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体育课程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体育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基于对成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的调研,给出了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大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那种集中的自选课制度带来的弊端。在详尽分析了系统的三类用户需求后,采用经典的三层式结构利用JSP语言进行模块式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自然班统一教学方式改革为依据个人兴趣分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人性化、自主化带来了良好的教学与健身效果,同时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兴趣班花名册的生成、自然班教学成绩的回归管理、考试成绩的登统与分析等工作都因为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变得格外繁琐,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有必要开发一套适合实际教学需求的选课与成绩管理的系统以之完成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工作。

一、系统分析

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逻辑是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体育系根据师资力量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课程和教学场地以及时间设定教学班并存人数据库,学生上网选择班级,在期末,体育教师上网提交成绩。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可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是体育课教师,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务处工作人员。对立着三个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首先应该对吏用者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角色分配权限。

教务处工作人员相当于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学期开始开设教学班,设定系统用户,初始化用户口令,查询教学班名单,查询学生成绩,还可在教师输入有误的情况下修改学生成绩。

任课教师可以查询教学班名单,在期末提交成绩,提交有误时可以修改成绩,还可以查询全体学生的成绩但无法修改非己任教的教学班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记忆习惯重新设置口令,可防止因口令丢失导致权限被滥用。

学生在成功登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是一定的,如果选课人数达到上限,学生就只有选择其他的教学班。如果学生选择了错误的教学班,还可以删除误选课程。用户可以查询所选课程,还可以修改口令从而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系统实现

系统用户中的学生和教师分布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他们应当可以在校园网的任意终端上访问选课系统,因此本文使用B/S模式来设计网上选课系统。服务端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和JSP组件来构成选课的应用服务系统,web服务器采用Apachetomcat,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来完成选课的全过程。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考虑到用户较多,为提高安全性和访问效率,采用B/S模式的经典的三层式结构进行开发,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从图1可以看出这种结构,表示层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来表现,业务层主要处理表示层的请求,数据库访问以及其他的计算任务。数据层着重进行与数据库有关的操作,如增、删、改、查询操作。

在实际开发中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根据用户角色对功能的需求把整个系统分成3个模块,分别是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种用户角色。在登录过程中,如果用户输入了正确的ID和口令,系统根据其角色进行授权,三种角色登录成功后将面对三种不同的web界面,每一个web界面对应着一个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端用三个数据表描述,分别是用户基本信息表,教学班信息表,学生成绩信息表。JSP语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本文选用JSP开发Web应用,集成开发环境选用Dreamweaver。JSP需要通过JDBC访问SQLServer2000。以学生查询待选课程为例,JSP访问SQLServ-er的代码如下:系统中每个教学班都有人数限制,选课算法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这意味着只有选课早的学生才能选上热门课程。当大量用户同一时间访问系统时,由于无秩序地产生大量进程并发耗用系统资源,尤其是涉及更新操作,很容易造成进程阻塞与死锁严重时整个系统服务器彻底瘫痪,本文利用SQLServer完善的行级锁定技术来解决此问题,对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引起的突问题,SQLSevrer会自动处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学生选课主体界面设计如图3所示。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2篇

体育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一定的教育阶段内,特定的体育课程促进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在一些课程研究中易将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主要依据,有教师来制定,带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刘夫力在《体育课程目标论析》(2001)中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体育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的传递、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情感目标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等。对于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陈青彪在《浅议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2011)中指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存在体育课程各层次目标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指导思想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教学、评价模式错位等问题,并倡导以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陈卫华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研究》(2011)一文指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侧重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李晓春在《浅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和优化》(2010)一文中对课程目标的创新提出价值取向的创新、具体内容的创新和课程资源的创新三个入手方向,对课程目标的优化提出应转变体育课程目标观念,优化课程目标元素等。目前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多集中在目标的研制与实施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目前体育新课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及时指出了课程目标的现存问题和不足。由于实施主体是学生,课程目标应当由宏观至微观,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投入学习的同时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在不断提高体育学习各项能力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体育课程目标研究需要认真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体育的理论教学和体育人文的熏陶也长期重视不够,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各层次体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低效,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中出现的“主食”和“副食”之间互为颠倒现象,削弱体育学科课程教育原有的本质功能是导致体育课程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症结。当前的体育新《课标》出台后获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全面肯定,但是相关研究并未注意到,新课标将体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有些提法甚至有涵盖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之嫌,这是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隶属关系认识上混浊所造成。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研究仍需持续和完善,对其中有待界定和规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研究现状评述

