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媒介心理学下的虚假新闻传播研究范文

媒介心理学下的虚假新闻传播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26 02:40:11

媒介心理学下的虚假新闻传播研究

摘要:虚假新闻是新闻界和社会的“痼疾”,它伴随着新闻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传播渠道的增加,大量的虚假新闻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何防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文章基于媒介心理学的视角,从媒介的建构和受众的角度对虚假新闻何以广泛传播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析,并对虚假新闻的防范提出建议。

关键词:虚假新闻;媒介建构;受众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传播是信息最重要的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信息获取平台,作为一个普通的受众,我们经常受到虚假新闻的误导,进而认为“新闻并非都是事实”,开始对媒体产生质疑。虚假新闻为何能广泛传播,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有怎样的接受机制,除外部因素之外,影响虚假新闻传播的内部因素有哪些?从新闻到受众,媒介影响着信息的传送,在虚假新闻被广泛传播的今天,媒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文章从媒介心理学的角度着手,去解答疑惑。

1虚假新闻的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信息的准入机制降低,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人们对新闻时效的不断追求,虚假新闻频发。在自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事件发生时开始小范围的在网络上传播,经大V或者是主流媒体转发,事件便迅速扩大。为了追求时效性,新闻核实就被省略,造成了更大范围的传播,进而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虚假新闻的存活周期开始缩短,网民、媒体也加入了新闻打假的行列,去质疑和求证。虚假新闻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在对近3年的虚假新闻研究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后,发现目前国内的虚假新闻的研究类型多样,并且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如法学、哲学、传播学等,大部分的研究主题多是对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分析并提出防治和规避的措施。也有学者立足于传播心理学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虚假新闻的产生并传播的内在成因,分析对受众的影响,这类的研究成果在逐渐增多。虚假新闻依旧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对其成因、危害、防治的研究,更加的多元化。

2媒介及受众对虚假新闻的影响

哈里斯的《媒介心理学》一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继而发现认知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行为等。

2.1虚假新闻和媒介建构

媒介建构的认知真实是媒介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关于媒介是反映真实的世界还是建构新的真实,哈里斯认为“媒介以多种方式反映世界,但媒介也选择的告诉我们周围的世界。[1]”从《新闻记者》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可以看出,自2012年后,互联网成为了虚假新闻的滋生地,虚假新闻开始在网络上产生和传播,这一趋势逐年增加,现在因为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又使之成为了虚假新闻的“重灾区”。每天在不同的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的新闻,但是报纸版面是有限的,记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涵盖一天的所有新闻,媒体和记者就根据新闻价值来选择新闻,著名的“议程设置”诠释了这一点,媒体不一定告诉我们怎么想,但却决定了我们想什么,尤其是在政治新闻中,媒体影响着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和认知,所以有了“你看到的真实是否是现实中的真实”这一争议。哈里斯在书中谈到“记者对事件的选择性报道通常处于一个善意的初衷,即为了以一种最完整、最准确的方式向公众去报道新闻,但有时也会出现记者对现实的建构超越了很多人可接受的程度。”[1]媒体、记者对新闻进行建构,决定报道什么、怎么报道。因何而建构虚假新闻?社交媒体、自媒体兴起后,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算法、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加入,使得更多的自媒体、客户端开始将目光投向新闻,传统媒体的声音减弱,导致了激烈的媒体竞争。传统媒体在争取新闻的时效性,自媒体、社交媒体在博眼球、吸引流量,冲突和不良的竞争开始在行业蔓延,内容至上和流量至上的两类媒体发生失调后,虚假新闻开始被大量炮制和传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娱乐化,严肃传统的新闻报道已经不满足于大多数人,为了迎合受众,部分媒体和记者开始把视角转向最便捷、能够吸引人的新闻上来,盲目的“十万+”带来了微信朋友圈的假新闻泛滥,以健康养生类、社会类新闻为主,如“这7种肉,医生已禁,比砒霜还毒”“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利用了中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以及较差的辨别力在微信上传播。微博的裂变式传播,为虚假新闻的发酵提供了很大的平台。近年来的多起事件均是从微博发出,媒体才跟进报道,“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就是典型案例。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并非只有源头的失范,新闻到达受众,被消化、被传播才是归宿,虚假新闻的传播也与受众的心理、行为密不可分。

