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测绘档案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测绘档案管理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探讨测绘档案的时代特征,分析当前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提出省级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

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海量数据组织

1前言

测绘档案是在测绘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有机联系的各类原始记录、技术文件和成果等的文件体系[1]。如何管理和利用好这些测绘档案,是值得每个测绘档案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测绘业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并正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跃进,各种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测绘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重生产、轻管理,重成果、轻档案,致使测绘档案事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测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这与测绘生产的先进技术极不协调,并制约着我国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广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为例,探讨当前省级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以期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2测绘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2.1管理内容呈现新特征

(1)归档数据量大。

主要表现在数据总量大(年均归档量达20TB)、单个数据文件大(单个遥感影像文件普遍在1GB以上)、数据文件个数多,会产生庞大的目录管理信息。

(2)测绘档案分类复杂、易于变化。

按专业类型,分为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海洋测绘、地图制图等,按资料类别,分为技术文件、外业观测资料、计算资料、成果资料等;按载体类型,又分为纸质、胶片、底片、薄膜、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按数据格式,又包含doc、txt、xml、shp、gdb、gwp、dwg、tiff、bil等。各类测绘档案的实体分类表结构差别较大,难以统一。

(3)现势性要求高。

现势性是指测绘档案服务所提供的测绘成果资源要尽可能地体现当前最新的情况。随着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物地貌和各种信息数据日新月异,在大量测绘档案涌入测绘档案保管部门的同时,社会又对现势性好、精度高和大范围的测绘档案数据服务具有迫切的需求,这对测绘档案保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4)时空特性强。

测绘生产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因而作为测绘生产活动记录的测绘成果资料档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测绘档案也具有很强的时间特性,同一区域的测绘档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般具有不同的档案版本,各个时期的档案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发展轨迹,对于区域发展脉络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建设进展

2.2管理手段滞后

当前,我国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省份已建立相应测绘档案管理系统[2-5],也有不少省份仍然以硬盘、数字光盘等离线形式存储数据,尚采用人工管理、手工记录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档案,这给测绘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

(1)对海量的测绘数据档案管理力不从心,导致管理工作繁重;(2)档案管理与成果利用脱节,无法保证测绘档案资源的现行效用;

(3)汇交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

(4)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弱,无法适应业务和流程的变化。

3省级测绘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与方案

3.1建设目标

为解决当前测绘档案在存储、管理和利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综合利用大型数据库存储技术、WebGIS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有效组织和存储测绘档案资料,建立基础测绘项目与档案、档案与图形、档案目录与实体的映射关系,实现测绘档案资料从前期的项目管理到汇交、组卷归档、提供利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1)数据组织科学化。通过分析和整理基础测绘档案资料,合理归纳与设计档案实体分类结构表,理顺项目与档案、档案目录与档案实体、档案与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合理组织存储各类图件、文档、计算手簿、平差资料等数据或纸质档案资料。

(2)业务管理信息化。规范基础测绘项目档案资料汇交,建立基础测绘项目管理、数据汇交、档案管理、查询检索、成果、利用服务等功能,实现测绘档案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3)应用搭建工具化。系统灵活可定制,用户可自定义进行各项应用搭建,例如配置档案类别、设置业务流程、设计输入输出表单等。

3.2体系架构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分别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存储层和应用服务层(见图1)。数据存储层是核心,存储了测绘档案管理相关的档案实体文件、档案目录数据、元数据、空间索引等信息,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分别通过ArcSDE和自定义开发的数据接口与应用程序进行通信。应用服务层通过NetFramework和ArcEngine开发C/S模式的桌面应用,实现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Flex和ArcGISServer技术开发B/S模式的Web应用,实现测绘档案的网络化服务.3.3海量数据的科学化组织与存储

