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教育形式,按照教育规律,应该具备完整的办学自。然而从远程教育发展的实践看,远程教育办学自却十分松散。在第一代、第二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办学自的松散,甚至缺失已不言自明。当远程教育进入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自依赖普通高校,相对独立外,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在办学自的问题上仍未走出前期的怪圈。开放大学建立后,众多的专家、学者在积极呼吁赋予开放大学更多的办学自,就是针对远程教育多年办学自松散、缺失而言。现代远程教育办自松散、乏力,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在浩瀚、跌宕的市场中无法根据市场变化与要求及时掉头与转向,产生极大的办学风险。

2.立法约束缺失风险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转,依靠的是法制的保驾护航。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清楚的告诫我们,立法约束的健全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与前提。然而,纵观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有不少专家、学者不断呼吁为远程教育立法,实际上,远程教育的立法建设着实让人汗颜。远程教育35年的发展,连一部远程教育发展章程都不具备。这一现实使得远程教育在市场的大环境下,既无市场赋予的权利,更无满足市场的义务规定,这样远程教育应对外部危险的水平先天不足,同时协调内部矛盾、控制内部风险的能力也自然被大打折扣,抵御风险的免疫力令人担忧而风险丛生。

3.办学构架风险

从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构架看,无论是电大的开放教育,还是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甚至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开放大学,无不借鉴以广播电视大学在第一代、第二代远程教育发展中积累的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经验,都试图通过不同层级的基层办学机构拉长办学触角。但是这些办学机构都缺少法律上刚性权利与义务约束及行政上人财物的约束,只是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客观现实下,为了一时或单位时间内的利益双赢牵手走在了一起,现代远程教育现存办学构架的松散,不仅存在着重大的隐性风险,而且隐性风险向显性风险的转化也日趋明显,极大地损伤了远程教育的社会声誉。

4.思想意识风险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就把思想意识风险的认知与防范放在首位。对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党对思想意识风险的关注与化解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在当下各类思想、思潮叠加混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功利意识浓厚,质量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加之远程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与方法的特殊,更使得远程教育的思想意识风险有增无减,现代远程教育的思想意识不仅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更关乎着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的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大事。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党教事业的一部分,其思想意识风险要警钟长鸣。

5.考试规范风险

考试是考量教学过程落实、教学质量保证的最终出口。现代远程教育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考试风险度突增,考试事故间或出现,使得考试风险成为现代远程教育高度重视的大事,也是现代远程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风险源。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受教育者分布地域的全面辐射,职业属性层级类别的深入细化,考试社会关注度的日益提升,无形中对现代远程教育考试风险的化解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

6.网络建设风险

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亮点就是功能强大的互联网。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公开、透明、适时、非适时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互动实现了现代教育的革命性突破。但同时也为现代远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网络风险。党的十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严肃地提出了网络安全的命题,这实际上就是严肃的网络风险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获取优质资源,节省了时间,交流了思想,获取了学科的前沿理论,实现了满足社会及职业人多种学习需求的目的,但不遮掩的说,远程教育学习平台管理的若干缺失;资源的陈旧、错误、重复频现;网站设置缺乏人性化;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重复投资;个别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从事商业盈利活动;个别教师通过网络违规从事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活动,诸如这些都构成了远程教育网络风险的大课题。

7.文化建设落后风险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认同;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29—03

文化的定义很多,其中最广泛的表述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本文在认同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学校内,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教师、学生、职工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氛围。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生,大都市上海“每8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个电大毕业生,每8名在读大学生中就有一名电大学生”。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特色,因而没有文化。笔者认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特质不突出,但是没有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特色只是一个文化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本文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认同是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任何一所大学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只有那些体现在师生员工身上,绝大多数师生员工认同、遵守并信任的文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组织到底提倡何种文化或价值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对文化是否认同。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尺度。

1.文化认同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大学师生对本校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在我国当下“单位人”未能完成向“社会人”过渡的情况下,广大师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能够与学校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就是凝聚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他们都是成人,有着学校、家庭和单位三个行动空间,每个人的学习目标不同,获取知识的先后也不一致。学员的特点是比较“散”。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广播电视大学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同时,作为一种心灵的黏合剂,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身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员工对广播电视大学产生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凝聚力,使广播电视大学不仅仅是现在的或过去的学习场所,更是自己的心灵家园。

2.文化认同可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大学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大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大学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大学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广播电视大学的校规校纪即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约束力,前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正式行为规范,后者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就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都不可能明确到每个教师、学生的每个具体的行为。尤其是有了工作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即使开除学籍,他的成本很低,而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的约束力就能有效地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校园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营造出一种大家共同推崇和遵守的、高雅文明的精神文化氛围。

3.文化认同可以形成得以传承的学校品牌

现代符号学认为,能指和所指不可分割,能指对所指具有唤起性,特定的能指和所指构成特定的意指关系,这种意指关系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特定符号的产品通过广告、公关等扩散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就在品牌符号信号的认知与品牌产品消费体验中接受了该符号的产品,而且连同符号本身——“品牌”。

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塑造着大学的形象。良好的大学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大学成功办学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学校形象除对本校产生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这种作用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认同感不强

与国内底蕴丰厚的大学相比,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历史积淀不厚,底蕴不深,表象是广播电视大学历史文化感不厚重,无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特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广播电视大学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

1.先天的“补课”功能,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广播电视大学从规模看任何一个普通高校都无法相比。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高校资源稀缺、大批未能人大学的成人急需“补课”拿文凭和当时先进的传播工具这三个条件。那时的红火有它的特殊性,可以理解为计划经济的 遗产。而当下这三个条件都将减弱或消失。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自信不足,从而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2.对普通高校的文化克隆,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某个文化情境中,不与异文化接触,可能谈不上有认同的需要或冲动,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

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历史文化不厚重,在羡慕一些名校的同时,开始克隆这些名校的文化,这样在短期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人云亦云,跟在知名大学的后面,邯郸学步,最终丧失了自我,等于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不仅要有高校的特点,更多的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载体和个性。这种个性正是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区别其他大学文化的地方。如果这种特质逐渐消失,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3.浓厚的行政色彩,遮蔽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下,缺少普通高校应该具有的文化元素,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文化行为中,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的确立,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从广播电视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可以看出,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根本就没有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内部机构,而是按照行政事务设立机构。加之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育人的主要参与者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普遍过重,而且游离于教学和管理之间,大部分教授、副教授都是校长、处长、科长。学生也不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认可自己的教师,更多地把广播电视大学当成行政单位,这种行政化,遮蔽了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

三、广播电视大学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面对广播电视大学当下文化建设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的差距,因为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有意识地挖掘、培育和张扬,更要生成、凸现和彰显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操作性的路径进入:

1.“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生成广播电视大学“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学习文化

广播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办学理念命名的一所大学。保罗·朗格朗认为,在当今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可能获得一种知识或技能就享用终生,教育的意义不再是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终身教育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开放的学习,必将成为公民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主要学习形式。而承担终身学习的载体非广播电视大学莫属。因此,广播电视大学要底气十足地大力宣传这张文化品牌,宣传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让学习者认同,更要让教育界的其他系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了解广播电视大学,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

操作上,可以采取“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的办法,使学员终身在广播电视大学内,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及多媒体技术构筑虚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空间,不仅使文化传播更为开放和便捷,也更有利于人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广泛开展“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从而生成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学习文化。

2.“一代名师,皆教电大”,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一所大学,表面看,在硬件,在生源。但其核心在于教师,在于大师。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符号。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广播电视大学没有围墙,高楼更少,校内短期不可能产生大师,普通大学之间,大师面临选择,而广播电视大学有包容的能力,其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聘请全国的大师。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学习硬件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学习软件的开放。完全可以在教师和教材上博采全国之长,聘请全国高等院校每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各方面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形成“一代名师,皆教电大”的氛围,从而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3.“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

前面所述,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克隆普通高校的文化,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大学。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笔者认同这一说法,但这是普通大学的观念。

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员工几乎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开始就打下了普通大学的文化烙印,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因此,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除了聘请名师外,要有意识地从广播电视大学学员中选择事业、学术有成就的优秀学员担任教师。“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这样一方面,与实际相结合紧密,另一方面,增强学员对广播电视大学的认可度,长期坚持,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并成为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敏.一所成人开放大学的“大爱”[N].解放日报,2010-05-22.

