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范文

农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范文

时间:2022-03-28 02:54:17

农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1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的特点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四制(个体、集体、全民所有制和外资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发展地区经济服务。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工业、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相比较有许多显著不同的特点。

1.1农业生产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

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生产均具有季节性、周期性,产学合作教育和教学进程、教学计划必须适应这个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1.2农业生产链条的特点

农牧业生产由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的生产链条构成。目前,农牧业生产多注意产中生产即种植、养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链条已向产前、产后拓展,向环保、加工业、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延伸,农业生产形势变化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教育内容和模式带来机遇,也同时增加难度。

1.3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的特点

目前农牧业生产仍以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千家万户为主体。全国养猪农户1.35亿个,其中养猪规模5头以下的占77%,6一10头占17%,n一15头占6%,50头以上占0.2%。我省奶牛85%以户养为,户均规模3一5头,专业户10一15头。肉鸡规模饲养占40%,蛋鸡规模饲养占25一30%。分散、个体、粗放生产经营对产学合作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一定作用,也有不利因素。只有面对现实打破传统的去大中型国有企业、牧场实践内容项目好安排,学生好管理的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1.4农牧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

种植业生产一般一年见效益,养殖业2一3年见效益。学生参加畜牧业生产虽能产生积极作用,但也随之为养殖业增加了风险,对个体养殖业主的追求利润价值取向可能受到影响,学院必须面对现实,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合作。

1.5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的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农牧业生产出现承包责任制,生产商品化。县乡级的畜牧兽医行政部门也在转变职能,多数组成综合服务体系。这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较出现了产学合作难安排的新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要求既懂专业理论与生产技能,又会经营管理并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规格与出现新情况产生的矛盾,应面对现实,主动适应,加强教学与社会联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生产结合进行育人和服务。改变过去的教学验证型实习为生产服务型实践,增加学生参与意识;改变只面向全民型企业实习为面向全民、集体、个体和外资企业服务,扩大服务面向。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学生边实践边服务边做贡献边试聘就业,双方互利互惠。基于上述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特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教育既有与其它职业院校实施产学合作相同处,也应有个性特点与规律。

2政、企、校各自定位,创建三位一体的产学合作教育战略联盟产学合作教育,合作是形式、手段、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是目的。合作与教育,教育是目的,产学合作不只是产(企业)学(学校)两方,还有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一方。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企业和牧业生产业主,学校三者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方向一致,目标相同的基础上各自定位,三位一体组成战略联盟。

2.1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引导、协调、营造政策环境

产学合作教育是企业和牧业生产业主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教育,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整合企业与学校两方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这个重要举措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为产学合作教育造舆论,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引导协调,指导服务,制定完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地政策环境。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要求“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合作”。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将产学合作教育作为重点指标,要求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办学中得到体现,双方合作成效显著,但是目前缺少具体法律文件,倾斜政策。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法律,强调和鼓励企业支持合作教育。

2.2企业和农牧生产业主—更新观念,支持参与合作教育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广泛探人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力度不够,有学校原因,有政府原因,企业和农牧生产业主对人才效益认识不足,受利润和风险趋动对合作教育支持不力,热情不高,合作教育未人位是主要原因。企校双方直接的价值取向不同,企业取向于经济效益,学校取向于人才效益,从本质研究和深层次理解价值取向,企业获取经济效益,靠人才、科技支持;学校需要企业环境资源培养人才,投人科技为企业服务,二者在经济、人才效益相互支持依托是相辅相承的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农业企业、农牧业生产业主过分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略长远,人才效益,生产经营理念未能换位,因此对产学合作教育未能积极人位,缺乏积极性,应该更新观念,支持和参与合作教育。

2.3院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合作产学结合教育是学校与企业或单位通过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实习实训练达专业操作技能既便是模拟实训练达专业生产技能,也仅限于学院内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学校单一培养模式,难以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和培养目标,学校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必需涉足于社会、行业、企业,亲临其境,熏陶磨练。社会、行业、企业不教学可以提供生产、管理、服务、销售、利润、公共关系、人才市场变化等大环境;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和速度;生产技术改革创新和设备更新等资源条件。生产工作现场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必需环境条件。这些是高职学生在学校内难以寻觅而又必需具备的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条件,解决这个难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打破封闭式办学,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直接参加生产建设主战场,为合作伙伴提供人才和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因学生参加实践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合作,并且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与农牧企事业人才需求之间架起桥梁。

3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方式

产学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是培养人才,产学合作教育的关键与基础是学院与企业或单位寻求“联姻”结合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比一般的联谊交往关系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根据合作教育的目的,双方的具体情况和可能性、可行性,选择学校与政府、与事业单位、与企业、与种养殖大户业主等不同合作方式;从教学进程的学段划分可采取2+1模式(2年校内,1年校外实践实训),2.5+0.5模式(2.5年在校内完成理论授课模拟实训,半年校外实训)或几上几下工学交替模式(农闲时校内,农忙时校外)。

