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

设计思路论文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成本设计目标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

一、引言

为保证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差异化与重点化同时,必需降低成本。成本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侧重于制造过程,然而,产品成本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1]。如图1所示,设计阶段决定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以上,但所需现金流出仅占5%左右,事实上,一旦产品设计完成,成本在以后阶段降低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应将产品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设计阶段,并将成本管理从制造阶段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而产品成本设计PCD(ProductCostDesign)正是一种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

二、产品成本设计内涵与过程

产品成本设计源于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DFC)”和“按费用设计(DTC)”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系,属于产品设计与企业管理两个领域的交叉部分,是当前多种技术发展后的结果,不仅包括设计方法学、企业管理学,还包括计算机科学、优化方法学、控制理论等[10]。

产品成本设计PCD(ProductCostDesign),是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根据产品设计信息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估算建模、优化控制和分析决策的智能方法、技术和系统。其目的旨在配合功能,引导和优化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成本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上述过程图可见,成本设计的关键是与动态市场相适应的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竞争性成本压力的分解传递。目标成本与开发设计过程的直接关联性决定了它在产品成本目标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性。科学预测、推算、评价、优化产品设计目标成本,不仅对未来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产生决定性影响,而且对开发费用预算、使用成本的控制具有类推借鉴意义。

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相应都有目标成本“确定à估算à评价反馈”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对成本的一次修正。在整个修正循环中各阶段的功能有所不同。下文结合各个设计阶段对产品成本设计的关键点进行阐述

三、概念设计阶段产品成本设计

3.1采用协同设计确定目标成本

产品级目标成本确定基本公式如下[2]:

式中:Kziel———目标成本;

P———用户可接受的市场价格;

G———计划利润;

I———各种税金;

T———营销费用;

KV———可变计件成本(计划);

KPPE———开发规划费用(计划);

Kftx———产品寿命周期承担的固定费用份额(计划);

m———产品数量。

等式第一项反映市场对目标成本的影响,而第二项则指出了设计过程中为达到目标成本应控制的因素。从公式中可知,目标成本确定时,既要考虑竞争对象的价格水平,还要考虑用户的经济能力。因此产品级目标成本的确定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涉及到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如图3所示,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环境可在概念设计阶段改变了原有的线性设计流程,以并行工程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各种功能小组互相作用与反馈重叠,目标成本方法在这种集成式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

3.2利用价值工程评价与修正目标成本

价值工程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评价设计与生产中可选方。企业中普遍运用价值工程的类型是功能分析,即对产品的每一主要功能或特征的效用和成本进行考察。这种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效用与成本间的平衡。在复杂的产品设计中,所有组件累加形成最终产品的成本与价值。价值工程需要协同功能组去分析每种产品功能相关联的价值。这对每种功能价值的成本比率确定至关重要。价值工程由分析与确立两个步骤引导。在分析步骤中,决策与制造专家组调查产品功能价值与评价价值。在研究产品功能特点及成本、价值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的价值系数:

Vi=Fi/Ci其中∑Fi=1,∑Ci=1

Fi:第i项功能的功能评价系数

Ci第i项功能的成本系数

在确立阶段,使用分析阶段的结果以寻求创造性的方法以降低不需用的功能或特征,以降低成本或进行改善以提高客户价值。一般而言,Vi越接近1越好;若Vi大于1,说明功能重要,但所选材料材质不好或加工精度不够,要考虑成本是否低估;若Vi小于1说明这些零部件加工精度过高或材料太好,存在大材小用现象,应降低精度或采用更廉价的材料,是成本降低的重点;若Vi接近于零,就应考虑该功能有无存在的必要,其功能能否被替代。

总之,通过概念设计阶段的不断调整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通过价值工程方法进行功能/成本权衡分析,寻找成本降低点。最终确定产品层合理的目标成本。

四、详细设计阶段产品成本设计

产品级目标成本确定后,在设计部门可根据概念设计的确定的方案进行产品详细设计的同时,财务部门需将产品层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建立子件目标成本。这也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财务部需应用到设计部门提供的BOM、工艺路线、工作时间的信息,采用作业成本法,才能科学地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如图4所示

具体来说,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物料清单(BOM/BillofMaterial)

BOM是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也是自动生产材料成本的关键数据来源,并决定了计算顺序。物料清单可能包括半成品,而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计算机系统首先计算出最低层次物料成本,随后逐步计算上层物料,这一过程称为成本上卷(Costrollup)。通过成本上卷可以保存、分析每一生产层次的成本及阶值。

BOM可由设计部门创建,财务、生产、储运部门共享,具有惟一的BOM编号及用途。

4.2工作中心(Workcenter)

工作中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机构,可以灵活地定义为实际的工作中心(如一台机器、一条生产线、一个装配中心、一个生产班组、一个车间),工艺路线中每一个工序都必须在工作中心中完成。工作中心在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中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在工作中心定义了与产品成本相关的公式,如机器生产准备时间(setup)是批次的函数,生产机时或工时是批量的函数等。

4.3工艺路线(Routing)

工艺路线描述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顺序。除此之外。工艺路线中还包含了每一道工序在哪个工作中心中执行,需要哪些材料部件以及其他的一些计算生产期、产能、生产成本相关的技术信息。对每道工序,还需定义该工序的作业(Activity)数量。

4.4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目标成本分解、归集与控制的组织机构,在能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和方便成本核算原则下,工作中心与成本中心可是多对一关系或一对一关系。在成本中心,通过各种BOM中物料成本、工艺路线定义的作业与工作中心定义的公式,汇总即可得产品各层级的目标成本。

关于成本的估计方法,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有:

(1)[德]G帕尔、W拜茨的几何相似系列产品成本估计[3]:

(2)[德]Klasmeier通用成本函数[4]:

(3)[美]Cawthorne,Nugent订货环境下基于知识的智能化成本估算函数[9]。

(4)[英]ARMileham,GCCurrie方案设计阶段参数化成本估算方法[5]。

(5)中国学者采用统计法建立的成本估计模型[6~8],如组合化系列产品的成本增长规律,功能参数和设计成本的关联分析,零件尺寸公差与成本的关系等。

五、结束语

产品成本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贯穿了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理念,将目标成本管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在建立产品数字化模型和参数化的产品配置中,建立不同阶段对应的产品级、装配级、零件级、特征级的成本信息模型,实现产品设计与成本控制(目标成本设定、分解、估算、达成)之间的协调同步和动态反馈机制。这种方法体系将财务管理的思想与工程设计中的成本工程知识结合为一体,从根本上降低了产品成本。

参考文献:

[1]FKramer,MKramer.核心因素质量、时间和成本对产品开发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J].工程设计,1994(创刊号):1-7.

[2]RobinCooperandRegineSlagmulder.TargetCostingfornewProductDevelopment[J].JournalofCostManagement,2002,16:.3~5

[3]G帕尔,W拜茨1工程设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

[4]厉正平,潘双夏,冯培恩1产品成本估算策略及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6)6:35-38.

[5]ARMileham,GCCurrie.Aparametricapproachtocostestimatingattheconceptualstageofdesign[J].JournalofEngineeringDesign,1992,4(2):76-81.

[6]董仲元,蒋克铸1设计方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7]黄纯颖1工程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8]胡树华1功能参数与设计成本的关联分析[J].机械工程,1993,4:27–301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2篇

单条线路与轨道交通线网的关系

在宏观上,单条轨道交通线路是线网的组成部分,但每条轨道交通线路在线网中所处的地位或功能定位并不相同,有主有辅,这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时序等重要问题。主干线一般大多位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客流量较大,所采用的技术标准甚至一些辅助设施标准较高;辅助线一般位于城市次要交通走廊,客流量相对较小,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以减少建设、运营成本。所有主辅线路在不断地增加与延伸中,构筑了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并在其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在微观上,单条轨道交通线路不可避免地与城市线网中的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交叉换乘,这些换乘节点的稳固状况能够决定整个线网的运营效果。因此,线路走向、换乘方式、建设模式、远期接口预留和工程投资等,均是在建设前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对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设计时,应对城市网和城际网的衔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单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并对换乘节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轨道交通线路与施工的关系

轨道交通线路与施工并无直接关系,主要是通过车站、桥梁、隧道、路基等项目的施工来反馈线路设计状况,其最根本的3个指标是工程可实施性、工程投资和工程风险。

(1)车站。车站应具有相对合理的、合适的站位,位于某一区域的主要客流集散点,综合考虑交通疏解、管线迁改、人行过街、施工条件,以及与周边商业、人防设施的衔接等因素。

