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

摄影毕业论文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学生的特点是敏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同时思想活跃、超前。本栏目从摄影院校入手,介绍这些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以及他们的发展、成长。

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1996年至今,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师;

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像摄影、数字媒体的研究与创作。

宋靖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纪实摄影、照相技术、影视短片创作。

吴毅

2000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系,

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获电影学硕士学位,

现任教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研究方向:色彩学与印前印后、数字影像理论与创作、非线性编辑。

“顺潮流而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伴随着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北京电影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考试的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目前已全部结束,全院报名总数达19678人次。其中摄影学院包括:图片摄影方向、媒体影像制作方向共计招生40人,报名人数达到600多人。由此数据可见,该院系在全国各大院校中的“地位”。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下文中简称“摄影学院”)于1996年正式建院,其前身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图片教研室,自1957年北京电影学院建立摄影系以来,图片摄影就是其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摄影学院”也不例外。课程的开设大多是根据社会需求,注重实际操作性。为了使学生到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在教学中强调摄影的实用性和摄影与社会的联系,着力于培养学生用摄影的方式来关注现实生活、对当代生活做出反馈和用影像完成叙述的能力。纵观当今的影像时代,摄影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影像的功用也更多地被关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的构成是“顺潮流而动”的。

除了独特的教学理念以外,“摄影学院”还有着其独有的优势,进入了“摄影学院”就等于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大圈子,注定了会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这从“摄影学院”优秀毕业生时尚摄影师隋晓龙的作品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不仅仅从事商业图片摄影师的工作,同时也拍纪录片,还会跟剧组拍摄剧照。无论毕业后将从事何职业,在学生时代所积累下的人脉就是最好的资源。隋晓龙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说:“在学校的时候有宽松的条件结识各个专业的同学,大家互相有个促进。”

各界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分布在各大媒体、影视机构和教学单位。大量毕业生进入电视台、报社、杂志社从事摄像师、摄影记者及图片编辑等工作;也有进入商业广告行业,从事商业摄影师、设计师工作的。从我们熟悉的人开始说起,《数码摄影》的副主编邓登登和后期编辑刘晓龙都是毕业于该院系;同时还有《数码摄影》的好朋友,《中国体育报》摄影记者魏征,《疯狂的石头》导演宁浩,《我和我的新娘》作者、观念摄影师邱震;在摄影拍卖领域取得很好成绩的宋朝等等,都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学生。

毕业生代表

邵欣

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从事杂志、影视、广告类拍摄;

曾合作品牌:Chanel公司、Cartlel、中国移动、李宁等;

曾合作媒体:《Top风尚》、《风尚周报》、《米娜》、 《卡娜》、《体育画报》、《外滩画报》、《名牌》、 《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时尚健康》、《男 人装》等。

在校学生作品选登

宋朝

1979年10月生于山东东明;

1997年9月为山东兖矿集团矿工;

2001年10月开始从事摄影;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硕士研究生;

获奖:2002年10月作品《矿工》获20届全国影展铜奖;

2003年9月获第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委特别表扬奖”;

2006年10月至今与“玛格南图片社”合作拍摄“中国煤矿”项目;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三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启动会在京举行。佳能EOS单反相机代言人国际巨星成龙先生、著名摄影家王文澜先生等嘉宾莜临现场,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副总裁吉冈达生、佳能照相机事业本部事业部长新堀谦一等也出席了此次会。会上公布了关爱希望小学毕业生留影计划,并隆重推出限最版佳能EOS 550D数码单反相机。

比赛规则调整改进轻松参赛分享感动

本届摄影大赛作品征集将从5月5日开始,至9月4日结束,并将在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之后举行颁奖典礼。无论是EOS用户,还是博秀PowerShot和伊克萨斯lXUS的用户,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均可以参赛。

为了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参与到比赛中来,今年的大赛不论是赛程设置、奖项评选、还是参与机制都做了一些调整和改进。参赛者除了可以利用大赛官网上传照片,还可以通过腾讯,人人网等多种途径参加比赛,此外,佳能将在全国举办多场著名摄影师主持的摄影讲座及外拍活动,可以帮助参赛影友更好地提升拍摄技术。本届大赛在规则上做了较大改进:首先是丰富了参赛组别设置。除了以往既有的专业组达人组、大众组、青少年组之外,新增了高校组,照片打印组。其中,青少年组和高校组拍摄题材不做限制,让参赛者自由发挥。考虑到有些影友习惯将照片打印出来,本届大赛新增设了打印组,参赛者可以使用打印的纸质作品投稿参赛。其次是进一步明确了各组别参赛对象的界定。专业组面向专业摄影师,达人组以使用单反相机摄影爱好者为参赛对象,大众组面向Dc的广大用户,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三是按组别确立了不同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式:专业组和达人组的照片将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等三家专业组织和佳能联合进行甄选,最后再由著名摄影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评定。而大众组是以网络投票评选产生入围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审。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日本设有“写真学科”(摄影专业)的高校有大阪艺术大学、九州产业大学、日本大学和东京工艺大学四所,而开设写真课程的学校就多了,有多摩美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名古屋学艺大学等等。由于篇幅有限,我们特别选择了东京三所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日本大学、东京工艺大学和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写真学科

网址:art.nihon-u.ac.jp

日本大学成立于1889年,是日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由14个学部组成。写真学科是日大艺术学部的8个学科之一,也是其最早成立的学科。目前有教员10人,其中教授7人。能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招生约120人,一个班级约有25-30名学生。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方面包括人文学科,实践方面包括影棚拍摄、暗房制作等等。主要专业科目包括写真艺术学、写真史、色彩学概论、写真印刷、写真作家作品研究、写真表现、写真基础演习等。

