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语言中符号网语范文

网络语言中符号网语范文

时间:2022-05-29 11:19:16

网络语言中符号网语

论文关键词:符号网语特征成因规范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符号网语则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了符号网语的分类、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指出由于符号网语本身的特点和使用主体的特殊性,符号网语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区别于其他网络语言的特点,因此,对符号网语也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地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网络语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语言在网络这一媒体上的使用开始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从而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具体所指并不很确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鼠标”“宽带”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斑竹”“886”“MM”“:)”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即指网民们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文化中所使用的新的语言。本文提到的网络语言是其狭义理解。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带有戏谑的风格,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新造网语。网民们不断创造出一些新词,或旧词换新意。如“帖子”“青蛙”“偶像(呕像)”“美眉”“斑竹”“菜鸟”等。

(二)数字网语。网民们常用数字谐音,如最常用的“886”表示“拜拜了”;“7456”表示“气死我了”;“770”表示“亲亲你”;“5555”是“呜呜呜呜”,象声词,意即哭泣等。

(三)缩略网语。网民们将英语或汉语变形而为缩略语,如“请有空就E我”,“E”是缩略语E-mail的再缩略;“GG”“DD”“JJ”“MM”或“PLMM”指的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漂亮妹妹,“CU”是“Seeyou(再见)”的英文缩略等等,“酱紫”表示“这样子”,“保重”的意思就是“保持体重”等。

(四)符号网语。网民们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色彩的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由键盘中现有的特殊符号、字母和数字组成。如“∶-)”表示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也可以用来表示笑脸;“..<{=...”很像乌鸦飞过去,表示冷场,无趣等。

二、符号网语

本文着重探讨网络语言中比较特殊的符号网语,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通过各种符号组合来表示一定意义,它直观可视且不标记语音,简约生动又可爱新奇,从某种程度上说,比汉字更具表现力、创造力,让人们一见难忘。

符号网语大致可分为象形符号和会意符号两大类。第一类是象形符号,即描摹这个词所表达的客观实体所形成的符号。根据所描摹的对象可以分为表情符号、动作符号和表物符号三种。

(一)表情符号,即模仿人的表情的符号,可分正视表情符号和侧视表情符号两种,前者正视即可看明白,如“^-^”,后者则需旋转90°才可辨认,如“∶-)”。

表情符号是十分丰富的。光表示笑的符号就有十余种,如 “¦-)”表示眯着眼笑,“∶-9”表示舌头舔着嘴唇笑,“^Q^”表示吐舌头笑,“~c~”表示坏笑,“*^◎^*”表示呵呵大笑,“^_^¦¦¦”表示尴尬的笑,“∩__∩”表示眼睛弯弯的笑等等。表示惊讶的如“:-@”表示惊讶地张大嘴,连小舌头都看见了,“:-0”表示吃惊或恍然大悟,“:-o”表示目瞪口呆等等。表示生气和痛苦的如“:-*”表示生气地嘟着嘴巴,“〉-〈”表示眉毛竖起来了要发狂,“X﹏X”表示很痛苦的感觉,“(╯-╰)”表示无聊或者是很无奈,“::>_<::”表示哭泣,“*c*”表示眼睛哭红了等等。还有“(-.-)=3”表示松了一口气,“#^_^#”表示脸红了,“^_~”表示俏皮地向对方眨眼睛,“→_→”表示怀疑的眼神,“●_●”表示熬夜变熊猫眼等等。

(二)动作符号,即模仿人的动作的符号,可分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表示单人动作的符号如“└(^o^)┘”表示举起双臂显示身体强壮,“\(^o^)/”表示举手欢呼,“Y(^_^)Y”表示举双手胜利,“(^人^)”则是两手做拜拜状,表示拜托,“z(U__U)z”表示手插腰正在生气或是指责别人,“orz”表示对某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等。表示双人动作的符号如“(^_-)db(-_^)”表示两个人约定,拉勾勾,“(^_^)/▽▽\(^_^)”表示两个人在干杯;“(-_-)=○)°O°)”表示揍某人一拳,把脸都揍扁了等等。

