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班级活动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1篇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的最优途径是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促进班级的发展,变“管理”为“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管理班级”为“班级共同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有教师提升策略、文化引领策略、资源整合策略、心理管理策略和制度建设策略。

关键词:

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发展共同体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是班级制度和班级氛围的集合。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是班主任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建设班级特色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感的过程。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从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班级文化的管理,即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管理班级,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教师、家长、学生为主体,从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进行科学的、民主的管理。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提升教师管理水平为基础,以大家认同的班级文化理念为核心,以各方资源的整合为依托,以学生心理管理为特色,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以树立班级独特形象为目标。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策略包括:教师提升策略、文化引领策略、资源整合策略、心理管理策略和制度建设策略。

一、教师提升策略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不仅关系着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专业技能。

(一)转变班级管理观念传统的班级管理,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约束较大。班级文化建设强调教师要有文化治班的理念。文化治班的理念是将学生作为管理者,由他们自己通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同伴的支持实现文化自治。“学生是自己的管理者”,这一理念有助于学生自立、自制、自控、自主等品质的发展。所以班级文化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班级文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1]。

(二)参加培训学习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建设自我,定期参加校内、校外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学校应组织教师研修,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做到因材、因地、因人施教。此外,参观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管理班级经验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成长需要向优秀学校、优秀班级以及优秀教师不断借鉴学习,感受其他优秀学校班级管理的氛围,与优秀教师交流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心得,在经验借鉴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三)教师自我反思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及时进行反思。教师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班主任通过对自己管理工作、教育活动的自我反思,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积极的自我反思和经验总结。在班主任的自我反思中,除了静思外还要特别注意用文字进行总结提炼,尤其要重视记录教学日志或反思日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班级管理的水平。

二、文化引领策略

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班级文化蕴含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景,使班级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内在的精神引领和外显的环境创设体现独特的班级风貌,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一)形成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要求各个班级形成自己的特色。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立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班集体共同的追求,也是班级特色的最高体现。班级精神应该符合班级成员的共同特征,体现班级的共识。班级精神的确立可以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由学生统一制定班级的名称、格言、守则等。(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发展规划,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班级的终极目标,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力,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服务于长期目标。同时,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考虑师生的共同需求。班级奋斗目标是班级精神的具体化,师生共同努力,通过目标的达成实现精神的追求。(3)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结合班级实际,依照班级特色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

(二)打造班级文化载体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打造班级文化的载体使班级文化具象化。这些载体包括教室布置、板报设计、墙体布置、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徽班歌、班级全家福等。(1)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要体现班级的特色,考虑摆设哪些物品、如何摆放,要设计怎样的班级象征物、象征物的摆放或者粘贴位置,班级各个部分的颜色设置等。(2)班级板报的设计。班级板报是班级文化特色的宣传阵地,要通过对班级板报的形式、板块、内容等进行设计来体现班级的特点,每周可由一个小组的学生负责更换。(3)班级墙体布置。墙体的空白部分,集中体现和展示学生的风采和班级的荣誉。根据各个班的情况,可设置“班级之星”、“生活风采”、“特色活动”等板块。

三、资源整合策略

班级文化仅靠教师、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的力量,形成共同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

(一)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家庭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单元,是学生教育的第一场所。将家庭因素纳入班级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与班级文化建设相互配合、补充,共同为儿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家长的参与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完成:(1)成立家委会。家委会是学校与家长建立联系的桥梁。家长可通过家委会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状况,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与精神风貌,与教师、学生共同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这不仅密切了亲子间的关系,也增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2)开发家长资源。家庭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隐性资源,学生家长所拥有的资源可以为学生建设班级文化拓展空间。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限于班级内的自我建设,也需要学生走出来,与大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行融合。与家长建立联系,让学生走出校园,如参观孤儿院、敬老院、派出所等机构,增加社会经验,体验人文关怀。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走进校园,如邀请有心理学背景的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科普讲座,邀请懂医学的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关爱的意识与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二)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同样作为学生成长的微观系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差异,如有的学生在学校非常有礼貌,但在校外可能表现得冷漠。家庭、学校、社区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都是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学校、家庭、社区文化氛围相统一,才能形成三方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社区纳入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可做的工作如下:(1)社区为学校活动提供活动场所,学生将班级较大型活动迁移到社区,与社区群众一起感受活动魅力。(2)社区向学生开放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学习室、展览室、活动室等,让学生的学习视野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走入社区[3]。(3)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参与到社区的安全宣传、卫生宣传、制定社区服务的项目、为社区老人上门服务等活动中,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增长心智及提升人文素养。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考虑成立包括家长代表、学校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等在内的学校—家长—社区共同体,通过共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共同遵守,以儿童健康发展为宗旨,为班级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四、心理管理策略

