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大学诚信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大学诚信教育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诚信教育;提升路径

一、概述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力量源泉。诚信更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素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和标志,是国家良好的社会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括有要积极培育和践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1]。习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强化教育和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并转化成行为习惯[2]。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诚信的优秀品质,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所处的时期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以及诚信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思想品质的传承,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体系的构建,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未来发展。然而,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课堂失信、考试作弊、交往不守诺言、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恶意欠缴学费、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骗取学校经济资助、论文造假、作业抄袭、就业时求职简历造假、随意签约毁约等种种不良行为。一些诚信意识淡泊的学生,甚至因其不良行为触犯了校规校纪、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最终被学校处分,更严重的被开除学籍[3]。归咎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一)内在因素1.大学生自身缺乏诚信意识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刚刚成人、开始独自生活的自己,大学生们要面临来自于道德、利益、情感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难免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很容易显现出诚信缺失的表现。2.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通过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突破千军万马考到自己理想学校的大学生们,终于摆脱紧张学业和父母家庭的束缚独自面对生活。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们难免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理想变得模糊,信念目标不够坚定,忽视了诚信道德的修养。3.大学生缺乏自觉性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责任心,高考这一人生重大目标实现后,终于能够松懈一下,懒惰散漫的情绪就会突显出来,很容易做出违背诚信的事情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追求安逸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诚信观念与自身行为不统一。

(二)外在因素1.家庭诚信教育不到位很多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诚信教育。家长们尽可能的满足孩子们在物质上、学习上的要求,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忽略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当他们刚离开父母去独自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就显现出来。2.学校教育中消极示例引导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也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上。对学生引导上,往往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等来告诫学生不要这样做。3.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虚假广告霸占荧幕、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拖欠赖账比比皆是的现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在构建中,由于对社会认知的经验尚且不足,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不讲诚信的举动和行为。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来的。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刊发了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所著的文章《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该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采用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幸福是什么,倡导人们用积极的心理取向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4]。积极心理学与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消极心理学相对而言,它强调用一种乐观的、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取向去对待人类的动机、潜能和能力,以此来激发人的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更美好的生活[5]。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积极心理学继承与发展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精髓,关注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提倡以人为本,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人的自身潜能与积极的心理品质,助推其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诚信学习氛围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转变思维方式,用主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学习这件事情,把诚信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思想政治辅导员在与学生互动中,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出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整个班级或年级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整体诚信的氛围。

(二)提升自信心,收获诚信体验的满足感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够快乐成长和应对各种挑战不能缺少的优秀品质。在诚信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多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学生做出成绩或有些许进步时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赞扬,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增加快乐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在愉悦的满足中提升自信心,为诚信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适应力,自觉展示诚信的优秀品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并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利用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为有力载体,帮助他们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不断提高积极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同时在适应融入的过程中将正向诚信的优秀品质展现出来,进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的路径

传统的教育是基于发现了问题以后如何预防的问题。它呈现出来的是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正向引导的问题,它主张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和品质来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诚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无论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方面和消极的一方面。教育者,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践中要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教育大学生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摆正位置,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讲究诚信,注重调动学生内心积极的力量,并形成习惯性思维。摒弃消极的思想,鼓励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并强化诚信、善良、自强等优秀品质带给自我的愉悦。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积极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信任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并把它传递下去,从而获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

(二)营造校园和谐环境,创造积极的诚信教育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看的多了、听的多了,就会产生不用多说也知道的效果。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一个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的主阵地,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诚信教育主题征文绘画摄影朗诵活动、助学贷款诚信主题教育、“比勤奋正学风”专题活动、抵制非法校园贷的主题教育活动、反传销主题教育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活动内容中和参与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正向能量,从而逐渐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方向。学校在设计项目时,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使各项活动覆盖到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共享育人资源,发挥育人合力,协同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三)开展课堂诚信和诚信课堂教育,增加大学生积极的体验学校不仅要开展课堂诚信教育,还要开展诚信教育的课堂。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所有的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讲授好一门基础课或专业课,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逐步形成健康的品行、人格。同时,要设立专门的诚信教研室,讲授《大学生诚信》这门必修课。在诚信课堂上可以讲授诚信的由来、诚信的礼仪、做到诚信会带来怎样的益处,如果不讲诚信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同时,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情景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亲身体验。使课堂活跃起来,这样做比纯粹的课堂教学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做到在课堂中育人、教学管理中育人、服务过程中育人,让学生全方位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四)设立“诚信考场”,让大学生积极自觉地将诚信品质融入到实际中考试是对学生掌握学业知识的一种评价手段。设立“诚信考场”,是对学生掌握诚信知识的一种测评,同时也是教学中巩固诚信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从积极的层面上设立“诚信考场”,即既没有教师参与监考、也不设摄像头、同时也不安排互相监督的考场机制。学生自行申请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让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参与自愿选择的这一时刻得以体现。让自觉愿意守诚信、没有作弊心理的学生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诚信心理,引导他们在自觉自愿中向正确的方向靠拢,避免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让诚信教育融入学生一点一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并对其他所有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加强正向引导树立榜样,对诚信个人进行鼓励表彰将诚信的行为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体系当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定、同学互评和教师测评的方式进行量化式考核,并录入其诚信个人档案,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一种正向的舆论导向。同时,设立专门的诚信单项奖学金,表彰在学习生活中讲诚信的学生事例典型,鼓励先进,让先进带动后进,引导学生将诚信作为一种优秀的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群体,他们不断地学习接受着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的新思想、新技能,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收新鲜事物。他们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诚信的,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改变,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正向引导他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多从正面引导,给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孩子们讲好一堂人生课,引导他们满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向着正确的方向起航、前进,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3]李艳玲,张羽.浅析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学刊,2019(03):159-161.

[4]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02):290-297.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第2篇

1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阻碍

1.1毕业生还款能力和意愿不强近年来,我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长,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由212万增长到699万。严重供大于求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等因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很激烈,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甚至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大部分工作初期的毕业生也是出于低收入、高消费的处境之中,还款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和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社会整体约束力也比较薄弱,至今仍未建立起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行为的惩罚机制,银行自身也没有一套很好的追款方式和惩罚措施。即使能找到违约的学生,银行方面也难以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因此,造成了毕业生信用意识淡薄,出现故意逃避还款甚至忘记还款的现象。

1.2助学贷款法律体系不健全国家规定的用于保障、管理和监督个人信用活动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个人追踪体系、税收与保障体系等都未建立,法治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不到位。另外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法律层次是行政法规,法律层级偏低,在与其它法律和法规冲突时,必然难以有效协调,从而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法规的稳定性。

2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若干建议

2.1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信用数据库高校应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设立一个透明的、公开的、完善的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查询系统。这样一来,借款学生的个人信用就将作为信用评估、贷款审核和后期追踪的有效依据保存下来并永久的跟随借款者。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降低商业银行及高校的坏账风险,提高银行和学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2.2建立完备的助学贷款法律体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助学贷款的法律体系。更加明确地规定银行、学校、学生等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并将违约责任作为重点进行规定。只有明确欠还助学贷款的法律惩戒,才能对借款人进行有效地约束,降低政府、银行及高校所承担的风险,进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2.3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为求职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减少人情因素,避免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没有背景没有后台而失去工作机会的现象的出现。此外,国家还应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培养其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引导毕业生择业时真正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减少由于眼高手低而出现的就业难问题。

2.4充分发挥高校的职能高校在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方面和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高校应严格进行贷前把关,认真审核、杜绝虚假信息,提高助学贷款的质量和效率。贷款发放之后加强与银行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及时地将借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及变动情况等通知银行。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诚信及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还款意识。

作者:余帆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

一、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经验

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其经验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其一,注重“东西合璧”。在新加坡,诚信是和谐之本,融合则是和谐之道。新加坡大学教育中,最鲜明的特征是“东西合璧”,即将儒家传统学说与西方先进思想和观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新加坡大学十分重视儒家学说对诚信教育的影响作用,因此,特别设置了讲述儒家道德规范的课程并将之作为诚信教育的一部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加强诚信意识。但同时,新加坡大学并没有完全摒弃西方的诚信观念和思想,而是倡导以东方的诚信观为主,东、西方诚信价值观相互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生活,与人相处。其二,新加坡的诚信教育自成一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学校的诚信教育注重榜样示范作用。比如注重发挥部分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注重规范学校自身和教师的行为,以学校和教师的正确行为引导学生。其次,学校的诚信教育注重在交流中与学生达成共识,而不是单向的灌输或指导。与我国诚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同,新加坡大学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比较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看法,与学生真诚沟通并达成共识。这种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诚信教育的成效。再次,学校的诚信教育重在劝说,而不是惩罚。在诚信教育中,对于一些诚信意识不强的学生,新加坡大学更注重以劝说方式而不是用惩罚手段来进行教育,因为惩罚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最后,学校为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知识指导只是基础,实践活动体验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新加坡大学更注重以实践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如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促使学生体验诚信的价值。其三,政府、学校、家庭共同构建诚信教育网络结构。新加坡诚信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诚信教育结合成一个立体的诚信教育网络,三者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诚信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特别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关系,认为家长之间要经常交流,家长要经常向学校反馈学生的表现,而学校必须及时作出回应,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社会教育方面,新加坡官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社会公德,向国民申说天下为公、同心同德、团结爱国、遵纪守法和爱城护家等观念的重要性。同时,新加坡每年还举行各种全国性公德教育宣传活动,如国民意识周、敬老周、忠诚周等。

二、广西高校加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途径

借鉴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经验,结合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从如下方面探索广西高校加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以儒家传统思想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儒家思想中更是体现了对诚信的推崇。《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如同车子缺少輗、軏这样的枢纽就不能行走一样,人若无诚信寸步难行。可见,儒家传统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新加坡大学就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思想的作用,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广西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也可以借鉴新加坡大学这一做法,设立讲授儒家传统思想特别是诚信思想的课程,并将之作为诚信教育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慢慢树立诚信意识。

(二)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为引起贷款学生的重视,可考虑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方式上,可以对助学贷款学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集体活动、诚信教育讲座等,将案例教学和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所有的教育形式要体现诚信在助学贷款学生学习和将来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使助学贷款学生意识到不讲诚信的危害,将诚信摆在自身行为规范的首要位置。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不仅要影响贷款的学生,还要使其周围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只有这样,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才能由被动变主动,使诚信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三)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内容多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高校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不能仅仅靠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助学贷款学生对诚信教育活动的感知和体验。要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内容多样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促使诚信教育由单纯的说教教育转向实践教育。如通过举办讲座、征文和演讲比赛、诚信知识竞赛、广播宣传、诚信主题晚会、板报宣传等活动,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磨炼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意志,切实提高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品质,及时修正失信行为,提高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四)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整体教育规划,增强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只有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为此,应将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整体教育规划,将之渗透到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如有学者指出:“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是对助学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思想教育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助学贷款学生入学后,将诚信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的总体计划中,使助学贷款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开始就接受诚信教育,明确诚信教育既是为人之本,也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所必需的主要品格。通过毕业教育,使贷款毕业生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及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诚信为本的意识,增强诚实守信责任感,坚定就业后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与决心”。

(五)注重榜样示范作用。高校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体,团体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是互相效仿的。也就是说,在高校这个团体中,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助学贷款诚信教育过程中,高校应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方面,应重视学生贷后信息管理,并且将按时按要求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作为榜样进行宣传,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应注意规范自身及教师行为,并且以学校和教师的诚信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助学贷款学生,引导和帮助助学贷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同时引入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在广西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中,首先,应以高校为主体,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杜绝校园内的不诚信现象,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应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互相反馈学生的诚信情况,并且双方努力通过说教、引导等方式,共同促进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同时,由于家长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家长必须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最后,应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吴大平单位:广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