课程内容是指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赖炳森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2007)一文中对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归纳,包括体育健康理论、体制监控、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社团活动。王林、王岩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与改革思路》(2003)一文中指出教育功能缺失、健身实用功能不足、忽略实践与探究等原因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对于从大课程观出发,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使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得到了普遍接受。金慧娟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理论构思》(2004)一文对体育课程结构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认为课内体育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共性教育,课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的个性教育,校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适应性教育,从而可以将体育课程整体分解为常规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开放性课程三大类别,立体构筑金字塔式的体育课程结构。此外,对潜课程在体育课程结构中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杜文在潜课程研究方面通过《高校体育隐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2008)一文,提出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以及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白真在《体育课程结构系统化研究》(2010)中充分肯定了课程结构的重要作用,一个高质量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找出课程门类之间的结合点,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学科逻辑体系及学生发展等因素。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不断探讨上。研究现状的收效是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修正,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然而由于视角的不同,对于各阶段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具体阶段的课程内容选择仍存在一定分歧。究其不足看来,体育课程如何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何更切合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现状与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等现实问题,当前研究现状较为不足,研究未能更多地关注民族性与地方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同时,我国体育课程结构设计仍存在不足,需要得到更多重视。虽然在学校已开设和推广了体育选修课和体育理论相关课程等,但实施过程仍旧重于形式。课程层次设置上也无法区分普通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的不同体育发展需求。整体结构仍面临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等弊病。笔者认为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倡导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改进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更好地实现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例如兼顾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化的体育发展模式,这其中包括有特点有侧重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有针对的体育课程结构。(本文来自于《药学教育》杂志。《药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评述

有“课程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把课程看作是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李艳翎在《体育课程论》(2006)中给课程评价定义为:通过系统的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近几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我国对于课程评价的理解过于宽泛,尤其是对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区分理解存在混乱现象。课程评价主要是围绕课程开发过程与产品进行评价,而教学评价则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研究,陈海等在《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陈令伟等在《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中明确地指出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各位学者的分类主要有:“送审法、会议法、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质性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7]有学者指出“要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由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整合”;[8]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现状,潘雯雯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中认为,在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的基础上,却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教师评价,没能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纵观我国近二十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在课堂教学和教师评价方面研究比较充分,提升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及教师授课时的综合能力。但研究现状仍存在诸多缺陷:相关理论研究不够严谨,研究者缺乏实际调研和准确的指标体系的支撑;重复研究现象明显,除课堂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缺少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探究;评价的可操作性研究相对不足,很多论文成果只是抛出一种评价方法,却未能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操作性手段,往往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目前的课程评价研究现状整体薄弱,在新《纲要》颁布以后,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研究质量也有提高趋势,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也在不断趋于科学化。因此,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还需要经历一个递进的过程。

四、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现状评述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3篇

1关注生命教育理念

社会文化视角中的“社会”维度,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维度指的是融入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并将这种文化与其它文化模式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选择“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问题的社会要素、体育健康与生命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视角,要求对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对固有的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深刻的课程变革。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和教师教育从社会文化视角有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里的体育健康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跳楼、跳河、猝死、滥用药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健康活动“极端行为”呈现增长态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将视野投向西方,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本质。

2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1必要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环境和独立建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任务、手段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因此,探索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在国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其次,独立学院面向社会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再次,独立学院基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区域体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褪去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后,其体育课程建设资源有限,加剧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合理发挥独立学院的比较优势,突围课程改革的困境,创造机会与条件,走一条不同于母校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使体育课程创新成为可能,应把握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2坚持大课程观因为体育概念极为丰富的扩延意义,决定了体育课程应该是相对独立或价值多元的概念群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或价值单一的内容传授体系,也决定大课程观应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教学即是课程实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基本理念是把课程的重心从外在的规范转移到以课业为主体的现实活动,即把课程链从正式的课程延伸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业从而形成活生生的课程系统。所谓体育大课程观就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与体育健康有关的全部内容,统筹协调部署,把不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使体育课程特殊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建构广义体育课程体系。运用差异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发挥区域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体育课程的竞争力。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区别个体差异,树立个体差异理念,实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课程设置,对不同身体素质、思想水平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运动风格,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3突出体育素养体育素养一般是指在生命周期中,人类维持身体系统正常运行的机能、认识、需求、理解。从这点上看,体育课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高,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体育素养价值,提高运动的技巧,运用独立院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让学生们在规范化的体育课程学习中,通过有效的身体活动和肢体锻炼,增强身体的读写水平,提高身体能力、认识在原有程度上的提升,让学生的体育教育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需求者,达到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

