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

校企文化论文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①某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职业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未能体现其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一般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共同特点,同时又有独自的特色,它需要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部分职业院校一味地复制和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从职业、企业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使得学生在毕业进入后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加重了企业的二次培训负担。

②某些职业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招生、教学、就业、抓硬件条件建设等常规性工作之中,仅仅在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管理部门下功夫,却将专业教师和专业建设抛去不谈。这体现了职业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目标、意义等认识不够深刻,建设校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不够深入。

2校企文化对接的方式方法

2.1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同时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二要像企业技术人员那样,有较深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把学生培养为企业所用的实践型人正是职业院校的方向。职业院校在教学中要注重与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实用性。而双师型教师正能够满足职业院校的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首先要走出去,积极地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一线锻炼或顶岗实习,增加专业老师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即从企业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专业教师的队伍中来。学校自己的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的,对校园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又由于有了企业工作经验,在再次进入校园后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后,会无形中将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态度带入到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原有的院校办学思想、管理体系等,这种思想还会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方向等。

2.2将企业引入到校园

职业院校学生的最关键的竞争力主要在实践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必须引企入校。一要加强学校实训设备建设。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或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物质文化的融合。二是参照企业需求建设实践课程。各专业在课程实践课程建设中要广泛采纳行业专业和企业专业的建议,课程的编制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法等。要以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实时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到课程中来,让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社会零距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深度融合。引企入校,更要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和课堂,校企联合办学。定期邀请企业高级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技术以及规章制度教育,甚至可以外聘一部分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育。学生在校园的课堂中就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尽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紧密结合,营造了全新的校园育人环境,促进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交融和对接。

2.3工学交替加强企业文化认识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工学交替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使学生在一定的企业实践中去感悟企业文化。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带着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对知识的疑惑去企业,企业给了学生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真实的职业环境,缔造了一个完整的职场氛围。学生通过在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锻炼,吸收了企业文化,进一步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消化。职业院校应用工学交替模式,让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和熏陶学生,为企业培养直接所用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在具体实践中,接受了企业一线人员的的教育和指导,学生通过企业的管理,无形的企业文化渗透,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自身的团队意识。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分工,从接受任务,到生产过程,到完成任务,所分担的部分都应当保质保量完成。能够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完成,是因为从事这项总任务的人都要具有团队意识。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品质,从而更好地向职业人过渡。

3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

3.1校企文化对接为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施校企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推行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必然要经过校企文化对接这个过程,没有经过校企文化对接的过程和环节,急功近利而简单搭建的校企合作,没有牢实的根基,只有将校企合作上升到与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3.2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当中激烈的竞争,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到专业技能在企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完全从传统教育方法中获得,但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汇融化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因此,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发展,使学生自身清晰地认识到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总结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1.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以优秀企业精神为核心,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精神文化,结合已有的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形成了富有校企文化融合特色的办学宗旨、学院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校训、办学定位等办学文化理念。在这些文化理念的统领下,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院精神成为企业精神的延伸,实现了与企业和市场的有机衔接。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根据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按企业要求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咨询,有利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有利于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条件下,校企合作不会自发地实现,构建高校、企业、学生、政府等校企合作主体的动力机制是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关键所在。运用经济措施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构建对校企合作主体的约束机制,运用教育手段构建校企合作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构建促进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既要靠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也不能忽视合作价值观的影响力。为此,就要运用教育手段培育企业和高校追求合作效益双赢的理念,营造合作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的促进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融合架设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途径。而且不同的职业(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不同的素质要求需要有不同的文化来陶冶。要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这种职业(或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必须通过包含有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赴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企业调研。学生首先是角色的转换,由学员变为企业员工,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由学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商品生产实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企业文化的熏陶,工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的严格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高效、快节奏的工作运转,这些为学员们的思想提升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4.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取决于其创新动力。因此,高校与企业作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作用日益突出。校企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培育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许多诸如交际、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不能完全从传统、正统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必须通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得到。所以,高职生需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校企文化的互动,能使高职校院的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二、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探寻校企文化融合点,促进校企文化相互渗透。

校企合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难以很好地融合,这成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一个障碍。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依赖校企深度融合,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运行制导系统,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内容。而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和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校企文化的这种共同性,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从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构建一个科学的校企文化体系,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以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定期进行战略对话,校企共同组建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兼职教师进校园、教室和专业教师进企业,进行人员文化交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进行课程文化共建;建设能够彰显企业文化的工厂化实训基地,车间型实训室,进行环境共建等,都是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2.积极开展校企文化的交流活动,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平台。

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通过这两种文化的交流,让企业与学生之间都达到双赢的效果。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碰撞、融合,也能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与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艺晚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文艺晚会使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相互交融,让两种文化一脉相承,散发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其次,学生们通过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可以更加了解认识到企业要求、企业文化,明白作为准职业人应养成的道德素质和技术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1.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这种定位要求高职教育需贴近社会、贴近企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反过来,企业则要求高职毕业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实现零距离就业。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高职学生还达不到这种要求,从而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依靠提供的技术和职业标准,根据企业需求来安排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出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成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高校就业问题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阅历较浅,书生意气较浓,在缺乏对企业文化足够理解和认同的背景下,难以适应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对新分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部分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是会以无实际工作经验为由将高职毕业生拒之门外。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让高职学生在校时就开始了解、熟悉和接受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学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专业知识,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后往往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对实现毕业生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融入企业文化

工学结合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与企业联合互动,共同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改革。高职院校派教师深入企业、行业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新专业建设及原有专业的改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每个专业与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制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审定学校课程的教学内容;校企相关人员合作编写教案,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学校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等。通过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的联动、共建,有效的融入企业文化。

2.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在理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比例,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按照对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按照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上岗。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氛围。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共建实训车间、基地,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将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乃至考试与生产融为一体,使实训场所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在实训场所张贴制度章程、岗位职责、安全标语、工作流程等;实习、实训学生统一着装,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实训教学之中。

3.教学师资中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要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定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全面掌握业务技术流程,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的生产实践技能、研究、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之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校外班主任,直接参与到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弥补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经验;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传递企业文化的真谛,讲授企业的精神,介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4.教学评价中融入企业文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高职教育的学生学习评价,其核心是“知识+能力+素质”,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习的考核,将学生实习作为一门重点实践课程来建设,而不是理论考试的附属,在实习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其中教学成绩项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工作成绩项由企业根据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成绩;职业素质项表现为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等,由企业评定成绩;在实习成绩的评价中采用企业的评定标准即“质量和责任意识”,这样学生可以提高责任意识和务实精神,端正企业的职业态度。

5.在教学制度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教学制度建设,依托职教集团(院校、企业为成员)为平台,校企共同制订“校长-厂矿长联席会议制度、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校企信息员联系沟通制度、校企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制度、教师到厂(矿)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制度、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制度、专兼职教师联系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同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推荐(接受)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大行业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力度,融入了企业文化,推动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结语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分析

(一)校园文化涵义

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明的建设而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校园建设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的成果,是一种校园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加大,高职教育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摆着我们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市场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涵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发展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是一种在发展中的出来的结论,成果,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贯彻于执行。是一种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共同目标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达到高效能的企业生产,效率工作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可以实现员工对于企业的责任心。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三)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比较

