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体育课程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体育课程管理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设计

论文关键词:在线体育课程管理系统;模块式结构;JSP;SQLeSvrer2000

论文摘要:基于对成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的调研,给出了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大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那种集中的自选课制度带来的弊端。在详尽分析了系统的三类用户需求后,采用经典的三层式结构利用JSP语言进行模块式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自然班统一教学方式改革为依据个人兴趣分班教学的模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人性化、自主化带来了良好的教学与健身效果,同时也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兴趣班花名册的生成、自然班教学成绩的回归管理、考试成绩的登统与分析等工作都因为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变得格外繁琐,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有必要开发一套适合实际教学需求的选课与成绩管理的系统以之完成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工作。

一、系统分析

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逻辑是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体育系根据师资力量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课程和教学场地以及时间设定教学班并存人数据库,学生上网选择班级,在期末,体育教师上网提交成绩。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用户可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是体育课教师,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教务处工作人员。对立着三个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首先应该对吏用者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角色分配权限。

教务处工作人员相当于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学期开始开设教学班,设定系统用户,初始化用户口令,查询教学班名单,查询学生成绩,还可在教师输入有误的情况下修改学生成绩。

任课教师可以查询教学班名单,在期末提交成绩,提交有误时可以修改成绩,还可以查询全体学生的成绩但无法修改非己任教的教学班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记忆习惯重新设置口令,可防止因口令丢失导致权限被滥用。

继续阅读

体育课程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现状评述

体育课程目标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一定的教育阶段内,特定的体育课程促进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在一些课程研究中易将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主要依据,有教师来制定,带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刘夫力在《体育课程目标论析》(2001)中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体育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的传递、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情感目标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等。对于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陈青彪在《浅议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2011)中指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存在体育课程各层次目标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指导思想错位、体育课程目标中的教学、评价模式错位等问题,并倡导以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陈卫华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研究》(2011)一文指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侧重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李晓春在《浅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和优化》(2010)一文中对课程目标的创新提出价值取向的创新、具体内容的创新和课程资源的创新三个入手方向,对课程目标的优化提出应转变体育课程目标观念,优化课程目标元素等。目前对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多集中在目标的研制与实施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目前体育新课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及时指出了课程目标的现存问题和不足。由于实施主体是学生,课程目标应当由宏观至微观,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投入学习的同时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在不断提高体育学习各项能力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体育课程目标研究需要认真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体育的理论教学和体育人文的熏陶也长期重视不够,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各层次体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低效,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中出现的“主食”和“副食”之间互为颠倒现象,削弱体育学科课程教育原有的本质功能是导致体育课程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症结。当前的体育新《课标》出台后获得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全面肯定,但是相关研究并未注意到,新课标将体育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有些提法甚至有涵盖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之嫌,这是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隶属关系认识上混浊所造成。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研究仍需持续和完善,对其中有待界定和规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研究现状评述

课程内容是指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赖炳森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2007)一文中对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归纳,包括体育健康理论、体制监控、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社团活动。王林、王岩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弊端与改革思路》(2003)一文中指出教育功能缺失、健身实用功能不足、忽略实践与探究等原因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结构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对于从大课程观出发,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使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得到了普遍接受。金慧娟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理论构思》(2004)一文对体育课程结构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认为课内体育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共性教育,课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的个性教育,校外体育活动侧重于学生适应性教育,从而可以将体育课程整体分解为常规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开放性课程三大类别,立体构筑金字塔式的体育课程结构。此外,对潜课程在体育课程结构中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杜文在潜课程研究方面通过《高校体育隐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2008)一文,提出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以及体育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在体育教育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体育文化的教育活动。白真在《体育课程结构系统化研究》(2010)中充分肯定了课程结构的重要作用,一个高质量的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找出课程门类之间的结合点,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学科逻辑体系及学生发展等因素。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不断探讨上。研究现状的收效是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修正,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然而由于视角的不同,对于各阶段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具体阶段的课程内容选择仍存在一定分歧。究其不足看来,体育课程如何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何更切合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现状与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等现实问题,当前研究现状较为不足,研究未能更多地关注民族性与地方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同时,我国体育课程结构设计仍存在不足,需要得到更多重视。虽然在学校已开设和推广了体育选修课和体育理论相关课程等,但实施过程仍旧重于形式。课程层次设置上也无法区分普通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的不同体育发展需求。整体结构仍面临结构单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等弊病。笔者认为应当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倡导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改进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更好地实现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例如兼顾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化的体育发展模式,这其中包括有特点有侧重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有针对的体育课程结构。(本文来自于《药学教育》杂志。《药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评述

