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道德建设下的网络舆论论文范文

道德建设下的网络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06 10:52:25

道德建设下的网络舆论论文

一、网络舆论塑造并冲击道德价值观、道德信仰

网络舆论以其强大的功能,占据了新话语时代的上风。然而,历经千年后,传统价值观认为,一些为世世代代所认可的价值亘古不变,例如仁爱、正义、诚信等,不论在哪种伦理秩序中,都有其深刻意义。这是消极舆论再聚众施压也无法抹杀的。当今时代,受全球化经济扩张的影响,西方价值观念横扫世界,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严重冲击着经济交往秩序和方式,市场上呈现出非等价交换、价格欺诈现象,诚信缺失,交换主义盛行,甚至“爱情”、“友情”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也被拿去利用,造成生活中人们安全感的普遍缺乏。网络舆论的大讨论,由于没有一个统摄全局的衡量标准,问题往往最后被搁置了。正向价值的意义和作用仍然在寻找阵脚,仍然需要宣传、传承,比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这样一来,舆论方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价值之战”———多种伦理观念竞相并存,谁更有解释力?谁更贴近现实?谁更有理论生命力?这大大解放了以往官方价值观念“一统天下”的定势,“选择哪种道德价值?坚持什么样的道德实践?”这些疑虑正逐渐渗透给“消费者”自己。足以见得,网络舆论使得主体———在茫然的表征下获得了话语自由、价值选择自由。

网络时代,普通大众也有了话语权,网民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网民既可以从网上了解全球重大新闻事件,也可以报道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并对自己的新闻关注点“新闻”。网络舆论的话语权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但“话语领导力”依然客观存在。由于群体中的个人普遍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响,网民一般也可以分成话语主导者群体、话语跟随者群体。某一舆论的导向是否正确,既与坚持该导向的人数多寡有关,更与“强势”群体的“话语领导力”有关。再由于网民所在的社会阶层多样,实际遍布于中国大江南北,文化背景、受教育水平、知识涵养、社会经验、品德性格差异自然很大,关于某一事物的认知很难有完全一致的评判标准,而那些受教育层次低、经济地位薄弱、社会处境卑微、阅历经验欠缺者更难于生产“意识”,更容易担负和扮演起“话语追随者”的角色。在网络里发表的言论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比如经济欠发达、没有网络、受上网知识限制的人就也不可能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有调查显示,中国的网民主体为年龄在35岁以下、有一定文化程度、表现欲非常强烈的年轻人。网络舆论的核心群体一般是中高收入的年轻人。这些人的背景决定了不能真正地替弱势群体说话,弱势群体终将不能发声。其次,网络上存在一些“沉默者”。这些沉默者虽然关注信息但是很少发言,只是静观其变,主动放弃了话语权。与此相对的一类人就是不断地在各大论坛发表言论,但绝大部分是受雇于某个公司的网络推手。这会大大降低信息的可信度,造成信息垃圾的泛滥,不能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及其道德意愿。

话语力量的不平衡,间接影响着道德价值输出与摄入的程度。具备话语权的强势群体为维护自身(阶层)利益而粉饰特定价值,让道德为他们服务;而话语劣势者们由于“言微人轻”,又缺乏生产自己意识的能力、资源,其言语的力量也日渐式微了。由此看来,道德价值观的坚守,需要社会平衡机制的介入,辅助民众划清信仰界限,否则只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了。总之,网络舆论既帮助推广了好人好事,例如“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等小人物引出的大感动,帮助推广了美德善行,弘扬了社会正义,引导了良知、仁爱风气,有其积极一面。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了网络舆论这一新生事物及其系列特性,在幕后助推了道德事件向相反的方向走,或者散布伪道德、伪价值而加剧了道德困境的蔓延。以及话语权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了内涵上的不平衡,引致的被粉饰了的价值浑浊,从而消解了道德价值追求的原本意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建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二、网络舆论下道德知行严重脱节

参与网络舆论的主体是处于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人”,道德信仰和实践的主体也是“人”。作为主体的人,自有其复杂性。人类社会更是个极其复杂的组合,其中包括各个阶级、阶层、民族、社会集团,他们之间在道德上的差别很大;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其出身、经历不同,知识、水平、职业、教养种种的差异,尤其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里,即使同一个人,他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表现也会有差别和不同。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动与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被压抑了的情绪都显现在虚拟空间的社交中。网络舆论往往表现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这种言论不用对谁或者对某一方面的因素有忌惮,没有后顾之忧,不用考虑对谁承担责任。于是很多人到虚拟空间休闲娱乐,网络在满足了多数人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网络也收容了很多人的窥私癖、猎奇欲、发泄欲、对现状的愤恨与不满等。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宣泄的场地,无拘无束的网上冲浪就成为人们排泄工作生活压力的较为方便的途径。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人卸下了现实生活的身份角色,没有了“熟人社会”的监督,于是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经常导致网络语言暴力、恶性中伤、人身攻击等行为,背离了同情、关怀、怜悯、互助的伦理交往初衷,破坏了有序的道德环境。就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方面来看,一是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使人们在通过网络进行交往时,很有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伪装性,从而出现一些网络道德问题;二是人性心理的侵略性和占有欲,在网络这个无人监管的时空很可能更加难以节制;三是人性心理中的猎奇心理、好胜心理等都有可能通过电子网络时空的放大。