心理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班级文化是学生共同创设、共同营造的,只有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保证班级文化积极向上。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设立心理交流平台装饰班级墙面的一角作为心理墙,可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心理的一片园地。心理墙可分为心情释放墙和心情回应墙。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烦恼、困惑等写在心情释放墙上,回应墙可用来讨论舒缓烦恼的方法、交流经验等。心理墙不只是学生使用,班主任、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将自己的心情与学生分享,同时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会有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心事,但又需要帮助。班级内可以设立心理信箱,学生写信向班主任寻求帮助。此时,班主任要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严格遵守保密、尊重原则,以平等的身份解答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开展心理班会课心理班会课是对班集体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班会课上,教师要着重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借助心理学方法,选择学生共同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或者困惑进行讨论,或者细致地解答,帮助学生心理过渡。

(三)关注表现异常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及时疏导: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关注在班级中是否有被孤立的学生、是否有故意扰乱班级秩序的学生等等,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4]。

五、制度建设策略

班级文化建设强调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具有引导、警示、约束等多项教育功能。班级制度建设应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一)自主制定班级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是班级建设的保障,其制定要由学生讨论并一致通过,以确保民主性和执行力。通过班级制度的制定,使班级主人的意识深入学生心中,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信心[5]。教师在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协助的角色,不能强加干涉。

(二)设置多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岗位轮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管理班级的机会。低年级的岗位设置可由教师协助完成,中高年级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共同商讨班级管理中需要的各种职位,明确岗位的职责,并保证共同履行,如板报更换、班级图书的管理、教室卫生等,都安排特定岗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竞选岗位,并定期进行岗位的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中。

(三)建立班级监督委员会班级监督委员会可以监督和评估各个岗位的同学是否尽责。委员会的成员要由班级同学选举产生,不可由班主任指派,这样才能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同和信任。另外,监督委员会要与全体班级成员共同制定奖惩措施,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奖励与惩罚。综上,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由班主任教师、家庭、社区积极配合的过程。整个班级文化的建设要突出针对性,符合班级现状,彰显班级特色;强化科学性,内容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扩大开放性,有效地整合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班级内部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班级管理合力,达到班级最佳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琼.再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8):48.

[2]李元峰.怎样注重教室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D].学知报,2010.6(D06).

[3]张超.中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12.

[4]潘丽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0.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2篇

有人在对众多企业进行调查后,得出了办企业成功与失败在于“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结论。其实,办学何尝不是如此。要办好学校,要使学校迈上新台阶,就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什么是管理,对此众说纷纭。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霍金森在对管理问题进行了价值分析后,赋予了管理一种价值行动的意义,他认为“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这表明,管理要有哲学思想的指导,管理又是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班级是学校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班级管理工作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那么,如何运用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班级管理工作,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就此做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班级管理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并且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谓系统,即是指任何事物不仅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是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班级是学校这个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相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小整体,是子系统。学生又是班级系统里的要素。那么,班主任是否也是班级系统的要素呢?有人认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编排,班主任是老师,怎么可以跟学生混为一谈。而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看法。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系统里的一要素,而且是重要的要素,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班级管理是指处于一定班级中的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组织,以优化地运用有关资源,达到共同目的的过程。管理主体则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即我们通常说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权力;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权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的权力;对学生获奖和处分进行初步确定的权力;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的权力;对集体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等。这些明显地表明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管理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活动,管理主体通常是由许多个人按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整体,这种担负管理主体功能的整体就是管理主体系统。一个班级的管理主体除了班主任外,还有班干、小组长、学科代表等,这些构成了班级管理主体系统。

管理客体就是指进入了管理主体活动领域,并能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对象系统。管理客体系统主要指人、财、物,其中人是最主要的。班级管理客体系统即指学生、班级的财产、班级的物产。

班级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实体结构的两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及其矛盾运动,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在班级管理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和客体不能混淆,主体即为主体,客体即为客体,主体行驶管理的权力,客体处于被管的、可管的位置。如果这点不明确,管理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矛盾的两个艺工作者体。

关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人本身就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统一体。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为了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将自己作为认识、评价和改造的对象,即将自身作为管理客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管理,这就由主体转化为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接受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思考后,自主、自愿、自觉的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成为管理活动中的主体。

