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馆信息素养论文范文

图书馆信息素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03 11:18:42

图书馆信息素养论文

1挑战

1.1行为上,读者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读者培训课堂人数下降在网络时代,课堂早已不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惟一来源,有什么不懂的利用百度、Google进行自主式学习已成为大多数网民的共识。据CNNIC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为4.9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3856万人,增长率8.5%,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9.3%。搜索引擎的大规模应用显示了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巨大变化,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利用网络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点在笔者对本校读者“以何种途径来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有高达72.1%的研究生、65.2%的本科生愿意选择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网络为自主式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读者拥有自己的电脑,在教室、宿舍,在任何方便的地点根据自己的时间学习自己想学习的内容。读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导致传统读者培训课堂的人数进一步下降。

1.2内容上,大部分图书馆读者教育内容陈旧单一,难以适应新的标准要求信息环境不同,用户的信息行为不同,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也不同。面对新的信息环境,英国SCONUL(SocietyofCollege,NationalandUniversityLibraries,国立和大学图书馆协会)2011年4月了信息素养七要素新标准:识别、审视、规划、搜集、评估、管理、。新标准与时俱进,增加了很多与网络学术环境相关的内容,如要会区分不同信息源、数据源之间质量、准确度、可信度、相关性、偏重等方面的差异,懂得控制检索的规模,能够高效地浏览网页、利用RSS开展课题跟踪,会使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知识管理和共享以及网络环境的风险防范等。新标准较之前纳入了更多与学术技能相关的内容,更注重对整个科研过程的体现,强调信息获取、管理、利用、传播等一系列能力的集中运用[1]。但目前大部分图书馆读者培训内容还是以馆藏资源的利用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为主,缺乏对读者新需求、新内容的挖掘,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新的学术生态环境的需要。

2机遇和空间

2.1宏观机遇: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21世纪是信息社会,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这表明,信息素养是融入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潜能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中国对信息素养教育也非常重视,2002年第一届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会上形成共识,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目标的核心之一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2]。在2012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三届四次工作会议上,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组组长薛芳渝进一步指出,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功能,直接参与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些宏观因素保证了21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2.2微观空间:读者的信息素养意识有待激发和提高图书馆读者培训课堂的普遍情况是:本科生的参与程度低,参与人数远远少于研究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生不像研究生那样有较急迫的科研需求,他们除了大四写毕业论文外,其余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硬性的科研任务。这一现象在网络环境下依然没有什么改变。许多本科生对图书馆的认识是:借书、还书、上自习,他们不知道图书馆还有可供他们专业学习利用的电子资源。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每天上网,经常使用百度、Google,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数据库、有什么作用,更谈不上利用了。即使是研究生,在网络条件下也很容易偏离自己的学习方向,把时间浪费在聊天、娱乐、看新闻甚至玩游戏上面。许多同学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来是想学习的,结果在网上东点西点,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这样浪费过去了。网络发展了,读者的信息素养意识却并没有自动提高,依然需要相关工作者对他们进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意识。虽然现在的读者对计算机和网络很熟悉,经常使用百度、Google,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信息素养技能就很高。王以君等在2011年对武汉大学图书馆读者使用搜索引擎检索网上信息熟练程度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基本(初级)检索,没有达到熟练使用的水平。在使用搜索引擎“高级检索”查询网上信息的熟练程度上,武汉大学大部分本科生、行政管理人员及教师用户都未能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信息需求的表达不准确和信息检索语言知识的不足。这些用户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库资源的“高级检索”,不知道如何利用布尔逻辑语言,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二次检索”筛选检索结果[3]。国外NguyenHongSinh等人在2012年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用户在检索数据库方面不熟练[4]。2013年,国内又有学者对本科生信息检索能力做了实证分析,结论是50%本科学生对信息源的识别、检索词的选择、检索工具的取舍、高级检索策略的构建以及检索结果的评价都存在困难[5]。而据笔者在对学校读者培训工作中的观察发现,即使是对电子资源利用较多的研究生,对数据库的认识和了解也十分匮乏。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利用过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别的数据库,特别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外文数据库了解甚少。这些都说明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息素养技能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工作仍然大有空间。