日本大学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影棚、暗房、各种摄影器材一应俱全。1-3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都必须有一天进行基础演习,4年级则进入毕业创作阶段。基础演习即早10点到下午6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拍摄和照片制作。学生的热情通常都很高,常常会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到大学三年级时,学生已经修完必修课程,开始选择专攻的门类,如广告、人像、建筑、报道摄影等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必须举办一次展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作品拍摄和制作,在校园内展出。许多学生会将毕业作品展放到校外有影响的画廊举办,对于毕业展,学校老师会给予更为细致的指导。

毕业于日大写真学科的校友,有很多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摄影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以及在各大媒体的宣传部担任要职。对于想要报考写真学科的海外人士,首先要日语过关,之后参加入学考试,学校根据考生才能和潜质决定是否录取。

东京工艺大学艺术学部写真学科

网址:t-kougei.ac.jp

东京工艺大学的前身是“小西写真专门学校”,成立于1923年。写真学科是其最早的学科,已有88年的历史,目前有教员11人,其中教授6人。由于东京工艺大学最早是由企业创办的(由柯尼卡公司的前身“小西屋六兵卫店”创办),其在摄影的具体操作、表现力方面十分突出。课程包括:写真学概论、写真表现理论、写真材料肌理、作品研究等理论科目;以及商品摄影、作品制作、古典印相技法等实践科目。老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会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给予具体的指导。此外还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摄影师举办讲座。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媒介的丰富知识,深入社会,用摄影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以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创作出适用于现实社会的作品。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性、独立性,具备研究和规划的能力,随着社会变化调整自身的能力,以及领导才能。

学生入学的目的通常是成为职业摄影师或者摄影家。学校将培养学生向他们的目标发展。本科课程分为艺术学部的必修课,以及专门学科的必修和选修三种,学生必须修满一定数量的科目。学生在四年级进入毕业创作阶段,需提交论文和毕业作品。

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

网址:npi.ac.jp/m/

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创立于1966年,目的是培养广告、报道、风景、建筑等领域的职业摄影师。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而理论课程相对较少,授课老师都是职业摄影师。其写真科分为3年制昼间部、2年制昼间部和2年制夜间部三种学制。前两种是招考应届高中毕业生,相当于大专文凭;夜间部则针对的是社会人士。主要课程包括:现真论、写真表现演习、作品制作演习、广告表现演习、写真艺术论等,而英语会话、社会学等是文化课的必修科目。在校期间一年有两次考试,学生在毕业时举办毕业作品展。学生入校后即可参加“写真技能鉴定”考试(相当于中国的摄影技师考试),该考试一般只对社会人士开放,而对该校例外。

“海外研修”是该学校的特色课程,即学生自愿报名,组织10-20名学生到国外旅行拍摄选题,在半年时间内去10个国家。每到达一个国家,学生即可自由行动,分头拍摄,同时与带队老师保持联系。中途有两次看片活动。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在马来西亚设有分校,参加海外研修课程时往往会到这个分校举行看片会,老师对学生进行作品点评和指导。

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经常邀请著名摄影师来讲课,这也成为了它的特色。例如萨尔加多是该校的名誉顾问,每两年到学校做一次公开讲座,并用四五天的时间对30名以内的学生进行特别辅导。学生们必须提交纪实摄影作品,经考察后方可入选30人的名单,得到萨尔加多的亲自指导和点评。此外,也经常有活跃在一线的著名广告摄影师来做讲座,教授最新的创作理念。

相比日本其他的专门学校,日本写真艺术专门学校的学费稍低一些,一年学费相当于10万人民币左右,第一年入学还要缴纳一笔入学金,约合人民币1.5万。

摄影协会

日本写真家协会

网址:jps.gr.jp

日本写真家协会(JPS)成立于1950年,目前有正式会员1765名。著名摄影家木村伊兵卫是其第一任会长。协会的主要事业包括:组织颁发“日本写真家协会奖”(团体、个人)、“名取洋之助写真奖”以奖励有贡献的团体、个人以及新进摄影家;对摄影作品进行展示、讲演和保存;推动摄影著作权的保护事业;摄影图书的编辑和出版;摄影国际交流等等。

日本写真协会

网址:psj.or.jp

日本写真协会成立于1952年,现任会长为宗雪雅幸。协会的宗旨是通过摄影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并在全国普及摄影文化,是由外务省认可成立的团体。其会员由职业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和评论家等组成。目前有会员1700人,赞助单位60家。为纪念摄影术进入日本,协会将6月1日定为日本“摄影日”,在其后的一个月中举行各种宣传活动,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并走进学校让孩子们体验摄影、培养兴趣。设立了日本写真文化功绩奖,用来奖励对日本摄影文化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在出版物方面,编辑和出版《日本写真年报》(图4)以及日本写真协会会刊(每季度出一本),前者收录一年内与摄影相关的出版、器材、重大事件等信息,后者面向会员摄影资讯和业界动态。

日本广告写真家协会

网址:省略

日本广告写真家协会(APA)成立于1952年,现有950名会员,均为从事广告摄影的职业摄影师,会员年费为4万日元。协会成立的宗旨是:联合全国广告摄影界,提携年轻人,普及摄影,推动广告摄影事业的发展。主要工作有:出版日本广告摄影年鉴(有英文版,在世界各地都能买到,参见图5),刊登会员的广告作品和个人作品;每年举办广告摄影大赛以鼓励业内的杰出摄影师;普及广告摄影基础知识,不定期举办讲座;举办全国学校图工・美术写真公募展(近3年来举办,面对小学生普及广告摄影知识)。