1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着很多不同的内容,分属于不同领域,有着很多不同点

校园文化是针对校园而设定,校园和外面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以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培养出符合于市场需要人才的为目标,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制定的,是一种经验文化,企业追求的是一种利益,是一种如果使利润最大化。高职院校是教授技术,是传授学生知识,是培养学生。而企业这是发展人才,为个人提供发展平台,使个人发展成一个对于企业有用的人,能带来利润的让你。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了学生以后更好的就业,要就业也就是要培养出适合于企业的学生,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很多关联和共同点,两者可以融合一般可以实现适合于企业需要的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学生们由中学校园进入大学校园,由于中学校园与大学校园存在着许多不同。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突入其他的变化适应不足,从而使他们容易出现迷茫,学生目标的不明确,在人生上容易发生曲折,导致学习动力的缺乏。我们可以通过实践。通过和企业的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价值观,增强人生的目标性以及学习的动力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大量需要符合于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出旅游企业需要,管理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当初校园教育培养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校园文化应该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优秀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优秀高职学院文化。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学校和企业的交流来完成。通过交流,把握市场动态,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探索

(一)建立与企业相融合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的有力保证。高校要树立适合于企业需求,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应树立一种融合优秀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坚持以技术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必须始终把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1.完善教学元素。在教学中我应该依据社会经济需求的需要,把相应行业的文化融合教学中,多依据实力,给学生们以指导。

2.建设专业文化。各个专业的企业有不同,我们应该吸取各个行业的企业文化做到教学创新,改革。贯彻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心,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们的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价值标准。高职院校要对照企业工作需要,确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首先要把为企业服务看成是高职院校的最大价值取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是否适用?企业是否欢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二)吸纳企业文化的理念

校园文化的发展应该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校企文化。做为才人的培养,市场发展的需要,让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亲身感受到企业文化,企业的需要,从而是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关键。学校应该和企业建立关联,共同建立技能模拟平台,以便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到办公环境,更加真实的模拟训练,从而有助于学生在社会的立足,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校企文化”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学生们适合社会经济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着关键的帮助。全方位的融合”校企文化”,对学生们体验到企业的真实,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从而有了自己学习目标,有了自己的学习动力。从而在以后走向社会,可以满足于企业的要求。

(三)建设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习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人。由于实训文化贴近职业社会文化,能够为社会职业培训、岗位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新的载体和活动基地。高职院校的实训要求,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仿照企业或公司的生产车间设置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聘任专业教师及学生担任各部门主管、副主管,明确职责分工,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担任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在旅游的实训基地,由实训基地的负责教师担任总经理,学生担任副总经理,实训指导教师担任各部门主管,学生担任副主管。可以模拟一套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多体验,而从总结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理。

2.制定规章制度。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制定模拟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了解知名企业,做到与企业接轨,与企业融合。

3.按照落实生产经营和实训教学两项目标,实行模拟公司的目标责任管理。学校的实训基地做为一个工作模拟环境,应该仿照企业工作管理,模拟一些企业标准,企业任务做为学生的实习任务,同时还应该要请一些有经验的,高水平的行业从事者带带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应该总结一些经验,发扬自身的优点,同时也要改善自己的不足。做为高职院校我们要以学生实习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工作能力。

4.以各种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园和企业的交流,多请优秀的企业,成功人士到来校园和师生们交流,传授经验,举办座谈会,报告等等,是学校师生和优秀企业建立一个合理的交流平台,是学生们可以更好认识企业,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在不断接触中日渐完善合作关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企业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意识。

5.将企业文化精髓融入教学与管理全过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生以后能更好立足于社会。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有接触到最真实的企业环境才能提高自己,一般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我们要以”校企文化”为重点,吸取两方面的长处和优势,总结经验,总出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便学校可以更好的发展,更好是学生可以融入到社会。

6.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来说,培养是学生使自己的使命,如何使学校增强社会竞争力,那么就要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的,先进的校园文化。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特色,如果没有相应的特色校园文化作支撑,这种文化就会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校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实行校企文化,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的、百花齐放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贴合实际的“校企文化”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众多的关联性,二者对接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梳解:首先,从特征上看具有相似性。其一,二者同具有综合性。一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其二,二者同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然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三,二者同具有历史性。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变化与发展过程;其次,从基本功能上看具有相通性。二者都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等;再次,从对接的基础上看: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均需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另一方面,在目标与内容上,二者都必须使其成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成员的人文素质与修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协调人际关系,改进方法,提升能力,在终极价值目标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创新性诉求

“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市场经济的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无论企业还是高校,都必须抓住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力求解答“钱学森之问”。换言之,以创新实践为特点的当下,创新无可非议的成为人才的内在属性,我国的任何一个领域,这里自然包括财经类企业与财经类院校,都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种应然与实然的诉求,这是其一。其二,无论是从财经类院校的地位上,还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亦或是从知识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上来看,财经类院校必致力于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整合中谋求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这意味着,一方面,财经类院校仍然是知识创新的平台与载体,与此同时,又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与此同时,创新人才还必须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换言之,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实现与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链接,实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既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关照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作出积极贡献。“……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缺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问题厘析

(一)二者在自身特质方面存在差异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关联性之外,各自又具有自身的特质。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主要有:包容性、超前性、主导性,在多元化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财经企业文化的特质主要有:效益化、竞争化、现实性、在效率至上的文化导向基础上存在众多需要进一步引导与规范的因素。二者自身存在的上述特质使二者的对接存在某种疏离。

(二)文化对接自觉性不强

长期以来,我们对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认知过于狭隘,以为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就是学工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财经类院校大多缺乏构建财经职业类型校园文化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导致目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特色。这样导致了如下的后果,一方面,有许多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另一方面,财经企业又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进而影响到自身以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信息渠道显示,因为缺乏对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足够的理解和认同,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财经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态度、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成为制约他们在行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瓶颈,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对企业的不适应症,出现了心理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学生不能尽快融入企业并有效的开展工作,有的甚至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最终无奈离开。”

(三)在实践对接中缺乏整合与创新

目前,财经类院校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薄弱,究其原因,与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行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我国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在财经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原因,会发现目前财经类院校育人实践中专业知识教育重于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强于专业观念教育,注重能力的训练却忽视职业精神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却忽视了财经人才培养职业化的特点这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当前,整体上看,财经类院校还没有把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来考量,缺乏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还未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对接上,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缺乏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并没有形成“四位一体”的对接格局。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上,财经类院校尚没有突破传统“象牙塔”式的教育,没有形成现代开放式办学格局。在软硬件设施共享、网络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人才交流与合作方面、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合方面,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创新的文化对接体制与机制。

三、重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对接方式探寻

(一)理性的建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1.顶层设计方面

财经类院校在办学定位与理念上,应具有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性。在办学定位上,务求与财经行业零距离就业;在办学理念上,渗透重诚信、公平、效率与效益的企业文化精神。

2.文化对话方面

实现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全方位的对接。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应体现财经行业特色,如在校园雕塑设计与使用上体现财经文化,在学校校园网、宣传栏、标语、指示牌设计上紧扣财经主题。在精神层面,应使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哲学相互渗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精神接地气,展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精神脱俗升华,展现企业精神的科学发展指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制度与行为层面,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切入点,将财经企业严格的规范制度与体系、经营文化融入财经类院校制度与行为文化建设中,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其在校期间成为准职业财经人。

(二)实践的导向

如果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那么二者之间的疏离就成为难以化解之殇,再合理的文化建构只能是孤芳自赏,无法达到雅俗共赏。因此,二者在理论层面顶层设计上,需诉求文化对话、沟通、理解与回应外,在实践层面具体操作上,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则成为破解二者疏离之殇之匙。“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

1.搭建科研与实习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财经类院校和财经企业双方都应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同磋商理论与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体系良性互动与整合。一方面,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要把财经企业文化融入到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当中,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实验基地的科研功能,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讲座、聘请财经行业专家做兼职导师的方式,使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技术革新、经营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经企业实训基地的前沿作用,加强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

