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

班级活动观察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篇

一、抓住特殊时段的观察,以洞察人心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对于任何事件、任何时间都可以试着去观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观察学生的言语谈吐、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例如校运会上,你可以观察到有些学生对运动员的获奖消息欣喜若狂,有些学生则无动于衷。于是,你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看出他们对集体荣誉感的态度。再比如,观察学生的课间交往行为,可以着重观察学生在教室里的言谈举止,对学习活动是否焦虑或不耐烦,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有无挑衅或攻击行为,有无退缩、冷漠的行为表现等。所有这些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有用的。

二、抓住机会观察,以长善就失

观察学生并不在于一朝一夕。在课堂上可以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平时上课总是趴在课桌上,但在一次公开课上,对于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他能勇敢地举手发言。我抓住契机,马上在课堂上表扬了一番,树立了他学习的信心。在以后的课堂上,他表现很活跃,讨论问题也积极起来了。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三、抓住多条线的观察,以全面攻略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还应注意把学生的校内表现和校外表现结合起来,把观察和调查结合起来,做到多方面、多途径观察。

要认真地观察、了解,研究每位学生的信息,使头脑里同时得到多种获取材料的通道。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迷恋电子游戏,影响了作业的完成和学习成绩。这些情况,教师仅靠学校和课堂上的观察往往难以找到“病根”,需要通过多方调查,从其同学和家长处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掌握他在校外的表现,结合平日观察,“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观察的背后需要思考,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加以重视。有些事虽小,却不能熟视无睹,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班级中一些常规的检查是必须的。

1、查细节现象,抑不良后果。班级中有些事情虽不会对班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酿成个人的不良后果。如对班级学生的迟到现象一定要查明原因,迟到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另外的问题。去年我班有位女同学早自习屡屡迟到。开始两三次,出于人情化考虑,也为了给她留一点面子,所以我只是口头警告了一下,也没细问。可没奏效,势态继续发展。于是我找她谈心,通过谈心了解到她迟到的原因有几点:一是自身的作息时间存在问题,晚上很早就想睡觉,所以家庭作业是凌晨起来做的,做好了再睡下去,总是睡过头;二是对英语学科有点反感,因为每天都要背诵;三是家长在家里经常唠叨,迟到是对父母反抗情绪的体现。这位学生在我面前哭了起来,我意识到她的情况确实复杂。我安慰了她一下,也表扬了她凌晨起来做作业说明自己是极其要求上进的。后来,我多次与家长联系,并多次家访,在家校合力的作用下,这位学生不再迟到了,学习成绩也日益进步。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2篇

学校德育观察工作通常有这样几个难点:第一,德育观察过程可操作性差,而且极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第二,德育观察往往“脚踩西瓜皮”, 多是“无意观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少事先规划,目标不够明确。第三,德育观察的目标性、科学性不强,以至于对德育工作过程的指导常常缺乏针对性,浮光掠影,难以切中要害,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据此,我们提出 “一周一个点”的德育观察模式,即每周选择某一个“观察点”,运用多种方法强化德育观察与指导工作。

一、“一周一个点”的谋划与选择

认真谋划与选择好每周一个观察点,是德育观察成功的关键。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德育观察点的谋划与选择。

(一)谋划德育观察点

在谋划德育观察点的时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解细化:

一是物的因素。德育观察点可以从物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对物的观察,了解德育成效并提出对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各班级打扫卫生工具、课桌抽屉、教室讲台、班主任工作手册、点名册、班级日志、学生班会记录等,凡是与“物”有关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德育观察的对象。

二是人的因素。德育问题和成效最集中反映在学生和教师身上,因此对人的观察至关重要,如学生的着装、发型、坐姿、按时上课、课间行为等,教师的提前到校、按时到岗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观察的对象。

三是时间因素。德育观察要从一日时间、一周时间等不同维度进行设计:从一日时间看,可以设计各班级晨会执行情况、大课间纪律情况、晚自习情况等不同观察点;从一周时间看,可以设计班会执行情况、一周缺勤人数等不同观察点。为保证观察全面、客观,还要选择在不同时间段进行。

四是空间因素。从空间角度选择观察点可以拓展德育观察视野。拿教室来说,教室内我们可以选择教室的门窗、黑板作为我们的观察点,教室外我们可以选择集会后的广场、实验室等场所作为观察点。