[2](关)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国际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由封面、目录、写作提纲、正文(含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参考文献等项目构成。其中“目录”与“注释”可根据需要使用,其余各项内容均为必备项目。

(一)封面

1、封面左上角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毕业论文”字样,并用方框加以突出,方框内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2、标题及作者情况。封面的“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名称”字体为小二号黑体加粗;作者情况包括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使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二)目录(根据需要)

另起一页。“目录” 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目录中要标明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所对应的页码。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在5000字以下的,不需要目录。

(三)写作提纲

另起一页。“写作提纲”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提纲内容使用四号宋体。

(四)正文

另起一页。正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 (根据需要)。

1、标题:毕业论文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述,一般字数为150至300字;关键词应是文章的关键概念、词组,一般在3至5个,最多不超过8个。中文“内容摘要”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1.5倍行距;“关键词”另起一行,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词间空一格;部分专业需要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可自行制定相应格式要求。

3、正文内容:除一、二、三级标题外,文字统一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黑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4、注释 (根据需要)

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注文”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空两格排列;注文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①、②……”的形式编排。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注:引用网上参考资料的还应注明具体网址,位置放在注文顺序的最后)。

(五)参考文献

所引用参考文献如果是著作,应包括编者(或著作人)、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果是期刊文章则应包括所引用的文章作者、文章名、期刊名、期刊日期;如果是网上资料,则应包括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1、2……”的形式编排,引用著作和引用文章时的注文顺序同注释。

二、打印与装订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价值;意义;要素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0-1.5

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为一门艺术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艺术实践。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特别是电视与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播。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的理论研究。

(四)广播电视的传受观

从人际传播的现场,到超时空的大众传播,广播电视的艺术传播起码包含了两种同时进行的传播样式:从现场的人际传播到各种类型的大众传播。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艺术节目的传播,由于广播电视媒介的介入,经历了两重的传播,从而具有一种双重品格。主持人、演员、嘉宾及现场观众之间有一次传播,现场作为一个表演的共同体又与广播电视节目收视(听)的受众又有着二次传播,作为一个整体的传者向收音机、电视机前收看(听)节目的受众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交流。因为广播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其受众对象可能遍及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当然,由于广播电视作为电子传媒所体现的技术的阻隔,不再集中起来的广播电视的受众,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交流反馈,但是,现场的氛围仍然能够传达给场外的受众,非现场的各类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则是通过再现或还原现场而将传播场无限扩张。从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已经把收视(听)的受众和参与节目的各个元素都整合在一个巨大的场之中。由此,对于广播电视来说,传播即艺术。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的信息结构不仅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不仅广播电视叙事的氛围、环境,包括人的行为、心态及心理变化以及极富人文信息和戏剧化的细节,都在这个传播场中呈现出来,而且,完整的连贯的场信息记录,还可以揭示出真实人生的本真,深入到人性的深层次。这符合人们欣赏心理与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的规律,即通过传)受关系的设置,既展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和美感,又体现了对于受众的思考和判断的权利的尊重;同时,在这样一个传)受关系的结构中,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进而还通过一种受众深层的参与和体验感的获得,达到人本化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能够有效调节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广播电视学科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以如何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学”“术”并重为切入点,从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及研究比重三方面提出对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解与思考,认为广播电视学科应注重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加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并重视对广播领域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科;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生培养;广播研究

作者简介:汪丽,女,黑龙江鸡西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媒介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研究的日臻丰富、成熟,其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也备受关注,人们注意到,广播电视学科正努力从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下属分支走向独立。然而,同新闻学的有无“学”“术”之争一样,广播电视学科的“学”与“术”问题,也历来颇有争议。尤其在业界,始终不乏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支持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广播电视研究脱离实践,有“学”无“术”。对此,本文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是有“学”有“术”的,如何做到“学”“术”并重?以下结合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问题谈个人的三点思考。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之思

广播电视是否有“学”,如何使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学”?从根本而言,这涉及广播电视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但目前,广播电视学科在此方面仍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其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究竟应如何建设?一般认为,广播电视要建构起相对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被广泛认可,首先应做到两点,即:厘清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使学科外延与内涵得以清晰界定;关注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类实践,使“学”、“术”得以有机结合。这是建设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正确思路,但在现实中,这两个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处理:一方面,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过多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并形成分支学科,这看似丰富了学科内涵,实则却模糊了其外延,难以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尚不够成熟的当下,广播电视研究对“术”的关注似乎过度,以致缺乏在学理层面的积淀,这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研究议题的频繁转换上,如“超女”火热就同质化地研究选秀节目,“非诚勿扰”火爆就转而研究相亲节目等,这看似与时俱进,实则是一种浮躁跟风的现象,最终只会导致广播电视学科的理论研究成为“术”的尾巴,难以成“学”。

针对这一学科建设问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在此,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阐释个人较为认可的一种建构模型,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鼎新教授的“两大领域、三大模块”。[ 1](见图1)

图1:谢鼎新教授提出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架构图

在该结构图中,广播电视学科体系被分为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涉及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及独特内涵三大模块,层次清晰、分支合理,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体现该学科体系的逻辑性,且对与该学科体系建设相关的交叉综合问题保持必要的张力”[2]。因此,个人认为该模型能够做到前文所言的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应做到的两点,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其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应被纳入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的语境中。当今的时代已不可与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同日而语,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介的融合成为现实乃至大势所趋,因此,需以发展的眼光,置身媒介融合的视野及语境中,来探讨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首先,广播电视研究应正视并重视出现于该领域的融合活动,以透过实践层面的归因分析与经验总结,从学理上为“学”的建立打下基础;其次,当广播电视领域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现了新的现象时,原有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构思路及方法必须更新,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等都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媒介融合这一现实的关照,将不仅利于避免书斋学问,更能在新的语境下为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更为合理的研究范式。

总之,对于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上述理解与思考,旨在建立一个基于“术”又与“术”和谐统一的“学”。

二、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生培养之思

如果说建立独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可有力反击“广播电视有‘术’无‘学’”的言论,那么对于广播电视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反思则旨在反击“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的说法。

广播电视学科的建设发展与高校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无“术”,缘于该学科的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大都脱离广播电视实践,这一问题尤其存在于研究生培养中。由于大多数开设广播电视学科的高校均只招收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其研究又常与广播电视实践活动脱钩,如此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广播电视研究则难免会被认为有“学”无“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理解与思考在于,要证明或实现广播电视学科的有“学”有“术”,除了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实践这一基本要求外,广播电视学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设置与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为例,除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外,该院系于2009年底成功申请到广播电视(电视编导)专业这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开设资格并自2010年起招生。该专业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培养此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使理论涵养在与实践操作的互动中得以提升。从长远来看,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设置对于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尚不成熟的广播电视学科而言,此举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摆脱有“学”无“术”的批判,从而向着更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迈进。

当然,需强调的是,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都要在研究中兼顾学理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广播电视学科“学”“术”并重。而对二者加以区分,旨在有所侧重地为该学科的不同分支培养人才。

三、广播研究缺失之思

事实上,上述两点思考已基本可反映出笔者对如何使广播电视学科有“学”有“术”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此外,就广播电视学科的相关研究而言,笔者的思考还在于广播研究较之电视研究的缺失问题。

这一点在数字中显而易见。通过中国知网,以“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分别有34851条、100549条、11453条记录,进而可得出,仅关注广播领域和仅关注电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有22598个、89096个,后者几乎是前者的4倍,可见,广播研究缺失严重。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广播媒体,还是处于媒介融合浪潮中的现代广播,都应被给予同电视一样的重视。若将研究焦点如此偏颇地聚在电视领域,那么广播电视学科就无所谓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继而“学”“术”问题便无从谈起。

可以说,在“学”“术”并重的发展道路上,广播电视学科任重道远。

注释:

1.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7-48页

2.谢鼎新:《试析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架构》,《现代传播》,2008(2),48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 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 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

上古神话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汉赋 唐诗 晚唐五代词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左联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 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 新形势下 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 和主要任务 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央视国际 齐越 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7篇

初识庐山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近年来,被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牛”的专业。

就其能够“牛”的原因,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看:一是工作性质。“无冕之王”的美誉令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指数很高,该职业所链接的专业也随之凝聚更多的人气。二是就业范围。毕业生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三是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具体来说,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要求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商品流通的日趋频繁,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很多院校在中文系或新闻系都设有广告学专业,也有少数院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广告学的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探讨传播的学科,一般设在传播系,也有少数院校设在中文系。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美学等。

别有洞天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报社、电视台等,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如果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对新闻热点比较敏感,同时文笔又很好,且善于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非艺术类招生,分数线较高,报考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很激烈。

广告学专业文理科分开招生,理科生招收的较少,大约是所招文科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招生范围并不覆盖全国,在各地区招生名额不同。广告学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其中的广告设计方向属于艺术类专业。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急需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业人才。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广告学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五大类:文学文化类、写作类、编辑类、出版及文化经营类、现代传播技术类。毕业生既可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还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淘金地带

【综合性院校】国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力量较强的综合性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近几年也在迅速发展。此外像河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北华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大学、济南大学、渤海大学、三峡大学、西南大学等也值得报考。

【师范院校】很多师范院校像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也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媒经济 理论结构 广播电视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广播电视传媒现在的结构模式基本上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1983年,国家广播电视部根据党的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的要求,召开了中国第十一届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现在,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可见,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既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盏指路明灯。正因为这样,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一方面是广播电视广告业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报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率先起步促进了广电人把广播电视经济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于1984年开始了“广播电视经济”的研究。到199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结构模式是在2000年以后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

一、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与我国的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一样,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所谓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也就是我国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在我国传媒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已基本形成。其中的第一个“1”是指传媒经济中枢理论,“2”是指传媒经济造血理论与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第二个“1”是指传媒经济纳新理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依据“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的要求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国的整体传媒文化产业。

传媒经济理论系统涵盖的十大基础性理论是引领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核心理论、路标性理论。这十大基础性理论主要是: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中枢理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一种引导性理论、灵魂性理论、宏观性理论、聚集性理论、共享性理论、中心性理论、主导性理论,它一方面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媒介和科学开展传媒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又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感悟传媒现象和自己的传媒行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阐述传媒的性质、功能、走势等传媒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是阐述传媒运作的具体技巧,但是它可以引导传媒人通过自身对传媒经济中枢理论的感悟而创造出具体的、具有特色的传媒经济的运营技巧。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造血理论。血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它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血”。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血”是从哪里来的呢?简单地说是从传媒产业经营活动中来的,若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它是由传媒人在传媒经济造血理论的引导下创造出来的,是以传媒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市场营销理论。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与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传媒经济生命理论链条上的两个环节,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创造价值(造血),传媒经济的输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实现价值(输血)。传媒经济输血理论是从医学中的“输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理论。输血理论是当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采供血理论和输血理论两个部分。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的实质就是借鉴医学领域中输血理论提升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任务主要是:(1)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传售各类传媒产品;(2)监督和检查传媒产品的质量;(3)实现传媒产品的价值,保证传媒产业功能和传媒事业功能的实现。