(1)数据存储模式

在海量测绘数据管理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直接管理法和间接管理法[6]两种管理方法。直接管理法是将海量测绘档案数据存储在大型的商业关系型数据库里,利用大型商业数据库的数据管理、事物并发、安全性等优势,提高测绘影像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对大二进制数据管理上,采用金字塔和数据分块的管理模式,例如吴信才等人开发的基于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组件对象模型的网络海量影像数据库系统IMIDB(lnternetMasslmageDatabase)。间接管理法是将测绘档案数据有序以文件形式组织存放在磁盘阵列中,将测绘档案数据的元数据、空间索引等辅助存储在数据库中,建立辅助信息与实体文件的关联关系,通过辅助信息来检索实体文件。例如ERDAS、QueuickBird影像检索系统等采用的技术是基于空间图形索引的机制,将其产品进行地理定位,同时提供相应的元数据与快速视图。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定购。根据测绘档案的海量、大二进制等特性,采用文件与数据库相结合的数据存储模式,其中档案实体数据作为外部文件存储,档案的元数据、目录数据、空间索引等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并建立关联。这种存储方式使得海量的档案实体文件数据传输快,摆脱了商用数据库数据储存量的限制,将目录数据等存储到数据库中,查询检索便利,提高了数据库利用率。商用数据库平台选择当前国际上先进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软件,空间数据引擎选择ESRI公司的ArcSDE。另外对于档案所特有的光盘、底片、印刷地图、文本资料等采用档案柜存放,并采用虚拟库房的方式进行管理和查询。

(2)数据组织形式

测绘档案的实体分类结构非常复杂,结合多年测绘档案管理经验,将繁杂的测绘档案实体分类归纳为成果类、控制片/加密片类、图历簿/调绘片类和文档资料类四大类,成果类又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大地成果、模拟纸图、航空航天遥感卫星数据和专题成果五小类,每一类再根据实体文件的结构进行细分。控制片/加密片类、图历簿/调绘片类和文档资料类不再进行细分。图2是测绘档案的数据组织结构,实线框类别是最小的实体分类,在数据库中各对应一张物理存储表.

(3)建立空间索引

测绘档案成果类数据具有空间特性,通过建立空间索引,将地理位置与目录数据、实体文件等建立关联,可实现档案目录资源的可视化表达和检索。在ArcGISServer地图服务中,空间索引的质量对数据展现、查询检索的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建立空间索引时,应尽量减少空间索引图层的数量,避免数据冗余。基础地理信息和模拟纸图的空间索引通过图幅接合表来建立,如果为每一类型、每个比例尺的数据建立图幅索引层,需要建立近50个索引层,为提高性能,每个比例尺建立一个图幅索引层,由各类型基础地理信息和模拟纸图共用,共建立8个索引图层,大大减少了数据冗余。大地成果的空间索引由点成果的概略坐标生成,需进行相应的脱密处理,水准点、GPS点、三角点、军控点和标石各建立一个空间索引图层。航空航天卫星遥感数据建立2个空间索引图层,其中航片索引图层通过像片的像主点建立,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索引通过提前每一景数据的边界生成空间索引。专题数据需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空间索引,例如提取边界建立、根据图幅接合表建立。

3.4核心功能

(1)管理与服务一体化——解决管理与服务脱节问题。

将测绘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项目管理、档案汇交、组卷归档、提供利用、销毁等,纳入到测绘档案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实现对项目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跟踪测绘档案的完成情况,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完成测绘档案的收集,对收集档案通过既定的质量管理及档案管理流程,以最快速度完成档案数据的整合,通过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快捷提供利用,保证测绘档案资源的现行效用。开发C/S模式的测绘档案管理子系统,实现测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项目管理、档案汇交、组卷编目、成果等功能,B/S模式的测绘成果查询与服务子系统则实现测绘档案的利用服务网络化,为用户提供成果展现、查询下载、成果订购等功能,通过空间索引库以及成果功能实现两个子系统的数据同步,打通两个子系统间的数据流,实现业务一体化和无缝衔接。

(2)档案汇交智能化——解决汇交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数据汇交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海量分类复杂、格式多样的汇交数据分门别类、高效智能的提取录入到系统对应的档案类别和物理存储表中。汇交设置环节的核心功能是进行“入库单位设置”,该功能确定了测绘档案管理的深度。在数据上传入库环节,一方面是将档案实体文件通过FTP上传到磁盘阵列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则是根据用户的“入库单位设置”自动提取实体文件的目录数据进入临时库中,并建立目录数据与实体文件的关联关系。根据汇交内容的重要性,某些类别的汇交数据需要提取每一个文件的目录信息入库(如图历簿、点之记等),某些类别的汇交数据不仅要提取文件目录,还需要将文件内的每一个字段都提取入库(如元数据表),一些不甚重要的文件(如过程计算资料)不需要将单个文件的目录信息提取入库。鉴于此,设计开发了“入库单位设置”功能,针对每一类汇交档案,可选择基于“文件夹级”、“文件级”、“文件内容”的目录入库方式,灵活满足了不同档案类别的不同管理深度要求。

