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论文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信念,引导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生态道德教育知识,没有被学生内化于心中,学生生态道德品质难以提升,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践行,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守道德标准。因此,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还要展开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践行环境保护的诺言。生态道德教育还要结合网络,通过微时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积极向学生宣传,图文结合,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国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有紧迫感,能够担当起时代的重托,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已经经历过生态恶化,研究实践比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在日本,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日本大学除了开设环境类专业以外,还要开展专业教育,授课范围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日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从学生自身做起,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将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和学校的环保教育纳入到整体的教育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教育问题,美国一些高校在公共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设置了环境文化教育课程并要求毕业生需要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美国许多学者认为需要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通过对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可以窥测出一些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仅将生态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还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环境的熏陶作用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理念。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作用不只是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融入实践中,主动承担责任,康德认为人具有发展向善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而“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确定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在其中亲自参加实践,对各种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并对之取舍和比较,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中,明确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不断内化教育目标,同时提供有利的条件,逐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文化自觉正适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4校园文化熏陶

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关系到学生自身素养的形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必定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积极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学校校团委和学生会应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竞赛,环保征文,环保网页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还可以通过此种活动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扩展、深化生态道德的良好场所,非常有利于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80-02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和持久战[1]。作为承载着培育国家和民族希望艰巨任务的高等教育院校在这场攻坚战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通过生态道德理论的教化,生态文明情感的陶冶,生态环保行为的践行几个层面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使大学生无论是在学生生涯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生涯阶段,都能够做一个“知行统一”的、真正的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是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章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由此可见,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格局,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实行最严格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目的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更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重要意蕴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以专门的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广泛而持久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首要任务。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责任,理应将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作为己任,并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客观实际,按照社会时事形势所需来合理地设置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更多、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将生态文明的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进而为大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时做好能力与素质的储备。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都需要他们的努力学习。大学生在其十几年的持续地学生生涯中,进行了广而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而精的专业知识的探索,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都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同时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在大学阶段的政治参与热情较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样相对高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上的同龄人,大部分大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关心、观察、审视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并善于接受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还能有效地将思想与理念付之于实际行动,进而去积极地影响和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这种素质和能力,使得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会成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生态道德素养提升的主要力量。

(三)从个人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更要有具备一定生态知识与素养的人才资源作为保障。“能否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2]生态文明教育实质上对大学生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作为“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具备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伦关系的优秀品质,还要具有能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良好素养,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道德素养,以自己的言行努力营造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不仅要真正地实现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地共处,是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三、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路径探索

(一)从思想意识层面,引领大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

想要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直以来,高校德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伦道德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目前作为高校主要德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为例,对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都有专门章节的论述,然而对于生态道德的提及最多的篇幅是呈现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中的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第四个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从教学内容安排的比重来讲,对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是比较少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拒绝污染,而对于作为生态文明的内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度的消费即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了解甚少,更有一些同学认为消费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有能力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他家庭的财力状况良好,并以此沾沾自喜。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然后树立一种以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健康、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理念,对于他们日后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生态道德规范意义重大。基于此,高校应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理论课程,作为对学校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

(二)从情感意志层面,培育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建立恪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情感,就是要使他们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素质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需要文化的渗透与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存。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面前,始终报以一种博大、仁爱的胸怀。“就是这样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在中国文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智慧。”[4]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来影响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能增进大学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三)从行为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提高践行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规范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知行脱节”。比如,他们知道善待环境其实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可是将垃圾直接扔在课桌上,教室里人走灯不关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素质,再外化为行为,让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样,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才会得以发挥。在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大学生有实践、有体验,有感悟,使得生态道德知识与生态道德实践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互动发展。在诸多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中,我们认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应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环保实践主要组织形式。高校应充分地重视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和持续的、有效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较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生态环保社团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在校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参与和践行社会生态环保活动,会使其个人潜力得到挖掘、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进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并影响和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周生贤.坚决向污染宣战――写在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2014-06-05.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强化建议;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人们生存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平台,要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因此,要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在我国教学理念中,一直缺乏对生态教育的重视,对于经济的发展较为重视,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在高校的课程中并没有对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明确规定,因此造成了大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

(二)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在高校课程管理来说,对于生态环境类型的公共课程设置较少;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治理等相关知识虽然较为专业,但是并没有在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于相关内容知识一笔带过,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学生对环境状况、保护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平台。高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对于生态保护的知识大多数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书籍获取,学校并没有设置系统的环境保护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学校的重视,协调部门之间的职能。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认知;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要协调学校各部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等课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定期开展生态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态文明有效的融合起来。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面也不全;这与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有所出入,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根据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思想以及思想素质理论教育的状况,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科学的编写,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环境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能力教育。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环境意识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建设者,其素质能力以及道德养成对其将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使其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开展各种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对环境知识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保护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开始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校园可以利用校报对学生进行各种环保知识的普及;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校园开设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进行环境考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存在的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认识,了解生态危机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五)生态教育评价的方法。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设置合理的标准对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表现与学生的德育成绩融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学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进行学生个人素质总结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对其存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出;根据具体状况开展不同的教育。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现阶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系统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在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终身的、长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92-02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发展生态理论和实践”遂成为全球共识。而生态道德教育是其中的基础性环节。当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1]当前,部分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不少残杀动物、污染环境、超前消费、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面对当今社会生态道德缺失这一新的挑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来探索解决新课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高校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是要求大学生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行为习性和人格,这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针对大学生污染校园环境和喜欢“涂鸦式课桌文化”等不良习惯,展开环境保护教育。作为生态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教育强调人类不能无节制开发、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从正面来看,高校生态德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校园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美。从反面教材的警示效果出发,高校生态德育应该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的巨大社会危害,认识到部分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真切地体会到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

第二,关于生态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生态法规的教育。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社会更迫切地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大高校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关于生态道德体验和生态道德情感的教育。生态德育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情境和生态情境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生态美和生态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是丰富和充沛的生命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和谐所展现出的美。“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与环境和睦相处之大美。人对这种大美的体验,必须由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和生命整体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2]生态德育教师需要帮助大学生学会体验、享受生态美,从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

第四,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习性的养成教育。生态德育教师要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通过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和德性;要让每一个大学生意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实践活动过程,是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生态德育内容的过程。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理应成为这个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

第一,将生态德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教育等构成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这三大板块。在价值观、人际道德和法制教育这三个点上它可以和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则教育实现对接。目标与内容的相通性使我们完全可以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挖掘出与生态德育相关的资源,从而实现教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的三个部分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以第一章为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实践观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起源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而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自然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界。通过实践,人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改造着自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类本质。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进行的奋斗与奉献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社会主义及拥护祖国统一的深厚情感和道德体验。

第二,立足校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和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意义上优化生态道德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德性养成。高校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高校生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依托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整体效应。因此,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规律和生态发展的认知水平;二是通过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养成珍惜资源、不盲目超前消费的环保意识、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三是建设校园生态环境,让学校的一花一草、师生间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风景线”,以此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第三,充分利用高校社团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从而巩固和发展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展的生态知识、意识和德性品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为纽带,为满足自我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娱乐需要、成就需要而结成的同辈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3]。高校生态德育可以通过扶持德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相关社团来培育自身的教育资源。比如,生态德育教师可以考虑吸收优秀的社团成员参与教师负责的生态德育科研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生态德育老师可以通过社团骨干成员的培养、社团的发展来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的生态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再如,生态德育老师可以利用社团的力量组织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在地球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里,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来组织学生开展改造周边环境的亲身体验和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其次,生态德育老师可以联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等部门,合作举办校园生态文化节。在校园生态文化节等活动中,理论学术类社团的生态知识普及和志愿服务类社团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丰富的社团活动能够使生态价值观辐射全体高校师生,强化他们对“生态和谐”这一共同理想和价值信念的认同,从根本上巩固课堂教学环节中生态德育成果。

第四,利用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文教事业单位等在环境利益和目标上的共同点,建立高校生态德育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不是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高校生态德育必须立足于校园生活,面向学校周边社区乃至全社会来拓展。学生的生态道德人格和生态道德共识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场合综合形成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现代社会令道德教育难以施行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道德学习的上述三场所之间丧失了道德共识”[4]。因此,建立实习基地、与所在城市和社会接轨是高校生态德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社会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生态道德教育的成果顺利地转化为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能力。比如,高校可以联合环保部门共同建立生态德育的网络课堂,选派优秀的学生到环保部门参与他们的生态法制法规宣传、政策宣传教育等活动。所有这些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实践活动都能够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提升其社会形象,从而取得更好的协同放大效应。