(2)桥梁。桥梁应具有合适的线位,通过深入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道路的关系,尽量少占用城市道路资源,减小对既有道路交通的影响,同时考虑沿线建筑物对环境的要求,应与其保留适当的距离。

(3)隧道。线路埋深影响盾构管片的配筋量和不同土层带来的施工条件差异,区间最低点的选择还要考虑联络通道和泵房设置、施工工法、施工场地等因素。

(4)路基。沿线地质条件和线路标高决定线路的横断面设计,包括填挖方、地基处理、排水等方面,在地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线路标高合适与否,决定了土石方工程量。

轨道交通线路与运营的关系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旅客、车辆、线路、信息4个基本要素中,旅客是运载对象,车辆是运载工具,线路是载体,信息是运载调度。线路与运营的关系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走向及车站设置对运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2)线路平面条件影响旅客乘车的舒适性。

(3)平面小半径曲线地段,R≤600m,对轨道磨耗影响较大,甚至影响运营安全。

(4)合理的线路纵断面设计可降低运营成本。

轨道交通线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996年,纽约在第三次城市规划中提出了“3E”的概念,即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ity)。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来说,项目前期有规划环评,项目实施前有项目环评,环境保护也已经提到比较重要的地位。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车站设置、敷设方式对环境均有比较大的影响。

(1)线路走向对环境的影响。线路走向对环境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线路距离环境敏感区的远近。环境敏感区包含内容较广,常见的有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医院等。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环境敏感点也应特别注意,如无线电发射塔、移动通讯基地等。对于上述环境敏感区或敏感点,首先应明确其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选线时尽量予以避让。如果实在无法避让,则应采取相关措施,尽量减少对其的影响。

(2)车站设置对环境的影响。车站设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车站对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如高架站建筑风格是否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车站风亭、冷却塔设置对邻近建筑的噪声和大气污染。

(3)敷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分为高架线、地面线和地下线3种。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项目中3种敷设方式均有应用,以地下线居多,少数线路采用全程高架,如武汉1号线、南京1号线等,地面线仅在局部地段采用。不同的敷设方式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高架线主要是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电磁辐射方面的影响,占地、拆迁较大但能耗低;地下线主要是对环境振动的影响较大,并且能耗高;地面线和高架线类似,占地、拆迁更大,环境振动的影响介于高架线和地下线之间。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发展方向

1线路设计融入城市发展规划

在理论上,单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应遵循线网规划,而线网规划又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不存在线路设计与城市发展不一致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审批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在这期间,城市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线路设计包括线路走向、起终点等均应和城市发展方向一致,而不能拘泥于线网规划。同时,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要求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应与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例如,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见图1),原线网规划的线路终点在穆庄,是城市的边缘,但在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审批过程中,城市规划提出了近期重点建设龙子湖大学城,因此线路终点在穆庄前两站向北延伸至龙子湖大学城,以支持城市发展方向。

2线路设计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人们对城市交通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到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等领域,同样也促使人们去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及空间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原则。轨道交通线路应在与其他功能的城市空间相协调的前提下,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为此,是否可以在轨道交通轴与城市发展轴相符的大原则下,调整常见的线路规划思路,走轨道交通与地块开发相结合的路线;必要时将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规划于道路红线外缘的地块内(如较宽道路的绿化带内),或者直接进入地块,并与地块开发相结合。这种设想主要是基于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考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现在和未来的需求。例如,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燕庄站光大广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把线路和地铁车站设在道路绿化带内并与地下空间开发完全结合起来,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

3强化三维设计理念

狭隘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就是二条线加一些线路标志,通过与建筑、桥梁、隧道等其他专业的多次配合与反复沟通,最终分部分呈现在人们眼前。如果能够在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工程师的头脑里建立一种三维立体设计模型,甚至通过科技的手段反映在图纸上,包括地质条件、控制因素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设计的返工率,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4加强“网”的概念

单条轨道交通线路绝不是脱离整个线网而存在的,任何一条线路的调整,都会引起网内其他线路的变化,这是一种动态的、“拖泥带水”似的模式。作为线路设计者,应该认识到这种变化,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种变化。对于换乘站,强调换乘线路的三站二区间设计,强调新增线路对正在运营线路客流的影响,这是一种体现;对二条线路并行段,强调客流的分流,也是一种体现;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起终点,若有城际线或市域线与之换乘,强调行车密度的对称性,又是一种体现。加强“网”的概念,有助于设计人员更深刻地看到这种变化,从而指导线路设计工作。除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还有城际网、市域网和城市BRT网等,如果能对网与网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则有助于对所研究线路的总体性把握,有利于对某些重要方案的决策。

线路设计者应具备的技能与素质

1总体性思维的培养

线路作为轨道交通所有专业中的总体性专业,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设、运营都与之有关。轨道交通的各个部门、专业分开来看,可以说各自为政,如建筑追求功能,结构追求可实施性,而项目业主追求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功能、投资、风险控制、环境影响、效益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培养总体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2基本技能的掌握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者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线路专业知识。(2)熟悉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3)了解相关接口专业的工作内容及要点,如客流、行车、轨道、限界、建筑等。(4)具备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

3规范、标准的把握

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操作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轨道交通更快更好发展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工作中,一方面应严格遵循这些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将来的线路运营、工程改造、系统扩展创造比较好的条件。

以最小区间半径为例,对于普通钢轮钢轨,《地铁设计规范》规定,当线路设计时速≤80km时,B型车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不小于300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250m。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曲线半径小于400m的地段钢轨磨耗严重,某些线路甚至在运营后不久便产生严重的轨道波磨,不能保证正常的行车安全。当然,将来科技的进步或许可以解决小半径曲线轨道磨耗问题,但是如果能在线路设计中通过灵活地提高有关标准来解决,则可以避免问题的产生。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3篇

艺术设计是联系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纽带。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国际交往不断拓展以及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品味与质量的愿望也不断增强,对艺术设计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艺术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社会上不少人认为,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劳动者,主要教会学生技术技能,文化素质不重要,那是普通教育的任务。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职业院校不是技工学校,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就业需要的技术技能,还应该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是起基础作用的,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在学生的设计实践中,标志设计赋予的含义,室内设计反映的风格,服装设计融入的时代精神等,不仅包含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艺术设计观。而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缺乏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史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综合素质偏低,其设计的原创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学生设计作品多从出版物中模仿,作品的创意、形式趋同。有的作品有一定的创意,但其内容与形式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在急于吸收新的设计观念与方法的过程中,部分艺术设计作品不可避免地与时代脱节。针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我们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必须加大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艺术设计水平。

二、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文化素质的高低

在艺术设计实践与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设计师文化素质的深浅,极大地影响着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达芬奇是一位很棒的机械工程学家,他设计过亚诺河水改造工程,担任过军事工程师和桥梁设计师,甚至尝试设计潜水艇和飞行器,对数学、建筑工程学、解剖学、植物学等人类智慧的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造就了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优美、精妙,极具表现力,为艺术史上的典范。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天顶所做的壁画,体现了设计与绘画的完美结合。他在绘画和雕塑上的伟大成就,在建筑设计上也颇有建树,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文学造诣很高。美国的保罗兰德、鲍勃康奇等成功地将超现实画派理论与绘画风格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用在大量的商业广告中,这种广告对推动市场竞争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创意的广告图形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乐趣,同样会让人更富有智慧,引发人去思考。这就是文化渗透于图形设计语言的魅力。他们的共同点是:有全面、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今天的艺术设计是建立在新技术、新观念基础之上。艺术家的工作不是技术性重复而是通过大脑与智慧去创新,从而激活人们的思维,引领社会发展。艺术设计是为提高人的精神与物质生活质量,为满足有文化层次人群的需要而提供服务的,若设计师本身没有丰厚的文化功底,提供文化服务是难以想象的。

