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我们中国目前从经济也好,从文化也好,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1911年满清王朝是一个起点,而现在,是到了一个转折点的时刻,还没到终点。为什么谈到这个问题呢,现在社会出现很多现象,经济是很繁荣,社会发展是很快,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大量反常的社会现象、人文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比如说,十几岁的小孩,为了上网,为了玩游戏,为了几十块钱,把家里的老人杀了;还有一个人,把孩子压死了,逃跑时把孩子拖了两公里,类似这种很多反道德、反人伦的事情,层出不穷。社会霉点在不断地扩大、漫延。

经济在增长,文明却在堕落,是因为中国缺文化、缺宗教吗?还是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了?还是中国人缺了什么?在我看来,是中国自1917年以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脐带”给剪断了。鉴于此等严重势态,我们应从未来的接班人抓起,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承续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1 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

经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这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1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就是现在的人,也未见的能够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比如孟子说,当一个国家不仁义的时候,持有正义的一国就可以高举正义之旗,前去讨伐,这一论点同现在国际上那种“人权高于”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再比如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所积淀出的精忠报国精神,与现在提倡的荣辱观也有一脉相承之处。

但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农轻商,过分仰仗仕官阶层,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业文化,缺乏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因此,我们教育青少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2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 ”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论语》、《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千字文》、《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名人名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

2.3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继承

一、铭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来的印记

与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相比,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纯正的、生命力绵延悠久的。钱穆先生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绵延就像是由一个运动员坚持的长跑,从起点不断跑向终点。他还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1】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文明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定义没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长”。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卓尔不群,它在这漫长的接力赛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屡挫不败。在传播中未曾中断也未曾丢失本体。是什么铸就了它如此顽强坚韧的性质,我认为这要从它的起源说起。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国家载体的实现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它的内部因素。在探讨中国传统微博话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人文因素时,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中国”这个词,我们应该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先秦时期,“中国”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义,与“四方”【2】是相对的。有的时候它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发展较快地区,用来与“四夷”【3】区别。而在汉、唐、元、清时期,“中国”的含义屡有变化,民族中国与文化中国都有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在王强、包晓光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一书中被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无论在哪一时期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铸就了它不屈不挠的坚硬品格。

二、深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它总是有这种无与伦比的会通精神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对话中提到的:“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地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5】正是因为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将亿万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赋予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特有的亲和力。

值得我们自豪并铭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交流接触时,既能包容借鉴,有能始终以本土自创的文化为主体。因此,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下,中国传统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终一贯的体系和特点。我们以佛教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国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充实下,经过中国人自身的发展和塑造,可以说越来越像中国人。同样,佛教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佛教中的禅学也使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超越了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个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社会中,考虑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着其特定的道德规范,每个人既处于无常的关系中,又处于国家的宗法政治关系中,他们并不矛盾,每个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既履行着一定的权利,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义务。整个社会因此会显得井然有序,稳定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文化。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就如万里长江,正如张应杭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说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的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6】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不仅使本民族熠熠生辉,也成为世界一道靓丽而恢宏的风景线。

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精髓,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拓宽知识面,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一无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继承”二字谈何容易,光是一个问题就能让年轻无知的我们这一代摸不着头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国之道,但翻开历史的篇章,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这种程度?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不能先将事情的结局定格,这样,我们才会有努力的资本。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态度上,要有一种崭新的姿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态度。“五四”运动以来,复兴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热潮。而近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以儒家精神的继承者自命,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为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走向自强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新儒家”的价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学”,将“西学”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换种说法也就是说,主张“中体西用”。对于这一理论,李泽厚先生认为,无论是表层还是深层,这种理论都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四期说’看来,如果传统真的死了,今日靠几位知识分子在书斋里高抬圣贤学说,恐怕是无济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说’以为,正因为传统还活着,还活在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亿万百姓的心里,发掘、认识这种经千年积淀的深层文化心理,将其明确化、意识化,并提升到理论高度以重释资源,弥补缺失,也许,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欧风美雨进行‘转化性的创造’的基础。

注释: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3】《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危矣”。

【4】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6】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3]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孙中山;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1-0039-04

要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不能不探讨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历来的研究过多地注重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孙中山在继承创新上的独特性。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地转化与推陈出新,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甚至教训。

一、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偏爱”?

孙中山谈起中华文化来,充满了民族自豪,有时有自夸之嫌,甚至不惜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投以微辞。衣食住行,乃平常之事,孙中山以为中华之衣食住行,优越于世界各国。先就衣着来说,中国人的丝绸,远胜于他国,最受外国人推崇。中国人的饮食,喝清茶,吃淡饭,辅之以菜蔬、豆腐,有利于健康养生,合乎科学卫生;中国人的鱼翅、燕窝之类,为西洋人所未见;中国人的餐饮,随华侨所到之处而流行,仅美国纽约中国菜馆多至数百家,欧洲各国的大都会也逐渐流行中国菜馆,“日本自维新以后,习尚多采西风,而独于烹调一道a犹嗜中国之味,故东京中国菜馆亦林立焉。”[1]250就连中国的房屋,在孙中山眼中也最合乎自然之理,中国人的吊桥也是极新的工程:“他们从前没有看见中国的吊桥,以为这是外国先发明的,及看见了中国的吊桥,便把这种发明归功到中国。”[2]188中国的科技发明更让他感觉到自豪:“外国现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中国从前发明的。比如指南针,在今日航海业最发达的世界,几乎一时一刻都不能不用他。推究这种指南针的来源,还是中国人几千年以前发明的。”[2]188中国的工程建设技术和规模在古代举世无双:“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东起辽沈,西迄临洮,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中国更有一浩大工程,可与长城相伯仲者,运河是也。运河南起杭州,贯江苏、山东、直隶三省,经长江、大河、白河而至通州,长三千余里,为世界第一长之运河,成南北交通之要道,其利于国计民生,有不可胜量也。”[2]188由此可见,孙中山谈起中华文化来,如数家珍,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孙中山对中华文化充满了“偏爱”。