有“课程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把课程看作是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李艳翎在《体育课程论》(2006)中给课程评价定义为:通过系统的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近几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我国对于课程评价的理解过于宽泛,尤其是对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区分理解存在混乱现象。课程评价主要是围绕课程开发过程与产品进行评价,而教学评价则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对象的研究,陈海等在《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陈令伟等在《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中明确地指出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各位学者的分类主要有:“送审法、会议法、面谈法、问卷法、观察法”;“质性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7]有学者指出“要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由定量评价方法转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整合”;[8]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现状,潘雯雯在《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中认为,在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的基础上,却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教师评价,没能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纵观我国近二十年来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在课堂教学和教师评价方面研究比较充分,提升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及教师授课时的综合能力。但研究现状仍存在诸多缺陷:相关理论研究不够严谨,研究者缺乏实际调研和准确的指标体系的支撑;重复研究现象明显,除课堂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缺少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探究;评价的可操作性研究相对不足,很多论文成果只是抛出一种评价方法,却未能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操作性手段,往往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目前的课程评价研究现状整体薄弱,在新《纲要》颁布以后,有关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研究质量也有提高趋势,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也在不断趋于科学化。因此,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还需要经历一个递进的过程。

四、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现状评述

1999年6月国务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三级课程管理,由此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由单一国家课程研制模式向三级分权的课程研制模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统一课程政策,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使我国体育课程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关于三者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例,许洁英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2005)中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国家不宜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做太多的要求。关于新课标对三级课程的说明和规划,张学忠在《学校体育教学论》(2005)一书中指出“体育新课标中提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但国家课程部分并未做出确切说明和指出,在实质上是空白的。”针对每一层级课程管理的设置与考量,余进利在《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2003)一文中认为目前三级管理模式存在国家层面的“松控”与“紧控”失衡,地方层面把教材编写等同于课程管理,学校层面以应试要求裁剪新课程实施等三大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后,有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构建问题的探讨非常深入和广泛。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级课程体制的权限分配及各自职责等方面,有关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地位、内容、体制建设等问题的研究涉及很少。此外,现存研究对于西北等教育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三级体育课程管理模式的关注和实际考察颇为缺乏,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只有兼顾各个行政地区,并能够解决不同特殊体育教学问题,才能真正成为适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模式。为了促进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开发和完善,笔者认为应当从国家层面建立起完整的体育课程框架,在教室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加大重视力度,保证教材的权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专业性。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它的完善落实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与评价及三级管理模式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来看,如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达到了一定水平,收获新知识、建设新理论,为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关研究仍存在过度重复、未能深入课程价值核心等问题,对地方性体育课程和具体可操作性研究不足,关于体育课程中一些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仍有待深入探讨和进一步丰富。在课程实践环节中,仍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相互冲突的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我国的现状与国情,在参考他国先进体育课程施展的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尽快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才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继续阅读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继续阅读

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湖北体育科技杂志》2014年第五期

1关注生命教育理念

社会文化视角中的“社会”维度,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维度指的是融入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并将这种文化与其它文化模式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选择“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问题的社会要素、体育健康与生命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视角,要求对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对固有的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深刻的课程变革。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和教师教育从社会文化视角有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根据现有体育健康教育知识对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校园里的体育健康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跳楼、跳河、猝死、滥用药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育健康活动“极端行为”呈现增长态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将视野投向西方,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存在本质。