日本相机博物馆

网址:jcii-cameramuseum.jp

如果到东京旅游,日本相机博物馆是摄影爱好者们不可错过的一站。日本相机博物馆(JCII Camera Museum)是日本相机工业协会(JICC)的下属机构。于1989年11月29日开始营业,其特点是对日本制造的相机进行系统展示。JICC1954年成立,主要工作是与日本相机制造商合作检测以保证日本出口相机的品质。在出口产品检测之外,JICC决定将它的相机收藏向公众开放,为摄影与成像的发展、保存作出贡献。该博物馆展厅面积为310平方米,收藏相机数量超过8000台,其中日本相机4900台,外国相机3200台,摄影机1300台,以及测光表、闪光灯等藏品4200件。

相机博物馆的展览包括:永久性展览,展出日本相机发展史上的相机以及其他著名和稀有的相机;特别展览,以国家为主题,展出美、英、法、德等国制造的相机;以及以功能为主题,展出单反相机、立体相机等等。

东京都写真美术馆

乘坐国铁JR线在惠比寺车站下车,步行约七分钟后,就可以看到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从地下一层至四层是展览厅,五层为图书馆。该馆成立于1995年,有14个策展人,共计30位工作人员。主要关注日本摄影家,收集了许多关于日本的珍贵影像资料。每年约举办20场展览。有3个展厅、1个视频放映厅,收藏作品27000幅,藏书60000本。博物馆同时专注于动态和静态影像,动静态比例大概为2比8。众所周知,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摄影的发展很繁荣,出现了许多如荒木经惟这样国际著名的摄影家,美术馆对他们的作品都有收藏。同时,美术馆还承担着推荐新摄影师的任务。另外,美术馆“友之会”会员每年支付2000日元,就可以免费参观该馆一年的收藏展,支付票价的两成就可以参观企划展。

画廊

日本的影像画廊大概可以分为企业画廊和商业画廊,不论哪种都是摄影师发表自己作品,或进入摄影圈的展示平台。其中,企业画廊一般是由相机生产厂商开办,著名的有尼康画廊、佳能画廊、松下画廊、奥林巴斯画廊等;商业画廊由个人开办,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展出内容并以销售为目的。另外,部分高校还开设有自己的影廊,展出著名摄影家的作品供学生交流学习。这里介绍的是一些代表性影廊。

尼康沙龙(影廊)

据尼康沙龙的负责人田中昭史介绍,尼康沙龙1968年在东京银座正式成立,后来在新宿、大阪也开办了,共有三处,是尼康企业自主经营的画廊,在日本算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画廊。最初开办是为了发现和挖掘摄影新人,给他们提供展览的场地。当初许多著名摄影家如土田宏美和大西贡都是在尼康沙龙起步的。尼康沙龙对于作品在此展出的日本年轻摄影师来说,可以算是他们得到日本摄影界认可的一种标志。尼康沙龙与其他大型企业影廊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包容,并不对参展摄影家所使用的相机品牌进行限制,而是采用公开招募的形式,由日本著名摄影家们组成审查委员会,每2个月对参选作品进行讨论和甄选,一般从60-80名报名参加的作者中挑选出五位参加展览。另外,尼康还专门为35岁以下的年轻摄影师提供专门的展览场地,每月挑选两位年轻摄影师办展览,并向他们提供5万日元的制作费用。

竹内英介的黑白画廊

竹内英介的E&M画廊位于东京都港区西麻布,从七八年前开办以来,一直展示的是黑白胶片的照片,最近也在使用将数码照片打印在胶片上的方法,制作黑白影像,进行展出。竹内向我们解释了他一直坚持黑白影像的原因:“首先从技术角度上讲,我个人一直钟情于黑白影像的层次,这是彩色照片无法比拟的;第二从市场角度上说,在国际影像市场和大的拍卖会上,黑白原作保存时间长,占据国际影像市场的主流。”作品也采用限量出售的方式,所限数量根据摄影师的意愿决定。至于购买人群,竹内介绍说:“画廊处在使馆区,所以日本人和外国人都会来购买,不过相比而言还是日本人多。上世纪80年代,投资的人群更多,现在经济滑坡后,人们没有更多的金钱进行投资,影像市场的价格也稳定下来,人们更加趋向于因为喜爱影像内容而购买。”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编导专业主要课程

开设课程:

编导理论、电视摄像、电视编辑、艺术概论、中外名著赏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栏目策划、电视新闻节目、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电视节目导播、戏剧艺术、电视节目拍摄、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导播。

实践教学环节:

编导理论、电视摄像、电视编辑、艺术概论、中外名著赏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栏目策划、电视新闻节目、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电视节目导播、戏剧艺术、电视节目拍摄、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导播、多媒体制作、文艺与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编导专业就业方向

编导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毕业生可从事影视文化传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报刊、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制作部门等做记者、主持、策划或行政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编辑、编导等专业人员。泛指从影视艺术衍生出来的众多文化产业组织和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广告、影视、公关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广告;

2、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3、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4、互联网/电子商务;

5、新能源;

6、教育/培训/院校;

7、计算机软件;

8、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编导、后期制作、视频编导等工作,大致如下:

1、编导;

2、后期制作;

3、视频编导;

4、视频编辑;

5、文案策划;

6、摄影师;

7、视频剪辑。

编导专业就业前景

编导专业有前景,并且在不断扩展。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日趋广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现代第四大媒体的网络的升温,网络艺术方向的毕业生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在电台、电视台,还是在网络公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都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摄影教育;人文定位;职业资格测试