传媒经济纳新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传媒经济纳新理论是根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态现象以及传播媒介生存、发展、壮大的实践要求形成的一种理论。我国有一个成语,即吐故纳新,其原意是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后来,人们常常把扬弃旧的、吸收新的行为称为吐故纳新。一个组织要永葆青春,就应该不断地吐故纳新。同样,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实体也必须吐故纳新,只有这样传播媒介才能永葆青春,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地、更好地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但是,传播媒介的吐故纳新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吐故纳新,又是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所谓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主要是指传播媒介实体应根据传媒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那些不适应传媒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媒生产关系,绝不是取消某些传媒实体。比如我国的报刊、广电等传统传媒可以借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传媒的孵化器作用,推动传统传媒实施吐故纳新,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传媒的网络技术含量,实现了传统传媒的吐故纳新,另一方面借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整体传媒文化的融合,为推动我国整体传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方位地发挥整体传媒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做好了传媒体制上的准备。

二、广电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形成过程

(一)广播电视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始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现在可区分为两个阶段:1.广播传媒单一事业功能发挥作用阶段。1940~1980年的40年间,我国广播传媒和1958年5月1日开播的电视传媒(1958~1978年称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后改称中央电视台)只执行单一的事业功能,否认广播电视传媒的产业功能。2.广播传媒事业功能与产业功能共同发挥作用阶段。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在功能上开始由单一的事业型功能转变成为两种功能――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可见,我国广电人对于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是从认知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开始的。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是一种传媒现象,广电传媒二重性是传媒本质的体现。根据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其现象开始的。可见。广电人对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过程,是认识规律的一种体现。

随着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内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学理论开始萌芽。1979年初,当我国的电视传媒广告经营问世以后,电视传媒产品经营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了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的萌芽,197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肯定了传媒恢复广告的做法,并作了具体规定。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信息。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先后开办或恢复播出广告节目。

在此情况下,人们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能否创收(即经营收入)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观念开始动摇。正当广电人困惑和徘徊的时候,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于1983年3月13日~4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经验,讨论和确定了广播电视传媒改革的基本方针,会议指出:要“自己走路”,要“以宣传为中心”,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要“四级办节目、四级混合覆盖”,要“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财源”,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985~1991年的六年间是我国整体传媒经济元素发现最多的六年,也是广电传媒经济发展最快的六年。在这六年间,就传媒经济元素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认真讨论,进而科学地确定了哪些是传媒经济元素,哪些不是传媒经济元素。比如新闻就不是传媒经济元素,它是新闻学的核心元素,但是,也是发展传媒经济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六年间,在广电传媒经济理论上确定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等传媒经济理论元素;在广电传媒实践上,于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经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广东省委的批准成立,其办台方针是:“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呼号为:“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从此时起,中国大陆第一个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用全新的广播方式开始了播音。1990~1993年,我国相继成立经济广播电台14家、经济电视台10家、有线电视台12家。

1992~1995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广电传媒开始进入了市场。

1996~2002年,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博弈进入高潮。1996年5月29日,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事业集团宣告正式成立,并宣布从即日起中国传媒业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在传媒理论界也开始了中国传媒集团应该是产业性还是事业性的博弈。1999年6月9日,中国第一家城市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此后,中国传媒集团性质的博弈进入高潮。2000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家省级广电传媒集团――湖南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传媒事业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挂牌,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管理体制和事业性运行机制“重大改革”的全面展开,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化运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以后,一方面广播影视事业集团的弊端日渐暴露,另一方面广播影视产业的优势在“夹缝”中有了一定的发挥。为了促进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产业化年”的口号。2005年1月,广电总局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不再组建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对已组建的广播电视事业集团改为“总台”,同时对“总台”进行“产业化”改革,并恢复了建立“制播分离”制度的政策。2005年以后,广电总局没有审批一家广播电视事业集团,但是有相当多的省市成立了与“总台”并行的“广播电视台”。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安徽、黑龙江、湖北等省成立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正朝着传媒融合化、一体化以及整体文化的方向稳步健康地发展。

(二)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广电传媒经济同我国整体传媒经济一样,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1.广电产业经营已市场化。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广电传媒产业从“无”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再到产业化经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在它的变化过程中,我国广电传媒人创造了许多广电产业经营市场化的经验,其中有两种广电传媒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定要写入传媒经济发展史的,因为它体现了广电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这两种广电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是由央视传媒人创造的黄金传媒资源广告招标式的广电广告产业经营模式;二是由湖南广电传媒人创造的用广电经济活动塑造企业形象的传媒产品经营模式。

2.广电传媒经济政策已逐步走向完善化、科学化。从整体传媒经济来看,比较完善的、科学的传媒经济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实施这些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如果把我国制定的传媒经济政策细分一下,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辅助类政策,即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解决报纸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所采用的政策;其二,事业类政策,即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2年间制定的关于传播媒介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其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即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的《人民日报》等八家在京新闻单位可试行的一种办报模式;其四,产业类政策,即在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的博弈中以渐进式态势逐渐走向完善化、科学化的传媒产业政策。这类传媒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中央37号文件确定的“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三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之路的论述。十年来,我们在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就是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手抓,两加强等,并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全面阐述了我国传媒文化产业政策。

3.广电经济理论已体系化。基于整体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广电经济理论也已体系化。所谓理论体系一般是指基于某一公理的演绎。传媒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就是基于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营规律而形成的一种被社会认可并能指导传媒组织或机构实体依据传媒运营规律持续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传媒经济理论基于的一种“公理”。对于传媒来说,这一“公理”就是传媒二重性理论,它是实现传媒经济平衡发展的支点理论。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只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平衡。因此,保持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有效开发传媒资源是传媒人追求的基本的价值目标。但是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是相对的,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传媒人为了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必然追求新的传媒平衡并努力保持这种平衡,因为平衡可以表明传媒业已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统一、和谐、一致,标志着传媒业已在原有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平衡与不平衡的博弈进入了一个高水平的平衡。传播媒介同其他事物一样,就是不停地从不平衡进入平衡,循环往复,进而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可见,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化必须具有三组基本的传媒经济理论系统,即传媒二重性理论系统、传媒资源理论系统、传媒平衡管理系统。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内的这三组基本理论系统的科学结合度是决定传媒产业发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传媒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4.广电经济活动制度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制度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特别是广电传媒更加强调公有制。后来,随着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发展,除在传统传媒领域仍然坚持公有制外,在新兴传媒领域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

就传媒经济活动制度来说,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传媒经济活动的主体已经多样化,既有公有制性质的实体,又有集体性质的实体和个人。但是大部分传媒经济活动是由传播媒介主办和发动的。

就传媒管理体制来说,当前的传播媒介基本上是以事业性管理为主,产业性管理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但是,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来看,传媒文化产业在整体文化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决定其产业化管理所占的比重将会增大。具体来说:(1)报业传媒将实施“三分开”的管理体制,即产事分开、产政分开、管办分开。通过“三分开”的管理体制的实施,一是改变报业的高度垄断状况,二是纠正“千报一面”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实施“三分开”管理体制以来,虽然推广较慢,但是效益还比较理想,因为“三分开”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报业尽快转企改制,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报人办报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报业资源,有利于改变过去“千报一面”现象,是报业传媒体制改革的最佳途径。(2)广电传媒应实施“制播分离”制度,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业界率先提出来的改革设想。经过18年的反复实践,证明这是广电传媒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3)我国的网络传媒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实施传媒产业化经营,充分调动各类网络传媒的积极性。

总之,根据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营好公有制传媒产业的同时,支持和扶植民营传媒产业公司的发展,以便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促进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5.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传媒经济理论作为一门专业课走进大学课堂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其中作为一门知识课较早走进大学课堂的应该是《广播电视经济学》。所谓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就是说《广播电视经济学》作为一门新专业不仅已经走进大学课堂,而且从1995年起,我国的一些高校已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开始招收传媒经济学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还招收了我国第一位传媒经济学博士后。从此,传媒经济学就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常设课程,既有规范化的《传媒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又有相应的《传媒经济学》教材建设,传媒经济教育已被纳入到了我国规范化教育的行列。

三、未来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未来我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即树立科学的整体文化观,深化城市广电传媒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转企改制,促进广电传媒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我国未来城市广电传媒发展的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只有从整体文化的角度和整体传媒文化的视野去改革城市广电传媒、去发展城市广电传媒,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才能够快速发展,才能够大发展,否则,企图把城市广电传媒做强做大是不现实的。现在,根据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化整体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理论环境都已具备。对于我国城市广电传媒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抓住机遇,既要在宏观上弄清楚我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大好形势,又能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转企改制,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中国整体文化特色的新的城市广电传媒将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思想,它一方面科学地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文化法制建设、文化市场培育等都作了全面部署;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并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次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党的十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快车道,有关“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日渐明确,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日渐完善。这种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已为深化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传媒生产力做好了准备。

从文化和文化产业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楚了要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就必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就必须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传媒文化产业。