认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非常重要。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就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独立性,成为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从而促进由“他管”向“自管”飞跃。

二、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它表现为:第一,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反应,而不管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第二,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不是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

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从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其中主要有:

一、从人的方面把握整体性。一方面,要改变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老师管学生,学生被老师管的陈旧的观念和看法。正如前面我们所讲的,在班级管理系统处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人,都是系统中的一要素,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与班级的同学,为了共同的目标,要有同舟共济的气概,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意识和观念。这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就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把他们割裂开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班主任把自己和班级分离,就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事实上,在实践中,有些班主任觉得工作难做,难开展,工作成效不高,我认为,这与他们是否把自己融入班集体里,把班级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真正看成班级的一员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班级管理系统的全体。就好比一个成衣厂,如果在生产中哪个环节或哪个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是

一、二件衣服或一些衣服不合格,但是它会直接的影响到这个工厂的产品的品牌和信誉。同样的,在班集体里,有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但它同样会影响到班级共同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系统是由与之相关的各要素(成员)构成的,把握好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就要面向全体,全体人员共同发展了,班级管理才可谓成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二、从内容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去把握,那么,对班级管理就会认识不清,在行动上就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工作就会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想起来就拉倒;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不感兴趣就不做,哪时想起哪时做等等,这样的班级管理必然是一团糟。

要把握班级管理内容的整体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明确班级管理所应该要做的工作。管理主体——班主任、班干、小组长等,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客体——学生,也要了解《学生手册》、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全部。另外,充分发挥主体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整体性的内容分解,使之系列化,这样,即易于整体把握,又易于实施。就拿中等师范学校班级管理来讲,可分解为德育工作、智育工作、文体工作、常规工作等等,德育工作又可以分为如下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理想、人生观教育系列、艰苦朴素和劳动精神教育系列、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文明礼貌教育系列等等。每一系列又赋予其相应的内容,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丢三拉四,东一榔头西一棒,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目标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那种在管理工作中,顺其自然的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总的是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原则,而具体的要根据不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而定。如中等师范学校,就是要培养新型的合格的小学教师,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明确这样的管理总目标。围绕总目标,在每个学年,甚至每个学期再制定出相应的可以实现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在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制定出次子目标等等。不管是子目标,次子目标,都要服从总目标,要把次子目标、子目标的实现当成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一步。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得出色,就要善于“谋势”。

三、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有序性

系统观的有序性特征指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组织化的特征。每一系统都由若干作为要素的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一定数量的更低层次的系统或要素组成。在这种层次等级式的结构中,系统中的全部因素都保持其特定的位置和整体性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这样就使系统保持其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内部活动的方向性、顺序性。

要使班级管理有序的进行,就必须:

一、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做到有条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丢了西瓜拣芝麻”。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班级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比如,学校把每年的十月份定为贯彻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活动月,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个月里就要以“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到了期末,要以“全力以赴、迎接期考、争取优异成绩”为工作的当务之急,其他的活动和比赛就放一放。为了使工作重点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划为三段,即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也可以自编为5个月,这样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就更加有序、有针对性。

二、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指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比如: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清洁卫生检查等等。临时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往往是带有阶段的性质,比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学校、年级等开展的文体比赛等。对于日常工作我们用心抓,对于临时工作我们要重点抓。用日常工作来推动临时工作的开展,用临时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的发展。

三、要建立管理网络,使工作顺利开展,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传统的、众多的班级管理网络是每个班选出几个同学担任班干,班干作为班主任助手,起着布置、组织、执行工作和反馈信息的作用。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谓千姿百态,比如,江苏省如东县拼茶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的“三全管理”班级工作模式,北京市19中学任小艾老师在班级工作中提出的“联系传递法,能力培养法,协调配合法和比较激励法”等。班级管理网络的设置和正常运行,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系统化,更加有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科学。不管是对日常工作,还是临时工作,或是紧急任务,都可以稳而不乱。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把握好班级管理的优化趋向性

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性是系统观的又一特性。它是指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要趋向于强化整体的功能。

我们知道,当若干要素结合成为一个系统时,它们的功能也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当然也有可能小于。要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就必须使要素的结合总是朝着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观的优化趋向性给我们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那就是:优化各要素的结合,促进整体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以达到强化整体为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优化组合。