本着对摄影的热爱,笔者在法国求学多年中,对法国高等摄影教育进行一定的研究,着重总结出了法国当代摄影高等教育的四大系统,以及各系统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如何改革我国高职摄影教育的方向,笔者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摄影高等教育应该在高职普通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并应有完整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无论作为国民教育系统学位教育的巴黎学,还是造就摄影专业高级职业人才的行业高校,乃至私立摄影高校,都要求人学者必须持有在综合性大学读完普通大学课程后获得的结业证(DEUG)。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完成一种教育程序,相反,它要求从事摄影的人,必须具有真正的高等教育素质。摄影专业教育不能替代一般文化素质,而摄影从业人员却必须具备大学水准,这无疑是个矛盾。在中国,这个矛盾是用进人大学后,以一年左右的公共课解决的。但事实证明,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在的中国,无论从科技知识的准备上,还是社科、人文基本素养上,学习摄影的人,都必须有2~3年一般理科和文科文化基础才能保证自己适合摄影活动的极大特殊性。如果抛开这些基本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根本无法适应摄影的高深的科技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这一点不但应引起我国摄影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应为我国各门类的高等专业教育所注意。尤其是各门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向、教材体系都还缺少自己的特长。学生缺少基本的大学生文化修养,结果直到毕业时,作为一个普通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大学生,还不具备一点摄影摄像知识,连最起码的照相知识都不懂,这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应该说这是不健全的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职考虑法国摄影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普通教育中设立摄影知识教育。

二、摄影高等教育应适度、应突出人文定位

法国的各类摄影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特别重视人文课程的地位。这一点使法国高等摄影教育,有别于英美的同类教育。在英美摄影高等教程中,最为惹人注目的是摄影原理、摄影技艺及摄影应用课程。但在法国,哪怕是完全进行职业教育的摄影专科学校,列在第一位的课程,都是“艺术史”、“摄影史”等人文课程。很明显,在法国的摄影高等教育中,最看重的是“摄影传统”的承继,和“摄影精神”的养成。摄影高级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精神世界进行耕耘,从而将崇高的专业灵魂萌芽深深植入学生头脑,并使其具有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美学”、“现代性”等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保持前沿创新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摄影高等教育还显得相当稚嫩。据调查,在我国各高校开设了各类型摄影课的寥寥无几,即使开设这类课程的,也缺少像样的教材,更没有专攻艺术史、摄影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对摄影教育中的人文课程如何设置进行深入研究者更为罕见。可以说,专门的摄影人文教育队伍,几乎是个空白。这种状况,与我国教育体制不无关系。因此,开展摄影人文研究、培养我们自己的摄影人才理论专家和教学骨干是迫在眉睫之事。建议高职学院和大学考虑派出教学骨干到法国巴黎大学第学摄影和多媒体系、国立高等摄影学校等摄影高等教育基地进行考察、进修,实地了解情况。至于派教学骨干赴法进修则更是一条捷径,可以直接改善我国摄影高等教育师资的结构。同时,也为我国摄影职业化教育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摄影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测试同步进行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摄影教育;人文定位;职业资格测试

本着对摄影的热爱,笔者在法国求学多年中,对法国高等摄影教育进行一定的研究,着重总结出了法国当代摄影高等教育的四大系统,以及各系统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如何改革我国高职摄影教育的方向,笔者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摄影高等教育应该在高职普通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并应有完整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无论作为国民教育系统学位教育的巴黎八大学,还是造就摄影专业高级职业人才的行业高校,乃至私立摄影高校,都要求人学者必须持有在综合性大学读完普通大学课程后获得的结业证(DEUG)。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完成一种教育程序,相反,它要求从事摄影的人,必须具有真正的高等教育素质。摄影专业教育不能替代一般文化素质,而摄影从业人员却必须具备大学水准,这无疑是个矛盾。在中国,这个矛盾是用进人大学后,以一年左右的公共课解决的。但事实证明,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在的中国,无论从科技知识的准备上,还是社科、人文基本素养上,学习摄影的人,都必须有2~3年一般理科和文科文化基础才能保证自己适合摄影活动的极大特殊性。如果抛开这些基本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根本无法适应摄影的高深的科技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这一点不但应引起我国摄影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应为我国各门类的高等专业教育所注意。尤其是各门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向、教材体系都还缺少自己的特长。学生缺少基本的大学生文化修养,结果直到毕业时,作为一个普通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大学生,还不具备一点摄影摄像知识,连最起码的照相知识都不懂,这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应该说这是不健全的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鉴于此,建议我国高职考虑法国摄影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普通教育中设立摄影知识教育。

二、摄影高等教育应适度、应突出人文定位

法国的各类摄影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特别重视人文课程的地位。这一点使法国高等摄影教育,有别于英美的同类教育。在英美摄影高等教程中,最为惹人注目的是摄影原理、摄影技艺及摄影应用课程。但在法国,哪怕是完全进行职业教育的摄影专科学校,列在第一位的课程,都是“艺术史”、“摄影史”等人文课程。很明显,在法国的摄影高等教育中,最看重的是“摄影传统”的承继,和“摄影精神”的养成。摄影高级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精神世界进行耕耘,从而将崇高的专业灵魂萌芽深深植入学生头脑,并使其具有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美学”、“现代性”等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保持前沿创新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摄影高等教育还显得相当稚嫩。据调查,在我国各高校开设了各类型摄影课的寥寥无几,即使开设这类课程的,也缺少像样的教材,更没有专攻艺术史、摄影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对摄影教育中的人文课程如何设置进行深入研究者更为罕见。可以说,专门的摄影人文教育队伍,几乎是个空白。这种状况,与我国教育体制不无关系。因此,开展摄影人文研究、培养我们自己的摄影人才理论专家和教学骨干是迫在眉睫之事。建议高职学院和大学考虑派出教学骨干到法国巴黎大学第八大学摄影和多媒体系、国立高等摄影学校等摄影高等教育基地进行考察、进修,实地了解情况。至于派教学骨干赴法进修则更是一条捷径,可以直接改善我国摄影高等教育师资的结构。同时,也为我国摄影职业化教育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摄影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测试同步进行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TheExplorationonGraduationInspectionPatternof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Specialty

YangLei,CaoLin

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sofradioandTVjournalismspecializedinChinatakingthegraduationthesisasthesingleassessmentmodelofundergraduatecoursegraduation,thecollegeofliberalartsofHebeieconomicandtradeuniversityproceedsthemodereformofgraduateassessmentforradioandTVjournalism,changethesinglemodetothesispaper,programproduction,reportandsoonmanykindsofassessmentmodel,inordertohighlightthepracticeofundergraduatethesis.

