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27 11:47:16

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论文

一、资本积累概念及其实际意义

从《资本论》的范畴体系来看,资本积累概念是属于再生产范畴,考察此概念需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循环往复的角度去作出认识。《资本论》中有时也把资本积累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同义语来对待。从概念规定本身来说,所谓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新资本的过程。资本积累的前提,首先是要生产出剩余价值,当然,这时剩余价值“是体现为剩余产品或所生产的商品中由无酬劳动物化成的相应部分。”但是,“生产出剩余价值,只是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行为,即直接的生产过程……现在开始了过程的第二个行为。总商品量,即总产品……都必须卖掉”[1],这是实现资本积累的第二个前提;因为如果商品卖不掉,不只是剩余价值,甚至是资本也会部分或全部地损失掉。然而,剩余价值或此时的剩余产品,要想在流通中顺利得到实现并不那么容易,从社会总资本的观点来看,体现为剩余价值的这部分商品必须要能够卖得出去(即变为货币),其中用于积累的那部分价值又要能够在流通中购买到所需的追加生产资本实物要素,——只有满足了这些流通条件,企业的剩余产品才能顺利转化为实际积累的资本。然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由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流通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并且这两个领域通行的是不同的规律,这使得资本积累概念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说:“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是取决于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来看,资本追求更大剩余价值而不断进行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冲动,会时时被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制约所打断。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资本积累过程的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是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作为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矛盾的表现。因为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观点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或作为物质载体的剩余产品,其数量已经变得异常庞大,这部分社会产品的实现,如果只是用于满足资本家们的个人消费,是无论如何也消费不完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却又排除了雇佣劳动者和其他人来生活消费这部分剩余产品的可能性。由此引出的结论必然是:剩余价值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即转化为追加资本,或者说剩余产品必须有一个比例是作为资本品存在,以便用于作为追加生产资料。可见,资本积累存在着客观必然性,这不是资本家们主观上想不想积累的问题,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求社会总剩余价值中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否则,剩余价值的实现就会存在困难。由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使得资本积累具有自动性,它不断自行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我们平时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一论断,其所包含的内容正是于此。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称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动轮”,资本家们只有不断推进积累“才有历史的价值”,也才有“历史存在权。”

坚持资本积累概念倡导的投资理念对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积累和投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资本积累概念的再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时,应有广阔的视野,有一个基于再生产诸环节考量的可持续的投资理念。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发展的体制下,将投资只是视作一种孤立的经济行为,投资决策并非出于市场考量,而是城市领导者为追求GDP而“拍脑袋”的结果。由此而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些经济现象:尽管从全国来看一些产业已明显市场饱和,但仍有一些地方却仍在坚持投资长线产业;一些城市不顾实际地追求数量发展而盲目投资房地产,致使成片的商品房卖不出去,被称为“鬼城”。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这些思维模式和做法明显违背了资本积累概念所蕴含的原理。资本积累概念所要求的投资理念应当是全面和可持续的,它要求在作出投资决策前需要审视和分析该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环节,如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力状况分析,流通领域中的市场竞争态势及销售渠道状况分析,消费环节中的产品使用及库存状况分析等,这当中尤为需要注重的工作是:用于积累的追加资本的投入能否给生产过程带来创新性变化,并导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乃至产品品种结构能够在同行业中领先。因为依据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在现代产业技术条件下,资本积累要想能够持续推进,新资本投入引致生产过程发生创新活动应成为其中的首要因素。

二、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技术创新思想应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部分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这是笔者的用词,马克思并未使用此概念)的叙述,实际上是假设生产力的提高只体现为工艺创新而没有产品创新,因此他的由资本积累引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只体现为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扩大。在《资本论》第1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是以现有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为条件,这就需要用工艺创新来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品量,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费。所谓工艺创新,是指在既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改进和革新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在《资本论》第2卷的第三篇,遵循同样的假定,马克思是以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构成的两部类图式来分析社会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只体现在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上,而并未体现在新产品的出现及生产部门结构的扩大上。然而,社会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需求总有边界。一旦边界来临,即社会对于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正文中未作说明,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却给予了叙述。马克思认为,一旦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一方面,因积累而产生出的更多的增量资本无处可投,另一方面,由于既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从原资本中节省和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无处被使用。“例如,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出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

可见,推进工艺创新的结果中,蕴含着产品创新的必然性。马克思在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作出了精彩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扩大流通的外部范围,会创造出更大的产品及剩余价值实现的空间条件。“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产品创新的这一天才论述,是他的《资本论》正文三卷中所没有的。笔者通俗阐述这一论述的精神要义是,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即是在现有的产品生产体系条件下,不断生产出来的更多产品量和剩余价值量要想顺利得到交换和实现,只有依赖于市场的外部扩展,或如马克思所述,“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然而,市场空间终究是有限的。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由于产品创新,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新兴生产部门的建立,就会在质上扩大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从而也就扩大了产品交换价值体系。这样,在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进程中,资本就可以通过这种内生性市场的创造,来周期性地克服产品和剩余价值实现的障碍。从这一角度认识,市场空间似乎具有无限性。《资本论》的逻辑是在没有产品创新思想情况下作出演绎展开的。从《资本论》中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分析,在社会生产力进步只是表现为工艺创新和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的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工艺创新不会扩大产业分工的结构,而只反映在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变化上,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生产既定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也使得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尖锐化,导致资本积累难以为继和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激化。由此,最终得出“资本主义丧钟就要敲响”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如果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引入《资本论》的逻辑,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国《资本论》研究学者孟捷早在本世纪初他的一篇《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论文中就写道:“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当初没有把这个思想写入《资本论》呢?是因为《资本论》是未完稿吗?还是因为这个思想一旦载入,会削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锋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天才论述,撼动了《资本论》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这是因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看,全部三卷《资本论》建立在不适当的假定基础上。一旦取消这些假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就会呈现出另一个面貌。”