(3)应用搭建工具化——解决测绘档案分类复杂、易于变化的问题。

系统运用工具化的思想,设计了灵活的“三步骤”定制功能。第一步测绘档案分类可定制,可增加、修改、删除档案分类,以适应分类的调整;第二步定义实体分类物理存储表,指根据实体分类表结构的变化,可在系统中新建、修改删除物理表及其字段;第三步建立关系,为测绘档案分类指定对应的实体分类物理存储表,以实现测绘档案的存储,一个档案分类只能对应一张物理存储表,一张物理存储表可对应多个档案分类。这样系统就能灵活定制,可适应业务的不断变化,易于拓展。

4数据展现时空化

针对测绘档案具有的空间特性,设计了GIS图文一体化检索功能。按传统档案查询方式,如全文检索、模糊查询、自定义查询等,检索出项目或档案文件后,可直接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可根据空间范围、档案属性字段等进行检索,检索结果直接定位在地图上,可关联查询其对应的项目、案卷、案件等基本信息,也可关联到档案实体数据文件,可对比分析同一项目的计划汇交和实际汇交范围差异,比对不同项目的计划汇交范围、实际汇交范围等。针对时间特性,开发了测绘成果历史轨迹展现功能,用户可一目了然查询每一个成果或档案各个时期版本的详细信息,例如生产日期、归档年份、被新数据替换日期、提供利用情况等。

5省级测绘档案信息化系统应用与实践

根据以上研究和分析,在广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实践中,基于主流的NETFRAMEWORK4.0开发框架,C/S管理子系统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12开发环境和C#、C++等开发语言,B/S服务子系统基于MVC体系设计,采用C#、JS、FLEX等技术构建了富有良好交互性的胖客户端,打通了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环节的数据流,实现了测绘档案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并与政务网数字城市、互联网天地图底图集成,实现测绘档案的空间一体化管理。广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于2015年上线使用,分别部署在机密网、秘密网、办公内网中。目前运行稳定,已提供查询服务近300人次,涉及础地理信汇交设置进入数据上传界面息数据共有约16000幅,航片卫片约6000幅(片),纸质印刷图共近3000张,控制点约2000个,合计数据量约10TB。

6结束语

广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针对当前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测绘档案的新特征,综合利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文件传输等技术而建立起来的,解决了现今测绘档案在存储、管理、分发利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实现了测绘档案从前期的项目管理到档案汇交、组卷归档、提供利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测绘成果档案社会化应用。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够满足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爱平.测绘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2014

[2]聂雅珉.河南省测绘成果管理信息化实践[J].测绘通报,2010

[3]闫士华,张小刚,徐菲,刘凤霞.吉林省测绘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

[4]刘威.测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5]余建军.测绘资料档案管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

管理要想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以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对其中的特征点进行整合,更加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对土地测绘档案信息的整合,进而保证土地测绘档案管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一、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一)测绘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土地测绘部门都加强了对测绘档案管理的重视,但是由于其中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所以当前的土地测绘档案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测绘档案,需要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图片信息的查询。但在对档案信息化进行管理时,存在管理模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不能实现对测绘档案的有效管理。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测绘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如今,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部门一般是按照测绘档案的内容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的。但是往往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信息化管理方式单一,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未对土地测绘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导致档案信息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二、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实施的方案

(一)完善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

在对土地进行测绘时,需要优化管理流程。再者,土地资源作为主要资源,要想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就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对土地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此外,还要对现有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配合档案部门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档案体系,主要是突出土地信息档案的科学性,实现对不同土地测绘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化意识

土地测绘档案一直都是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要想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结合不同的土地测绘档案内容,创新管理方式,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其测绘能力。如,可以加强GPS在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地形奇特的地区进行土地测绘,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土地测绘人员还需在掌握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卫星遥感技术的有效应用,应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的测绘和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对土地测绘档案的动态检测,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三)加强3S技术、遥感技术的运用

除了上述技术外,还要加强对3S技术的合理应用,其属于信息化技术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不管是在土地利用还是在测绘档案信息管理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3S技术应用于在野外测绘,在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中应用此技术,还可以通过调回现场信息等方式,对其中的调查资料进行整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2]。遥感技术也是信息技术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强化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开展动态监测和调查等工作。如在对土地测绘档案类型进行识别时,可以应用此项技术对其中的土地信息进行有效识别。技术人员在对土地类型进行分化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掌握不同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土地测绘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进而不断提高土地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开放性的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