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

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

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新纲要》对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课现状及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主要结论: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管理初具现化化;体育教育的课外形式比重逐步增加;体育教师学科性认识要达到较高水平;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渠道。

前言

通过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界定,基本确定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特征,但是作为我国有几千所不同类别和级别的高等院校来说,由于其学校的性质所致,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鉴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体育课程建设引领着我国本科体育教学的潮流因此,对这些学校当前公共体育课程特征的分析,不但有助于这些学校的进一步体育教学改革,而且将指导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1基本教学背景

1.1办学规模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可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类。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本科生教育作为学校的根本,以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一般全日制学生规模1.5万至2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200至1500人。

1.2学科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有相应国家、省、校级的重点学科。学科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现在在校研究生的规模,实验室的档次,学科布点和地位,科研经费、论文(著)数量和质量等。目前认为本科的课程教学,依附于学科,学科指导相应专业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于学科之中。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中,学科建设程度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占有相当的权重,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学科建设推动课程建设的理念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已深人人心。

1.3校园文化建设

一流的大学就有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育人的外部环境,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1.4师资要求

教学研究型大学80%以上的教师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者占30%,高级职称教师占50%以上,这两个基本的指标水平,充分反映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基本目标。

1.5学分制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提出要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普遍着手进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是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的必然结果,而弹性学制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实行的一种学籍管理制度,是高校出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专门人才的制度保证。

1.6学校办学实力

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全国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基本属于各省、市的重点高校,有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学校的声誉较高,直接反映在报考学生人数较多,所以,促使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办学空间和经费也紧紧跟上,办学效益较好,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相对具有雄厚的办学条件。

2公共体育课程的特征

2.1健康教育的平台

2.1.1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形成大学健康教育平台的基础。根据200年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大学

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大学

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体育必修课建议全部开设选项课,选项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给予按排。虽然,目前全国一些高校实施学分制,但一般都以4个学期的学时数,或以4至8个学分作为体育必修课的基本管理模式。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计划中,把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和体育健身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因此体育课的设置,也就在组织形式上给了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专项体育训练练课和保健课是二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但也是健康教育平台不可缺少的部分。

2.1.2课程资源。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而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决定了体育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相对体育课程的资源提出了特殊要求,这些体育课程的资源不是简单的以往对学校场、馆设施的规范标准,而是各个学校主要根据选项课要求和气候变化所配置场、馆、设施。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十分重视对体育课对体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提高利用率的工作,把它作为在硬件上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

2.2健康教育的内在化

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练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使身体练习成为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必须有个健康教育的内在过程,而这个内在过程主要还是在非体育教学(体育课)中进行的,这个内在过程是柔性的,而不是传统的、强制性的措施。

2.2.1运动队建设。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可以激发所在学校同学对某项运动的热爱,通过对某一特定队比赛、训练的欣赏和助阵,会在心理上对这项运动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特定运动的学习和理解,包括技、战术运用和规则的理解,最终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需要,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2.2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分无序和有序,是学生自发的一种学习和体验,随着对每个同学健康教育的深入(包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在校的课外活动逐渐成为终身健康教育的过渡阶段,这即使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检验学生健康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

2.2.3单项运动俱乐部。单项运动俱乐部是一个为开展某项运动而形成的组织,往往具有社团性质,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严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在俱乐部里可以有分等级的赛会制,各种运动技、战术及规则的讲座,但俱乐部形式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活动形式,而非教学形式,如果以健康教育过程的身体练习特性(活动性),把体育教学俱乐部化,那么就失去了课程的内涵,而仅仅只有课程的外延,这是不足取的。

2.3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体育教师历来以敬岗敬业、埋头苦干而著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素质和学生所迫切需要的健身理念和健身方法手段,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落在实处。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教学水平上层次、上档次的标志。对教学科研型大学师资在科研上的要求,还不如说是在教学业务水平上的深化。因为对课程的深厚理解,把握最新教学动态,必须有相应的科研来支撑,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目前,体育教学理念变化所带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日新月异变化,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灌输给他们,不可能使健身习惯和健身能力得到预期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完善和发展体育课程的专业(专项)知识,并充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2.4体现教学基本手段的教改