(三)表物符号,即模仿物体或动物形象的符号。如“^(oo)^”表示猪头,“=^.^=”表示猫咪,“(0^◇^0)”表示麻雀,“□:≡”表示章鱼,“(((●<”表示蟑螂,“■D”表示咖啡,“8<”表示剪刀,“>>@()@”表示鱼儿水中游,“--<--<-<@”表示玫瑰花,“∠※”表示花束,“(:)::)”表示创可贴等等。有时把表情符号或是动作符号和表物符号放在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如“(^^)(((((((((((((●~~~~*”表示放个炸弹炸人,“(^o^)c旦”表示喝咖啡,“(^。^)y-~~”表示抽烟。

第二类是会意符号,即用特定字符表示抽象意义的符号。如“Zzzz……”表示在睡觉的意思,几个“Z”连在一起,是把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时发出声音的画法引入到了网络中。“==”是用等号表示等一下的意思。“@%&$%&”则是用各种无意义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不知所云或是骂人的话。

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同时使用象形符号和会意符号的情况,如“(-_-)Zzzz”就同时运用象形符号和会意符号表示一个人睡着了,“$_$”用“$”这个金钱符号模拟眼睛表示见钱眼开,与此类似的还有“!_!”表示吓一跳,“?_?”表示疑问的意思[。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符号网语中有时也会出现汉字或者字母,但此时汉字只是作为象形符号出现,不与特定的音义相联系。如“(^o^)c旦”中“旦”是用来模拟咖啡杯,“囧rz”“冏rz”中的“囧”和“冏”都是用来模拟人脸,而“崮rz”中的“崮”则是指一个带着皇冠的人。又如“∶-D”中的“D”只是用来模拟张大的嘴。

三、符号网语的特点

符号网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不仅区别于其他场合使用的语言,同时也与其他类型的网络语言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表达方式的创新性

符号网语主要是由象形或抽象的符号组成,在此之前符号只是作为标点被使用。这是符号网语与一般场合语言以及其他网络语言的最大不同。即使是符号网语自身也不断创新,如最初只是用“∶-)”表示笑脸,发展到“∶->”“¦-)”“∶-}”“∶-D”“∶-]”“;-)”等各式各样的笑脸,而“orz”这个表示对某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符号更发展到有“OTZ”“or2”“Or2”“○rz”“●rz”“6rz”“On”“囧rz”“崮rz”“★rz”“口rz”“__Drz”等共几十个变体。

(二)使用形式的随意性

符号网语其独特的创新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一成不变或者有固定的模式。用电脑打字时仅仅是半角或全角模式输入法的不同就会造成符号的差异。不同的使用者也会选择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同一个含义,甚至在不同的场合修改或去除某些符号以表示些微的差别,这就使得符号网语的形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各个论坛、各个聊天室以及各个网络聊天的参与个体都可能出现不同的使用变体。例如:“(ㄒoㄒ)”“::>_<::”“〒_〒”等都是表示哭的意思,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达。

(三)使用场合的局限性

符号网语主要靠抽象的视觉符号——文字符号传递信息,无法与语音相联系,这就决定了它只能用于书面语场合,而不能进入口语场合。而其它类型的网络语言如新造网语、缩略网语经常运用于口语场合,如“他真是我的偶像”“不要酱紫啊”等等,甚至数字网语如“520”等也可用于口头表达。

四、符号网语的形成原因

符号网语这种前所未有的语言形式出现在网络中并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项:

(一)弥补网络交流的不足

在语音聊天工具和视频聊天工具出现以前,受网络交际条件的制约,参与网络交际的人无法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更无法利用体态语、面部表情等这些非语言手段。为了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再现实际生活中的面对面聊天,他们便采用了各种方式、手段创制各式各样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图形符号,用以表示人的表情动作或物体、动物等形象,从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辅助网络交流。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一个个形象的动作或物体,不仅生动传神,使网络聊天具有一种可视的近距离交际效果,而且有一种活泼的感觉,给虚拟的网络交流和互动增添了一份真切与实在感。仅仅只是几个符号,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文字交流。

(二)展现自我个性的渠道

网络聊天中符号网语的使用主体是年轻人,年轻人所特有的激情与时尚决定了他们必定寻求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字,而是充分利用电脑键盘上的所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形式。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同时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造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希望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摆脱这些困扰,他们使用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就是对现有生活、现实社会的一种潜意识的反抗。这些或可爱或搞笑或古怪的符号网语超越了单调刻板、平庸无聊的现实生活,体现了使用者的智慧与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冲击感。符号网语的创新性和随意性也正是其使用者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显示自我个性的体现。

