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提高 体育教师 体育能力

在学校开展体育科研是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加快体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体育老师应充分意识到开展体育科研是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体育只有以体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因此,我们体育教师都应树立体育科研意识,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一、体育教师体育能力的现状

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工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与公关能力等。上述能力在个人有意识地不断学习中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和亲自动手中锻炼;在组织群众活动中不断提高。目前,根据我们对无锡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以及文献资料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多数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目前尚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状态,究其原因。

二、找好有效途径培养体育教师体育的能力

进入"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也因此得到不断加强,我们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来重点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意识,让他们了解体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使他们初步具备进行体育科研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骨干体育教师在面对体育科研时,感到自身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缺乏课题的拟定、捕捉能力,为之,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时,要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体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突出安排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和体育教学研究课程,如"体育科研基础知识"、"体育教改理论"、"体育科研方法"等等,重点进行科研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传授,使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

体育专家和学者不但站在了体育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体育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聘请他们来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能有效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不但可以在体育科研上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们的成功中借鉴经验;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和探讨自己在体育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他们在体育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体育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

1.问题提出

目前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论文对体育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对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独创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无二致,在实证研究与反实证研究之间,不应简单地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而应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主义方法,对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做出分析,选取我国1999-2004年度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对我国体育科学的体系内部结构、研究的“社会化”倾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论证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出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运用定量方法较少的结论[2]。另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专门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3]。

综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讨正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来说,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为检索对象,第一次检索以“体育”为篇名,匹配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2014,再在以“体育”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检索,以“英语”为篇名,最后得出相关论文112篇。第二次检索,首先以“英语”为篇名,再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其他搜索各项与第一次检索相同,最后搜索结果是同样的112篇论文。尽管112篇论文的篇名中都包含“体育”和“英语”字样,但经笔者甄别,剔除一些关于《中学体育课堂英语名词活用》、《英语自考》之类的非学术论文,最后确定87篇为分析样本总量。

2.1时间分布

在所有统计的样本中,最早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学术于1987年。如果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评估工作为分界点,那么在2003―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数量为57篇,占总样本数的66%;2003年以前的学术论文数量为30篇,占总样本数的34%。

数据显示,以2003年为分界点,在教育部启动为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工作之后,很多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越来越多。与经验判断相一致,这表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研究这一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2.2论文作者单位类型、专业

本文将总样本87篇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论文的作者单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体育院校;第二类是非专业体育院校(包括各类综合性高等学校中的体育院系、社会科研单位及其他)。其中,对专业体育院校的论文作者又可分为三类:一是英语专业研究;二是体育专业研究;三是不清楚(文章没有标识)。经统计,有58篇论文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66.7%,其中作者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为40篇,占论文总数的46%,将近占据了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有29篇论文作者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33.3%。这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因为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面对学习体育各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文化课成绩较差,活泼好动,英语成绩难以提高。所以研究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成了在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研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他们结合自身较强的英语专业背景,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进行研究。

2.3研究主题分类

从87篇总样本中的研究主题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与英语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般主要研究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难点及对策分析。典型代表如《综合性大学艺术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启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这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共有80篇,占论文总数的92%。第二,有关于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研究此类问题的作者主要认为大学英语仅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是使学生从英语基础阶段过渡到专业阶段的必经环节,使其顺利阅读体育专业英文资料。该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为4篇,占论文总数的4.6%。第三,第三类文章是有关于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典型代表如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对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等问题的分析。该类研究主题只有3篇,占论文总数的3.4%。

由此可知,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匀。现在很多专业体育院校和非专业体育院校因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大好形势,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至少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应该理论先行,理应有很多的学术论文百家争鸣。但从论文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对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法等进行探讨的论文只有4篇,即使加上3篇研究体育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论文,也只有7篇,不到论文总数的8%。

2.4研究类型分析

按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的说法,所谓“理论研究”,是指建立旨在一种理论体系(或概念体系)但又不以经验资料加以验证的研究[4]。这里,我们按科尔曼教授的理论,把对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规范分析)与经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体育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范畴等研究;体育英语教学的经验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经过实地调查、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等方法而得出的可以直接指导、规范体育英语教学活动和关系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不作纯理论上的逻辑分析。

从检索结果看,有58篇论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66.7%;有29篇论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33.3%。采用规范分析、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的论文篇数比采用经验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多出29篇,说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范研究远远多于经验的应用研究。

2.5研究的规范性

一般地,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含四个基本阶段程序,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的规范性进行研究:一是是否有理论预设(或称理论假设);二是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有没有提出需要加以论证或验证的问题;三是是否有对相关现存的文献加以评论;四是文献引用情况。

从研究的规范性所设定的四个指标来看,没有理论预设,没有文献评论,但有明确问题的论文占据了大部分,它们分别占有论文总数的91%、92%、94%。这些数据说明,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从问题或假设提出到论证检验、形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关键环节严重缺损。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至于是否有文献引用,有25%的论文没有文献引用,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文献引用,容易导致重复研究,没有文献评论,难以提出独创性问题见解。

2.6经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从统计87篇总样本看,主要的经验研究方法有:参与观察、普遍调查、局部调查、个案调查、问卷调查、非随机调查、随机调查、文献收集。采用以上8种具体的经验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共有29篇,其中采用普遍调查与非随机调查方法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篇,而采用局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有17篇,占总数的59%。这说明采用普遍调查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要进行普遍、广范围的调查,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而这又是很多研究者、研究机构面临的难题。采用局部调查的论文中,大部分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跨学校、跨省之间的调查很少开展。如果普遍调查没有人力、财力的支持难以开展,那也可以理解。但没有论文采用既省钱又省力的个案调查方法,这确实是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

3.结论建议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体育领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的变化要求体育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人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专业教研人员关注的热点。

但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研究者偏重于规范研究,而较少采用经验研究,论文研究不规范,不能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如缺少研究的理论预设,相关研究问题理论综述、评价较少,这就容易导致研究者相互重复同一个问题。经验研究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运用多种经验研究方法全面、广泛的开展研究。

笔者认为,体育英语教学,要从规范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力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英语教学方法论体系,首先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补课。如开展普及性训练和方法论讨论。其次,像《体育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要发挥专业示范导向作用,倡导刊发论文的规范性。最后,组织编写、翻译相关体育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路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257.

[2]李建军.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学;中国化;教育实践;原创性研究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若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的出版为标志,至今有370多年的历史;若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为标志,至今有200年的历史;如果说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使教育学的产生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才算是科学的教育学的话,则以德国教育家拉依《实验教育学》(1908年)的出版为标志,教育学至今有近100年的历史。教育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仅有100年的时间,与其他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教育学在中国的出现与成型,一开始就是从国外引进的,人们形象地称它为“舶来品”。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命运”并不好,既缺乏先天的发育,后天又营养不良,其间有过快速发展,也有过曲折反复。100年来,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就像“病魔”一般始终纠缠在中国教育学者身上,至今使我们无法摆脱,以至一些理论工作者发出“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的感叹,更有甚者断然作出“教育学终结”的结论,教育实践者则称教育之学是无用的教育学和脱离实际的教育学。21世纪中国的教育学如何发展,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教育学体系,这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教育学中国化阶段划分

关于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郑金洲认为,中国教育学百年,大致是旧中国50年,新中国50年,“可以说有四次热潮,两度曲折,一大一小”。叶澜认为,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发展大致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划分为两大时期,两大时期又可根据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分为六个阶段,其间出现过三次历史性中断和三次大的转向。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的过程,陈桂生认为,以教育学中国化为中心目标,我们先后对教育学研究成果有过三次反思。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对“进口”的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反思,导致标榜“中国化”的“政策法令汇编”式的《教育学》(1960)问世;第二次是60年代初,主要以“政策法令汇编”式的《教育学》为反思对象,反思的结果形成了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第三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混乱的教育思想为反思对象而以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为参考。

笔者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教育学中国化为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1901—1915年。其路径是割断中国教育传统——学习日本——教育学在中国出现,产生教育学中国化的朦胧意识。

(2)1916—1949年。其路径为抛弃学习日本——转向学习美国为主——教育学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3)1949—1966年。其过程是改造旧教育学——学习苏联与批判苏联——明确提出教育学中国化的问题——结果是中国“政策化”教育学的产生。

(4)1966—1976年。此阶段主要是中国教育学的“独创”——形成“政策化+语录化”的教育学——教育学的科学性遭到破坏。

(5)1977—1984年。此阶段主要是苏联和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全方位介绍和翻译——教育学的恢复和重建。

(6)1985年至今。这一阶段可称为教育学中国化的全面建设和反思阶段。

二、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

1.1901—1915年

这一阶段的引进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直接学日本,实际上是间接地学习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因为此期内主要是翻译和介绍日本的教育学,而此时日本的教育学主要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引进的教育学也是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其实,这一时期国人并没有真正见过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直到1936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们原先学习日本的教育学是第二手的材料。这种现象对于中国建立教育学,形成教育学的科学理论带来了先天不足的缺憾。同时这一时期也割断了中国的教育传统,教育学是全盘“进口”。

1912—1913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师范教育体制确立,日籍教师纷纷离开中国,中国人开始独立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完全日式的教育理论陈述及教学方式令国人感到不适,国内一些学者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学教师主张教育学应“以适于吾国现情为主”,教育学中国化意识朦胧产生,于是中国人编写教育学教材和著作出现了第一次高潮,教育学中国化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但由于编著者多半是留日学生,他们又多是速成班培训出来的,其食洋不化或浅尝辄止不可避免,再加上当时引进教育学,不是以研究教育、服务中国教育实际为宗旨,而是以传授国外教育学知识,应师范教育开课之急需为目的,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早期教育学的中国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们今天大量“进口”国外教育理论也有类似之嫌。

2.1916—1949年

1916年,中国一些学习教育理论的留洋学者纷纷回国,除郭秉文1914年回国外,像胡适、蒋梦麟、陶行知、晏阳初等人,都是1917年回国的。这些人在当时的教育界被委以重任,他们都留学美国,深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从1916年开始,当时最有影响的教育刊物《教育杂志》开始登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再加上杜威从1919年4月30日来中国,1921年7月11日回国,在中国住了两年多的时间,所到之处即宣讲其教育学说,中国的教育学开始全面转向,丢掉日本,转向主要学习美国,同时也学习和介绍西方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教育学中国化也得到了充分的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方教育理论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之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学术探讨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中国教育界人士在前一阶段学习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创建教育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开始思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问题。

其次,当时有一批学习教育理论的专家。如前文提到的学者中有相当一批是专攻教育的,而且还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他们回国后,迫切希望把他们学到的先进教育理论应用到中国。