孙中山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是骨子里的。孙中山的谈话讲演,中国传统的名言警句往往脱口而出,诸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等。他的著作中,引用中华传统思想之处,比比皆是。其“天下为公”的题词就不下数十百次之多。这些文化传统,渗透在他的思想性格之中。

何以如此?为什么孙中山对中华文化如此“偏爱”?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每一民族其实对自己的文化都有一种家园感,自然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比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为“偏爱”,有时甚至“护短”。有时过度地热爱本民族的文化,确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人们生活中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表达,本来无可厚非。不过,孙中山诉诸文字的并不是表达他的朴素感情,而是以此作为革命理论的重要背景。

仔细来看,孙中山的这一反应并非孤立现象,它是近代以来的革命志士常有的文化态度。且不说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就是生长于西洋的怪人辜鸿铭,竟将“蓄长辫”、“不洗澡”、“裹小脚”之类的落后现象视为所谓的“国粹”,其复古主义耸人听闻。许多人一笑了之,似乎这纯粹是一个笑话。如此极端,如此背谬,难道辜鸿铭在胡言乱语?但他竟然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见识过中西方的文化和生活,并非遗老遗少。这似乎很难解释。同样,孙中山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用英语接受中国的四书五经,为什么对中华传统文化偏爱至此?其实,与此相反的主张同样也很偏激,这就是陈序经等人的“全盘西化”主张。在当时的社会看来,这些人完全崇拜西洋,认为西方的月亮也比中国的亮,这虽是嘲讽,但也多少反映了当时一些人的极端心态。更让中华民族蒙羞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状态,在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洋奴、买办、汉奸、叛徒之多,在世界各民族中极为罕见。这难道真如许多人所说,如此败类,全出于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这显然是荒唐之言。遗老遗少与洋奴假洋鬼子,一则极端复古,一则全盘西化,复古主义与主义,似乎冰炭难容。但是,这两种极端倾向,却有一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都走了极端,都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偏激的反应。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近代中国史上的常见事实。

深入理解这一独特现象,需要将其置入中国近、现代史的语境之中进行深入剖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落后,被动挨打,这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形成了极大的打击。如果我们能正视近代史,正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与掠夺,就能理解这一文化现象。在强大的西方列强面前,古老的中华文明被摧毁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的信仰,受到蹂躏,中华文化所受打击之深之重,前所未有。主张“全盘西化”,一方面表明要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民族自信心的不足;主张复古主义,也体现出其自信心的恐慌。早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口号中,就透露了这一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的心理。试想: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洋炮彻底征服之后,其自信心受到何等打击?这种失败,与其说是军事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与其说是政治危机,不如说是精神危机。民族危亡的阴云,笼罩着近代以来的中国人,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之命运何在?这些问题甚至成了中国政府高层思考的主要问题。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民族主义成为最重要的时代思潮。但是,背负着失败危机的中国人,其救亡图存中的心态不是表现为自卑就是表现为自负,岂不是太正常了吗?中华民族受到的屈辱和打击如此之大,已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信念。换句话说,文化上的偏激和片面,是中华文化遭受危机而使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的过激反应。

在这一背景下理解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偏爱”,是有意义的。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本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孙中山在这种时代大潮中并不是非常偏激,与“全盘西化”论者与复古主义者相比,他倒显得客观多了。孙中山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甚至用英语学习“四书”“五经”,但也同时培养了他热爱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的兴趣,用孙中山的话说:“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故新学多博杂不纯。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流览。”[3]48西学中学,进化论与四书五经,在他的教育中并行而不偏废。他的文化性格无疑是深深地扎在中华文化之中,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觉的崇拜和自信。非常有趣的是,辜鸿铭生长于异域的英语环境中,却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复古主义典型和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也许是时代风气使然,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华人愤而反击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孙中山虽受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但却能折衷于中西文化之间,使中西文化相互为用,左右逢源,既不会像辜鸿铭那样,将蓄长辫、不洗澡、裹小脚之类视为“国宝”,也不会像许多人那样自叹中国文化“万事不如人”。孙中山的身上体现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孙中山的历史任务是清楚的,在建立一个民主共和而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一重任下,任何思想在他的体系中都是可以结合的,而且这种结合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尽管这种融合充满着冲突,但是,这种融合式的冲突却是有意义的,它让孙中山的思想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文化的创新?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开启者。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特别是三民主义,根本上是西方的,但却无处不透出中华文化的影子。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以阐述民主理论,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特征。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根本影响,他的三民主义思想,是以西方政治为基本模式设计的。孙中山本人从小接受英语文化的教育,游历欧美各国多年,对西方的民主政治及自由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了解。不过,与西化论者不同的是,孙中山的民主理论,处处联系着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

孙中山将民主革命的思想传统远溯至汤武革命。他说: “革命者乃圣人之事业也。孔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此其证也。”[3]441他还将黄老之学、《列子》所说的华胥之国,视为无政府主义,他甚至认为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在中国的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民主共和也是“古已有之”,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可见,他将革命的正义性追溯至中国历史上的汤武革命。在他看来,《大学》中所说的“三纲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一个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1]247他认为,欧美国家的进步自不必说,但其新文化则未必如我中华;中国有一个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外国的大政治家未曾见到。孙中山这种从中国古代的修齐治平传统到现代民主的跳跃,这中间显然缺乏必要的过渡。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联系起来。他认为,《礼记》中的“大同”思想与他的民权、民生主义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因而经常赋予它们三民主义的新解释。他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说:“尧舜的政治……实际是在行民权。”因此,他认为中国“对于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行于事实”。孙中山所肯定的“天下为公”思想充其量是民本思想,从民本思想到现代民主,这只能是一种比附。

孙中山甚至能将他提出的五权宪法思想接到中华文化传统之上。行政、司法、立法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模式,是西方民主社会通行的权威体制。孙中山结合中华文化传统,进行了创造性改造,提出中国式的五权宪法。五权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考试权。后两权是孙中山借用中华传统对三权的丰富。孙中山说,监察、考试两权,为中国历史所独有。他进而认为:“至弹劾权,在历史上能弹劾皇帝……此制度实世界所未有,故中国实为世界进化最早之第一国……中国虽乞丐之子,凭考试取功名,实平等已极。此外人深以为然,奈何我国人不自知耶!”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权“代表人民国家之正气”,是“世界进化之先觉”,而考试制度虽然科目不合时用,但它“合乎平民政治”,并且超过现代的民主制度。我们知道,“三权分立”的本义在限制权力,以防腐败。孙中山加之以考试权、监察权,纯粹是出于制度运行的考虑。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政府监察,与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很难找到渊源关系。