三、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构成课对于造型领域中共同存在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更具综合性、科学性、抽象性,需要学生有视觉心理学、哲学、文艺理论、数学、力学、材料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储备。平面构成中的疏密、重复、渐变、空间对比,与中国传统艺术之精华知白守黑、主次呼应、虚实相生、起收开合如出一辙,同理同源。中国美术理论中重意,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赋予构成的意象、隐喻、主客体的统一,更切中艺术设计的本质。没有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构成的形式就会显得浮浅、表面而呆板,不能发挥启发创意思维的宗旨。构成是一种很务实的造型活动,从发掘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付诸实现的过程当中。造型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审美或者技术活动,它所遇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须综合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作严密的计划和执行方能完成。而我们接受造型设计教育的学生往往数学得零分,经济学、艺术理论分数很低,对社会、人文知之甚少,实践动手能力很弱。在实习单位,茫然无所事事,不知道这里需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毕业生毕业后很长时间都不能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实际设计任务,或只能做一些简单、琐碎的技术劳动,导致毕业生就业薪水低下。抛开其他原因不谈,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匮乏,确是导致设计能力低下的关键所在。在素描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各学科必备的基础课程。素描要有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安格尔等绘画巨匠,他们对解剖学、透视学的研究将素描推向崭新的境地,是我们学习的范本。有了这些知识,才能让我们深入的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观念,分析形体的内部结构、透视规律,去准确表达设计意图。素描还是一种体现审美感的训练,它需要作画者用自己的悟性和灵感,去感悟现实中的美,体会现实中诸如光与影、动与静、繁与简、线条与空间等诸多矛盾与统一,对立与和谐的因素。学生缺乏相应的艺术素养,素描中审美的表达是难以做到的。设计素描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需要多方位的地感受自然,多角度地思考和分析自然物象,把千姿百态的具体形态由表及里概括、归纳、抽象为简约的物象组合,打破思维定式,由解构到重构能动的夸张与变化。没有较好的综合文化素质,素描创造性的培养目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岗位需求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职礼仪教育无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礼仪课程。然而,当前礼仪课程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是作为一般的通识课程,负责对学生进行基本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将特定专业相应的“岗位需求”作为导向,从而导致了当前高职礼仪课程因与专业契合度不高而被学生轻视的尴尬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依据《纲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我们认为高职礼仪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而创新高职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必须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对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体现“三个注重”。

一 深化对高职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人”培养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礼仪修养是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需要较多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将高职生的专业能力比作“硬实力”,那么其礼仪修养就是“软实力”。有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教育学论文,结果显示: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指标逐渐退居二线,而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因为“软实力”才是毕业生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②]因此,作为提高学生礼仪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职业形象与礼仪》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职业形象是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的 “橱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形象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正向的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反,糟糕的个人形象却会产生“扫帚星效应”,使得交往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作为一名“准职业人”,高职学生只有多了解一些礼仪常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启展示自身专业能力的“橱窗”,进而产生“晕轮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专长,拥有强大的个人职场竞争力。

(三)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期刊网。

以文秘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办文、办事、办会”等“三办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均离不开礼仪素养的支撑作用。同样地,在市场营销、物业管理、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实际上,《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正是在研究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

(一)为谁教――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作为公共课程,《职业形象与礼仪》要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的高职学生。“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之后,他们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优势品质与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③]这既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纲领性目标。

作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引导其塑造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形成彬彬有礼的交际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及待人接物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是由几个主要的分目标支撑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彬彬有礼的社交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业场合礼仪。

继续细分下去,每一个分目标下面又有若干个子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一分目标是由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职业人士的服饰礼仪及职业仪态礼仪等几个单元教学来实现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又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不仅要有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教育学论文,还要有品质目标,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由于现代交往日益扩大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职业形象与礼仪》应当怎样来做内容的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的专业就是工作岗位。和本科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不同,高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动地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

例如在文秘专业的《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针对文秘岗位办文、办事、办会等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增加了会务礼仪、办公室日常事务礼仪、沟通与协调礼仪技巧、公关交际礼仪技巧等几个方面的比重,通过礼仪的训练,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相应地,在物业管理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其专业岗位对市场竞争能力及业主服务能力的要求,则强化了职业化形象设计、社交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的教学内容。

(三)怎么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程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礼仪课教学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认知的做法,进而构建了强调技能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实务课教学模式。针对行业企业特点和岗位(群)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对工作情境进行项目细分,构建讲训一体的教学模块,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新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课堂的互动,尤其是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育学论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从而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求职面试礼仪的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招聘。教师指导学生提前把教室布置成招聘面试的场景,并要求参与的学生提前做好面试的各项准备,在仿真的场景下完成面试的流程,使得求职面试各个环节的礼仪得到直观的强化。

三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体现“三个注重”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悉心研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应特别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期刊网。

(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突出技能点训练。我们通过对各专业岗位(群)能力及品质需要的分析研究,把课程模块整合为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及职场礼仪三大模块,进而提炼出支撑每个模块的具体单元项目和若干个关键技能点。

不可忽略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求职技巧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我们还通过教学内容的巧妙安排与教学过程中的训练体验,提升学生的这些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进行日常交谈礼仪单元教学时,匠心独具地设置了“荒岛逃生”的游戏,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自己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及礼仪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

高职教育强调砺技修德。90年前,教育先驱黄炎培在他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在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还设立了品质培养目标,关心学生情商、逆商的提升及诚信守时等优良品质的塑造,关爱他们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例如在进行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单元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认识几种基本的脸型,并判断自己属于哪种脸型教育学论文,进而为自己设计合适的发型。鉴于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片面关注自身的不足之处,因而产生消极自卑心理的状况,我们在教学中特别设置了“我们是否应该自我悦纳”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观点交锋中达成“自我悦纳很重要”的共识,强化了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仪容魅力。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教学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就相当于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课程三大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中,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和日常交往礼仪大体保持一致,只做具体技能点上的区分;而“职场礼仪”模块则采用开放式设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灵动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弹性制,很好地解决了《职业形象与礼仪》作为公共的专业技术实务课程与生俱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职场礼仪模块的教学中,加入商务文书礼仪、网络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礼仪等内容;而在国际贸易及应用英语等专业相应模块的教学中,则涉及一些涉外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紧跟行业和岗位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日益趋于合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马乐.高职高专礼仪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岗位需求

 

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职礼仪教育无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开设了礼仪课程。然而,当前礼仪课程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是作为一般的通识课程,负责对学生进行基本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将特定专业相应的“岗位需求”作为导向,从而导致了当前高职礼仪课程因与专业契合度不高而被学生轻视的尴尬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依据《纲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我们认为高职礼仪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而创新高职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必须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对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体现“三个注重”。

一 深化对高职礼仪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人”培养有着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礼仪修养是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需要较多与人打交道,因此,如果将高职生的专业能力比作“硬实力”,那么其礼仪修养就是“软实力”。有高校向8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教育学论文,结果显示:计算机、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硬实力”指标逐渐退居二线,而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软实力”指标成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因为“软实力”才是毕业生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职业能力,也是他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②]因此,作为提高学生礼仪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职业形象与礼仪》是一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职业形象是学生展示其专业能力的 “橱窗”。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形象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产生正向的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相反,糟糕的个人形象却会产生“扫帚星效应”,使得交往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作为一名“准职业人”,高职学生只有多了解一些礼仪常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启展示自身专业能力的“橱窗”,进而产生“晕轮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专长,拥有强大的个人职场竞争力。

(三)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期刊网。

以文秘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办文、办事、办会”等“三办技能”以及协调沟通能力,而这些能力均离不开礼仪素养的支撑作用。同样地,在市场营销、物业管理、会展策划、国际贸易及物流管理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实际上,《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设计思路正是在研究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起来的。

(一)为谁教――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作为公共课程,《职业形象与礼仪》要面向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会展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的高职学生。“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去的是职业人”。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完成了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之后,他们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优势品质与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③]这既是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纲领性目标。

作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及相关技能的实训,引导其塑造富有魅力的个人形象,形成彬彬有礼的交际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及待人接物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其职场竞争力。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总目标是由几个主要的分目标支撑起来的。它们分别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彬彬有礼的社交风度;掌握得体娴熟的职业场合礼仪。

继续细分下去,每一个分目标下面又有若干个子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这一分目标是由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职业人士的服饰礼仪及职业仪态礼仪等几个单元教学来实现的。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又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不仅要有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教育学论文,还要有品质目标,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由于现代交往日益扩大引进的国际礼仪,礼仪知识可谓是浩瀚的海洋。《职业形象与礼仪》应当怎样来做内容的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的专业就是工作岗位。和本科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不同,高职教育“职业人”的培养讲究的是针对性。因此,我们要依据各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科学灵动地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有各个专业基本通用的内容模块,又要有依据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差异化处理的内容模块。

例如在文秘专业的《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针对文秘岗位办文、办事、办会等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增加了会务礼仪、办公室日常事务礼仪、沟通与协调礼仪技巧、公关交际礼仪技巧等几个方面的比重,通过礼仪的训练,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相应地,在物业管理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其专业岗位对市场竞争能力及业主服务能力的要求,则强化了职业化形象设计、社交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的教学内容。