(三)融入网络生活的需要

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聊天时,人们除了可以把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或情绪自由抒发出来外,还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回应和理解,和别人一起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迅速融入网络聊天群体的需要,而想要融入网络聊天群体,必然要采用他们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可以说是语言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变体,而符号网语更是其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组成部分。再者,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谁都希望掩饰自己真正的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他们选择了符号网语,以此来表现自己是个“大虾”,而不愿“自甘堕落”为“菜鸟”。因此,如果一个人想在网络上“混”,就不得不学习在此之前可能从未接触过的符号网语,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因为符号网语的知晓乃至熟练使用会显得其使用者网龄更长,或者说网络段数更高。

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就曾提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作出反应。”[1]的确,在网络这个个性飞扬膨胀的特殊情境里,单纯的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缺憾,不足以尽情宣泄年轻网民的激情,于是符号网语在这个寸秒寸金的世界中出现了。这种符号是对现代语言文字标点的创造性运用,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形象的;既是牵强附会的,又是妙不可言的

五、符号网语的发展前景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网络语言中的符号网语,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年轻网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

但是,符号网语又将走向何方呢?目前对网络语言的讨论甚至网络语言走到网下的讨论很多,但很少见到关于符号网语发展前景的讨论。符号网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使用的主体特殊性决定了符号网语不同于其他的网络语言,它的发展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

符号网语主要靠抽象的视觉符号传递信息,符号的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仅限于文本如电子文本、纸质文本等,因此,符号网语走到网下之后,其使用环境也只局限在手机短信和信件便条等个人间的语言交际中。但随着网络影响范围的扩大,符号网语逐渐有进入公众媒体的倾向。韩国青春派作家可爱淘的小说《局外人》就采用了许多符号网语,在书后还附有专门的对应解释。这是一本主要以青少年为读者群的青春文学作品,因此,运用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此后,各式各样使用了符号网语的文学读物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尽管符号网语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符号网语很难进入口语交际,但它对个人及公众书面交际领域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符号网语的发展还与其使用主体的特殊性有关。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以年轻人为主,符号网语在网络语言各种类中又是最具社会亲和力和游戏色彩的,更适合于青少年。随着他们的成长,符号网语的使用可能会逐渐减少,因为在他们看来,年纪较大的人使用“(-.-)=3”“^Q^”这样的符号网语会有“装嫩”之嫌。而且符号网语的使用形式具有随意性,不同个体与不同网络交际群体会有不同的使用习惯。他们会有自己一套固定且可交流的符号网语,其他人可能难以正确解读或者完全看不明白。

六、对符号网语的规范

网络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符号网语的特点、成因和使用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符号网语必定将对青少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如何对符号网语进行规范,引导符号网语的良性发展,将成为网络语言规范研究的重要任务。

规范符号网语并不是不由分说地禁用扼杀,而是要限制符号网语的使用场合。网络是一个游戏色彩很浓的场合,符号网语更像是一场符号游戏。如果禁止使用符号网语,网络交流无疑少了很多乐趣。但是,不同的语域要求不同的语言风格。文字出版物种类众多,包括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期刊、图书这类出版物针对其特定读者群使用一些符号网语还是可以的。符号网语的游戏色彩决定了它不应出现在正式的书面交际场合,如政府公告、经典文献等。2006年3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中明文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

青少年正处于语言学习期,还缺乏对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语域的辨别能力,在网络交际时使用符号网语成为习惯后,在作文中也可能使用,很容易产生语言混乱。对此学校和老师应加以引导,使青少年明白应将符号网语等网络语言限制在网络生活之内。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也应该从品味上和兴趣上切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水平。

总而言之,符号网语这一形象生动的网络语言,弥补了网络交际的不足,充分展示了自我个性,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语言生活,对此我们应加以规范引导,指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符号网语,使他们的语言不失趣味又符合语境。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第154页。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3]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姚喜双,郭龙生.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语言中符号网语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wlw/jsjwllw/55028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