五是活动因素。活动最能体现出一个集体的德育成效,也最易暴露出一个集体的德育问题,因此可以抓住各项活动进行德育观察。如广播操,可以选择各班级的整齐度、期间教室状况等等作为观察点;如升旗仪式,可以选择各班级方阵、各班级旗手、着装的整齐度、脚部动作等作为观察点;如运动会,可以选择入场方阵、各班级秩序、通讯稿等作为观察点。

(二)选择德育观察点

明确了可以通过“物”“人”“时”“空”和“活动”五方面去谋划德育观察点,那么就可以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设计出数量众多的观察点。如何合理选择观察点呢?

首先,选择观察点要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有利于德育工作提高和改善,即坚持针对性原则。如在日常的无意观察中,我们发现部分班主任在参加会议时不带班主任工作手册,不做会议记录,我们便将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的会议记录作为一周观察点,在某次会议时,通知全体班主任会后上交班主任工作手册,观察本次会议记录,以此提醒和督促全体班主任参会时携带班主任工作手册并做好会议记录。

其次,在选择德育观察点时,要考虑当前的工作情境最适合观察什么,过了这个时间段,这个观察点便不复存在了,那么就急需观察这个点,即坚持适时性原则。如在某次大型考试之后,有的班级未及时清除贴在窗户上的考场标志,针对于此,我们便将窗户上的考场标志作为观察点。

最后,在选择德育观察点时,同一个学期需要考虑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学期还要考虑同一个方面,同一个观察点在不同学期观察时还要更深入地挖掘观察内容,即坚持全面性、反复性和创新性原则。如不同学期观察班主任工作手册,可以从会议记录、班会课备课、工作记录的规范性等不同侧面进行观察。

(三)选择公布观察点的恰当方式

公布德育观察点的方式有三种,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其实现的目的各不相同。

第一,做好学期计划。开学初公布一个学期“一周一个点”的大致观察内容,只公布16个左右观察点,不排列顺序,目的在于引导各班级重点关注这些问题,以发挥德育观察的导向作用。

第二,做好周计划。在多数时候,可以提前一周公布“一周一个点”的观察内容,以引起各班级对该问题的关注,促进各班级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

第三,保密观察内容。只有在极少数时候,为了检查或验证某项工作的效果或执行情况,可以事先不公布观察内容,进行突击观察。

二、“一周一个点”的操作方法

让德育观察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可操作的方法。

(一)“一周一个点”实施的基本步骤

第一,在实施德育观察前,精心谋划,合理选择,确定观察点,做好必要的观察准备。如选择升旗方阵的旗手作为观察点,事先就需要思考“观察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点进行观察”,并安排好观察人等。

第二,进行实地观察,并拍照、摄像或截图。开展“一周一个点”的德育观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用图片或视频记录观察结果。如某周选择黑板报作为观察点,就可以用相机拍摄所有班级的黑板报;又如某周选择“学生离校之后的教室”作为观察点,就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观察各班级,并进行截图。

第三,撰写观察总结。在完成一次德育观察之后,要对该次德育观察进行书面总结。总结通常包括对各班级现象的描述、德育成效的总结、存在问题的归纳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建议等几个部分。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3篇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指南》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邀请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专家来园指导,并组织教师去其他实验园现场观摩学习,进行参与式的培训,加速了教师对《指南》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我园教师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

一、从班级空间的布局,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我们走进幼儿园班级,通常我们看到座位的安排都在教室中间,整个活动室布局给人感觉是框架式的,幼儿被束缚在固定的区域,没有自由的空间。我园教师凭着对《指南》的理解,大胆尝试,打破了六组格局,合理划分区域,用柜子把各区域隔开,形成不同的区域,将桌子放进区域,幼儿坐在区域里活动。然后在区域中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室的中间保留一块集体学习区,如果集体教学需要,可以把幼儿聚集到集体学习区来开展如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将区域和集体活动相结合。这样的尝试,首先方便幼儿收放材料,其次幼儿在区域内活动,有归属感,并大大减少了活动时的相互干预,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充分满足了幼儿活动对空间的需要。尽量把有限的空间变得更加开放,空间利用更加合理,幼儿在各个区域中的活动更加自主,学习更加愉悦,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从班级环境的创设,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前走进我们的教室,我们不难看到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挂在墙上,主题墙上也大多是我们教师的手笔,看上去美观,却没能体现出环境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性。而现在你走进我们的教室,首先在环境创设的高度上有了很大变化,主题墙的高度是适合幼儿可以参与的,幼儿不再需要抬头看环境,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幼儿参与的足迹,看到了幼儿的成长轨迹,老师只是为幼儿提供一个框架、一个背景,幼儿成了环境的主人,充分体现了环境在幼儿园的作用。