(三)怎么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程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礼仪课教学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认知的做法,进而构建了强调技能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技术实务课教学模式。针对行业企业特点和岗位(群)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要求,对工作情境进行项目细分,构建讲训一体的教学模块,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素质。

新的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课堂的互动,尤其是学习与将来工作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育学论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从而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求职面试礼仪的教学中,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招聘。教师指导学生提前把教室布置成招聘面试的场景,并要求参与的学生提前做好面试的各项准备,在仿真的场景下完成面试的流程,使得求职面试各个环节的礼仪得到直观的强化。

三 高职礼仪课程设计应体现“三个注重”

在《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悉心研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应特别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期刊网。

(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突出技能点训练。我们通过对各专业岗位(群)能力及品质需要的分析研究,把课程模块整合为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及职场礼仪三大模块,进而提炼出支撑每个模块的具体单元项目和若干个关键技能点。

不可忽略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求职技巧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我们还通过教学内容的巧妙安排与教学过程中的训练体验,提升学生的这些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进行日常交谈礼仪单元教学时,匠心独具地设置了“荒岛逃生”的游戏,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自己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及礼仪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注重学生品质素养的提升

高职教育强调砺技修德。90年前,教育先驱黄炎培在他撰写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在注重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还设立了品质培养目标,关心学生情商、逆商的提升及诚信守时等优良品质的塑造,关爱他们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例如在进行职业人士的仪容礼仪单元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认识几种基本的脸型,并判断自己属于哪种脸型教育学论文,进而为自己设计合适的发型。鉴于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片面关注自身的不足之处,因而产生消极自卑心理的状况,我们在教学中特别设置了“我们是否应该自我悦纳”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观点交锋中达成“自我悦纳很重要”的共识,强化了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仪容魅力。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教学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就相当于面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在课程三大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中,职场人士的个人形象礼仪和日常交往礼仪大体保持一致,只做具体技能点上的区分;而“职场礼仪”模块则采用开放式设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灵动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弹性制,很好地解决了《职业形象与礼仪》作为公共的专业技术实务课程与生俱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

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形象与礼仪》职场礼仪模块的教学中,加入商务文书礼仪、网络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礼仪等内容;而在国际贸易及应用英语等专业相应模块的教学中,则涉及一些涉外礼仪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设计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紧跟行业和岗位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在不断的自我扬弃中,日益趋于合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马乐.高职高专礼仪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6篇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院会计专业按照学院的办学定位和规划,服务区域经济,科学定位;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进行特色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加强质量监控作为保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科学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进行明确定位。专业必须主动适应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我院会计专业根据市场调查,将会计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定位于:出纳、会计;目标工作岗位为主管会计、财务经理;培养目标为:立足石家庄,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主要在中小企业从事出纳、成本费用核算、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保管等日常会计处理以及财务分析与管理工作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强化特色德育教育。为提高会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加强学生做人教育,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竞争力,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营造浓厚的会计文化氛围,将德育教育融入会计文化建设。会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优良会计职业道德的准会计从业者。我们在校园内必须营造浓厚的会计文化育人氛围,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比如,创建文化展览室或宣传栏展示会计发展史、会计最新动态等内容;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亲身感受会计工作的实际内容;通过开展会计文化节、会计大讲堂、会计专家访谈、会计社团、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浓厚的会计氛围中,时刻去感受思索,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对会计工作的热爱。

2、将德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会计的德育教育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逐渐形成“德高技强”的会计育人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中,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要从不同角度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第一学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学年开设法律常识、商务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促进学生成熟。第三学年开设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指导等课程,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此外,还要结合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比如,第一学期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专业品质融入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以及入学教育、企业参观等活动中;第二学期将培育客观稳健、诚实守信的专业品质融入到《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等教学中;第三学期安排《出纳岗位实务》等岗位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感悟和夯实专业文化;第四学期安排《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纳税核算与分析》等主要就业岗位课程,使学生理解会计人的工作作风,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第五、第六学期通过校内一体化综合实训,以及校外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真实的工作体验,环环紧扣,将会计特色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学必须把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与德育相结合,在专业授课时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人处世的道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少说教,多用案例、启发式、任务驱动等方法,让学生不仅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牵制机制,还要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悟道,逐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三)强化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我们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全面提高技能水平,并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充分保障。

1、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我们从主要就业岗位出发,基于会计工作过程,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分岗位技能训练、混岗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将它们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实践与理论一体、手工与电算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表1)

2、强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必须能够为学生进行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提供设备和场所,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训室支撑的能力培养要能覆盖专业所设计的全部能力。目前,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和补充,也是进行理论再检验,实现技能改进与提高,使能力体系不断系统化的场所。我们将校外基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阵地,企业和学校共同加强监管和考核,制定《应届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相关规定》、《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相关规定,以此促进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率和实习效果。

(四)提升专业教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1、建立外部保障体系。第一,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师资管理制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要不断营造以成为专业带头人和各级教学名师为荣的教学气氛。增强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荣誉感,把增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个人荣辱有机结合起来;第二,校企共同进行教师培训,联合制定培训体系。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深入生产、科研一线参加实际锻炼,增加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完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会计教师自身提高发展的途径。第一,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规划。教师应当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制度保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规划;第二,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成长,在学习中才能不断创新;第三,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说课、授课比赛,参与精品课建设,主动拜师学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第四,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参与社会服务。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很多,比如进行专业培训,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还可以通过在企业锻炼过程中将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不仅提高实践技能,还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7篇

收入包干制下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内部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

收入包干制环境下的各所只对其可用资金数量感兴趣,这就明确的强调了准确的设计院、所之间资金结算的重要性。完善的内部会计核算体系要尽快的建立,帐套设计科学合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上做进一步的加强。对设计院同设计所之间的资金核算情况做出客观、准确和及时的反映。对于资金的分配使用,使用设计院内银行管理的方式。分成内部存款内部应付款两个科目。前者根据设计所设置的部门进行辅助账的核算;后者根据内部划转、目标利润、成本费用和结算总额等进行耳机明细账的设置,同时根据设计所的不同进行辅助张的设计。扣除代垫款项的流程,要求对被扣款所开局出结算通知书,做出详细的说明,结算通知书一式五联,用在存根、应收所和应收所的留存和记账上。扣除代垫款项时只需开具三联。同时,按月对各设计所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