孙中山重视道德的作用。在他看来,中国传统道德文明远比外国人高尚,故国家虽亡,民族犹存,并且有力量能够同化外来的民族。他认为:“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1]249孙中山反对排斥中国传统道德的偏向,他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1]243孙中山注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传统道德。他说:“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1]244至于仁爱,即古代所谓“爱民如子”、“仁民爱物”之说。他说,与他国相比,中国人更讲信义。孙中山指出:“惟中国数千年来,即知和平为世界之真理。人人均抱有此种思想,故数千年来之中国,纯向和平以进行。”[4]318总之,“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1]247可见,孙中山对传统的“偏爱”,到了非常的程度。他甚至用仁、智、勇这儒家的“三达德”来阐发现代军人精神。在他看来,军人明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此者,谓之智;舍身救世,舍财救人,舍生救国者谓之仁;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者谓之勇。孙中山的解释虽然是现代的,但其思路有古代思想的特点。

民主革命是现代的事业,但孙中山仍能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找到渊源。这种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依赖,近乎“恋旧”――他视中国古代文化为革命之源,认为一切现代的东西,不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就是“古已有之”。其实,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二者的相似,主要是一种“家族相似”,而且这种“相似”,许多还是来源于语言表述上的。就当代的研究成果而言,孙中山对传统的传承,与其说是科学的,不如说是实用的;与其说是继承,不如说是“托古创新”。然而,孙中山的现代民主理念是清晰的,他在基本理论问题上并未让传统束缚住他的视角和思路,倒是更多地让传统为其理念增添上中国特色,使其理论更加“中国化”。但是,勿庸讳言,孙中山借用传统解释他的民主思想,与其说是继承创新,不如说是比附,这种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借用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与中国传统因素的联系。这多少体现了他思想中的保守主义成分。

三、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孙中山是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和开创者,他批判了“三纲”“五常”以及忠孝信义道德中的落后内涵,而且能推陈出新,强调民主与民生,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精神。可以肯定地说,孙中山已“摒弃了‘中体西用’的模式”,[5]而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知难行易等学说,紧扣时代脉搏,“成为当时思想家中最成熟的现代化建设理论”,[6]398是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行者。

孙中山热爱传统但却并非保守主义者。他接受西方的系统教育,也酷爱中华文化,要“复三代之规”,“步泰西之法”,有着开放的文化创造胸怀和“拿来主义”精神。孙中山解释其“民族主义”时指出:“我们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世界主义实藏在民族主义之内。”[1]210正像蔡元培曾评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所说:“既谋本民族的独立,又谋各民族的平等,是为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7]488融合中西文化而立足现实,孙中山的文化态度是开放的。

当然,孙中山对中华传统的“偏爱”,甚至到了“古已有之”的夸张程度。但客观来看,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准确,也缺乏自觉的历史意识。他将革命的渊源上溯至汤武革命,太过迂远,难免牵强附会;他理解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类,也只看到其正面价值;他认为一切先进的东西都“古已有之”,这也太过自夸,孙中山的身上有着文化保守主义的气息。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中国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往往围绕着政治革命的目的,带有很大的实用性,缺乏理性的、系统的、深层次的剖析。”[8]574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

实际上,文化的复兴是分层次的。文化历来有雅俗的不同。就文化的实际传播来看,民间的文化传播其实更为广泛和深入,甚至在雅文化传统出现断裂的情况下,小传统仍然能够继承流传。不过,民间的文化传承难免出现对文化的“误读”,最容易结合现实的需要进行随意的解释与取舍,从而形成一种亚文化传统。在此意义上说,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是超历史的,他抛开一种思想文化产生和演变的具体语境,更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理解和解释。这种忽视时间差异的“误读”,多少有些“穿越”的成分。

孙中山的文化态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有来自知识分子的“正读”,也有大众的“误读”。无论是“正读”还是“误读”,二者根本上其实是相通的,二者皆立足现实进行阐释,很少会刻舟求剑,胶柱鼓瑟,除非个别的极端者要么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要么是出于非正常的心理而刻意为之。因此,当对传统进行取舍时,他们早已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不断进行着过滤和筛选。另外,批评者不同,标准各异,但不同方面相互批评,既是一种言论自由,也是一种相互修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真理愈辩愈明而逐渐趋同。在此意义上说,这种传承、创新,类似于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既当代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表面上是用相同的字句,但并非取其历史上的特殊意义,而是选取其抽象的意义,即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意义。因此,孙中山从其革命的需要出发,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限制性选择。他明确认识到:“孔孟所言有合于公理者,有不合于公理者。”他根据“公理”进行取舍,吸取了传统因素,实现了革命理论的创新,特别是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对现代的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证明,孙中山思想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对孙中山的思想创新及其革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值得总结的。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中华书局,2006.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中华书局,2006.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中华书局,2006.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中华书局,2006.