虽然大部分土地测绘单位已经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构建开放性的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采取不同措施提高测绘档案的管理质量,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前的封闭式土地测绘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对新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应用[3]。要想实现对土地测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要积极迎合当前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建立开放性的测绘档案管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土地测绘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加强宣传,不断强化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在明确其自身的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对土地测绘档案内容和数据信息的综合性管理。

(五)运用GPS技术实现对土地测绘的数字化管理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时,需要加强对测绘技术的应用。当前,在对测绘档案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时,一般会以计算机和光电测距仪等为基础,主要包含全站仪和GPS,加强对数据的应用,可以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地判断,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强化其监测能力[4]。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运用GPS地理信息技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流程。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逐步完善土地测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建成统一的网络构架,实现对不同目录数据信息的整合。此外,还可以利用服务器对数据信息进行交换,建立“云架构”,在此基础上搭建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平台,通过对云计算网络以及存储技术的应用,建立互联网服务机制,实现对不同测绘信息的综合性管理。

综上所述,土地测绘档案是日后土地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要想保证相关档案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建立档案信息管理云平台,实现不同管理信息和管理方式的有效应用,进而保证我国土地测绘档案管理方案的完善性。

参考文献:

[1]崔春燕.基于大数据的基层国土资源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究[J].神州,2019(01):263-263.

[2]杜晨.测绘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20(04):225-226.

[3]冯连好.信息化背景下测绘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探究[J].城建档案,2020(05):71-72.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一、规范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资料归档管理

1.执行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数字档案入库质量。严格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档案、生产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以及相关的数字化档案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统一性。确保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据的权威性。

2.定期对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数据安全、完整。对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检查,如利用杀毒软件对系统及存储数据进行病毒查杀,检查存储介质是否有划痕,数据是否丢失。

3.严格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数据异地存储管理模式。严格对图纸档案(包括:纸质测绘记录、照片文字说明、成果成图等)和电子档案(是经过电子计算机编辑、处理的测绘档案,需要光盘、磁盘、硬盘等存储介质进行保存的)异地存储管理,确保成果提供、保管、备份及安全。

4.规范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保证成果数据统一完整。在对基本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专业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等数字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归档管理的同时,要保证其对应的版本、数据格式、技术要求等对应统一。

二、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馆藏信息化的流程

1.执行相关行业标准和规定,采集完整数据。要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馆藏现代化、信息化,首先,要对馆藏档案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做到帐清物符,使之有规可循、有目可查。再按照测绘、档案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档案的整理、组卷、归档和数字化处理,采集完整性好、资料翔实的目录数据成果,并对案卷目录和文件目录进行计算机录入,建立档案的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建立档案检索体系,初步实现档案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开展测绘地理档案信息化调研,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系统数据库建设。在完成目录数据成果采集后,要开展业务需求分析、系统调研、编写系统设计书等工作,完成系统数据库建设,建立参考模型、工作流引擎、全文搜索引擎、SOA、GIS等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基于空间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档案信息管理、基于图形化的虚拟库房管理、基于地理位置主动服务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档案更新通知、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异构多源数字化成果的管理和利用。

3.优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的收、验、分和归档流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首先,测绘地理信息资料归档前,生产单位要进行分类系统的整理,测绘档案管理部门要进行严格验收。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验收时,档案人员应参加验收,了解项目的内容,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材料鉴定内容、归档移交手续。移交测绘地理信息材料,还要注意移交期限、成果最终版本、归档数据成果是否经过产品检验或项目鉴定验收、归档份数、整理立卷要求。然后,对“数字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馆”的建设模式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对资料档案的“进、管、出”一体化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制定、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深化数字档案馆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1.采集原始数据。一是利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把实地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编辑,然后整理成图。二是通过数字化仪,将原有地形图矢量化,转换成数据文件输入计算机,这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有档案,避免重复工作。三是用扫描仪将原有图纸直接扫描进计算机。它主要适用于要求精度不高的规划图、征地图等。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下面主要从档案保管、档案借阅、档案鉴定、档案销毁、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五方面介绍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档案保管档案保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是采用一定的设备和办法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保管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一)档案保管工作必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由各部门负责积累、整理,年终移交归档。