任何一种传媒产业都是传媒文化产业,都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其发展受着两种力量的支配,即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支配,特别是受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传媒经济活动是所有传媒活动基础,因此,传媒经济的发展同样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以及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作为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力量是永恒的,但是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活动的支配力度是同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和驾驭度相联系的。那就是说,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越深、驾驭度越娴熟,传媒经济发展就快些,反之,传媒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慢些。但是,还应该明白:从总体上来看,不管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如何,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作用是不会改变的,这是真理,是不可怀疑的。作为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支配力度通常是指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传媒自身的力量,即传媒文化生产力或传媒技术的作用力。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产生了许多新传媒,而且也促使传统传媒焕发了“青春”,衍生了新的生命力。现在,我国的传媒经济在传媒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的支配下,不仅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它正在促使我国的分散性的传媒文化、“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传媒大文化的方向发展。分散性的传媒文化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机构“林立”和在传媒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造成了传媒实体的“小而全”“大而全”和“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整体传媒文化功能的发挥。造成我国传媒文化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的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二是由于观念更新的滞后性。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造成了我国长期的单一纸传媒文化独占鳌头的传媒文化模式,不会与新传媒合作,更不会与新传媒分享传媒资源,于是,当一种新传媒产生以后不得不另立炉灶,实施分散化独立运营。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新传媒越来越多,形成了我国目前多传媒并存的局面,或者说是多传媒割据的传媒结构。观念更新的滞后性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组织职能发挥的局限性和组织职能的相互制约性,使本来就具有局限性的我国传媒文化组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耗,既影响着传媒文化组织职能的发挥,又影响着我国传媒文化的发展。根据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的经验,要改变目前我国传媒文化现状,必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本精神,不断提高传媒融合的品位,在实现传媒高层业务融合的同时,积极推进传媒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和传媒文化机构与相关宏观文化机构的融合,逐步改变我国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的现状,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即整体文化。

实现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大文化”的转变,是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聚合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也是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对于传媒文化经济与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的关系问题研究的较少,只是在传媒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中、在传媒经济整体理论体系的研究中以及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研究中,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给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从现在起,特别是党的十以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是:在已创立的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整体传媒经济理论和文化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大文化”观统率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指导传媒文化经济理论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去解决传媒文化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这既是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也是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重心。

城市广电传媒是我国广电传媒产业的基础性产业,它具有数量多、差异大、资源丰富等特点,它既是我国城市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又是我国城市文化产业主体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过程中,城市广电传媒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对于整体广电传媒文化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的发展以及整体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要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把握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对于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把握传媒生产力就是传媒文化生产力,它是我国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在理论上,一定要明确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城市传媒资源整合的一种主导性力量。

其三,在资本运作上,一定要面向资本市场,充分利用传媒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盈利点多、资源广泛等优势,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率,满足社会投资者的需求。

其四,在广电传媒产品的经营上,一定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广电传媒产品经营者可以借助于传媒产品品牌的力量占领市场、获得盈利,促进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必须强化品牌策划,必须打造那些具有本地特征的传媒产品品牌,打造那些贴近本地受众文化心理和审美诉求的传媒产品品牌,用这些品牌产品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五,在城市广电传媒资源开发策略上,一定要注意其层次性,既要重视对重点资源的开发,又要避免对资源的浪费;一定要注意提升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规模化,这是实现城市广电传媒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关键。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学 双语教学 广播电视史

2004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需要媒体人塑造全球化的国际化形象,这就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在以培养与国际信息时代接轨的传媒人才为目标的指向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决定在传播学科的特定课程中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展开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可行性的研究,并探索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一、“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即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教材知识点零散

“广播电视史”是一门以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W生为教学对象,以世界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由于学生刚结束第一学年“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加之课程的课时有限,“广播电视史”课程的教授重点集中在外国广播电视发展史部分。国内关于外国广播电视史的可选专业教材不多,一般把广播电视体制与广播电视节目独立成章,有的则主要以国别史的形式介绍。可见,各类教材虽各有所长,但与广播电视史的教学体系难以匹配。

2.教学案例陈旧

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缜密严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实践学科,信息替换率高,而中文教材的案例更新速度迟缓,涵盖内容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学生产生课程学习和理论实践的疏离感,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经常感觉所学知识还没毕业已经落伍,正是这个原因。

当课本案例还在歌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媒介的兼并事件,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境时,当前的广电发展已是另一番景象:

①以Netflix为代表的网络流媒体在2013年就以旗舰剧《纸牌屋》、黑暗青春剧《铁杉树林》、黑色幽默剧《女子监狱》占领“年轻的战场”,随后推出的《马男波杰克》(2014)、纪录片《主厨的餐桌》(2015)、《制造杀人犯》(2015)都彰显出网络流媒体高品质的剧情节目制作水平;

②传统的情景喜剧、真人秀进入疲态,2015年美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片恐慌,他们在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艾美奖的提名颁奖中联合敌对Netflix的电视剧,采取抱团取暖的作战方针,如DC+CBS+CW电视网2016年推出《女超人》和《闪电侠》的交叉剧;

③在这样的年代,部分电视制作人绞尽脑汁创造全新的电视剧类型,例如根据O.J.辛普森案件改编的系列电视剧《美国罪案故事》(FX),纪录型新连续剧《纽约灾星》(HBO)。

新的媒介发展状况往往国内媒体还未关注,只能依靠接触英文原版新闻材料,浏览国外新闻网站才能获取。

二、“广播电视史”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课程设置

相对于“传播学”、“新闻学概论”等理论较强的基础专业课程,“广播电视史”课程教学关注的是广播电视产业的历史概览,要求学生掌握令广播和电视成为主导性传播样式的事件、人物、节目和企业,跟进技术的新进展,了解包括播客、网页等在内的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复杂影响,在YouTube、Podcast、iPhone等新型传播模式到来之际亲历广播电视的革命性改变。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熟悉各国广播电视制度,分析广播电视案例,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业历史与前沿。因此,“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教学较少涉及专业词汇,英语作为辅助语言工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英语材料的阅读提高英语能力,为下一阶段培养国家化的新闻人打基础。

2.师资条件

“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精通传播学专业知识;其次,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表达水平。担任“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具有交叉学术背景(英语、传播学双学科背景),或者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学生外语水平

“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四年制本科大二第一学年的学生。对于经历高考的历练又即将面对英语四级的学生来说,“广播电视史”的双语教学正是增强自身英语能力,提高外语运用水平,把十几年的英语科目学习融入提高专业素养中的好机会。

三、“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授课方式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二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与英文相结合;三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英文讲解。“广播电视史”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还应该看实际教学情况。

1.教材的选取

在教材选择上,“广播电视史”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史,同时会介绍其他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英文原版书几乎都是把美、英两国的广播电视史独立编写成本,如Routledge出版Andrew Crisell撰写的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Second Edition),该书主要论述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而Focal Press出版Robert L. Hilliard和Michael C. Keith撰写的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 (Fifth Edition)是按年份编写的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从书本对学生的实用角度出发,教学内容涵盖两本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两者,所以要求学生参考中文教材的内容阅读两本外文原版书。

2.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学习

在“广播电视史”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预习次日所教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以全英文的方式出现,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英文信息的反复记忆理解,另一方面在课件上精炼课程内容关键词,强化教学效果,督促学生课后利用关键词回忆课程内容,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标题超链接信息,一节课课件讲述的内容有限,可以把在国外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新闻标题呈现在课件中,通过导语的介绍鼓励学生课后细节化阅读新闻案例,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能力。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它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新闻传播学科的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特色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摸索出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广播电视史”为起点,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Andrew Crisell.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M]. London: Routledge,1997.

[2]Robert L. Hilliard and Michael C. Keith. 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M]. Netherlands: Elsevier,2010.

[3]Gary R. Edgerto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Televisio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4]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陆生.走进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璐, 赵若英.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6).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在电视资本运营的探讨中,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该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册中,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13个基本门类之一。隶属于这一门类的音像、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都被视为可以上市经营的各二级产业门类而名列其中。这个分类的出台,向中国广播电视业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明确承认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经济产业门类,二是明确宣示了广播电影电视业可以上市经营,三是已经上市的广播电影电视电视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9]其实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中央两办相关文件的精神是存在某些冲突之处的,一是在对待国外资金的态度上,二是在对待上市问题的态度上。这两个问题所反应出的,实际上也是广电行业推行集团化,实行产业改革后最终属性的判断问题,也即是“企业”还是“事业“的问题。其实,从1999年6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算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是隐藏在产业化和集团化浪潮之后的软肋所在。这个问题或明或暗地始终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推进,也是向制约广电集团化更高层级和更稳健姿态发展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也是困扰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最大问题和理论探讨的症结所在。

无锡广电集团在成立之时,实行的就是局机关和集团合一的运行体制,行政与业务混杂,事业与企业管理双轨并存。在无锡广电集团成立一年后,2000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正式向全行业推行广电传媒集团化建设进程。从这时开始到2004年12月,广电总局叫停集团化浪潮,在五年时间内,中国先后成立了20余家广电传媒集团(包括电影,见下表)。所有这些广电集团,在各种力量的角逐中逐渐形成了局台合一、集团/台合一、独立事业法人、保留行政建制但无法人资格等各种各样的运营模式。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广电体制改革效果的现实挑战。有学者敏锐地撰文指出了隐藏于这些乱象之后的原因,认为其一是电视作为媒介平台和广告平台,在经济利益公益属性二元对立状况下矛盾的市场定位,其二是作为广电管理部门在事业企业属性尚未最后理清并形成恰当处理方案的时候,就以行政手段促进了集团化浪潮的迅速推进,这些简单的叠加虽然促进了电视传媒“做大”的现象,但却并未产生化合作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磨合成本超出了想象。“集团负责人头衔多了几个,党委书记、台长、管委会主任集于一身。从资产规模来看,确实是大了,但从内部来看,多数集团存在机构重复设置、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有的集团搞所谓有两个主题、一个板块(主体是集团,两个板块是事业板块、企业板块),部门两三套重叠设置,员工中间收入互相攀比,广告经营与节目公开,相互指责,如此这般的集团怎么能起到整合的效果?”[11]可谓见解深刻,一针见血,点中了广电集团化浪潮化乱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利害冲突和体制弊端。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宣布不再组建新的广播电视集团,并对已经组建的集团进行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对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反思与调整。随着这一决定的出台,北京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在2005年3月进行了结构调整。原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所属的两台、音像资料馆和广播电视监测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运营,而其宣传与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也交由市委宣传部和上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对于全国已经成立的众多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提出若要保留单位的事业属性,就必须剥离集团内的经营性资产,并建议将集团更名为广播电视总台。在对以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论者陈正荣在文章中指出在现有甚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电体制的产业化改革都将难以取得大的进展,从而进入集团化浪潮的“冷冻期”。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电视台事业/产业的一体两栖功能很难断然分离;二、实际运营过程中节目和广告难以分离;三、于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导致广电业管办在运营层面也难以分离。[12]正是由于以上这些难以彻底厘清的关系,迫使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不得不暂时放缓,甚至停顿一段时期。