2.4.1教材建设。教材就是教学的范本,但面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而言,不可能对固定教材过分依赖,应该介绍大量的指导阅读书,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而教师应该自编一些导读性的讲义,要改变一本教材统治体育教学的现象,否则,学生是不会接受的。优秀的体育课实践教材,必须注重健身方法、手段和身体练习步骤、身体运动监控等介绍,同时,也要考虑国际化的教材应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后大学体育所面临的挑战作好准备。如果能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那就是一部成功的学术作品。

2.4.2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软件应用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为网上教学并共享相应优质教学资源的先期工作。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身体教育的过程,所以,应该发挥这个能很好表现肢体语言的优势,来发展体育实践课的多媒体软件,要把课件的使用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水平。

2.5教学现代化管理

2.5.1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以及相应的弹性学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籍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大学生生源中的年龄跨度日益扩大,公共体育课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把掌握运动技能赋予相应学分,由学生挑选相应阶段来获得。而学生体能状况以学年制来管理,即在校期间,每年给予一个评价,毕业时统算,以合格制作为标准。

2.5.2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教学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基本包括网上选课、网络课程资源享受,网上体育课程成绩管理等。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其自由度都很大,且节奏又很快,同时,从教学管理者角度而言,所控制的信息比几年前大了几倍,因此,方便快捷的网络教学管理势在必行。

3结论

3.1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学生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学必须由现代化的管理来实施。

3.2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来说,接受体育教育不仅限于课中的形式,课外的运动竞赛和训练、俱乐部活动都是重要的健身甚至健心的有效途径。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6篇

当前教育的首要地位是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使得课程教学主要关注对知识的传授,“灌输”式的教育观念也只能让学生被动服从与接受,特别是在结构主义的制约下,体育课程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甚至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也被纳入模式。天真活泼的学生被管理在一个安静与井井有条的课堂秩序上,标准、规范、客观的教育,教师为学生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学生的教育被带到到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中,刻板的知识失去了其应用价值。当然这样的灌输不可缺少,但这不是主张教条主义的教育方法。

2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优势

2.1体育课程能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在要求。体育课程作为塑造人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同时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运动的竞争性、对抗性、应变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此外,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机体得到锻炼,还能舒缓学习上的紧张压力,对生活充满信心。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爱人,以完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造就人格之美。

2.2体育课程能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生命,灌输学生生命意识,是尊重学生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真正体现[3]。正因如此,体育课程要发挥自身特有优势,通过体育课堂建立起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树立学生健康意识,给学生提供认识精神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使得个体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健康”。同时体育课程的体验性决定了与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存在着必然联系,要担负起树立学生生命意识的职责,科学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2.3体育课程能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树立公平、公正观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处”,这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运动中的竞争与对抗,不仅体现竞技上的交锋,更是对手间情感与思想上的交融。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协调合作与公平竞争并存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公平、公正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否则体育运动的规则与标准将变得毫无意义,竞技场上将会毫无秩序,竞技风气也会失去正义和诚信。因此体育课程中要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3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人文意蕴之构想

3.1“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体育课程目标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以追求“以人为本”为灵魂,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完整性发展。体育来源于人文精神,又反过来推动人文精神的发展,体育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4]。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不仅只关乎学生“健康第一”,而且更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原则,尊重学生主体,丰富学生内在,重视学生自身修养,最终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确立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身体正常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强调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

3.2倡导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体育课程目标要培养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就要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目标的融合,不要局限在科学教育层面,而更要重视精神层面,体现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当然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也离不开体育知识技能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想加以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体系,更好地贯彻终身体育理念,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奋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仅要强调科学性,也要重视学生的人文性,这就需要体育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彰显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3.3呼吁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体育课程目标因为有生命的存在,教育才具有意义,生命教育则更能体现出教育的本质。然而我国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吸毒、自杀、自残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施暴于他人等对他人生命的轻视;虐待动物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等[5]。这些不良行为都源于生命教育的缺失,折射出我国青少年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识,以及当代学校对生命教育的缺失。体育课程表现出“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正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具体途径。因而要培养学生懂得生命安全防范意识、救护知识,提高生命认识,加强生命意识,增强生命活力,领悟生命之美,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