[5]张岂之.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6]张丽珠.中国哲学史三十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8.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悠久,传统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戏曲、工艺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1]

(一)在传统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结语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悠久,传统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戏曲、工艺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1]

(一)在传统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结语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美学。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材料、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1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的必然联系

尽管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其定义一直比较模糊。所谓的传统文化是指通过历史沉淀与承传保留下来的文化综合体,其包括知识、风俗、思想、道德、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多个层次,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复合体。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沉淀、传承机制,使其得以在时间长河中得以延续,使得社会内在精神特征得以保存与实现。对当代室内设计而言,传统文化是其发展基石,室内设计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哪种设计风格均会体现出特定的精神与文化心理结构,均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语境来实现,所以其也是不同价值观与审美观的体现。并且无论哪个时代的设计均与其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设计的母体正是文化,是人们参照历史与传统进行存在印象的加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的设计即设计的历史。

2当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首先,自然观。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因此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对自然充满了崇敬、依恋的情结,而在室内设计中自然观的体现也处处可见:内外环境与空间的关联,比如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其设计格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而庭院连接四周的廊、厅、室、堂。室内经常引入自然景物,在有限的景物中寓无限意境;而门窗除了俱备采光、通风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借景”的作用。此外,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对“宛若天成”的理念极为推崇,设计风格朴实、知然,所用材料也多选择自然纹理和本色。其次,伦理观。儒家思想对中国伦理观的影响十分重要,而作为重要的生活环境,传统观念对室内设计装修的影响也处处可见,比如室间范围、结构形式、斗拱形制等均体现出严格的等级界限,甚至色彩应用也有严格规定,比如黄色只能用于帝王之家。并且设计过程体现出明确的秩序感,布局严整,一些主要空间与家具通常位于轴线之上,突出轴线的中心作用。再次,人文意识。传统中国文化中重道德、注入伦、敦教化是人文意识的集中体现,其最高标准则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这种人文意识通过室内设计体现出来,或多或少均体现出一定的教化意义,比如文房四宝、壁画、书画、铜镜、楹联、匾额等,特别是匾额与楹联,不仅起到供人观赏的作用,而且其中的内容还有警世、自勉、点题的作用。最后,审美习惯。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均体现出完整性、含蓄性、情节性的特点,其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也处处可见。比如空间组合大多形成序列,不规则形状应用很少;空间分隔利用虚拟手法表现出“隔而不断”的特点;装饰图案多有寓意,并且很多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也遵循文化习惯而崇尚“阳数”。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大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体现出室内设计的节奏感与秩序感。

3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应用传统符号。中国传统符号包括图案与纹样,体现出传统的象征内涵与比喻意义;古代图腾纹饰与传统宗教纹饰符号等。在室内装饰中对这些传统符号加以合理应用,可以打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境的室内环境。应用传统符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进行抽象简约处理,利用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处理,注意传统之形可失而传统之韵不可失,以现代设计功能与技术为基础,融入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文化。其次进行符号拼贴,针对一些传统构件进行抽象、裂解、变形,使其转变为独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拼贴应用于室内装饰中,完成新与旧、今与古、现代与传统的联系。最后,进行移植与嫁接,将儒、道、禅的文化移植到室内设计理念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

(2)传统空间分隔形式的应用。典型的中式空间对“隔断”设计非常讲究,隔断主要起到指示、过渡、提醒的作用,因此追求“隔而不断”。在空间分隔设计中采用虚拟分隔,利用碧纱橱、落地罩、屏风、博古架等传统装饰品取得“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效果。现代空间中利用这些传统的分隔形式不仅可以装饰空间,而且具备丰富空间、分隔空间的功能。在中国传统设计中莲花、梅花、竹子等自然图案的应用十分普遍,而当代室内设计更有将小桥流水、参天大树、人工瀑布等室外景观引入室内的做法,使得整个空间环境表现出浓郁的闲情逸致,置身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进行室内分隔。

(3)传统装饰图案在室内界面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运用了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装饰纹样,而基于整体装饰布局而言,这些装饰仅应用于比较重要的局部,比如室内门窗、梁枋、家具、陈设等均是装饰重点,其他大面积的背景则崇尚简洁,比如大面积的素墙。但众多装饰均在大面积的背景中融于一体,因此整个设计看上去尽管装饰繁多,却不显累赘。同样,当代室内设计也可以借鉴传统设计中的布局形式,通过大面积、大块状的造型语言营造一个拔地而起、简洁有力的造型感,创造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在平静规正的立面构图上则可以采用传统的纹样装饰,比如万字纹、十字纹、冰裂纹等,通过“动静”的节奏对比唤起人们对传统风格的记忆与认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4)传统家具陈设与室内环境的融合。当代室内环境设计更加侧重于装饰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装修来提升环境品质,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家具及陈设品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的家具种类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家具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传统样式家具总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人们对传统的怀念与传承。传统家具与传统建筑很自然就能够融为一体,当代室内设计中,室内界面几何纹样、传统花窗、门楣梁枋的应用随处可见,摆设敦厚古拙、淳朴厚重的传统家具恰好与之相呼应,使得整个设计格调显示出厚重之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也可以采用变异的家具设计造型,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局住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变异的家具同样吸取了传统家具的造型元素与文化符号,只是在家具设计中采用了现代的人体工学理论,再结合板式家具、实木家具的现代生产工艺,不仅使得现代家具保持传统家具幽雅清秀的艺术效果,而且兼具现代家具简约的风格与实用的功能。参考文献:

[1] 马建华.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45.

[2] 王莉.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930.

[3] 李瑞君.室内设计创作思想中的地区主义[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6):10.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不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每个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可以说,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在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衔接性。所谓继承,就是继续与承担。对后人而言,并不是生硬地将传统吞咽下去,而是要以审视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承担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时,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文化,做到有选择地继承,有目的地发展。 

  由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对文化的共识就可以起到凝聚思想的作用。叶圣陶曾提出:“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匡在国际竞争和国际较量如此激烈的今天,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瓦解甚至抛弃传统,否则必将导致民族精神支柱的坍塌。所以,在培养新型人才时,除了注重专业技能教育以外,绝不可淡化甚至冷落传统文化教育。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承担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见证着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语文单独设科至今,历经多次教改,如今语文的学科地位已不容小觑。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仅靠语文单科的教育就可以实现,文化毕竟是多元的,所以其表现形式和继承方式也必定是多元的,单方面的继承会导致文化形式单薄、内容狭隘。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无疑是继承并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课程特性来看,语文教育能够以其独特的感性魅力滋养受教育者的心灵,使其从外至内地品味传统,再从内向外地传递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积淀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大智慧。如果将历史喻为沙石,那么传统文化就是经过岁月淘洗而形成的精华,是从千年历史中提纯的精粹。有研究者将文化教学称作语言教学的“第五维度面”,认为它与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廖要丰富语文学科内涵,我们永远不可将其与文化割裂,因为语文学科在承载传统文化时,传统文化也通过语言这一中介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互利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其原有的语文知识面得以拓展,思想情感得以丰富。   