(二)财务监管控制的加强

对各所资金编制出详细的使用状况表,将设计所的收支及可用余额做出详细的描述,除清单之外,还要对本次发生额和累计额做出记录。设计所申请报销费用的开支,要先对其可用资金余额做出查询,予以审核处于可用资金范围之内的,超出范围的将不予审核。虽然要求各设计所自行承担所内员工的薪金,但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所内的员工同样属于设计院,而且设计院同员工之间有劳动合同的签订,设计所具备的真正实力不言而喻,对员工没有任何保障可说,一旦设计所长出现问题,短期内员工的保障必然由设计院进行承担。所以,设计院要预留出三月以上的员工薪金和五险一金,对扣除预留款进行反映的是设计所的可用资金。在实际业务上,得不到设计费回笼的设计所,通常会要求会计没有事实依据的开具服务发票,久而久之,对设计院造成了很大的营业税金风险,因此设计院规范好开局服务发票和相关的税金事项:第一,按照设计合同,严查开具服务发票,不再让超出合同金额的开具发票出现,让设计所同甲方做好前期的沟通,把设计费回笼尽力的落实之后再进行开具发票;第二,开具发票时,预扣出所开发票的相应税费,在其可用资金当中,并预缴无可用资金的。当其对应的相关设计费回笼之后,返回已经预缴或预扣的税费。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设计阶段的成本决定了大部分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产品成本设计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产品成本设计的步骤及各步骤产品成本设计的主要工作。论文关键词:产品成本设计 目标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 一、引言为保证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差异化与重点化同时,必需降低成本。成本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侧重于制造过程,然而,产品成本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1]。如图1所示,设计阶段决定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以上,但所需现金流出仅占5%左右,事实上,一旦产品设计完成,成本在以后阶段降低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应将产品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设计阶段,并将成本管理从制造阶段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而产品成本设计PCD (Product Cost Design)正是一种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 二、产品成本设计内涵与过程产品成本设计源于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DFC)”和“按费用设计(DTC)”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系,属于产品设计与企业管理两个领域的交叉部分,是当前多种技术发展后的结果,不仅包括设计方法学、企业管理学,还包括计算机科学、优化方法学、控制理论等[10]。产品成本设计PCD (Product Cost Design),是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根据产品设计信息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估算建模、优化控制和分析决策的智能方法、技术和系统。其目的旨在配合功能, 引导和优化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成本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上述过程图可见,成本设计的关键是与动态市场相适应的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竞争性成本压力的分解传递。目标成本与开发设计过程的直接关联性决定了它在产品成本目标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性。科学预测、推算、评价、优化产品设计目标成本, 不仅对未来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产生决定性影响, 而且对开发费用预算、使用成本的控制具有类推借鉴意义。 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相应都有目标成本“确定à估算à评价反馈”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对成本的一次修正。在整个修正循环中各阶段的功能有所不同。下文结合各个设计阶段对产品成本设计的关键点进行阐述 三、概念设计阶段产品成本设计3.1 采用协同设计确定目标成本产品级目标成本确定基本公式如下[2]: 式中: Kziel ———目标成本;P ———用户可接受的市场价格;G ———计划利润;I ———各种税金;T ———营销费用;KV ———可变计件成本(计划) ;KPPE ———开发规划费用(计划) ;Kftx ———产品寿命周期承担的固定费用份额(计划) ;m ———产品数量。 等式第一项反映市场对目标成本的影响, 而第二项则指出了设计过程中为达到目标成本应控制的因素。从公式中可知,目标成本确定时, 既要考虑竞争对象的价格水平,还要考虑用户的经济能力。因此产品级目标成本的确定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涉及到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如图3所示,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环境可在概念设计阶段改变了原有的线性设计流程,以并行工程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各种功能小组互相作用与反馈重叠,目标成本方法在这种集成式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价值工程评价与修正目标成本价值工程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评价设计与生产中可选方。企业中普遍运用价值工程的类型是功能分析,即对产品的每一主要功能或特征的效用和成本进行考察。这种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效用与成本间的平衡。在复杂的产品设计中,所有组件累加形成最终产品的成本与价值。价值工程需要协同功能组去分析每种产品功能相关联的价值。这对每种功能价值的成本比率确定至关重要。价值工程由分析与确立两个步骤引导。在分析步骤中,决策与制造专家组调查产品功能价值与评价价值。在研究产品功能特点及成本、价值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的价值系数:Vi = Fi/Ci 其中∑Fi&nbs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设计阶段的成本决定了大部分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产品成本设计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产品成本设计的步骤及各步骤产品成本设计的主要工作。论文关键词:产品成本设计 目标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 一、引言为保证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差异化与重点化同时,必需降低成本。成本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侧重于制造过程,然而,产品成本的很大程度上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1]。如图1所示,设计阶段决定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70%以上,但所需现金流出仅占5%左右,事实上,一旦产品设计完成,成本在以后阶段降低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应将产品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设计阶段,并将成本管理从制造阶段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而产品成本设计PCD (Product Cost Design)正是一种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 二、产品成本设计内涵与过程产品成本设计源于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目标成本管理,是在“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DFC)”和“按费用设计(DTC)”等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系,属于产品设计与企业管理两个领域的交叉部分,是当前多种技术发展后的结果,不仅包括设计方法学、企业管理学,还包括计算机科学、优化方法学、控制理论等[10]。产品成本设计PCD (Product Cost Design),是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根据产品设计信息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估算建模、优化控制和分析决策的智能方法、技术和系统。其目的旨在配合功能, 引导和优化产品开发设计。产品成本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上述过程图可见,成本设计的关键是与动态市场相适应的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竞争性成本压力的分解传递。目标成本与开发设计过程的直接关联性决定了它在产品成本目标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性。科学预测、推算、评价、优化产品设计目标成本, 不仅对未来产品价格、企业利润产生决定性影响, 而且对开发费用预算、使用成本的控制具有类推借鉴意义。 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相应都有目标成本“确定à估算à评价反馈”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对成本的一次修正。在整个修正循环中各阶段的功能有所不同。下文结合各个设计阶段对产品成本设计的关键点进行阐述 三、概念设计阶段产品成本设计3.1 采用协同设计确定目标成本产品级目标成本确定基本公式如下[2]: 式中: Kziel ———目标成本;P ———用户可接受的市场价格;G ———计划利润;I ———各种税金;T ———营销费用;KV ———可变计件成本(计划) ;KPPE ———开发规划费用(计划) ;Kftx ———产品寿命周期承担的固定费用份额(计划) ;m ———产品数量。 等式第一项反映市场对目标成本的影响, 而第二项则指出了设计过程中为达到目标成本应控制的因素。从公式中可知,目标成本确定时, 既要考虑竞争对象的价格水平,还要考虑用户的经济能力。因此产品级目标成本的确定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涉及到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如图3所示,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环境可在概念设计阶段改变了原有的线性设计流程,以并行工程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各种功能小组互相作用与反馈重叠,目标成本方法在这种集成式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 3.2 利用价值工程评价与修正目标成本价值工程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评价设计与生产中可选方。企业中普遍运用价值工程的类型是功能分析,即对产品的每一主要功能或特征的效用和成本进行考察。这种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效用与成本间的平衡。在复杂的产品设计中,所有组件累加形成最终产品的成本与价值。价值工程需要协同功能组去分析每种产品功能相关联的价值。这对每种功能价值的成本比率确定至关重要。价值工程由分析与确立两个步骤引导。在分析步骤中,决策与制造专家组调查产品功能价值与评价价值。在研究产品功能特点及成本、价值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的价值系数:Vi = Fi/Ci 其中∑Fi&nbs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改革,开放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是为规划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它着重阐述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两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平横纵断面和交叉口规划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方法,城市各类交通规划内容。这些内容对城市规划设计起着引导制约和具体表现的作用。

针对这门学科基础课的特点,特别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较少进行系统整理完善的特点,如何教好它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规划教育者。笔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

(一)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特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主要是理论讲授,结合课堂讨论及现场观测,在一定实践中应用理论以加深理解,最后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难度的规划设计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整个课程包括城市道路的分类、道路平横纵断面及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用地规模和选址以及城市各类交通方式的作用和特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课程有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的特点:实践性强源于工程技术都是在具体的城市道路沿线地形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涉及学科不仅包括测量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专业基础课)、路基路面工程,而且与城市总规、控规、详规等专业课紧密相关;同时课程教学中有大量图纸图片演示及较繁琐的推理计算和设计计算内容。

(二)对教学内容组织的思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1.研究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

本课程两大部分涉及内容较多,全部内容的讲授宜用60~70学时,而实际情况是: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表现为增加课程门数以扩大知识面教学方法手段,课程的学时数相应减少,目前《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计划学时已减至45学时。

为了在极有限的学时中确保学生对较大量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领会并精简教材,充分利用有限学时,把教材变“薄”。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对其它一些内容,如行人、车辆基本知识,城市交通特征、路面知识、城市桥梁隧道等,或者在其它课程有涉及,或者课程要求较低,建议引导学生自学,可略讲,甚至不讲。这样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材、规范标准滞后于技术发展,对教材内容取舍、更新的高要求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技术及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教学用教材、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应随之不断更新修订。而实际情况是,教材较长时间只有建工80版,2005、2007年分别有一套系统针对性教材上下册,且教材编写摘要新于之教学方法手段,对教材标准内容进行有益的扩展与深化。

如交通规划方法中增长系数法,实际应用已不常用,但因其方法简单易懂仍以之作突破口介绍交通规划出行分布预测方法,同时具体讲解其他方法及应用状况,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性内容。

3.重视基础课教学,增强专业课内容联系。

《测量学》、《地质水文》等课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部分、《城市详规原理》是本课程学习应用相关部分,有知识衔接的关系,学生应结合、交叉掌握。如道路设计的平交口竖向设计中等高线设计方法沿用测量学相关知识。若基础课内容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学中应加强与基础、专业课知识的结合,对学生正确引导,避免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脱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三)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课程的教学一般为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观测+课堂讨论+课程设计。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仍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专题科学报告、网上自主学习等。

(1)加强启发式教学,善于运用设问策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被动学习模式,转而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即主动学习)。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活动的启发和引导教学方法手段,注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如在学习城市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后设计一些问题:平面、纵断面设计各自满足设计要求后,设计的道路是否就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寻求答案后再提出:既然道路平面、纵断面单独设计满足要求后仍不能使设计道路完全满足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要求,那么应如何检验并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质疑、思考解答自然引入“线形综合设计”内容,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法