2.发挥创业教育孵化器作用,加快构建实践导向型的创业模式。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1.1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从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校企合作是普遍应用于各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企业将高职院校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良好机会。因此,校企合作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校园文化应当借鉴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同时高职校园文化又可以通过毕业生为介质,对企业文化起到辐射作用,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要融合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影响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两种文化的互动、整合的无缝对接是大势所趋。”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以校企合作模式探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营造出类似于企业一样的文化氛围,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一是通过举办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各类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直接、有效地融入比赛过程中,如柳州师专每年都会面向全校师举办“国海证券杯”金融知识大赛和模拟炒股大赛。二是经常邀请区内知名企业CEO到校作专题报告或邀请企业讲师到校内兼课,如柳州师专常年聘任一定数量的校外企业兼职老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讲师。三是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经常性地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能力训练,为此柳州师专不惜花巨资在校内建设了设备完备的户外素质拓展能力训练基地,并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师资力量,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四是经常性举办校企联谊活动,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把学生课余文体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如举办各类文体竞赛等。

1.2推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纲要》)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同时,尤为注重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的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试点范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破解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关键和最佳切入点。实行灵活的专业管理机制,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合作方式,突出强化专业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管理的同时,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找准定位。一是紧贴市场设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管理,灵活调整招生规模与招生区域,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稳定性,调整好企业要求的职业性、学科专业性、区域性与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关系。二是实现校企资共享,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力市场需求因素、教育市场因素、学校办学资源等因素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行广泛调研,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精心建设一批专业群。

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柳州师专自建校以来共先后开设有46个专业,其中14个高专师范类专业、32个高职类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在招生规模和招生区域上不断紧随就业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及专业群的结构,及时新增一批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模具制造、食品工程,不断削减甚至停招一批市场需求量较小的专业如社会工作、公共事务管理,也创造性地为一些企业如顺丰物流集团实行量体裁衣的联合培养模式,如“物流顺丰班”,基本保证市场供需平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三是依托企业支撑,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教学制度。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式,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场所的利用率。学校主要提供智力和人才资源,利用企业资源为企业攻克研发新产品,在为企业拓宽市场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次到企业锻炼的机会,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带到课堂中来;同时,企业的项目投资和管理也为院校教学实践提供仿真的实习环境场所。柳州师专公共管理系的物流专业与营销专业,在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中都安排为期两至三周、甚至三个月的企业实训课,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大型超市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学年则安排一年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专任老师可以从中获取市场前沿信息,学生有了真刀真枪的实习机会,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柳州师专共有4个区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8个,以优良的实践教学为支撑,精心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按照“校市共建、校地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教育学、工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以培养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此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也是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零距离”的重要方法。

2建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是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在企业顶岗实习,这必然要求高职学生要主动走出象牙之塔,面向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热爱企业。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只有在校学习期间就培养和企业要求相近甚至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才能缩短步入企业的不适应期,快速融入企业。然而这两种文化毕竟来自不同的组织,两者之间必定存在差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企业要求,而企业又出现招工难的现象。正因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出两种文化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的课题。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杨金栓(1967- ),女,河南长葛人,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部门主任,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45-03

职业院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走校企结合之路。因此,研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和互融问题,进而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透析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进行的职业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学校传统等因素,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一般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从校企深度融合的视野看,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存在偏颇。不少职业院校领导认为,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经营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由于目标、价值取向不同,导致文化的建设理念、形式等均应不同。引进企业文化只能导致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在校园的泛滥,对于培养人才则弊大于利。即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受招生过多、设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其目光也往往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上,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建筑、设备购置、校园环境的美化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企文化融合等问题也就束之高阁。

2.建设主体缺失。美国学者博耶指出,学校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必须有共同的愿景,能够彼此交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由师生共同承担。校园文化既包含着教师文化又包含着学生文化,教风是教师文化的内核,学风则是学生文化的核心,教风和学风的有机统一构成校风。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他们的文化水平、职业道德、行为取向等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环境和条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在实践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多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事实上是学生管理部门和少部分特长生在唱“独角戏”。

3.内容缺乏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放在学校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实施,并且应当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但是,不少院校的校园文化缺乏长久的传承和积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从生源特点上看,其管理方式更多地采取普通高中的管理模式;从培养目标上看,其教学内容安排和管理方法又借鉴了普通高校的手段;与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相比,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缺乏“职业”特色。

4.目标导向不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展开实践。但现实是,不少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校园文化的泛化现象,为“文化”而文化,把礼仪、修身等基本道德观念作为唯一重要的内容,从而忽视了当前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崭新的时代要求,未能及时树立“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目标导向。

5.校企合作缺乏深度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这种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而校企文化的互动、互融、互惠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因此,校园文化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特点具有先天的相关性。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过多地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仍未能引起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课程文化、管理制度、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应然分析

1.职业院校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完成育人使命的需要。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将是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文化内涵深厚的创业群体。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校企融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实现其培养目标。国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重视校企文化的融合。德国职业教育采用“双元制”,即学校和企业为办学主体,共同负责实施职业教育,把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美国的社区学院“普及开放”教学模式、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都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经渠道。

2.职业院校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职业院校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场所,由课堂扩大到企业的车间、实训基地等。可以说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实训基地实践操作,这必然要求学校要主动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要求学生要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热爱企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两种文化必须相融合、相贯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应当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制度;同时职业校园文化又可通过毕业生为介质,对企业文化起到辐射作用,产生积极影响。

3.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拓宽文化建设视野的需要。企业文化的历史经验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提供有益借鉴。多年来,不少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建设正在从表层向深层、由自发向自觉、从局部向系统发生新的变化。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正在出现一种深度融合。把刚性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结合起来,是“人企合一”的境界。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突出了对人的培育和塑造。更加突出对企业员工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建设,关心关注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达到培养人、教育人和提升人的境界。三是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正在成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动力源泉。四是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正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是企业与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路径。

4.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需要。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素质和文化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各类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速度加快,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市场瞬息万变,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职业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最终还是来源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需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又必将通过创新型技能人才的输送满足企业的发展,丰富企业的文化。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路径

职业院校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企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校园生活中锻炼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精神就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定式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内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综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表现。职业院校必须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突破口,按照鲜明的办学理念,通过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一要积极吸纳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和企业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后首要面临的问题,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二要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成功案例,设计学生社团活动。活动要围绕学生诚信教育、纪律养成教育、吃苦耐劳的体验教育展开。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2.引企入校,打造校园物质文化。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必须引企入校,按照企业的要求搞好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主要包括学校的标识、教学生活设施、建筑与布局、雕塑、校园美化和周边环境等,应当在建设和设计上,积极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二是加强实验实训设备建设。职业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突出职校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技能教室”,营造出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或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物质文化的融合。三是按照企业需求建设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职业教育的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及课程活动观。在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上,要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体系和企业精神等。学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搞好课程开发;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使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

3.嫁接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学校制度文化,即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它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的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在企业基层从事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从事的是团队性工作,这些工作要求有非常严格的纪律,非常规范的操作和管理,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职业院校必须多方面引进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一是参照企业机构,构建教学系部。在开展“订单教育”的学校以企业名称命名系部,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气息。二是按照企业要求,建立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进行现场管理;在实习中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流程,让学生形成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在学习及生活纪律方面,更应强调过程的严格管理。三是引进企业制度,促进校企融合。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实习、实训活动,为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熟悉企业规章制度,让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员,真切、客观地去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四是选聘优秀企业家做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不少企业都是职业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从校外实训基地中选聘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做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让企业家为学生诠释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人才需求,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工作中,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校企双方都应该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丰富彼此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从而使学校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也使得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美)E.L.博耶.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崇德,俞国良.论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

[3]雷久相.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

[4]顾建德,喻志杰.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4).