(三)档案室对各部门按规定移交的文件材料要认真进行审查,并办理移交手续。

(四)档案室对归档资料进行二次整理,按照单位档案的分类大纲和编号方案分类编制档案号和档案目录。

(五)档案上架时应按照类目体系和保管单位的次序,自左向右,自上而下排列,并注意适宜的饱和度,以便于管理和提供利用。

(六)档案柜的排列要合理,与墙壁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柜架间距一般以0.9至1.2米为宜,通道应取迁回式。

(七)档案库房应保持清洁,切实做好“八防”(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高温、防尘、防污染等)工作,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及时调节库房温度、湿度(温度为14℃一20℃,日变化士2℃;相对湿度劝%一65%为宜)。做好湿、温度登记工作。

(八)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及时做好霉变、破损档案的修补复制工作,并做好记录。

(九)按档案借阅制度做好档案借阅工作。

(十)做好档案统计工作,随时掌握档案的库藏量、借出量、阅览量、移出量、销毁量等,使账物相符。

(十一)非档案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谁进入库房。

(十二)档案借阅者和档案人员工作调动时,须办完院有档案移交手续后方可调离岗位。

二、档案借阅

档案借阅是档案利用中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方式,可以通过利用者到馆、室内阅览和档案外借等途径实现。档案借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一)档案室的档案一般只供本单位内部使用,原则上不外借,其他单位和个人因特殊工作需要借阅,须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后方可借阅,一般外借时间不超过十天;需续借者,要办理续借手续。

(二)工作人员可直接到档案室借阅本人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档案资料,如需借阅职责范围外的档案需经有关领导批谁方能查阅。

(三)借阅档案者都应填写《档案借阅登记簿》,在借阅期间,任何人不得拆卷、划线、撕页和涂改、污损档案材料。

(四)归还档案时,档案室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档案材料的完整情况,并办理有关手续。

(五)档案资料的公布和对外交流权属本单位,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院批谁,无权公布及对外交流档案材料,否则按《档案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三、档案鉴定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环节之一,一般包括档案的价值鉴定和档案的真伪的鉴定,而档案界通常所从事的档案鉴定,主要是指档案保存价值的鉴定。档案鉴定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一)按《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国家有关档案鉴定的规定执行。单位档案鉴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由单位有关领导、股Nlanagement}企业管,里室负责人和档案室人员组成鉴定小组负责具体工作。

(二)以全面的、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鉴定归档材料的价值,以单位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依据和标谁,谁确把握归档范围和保管权限,鉴定时逐项、逐份、逐张审查,并做到账物相符。

(三)编制鉴定报告,在保管单位备考表中注明鉴定意见,由小组负责人签名,并注明鉴定日期。

四、档案销毁档案

销毁是档案保管价值鉴定工作的最后环节,其销毁工作必须遵照销毁制度执行。档案销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一)编制档案销毁清册,一式三份,由单位领导审查批谁后,一份由档案室保存备查,另两份分别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档案馆备案。

(二)档案销毁由档案室负责执行,指定专人销毁和监销;并将销毁的档案从目录(包括保管单位目录和有关检索工具)上划掉、注明。

(三)凡是档案的保管期限在鉴定中有调整,应对有关的管理工具(如档案目录、保管单位封面等)进行相应的修改。

(四)保管单位内文件材料有变动时,应对保管单位进行调整或重新整理。

(五)调整库藏档案的排列序列,并继续提供利用。

五、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

在工程勘测设计等民用领域中常常会用到大量的涉密资料,如测绘资料、地质资料和水文资料等等,以及相应产生大量的密级档案,涉密测绘成果的管理是国家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

(一)为保证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维护国家及单位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等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及国家测绘局的有关规定,必须做好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

(二)统一管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档案台帐,及时做好归档登记入册工作,指定责任管理人员,严格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三)院有涉密成果集中进行归档管理,使用成果时必须由分管领导批谁,并做好查借登记工作,使用后应及时归还或删除,涉密成果销毁时必须有完善的销毁记录及手续。