专家们给人们指出:实行优化组合,要借鉴最优化控制论,决策论,线性规定,非线性规定,动态规划等各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最优化理论,同时又指出,对人的优化只能是相对的。由此,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优化组合也只能是相对的,非固定的。如果是确定某些学生做为班级管理主体,那就应该是把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的一个班级领导集体才有可能服众,才能带领全班同学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如果是划分学习小组,为了整个班级的共同发展,就应该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如果是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比赛,这些成员则必须是这些方面的尖子或是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为班级争得荣誉;如果是从培养兴趣和能力考虑,又可以按个人爱护、基础和水平等进行组合。总之,如何组合更为优化,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本班实际,灵活的把握,力求面向全体,立足个体,突出主体,推进整体。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3篇

大学班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班级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能够推动大学文化发展,同时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调研并站在大学生主体地位角度认为:多元主体重视、建设系统全面、建设阶段明确、有稳定传承与创新、把握与解决问题是评价优秀大学班级文化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是推动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大学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与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1]在当前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时代背景下,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影响了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表现是对大学班级文化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虽然重视,但没有评判的标准。面对当前实际,必须提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才能提高重视,抵制错误观念,不断提高大学班级文化水平。

一、大学生对当前所在班级文化现状的反馈分析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二、大三学生以及辽省内主要几所高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1021份,有效问卷100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在抽样时考虑了性别、年级的分配问题。问卷结合被调查大学生所在班级文化现状,选取四个主要考察指标,从主体作用发挥满意度、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文化活动、对所在班级文化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调查结果及分析内容:1.大学生对班级文化主体作用发挥满意度低表1显示,大学生对辅导员、班委以及班级其他成员在班级文化主体作用发挥满意度方面比例比较低,其中班委作用发挥比例在三者中最高,但是没有超过50%,而班级其他成员比例只有16%,作用发挥的不大。因此,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班级文化主体作用满意度确实比较低。2.大学生对班级日常管理认可度低在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日常管理方面,表2显示,只有18%的大学生认为所在的班级管理严格规范,20%的大学生认为比较规范,高达4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而17%的大学生认为班级根本没有管理,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对班级管理满意度不高,对班级管理的日常管理认可度是比较低的。3.大学生所在班级文化活动缺乏在班级文化重要载体的班级文化活动方面,被调查大学生中只有12%承认班级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等活动,43%的大学生承认偶尔举办,如外出春游等,高达35%的大学生承认只举办过一次,10%的大学生承认班级从来没有举办过文化活动。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非常缺乏。4.大学生对所在班级文化建设满意度低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并结合大学生自身感受,如表4显示,只有11%的大学生对所在班级文化建设满意,33%表示比较满意,46%表示不太满意,10%明确表示不满意。总体的满意度不足50%。因此,从当前实际来看,大学生总体对所在班级文化建设满意度比较低。

二、大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标准的态度分析

1.大学生认同确立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结合上述大学生所在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班级文化满意度低的现实,不难看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调查中高达97%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确立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标准,以规范和加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2.大学生认同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委以及班级成员作用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级班委以及班级成员的作用,辅导员、助理辅导员、班级班委、普通同学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很大或者比较大的作用,其中95%的大学生认为所在班级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大多数时间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认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要依靠上述力量,并愿意参与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3.大学生认同班级文化建设四个具体内容表6显示,97%的大学生认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而且每个部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精神文化所占比例最高,为38%。因此,大学生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持积极态度,认同优秀大学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4.大学生认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在关于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否需要经过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四个阶段的调查问卷中,高达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或者认同,说明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结果同样也是对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诊断性标准。5.大学生认同大学班级文化需要稳定传承与创新通过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班级文化需要稳定传承与创新。从班级建立开始,到大四学生毕业,班级文化建设不应该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变化而减少内容,也不应该随着班级干部的调整而变化,是在形成班级特有的稳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传承与创新。6.大学生认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并解决问题高达99%的大学生认为需要及时把握并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明大学生对于发现并及时解决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的关视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序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同时更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调查问卷看,大部分大学生对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比较认同,但是目前大学班级对班级班会重视不够;只有34%的大学生所在的班级有班服、班歌、微信群聊等内容,反映大学班级文化的载体建设不健全;只有30%的大学生承认班级经常组织特色活动,反映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忽视特色活动的重要作用;42%的大学生认为班级同学对参加活动很踊跃,54%承认主要是少数干部及同学参加班级活动,反映当前一些活动未能调动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班级干部对待问题处理缺乏敏锐的意识;36%的大学生认为班级干部在日常文化建设中与同学交流很多,56%认为班级干部在文化建设中忽视了普通同学,因此班级干部需要与同学加强交流;33%的大学生认为班委在日常管理中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64%认为较强,反映班委大多数具有比较强烈的责任意识;97%的大学生认为班级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大学班级文化,反映大部分大学生对待依靠网络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持肯定态度。这些在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和倾向需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及时把握并解决。