最后,教育团体成立,中国第一代教育学家群体形成。1902年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

1915年成立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成立;1918年中华教育社成立;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有一批教育家躬身教育实践,身体力行,实践其教育理论。像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践;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等,都是这一时期中国化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

总之,这一阶段教育社团的活动和教育家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迎来了教育学在中国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有近百本。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体系主要受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国家主义教育理论、三民主义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德国文化教育学的影响,因此,教育学体系是多元的,各种教育学体系在借鉴国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结合国情进行研究,教育学的中国化也是多画面的。

3.1949—1966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是对旧教育学的改造,这主要集中在1950年前后。当时对新中国的教育性质进行了规定,强调教育服务于新民主主义建设,强化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些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改造旧教育学的同时,中国的教育学开始学习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和苏联其他教育家的教育学著作也开始被翻译介绍到我国。1952年11月,《人民教育》发表《进一步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一文,一时间,学习苏联的教育学成为教育界的中心和热点,与其说是学习苏联教育学,倒不如说是中国教育学的全面“苏化”。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争论,中国不能再依靠苏联,而西方的教育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教育已被我们批倒、批臭。怎么办?只有创建新时代的教育学。可见,当时教育学“中国化”这一口号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针对“进口教育学”现象的不满提出的,也是为当时中国“无处进口”的形势所逼,是中国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强烈呼唤,同时也是我国学者对教育学学科发展反思的结果。

早在1955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高师教育学教学大纲讨论会,就明确提出要“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教育学”。但教育学中国化问题是在1957年提出的,1957年,《人民教育》刊发《为繁荣教育科学创造有利条件》一文,发表了当时中国教育界一些教育学者的意见,有的学者提出,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最迫切的是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1957年,瞿葆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4期上发表《关于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的文章,就教育学“中国化”的含义和如何使教育学“中国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年,曹孚在《新建设》上发表《教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长文,对苏联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批判。这是我国学者最早对教育学的反思研究,对当时教育学中国化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价值。然而,1958年“大跃进”和“教育大革命”开始了,我们全面批判和否定苏联的教育学,中国的教育学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走向了“政治化”的道路,教育学变成了当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汇编与解说,这种“教育学中国化”实际上是对教育学的科学性的否定。

1961年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周扬发表了《关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的意见》的讲话,指出:“编出一个好的教材首先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整理自己的遗产,同时要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编出具有科学水平的教材,才是中国的教育学、中国的文艺学。”嗣后,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教材试用到1966年。这本教育学教材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改变了教育学是“教育政策学”的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苏联教育学的模式,在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中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当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该教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政治化”的痕迹。

转贴于 4.1966—1976年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指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同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迅速在中国大地卷起。从1966年到19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是在一片打倒声中,一片砸烂声中,一片批判斗争声中度过的,教育学在劫难逃。当时首先是批判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以“全民教育论”为纲,以“智育第一论”、“教学阶段论”和“教师中心论”为核心的“黑三论”。到了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盘否定建国后前17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错误的“两个估计”。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学被指责为“伪科学”,教育学教师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改造的对象,许多大学的教育系被解散,幸存的教育系,其课程主要内容是“毛泽东教育思想课”。在中国整个形势不正常的状态下,教育学的中国化只能在不正常的状态下生产出不正常的“畸形儿”,于是,中国的教育学走向“语录化”。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书籍,都是大段大段地引用马恩列斯毛的语录,特别是毛泽东语录,对领袖教育思想的学习替代了教育学的研究,教育学的科学性荡然无存,其体系中国化更是无从谈起。

5.1977—1984年

1976年“文革”结束,经过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教育学恢复其学科地位。当时一些大学恢复了教育系,开始招生,教育学研究也开始起步。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1979、1980年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当时的教育学教材,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这一时期,由于思想的解放,教育科学的子学科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中国,教育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学中国化又作为一个时代课题被学者们所关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体系,应注意三个方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研究和建立教育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教育学要突破传统、僵化的模式,顺应时展,注意分化与综合。但是,这一时期的教育学主要是恢复和重建,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继承和改造,中国化的特色还不浓。

6.1985年至今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而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国的教育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创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1985年后,教育学的研究进入深化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育学的研究论题增多,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教育学的分化问题、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问题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学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教育学书籍的出版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教育学》书籍100多种(本)。

但在经过一个教材建设和出版的“繁荣”时期之后,人们对教育学中国化建设并不满意,进而又引起人们对教育学中国化的反思。从理论上对教育学中国化进行全面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1年《高师教育研究》第1期发表苏渭昌《由教材特点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改革》一文;《山东教育科研》1991年第3期发表张忠华《教育学教材建设泛论》一文,等等。这次研究得到了原国家教委的支持,1991年3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1995年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发表了经过五次讨论、八次修改、历时五年的《教育学学科建设指导性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由于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反思研究的深入,进而引起“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试图通过对元教育学研究的性质、范围、方法的探讨,为“教育学的反思”这类研究定位,提供研究的规范,促进反思研究工作的系统化。

综上所述,从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学习日本的教育学,还是学习美国和西方的教育学,最终形成“苏化”的教育学,都是以引进为主。其历史贡献在于:中国有了教育学;促进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国的教育理论可以和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对话,缩短了中国对教育学理论探索的进程;教育学的引进,解决了中国开办师范教育开设课程之急需;使中国学者认识了教育学,特别是学习苏联的教育学,确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指导地位,通过引进和学习,中国有了初步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结构,为教育学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大量引进和“进口”国外教育学,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教育学在中国失去其个性,过分照搬照抄,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学,形成“大教育学”,使解放前形成的教育学科多样化为一门“大教育学”所取代,形成僵化的“四板块模式”,客观上也影响了教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三、教育学中国化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理论的中国民族化,是中国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创新的结合;就是一般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是在中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教育学理论。教育学中国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中国没有教育学,要向国外学习,要经过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使中国有教育学,把国外的教育理论本土化,即中国化;其二是在内化的基础上再到外化,也就是把学习的教育理论应用到中国的教育实际,解决中国的教育实际问题。

纵观教育学中国化的历程,可以看到,教育学中国化问题是与教育学“进口”中国相伴生的。只是当初以引进为主,在“进口”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一些问题,开始进行初级的和朦胧的反思,其主要表现是思考“进口”的教育学如何更好地运用于中国的教育实际,这实际上就是教育学的中国化,直到1957年我们才明确地提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但时至今日,对这一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好。总结教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笔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中西方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特点不同

从逻辑和时间上看,西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在前,教育学理论形成在后。而中国早期的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之前的,是先引进,再运用,也是应师范教育开课之急需,起初教育学并不是研究教育,指导教育实践、服务教育实际的,而是以传授国外教育学知识为主。

从教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西方的教育学从产生到发展,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小,这与西方的学术自由是一致的。而中国教育学的“进口”,是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起初是应师范教育开设课程之需,随后,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使教育学的研究大起大落可见一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如果教育学研究完全变成意识形态的附庸,它的发展也就被窒息了。

从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来看,西方有多种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树,有核心的教育领袖和教育代表作。1949年之前中国的学术流派和学术团体不如西方集中和强大,因为我们的研究落后于西方。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规模,从业人员之多,研究机构数量和研究人员队伍之庞大,都堪称世界一绝,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家仍然屈指可数,具有全球影响的教育代表作仍未出现,这就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了。

从师范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西方比中国要早 200多年,早在1684年法国就创立了教师讲习所,1794年欧洲第一所师范学校诞生。师范教育的诞生,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师范教育最早是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师范学堂,比西方晚了一个世纪。教育实践不够丰富,教育学中国化的基础不牢固,也是教育学发展的一大障碍。

2.关于教育学中国化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水平。在现今的教育学著作和教材中,绪论部分都提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是学者们经常谈到的,而打开他们写的教育学著作和教材,又有多少内容是采用实验法、统计法得到的结论,更多地是采用现象描述法和内容分析法,甚至用引证、简单类比、不周延的演绎推理来叙述教育学的内容,更为甚者基本是直接移植、照抄照搬。中国教育学的发展逻辑更多地是先有理论体系,后以指导实践,理论体系的构建更多地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而中国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被忽视。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学中国化的建树意识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教育实践在先,而后有他们的教育著作问世,此方面的典例,枚不胜举。

而今的中国,教育团体林立,教育研究人员队伍之大,属历史之最,但躬身教育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联姻”的研究人员又有多少?依笔者看来,大多数教育研究者是从书本到课堂,从课堂到论文、著作,真正从事教育实践和深入教育实际的少之又少。在这方面,中国的第一代教育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像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等人,他们在那个时代,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走出大城市,纷纷深入偏远山区和农村,进行平民教育、生活教育,进行教育实验,积累经验,进而提出教育理论,这才是中国的教育理论,中国的教育学。如果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从事“行动研究”、“教育体验”,创生中国化教育学的任重仍将遥遥无期。

3.要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二者关系协调时,政治清明,学术繁荣。否则,社会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干扰较大,就会影响学科发展,使学科发展偏离方向。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和研究逻辑,要进行客观的研究,不能凭借政治意识形态来研究和发展教育学。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49年以前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学,就影响了教育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学受政治影响过大,就出现了“政策化教育学”,“文革”期间,阶级斗争扩大化,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教育学的“语录化”等等。由于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结果是“教育学‘中国化’……,在中国‘化’掉了教育学”。

相反,当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学影响较小时,教育学的学术研究就相对繁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学中国化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学发展非常之快,出现了不少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学著作和教材,在教育学中国化建设上有了一些突出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学中国化体系初具规模。经过20多年的探讨、研究,教育学作为一门师范院校的课程,其科学的体系初具规模,教育学的建设逐步清除了极“左”路线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形而上学、教条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较为理性地处理了教育政策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2)构建了不同层次的中国教育学体系,教育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教育学研究的深入,适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育学依次出现,如学前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家庭教育学、农村教育学、元教育学等。而且,每种教育学都有多种版本,教育学建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3)教育学体系日臻分化,出现了一些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著作。一是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该书由导论和学校功能论、学校教育模式论、学校教育活动论三编构成,体系安排比较简明,全书内容自成体系,克服了传统教育学的“四组块”模式,具有较多的新创意识。二是傅道春编著的《教育学——情境与原理》,这是一本情境与原理结合的教育学著作,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事寓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探索。三是出现了一些原理性著作,如陈桂生的《教育原理》、柳海民的《现代教育原理》、胡德海的《教育学原理》等。“文革”前的“大教育学”逐步解体,教育学各子学科相继独立,出现了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和学校管理学等学科。四是熊川武等著的《实践教育学》,这是一本与理论教育学相对的实践教育学著作,该书共包括10章,即绪论、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功能、教育激励、教育过程、教育评价和教育研究,除体系上的别具一格外,内容上亦有独到之处。