(四)档案查阅者应按指定范围查阅,并负有保密责任,严禁擅自复制、转让、转借涉密测绘成果。

(五)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及非涉密介质上处理、存储涉密地理信息。

(六)经审批查借的涉密测绘成果,严禁在超出许可的目的和范围外使用。

(七)严禁未经批谁擅自对外提供涉密测绘成果。

(八)属于保密性质的档案,保管人员必须妥为保管,严防失密。

(九)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涉密测绘成果档案的保密工作检查,做好记录工作。

(十)涉密测绘成果若不慎发生泄密,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报告主要领导,并根据泄密情况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局及市保密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2结语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各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围绕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通过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规范化管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整体水平。依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省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建设速度参差不齐,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较快。我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通过建设各类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及分发系统、大地数据库系统、测绘成果网络分发服务系统、遥感影像应用服务平台和地图库系统等,共同构建了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以及档案资料的查询、检索、浏览、分发、维护、更新为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服务体系。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等建设项目的深入开展,航空航天影像数据量每年以数十TB级的数据不断增加,数据载体由纸质向光盘、硬盘、磁带、磁盘阵列等介质转变,存在多种数据格式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在确保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向用户提供优质和快速的服务,大数据量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管和快速提供服务工作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解决途径

2.1开发应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进一步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真正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使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因此,加大开发应用力度,需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价值。基于互联网,提供高精度的在线地图和丰富的地理信息,进一步为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和行政决策服务,努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进一步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作用和产业效益。充分整合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协调更新服务机制,编制最新的控制测量成果、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果、影像资料成果、数字高程模型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开地图等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定期进行汇总,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目录服务系统建设,及时将成果目录向社会,努力转变成果应用方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2.2推进共享深化基础测绘管理改革,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和统一监管,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环境,切实提高保障服务能力,避免重复测绘。加强基础测绘的省级、市县级基础测绘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各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缩短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交换,建立起分工协作、互利互惠、顺畅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尤其是与水利、交通、民政等掌握专题地理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开展共建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加强管理深刻认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增加财力投入,高起点配备档案设施。坚持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测绘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标准的规范化水平,为全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高效化的数字档案馆奠定一定的基础。坚持把提供优质快捷服务作为终极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3.结束语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6篇

本文分析了测绘档案的发展趋势;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

测绘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档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对当前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有效方法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从而有效实现测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其实,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环境条件等都不同,测绘则是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按照使用性质不同,测绘档案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效地实现了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大方便。但是,在测绘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档案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有关单位和机构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促进改革。

一、测绘档案的发展趋势

(一)纸质测绘档案的提供和使用呈下降趋势。纸质测绘档案由于保存时占用空间大、使用时间短、更新周期慢、产品单一等,逐渐不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它的提供和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

(二)数字化档案现势性好。数字化档案的更新周期短、易于保存,并且能够结合计算机进行利用和管理,使得数据更加科学化、准确化,满足人类需求。并且近年来政府正在加大对测绘档案利用与管理的基础投资。有了政府的支持,相信数字测绘档案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三)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域的广阔和环境的复杂给测绘工作带来难度,而数字化测绘档案的发展与利用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难度,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人工劳动,并且准确度很高,有效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当发生一些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测绘档案可作为辅助平台。

二、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缺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标准规范。当前,有些标准规范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只是对测绘行业或者档案管理进行规定,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充分发挥其可操作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测绘档案的利用与管理。

(二)归档过程不规范。在测绘档案归档过程中,有些项目人员没有很好的进行数据组织和数据命名,导致数据混乱繁杂,甚至存在重复的数据,加大了后期整理的难度。或者有些工作人员为了省去繁琐的归档步骤,简化归档步骤,可能导致档案的丢失。

(三)管理措施不到位。在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不到位,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同,在工作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与丢失。还有就是部分数字测绘档案和传统载体测绘档案混杂在一起保管,难以确保载体安全,也给利用带来不便。

三、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一)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有关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有计划地修改数字测绘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等标准,将测绘行业和档案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严格执行归档制度。有关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归档过程,严格执行归档制度,在归档测绘成果数据的同时,还必须同时归档其对应的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等技术因素和背景信息。还有就是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病毒查杀,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等。

(三)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有关机构应该注重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定期安排员工去优秀的其他测绘档案管理单位进行实习,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聘请专家为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知识讲解,帮助老员工学会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帮助新员工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

(四)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归档工作的操作不当给数据完整性带来风险。所以有关人员应该注重数据的检查与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系统检查,或者对部门档案进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有效提高数据档案的完整性。

四、结语

数字测绘档案是测绘档案馆藏的核心,更是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针对当前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有关机构领导和员工应该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归档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确保其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最终有利于人类科学生产发展,信息服务面延伸到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花文博.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档案.2011(7):40-41.