三、从活动的组织形式,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幼儿园的活动形式有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学活动、个别活动。《指南》实施前,我们走进班级看到班级多数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活动只是在区域游戏延伸可以看到。而现在我们的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首先在活动前学会分析了课程,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首先对本年级的课程进行研究,讨论哪些活动需要集体教学?哪些活动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的教师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和整合,把教学活动自然地融入区域活动,幼儿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索、协作的机会,更加便于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和观察,操作性更强,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效率。

四、从区域游戏的开展,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过去,我们走进每个班,区域的设置无外乎角色区、认知区、建构区、美术区、阅读区等,但是几乎每个班都有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美食街……走进每个班感觉差不多,这些都是幼儿喜欢玩的游戏还是教师设定的游戏?教师通过对《指南》的理解,如今,走进我们的班级,从入区卡的设计、游戏规则的制定、材料的投放都是来自幼儿自己的创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1)优化了幼儿入区的形式。入区卡:小班入区卡采用了套圈,并按颜色分类,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圈,简单易行;中班幼儿入区卡采用名片形式;大班幼儿自己自制入区卡。(2)优化了游戏规则。小班以图画为主;中班幼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班幼儿以文字形式。(3)优化了游戏材料。小班以成品、辅助材料为主;中班以半成品为主;大班以废旧物品为主;目前教师游戏的开展。(4)优化了游戏指导。教师知道了从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入手,才能获得介入和指导游戏的依据,并通过参与游戏间接指导。教师要把握时机,参与游戏。(5)优化了游戏的评价机制。游戏评价是区域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提出新要求。

五、从观察幼儿的角度,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还要有一颗会观察的心。很多幼儿园都会让教师写幼儿观察记录,教师也不例外,起初在没有进行《指南》培训前,教师一直把幼儿观察记录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为了观察而观察,这些观察记录大多数是我们教师的语言,并没有记录幼儿的真实行为。学习了《指南》,我们更加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明白了观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明白了什么是观察。观察是通过教师的感官知觉了解儿童的历程,是教师针对某一名或一群儿童的行为采取包括看、听、思考等方式收集儿童资料的过程,是教师用“心”感受和体会儿童的行为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要观察?观察幼儿就是让我们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如何观察幼儿?首先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和内容。其次,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然后学会观察记录与分析。最后进行反思与调整教育活动。教师懂得了观察幼儿的重要性,从开始的为了观察而观察,成为自发性的主动观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及研究水平,从而促进了幼儿发展。

六、从幼儿一日生活,看教师行为的转变

“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是追求幼儿园教育的自然与无痕,让幼儿园教育与生活实现一体化。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十六个环节,再也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渗透,每一个生活环节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如,入园离园涉及健康领域;餐点、饮水、如厕、盥洗等生活环节涵盖了健康领域、语言领域以及社会领域等,总之,教师不再认为教育只是在课堂上,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4篇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课堂观察技术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质的转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和实践实现有机融合,学生已成为整个教学的中心。但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情况,课堂观察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成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之间的关键性纽带,为教师全方位深入了解英语课堂提供了重要的支架。在课堂观察技术作用下,教师可以多角度观察、分析并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策略

1.注重捕捉生成,不要过分强调预设

从某种角度来说,课堂是动态的,但又不是动态的,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的教育对象,不能用预设性代替英语课堂的生成性,必须随机捕捉课堂生成。以“TV programmes”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随机捕捉课堂生成,巧妙地导出新课题。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大都喜欢娱乐活动,也喜欢看各种电视节目,但太爱看电视并不是一个好习惯。结合该课题,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I like watching music video because of making me relax. What about you?” 在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要多观察班级学生对该问题的反应。当然,班级中会有学生回答到“I never watch TV.”在听到这样回答之后,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多观察班级学生,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灵活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在肯定该名学生答案之后,巧妙地提出相关的问题,“How do you spend your free time?”在提出该问题之后,班级学生会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周围学生讨论起来,迅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新课题,进一步拓展课本内容,随时观察班级学生的互动情况、做笔记情况等,实现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他们已有的潜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学科。