因此,生态德育的日常生活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成果畅通地反哺社会,从而为它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获得良性循环发展的动力源,是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优势、教学与管理优势、社会资源的有效切入点之一。

总的来说,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需要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途径,需要融入大学生生态道德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66.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中以独立篇章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目标,把生态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中,奏响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讲话中说:“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增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生态道德意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大学生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生态道德观念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树立全新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是建设美丽中国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新型道德教育,其本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并使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在强调其重要性上,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陈寿朋指出:“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对自然仅仅尊重是不够的,要建立生态道德规范,用生态道德教育人们,规范人与自然的行为。”[2]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其生态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其生态道德情感是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目前,我国逐渐意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途径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还需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改进。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高校主导层面,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呈现出起步晚、受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深的特点,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调节人与自然和其他生命体的关系问题涉及的很少,没有彻底全面地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中。近年来,高校虽已逐渐意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部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相对零散,没有正式形成完整统一、上下贯通的理论体系,因而不能从科学完整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生态道德系统教育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有些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停留在表面,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未能很好地通过教育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身道德素质,外化为实际行为行动,导致知行不统一。

(二)从教师素养层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偏低、教学方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素养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尽管生态道德教育已正式纳入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中,但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缺陷明显可见。首先,专业教师缺乏且素质偏低,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主要由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兼任,他们中大多数未接受过生态道德教育的专业培训,知识体系不系统,专业素质缺乏,加之有些是兼职兼任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大,这就制约了课程发展、阻碍了人才培养。其次,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以生态道德理论知识讲授为主,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育主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目标,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除此,有些老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滞后,还有个别教师因循守旧,重复利用相同课件,课程信息一成不变与当今时展和学科知识相脱轨,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教育作用。

(三) 从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相对淡薄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步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总体上,他们的生态道德水平并不高,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与物质文明的步伐及生态文明的要求不同步,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表现出来的是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环境保护自觉性欠缺,生态危机观念缺乏,比如,随手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摘花折柳、浪费粮食、过度使用一次性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生态道德意识淡薄影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进程,也阻碍大学生的科学生态观念和生态行为的形成。因此,顺利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通过全面的宣传以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成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在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应积极完善生态道德学科课程体系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3]较高的理论水平会对实际行动的效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理论教育方面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载体应尽快转变传统德育教育理念,将生态道德教育真正地融入德育学科体系中,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专业课中融入生态目标、生态价值的内容,促使大学生形成对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理解,让他们自觉地运用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指导实践。二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立足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学科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现状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构思自己的教学理论。

(二)在教师能力方面,提高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形成骨干教师队伍

常言道:“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得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得好。”可见,教师的素养是影响教育实效的因素之一。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依赖于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理论水平,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使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其次教师要将知识本身和教学形态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满足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需求。再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在思想意识方面,着重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道德意识

拿破仑曾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利剑总是败给思想。”人的思想和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指南,要使大学生拥有科学的生态建设理念和保护环境的行为,必须在思想上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道德的认知水平,使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扎根于心并运用到大学生的日常实践中。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举措、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学习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学习不再是简单地关于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浅层学习,而是要在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观方面有所新思考和新领悟,形成科学的生态思维,主动承担起大学生的责任,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四)在行为实践方面,拓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明活动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摒弃“纸上谈兵”的老思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所体验、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最终达到“知行统一”。为此,一要充分利用重大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戒烟日”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立足校园的特色环保实践活动;二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页面、党团活动等形式,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摄影展等提高大学生生态活动的参与度;三要请著名专家、环境科学家来学校开展关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更好地认清事实接触社会。四要广泛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让他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使得生态道德知识和生态道德实践有机融合,增加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情感。

(五)在生态环境方面,努力营造“绿色校园”的生态文明氛围

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深刻揭露人的思想行为与外部环境是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校园环境是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学校的建筑物、生活设施、周边的环境绿化要加以精心设计,要充分发挥环境的道德功能,能动地塑造学生的品性,激发学生保护生态化境的动力,最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在绿色优雅的环境中,学生会不约而同地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提高对生态道德的认识,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生态和谐的“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青年一代大学生,他们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对他们要在生态道德教育上下功夫,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生态保护能力,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成为美丽中国的合格建设者而不懈努力,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的环境不断奋斗。(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实杂志,2005.1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

[5]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5.

[6] 吕晓焉.生态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话题[N].教育文摘周报,2002.3.27(13).

[7] 原新.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16.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德育

一、概述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个层面,其中,生态文明是社会各种文明的前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状态等方面。

生态德育首先始于对生态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环境教育目标。国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生态德育”的正式提法,而更多的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是生态道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环境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为学者们重视。探索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探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根本上还必须付诸于全体公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环境素质的养成,而这离不开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德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德育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素质,而且还能使高校大学生对于全社会公民的环境素质提升具有示范作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

二、现状

我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到“生态德育”的说法。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德育生态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尝试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挖掘德育生态的意义与价值,并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德育新思路、新方案以及新措施,从丰富生态德育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德育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总之,国内学者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域。但从研究的程度来看,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如对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生态德育的内容、生态德育的方法及其实践路径有待系统深入的挖掘与建构。

2012年,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号召。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而当前中国十大污染最重城市中河北省有7个,成为污染“重灾区”,河北省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进行生态德育。高校德育作为培养具有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生态德育理论发展、拓宽德育理论空间,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北省高校和大学生的数量众多,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对我国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路径及对策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媒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当今生态环境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本专业课与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应该融合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生态德育的知识与理念,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进而从内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加强生态道德宣传,使得生态道德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环境保护实践是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和环境保护的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不乱吐口香糖、种树、种草、节约资源、不随地吐痰、保护动植物、参加环保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从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强化生态道德意识,提升生态道德修养,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昭君.高校生态德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3.

[2] 林瑛.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6).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 大学生; 道德教育; 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89-04

收稿日期:2013-06-2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L13AC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生态文明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12YJAZH006)

作者简介:陈文斌(1952-),女,河北乐亭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星(1986-),男,湖南娄底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形成了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新格局。同时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鼓励青年成长”[1]。可见,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问题。大学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生态文化与大学生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校园文化体系与大学生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维形态,造成校园生态文化失衡和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日益凸显。因此,本文提出新形势下的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力求通过科学阐述生态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以便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精神境界。

一、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1.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涵与精神体现,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结果进行反思的产物,“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2]。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一种品位高境界深的新型文化,它以实现人类社会长远发展为新高度,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新境界,“其核心理念是倡导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调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3]。生态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生态文化把科学和可持续作为发展理念,通过转变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循环发展,构建绿色人居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发展平衡;二是精神层面,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它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危机”而出现,是“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过渡,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三是制度层面,生态文化要求建立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倡导人们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道德风尚。

2.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的新的生存发展方式,这是生态文化最根本的特征,也是生态文化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态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表现为:首先,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审视自己,深刻认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存在与价值,指引其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提升其道德素质与精神境界;其次,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行为内化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深刻反思其在自然生活中的生活生产方式,从而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化为切身实际行动;最后,生态文化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具有积极的指导应用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发展,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概念,分属不同的理论范畴,在性质、主体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别。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教育内容上涵盖了对社会成员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塑造,方法上以隐性教育为主。而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社会公德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是教育者(主要是高校教职工),方法上以显性教育为主。