总之,我们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要善于运用其方法论思想,但不要把这些理论绝对化,否则,就变成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不仅不能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还会有碍教育学中国化的研究,影响教育学在中国的正常发展。

4.开展中国教育学的原创性研究

原创性研究是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原创性研究具有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研究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纵观中国百年教育学发展史,教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学习的时间多,思考问题少,更多地是介绍别人的教育学,割断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意识薄弱,是制约教育学中国化的一个症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使人们大多随俗,而很少脱俗,创新思维意识差;也有政治制度上的原因,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大起大落,教育学的研究也大起大落,人们对教育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敢涉足,也影响教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另外,教育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人们一时间还不能科学正确地认识它,再加上中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问题意识淡薄,创新观念差,也影响着教育学中国化的进展。时至今日,万事俱备,我们有着庞大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学术研究队伍,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有了百年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又有50多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验,开展原创性研究,生发新的教育学的时机已经基本具备。

教育学原创性研究,就是立足中国的教育实际,依靠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开展中国教育研究,最终形成有独特个性的中国式的教育学,这种研究哪怕是初级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解决中国教育实践问题的;这种原创性研究,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又不依附于其他学科,应体现教育学研究的特性,在教育学语境下研究教育问题,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的结论又高于并且能够指导教育实践。看来,我们的教育学研究者必须走出书斋,回到教育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教育学理论才能回到实践并指导实践,才能创生出中国的教育学。

5.要处理好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有其民族性,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民族性。教育学的中国化,就是教育学的中华民族化,教育学的中国化,就是教育学的理论与研究要从中华民族的教育实际出发,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具有中华民族的教育特点。

回首教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我们的教育学基本上是模仿和学习,在教育学的著作中,充斥着大量的国外材料,先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后是杜威的教育学说,再是全面“苏化”的教育学,就是少见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内容,我们过去的“教育学中国化”在某种意义上是舍本逐末,基本上割断了历史传统。其实,中国有着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以道德伦理文化为核心的,我们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十分优秀的教育传统,在道德教育规律、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该成为教育学中德育论的重要成分;再如教学理论,中国古代也有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我们的教育学也缺乏应有的吸收和改造。盲目从外,给教育学中国化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教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处理好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传承和国外教育理论的借鉴之间的关系。现有的教育学理论中有多少是从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中概括出来的理论?有哪些理论与方法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实验总结出来的?我们有多少教育学理论可以拿出来参与国际教育理论的对话?可以说不堪回首。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出现,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教育学在中国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学如何面对全球化,又如何发展和保持中国特色,更是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在今天教育学的中国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吸取国外教育学的精华,为我所用,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但现实的教育学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移植国外教育理论,缺少自己的思考;照搬移植其他学科的成果,失去了教育学研究的特性;漠视实践,失去了理论的针对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学中国化的进程和水平。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一时间是这种教育理论,一时间又是那种教育理论;一会儿是这种主义的教育理论,一会儿又是那种主义的教育理论。其词汇都是国外“进口”的,文章艰涩难懂,读完令人生疑,事后仔细揣摩,好像明白一点,其实前人早有论述,并无新意。我们大量学习和翻译国外的东西,除了说明中国教育理论的不足和“干瘪”外,还能说明什么?难道只是一些学者为了评职称和拿薪水而已?!

教育学中国化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中国的教育学,中国的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教育之学。过分依赖国外模式和相关学科模式,开拓创新魄力不够;不能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脱离中国教育实际,不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吸取营养,是制约教育学中国化的重要因素。

注释:

[1]关于拉依的《实验教育学》出版的时间,一些书籍上的记载是有出入的,这里依据沈剑平、瞿葆奎翻译的拉依的《实验教育学》上的说明为准。详细内容请参阅拉依:《实验教育学》,沈剑平、瞿葆奎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9,(3).

[2]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7).

[3]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4]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

[5]陈桂生。“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78,285.

[6]程谪凡。对教育学教学大纲的意见[N].光明日报, 1956-11-26.

[7]徐毅鹏。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教育研究,1983,(11).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 科研能力

1.前言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作为21世纪的教师,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的科研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此,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因为体育教师是广大教师群体中的一分子,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启蒙者,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咨询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人类健美的工程师,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创新人才,广大体育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体育教育家转移。

2.体育科研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2.1 体育科研能力的内涵

学校体育是一项探索性的事业,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献身精神,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体育科研理论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只有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才不愧为开拓型的体育教师。因此,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体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体育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各专项运动技术(含专项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搜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敬业精神等。

2.2 新世纪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而且具有时代对广大体育教师的要求。传统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体育教师。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体育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体育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训练育人。

3.培养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多年来,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体育教师能否从事体育科研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学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而有些体育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体育科研神秘观”,即把体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体育科研无用论”,认为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训练,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体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宣传体育科研的重要性,使体育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体育教师是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体育科研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搞科研的体育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体育教师。

3.2 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

有人说,搞体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体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在此主要介绍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3.2.1 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把体育科研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步骤,并把这些阶段和步骤按照不同的时间、空间及各自不同的任务与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使之既有次序,又有密切的联系,即称之为体育科研程序。它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阶段和步骤。它们既有独立的含义,有各自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的,可以说每一个程序都是上一个程序的发展和下一个程序的引导(见附图)。四个程序有时又是交叉的或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如,常常把提出问题时产生假说;在验证假说过程中,有时会修改假说,有时会产生某种结论。因此,我们应把程序看成是统一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是提出问题,即选择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对体育教师而言,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是主要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体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体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当前体育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体育创新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各运动项目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体育健康课实施等。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假说。假说是人们在科研中根据不同的事实材料,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对某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来的一种初步的假设或解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一方面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建立假说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是获得更多的此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料,为下一步的验证假说奠定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验证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就是将预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相比较。如果结果一致,那么该假设可以成立;如果除了和结果一致外还能借此预见新的事实现象,而且在新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该假说就有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如果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不一致,经检查实验设计又没问题,则该假说就应该被否定。为了可靠地验证假说,该实验观察事先要经过周密设计,它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目的: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目的?(2)课题的价值:所选课题的意义、作用、理论依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等;(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自身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优势及经费预算等;(4)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设计(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择,等等。

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即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不一定要遵照某种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论文题目;(2)前言(或序论、绪言、问题的提出等);(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正文部分(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5)结论与建议;(7)参考文献等。

3.2.2 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在此主要谈谈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是指在体育理论指导下以专家访谈、电话采访、设计问卷现场考查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的方法。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走访);(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体育专业理论依据);(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体育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参与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与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为研究而研究。行动参与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就目前而言,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参与的体育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行动参与研究,也有的人称之为“试验”。可以说,行动参与研究法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3.3 学校领导要为体育教师创设体育科研的氛围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体育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科研活动。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因此学校应本着这一宗旨,做好如下工作,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向体育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不定期地请专家搞讲座和指导体育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体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同时要把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使体育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1999-06-15.

[2] 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研工作平台 引领 教育科研

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工作平台(教研工作平台)创建以来,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有了国家层面的管理和评选机制,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可以得到社会承认,也为我们天津市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以教研工作平台的运行机制激励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教研工作平台已成为激励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推进器,引领研究方向的指示灯,进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资源平台。自2004年起,通过教研工作平台开展的论文、课题评选和展示活动,不仅使广大技工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技工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通过申报参加评选活动,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下,天津市参加市级评选的作品由起初的100多篇逐年递增至近5年的年均600篇左右。说明技工院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参评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和课题在教研工作平台上获奖。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普遍树立了“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的意识,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技工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组织好每年度的教育教学论文、课题评选和推荐工作是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和各技工院校开展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作用,达到推动全体技工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现将我们的一些思考梳理出来,供大家指正。

一、引导教师明确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

要实现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要实现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事研究、探索,才能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消除从教的疲惫感,改变教书没有乐趣的心理,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在研究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使教师不会像蜡烛那样,燃烧之后毁灭自己。但是,在过去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的心理,认为搞科研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认为从事科研工作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技工院校教师主动从事科研的意识不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必须明确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既有教育科研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技工院校教师,研究的对象是技工教育规律,研究的内容是技工院校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技工院校健康发展。因此,技工院校教育研究的特点是: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当技工院校教育科研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才能吸引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参加;参加的主体是全体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科研繁荣发展。为此,我们提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是:以当前正在应用而又急需补充完善的教学管理问题为对象;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科教学遇到的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

我们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利用jnpx网站以及召开相关的工作会议,将教研工作平台上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的信息理念及时向各学校宣传讲解,使广大教师基本消除了教育科研神秘高深以及教学、科研冲突论的原有观念,普遍树立起正确的科研意识。

二、引导教师培养锻炼教育科研能力

通过前几年的论文、课题评选工作,我们发现教师在树立了正确的科研意识后,要达到科研活动出成果的目的,还必须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技工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对教育实践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针对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应当从以下方面培养和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

1.提高选题的能力

教育科研的宗旨是为技工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从事教育科研首先遇到问题是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因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具有选题的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出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现象都能成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选题。只有技工教育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现象,才能成为教育科研的选题。所以,对教师选题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选择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选择具有新意或有新知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创性的题目,对同一题目的不同方面作补充研究,对已有题目进行补充完善等。技工院校教师在选择研究题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适合自身的研究能力

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国内外的职业教育某一领域的问题展开研究,往往得不出创新性的结论。因此,选择题目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择的题目不要超出自己实践和可以观察到的范围,课题的主攻目标要明确,研究的问题难易要适度,研究的范围大小要适度。选择的题目要适合自身的研究能力,就是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主要有,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将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反思发现的问题。

(2)要发挥教研工作平台选题指南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选题能力,我们倡导教师要关注教研工作平台公布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选择恰当的研究题目提供依据;要关注以往已经研究过并取得相应成果的问题,以避免重复研究。我们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根据教研工作平台公布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拟定出每年度的重点题目,为培养锻炼教师的选题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2.要培养锻炼理论思维能力

开展技工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学科专业等理论对教学实践过程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进而推导、论证出相应结论的过程。因此,理论思维能力是从事教育科研的必备能力。我们倡导教师要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锻炼和提高。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从事教育科研必须具有理论修养,理论能够为从事教育科研提供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教育研究是难以得出创新性结论,甚至是主观臆断的结论。可见,对教师来说,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