3.1工学交替

3.1.1校乡村结合模式。多年来我院的教学与省内一些乡级单位保有联系。近些年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包括村政府和养畜个体户之间的联合体。譬如,学校与双城市联兴乡寇家村,由学校出头,将草原专业、畜牧专业、兽医专业有关课程的教师和班主任、学生和双城畜牧局、乡村领导共同组成教学、生产实践、技术服务三结合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长期结合,固定联系。近五年,全校有30多名教师下乡蹲点,学生下到乡村户3,000多人次进行教学实践,参与科技咨询与推广工作为社会服务。师生通过教学活动,一方面进行学习、实践,同时将科学知识、先进技术在农村推广,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2校处站结合模式。学校各专业主动与省畜牧局的草原、畜牧、兽医等业务处,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对口结合。业务处站交给学生工作任务,学生边实践边完成工作任务。一畜牧专业师生与省局畜牧处结合,参加全省牧业县调查与规划工作,富裕县黄牛改良调查工作,还参加部分县的人工授精站综合服务工作。兽医专业师生与省局兽医处结合,参加我省西部地区13个市县的畜禽疫病调查工作,主要传染病的防疫和治疗等综合性服务工作。畜牧兽医专业的师生参加省畜牧局提出“五项综合技术”推广工作,使每只蛋鸡获利10一20元;肉鸡的饲养周期由56天缩短到50天左右每只盈利2一3元;每头猪纯利可达100一200元;奶牛单产提高0.3一0.5吨;肉牛集中育肥2一3个月可盈利200一300元。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十多年来,省局草原处拨款20余万元用于草原专业学生实习费和实验室建设。畜牧处兽医处为学校新建家畜繁育站、易地修建兽医院共3,000多平方米,调拨X光机等贵重仪器新装备实验室,加强校内基地建设。

3.2订单培养

合作双方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行六订,即:①订培养专业根据合作伙伴的需求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分流(小专门化);②订培养计划双方共同研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采取“双元制”或,’2十1”的培养模式;③订生源数量企业或单位推荐生源,通过参加省统考录取,或者提出需要数量,由学院的招生部门在年度招生计划中落实;④订质量考核双方共同制定考试考核内容、重点、方式方法,共同验收学生学习质量;⑤订共管共育双方制定对学生全程共管共育的实施方案;⑥订培养协议双方签订培养协议书。

3.2.1校县局结合培养。我院从我省的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选择双城、绥化、五常、明水、拜泉、木兰、庆安、勃力、阿城、大庆、安达、泰康、林甸、富裕等14个市县做为校县稳定的结合基地,开展教学、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活动。以县定班,订单培养,共管共育。安达市是我省牧业生产重点市县,学校与市政府、市畜牧局签订培养人才、技术服务协议。由安达市提供生源,以县定班,校县双方按需制定教学计划,学员边学习边到岗实践。即“两定学用结合共管模式”学习班。师生共同参加安达市肉牛的饲养,屠宰、加工生产。教师定点指导,结合现场进行专题讲座。学生定期轮换,把教学、生产融为一体,既有利教学与学习又增加经济效益。再如,学校与大庆市农牧渔业局签订教学技术服务合同。学校为大庆市每年培养草原、兽医和畜牧专业毕业生,分期分批对全市草管员进行岗位培训。草原专业师生利用实习为大庆市进行草原普查,采集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各200盒,并帮助设计和建设大庆草原标本馆,受到大庆市政府和参加全国飞播现场会议参观人员的好评。大庆市为学校教学、学生实习提供交通工具、场所、实习补助费。

3.2,2校企结合订单培养。学院与铁力、桃山林业局和宝清县政府签定订单培养协议,由铁力、桃山林业局和宝清县政府推荐生源,学院与两个林业局和县政府实行全程共管共育,在林业局和宝清县现场授课,到学院内做实验实习就近实践。目前这项教改正在进行中,受到林业局、宝清县政府领导、学员和家长的欢迎。

3.2.3试聘顶岗实践。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试聘协议书,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践,试聘单位支付学生补助费。学校与用人单位制定实践培养计划,共同负责指导生产实践和学生就业。学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决定聘用或拒聘。我院畜牧兽医专业05届毕业已奔向伊利集团、大庆银锣集团、沈阳乳业和伊春林业局各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产学合作教育的管理与保障措施

4.1由省业务主管部门、企业、牧业发达市县的主管领导、专家和学院领导共同组成产学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做为组织保障。

4.2双方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协议书中有形式方面的表述,更有实质结合项目内容。

4.3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互动发展,学院为伙伴提供人力、技术和设备,培养人才。伙伴为教学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设备,推荐生源,安排学生就业。合作双方兴衰荣辱与共,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并肩发展。

4.4共管共育,伙伴双方共同视培养学生为己任,共同参与办学、教学、管理全过程。

4.5共同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评定指标和实施办法。

4.6学院根据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其中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安排是关键,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必需顺应市场的实际需要。

4.7实行职业资格证书。1998年初,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我校建立“特有工种职业技术技能鉴定站(农业-习48)”,承担在校学生和全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建站以来,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划分职业(工种)、农业部编制的考核标准和大纲,对在校生开展8个职业(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对合格学生,发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制、农业部验印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择业的适应和竞聘能力,许多用人单位凭职业(工种)资格证书优先录用;也有的做执业资格领取执业证照。学院被评为全国农业系统“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fzlw/5956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