中国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集团化现象,不但引发着大陆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台湾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这其中,台湾政治大学赖祥蔚博士的学位论文《中国大陆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彭怀恩/关尚仁指导,2002)最值得关注。在这篇旨在研究中国广电集团形成动因的论文里,作者从全球经济和媒体产业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入世”背景,探究了中国广电集团何以出现,以及政府层面为何提出集团化政策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大陆广电集团的形成同西方媒体集团多出于市场自然形成的模式不同,它们受到的助力更多的是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合力,来自国家政治层面的主导性因素更多一些。这篇论文以政治经济学为切入口,结合经济学家Mosco的理论母数与结构化理论、发展国家论、新制度论等论述,对中国广电集团化进行了别具视角的分析。除了这篇博士论文外,赖祥蔚还先后发表了《湖南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大陆研究》46卷第4期,2003/07)、《广东广电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台湾铭传大学“掌握学术新趋势接轨国际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12/18),分别对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成因和广东省组建广电集团的可能性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分析了集团个体和整个广电行业结构之间变迁的相互影响,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及娱乐化的审视维度上,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此外,这一时期专门以广电集团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或博士论文还有王宇的《中国广电集团发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博士论文,曹璐指导,2002)、虞国胜的《中国第一家广电集团的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及陈炜的《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等专门著作。

除了对集团化的理论反思,对同时推进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也有学者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复旦大学李良荣在文章中认为,从1996年开始的整个中国传媒业的重头戏就是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其目的是使原来单一的传媒结构变得多元化,从而改变媒体的增长方式。可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一状况似乎并没有出现。电视频道专业化不但没有带来电视的大发展,反而造成了新矛盾的不断涌现,不同频道同质化、专业频道大众化以及由过度竞争导致的成本高涨、收入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13]另外一些学者则从公共领域和社会服务职能出发,对中国电视的产业变革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产业化所引发和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远不止经营层面,它还辐射渗透到了媒体文化的方方面面。《现代传播》与《新闻大学》开辟专栏,对公共电视问题进行了讨论争鸣。郭镇之、石长顺、谢勤亮等人都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将电视产业改革的讨论由单纯的经营层面扩展深化到了思想文化领域。[14]

面对一片质疑之声,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电视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仍应继续前行;并在对前一阶段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事分离、政企分离、制播分离”的鲜明观点。[15]现有集团事业/企业“一元体制,二元运作”模式,是很难产生真正地竞争的。“‘一元体制,二元运作’运行模式更适合作为一种媒体转型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不应成为长期性运营模式的制度基础。……对于传媒集团的来说,必须意识到目前进行的重组也只是其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迟早都要学会在没有垄断特权庇护下的市场化生存。”此外,文章还对国有资产和产权清晰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如IPTV的经营问题、社会民营资本参与节目制作的问题、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问题等。

对中国电视产业变革十年来所发生的理论争鸣与实践变革进行总结与回顾,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还并未就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运营,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改革结论,而这,也恰是制约今天电视产业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阻力所在。

[注释]

[1]国家广电总局文件《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12月30日),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4年卷)。

[2]刘志远:《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载《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5日第五版。

[3]赵化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4]王政林、周建明:《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3期。

[5]李岚:《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1期。

[6]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第105号文件。

[7]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第34号令。

[8]李晓枫主编:《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253页。

[9]陆地:《资本市场与中国电视产业关系的转机》,载《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1]同上。

[12]陈正荣:《集团之后,电体制向何处去?》,载《董事会》2007年第1期。

[13]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载《新闻大学》2006年夏季号。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史;扩容;受众主体;大历史观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不仅兼有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例如传递信息迅速及时、声画同步等,还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大、海量存储及全球传播等独特优势。凭借这些优势,网络在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的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广播)电视传媒“老大”的地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其既有的传播理念与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在竞争中既相互融合又渗透发展,已成为电子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网络的崛起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把以广播电视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广播电视史学置于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一系列新的视野亟待开启。

一、网络媒体使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领域“扩容”

在网络传播出现前,“广播电视”的概念被界定为“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播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编制的声音或音像节目转换成电子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等方式公开传播,人们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接收装置收听、收看。”①

现在,随着各网站(而不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声音与图像以网络传输、以网络计算机接收这种新手段的加入,广播电视传播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过去较为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如今变得交叉混杂,“广播电视”的原有概念限定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广播电视在网络空间的扩张,必然引起相应的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网络传播出现后,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为求未来生存计,纷纷开办了网上广播或电视。与此同时一些非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也在积极开辟网上音乐广播、网上电视等传播业务。截止到目前,有些电台、电视台网站已发展成为用户点击率极高的知名站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网站等)。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国就有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和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上网。②借助这些网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浏览或互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问,广播上网,还叫广播吗?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电视上网,还叫电视吗?

有观点认为,确立一种传媒是否叫做“广播”,需依据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而定,如点对面的传播形态,平民化的传播媒介等,而目前的所谓“互动式广播则基本上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因为网络传播者仍然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他们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③因此,这种观点强调,目前的网上广播依然属于广播的范畴。也有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反对将网络广播电视称作广播电视,而干脆把网上广播电视与其他商业、政府网站统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这一争论目前仍莫衷一是,在此暂且置之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广播电视却肯定是要与网络联手走媒介融合之路。据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电视的主要模式将是由单向电视转变为“网络传播交互电视”,而新世纪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将主要在网上进行。④

如果说网上广播电视可以不再归属“广播电视”范畴,那么广播电视的另一未来存在形态——“交互电视”(或称互动电视)是否该划归此类?——电视依然是过去的电视,无需电脑、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路;惟一需要的是一个数字或模拟的机顶盒,一个遥控器或无线的键盘。利用以上设备的转换和接入,观众即可通过电视机浏览因特网,参加社区和全球“闲聊”,接收电子邮件——刚刚卸任的香港卫视执行主席Gareth张认为,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急速发展,电视能比电脑更好地进行因特网运作,尤其是在电脑还不多的地区。因为“因特网没有内在的因素非要求用电脑才能上网”⑤。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攻克,“交互电视”已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家庭出现,并将很快推及全球。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受网络影响,恐怕以后的广播电视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原来意义上的纯粹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史研究者如果只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研究领域,而拒绝拓宽关注视野,势必使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超前于理论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还将陷于“领地缩小”甚或“家园失落”的尴尬境地。

目前,已有人在研究“新媒体电视”、“网上广播”、“网络广播的数字化生存”、“交互电视”等课题,“广播电视史”研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扩容”,是否应该把网络广播电视包括在未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答案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虽然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加入网络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但就目前状况看,网上广播、电视和电视的网络化传播依然具有明显的广播电视属性,依附于原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展;而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大多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分支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况且,受网络影响,广播电视的节目栏目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与广播电视已成水融的发展态势。若硬要人为地把二者区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后面还要论及,此处暂不赘述。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广播电视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单向发送的广播电视。它最终必将独立出去,并具备自己鲜明的媒体特征,“新”、“旧”媒体甚至还将面临再次的分化与整合。到那时,网络媒体的名称与所属范畴如何确立,则需另当别论了,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把年轻的网络广播电视纳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等缺陷;还可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考察,从中发现媒体交替过程中彼此相互借鉴与影响、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对于广播电视的历史研究而言,可谓有多利而无一弊。

二、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拥有一网计算机,研究者不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各种网上搜索,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馆际、跨国界的网上文字与图像阅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双向传播功能,已为以计量化方法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在网络传播中,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寻求和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即是说,每一个用户都同时担当着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双重角色。“电脑的显示器与电视大同小异(外型看起来就是一个‘电幕’),但当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Internet与以电视(传统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差别,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模式的根本差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⑥可以说,无论是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还是对其历史的研究者而言,没有哪一种理论,也没有哪一种号召会比网络更能活生生地展现“受众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网络传播使“受众”主体和传者主体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受这种观念影响,有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开始自觉地把“受众”参与传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受众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0年4月,为纪念其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开播7周年,也为增进节目制作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征询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意见与希望,电视台与网站联袂出手,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交流汇聚一起,为实现其“将沟通进行到底”的初衷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对话》,也通过网络反馈,挑选现场参与观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这种受众参与和对传播效果的重视还会随网络的发展而加强。相应地,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也必将被提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纳入广播电视史的研究视野。

回顾新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史学研究,多偏重于从社会政治的视角,考察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重的是在时间流程中,描述某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形。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即受众反馈情况却往往涉及较少。如此治史,自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我们知道,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直到新时期以前,广播电视史研究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学科规范和学术方法较为含混的状态;(撇开民国时期尚未成型的史学研究不谈,)解放以来,国家逐步走向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时期,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多种功能逐步被简化为单纯的“党和政府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电视传播主要是服从于中央的各项部署,对于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需求则较少顾及。在这种以实现“上情下达”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面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不会成为广播电视传播者追逐的最高目标。因此,改革开放以前,广电传媒有数的几次受众调查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受众来信与来电往往成为检验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因此,对传播效果的科学考察和对受众的反馈研究自然难以进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导致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史学“传统”:当牵扯到具体的节目栏目沿革、受众反映、社会影响等问题时,往往语焉不详。