[2]闫霜,李兵.浅谈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3):245-247.

[3]刘惠英.浅析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科技资讯.2011(11):43-43.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信息技术;数据库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量、传输量猛然增加,对于此类大数据的处理而形成为我所用信息的一种处理技术,称之为大数据技术,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应用性,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应用效应。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准确地理信息的需求,使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必须从各个方面对测绘地理信息进行评估,大数据在这其中可以大显身手,基于此笔者专门以此为课题展开研讨,以需求为导向,研究探索两者的结合部,希望能给相关专业人士以参考。

1大数据处理技术概述

(1)以Hadoop为核心的非结构存储方式可以为档案管理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其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成本较低,系统扩容的成本较低,实施时也较为便捷,对于硬件的要求也不高。②支持较大的吞吐量,可以支持高并发的访问数据,可以在超大的数据集群中使用,并访问较大的文件。③具有较好的扩张性,其分布式运算方式,便于计算机实施运算任务,其集簇也可以便捷的扩展至千计节点,其不仅仅支持文档、音视频文件,还可以结合包含了HIVE与Impala相关的结构化数据库的HDFS基础数据库,适时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更新。

(2)云存储。也称之为“云存储”,作为一种全新的存储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HDFS技术将网络中的很多储存设备通过应用软件而共同协调工作,一起完成业务的访问和存储。

(3)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图数据基础结构,其主要由边和节点构成,边主要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节点则表现为实施实体存在,这种关系呈现方式可以有效将不同信息类型连接为一起,形成关系网络,以利于实施问题的分析,这一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到文档管理中。

2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应用的影响

(1)对于部门工作能力是一个有效有力的促进,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主要依靠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拿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来说,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量非常丰富,相关的数据量达到13.5TB之多,拥有如此之大的数据量,对于其利用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也直接关联着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工作的质量,所以做好这部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充分用好这些数据才能促进部门建设和发展,这对于地理测绘部门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倒逼其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倒逼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2)构建新的工作模式。大数据技术在新时代有许多优势,也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为了较好的提升测绘信息利用率,并对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必须结合大数据特点,构建其完善的信息系统,构建起全新的工作模式,并对其功能实施优化,达到促进云服务、云计算等领域的高效融合,确保测绘信息相关作业符合标准要求。

(3)对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实施有效升级。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工作性能的掣肘,导致其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精确控制,从而影响其整体应用效率,大数据由于其各个方面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系统的升级,作为测绘部门和相关企业要认识到此部分系统的重要性,并实施技术分析,达到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的目的,使其更好的满足实际需要。

3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较好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有效的促进了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有效的改善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但也要看到,新时代新的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手段,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需要越来越精准的服务,需要越来越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这也是下一步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方向,显然对照这一标准,差距和挑战是明显的。①对于其随之带来的弊端还未找到有效对策,比如大数据存储着大量的核心数据,对于这些地理信息数据如何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此类安全隐患目前已经逐步显现,此类信息被泄露后还会产生后续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信息提供人员的合法权益。②一些新的采集手段产生了新的数据,此类数据难以成为新的管理模式,也会影响信息服务的质量,进而影响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使用效率。

4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应用

4.1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采取对大量非结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HDFS技术对数据实施集中存放,使用Hadoop技术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源处理平台,达到较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1)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众所周知,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其不仅仅包含了大量的测绘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航天航空摄影信息,工程测量的信息等等,从存储信息的格式来看,不仅仅有文字的,还有图片格式的,甚至还有音频、视频格式等非结构化信息,从时间区分来看,其跨度也很长,有的形成年代久远,尤其是历史档案资料,则其信息化程度就相对较低,就会形成一些非结构数据。面对着如此大的数据中心,对其档案实施管理必定面临诸多的困难,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数据处理平台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采用HDFS建设特定的档案管理群,这一初级阶段对于硬件资源要求不高,建设的节点可相对较多,一般在50~100节点之间,节点的共同工作可以较好的负责数据的计算和储存。对于后续工作,可以依据管理标准和实际进行节点的适时扩展,以符合不断增长的数据和计算的要求,接下来就可以采用Hbase数据工程对此类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信息数据实施处理,使其结构化,并存放于Hadoop数据库,Hive、Hbase技术的共同运用可以完整的处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从而构建起地理信息档案大数据处理平台。(2)实现对于相关数据的深入处理。随着传感器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测绘技术和手段的不断丰富,数据可以从很多的途径实施获取,其构成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要从这些档案资源中挖掘出有用信息,靠人工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依靠技术手段实施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派上用场,大数据技术中数据的分析是其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大数据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服务的关键方式可以对档案许多异源异构的数据进行采集、集成和处理分析,并载入系统之中,最后可以运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的引擎搜索,有效提升搜索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服务。