Keywords: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graduationexamination;educationalreform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长春光华学院,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2000年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内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1.76万平方米。设有商学院、金融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足球学院、基础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13个院(部),42个本科专业,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15万余人。

学校目前建有12个实验(实训)中心,103个实验(实训)室,82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13万册,校内各类体育场馆和生活设施齐全。

多年来,学校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批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仅2015年就获得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165项,其中13项,省级152项。学校适应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特长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共计获奖130余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46项。

近年来,学校已有700多人考取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在内的硕士研究生。

为了更好地适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学校以“让学生获得实惠,让学校赢得品牌”为目标,通过实行“班导师制”,助力学生专业发展和行为养成;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适时提出了“构建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六大板块”即:以适合的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两个全覆盖为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合作教育为依托的培养渠道建设、以六大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工程建设、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工程,使同学们成长为胸中有志、心中有情、眼中有活、身上有劲、腹中有才、伸手能做、张嘴能说、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先后与中软国际、中兴通讯、东软集团、中通服务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取得明显效果。现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东北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实训基地。

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学校被命名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2014年,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将秉承“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的办学宗旨,走公益办学、内涵发展、开放式合作办学之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重视、社会认可、学生满意、教工自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截止2017年,我校共有八届艺术类毕业生计2864人。据统计,大多数毕业生能在学校就业办搭建的平台上,签约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部队或知名企业,如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公主岭市广播电视局、唐山市曹妃甸电视台、北京市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分公司、苏州市交通银行、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吉林省装饰设计院、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荣成市水利局、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恒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长春市标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交响乐团等单位。

报名与考试时间及地点

省份 招生专业 报名与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吉林 音乐表演、音乐学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 待定 长春光华学院 山东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 网报时间:2017年1月12-2月4日 考试时间:2017年2月8-9日 待定 江西 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 待定 待定 辽宁 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 待定 待定 江苏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 摄影 待定 待定 黑龙江 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 待定 长春光华学院注:1.我校不设校考的省份,认可该省相关专业省统考或省联考合格成绩。2.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招生范围

吉林、内蒙古、新疆、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西、浙江、江苏

报考条件

1.凡符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招生报名有关规定,具有从事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发音器官无缺陷,无疾病,无色盲色弱,身体健康者均可报考。

2. 考生须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复印件一张,小二寸照片两张,当地招生办提供的艺术类加试《准考证》复印件一张。

考试内容

1.音乐表演专业(含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两个专业方向)

专业课(满分100分):中、外曲目自选一首。

才艺展示(满分20分):舞蹈、声乐、器乐、朗读自选。

2.音乐学专业(含中小学音乐教育、电脑音乐制作两个专业方向)

专业课(满分100分):中、外曲目自选一首,舞蹈自选(伴奏带自备),电脑音乐制作自带一首已做好的作品。

才艺展示(满分20分):美术、舞蹈、声乐、器乐自选。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朗诵(满分150分):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自备稿件,时长2分钟之内。

节目主持(满分150分):按照现场抽取题目进行节目主持,时长2分钟之内。

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时间140分钟)

文艺常识(满分50分):文学与艺术基础知识方面的单项选择题。

热点评述(满分100分):传媒和影视领域热点问题以及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认识方面的简答题。

影视评论(满分150分):针对现场观看的一部影视作品(或片段),写1千字左右的影视评论。

5.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图片分析(满分150分):抽取图片,从影视摄影专业角度回答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主题思想等方面问题。

影视常识(满分100分):现场抽题回答问题。

文艺常识(满分50分):现场回答评委提问。

6.摄影专业

考前色卡辨识:不计入成绩。

图片分析(满分200分):两张图片分析。时长3分钟。

摄影常识(满分100分):现场回答主考老师提出的摄影相关常识问题,时长2分钟。

录取原则

校考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投档线,且具有我校相关专业考试合格成绩,我校不设校考的省份,认可各省相关专业省统考或联考合格成绩,在各省招生办按相关规定投档后,择优录取。音乐表演、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专业课分数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分数高的考生。其它艺术类专业:内蒙古自治区按照文化课成绩×40%+专业课成绩×60%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他省份按照文化课成绩×60%+专业课成绩×100%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学费标准

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学费18000元/年;音乐表演、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学费19000元/年。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路3555号

咨询电话:0431-85552348、85552353邮编:130033

乘车路线:361路、301路、190路、218路公交车均到学校

成绩查询及艺术加试合格证打印网址:ccughc.net

微信公众号:ccghxy2014

专业介绍

音乐学院Music Academy

音乐表演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音乐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演唱、演奏及音乐表演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能够在艺术团体、文化宣传、文化馆(站)、社区文化中心等部门及中、小学等教学单位,从事音乐表演、音乐专业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开设两个方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

主干课程: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指挥技法、合唱理论与作品创编、合唱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形体训练、艺术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文化宣传部门、文艺团体、教育系统、音乐研究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专业设计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电视台、文化出版、大专院校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音乐学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音乐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够在各大早教幼儿园、中小学、艺术机关团体,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开设两个方向:中小学音乐教育‚电脑音乐制作

主干课程: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学概论、艺术概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调律技术、钢琴机械维修技能、流行配器法、录音基础、电脑音乐制作、音乐疗法、音乐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小学教育、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钢琴生产企业、钢琴专业维修技术岗位、钢琴工艺专业、琴行、电视台、文艺团体、影视部门、音响师、音乐工作室、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and Design