三、建立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提高大学班级文化水平

结合当前大学生对大学班级文化存在问题的反馈以及对提高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水平的希望,探索建立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标准既可以作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好坏的总结性评价标准,也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诊断性标准。当然,建立标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推动班级文化发展繁荣。优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是一个全面的、可执行的评价指标,它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在辅导员主要职责方面指出:“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2]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主要依据重要理论与走访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参考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实行综合性整体评价,同时提供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一方面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控与具体实施步骤的策略,另一方面对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提供一个系统解决的方法,确保大学班级文化顺利建成以及保持稳定性,做好稳定传承性工作。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优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以下五方面的评价指标:

1.多元主体重视高度重视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重视与加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未来个人发展,优秀大学班级文化推动个人进步。同时,大学班级文化的顺利建成能够推动大学文化的进步。大学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3]因此,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升所有参与主体的重视,是评价优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内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参与主体,需要建设主体积极探索建设方法与策略。从调查问卷来看,建设主体包括辅导员、班委以及全体班级成员。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无法顺利建成。同时,所有参与主体要主动参与到建设过程中去,尤其是辅导员,作为参与主体同时又是引导者需要充分带动其他参与主体充分发挥作用。

2.建设内容系统全面,明确得当优秀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高尚的精神文化建设、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精彩的行为文化建设。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明确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突出精神文化的建设重点,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为了推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张贴实物宣传品等体现班级文化的载体;为了推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制定班训班徽,形成班级特色的文化、凝聚班级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科技、体育、文艺类的班级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为了推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加强班级的制度建设;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推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3.建设阶段明确,程序步骤准确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经过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稳定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参与主体,同时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建设重点,而且四个阶段是顺序依次开展不能颠倒,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跳跃建设。

4.能够做好稳定与稳定传承创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终点,大学班级文化建成后的稳定传承与创新才是终点。稳定阶段体现了班级整体氛围融洽,凝聚力强,班级成员能够以班级文化为指导,形成班级命运共同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四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大学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循环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班级文化的稳定传承,体现在辅导员、高年级优秀助理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班级文化的引导与培养,体现在班级班委对班级文化的积极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大学班级文化,进而促进整个学院的大学班级文化气质。

5.能够准确把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能够准确把握建设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优秀大学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把握这一关键的主体主要是辅导员。辅导员要认真时时观察与了解大学班级文化的建设进程,及时召开相关讨论与会议,通过让班级负责人撰写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进程报告,肯定班级文化建设的成绩,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引导班级骨干解决问题。从调查问卷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上五个建设评价指标范围内,如果能很好参考上述五个评价指标,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班级文化,在推动校园文化发展与进步上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4]当然,优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一个参考标准或者是一个用于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真正优秀大学班级文化还需要实践的探索,但是如果重视评价指标在很多程度上会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2004.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200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S].2015.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4篇

许多班主任教师习惯于照搬其他班级的管理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其他班级的制度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运用到自己的班级之后,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管理对象、工作重点的差异而影响实际执行效果。我要求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制度,首先由班委会集体研究,对照学校规章制度,借鉴其他班级制度的精华,拟定出本班规章制度初稿,班委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全班进行审议。每一个学生都要针对管理制度的初稿认真研究,发表意见、表达观点,在此基础上,班委会进行第二次讨论,进一步修改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然后提交全班学生大会进行表决,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通过,则自动生成为班级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每一项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都经过了全体学生的讨论研究,可以最大化地兼顾班级工作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情况,使班级管理制度更加贴近工作的实际,也能够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制定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避免因生搬硬套而导致制度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也发挥集体的智慧,完善了班级制度,使其更具针对性、全面性。

二、自主开展管理考核,变“单向管理”为“双向监督”