生态文化自出现以来,就与各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道德教育结合生态文化研究最早源于教育生态学。在教育生态学中,生态文化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中,生态理论与方法开始被用来研究和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生态道德教育学科的出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生态文化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生态文化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化是一种高品位高境界的新型文化,涵盖了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学等理论基础内容和系统论、和谐论、平衡论、内在关联论等生态方法论,这种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中,就形成了具体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观。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充分挖掘生态文化的教育内涵,并结合生态方法论不断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道德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与智力支撑。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社会活动,着眼于处理大学生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生态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促进生态文化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校园生态文化失衡严重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失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物质层面上,不少高校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上存在着盲目扩建新建的现象,而对校园的规划布局、人文景观的塑造以及校园环境的绿化等方面欠缺合理的考虑,造成物质层面的校园生态文化片面发展迅速、内涵缺乏;精神层面上,部分院校存在着重物质层面轻精神层面的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倾向,以至于出现生态理念模糊、生态意识薄弱、生态行为缺乏、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从而导致精神层面上的校园生态文化发展缓慢、品位不足;制度层面上,不少院校在校园生态文化制度建设上机械化、形式化问题严重,造成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行为实践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制度层面的校园生态文化水准不高、发展滞后。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2)大学生道德滑坡现象明显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生活压力大、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而且我国长期以来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着眼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对道德教育的生态价值与大学生的行为实践活动认识不足。这一切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大学生道德素养缺乏,道德境界不足。一是大学生人文道德意识薄弱。不少大学生存在着价值取向多变性、真诚度缺失、心灵脆弱、功利思想严重、责任感缺乏、集体观念不强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学术造假、阳奉阴违、恋爱同居、自杀、中伤等不良道德行为凸显。二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缺乏。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生态道德责任感较弱、能力较差、行为实践活动缺乏,很多大学生无法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认识、选择和判断,造成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自律性不足,乱吐乱画乱扔、铺张浪费、跟风攀比行为严重,生态环境意识缺乏,道德实践活动参与性不强等问题。

(3)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环境复杂 自然环境方面,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造成了人类控制、支配和征服自然欲望的膨胀,使我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物种灭绝等,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消解了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思想,增加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难度。社会环境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往来与联系,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传入给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就业压力的扩大以及个体差异的复杂化等问题,给我国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困惑和思想压力;三是新型传媒的出现,改变了我国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交往方式,大量消极的、低俗的网络文化充斥着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他们道德思想的蜕变和道德行为的失范。

(4)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发展可持续性不足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持续性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内外系统功能,以形成强大的道德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不少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缺乏,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可持续性不足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一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管理—实施—反馈—评价—保障”的教育结构中存在着系统建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权力交叉等问题,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过程中推诿、制约、阻拦等现象不断,严重制约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系统外部功能不完善,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道德教育合力,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内容与方法不科学;等等。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难以形成,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实现。

三、新形势下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复杂,大学生生态价值观、道德观缺乏,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更加需要我们充分考量生态文化的作用与价值,把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握道德教育中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构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合力发展的工作体系。

1.注重舆论宣传引导,优化校园内外育人环境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合力完成。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生态文化与道德教育环境问题,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渠道开发,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空间与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介,大力宣传和倡导生态价值观、道德观,唤起人们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对生态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深度挖掘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和鲜活亮点,以形成强大的宣传态势,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发展增添活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与道德水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与校报在校园层面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生态主题教育、环保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和大学生道德教育基地,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生态校园”、“绿色校园”与“文明校园”,让生态文化和道德教育在校园内蔚然成风,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接受生态文化的熏陶感染,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2.加强大学课堂教育,更新教育思想与方法

学校是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教育的主动权,重视课堂教学,积极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课堂教育机制,把生态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生道德课堂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培育师生全体的生态道德意识。首先,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课程教育内容。根据素质教育发展要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培育大学生的公共基础道德,同时适当增调一些与生态文化相关的必修、选修课程,与大学生公共基础课程形成合力,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道德观念。其次,要更新课堂教育思想,推动教育者角色转变。构建校园生态文化,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与目标,“教育者不能一味地把持话语权,把自己当做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要把工作重心从教师施教转为师生体验共享”[4],要积极加强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树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最后,要创新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教育方法。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推动由灌输式向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坚持教育与批评、鼓励与引导的教育理念,坚持人文式、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平等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生态文化的精神意蕴,积极参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3.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教育途径与手段的日益多样化,随着3G网络的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网络的使用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网络文化逐渐走入大学生的世界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及时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工具在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规范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要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重视网络生态文化的更新与普及,适时监测并清理网络中出现的低俗、萎靡的文化思想,注重网络文化中生态观念与道德意识的融入,用生态化、人文化的语言来规范网络语境,以构建网络生态文化系统,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推进“绿色上网”工程建设。通过开设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课程、构建校园绿色网吧、搭建大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与引导,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走向,并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主要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与道德教育的熏陶与感染,让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增加生态知识,提升道德境界。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生态实效

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是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与载体。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建设,深入开展生态化的实践教育活动。首先,要大力开展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生态文化、德育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学生构建生态文化培育道德实践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其次,要积极建立校园实践活动平台。加强校园生态教育基地、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培训,广泛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生态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的道德意识,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态发展。最后,要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社会调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回归生活,增加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趣味性、时效性,不断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5.提高思想认识,培育大学生主体的自觉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生生态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因素。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生态文化知识欠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意识复杂等问题,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更需要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从内心自觉地进行生态文化和道德品行的学习与修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自觉加强对生态文化知识以及德育理论的认识与把握,不断通过生态文化思想的武装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培养自己的生态意识与道德情感。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和大学生道德教育平台,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生活中培育自己的生态意识和道德自觉,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实际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理念,培育健康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的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7.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道德本质 道德语义 情感主义 艾耶尔 斯蒂文森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2—0042—07

道德的本质始终是困扰哲学家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19世纪的尼采,对该问题的追问产生了诸如道德形式主义、美德论、神意志论、契约主义、功利主义、实践理性主义等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都试图用自己的学说揭开笼罩在道德身上的神秘面纱。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问题仍然构成了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关怀,然而对它的求证却发生在一个崭新的话语体系之中——分析哲学。分析哲学的转向及向伦理学领域的蔓延直接导致了分析伦理学的兴起。分析伦理学以道德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道德的语义实现对道德本质的理解。艾耶尔与斯蒂文森是道德语义路线的早期践行者。他们提出,道德言谈的真正意义在于表达情感态度,道德的本质是非认知性的,不是对所谓“规范事实”的表征,而是表达主观情感的话语行动。艾耶尔与斯蒂文森以语义为路线对道德本质的求证,首次系统地将伦理学引向了对道德语言意义的分析之路,赋予道德词项情感语义,由此否定了长期位居主流地位的道德叙事认知主义思想,实现了伦理学中的“语言转向”和“非认知主义转向”。本文目的即在于以分析哲学为话语体系,对艾耶尔与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道德语义理论作详尽的疏解,并就其理论优势与不足给予评价。

一、艾耶尔的道德情感语义理论

在分析哲学语境下,道德的本质问题转化成了道德言谈的语义问题。从柏拉图开始,道德认知主义传统占据着主流地位,主张道德话语的意义根源于对道德事实命题的断言(assertion),即向对话者传达一定的实质(substantive)信息,因此与非道德语言一样具有可真性(truth—aptness)。可真性是道德话语及其所表征道德命题的本质属性。道德认知主义在当代语言哲学上的理论形态以真值条件语义理论作为自身立足的基础。道德认知主义的理论优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该理论框架下,道德话语的叙事性质和道德推理逻辑的正当性都可以借助于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其二,通过道德事实命题的假定比较好地解释了道德的客观性问题。

然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主流传统的道德认知主义在艾耶尔那里被颠覆。作为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耶尔深受维也纳小组极端反形而上学立场的影响,对超越经验领域之外而无法经验证实事物的本体实在性表示强烈的质疑,最典型的是“上帝”和“善”。艾耶尔提出,“善”并非指称(refer to)事物的本体实在属性,因此表达道德判断的道德语言陈述也并非是对所谓“道德事实”的认知与描述。道德认知主义的错误恰恰就在于以“道德事实”的本体实在作为根本的假定前提,并基于这一错误假定去徒劳地建构道德话语的意义。他对道德认知主义的批判同他批判传统形而上学一样,立足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主义语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主张是;道德的语言陈述要有意义,必然是对某一分析命题或综合命题的表征。但艾耶尔提出,道德话语在内涵上既不指称分析命题,又不表征综合命题,因此在认知层面上是无意义的。