环境设计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能在各级设计院、设计公司、装潢公司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装饰材料材质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管理、人体工程学、建筑与环境艺术模型、建筑动画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院、装潢公司、建筑规划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创作、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能在各级设计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基础图案、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新媒体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新闻出版部门、影视媒体、印刷行业、广告公司、策划公司、CI 设计室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编辑、教学、宣传、设计、策划等工作,并能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能够在高等艺术院校才从事产品设计教学、研究工作,或在产品设计机构从事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等,以及各级工业设计院、工业产品设计公司,承担产品项目开发与产品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业设计概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透视学原理、产品速写、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产品材料与工艺等、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产品综合表达与设计、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各级政府工业设计部门、产品设计机构、各级工业设计院、工业产品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产品项目开发、企划、设计、产品推广的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摄影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摄影实践及创作能力,能够从事新闻摄影、商业摄影、摄影艺术创作、数码影像处理、影视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外摄影史、摄影用光、摄影构图、黑白摄影、彩色摄影、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报道摄影、图片编辑、建筑摄影、人像摄影、商品摄影、摄影艺术表现、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故事短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报纸杂志、商业摄影机构、网络媒体、影视制作机构、文化宣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图片拍摄及影视制作等工作。

电影学院 Film Academy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在传媒领域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配音表演、媒介策划与营销、语言教学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群、实用播音基础课程群、音视频制作课程模块、形体与化妆课程模块、配音基础模块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传统媒体以及泛传媒领域从事播音主持、配音表演、节目编导、新闻采访、影视节目制作等相关工作,或在其他相关单位从事企划宣传、媒介经营与管理、语言类教学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广播电视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品味,熟悉广播电视作品基本制作流程并具备一定创作能力,能够进行影视剧、电视新闻、电视文艺创作与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视听语言、基础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影视导演、电视节目策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文艺演出团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撰稿、影视剧拍摄、剪辑、营销及相关专业的工作。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通过选择课程模块进入影视摄影方向或者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学习,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影视拍摄和剪辑创作能力,在电视台、网络媒体、影视公司、商业影视机构、文化宣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包装、影视艺术创作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摄影;教学;课程;人文;数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7-02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全国开设摄影专业本专科教学的高校大约有100所,(不含仅开设摄影课程的高校),在校生人数1万多,每年毕业生大约有4000人。虽说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然而经过一轮粗放式的增长,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在逐步摸清办学规律的同时也同其他任何专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不足、产学分离、就业困难……由于传统认知下的低门槛技术职业定位和非科班出身同行强有力的竞争,影像泛滥的时代里摄影专业的学生获得社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空间仿佛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不断进行宏观的反思和细化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使得高等摄影教育整个系统从每一个环节得到深度优化和发展。摄影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构建便是其中的重点环节之一。

一、 理性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并突显办学特色

当摄影教育的专业培养方向确定后,作为教学系统的设计者就必须仔细考虑接下来如何根据培养目标合理地配置相应的课程,并突出办学特色。这个过程必须是严谨的,来不得一丝马虎,往往需要系科领导、专家小组、任课教师在一起经过反复地研讨磋商才能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常常会借鉴其他院校现成的课程设置办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有一些院校基本上完全照抄照办兄弟院校的课程设计,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软硬条件和专业方向的特征问题,以至于在这样的课程系统下出现有些课程无法货真价实地开设的情况。临到某门课程要开课了却没有老师上课,有的课程没有相关的硬件支撑导致教学成了纸上谈兵。有些院校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衔接不良等诸多问题产生。

课程的总体设置是否理性并能紧扣专业方向并且体现专业特色,这还需要摄影教育界人士多多思考,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央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的: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上达到商业摄影需要的高级摄影师的层面,在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纯粹的摄影艺术家。因此它非常重视对摄影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开设了《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影像品质控制》等课程对摄影专业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工,讲解比较深入,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它注重艺术理论教育,开设了《摄影史》之类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摄影与设计在商业领域、现代艺术创作领域中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媒体复合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央美摄影系在大四的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这门课程弥补了学习摄影的学生不懂设计印刷的缺陷,避免学生在照片的商业加工、广告制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产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此外,央美的课表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模块:《综合训练――个人推广》,这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作为自己的或他人的照片经纪,如何把作品推向行业圈、推向社会的问题。这个环节恰恰是很多学摄影的学生甚至很多教摄影的教师最为陌生和薄弱的环节,也恰恰是关系到一个摄影师成功与否的重要的环节 。在国外的摄影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行业介绍和行业操作规范及流程的介绍,我在2007年参加澳洲摄影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时就被澳方专家告知在澳洲摄影课程体系中含有此项课程内容,比如在澳大利亚拥有较高的摄影教学质量和声誉的TAFF学院就是如此。然而在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照片经营与管理类的课程,央美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走在了我国教育同行的前列。

二、 不可忽视相临学科课程的融会贯通

《中国商业摄影》杂志2006年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摄影专业院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高等摄影教育的采样采访,其中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毕业的商业摄影师柯伟谈到:“四年的大学摄影学习不能直接成为商业摄影师,国外,学校老师会当面教授怎样看市场行情、如何拍产品、怎么用设备、用光、怎么打报价单、甚至怎么开发票,让你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作为一项工程的商业摄影任务中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张剑则提出:“功夫在画外,商业摄影师从事的工作中只有30%是拍摄。”

对于当今的摄影师尤其是商业摄影师来说,摄影不是简单化了,而是越来越成为一项与市场运作密不可分的繁琐工程,摄影师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关注拍出照片,实际上更需关注照片的流通。而这样的理论经验和技巧必须从貌似相去甚远的市场学、营销学、广告学中去获得。而作为纯艺术或新闻传播的照片,其审美和传播价值,恐怕也不是照片本身体现出的摄影特性之美,而更在于照片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洞察力、哲学思辨力、美学价值观等人文深意。从这个层面上讲,“摄影学”必须包括“视觉”、“摄影”、“传播”三项理论、技术、材料的知识,才算“完整的摄影学”。