三、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材中均衡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例   

文言文与白话文虽然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归根到底,它们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吕叔湘曾否认过一种偏激而片面的观点,即以雅俗来划分文白。他强调传统文化的引入并不代表要搁置白话文教育,同样,不能因为白话文作为日常交流语言而冷落了对文言文的传承。在上个世纪末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严重忽视文言文教学。其实,这里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是指在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优秀的古诗文被编入教材,在语法知识的掌握和人文教育方面都是比较有效的,问题的关键是文言文被编入教材的比例是否恰当。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占40%左右,而高中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占比保持在50%左右。从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角度看,有必要再适当提升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当然,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只能是微调,这是因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这里的两个“结合”可以作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调整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让经典之作贯穿课外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被选作课文,但学生的阅读量绝不可局限于此,而应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适量优质课外读物来拓宽语文视野。此举可谓是攀附着教材的阶梯,去欣赏更高处的风景。语文教材只能作为养成学生必要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读本,而无法代替学生主动性的阅读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课外阅读,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兼具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应贯穿课外阅读的全过程,由此课内、课外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丰富其精神内涵。   

在校本课程与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关系 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许多的优秀文化,要想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就需要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优秀文化继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阶段加强文言文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自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开始一直到我国的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没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碰撞和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内涵,一直贯穿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自己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比如,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巴比伦因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最终导致了民族的灭亡。相反,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犹太教法典》以及《圣经》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传承自己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文化上也要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人做文化上的巨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很大作用。

二、中学文言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推动作用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很多方面的显著功能,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两个功能就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对人格的塑造。从整个国家和民族方面来讲,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记录形式,中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制度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涉及到了各种意义体系、认识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一种书面形式。在给白话以及现代汉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养之外,还加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以及文化精神。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文明产物,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录方式,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比较的悠久,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词义的系统甚至是汉语之间的地域差异都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反应。词语的意义包含着我国古代祖先生活过程中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比如在文言文中,囱、聪、窗都同属于同一个词源,但是囱就是指的是烟输走的通道,聪是指接受外界事物之间的通达,窗就是指房间的墙上透空气的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聪明才智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界的感受的通达,同时也反映了一定那个时期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国的古代的文言文在担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的工具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文化信息主要包含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汉字的形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汉语汉字对于优秀文化的记载不是同样的事情。比如,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王”字在记载“王”这个字的同时,同属于象形字,它的构型比较的像一把斧头,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在我国的古代,君王者都是通过武力来赢天下并且治理天下的。

综上所述,文言文本身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同时,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加强中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旺的大事情。

参考文献:

[1] 谢有顺.危机时代的文化机遇[J].天涯,2009(06).

[2] 桑哲.“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01).

[3] 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2(12).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现状;方式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其根植的文化土壤,那么其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历史积淀而缺少根基,所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而今天的传统文化发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有用而用之。而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孔孟文化,还是治国理政之道,其中都有对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内容,比如今天提倡的“和谐”,就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所在。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国家,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到对人的规制,大到对国家管理的惊醒,这些内容千百年来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优秀文化传承,并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我国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比如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小鸭子的故事”讲述孝顺和言传身教等家庭美德,到“添一双筷子”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途径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帮助,只有了解,才可能继承,所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我们知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继承的最佳方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甚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上面我们提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不断增多,同时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对传统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落伍”,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主要有: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植入国人心里,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第二,引导国人践行传统文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文化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社会活动,可以组织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践行中,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建.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2004(16)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研究视域;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建设和谐文化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根本前提

和谐文化,从表征上看,就已有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但从本质上看,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需要的现代文化。因此,作为现代文化的和谐文化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无中生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在既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前提。传统文化是每个特定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思想文化体系。传统文化的稳定性表现为它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中,从总体上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体现在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但是,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因为社会实践总是一刻也不停地向前发展着,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要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向前延续与发展,这种延续与发展当中就发生着过去与现在的交融,这种交融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具体而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构,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意识形态的思想因素和材料,即古为今用,在形式上会继承以往文化的既有形式,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对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具体形式,即推陈出新。这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我们是历史传统的产物,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现实中就有过去。”他还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就如同影子一样,始终尾随于现实的脚后,这是任何人为的努力都甩不掉的。可以说,每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带有本国历史传统的痕迹和特征。

其实,和谐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就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是,和谐文化离不开民族的表现形式,一定要富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一定要囊括传统文化的精华。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特定文化一定是特定民族的精神、风貌、信仰和习俗等的体现。关于文化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深刻地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和谐文化是新时期的新文化,它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民族的形式。无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还是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得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否则便难以生根、开花、结果。换言之,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形式,和谐文化建设就会没有历史根据和源头活水。而民族文化就是干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它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撇开中华五千年深厚文化传统来谈所谓文化建设的做法,都是不会成功的。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珍贵的遗产。”当代进行的和谐文化建设更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继承,充分发掘其精华,为和谐文化提供源头活水。因为和谐文化从概念到体系,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充溢着浓厚的中华精神,正越来越显示出是传统和现代、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的文化典范。

二、继承传统文化应以弘扬和合哲学为重点选择

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紧密联系而又相互矛盾的利益阶层、群体和个体提供以和谐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显然,这离不开人类社会尤其是本民族历史上的关于和谐的哲学思想资源,中国的和合哲学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思想资源。在世界哲学史上,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的深邃性与丰富性,是任何别的民族、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和合(和谐)理念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重要底蕴。它浩浩荡荡地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成为维系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的牢不可破的重要精神纽带。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应注重其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中国传统哲学自身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努力捍卫和继承传统文化资源,反对割裂文化传统,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另一方面要立足当代,重新审视传统哲学的价值系统,用开放的眼光,吸纳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给予传统文化当代意识的批判。

一、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转变之回顾

上个世纪里,中国文化变迁走的是一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道路。这期间有过新儒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三足鼎立的局面,有过文化守旧、改良、革命三种主张并存的历史时期,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新旧交锋、文化嬗变的复杂图景。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气候与学术氛围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笔者把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历史时期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30年(1949年-1978年)与改革开放后20年(1979年-2000年)三个阶段。

