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的认识范文

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2-01-08 12:01:08

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的认识

一、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互联网的产生,使它成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网络资源丰富,获取信息便捷,沟通交流方便,有利于文化融合。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对教育内容的冲击

网络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可以自由地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换,这必然会带来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观念信仰等对我国网民的冲击,面临着西方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渗透。近年来,我国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上网人数正以几何速度增长,其中大学生网民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信念等的影响非常明显,正成为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网络交流的无界限性,使不同种族、地域、民族、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之间相互批判、相互影响,这极易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薄、无政府主义滋生。一旦这种消极影响和行为折射或浸透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极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削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对教育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采取的是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单向灌输。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也可以与不同的人进行讨论交流,这使学生从传统途径接受信息、知识的概率大为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模式被打破。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网络呈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传统的以课堂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三)对教育过程的挑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然而,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收到广泛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极可能与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会对他们的思想造成强烈的冲击。另外,以往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通过观察比较容易掌握,教育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引导、化解问题。但是,当学生习惯通过网络表达思想时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由于网络上的匿名性,使教育者无法知道教育对象的真实身份,这必然使教育的针对性大打折扣。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越来越复杂。

(四)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挑战

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化、数字化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的网络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网上信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同时也导致了认知冲突、情感冲突、人格冲突,网络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强大的信息提供能力,大学生都将其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选择,并习惯通过网络解决问题、表达思想。这造成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疏远。过分地依赖网络,容易使人们减少人际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个人与社会的接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2009年感觉到互联网减少了其与家人相处时间的网民比2008年攀升5.4个百分点,由于使用互联网感觉更孤单的网民比2008年增加2.1个百分点。有人因迷恋网络而患上了“孤僻症”。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此外,长期上网容易造成失眠、易怒、易躁等精神方面的症状。最现实的心理影响,是过分的依赖网络减少了人脑对于问题的直接思考,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出现,更是让大学生纷纷将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如何操纵网络,而不是用于如何思考问题。一些人从“知识分子”逐渐走向“知道分子”。

二、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在网络传播时代,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削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出现衰减,甚至会遭到学生抵触,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思路。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自觉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提高教育者的网络素养和运用网络的能力,充分认识网络传播互动性特点,要重视信息的传播,更要注重信息的反馈,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观点的宽松氛围。更多地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需求、兴趣、理解水平、接受能力等,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新颖、形式更多样。

(二)注重思想教育引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速发展阶段,社会失范、矛盾凸显,文化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单向传播的灌输方式,会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结果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研究网络传播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由注重信息控制转变为注重思想引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既要深入阐释基本原理,又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例,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肯定成绩,又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矛盾。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有意识地添加媒介道德教育等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这是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媒介素养教育是围绕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载体———媒介的相关内容开展的培养人们如何驾驭信息的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利用媒介及其所传递的信息作为教育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批判性地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能力的人,从而成为能通过媒介更准确地传递信息的人,形成排斥不健康的媒体信息的自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求知欲旺。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纳入“媒介素养教育”,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远离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省、甄别、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信息及传播方式的判断能力。

(四)拓展校园网教育、服务功能

校园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目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偏低,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原因主要是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网站的内容结构、栏目设立上更多是偏向于“教育”和“宣传”的功能的体现,“服务”功能的考虑较少。并且在方法上还不适应网络媒体的要求,缺乏宣传艺术的研究。因此,网站的建设一是要增强理论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向网络延伸,应用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网络资源,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引向精彩。二是要突出服务性,提高网站吸引力。在网站服务项目上要突出个性化服务的特色,以满足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的网上服务系统,在网上能及时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开设相应的栏目,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教学、教育、食堂、教室、图书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校园动态、校园热点话题、校规校纪、就业动态等。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作者:温雪秋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的认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cblw/63606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