当然,中华民族重总体、宏观的思维特点,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传统等,无疑也是导致这种史学传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联手发展,为以计量化方式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谓计量化,即自觉、系统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理论方法进行历史的描述、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新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发展迅速,但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的事业,所以一般仍局限于个别高校和某些专门的舆论调查机构。而在网络形成后,这种调查活动将变得轻松易得;各网站可通过在网上的调查问卷,或统计用户点击率,判断节目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还可通过设置用户联系信箱、BBS(公告栏)获知用户的真实感受;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反映及时调整节目栏目,以适应他们的欣赏口味。而受众的有效参与,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链条中一个必经环节,为以受众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数据和资料。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调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受众调查中的分析得出的收听收视率情况进行的。试想,若从节目接受者的视角,回溯中国广播电视80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是否会发现历史的另一半面孔呢?比如,研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受众的反应,统治时期广播承担的社会角色,或者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着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广播电视存在形态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和“以史鉴今”,为探讨广播电视的未来走向提供借鉴。当然,要想对几十年前的受众进行补课式收听收视调查,时过境迁,未免强人所难,也不具可操作性;但作为广播电视史学工作者,注重在这方面做些查漏补缺的工作,收集一些以往的文字记载,在广播电视历史研究中加以有效的重视和运用,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加拿大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指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与储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对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计算机互联网不但方便信息传输,而且使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自然地处于一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这种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必然使它的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

美籍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扛鼎之作《万历十五年》的中文版后记(1987年版)中,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其所谓大历史观点,“其中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即首先要注重于以长远的眼光,“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凡是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叙事不妨细致,而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既从世界的视角俯看历史,又出入其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条分缕析。也即是说,只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登高望远,才可以见微知著,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

受黄先生“大历史”观的启示,笔者不禁想到,我们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立体反映广播电视发展全貌的“大历史”观呢?在目前网络“网罗世界”、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这种“大历史观”的生成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所谓广播电视史学的“大历史观”,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层涵义:

1.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史首先就应该是其参与各方“俱在”的历史。所谓“俱在”,至少应当包括传者、受众、信息、媒介等。这一点上文已经述及,此外不再赘述。

2.应当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广播电视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的广播电视存在状态,实际上都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要求。而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演进也总是体现与反映着其动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状况的特点与要求。因此,要考察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就不仅需要从描述、分析广播电视业本身入手,而且也应该把其发展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3.要有一种国际视野,把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世界广播电视的历史格局中加以考察。(本世纪初广播电视的出现,已使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世纪末互联网络的崛起,更使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的世界。只要接通网络,“世界”便扑面而来。过去只能在书中通过文字间接体悟到的西方各国广播电视媒体,现在借助网络传播,都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CNN、ABC、CBS、NBC,甚至新近开播的美国互动电视OPENTV等。地球的确越来越像一个村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传播也越来越频繁。表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则是近年来对西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学习与借鉴,还有从技术到设备的引进与改造。这就要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学者,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大传播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媒体独立发展思路,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把握个案。比如,若从世界的眼光,打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我们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西方各国已经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推广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许多弯路。而站在这样的视角治史的结果,也会更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优势与局限,从而使广播电视历史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鉴古知今、鉴彼知己的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还处在童年阶段,它的未来发展也还需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内容,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7页。

②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年6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③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第131页。

④李幸:《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第73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邓小平新闻思想 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十分重视宣传工作。革命年代,邓小平关心和支持广播事业的创办,力争发挥其团结军民、瓦解敌军的政治宣传功能,为革命斗争助力;建设年代,邓小平题词勉励广播事业为国家建设鼓劲;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包括其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为改革开放开道。综观其一生,他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关于广播电视的一系列论述和指示、批示构成了指导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南。时移世易,精华永存。邓小平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对于处在新传播环境下的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发挥好广播电视事业在构筑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广播电视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创办、改革和发展

邓小平认为,“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①后来,他对广播记者曾说:“有些人字写得不好,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让人觉得也不怎么好,一旦印成铅字就不同了,印出来的文章让人看着也觉得写得好了;如果再让你们电台的广播员一念,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更好听,更有分量了。所以,你们不要小看广播,不要轻视自己,广播电台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多广播一些好的稿子。”②

广播具有无远弗届的传播优势,作为不要纸张的报纸,作为党重要的宣传工具,历来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尽管处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1946年初,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和时任军区司令员的一致认为,办广播电台是件好事,很重要,要抓紧办好,并及时指示解决好编播干部缺乏的关键问题,最终促成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1947年3月下旬,军大举进犯延安时,邯郸台成功接替陕北台的播音重任,从而粉碎了妄图掐断人民喉舌的阴谋,打消了外界的重重疑虑。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出人意料地批示拨旧币60亿元用作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新房建筑费,以改善西南台艰苦的工作环境。1951年,邓小平为西南台题词:“人民的广播事业,是传播政策、教育人民和同敌人斗争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一年来,在这一方面工作的同志们是尽到责任的,尚望继续努力,为更高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而努力!”③邓小平的题词不仅阐明了人民广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西南台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

1951年邓小平为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一周年题词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认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④1979年,邓小平指出:“从美国购买通讯卫星,应以彩色电视广播为主,覆盖全国为准。要普及电化教育,加速培养人才。”⑤随着电视大学在全国的蓬勃兴起,年轻的电视才拥有了大批观众,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先后确立了“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事业规模迅速扩大,电视一举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播媒介。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在改革的热潮中“中国电视新闻的播出总量和栏目设置达到了世界级水平”,⑥当时创办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知名电视栏目,至今引领中国电视新闻的潮流。

二、明确广播电视宣传任务,形成办好广播电视的指导方针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宣传工作须臾不可少。邓小平不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更有可贵的实践。1926年6月,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在该校《党员批评计划案》“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上,他写下“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⑦这一自我评价,在他《赤光》杂志、《红星报》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印证。在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时,邓小平明确提出“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宣传口号及所做的其他宣传工作,对创建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期间,邓小平按照的要求,能全方位地提供黄维兵团被困的狼狈处境,供撰写口语广播稿参考,利用广播来分化瓦解敌军,则显示他对宣传工作驾轻就熟的本领。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正确的新闻宣传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适应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要求”。⑧但“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⑨“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⑩邓小平这一明确的指示同样也昭示了广播电视在新时期的宣传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思想。

三、发挥广播电视多种功能,拓展广播电视服务范围

战争年代,广播不仅具有分化瓦解敌军的政治宣传功能,还具有为本军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1947年7月,邓小平在陕北台和邯郸台视察时提出:“部队过(黄)河后……希望你们的新闻和记录新闻,要注意适应部队的需要。希望你们办个对部队广播节目,我们这支野战军的战士差不多都是晋冀鲁豫的子弟兵,希望你们把家乡的好消息告诉他们。”邓小平的这一提法,本质上在讲广播应贴近受众、贴近现实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广播的业务空间,发挥其多方面功能。后来邓小平又指出,“领导同志和办报的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又是对上述新闻思想的进一步延展,同时也是“三贴近”原则的一个重要源头。

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站在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来考察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1965年9月,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办20周年(这是当时确定的纪念日,1980年以后将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改为1940年12月30日,沿用至今)题词:“高举思想红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服务。”在当时大讲阶级斗争的背景下,邓小平在题词中把广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放在为社会主义革命服务的前面,或许反映了他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

1965年邓小平为广播事业题词

1992年10月21日,邓小平肯定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专门谈经济,开办得及时。《经济信息联播》的时间虽不长,仅有30分钟,但每期的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邓小平的这一谈话,精辟地论述了电视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宣传,服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命题,而“这一问题当时正是电视改革的关键问题”。在此之后,全国各电视台所开办的经济节目越办越好。

作为大众传播事业,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承担着传播新闻、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使命,还具有提供服务、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邓小平一直强调,“力求把最好的精神粮食贡献给人民”,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他力排众议,使得许多优秀文艺节目走出禁锢,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国传播。1978年2月初,邓小平在成都市观看川剧优秀传统折子戏《拷红》《迎贤店》《评雪辨踪》后表示:有些剧目可以对观众演,也可以上电视。得益于邓小平的支持,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最早突破束缚,在广播电视中播出了川剧中一批优秀传统折子戏。同样,1978年春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赞美知识分子的话剧《丹心谱》,邓小平看了电视转播后说,这个戏是个好戏,才使得这出戏及其创作者转“危”为安。邓小平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谈话和指示,对恢复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作、增强文艺工作者的创造自信和活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强调文风问题不可忽视

邓小平对新闻工作有独到、深刻的见解,相关论述着墨不多,但含义深刻。并且,邓小平善于从大局出发,结合新闻传播规律,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工作予以指导。1978年11月27日,邓小平以副总理的身份接见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Robert・Novak),其间谈到了对和思想的评价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准备返回台里发稿时,邓小平又要求记者在广播稿里再加上一句“我们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善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思想”。其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严谨态度可见一斑。同样,1985年的一天,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谈及问题时,讲到不少以往的公开报道中没有的内容。对于如何报道此事,邓小平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说:“你们是‘自方记者’,是代表我们国家说话的,你们广播了,就表明是中国政府的意向,就让人民觉得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的内容处理起来一定要慎重啊!”邓小平这一谈话,充分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又界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地位与功能,明确了广播电视工作者展开广播电视宣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作为卓越的思想家和宣传家,邓小平的讲话、谈话以及著作,都体现着他质朴厚重、文字简达、新鲜有力的文风。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2012年,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对邓小平关于广播电视宣传文风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五、尊重广播电视工作者社会地位,给予亲切关怀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后来,他又强调“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正是在邓小平的关怀下,才恢复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作风。除此之外,邓小平还强调,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思想工作者是“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