[5]耿晓东,王庆报,吴晓飞,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J].现代企业教育,2010(6).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人格 校企文化融通 校园文化

课 题: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培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13C564,主持人:雷小波。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和创立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包括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风气氛围等,核心是师生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增进积极体验从而在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中发挥深刻而长远的重要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如何凸显职业特征,时时、处处渗透和体现学校职业人格教育的内涵,应该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然而,作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速成物”,发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并消减了其在学生职业人格生成和培养中固有功能的发挥。在校企文化融通的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并彰显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提升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为此,笔者选取湖南6所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近20个专业,共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43人,大二学生127人,大三学生54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同时,还随机选取了10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经过相关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毋庸置疑,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其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

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忽视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的陶冶、提炼和深化,尤其在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融通上。

(1)物质文化建设轻视职业内涵塑造

①物化环境缺乏职业化特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5%的人认为学校最注重在校园公共场合悬挂名人名言;22%的人感觉到学校喜欢用企业家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实训基地、广场、道路等;各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办出的企业文化精品占22%。但对职业特色物化环境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业内成功人士资料宣传和行业与专业发展信息分别只占到18%和13%。

②实践环境忽视内涵塑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环境片面重视形式上的企业仿真而轻视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内涵的充盈。分别有26%和2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和严明纪律等方面都很重视,有20%和19%的人认为在角色扮演和氛围营造方面还有待加强,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任何作为。

(2)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

为了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尽管很多学校借鉴企业“6S”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对制度的认可和内化程度不理想,管理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调查中只有25%的人认可学校在融通企业制度文化积极因素方面做了努力,41%的人认为没有明显举措。从实效性看,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其实效性,占65%。25%的人认为起初有效果,但是学校没有坚持下去。而有10%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实效性差。

(3)精神文明建设的职业感染力不强

在校风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行业和职业特点的蕴含和渗透,还是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学校都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生未能真正明显或者强烈感受到学校主流的职业价值导向的影响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其后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

2.忽视结合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落实到位

基于校企文化融通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和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与校园文化建设原本融于一体,然而实践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未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笔者的调查显示,受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制约,高职院校直接设置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展现企业文化魅力的相关课程比较困难。即便部分院校将优秀企业文化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中,但也很难让全体学生经常性地接触到。认为“接触很多”的学生只有20%,“比较多”和“一般”的分别有16%和54%,“很少”的居然有24%。

(2)课堂教学未有效融入职业精神

在回答“教育教学中对企业文化全方位融入的状况”和“教学中对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融入的状况”问题时,竟有24%和14%的学生认为“不重视”,35%和47%的学生认为“一般”,但令人高兴的是有29%和35%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 12%和5%的学生回答“十分重视”。

(3)课外活动未充分渗透企业文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举行的文化节和科技节比较多,结合职业特点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却较少。在调查“学校是否经常举行来自成功企业家并涉及企业文化讲座”时,18%的学生回答“很少甚至没有”,只有3%的回答是“很多”。有24%~26%的学生觉得学校组织的演讲和辩论比赛以及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中很少涉及企业文化的内容,40%~48%的学生认为没有特别感受。

3.师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形成的,无论哪种层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最终转化为师生心理和自觉行动。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一方面,教师参与度较低。主要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部分专业教师既不关注也缺乏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原本占主体地位的学生除了学习和相关活动,几乎成为了校园文化直接作用的客体。

二、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并践行如何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和企业的联系,确保校企沟通的顺畅,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发和培育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从而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校企文化全面融通中建设校园文化

(1)丰富物质文化的职业内涵

①重视物化环境的职业化。比如设置有职业感召力、有关职业创造的雕塑、名言牌;粘贴业内成功人士资料或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规范及行业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本行业或专业的发展趋势与业内用人的最新要求。

②重视教学实践环境的内涵建设。在提高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环境仿真度的同时,使学生可以作为“准员工”进行实训,潜移默化地接受浓厚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奋斗目标。

(2)提高制度文化的实效性

既要建立与企业相似的制度规范,使作为“准企业人”的学生在言行上提前适应严格管理。又要把6S管理制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实训室、教学、宿舍、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中并不断提炼和升华。

(3)加强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

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建设应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以营造浓厚的行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凝聚力。通过校园网页设计风格、信息、组织校园BBS进行讲座、辩论赛以及技能大赛等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2.校企文化全程融通中丰富校园文化

(1)人才规格中落实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和建设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无疑高职人才规格的定位必须立足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需要引导人才规格设计和专业课程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共享从而真正实现并深化校企文化的全面融通。

(2)课程开发中体现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应在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参照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组织并征求包括企业顾问、专家和技术骨干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置,科学合理地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引导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普通文化课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关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所属行业的企业文化及其基础上的校园文化要素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训教师应深刻分析相关企业的文化元素,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渗透校企文化的教育影响。

(3)课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组织和创新课外文化活动。通过在学校举办,与企业联合主办、赞助以及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活动与新型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如:演讲、文体等活动中渗透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主题相关的内容;增加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模拟求职面试等新型活动的比重。

3.校企文化全员融通中发展校园文化

(1)领导重视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领导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多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教师发挥引领作用

①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辅导员应该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并带动学生参加才艺大赛、技能比武等。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应积极参与企业挂职、实习活动,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并践行于教育教学中,为校企文化融通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最终引导和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

(3)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校应该引导高职生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一线的基本情况,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逐步在心理上适应企业制度、行为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应该组织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课外文化活动,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添砖加瓦。

(4)企业积极协调配合

高职院校应主动和行业、企业沟通联系,动员企业积极协调配合。学校一方面要了解企业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精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见解,邀请他们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并且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有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会议,共同研讨,系统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聘请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熟练技术和行业最新资讯,并且对企业文化有透彻理解的企业精英或能工巧匠来校兼任专业课教师,通过良好的人格示范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凌斌.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9).

[2]刘毅.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构建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J].职业,2010(33).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摘 要:目前高职人才的素质遭到企业诟病已然成为常态,其缘由纷繁复杂,原因之一是学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人格发展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而基于校企文化融通视角的思考和实践尤其薄弱。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职业人格 校企文化融通 校园文化

课 题: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培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13C564,主持人:雷小波。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和创立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包括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风气氛围等,核心是师生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增进积极体验从而在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中发挥深刻而长远的重要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如何凸显职业特征,时时、处处渗透和体现学校职业人格教育的内涵,应该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然而,作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速成物”,发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并消减了其在学生职业人格生成和培养中固有功能的发挥。在校企文化融通的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并彰显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提升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为此,笔者选取湖南6所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近20个专业,共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43人,大二学生127人,大三学生54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同时,还随机选取了10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经过相关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毋庸置疑,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其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

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忽视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的陶冶、提炼和深化,尤其在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融通上。

(1)物质文化建设轻视职业内涵塑造

①物化环境缺乏职业化特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5%的人认为学校最注重在校园公共场合悬挂名人名言;22%的人感觉到学校喜欢用企业家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实训基地、广场、道路等;各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办出的企业文化精品占22%。但对职业特色物化环境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业内成功人士资料宣传和行业与专业发展信息分别只占到18%和13%。

②实践环境忽视内涵塑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环境片面重视形式上的企业仿真而轻视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内涵的充盈。分别有26%和2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和严明纪律等方面都很重视,有20%和19%的人认为在角色扮演和氛围营造方面还有待加强,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任何作为。