(2)要强化信息资料收集的意识

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是做好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重要保证。只有收集和占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才有可能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论思维过程。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做到心到口到的同时,还必须做到手到,及时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事实记录下来,把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保存起来,为从事科研做好资料准备。

(3)要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理论思维对所积累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新知、新论,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挑战过去的思想观念,转换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创新指导意义的教育科研成果。

3.要注重提高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是要以规范的文体和规范的文字为载体,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教师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也成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这需要教师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注重培养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 。针对论文、课题评选过程中存在的写作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相关的培训讲座,同时倡导教师要仔细研读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及写作方面的书籍,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成果总结概括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评选激励机制

要切实发挥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作用,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要消除“为科研而科研”“为评奖而科研”的旧观念。积极创造为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而开展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提出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

1.坚持同行评审制度

在组织论文、课题评选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对评审专家进行培训,以统一标准。对各技工院上报的论文、课题,要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分类、编组,坚持由同行专家对各类成果进行集体评审,最后得出综合评价。避免“外行审内行”的现象发生,确保评审结论经得起考验。

2.建立反馈修改机制

对于不符合评奖标准的作品,要写出具体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作者,帮助其进行修改、提高。

对于获奖但仍存在需要补充完善的作品,也要将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帮助其继续提高科研质量。为其作品能够推荐到教研工作平台参加评奖和展示创造条件。

通过反馈修改机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科研氛围。使广大教师深切体会到,开展论文、课题评选工作是为了引领他们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6篇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相关研究

卢宇刚《对我院16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选题方向偏向于技战术分析类,选题方式偏于文献综述类,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于媛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专项类,但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类、社会体育类论文呈增长趋势;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不足。

魏祝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天津体育学院2008—2011届学生为例》中发现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上学校体育类和运动训练类的所占比重未50%〜60%,其中学校体育类的比运动训练类的少,社会体育、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方面共占40%。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来源单一,缺乏创新性。赵永才在《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术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方向多元化,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单一的方式,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了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

周小平在《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中得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仍然是广大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与体育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和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广大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各方面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产生了些许变化,例如:在选题方向上,技、战术类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的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选题方式上,学生依旧趋向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或是指导老师的建议获取选题,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比重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集中于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胥志敏《浅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列出了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不强,论文成果一般。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朱少华,龙昆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一一以南昌大学2008—2010届毕业论文为例》表明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偏重于体育教育方面,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论文结构、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均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戴卫东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中提到高校本科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有:论文的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抄袭,论文买卖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相关的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投入不够;未形成论文质量考核体系。并提出高校教学部门的失范,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系统训练的缺乏等原因。

从上述文献可了解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普遍呈下滑趋势,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选题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选题存在陈旧、重复,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选题的质量,完善过程管理体系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

3.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研究

夏光祥等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S大学2010-2012届为例》提出:学生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研究内容“撞车”、选题陈旧,个别选题范围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董秀茹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文中阐述学生选题出现大而广,题目越大越好写的误区。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题,但选题不能过于陈旧或追求热点问题,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宜。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中提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态度不端正认真、论文质量低劣等问题。郭剑平、姜艳《论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提到学生论文存在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过于宽泛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研究方向与本身专业关联紧密,能够围绕本专业的特色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仍然是有的选题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点,或是题目太大,学生亦难以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同时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师生的态度等亦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4.结语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是指导教育者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指导受教育者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 “人本-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力求不拘泥于某种策略,谋求以互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全面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及主体性道德人格为主旨,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受教育者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沟通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应采取相应教育策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

一、积极创设模拟情境,开展案例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主体围绕某一个案例,让受教育者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创设相似情境,挖掘引发的不同疑问和想法,并提出假设或问题,组织大学生或以小组形式,或以个人形式,共同探索新的思想道德取向与思想道德规范。这个策略,是以建构主义“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理论为依据。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受教育者想掌握摆在他面前的道德取向,并把这种思想道德取向变成他自己的道德取向,就必须亲自参与构成认知结构这一过程。这种案例探究式的策略,出发点是大学生未来面对的是复杂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培养受教育者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认识思想道德问题,能使受教育者通过问题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教育内容转化为一组组面对大学生的序列性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刺激受教育者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问题激发大学生的动机和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促使问题解决并引导反思,培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策略努力实现让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为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操作探索中寻找方法和规律,得出结论,做出判断。这种策略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方法的获得,重视培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频繁,互动方式多,交往质量高,大学生学习效果好,同时,大学生从中获得了发现的乐趣。其具体步骤为:①通过正常的课堂教育或者仔细安排的假设的思想道德两难情境,帮助大学生注意并遭遇真切的思想道德冲突;②帮助大学生去考虑和选择对这些思想道德冲突进行推理并解决冲突的思路,特别要帮助大学生把思想道德判断与反省的过程联系起来;③帮助大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去反思他所选择的思维过程的优点与不足;④向大学生建议一种比他现在采用的方法更完善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程序,使他在思想道德判断和选择方而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既要提出建议又要给予干预,但不要强迫,耐心、倾听、对话、接受与批判、提问、干涉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激烈思辩,开展讨论教育

根据教育学原理,美国学者阿德勒对讨论意义的认识是:“受过良好的阅读训练的心灵已经发展了他的分析和批判的力量,受过良好的讨论训练的心灵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分析和批判的力量,通过耐心的、通情达理的辩论,人们获得了在辩论中容忍对方的修养。”讨论既具有教养意义,培养人的敏锐的分析能力以及使人感受理性的权威力量,又能够激起人的情趣和活力。讨论把使用智慧、体现在我的机会十分平等的送给每一个人,让人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中采用的讨论思辩式策略,是指教育者通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调动受教育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探讨寻究,让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己去发现正确的思想道德判断,这不仅能使受教育者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讨论思辩式教育策略主要是利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式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辩证思维的撞击和真理火花的进发,以此激励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敢想敢说、坚持真理、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个性品质。组织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集体讨论、小组讨沦,也可以是在教育后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的讨论等。参加讨论的对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讨论,也可以是各大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讨论中,教育者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会提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平等地位的“首席”。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供讨论议题的背景情况,为讨论作铺垫,之后各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各抒己见、自由发言,最后,教育者作总结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独立地思考研究问题,讨论中教育者应向受教育者交待一些与讨论议题相关的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讨论的兴趣,以期达到共同激励进步的目标。

三、利用网络匿名交流,开展互动教育

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尊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能动性。网络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交互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交互,两者异曲同工。

交互性网站是网站发展的主流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匿名交流。要重视开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网上的学习天地、工作室和聊天室,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沟通、信息传播和接受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校园网上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天地、工作室和聊天室,开展如“网上党校”、“教育论坛”、“校长信箱”、“建议与答复”、“校园 BBS”、“大学生 Blog”、“学校微博”等专栏,采取隐身登录、匿名交流的方式,通过高职院校大学生交互、平等、自由的沟通和讨论,使所开辟的工作室和聊天室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寻找精神支柱和理想生活的可靠依托和“导航器”,让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参与对话,做到推心置腹、知无不言,也让学校管理者直接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主动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反映的信息进行反馈,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说服、教育、引导、影响,由传统单向灌输中的独角戏真正做到双向互动、口服心服。

采取与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匿名对话的方式,有许多传统教育手段无法的优势,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脉搏,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及时把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另一方面,教育者以匿名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放到高职院校大学生面前,比传统的面对面说教要更容易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所接受,现在的绝大多数“80 后”、“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欢迎这种形式的。

四、整合资源合力联动,开展社会教育

校园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生来自于各个家庭,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思想工作的效果无不受社会的影响。耗散结构论认为,开放是一切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首先条件。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中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不断从外界吸纳新的信息流,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旧序向新序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信息网络联接千家万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更为经常。当前,面对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摄取”能力,不断用蕴涵时代精神的先进社会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感染力。要增强教育的开放度,敢于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社会文化的接触面,使其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借鉴吸收一切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和活力。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改革,首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再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或“美德之袋”,而应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活实践的指导上来,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开放性的教育观念,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打一”的局面。要用好社会大课堂,采取走出去参观访问、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有突出贡献的人作报告等形式,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时了解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学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生事物,提高思想境界;利用社会教育基地、各种纪念场馆和重要展览等,丰富高职院校教育资源。

保持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家庭的联系,搞好高职院校、社会和家庭的共教共育。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可配合某一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搞社会访谈、家长访谈,从而连接社会、家庭和高职院校教育的桥梁,努力发挥社会整体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五、广泛组织生活交往,开展情感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把抽象的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者如果能从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那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能听进去、听明白。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置身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利用生活情境的教育功能,抓住生活的细节实施点滴渗透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缺失比较严重,主要是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化、原则化,教育中的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活结合不紧,重“应是”的理论灌输,而缺少“实事”的理论指引,缺乏说服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不爱听或听不懂。教育形式过于彰显,一味强调、表现教育的意图,忽略了教育的隐。成功的教育往往不露痕迹,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真知,学会做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实现教育方式的生活化。具体讲:①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教育的口子小一点,切入点准一点,多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入手,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层次,给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启迪。②深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搞大而化之,无的放矢。只有联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症下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努力把理论问题生活化、把生活问题理论化,将抽象的道理讲得贴近现实生活,才能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③多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证明道理,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觉得可感可触,可亲可信。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本上都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都在施教军官的视线之内,极易发现每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细微变化,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全部条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互动情感,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满意、愉快、合作、互动的情感状态,从而促进授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信息传递。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轻易否定他们的解释和观点。面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挑战,学校领导要敢于接受;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敢于说“不知道”。教育双方只有真正处在平等的地位,才能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表现在生活中就是要与他们交朋友,以朋友的态度、伙伴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大学生,让大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培养个性。

六、营造环境进行熏陶,开展自我教育

搞好校园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建设,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一切事物、一切社会组织和人员者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可以影响人,甚至可以改造人。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到政治氛围熏陶的重大功能作用,努力搞好校园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具有教育功能作用的场馆建设,进一步搞好校园政治氛围的设置,张挂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的画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以此激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奋发学习和报效社会的崇高情愫。

学校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歌咏比赛、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书法绘画、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娱活动,营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政治、文化氛围,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加大典型的宣传力度,坚持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身边的典型事迹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激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身边的事和人为榜样,为单位的建设努力工作。在组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向英雄、典型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团结和谐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黄正泉,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

[5]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6]张耀灿,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特征;成因调查;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3.4亿青少年中,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比例高达18.6%—36.4%,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比例有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据我们的调查,学困生在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4.7%,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生中三分之一是学习困难生。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辍学的原因由原来的经济方面因素为主转变为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们不仅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且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多从改善办学条件、减免学费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关注农村地区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以此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不多。