首先,道德语言陈述并非表达分析性命题。由于分析命题的意义完全取决于组成命题句子词项的定义,所以,判断道德陈述是否表征分析命题需要对道德词项的定义加以分析。立足于摩尔的未决问题(0pen—question)论证,艾耶尔指出道德词项在根本上是不可定义的,属于“伪概念”(pseudo—concts)。原因在于,道德词项比如“善”如果是可定义的,那么在理论上仅有两种可能的定义路径:一是自然主义定义,把“善”视为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词项,用某种自然属性来定义“善”;二是非自然主义定义,用非自然主义的词项来定义“善”。但艾耶尔认为哪一种定义路径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自然主义定义无法幸免于摩尔的未决问题指责。比如,如果像功利主义理论那样把“善”定义为这样一个自然属性——即对最多数人最大快乐的满足是“善”的,但我们仍然可以理性地追问:“对最多数人快乐的满足真的是善的吗?”这个问题并非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完全是有意义的,因为即使拥有了这个定义,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在某些情况下,对大多数人快乐的满足并非就是善的。这说明,我们内心最深处所持有的“善”的概念是无法通过单纯化约为自然属性而得到概括的。从逻辑角度讲,如果把“善”定义为“对最多数人最大快乐的满足”是正确的,那么它的否定形式——“某些时候对最多数人最大快乐的满足不一定是‘善’的”就应当是错误且没有意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道德哲学家已经提出了诸多的“思想实验”来证明这个否定形式论断的正确性,比如托马森著名的器官移植思想实验。这也同时证明了道德词项与非道德词项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非道德词项完全可以用自然主义的词汇加以定义而不受摩尔未决问题的丝毫困扰。一个经典事例是“单身汉”的定义。我们通常把“单身汉”定义为“到了已婚年龄但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子”。很显然,此定义的疑问句形式——“到了已婚年龄但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子是单身汉吗?”是一个愚蠢的问题,而这个定义的任何否定形式比如“有时候到了已婚年龄但没有结婚的成年男子不一定是单身汉”的宣称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艾耶尔而言,摩尔对自然主义道德词项理论的指责是切中要害的,终结了道德自然主义归约语义的可能性。

其次,道德陈述也不表达综合命题。根据摩尔提出的道德非自然主义理论,“善”“恶”等道德词项是对非自然道德属性的言语表征,因此道德陈述本质上是一个关于非自然道德事实的命题,具有可真性。艾耶尔提出,如果摩尔的这一理论正确,那么道德陈述作为一个综合命题必须能够通过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和检验。但摩尔的非自然道德属性概念是“神秘的”,我们在经验的世界中根本无法对非自然属性的“善”加以经验地感知,而表达非自然的“善”的综合命题也无法经验性地得到证实,因此摩尔非自然主义道德综合命题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

既然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道德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的道德认知主义是错误的,那么道德语言陈述是对道德命题宣称的理论主张就无法成立。艾耶尔的情感主义道德语义理论为此提出,道德语言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对言谈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后者包括言谈者之于所言事物的喜好、赞成或反对态度等。换句话说,道德语言具有情感意义。道德语言的情感意义与非道德语言的叙事意义在属类上是彻底断裂的,没有任何的延续性。非道德话语的叙事意义在于非道德话语是对所谈论事实的认知和表征;而道德话语的情感意义则体现于道德语言的使用是为了表达言谈者内心的情感,而不是对任何事实的描述与宣称。正因如此,艾耶尔认为一个命题中增添了道德词项将不会对原有命题的认知内容产生任何影响,而仅仅是增加了言谈者对所言事物的情感态度。所以他这样写道,“如果我对某人说‘你偷钱是恶的’,我的这一陈述仅仅意味着‘你偷钱了’。当在此句子后面增添了‘是恶的,言语时,我没有增加任何关于这一行为认知性内容的陈述。‘你偷钱是恶的’与‘你偷钱了,在认知内容上完全等同,前一个陈述比后一个陈述只不过增加了我对你偷钱行为的厌恶态度而已”。

艾耶尔的道德情感语义理论实质上是语言哲学中话语行动理论的一个版本。按照话语行动语义理论,语言的意义在于言语者借助它展开一定的行动。艾耶尔认为,道德话语的意义也恰恰在于言谈者利用道德话语进行表达自己道德情感的行动。所以,道德话语的作用在于其工具性,在本质上与非言语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身体动作)没有任何区别。当我看到某位学生考试作弊而产生厌恶情感时,我可以借助于言语工具,说“作弊是恶的”,以此表达内心对作弊的厌恶。但也可以不用任何话语而仅用皱眉头来表达同样的厌恶态度。对艾耶尔来说,陈述句“作弊是恶的”中“恶”的作用完全等同于我在看到作弊现象时采取的皱眉头动作,二者都不是对作弊事实的认知和叙述,而是对作弊行为情感态度的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道德主观主义(moral subjec—tivism)同样认为道德语言是对言谈者主观情感的反映。该理论类似地主张,当我们说“作弊是恶的”时,我们实际上在宣称“我厌恶作弊”。虽然道德主观主义与道德情感主义都承认道德情感的存在,但具体到道德语义问题二者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前者仍然属于道德认知主义阵营,而后者则归属于道德非认知主义。这是因为,道德主观主义主张道德陈述是对言语者主观情感事件的认知与叙述,本质上表征着一个事实性的命题——即关于言谈者是否处于他所宣称的情感状态的事实,因此具有可真性。当我说“作弊是恶的”时,如果我确实拥有厌恶作弊的情感态度,那么陈述句“作弊是恶的”为真;否则为假。而情感主义则根本否认道德陈述是对言谈者情感状态的表述和宣称,强调道德陈述只是陈述者用来表达自身情感的一个话语行动,道德词项不具有任何认知性意义,因此完全可以用情感感叹语加以代替。所以,陈述句“作弊是恶的”的真正意义就等同于以下句子:“作弊——呸!”

面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合理地解释道德分歧与辩论现象。直觉告诉我们,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反映出这些主体对同一行为道德价值的不同认知,因而是关于道德价值事实的分歧,而非因语言意义的误解引致的错义分歧。比如,当我说“张三人很黑”时,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张三这个人很黑心,缺乏基本的良知”。但如果听话者误解了我使用“黑”的本意,把“黑”理解为张三的肤色深浅,于是作出否定回应“不,张三人很白”,这里,听话者和我的分歧就并非是在同一事实认知层面上发生的争议,而是因语义的错位理解产生的错义分歧。当错义理解被纠正之后,对话者之间的分歧就消失了。但道德分歧并非如此。当甲说“婚前是恶的”,而乙表示反对,甲乙二人的分歧则是对婚前的道德价值(可以说是一个规范性事实)所持有的不同认识。为了解决分歧,二人还往往展开论辩,试图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对方的道德认识是错误的。如果一方的推理缜密且正确,另一方可能会放弃他原来的观点而接受对方的道德信念。道德认知主义强调道德分歧与论辩以道德命题为内容展开,具有为真性。借助于“真”这一概念,道德认知主义可以非常容易地利用古典逻辑原则对道德分歧与论辩推理的有效性作出合理的解释。但道德情感主义在此方面却存在巨大困难。按照情感主义理论,道德语言仅仅用来表达言谈者的情感,当甲说“婚前是恶的”时,相当于表达了“婚前,呸!”,因此甲对婚前的厌恶完全是他私人的主观情感偏好,他人根本无法对其表达私人情感的话语表示否定,充其量仅仅通过这一话语得知他厌恶婚前而已。这就使得道德分歧和论辩的合理性在道德情感主义框架内彻底丧失。

艾耶尔意识到了自身理论面对的这一困境,并积极做出了回应。他提出,道德分歧与道德推理并非是发生在言谈者之间道德价值认知层面上的分歧和推理,而是关于所关涉的非道德事实的分歧与推理,比如“对行为主体动机的误解,或者对行为后果的错误判断”等。这些非道德价值的事实是经验性的,辩论与推理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对方认可和接受言谈者对这些经验性事实的认识,从而采取与他一致的道德态度”。假设现在甲对乙说:“李四昨天对他母亲撒谎是恶的。”乙不认同,认为甲的这一道德判断是建立在他对李四撒谎的动机错误判断基础之上的,因为甲并不知道李四昨天对他查出癌症的母亲撒谎是为了避免母亲得知真实病情后情绪低落而影响正常的治疗和最终的康复。由此看出,乙对甲道德论断的否定指向的并非是李四昨天撒谎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而仅是甲对李四撒谎行为动机的误解,而乙由此对甲的推理性劝说也都是围绕这一经验事实展开的。所以,在艾耶尔看来,道德分歧并不是关于所谈论行为道德价值的分歧,而是关于此行为所关涉的某些经验性事实的分歧。由于道德词项是言谈者情感的语言表达,所以在剥离了道德陈述所关涉的全部事实性内容之后,道德语言表述本身就无所谓正确与否。正因如此,必须以可证伪性为立足点的所谓道德规范逻辑(normative logic)在概念上是不成立的。道德推理的逻辑实际上发生在、并且只能发生在经验事实层面,而不能发生在情感态度层面。