(2)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

为了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尽管很多学校借鉴企业“6S”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对制度的认可和内化程度不理想,管理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调查中只有25%的人认可学校在融通企业制度文化积极因素方面做了努力,41%的人认为没有明显举措。从实效性看,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其实效性,占65%。25%的人认为起初有效果,但是学校没有坚持下去。而有10%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实效性差。

(3)精神文明建设的职业感染力不强

在校风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行业和职业特点的蕴含和渗透,还是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学校都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生未能真正明显或者强烈感受到学校主流的职业价值导向的影响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其后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

2.忽视结合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落实到位

基于校企文化融通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和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与校园文化建设原本融于一体,然而实践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未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笔者的调查显示,受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制约,高职院校直接设置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展现企业文化魅力的相关课程比较困难。即便部分院校将优秀企业文化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中,但也很难让全体学生经常性地接触到。认为“接触很多”的学生只有20%,“比较多”和“一般”的分别有16%和54%,“很少”的居然有24%。

(2)课堂教学未有效融入职业精神

在回答“教育教学中对企业文化全方位融入的状况”和“教学中对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融入的状况”问题时,竟有24%和14%的学生认为“不重视”,35%和47%的学生认为“一般”,但令人高兴的是有29%和35%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 12%和5%的学生回答“十分重视”。

(3)课外活动未充分渗透企业文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举行的文化节和科技节比较多,结合职业特点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却较少。在调查“学校是否经常举行来自成功企业家并涉及企业文化讲座”时,18%的学生回答“很少甚至没有”,只有3%的回答是“很多”。有24%~26%的学生觉得学校组织的演讲和辩论比赛以及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中很少涉及企业文化的内容,40%~48%的学生认为没有特别感受。

3.师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形成的,无论哪种层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最终转化为师生心理和自觉行动。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一方面,教师参与度较低。主要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部分专业教师既不关注也缺乏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原本占主体地位的学生除了学习和相关活动,几乎成为了校园文化直接作用的客体。

二、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并践行如何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和企业的联系,确保校企沟通的顺畅,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发和培育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从而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校企文化全面融通中建设校园文化

(1)丰富物质文化的职业内涵

①重视物化环境的职业化。比如设置有职业感召力、有关职业创造的雕塑、名言牌;粘贴业内成功人士资料或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规范及行业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本行业或专业的发展趋势与业内用人的最新要求。

②重视教学实践环境的内涵建设。在提高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环境仿真度的同时,使学生可以作为“准员工”进行实训,潜移默化地接受浓厚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奋斗目标。

(2)提高制度文化的实效性

既要建立与企业相似的制度规范,使作为“准企业人”的学生在言行上提前适应严格管理。又要把6S管理制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实训室、教学、宿舍、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中并不断提炼和升华。

(3)加强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

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建设应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以营造浓厚的行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凝聚力。通过校园网页设计风格、信息、组织校园BBS进行讲座、辩论赛以及技能大赛等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2.校企文化全程融通中丰富校园文化

(1)人才规格中落实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和建设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无疑高职人才规格的定位必须立足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需要引导人才规格设计和专业课程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共享从而真正实现并深化校企文化的全面融通。

(2)课程开发中体现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应在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参照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组织并征求包括企业顾问、专家和技术骨干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置,科学合理地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引导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普通文化课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关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所属行业的企业文化及其基础上的校园文化要素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训教师应深刻分析相关企业的文化元素,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渗透校企文化的教育影响。

(3)课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组织和创新课外文化活动。通过在学校举办,与企业联合主办、赞助以及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活动与新型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如:演讲、文体等活动中渗透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主题相关的内容;增加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模拟求职面试等新型活动的比重。

3.校企文化全员融通中发展校园文化

(1)领导重视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领导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多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教师发挥引领作用

①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辅导员应该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并带动学生参加才艺大赛、技能比武等。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应积极参与企业挂职、实习活动,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并践行于教育教学中,为校企文化融通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最终引导和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

(3)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校应该引导高职生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一线的基本情况,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逐步在心理上适应企业制度、行为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应该组织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课外文化活动,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添砖加瓦。

(4)企业积极协调配合

高职院校应主动和行业、企业沟通联系,动员企业积极协调配合。学校一方面要了解企业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精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见解,邀请他们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并且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有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会议,共同研讨,系统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聘请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熟练技术和行业最新资讯,并且对企业文化有透彻理解的企业精英或能工巧匠来校兼任专业课教师,通过良好的人格示范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凌斌.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9).

[2]刘毅.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构建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J].职业,2010(33).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由于高校后勤实体是一种新型的产物,因而对于其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每一种说法都有其自身合理之处,也有相对偏颇之处。通过对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全面分析和看待,笔者认为,可以将“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理解为高校后勤实体以“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于高校后勤的行为方式、价值追求等多种元素集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是高校后勤多种精神文化产物的一种融合。在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始终占据着先导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的后勤实体发展中,其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不容忽略的,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对于高校后勤的企业化转型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后勤实体的企业文化同其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是难以分割的,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的后勤实体文化的走向和发展。

二、构建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后勤实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企业的文化来说,同我国时代精神的大环境是难以分割的,艰苦朴素,创新求实等时代精神都或多或少的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产生着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实现企业员工个人价值同企业整体价值的高度契合,从而使得整个企业形成向心力,获得无尽的发展动力。

(二)有利于高校后勤实体企业经营服务理念的凝练

企业的经营服务理念是服务型企业文化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既是对于服务型企业发展的一种勾画,也是对于服务型企业具体经营方式的一种谋断,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补充和修正,从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最优选择。高校后勤实体脱胎于高校,其发展的环境和经营的对象都是高校,因而在其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于其所生存的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该高校后勤实体的生存环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有利于高校后勤实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也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高校后勤实体不再会有过去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竞争下的优胜劣汰。在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高校后勤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丰富自身企业文化、提高自身企业形象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四)有利于高校后勤实体的规范管理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员工个体进行适当和必要的关怀和呵护,从而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利益诉求、文化氛围、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主动的接纳和吸收,进而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越来越规范,内部环境越来越和谐。

(五)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优秀的后勤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情怀还体现在“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力抓好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才能激发起创造活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企业文化的内涵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对每个员工要尽可能的赋予其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引导员工自觉转变工作的理念,从被动的接受工作,到主动的索取工作,从而使得员工更好的融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念,提高企业整体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实体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校园中的师生,因而其运营的过程中,也体现着一定的育人意义和价值。高校后勤实体通过其企业文化内在价值体现,对于整个校园群体进行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于校园整体文化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构建自身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实践途径

(一)构建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前提

在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具体发展中,我们要把握住如下的几个问题:

1.后勤高层领导的引领作用

“企业领导的表率作用,对于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后勤高层领导要在一定的高度上对高校后勤实体文化重视,具体表现为从领导层抓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不仅可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相关发展战略得到最为有效的落实,而不至于遇到重重阻碍和困扰。其次,后勤高层领导重视,可以使高校后勤文化发展所需的资源获得有力的支持,使高校有限的物质资源得到最为优化的配置。最后,后勤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也能为后勤实体员工起到以身作则、模范作用的意义。

2.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企业精神的体现,而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则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实现,进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形的影响和作用。这个转化过程中,后勤企业要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如网络、纸媒等媒介对自身企业文化展开推动,这都离不开资金和物质的支持。

3.要注意融合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以及校园文化

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离不开校园文化乃至于地方文化的温床。高校后勤实体文化,对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及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反映是惊人的,这不仅体现在其经营理念的勾画中,还体现在其具体经营行为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高校后勤实体文化脱胎于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及校园文化,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共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后勤实体文化就等同于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或是校园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升华,从而发展出的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形式。