为了揭示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学习困难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而为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方法,进而为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平台;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自2007年2月起,由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协调,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与区教学研究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安徽省教育学会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密切合作的关系,狸桥中心初中正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成立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集中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生、乡镇分管教育领导、社区管理领导、教科研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调查、实验和研究群体,构建了一支由学校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骨干队伍。该课题于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为安徽省2007年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JGO7366)。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研究目的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农村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为解决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课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有益的一项科研尝试。因此,它强调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该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设计,研究论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编辑《课题研究通讯》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1 2007年4月——2007年9月,对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所属四校初中学习困难生展开调查,着重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1.1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为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

1.1.2 2007年3月——2007年7月,为调查的实施环节;

1.1.3 2007年8月——2007年9月,为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特征、成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1.2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所属的四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着重研究对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进行教育干预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同时,建立各校子课题:

1.2.1 农村初中学困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2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3 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4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重点: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行为加以推广;找出影响学困生发展的典型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加以矫正,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教师中举办"我的教学观"、“我的教育理想”等专题教学征文活动。了解学生的正常合理需求,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

二是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使积极的行为得以强化,不当行为加以矫正,为学习困难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我的教学困惑”、“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等研讨征文活动:观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研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教师较典型的不当的教育行为。

三是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各项教育策略:(a)心理辅导策略:分析学困生心理症状,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消除他们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b)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掌握各门学科具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c)情感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健康情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d)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直接教学、策略教学、诊断教学、任务分析等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个别教育和辅导。(e)环境教育策略:建设以“成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f)分科实施和分步推进策略:教研组发挥协调作用,任课教师具体承担学科辅导工作,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分阶段实施指导。

四是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a)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b)学困生的学习评价问题;(c)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c)制定学校奖励学困生制度;(e)教师“一帮一”辅导学生制度。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2007年10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实验的设计环节;

(2)2007年11月——2009年7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教育实验的实施环节;

(3)2009年8月-2009年10月,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1.3 2010年2月——2010年6月,进行综合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

第三阶段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阶段为课题结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召开课题总结大会,整理研究成果资料,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的研目标是揭示农村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

2.1 研究内容

2.1.1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本人的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调研,着重调查导致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的各种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一般特征。

2.1.2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辖的南湖初中、昝村初中、卫东初中等四所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以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属四所初中7—9年级学生为调查实验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

该课题和国内已有研究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以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因素(知识、技能、动机、兴趣、心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在此基础上,以宣州区狸桥地区的若干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基地,对如何有效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问题展开实验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学困生成因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有显著差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分析、筛选、比较和研究,了解了当前学困生研究的成果,对中外学困生研究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趋势,写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到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得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2.2.3 访谈法: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访谈。以开放式的方法来搜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某些观点,通过倾听与研究对象沟通互动,真实反映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

2.2.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配合,探索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

2.2.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并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思考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

2.3 研究过程。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准备比较充分,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正常、严谨开展、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科研态度严谨,内容科学,步骤踏实,方法有效。

(1)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课子题研究的四所学校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并引导其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采取各种手段,组织教师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并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片教科研会议,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成多部专集。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出可行的研究计划,使组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外,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提出疑惑;每学期请安徽师大何更生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互动研讨,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理念和思考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论文评选,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的七次论文评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赛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2.3.2 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2)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3) 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编辑汇编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对策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学困生教育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系列研究成果专辑以及《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研究资料专集》,撰写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特征的调查与教育干预策略研究报告》、《农村初中语文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困难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学困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特征及其教育干预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研究报告》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教育学术会议并提交学困生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多篇获奖。

3.课题研究的成效以及问题思考

3.1 研究成效。

3.1.1 学校方面。

通过这项课题研究,学校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叙事。经常讲述和写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能养成观察事件、思考问题、及时动笔的良好习惯,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融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评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总结教育的经验——科研论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肯定给教师留下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出来,对同事是启迪,对自己是鞭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七次组织教师对各个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思考撰写科研论文,并汇编成专辑。

(3)探索解决的方法——教育教学。本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引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困生教育讲座等,促进学困生学业提高。这样,既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在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2 教师方面。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多读书、善读书。子课题组学校以及成员订阅了教育教学杂志,如《课程教材教法》、《中外教育比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进行阅读,并且有针对地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活动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教育随笔的研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研究途径,去关注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此刷新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升科研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随笔中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

(3)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是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自身实践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4)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极大地焕发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写作的极大热情。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贯彻课题研究全过程,狸桥中心初中、狸桥片教研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教师锐意探索,深入思考,开展了多次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08年初,118位教师参加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调查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征文评选;2008年6月,开展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征文评选;2008年6月,组织教师撰文参加全区第八届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征文评选和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2009年3月,开展了“学科学困生教育对策思考”征文评选;2009年5月,开展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反思”作品评选;2009年7月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征文评选;2009年10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评选。2010年4月,各校举办“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经验报告会以及学困生帮扶经验交流会;2010年6月,片教研中心举办了学困生教育案例及个案研究征文评选。教师的几十篇论文获区级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获市教育科研论文奖;课题组组长、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获2008年全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两位教师的论文获三等奖;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获2009年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交流论文评选一等奖。

3.1.3 学生方面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初始期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个性的形成。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向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指出了“金钱至上”的弊端,引领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理想,要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2)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所测对象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学习成绩取得很大提高,甚至有一些学生成绩已经跻身中上等。卫东初中获得2010年区教育体育局中考教学质量提升奖,狸桥中心初中、南湖初中学生在2011年中考中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习惯的比较,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4)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负责课题课题研究的四所学校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评选活动,点燃了学生进取的火苗。通过对“学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师生感情联络;使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学习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各种良性刺激的迁移功能,达到求知与做人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严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目标明确,思路正确;实施严谨周密,步骤稳妥,方法得当;领导重视,专家引领,教研人员协作,四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几年来开展的科学、有序的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们共同努力,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付出了心血,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促进了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困生教育问题的认识;为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素质的不断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探索了有效的学困生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初中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困生的教育网络与环境,为新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注学困生群体,促进了农村学校特殊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培养了教科研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组织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宣州偏远农村地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2年1月30日,狸桥中心初中与安徽师范大学承担的安徽省“十一五”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荣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省级课题结题证书》。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本地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可贵的教育情怀。从整个研究过程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工作较扎实,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同意结题”。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探索,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实现“让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育愿景,为他们打下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2 问题思考

通过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感到尚有以下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3.2.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2 校内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3 如何根据各学科特点有效实现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问题。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9篇

1.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十多年来,很多高师院校都提倡向学术性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在教育教学上,过分地强调学科专业研究,忽视了师范院校本身的培养目标,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研究不重视,致使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越来越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全面综合的考察,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检查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它直接关系到是否全面执行全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说是学生科研能力的统合体现。因而也是体现其教育研究能力现状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主要从师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现状来略谈其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1.1 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 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

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 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 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 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4.结束语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社会分化; 系统性; 理论性; 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39-04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在科学的原则以及方法指导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要素进行的调整、组合以及优化的实践活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态及其实效性关注的结果,具有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根据。从社会现实看,分化与整合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分化(既有的分工)和整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社会分化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分化,进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提供了必要性。从理论上看,现代知识在专业化、精细化的同时又走向整体化、协同化,整合也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不同学科、知识资源以及理论创建之间的整合问题。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文献回顾

尽管学术界不同程度地关注到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以及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性,但整合问题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态势,进而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论题。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题名和主题分别查阅到的文献为34篇和46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甄别、筛选和处理,尝试对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描述。目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将思想政治教育放置社会系统中考察其对社会系统所发挥的整合功能。李辽宁曾专门讨论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整合的“软权力”的论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刘惠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软权力,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社会整合的作用。[3]周如俊、苏云升针对经济、文化的分化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采取新的整合方式(分层、规范、强制以及网络四种整合方式)。[4]潘玉腾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承担的职能时,指出应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职能,以增强价值认同感。[5]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础理论与历史研究

张耀灿、马奇柯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是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二是在保持其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从而既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维持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高级的适应能力。[6]谢传仓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要点,认为价值认同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关键;组织整合是构建整合机制的重要保证;教学整合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途径;队伍整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运行的主体力量。[7]白立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讨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整合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确立全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正确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8]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进行整合的研究

在此论域下,学界关注较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问题。孔晓东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工作中不同的实践,但又有着共同的思想起源、一致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教育和研究对象,以及相互交叉的教育内容和相似的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可以在目标、方法、队伍建设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9]此外,罗一娴、党苇莹讨论了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10]王学青提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机构、人员、课程等有机整合。[11]刘国习、陈丽华论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并提出了整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公民教育意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高校公民教育环境。[12]

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技术、载体的整合的研究

这一研究路向主要将一些技术、载体等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加以整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罗建华、张治国讨论了如何利用高校网络文化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为高校网络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困境,总结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政队伍和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可以为高校利用网络文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提供参考和借鉴。[13]王珏、王丽丹论述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14]杨乃鹏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提出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理念与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5]

5.关于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整合研究

这一研究趋向主要论及某一特定领域(如,网络领域、社区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问题,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微观化的表现。杜苏等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了思考,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16]肖耀根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和途径,认为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指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并把系统内各要素通过联系、渗透、互补和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实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包括七个要素:意识形态整合、利益整合、情感整合、组织整合、文化整合、功能整合以及资源整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实现应当贯彻于结构设计、运行设计以及社会系统运行当中。[17]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评价

总的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五个方面,它们从多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使之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话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见,取得了以下值得肯定的成就:

首先,整合问题将日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尽管从总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从趋势上看,它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问题引起关注源于该命题自身的价值,推动这一命题研究的动力是它背后鲜活的社会现实。在“政治挂帅”的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广大社会成员。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政治往往是与经济、社会、军事混合在一起的”[18],整个社会领域呈现出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方式。而进入到现代社会,社会分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独立的领域,与传统社会相一致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分化,它需要面对不同阶层的群众,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同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克服社会分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的冲击,提升现代社会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直接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究竟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