第三篇:PPP项目的助学贷款新模式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国家助学贷款符合准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不充分性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它是由政府贴息、银行出资的一种政策性产品,因此它不像私人产品一样,完全按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运作,由市场竞争来确定产品的所属。但它也不像公共产品一样由全民共享,完全是非竞争和非排他,当助学贷款金额有限时,一个学生取得了贷款,就意味着另一位学生可能不能得到贷款。因此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二是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在消费该产品时,不仅该消费者可以得到利益而且根本没有参与的人也可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国家助学贷款对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是有利的,它不仅可以借助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而且因此可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出路。但它又与只对消费者有利的纯粹私人产品不同,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性。助学贷款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助学贷款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属于准公共产品。国家助学贷款是建立在成本分担理论,也即是“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和教育机会均等理论基础上的,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我们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在政府和高校的合同运行下,由银行出资,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借助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也即是运用PPP项目运行国家助学贷款。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担模式的创新:PPP项目

PPP项目即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的是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设计、融资、建设与运营等过程,其中私人部门是主要的公共服务与产品的提供者,公共部门是采购者与监督者。广义的PPP模式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一系列项目模式的总称,包含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设计—建造—投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其可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类。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应属于特许经营类项目,即企业向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投入部分资金,项目的五个参与主体:政府、银行、高校、企业和学生通过合作机制,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并共享项目收益。其中风险分担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1.企业参与国家助学贷款PPP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世界高等教育财政专家Johnstone教授认为,助学贷款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问题,即违约风险。Ziderman等则认为设立担保人是保证学生的款回收的有效办法之一。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实行是一种无风险、无抵押、无质押的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贷款方式,这对商业银行而言,存在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这种巨大的信用风险和银行低风险、高收益的偏好不匹配,故而导致所谓的银行“惜贷”现象。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现代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所谓的企业责任也即是在获取社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等)、赚取企业利润的同时,应注重其自身对于社会的回报与贡献——这就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事实上,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履行着企业社会责任,向高校贫困家庭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高校中建立各种奖助学金,以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比如笔者所在的高校企业爱心奖助学金就有福慧奖学金、中房奖学金等20多种。一方面是银行的“惜贷”,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慷慨”。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国家助学贷款高效持续地发展:企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即提高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付清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和帮助后能进一步地将爱心接力棒传下去。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于一体的企业在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可以提升企业家地位、争取政府支持、集聚优秀人才、规避发展风险等。所以企业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具有可行性。

2.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整体构思。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整体构思归纳为:降“风险”、塑“形象”、引“责任”、强“服务”、建“体系”五个方面。即降低银行的助学贷款的风险;塑造资助企业良好的形象,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部门要树立起相应的责任;高校要加强对助学贷款工作管理和服务,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学生个人要健全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整体流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经办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建立动态的爱心企业信息库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库,企业和学生根据高校提供的双方的信息进行评估,自主选择,签订合作协议。企业给签订协议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根据高校提供给企业的学生动态信息以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表现,建立企业的人才库,并帮助入选人才库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清贷款;进入企业人才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相关制度,有计划地按揭偿还企业代为支付的贷款。

3.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有五个参与主体:企业、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这五方参与主体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那么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企业在国家助学贷款PPP项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承担的风险也很大。企业负责建立、管理和维护爱心助学基金,所需原始基金完全由自己出资,后续资金可以是企业当年利润的一定比例,可以是与企业签订协议到企业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揭的贷款,可以是企业员工的捐赠,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还清企业的贷款之后的捐赠。企业负责向高校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并根据高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双向选择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等等。企业吸纳学生就业,并从基金中代为付清学生的贷款。企业承担的风险之一:与企业签订协议到企业就业的学生符不符合企业的需求;风险之二:帮助与之签订协议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将学生贷款一次性支给银行,与之签订协议的学生在企业就业后只能按揭还清企业代为支付的款项。化解第一风险需要高校建立详细的学生在校动态信息库,包括道德表现、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家庭情况等等;建立企业动态信息库,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历程和前景、企业人才理念和人才培养计划等等,并构建良好顺畅的企业和学生信息交流平台,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高校提供的学生信息,学生来企业实习等等,了解学生、选择学生,培训和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所需人才。企业在国家助学贷款PPP项目中除了能获得政府的税收减免优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优秀的企业人才,提升了企业家地位,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政府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国家助学贷款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在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政府是项目的参与者,是其他四个参与主体的监督者,同时是诸多风险和利益的协调者。首先,政府要积极参与到PPP项目管理中。国家助学贷款涉及到银行、高校、税务、企业等部门,关系错综复杂,协调工作量大,历时较长,这就需要政府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机构,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重点是利用一定的行政干预等措施监督和协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行,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健康发展。其次,政府要逐渐完善财政干预手段。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是学生在校期间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贷款利息个人负担,在PPP项目中,如果学生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的贷款由企业还清,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银行的呆坏账损失。银行的风险转化为企业的风险,作为对企业风险的化解,政府可以制定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即政府的风险补偿金部分地转变为给企业的税收优惠。再次,政府要制定相配套的法律和制度。除了之前国家出台的一些行政法规,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入国家助学贷款中来。

高校是企业介入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和学生的信息交换源,所以高校必须有专门的高校资助管理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建立企业和学生的动态信息库,并搭建好信息交流平台;负责企业基金账户和银行拨款工作,做到专款专用;相对于政府、企业和银行来说,高校在获取贷款学生的信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几乎拥有每个学生个人及家庭的全部信息,这样可以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审核上严格把关,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跟踪及信息反馈工作;控制企业违约风险。每年中心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向企业反馈,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对应学生的情况,同时中心还要将企业和学生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向省级助学贷款中心报告。如果企业有违约,省级助学贷款中心将企业违约行为报告给政府和银行,政府可以终止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银行可以取消企业贷款的优先信用等级。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需要根据高校提供的爱心企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信息,优先考虑爱心企业贷款的信用等级。当然,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中承担的风险相比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有所降低。银行除了可以获取政府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全部贴息,而且还可以在学生毕业后就获得企业代为偿还的贷款。学生是国家助学贷款的PPP项目的最大收益者,但是根据“谁收益、谁付款”的原则,学生也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诚信做人,每年必须将在校的真实情况反馈给高校;根据签订的协议,每年需要到对应的企业实习一定时间;毕业后到对应企业就业一定时间,并需要按揭偿还企业代为支付的贷款;学会感恩,在按揭偿还贷款后,能够力所能及地往企业基金中注入资金帮助他人。

作者:汪浩鸿单位:嘉兴学院商学院讲师

第四篇:助学贷款绩效评价指标

1绩效评价指标的问题分析

1.1绩效评价指标内容

第一,获贷比例(3分)。获得贷款学生人数占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的30%(含)以上,实现了“应贷尽贷”的政策目标;第二,违约控制(18分)。包括:贷款到期金额违约率(V1)≤2%(5分);贷款利息金额违约率(V2)≤2%(5分);贷款金额违约率(V3)≤2%(8分)。第三,学生获奖情况(4分)。上一年度获得国家、省、市以及学校等各类奖项的贷款学生占在校贷款学生的比例为5%-25%之间。第四,满意度(2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1分);公布有关投诉电话、信箱;学生、家长反映良好,没接到学生、家长投诉(1分)。

1.2绩效评价指标的主要问题

1.2.1助困比例标准偏高广东省考核办法中规定,国家助学贷款必须实行“应贷尽贷”,即全校贷款学生占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比例高于30%(含)。广东省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大,不同地域的不同高校,同一地域的不同类别高校,公办与民办高校贫困生的人数都有差别,便会出现有的学校贷款学生人数会远超过该比例,而有的学校贷款人数又大大低于该比例。

1.2.2助困比例权重过低、违约控制权重过高广东省考核办法中,助困比例的评分为4分,所占权重过低,而违约控制的比重为18分,所占权重过高。二者的悬殊分值会驱动一些高校舍本逐末、避重就轻。比如有的高校为了降低违约率,以在违约控制方面拿到更高的分数,便尽可能降低助困比例,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惜贷”现象的产生。事实上,“惜贷”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广东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广东省至今并未实行生源地贷款政策,而是单一执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这几年广东高校学生人数也是呈增长状态。如此看来,即便是国家加大了对于困难学生的其他资助方式,但这种考核前后贷款金额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依然表明绩效考核中助困比例与违约控制分值的不合理。

2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

2.1考核指标动态调整

根据广东省助学贷款的变化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动态构建,比如国家助学金的发放金额及人数会影响到贷款规模,那么考核指标中的助困比例应依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增进考核的科学性。我们可以学习参考河南省的做法。考核指标体系中贷款比例按学校类别分类打分。每一类学校贷款比例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学校贷款比例等于平均值的为6分,高出平均值1个百分点加1分,低于平均值1个百分点减1分,满分13分,最低0分(按照每校贷款比例四舍五入到个位给分)。贷款比例计算公式为:U(%)=贷款学生数/贷款范围内的在校生人数×100%这样的评分标准考虑到了不同高校的情况,设置相对公平合理。另外,贷款比例所占权重应当与违约控制的基本持平,这样才有利于防止高校“惜贷”现象的滋生。

2.2增加三级细化指标

广东省考核指标体系只有两级指标,为了能够提高考核的准确度,应构建科学合理的三级细化指标,本文对前述问题较为突出的部分指标进行了重构:一级指标:绩效评价(27分);二级指标:贷款比例(10分),评价标准为按学校分类计算平均比例,U(%)=贷款学生数/贷款范围内的在校生人数×100%;贷款违约控制(10分),按照广东省违约率平均值进行考核;满意度(3分)及学生获奖情况(4分),参考评价的三级指标不变。广东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在控制违约风险的同时实现“应贷尽贷”的目标,从而使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真正起到助人、育人的作用。

作者:葛朝蕾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第五篇:助学贷款中贫困生诚信缺失

一.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国家信贷体系不完善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国家贷款体系的不合理,致使部分贫困毕业生陷入想还贷又还不上的尴尬境地。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但新的还款体系仍然存在定额定期缴纳、期限短、偿还方式单一等不合理的因素,无法解决贫困生毕业后遇到的实际困难。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具有特殊家庭环境背景和成长经历的贫困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双重责任,根本无力偿还在校期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助学贷款。其次,诚信评价体系的不完备也使部分诚信缺失的学生有机可趁。目前,一些发达西方国家早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任何人将会为自己的不守信用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我国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谴责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这种缺乏约束机制的信贷体系很容易引起道德风险和违约仿效,却不能从根本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

2.家庭学校诚信教育不到位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基础,父母的诚信教育意识以及一言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由于贫困家庭的家长多疲于生计,家庭成员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极易造成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具有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的意识,甚至有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训导孩子诚实人吃亏,教育孩子学得圆滑、世故,有些家长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经济上的资助,主动开具虚假的经济困难证明。高等学校诚信教育也显得比较薄弱。多数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仍旧是课堂上简单的说教,尚未建立贫困生诚信测评体系,缺乏对贫困生平时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诚信缺失现象的详细记录,更没有建立健全学生的诚信档案。学校对失信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从而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贫困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

3.自我诚信认知的缺乏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具体的不利影响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贫困生自身品德修养的不高,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差。再加上社会上拜金、逐利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贫困生更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的心态。同时,高校贫困生往往社会阅历较浅,对诚信重要性和失信导致的严重后果往往也认识不足。在这些不利的影响之下,在各种不当利益的驱动下,高校贫困生造假、违约等失信的情况就会频频发生。