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和累积性

高校后勤实体文化的产生和确立是一个对于多种元素集大成者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而长久的,并不能在短期内予以速成。“高校后勤只有在管理与服务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凝练和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理念、后勤精神和管理原则。”

(二)构建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主要措施

1.以本校文化为核心,培育后勤实体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高校后勤实体文化的发展方向要求高校后勤实体的所有工作人员,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要恪守高校后勤实体的相关基本守则和价值追求,按照规定和准则谋求发展,这也是后勤企业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以内师大赛罕后勤为例,赛罕后勤集团秉承“三服务、三育人”的工作宗旨,提出了“三心工程”(即职工顺心、服务用心、师生舒心),稳步提高“三个质量”(即管理质量、服务质量、投资质量),努力创建“三个后勤”(即节约后勤、和谐后勤、高效后勤)的师大后勤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引导,加强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采取培训、讲座等不同的方式,力争提升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进行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活动,从多角度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后勤实体的“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

2.在学校制度文化框架下,完善后勤企业制度体系

在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分为三个方面:人员、制度和文化。对人的管理,是管理模式中最为底层和初级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依据的是传统的经验。而对制度的管理,则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后的一种管理方式,相对更为规范化。而对文化的管理,是管理模式的最高级的体现,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断的获得进步和提升,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从人员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经之路。高校后勤实体文化制度指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在运营和服务的过程中所应当坚守的标准和规定,良好而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助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后勤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多部法律进行了借鉴和参照,同时吸取了国内外同行业中的先进经验,通过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建立了一套较为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后勤集团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后勤实体行为文化

后勤实体行为文化指的是后勤实体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对于企业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体后勤实体的发展和进步。后勤实体的社会化改革离不开对于校园文化的把握和发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赛罕后勤集团的发展过程中,紧紧依托于本校校园文化,借助内师大教育平台,对后勤的员工进行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职工队伍中的学历、受教育程度及知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素质和水平,同时丰富了企业员工队伍中的知识技能层面,使得后勤员工队伍成为包含着多种技能人才的高水平队伍,增强了企业的大局观和发展潜力。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后勤集团始终坚守以内师大校园文化为依托的文化理念,结合学校“盛乐大讲堂”、“团学讲坛”、“学术讲堂”、“理论讲坛”等校园讲坛品牌及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学生公寓的“宿舍净化、美化、文化月”活动、餐饮中心的“优质服务月”活动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地丰富了内师大赛罕后勤的企业文化,提高了校园师生对于赛罕后勤集团的认知和了解。

4.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提升高校后勤实体的企业形象

高校后勤实体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师生员工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陶冶人的作用。后勤实体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人文、建筑环境和企业形象标识等方面。人文环境对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和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是一种改造人的精神、性格、气质和习惯的强大教育力量。从课间休息、室外阅读,到聚会交往、散步休息等,大部分生活都与户外的环境空间息息相关。后勤实体通过一些物质载体,清晰地进行了视觉表达,塑造了良好的后勤企业形象。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后勤集团为例,赛罕后勤形成了统一的后勤标牌和员工服饰等;对各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场所布置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创办了《校园生活导报》、赛罕后勤服务集团网页等媒体,宣传和营销后勤企业文化等。置身于内师大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后勤实体企业文化,必然受其影响而带有内师大校园文化特色的深刻烙印。内师大后勤企业“三三工程”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内师大校训“献身、求实、团结、奋进”内涵在后勤企业的延伸与发展。

四、结语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高职家纺设计教育课程改革初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室内纺织品实训课程研究在实践上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探索阶段,关于“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实训课程研究”在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具有较好设施和较强师资力量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活动。因此,学院的室内纺织品实训课程的研究必须根据高职家纺教育与盐城悦达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实训课程的发展、地域特色、学生和教师群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凸显服务当地市场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高职家纺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学校性质、文化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同企业结合进行课程开发,利用盐城湿地文化资源,以市场为主导,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打造适合高职高专需求的家纺课程势在必行,是家纺实训课程发展的动力。

2实施措施

2.1突出地域特色

突出“盐城湿地特色”,搜集整理湿地文化教育资源,融入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对湿地文化的认同;江苏沿海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被称为东方湿地之都的盐城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自古以来我们祖先用丹顶鹤作为吉祥、长寿、幸福和忠贞。丹顶鹤在先秦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多有出现,如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鹤体造型的铜礼器就已经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麋鹿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它具有悠久的生命历史,古人把能够封神的姜太公的坐骑指为麋鹿,它象征麋鹿与中华民族的悠远情结。可见其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古文化的印迹和现代文明的车辙交相辉映,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有很大的利用和发展空间。因此应该利用好湿地文化优势,打造湿地文化艺术课程,建立具有特色的家纺课程。本着利用特殊资源进行人性化创意,个性化、生态化和田园化的风格创作,这是高职家纺设计课程教育的新亮点。根据高职室内软装专业的课程目标、学校性质、文化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同企业结合的盐城湿地文化资源,以市场为主导,有针对性地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不但提升盐城湿地文化在全国的认知度,而且提高高职家纺设计教育课程的自主性和顺应市场的灵活性。打造湿地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

2.2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地方资源与艺术教育相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所针对的市场岗位多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等综合方面的能力,而校内的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较为单一,很少涉及整个综合实训项目的全部环节,不利于学生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到设计的整体流程,将实际的任务同实训课程相结合,将各个实训知识点导入到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2.3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企业指导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合作家纺课程的文化性、特色性和市场开发性;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既促进了学校课程的优化,又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因为行业企业受市场规律影响及经济利益驱动,多采用代表行业动态及走向的新技术和技能。校企合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创新中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结语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企业文化 培育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简单讲就是你能感觉到的企业做事的方法,是企业内在的精神和管理协调合作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行为规范、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等的总和。其作用在于能够形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上,使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企业文化已被看成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科学管理转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

二、校办企业文化的特点

高校企业的主体多以公办学校为主,企业文化既有一般企业文化的特点,又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科技、教育特色,尤其突出的是,校办企业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企业,在管理上和文化建设上又无法完全从它的母体——高校彻底独立出来,从而形成独特的高校企业文化。

1.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成功的中国高校企业大都是采取了“依托高校,技术+资本”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母校校园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高校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质。探究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企业文化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的来源恰恰是传承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

2.高校企业文化因其特有的高校背景,使得企业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校园文化情结。首先,从人员结构方面,高校通过向所投资企业派出在学校工作多年的教师,以达到学校对所投资企业的管控目的,达到高校企业文化与母校校园文化一脉相承的目的;其次,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关系讲,校园文化是校办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是构成校办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干。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管理文化,它是由管理者设计和推动的,服务于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软件。经过校园文化熏陶的管理者,他的文化“气质”必然会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因此,从企业文化创建的角度讲,校园文化是校办企业文化之源。