(一)20世纪前半叶,在民族存亡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更多地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民族精神的发掘与批判史研究范式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觉醒。从此之后,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学术界既要发扬光大启蒙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精神,又要不断反思与超越功利主义的现性与价值观念;既要抵制西方殖民入侵与文化霸权,又要学习与借鉴西方文化的理论成果与分析方法。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呈现出了既要回归历史深处发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又要结合先进的西方哲学理论与方法进行自我批判的研究范式。这个时期的新儒家们主张中国哲学史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继承史,是应该“接着讲”下去的;而包括一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激进主义者则认为中国哲学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应当以批判传统文化与统治阶级的意识为目标。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他们共同致力于民族精神的挖掘与重构、弘扬与超越。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是最早的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著作。胡适在该著作中非常重视方法论的运用,他主张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和模式建构中国哲学史体系。他认为哲学史就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种种研究方法和种种解决方法”的发展史,“哲学史的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哲学史是“循序渐进的思想发展史。而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16),写作的时间更早。虽然现在看来,该著作存在内容单薄、研究方法陈旧的问题,但它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具有开拓之功。

这个阶段最典型的研究成果是冯友兰的“贞元六书”,这是他“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生活的反思”的结果。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民族的兴亡和历史的变化,给予他许多启示和激发”。他先后写成了《新理学》(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新事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新世训》(上海,开明书店,1940)、《新原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新原道》(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新知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这六部书形成了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正如他所说:“‘新理学’是‘接着’道学讲的。”。这套著作表明了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在传统研究模式上的方法论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开始。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主要著作还有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北平,私立中国大学讲义,1943)。他在该书中以问题为纲,把中国哲学史划分为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等几部分,侧重梳理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与范畴,考察其历史演变规律。这部专著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撰写体系,具有开拓之功。另外,还有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36)、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黎明书局,1987)、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熊十力的《新唯识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重庆,文风书店,1944)、贺麟的《当代中国哲学》(重庆,胜利出版公司,1947)、杜国庠的《先秦诸子批判》(上海,作家书屋,1949。当时署名杜守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1955年10月重印时,书名改为《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署名杜国庠)、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成都,路明书店,1949)等等。

回观这一阶段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无论是代表着广大人民心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们,还是代表着现代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新儒家们,他们均致力于对传统哲学进行现代性的批判,或者对现代西方文化理论成果进行大量引进,或者对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内涵做现代性的改造。他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忧患意识,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力争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作出贡献,这个时期的传统哲学研究也都深刻地体现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张扬。但是,由于传统研究方式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这个阶段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有些著作在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上还不是很明确,有些研究模式延续的仍然是旧有的学术史、经学史的理路,还有一些研究存在着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研究思路相互杂糅的情况。

(二)建国后30年,大陆地区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从民族精神史研究范式转向了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的学术界由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于被奴役、被殖民化的历史过渡到学术与思想统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年代;学术研究由五四时期一批知识精英鼓吹的新文化口号转向了建设年代一整套的富国强兵的军事政治权力话语;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不再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甚至丧失了自由与多样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目的还是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发扬,但是不再以独立的学术研究与探讨的形式呈现,而是借助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极左方式来达到民族精神的统一与彰显。此时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也由一个从思想与学术被统一到民族救亡图存的革命史向学术研究消融于政治运动的思想史研究范式转变的过程(海外新儒家主要还是以学术探讨为主,这里主要指大陆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

由于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盘“苏化”和“唯政治思维”ⅲ的影响,学者们采用“苏联模式”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这导致了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歪曲事实、单调乏味,甚至发生了不少荒诞滑稽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50年代后期提出的“反对哲学史工作中的修正主义”,刚开始对不同学术思想进行批判,后来上升为政治批判,以阶级斗争的思路诠释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苏联日丹诺夫的哲学史体系被奉为教条,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成了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使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变质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之争,致使中国传统哲学研究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但是,由于很多富有责任感的学者的努力和抗争,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无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方面,仍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例如,侯外庐等人的《中国思想通史》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成果,它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思想通史。他们把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思想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注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分析,将中国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研究融合为一,对中国传统哲学及其主要人物做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这个时期影响较大的还有任继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哲学史》,该著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注重社会经济发展、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之间关系的考察,重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关系的研究。

建国后冯友兰被当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待,这期问,他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第二册由人民出版社于1964年6月出版)。同时他还完成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奠本文由收集整理基之作——《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此外,还有熊十力的《原儒》(上、下)(上海,龙门书局,1956)、《体用论》(上海,龙门书局,1958)、《明心篇》(上海,龙门书局,1959)三部著作,吕潋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再版了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杜国庠的《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等等。在这个时期里还召开了多次激烈的学术研讨会。例如:关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关于《周易》的讨论,关于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庄子思想、董仲舒思想的讨论,等等。

同大陆高度封闭的状态相似,台湾也渡过了一个短暂的思想消融于政治的高压时代。由于较早地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东亚儒家资本主义”的崛起,给港台新儒家们提供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化的经济生活相结合的时代机缘。这个早年在大陆兴起的新儒家哲学又一次在这里焕发了生机,并成功地实现了从原有的基本认同现性价值观念的民族主义形而上学话语,向作为直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思想理念与精神动力的现代文化哲学的转变。他们在现代语境中重新阐释儒学,力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构建道德的形上学,逻辑地展开诸多哲学之思,使传统的价值观念获得了现代解释学意义上的新生。他们对终极关怀的关注,对道德理想的追寻,对人文精神的张扬,无疑为应对在实用理性主导下出现的意义缺失、人的物化等种种精神危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牟宗三的《道德的理想主义》,唐君毅的六大本《中国哲学原论》,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三卷)、《中国思想史论集》等著作,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三)20世纪后20年,随着政治干预传统哲学研究局面的逐步突破,大陆地区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从政治思想史的范式转向了纯粹哲学史的范式

