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急诊护理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急诊护理论文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使用SPSS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诊输液患者多集中在上午9:00到晚上18:00之间显著增多,包括晚上的22:00点以后数量基本平稳;同时周六、周日患者数量要比周一~周五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就诊季节方面,春、夏时患者的数量明显高于秋、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诊患者依据就诊科室的不同,其患者所占比例结构组成:内科68354例(36.01%),外科21493例(11.31%),儿科54570例(28.74%),骨科16386例(8.63%),妇科12380例(6.52%),其他16689例(8.79%)。

3讨论

3.1加强科室护理人才培养:医院急诊护理主要是针对一些急性创伤或慢性疾患以及重症监护、抢救等救治工作兴起的一门新专业。因此,要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合格的急诊护士人员应当具有高度责任意识,同时要和患者加强沟通,并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护理经验。

3.2重视心理护理:急诊病患由于病情较急、病症较重、抑或病情发展较快可能会给患者自身带来恐惧、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情绪。因此,急诊护理工作应当建立一种和谐、相互信赖、诚信的护患关系,以时刻为患者着想,达到执医为民的服务宗旨;要确保护理行为轻、快、稳,并能利用护理工作技巧来换取患者的信任,提高和患者家属的和谐沟通质量,且能使患者高度满意。

3.3合理、弹性排班:弹性化和合理化的编排倒班机制,可以确保在就诊高峰时期发挥出良好的救治、护理水平。因此,应加强人力、物力的合理调度和分配;同时,在病患、人流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可以适当降低倒班人数,以有效激发护士工作潜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观察项目观察比较2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指从患者入室到初步诊断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至首次行球囊扩张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1.2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呼吸困难纠正,心功能Ⅰ级,心率正常,尿量改善。有效:以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为Ⅱ级。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抢救效果比较观察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0,P<0.05)。

2.3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0,P<0.05)。

3讨论

AMI的产生原因是心肌缺血,该病在急性发作时需要尽早救治,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近来随着AMI患者的逐渐增多,在护理及治疗方面的工作在不断增加,其对临床以及护理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一般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要求。急救护理是院内近期开展的一种高效护理方法。将临床的普通护理主动化,为治疗节约了时间。急诊护理优化了医院常规的护理模式。首先是在接诊方面的优化。在急诊处开设了绿色通道,减少了挂号等浪费的时间,无需再等待医嘱,节约了救治的宝贵时间。依照AMI患者的病情差异给予不同的安排。症状轻微者可以先在科室由医生给予治疗,而严重者则可直接进入抢救室救治,以防耽误严重者的救治,这样可以保证了护理的流程完善。其次是在交接方面的不断优化。该项优化增加了医护之间的转运,提高了护患间的交流,进而减少了可能出现的纠纷。最后是对护理方面的优化。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学习培训帮助提高医院的接诊水平。

急诊护理将以前的普通护理方式打破,极大改善了医院的治疗情况。传统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才开始给予,并且完全按照医嘱,无确切的要求与目的。同时又由于护士不关注患者的健康以及心理护理,所以患者不能接受较为全面的帮助[6]。而急诊护理确是有针对性的,可以结合医生的首诊进行相关的护理帮助。在每天的护理时,能够根据其治疗的进程开展,更加增添了护理的独特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帮助时,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要求其积极参与治疗,并且可以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宣传,转变患者的被动治疗地位。有研究显示,接受了急诊护理的AMI患者,其住院时间显著较少,说明早期的急诊护理有效帮助了AMI患者的早期治疗,缩短了治疗所需的时间。急诊护理要求护士在接诊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判断,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切准备,使得医院的护理更加规范,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极大提高,急诊护理降低急救前时间的不必要浪费,将临床治疗主动化,为AMI的治疗节约了极多的时间。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制定和完善护理人员互评制度护理人员互评制度的包括应该包含急救技能、流程进行、医护配合、护患沟通、突发事件处理等。定期对护理人员互评结果进行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问题,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及护理配合度的不断提高。

1.2评价方法定期对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技能及具体操作等进行考核和评价。详细记录2011年、2012年急诊科护理纠纷、风险事件、差错事故等的发生率。对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调查评分。