艾耶尔认识到,现实世界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与论证得以发生,背后往往假定了一套道德的规范标准。比如,根据甲乙双方都假定的道德规范体系,所有类型t的行为都是善的。但如果二人就某一具体行为A是否是善的发生分歧,从根本上说是二人对A是否归属于类型t而发生的认识分歧,而A是否属于t却是一个经验性事实问题。即使是甲乙双方在A属于类型t上达成了一致认识,但假设两人分别接受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s1和s2,而在s1中,t类型的行为是善的,但在S2中,t类型的行为却是恶的,那么,甲乙二人的道德分歧就归结于各自所接受的道德规范标准不同。至于s1和s2哪一套道德规范标准更好,艾耶尔认为是一个伪问题。由于道德根本上归结于主体的主观情感偏好,所以道德标准没有优劣或正误之分。所有道德认知主义理论都假定存在绝对的道德价值(艾耶尔称其为“道德绝对主义”),所以都是错误的。这反映出艾耶尔对超越于经验领域之外的规范概念合法性的根本质疑。只有把道德规范词项的意义归结于情感态度,才能根本上摆脱道德认知主义所持有的道德词项表征客观事实属性的掩耳盗铃理论,为道德话语的意义找到一个更加理性的栖身之所。

二、斯蒂文森:道德语言的动态情感意义

作为艾耶尔之后道德情感主义语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斯蒂文森继续沿袭分析伦理学传统,致力于为道德词项与道德陈述的意义提供一个更加完满的情感主义解释。同艾耶尔一样,斯带文森敏锐地意识到道德分歧和论辩问题是面对道德情感主义的一个巨大理论挑战。他提出,任何道德语义理论都必须能够容纳和解释真实存在的道德分歧与道德推理论辩现象,能否实现、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要求是衡量道德语义理论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他的道德语义分析首先从道德分歧与道德论辩开始。

在如何理解道德分歧性质问题上,斯蒂文森与艾耶尔持有不同的观点。艾耶尔否认道德分歧是真正发生在纯粹规范意义上的分歧,将道德分歧与随之产生的道德推理论辩完全归结为有关经验事实认知层面上的分歧与论辩。但斯蒂文森认为,把道德分歧简单地化约为非道德经验事实的分歧,从而消去道德分歧独立性的理论路径不可取,道德意义上的分歧与论辩是真实存在的。为此,斯蒂文森在概念上区分了“信念分歧”(disagreement inbelief)与“态度分歧”(disagreement in attitude)。信念分歧是指分歧双方对某一事实的认知所产生的不同观点,是“信念的对立,它们不可能同时为真”;而态度分歧指“赞成或反对某事物的心理倾向之差别,是态度的对立,它们不可能同时被满足”。爱与恨、赞同与反对、愿望与需求都属于态度范畴,都反映了主体的主观心理偏好。可以看出,斯蒂文森明确把主体的心理事件二分化为信念与态度,强调二者的不同类别性,这构成了斯蒂文森的一个重要哲学贡献。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当前元伦理学中的一个主流观念。当前元伦理学认为信念与态度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信念代表着观念向世界方向的匹配(mind-to-worlddirection of fit),而态度则根本上代表着世界向观念方向的匹配(world-to-mind direction of fit)。

斯蒂文森提出,道德推理性论辩既包括信念分歧,又包含态度分歧,但二者相比而言,态度分歧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原因有二。其一,态度分歧是道德论辩的最终目的,当态度分歧消逝时,道德论辩自然终止,双方没有了再继续论辩的动机。其二,态度分歧在根本上决定着哪些信念在论辩中才是相关的。比方说,甲乙二人对婚前的道德性发生分歧并进行辩论。如果甲列举婚前可能会感染性传播疾病来试图为自身立场作辩论,但乙却不认同这样一种事实与婚前的道德性会有什么关联。换句话说,即使乙认同甲所列举的这一事实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也不会仅仅因为对这个事实的认同而改变他对婚前所持有的赞成态度。此种情况下,甲乙二人的分歧并非是关于婚前是否会感染性传播疾病事实的分歧,而根本上是两人对这一行为的私人态度分歧。如此一来,婚前是否会感染疾病的信念就完全失去了参与辩论的必要。

立足于道德分歧的二元概念,斯蒂文森提出了道德话语的二重意义理论。首先,道德分歧中的信念分歧以及道德论辩中的信念推理表明道德语言具有描述信念的作用,该作用构成了道德语言的叙事用途(descriptive use),即对有关的经验事实进行认知性描述。在这一意义上,道德语言可以完全化约为科学语言,即道德词项的语义可以用科学词项加以解释。所有道德认知主义都是道德叙事意义理论的主张者。比如,道德自然主义把“善”归结于某种可以用经验科学证实的事实属性,认为“善”的意义正是在于对该事实属性的叙述。当不同主体在该事实属性的具体认知与描述方面存在分歧(即信念分歧)时,就导致并且表现为相应的道德观念分歧。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道德语言的全部用途是否就在于叙事?斯蒂文森的回答是否定的,并从这里引入了道德语言的动态用途(dynamic use)概念,此概念构成了他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动态用途,是指道德语言用来“促使人们采取一定的行动或态度”,即在听众中“创造一个影响……具有类命令(quasi-imperative)的效力”。该定义表明,道德语言的动态用途在于通过道德言谈试图对听话者的道德态度引发一定的情感反应,即向对话方发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类命令或建议。当我说“不孝是恶的”时,此句子的动态意义就在于我发出了“不要不孝”的类命令,期望借此对听话者产生影响,使他按照我所说的去行动或者采取与我同样厌恶不孝的态度。斯蒂文森特别强调,尽管道德词项具有叙事作用,但它的动态作用却是最主要的。语言的意义体现于使用之中。由于我们使用道德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劝说和建议别人在自身情感态度上能有所反应,因此其意义是“情感的”。正是道德词项的情感意义使它具有了动态功能。

斯蒂文森提出,之所以认为道德语言的主要作用不在叙事而在于对听众的情感施加影响,主要是因为道德语言的情感意义理论比道德的认知意义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道德分歧与论辩现象。以下事例可以看出为什么会如此。设想甲、乙两人展开以下对话。甲:“帮助穷人是善的”;乙:“不,帮助穷人不是善的”。现在先来分析道德认知主义理论对该道德对话的意义所作出的可能解释。在排除“神秘”道德本体假定的情况下(对斯蒂文森而言,以此作为假定前提的道德认知主义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首先排除在外),道德认知主义在理论形态上主要包括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按照道德主观主义理论,由于道德词项的意义在于对言谈者私人情感的叙述,因此两人的以上对话事实就转化为:甲:“我赞成帮助穷人”;乙:“不,我不赞成帮助穷人”。但很显然,乙给出的否定回答是有问题的,因为甲只是向乙叙述了自己对帮助穷人行为的情感态度,在把握自己的情感态度上他比任何人都具有权威性,因此乙无法理性地对甲私人的情感叙事陈述作出否定。这个事例说明道德主观主义理论是行不通的。再来看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把道德词项定义为对谈话者文化群体情感的叙述,由此甲乙两人的对话就变成,甲:“我们(即我们的文化群体)赞成帮助穷人”;乙:“不,我不赞成帮助穷人(你是怎么认为我赞成帮助穷人的?)”。这个道德相对主义的转化显示,甲乙二人的分歧就不再是关于帮助穷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这一问题的分歧,而变成了一方如何知晓另一方心理事件的认识论问题分歧,这就背离了甲乙二人道德争议的原始动机。所以,无论作为道德认知主义理论形态的道德主观主义还是相对主义,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道德分歧问题。斯蒂文森认为,道德词项的类命令语义理论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困境而为道德分歧提供更合理的解释。按照他的道德二重意义理论,甲乙二人以上的对话转化为,甲:“我赞成帮助穷人;你也要赞成帮助穷人!”乙:“不,我不赞成帮助穷人;你也不要赞成帮助穷人!”甲和乙的前半句是二人对各自情感态度事件的叙述,体现出道德词项的叙事功能。而后半句则体现出道德词项的类命令功能,是甲乙二人彼此向对方发出的一个类命令。不难看出,在这个转化中,乙使用否定词对甲作出的消极回应就是恰当的,因为乙的否定并非是对甲前半句的否定,而是对后半句的否定,即乙拒绝接受甲发出的道德类命令。通过彼此给出道德类命令,甲乙二人都试图去影响和改变对方对帮助穷人行为所持有的情感态度。