二.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1.国家层面还贷的关键是帮助贫困生正常就业,只有不断拓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改变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的还贷能力。具体而言,国家可以安排贫困毕业生到边远地区或国家急需的地区或行业工作若干年,由国家替其还贷。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委培的形式向优秀贫困生提供资助,贫困毕业生毕业后到企业服务一定年限,由企业帮其还贷。国家也可将还款年限延长至15年至20年,并采用“分期定额”、“定期定额”、“分期不定额”等方法,给学生留有充分分解还款压力的时间。只有使还贷体系符合贫困毕业生的实际,才能解决部分贫困毕业生的故意“违贷”,保证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已出现了“信用危机”的现象,其中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尤其要引起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全国一体的个人信用档案,形成长效机制。利用身份证建立公民终身信用档案,通过制度的约束提高公民的失信成本。如果某个学生在助学贷款中违约了,银行有权在其信用档案中注明,同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还贷失信的贷款人的工商注册、出国护照以及各类证书的申请予以拒绝,这将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只有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失信成本,才能杜绝不良违约行为。

2.学校层面高校可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就业合作机制。首先,高校要在开展就业指导、就业介绍、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强工作,拓宽贫困生就业思路和就业渠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临时就业基地,让暂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贫困生临时就业,获得最基本的还款能力。再次,高校可以采取“定单式”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方式,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给企业定单培养,确保贫困生能及时就业。高校协助银行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学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信息记录存档,包括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金额和还款时间。学生毕业时,学校建立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贷款合同随学生档案流动,全额偿还后可撤销记录。同时向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其他信息,并将学生的借、还款信息纳入个人档案。通过学校、银行和企业的信息互动,合力监督,促进贷款的追回,有效控制学生的失信行为。

3.个人层面贫困生自身应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贷款合同所规定的条款,更要认识到按时还贷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自觉抵制社会中的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同时,贫困生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端正就业观念,切忌好高骛远,重视学校的合适推荐,积极参加学校召开的招聘会。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还贷能力,维护自己的信誉。

总而言之,建立健全的贫困学生的信贷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诚信危机等问题,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局。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较低及学生诚信缺失的背景下,诚信教育需要全社会、每个学校、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也需要发挥教育、管理、服务的多重功能,使高校贫困生资助信贷体系能更加完善,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作者:陈芳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经管学院

第六篇:高校助学贷款还款难的问题

1新媒体为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新媒体中的即时通讯是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通讯方式,网络开发商开发与推出的即时交流工具实现了交流方式的便利化,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的高校教师也不能固守着原有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用寄信,打电话的方式和毕业的学生保持联系以催促其还款就大大的落伍了。因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方法也应该因时因地的发生改变,应在学生毕业的时候除了留下学生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还要留下学生的QQ号,飞信号,微信号,甚至是微博等联系方式,此外还应该留下欠款同学三到五个好友的联系方式,只有前期把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证之后的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

2大学生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

诚信,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青年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除了知识他们更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眼前利益很容易就蒙蔽了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眼睛,在短期利益面前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放弃诚信,单纯的以为逃避可以解决问题。回到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同学认为学校联系不到我就不用还钱了,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而忽视诚信的缺失将给他带来的危害。基于这样的现状高校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该校在开学之初就会由辅导员组织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实例讲解,观看影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在开学之初就把诚信的种子慢慢地栽植进年轻人的心中,让他们在那里生根发芽。此外,在高校助学贷款办理之后,辅导员还会找专人座谈,进一步帮学生分析、讲解诚信的意义,以巩固诚信这一美德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只有诚信的建立,才能保证学生毕业之后不会被动的等待学校的催促或简单用逃避解决问题,而会主动地偿还自己的助学贷款,从而减轻高校助学贷款还款方面的工作压力。

3社会上要尽快完善个人的信用体系制度

信息经济学告诉人们,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必然的特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与交易的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与交易有关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对方的信用情况。应当指出,信用体系的完善是一套社会系统工程,其架构设置和具体内容急需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例如针对高校贫困助学贷款的借款人群应该有一套完整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于延期还款和恶意拖欠的应该有统一、严格的处理办法。目前,社会上有对于预期还款的学生在之后的住房贷款方面有提高借款门槛和利息额度,不允许报考公务员,不予办理信用卡等惩罚措施。但这些措施都要在学生具体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拖欠贷款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如果社会上可以进一步的完善信用机制,细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西方社会般在乘坐公交车逃票这些小事上都能体会到违反信用规则将受到降低信用等级等严肃惩罚的话,学生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起到在制度上督促毕业生尽快偿还助学贷款的作用。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第3篇

一、不同投票方式的投票结果与真实情况比较

(一)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程序

1.做好思想动员,规范投票程序辅导员召开年级会和班会,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强调严格执行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程序,强调投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将申请者的姓名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按照规定的比例打“√”,班长和2名学生公开唱票,统计总票数和有效票数,当场公布结果。辅导员在有效期内保存好投票底稿,以备有异议的学生查询。

2.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程序的4轮投票第1轮,班级全体成员对班级提出书面申请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投票;第2轮,各班成立由熟悉学生情况的班干部、舍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国家助学金提名推荐小组(人数不少于5人),在班级投票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本班助学金候选人;第3轮,班级全体成员对获得者进行投票,初步确定资助等级;第4轮,各年级成立由年级辅导员、各班班长、团支书组成的年级推荐小组,对各班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查。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年级上报推荐的候选人情况进行综合审核,确定本单位初审名单,并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上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学院的上报的初审名单进行全面审核,研究确定学校获助学金名单,并在学校网站公示五天。

(二)投票结果与真实性比较研究

以最终国家助学金获得者的人数和资助等级为标准,4轮投票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投票情况与学生真实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出现三种现象:(1)家庭情况并不十分困难的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2)家庭困难的同学经过投票不在候选人行列;(3)资助等级与学生真实情况存在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在经济诱惑面前存在明显的诚信缺失。通过调查,分析结果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如下:

1.家庭情况并不十分困难的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原因(1)部分学生夸大家庭困难程度,甚至开具假贫困证明;(2)在大额的金钱面前,申请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拉选票,在高年级中尤其明显。

2.家庭困难的同学经过投票不在候选人行列的原因(1)经济压力大,存在自闭倾向,与同学交流少,不参愿参加集体,自我隔离,导致同学不了解其真实情况;(2)部分困难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心理,不积极主动申请和敢于表达;(3)暗地拉票等不良影响导致投票偏离困难学生。

3.资助等级与学生真实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1)担任学生干部或者比较活泼外向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人脉,投票占得先机;(2)部分特别困难的学生存在内向、自闭等现象,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不幸”;(3)部分拉票现象干扰了实际情况。

二、大学生在经济方面诚信缺失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一)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的主要类型有:

1.恶意拖欠学费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同时又规定不允许一个大学生因为欠费而被勒令退学。因此,部分学生将父母给的学费用于购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名牌衣服、化妆品等个人消费,故意拖欠学费、书费和住宿费,甚至极少数学生从未缴纳过学费。

2.开具虚假贫困证明有些学生通过关系等方式开具假贫困证明,这使得分辨学生的贫困真伪及程度越来越难。

3.拖欠贷款部分学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不及时,甚至干脆不还,这种诚信缺失的行为严重挫伤了银行对于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对学校的信用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4.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方式争取资助家庭不困难的学生参与国家助学金申请,家庭困难的部分学生利用不正当手段拉票。

5.发生偷拿现象大学生存在偷盗自行车、手机、电脑、现金等现象。

6.存在铺张浪费现象部分大学生的虚荣心泛滥,通过向同学借钱、向父母要钱,高档消费,铺张浪费,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利用国家助学金购买高档用品,对其他同学构成心理伤害。

(二)大学生经济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诚信教育缺失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甚至教育孩子采取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保障机制还未建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滋长和社会大量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

3.高校诚信教育不到位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着重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理想层次教育,弱化了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尤其在诚实、守信这种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诚信道德规范教育上力度不够[1]。高校重视大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忽略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2]。

4.部分高年级学生的不良影响部分高年级大学生将获取国家助学金的不当手段传授给低年级大学生。

5.大学生自我修养缺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大学生由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6.大学生失信成本过低大学生在经济方面的不诚信并没有收到严厉的惩罚,这种现象助长了不良之风。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对于指导大学生培养诚信意识和养成诚信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作用

部分高校的思想道德课程存在“教得多”、“育得少”,知识传播较多,但没有立体感、缺乏真实性,诚信教育不够。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为主,创设真实的道德冲突情境,通过情境剧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增强诚信道德选择与实践的能力,主动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4]。开展平等、民主、集中等方面的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在经济方面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从而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势、优势和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表率作用

1.加强专业教师的德育教育,使教师成为诚信模范和德育标兵在经济利益面前,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争取科研项目、完成科研结项任务而剽窃论文,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个性品质尚未完全定型,个体诚信的发展需经历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教师既是诚信道德的宣讲者,又是诚信道德的践行者,只有教师达到言传与身教的完美统一,才能培养出诚实守信的有用人才。学校应大力宣传本校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师德标兵”等先进事迹材料。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德育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与学生谈话,调查了解学生的困难程度,以保证在学生投票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助学金等评定工作的最大程度公正。辅导员应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处处守信用,时时重承诺,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完善诚信奖惩制度和加强诚信档案管理

1.完善诚信奖惩制度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面对诚信缺失,诚信状况更多地来自于他律,来自于他人监督和利益制衡,学校必须建立一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措施,使诚信的大学生获得收益,鼓励大家诚实守信,让失信者加大失信的代价。每一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诚信评定,在学生的德育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推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方面予以体现,对诚信的学生予以奖励,对诚信缺失的学生取消其在某一时期评优资格和申请资格。2.加强诚信档案管理(1)诚信档案应放入学生档案中,真实记录并如实填写,使其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加强诚信教育的强制性和约束性;(2)诚信档案电子化、网络化,实现每一名学生的诚信情况都能够在学校诚信教育专题网站中随时查询。

(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优秀学生典型

学生干部应积极做好班团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应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情况。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并提高自身理论素质,争当学习标兵、工作楷模和行为榜样,这对诚信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五)高校应建设全员育人的校园诚信大环境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第4篇

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是落实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我县的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州教育局对县教育局目标考核指标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我局与州教育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后,教育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讨论了目标管理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并根据州对县《考核指标》八大块32项考核项目,结合我县和各校实际,修订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各项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和各学校加以落实。几年来,我们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和股室工作人员挂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到各学校督促指导工作,并把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列为督促指导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誉下发了《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年度“两基”复查年审相关工作的通知》(双政办发[*]47号),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全县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年,10月24日——28日分五个组分别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目标管理考评。经过分组考评,集中复评,对照《*年度双柏县教育工作主要考核指标》要求,逐项对照进行自评,自评96分。现对我县的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目前,我县各学校都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在德育制度建设和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较之过去都已得到加强,在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为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8号文件精神有具体实施,我县教育局党委认真推广使用《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合计全县共征订《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修订)》734份(中学181份,小学553份)。双柏县辖4镇5乡,85个村(居民)委会,县内居住着汉、彝、哈尼、白、回等18种民族,总人口1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万人。根据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几年来双柏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几项专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和教材征订等有关要求做统一的安排,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安排在课程表中进行;二至六年级每学年8课时,初中每学年8课时;并要求各学校在学年初、学年结束时将专项教育工作年度教学计划、工作总结上报教育局。各学校党政领导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它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是抓教材征订,共征订《民族常识》1056册,《中华大家庭》704册,《民族政策常识》996册。做到城区学校人手一册;乡镇中学、中心校每班一册;完小、村小每校一册,并可反复使用。其次是抓计划、抓实施,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校党政领导亲自领导、安排、参与,亲自督促落实每项活动,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章有序。(1)严格按照要求开设开足课程。(2)坚持每年各中小学校出民族团结专题板报1共。(3)每年9月自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情况。(4)在办好双柏一中高中、双柏二中民族班的同时,加大对安龙堡、大麦地、雨龙三个民族乡民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5)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们向学生正确宣传我国的历史及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正确把握对民族团结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问题。(6)部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7)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五观”教育渗透在文化知识当中。(8)各学校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板报、课堂、主题团队会等手段,坚持正确导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及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活动。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进一步增强民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为我县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专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问题。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