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绝对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可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科学专题报告、网上学习等具体形式实施。如在讨论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时为了在对各类各国交通模式了解中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及私车交通等代表性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模式中地位的讨论,以宏观、发展的观点认识科学交通规划的基本点;对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等布置专题报告写作任务,学生从选题、查资料、提出论点论文、汇报展出等5个方面进行,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锻炼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媒体教材体系,利用校园网课程辅助学习系统自主学习,辅助学习系统应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案例、授课录像、网上答疑等内容。学生通过校园网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解疑、自测。

(四) 对教学手段的思考

教学中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采用CAI教学、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化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图文并茂,加深理解

《城市道路与交通》需要演示、讲解大量图片图纸,如道路平、横纵断面图、道路交叉口平面及竖向规划图、路网构成及交通设施的类型、组织方式、规划布置等教学方法手段,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如讲解平纵面线形组合时,配合适当和不适当线形组合的道路实貌透视图,加强空问想象能力,加深对线形组合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又如:讲授立体交叉内容时,由于立交特殊复杂的组成结构,不易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讲清立交的基本组成、功能和特点的目的。教学中考虑先选用图片介绍立交基本组成特点等,后用2学时观看录像,内容为某市环线上的各立交形式及交通特点,从而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立交的基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

(五) 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加强实践性环节。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设计实践中,要求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正确运用规范和标准进行道路路线设计和交通模式规划设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我们选择城市新区进行纸上定线道路平横纵设计和交通模式组织规划作业,设计时间为2周。

2.因课程设计在学期末,为加深平时课程学习中的理论理解,宜在讲解中穿插一定的实习时间教学方法手段,亦可以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工程规划项目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部分,考虑将课堂设于工地或设计院,让学生参加技术设计、方案讨论会等,在教师和交通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工程方案设计,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积累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六) 对一些教学内容的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规划的实践也随之发展,设计实践相关规范必随之修订更新,而我们的课程教学因与教材、规范等同步而出现内容整合不完善、滞后实际明显的情况,这要求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科理论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将之直接输入到教学实践中,尽量缩小、减少与实践脱节、滞后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问题因实践发展其解答已与教材、规范有明显不同,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如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选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因规划指标规定中推荐、交管部门的推广,一度几乎都采用三块板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我们的课程学习中也把三块板断面作为横断面的首选形式。但实际上,三块板断面在路段上有积极分流的作用,但在交叉口由于机非矛盾尖锐,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混乱、通行能力降低;比起一块板,比起放弃三块板改为多条平行支路,后者更容易合理安排保证路网畅通。再如其它知识点,路网中支路作用的重要性、交通方式结构中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合理停车规划的重要性等等,实践与理论之间都存在脱节问题,这要求教师理解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七)结束语

作为一门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过程的进行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而教学过程的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教师不断学习本专业、本课程最新动态和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使教学清晰、透彻,这样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徐循初.再谈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4,(4)

[4]宗琦,叶静辉.精简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浅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vol.6(1)

[5]陆建.交通规划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vol.24(1)

[6]郑祖武.中国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1篇

文创在博物馆邂逅非遗之后

试论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之路

巧器——中国古代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关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几点思考

多元的文博创意产品及市场

文创热潮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塑造

试论博物馆文创商店的陈列设计

文化资源保护是文创产业的基石

博物馆文创产品架起传播的桥梁

我国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浅谈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认识

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新思路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从博物馆建设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维

国内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考

博物馆文化产品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解构与重组——文创设计方法漫谈

浅议云南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优劣态

内乡县衙文化产品开发研究

浅谈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简论文化创意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

解读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五种关系”

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新营销

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略研究

参与博物馆文创发展,思考博物馆文创未来

让文创产品点亮博物馆最后的展厅

话说中山舰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

武汉市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思考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之我见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考

对博物馆文创授权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文化创意与博物馆藏品融合发展研究

浅谈遗址博物馆的原位文化与衍生品开发

运用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研究文化类公共组织

以新馆建设为契机推动军博文化产业新发展

浅谈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衍生商品的开发与经营

博物馆文创实践——南京博物院文创开发与思考

方寸之地,彰显文化内涵——抗战纪念馆邮局概述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以广西博物馆为例

浅谈博物馆文创商品的开发——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为例

摸索和实践博物馆文创的新路子——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中心

与“历史”为伴——一种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思路的讨论

基于观众心理需求分析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与服务拓展思考

博物馆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大有可为——从河南博物院的做法谈起

突出文化特质兼顾公益特性——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思考

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以皇宫博物院为例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分级别选题;启发式;讨论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34-02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又是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知识具体化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提升学生对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怎样在实验教学中既能体现科学的教学思想,又能使实验教学具有启发性、延伸性,最终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实验学到些什么,怎样应用,这是实验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同时,要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循序渐进的系列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不仅要验证所学的知识,更要应用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应用技能,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及实验内容的设计

教学方法及实验内容的设计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

统一实验内容 对于统一的实验内容,采用“分级别”的选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验证型的实验或是设计型的实验。验证型实验设计实验内容过程的部分比较少,更偏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验证理论的内容较多、较深,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面去理解最终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型实验偏重“设计”二字。首先,教师要先给出设计要求,学生要在开始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充分思考给出的设计课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以模拟电子技术课实验中晶体管放大器实验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做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其次,对于验证型实验,设计实验内容过程的部分比较少,而是直接给出验证单级放大器实验的电路图及元件参数,更偏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仪器设备的能力,验证理论的内容较多、较深,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面去理解理论知识,最终掌握知识点,熟知实际应用;再次,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型实验,主要偏重于“设计”二字,学生首先通过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技术指标要求设计出电路,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出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接着再自己选择元件安装电路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测量,调整电路,最终确定电路及元件的参数值。学生在自己动手计算的过程中可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安装电路的环节熟知理论的参数值与实际选取值的区别,更好地向实际靠拢,通过动、静态调试相结合让学生在得出的各值中,调整自己设计电路的元件参数值,找到静态工作点“Q”的最佳位置点,使放大电路达到最完美状态。当电路确定好以后最好进行测量来验证理论,并计算看自己设计的电路是否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型实验的“设、装、调、测”四步骤,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化,又能使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学生入题 启发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发问,那种机械地发问起不到启发的作用。我们应由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联的事物入手,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再通过充分备课,深刻揭示和实际相关联的本次实验内容的内在规律,通过提出层层深入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在学生受到启发以后,能够独立思考、开阔思路,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积极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探索求证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出设计型实验方案后,课堂上就需要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案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测量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测试,学生可找到什么样的电路设计是符合要求的,那些不满足要求的电路设计问题在什么部分,怎样修改,从中找到适合的设计方案。这样举一反三,由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步骤和本身表现出的工程性就可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索求证的过程,不但得到知识的积累,还可以锻炼思维方法,总结规律,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开展讨论 当设计方案拟好后,就开始实践自己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就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在国外的教学模式中,讨论式教学十分流行,他们一般以十几个人为一组,事先对某一给定的题目准备,课上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但在国内的教学课堂上,由于学生多教师资源相对较少,一般不采用。但实验要求一人一台实验台、一套实验仪器,且人数控制在48人以内,这给讨论式教学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实践,并且随时与教师交流,讨论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也可以几名学生一组互相讨论,同时,实际操作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而教师可以当时总结或是根据实际情况实验后总结。这样的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方案正确性的积极性,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处于积极向上努力攻克难题的心理状态。同时,这种方式也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及交流能力。

课后思考 在每次的实验结束时,都会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课后的思考。有些是本次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后让学生讨论,有些既是本次实验内容的延伸,又是下次实验内容的引题,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提前预习的习惯。

实施效果

通过启发式、探索求证式、讨论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学生课前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自主动手验证,探索最佳方案。互相讨论最终找到最佳方案的过程,逐渐培养了学生好的思维方法和思考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逐步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知识不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接受并发现了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宋亚姬,王明生,宋暖.电工电子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J].现代教育科学,2010(s1).

[2]许志勇.浅谈如何提高电子电工专业实验课教学效果[J].中外教育,2010(6).