2.注重有效引导,不片面强调自主合作

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注重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引导者等角色,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扮演旁观者角色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管理意识,能够有效驾驭课堂,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以“Shopping Reading”为例,由于这是一个情景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特点,结合章节内容,合理划分小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明确角色分工,落实到每位成员身上,诠释好不同角色,比如,经理、收银员、售货员,使其全身心投入对话表演中。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在表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及时予以纠正,避免学生趁机打闹、说笑,课堂一盘散沙。这样,在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意事项

在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应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时候,需要对一些方面引起重视。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全方位分析班级学生的已有水平、兴趣爱好等,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以观察任务为纽带,合理选择观察位置。如果是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尽量选择靠前位置。如果是在课堂教学中,观察班级学生的小组活动,尽可能选择离学生较近的位置。比如,在小组表演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进行表演,教师可以站在讲台两边观察每位学生诠释角色的全过程,及时发现每位表演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尽可能让学生处于自然状态。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显著特征,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用适宜的观察方法,尽可能不要引起班级学生的注意,避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准确记录课堂情况,这样才能促使观察结果更加准确、客观。最后,教师要准确区分课堂观察、公开课。就课堂观察而言,授课教师、班级学生、同事都可以成为观察者。就公开课来说,教育专家、教育科研研究者等才是主要对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教师注重课堂反思,优化课堂教学,确保英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不是评价课堂教学优劣。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观察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优化和学生的沟通方法,改善师生关系,还能优化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课堂观察技术作用下,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修改围绕新课题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并学习其他英语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英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以此,促使初中英语教学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婷婷.课堂观察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2]骆志芬.用课堂观察技术探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6):35-38.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6篇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7篇

在中医典籍《难经》中将四诊概括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人体所表现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都在诊察之列。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班主任要细心发现、耐心疏导、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如同一名炉火纯青的老中医那样,善于施展“望、闻、问、切”的功夫,诊断班级和学生情况,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望”即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了解班级。首先,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如果你不是他最信任的人,他是不会向你敞开心扉的。但是学生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交往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发出信息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班主任应该从不同的侧面,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有效的观察。如此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特长技能、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活动范围、定位对象等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内在的特点,并对典型学生、典型特点做好观察记录。

其次,对学生群体的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班委会有无经验,威信和号召力,是否关心集体,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了解班级内各个群体的首领作用发挥如何,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了解非正式群体活动是否能接受班集体的正确导向;了解正式群体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是否良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间的关系是否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间有何矛盾等。

最后,对班集体的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班风是否良好,是否有正确的班级奥论,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奋进的锐气,是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策略性、灵活性和技巧性。如,观察表情可以分析学生的心情。

此外,还可通过组织活动观察班级是否有凝聚力,学校举行运动会,班上的学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赢了,大家一起鼓掌;输了,全班同学一起安慰,他们的表现令我感动。我在心里说:“即使输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班上的凝聚力。”

通过“望”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闻”是从系统获取信息的另一个环节。俗话说:“言为必声”“弦外之音”,要做到闻其声而知其人。比如,从上课时班长的“起立”声洪亮、有力、干脆,说明班长充满自信,班级工作开展顺心。反之,则说明班长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通过“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1.听学生的议论,从学生的谈论中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关心的事情。每当下课十分钟,我都会来到教室跟学生打成一片,下午放学后亲自带领他们跑步锻炼。这样,自然就听到了学生很多的你不了解的情况;2.听科任老师的反映,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老师对班级的看法等;3.听班干部的汇报,了解班级工作开展如何,班级有无进步等。4.通过班委会进一步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家的诸多表现。每周五的下午的第七节课就作为我们班干部例会,从中能够较全面地听到班里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

如果说“望”“闻”是了解学生,了解班级的起步、基础,是从系统获取信息,那么“问”就是在望、闻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关键,是进入系统的探针。问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和一切与你要了解信息的相关人员。因此,通过问,既重视了与家长的联系,又通过家访,不但了解了家长,还与家长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了解,产生了感情,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每个学生,重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工作做起来比较从容,比较有把握。