邓小平对广播电视工作者非常尊重,在一些场合,他总是能愉快地应允记者们提出合影留念的请求。尤其是1989年11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时,当众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在这历史时刻,在场记者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和邓小平合影留念,他随即爽快地答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位女记者分别站在邓小平左右,其中一位女记者由衷感叹“像搀扶自家老人一样搀扶着邓小平的左胳膊”。邓小平对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指导,也会深入到具体问题层面。1983年,邓小平专门针对广播站普通知青李武强留学归国却遭到冷遇,多次反映情况却未能如愿一事作出批示,不仅促使其个人问题得以解决,也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8年邓小平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签名留念

六、以广播电视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改革开放

1978年6月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广播协会代表团团长坂本朝一时发表简短的广播讲话,既表达了世代友好的愿望,又不失时机地表达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日本的帮助的意向。1979年11月,邓小平为中日两国首次合作拍摄的电视剧《望乡之星》题写片名,这也是邓小平唯一一次给电视剧题写片名。一封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日本来信称,“邓副总理亲自为日中合拍的电视片《望乡之星》题字,说明中国为了加强人民之间的友谊对这部片子的重视”。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华莱士(Mike Wallace)电视专访。此后,邓小平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领导人的全新形象,加深了美国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处在承上启下的历史转折期,邓小平既继承了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因应时展实际,形成邓小平新闻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邓小平虽然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相关直接论述和指示并不是很多,但他所留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邓小平,要思考、研究、实践并弘扬他对广播电视所倾注的关怀和指导,进一步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与发展,并在践行伟大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

注 释

①⑨⑩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页、第28页、第28页、第32页、第1页。

⑦蒋永清 《邓小平一个鲜为人知的自我评价》,载2014年6月30日《北京日报》,第19版。

②⑤年鉴编辑部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邓小平同志与广播电视(续)》,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年第1版,第41页、第40页、第41页。

③赵玉明 《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67页、第71页、第7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08页、第295页。

⑥雷跃捷 哈艳秋 《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0页、第195页。

⑧童兵 《全党要高度重视笔杆子工作――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理论要点及其评价》,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年鉴编辑部 《邓小平同志与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7年第1版,第294页。

刘春秀 《、邓小平和与党的新闻工作》,载《新闻三昧》2001年第7期。

赵玉明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80页。

于广华 《中央电视台大事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82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81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的成长道路,经历了漫长的变化与发展。建国初期,广播文艺走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50年代,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自然也还没有电视媒体的出现。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大众的喉舌。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能充当配角。就那个时代的“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媒体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这个时期,我们的文艺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电视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的模式、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还要充分显示音像制作各方面的优势,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体现:1、“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2、“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3“、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4、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5、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壮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6、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7、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二、电视“传播”与“喉舌”意识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媒体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和技术技巧。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视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视台与电台一样,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4篇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市广电局的指导下,**县广电中心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软环境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以宣传为中心、事业建设为基础、强化管理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新闻内外宣、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今年,广电中心获2007年至2008年度全省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获县级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禁毒防艾工作先进集体,并积极申报了县级文明单位。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巡视员兼办公厅副主任罗建辉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深入调研,对**广电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听到听好广播、看到看好电视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宣传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是县广电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2008年广电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和全县工作大局,坚持团结鼓劲、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宣传我县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突破和新成果,为实现全县“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1、内宣工作方面:内宣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突出重点、展示亮点、解决难点,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以年,**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在做好时政报道等常规宣传报道的基础上,对县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要活动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一是做好全县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四次、市委三届五次和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的情况报道。

二是做好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克服困难,顽强奋斗,全力做好低温冷冻灾害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情况。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报道了全县社会各界情系汶川地震灾区,踊跃捐款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情况。

三是积极参与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是做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在全县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期间,**县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整体发动,紧紧围绕大讨论活动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周密的宣传报道方案,通过广播电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新闻前制作播出宣传标语,在两台开设了《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积极组织稿源,及时报道各乡镇、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最新动态,挖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亮点、典型,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做好迎奥运相关宣传报道工作。宣传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宣传,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宣传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并着力做好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宣传。

六是做好旅游节宣传报道。**县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以第四届文化旅游节活动为中心,以对外宣传为主攻方向,与省市台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根据各自特色、定位,创新和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方法,以鲜活的事实和丰富的内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集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旅游节系列活动,超额完成了文化旅游节宣传报道任务计划数,着力提高“钱王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中电合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香格里拉之声)、昆明人民广播电台、大理人民广播电台、丽江人民广播电台、迪庆人民广播电台、德宏人民广播电台、曲靖人民广播电台,组成强大的广播宣传报道阵容,开展了180分钟的全省大型连线直播报道。此次活动连线直播以“和谐**、魅力**”为主要内容,其间穿插当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水城汉代古墓群与“夜郎古国”、会馆寺庙、堂琅古乐、红军长征过**、斑铜工艺、铸钱局及**的名城、名镇、名山、名川、名人、名鸟、名吃等,同时还向听众介绍了这次节会的相关活动情况,通过这次“八方名嘴话名城”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宣传面,增加了**知名度,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是做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召开期间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广电中心两台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全力以赴做好全县扶贫开发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扶贫工作亮点,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及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在**的隆重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八是做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拍摄制作一部专题片,专题片采用纪实、采访、对比、旁白解说等叙述方法,通过大量的前后对照背景图像,全面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谱新篇”的宣传专栏,推出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宣传报道我县各项纪念活动,有计划地刊播背景资料、纪念文章、回忆访谈等,全面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时段播出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歌唱改革开放、歌唱**的歌曲。

此外,**电视台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筹划,先后开办了《为党旗增辉》、《建设纵横》、《政法之窗》等栏目,突出了“三贴近”和服务功能。**人民广播电台适时开办相应栏目,在原来开办的《**新闻》、《与你同行》、《科技文化进山村》栏目的基础上,开办了《扶贫攻坚在乌蒙》、《**旅游》、《关爱女孩》、《回眸30年,精彩**》等专栏,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我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播出了《亮剑》、《狼毒花》、《恰同学少年》等一大批革命题材的优秀剧目,全年共播出40余部,深受群众喜爱。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电视台本台共发新闻2285条,专题28部;**人民广播电台在本台播出新闻2186篇、专题38部、专栏58期。

2、外宣工作方面:外宣工作中,**县广电中心进一步加大与省、市媒体的综合协调与合作力度,通过精心选题,组织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县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通过不懈努力,今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了**电视台与曲靖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扶贫模式典型经验报道《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小资金有大作为》。这条新闻的播出,标志着我县新闻对外宣传工作历史性的实现了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节目的零突破,大大提高了**的知名度。**人民广播电台积极向上级广播媒体编发稿件,与曲靖电台合作的专题《中华一绝——**斑铜》于4月3日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之窗》节目采用,并在国际互联网上登载一个月,最大限度地宣传了**,扩大了**的知名度。

据统计,1至9月,**电视台在中央台播出新闻2条,在省电视台共播发新闻83条,预计年底可达到100条左右,可居全省前2位,在曲靖台播出新闻233条,专题12部;1至11月,**人民广播电台在在市台播出新闻791条,省台播出新闻8条。

(二)节目创优

在增加节目制作、播出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节目创优工作力度,创作出了一批质量好、有深度和影响力的广播电视作品,在省市级新闻、专题评奖中多次获奖。**电视台在全市各类电视新闻评奖中,先后获得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电台获得省级三等奖1件,市级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

(三)事业建设

1、抓好“866”工程试点村的广播电视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根据县委、政府要求,广电中心全面实施好“866”工程试点村的广播电视项目建设工作,为确保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在各项目点分别派驻一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技术员负责安装调试,为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认真抓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广电中心把此项工程当作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来认识,认真进行研究和部署,及时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项目进行选址、规划。通过努力,已于5月29日正式投入试播运行。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县城附近未通有线电视的12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共计7132户,29197人能够无偿收看到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标志着我县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阶。

3、抓好508个“村村通”工程项目点建设。根据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县拟建设“村村通”工程项目点508个。县广电中心把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广电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建设指标。经过努力,2008年6月争取到了508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国家要求采用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即每户1套地面卫星接收站,可以收看收听数十套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县广电中心已经按省广电局要求组织完成了辖区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测试工作,由于中央、省市目前建设方案未定,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4、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牵头,15个单位参加的2008——2009年度文化科技“三下乡”于2008年12月12日在我县举行。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这项活动,把“三下乡”活动当作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完成,多次与省广电局沟通协调。通过努力,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为支持**县广电中心做好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赠送**县价值77100元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包括工程型数字卫星接收机40台,卫星地面接收天线30套,钟控扩音设备20套,21寸彩色电视机20台。

(四)安全播出

为确保网络传输安全,广电中心自始至终严抓安全播出工作,坚决防范“”等敌对势力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反动宣传等破坏活动。在日常管理中,广电中心强化安全播出意识和管理,严格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消除隐患,抓出实效”的安全播出原则,完善了安全播出及传输工作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和专人负责制度,明确安全播出领导机构、人员及所属各部门职责,制定完善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与网络公司**支公司加强协作,认真落实加强安全播出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值班规定,确保机房24小时有人值守。加强设备、网络维护及转播节目的监播、监看,保证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要问题及时上报,特别在节假日、国家、省、市重大会议及活动期间,精心部署,严防死守,中心领导亲临现场直接检查,坐阵指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五)机关效能建设