科技网站、科技刊物、科技天地、电子大屏幕和科普画廊等有效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培育企业科技创业文化,优化科技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依靠现有的各类科技资金支持,为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科技产品水平。一是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兴区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形成并实施*年科教兴区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进一步构建社会所需,政府所能的全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认真组织科技项目。坚持突出重点(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四个层面)培育特色项目,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部和市科委各类政策,了解掌握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态势和主要行业发展势趋,为区政府提供建议;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资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三是打造科技领军企业。按照我区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年内培育1-2家科技领军企业,鼓励支持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四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政策聚焦10家目前1000万左右销售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3年内可成长至4000—5000万销售企业。五是支持社会事业类科技项目。关注农业科技特色基地建设,发挥农业、医药等传统基础业科技方面的软课题研究,重点帮助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三、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提升专利申请的量和质围绕实施科教兴区的主战略,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为抓手,积极鼓励发明创造及自主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传播、服务中心建设,为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一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我区*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对创新体系建设功献率。要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普及和技术转移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产学研结合,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量和质。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抵制非法专利产品流入市场,积极主动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保护专利产权,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发挥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开展持证上岗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准。举办大型知识产权论坛报告会。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推动科普事业发展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对依靠科技进步的认识,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一是开展科普“六进”工程活动。认真开展科普“六进”工程活动,组织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活动,不断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使科普事业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二是创建示范基地。以创建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居委、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特色示范学校等工程为抓手,整合区域科普资源,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确保各个领域科普教育的需要。三是加强科技实务培训。组织好科技政策实务培训,依托我区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推广一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技术,增加培训的覆盖用技面,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市场经济和科技意识,真正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年目标培训*人次以上

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双柏县教育局于*年8月15日至17日组织召开*年德育工作会。会议以领导讲话、汇报交流、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全体参会人员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心态,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通过交流,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出台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学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教育局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德育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文明学校创建及管理成效明显,育人环境洁净优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无重特大违法案件发生,妥甸小学等两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单位,双柏一中等四所学校积极申报州级文明学校。(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教育局杨勇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古人言:‘育人必先自育,成人必先自成,责人必先自责,正人必先正已。’要在全县在广大教职工中掀起‘铸师魂、正师德、练师功、树师表’的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职工行为规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貌、昂扬向上、仪表端庄的形象,教师要塑造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真正做到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和表扬都充满了爱,因为,在关爱中成长的学生才会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要不折不扣执行《双柏县中小学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杜绝无视学生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的教职工。”在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校(园)通过各种形式普遍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建设,到目前为止,无违反师德规范的恶性案件发生。(四)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第一年,颁布《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式基础上作出的搞好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根据州教育纪委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教育局党委集中1个月的时间,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在学校党员管理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专题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体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廉洁从教。为了不断地普及法律知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积极购买和认真学习《四五普法》读本,参加相关考试,同时,全县各校(园)还继续组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各中心学校与当地派出所、交警中队联系,邀请他们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进行必要的法律教育,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一年中,我县从局机关到各学校,都组织干部、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十六大、十六届

四、五中全会精神。各中学根据要求通过政治课课堂教学、办专题讲座、出板报、办宣传栏、播放广播录像、举办演讲或征文活动等形式对十六大精神在中学生中作了宣传教育。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全县小学

四、五年级,初中和高中

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全县各学校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双柏县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各学校(园)都以广播、黑板报、专栏、主题班会、校会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城区各学校(园)开展未成年人“远离不良文化”的签名宣誓活动和校外道德教育实践。其中,双柏二中还在9月6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如何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的专题教育,在9月27日,在各班举行“远离黑网吧”的签名宣誓仪式活动。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双柏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三项教育活动”的意见》(双教党字[*]28号)。今年9月,全县各中小学开展

了轰轰烈烈的9月“民族精神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一年中,对2所省级文明学校、5所州级文明学、18所县级文明学校进行了复查,抽查率达95%。(五)加强教职工管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全县各学校都坚持校内结构工资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以量计酬以质计奖分配方案日益完善,教师评价日趋科学,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得以提高;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师德考核力度,学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依法执教,以德行教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教育经费投入在本年度内,省、州下达我县的危房改造项目2所:大麦地乡河口小学和法裱双坝小学,大麦地乡河口小学计划投资27万元,法裱双坝小学计划投资26.8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500万元,双柏一中信用合作贷款项目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现已到位资金4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进行室内装修。我县已按项目计划完成了项目建设。我县未出现挪用和挤占教育专款的现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省定标准为:中学60元/生/年,小学40元/生/年,我县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标准为:中学50元/生/年,小学30元/生/年。按月足额拨付。今年我县偿还“两基”欠债286.88万元,其中:州级补助87.19万元,县级配套156.69万元,单位自筹43万元,已按计划完成“两基”欠债的偿还任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维护、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区经费11.5万元,由双柏一中配套2万元,各乡镇中小学、双柏二中各配套0.5万元,我县已按时足额配套到位。今年我县的国家免费教科书71.05万元只下达计划,由政府采购后发放教材,我县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的中小学生有7868人。省教厅下达寄宿制和半寄宿营制经费50.4万元,独生子女“三免费”从*年9月起改为独生子女奖学金,“三免费”、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教育经费和国家免费教科书,都真正落实到学生头上。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

三、基础教育及成人、职业教育(一)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一年来,我县继续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县通过采取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两基”工作的认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多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全县“两基”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公证、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综合初中班的规范管理与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严格执行“两免”政策,实施“三个一”工程等措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学年初,全县有3—6岁儿童5577人,在园(班)幼儿1674人,幼儿园(班)入园率达30.02%;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1903人,入学11886人,小学入学率达99.9%;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38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6321人,初中毛入学率达99%;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25%、1.52%;普通高中招生536人,比*年的474人增加62人,增长13.08%。(二)全县有初级中学10所,其中农村综合初中4所(州级2所,县级2所);初中教育质量较*年有大幅度提高。*年全县共有43个初中毕业班,参加中考1465人,参考率73.95%,比*年的69.89%提高4.06个百分点,全科合格率为15.9%,比*年的14.36%提高1.45%。初

一、初二年级统测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均稳步提高,今年我考取楚一中17人,创历史最好水平。(三)加大县内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我县有城镇学校4所(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小学各1所)乡镇一级学校2所。6所学校各对口支援1所薄弱学校,坚持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开展对受援学校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二次、举行捐资、捐物活动一次。(四)多年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自2003年起,我县积极选送培训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培训,教育局先后下发了5个文件对开展工作的要求、教材、课时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定期对各学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通报检查结果。城镇中小学、初级中学及以上学校已按要求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学年全县在校中小学生19925人,参加检测学生数为9088人,检测率为45.6%;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初中以上学校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完小及以上学校艺术教育开课率为10

0%;民族教育开展面100%。(五)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区建设项目”。到*年1月底,全县所有的村小建成(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所有的村完小建成(模式二)教学收视点;所有的农村初级中学建成(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全县所有的中学、县属小学按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六)按照省、州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原有课题(省级、州级课题各一个)的基础上,各学校(园)共申报43个县级课题,经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县级课题23个,其中重点13个,规划10个,其余20个为校级课题,同时推荐14个课题参加省、州级课题评审,其中,获省级立项课题2个,州级重点课题1个,州级规划课题5个。为进一步加大课题管理和宣传工作力度,*年4月拟定《关于公布双柏县“十五”期间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通知》(双教通字[*]6号)、《双柏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双教通[*]13号)及《双柏县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双教通[*]14号)等教育科研文件,并下发到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县、乡、校教育科研工作网,按照要求制定《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和《双柏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指南》。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听课、评课建设性地利用“2+2”模式听课评课,累计听、评课600节次/学年。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专业化成长。二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累计举办讲座56场次/学年。把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转化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是开展优质课竞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成功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讲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州级课赛。加强教学用书管理工作。每学期都组织召开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坚持“一费制”的前提下,本着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则,召开一年春秋两季两次全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工作会议,制定双柏县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辅资料征订原则,规范教学用书征订渠道,保证教学用书征订使用规范有序,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

(七)双柏县“普实”工作于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验收后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年至*年通过省、州复查合格。农村勤工俭学开展面为95%;总收入56万元,生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肉菜自给率为65%以上。(八)制定了《双柏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招生180人,完成计划数的90%;有骨干专业2个、学科带头人2名。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高高考上线及就业率为90%。开展职业培训383人。形成了以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村成人技术学校为主要阵地的较为完整的职成教育体系网络。(九)年内扫除文盲45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622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63人次,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189人。

四、师资队伍建设(一)建立以县为单位的中小学教师数据库。自*年以来,我县各学校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已实行用数据库进行管理,每个教职工的年龄、族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等都已作了录入,凡人员有变动或个人的基本情况有变动,就及时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建立,可随时掌握学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各学校人员分配情况,为领导做决策、材料的上报、分析提供祥实、可靠的依据。(二)完成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年,双柏县编办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核定全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楚政办通〔*〕17号)文件规定的编制标准,以各学校基本情况为依据,对全县24个核算单位进行了核编,并下发了《关于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双编发〔*〕17号)文件,共核定我县教职工编制总数1595名,其中中学核定编制670名,小学核定编制925名。*年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进行管理,凡超编的学校,一是辞退代课教师;二是不再分配新教师;三是教职工只能调出,不能调入。(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需要补充合格教师。教师资格认定。认真宣传和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资格认定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工作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粘贴有关宣传材料。切实把握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对象、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等要求,依法认定教师资格。目前有98%的教师已持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师补充。一是为加快高中发展步伐,确保我县教育重点,*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双柏一中在省内师范类高等院校考核、引进本科毕业生12人。整个引进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文件精神,乡(镇)初

级中学接收本科生8人。把好教师“入口关”,*年新补充的20位教师均学历合格,且具有教师资格证。(四)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没有无证上岗现象。*年,经双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双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招考录用了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有54人分配到教育系统就业,虽然都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在这些人员中有少数非师范类毕业生,这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暂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还不能达到持证上岗。*年,新教师补充后,我县对代课教师进行清理,经考核,对不合格的代课教师给予辞退,现补充到教学岗位的代课教师都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五)促进城镇、坝区与山区教师流动,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制有新的突破。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乡(镇)中心学校教师流动。严格编制管理,在有编制的条件下,一是乡(镇)之间的教师调动,个人写出申请,调出调入乡(镇)中心学校签署意见,报教育党委会议决定;二是乡(镇)内从小学调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实绩各学校班子会议讨论后上报教育局审批。乡(镇)内通过考核,工作不认真,连续两年教育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中青年教师)从工作条件好的学校调到工作条件差的学校任教。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聘任。中心学校校长实行推选制,首先教育局和组织部门到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由教职工公开推荐,将得票最高的2位进行考察,并将考察情况提交教育局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后行文任命。中心学校副校长根据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推选制和校长自行聘任的形式进行聘任。中层管理干部是通过竞争上岗后由校长聘任。教职工的聘任根据年度履职情况,各学校采取不同形式的聘任方式:一是竞争上岗;二是由校长聘任中层领导,中层领导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优化组合。(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严格实行评聘分开。*年,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评审时,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全县共有30人具有高级职务,491人具中级职务,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高级职务聘任30人,中级职务聘任451人,中级职务低聘40人。(七)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的考核。一是年度履职考核。全县各学校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履职考核方案》和《评分量化标准》,对受聘人员认真进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并把年终履职考核结果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晋级、增资和奖惩的依据。二是年终计质工资发放的考核。为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把职工的工资和教学质量挂钩,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的激励分配方式,从*年9月份起全县教职员工100%的活工资提留到学年终,以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三项指标进行考核发放。(八)开展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在培训中学到的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等新理念、新策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大胆进行新课程教学实践。