“切”即“切入”。是叩启心扉让灵魂闪光的手段。通过望、闻、问,你基本了解你的学生你的班级,这时你已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到适当的基本切入点,然后掌握正确的切入角度和方式,抓住最佳切入时机输入你的有效信息,激活学生、班级自身的潜能,使你和学生、你和班级之间产生和谐振奋。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和班级达到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目的。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86-01

面对中职学校特殊的生源,班主任如何才能让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呢?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谈一下个人的一点体会。

1 班主任应了解学生

1.1 通过观察

观察可以让你最快的了解学生。班主任不仅需要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也要观察学生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有计划地观察学生,从而在某些特定的活动中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观察学生不能盲目,应有有计划地进行,教师更不能通过表面的、偶然的现象,对学生做出单一的评价,而是要从学生一系列的言行中加以分析和比较,最终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1.2 通过谈心

通过谈心,可以弥补观察的不足,更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谈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找学生一对一的交谈,可以就共性问题几名学生座谈,也可以就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不拘形式的漫谈。找学生谈心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计划地进行,对谈心的话题、地点、时间、语气、态度等都要认真琢磨,最后把相关情况记录下来加以分析。

2 班主任应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

2.1 为每一位孩子明确价值观导向,促使每一位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学初,就要明确班规、班训,使每位孩子知道该如何做人做事。一条条的班规学生是很难记住的,可以将班级的奖惩条例贴在班级粘贴板上,对于一些习惯调皮捣蛋的学生有必要让他们抄写一遍,有利于规范他们在校的行为表现,也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利用班会及时了解班级动态,调整班级发展方向。

2.2 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级具有“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开学初要确立个好班长和生活委员,负责班级的大事小情。当选的干部首先要有好的人缘,其次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干部队伍的组建中要精心培养。笔者每次在班会上都会请班干部发言,反映班级管理情况,之后评选出进步之星进行表扬,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对于该批评的也要及时提出行为导向。

2.3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孩子的班级荣誉感

中职学校学生在体育、文艺等方面往往是比较擅长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以彼之长、补彼之短。在活动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样他才会变的积极阳光。

最后,对学生的管理要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强,不喜欢说教,而对于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他们还是爱听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也可以转化到学习中去。作为老师,千万不能揠苗助长,对问题学生没必要过于严格,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

3 班主任应关爱学生

班主任要有爱心。法国罗曼・罗兰说得好,“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得黑暗”。班主任首先应具备爱心,爱学生, 从“爱”出发,爱而不溺。努力去了解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细心爱护来管理班级。

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对待学生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跟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始终遵循个体差异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利用微信及时了解同学们中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同时,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习情况;与家长联系,了解并换位理解学生产生个性差异的原因,努力提供给学生一个最适合其本人的教育。

总之,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其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在对学生奉献和付出的同时,也要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中职班主任。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9篇

第一方面:教师团队建设

1.阅读经典书籍,树立教育梦想

一年来,教师们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们的建议》、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以及《论语》、《唐宋词十七讲》、《数学思想概论》等书籍。阅读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对教育的深层理解和持续思考,“经典引领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和行动。

2.观察研究学生,走专业发展之路

家访、写观察日记、面对面沟通是初一年级班主任观察、研究学生的三大主要武器。班主任每两周挑选班级中好、良、中、差各4名学生,从上课状态、作业质量、值日参与、言语态度、行为习惯、课余活动、师生交往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持续观察和研究,并写出观察日记,分析现象成因,从而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每学期与每名学生应至少有3次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谈心,并将谈心内容整理成教育叙事。

第二方面:班级文化建设

1.师生深度编织教育生活

初一年级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学习广播操、军训、汇操表演、学校运动会、《爱的教育》读书演讲、诗歌朗诵会、年级合唱展示、实践活动、考试表彰会、样本课程展示、“同唱一首歌,共抒爱校情”合唱比赛等。这些活动,对于学生认同班集体,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预先设计—关注学生表现—总结调整”的活动组织思路,使有共识的价值系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形成。活动不再是负担,而成了生成和发展班集体的重要平台。