其次,整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的重要途径。整合作为一种方式逐渐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接受,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从理论上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知识领域由分化的专业化逐渐走向整体性,单一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资源均无法完整而有力地加以应对,整合成为知识生产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整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资源的跨学科研究态势。从实践来看,整合也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一是整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资源、载体、方式、组织环境等的整合。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手段、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合力,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有的文献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指认了整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整合将逐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毕竟才刚刚起步,研究文献总量少,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献不多,许多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以及深刻的论证。我们在肯定学界在这一命题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的同时,也应当揭示出相关研究存在以下诸多不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从文献统计看,在笔者所掌握的34篇直接相关的文献当中,仅仅只有张耀灿、马奇柯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以及谢传仓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两篇论文直接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对象、机制进行了阐述。其他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实践领域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形态的教育、技术、载体进行整合。从中可见,学界集中于从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进行讨论,而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逐渐引起关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这一核心概念需要做出深刻的讨论和界定,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内涵、要素、运行以及测评都应当展开系统的讨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在界定上存在混淆。作为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理应得到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的阐释。然而,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界定不清的状况。笔者认为应当界分两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对外整合”与“对内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其他子要素相互之间协调、合作共同促进社会整合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进行的整合。在前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用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进行整合”;而在后者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整合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被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进行整合”。从研究取向上看,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整合”,并且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整合。实际上,从论域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外整合”应当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理论中加以考察更为适宜。将“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限定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内整合”之中,可以避免概念内涵理解上的混乱。

最后,未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产生的社会根源。当下,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原因时,几乎所有文献都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开展的“解题低效”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其实不然,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整合的必要性是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结果。可以说,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波”“震碎”了传统的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化。在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想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然要将多元主体、分散领域、多样载体、异质思潮等整合起来。然而,当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由于脱离了其背后的社会语境,未能触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深层次根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深化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现代社会条件下求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理论命题,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也必定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引领下得到科学、合理以及有力的研究。笔者以为,应当采取如下途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价值以及具体操作的方法,而且需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为何需要整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与现时代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亟须注意如下两点:一是要结合社会背景,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根本动力,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社会元素”;二是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化的研究。整合与分化是一体两面,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正是基于社会分化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分化这一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化与整合问题是社会分化与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作用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分化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完满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展开研究,也才能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论性

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崭新的理论命题,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学术生长点。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讨论具体的操作上,其理论厚度不足,而且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未能触及并说透。因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就应当对其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出深刻的揭示。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至少可以开放出如下理论空间,而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学研究,主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发生逻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本体论研究,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要素、原则、方式以及运行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范式以及方法论研究,主要讨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范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具体的方法;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微观研究,这涉及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具体有效的整合。

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的内部化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内部化,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由停留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转变为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进行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19]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体现,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研究的趋向。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内部化研究应当涵纳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宏观、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属性与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前提;二是要全面掌握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对其内部的系统要素进行的调整与组合,因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要素是对其整合的重要准备;三是选择恰适的分析范式。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部要素之后,应当选择有效的分析范式,思索以何种理论框架认识并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四是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斯梅尔塞.变迁的机制和适应变迁的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1993(2):24-28.

[2] 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社会学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27-30.

[3] 刘 惠.思想政治教育:执政党社会整合的软权力[J].求实,2009(7):76-79.

[4] 周如俊,苏云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党政论坛,2006(2):36-37.

[5] 潘玉腾.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科学社会主义,2006(2):74-76.

[6] 张耀灿,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29-33.

[7] 谢传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43-46.

[8] 白立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教育探索,2007(4):4-6.

[9] 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7-68.

[10] 罗一娴,党玮莹.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理论观察,2008(1):95-96.

[11] 王学青.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65-67.

[12] 刘国习,陈丽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27-28.

[13] 罗建华,张治国.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152-153.

[14] 王珏,王丽丹.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探索和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125-127.

[15] 杨乃鹏.试论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75-77.

[16] 杜苏,杨福章,张彦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76.

[17] 肖耀根.论居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17.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1篇

一、中国教育学的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学领域一直深受西方教育学及文化的影响,这与中国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存在于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西方侵略者打开国门的那一刻,才开始放眼世界,才开始觉悟,但是这种觉悟却仅限于追求西方先进的教育方式,模仿甚至照抄西方的文化,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态度。20世纪初期,世界各国教育学的涌入,使中国教育学呈现一个虚假繁荣的景象,其实此时的教育学研究,只是简单地对西方教育学的研究,无法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教育学的研究与中国教育学研究并不相符。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各个国家在文化的冲撞中,受到对方或者几个文化的集体影响与促进,文化是动态的,因此文化也具有多变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不断冲撞,中西文化在冲突中互相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西方文化占有优势,而且此时的文化冲突主要以军事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中国文化发展的目的只是为了救国,而现代与近代呈现了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呈现主动开放的态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文化的冲突和综合实力的对抗,中国文化也在力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教育界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路径。

二、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历程

(一)近代中国教育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很久的历史,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让中国教育界开始放眼看世界,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国新时代,教育学界开始解放思想,崇尚西方的文化及教学方式,西式课堂在全国开展起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社会动荡,中国教育学受到各国教育学的影响,使其失去了自己的本色,教育学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教育学的特点,后来受苏联教育的影响也较深,中国教育研究可以说根本没有立足于中国本土,此时的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学研究

1.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所有领域都要从过去的政治背景中摆脱出来,力图实现教育学独立发展并要科学规范。首先,剥离教育学政治化,力求重新构建中国教育学。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建国以来中国教育学一直模仿苏联教育学,而这一阶段,是对苏联教育学的反思,例如《建国后教育实行 “以俄为师”的历史教训》、《凯洛夫〈教育学〉的再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出现体现了对苏联教育学的反思,这些文章中客观的评价了苏联教育学的优缺点,批判了苏联教育学中教条主义、机械主义。这一时期力图对教育学进行科学探索,教育学者们想以科学的标准来规范教育学,首先对教育学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和确定,对学科性质的研究,要证明教育学学科具有科学性,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时理是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具有科学性,并大胆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假设;其次,研究逻辑起点问题,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逻辑起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例如,本质起点论、学习起点论、教学起点论等,还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不是固定,而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不仅仅是固定的一个;第三,研究了理论体系,梳理了各种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对可能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划分,力图达到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最后,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指出自然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教育学的研究呈现出极其繁荣的局面,但是这种繁荣所呈现的研究成果量多质少,甚至为构建教育学本土化,使教育学陷入一种疲劳期,到了九十年代,仍然就教育学科学的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开始质疑元教育学,进入了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将实践提到重要位置。首先,教育学研究提倡专业化及知识化,将各个学科的有利知识及西方教育学先进的部分引进教育学研究中,使其加深反思,确定了研究对象为教育现象、事实、问题及规律等,但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研究对象的确定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其次,对逻辑起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进行逻辑起点研究时,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当然,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为复制及传输;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为建构理论体系等等;第三,对理论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是想结合教学分支学科来使教育学学科不断完善,同时以其他学科来论证教育学问题,甚至以教育学来论证其他学科。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研究与探索

21世纪,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元化思想观念影响了各个领域,当然教育学也不例外,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呈现整体性及综合性,教育学学者已经不再探索逻辑起点,也很少研究科学教育学体系的构建,有的学者认为理论体系具有多元化、多变性等特点,这一阶段更加关注教育学学科性质研究,有的学者将方法与对象相结合进行研究,指出了教育学的科学性质、哲学性质、文化性质等;有的学者以综合性为出发点,对教育学独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个学科相结合的趋势下,如何才能将学科体现出来,是否会模糊了教育学的地位,也成为教育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如果无法分辨清楚,将会影响教育学的发展,也会使其失去专业性和科学性。

第三,将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定位为教育回归,提倡人性的回归,而且更加重视研究教育史的研究提出教育学即是成人学的观点,将教育学的核心定位为成人,但是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片面性,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错误解读。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改革 依附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23-02

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可追溯到清末时期。那时,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张之洞、梁启超、王国维等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之后从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都是相对零散、不成体系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幸运的是改革开放迎来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春天。1978年,潘懋元先生《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两篇文章揭开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在潘先生的号召下,各种研究高等教育的著作、刊物等不断涌现。1984年,潘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正式确立,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以学科建制开展的,我们的疑惑是:普通教育理论的研究难道不足以指导高等教育的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一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它立足于普通教育而又超越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即对高等教育现象和理论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思与探究。其理论研究旨在揭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普通教育学有明确的教育对象、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的研究方法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普通教育的基础研究在教育的本质、共产主义教育目的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然而,“高等专业教育有许多特殊问题要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重要与广阔的园地。它的研究工作是整个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以普通学校教育为对象的普通教育学所能概括的。”它涉及许多普通教育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这种区别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潘先生指出:“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形成了这样的传统观念: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才需要教育理论。”

二 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潘先生在他的文集中从“三个方面”、“三个维度”、“两大特征”揭示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进而论证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三个方面”

潘懋元先生认为,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智、德、体三方面存在不同。(1)在智育方面,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它的“专”与“高”。普通教育传授的是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而高等教育传授的则是更为高深的专门知识,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专业人才。(2)在德育方面,普通教育一般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班会等来开展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高等教育一般是通过公共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的,它注重指导学生从接受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变,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体育方面,普通教育通过体育课的开设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无法兼顾到学生的个性需要。而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要加深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需要选修不同的体育课。

2.“三个维度”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除了在德、智、体三方面存在不同,潘先生还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区分。(1)从人才培养类型的维度讲,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无产阶级各个部门需要的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的专业问题,而普通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2)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维度看,根据高等教育培养专才的目标,其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调整。此外,要正确处理好许多关系,如专业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公共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在普通教育中是不需要考虑的。(3)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维度分析,普通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相对大学而言少许多,分科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而在高等教育中,课程门类成百上千,教学方法也千差万别。另外,在高等教育的授课中,教师一般只传授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而在普通教育中,教师讲得较多。

3.“两大特征”

为了更进一步地指出两者的区别,潘先生还从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方面来进行分析。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十八九岁以上的青年,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或基本成熟,能够担负起艰难的、深刻的脑力劳动。另外,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中枢神经活动和大脑皮质的发育已经成熟,学生的感觉和知觉要比中小学的学生精密和深刻,逻辑记忆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大学生的定向注意力可以持续很久,因此课堂时间可以持续3~4个小时。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科学要比普通教育科学复杂许多,普通教育学理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指导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从而论证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三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不可否认,我国至今为止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其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还不完善。鉴于此,我们需在今后对教育实践不断积累、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针对后者,潘懋元先生在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就犀利地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如果不去接触火热的高等教育实践,就会走入死胡同。倡导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因而,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必须紧密地围绕高等教育的改革来进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要直视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服务。例如,如何捍卫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校长职业化”是否等于“去学术化”;如何完善大学教师的聘任制度和升迁制度(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谁来监管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如何处理专业课与公共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等。还有一些当前更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大学生就业等。这些问题都希望能够从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潘先生认为,“对于教育实践中的这些问题,科研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教改的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提出有科学根据的意见、建议”。他自身对高等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大都是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等。与此同时,潘先生强调,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对于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 立足于学科范式,进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外一直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从1978年以来一直是以学科的姿态开展的。然而国外甚至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研究除了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其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都是不成熟的,因而不能称之为学科。对此,潘先生指出,高等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国内一些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把国外的研究视为“真理”,出现了“西方中心主义”现象。于是,有人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笼统归结为“依附性发展”,提出了“依附理论”。