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促使了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革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哲学研究逐渐与政治宣传语言系统脱钩。从一种神圣的政治理想宣言转变为切入世俗生活现实的大众传播话语;从近代的民族主义形而上学和革命理想主义模式转向了现代意识的日常生活批判;从一种高度关注民族与人类整体自由解放事业的革命话语与宏伟集体叙事,逐步转变为深切关注现代人类整体、群体、个体日常具体生存问题,深层反省现代文明二重性矛盾特征的哲学人学、文化人学、公共哲学。”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的多样化交相辉映,传统哲学研究开始回归哲学本身,呈现出重新凸显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趋势。

这个期间最典型的标志是1979年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大会,学者们以“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为主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出版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报刊也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反思文章。这期间,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北京,中华书局,1983)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书是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著作。对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哲学范畴的阶级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批判继承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料整理方法等,都有独到的认识。此外,还有萧蔻父、陈修斋主编的论文集《哲学史方法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李宗桂的《冯友兰“抽象继承法”理论的省思》(载《哲学研究》,1998年增刊),对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

80年代中期骤然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文化热”,给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增添了新的风景。代表性的文章有李泽厚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撰写的《秦汉思想简议》(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2)),李宗桂运用协同论进行研究的尝试之作《相似理论、协同学与董仲舒的哲学方法》(载《哲学研究》,1986(9))等等。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西方哲学的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协同论、控制论、突变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考据学方法等不同方法进行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他们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国民品性,比较中西文化的优劣长短。他们提出的代表性观点有“西体中用”、“彻底重建”、“全盘西化”、“中魂西体”、“复兴儒学”、“综合创新”等,这些不同认识之间的争鸣对于正本清源、深化文化研究起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到了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以及转型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国大陆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基于治理诸多社会弊病的思考,在探讨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方面,很多学者主张重新阐释传统文化的经典,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点,促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尽善尽美的,主张回归传统;有些学者甚至提出“复兴儒学”的口号,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当代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直接来源,半部论语仍然可以治天下;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使研究走上了正常的轨道。同时,他们还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哲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研究方法,这些成果在构建适应时代潮流的现代新型哲学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20世纪后20年的港台、海外新儒家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也作出了很大贡献。由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所带来的对现代性的盲目推崇,东方文化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们力主用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来应对当前的危机。他们还倡导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对话交流,在学术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他们是普遍主义超文化立场上将自身关注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而不仅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式的文化认同。他们不是一群纯粹的学院式的知识分子,而是兼具传统儒者与现代学者气质的思想家。普遍主义的世界视野和特殊主义的传统追寻,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折射出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的完美结合。他们反对学术超脱时代,反对纯粹客观地为知识而知识,在研究中形成了特殊的学术路向。例如刘述先的《中国哲学与现代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杜维明的《传统的中国》、《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余英时的《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现代儒学论》等,他们将儒学置于世界思潮的背景中来研究,通过运用哲学人类学、比较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比较宗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较多地论述了儒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和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勾画了当代新儒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西方世界和东亚学术界中均有较大的反响。

二、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反思

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不仅仅在于以史为鉴,更在于推陈出新。20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假如没有对传统哲学的深入研究和继承,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只能是空谈。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其实就是一个回到经典、突破经典、不断激活传统问题域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虽然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

(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纠正对待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

上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一方面,有些学者盲目信奉西方哲学理论和方法,生吞活剥式地加以运用,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哲学,用西方哲学的方法来建构、解构中国哲学,单纯地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而“西方哲学概念的体系是对立而分的,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成对的概念体系有重要不同。这种‘反向格义’的方法只会让研究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有些学者不是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语境进行研究,而是依据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把生动活泼、充满智慧的中国传统哲学简单化为干巴巴的几条筋,致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走向了玄虚化、虚无化的路径。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所说:“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同时,传统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文化的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也就是说,传统是世代相传的东西,从过去延传至今,不管人们是否情愿接受,它都藏匿于人们文化心理的最深处,融化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积淀了几千年民族智慧的中国传统哲学,不是我们现在的累赘,而是当今的我们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本质属性。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既不是单方向的回归过去,也不是割裂传统的纯粹当论建构,而是必须重视其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必须坚持立足现实、依托传统的古今融合的方法论,必须树立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中外互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统哲学与当代哲学、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辩证统一,才能做到古典精神与当代意识的有机结合。

(二)在“传统”与“传统主义”之间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新儒家承续“道统”的理想与信念

结合具体的民族条件和时代背景,构建出新型文化价值系统。新时代新儒家这一思想派别是在西风劲吹、文化失范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他们处于工业文明的时代,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名利的追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冷漠,人们越来越丧失道德性转而蜕变为物化的存在物。这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新儒家思潮一般被认为为了回应这种危机、以弘道者的形象出现于中国思想史的舞台上。他们所忧虑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亡绝续,更多地是基于对人性、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类文化的命运与前途的苦苦追寻与探索。他们努力在一个普遍性的层面上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形而上的思索、超越层面的感悟、终极领域的反省,都是为了能够在人类终极关怀的层面建构人的价值本体和精神归属。

随着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万能论”逐渐向东方渗透,新儒家们重新阐释传统思想中的某些非局限于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形态的具有普遍性价值的思想,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反省。与文化激进主义者的观点相左,他们认为:“与其说近代以来的危机是来自历史传统的负面影响,不如说是来自历史传统的某种断裂和缺少理解把握历史传统的正确方式。所以出路并不在于尽可能地把我们与自身的历史断开,而是必须走向历史的深处去寻找我们自身存在的根据和走向未来的契机。”正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承续斯文、发扬道统的使命感,他们总是把自身的“存在之焦虑”归结为具有“家国天下”理想的“时代悲感”、“悲情”、“感受”,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适性价值的经典的激活、重构和转型。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地带,他们艰难地找寻着连接两个时代的精神纽带。他们立足于现代,传统只是成了现实之外的理论基点与素材,他们从传统经典出发探求达到某种理想和信念的途径,在薪火相传、前承后续的思想碰撞中进行着传统的转型和现代的溯源工作。所以说,他们的坚守是“传统主义的”,而并非“传统的”。