把目光投向摄影的起源地――欧洲,法国巴黎第学以人文艺术学科实力雄厚著称,在其中,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在课程设置上,摄影史、美学、艺术史、当代艺术等理论课程占了总学分的一半。同时,巴黎第学还可以在同一学科领域跨系选课,艺术方向包括电影、艺术造型、舞蹈、音乐、摄影、哲学、戏剧、艺术收藏、影像技术与艺术等多个系,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学校结合成熟的商业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以便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能顺利创业、谋生。在摄影专业和印刷专业等课程设置中,就包括了这些专业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版权的界定及维护、合同制作与业务洽谈等内容。

相形之下,我们在课程的制定和设计时往往只看到了摄影作为摄影的单一属性,而忽视或难以驾驭摄影必然具备的社会性、传播性、市场性,狭隘地将摄影教育锁定在传统的摄影光影控制范畴。而偏废了那些看起来相去甚远,实际上与学生真正迈入行业门槛后习习相关的课程内容。这将导致学生的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缺乏变通和迈向更高层次的结构之中。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摄影专业的人文教育。顾铮老师提出:“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能帮助学生修成一种现代文明所公认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等一系列有关人的完全成长所必须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科。”那些传世经典的照片正是因为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艺术、商业、传媒等领域形成独有的价值才得以被珍藏、记忆。可以说摄影和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天生就是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且不说那些奠定人文素质的跨专业学科如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史等课程不在摄影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之类,就连开设属于专业课范围内的强化人文修养的课程如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院校都并不多见,即便开设了,只是把此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平台课,其地位和效果都差强人意。我在2007年10月曾经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方摄影学院摄影专业近200名本科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技术性专业科目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明显高于理论性专业科目。同时,迫于用作品说话的现实压力,学生更关心怎么拍出好照片,如何对照片进行文化分析,艺术解剖却漠然置之。“殊不知没有了历史的梳理,文化的对视,影像的发展要么是浅水行舟,要么是盲人摸象。”诸多的井底之蛙就是这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摄影史解决了艺术创作“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问题,避免了学生在创作中浪费精力唱别人已经唱滥的调还为自己的“创意”沾沾自喜。而摄影批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只动笔杆子,不动镜头盖”的影像批评家,而是要求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具有一种慧眼识珠的眼光;一套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创作的基本准则;一种能够在纵向把创作放在历史的维度上加以衡量,在横向能够把自己与他人的创作、与同时代人的创作加以比较评判的能力。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充分了解摄影的丰富性,防止因为视野狭窄而成为一个趣味褊狭、甚至一旦有所成时成为一个趣味霸道的人。当然,如果经过此类课程的训练,日后在学生中也完全可能出现专业的影像评论家,影像史学家,像林路老师、顾铮老师、王瑞老师这类人才目前在我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们后继也需有人。 如果摄影史与摄影批评的课程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这对于养成学生宽容对待各种不同摄影观与风格的风度、情商、心智,自觉地严肃对待前人的知识遗产大有益处,对于院系来说又可以真正树立起一个大学专业应有的文化氛围,带动起科研热情,而使摄影摆脱 “低门槛学科”的尴尬身份。

三、走出数码摄影课程的定位误区

随着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大刀阔斧的运用,进入21世纪,在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都列入了数码摄影的相关课程,通过对多所学校此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比较,不难发现这门课程中的“数码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两个环节――1、对前期拍摄中数码技术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对于数字成像原理,数码相机的功能、及操作,数码名词的解难释疑。2、对后期图像处理方法技能的讲解,其主体知识内涵是教授诸如PHOTOSHOP之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看起来仿佛没有问题,然而我想提出的是,如果仅仅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去理解数码摄影,去教授数码摄影,是否真的让学生获得了专业的数码摄影教育?关键点就在于我们往往忽视了数码摄影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创意、制造幻像,而不只是拍立得的痛快直接和对照片的缝缝补补。

因此,对于数码摄影的教学来说其难点重点其实在于如何引领学生在技术的支撑下发挥想像力!如何实现呢?通过对一些专业教师的访问发现大家对此都感到无从下手。以往的摄影教学实践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然而对于创意来讲,如果一味示范,势必会适得其反。将老师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学生一方面会压制学生开阔思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激情消退甚至反感。相对比,另一种办法似乎更加有效,具体说来分以下步骤:给出一个概念性的任务命题――学生群组的头脑风暴理解命题并展开自由想像――明确创意目的和表现技巧――制定拍摄计划――根据创意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一个组织者和监督者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育和示范,学生在一种自由而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想像并通过相互讨论论证其想像画面的效果、意义以及实现的可能,再去根据一个明确的目的合理选择所需要用到的数码技术,这样才能实现对数码技术的主动驾驭,而并非很肤浅且漫无目的地使用数码相机和PHOTOSHOP。

综上所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构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一个细密严谨的复杂系统,对于目前我国的高等摄影专业教育来说,应该更新教学概念,明确办学方向,开拓视野,合理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并行与衔接,重点与外延,定位与特色,培养出更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网站

[2]摄影专业毕业生看中国摄影教育 .[J].中国商业摄影.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1)

[3]张宇.不以学历为惟一目的巴黎第学摄影系主任克里斯蒂安谈法国摄影教育[J].《中国摄影报》北京:中国摄影报社

[4]吴嘉宝.台湾还没有摄影系,可是已经不再需要了![J]. 中国摄影报》北京:中国摄影报社.总第795期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导演在监视器前,带着耳机,通过小荧幕观察演员们的表演。“停!”导演一声令下,“台词表达不准确,在这场戏里,编剧是想要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的误会,所以大家要把剧作的风格表现出来。化妆、服装,给演员补补妆。我们再来一次!”