3对策

3.1改变观念,利用网络平台,创造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目前,高校图书馆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价主要还是囿于传统课堂,如开展了多少场培训、来了多少读者等。但实际上,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并不一定非要到图书馆培训室才能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用户的行为模式与学习习惯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利用网络平台,创造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泛在的信息环境突破物理空间障碍,不受固定时间限制,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让读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很方便地接收到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要创造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首要是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即将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资源提供在网上供读者自行学习与浏览。除了可以将馆内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读者培训讲座的相关课件放到图书馆网页上,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进行整理利用。目前,网上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资源很多,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已经过时的信息,图书馆员可以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及再创造,提供系统、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方面的资料,让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在图书馆网站上就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正确信息,而无需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中去进行信息的筛选和甄别。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网络化除了按类进行组织外,还应该提供关键字查询功能及人性化的链接功能。对于读者想查询但资源中没有收录的问题,平台可以自动链接到图书馆的网络咨询台或者是相应的学科馆员那里。现阶段,国内很多图书馆已经将部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挂到了网上,但内容还不够丰富,组织方式也只是简单地罗列,亟需在内容及平台功能方面进一步充实完善。要创造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除了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信息素养教育专栏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博客、微信等新媒体的利用。博客内容广泛、形式灵活,是非正式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图书馆以博客的形式构建信息素养知识学习社区,对读者会更有吸引力。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微信在高校读者群中相当普及,利用微信我们可以主动把最新的信息素养方面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读者,也可以利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即时解决读者在信息查找方面碰到的问题。手机微信是一种真正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贴身媒体,读者不管在哪里,都能够通过它直接获取信息。在手机微信中渗透信息检索知识,让信息素养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是普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

3.2质量为本,以信息需求为导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固然重要,但其背后的内容才是读者关注的落脚点。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永远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而言,提高教学内容质量并不是要一味地追求内容的高深,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在不同的学业阶段,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本科新生刚进入大学,对环境还比较陌生,对图书馆的利用以借阅图书为主。因此,新生教育可主要介绍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馆藏目录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查阅电子图书。大二学生以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为主,对文献资源有一定的需求,可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及一些简单的检索技巧。大三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外,还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文献信息需求最迫切的时期,如何比较全面地获取学术型信息资源,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方法等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大四学生的重心大多在实习或找工作上,可适当为他们举办一些有关择业和社交礼仪方面的讲座,推荐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做研究或做项目为主,要完成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自发性学习、碰到问题自己可以去查询相关资料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研一阶段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与专业相结合,要有一定的深度,可侧重介绍一些专业外文数据库的使用。网络环境下,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人们可在搜索引擎、各种虚拟社交网络、图书馆网站等途径之间任意选择来满足其信息需求。OCLC对学生们的调查显示,89%的大学生检索信息时从搜索引擎开始[6]。网络时代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信息环境的变化,如在信息意识方面,要加强读者对当前信息环境的认识,知道不同信息源类型的不同特点,了解纸质文献、电子期刊、网络文献及其它来源文献的相同和不同,树立持续获取新信息的学习习惯,把信息素养视为持续性的、始终贯穿整个科研乃至终身学习和工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可迁移技能,而不仅仅是图书馆使用方法。在信息能力方面,要着重加强读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鉴别能力。因为现在的读者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大量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与图书馆购买的规范化数据库相比,其复杂程度要大得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价和利用是当前读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此外,随着数字文献资源的丰富,一些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统计分析软件SPSS等,在当前的高校图书馆读者中也很受欢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高质量的实现有赖于图书馆员的高素质,环境的变化使得信息素养与许多新技术紧密相连,无线上网、手机图书馆、信息可视化、Facebook图谱搜索等各种新名词、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时期的图书馆员对新的信息环境、新的读者需求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技术、新内容要有善于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信息储备与信息能力,才能提供真正高质量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3.3加强合作,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共赢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早在20世纪,美国学者就喊出了“信息素质:合作就是力量”的口号,认为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学馆员的责任,而是教育机构各方面人员的责任[7]。在网络环境下,这种合作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为网络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一方面,他们更加独立自主;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需要引导。院系老师,特别是专业性授课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加强与院系老师的沟通与合作。嵌入式教学是图书馆与院系联合的最有效的一种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即图书馆员与院系任课老师合作,将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在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同时增强读者的专业学习能力。有案例研究表明,当教师与图书馆员合作时,图书馆员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相当大的积极影响,教师也愿意在更深层次上与图书馆员合作[8]。此外,与学生团体合作开展团体性教育活动也是读者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学校研究生会、学生会合作成立读者咨询委员会,由校研究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担任咨询委员会的会长、副会长,成员由校研究生会、学生会推荐的学生代表组成,每院两名,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各一名。他们除了随时反馈学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建议,还协助图书馆学科馆员在院系开展新生教育、参考咨询及各种培训服务。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读者咨询委员会在2013年上半年联合开展的“扬帆学术之路”研究生系列培训讲座,效果良好,参与者众,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的遇到的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合作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策略。网络环境下,加强合作,协同多方力量,形成共赢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是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既包括馆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也要求与馆外各种组织合作,尤其是后者在网络化的开放式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吴礼志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被举报文档标题:图书馆信息素养论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