*学年中小学教师共有228篇论文分别参加省级、州级论文评比获奖;有县级课题23个、州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2个,现部分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举办了初中政治、化学、英语、物理、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由于组织工作到位,效果较好,得到了师生的好评,通过层层选拔,政治学科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我县参加全州第四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竞赛获三等奖。组织中学生1258人参加第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29人。小学生895人参加第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38人。组织了有122人参加的起始年级教师新教材教法培训;130人的中学数学、英语、历史科目县级教法培训;中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科目省级培训者260人。组织了中小学教师256人参加省教科院组织的“新课程适用知识竞赛、有146人获奖。加大教育教学科研力度,县教研员深入学校教学一线,与广大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教材运用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已立项省级课题2个,州级课题6个,县级课题23个。我县“403”项目正健康有序地实施过程之中。(九)我们根据“楚教通[*]17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的通知》有关要求,制定了我县校本培训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一

是二中计算机运用技能培训,二是法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手培训,三是妥甸中心校“2+2”评价模式培训。各学校根据教师教育教学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校本培训方案,并按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学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95.6%、95.2%、83.6%,分别比上学年提高16%、10.6%、13.2%、8.2%。认真组织我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人均培训达50学时。775名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745名,参加率达96.1%,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100%;456名中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449名,参加率达98.7%。参加省继教中心考试合格率99.8%。(十)启动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县骨干教师培训。选派中心教研员和学校骨干教育参加了省民教处在大理民族师范学校举办的“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班”。结合我县实际,在对此项培训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基础上,制订了培训方案,征订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等教材一到就按培训方案对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便各校按时开展校本培训。

五、公共管理(一)成立教育督导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办公室人员,按计划开展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现已完成城区学校和五个乡镇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今年内将完成第一轮全部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强对“两基”的督导,一是切实加强过程督导,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实施,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转变与更新。二是加强对新学期开始的开学督导,督促各学校切实做好学生的入学、复学动员工作,在过程中就注重加强普及程度的提高工作。三是积极争取县几大班子的领导和支持,组成由几大班子领导带队的“两基”年审复查小组,认真对各乡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年审复查。(二)根据县法制办的有关要求,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及时更换《行政执法证》,同时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对社会和群众较为关注的教育收费问题,认真按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一费制”、“三限制”和收费公示制,在每学期开学时,由“治理教育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成检查组认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执行教育内部审计制度,有计划地对各学校校长的任期审计和校长的离任审计,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到我单位进行审计。(三)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教育局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严格遵守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无教师分配、教师调动、招生考试、教材教辅、设备采购、工程建设、乱收费、知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一是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二是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政务、校务公开工作,每月公开一次,做到城区学校(包括局机关)月报制,乡镇学校季报制。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公开568次,1100多项。(五)积极实践“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局机关等13个单位接入英特网,能通过网络收发电子公文,教研师训信息中心、双柏一中建有自己的网页,其他单位要求在年度内接入英特网。教师个人上宽带的近250台。(六)学校安全工作:我局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严密防范,充实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检查活动,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遏制、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未出现由于学校或教师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安全信息现象。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切实加强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结合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活动,全县各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组成的护校队,积极配合公安、工商、食品卫生监督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饮食摊点、游戏室、网吧、交通、治安环境进行了重点巡查,各学校不断完善治安保卫制度,建立了门卫、值班、巡查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内部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内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了学生常规管理,有效的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信访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法制日益健全,人民群众民ZHU意识不断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现,信访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我局及时掌握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动态,对有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作出预警报告,协调处理好发生的上访问题,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信访工作局长接待日制度,同时成立了教育局重点信访案件工作组,负责全县

教育系统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排查工作,通过排查,把我县教育系统“两基”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和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列为重点信访案件处理,通过协调处理,认定拖欠工程款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还款计划,我县共拖欠“两基”工程款1300多万元,截止*年10月底,已还款499.15万元,其余部分将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逐年内偿还。代课教师要求转正问题,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代课时间达20年以上的7位教师,于今年9月招收为合同制工人。我县教育系统*年的信访工作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信访案件比上年有所下降,确保了学校稳定、师生平安,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六、开创性工作(一)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式,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责重多得、优教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挂起钩来,适当拉开收入档次。进一步扩大学校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骨干岗位倾斜、形式式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机制。具体措施是:1、年终计质工资。实行津贴(活工资)统一核算。各学校必须按国家政策规定计算的津贴100%实行搞活内部分配,津贴由各学校统一专户管理,不拨付到职工个人帐户。年终根据各学校《年终计质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进行再次分配,适当拉开分配档次。2、过程管理工资。从*年9月起,每月从教职工工资中扣留300—500元,根据当月的工作量、出勤情况考核发放,体现多劳多得,责重多得,鼓励优秀教师多上课。具体办法,根据各中小学校的工作实际,把教职工工作量折合成标准课时,每个标准课时折合多少钱,上月考核,次月发放。(三)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校长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校长的学年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充分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双柏县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将校长津贴部分100%投入计质工资。一中将学校按月扣取后于每年6月30日前交教育局(每年按10个月计),二是各学校从预算外收入中每年投入1000元,三是教育局按每位校长每年1000元筹措投入。年终按考核办法兑现奖惩。(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评审时适度放开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全县各学校(园)凡符合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且教学质量符合评审原则的教师,在申报时,按放开的比例数进行申报推荐,但各学校在聘任时,严格按照核定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岗位数聘任。实行“高职低聘,失职缓聘,不称职解聘”,通过竞争上岗后,按实际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工资。各学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考核后,*年全系统中级职务低聘40人,占具有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总人数的8.2%。(四)调入县城学校教师实行公开招开。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高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确保我县教育重点,促进和加快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县城学校补充教师乡镇中学公开招考,*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教师17人,整个招考工作组织严密,程序、内容公开,结果进行公示。(五)为了整合各项目设备资源,加强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效益,电教仪器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双柏县现代远程项目设备建设、管理、应用、评估办法(试行)》,以双教通[*]1号文件下发各校,同时,印制了“双柏县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管理应用评估表”,对全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建、配、管、用先进考核评估。(六)公正公平选择施工单位从源头杜绝和防止不正之风。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教育系统每年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基建项目在开工、在建设、在竣工。源源不断的校舍建设在不断的改变着学校的面貌和改善着中小学办学条件。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建设领域一些潜在的“游戏规则”,不能从源头上堵住行业不正之风,不能公平公正选择施工队伍,将会有许多好干部在基本建设环节中吃亏上当,葬送前程。只有无腐败掺入的建设工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设速度和投资效益。因此,我县在校舍建设中选择施工单位的做法是:1、县人民政府限额规定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校舍,委托有关招投标机构按照现行招投标规则进行选择施工队伍。教育局一概不插手。2、造价在30万元以下的校舍建设工程,甚至包括几万元的修缮工程,由教育局组织议标(也叫邀请招标),邀请范围主要是过去承包“两基”建设工程而拖欠款比较多的施工单位,过去教育系统不差欠工程款的施工单位原则上不邀请参加议标。而且所选择的施

工单位是信得过的、有施工能力、讲信誉的单位。这样,使得被拖欠的单位有一定的工程继续建设,维持运转,不同程度地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3、在定标上做到绝对公平公正,使中标单位没有便宜可占,不中标单位没有怨言可说。主要做法是:由参加议标的施工单位事先密封报价投标,由教育、财政、计划、乡镇政府、中心学校、县纪委、监察等单位的参加人员(一般10人左右)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造价情况每人确定一个平方单价,再当场当众计算所有参加人的平均单价,以平均单价作为工程的标底,以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最接近的为中标单位。在议标过程中,不打信誉分,只实行投标报价一锤定音。这样,完全避开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我局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好评,特别是受到了各施工单位的拥护,参加教育系统工程议标,他们不必请客送礼、不必找人说情。目前,我局的这种做法和经验已经被许多单位推广和借鉴。(七)教育局师训教研信息中心与各学校设立了教师教育资源中心,整合教务处、教科处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构成了研训一体的研训网络。(八)全县各中小学各学科成绩与教研室对应教研员年终考核的经贴挂钩进行奖惩,进一步激励教研员抓好学科成绩的积极性。(九)教育局党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首次把工会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评,让工会组织在改革中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七、存在困难与问题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第5篇

2013年,教育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优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奋发进取,立志作为,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辉煌“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为“十二五”的完美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湖塘桥实验小学迁建工程、奔牛实验小学迁建工程、湖塘桥初中综合楼工程、马杭初中教学楼工程等被列为区政府蓝皮书教育重点工程项目。一年来,教育局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给予了各项工程高度重视,多次纵向沟通,横向对接,多方协调,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湖塘实小、奔牛实小两大投资超亿元工程已于9月底正式奠基开工;湖塘桥初中综合楼工程年底通过了主体验收,进入内外装饰阶段;马杭初中教学楼主体工程春节前也将完成封顶任务。目前,各工程进展顺利,各项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2.“312”工程建设完美收官。2013年,是“312”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冲刺之年、收官之年,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教育局推进的力度没有减弱,进度及成效良好,年内按计划顺利完成了九里小学、南宅小学、周家巷小学、三河口小学、焦溪小学、芙蓉小学、卜弋小学、厚余小学、剑湖实验学校、南夏墅初中、庙桥初中和横山桥初中等12所学校改薄任务。至此,历时3年的“312”工程完美收官。该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教育局全力推进、各方努力和配合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改造薄弱学校30所,共为工程学校培养了374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总体来看,经过改薄,30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师资比例明显增长,内涵发展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区整体教育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3.优质学校建设硕果累累。按照区政府蓝皮书规定的“为民办实事”工作目标,2013年原定全区争创8所优质学校,我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6所争创目标,全年共计要完成14所优质学校争创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诸多困难面前,我局及全体创建学校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举措,迎难而上。局多次召开创建学校校长座谈会、协调会、动员会;局相关科室根据自身职能,多次到基层学校进行现场调研,加强指导;各创建学校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积极行动,围绕创建标准,细化工作指标,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完善创建方案,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目前,14所创优学校已全部通过评估验收。年内,湟里高中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高中,坂上、政平、运村3所幼儿园通过市示范幼儿园验收,古方、卢家巷、马杭城东3所幼儿园创建为省示范幼儿园。截止2013年年底,全区独立建制以上公办、民办学校优质幼儿园、小学、初中比例分别达到76.9﹪、85.2﹪、85.4﹪;四星级高中已达6所。

二、高举旗帜,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

1.坚持德育为先。素质教育,德育为首。2013年,我局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狠抓德育特色学校和班主任队伍两大特色建设,主要开展了生命教育周、公民教育和读书活动三大活动。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局报送10份材料,有5份荣获市一等奖,区教育局作为优秀典型代表作了经验介绍;以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学校道德讲堂”活动,秋季开学初在南夏墅中心小学正式启动。20多所学校申报了区德育特色学校,我局择优上报市7所;组织青年班主任参加了“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大讲堂”活动,开展了班主任德育案例和论文评选。在“好书伴我成长”和“我爱祖国的蓝天”读书活动中,我局分获市优秀组织奖和全国特别奖;生命教育活动不断优化、深化,在展评活动中获市优秀组织奖,并在市里进行了专题交流;公民教育活动覆盖面逐步扩大,内涵不断提升。年内,有3所学校获省红十字示范学校,3所学校获市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