1.3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纠纷、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接受急诊诊疗流程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护理操作流程的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培训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急诊诊疗流程的应用过程中,对急诊科常用设备进行有效整理,并不断优化其组合,可为急诊诊疗流程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抢救工作的高效进行。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诊护理培训,可促进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可增强患者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其业务水平及意外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将急诊诊疗流程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急诊护理流程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护理能力,使护理人员将各种知识及技能融会贯通地应用于急救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急、重病抢救的成功率,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将急诊诊疗流程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其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等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纠纷、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对照组本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强化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意识清楚的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就诊环境,并向其介绍责任护士,同时分配优质护理小组,对于无家属陪同的老年患者或陪同家属年龄较大、年龄较小的患者则加强沟通,护理人员态度和蔼,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生活护理,对于暂时不能住院的留观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使每名就诊患者均可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心理护理因为急诊接诊患者往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较快的情况,故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由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无陪同人员及陪同人员年龄较大患者沟通困难,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目前面临的社会、心理及经济及状况,对存在消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消除其孤独、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

1.2.3安全护理①患者身份识别隐患,对昏迷、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三无”患者、语言障碍的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确保患者身份的唯一性。②用药安全监管,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临时给药较多,成分复杂多样,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严密观察其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③预防跌倒坠床,急诊患者往往病情重,需要做的诊疗项目多,患者烦躁不安等情况及易发生跌倒坠床造成医患纠纷,责任护士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必要时加防护栏,特殊用药(镇痛药、降压药等)应重点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2.4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采取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基础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可能致病的不良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尤其对于患者的病情进展要进行详细解释;对其生活习惯进行干预,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率)。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次采用病房内问卷调查的形式,本次问卷由医院自行拟制,共设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而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另外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就诊舒适度。我院接诊的患者大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没有家属照顾的患者,作为县级医院,我院也对于上述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优质护理干预,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焦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本研究结果与李玉姣的研究结果一致。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方法

1.1.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管护师和学历较高的医护人员组成。要求是风险管理小组的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记录并落实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制定好关于护理记录和交接班的检查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1.1.2对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药物进行完善由于急诊科往往收治的均为病情较急、严重的患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紧急并正确的处理,缓解病情的发展。为了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达到掌握并熟练的程度,对于一些长期不用的医疗器械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完善,以免在需要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急救的效果。

1.1.3对于急救的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和加强急诊科收治患者均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所有的环节,确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错误,以便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若有重大意外事故发生,首先确定好患者数量,决定是否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安慰患者家属,减轻其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免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急救效率。

1.1.4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主要是专业技术素质和沟通能力。

1.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对急诊护理科中的患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在开展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缺陷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的通过风险管理前后的满意度评价中,经过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也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较为的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术前护理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急救用品、冠状动脉造影等;做好抽血准备,以便于血细胞计数、血电解质以及心肌酶、凝血酶原时间、肌钙蛋白等测定时应用。面对手术这种侵入性治疗方式,患者会出现顾虑、恐惧等心理障碍[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全面的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重要意义及安全性、主治医生的技术、本院先进的设施设备,从而消除患者顾虑,指导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疾病史,全面评估心肺肾等器官功能。

1.2术中护理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抚触、亲切的语言交流来安抚患者的情绪,以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与此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核对患者年龄、姓名、床号,并固定手术体位、妥善安置导尿管,结合患者情况与气候调节室温,避免过冷过热导致的不良反应。加强术中巡回,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意识、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等变化,保障静脉通道畅通。加强术中护理,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术中损伤,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非手术部位进行按摩,预防水肿发生。清点手术用物,避免遗漏物品带来的不良后果。

1.3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造影剂过敏、心包填塞以及血肿等是常见的并发症,造影剂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心包填塞的主要表现为脉压差缩小、心音遥远及血压下降等;血肿多为股动脉穿刺失误造成的。具体的护理措施为:加强观察,积极针对各种症状展开有效治疗。同时加强对造影剂用量的控制,严格遵守医嘱来处理各项问题。