[3]赵波,马红杰.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1(9).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理论课;意识形态;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于2006年在全国高校正式开始展开实施。今年是“05方案”正式实施的十周年,有必要对这一方案总结得失。文章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为例,从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这个角度入手,分析这一课程在设计上和具体实施中的得与失。

一、“05方案”各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分工及“基础”课的基本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了详细规定:“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1]。16号文件的这种表达,与传统较通俗化的表达有所不同,但基本内涵仍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并将素质教育明确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05方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在发挥功能上各有侧重。譬如:“原理”课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从政治学理论上讲,该门课程是指导理论合法性的阐述。“概论”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纲要”课则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政治功能上讲,此两门课侧重于政治教育,通过对中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性的阐释,促进大学生由政治认同向政治信仰发展。而“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2]。因此,“基础”课的意识形态诉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最为丰富和复杂,包含人生观、道德观、爱国主义和法治意识培养,以及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基础”课既有思想教育的内容,也有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政治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内容。在05方案中,“基础”课位序排列放在最末,但功能诉求却最为复杂。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中,这种排位与其复杂的诉求,反映出某种不相称。反过来说,“基础”课的这种较为庞杂的内容设计,反映了设计者赋予其较高的期望值,从而凸显了“基础”课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地位。或者说,在05方案中,较之其他三门课程,“基础”课具有更为基础性作用。即是指“基础”课所要解决的大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等问题,比世界观和政治信仰问题,具有时间排序更为靠前,在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中,更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基础”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设计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基本路径,就是课程教学路径。但如果深入到课程具体的内部设计,这一路径则可以分解为内容设计和教学实践两大板块,而内容设计又分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设计、内容体系设计。

1.起点与终点的逻辑设计。

“基础”课以大学作为大学生“人生新阶段”为开篇。武东生教授对这一点有独到见解:“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3]在一定意义上说,“基础”课的这一逻辑起点与终点的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设计,不如说是某种规定性的体现。首先,“基础”课的逻辑起点并非可以随意选择的,而是现实情况的规定性决定的。这一现实情况就是大学新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即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融入社会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也正是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次,逻辑终点设计,则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总体教育方针,以及16号文件和、教育部5号文件对培养目标所做的规定的总体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终点设计同样也是一种规定性的体现。但由于培养目标的设定具有某种层次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选择的弹性。课程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设定,具有对课程内容涉及导向性意义。

2.内容板块设计。

就课程的一般规律而言,内容设计遵循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来展开。但对于“基础”课而言,5号文件对其内容的规定,实际上决定了其内容设计不可能以理论体系内在逻辑展开,只能以“问题意识”逻辑展开。这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问题,在内容上有各自的内在逻辑脉络。尽管在根本目的上,它们一致指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但其各自的逻辑起点则略有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大学生所需要的品德修养的问题入手,是其展开的逻辑依据,这种逻辑联系并非内容自身的内在联系,而是一种外在化的联系。这就使得自2006年以来所出版的几个版本的“基础”课教材,基本按照每一章或者两章讨论一个问题的模式展开。这种“问题”或“问题域”展开方式的优势是,“问题意识”强,针对性也较强。这里所谓的针对性,指的是内容设计者所理解的大学生思想实际,或者说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社会基本要求的反映。从教材角度上讲,“问题”或“问题域”的展开方式不是依赖内容的内在逻辑所展示的内容魅力吸引对象,而是要以对象所关注的问题,或者以对象内心渴望解决的问题作为课程的内在吸附力。这样一来,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就有更高要求。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其一,这种以解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问题为主要诉求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呈思想道德品质的整体性要求,但这一“整体性”与“原理”课的整体性是不同的,因为后者的整体性,是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向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逻辑内在联系,而前者的逻辑联系,这是一种外在化的;其二,以解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问题为主要诉求的教育,本然地含有理论阐述的诉求,即其所指向的重点,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思想观念问题的解决,这与强调“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一落脚点,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抵牾。因为理想情操与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修养,或者说其侧重点在于践行。这也许是课程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由于课程形式必然地将内容知识化,并通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课程目的的。因此,这就产生了路径设计的第三个问题,即所谓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3.“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理念设想及其解读。

由于“05方案”在内容设计上异于以前的各方案,即一改以往按学科分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强调其“整体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按学科知识体系教授知识的教学习惯,这一改变使得教学实践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掌握教材内容,并将其按课程要求向学生讲授。学界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05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的这一困难,提出必须尽快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实现“力争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4]这一目标的关键。之所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个在一般教学中最基本的程序技术问题成为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的关键,是因为“05方案”一改过去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求。在“05方案”的几门课中,这种“整体性”要求在“原理”课和“基础”课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原理”课是这种教学中的教师本应具备最基本要求,却成为较难逾越障碍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在内容上,“原理”打破了原有的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体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生成逻辑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即融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于一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整体性”要求本身就是原有分学科阐释具有某种颠覆性意义,教学要求更高。其次,是教师队伍。对于原本只经各个学科训练的理论课教师来说,“整体性”要求对他们而言,是个重大挑战。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原本作为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却成为实施“05方案”的高标准要求。“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理念提出则要晚得多。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为课程的终极目的,就是促进对象信仰体系的建构。在诸多目标中,它处于最高端,对诸目标具有统摄性意义。因此,它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不同层次目标,在实质上是不可并列的。但就“05方案”的贯彻落实过程所遇到的难题顺序而言,这种并列又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建构大学生的信仰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的,但这一终极目的的实现,则必须是在其基本目标和中级目标实现之后。但由于课程的技术问题成为教学实践的障碍,解决它就成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善与提高的关键。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设计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路径,就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转变的路径。这个路径具有依赖教学实践的路径,因而也是依赖有效教学的路径。此其一。其二,这一路径是始于认知,终于内化,即意志的形成的路径,也就是人的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由认知入手到意志形成的路径,这是这一路径设计的可控部分。但所设计的终极目标的落脚点,却在于“行”,而“行”,或者外化,却是这一路径难以控制的。就课程而言,“基础”课的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设计,应该说符合于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能很好地体现了思政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意图,体现了设计者对路径设计的匠心独运。但课程的特点作为其必须尊重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设计最佳效果实现的可能。至少在目标设计的终极意义上,具有某种实现的不可能因素。这是因为从政治学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功能实现,包含认知与信仰两个目标维度,所谓认知,即是政治认同,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目标;而政治信仰,则是其终极目标。从目前教学实践的效果看,大都出于对认知目标实现的奋斗上。而终极目标,则难以检验。这是因为,检验对象的信仰体系是否建构,课程手段是有限的,因为课程考核并不能反映对象的信仰体系是否建构的全貌,这种检验,只能从个人长期而稳定的言行特征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目标实现路径设计的缺陷,是一种作为课程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三、化解缺陷,发挥“基础”课意识形态功能功效的有效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既依赖制度教育的课程路径,又受到课程路径的制约,因而产生实现路径的结构性缺陷。一般认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以传递知识为基点的特征,长于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然而,课程的知识化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确实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育来实现意识形态目的的,即通过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以期实现信仰体系的建构,但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必然地导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其价值性的表达,则是更重要的追求。而价值性追求的实现,则不能完全依赖于知识传授,在一定意义上讲,价值追求还要防止将其泛知识化,这是因为知识化在一定程度将侵蚀价值性。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上看,课程的知识化特点与学校教育,即制度教育的兴起密切相关,其背景就是科学主义思想孕育发展成为社会思潮。制度教育将教育复杂的过程简化为知识传授的过程,使其更易操作并由此惠及更多大众对教育权利的享有。然而,随着这一粗放式制度体系的优势逐渐被耗尽,其自身含有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课程知识化产生了质疑:对象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不能忽略学生的技能与智慧的培养,更不应忽视其品德的培养,而这些又不是作为教育活动主要内容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所能解决的。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的结构性缺陷是否可以克服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路径是课程教学路径,因而也必须依赖这一路径,尽力消解其结构性缺陷,最大化地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具体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对象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即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而实现意识形态目的的。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这一规律的描述是4个字,即“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即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产生与形成,始于认知,由知而生情、生趣;因趣而坚其志,持久之,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即所谓的内化,个人的品德形成,并左右行为,由行为展现个人品德特征。始于认知的人的品德生成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误解的,知、情、意、行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四个环节,但从哪导入,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事实上,知、情、意、行这四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个人品德形成的起始端。“情感发动所引发的全身性神经系统工作以及所携带的荷尔蒙能量,是推动人定向行动的内在动力。”[5]但课程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将其狭窄化为始于认知的一个入口。当然,对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而言,经过中小学阶段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已基本形成,大学阶段则倾向于理论思辨教育为主,是符合于这一阶段对象的心身特点的。“基础”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决定了其侧重点应放在理论问题的解决上,通过在理论阐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建立,并最终使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一个路径设计,在其实践过程中必然严重依赖于教学的实际效果的产生,即教学必须是有效教学,必须是效果好的教学。那么,课程的知识化倾向是否适应于以价值性追求为主要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呢?这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前提性问题。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首先,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建立在人的交往、信息传递的行为基本模式基础之上的,尽管其侧重于知识传递,但仍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情绪传递等方面预留广大空间,是需要课程教学去拓展的;其次,尽管制度教育的初始设计者,将课程定义为主要侧重于知识传递,但可以通过“课程及活动”等教学理念,来弥补这一教学方式的缺陷;其三,“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给出了“基础”课从根本上克服其结构性缺陷可能性,对教师教学的启示,就在于“理论的彻底”。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彻底的理论,依照这一理论而建构的课程的内容,具有同样的彻底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这个彻底性,主要指对内容体系的娴熟掌握和透彻理解,即所谓的“真懂”。因为只有“真懂”,才能洞察理论的奥妙,并将这一奥妙传达给学生;才能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并将理论具体化,讲出理论之“趣”。只有讲出理论之“趣”,才可能点燃学生对理论的兴趣。这样,“情”就被激发出来,这在教学中可称之为“以趣导情”。在心理学中,兴趣本属于情感过程范畴。但在思想政治理论中,调动学生对理论的兴趣的目的,是为了将之导向对理论旨趣的探寻,理论旨趣的被发现,才是理论课教学真正成功之处。因为,理论旨趣一旦学生被发现,便可以转化为对理论探寻的内在动力,因而也就实现了“掌握群众”的这个关键,意识形态目的也就实现了。对学生而言,理论探寻的内在动力的产生,便意味着从“知”经“情”而转化为“意”,即进入“内化”过程。