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了量化考核的方式,从早晨进校到晚上出校门,从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到家庭生活,从学习任务的完成到纪律规章的执行,都指导学生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及量化考核细则。在执行过程中,我采取班级干部为主,学生代表监督相辅相成的双向监督模式。每天,各个岗位的班级干部对班级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涵盖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到纪律制度的执行情况,乃至卫生打扫的整洁程度。在班级干部开展检查监督的过程中,每天按学号轮流由其他学生作为代表共同参与检查,检查之后需要班级干部和当天学生代表共同签字方可生效,提交班委会存档考核。这样的管理模式最大优势在于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使大家深切感受到“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监督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避免因操作中的不公正现象影响班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自主组织各项活动,变“干部忙碌”为“全员参与”

我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放权,该放到班委会一级的放到班委会,该放到全体学生的就放到全体学生。许多教师在班级开展各类庆祝活动的时候,都是教师忙得团团转,班级干部忙得团团转,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观望状态。我改变了这一状况,将策划、组织与实施的职能分配到全体学生,首先由班委会征求全班意见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主题、对象、形式、预算经费、器具安排等等。在班主任教师批准方案之后,由班长牵头,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每人领衔承担一部分的任务,然后由班委会成员分别招募相关学生成立工作组开展工作。以班级晚会为例,在班长的指挥下,班委会成员分别成立了节目导演组、后勤保障组、对外宣传组、灯光设备组等不同的工作班子,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与准备后进行合成彩排,每一位学生都发挥了力量、贡献了智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5篇

对于如何做好小学生班级管理的问题,历来都是教育界相当热门的话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要更加科学、有效。本文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徐班级管理;新课改

班级是学校的一种重要组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环节,班级管理的效果决定着班级建设的质量,进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新课改强调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改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要求学校的班级管理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加科学、有效。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主角—班主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阶段特征和规定要求,结合本校和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调控、沟通、评价等手段,遵循教育管理的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指的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标志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取代过去以“纯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被动式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革命。新课改体现了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将知识、经验和活动统一于课程中等卖点,并表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和人文化的发展趋势。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自主参与原则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参与活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自主意识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作为教育中一个环节的班级管理工作,理所当然应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过程中,首先是唤醒学生非觉醒状态或长期被压抑状态的自主意识,其次是自主意识的发展与壮大,最后是在自主意识的潜在驱动下,使自主参与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习惯性行为。

(二)师生平等管理原则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在“师”与“生”和谐基础上,用对话和交往,突破课堂对人的限制,走进对方的教与学活动中,甚至走进对方的思想境界,最终达到和谐的师生局面。

(三)班级全员奖励原则贯彻全面激励原则,要求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日常班级管理实务上必须“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作为班主任必须用同样的情况和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决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优异作为标准,以示区别;还必须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制定适当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来激励所有班级成员;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比赛、每一次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着教育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矛盾冲突,还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良好的班级的形成。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做支撑,而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以沟通为基础,实现学校互动与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情感上的相互交流,班主任所担任的科目的课堂教学上,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失为一个契机;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也要求教师的主体性不能被弱化,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加强良好的班风建设首先,一个班集体只有具备明确的集体目标才能激起强大的奋斗方向和动力,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校规和工作需要,结合本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白前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序而高效,从而促进班级团结和上进;其次,树立好班主任的威信,要适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班主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指示结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时刻树立起榜样作用。再次,班干部积极配合班主任组织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制度有助于学生掌握社会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学生社会性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也从榜样学习、民主监督等过程中受益。班干部制度启蒙了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班干部竞争上岗的模式,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在班干部培养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跟踪辅助、以老帮新、开办班队干部学校、启发引导、活动示范等方式,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责任感、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班主任为主导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班级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拼搏能够得以实现,不仅能充满动力,而且可以体验到达成目标的喜悦。其次要善于利用情感激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把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会自动自发地朝着班级集体目标的方向前行。

五、结语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6篇

第一,学生品德发展是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合理性是现代制度得以存在的根据,人们对制度的遵从以其正当、合理为基础。合理的制度是通过正当的程序运行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的制度,它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具有得到主体服从和自愿遵守的真正权威性。班级管理制度是工具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追求的统一,工具合理性是指制度对班级管理活动秩序与效率的追求,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合理性致力于学生自由全面平等的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是其本质追求。强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首先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本身的完善。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教育活动秩序的维持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其次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作用有利于解决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教师权威的不合理利用、班级管理活动的功利主义及控制主义倾向等问题。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学生品德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追求,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追求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价值,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自身的完善。