为全面加强单位效能建设,努力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根据县委、政府《关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会发[2008]14号)文件精神,县广电中心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精心组织、积极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通过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建设广电服务型机关、服务型媒体,优化广电系统的社会服务环境、法制管理环境和人文道德环境,为建设和谐**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作用。

1、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自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县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措施,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广播电视工作新的发展,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五抓”:抓组织领导,部署到位;抓方案制定,策划到位;抓宣传发动,认识到位;抓舆论引导,宣传到位;抓方法创新,工作到位。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整个活动取得了实效,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更加坚定了科学发展观的信念,促进了广播电视工作的发展。各科室、台站推进发展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更多的干部职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广电中心也被评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

2、积极开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按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县广电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在县委、政府及县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机关效能建设在行风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紧密结合广电工作实际,始终把纠正部门及行业不正之风和软环境建设工作当成促进广电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组织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根据《中共**县委关于在全县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会发〔2008〕13号)和《中共**县委关于印发<**县服务承诺制>、<**县限时办结制>、<**县首问首办责任制>的通知》(会发〔2008〕1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县广电中心服务承诺制》、《**县广电中心限时办结制》、《**县广电中心首问首办责任制》、《**县广电中心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县广电中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投诉暂行办法》,进一步优化广电的社会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力地推动了广电系统行风和软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全面完成了全县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各单位公开承诺的播放工作,为**的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加强党的建设

1、抓好宣传教育。中心党支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党纪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片、集体学习、听专题报告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坚持重大事项由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在原则问题上不乱开口子,严格按照行业相关政策办事。在工作中,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查和新党员发展工作。

2、强化监督检查。广电中心教育、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及职工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县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同时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宣传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宣传舆论导向的监督,确保县委政府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得到有效的宣传。

3、开好民主生活会。广电中心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严把学习、征求意见、交心谈心、撰写发言提纲关“四关”,确保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做到民主生活会既坚持原则,又不纠缠细枝末节,自始至终洋溢着和谐、共勉的气氛,达到了沟通思想、提高认识、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纪委、县直机关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在全体党员中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以勤为本、以俭修身、以德律己,决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及纪律这条警戒线,不触犯法律这条高压线,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思,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和思想道德防线。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广播电视工作在全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村村通”的维护资金缺口大。**“村村通”站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条件艰苦,维护工作难度大、投资大。而广播无线发射的运行和维护、“村村通”站点的电费及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不小的投入。另外,维护人员的工资发放需要经费,维护人员解决到“村村通”站点的交通问题需要经费,没有运行维护经费的保障,“村村通”要达到长期通就很困难。

(二)办台经费紧张。中心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现在广电中心主要是靠有限的广告收入来解决日常所需资金,而广电行业是个投入大的行业,担负着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任务和安全播出等任务,有限的收入难以满足设备的运营维护和日常办公需要,严重制约了广电事业的发展。

(三)职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年来虽然狠抓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职工的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出类拔萃的记者、编辑不多,这些与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加快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为广电事业发展作贡献。

三、2009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广播电视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广电为目标,全力服务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推进广播电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广播电视的队伍建设,开创广播电视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新闻宣传

1、服务中心和大局,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和水平。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服务,在全县上下营造群策群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舆论氛围。新闻节目中要多推出贴进百姓的节目,进一步提高质量,形成宣传整体合力。

2、继续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保持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劲势头,在市台上稿量要稳居全市县级台首位,在省台和中央台的上稿量要有更大的突破。

3、继续改进新闻报道,优化栏目设置,进一步办好《为党旗增辉》、《建设纵横》、《政法之窗》、《农村天地》、《走向市场》、《与你同行》等广播电视栏目,使之形成品牌栏目。

4、继续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争取更多的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获奖,力争有参评作品获得省级一、二等奖项。

(二)事业建设

1、继续做好508个“村村通”工程项目点建设。为保证“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在设备尚未到位之前,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一方面做好卫星直播平台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抓紧培训基层技术人员,为广大农村用户打造一支稳定的宣传指导、技术维护服务队伍,也为建立长效机制中提出的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旦中央、省市出台实施建设方案和设备到位就立即开展工作,争时间,抢进度,确保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2、继续支持网络公司**支公司实施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工作,以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

(三)内部管理

1、继续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在巩固申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成果的基础上,把广电中心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实现创建目标而努力。

2、完善安全播出体系,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要始终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确保任何时情况下万无一失。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影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中国广播影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政策突破、技术突破和整体推进为特点的三个阶段:

一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这一阶段,确立了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方针,各级广播电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基本停滞到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二是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之前。这一阶段,有线电视崛起、卫星电视开播,形成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格局。

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这一阶段,突出抓好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影视剧和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数字化和广播影视“走出去”等,广播影视呈现出整体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首先,圆满完成重大宣传报道任务,突出做好重点主题、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其次,不断推进宣传创新,突出新闻价值,增加信息含量,注重宣传效果,同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以“及时准确、公开透明”为原则,以主导国内舆论、引导世界舆论为目的,建立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再次,积极发展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新阵地,使它们在舆论宣传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事业规模与传输覆盖迅速扩大。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分别比1978年增长3倍和9倍;开办公共广播节目2477套、公共电视节目1283套,分别比1980年增长17倍和32倍。有线电视用户达1.53亿,居世界首位。数字电视用户2686.05万户,用户数逐年增加。收音机、电视机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5亿台和4亿台,千人平均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广播与电视并重,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并用,模拟与数字并存的多层次、现代化的广播电视传输体系。全国有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6万多座,卫星上行站30多座,卫星接收设施2000多万面,微波线路8万多公里,有线电视网络300万公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43%和96.58%,分别比1982年增长了49%和69%。全国共有34条城市电影院线,股份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46家,数字电影放映点达5000多个。

节目生产制作能力大幅提升。2007年全年制作广播节目633.25万小时,电视节目255.33万小时,分别比1984年增长26倍和91倍。电影连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产量达到402部;电视剧年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产量超过1.4万集。影视动画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年突破10万分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受到人民群众好评。

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面对高科技条件下日益严峻的安全播出形势,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加大投入、健全体制、建立制度、完善技术,安全播出水平显著提高。经过多年建设,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基础设施普遍加强,初步形成了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调度灵活、令行禁止的覆盖全国的安全播出调度指挥和管理机制,完善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预警信息系统,制定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安全播出工作实现由重点防范向安全运行转变。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着眼于解决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加大广播影视资源向农村倾斜,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广播影视重点工程,解决了近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提高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和电影放映能力。农村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财政保障机制和内容供给机制逐渐完善。

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300亿元,比1982年增长149倍。电影综合收入67亿元,创历史新高。视听新媒体业务迅猛扩张,收入明显增加,逐步成为广播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7年底,东方明珠等广播影视系统6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63.27亿元。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广播电视总收入的90%以上,2007年财政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3%。广播影视经营性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其他事业建设。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11座境外整频率电台、153家境外合作电台、15个对内外宣频率、12家环球网络电台,通过53种语言对外播出,同时拥有38种外文报纸、3158个海外听众俱乐部、10家海外孔子课堂,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体系。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电视台英语、中文国际、法语和西班牙语频道海外用户总数超过8400万。30年来共有541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我国电影越来越具有品牌影响力。

人才队伍逐步壮大。2007年全国广电系统共有从业人员近58万人,比1980年增长了164%,基本形成了一支以新闻宣传、艺术创作、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影视发展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广播影视是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广播影视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中国广播影视既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广播影视繁荣发展,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也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通过改革创新,找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找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进而找准改革发展的用力方向和着力点,解放和发展广播影视生产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广播影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科技创新是广播影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先导力量。无论是发挥广播影视的内容优势、提高广播影视的传播能力,还是提升广播影视的影响力,都必须适应传媒发展的新趋势,充分运用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改造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进而促进广播影视的发展进步。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实践证明,改革越深化、科技越进步、事业产业越发展,加强依法管理就越重要。必须遵循广播影视发展规律,坚持抓管理、保安全、促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等手段,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广播影视实际紧密结合,根据广播影视的性质任务职能,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让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已进入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在认真总结30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引导能力。新形势下,广播影视在整个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责任更加重大。这就要求广播影视必须更好地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从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引导能力。特别是要认真总结我们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宣传报道中获得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发生在中国的事情,话语权由我们掌握,国内舆论由中国媒体主导,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要把服务“三农”作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采取无线、有线、直播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同时积极推进县对乡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加快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确保村村通、长期通。西新工程要继续按照“建养并重”的方针和播出与监测、节目与覆盖、广播与电视统筹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边境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语言节目翻译制作能力。要继续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思路,进一步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力争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广播影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靠改革,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当前,电台电视台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突出公益性质,重点是做好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努力降低节目制作成本,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影视剧和影视动画等经营性产业,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加快产业发展步伐,重点要加快经营性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快各类影视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充分运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传播力和影响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当前,要紧紧围绕实施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创新广播影视传播体系,带动体制机制变革,加速广播影视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一要推进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二要推进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三要推进移动广播电视发展,四要推进直播卫星的应用,五要推进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等各环节数字化,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电影放映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统筹国内国外发展,进一步加快广播影视“走出去”步伐。要与外交、外援、外宣等相结合,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多媒体、跨平台、广覆盖的广播影视国际传播新体系。要创新手段,拓展渠道,积极争取鼓励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构建海外营销网络,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合资、合拍、以进带出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