但道德语言的动态意义理论优势不止于此。斯蒂文森认为,他的理论还可以很好地解释道德分歧缘何不能完全化约为非道德经验事实的分歧。他首先承认,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某一行为道德价值的分歧确实可以归结为对所关涉的非道德事实的信念分歧,比如对此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持有不同看法。一旦信念分歧得以解决,人们对此行为的态度分歧也就自然消失。但他强调,其他多数情况下,即使有关的信念分歧得到了解决,双方对该行为经验事实方面的认识完全达成了一致,但他们仍然可能对该行为持有不同的情感态度。这说明,态度分歧独立并且凌驾于信念分歧之上。态度分歧造成的道德论辩代表了争议双方试图影响和改变对方态度的过程,这反过来又证明了道德语言的意义体现为它的动态功能。

如果说斯蒂文森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成功解决了上述道德陈述语气句式的逻辑问题,接下来的一个自然问题是,这一理论是否同样好地解释了道德其他语气句式的逻辑?为回答此问题,斯蒂文森重点分析了道德疑问句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总是使用陈述句对他人发出道德类命令,还经常使用道德疑问句向他人问话。但如果把解释道德陈述句子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同样运用于解释道德疑问句子,却似乎是行不通的。比如,我们可以接受把“给老人让座是善的”这一陈述句意义阐释为“你要给老人让座!”但如果把疑问句“给老人让座是善的吗?”类似地阐释为“你要给老人让座吗?”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因为后者代表着对听话者是否愿意给老人让座的一种征询,完全偏离了原始问句的意义。姑且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我们可以作这样的阐释,但这一阐释却丝毫不包含发出类命令或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意蕴,这也与斯蒂文森的道德语义理论相悖。对此,斯蒂文森提出,“给老人让座是善的吗?”这个疑问句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某事实的信息征询,而应理解为是对被问话者发出的一个请求,即邀请被问话者在是否给老人让座这件事上对自己的态度进行指导并且施加影响。按照这样的理解,这个问话的实际意义就体现于以下转化的句子:“对给老人让座我是应当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呢?请对我施加影响吧。”所以,道德疑问句的意义同样体现于它的情感动态功能。

三、对道德情感主义的批判审视

艾耶尔与斯蒂文森的道德情感主义为道德哲学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更进一步地把道德哲学问题研究引向了对道德语言的分析,对元伦理学、尤其是道德语言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德语言分析范式为我们探查道德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极富启发性的视角。事实上,道德的本体、规范性、实践性等根本问题,无不蕴含于道德语言的意义和结构之中。对道德语言进行哲学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的哲学基础。贡献之二是突破了道德语言的叙事意义理论边界,首次赋予道德语言以情感意义,弥补了传统认知主义理论对道德语义内涵分析的不足,深化了我们对道德词项特有语义性质的理解。

然而另一方面,艾耶尔与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也面对着诸多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道德情感主义的理论缺陷。艾耶尔对道德语言的分析完全立足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可证实原则,但该原则作为一个语义理论是无法成立的。原因在于,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一个叙事性的语言陈述没有通过经验可证实检验,但它仍是有意义的。比如陈述句“龙会飞”。“龙”的非实在性使得这一句子无法经验性地证实,但此句子却是有意义的,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该句子的言说者在表达什么。此外,艾耶尔对不同领域的语言分析也是不一致的。他首先承认传统形而上学概念与道德概念都是“伪概念”,但对待二者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理论立场。一方面他鉴于形而上学概念的伪概念性而彻底否定传统形而上学,但另一方面却认可了道德语言的合法性并赋予道德词项以情感语义。对具有同一属性的传统形而上学概念与道德概念作人为的区别对待,就难逃理论任意性的指责。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

一、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能够妥善处理好人、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引导社会各界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从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1]

2.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使受教育者更加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意识地控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获取人类自身发展的盲目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强化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其内化为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提升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更要培养拥有生态道德观、生态责任观的人才,不断完善人才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才的生态人格。为此,高校有必要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让大学生理性地面对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学会尊重自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懂得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资源,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平等观念,强化自律意识,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会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4.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矿产资源肆意开采等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和威胁。在此形势下,我国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重任,不仅要教育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长效的教育机制。

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进行党史、政策、形势教育。生态文明道德教育不仅扩大了传统道德的适用范围,而且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作用,应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同时,高校还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尽快提升生态文明知识理论水平,钻研生态文明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力求提高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成效。

2.丰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应丰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内容,从而生态现状、生态科学以及生态伦理等不同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在生态现状教育方面,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生态读物、生态恶化专题片等,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生态破坏现状,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其次,在生态科学教育方面,可通过讲授转基因食品、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等有关生态科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科学的兴趣,并将生态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再次,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高校应丰富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生态研究成果,如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纪录片;邀请环保局、植物园的相关负责人到学校进行环保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在校内开设生态伦理道德讲座等。

3.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教学

高校应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有效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道德素养。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课内教学实践中,可向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如地球变暖的原因、《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使学生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用知识。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中,可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保护日等重要日子,组织学生到街头巷尾宣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2]

4.营造以生态文明为载体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心灵和道德情感,对实施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高校应营造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自觉运用生态文明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必须承担起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重任,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观,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大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J].天中学刊.2012(10).

[2]于浩.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态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伦理道德 意识形态 精神 中国问题 中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3-0155-06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文化互动与艰难的文化转型之中,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既为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向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走向何处,这既是一个宏观深奥的学术课题,又是一个关乎中国人精神和心灵需求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以及现实回答,不仅需要哲学的“思”与“辩”,更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以樊浩教授为首的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推出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为我们了解和思考中国当前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呈现了一幅细腻而又气势磅礴的画卷。

这两部报告不仅具有深刻的学术卓见,而且通过“万人大调查”,又极具现实性。具体而言,两部报告以江苏、广东、广西、新疆四省区为重点,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对政府公务员群体、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群体、青少年群体、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弱势群体等六大群体分别进行调查。调查的主题分为伦理道德调查和大众意识形态调查,其中伦理道德调查的内容包括伦理关系大调查、道德生活大调查、伦理道德素质及其影响因子大调查、伦理道德建设经验教训大调查等四部分内容,大众意识形态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领域中的“多”与“一”、“变”与“不变”。两部报告在对纷繁的调查数据进行深刻学术剖析的基础上,试图甄别和揭示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期待和推动现代中国道德哲学的两个革命性的进程:“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把握‘中国问题’;透过尖端性理论研究,建构道德哲学的‘中国理论形态’。”

一、我国当前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总体状况与发展态势

“变”是世界的深刻本质,而“变”富有哲学意义的表现乃是人类对“变”的思考与态度:因为“变”,人类才能更深刻地领会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因为“变”,人类才能进行更为积极的自我反思,从而呈现透视心灵的自我意识;因为“变”,人类才更为关注人自身在社会和历史中的意义与价值。当然,“变”对人类的影响是双重的,是颠覆与重构的生态互动、是“多”与“一”的交织互融。《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正是从对“变”的哲学沉思出发,向我们描述了当代中国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总体状况。

(一)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总体镜像;多元向二元聚集,二元体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思想、道德、文化等领域也在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展现为一种现代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传统”遭遇深刻挑战的过程。于是,在“现代”与“传统”的撞击与交叠中,多元化成为中国的价值观现状,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进一步激化了中国思想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如何应对多元化格局成为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两部报告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思想道德文化正在由多元逐渐向二元聚集,一种“二元体质”已经开始呈现,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已进入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因为“多元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普遍化现实,而两部报告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出的“二元体质”结论是对“多元化”认识的升华。从个体角度看,“多元化”意味着人的自由人格的实现,即不同阶层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目标,能在普遍化中坚持自己的独特性;从社会的整体性看,“多元化”又标志着一个“社会系统中某一特定民族的社会关系、文化系统和观念意识形态的离散,分化和互解的状态”。由此看来,“多元化”本身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其自身包含着“多”与“一”、“变”与“不变”的矛盾冲突一两部报告揭示出的我国思想道德文化由“多元”正向“二元”聚集的文化现状,实际上是“多元化”内在冲突和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多元”与“一元”的关系问题,更迫切的任务是如何打破“二元体征”暂时的均衡状态,使其由临界状态过渡到合理状态或理想状态。