2.深化课程改革。在2009年“减负增效”行动成果基础上,2013年,我局在继续加大减负力度,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内,成功举办了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组织评选出市、区两级“减负增效”先进个人;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师能大练兵”活动。教育局及省前中、湖塘实验中学被评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全区有6名同志被评为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继续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全年共对我区2所幼儿园、8所小学、7所初中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另有2所普高接受了市综合督导评估。2013年,我区高考录取率达95.66%,其中本科录取率达68.65%,有11人达清华、北大分数线。

3.实施全面育人。继续加强体卫艺及科技等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三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我区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和“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先进区”;省县级田径比赛,我区代表队获团体总分、金牌总数两项第一;第十七届省运会,我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荣誉称号。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庆省运展风采”全市少儿书画比赛中,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在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区获省团体二等奖,教育局获“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省青少年普及机器人竞赛,我区获优秀组织奖。

三、统筹兼顾,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

1.大力开展学前教育规范整治。在抓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省市示范幼儿园创建等常规工作的前提下,2013年,我局重点对全区非法托幼园所开展了大规模、力度空前的清理整治工作。在前期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局根据省托幼园所设置基本条件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依托区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对全区无证照托幼园所开展安全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区整治无证办托幼园所工作方案》和《区托幼园所办园审批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疏堵结合工作方针指导下,根据依法行政、依法办园的原则,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全区共取缔关停非法托幼园所87家,对5家提出了整改意见,较好地规范了全区办园行为,维护了办园环境。

2.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一年来,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技能竞赛取得显著成绩。年内,职教中心校及教师进修学校各有1个专业接受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视导评估,使全区此类实验点增加到6个,职教中心校被授予省首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另外,职教中心校有2个专业分别接受了省级示范专业视导评估和省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视导。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核心,全区职业学校不断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一年来,共组织7名教师出国培训,69名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培训。在省级以上各项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和学生都分别达到了60多人次。2013年普通高校单招考试,我区本科达线67人,录取率达28.5%;另外,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000余名合格建设者,其中中、高级技能人才3244人。

3.全力推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为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局协助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创建工作推进大会,起草并由区政府印发了《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制定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乡镇社区教育工作考核意见及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规划,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全国社区教育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自评和各项材料申报工作。2013年,全区成功立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4个,创建全国及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各1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市达标成人教育中心校2个,市社区教育合格居民(村民)学校7个。为开展好2013年“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周”活动,我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民政局、科协和湖塘镇举办了隆重的活动启动仪式,并在启动仪式上命名了省前中学生物标本馆、省武高科技馆等10个首批“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

四、创新思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1.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三讲三比”活动。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大背景下,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2013年4月,教育局组织召开了以“讲政治,比师德;讲学习,比师能;讲奉献,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比”活动动员大会,制定并颁布了活动意见及相关规范和办法。全区各校按照教育局总体活动部署,积极响应,以“师德教育”和“师能大练兵”为重点,迅速在全系统掀起了比学赶超活动热潮。目前,全区各学段、各学科的“师能大练兵”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一轮“师能大练兵”活动,全区中小学40周岁以下5889名教师全员参与,在完成规定项目考核评比基础上,有2000余人参加了区级以上各学科基本功竞赛,其中380人获区一、二等奖。年内,我区教师“五级梯队”建设成绩显著,6位老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18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357人被评为区骨干教师。

2.在校长队伍中开展“三做三当”活动。以“做学问,当专家;做管理,当行家;做事业,当大家”为目标,在校长队伍中开展了“三做三当”活动,不断激发校长队伍工作热情,提高校长队伍学问水平、管理能力和事业责任感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批精于业务、善于教育、长于教学、甘于奉献的学者型、专家型优秀校长。启动了“校长进课堂”活动,督促各校校长上好课、听好课、评好课、参加好大型教研活动,引导校长坚持把课堂作为工作主阵地,把教学作为全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校长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示范作用,增强校长对学校教学活动的领导能力。据督查,我区校长上专业课的比例已达85﹪以上,完成规定听课节数的近100﹪。加大校长队伍培训工作,继续组织新聘校级领导分别参加省、市、区各级任职资格培训,“中小学学校管理基础班”顺利结业,第九期小学校长提高班开班运行,校长远程培训首轮结束现开展第二轮培训。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分三批赴清华大学,参加了“教育行政干部领导力”高级研修培训班学习。

3.在机关队伍中开展“当表率,做模范”活动。以“双政三零”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局机关在2013年集中一个多月时间,重点开展了机关干部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召开了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警示教育大会,观看了警示教育宣传片;召开了全局中层干部思想教育专题会议,由局主要领导作了思想教育专题报告;开展了问题查找活动,每位工作人员、每个处室均开展了一次工作自查,并上交了书面材料;组织思想交流,在各人自查的基础上,我局由分管领导负责,分科室分别组织召开了思想交流汇报会,并由上到下分级分层开展了一次一对一谈心活动;实行岗位承诺,局机关各人、各处室根据自身职责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了改进措施,落实承诺内容。

五、优化环境,教育形象进一步提升。

1.创“平安校园”,保校园平安。自2013年3月以来,面对严峻的校园安全局势,我局以对全区师生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未雨绸缪,及时部署,统筹安排,紧抓落实。局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安全措施,通过校长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及时安排部署。从4月开始,我局连续下发了10余份有关校园安全的文件、通知及简报,指导各校开展自查整改,落实会议精神。局领导和各科室中层干部,分工负责到各自定点联系镇及学校,先后开展了三次拉网式的学校安全大检查和全面督查。建立了由区综治委牵头的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两次全区联席会议,制定了学校安全保卫“三防”标准。按标准为各校配齐配足了“人防、物防、技防”等各种安保设施设备及保安人员。通过努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全年共新增保安218人,视频摄像头427个,周界报警系统44套,应急报警装置104套,其他各种物防设备全部到位。年内,全区分别有12所和35所学校接受省、市两级“平安校园”检查验收。

2.建“和谐学校”,促学校和谐。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谐”建设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局从2013年10月开始,强力推进“和谐学校”建设工程。在连续召开两次局领导专题会议、两次基层学校代表座谈会基础上,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活动方案及考评细则,确定了31所试点学校及局机关具体创建联系人。在召开全系统创建“和谐学校”动员大会后,又举办了由朱建康局长主讲、有31所试点学校校长参加的“和谐学校”创建工作专题讲座,讲座后,局各联系镇、片的领导分赴各地各校进行具体的创建工作动员和指导。为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局机关在明确创建目标、确定工作重点的基础上,把“和谐学校”与“双政三零”、“五好机关”、“创先争优”和“道德讲堂”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校按照创建活动总体要求和部署,以各种创先争优活动和“师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等为载体,积极发动,精心组织,在学校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年底,31所试点学校接受了检查验收,顺利创建为我区首批“和谐学校”。

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教育形象。在充分利用《日报》、电视台、网站等地方媒体加大教育宣传的前提下,我局主动加强了与国内教育行业主流媒体的沟通和联系。2013年8月31日,《中国教育报》以“向着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为题,用整版近万字的篇幅,全面报道了“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情况;10月18日出版的2013年第20期《人民教育》,以“历史的跨越”为题,用近15000字、整8页篇幅,重点报道了追求区域优质教育发展的情况。两份在教育系统最具权威、影响最大、级别最高的报刊,在短时间内集中对我区教育进行长篇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的知名度。

六、规划未来,教育前景进一步明晰。

1.及时传达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7月13—14日,国家召开了新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和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同时颁布了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暑期区教育干部培训班上,朱建康局长围绕会议主题,阐明了《纲要》实施的重要意义,重点解读了《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20字“工作方针”。8月28—29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我区组织部分学校校长代表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

2.认真制定教育事业发展纲要及规划。2013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为全面总结五年来我区教育工作业绩和经验,谋划教育未来5—10年的发展,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及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保证《纲要》和《规划》质量上的科学性、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在起草过程中,我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先后组织召开了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部门及各镇领导等各级各类座谈会、研讨会近20次,对文稿进行了大小10余次修改,并邀请省教育厅专家把关审核。从反馈意见来看,我们两个文稿质量很高,这项工作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3.精心做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安排筹备工作。早在2013年4月,区委、区政府就决定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为做好会议准备工作,我局成立了会议筹备领导小组及4个工作小组、8个调研小组。起草了包括《纲要》、《规划》在内的加强教育工作若干意见、区领导讲话稿和工作报告等五个文稿,制作了“十一五”教育专题宣传片、宣传册和展板,评选出6个“教育工作先进镇”和5个“尊师重教典范”,精心设计了会议当天的参观方案,同时做好其他各项会务准备工作。目前,会议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完成。

第二篇

201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国家及各地方“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区新一轮教育纲要和规划全面实施之年,也是教育在新起点上向现代化奋力迈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教育继续发扬“敢于争先,勇创一流”的创先争优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埋头苦干,励志作为,圆满完成各项年度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教育业绩,为我区“十二五”及今后更长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打造教育名区。

1.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家、省、市相继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今年3月,区委、区政府召开了12年以来首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颁布的《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确立了我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全国一流教育名区的宏伟目标。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发的一系列文件,为我区今后较长时期的教育工作确立了新的目标,明确了新的重点,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对我区未来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2.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为最大程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我区全面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一年来,我局做了大量调研、考察、研究和推进工作,今年4月28日专门召开了我区集团化办学专题调研会议,5月13日举行了新闻会,5月16—17日在电视台连续做了两期“政风热线”节目,5月27日召开了教育集团工作推进会;随后,教育局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界定了集团职能,明确了推进目标,给予了集团组建以相应的保障措施。11月3日,为进一步总结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区教育局组织举行了教育集团化办学专题研讨会。在多方努力下,今年全区已成立的教育集团共有13家,涉及90多家企业和全区60多所学校(校区)、幼儿园,约占全区学校数的50﹪以上,惠及学生10多万人。

3.加强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在圆满完成“312”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基础上,今年我局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大力加强、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年内,按照时序完成了总投资1.2亿元的湖塘桥实验小学迁建主体工程和总投资1亿元的奔牛实验小学迁建工程,目前两校正在制定搬迁方案,力争寒假期间实现顺利搬迁,确保新学期新校区的正常使用。另外,投资2000万元的嘉泽中心幼儿园、投资2500万元的嘉泽中心小学扩建项目、分别投资3500万元的邹区和卢家巷新建幼儿园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牛塘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城区一些配套幼儿园也已在规划和建设中,省奔中易地新建项目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用于小留、文汇、马家巷等十几所新市民小学教学装备改善工程的80万专项资金已全部到位。

二、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努力促进优质均衡。

1.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规范发展。年初,制定了我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区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加大了对无证办托幼园所整治力度。6月22日,在我局的积极推动和协调下,区政府召开了学前教育规范整治推进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整顿无证办托幼园所实施方案》,公布了学前教育简易托幼园所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时间和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分解。8月26日,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和意见,加快推进全区无证办托幼园所清理整治步伐,由区政府牵头,在邹区镇再一次召开了现场推进会,清理整治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2.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市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工作的统一部署,对照创建标准,我区制订了创建工作行动方案及重点工作进度表。进一步科学规划教育布局,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学区,有计划撤并整合村小及部分初中。继续坚持“义务教育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学校”和“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不借读”的招生政策;继续提高四星级高中统招生计划分配比例,由去年的50﹪提高至今年的60﹪,大力彰显教育公平。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年内,我区正式启动小班化教学改革,奔牛实验小学等14所小学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试点。为完善校长、骨干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机制,实现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年内,我区共组织10%左右的正副校级领导、12%左右的教师进行了校际交流轮岗。