2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融入生命教育研究

2.1必要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环境和独立建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很多原有的体育教学思想任务、手段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因此,探索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总结体育教学经验,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促进作用。首先,在国家探索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其次,独立学院面向社会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再次,独立学院基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区域体育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另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褪去了母体高校的名牌光环后,其体育课程建设资源有限,加剧了学院未来发展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合理发挥独立学院的比较优势,突围课程改革的困境,创造机会与条件,走一条不同于母校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使体育课程创新成为可能,应把握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2坚持大课程观因为体育概念极为丰富的扩延意义,决定了体育课程应该是相对独立或价值多元的概念群组,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或价值单一的内容传授体系,也决定大课程观应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教学即是课程实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基本理念是把课程的重心从外在的规范转移到以课业为主体的现实活动,即把课程链从正式的课程延伸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业从而形成活生生的课程系统。所谓体育大课程观就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学生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与体育健康有关的全部内容,统筹协调部署,把不同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日常体育生活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帮助,使体育课程特殊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体育课程的有效性,建构广义体育课程体系。运用差异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发挥区域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致力于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体育课程的竞争力。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区别个体差异,树立个体差异理念,实现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课程设置,对不同身体素质、思想水平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合理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运动风格,开展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3突出体育素养体育素养一般是指在生命周期中,人类维持身体系统正常运行的机能、认识、需求、理解。从这点上看,体育课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高,通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体育素养价值,提高运动的技巧,运用独立院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让学生们在规范化的体育课程学习中,通过有效的身体活动和肢体锻炼,增强身体的读写水平,提高身体能力、认识在原有程度上的提升,让学生的体育教育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需求者,达到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2.4改革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现的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课程管理体制,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发展,这种集权单一管理模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具有很差的适应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地区的独特的优势,造成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很难充分调动学校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学校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效果、课程有效性,有利于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但长期以来,学校课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体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往往注重展现教学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的储存,这种教学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厌学、恭顺或缺乏创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师待遇提升问题,践行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必然选择路径,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在整个教学管理急需改革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是发展体育课程的必然趋势。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为主旨,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工作实现随时调整,加强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实现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及时完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在指导基础下推进学生体育能力的独立成长,为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翻写新的篇章。

继续阅读

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讨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连同瑞典三所顶尖工业大学共同倡导,集多国工程教育精英耗资数百万美元所建立的一整套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代表着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基于当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以构思、设计、实施与运作全过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1]。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也必须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我校作为工程学院,已经在2008年进行了CDIO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通过在CDIO高等工程教育下,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可以在不失原有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下,旨在进一步分析体育课程的内涵,把握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突出为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服务,提升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最终提高高等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有关“高等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为主题的检索,从2002年至2009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过14条。主要有颜晓于2004年5月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探讨》,他通过对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后,设计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2005年12月,常言珍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强调,要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王放在2007年4月在《教育与职业》发表的《现代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强调,“要站在课程的高度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一些想法;2008年9月,王德惠等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及其趋势》一文中提到“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笔者发现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基本没有对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说明对于“质量工程”下对体育课程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够的。

二、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

(一)以校本课程理论为基础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5个层次:(1)观念层次的课程(ideo-logicalcurriculum)。(2)社会层次的课程(socretal-curriculum)。(3)学校层次的课程(institutionalcur-riculum)。该层次的课程通常以学科的形式组织起来。(4)教学层次的课程(instuctionalcurriculum)。这是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实施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experrientialcurriculum)。这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从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来看,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5个课程层次。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健康促进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化,“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渗透到我国新世纪体育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体育教材的建设之中,这便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2]。学校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性格[3]。课程论已经从教学论中分离出来,我们这里的体育课程评价必须考虑教学层面、体验层面的体育课程,同时要站在学校层面的体育课程高度,将在学校里发生的体育活动系统性的进行评价,才能既促进“健康第一”的学科发展思想,又体现体育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以课程效果质量为评价重点