(二)伦理道德的结构元素与体态特征:四元素构成的梯形结构

伦理道德是思想文化的灵魂,中国当前意识形态的“多”、“变”格局以及伦理道德呈现的“二元体征”与中国当前伦理道德精神的结构形态紧密相关。两部报告经过调查得出了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精神是由市场经济道德、意识形态提倡的道德、中国传统道德、西方道德四元素构成的结论,并且四元素在中国整个伦理道德精神体系中呈现为近似梯形的结构形态或生命形态。两部报告揭示出的中国伦理道德精神生命状态的四边形结构,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伦理道德精神状况的事实呈现,其更重要的意义是这一发现对我们的启示和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如“四元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以及个体文化观念的形成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对于中国的整个文化系统来说,是处于“互补”状态,还是处于“二元对峙”状态?如果处于“互补”状态,该如何发挥它们的最大合力,以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处于“二元对峙”状态,该如何打破“二元对峙”的暂时平衡,使“四元素”的地位、力量进行重组,以期使“四元素”在作用方向上取得一致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既关涉到中国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着力点的确立,也关涉到中国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

《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认为,三大不平衡(即制度意识与意识主张之间的不平衡、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之间的不平衡)和三大基本问题(理想主义祛魅、精神退隐、市场经济观念的文化霸权)构成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多”与“一”、“变”与“不变”的“中国问题”。《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文化使命是如何在“多”、“变”的历史激荡中寻求“一”与“不变”,为我国寻求符合时代需要、能够满足中华民族精神生命需求的“新传统”。面对这一文化使命,两部报告以哲学的深刻笔锋揭示出中国大众意识形态和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并描绘和剖析了我国思想、道德、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和规律。

(一)“后意识形态时代”精神世界的“中国难题”

从马克思提出的“哲学革命”是为了终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到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兴起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在西方知识世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论争。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这一思潮也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建构。因此,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中,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是否“终结”。《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在对意识形态的发生学、对意识形态三种不同态度等问题进行学术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意识形态既没有终结,也不能终结,甚至根本不会终结。”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质上只是意识形态观发生了重要转型,即我们进入了“后意识形态时代”。“‘意识’必须有‘形态”成为《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的重要结论,为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在“意识”必须有“形态”的学术澄清的前提下,如何建构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现代社会中由于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矛盾引发的认同危机、合法化危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也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中。《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背景出发,揭示出“后意识形态时代”中国所遭遇的四大“难题”:一是“全球化”与“改革开放”交汇造成的两种“一”的力量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社会意识陷入了难以收拾的“多”中,并且其中还隐藏着“精神与意识形态殖民”的精神危机;二是“经济意识形态”下的精神意识形态乏力和精神贫困;三是在全球市场和电子媒介的推动下引发的“同一性手段与精神意识形态主体的缺位”;四是深层的传统情结与传统资源的供给不足的矛盾。报告对这四大难题的揭示给增强“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哲学支撑,同时,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建构至少提供了四方面的启示: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一”和“多”的矛盾,如何坚挺我们的民族精神;二是面对“经济意识形态”造就的“工业王国”以及由此引发的异化的文化模式、人与人关系的疏离、人的主体性失落、生态危机等否定性现象,我们该如何恢复自由自觉的文化模式,如何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三是由于面对“同一性手段与精神意识形态主体的缺位”的中国难题,如何在信息化时挥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并在“后意识形态时代”造就精神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成就一批回应现实问题的“学术爱国者”;四是关于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中国以儒、道、佛为主的传统文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而且在中国文化传统的两千年的传承中。儒家文化为何一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也可以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提供重要经验。

总之,意识形态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灵魂,任何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支撑,其社会制度及其政权就会失去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整个社会或时代都会陷入精神危机乃至社会危机之中,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建构是关乎国家发展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这其中为我们提供了无数需要思考和反思的研究课题,而《中国意识形态报告》从现实需要出发所做出的学术努力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价值启示。

(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

“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到底是什么?”《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开篇就提出这一诘问。“当代中国道德发展到底遭遇何种‘中国问题’?一言以蔽之,‘无伦理’!‘没精神’!温和的表达:伦理缺场,精神退隐……以伦理问题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伦理一道德悖论,是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的基本表现和集中表达。”究竟何为伦理一道德悖论?这种悖论对中国道德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悖论究竟又引发何种新问题?对当前中国道德建设有哪些启示?《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道德哲学式的描述和回答。

第一,伦理一道德悖论的两种表现。一是道德上基本满意;伦理上不满意。在樊浩教授的学术研究中,伦理和道德有着严格而精微的哲学区分,认为伦理、道德是两个概念,并具有不同的文化指谓和文化功能,并且在精神哲学的意义上,伦理道德又处于有机的生态互动中。“道德上的基本满意,伦理上不满意”的伦理――道德悖论实际上就是伦理道德精神断裂的现实表达,这种满意是一种脱离伦理关系的满意,是虚幻、暂时的满意。也正因为如此,当人们在价值多元化时代为“一切都被允许”的虚幻自由欢呼雀跃时,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人际关系疏离、冷漠的彷徨与失落中。

二是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中国文化一直被视为伦理型文化,这种伦理型文化的伦理思维方式是“由家及国”、“家国一体”,其伦理规律是“人伦本于天伦”,并且在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上强调伦理优先,其所建构的“道德世界”以“伦理世界”为架构。经过现代化洗礼的中国伦理道德在继承传统道德基本特点的同时,又彰显出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国伦理道德报告》把中国伦理道德的变化称之为“新五伦”和“新五常”。“新五伦”与“新五常”在给中国当代道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又映射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即个人与国家的伦理关系被遮蔽。

第二,集团行为的伦理一道德悖论。中国伦理道德和大众意识形态的二元体征以及中国伦理道德精神的四边形结构不仅展现为伦理一道德悖论,而且还产生着新问题,即伦理的实体,不道德的个体。《中国伦理道德报告》称之为“集团行为的伦理一道德悖论”,并认为集团行为引发的道德后果比个体行为的危害更大。这一结论深刻地揭示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人们哀叹世风日下,道德环境日趋堪忧,而且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官员腐败、社会不公,个体感觉无能为力。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集团行为的伦理一道德悖论”的现实表现。这一报告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在中国的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如何提升个体德性,更重要的是如何规范集团行为,使集团行为回归到伦理普遍性中。中国道德建设的这一转向不仅标志着中国道德建设的现代转型,而且也是走出中国道德困境的根本途径,因为中国许多重大道德事件都源于集团行为。除此之外,超越“集团行为的伦理一道德悖论”也有利于为个体德性的提升创造健康的道德环境。

第三,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的“知行脱节”。在社会高度发展、知识累积迅速的今天,道德知识极其丰富,而且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道德知识在遭遇挑战的同时,也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可以说,当今中国道德建设是一个不缺乏道德知识的时代,而且在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也提出了一套具有时代性、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但是从彭宇事件到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道德事件一直挑战着社会的道德底线,随之人们也陷入各种道德纠结中。中国道德建设为何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中?《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在关于调查题“公民道德素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的结果是,80.7%认为是“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这一调查结果或许是我们深思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因为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其本质在于如何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要真正走出中国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化解伦理道德的“精神之结”,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形成“一元价值指导”,还包括六大群体如何“共同行动”。

(三)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认为,文化的真谛在于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其使命是帮助人类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丹尼尔・贝尔对文化的这一定义实际上揭示出了文化的本性,即文化的本质就是超越现实世界,帮助人类创造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以克服现实世界中的冲突和矛盾-从而达到生命的平衡。面对当前我国“多”、“变”的意识形态矛盾以及伦理一道德悖论,如何为诠释和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文化支撑,以满足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因为任何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观念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上的。《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正是从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的辩证关系出发,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指出,“‘多’与‘变,的时代,并不是一个汹涌而无积淀的时代,恰恰相反,大浪淘沙更易提炼出未来传统的元素”。《报告》通过对一系列调查数据的哲学分析指出,虽然中国目前文化形态呈现多样、多元、多变,但是“多”中有“一”;面对“道德一利益一价值”的文化结构,道德价值是“多”中之“一”;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仍是我国文化话语的三大主题词;中国社会的伦理型文化特征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仍是三大文化主流,其中传统文化仍得到高度认同。另外,文化时尚对人的现实生活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深刻和持久的因素。《报告》对当前我国文化状况的规律和特点的揭示,在为我们描绘出生动而深刻的中国现实文化图景的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战略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指导。

三、伦理道德与大众意识形态发展的“中国战略”

《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与《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通过“万人大调查”揭示出“中国难题”,其目的不仅在于客观地描述中国思想道德文化的现实图景,更重要的意义是如何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富有启发意义的战略指导。基于此,两部报告面对“中国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战略”的核心是“精神战略”。樊浩教授认为,“精神”不仅是区别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中国传统”和“中国话语形态”,更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精髓的“中国理念”与“中国价值”。与理性相比,“精神的特性,是基于对普遍物的信念而将单一性提升为普遍性,在普遍性中获得归宿和永恒”。当前我国伦理道德领域和大众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诸多难题,其哲学本质就在于“理性”对“精神”的僭越。因此,要有效地破解“中国难题”,就必须“捍卫和蓬勃精神”!