对这种归结的认识,我们首先应对“依附理论”有大致的了解。依附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和指导拉美和“”地区经济成长的一种发展理论。也就是说,“依附理论”最初是用来指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对经济强权国家的依附,之后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把经济领域的“依附理论”套用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是否合理这是值得商榷的。一般认为,依附含有被动的意义,是一种丧失主体意识的现象。起初我们的许多研究是通过翻译外国的著作、照搬移植过来的,带有一定的依附性,但这并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近代化的总体特征,用“依附理论”对其进行概括有失偏颇。可以说,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摆脱依附、民族性和本土性日益增强的过程。对于“依附理论”,我们除了批判,还应加以反思。尽管我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科,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立自主性不够、创新不足。潘先生就指出:“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只能仰仗于西方理论的‘辐射’,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只能被边缘化,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笔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我们要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坚决摆脱“依附理论”,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自主意识和文化自觉,坚持立足学科发展范式,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但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扩大其在国际高等教育与学术交流中的话语空间,与各国展开平等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

[4]黄赞发、陈梓权.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22、26、64、117

[5]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1997(4):1~4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3篇

徐四海

教学实践报告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实践后,用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育实践过程和对教育实践中经历过或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和提出看法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因此,撰写教育实践报告,首先要进行教育实践,要扎扎实实地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多多益善地收集和掌握相关资料;其次是把教育实践情况、整理和分析资料的结果、成功的经验,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告出来。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要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分析,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育实践报告要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有自己的见解。

一.教育实践报告的特点

教育实践报告和调查报告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调查报告。撰写教育实践报告,首先要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当然教育实践活动也包含调查的成分。教育实践报告具有实践性、真实性、针对性、验证性、理论性等特征。

1.实践性

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者必须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感悟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对教育的感性认识。收集和分析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教育实践报告中所反映的全部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二是用事实说话,忠于事实,以事实为依据,用客观事实说明观点,讲清问题,不能有半点的浮夸和虚伪。

3.针对性

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实践报告必须明确解决什么问题,究竟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应交代清楚;二是要明确教育实践报告的读者对象,具有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指导意义就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对性是教学实践报告的灵魂。

4.验证性

教育实践报告应注意验证教育理论的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又反过来修正教育理论,使之更科学,更有实践意义。

5.理论性

教育实践报告不能只是流水账,要通过对教育实践材料的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形成新的教育理论,进而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实践报告的种类

教育实践报告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

1.综合性教育实践报告

综合性教育实践报告是围绕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而撰写的,要求在全面反映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剖析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取的各种材料,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撰写这种实践报告要注意的问题是:对教育实践的过程要作比较完整的报告;对教育实践中收集和掌握的材料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作比较详细的交代;要以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全部内容串连起来,但要注意不能太“杂”和太“散”,要突出教育实践报告的主题。

2. 专题性教育实践报告

专题性教育实践报告是围绕教育实践活动中某个具体的教育问题而撰写的。专题教育实践报告,研究和反映的内容单一,范围较小,针对性较强。

3.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

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的典型性、代表性比较强,撰写时,要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抓住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教育实践报告着重谈具体做法、成绩和效果,经验和体会,不十分强调教育实践过程的叙述。

4.探讨问题的教育实践报告

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践报告主要是找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引起社会或教育部门的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类教育实践报告在行文上应特别慎重,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抓住一端不及其余,下结论不要太武断,要用探究式的语气。

5.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主要是为正确制定教育政策和正确执行教育政策服务的。撰写时,不仅要叙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各种典型材料,包括数据、百分比等,而且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释利弊,权衡得失,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和调整教育和教学政策和规范提供依据。

三.教育实践报告的一般写法

教育实践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常见的写法是由标题、署名和正文几个部分构成的。

1. 标题

标题就是题目。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设想对象或主要问题作标题。二是用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三是用提问作标题。例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XX小学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报告》、《怎样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在XX小学参加教育实践的体会》等。

2.署名

在标题下署上教育实践报告撰写人的姓名。

3. 正文

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又称前言、导语等,主要用以概述情况,例如对教育实践的单位、对象、目的、方式、内容等作扼要介绍,使读者对教学实践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开头部分虽然在整个教育实践报告中所占分量不大,但位置很重要,它对整篇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开头要写得简明扼要,紧扣主题,既要突出中心,又要考虑适合正文的需要,为展开正文而提供基础和方便。

教育实践报告的开头,一般有如下几种写法:(1)目的直述法,即在开头部分着重说明此次教育实践的主要目的和宗旨。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结论先行法,即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结论写在开头处,令人一目了然。(3)提问设悬法。这种写法,一开头就提出问题,给人设下悬念,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教育实践活动结果的部分,是教育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这部分写得如何,直接决定着教育实践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

教育实践报告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和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确定叙述的次序。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说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便于读者了解问题的全过程。

二是横式结构,即把设想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照其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说明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论述较集中,条理性清楚,观点较突出。

三是纵横交错式结构,即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使用,又叫混合式结构。这种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纵为主,纵中有横;二是以横为主,横中有纵。纵横交错结构的优点是,既有利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又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类别展开深入的论述。为使主体部分的层次更加清楚,在分部分写作时,常常要在每一部分之前加上序号和小标题。

结尾部分,结尾部分的写法有很多种:一是概括式写法,即概括地总述实践报告的内容,说明实践报告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实践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总结式写法,即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工作的经验,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建议式写法,即根据教学实践实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四是展望式写法,即由此及彼,扩展开去,指出报告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要注意的问题

1.扎扎实实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占有材料。

不作深入的教育实践,不掌握第一手材料,即使写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报告。因此,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是写好报告的前提和基础。

2.认真地分析和整理材料,恰当地使用材料。

撰写教育实践报告必须大量地使用第一手材料,用教育实践中获取的事实材料“说话”。使用资料时要注意:一要“点”、“面”结合,既有典型事例,又有反映总体情况的综合材料。二要文字、数字、图表三种形式结合使用。文字表达具有叙述性、分析性和概括性;数字表达具有数量精确性和意义抽象性;图表表达具有直观性和示意性。三者结合,发挥各自表达功能 3

的优势,可使教育实践报告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已有的统计资料与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观察的材料相配合,这样可以提高教育实践报告材料的可信度。

3.要讲究结构形式,恰当使用文字语言。

教育实践报告的结构要严谨,文章的结构要有利于提高文章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教育实践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练、朴实、生动。准确是指概念要明确,陈述事件真实可靠,引用数字或语句正确无误,评价问题把握分寸。简练是指行文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对教育实践中经历的事件的叙述,不作过多描述;对观点的阐释,不作烦琐的论证。朴实是指行文通俗易懂,要用朴素、明白、平易近人的文字语言,不宜采用冷僻术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应以叙述和议论为主,不要随意使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也不要用抒情和渲染的描写。

五、教育实践报告的格式

见下页:

教学实践报告标题(小2号楷体)

署名(小4号楷体)

(教育实践报告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前言[序言]部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基本情况叙述部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

XXXXXXXXXX。

(收获与体会部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4篇

达成情况:在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发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学能力得到增强。科研课题有计划推进,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快乐实效的大课间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在我区逸景小学顺利结题,xx年xx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专项课题《口诀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顺利开题并展开实验研究。以上两项课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实验果,以课题实验为契机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改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和形式,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增强,逐渐形成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取得成绩:经过资格审查、论文评审、现场设计教案、现场答辩我被评为xx年xx区首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

2、被评为xx年xx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班干部,论文《大课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被评为优秀论文。

3、我校还被评为xx学年xx市中小学优秀体育科组,xx年xx市xx区中小学体育科教研工作优秀科组。

促成目标达成的因素:

1、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

2、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不断调整形式使学生始终全身心投入。

3、体育科组老师们团结协助,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感受:

在紧张的学习中教育思维、教学智慧得到启迪和提高!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与同事共事的和谐相处!在苦乐并存的体育活动中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

以下是xx学年自己在教学实践、研修培训、示范带学等方面的工作总结。

一、规范课堂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本学期我严格执行《xx市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在规范了课堂教学秩序的同时,我还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穿插趣味游戏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防止了学生意外受伤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课后反思,提高常态课的质量

常态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反映。本学年,我特别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语言运用、教学效果达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记录,以此促进自己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一年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驾驭课堂能力方面都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纪律性和学习效率同样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在体育研讨活动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xx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分别接待了xx省xx市xx区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xx年xx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到校开展体育研讨课活动,上课老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xx市实验小学的杨xx、xx区、xx市的体育骨干教师。我带领体育科组做好了相应的调课协调,学生的礼仪、心理教育,场地等方面的布置,为到校上课和听课的老师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所有上课教师都对我校细致周到的接待工作业,以及学生表现出的良好课堂常规和扎实的体育技能体能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我的导师杨xx老师上了一节内容为障碍跑的三年级体育研讨课,课堂上杨老师以他风趣幽默、多才多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学生。杨老师通过和学生进行各种民族舞蹈的模仿学习中进行叫号赛跑的游戏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和欢快的舞蹈中进行反应和障碍跑技术的训练,学生学得高兴也玩得高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在绕障碍区的技术。在研讨中,杨老师和我们进行了课后的交流,对于如何有效进行异地教学和如何与学生拉近距离的技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我们也向杨老师汇报了近段时间各自的教育教学和研修培训等工作,大家的工作都得到了杨老师的肯定,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研修工作提供了指导。

四、参加示范带学,共享培训成果 xx年11月6日,我参加了在xx区xx一小召开的由xx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xx年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示范研讨课,上课年级是五(4)班,上课内容是快乐篮球:原地低运球。在课堂中,我真实地感受到xx一小学生的纯朴和天真,也感受到学生的文明有礼,在体育课中学生显示出非常好的身体素质。我在毫无时间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就进行异地的教学,是对自己一次新的考验,在自己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我也融入到学生的积极快乐学习当中,不知不觉中一节快乐的体育课就结束了!感谢xx一小的学生们,让我又一次得到很好的磨炼!让我在教学经历中多了一份难忘的经历,让我在难忘的经历中得到成长!