2.用阅读和写作形成核心价值,形成班级免疫系统

班级形成核心价值,可以使其具有强大的精神免疫力,使班级的学生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阅读和写作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这件事:晨诵、整本书阅读、榜样日记、每周工作总结。

晨诵课开发了《金子铃子诗集——向着明亮那方》、《狄金森诗选》和《义务教育必背古诗文》,诗歌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引导着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

榜样日记是在年级部分班级开展的寻找身边偶像的活动,要求学生选定身边的一个学习对象,持续观察他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见贤思齐,谋求自身的改变。

班主任每周末对上周班级工作做书面总结,并对下周班级工作提前规划,收集齐后,下发到各位班主任手里,大家集中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家校合作,共促班级发展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替罗非班 TIMI分级

采用急诊PCI能够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梗死的冠状动脉开通,拯救尽可能多的存活心肌,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但是心肌灌注不良等现象受到临床关注。本文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所选患者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胸痛持续时间>30分;心电图有2个或者2个以上相邻导联出现ST断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0.1mV。同时排除对试验药物过敏患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主动脉夹层、试验前1年内有脑血管疾病患者、自发性出血或者有出血倾向患者、血液系统疾病、3月内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7±4.3岁,体重65.4±7.4kg,合并有高血压19例,糖尿病6例;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情况,单支血管病变22例,多支血管病变17例;梗死血管部位,前降支23例,回旋支5例,右冠状动脉11例。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5±5.4岁,体重66.7±8.7kg,合并有高血压18例,糖尿病7例;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情况,单支血管病变20例,多支血管病变19例;梗死血管部位,前降支21例,回旋支8例,右冠状动脉10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在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术后应用氯比格雷片75mg,日1次,阿司匹林片100mg,日1次,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12小时1次,皮下注射1周。对照组术中均给予肝素8000U。观察组术中患者均给予肝素8000U,同时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欣维宁)10μg/kg,静脉注射(3分钟),继之1.5μg/(kg·分),持续静脉泵注24小时。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术后2周内出血发生情况,术后2周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新近心肌梗死、任何原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情况)。

TIMI分级:①0级:血管闭塞,远端无前向血流;②1级:对比剂部分通过闭塞部位,但不能充盈远端血管;③2级:对比剂可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对比剂充盈及清除的速度较正常冠状动脉延缓;④3级:对比剂完全、迅速充盈远端血管并迅速清除。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为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P<0.05)。见表1。

两组术后2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5)。见表2。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能够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但是急诊PCI的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影响了患者预后,可能与患者并存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有关系,血小板常处于活化状态。另外,PCI术中器械扩张使冠状动脉局部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内皮被破坏,从而启动凝血过程,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其次就是支架本身诱导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是PCI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的关键之一,所以采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替罗非班属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特异性高,能够抑制凝血因子Ⅰ介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研究表明,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能够抑制血小板释放相关缩血管物质和炎性因子;

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管状态和炎性反应,所以能够改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管血流。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替罗非班能够提高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慢血流、无复流情况,改善冠脉再灌注;观察组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替罗非班能够有效的增加梗死相关区域再灌注,降低心肌缺血再况。总之,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梗死血管血流,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强,傅向华,信栓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对心肌存活性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1):811-812.

2 毛剑辉.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11(2):45-46.

3 李皓亮.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67-68.

4 何亚磊,黄新平,孙琳.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疗效观察[J].大理学院学报,2009,8(12):49-50.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1篇

一 幼儿园班主任的定位

幼儿园的班主任工作与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既有着本质相同点,又有因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不同所具有的特殊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又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她既是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具有专业幼儿教育知识技能的工作者,又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是善于引导孩子,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良师益友。她是幼儿的人格楷模、精神领袖,也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能只靠热情,还需要真爱的付出,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第一,爱。面对纯洁无邪的孩子,只要我们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当然,这颗爱心里还要有我们的尊重、我们的关爱、我们的责任。

第二,耐心。既然是一名班主任,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决不能急于求成。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的理由。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询问,了解幼儿的动机,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对学习上反应慢的幼儿,更要循循善诱。此外,做幼儿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行为及个体需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尊重幼儿。提到尊重,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同样是和孩子交流,“蹲”与“站”、“弯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第四,公平。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对待班内每一个孩子,不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是丑或是美,是穷或是富,我们一定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偏宠,否则,我们就会失掉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