3.校办企业独特的经营定位,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宗旨。相对于民营企业,高校企业文化有着较强的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以及衍生的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没那么坚决,而是相对比较倚重高校的文化优势,更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利益相一致,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当前校办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企业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依托学校,服务于学校,很多知名高校也都有自己的企业,如北大方正、北大同方、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南开戈德、天大天财等。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治理的要求,很多高校企业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人员任用、治理结构,到股权分置、高管激励等,其根源就在于国企的通病,即产权不清、治理结构混乱;体制不顺,行政干预太多,等等。同样,上述问题对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1.企业决策者的浓烈的行政色彩。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企业文化的个性与企业当家人的个人特质、能力强弱、文化素养紧密相连,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企业当家人个人的烙印。高管人员及骨干的学校人员派驻制是高校企业人员管理的突出特点。这些出身于校园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从科学研究到企业经营,不是简单的职能的转变,而是观念、思维模式的根本转变。但一个长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人,转而让他接受和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是比较困难的。如管理者大都有行政职级,大都是从学校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调到企业,其工作经历、管理理念都渗透着浓厚的机关特色和理想色彩。他们管理的企业所体现出的文化,必然会有更多校园文化的印记,而这恰恰是导致企业文化“不企业”的根本原因所在。

2.将校园文化替代企业文化。虽然高校企业文化跟高校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借助高校的诸多文化资源,但校办企业文化不是高校文化的简单派生,两者的宗旨和目标不一样,文化的差异性大于相通性。华南理工大学的陈春花教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帮助这家企业实现了从40亿到60亿的增长,同时一直没有脱离管理研究工作,她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认识非常深刻和直接:“企业与校园最大的不同是责任感,在企业里,责任是非常清晰,责任感就真的很重要,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要承担下来,你不能回避;但做研究,是用使命感,很多专家、学者是觉得有使命去传播知识,用使命去启蒙大家,用使命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谈看法。”

3.企业文化与经营活动脱节。当前一些高校企业在处理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时缺乏深刻认识,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就企业文化自身而言,它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是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起到协同和支撑作用。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管理,又落实于企业管理。

4.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本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指定一些内容,或请专家指点一番,企业文化就诞生了:张贴标语,悬挂口号,谱写企业歌曲和统一员工制服等等,把重点放在了对外宣传和视觉感受上,至于企业真实的精神、理念、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则没有被发掘。结果是被强加的所谓企业文化,内容上的不到员工认可,工作中无法实践操作。二是运动式文化推广。一些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年”、“企业文化月”、甚至“企业文化周”的活动,照搬当年搞群众运动的做法,以为企业文化可以“多快好省”地建立起来。正如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所说:“企业文化不是一场运动,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最好是在企业比较小的时候就着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大的时候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困难了。”

5.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混淆。有些企业因对企业文化的误解,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正常的政治思想工作等同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把学校的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的思路、方法、内容等搬到企业即可,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党委或支部书记的事情,从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且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四、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对策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作为高校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既在做到对校园文化的精髓加以继承的同时,又必须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构建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发挥文化的内涵力量。

1.企业管理分清责、权、利,夯实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法律基础。通过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按《公司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完善校办产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文化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2.干部管理去行政化,奠定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管理基础。改变过去学校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行政的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变成以《公司法》为依据,以出资额多少行使相应的股东权力,学校与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营造宽松的经营氛围和市场化的管理环境,祛除缠绕在企业文化身上的枷锁,从而使企业文化在保留校园文化精髓的同时,轻装上阵,能够真正依托市场、围绕企业战略而创立、发展、成熟起来,为企业经营服务。

3.知行合一,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哲学决定的,企业哲学并非通常所讲的经营哲学或管理哲学,它不仅关系到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关系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包含了管理层面和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优秀高校企业管理者既应创新观念,又要善于行动,既要了解学校特点、管理特色,更要了解市场,懂得经营。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创建、发展、传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有严谨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而实现这一哲学思考的理想载体就是“知行合一”、职业化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他们强烈的市场意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敏锐的洞察力,都赋予了他们掌舵一个企业沿正确方向前进的卓越能力,而这是学校委派干部所不具备的。

4.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的学习和科研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持续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新的管理理论,并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加深个人愿景,超越自我,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组织共同愿景,激励全体成员,形成组织的系统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认同感,从而使员工的言行、奋斗目标与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宗旨、战略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作用。

5.润物细无声,将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首先,企业应汲取校园文化的精髓,并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围绕本企业产品和经营目标,进行具体的文化定位,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应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发展应服从学校建设的大局,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同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使自己企业的文化能够有一个长期、连续的积淀和凝练过程。

6.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高校优秀企业文化的经久传承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独特的战略指导作用。被国内外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根据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个建设”入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华西人开拓创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建立了市场机制下的公有制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好政策,企业领导者睿智外,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建设是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华西村具有鲜明特色企业文化的经验值得高校企业学习和借鉴。

在高校校办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蕴涵校园文化基因和精髓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校办企业文化独具个性和特色的主要原因。当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较好时,企业就会容易得到学校更大的支持和理解,发展也就会愈加顺畅,企业文化的培育就会得到更多的营养和关爱。因此,高校校办企业文化的建设既不能脱离市场,闭门造车,又不能偏离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避免随大流,要力争个性与创新性,以个性化获取竞争优势,以创新性创造企业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俊英.高校企业文化建设着力点之我见.中国高校科技,2012(3).

[2]徐美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的综述.中小企业,2009(2).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百兴集团合作开办5个“百兴班”的过程是由浅层次的“订单培养”向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一体化”深层合作的过程。“百兴班”是依托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组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培养面向江苏省制造业,从事工业自动生产线、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及其作业单元的的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维修、营销策划、技术改造等生产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常州和苏南地区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中国百兴集团选择和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正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间断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支撑,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开办“百兴班”也提高了中国百兴集团直接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中国百兴集团从人才、技术、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全面支持学院,促进了学院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组建“百兴班”的实践探索

“百兴班”主要是根据中国百兴集团的岗位需求而进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主要由中国百兴集团提出意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为主,加入材料加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课程。学校主要承担理论基础教育任务,为学生离校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奠定理论基础。企业主要承担实际岗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具体操作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08级和10级百兴班采用这种运行模式,学生主要来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校企双方经缜密协商,就省特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置基础上,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并突出个性化要求。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突出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强化企业文化熏陶和强调实践环节等特定内容。按照车间储备管理人才、车间质量管理人员、车间设备维修人员、车间先进设备操作人员的培养标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技能要求,都有明晰的课题进行考核。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图:第二种模式,09级、11级和12级百兴班采用这种运行模式,学生来自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高分子材料、市场营销等专业。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根据百兴集团提出的具体岗位要求,在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轻工工程系、经管系等学生中广泛宣传。在企业和学校的双管齐下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技能结构的学生,为企业培养既可以面向车间,又可以面向产品销售等其他岗位的优秀人才。

(二)校企合作育人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百兴班”是学院与中国百兴集团合作育人的一项有益尝试,培养模式是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融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在企业的工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加强学生服务岗位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校企共同塑造优良班集体。企业配备专门人员,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学院在管理中按照“百兴文化”的要求,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在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时候,学校安排班主任经常到企业走访,并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将百兴集团“纳百川之势,兴恒久伟业”的理念融入平时的教学之中,这些举措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2.校企合作练就学生过硬本领。根据合作要求,特别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环节,明确阶段性实习课题目标、课时分配等,学院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质量考核。需在百兴集团岗位上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由百兴集团派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配合完成。3.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竞争意识。为了让百兴班学生有竞争压力,百兴集团明确规定,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考核优秀的学生,实行“百兴”奖学金制度,并由公司人力资源总经理周加清亲自颁发,以资鼓励。对学习不认真,实习不努力,表现较差的学生一经发现即采取一对一督促,帮助其进步。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百兴班”学生的竞争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人格修养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普通班级。