2006年5月,国务院在第135次常务会议上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1月,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咨询工作委员会第17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体是“管理、质量、特色”,启动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7月29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七章高等教育”中明确提出:“(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这一系列的决定和措施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由规模扩展转向质量提高。对于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有体育课程设计的评价、体育课程效果的评价、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等几个部分[4]。基于当前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我们应该把课程的效果质量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重点,强调课程对于形成“人才”的效果和作用。

(三)适应新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突出素质教育中隐形教育功能

继续阅读

职业学校职业性体育课开展研究

【摘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性体育课的重要性入手,描述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的开展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提升职业性体育课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性体育课;策略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性体育课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当前广大的中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来说,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意识,加之受网络游戏以及电子产品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参与性较弱,经常有学生在体育课旷课,导致体育课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开展职业性体育课的首要目的是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来服务社会。

2.夯实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普通高中开展的体育课不同,我们开展的是职业性体育课。职业性体育课除了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之外,还能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具备过硬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3.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影响,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心理素质较差,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或者产生消极的想法。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需要开展职业性体育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竞争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树立团队精神,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来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体育课程的现状

1.课程内容单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人们对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因此在中职院校体育课堂中教学的内容仍旧是以竞技体育的学习为主,关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与学生专业课相关的知识学习较少,一般主要就是田径类、体操类、球类运动等运动,这些传统的竞技体育运动已经无法再满足新时期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学生当中的认同度与可接受性较差。并且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继续阅读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特征

论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公共体育;课程;健康教育;特征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课现状及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主要结论: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管理初具现化化;体育教育的课外形式比重逐步增加;体育教师学科性认识要达到较高水平;体育教学的软环境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渠道。

前言

通过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界定,基本确定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基本特征,但是作为我国有几千所不同类别和级别的高等院校来说,由于其学校的性质所致,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鉴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体育课程建设引领着我国本科体育教学的潮流因此,对这些学校当前公共体育课程特征的分析,不但有助于这些学校的进一步体育教学改革,而且将指导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1基本教学背景

1.1办学规模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可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类。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本科生教育作为学校的根本,以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一般全日制学生规模1.5万至2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200至1500人。

1.2学科建设

继续阅读

中学体育人文素养论文

1模式化体育教育削弱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当前教育的首要地位是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使得课程教学主要关注对知识的传授,“灌输”式的教育观念也只能让学生被动服从与接受,特别是在结构主义的制约下,体育课程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甚至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也被纳入模式。天真活泼的学生被管理在一个安静与井井有条的课堂秩序上,标准、规范、客观的教育,教师为学生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学生的教育被带到到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中,刻板的知识失去了其应用价值。当然这样的灌输不可缺少,但这不是主张教条主义的教育方法。

2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优势

2.1体育课程能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在要求。体育课程作为塑造人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同时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运动的竞争性、对抗性、应变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此外,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机体得到锻炼,还能舒缓学习上的紧张压力,对生活充满信心。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爱人,以完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造就人格之美。

2.2体育课程能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生命,灌输学生生命意识,是尊重学生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真正体现[3]。正因如此,体育课程要发挥自身特有优势,通过体育课堂建立起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树立学生健康意识,给学生提供认识精神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使得个体的生命获得“真正的健康”。同时体育课程的体验性决定了与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存在着必然联系,要担负起树立学生生命意识的职责,科学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2.3体育课程能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树立公平、公正观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处”,这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运动中的竞争与对抗,不仅体现竞技上的交锋,更是对手间情感与思想上的交融。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协调合作与公平竞争并存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公平、公正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否则体育运动的规则与标准将变得毫无意义,竞技场上将会毫无秩序,竞技风气也会失去正义和诚信。因此体育课程中要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3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人文意蕴之构想

3.1“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体育课程目标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以追求“以人为本”为灵魂,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完整性发展。体育来源于人文精神,又反过来推动人文精神的发展,体育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4]。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不仅只关乎学生“健康第一”,而且更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原则,尊重学生主体,丰富学生内在,重视学生自身修养,最终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确立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身体正常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强调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