二 幼儿园班主任应具备的文化、专业素养

第一,幼儿园班主任要有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幼儿园班主任要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常识、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文科学沉淀、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其中幼儿教育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幼儿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第二,幼儿园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是班主任了解、教育幼儿和家长的基本功。班主任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就应做到:(1)要在对幼儿关心和负责的前提下进行观察。(2)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观察。对学龄前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道得越多,观察就会越准确。(3)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通过分析综合,达到理解幼儿和教育引导幼儿的目的。(4)观察要仔细、翔实,要做到特殊情况不忽视,细微变化不粗心,短暂现象不放过,偶然症状不马虎。

第三,幼儿园班主任要有沉稳冷静的自制能力。幼儿园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特殊的教育环境。作为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和幼儿,还要处理一些幼儿园、班级之间、家长之间的突发事件。所以幼儿园的班主任要善于自我控制,保持冷静、沉着的情绪,要遇事不怒,机智地对待各类问题,注意调控自己的感情和言行,使幼儿在良好心境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与疏导。班主任要在幼儿和家长面前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愉快、乐观、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幼儿和家长。

三 班主任工作应注意协调好的关系

第一,协调好与领导的关系,让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要协调好班内老师之间的关系,要让老师们明白我们要做什么。(1)做好个人情感的沟通,也就是以朋友相处,诚心诚意相待,让老师之间工作时有更好的默契。(2)做好工作中的沟通,让老师明白我们做的每项工作,争取做到思想同步,共同进取。(3)要做好班内老师家属的沟通。家庭是工作中强有力的后盾,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在外工作更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更好地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2篇

一、细心观察学生,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之前的班主任工作,我一般都是采用我主导,学生听从,然后学生提意见,我再纠正学生错误想法的做法。模式化的过程使得课堂气氛多少有些死板、单调。长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给自身及学生都造成一个“假象”,学生们好像少了班主任,地球就不转了,每天早晨早读前到教室都看着班主任来了没,班主任没来,学生就不开始学习,卫生也不做了,就等着班主任发号施令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只有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留意他们细微的心理变化,细致地分析这些心理表象和外在行为的内在根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帮助他们为今后自身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并理解所传达的学习心态的信息。学生困惑时经常会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理解了学习内容时则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面色沉重,双眼微合,双唇紧闭,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专心听讲时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时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不耐烦时或双眉紧锁,频吐烦言,或焦虑不安,左顾右盼……只要教师注意观察,就能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

学生的目光往往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绪,教师应注意捕捉并体会学生目光所传递的信息。学生的目光或期待、急切、专心致志,或困惑、茫然、游移不定,或心领神会,或疑虑重重,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交谈不重目的,重过程

一名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寻找到心灵的触点,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是家常便饭,但是大多数谈话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我也不例外。我后来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我们找学生谈话,目的性极强,总希望能借这次谈话解决一个问题。其实大部分被谈话的学生都不能理解这个目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当然无法让谈话获得应有的效果。

于是,我在随后的谈话过程中,尽量放慢语速,把眼睛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来揣摩他们的想法及其心理状态。是厌烦还是渴望,是失望还是欢喜,都可以观察得出来,然后在交谈过程中,适时改变问题和回答,让学生从不耐烦到乐于倾听。学生的身体语言也会透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常,学生在专心听讲时,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或者双手平放;困惑不解时,就会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在弄懂了一个难点后,会改变原来的体态,时常身体后仰;不耐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摇晃身体,或叉臂抱胸,或跺脚颠膝。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体态语,细心体会,会收获一笔不可小视的教学信息。