第一,“精神意识形态战略”。《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改革开放为界点,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经历了“政治意识形态”向“经济意识形态”的转型,当今时代随着“经济意识形态”缺陷的暴露和国民文化诉求的转变,进入了“后意识形态时代”,即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重心由“经济意识形态”战略性地转移到“精神意识形态”建构中。并认为,要实施“精神意识形态战略”,在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策略诸方面以“精神”为着力点。报告提出的“精神意识形态战略”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建构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为“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其本质是为现存社会制度从理论上提供合法化基础,意识形态的建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把其思想精髓渗透到整个国民生活中去,成为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至成为一种深刻而重要的社会存在。如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把意识形态视为软权力资源。而且,报告指出实施“精神意识形态战略”要以“精神”为着力点,实际上也彰显出“精神”与“意识形态”的相通之处,从哲学的角度看,“精神”的本质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而“意识形态”本质上也必须具有同一性、社会性和客观性,惟其如此,才能成为“一”,成为引领社会的“精神旗帜”。因此,以“精神”为实施“精神意识形态战略”的着力点,不仅在理论上契合“意识形态”的本性,而且在现实上能够使意识形态真正成为一种符合国民心理期待、与国民产生心灵共鸣的观念力量,从而为现存社会制度提供合法化基础。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态德育?高职学生?生态德育机制

课?题:本文系2014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低碳经济时代下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14WA60。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1.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尊重、热爱和保护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德育由此被提出,并且蓬勃发展。在高职院校进行生态德育,就是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生态道德的要求,有目的和计划地把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传授给学生的道德教育活动。

2.生态德育的特点

生态德育具有同时性、渐进性和选择性等特点。生态德育是生态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五维一体的教育活动,五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贯穿在生态德育过程中。生态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量的积累以实现质的变化,通过教育使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不断变化,逐渐提高。生态德育的对象因个体的不同以及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因此,在选择教育方式方法时应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育。

二、高职院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的开展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可以对自然界任意索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正确认识传统理论和人类传统做法的错误性、不科学性的基础上,指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人类应保护自然,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德育的开展是受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所迫

人类在尽可能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对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气候的异常变化、自然灾害的增加、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开展生态德育以消除生态危机,保护生存环境。

3.高职院校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缺失急需进行生态德育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由幼稚不断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大多数尚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普遍不高。高职学生接受的主要是职业教育,毕业后将走向生产第一线,成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态素质对以后工作中的技术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1.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的内容

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的内容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知识、规范和习惯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教育包括开展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和适度消费意识等方面的教育,让高职学生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形成自觉承担生态责任的意识;认识到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杜绝日常生活中过度消费、不合理消费等消费模式,提倡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态道德知识教育是生态知识和道德知识教育的结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知识,遵守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包括道德规范和生态法规教育两方面内容。道德规范教育是教育学生保护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索取的同时提倡对自然的保护,同时加强对学生自控力和约束力的训练。生态法规教育是教授学生《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做到懂法、守法。

生态道德习惯教育是生态德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加强生态道德习惯教育,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养成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把生态道德应用到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在职业领域,自觉地按照生态道德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工作,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坚持的原则

高职院校生态德育要坚持参与性、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渐进性等原则。参与性原则即教师与学生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参与互动活动,并运用生态德育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态问题。综合性原则即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教育,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认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德育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科学地学习生态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差别和层次,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教育。

四、高职院校生态德育机制的构建

1.探索多种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理论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课堂教育传授生态道德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两课”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在专业课中,找出与生态德育相关的知识点,使公共课、专业课各学科相互渗透,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高职院校要为生态德育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组建一支生态道德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编写一套专门的生态德育教材,为高职院校的生态道德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网络工具日益普及,这为高职院校生态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工具。高职院校应建设以生态德育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制作专门的网页,让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学习生态道德知识,了解与生态道德建设相关的信息资讯,开展网络活动。利用高职院校校内外众多的学者专家资源,为学生举办生态道德教育专场讲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了解生态道德的前沿理论。

2.打造生态德育环境,营造高职院校生态育人氛围

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有利于学生生态德育素质的提高。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工具,可以向学生传递生态道德理论和知识,并且利用手机等通信工具可以实现信息的互动。营造生态德育的家庭氛围,浓厚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提高个人生态道德素质的同时,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中来。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校园活动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应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生态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规划设计校园,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合理布局,突显生态、绿色、低碳、和谐等特点。保持校园的干净和整洁,利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有利条件,加强学生的生态人文教育,使学生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3.重点突出生态德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进行生态德育理论的学习,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或利用 “世界环境日”等举办主题活动。多渠道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方便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生态道德论文范文第15篇

1.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很快就会步入社会,他们是未来国家的管理者、建设者,在大学里所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日后的社会服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的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做过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依据《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中大多数能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但是生态知识严重缺乏、环保行为参与度低。调查人员对河南省部分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您怎样看待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问题,97.02%的学生认为很严重,环保应作为基本国策,全民共努力。但是在“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仍有14%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在您对有关生态学知识的获得途径这一问题,有87.83%的学生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您认为大学生在普及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如何?能写出如何行动吗?”有51.3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另外调查人员也发现大学校园里水、电、食物、纸张浪费现象严重,大学生在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所以作者最后建议大学有必要面向全校开设生态学必修课、选修课以普及生态基本知识。大学生生态意识低、生态知识匮乏、环境行为参与度低,这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更多的应该是高校的责任。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的高校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反应却是缓慢、滞后的,从上述调查报告看,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可见在生态环境教育上,高校某种程度上是缺席的。不少高校对生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未将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入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师资上也没有专门从事生态教育的人员,缺少材、教学大纲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作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首先要承担起这一责任,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2.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十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在政策措施方面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体人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好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在于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转变过去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日益膨胀的消费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道德支撑,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生态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符合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3.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影响。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生态道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内容,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道德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担负责任,还要承担对子孙后代、地球其它物种和生命以及大自然的责任。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有了新的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非纯粹的知识教育,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生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对过去以道德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拓展。

二、渗透式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上所述,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作为承担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担负起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而在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这一问题上,渗透式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教师既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道德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1.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生态道德渗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蕴含着不少生态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挖掘、梳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之中。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从了解祖国的人口、资源、土地、气候状况变化以及自己家乡环境、资源情况入手,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大自然之美,学会欣赏自然进而产生爱护自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为的活动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讲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这一节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人生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分析资源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确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同样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渗透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课程资源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经过挖掘和整理之后,是能够让学生接受不少生态道德知识的,而这需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自觉地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纳入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

2.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教材内容中的比重

思想政治课进行生态道德渗透必须立足于教材,但是就现有教材内容看,生态道德方面内容显然是严重不足的,曾有学者指出“当前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编教材中,环保的内容不但篇幅小,而且内容肤浅,表述简单,给人的感觉和印象似乎环保不是很重要。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局限点题为止,轻描淡写的讲一讲,很多非常必要的内容不能展开。”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重点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消费观、价值观、法制观念等。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应该增加生态道德专题、环保法规专题。即在传统的人际道德,即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外,增加生态道德一节,介绍生态道德内涵、生态道德原则、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要求。在法律基础部分可以增加环保法规一节,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介绍其基本精神、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主要内容等。通过宣传环境法规,培养学生环境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也应该增加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现有教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中,只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个目中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贯彻十精神,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突出出来,可设生态文明专题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观念。

3.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开辟道德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