3.4弘扬儒家传统文化“人文”思想的体育课程目标儒家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素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弘扬儒家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是促进全民族人文素养提升的选择,也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精神支柱。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核心思想,既要学会爱人、学会尊重人,又要有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还要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要树立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所以学生要从中汲取营养,滋养中寻觅人生存在的价值,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人格,升华自身价值,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所带给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4结语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7篇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连同瑞典三所顶尖工业大学共同倡导,集多国工程教育精英耗资数百万美元所建立的一整套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代表着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基于当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以构思、设计、实施与运作全过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1]。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也必须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我校作为工程学院,已经在2008年进行了CDIO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通过在CDIO高等工程教育下,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可以在不失原有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下,旨在进一步分析体育课程的内涵,把握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突出为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服务,提升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最终提高高等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有关“高等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为主题的检索,从2002年至2009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过14条。主要有颜晓于2004年5月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探讨》,他通过对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后,设计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2005年12月,常言珍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强调,要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王放在2007年4月在《教育与职业》发表的《现代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强调,“要站在课程的高度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一些想法;2008年9月,王德惠等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及其趋势》一文中提到“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笔者发现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基本没有对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说明对于“质量工程”下对体育课程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够的。

二、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

(一)以校本课程理论为基础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5个层次:(1)观念层次的课程(ideo-logicalcurriculum)。(2)社会层次的课程(socretal-curriculum)。(3)学校层次的课程(institutionalcur-riculum)。该层次的课程通常以学科的形式组织起来。(4)教学层次的课程(instuctionalcurriculum)。这是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实施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experrientialcurriculum)。这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从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来看,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5个课程层次。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健康促进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化,“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渗透到我国新世纪体育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体育教材的建设之中,这便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2]。学校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性格[3]。课程论已经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我们这里的体育课程评价必须考虑教学层面、体验层面的体育课程,同时要站在学校层面的体育课程高度,将在学校里发生的体育活动系统性的进行评价,才能既促进“健康第一”的学科发展思想,又体现体育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以课程效果质量为评价重点

2006年5月,国务院在第135次常务会议上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1月,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咨询工作委员会第17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体是“管理、质量、特色”,启动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7月29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七章高等教育”中明确提出:“(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这一系列的决定和措施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由规模扩展转向质量提高。对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有体育课程设计的评价、体育课程效果的评价、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等几个部分[4]。基于当前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我们应该把课程的效果质量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重点,强调课程对于形成“人才”的效果和作用。

(三)适应新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突出素质教育中隐形教育功能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3]。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题需要。体育课程评价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和核心的基础上,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新的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科发展及体育课程的显性价值的同时,把过去处于课程隐形方面的学习态度、情感等心理表现提到显性层面。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将课程目标明确地分为5个基本目标5个发展目标,都包括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等隐形的教育要求。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其目标应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人和教育人。CDIO对于卓越工程师的能力不仅包含个人的学术知识,还包含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握能力。CDIO对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列的提法,他有意无意地将素质教育放在了对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的“补充”地位[5]。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也可以将课程效果恰当的归纳到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系统中来。在CDIO高等工程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让体育课程培养“健康的人才”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体育课程为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服务。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修正采用特尔菲法。综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及课程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采用三级结构式,初步制订出一级指标,应包括课程条件、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等三部分;其次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测评点;三级指标是各项目的评估要素及评估标准。将各指标按照“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分别给予9、7、5、3的分值,请专家按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收到专家的评议意见后,进行统计计算。第一,计算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重要程度)。根据下列计算所有方案的平均值:Mj=1m∑mi=1Cij。其中,Mj为对某一方案评价的平均值,Cij为第i个专家对第j方案的评价指标,m为参与某一方案评价的专家人数。第二,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由下列公式计算:W=12sm2(n3-n)。其中m专家人数,n为方案数,s为方案评价等级名次之和的离均差平方和。并将系数进行统计显著检验,其公式为:X2=m(n-1)W[6]。根据统计结果要将重要程度小于6的三级指标项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将经反复推敲的、最能代表课程质量的指标项目挑选出来,并合理的分布权重数,最后形成指标体系。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方案及组织实施

以得出的《体育课程质量评价表》中评价要素的内涵和评价方法,对各评价要素分为优A(100-90)、良B(90-75)、合格C(75-60)、不合格D(60-)四个等级。高校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使用“权重综合评分方法”进行评价。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由专家、教师、学生组成课程评价小组。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第8篇