1.4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应将患者安置于舒适、清洁、通风、安静的病房中进行休养,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及时给予必要的止痛等护理。在术后休养期间,患者以鼻管吸氧,当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取半卧位,在此过程中应每隔2h为患者翻一次身,并督促其做深呼吸练习。同时在活动中教患者正确保护伤口,防止张力对伤口造成的伤害。应叮嘱患者多食新鲜果蔬,宜清淡、少量多餐;活动量应循序渐进地增加[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5%(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不满意8例);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率为2.5%(再发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再发7例),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观察患者生命情况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且进行记录,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根据患者使用药物情况以及排尿量测量静脉压,合理调整静脉滴注速度。

1.2术中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在手术过程中,一般遵循无菌操作的流程,在输血过程中防止血液受到感染。

1.3安全送患者抵达病房在护送患者回病房的过程中,将引流管固定好,并且做好手术后护理。

2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准备较为充分,抢救时间及时,患者满意度为90%(27/30)。

3讨论

胸部创伤的分类按照导致受伤原因和病情可分为闭合式损伤和开放式损伤。闭合式损伤一般情况下由于脏器受到撞击或者挤压导致胸部内部受到损伤。开放式损伤是指胸部被穿透,也被称为“刺伤”。胸部创伤可导致患者循环功能受到阻碍,发病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防止患者中途死去。

胸部创伤引起的患者休克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不能使患者正常生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针对胸部创伤的急诊手术护理是决定患者能否保住生命的重要环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生的工作,在患者被送到医院之前,将手术设备准备齐全,并且进行消毒。在患者送到时,应紧急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然后配合麻醉师进行手术准备,同时紧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输液准备,寻找血源,对患者进行输血。另外,在手术过程中,遵循医嘱进行操作。如若没有听清,应仔细询问,防止出现差错。并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某项指标不正常,及时进行调整。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同时做到心中有数,在手术结束后,要对纱布、导管等小物件进行清点。本次研究中,本院收集的30例患者,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准备较为充分,抢救时间及时,患者满意度为90%(27/30)。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1.1患者颅内高压的护理患者一旦发生颅内高压,就会有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患者进行颅内压的高压护理是必要的,可以降低颅内压来控制脑水肿。早期可以给予患者脱水的药物如甘露醇,可以辅助呋塞米对患者进行脱水。甘露醇用量每次0.25g/kg,加压静脉滴注20~30min内完成,6~8h/次[1]。但对年龄很大的患者,要尽量的减少甘露醇的量;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要将甘露醇的滴注速度减慢。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为了降低患者颅内的高压,应使患者的头部抬高;减少患者的移动,避免再次发生脑出血;如果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及时纠正。

1.2并发症的预防及时清洗被单,保证患者的床是舒服的,定时给患者做翻身和擦洗。对呕吐的患者,可以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也可以服用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以减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呕吐过的患者,待呕吐后及时清洗口腔;如果患者痰液比较多,可进行吸痰,可以防止肺炎的发生,但是吸痰管要无菌的;如果患者尿液失禁,可以留置导尿管,但要注意每天更换尿袋,防止患者尿道感染。

1.3营养支持采用肠内营养,经鼻放置胃十二指肠营养管,在疾病初期应该吃清淡的食品,后期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

1.4评判标准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按照患者所处的状态,对患者进行打分。睁眼:自发睁眼(4分)、语言吩咐睁眼(3分)、疼痛刺激睁眼(2分)、无睁眼(1分)。语言:正常交谈(5分)、言语错乱(4分)、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3分)、只能发音(2分)、无发音(1分)。运动:按吩咐动作(6分)、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5分)、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4分)、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3分)、异常伸展(去脑状态)(2分)、无反应(1分)。评定标准分为治愈、稳定、未治愈三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9例患者中,病情达到稳定的有38例,可以出院的有12例,未能治愈的有9例,稳定率64.41%(38/59);治愈率20.34%(12/59)。患者GCS评分、血肿量在急性护理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如果救治不及时,就会引起昏迷,患者随时都会出现生命的危险。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59例患者中,经过积极护理后,病情稳定率64.41%(38/59);治愈率20.34%(12/59);未能治愈的比率是15.25%(9/59),可见如果在患者发生昏迷时,及时的对患者进行脱水、清除血肿和急诊护理,包括病情的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控制、并发症的控制和营养支持等措施,会使患者存活和康复的比率升高,并且护理前后的两个指标即血肿和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同样说明对脑出血昏迷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