2、历时一年的xx年xx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顺利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但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培训,还进行了教学设计、课题申报与研究、大课间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学习认真,并协助导师顺利完成各项培训工作,被评为优秀班干部,论文《大课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被评为优秀论文。

3、xx年5月4-10日,参加了由xx第二师范学院组织的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小学名师培养对象赴xx省xx市的跟岗学习。学习期间,我聆听了xx市xx区教育局副局长赵xx关于(做一个从容智慧的老师),xx市外国语学院院长洪xx教授的关于(如何撰写论文和调查问卷)的专题讲座,以及到杭州市行知小学钱xx校长(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行知小学6节体育课,5节学习班学员的研讨课,自己也上了一节研讨课。在特级教师钱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教学设计一次又有一次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上课教案。每次参加培训和上完示范课后,我都认真进行自我总结并和科组的体育教师一起交流学习,从xx跟岗学习回来后,我还在全校教师培训学习上以《让我们拥有从容智慧的教学生涯》为题作了深入的学习分享交流,把培训学习和异地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的一些心得感受得到老师们的认同并有所触动,取得了良好的交流学习效果。

五、以研促教,在研中发展

本学期,我校子课题《快乐实效的大课间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进入结题阶段,我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把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素材和数据进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上交总课题组,并顺利通过了总课题专家组的解题验收。另外,xx年9月24日(星期二)下午4:30分,我个人申报的xx年xx区教育科学“xx”规划课题:《口诀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综合电教室隆重举行。课题组成员由林xx(总务主任)、潘xx(体育老师)、杨xx(教导主任)、邓xx(卫生老师)四位老师组成。学校非常重视本次开题论证会,精心布置会场,认真准备会议资料。为使课题研究得到专业的指导,各项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学校诚挚聘请了xx区教育发展中心培训部李xx部长,xx区教育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莫xx老师,xx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办公室李xx主任(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副秘书长),海珠区凤江小学田太锋副校长(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小学中心组成员)担任课题组指导专家,并由莫xx老师担任专家组组长,李部长在会上宣读课题立项书并为曾xx老师颁发立项证书。

开题论证会由黎xx副校长担任主持,杨xx校长致欢迎词并作总结发言。曾xx老师向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们作了《口诀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重点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课题核心概率、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课题组成员分别认真回答了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对课题相关问题的交流探讨,使课题组的老师们茅塞顿开,廓然开朗,对课题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等更加清晰、明确,对科研理论知识有了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方案,为取得良好的课题实验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参加我校开题论证会的有xx年xx区教育科学“xx“规划课题体育学科已立项课题的负责人,xx区小学中心教研组成员,以及新港中路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本课题已按照计划开始了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各项工作如期顺利开展。参与课题实验,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也促进老师们专业成长

六、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论文获奖情况。本学年,我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体育评比,在竞赛评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其中,我撰写论文《走体育科研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浅谈一线教师开展体育科研策略的探讨》荣获xx年xx区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xx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选三等奖。积极撰写、修改论文参加省、市、区的论文筛选。13学年第二学期,我撰写的论文《实效大课间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被省选上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并荣获三等奖。据了解,我区只有4篇论文入选,而xx市有43篇论文入选,全省报送100篇,能参加如此高层次的论文报告会,实属难得。

2、情况。论文“击剑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xx市击剑传统项目学校为例”发表在部级刊物《运动》(cn 11-5651/g8,issn 1674-151x)杂志xx年10月第75期;论文“大课间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发表在部级刊物《青少年体育》杂志(cn 10-1081/g8,issn 2095-4581)xx年1月第9期;

3、xx年9月,主编xx市xx区xx路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击剑》教材。

七、积极组织课余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

本学期,我继续利用课后业余时间组织学校击剑队开展训练,同时也关心田径队的训练比赛工作。训练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4:10—5:30。在我长期系统有效训练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又有了提高。以下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的成绩统计如下。

(一)xx年粤港澳击剑公开赛,刘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二名,刘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五名,戴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个人第七名,张xx荣获儿童甲组女子佩剑个人第二名,邱xx获儿童甲组女子佩剑个人第六名,刘xx、刘xx、戴xx、李xx荣获儿童甲组男子佩剑团体第二名。

(二)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小学田径比赛,学校荣获二类学校团体总分第四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历史好成绩。潘xx、曾xx是均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三)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游泳锦标赛,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九名。

(四)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xx年海珠区中小学生羽毛球、武术锦标赛,让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八、开展体色群体工作,丰富师生课余文体生活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坚持抓好广播操、自编操、大课间、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充分发挥新操场为师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我们继续坚持在组织学生进行操后的长跑和跳绳练习。并以音乐激发学生的激情,定期调整长跑的形式,增加花样跳绳、定时跳绳等,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丰富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发展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举办“快乐运动,健康生活,活力校园”精彩校运会

xx年12月6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本次校运会适逢建校20周年,特别有意义,学校还邀请了退休老教师、社区的领导和家长代表参加了庆典。

8点35分,本次校运会的入场式正式开始。在国旗队、校旗队和彩旗队的引领下,全校18个班级方阵列队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前。他们高喊班级口号,或以横幅表达共同的誓言,或变化队形拼写组合心中的祝福,或以舞蹈、武术和各种才艺展示,可谓造型新颖、创意十足。

这是一个展示学生风采与团队精神的舞台,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些成绩背后凝聚了每位同学的积极准备与不懈努力,从学校领导到每位同学,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总结,体育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大家的风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本届运动会增加了亲子跳大绳比赛项目,在比赛过程中每一组家庭都能通力合作、赛出了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和家庭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这项活动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经过一天的拼搏,运动员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校一共有57人次打破学校纪录,其中田赛21人次,径赛36人次,100米13人次,200米6人次,接力比赛有17队破纪录。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能在老师的组织下,文明观看,还不时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校运会既是对我校学生体育活动的一次大检阅,又是对全体师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在运动会中,我们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工作,看到了奋力地拼搏、激烈的竞争,看到了喜悦的笑脸,还听到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更看到了师生之间精诚合作、共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师生团结一致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感和决心。在这背后,蕴涵着杨校长和各行政的统筹规划,蕴涵着体育老师的精心筹备;这背后蕴涵着老师们的组织训练,更蕴涵着全体运动员的积极参与和出色发挥,充分体现了“快乐运动,健康生活、活力校园”的校运会主题。

3、开展一年一度的全校性跳绳比赛

xx学年的第二学期,我校在5月到6月期间举行了主题为“跳出精彩,跳出活力”的全校性跳绳比赛。比赛分为一至四年级进行1分钟比赛,五六年级进行2分钟比赛。经过体育课中的初赛,各班选出男女前六名参加年级比赛,决出年级前六名,评出男女水平前三名,并对积极参与,成绩优秀的班级颁发优秀组织奖,本次跳绳比赛共有10人打破跳绳的最高纪录。通过组织跳绳比赛,促进了学校“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间体育活动, 加强各班之间的体育活动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体育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跳绳的技巧和身体素质。

九、存在问题科研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课后反思。

3、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运动知识的传授。

十、展望新学期的工作继续密切关注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做好维护工作。2、继续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3、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技术教学,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4、抓好校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工作,做好梯队的建设,根据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竞赛。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学科建设;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学科。它是围绕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工作需要而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主题不同,因此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其主题也是变化的。从1978年到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是科学化,即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从一种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成为一门带有规律性的学问;从1985年到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则是学科建设,即形成学科所需的理论体系以及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符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从2006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转变为人文关怀,即研究如何在新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教育人、引导人,又能尊重人、关心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主题的变迁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我国是一门形成较晚的学科。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党内的思想斗争异常尖锐,这个时期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能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清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于是一门新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开始孕育形成,由此“科学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最早的主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当时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拨乱反正。1980年3月19日,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在总政治部的党代会提出了“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的论断。1980年4月14日的报评论员文章说:“革命的政治工作同样是一种专业知识,一门科学”。为此光明日报以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为题展开讨论,并于1981年出版了《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文集。1983年张蔚萍,张俊南合著《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体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一门科学的努力。1983年7月1日,党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纲要提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学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1978-1984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基本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理论指导,并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由此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此后的繁荣。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科学化之后,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像其他学科一样,形成自身学科的理论体系与教育模式。由此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转向学科化。围绕着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84-1989,完成学科初创;1990-1996,开展学科全面建设;1997-2004,学科体系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为了落实中央1983年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1984年教育部召开了学科专业论证会,确立了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初步拟定了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的招生时间是1984年。这一年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1984-1989,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工作是教材编写,范畴研究,学科对象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思想品德结构研究等。到1989年,围绕学科建设,全国有62所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并首次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博士点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生。1990-199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进入全面建设期。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全国35个高校获得这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至此,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在1997年-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法学门类政治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正式确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中的二级学科,定位更准确了。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就转变到如何有效地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服务。然而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此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人文关怀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主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一提法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同时也勾勒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必须要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1)人文关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是和谐社会需要。有学者认为,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求,必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文关怀理论的支撑。这既是十七大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过去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的是个人服从集体,强调减少人的个性以适合集体,人文关怀相对缺失。而改革开放30年后,过去那种人文关怀的缺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个性更加突出,那种谋求以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人的方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人文关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连接的桥梁就是人文关怀理论。人文关怀的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实践方式提供了理论范式和实现途径。人文关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人伦文化。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大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重仁轻利、重人轻物、宽厚仁爱的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一种传统人文关怀的理念。人文关怀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连接西方文化的桥梁。西方近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潮宣扬人性、人权,反对神性、神权;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倡导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

(3)人文关怀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人文关怀理论体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迫切需要建构的重要理论课题,3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集中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的研究;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或重构;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分析。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基本内涵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建构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包含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塑造人的独立人格;培养人的伦理情操、树立人的道德境界;建构人的精神家园、引导人的终极关怀等多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面对人文关怀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要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同时也要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增强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等。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要做到:第一,转变教育方式,从听话方式转向对话方式;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重心下移:即从“官本”走向“民本”,从“社本”走向“人本”,从“师本”走向“生本”。也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运行机制,主要有:融合、感化、激励、调适、沟通、管理等。

科学化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学科建设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系统化的学科体系;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主题,将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进步,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回归其人文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文关怀理论将与“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一起,共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尽管目前这一理论还不完善,还面临实践上的一些困难,但以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主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80, 68-78, 81-85, 83-84, 295-308.

[2]张耀灿.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1-6.

[3]《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选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4]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6,232-237.

[5]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1-02-06(11).

[6]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223.

[7]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7.

[8]宋劲松,王 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24(5):21-25.

[9]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10]张耀灿,曹清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8(3):160-163.

[11]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 (2):86.

[12]宋劲松,王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向[J].天府新论, 2008(2):14-16.

[13]南巾帼.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J].教书育人,2006(1):49, 48-50.

作者简介:

马懿莉(1986~),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