(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之间的关系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我讲的“三个自觉”是指实践上的自觉,理论上的自觉和方法论上的自觉。所谓实践上的自觉,就是要自觉地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上,深入到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坚持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秩序、新型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为总体价值坐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指向,切实了解我国人民的文化需要和精神祈求,来看待和处理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实践上的自觉本质上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立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的需要、社会实践的要求,才是我们坚持做好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当代传承和弘扬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我们在这方面工作做得怎样的价值尺度。当前我们在对待和处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不能正确地区分其精华与糟粕,我以为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实践的标准,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所谓理论自觉,就是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毕竟是在以农耕为本务,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是适应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为其存在根据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深刻历史局限性的烙印,例如等级制、家长制,权力至上及其在伦理上所反映的权力与义务的分离与对立等等。对于这些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持批判的立场,清除其至今仍然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所造成的不良影。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又毕竟是我们的先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宇宙与人生、对社会和人的关系所作出的理论反思和价值建构,它凝聚了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的生存智慧和价值追求,它是中华民族通过世代相传而构筑起来的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实现对自己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血脉和精神纽带,它汇聚了极为丰富的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伦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和牢固基础。因此,在认识和对待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方针,科学地区分精华与糟粕,实现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统一。在这里,批判和继承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继承,没有批判的继承就会陷入复古主义的泥潭;没有继承的批判,就会重蹈文化虚无主义的覆辙。同样,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也是辩证统一的,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的价值指向,只有超越创新,具体说,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活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推进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伦理文化),才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在牢固的基础上,真正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认同。所以同志指出,只有坚持上述辩证统一,才能引导和推动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历史证明,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了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不可想象的。

方法论上的自觉也十分重要。人们常说立场、观点、方法。很显然立场和观点是重要的,从根本上讲它们是决定方法和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但方法和方法论也不是可有可无、简单地由立场和观点来决定的,特别是对待复杂的社会问题上,方法是否科学不仅反过来又可以影响立场和观点,甚至可以动摇本来是正确的立场和观点,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历史曾经出现的教条主义、独断主义就是证明。在方法和方法论自觉的问题上,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法论是头等重要的,但不能把它公式化、教条化,在这里同样有一个创造性运用的问题。而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法论,我以为就有一个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多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方法和方法论上的多样化、综合化的问题。事实上,方法和方法论上自觉与否,本质上是一个视域是否合理的问题,它往往决定着我们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判断力和选择力。在这个问题上,包括西方在内的一些新兴学科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古典阐释学理论认为,现代人和传统伦理文化之间,也即它们说的阐释者和被阐释者之间所存在的现在和历史的“时间距离”,是可以跨越的一道鸿沟,而跨越的途径就是“对话”,通过“对话”来达到“视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阐释者要扬弃自己形式上的“主体性”,而被阐释者则要扬弃其形式上的“客观性”,双方都以“事实本身”的逻辑为转移,这个“事实本身”的逻辑不是别的就是时代精神。阐释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我以为就有其合理之处和积极的成分。总之,方法论上的自觉,关键是方法论上的创新,在这里我们需要有一种开放性的文化胸怀和王船山说的“坐集千古之智”的文化视野。

继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案例:“丧”文化

背景描述:

这节政治课,学习的是“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文本内容主要讲传统文化的继承及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为了教好这堂课,我早早地做了准备。除了仔细钻研本单元教材尤其是本课内容,还认真预设好了教学流程,以便能在需要时从容应对学生的当堂“考问”。之后,我自信地走进了教室……

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师生共同进行了“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继承内容有哪些”等内容的学习。

正在要继续探究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内容的时候,意外产生了,外面传来了乒、乓、乒、乓的鞭炮声、吵闹的鼓乐声和热闹的唱戏声,隐隐还伴随着人们的哭声……,这是有人路径学校门口的大路送丧,吵闹声持续了3分钟左右就过去了,但学生都在讨论外面的丧事,心思散乱。

这时,如果任由学生继续讨论外面的送丧队伍,肯定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课堂必定沦为大家聊天的场所,于是,我拍拍了手,说:“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刚才是送丧的队伍通过学校的门口,那么请大家通过刚才的送丧行为来探究一下中国的‘丧’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哪些方面的继承?它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它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些‘丧’文化?”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且把讨论的内容从简单的鞭炮、鼓乐转变为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彩的一幕产生了。

课堂实录:

生:中国人特别重视丧事,家里有人死了,一定要做“道场”,要送丧等等,搞得很隆重,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应该是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

师:那大家知道什么是传统习俗?它有什么作用吗?

生: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师:那除了传统习俗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人们大办丧事,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人都说“百善孝为先”,而孝顺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就是要到父母入土为安为止,因此人们普遍选择丧事大办。而“孝”的思想是属于传统思想的继承。

师:那什么是传统思想?有什么作用呢?

生: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它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师:除了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对了,送丧队伍中还有唱越剧的,越剧是戏曲的一种,应该属于传统文艺的继承。

生:传统文艺,是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丧”文化中体现了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那大家想想是不是和传统建筑无关呢?一点也没有体现呢?

(小声讨论,无人回答)

师:陕西西安有一个著名的文化遗产,谁知道是哪里?

生:秦始皇陵。哦,我知道了,“丧”文化中还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继承,就是墓葬建筑。

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师: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

生: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师:那像刚才的“丧”文化,我们怎么看待呢?

生:丧事大操大办,浪费钱财资源等。

生:为老人办理丧事,这是最后的孝,应该尊重,但是可以量力而行,根据实际情况来办。

生:其实我觉得办理丧事,要请人做“道场”,敲鼓唱戏,买鞭炮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增加了就业,促进了消费了,还是有有利之处的。

师: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就是大家刚才讨论的,即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及我们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一切又回归主题,课堂教学完美结束。

教学反思:

课堂上,虽然因为外面的“丧”事一度打断正常教学,导致了课堂的一时混乱,可是这恰恰说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的状态。此时,如果我们拼命强调回归课堂,讲解知识,就会使学生的探究欲、好奇心严重受挫。所以,我没有回避,而是顺势而导: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讨论,把注意力从外面的丧事转移到讲课的内容中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让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