(三)校企合作就业

校企合作订单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可以促进学生和企业的交流,增进感情,有助于企业下一步的招聘工作。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生活,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企业,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总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和高职院校合作一起培养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去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为他们今后选拔、招聘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百兴班”是中国百兴集团订单培养的产物,每一届“百兴班”学生的培养都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进行的。比如,11级“百兴班”全部培养的是产品销售方面的人才。这个班在组建的时候就考虑到企业的需求,在电子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宣讲,有针对性地成立了就业岗位为产品销售的班级。对没有营销专业知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专门加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类课程模块,对有市场营销知识的管理系同学则开设了材料加工基础课程模块。正在企业顶岗实习的12级“百兴班”则主要面向生产车间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人才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要求以能力本位替代知识本位,以经验学习替代书本学习,以操作型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替论知识与思维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生一旦进入实习期,直接到中国百兴集团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签订协议者就业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四)校企合作发展

随着五届“百兴班”的举办,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百兴集团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的合作领域逐步拓宽,从合作办学、员工培训、师资互聘、设立企业基金、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课题申报到专利开发等,校企合作正一步步向纵深推进。“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多赢”,“百兴班”的发展满足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需求,也符合政府大力倡导的“学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的政策。同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上,因为有企业相关的人才、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专业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通过下企业,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真正实现了多赢。

二、成效与反响

(一)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高职院校事业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双方商讨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的成效在于学生在高职院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所需技术人员的知识接轨,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所需员工的专业技能接轨,学生所形成的专业素养和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接轨。由此才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和市场接轨,实现充分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并进一步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其中,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教师与百兴合作开发的“轻工自动机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课程13年获部级精品资源课程立项。

(二)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企业进一步壮大

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高职院校科学研究氛围相对浓厚,人力资源较丰富,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让高职院校师生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有助于校企共同研究科学项目、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助于企业提高科研水平,提升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百兴集团完成员工培训上百人次,同时协助企业完成省级工程中心的检查验收,并为企业申报专利提供帮助,这些合作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大学生接受多种优秀文化熏陶。通过合作平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学校文化与中国百兴集团“诚信、责任、求精、创新”的企业文化相互交融,对于学生而言,既感受了校园文化的熏陶,又接受了企业文化的培育,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百兴”班的同学而言,校企合作使他们提早接触到企业、生产,提高了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08“百兴班”的卞奇同学,进入中国百兴集团实习和就业期间,因为表现突出,已担任公司薄膜事业部车间主任助理、生产班长,深受公司领导赏识;09“百兴班”的刘亚军同学,在公司从事EVA材料的销售,短短两年内,即成长为企业的销售新星,拥有固定客户多人,业绩骄人;10“百兴班”的高士强同学,岗位是车间维修电工,负责电器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排故,被安排到新车间,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三、政策建议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摘 要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凝心聚力、激励、导向和约束等功能。打造和谐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才能强有力地激发后勤员工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为全体企业职工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总体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是高校后勤企业在“三服务、二育人”活动过程中,移植组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激励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以人为本管理理论,是支撑高校后勤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内涵。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功能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对于提高后勤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以下功能:

(一)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凝聚力。“上下同欲者胜”,企业文化使得广大后勤员工牢记企业宗旨,明确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力拼搏。

(二)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力。后勤员工在服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有价值和行为准则,使得大家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靠着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企业上下可做到思想统一、行为统一、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三)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广大后勤员工的潜在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尽职尽力,奋发作为。

(四)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约束力,使得广大后勤员工明确自己不该做什么,哪些不能做,同时,服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能够使每个员工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发挥着一种“软约束”作用,是一种免疫功能。

(五)纽带功能。维系企业发展有两个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纽带;另外一个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纽带。这两种纽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而且,维系企业发展精神道德的力量往往比物质利益的力量更强大,更重要。因为,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的目标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高校的特殊背景,以“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全面提高后勤企业员工的素质,挖掘员工潜力,逐步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后勤人文氛围,增强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的能力。

四、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原则,即全体职工都应有一个共同信守的价值标准。

(二)卓越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永不自满。

(三)参与原则,即发扬民主,共同决策。

(四)育人原则,即秉承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品位的服务。

五、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企业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并且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一)成立 “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由公司管理层、人事部门、党团组织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定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行动纲领,组织各项活动宣传企业文化、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实施。

(二)积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管理

组织与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骨架,也是企业之车健康前进的保障。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原有的制度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后勤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人事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考核奖惩等人力资源政策,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员工的重要标准,有效规范和约束公司员工行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管理文化。

(三)搭建企业文化的宣传平台

企业文化的魅力重点体现在文化娱乐的深层意义中。寓教于乐、寓管于乐、寓情于乐,通过娱乐凝聚人、陶冶人。建设高校后勤企业特色文化,要在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功夫。应定期召开会议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组织策划一些有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娱乐活动:

1.立教工之家,购置文体活动用品,订阅报刊杂志;在公司的会议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办起宣传园地,让职工耳濡目染,熏陶思想,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意识;关心职工疾苦,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靠感情感染职工来弘扬企业文化;适时组织优秀员工疗休养活动,使他们更感到公司的关怀、体贴和照顾,更增强了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开展丰富多彩文体竞赛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职工运动会,歌唱比赛、技能大赛等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沟通相互间的感情,增进了解,融洽感情,从而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向心力。

3.树立典型人物、传播优秀事迹。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搜集整理能够触动员工心灵、充分体现本企业文化的优秀事迹和先进个人,按照公司的奖惩制度对先进个人和优秀事迹成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

4.充分发挥公司网站的宣传作用,保证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创办公司内刊,鼓励大家踊跃投稿,保障内刊按期顺利发行,以此建立一种沟通机制,将公司内部的时事新闻、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员工心声、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增进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通过赞助学生活动等方式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并为广大师生认同与接受,扩大后勤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学习型组织。重视对员工的文化和技术的培训,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每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员工求知上进,实现人生价值。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员工岗位学习成才,岗位竞赛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员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6.民主参与,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凝聚职工。对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要人事任免等,邀请职工代表参加,听取员工的意见;定期实行企务公开,实行“阳光后勤”,增强公司办事的透明度,取得广大职工的信赖,赢得公司的和谐气氛。

7.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将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到团体员工。

总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是一个漫长不断积累的过程,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强有力地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与创新精神,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以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为出发点,充分肯定并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和智慧,为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唤起和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赵燕平.浅析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陕西科技.2003.3.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文件中看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课堂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迅速的适应、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顺应了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由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决定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也大多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来,在办学经费方面,往往来源于地方财政的支持,企业、民间资本以及生源的学费贡献,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同样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再通过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把这种能力和文化展现出来,辐射到社会,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二)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企业选拔员工时,不仅看重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他们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操作技能、技术能力、专业技术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劳动观念的养成教育。因此,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校企文化对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校企文化的对接,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三)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也即是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教育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将决定高职院校甚至整个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高,但毕业生跳槽频繁的显现,这也反映出高职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氛围的能力和素质,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在企业的位置。因此,要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适应、认同和接受优秀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零距离”,更需要学生在价值理念方面的“零距离”,才能使毕业生快速的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人人格的塑造各有其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做人”为主线的教育文化,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种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是以“做好事”为主线的价值文化,强调绩效,讲究实际利益,是一种经济文化。两者的对接,能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竞争与协助、自由与监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等关系,促进高职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同时,通过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极大作用,充分体会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从而自觉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自觉性。

(二)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学生无法通过学校的管理方法体会到企业的管理,同时,校园文化氛围与企业文化氛围也有较大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就会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因此,高职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优秀成分,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和认同企业文化,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磨合期。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开展创业工作

职业教育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其它诸如社交、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体现。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使高职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了解社会和企业,同时也使他们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与先进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吸取其先进理念,培养具有企业文化精神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天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秦斯.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中国西部科技,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