3.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年内,教师进修学校成功升格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分院,成为我省第四所、首所幼儿师范学校。随着教师进修学校的升格成功,历史上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填补了教育的又一项空白,我区已成为全省唯一拥有高等教育的县区级地区,真正做到了化不可能为可能。另外,职教中心校创建技师学院工作已经接受现场评估验收,正在等待省政府的最终审核批复。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今年开始,我区鸣凰中学转型停招普高学生,开设对口单招班。年内,顺利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成功承办了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三、以人才强教为关键,持续提升队伍素质。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继续在校长队伍中深入开展“三做三当”和“校长进课堂”活动,要求校长上好课,听好课,参加并指导好大型教育教研活动,今年分别在潘家小学、漕桥小学召开了两次现场会。继续开展好校长培训工作,精心策划并圆满完成了第九期小学校长提高班全部培训任务,认真落实两轮校长远程培训任务,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分三批赴清华大学参加了“教育行政干部领导力”高级研修培训班学习,继续组织部分校长赴新加坡出国培训。为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在全区教育中的引领、指导、辐射和支撑作用,10月,我局成功举办了在省市甚至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奚亚英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正式开启了我区“名校长、名教师”“双名”培养工程。另外,今年我区还顺利完成了全区学校校长三年一届聘任工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以“师德教育”和“师能大练兵”为重点的“三讲三比”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一年来,我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吴绍萍、徐其军先进事迹活动,组织开展了“感动教育十大人物”、市区两级“道德模范”和区“敬业爱岗标兵”以及“文明职工标兵”等评选活动,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了“道德讲堂”和“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年内,制定颁发了“区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和“关于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实施意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维护教育形象,提升教育品质。继续开展“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继续开展心理健康保健师培训活动,全年累计为58所学校(幼儿园)培训教师4300多名。目前,全区拥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名、特级教师26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8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近2424名,取得和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近500名。

3.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年初,我局根据有关制度和实际工作需要,对局机关中层进行了全面换届竞聘,很多岗位都进行了人事更替,一部分具有创优意识、创业热情、创新能力的年青干部被充实到机关队伍中来,机关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今年3月以来,我局开展了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三型机关”活动,活动中,局机关各科室和支部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各机关人员按照要求自查自纠,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目标和措施,并形成书面小结;10月,我局又先后制定颁布了3个文件,在全系统大力开展三大活动:加强调研工作,建设“创新型”机关;开展谈心活动,创建“效能型”机关;开展读书活动,全面推进“书香系统”建设。通过活动,机关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机关形象进一步改善。从2013年开始,我们把每年的6月确定为我区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教育月”,5月和11月确定为“谈心月”。

四、以教育教学为主业,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1.深化德育教育。一年来,我局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要求,围绕三结合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心理健康辅导、乡村少年宫建设、经典诵读活动等6大重点内容,深入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交通法规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青少年“共产党好”读书活动中,区教育局荣获全国读书活动特别奖。在市生命教育周活动展评中,我区荣获优秀组织奖,东青实验学校代表市生命教育项目学校在“2013年全国生命教育论坛”上获得了专家高度评价。年内,由我区教育局组织力量开发、编写的《市中小学诚信廉洁教育读本》于今年6月举行了首发式。目前,该读本四册用书已全部出版发行,在全市中小学广泛推广使用,实现了诚信廉政教育进课堂、进课程的目标。本套读本的编写质量得到了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高度肯定。

2.坚持教学中心。一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扎实推进减负增效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今年,省前中自主申报的“环境•生命”课程基地,被省教育厅成功立项,成为省首批课程基地;另外,省武高以“科技创新”、省前中国际分校以“外语教育”、省前中以“创新人才培养”,成功创建为市课程基地。7月,我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成功举办了2013年新教育国际会议,国内外800多名教育专家参加了会议;11月,我局在湖塘实验中学召开了全区首次初中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剖析了我区初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高考方面,今年我区再创佳绩,本二以上达线率在前几年连续高位增长的基础上,又比去年增长近7个百分点,达54.54﹪,创历史最高纪录;本二以上达线人数突破4000人大关,达4249人;本科万人进线率为43.72,比2013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各项指标继续名列省、市前茅。

3.开展“三学三比”教育活动。继去年我们在校长队伍中开展“三做三当”、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三讲三比”活动的基础上,我局今年以“学文化,比能力;学创新,比本领;学做人,比素质”为主要内容,在全区各校广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了“三学三比”活动。全区各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各学段教育教学特点,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开展了大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全区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五、以主动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科学发展。

1.推进主动发展工程。今年是我区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评年,为全面总结学校第二轮主动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一步健全我区学校主动发展工作机制,我局广泛发动,积极动员,要求各校认真总结规划实施情况,提炼发展经验;在各校自评的基础上,初中、小学以片为单位进行了PPT汇报交流和学校互评,我局组织有关专家评委进行了投票评选,最后由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决定表彰示范学校52所;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对268个优秀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共评出一等奖55个,二等奖58个,局对获奖学校及优秀项目成果分别给予了表彰和奖励。新学年伊始,我区第三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已经启动实施。

2.推进创优发展工程。在“全国争先,全省领先,全市当先,全区率先”总体教育目标指引下,我区各级各类学校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创优成果丰硕。年内,坂上和嘉泽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优质幼儿园,芙蓉、厚余、九里、和遥观中心幼儿园创建为市示范幼儿园,滆湖幼儿园创建为市一类幼儿园,郑陆中心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顺利接受了省优质幼儿园复评;星韵学校和清英外国语学校创建为优质学校;三河口高中接受了省四星级高中验收评估,有望成为我区第7所省四星级高中。年内,我区凭借“312”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在“改薄创优”方面的突出成效,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在苏皖两地名校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区省前中、星辰实验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6所学校组团参加,其办学业绩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3.推进特色发展工程。在首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推选活动中,我区教育局获卓越领导奖(全国仅10个,是省厅和),省前中、湖塘桥中心小学和洛阳中学当选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其中,省前中当选十佳先锋学校,奚亚英当选十佳创新校长。在2008-2013年度学校体卫艺工作专项检查评估中,我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数量均位列全市之首;在第四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我区再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在省县级田径比赛中,我区再次包揽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两项第一;雪堰中心小学荣获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冠军,省奔中男子篮球队荣获省18届中学生篮球比赛亚军,星辰实验学校和马杭中心小学成为省乒乓球运动协会少儿培训基地;省第10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区教育局和21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市高中生“三独”比赛、中小学生声乐和短剧比赛,我区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我区获省团体二等奖,教育局获“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省青少年普及机器人竞赛,我区分获国家、省、市优秀组织奖;焦溪小学国际数棋队参加全国第四届“智运杯”青少年技能展示活动再次获得团体总分冠军。学年内,我区另有4所和20所学校创建为省、市两级绿色学校,5所学校创建为市艺术特色学校,3所学校创建为市科技特色学校,8所学校创建为市德育特色学校,1所幼儿园创建为市特色幼儿园。

六、以和谐教育为追求,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1.全力推进“和谐学校”和“平安校园”创建。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谐建设工程”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安排,今年3月,我区首批31所“和谐学校”试点单位通过验收考核并命名。为总结经验,部署下阶段创建工作,我局召开了总结推进会议,明确了雪堰初级中学等41所学校为第二批创建单位,到今年年底,我区“和谐学校”达标率将达60%以上。在区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领导下,我局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有关学校安全的要求,本年度重点部署开展了“平安校园”、“消防安全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强了“综治宣传月”、“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完善了学校“三防”保障体系,清理整顿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加大了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举行了大规模学生紧急疏散演练,加强了校车安全检查和运行管理。今年年初,全区47所学校接受了省、市两级“平安校园”检查验收,其中12所学校获省“平安校园”称号,35所学校获市“平安校园”称号。

2.精心开展“十一五”表彰和“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今年年初,我局隆重召开了全系统“十一五”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了我区教育系统“十一五”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发展经验,集中表彰了50个先进集体和125名先进个人,极大地激发了全区教育工作者奋战“十二五”的工作热情,营造了全系统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我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丰富的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加了市总工会开展的“红歌”合唱比赛,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华诵•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组织各校开展“红歌红舞献给党”文娱节目展演活动,配合团区委、少先队区工委开展了建党90周年网络知识竞赛、“星火相传”红色歌曲爱国歌曲齐唱活动、少先队员寻访革命名人事迹活动和“我们共同来升旗”升旗仪式活动。6月底,我们举行了全系统的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集中表彰了一批先进教师代表。

3.积极参与“幸福”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自区委、区政府召开“幸福”建设动员大会以来,我局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对照“幸福”建设工作《意见》和《三年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并重点落实、推进了教育系统承担的4项牵头工作、2项配合工作和2个重点项目建设的任务。在7月召开的全区“幸福”建设推进会上,我局进行了大会交流。在今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教育系统高标准实现了不失分、多得分、得高分的目标,创建工作赢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乡村少年宫建设为创建工作加了分,争了光,尤其是九里小学的乡村少年宫建设受到了国家文明办验收组的高度赞赏,成为全市、全省的示范和典型。

第三篇

2013年是“十二五”发展承上启下之年,是“拼搏两载,超越期待”结出硕果之年,是“全力办好花博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发出绚丽之年。一年来,教育在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为目标,加快改革创新,促进内涵发展,锐意进取,敢拼敢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业绩,为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教育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大投入,为教育现代化再奠基石

1.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原定的各项工程建设计划,年内全区先后完成的重大教育工程项目有潘家初中体育馆、坂上初中体育馆、洛阳高中游泳馆、南塘桥小学综合楼和庙桥小学教学楼扩建。目前,省奔中易地新建、花园小学扩建、潘家初中食堂综合楼、洛阳初中新建、雪堰中心小学教学楼扩建、礼嘉中心小学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省前中学生活动中心、高新区学府东苑幼儿园、省前中国际分校西太湖科技园区校、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公寓等近20项其他教育工程项目正在积极的推进之中。其中,根据2013年全区教育工程建设安排,新的东安实验学校新学年就可投入使用,鸣凰中心小学扩建、运村初中扩建、戴溪小学科技楼、庙桥初中教学楼、东青实验学校教学楼、崔桥小学教学楼、邹区初中综合楼等工程项目有望于年底前竣工使用。

2.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年内,我区共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新建或改建计算机网络教室15个,完成班班通建设学校近10所,至此,我区计算机网络教室已达250多个,实现班班通学校92所,其中有12所学校还实现了电子白板进教室,目前全区学校生机比达8.4︰1,师机比达1.1︰1。另外,3所学校建成E学习教室,开始了数字化一对一学习的尝试和研究;2所学校建成了智能录课教室,用于教师教学的自我矫正和学科组的教学研讨。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区还启动了信息化特色学校建设,确定6所学校为实验学校,教育局筹措近600万元专项资金,将为这些学校建成云端互动班班通、E学习专用教室、数字化实验室、智能录课教室等,并为其中部分学校完成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和微课程共享学习平台建设等,同时还将为全区所有初、高中学校统一配置数理化学科教学仿真虚拟实验室软件。11月7日到10日,在“2013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会暨成果展示会”上,我区8个课例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另有10多个课例获得二等奖与优秀奖,我局获得了全国优秀组织奖。

