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范文

时间:2022-05-23 09:14:03

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

1研究方法与数据

1.1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4058.22亿元,占全国10.4%,省内经济发展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异格局有着相似之处,大致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的阶梯状发展态势。截至2012年,全省共有13个地市、48个县(市)和931个乡镇。农村人口2929.89万人,其中,从业人口2620.82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202元,其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2元,苏中地区为12877元,苏南地区为17160元。全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7,农民生活水平处于我国上游水平。其中,苏北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0.40,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2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1.2.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江苏省1∶50000地形图为基础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3)》、《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3)》。由于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县域行政区划有过多次调整,为保持样本的可比性,以2012年县域行政区划为标准,对相关年份的数据进行归并处理,共有61个分析单元(包括13个地级市市区和48个县市)。由于市辖区数据无法准确获取,暂用各市平均数据代替。而事实上由于市辖区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经整理,以该省61个县(市)的2000,2006和2012年3个时相的统计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

1.2.2指标体系。农村经济地域差异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因此,本研究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可得性和通用性等原则,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村的发展通常是以产业为载体,因此,可以采用产业发展来刻画某一地域的农村发展状态: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则该产业无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规定,如某一县市其某项指标超出该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即判定该县域的农村发展状态为某类指标因素所主导。据此,构建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

1.3类型划分的方法

由于农村始终处于动态性的演变过程之中,影响农村发展的各要素对农村发展的贡献程度及其交互作用难以定量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类型及其所处阶段判断的难度。模比系数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衡量经济发展类型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模比系数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经济发展类型的划分。江苏南北跨度较大,各县(市)的产业结构类型多样。本研究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对江苏6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命名。(1)选取各产业结构总产值,通过确定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来确定该县(市)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2)利用模比系数,通过给所选取的指标赋予权重来评判某一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划分农村经济发展类型。

2结果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异及演化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比系数的测度值,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种类型:经济发达型、经济较发达型、经济中度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和经济不发达型。

2.2农村产业结构的分异及演化

比较各县市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与61个县市的平均值、标准差之和,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产业结构分成4种类型: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

2.3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000—2006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农村经济发展类型上来看,2006年农村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类型的县(市)个数相对于2000年来说明显减少,尤其是苏北地区最为明显。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分布上也呈现出向北移动的趋势,尤其以东部沿海地区为甚。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的县(市)个数也有明显减少,但仍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数量则有一定增加,且主要分布在苏南广大地区。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尤其是“十五”规划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发生了变革。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和效益;农村经济结构也由过去的以农业为主转向非农业为主,尤其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足利用,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2012年,江苏省农村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不发达型县(市)的个数有了明显减少,主要分布在苏北内陆地区,苏中和苏南广大农村地区则主要以经济发达型和经济较发达型为主。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北内陆西侧和东部沿海等农村地区。而苏南地区工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则明显减少,相反,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明显增多。这主要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投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得农民创收方式多样性,从而促进了多种产业的发展。

2.4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基于对各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选取2012年的评价结果,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类方法,最终可将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成四大类、12小类。从图中看出,农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较落后,其中不发达县(市)的数量占了绝大部分;而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则处于发达和中度发达之间;均衡发展型地区所包含的县(市)数量最多,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江苏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大多数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很少或几乎没有分布在北部;均衡发展型的县(市)在省内均匀地分布着,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从图中可知,宿迁、沭阳、淮安、阜宁、连云港、靖江等9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沛县、徐州、邳州、赣榆、如皋、句容等1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建湖、盐城、宝应、宜兴属于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大丰、如东、启东、太仓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从分布来看,均衡发展类型中,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县(市)的数量高于苏北地区。据此得出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类型形成原因与发展对策。

3结论

(1)从经济发展水平分异与演化来看,2000—2012年,江苏省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类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产业布局也日渐合理。2000年,江苏省乡村模比系数均值为0.69,而到2012年,模比系数均值上升为1.42。2000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和盐城5个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类型;南京、常州、南通、徐州等10个县(市)则属于较发达型;宜兴、常熟、丹阳、东台等14个县(市)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型;相对于前3种经济发展类型,剩余的32个县(市)则分别属于经济欠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类型。到了2012年,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苏北地区,但已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各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组团”的走势。苏州、昆山、太仓和常熟4个地区形成了“块状”分布的经济发达区;丰县、徐州、睢宁和泗洪则形成了“带状”分布的经济不发达区;以宿迁、沭阳、涟水、淮安为中心的11个县(市)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经济欠发达区;以南京、句容、镇江、扬中、泰兴和如皋为中心的9个县(市)则形成了“东—西”走向横穿苏中地区的“条状”分布的经济中度发达地区;以高邮为代表的8个县(市)和以金坛、宜兴为代表的6个县(市)则形成了两个以“条状”类型为分界线的经济较发达区。在这些县(市)中,高淳虽地处苏南,但由于其落后的经济基础等原因,属于欠发达型;而沛县、邳州虽地处苏北,却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地区。大丰、如东虽地处苏中,却因其沿海的有利区位转入经济发达类型之中。

(2)从产业结构来看,各地区产业结构有较大变化。其中,农业主导型县(市)的数量在不断较少,而二、三产业类型和均衡发展型不断增多。特别是均衡发展型,已经覆盖江苏省大部分县(市)。2000年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集聚特征。具体来说,农业主导型地区包括丰县、邳州、睢宁、泗洪、盱眙和滨海等14个县(市),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兴化市。以宜兴、苏州、昆山和无锡为主的11个县(市)则为工业主导型,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而此时,全省只有南京市是第三产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则较为松散地分布在全省,但以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居多。到了2012年,全省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均衡发展型的县(市)个数明显多于其他产业结构类型,且其分布地区纵跨江苏省南北。农业主导型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而第三产业主导型和工业主导型地区则多分布于南部广大地区。本研究运用模比系数法定量划分了乡村经济发展类型,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命名方法,总结出12种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农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欠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不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较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并分析了类型形成原因。为江苏省分区分类制定乡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研究依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研究区域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并进一步对农村经济类型划分的方法进行探讨。(本文来自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赵彤马晓冬蔡韡宇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ncjjlw/64490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