当然,孟捷的观点是属于一家之见。从以上的讨论中也留下了一些问题有待学者们作出思考,如:第一,如何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第二,如何看待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第三,如果在《资本论》的逻辑中引入产品创新思想,是否能够否定最终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结论。就第一点来说,笔者以为,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将《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相关思想统一在一起,也即从工艺创新加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整体上,而形成的资本积累理论。我们不能将《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与《资本论》中的工艺创新思想割裂开来,更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产品创新思想一旦加入便会导致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某些重大观点和结论的削弱乃至否定。我们应坚持从这一视角来认识完整的统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积累理论。其二,关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经济实践来看,二者皆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一般而言,一方面,工艺创新可以提高既有产品的生产效率,使之在变得质优和价廉的同时,将产品销售扩大到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工艺创新的结果,也会引发消费者新的消费欲望和对潜在新产品的向往。这些,是为产品创新准备了经济的、技术的和心理的条件;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也为工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新产品在生产的初期总是不那么完美,需要通过工艺创新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并稳定产品的品质和效能,而开辟更大的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以技术创新为发动点和枢纽点,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与规律才能得到本质阐明。南开大学的《资本论》研究学者高峰曾撰文从逻辑和历史(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期运行的统计数据)的双重角度对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作过精彩的阐述。其三,关于在《资本论》逻辑中一旦引入产品创新的思想,是否能够最终导致否定“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逻辑结论,本文认为不足以否定这一最终结论。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在《资本论》的资本积累理论逻辑中加入了产品创新因素,也不足以消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这一结构性矛盾,销售市场的制约一直是资本本身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说,无论资本如何频繁地推进产品创新,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何不断地更新和扩张,“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总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只要社会生产采取资本的生产方式,消费不足始终是资本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限制,这一矛盾是不可克服的。据高峰教授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百余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也表明了包括产品创新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创新和发展历程,并未能从根本上避免市场不足和商品生产过剩问题,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仍然是今日资本主义经济之梦魇。

三、技术创新是资本积累及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

资本积累是社会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价值源泉,是条件,但不是动力。实现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非来源于交换价值层面的增量价值的投入,而应是来自物质生产层面所形成的新因素。资本积累只是这种新因素形成的经济条件或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提出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型,在经济思想史上较早地回答了关于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从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力、超额剩余价值产生和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相转化的关系上,构划出了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自行增长的模型。该模型运作的发动点或动力源,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提高。由于个别先进企业率先改进技术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种情形会被同行企业所模仿和为此进行投资,其结果是全行业的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当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提高普遍发生于各个生产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时,便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断发展。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这种行为概念化。之后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被认为是第一个把技术创新概念及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引入经济学的人。马克思所述的这种经济主体改进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行为其实就是技术创新。马克思应当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在实质上提出技术创新机制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增长具有动力作用的学者。只不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只局限于工艺创新,未包括产品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工艺创新只能带来既有产品结构体系下的使用价值生产量的增加,需要拓展更大的外部市场去实现之,这就使得马克思的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的资本积累理论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界限。卢森堡正是依此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资本积累“崩溃”模型。1913年,卢森堡在她的《资本积累论》专著中提出的资本积累“崩溃”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资本积累在结构上要依赖资本主义之外的外部市场以实现自身无法吸收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对外扩张的驱动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市场,这个外部市场也就越来越小,这样一来,剩余价值的实现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本积累最终将因资本主义外部市场的消失而趋于崩溃。卢森堡当时可能是在未曾知晓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叙述的关于产品创新和新生产部门形成会带来社会分工和交换价值体系扩大这一重要观点的情况下提出资本积累“崩溃”论的。资本积累“崩溃”论是建立在单纯工艺创新而忽略产品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而单纯的工艺创新难以保持社会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对于社会经济成长的动力作用,马克思以后的经济学家们陆续从理论上作出了重要发展。例如,1912年,荷兰学者范•盖尔德伦以大量统计资料确证,在1850—1873年间、1896—1911年间,西欧和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重大产品创新以及所引起的一个或几个新部门的迅速成长,出现了两次资本积累的长期扩张,第一次扩张的主导部门是铁路建设及其所产生的金属、钢、煤的生产扩大,第二次扩张的主导部门是电力和汽车工业的形成及其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此后的熊彼特提出了“创新蜂聚假说”,他认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的创新,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以蜂聚形式出现,诸如蒸汽机、铁路、电力和汽车等重大产品创新,推动产生了具有扩张性质的资本积累长波。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门施在以实证方法证实熊彼特的“创新蜂聚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萧条引致创新蜂聚的假说,并明确区分了所谓基本创新(即建立新部门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提出基本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经济停滞是导源于基本创新的匮乏。

本文认为,以上经济学家们的这些说法,并非是无视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缺乏工艺创新过程的产品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难以完整和牢固。产品创新开辟了社会经济的新领域,提供了获得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能力;工艺创新的作用,则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对其作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和品质提升,同时也在为以后的产品创新预示着新的方向和准备条件。总之,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内的技术创新概念,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长期成长的原动力;并且,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确认马克思在其经济理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对于社会经济长期成长具有动力作用这一理论贡献,并应当肯定马克思的这一贡献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长河中具有“先驱者”的地位。

作者:王永年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jscxlw/6691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