参考文献: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东生.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人生观”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5]朱小蔓.情感•道德•素质教育[J].中国德育,2008,(3).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4篇

截至目前,现代教学教育中,课堂基于理论文化知识与动手实践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现代教学迫切需要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将理论知识能够融于实践教学当中去。

1 “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现状

1.1 在目前“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占主导

目前,“C#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形式还是老师传授于学生,老师将其所会、所懂、所备好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理论知识都学的非常通透、了然。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处在了只一味的接受现有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将它能够完全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样,实在不利于学生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不能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和热爱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1.2 在目前“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以语法教学为重点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其自身的命令中所、语法繁杂、规范苛刻。然而,教师还是依据课本的内容将众多的枯燥的名词、规定、程序语句、名利、方法教给学生,一次性的将知识理论教给学生,不能分清学习的重点,不能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次的教育学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特别到位,然而,实际操作却差强人意,无法处理好实际所存在的困境。

2 “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针对现在的“C#程序设计基础”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研究出分层次的“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将每一阶段的教学按照理论知识的深浅程度,由浅及深、由难及易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的接受理论知识以及语法、命令等。

2.1 对“C#程序设计基础”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教学

验证性教学作为“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学习基础,能够使学生初步对知识理论进行初步的理解以及掌握。当学生们初次了解本学科的时候,都需要一个由易及难的认知过程。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实践学习,完全符合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的需要。

验证性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点、提供一些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一步一步的通过教师给出的引导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推到以及解决教师提供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纠正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当发现学生们遇到了困境或者是误入了错误的方法思路,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使学生能够更加正确的学习理论内涵、掌握语句和命令、了解开发创作的网络环境。

如果一开始就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调动学生想要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有一些简单的环境背景作为基础,逐步地使学生研究和推导出新的语句、命令,可以大大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度,引出他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加一些比较少难得问题来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进行学习研究,做到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课堂上得到收获。在验证性教学模式中让学生们初步了解C#、了解语言化境和命令语句,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对“C#程序设计基础”进行实验训练的方法教学

在学生们有了对C#程序设计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理论文化知识以后,应当开始进行训练性教学。教??提出各种环境下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多种问题进行思路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的重点就是训练,以训练来达到学生们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反复的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深刻的印在脑海里。

教师应该提出不同环境下如何使用不同种解决思路来解决问题,以及在统一环境下,如何使用不同种解决思路来解决现有问题。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应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围绕训练学生们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3 对“C#程序设计基础”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教学

当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熟练地掌握各种解决思路之后,这时该进行设计性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提出问题,学生们运用已有知识以及掌握的大量解决思路来独立进行方法设计,教师不提供任何思路上的指导。这样就可以验证之前两个阶段的教学是否成功,学生们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掌握思路的熟练性、应对实际问题的灵活变通型[4]。

此时,各种解题思路经过上一阶段的大量训练之后,学生们可以自由结成小组,自由讨论各自的思维思路,小组内部分享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创新型解题思路,结合每位同学的思路的优点,组合成新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最后达到最优组合,来进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这样,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不同的思路擦出绚烂的火花,从而,推动C#程序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2.4 对“C#程序设计基础”进行实验创造的方法教学

基于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解题思路以及敢于面对新问题提出新思路……那么,就到了进行最后的一个阶段,创造性教学。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不再给出具体的题目了,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以及环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或者,让学生结合切身的生活体验,从而提出自己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放到课堂上来,有大家一同思考问题思路去解决。这时,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设计思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和”文化;民族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入改革的号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推动我国艺术设计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

1艺术设计视阈下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艺术设计视阈下,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文化的丰富内涵。李瑞怀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字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可见,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和”文化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现在,我们所讲的“和”文化,包含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和合等多种含义。中国传统“和”文化对世界各地也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2]可见,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开创“和谐化艺术设计”的新局面。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和”文化讲求和谐、和睦、和气、和善、祥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主张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谋求生态平衡;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和”文化主张协和万邦、和平共处。中国传统“和”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设计师之间的关系中,“和”文化要求设计师之间加强团结与合作;在设计师与受众的关系中,“和”文化要求设计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同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在设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和”文化需求设计师设计出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的作品;在设计的主客体与环境的关系中,要求设计师及其设计品必须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可见,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的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中国传统“和”文化研究的历史、演进和发展前景

(1)古代思想家对传统“和”文化的探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和”文化进行了深刻的阐释。秦汉以后,儒释道诸家对“和”文化有进一步的研究和阐发。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人和”;魏晋时期,统治者崇尚道家学说,主张以“道”为本,强调“天和”;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强调“心和”。宋明时期,学者们兼收并蓄,把儒道佛各家学说融为一体,强调人和、天和、心和的有机统一。清代以后,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强调“和合”。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史,“和”文化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2)传统“和”文化研究在现代中国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西方各种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挑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和”文化得到了新的诠释。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统一战线”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和”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新诠释。邓小平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主张:加强民族团结,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传统“和”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和”文化已成为目前哲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热门课题。在哲学领域,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阐述了“和”文化的深刻哲理和现代价值;在伦理学领域,唐凯麟在《思路》一书中,对“和善”伦理观作了深刻的阐释;[3]在美学领域,黎玉冰的《和而不同的审美观》一文,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世界的和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及其现代价值。如何把“和”文化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以“和”文化为主题的设计出现了不少,但把“和”文化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学术论文却很少。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思考,形成了“和谐化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和谐化艺术设计”新理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境,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它应当成为21世纪我国艺术设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3艺术设计视阈下开展“和”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从一个“和”字可以揭示出中国汉字的深厚文化底蕴。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收集了古代汉字9353字,清代《康熙字典》收集汉字则达40000多字。中国汉字特色,使中国文字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和”字为切入点,阐释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和睦、和谐、和气、和平、和善、和合、中和等现代流行概念,都发源于一个“和”字。因此,研究传统“和”文化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和”字为切入点,首先,诠释“和”字的丰富含义;接着,阐述“和”文化的基本精神;然后论述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和谐化设计”新理念。

(2)基本方法。在艺术设计背景下开展传统“和”文化研究,应当采取下列方法:首先,对“和”字进行历史探源,论述“和”字的历史演变;其次,对“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和而不同”“和为贵”以及和谐、中和、和善、和合等思想进行学理分析;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阐释“和”文化的现代价值。二是人文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和”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诠释,从不同的学科视角阐发以“和”字为代表的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历代以“和”文化为主题的艺术设计品的研究,阐释这些艺术作品所寓含的“和”文化精神。三是理论探讨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重点阐释“和谐化设计”新理念,为实现“和”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然后,根据“和谐化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平面设计的实践,使设计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中华民族特色。参考文献:

[1] 李瑞怀.学哲学,用哲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74.

[2] 罗素(美).中国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