一般的道德热点问题通过媒体报道后,会沿着网络舆论途径迅速扩散,再激起层层涟漪。出于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网民会尽其所能控诉不良道德现象,信息传递过程中层层过滤,经过人人美化、夸张、添油加醋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信息传递环节越多,过滤越干净,信息丢失和失真程度更高。网络舆论就好比一个放大镜,再小的事也成了大事。一个道德细节马上可以激起全民热议,一件普通的道德小事会被层层解析,正如“小悦悦”事件。一方面,它提高了大众对社会道德、良知的关注,吸引大众参与道德评价,另一方面,它又事无巨细陷入学理式的“研究”,形成了定势思维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意义,催生了更多“语言的道德巨人”。时过境迁后,道德事件也只变成一段时期的一个记忆符号,暂时的心灵触动没有构成持续的道德行为坚守。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也只是暂时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已。同时,网络舆论背后的“大侠”、“温暖接力”在线时让人感到世间有情无限温存,然而下线以后面对冰冷的机器,很多人再次披上既定角色回归现实。关涉道德的争论也接着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距离实际的道德行为相差甚远。于是出现“知”“、行”两张皮。可见,网络舆论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网民关注道德,却难以使人持续坚持道德行为。造成知行不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技术对人的异化。主体的人浏览论坛的帖子,关注别人的评价,日积月累形成海量的道德事件信息,使主体应接不暇,各种论调竞相登场,多种多样的观点充斥脑海,日复一日主体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沦为观看论点比赛的观众。人在网络舆论环境中,急于保持同他人的一致,真话不敢说,假话也恭维,观点不同时索性“潜水”,缄默不语,事实面前丢失了说真相的勇气。网络异化与人云亦云,使很多人亦步亦趋,偏离了道德本义。思维僵化的同时,情感淡漠也甚嚣尘上。但这里至少表明:网络舆论之于道德建设并不是万能的,知与行应当统一,作为主体的人才是道德建设的根本。网络舆论只是道德建设可供参考的途径之一,舆论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决策,形成道德环境,正向的道德环境有助于道德风气的形成,加固道德建设;反向、消极的道德环境会破坏道德建设。

三、主体完善———道德建设的根本

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直线的,特别是在每次社会转型之时,往往都要经历一番“道德的阵痛”。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曾经发生过的“从纯朴的道德高峰上跌落下来”;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又一次的道德滑落,都使人体会到了这一点。处于19世纪中期的马克思曾经感慨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当属互联网络科技了。网络舆论作为一项技术的应用,从纯技术状况来看其弊与利目前是相抵的,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完备;网络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无好与坏之分,好坏在于应用者———人的身上。

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所能提供的效用也是有限的———宣传、聚焦,足矣。重要的不是怎么研究舆论,而是更加完善主体自身道德建设。主体道德信仰的确立,道德价值观的选择,道德意志的强弱,道德执行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道德面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纯粹地看技术如何,只是个伪命题。道德是一种从善恶的角度,用知、情、意来表现和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上,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个内容非常丰富,外延相当宽广的概念。它包括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道德实践(包括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和培养)等等。即使以社会道德而论,也包括例如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等许多方面,在各个领域里,又分别有着许许多多的具体规范。正是这些具体的准则和规范之间,不但许多是不协调、不同步的,例如仁爱与智慧,进取与遵纪,而且它们在各个时期的社会道德状况和水平里,所占据的地位和份额也是不同的。有的时代强调这几点,另一个时代又重视另外几点。而且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甚至与经济政治等变化相比,人们思想道德的转变要更为深入,更加细致,所需要的时间也更为长远。中国目前的社会道德存在着种种道德失范现象,有些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严重的,例如官场中有腐败,商场里缺诚信,公众场所里有自私和冷漠,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局部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民更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信自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劳朴素、诚实善良的,这些才是社会的主流。不然何以在遇到自然和社会灾害面前,会出现那样多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何以全国的社会经济会如此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会这样大幅跃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民族的振兴,背后有着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的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发生如此伟大的发展变化,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和进步,离开了广大人民思想道德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坚持的集体主义原则,其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什么抽象的“人”或“个人”。从这里出发,它最科学地解决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反对漠视个人和个人利益的“虚幻”集体,也不赞成盲目的、极端个人主义。主张当二者发生尖锐冲突,无法调和的情况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因为归根结底,集体利益代表着更多的个人利益,以及包括牺牲者之利益在内的,个人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历史证明,正是集体主义原则保障了我们队伍的步伐一致,使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总而言之,中国道德建设在于主体———人本身的完善,道德的重中之重是坚持集体主义。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作为振国兴邦之根基的道德原则不会变。经过时代检验的道德原则不会变,以人为本,巧妙利用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将有助于道德建设的实现。

作者:王文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道德建设下的网络舆论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yllw/6551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