作者要重视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概念下定义,或对其内涵、外延作出界定。许多语汇有多种含义,“定义是规定一个符号应在什么意义上使用。”(25)虽然恩格斯说过“在学科上,一切定义只有微小的价值”(26)但那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定义的内涵、外延都会发展。如新闻媒介,原来指报纸,后来也包括广播、电视,以后还可能包括更神奇的媒介。但是一个研究者在作研究时,必须对其研究对象的概念作出界定。这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这种界定可以是下定义的方式;如果下定义困难,也可以采用说明内涵和外延的方式。总之,要使读者明确你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种概念。这之后,读者可以看出你在论证时是否沿着这个意义走下去。这样,就便于检验你的论述、推理是否具有逻辑力量。《看法》一文在论述什么是宣传时,竟说“对别人讲话,就是宣传。”按此“逻辑”,说话、宣传、口头传播都是一回事。在科学意义上,宣传是为着一定的政治的、社会的或经济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传播和说服活动。宣传方式可以是说话,而说话不一定是宣传。如果作为研究对象的概念,都可以随意夸大和变形,就会有大量的概念雷同,以至混乱不堪,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下去。

二、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的特点是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当时当地的观察可以把握事物的全盘面貌,可以领略其特别情境,感受其特殊气氛。而且,很多情况对当事人来说,都视之为当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般都不会作为报导资料报道。但研究者的当场客观观察,会敏锐地感受到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资料。滇西北的泸沽湖畔居住的摩梭人,处在世上仅存的母系社会,实行走婚制。报刊对他们有很多报道,游人蜂拥而至。《文化间传播——泸沽湖畔的传播学随想》一文(27)的作者,靠实地观察和访问,发现那里人们的婚姻观念在开始发生变化:有一些人向往一夫一妻制;经商观念与围着游客兜售生意的做法,与外界毫无二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与外界趋同,从可口可乐到卡拉OK到处都有。文章认为这是与外界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传播的产物。传播的途径有四条:现代交通;摩梭人外出经商,做工、求学;游客涌进;电视、电话。最后文章对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的关系,以及何种文化能传承久远展开论述。这是使用观察法(包括必要的入户访问),获取资料进行定性研究的一个例子。虽然运用得不很规范,但基本方向是值得肯定的。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不肯直接报道或接受面谈的对象,因为对他们既不宜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也不宜采用实验的方法,只有观察法较为适宜。科学的观察法,应该在事先具有研究目的或假设,有系统的设计,有系统的记录。假如在特殊的设计下(如单向透视玻璃),观察者不为被观察对象所注意,因此可以在最自然的情况下不受打扰的行动,由此观察所得到的资料是任何其他搜集资料的方法都不能得到的。(28)可惜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严格按照科学的观察法进行操作的研究,一时还难以举出实例。

三、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的典型方法之一。它是以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受众的系统提问,收集并分析有关研究数据,以描述或解释传播现象及其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可以获得一个群体、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某项情况,可以解决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特定的问题,如受众与媒介的各种关系,受众对媒介传播的态度,以及受众的媒介观念等等。在这些方面,是其他研究方法无法替代的。社会调查的第一步是决定题材,分析理论和拟定研究假说。第二步是问卷设计。问卷是依据有关理论和假说而设计的。任何组成假说的自变度数或应变数,均必须用一题或多题的问卷来表示。第三步是选取取样本,就是从成员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这种选取样本的过程即为抽样。抽样方法很多,主要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样本的多少与样本代表性成正比。样本数最好是整个总体数的5%以上,但最少通常不得低于500个样本。(29)第四步为访问,分入户访问、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等。第五步是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撰写报告。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已经很多次。《中国传播效果透视》(30)一书收录了十几次报纸、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新闻改革态度的调查,可以说已为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四、内容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贝雷儿森定义)它是传播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常见的方法。内容分析“一方面可以避免定质分析过于主观,一方面也可以做较大范围之抽样,但在分析过程中,除了传播内容量的分析外,亦注重其质的分析,这种综合的内容分析方法,可以避免两种方法的缺点,增加内容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1)内容分析方法与大众传媒及其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在西方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进行着。我国自1987年以来,亦不断有内容分析的研究成果出现,如《市场分析》(孙五三,《新闻学论集》第12集)、《国产与进口少儿电视节目制作形态与传播观念的比较研究》(王怡红,《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北京地区少年儿童节目内容分析研究报告》(杨瑞明,《新闻研究资料》第60辑)、《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刘伯红等,《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内容分析常见的有三种形式: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或特征,如上述研究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描述传播内容的变化趋势(这需要分析若干年的样本),如研究我国10年来对环境保护的报道情况;比较不同样本的内容特征,如研究国产与进口少儿电视节目的情况。内容分析主要分以下步骤:第一步是决定研究题材,进行研究假说的设计。第二步是抽样,通常采取随机抽样。第三步就是设计类目与分析单元,即决定统计哪些要素和使用何种单位(如单字、主题词或篇)。第四步就是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比如有位研究生研究中共十四大至十五期间(1992—1997)人民日报的批评报道,就以这5年间人民日报的所有的批评报道为总体,用间隔抽样法,共抽得样本420天的批评报道1802篇。根据这顶研究,发现在这些批评报道中,有58.6%是读者来信版上的;而批评报道的对象是以现象为主(不涉及具体的人或单位),占半数以上(53.2%)。针对具体的人或单位的批评比较少,针对集体或单位的,占批评报道总量的17.8%;针对不法分子的,占17.1%。其中针对各级干部的批评,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占8.5%),而批评报道针对处级和处级以上干部的仅为2.6%。且大多是根据有关部门查处的结果报道的,完全由报纸自己揭出来的很少。(32)

五、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又称控制实验方法,这种方法曾为传播学的一些重要理论的确立做出过贡献。它起源于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佩恩基金会所进行的“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研究,后经二战中的霍夫兰的大众传播实验和战后的耶鲁说服实验而达到高峰。实验法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观察事实的方法,但它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美国学者贝利指出:“实验是试图显示一个或多个自度量与一个或多个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高度受控方法。(33)它的方法是:研究者从600部电影中挑选了16部有某种倾向的电影,作为实验中的刺激物,来观察儿童在看电视前后的社会态度的变化。他们利用最新研制的社会态度量表,测试了儿童的态度,一两天后,请儿童看电影。隔天再对儿童进行测试。半个月至18个后,研究者进行第三次测试,以检验电影的影响是否存在。结果认为,电影会改变儿童的社会态度。(34)如果对实验对象没有一定控制,研究就无法辨别因变量的变化是由实验刺激引起的,还是由实验或实验操作引起的。因此要特别设置不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来作对比。实验法多适用于微观的传播效果研究领域,比如宣传、宣服、态度的改变等方面的理论假说,适宜于使用实验方法来检验。那些涉及心理因素明显、涉及社会因素较少的问题,更适宜于实验方法。儿童也许是被施用实验方法的最佳群体。

科学实验法范文第7篇

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而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中特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宗教信仰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宗教信仰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宗教信仰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信仰、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