4.2大数据在构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

当前大数据影响下海量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利用效率逐渐提高,随着各种资源的改进,测绘地理信息的实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系统的服务功能不断地完善,各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挖掘效率逐渐增强,云计算、云服务等创新模式相互融合的几率不断提高,有效保障了地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表1为大数据时代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性能指标。

4.3大数据和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国家提出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新理念,给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带来了很多机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位置服务、物联网服务已经走进了商业服务的领域,并开始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位置服务信息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使用不同类型数据和应用数字化地图,可实现智慧城市的构建,促使数字化城市的发展达到更高级的级别,形成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所有产业的经营模式和人的生活方式高度智慧化,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在传感器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地理位置数据,建立符合智慧城市发展要求的新模式,实现大数据的深层次应用和挖掘。

5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在新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要使其应用价值不断提升,采用大数据技术是大势所趋,其不仅仅可以满足人类活动不断拓展的需要,也全面提升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有全新的信息大数据处理平台作为支撑,就必须要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拥有全新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中解脱出来。同时在理念上,也要进一步认识到,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地理信息,这也是其价值和发展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杜伟.大数据及其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启示[J].低碳世界,2016,30:104~105.

[2]施小溪.大数据处理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7,09:103.

测绘档案管理范文第8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城乡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建设工程档案是指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模型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县建设局负责本县建设工程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县档案局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县城乡建设档案主要包括下列档案资料:

(一)城乡建设工程档案、公用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等;

(二)建设系统各专业机构(包括勘测、设计、施工、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等)形成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档案;

(三)城乡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地下管线(含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工业等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

(四)有关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计划统计和科研成果以及城乡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归档的其他城乡建设档案。

第六条建设系统各专业机构形成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植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5年后,应向县建设局城乡建设档案室移交。城乡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档案室。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县建设局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第七条凡在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申报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领取《编制及报送建设工程档案告知书》。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县建设局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档案是否齐全、完整;

(二)工程档案是否整理立卷,立卷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

(三)工程档案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

(四)工程档案签章是否完备、竣工图编制是否符合要求。

县建设局预验收时发现工程档案不准确、不齐全的,可以要求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预验收合格的,由县建设局出具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

第九条建设单位在取得县建设局出具的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后,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将全部建设工程档案送交县建设局复验,主要包括以下文件材料;

(一)立项依据审批文件;

(二)征地、勘察、测绘、设计、招投标、监理文件;

(三)项目审批文件;

(四)施工技术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

(五)竣工图。

县建设局确认档案资料符合归档要求后,出具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

建设单位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时,应出示县建设局工程档案验收意见。

工程竣工验收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县建设局报送一套完整的建设工程档案。县建设局收到符合要求的工程档案后,应当开具收件证明。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含装修装饰)的,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对原建设工程档案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涉及结构和平面布置改变的,应当重新编排工程竣工档案,并在工程竣

工后三个月内向县建设局移交。

第十二条县建设局对收集和接收的档案应及时登记、划定保管期限和密级,科学分类、编目、排架、编制检索工具。建设档案的管理应逐步采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化代。

第十三条县建设局应当妥善保管好馆藏档案,对破损、变质的档案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特别重要的档案应严格保密,确保安全。超过保管期限失去使用价值的档案,要清理造册,经签字并履行批准手续后,妥善销毁。

第十四条县建设局应当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建设档案查借阅制度,向社会提供服务。

建设单位凭单位介绍信或县建设局开具的收件证明,在县建设局可以免费查阅本单位移交的建设档案;复制本单位建设档案的,只收取档案复制成本费;查阅或利用非本单位移交的建设档案,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物价局制定的《利用档案收费标准》,实行有偿服务。

第十五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奖励或表彰:

(一)在城乡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以及对建设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等工作中成绩显著者;

(二)向国家捐赠重要或珍贵建设档案资料者;

(三)敢于抵制或揭露违反建设档案管理法规的行为,为国家挽回损失,成绩突出者。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依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