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代农业标准化的思考范文

现代农业标准化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2-03-21 02:44:01

现代农业标准化的思考

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着眼于标准完善,推进模式化应用研究提出了《“十二五”农业标准制(修)订规划》,突出特色、精品农业等标准制定,加强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准出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全程质量管理规范研究和制定。近3年来,组织《世界各国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比对分析与应对》等标准研究20余项,主持和参与《饲料添加剂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等3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农用单体钢架大棚安全技术规范》等42项省级标准。同时,加快现有农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废止农业地方标准94项,提出修订24项,截至目前,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有289项,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的转化应用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在新标准制定的同时必须编制标准相应的生产模式图,突出新标准的宣贯实施。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已编制完成省级主导产业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制作《农业标准化大讲堂》系列光盘,构建了标准文本、模式图、声像光盘三位一体的标准推广机制。全省各级已编制各类农产品或名牌产品标准化模式图180份,印发数量3万余份,发放标准化光盘1000余套,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标准模式化推广应用。

(二)着眼于标准示范,推进全程化创建立足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建设,创新发展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推行“确定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制作一张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培育一个品牌”的标准实施模式,建立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生产主体+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品牌+基地+农户”3种标准化推进模式。3年来,全省共实施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77项,部级标准化蔬菜园、茶园、果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68个,推广各类标准227项,累计实现增收9.89亿元。农业部已授予青田、萧山、义乌等12个县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组织开展了12个省级主导产业全程标准化生产试点,10个国家、省级标准化综合示范县以及示范乡镇创建。农业标准化从单一标准应用向全产业链、全生产过程、全区域整体实施方向推进,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提升,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47.9%、53.6%、57.3%,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着眼于产地准出,推进追溯化建设建立“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五有一追溯”)的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生产过程各环节标准措施,保障农产品源头安全。已在仙居、安吉等35个县(市、区)137个合作社(企业)围绕茶叶、柑橘、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10大类农产品开展产地准出管理示范试点,累计制定管理制度301项,编制标准模式图2万余份,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90%以上,新增快速检测设备73台套,企业自检率达86%,产品上市合格率达100%。加强产地准出管理示范建设项目检查考核,不断总结完善产地准出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将标准化技术贯穿实施到农产品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探索建立了“六个一”的“浙江追溯”模式,即建立一套管理规范、一张标准模式图、一本田间档案、一套检测制度、一个标志追溯码、一个信息查询平台。试点单位注重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田间档案,完善检测规范,利用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研发并试运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有40余家生产主体上网运行,初步构建了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共享的信息互动平台,提升了品牌公信力,提升了标准执行力,提升了安全监管力。杭州、绍兴、德清等地结合实际,建立了农产品追溯、信用等级评定、诚信农产品等信息化追溯平台,推动了农产品监管信息化的发展。

(四)着眼于质量检测,推进品牌化建设加强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有43个市、县承担了部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义乌、松阳等20余家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有15家单位通过了计量、机构的双认证;连续3年组织基层检测技能比武,培养检测技术骨干;组织全省从事农产品检测机构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强化涉农检测机构行业管理;加强检测人员技能上岗培训和跟班学习,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立了例行监测、专项抽检等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相配套的制度,推动市、县建立农产品抽检工作,有效建立省、市、县相配套的监测网络。加大监测结果的应用,建立了结果会商、通报、约谈、检打联动、监管与产业发展联动等各项机制。加大对标准化、“三品”、“园区”等基地抽检,抽检数量、检测品种、抽检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开展茭白、新鲜果蔬保鲜剂、夏秋茶等风险隐患监测评估与预警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有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和鼓励生产主体严格按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促进品牌化建设,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全省有效期内“三品”总数5402个,认定面积91.78万hm2,地理标志产品27个,全省农业名牌数276个,其中无公害用标率、绿色食品认证数均居全国前列,主体的品牌化意识不断加强。

(五)着眼于宣传培训,推进普及化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科普活动,要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标准,落实到生产过程,提高标准的普及率。标准化普及要与基层“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明确基层监管员是标准化宣传推广的主要职能;要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主体培育结合,提高主体标准化意识和操作水平;要与“三品一标”等品牌农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品牌农业实施标准化技术措施。加强基层各级标准化推广人员理论培训,对授训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合格者核发培训证书,作为标准化示范项目、标准立项的依据。发挥省种植业、畜牧业、农机等标技委专家的作用,编制主导产业标准化模式图,指导基层对乡镇、生产主体开展标准化培训,提高生产主体的标准化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帮助生产主体建立完善标准化操作模式图,逐步健全市、县、乡4级标准化服务网络。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科技下乡、农民信箱、省农业标准化网等平台,加大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形成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二、影响标准化工作推进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保持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标准执行不力客观上,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主体实施标准的内生动力不足。微观上,现行的农业标准规范性强、操作性差、重制修订轻实施,标准转化缺乏载体,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标准意识淡薄,影响标准的有效执行。

(二)管理体制不顺系统外,农业标准化离不开质监、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需要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系统是农业标准化实施主力军,但基层标准化工作的经费难以保障。系统内,各级标准化工作管理归口在监管、科教等不同科室,又涉及种植、畜牧、农机等不同产业部门,客观上形成不了系统合力,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合力机制亟待建立。

(三)监督激励不够政府层面,标准化生产程度已列入各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但标准化实施效果的直观性、可看性差,绩效难以评定,难以得到政府领导的认可;基层政府对标准化认识不够到位,扶持力度不大,政策推动力不强。部门层面,标准化的推广办法不多,培训宣传力度不够,对标准实施、监督和考核缺乏有效载体,影响标准化纵深发展。

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农业标准化要切实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立足保供给、保安全、保民生3大目标,更加突出标准转化、示范创建、质量追溯、品牌建设、标准监督5项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带动、农民自愿的标准化推广体系,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引领品牌化、推动现代化,探索加快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准化推进机制。

(一)更加突出标准转化加快制修订省级农业标准,建立从生产源头到产品准出全过程生产和管理标准体系。强化标准集成转化,制定一批主导产业全程生产标准技术模式图,提高标准操作性、实用性。加强省级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指导基层乡镇“三位一体”开展标准化工作。加强现代生产主体标准化培训,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意识,鼓励采用国内外标准,促进农产品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

(二)更加突出示范创建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产业品牌化”的要求,制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乡及主导产业全程标准化示范创建及考核办法。建立10个农业标准化整建制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300个示范合作社(企),全省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0%。

(三)更加突出质量追溯将全程标准化与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有效结合,稳步推进产地准出管理示范创建,进一步完善准出管理制度,全面实现生产过程可控制、产品标记可识别、产品流向可追踪、产品质量可追溯、主体责任可追究的目标,导入GAP、HACCP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创建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打造浙产农产品“浙江追溯”安全品牌。

(四)更加突出品牌建设创建一批按标生产、品牌经营、追溯管理的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稳步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加快品牌培育,创建整合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导入全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体系,推进“三品”等品牌农产品诚信制度建设。

(五)更加突出标准监督依托各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测资源整合,提升检测能力。强化内部运行管理,加强检测能力培训,实现检测人员上岗证制度,规范检测行为;推动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依法加强基地抽检,保障上市产品食用安全;建立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推进标准化的长效机制。

农业标准化贯穿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产全过程,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所在。将农业标准化纳入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探索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形成要素集聚化、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监管信息化的浙江现代农业标准化发展机制,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被举报文档标题:现代农业标准化的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nfnyxb/64102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