2.2受众对虚假新闻的认知与传播

传播效果是评判新闻好坏的关键,任何新闻活动都在追求好的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效果增加或削弱。《媒介心理学》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媒介作为人们主要的认知来源,如何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继而影响人们现实世界的行为[2]。受众的认知、情感、行为影响着虚假新闻的传播和扩散,同时也被虚假新闻所羁绊。

2.2.1受众的认知在虚假新闻的传播中,传播效果是否会得到放大大部分取决于受众。当受众接收到新闻,就会利用自身的经验对其进行解读,由于受众的知识、信仰、经验等主观因素差异,对新闻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受众的认知失调时,就会导致对新闻的误读。加之,普通受众对虚假新闻的了解不多,很难鉴别和判断是否为虚假新闻。因为积累的传统媒体经验,受众对媒体是主动选择信任的,当社会不公正、涉及弱势群体的新闻出现时,因为人们的正义感和善良的品质就无意识的信任这一新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产生转发新闻或者募捐等行为,无意识的被虚假新闻所影响。2018年9月的“内蒙女教师车祸瞬间推开2名学生自己被撞身亡”事件,最先是《呼和浩特晚报》报道了老师在危急关头救了学生,自己却遭碾压最后死亡。后来多家媒体和公众号转发,人们感动于老师的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但最后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后,人们开始谴责媒体不仅消费了大众的爱心,也让逝者处在了舆论的风口。长此以往,正如“狼来了”的故事,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传统媒体失信于受众,将期待放至新媒体。受众关注的都是自己信任或喜欢的自媒体号、微博博主等,加上社交媒体的圈子这个“熟人社会”,就会放松戒备,选择相信自己地理位置上、心理情感上亲近的人,从而产生传播行为。

2.2.2受众的情感情感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动力之一。看电视时人们会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剧中,面对新闻事件,受众同样会有代入感,对于与自己经历有关的新闻事件会保持高度的关注和认同。和虚假新闻中的事件、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受众自身相关性较大的话,该事件就能最大程度的影响受众。虚假新闻的传播正是利用了受众的情感共鸣,使受众沉浸其中。2016年的虚假新闻“患癌保安资助四川贫困女孩”,通过媒体的报道,塑造了一位“情义保安”“嘉兴好人”,但事实是保安就是女孩的亲生父亲,被其隐瞒。涉及亲情类的社会新闻最容易让大众产生心理共鸣,因此这则假新闻才能引起关注,消费了大众的感情。

2.2.3受众的行为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取决于受众的认知和态度,还有受众行为。除了受众主动传播虚假新闻外,更多的是虚假新闻中传递出的内容、价值观念对受众产生负面影响。抹黑政府的虚假新闻、属于谣言的健康养生类新闻、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报道等,受众首先会信以为真,影响了对政府、媒体的公信力,倘若虚假新闻没有得到及时证实,受众模仿其中的内容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也会让受众产生社会不安定的心理作用,进而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3从媒介心理学角度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和媒介的建构、受众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看待虚假新闻并提出建议。

3.1从媒体层面

首先媒体、记者要为大众构建真实的信息环境,即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核实消息来源,不添油加醋、不恶意抹黑、不散布谣言。坚持“内容为王”,传统媒体要起到引导作用,不为了抢时效性而忽略新闻的本质,做好对传播平台的把关和监管,在虚假新闻发生时,要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事件的恶化。

3.2从受众层面

虚假新闻影响着受众,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众行为也会助长虚假新闻的传播态势。因此要帮助受众建立正确的认知,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不过分刻意渲染情绪化的报道,稳定受众的情绪,转变对媒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建立互相信任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哈里斯,著.媒介心理学[M].相德宝,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刘京林.媒介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比较研究[J].现代传播,2011(5):131.

作者:严纯 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媒介心理学下的虚假新闻传播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xwcblw/7399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