第二,班级管理制度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班级管理制度向学生提出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的要求或者将一定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体现出来而具有丰富德育价值。首先,班级管理制度中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是学生道德知识的来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者是智慧,人只会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美德首先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及他人认识基础之上,所以德育应该向人们揭示美德发展的应然状态。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哲学命题遭到我国不少学者的反驳,但是他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理性认识的观点得到国内外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学生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要求,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同时,也明确或暗示学生遵守制度会得到肯定,违反制度要受到惩罚,这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班级管理制度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资源。其次,班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作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符合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其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从班级管理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能够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也可以将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规则表达出来。班级管理制度在价值指引下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班级管理生活中的学生必然会对制度内在的价值产生心理认同,将制度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自觉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最后,班级管理制度所规范的班级社会关系,构成学生发展的德性环境。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活动目标的社会群体。班级社会关系需要正式的规章制度维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学生群体的约束也是对教师群体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另一方面明确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既可以防止教师权威过度膨胀或权威消解,也要求教师承担起管理育人的义务。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管理班级是全体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马卡连柯认为:“平行教育影响”不会使学生总是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对班级社会关系的规范,为学生发展营造充满德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培养民主、平等和责任意识。

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本文探讨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功能。班级管理制度是通过确定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师生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活动体系及管理规则,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从静态角度看,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內容和主体两方面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內容的科学合理是其德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价值追求指引下,明确禁止什么、肯定什么等规范内容,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去恶扬善,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品德发展打下基础;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规范也包括对制度表现形式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是以正式文本还是以口头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反映出主体对制度的重视程度,口头上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易流于形式、缺乏保障。通过文本呈现的制度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是学生行动的依据;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的实现还要注意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的表述方式,应多运用道德语言向学生明确提出品德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班级管理制度不仅使用“禁止”、“不准”等否定性词语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也要使用“希望”、“建议”等肯定性词语和表述方式指导学生良好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是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应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权力的过度膨胀或者过度消解都会影响到教师被认同、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教育影响力,而且制度规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学生管理班级的权力被不合理利用。从动态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主要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运行过程的规范。首先,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行规范。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制度从而能体现学生主体的愿望,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自身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其次,班级管理制度对制度执行进行规范,它明确禁止某些行为,对违反制度的个体进行惩罚,通过惩罚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的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行为;根据强化理论,班级管理制度对道德行为的肯定可以刺激学生更多地做出集体所期望的行为,明确的行为规范是学生管理活动的指南,学生头脑中模糊的善恶观念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具体。

2.导向功能。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活动的导向功能是指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也指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制度的产生是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合理的制度应当体现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价值追求,并为主体活动提供价值导向。班级管理制度在伦理价值指导下产生或者将道德规则或原则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会体现某种价值准则,学生在参加班级日常管理活动时必然会受到制度伦理价值的影响,学生在反复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对制度的价值认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学生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学生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充满德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引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管理中权利义务的主体之一,应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在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服从、认同的基础上将制度的价值追求或道德原则、道德规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要求。另外,班级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因此它具有预测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制度预测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道德选择。制度引导下的学生行为从外在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在道德发展的结果,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体现。

3.调节功能。班级管理制度主要调节制度德育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会表现出差异性,班级管理制度对全体学生统一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进行有意的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立足于底线伦理,对学生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且通过多样化和层次化的制度满足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追求,对违反基本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及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肯定,在评价中指明学生道德发展的方向。制度的首要职能是管理,而终极价值是制度合规律合目的发展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因此班级管理制度需要调节其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即班级管理制度注意运用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并通过确定管理活动的评价制度避免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武断、随意,从而避免班级活动陷入管理主义的窠臼。而且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全员的民主参与,它是正式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公共性,它必然能够协调学校制度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关系、班级管理制度与教学制度的关系。

4.陶冶功能。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是基于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提出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活动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人际互动情境,这种情境意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获得某种道德要求的切身体验,学生能够领会其中暗含的道德价值规范,陶冶其品格。班级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是个小型公共生活群体,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习得社会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公共行为规范。制度指导下的班级小公民能够将公民意识迁移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学生对班级管理规则的遵守是其对社会法律法规遵守的基础,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另外,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对制度的遵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示范,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不会受到学生的抵制,反而能够增加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习得其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指向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班级管理制度正向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班级管理制度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但是实践活动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其德育功能的实现。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阶段的合道德性。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阶段的公正、合理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充分条件,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合道德性是指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全员民主、平等参与制定出内容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杨小微老师认为:“持‘恶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看重制度的限制和控制功能;持‘中性而被动’的人性假设,会制订塑造式的制度;持‘善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提出保护的、激励的、适度规范的制度主张[6]。首先,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坚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发挥制度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个性形成及人格完善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生民主、平等地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教育过程。再次,班级管理制度目的的达成以其科学性为前提,即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认知,在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管理细则中发现这样一条规定: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每生每学期40分,若扣完即自动退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权益受到《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上述学生管理制度要求显然违背了法律,当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另外我国学校教育中有一个奇怪的“倒金字塔”现象,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严格检查大学生的寝室卫生,这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7篇