3.新少年宫建设逐步到位。“凤凰谷”新少年宫由区政府投资新建,使用面积7000㎡左右,主要分为各类培训室、生命教育馆、科技活动馆、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宣传部领导)以及廉政建设示范基地(区纪委创建)等五大部分,其中培训室包括体育、舞蹈、器乐、科技、书画、电脑等近百个专用教室。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我们对各室均进行了个性化装饰,安装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课桌椅均按要求进行专业设计,现已全面安装到位;各教室门口还配备了多媒体显示屏,报名大厅;两个活动场馆内均设置了视频显示器。场馆及各功能室的环境布置正在进行中,整体设计新颖、极富童趣。新少年宫预计明年初可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五千余名孩子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二、创新思路,促重点难点工作实现新突破

1.校车安全管理迈入常态化。经过近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乡镇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区校车安全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特色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已基本成型,正逐步迈入常态化运营管理阶段。在此期间,我们确立了“公司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的总方针,成立了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校车规范管理办法,划片成立了4家校车管理公司,规范并明确每部校车的运行资质、行车线路、开车时间、停靠站点等。今年6月,省教育厅校车安全工作督查组视察我区,对我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区在这项工作上决心大、力度大、变化大,成效明显,经验值得总结。8月31日,全区校车规范化管理现场推进会暨国标校车集中发车仪式在洛阳中心小学举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周斌、臧建中等参加仪式。目前,全区分片成立4个校车服务公司,269辆校车全部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更新国家专业标准校车138辆,所有校车都通过了校车使用许可审批,都安装了GPS视频监控并接入了公安系统监管平台,都购买了50万元乘运人责任保险。政府在年内投入1400万元,加大对校车安全运营的经费保障力度。我区校车规范化管理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同时也在全省校车推进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2.无证办托幼园点整治全面推进。自2013年我区启动规范整治无证办托幼园点工作以来,我们教育部门和区、镇两级政府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成效不甚明显。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在区教育局努力协调、大力推动下,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对规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通过努力,进一步健全了“政府主导、乡镇主体、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明确了按照“建设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总体要求,由区综治委牵头、教育局指导、乡镇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对照职责开展联合整治,确保全区三年内完成整治工作目标任务(2013年30%、2014年80%、2015年100%)。在此基础上,我区规范整治无证办托幼园点工作有序推进,仅今年以来,就先后召开了四次工作部署、协调、推进和现场会议;绝大部分乡镇也积极响应和行动,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或实施新建、改扩建工程,或依托村委、社区和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增设普惠性办园点,或改建租赁符合要求的厂房,或报批符合布点要求的民办简易托幼点,尽力解决外来儿童的入园问题,整治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依托乡镇及相关村委,整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截至目前,有3所新建幼儿园开园,并继续新增了4所幼儿园改扩建项目,依托村委社区设立了21个普惠性托幼点,取缔无证幼托点65个。

3.新市民学校管理切实加强。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春学期开学前,我们对东庄新市民小学600余名学生成功进行了分流。为进一步规范新市民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其办学质量,臧建中区长在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管理和整顿”。为此,今年以来,区政府逐步加强了对全区15所新市民学校的规范管理工作,成立了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相关人员为成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市民学校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每年将组织对各镇(开发区、街道)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新市民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区教育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对新市民学校的管理和整顿:组织相关公办小学与新市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向每所新市民学校选派3名公办小学管理和教学骨干(语数英),重点对新市民学校的招生、收费、教育教学常规落实、教师专业培训、后勤和安全管理等进行监管和帮助;今后教育局还将把新市民学校的教育质量纳入统一监管,定期进行质量调研并向社会公开调研结果。目前,各校派驻人员已全部到位。另外,今年我们还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管控,从目前情况来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多维举措,促队伍建设焕发蓬勃新活力

1.机关干部管理一以贯之。本年度,区教育局继续以打造“三型机关”、开展“双政三零”竞赛、创建“星级科室”为抓手,不断优化干部管理方式,着力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我们加强并完善“机关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宣传局机关和学校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在思想上引领机关干部修身养德,争做道德模范。为促进机关科室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自觉主动履职服务,今年年初,区教育局领导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局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逐一进行了工作调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局机关队伍思想意识、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了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爱岗敬业、勤政廉洁、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区“双政三零”竞赛活动中,组织人事科被评为区“队伍建设十佳科室”;在区“星级科室”创建评比中,发规科获此殊荣;在年度区级机关综合考评中,我局已连续七年被评为“优胜单位”;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上,区教育局被评为2013—2012年度省文明单位。

2.教师队伍培训常抓不懈。为持续提升全区广大校级领导的能力和水平,本年度我们在全区校长队伍中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培训活动,全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赴北大进行培训,幼儿园园长及中小学教学、德育分管校长走进北师大、华师大学习,部分学校党建负责人赴中山大学培训,组织举行了区第十期小学校长提高班系列培训活动。年内,我们还组织召开了全区首次名校长名教师“双名”工作会议,出台了区名校长名教师“评选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和“工作室管理试行办法”,组织区首届名校长赴台湾开展教育考察,优先安排部分首批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培训提高(国培计划),等等。2013年,全年培训教师达14000余人次。通过这些培训和活动的开展,帮助全区校长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思想,拓宽了办学视野,更新了办学理念,提升了办学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为我区教师队伍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积蓄了发展的优质动力。

3.师德师风建设推陈出新。今年四月,我区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区师德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表彰了“师德模范”和“师德建设先进学校”,部署了在全区教育系统全面开展“三好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全体教师在学校里做个“好教师”、在家庭中做个“好成员”、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这是我区在开展“三讲三比”主题教育活动后,启动开展的又一项全区性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预期用三年时间,通过活动的开展,促使全区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教书育人的素质和本领,并在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良好风貌,进一步打造我区教师队伍的全新形象,全面开创教育的崭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区教育局荣获省2012年度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并排名全省所有县(市、区)第一名。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了宣传学习孙国华老师先进事迹崇高精神的主题活动,孙国华老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师德高尚,慷慨捐出毕生积蓄190万,设立漕桥初中“孙国华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漕桥初中优秀师生和资助贫困学子。孙国华老师的善举得到国家、省、市各大媒体的集中宣传报道,市、区各级领导看望慰问了孙国华老师。10月16日,区教育局举行孙国华老师优秀事迹首场报告会,并向全区教职员工发出向孙国华学习,争当“三好教师”的倡议。十月,我局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教育局代表,在全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新闻通气会上作经验介绍,我区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做法在会议上引起了领导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四、高位推进,促各类教育攀上新台阶

1.素质教育成果丰硕。一年来,我区在市以上各类体育、艺术、科技、德育等比赛和活动中,获奖频频,成果丰硕。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区选送节目荣获全国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区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连续获得三届,市唯一);在第23届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中,区教育局被授予“全国读书活动特别奖”;在全国软式垒球锦标赛中,嘉泽中心小学获得第二名;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田径竞赛中,省武高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全国青少年国际数棋技能展示活动中,卜弋小学勇夺团体第三名。在省县级田径比赛中,我区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和奖牌总数第三;在省第十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片)上,淹城初中男女代表队双双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省前中勇夺男女排球队两个冠军;在省校园足球总决赛中,区少体校女足夺得第二名。在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部射击、举重、乒乓球、排球等比赛中,我区选手也是捷报频传。2013年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中,我区中小学生代表队囊括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六个第一。另外,在教育系统各级机器人竞赛、国际数棋比赛、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短剧比赛等活动中,我区选手更是摘金夺银,成绩喜人。同时,年内,湖塘桥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区少体校晋升为“省四星级业余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全区还创建省市绿色学校18所、省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5所、省市艺术特色学校14所、市德育特色学校11所、市书法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35所。

2.三类大考全面丰收。今年高考和中考我区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喜人成绩,特别是全省高考文科状元时隔六年再次花落,令我们倍感自豪!同时,今年中考也为教育锦上添花,大市中考状元同时花开!具体来看,今年我区高考再创历史新水平,出现了校校增、大丰收的喜人景象,其中,省前中龚恬同学以414分摘取今年省文科状元桂冠;本科达线率在连年攀升的基础上达到59.28﹪,又比去年提高了3.71百分点;文化类万人进线率达33.8(人/每万人),在全市、全省继续遥遥领先。今年中考我区平均成绩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11.35分,高分段人数较去年也有了大幅度增加,前黄实验学校潘晨斐同学更以675分荣获大市中考状元。另外,在今年的国际高考中,省前中国际分校及省武高国际课程班117名毕业生全部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

3.职业教育再谱新篇。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提升,今年5月我区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区性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区职业教育“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并对今后一阶段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3年开始,幼儿师范学校成为我市首次试点培养小学本科男教师定点培养学校。学年内,女子中专校自加压力,积极争创省四星级职业学校,于今年6月接受了省评估验收并受到充分肯定。今年,中专校增加了会计、汽车检测与维修2个五年制大专专业,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3+4本科专业。年内,职教中心校与德国西门子共建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开创全市先河。在2013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区在去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基础上,又获得了8金21银26铜的好成绩,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在全国技能大赛中,中专校的熊新海同学以一枚银牌的优异成绩获得中职组国家级二等奖。

五、扩大影响,促教育形象赢得新提升

1.创建迎评成效显著。一是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去年,我区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导考核,并申报了“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11月5日,我区将接受了国家级督导认定,并以98分高分通过。二是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根据省、市对我区提出的要求,对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区已于今年4月完成“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创建申报。三是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计划在未来5年内创建30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据此,省教育厅于今年4月下发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2013年全省创建13个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并在省级示范县中择优推荐1-3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备选单位。我区向省教育厅申报了创建省级示范县,9月3日省教育厅考察组来我区现场验收。四是洛阳高中创建省四星级高中,于11月14—16日接受了省教育评估院现场验收。

2.服务大局贡献突出。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区每年都要做好复评迎检工作。去年是复评迎检的第一年,区教育局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从暑假开始先后召开了6次动员、推进和工作部署会议,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进行重点督查,最终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复评任务,并配合我区成功创建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全国第八届“花博会”在我区完美绽放,区教育局主要任务是配合湖南省花协做好花博会展区展馆的建设布展工作;我们还根据“花博会”的安排,积极做好系统人员抽调、志愿者服务以及“十佳花园学校”创建评比等工作,我局被评为“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区先进集体”。同时,我们还按照区政风热线栏目组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做好“政风热线”和“问政面对面”直播等活动。

3.教育宣传成果纷呈。教育继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建设卓越领导奖”和“2013中国最具影响力教育名城”三大全国性教育大奖之后,区教育局又在“第十届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上被授予“全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作为教育的代表,朱建康局长荣获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在今年5月的第三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我局还荣获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教育部颁发,已经连续获得三届,市唯一)、全国青少年“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活动特别奖、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第24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等。为进一步展示和反映我区具有深厚教育底蕴的悠久办学历史,今年以来,我们还组织人员积极编撰《百年老校》一书,目前该书正式发书出版。另外,2012年区教育局还首次被评为省教育宣传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卫视教育频道、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教育报等多家国家级及省市区媒体一年内多次聚焦,展现教育良好风貌。

六、强化保障,促教育行风再出新成果

1.教育环境健康和谐。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四月,我区最后一批39所学校经区教育局现场考评、局考评小组考核及局行政会议研究,成功创建为区“和谐学校”。至此,区教育系统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和谐学校建设工程”,通过发动试点、全面推进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已创建“和谐学校”110所,学校创建率达90%以上,顺利实现预期目标。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区各校及广大师生的个体自身发展、办学内部要素关系、外部教育环境等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进步,同时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和谐的教书育人基地、行业榜样基地和文明引领基地,为“和谐”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2.校园安全保障有力。一年来,区教育系统紧紧依托各级“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以“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行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车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开展“综治宣传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面组织学校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扎实进行学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深入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认真做好防溺水等专项工作,狠抓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有效保障了学校的安全稳定。截止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均已创建为区“平安校园”,其中市“平安校园”128所,省“平安校园”47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