对盐边纳西族和宣汉土家族少数民族聚住区的6所中小学的1430名学生进行调研发现:男女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课程的思想认识不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及健康课程开展状况不容乐观,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建议重点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形成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小学;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风貌,并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1]。对宣汉县土家族和盐边县纳西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调研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风暴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诸多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渐简化、项目逐渐减少、文化逐渐隐去。如何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事项与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学校是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技能与文化理应在学校得到传承与发展。中小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关乎民族体质健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所以应引起当前社会不同领域的高度重视[3]。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主要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及课外阳光体育锻炼共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发展[4]。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宣汉土家族和盐边纳西族聚住区的6所中小学,共计1430名学生(男生712名,女生718名)进行调研,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发现,对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的回答不容乐观。如表1所示,男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思想认识都不够高,非常了解与较为了解的仅占6.22%和11.19%,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绝大部分。学生思想上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导致了其课程行为的不积极。如表2所示,男女生非常积极和较为积极的占12.17%和28.67%,比例不到一半。中小学生每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次数较少。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但能提高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做到劳逸结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习惯。但是调查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的时间直接反映了其课程参与情况。如表3所示,以一堂课40min为例,发现:男女生参与运动的时间以11~20min居多,合计占57.48%,大部分都不能够参与21~40min,特别是女生不能够坚持参与更长的时间。

(二)民族传统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现状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未单独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管理层都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可以作为健康教育课程的载体,在课程中发挥健康教育的功能。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学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如表4所示,仅有4.97%的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开设非常重要,而59.09%和25.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低,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健康成效理解不足。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信息获得途径进行了调研。如表5所示,中小学生获得健康教育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网络与电视、家庭成员及相关讲座等。其中:有50.42%的学生获得健康教育信息主要依靠网络和电视,而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22.38%的学生是通过家庭成员获得相关信息。而体育课在健康教育信息获得过程中仅占8.32%。

(三)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当前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值的提升,大部分学生家长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就读好学校,从而造成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日渐增大。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及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逐渐减少,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这必然导致学生健康状况的下降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断层。如表6所示,中小学生认为课业及升学压力重的占81.32%,而认为适中或不重的仅占11.54%和7.14%。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中小学生课业及升学压力大,课余时间减少,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受限。为进一步验证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对6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研。如表7所示,实际参与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人数占53.67%,但以一周仅锻炼1~2次的居多,占到40.56%,而不参与锻炼的占46.33%,可见中小学生实际参与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状况不容乐观。如表8所示,有43.57%的学生非常喜欢参与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中,有45.73%的学生较为喜欢,这与实际的参与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问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阵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离不开中小学校的教育,因此,应认识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及社会开始更为注重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更重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大多时候都被学校、家庭和社会认为是一门“豆芽学科”;同时,由于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意识淡薄,过于重视开设现代体育课程内容而忽视了传统体育课程内容,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在当地中小学的缺失。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受当地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与家庭对升学考试的逐步重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关系模糊,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依赖电视和网络,学生如何甄别电视与网络上获取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否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问题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的重要阵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是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延伸。但其开展过程中却不容乐观,表面原因是当前的升学压力和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现代文化风暴的侵袭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这一重要延伸阵地处于“失守”的状态。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设的内容大多数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内容,而具有当地乡土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很少。

三、民族传统体育开展路径的探讨

(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鉴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开设的目的意义不明确等相关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课程开设的意义,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的开设置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弘扬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之中,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课程开展中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回归民族传统体育课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堂,促进其身心发展,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合理设置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尽量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作为当地教育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可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师进行专门培养,聘请当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在保障其具备课程教学能力的同时,掌握和扩充更多的健康教育文化理论知识,实现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融入健康教育的目标;第三,充分发挥网络及相关媒介的正能量,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教育理念;第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中小学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宣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弘扬与传承乡土传统文化、促进与延续民族传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同时学校也应建立相关的课外阳光体育保障体系,形成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社团,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外阳光体育活动中来,并将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打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场,以此实现“阳光”的沐浴、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促进当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路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不足、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缺失、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缺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等。应从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识,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形成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郑国华.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倪依克,胡小明.民族传统体育的走向[J].体育科学,2014(12):3-7.

[3]张国.学生体质将成高校评价指标[N].中国青年报,2012-09-16(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