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除了各项科学的管理制度之外,也离不开班级班风潜移默化的熏陶。班会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能帮助学生对日常学习有全面的了解,在学生共同参与的班会互动中不断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助力良好班风的形成。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件,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具体事件带领学生进行班级内部讨论,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教师除了用最常见的赏识语言之外,还要用眼神赏识、鼓励评价等方式表扬学生。一般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会用一些带有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其信心。比如,“你真棒”“这次有进步哦”“老师看好你”等,让学生的自信心和优点得到进一步提高。当学生在学习上无法肯定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答案时,教师可以用眼神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带来的力量,能及时思考学习的方式以及改正错误行为。

三、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体现民主元素是培养学生公平、平等意识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环节体现民主元素,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制定环节。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班级交流平台,并让学生在平台上发表自身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以此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以较强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班级管理工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班主任可以将公平、民主的管理模式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细节中,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对此发表看法,以此提高互联网交流的实效性。

四、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优化班级管理的方式

以往的班级活动中,一般是教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发展需求,导致德育工作取得的效果甚微。对此,班主任采用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意识。德育主题的班会活动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选择合适的主题是重点,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确保活动内容新颖,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以“爱国”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中,“爱国”这两字从整体层面来分析是比较抽象的,但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珍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从常规中寻找“创新点”,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将班会活动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这才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将德育活动中学到的爱国思想、集体意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效果。

五、营造民主氛围,增进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处于权威的位置,几乎所有班级事务都由班主任和少数几个班干部进行决策,师生间难以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积极心理学主张教育应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并创造幸福生活。现代师生关系强调班主任要拥有服务意识。综上所述,班主任应放下权威,做学生忠诚的朋友,给予他们关爱与信任,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逐步形成自我发展意识。班主任应在班级内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通过担任班干部的历练,学生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离不开德育的指导,班主任应从多个角度合理分析,通过多元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参考文献:

[1]周雅萍.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220.

班级活动管理范文第8篇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分制在高校大力推行,其实施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学分制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即传统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与学分制下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班级文化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及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诸多优点。”但是,上课地点和时间的分散性使班级学生失去了固定、统一的学习和活动空间,空间载体和时间保障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班级概念逐渐弱化。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于班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约束性。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学分制视角下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学分制视角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依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学分制带来的空间载体的缺失和上课时间的流动性,使班级在思想引领方面的效能逐渐弱化。而班级文化就像是班级成员形成的一个统一心理程序,以其凝聚力强、影响持久等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而且能够为学分制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持和保障。在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中,不同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学生能够在做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与班级成员合作探索、共同成长,获得知、情、意、行的全面均衡发展。学生的协同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和班级目标的实现。

二、学分制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加强思想引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驱力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结合重大节点,抓好主题团日活动和党团组织建设,以此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和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感恩情怀,以此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二)营造健康氛围,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的塑造来自于师生间的日常沟通、学生间的日常交流,而沟通交流离不开班级活动。由于学分制灵活性、分散性等特点,需要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算“减法”,变追求数量为注重质量。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活动建设,通过新媒体途径建立交流互动,形成“友谊网络”。在活动中注重主体性原则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策划,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加校级、院级集体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情感的交流和互动,也是极大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制度管理,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约束力

学分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学业的完成上,以致组织观念弱化。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对班集体的建设起到规范化的作用。无论是思想建设、组织管理等理论性的规章,还是和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班委评选、德育评分、推先推优等条例办法,应由班主任牵头,大家群策群力,经班会讨论修订后再具体实施。这样,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融入了群体参与感,制度的实施也能体现人文关怀,班级成员也能自觉维护和遵守,确保其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班级文化犹如班级的灵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管理力量。高校班级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班级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能够推动高校文化发展,同时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与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学分制模式下,只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意见[DB/OL].(2012-06-01)[2016-0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B/OL].

[3]盛洁,倪艳.学分制模式下增强高校班级凝聚力的路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68-70.

[4]孙茜.大学文化治理视角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J].文化学研究,2015(31):38-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