三、尽量全方位“解读”学生

本学期,笔者的班级曾经出现过一起偷盗事件,事发突然,“小偷”很快被找到。事件过程持续时间并不长,但这种偷盗事件的后续工作难度却大得多。肇事者的家长执意自己的孩子继续留在班上,因为这件事对于班级舆论的影响很大,其他学生们看待这名学生的眼神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位学生自己也表现得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神变化并不完全一样,有些学生的眼神表现出来的是愤怒,有些学生是惧怕,而有部分学生是同情和体谅。为了扭转班级中一些同学对这个学生的偏见,创建友好的、互助的、和谐的班级氛围,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耍了一个“手段”:鼓励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但在实际选择参与讨论的同学时,我尽量考虑那些我平时观察到的给予那位同学以原谅眼神的学生。毫无疑问,在班会课上,因为这些孩子始终对那位同学持有宽容、善意和愿意再次接纳的态度,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尽管持有不同想法和意见,但逐渐被感化,心结被打开,舆论氛围不知不觉中被引到了“原谅”这个主题上。比起班主任单纯的说教,学生们自己的想法更有说服力,经过讨论,班上大部分同学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渐渐地原谅了这名学生。我用这种方式尊重、保护了那位同学那颗很要面子的自尊心,而且他对我的批评教育也能欣然接受,变得和以前同样快活了,他也很愿意把班级的工作和他个人的学习及生活的一些事情主动地和我谈一谈,我也因此对他了解了许多,他也非常信任我,无论有什么事都要说给我听一听。

四、“解读”学生应注意的几点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3篇

一、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观察。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三、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4篇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综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方式及职业性质等特点,我认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

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观察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

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

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

可见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

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

三、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交谈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交谈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称职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

班级活动观察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望、闻、问、切”  班级管理  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术,但我在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也同样使用于我的教学管理,并且深有体会.因为做学生的工作就是从了解开始,你不了解学生、工作就容易犯盲目、主观的错误。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了解班级,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来表达你的思想,再用你的思想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的行为。而了解学生,贴近学生,使你被学生接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有效方法,我觉得应从望、闻、问、切四个环节入手。? 

 一、“望”即观察?   

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了解班级,首先是对学生个体的观察,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开放是有向的,如果你不是他信任的人,他是不会向敞开心扉的,但学生通过与其他个体的联系、交流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发生信息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所以班主任应从不同的侧面,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如此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特长技能,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活动范围,定位对象等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内在的特点,并对典型学生,典型特点做好观察记录。其次是对学生群体的观察,通过观察了解班委会有无经验,威信和号召力,是否关心集体,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了解班级内各个群体的首领作用发挥如何,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了解非正式群体活动是否能接受班集体的正确导向;了解正式群体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是否良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间的关系是否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间有何矛盾等。通过观察了解班风是否良好,是否有正确的班级舆论,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奋进的锐气,是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策略性、灵活性和技巧性。如观察表情可以分析学生的心情。? 

 二、“闻”就是听多方面的反馈信息?   

通过“望”得到的信息有限的,而“闻”是从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另一个环节。俗话说:“言为失声”、“弦外之音”,要做到闻其声而知其人。比如从上课时班长的“起立”声洪亮、有力、干脆,说明班长充满自信,班级工作开展顺心。反之,则说明班长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通过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①听学生的议论,从学生的谈论中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关心的事情。每当下课十分钟,我都会来到教室跟学生打成一片,下午放学后亲自带领他们跑步煅炼。这样自然就听到了学生很多的你不了解的情况;②听科主任老师的反映,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老师对班级的看法等;③听班干部的汇报,了解班级工作开展如何,班级有无进步等。

 三、“问”可以升华师生感情?  

如果说“望””闻”是了解学生,了解班级的起步、基础,是从系统获取信息,那么“问”就是在望、闻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关键,是进入系统的“探针”。问的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前任班主任和一切与你要了解信息相关的人员。特别要重视家访,通过家访,不但了解了家长,跟家长作了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了解,产生感情,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每个学生,使我的工作做起来比较从容,比较有把握。?

 四、“切”则输入有效的管理信息?  

“切”即“切入”。是叩启心扉让灵魂闪光的手段。通过望、闻、问,你基本了解你的学生你的班级,这时你已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到适当的基本切入点,然后掌握正确的切入角度和方式,抓住最佳切入时机输入你的有效信息,激活学生、班级自身的潜能,使你和学生你和班级之间产生谐振奋。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和班级达到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目的。所以发现问题后,你要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耐心询问,积极开动脑筋去发新的问题、新的疑点,并不失时机地发现问题的实质,找到切入点,切中问题的要害使问题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望、闻、问、切四个环节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是要穿插交错进行,贯彻到班级管理的始终。?

参考文献?

1.牛冰山,赵京.教师素质论大纲.第二版.北京: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2.林流.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8(13)?

3.马兆掌,张宪尧.班级管理概论.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