这是影视剧的拍摄现场里最常见的一幕,忙碌中带着慌乱,劳累中也充满激情。在电视上所呈现的一部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其实都是由一个个团队共同创作完成的。这些团队里面除了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演员、导演,还有编剧、摄像师、灯光师、收音师、后期制作等多个幕后工种。那么,这些工作又与哪些大学的专业相关呢?如果你有志于创作一部像《甄传》那样火爆的作品,并且对幕后的工作感兴趣,相信本文能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我们就按照一部影视作品的生产过程来逐一给大家介绍。首先是影视作品的“生母”,编剧。

编剧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生要在学习文学、美学、写作的基础上学习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剧文学剧本的改编及创作。创作上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学因素,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还要考虑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摄出来之后的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路是做影视剧和舞台剧编剧,也可以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及节目撰稿工作。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1.5万到2.5万字,每集的稿费大概能拿1万元左右。

此外,该专业“出口”较宽,毕业生除了“写戏”,还可以在教育、广告或商务策划、新闻出版、电视台和文学统筹行业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老一代剧作家仍然有着较强的创作能力,同时也有很多非专业人士在从事影视剧、影视文学的创作。据统计,该专业近几年就业率大概为60%。

相近专业:戏剧学

戏剧学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将其归于人文学院的当代文学门下。

戏剧学专业是对一切戏剧艺术和戏剧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戏剧起源、戏剧艺术的本质、戏剧的发展演变规律、戏剧的传播与接受等。它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学好基础专业课外,还要有较强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以及剧本创作能力和文艺编导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剧院、文化教育单位从事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可以在地方高职院校或艺校做教学工作。

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再加上我国在戏剧学的研究上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空缺,所以就业要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相对容易些。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在学习中都需要涉及戏剧影视的相关原理和技巧,但戏剧影视文学针对的是编剧行业,而戏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更偏向于学科研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多为艺术类高校,而开设戏剧学专业的多为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院校。

相关专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导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是创作团队中的统帅,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职能。随着影视娱乐艺术的繁荣,很多艺术类院校、师范院校及其他综合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导演相关的专业,但是招生规模不是很大。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主要学习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摄影、剪辑、录音、美工等多方面的技能。通过对其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掌握导演工作技能,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相关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这里也要特别说明一下,编导中也分为电视、文艺和音乐等方向。电视编导主要学习新闻和纪录片的制作,文艺编导主要是晚会和综艺节目,音乐编导则主要学习音乐节目的策划和制作。

・微辨・

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倾向于电视方面,如纪录片导演、电视节目导演等,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节目编导、艺术摄影、制作等相关工作。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则主要在电影厂、影视制作公司、话剧团等文艺单位从事导演工作。

相关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音艺术专业

随着《甄传》的热播,被网友称赞为“神配音”的季冠霖火了,也使得影视配音这个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此外,在影视剧中,现场收音和后期的声音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精彩的配音少不了录音的支持。

配音演员大都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该专业是研究播音创作和主持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语言,包含文学和朗读、发声训练等;二是新闻,包含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三是艺术,包含艺术欣赏、美学概论等;四是技术,即要学会熟练地操作播音、音响等设备。学生毕业后除了可以从事配音工作,还可以在影视传媒、文化团体、网络媒体等新闻娱乐系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这个专业最看重的是考生声音的基本条件和播音技巧的天赋,还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该专业的考试具有一定难度。

录音师的工作并不像我们平时用收录机录音那么简单,还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作品中的有声语言、音乐编排和音响效果进行采录编等加工处理。

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同时具备两个方向,一个是只收理科的录音工程方向,倾向于技术性;另一个就是文理兼收的音响导演方向,更侧重于艺术性。有的艺术类院校还单独设立了录音艺术系(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录音工程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从事录音艺术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录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影、电视、音像、文艺团体等单位,从事声音设计、录制等相关工作。唱片公司对录音师的需求量很大,但对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的要求也较高。

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电视节目都离不开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绚丽的片头,情节跌宕的剪辑,这些都是后期制作团队完成的。如何组接、调色,能直接影响观众的收视效果,比如《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电影的唯美效果,就是出自幕后的专业团队。

该专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素描、摄影摄像、数字色彩、音频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与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影视剪辑、数字电影特效、游戏等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除了在媒体单位从事后期制作,还可以在游戏动漫、手机移动通信、数字娱乐、数字景观设计和教育科研单位等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行业,从事有关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制作和研发的工作。随着动漫文化绿色产业、国家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数字动漫产业人才。据调查,该专业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90%。

相近专业:动画专业

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它把人和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而成。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宣传策划部门、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游戏软件公司做设计师或者工程师。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包括美编在内的专业网络游戏技术人员不到万人,而其中的游戏程序人员、美术设计师、游戏策划人员、游戏技术维护工程师更是职场上的紧缺人才。

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逾百家,在校学生有上万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是世界上唯一能拍摄动画商业电影的院校,也是国内动画学科设置最齐全、学历层次最完善的院校。该校为动画学院的学生开辟了专门的工作室,让学生们从大三开始组成联合作业组,真刀真枪投入动画电影实战演练,成为该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微辨・

上述两个专业不同在于,前者更倾向于技术,后者对艺术的要求更高一点。就专业方向而言,数字媒体艺术更为倾向后期制作和包装,动画则是更倾向于动漫产业的创作。

相关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好看的影片之所以能和观众见面,其实离不开前期的策划准备,中期的宣传造势和后期的推广发行。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近几年来,随着部级国土、农、林及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相聚开展,航天、航空、无人机遥感技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技术的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然而,遥感技术方法体系较为复杂,涉及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在国内开办有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高效并不多,在校时间较短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此专业的院校就更为少见。一方面是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急需,另一方面则难以有效培养高质量的、能够快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工作的学生,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如何制定门槛较低,直接面向行业应用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培养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近几年来,针对高职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也得到了一些教育学者们的研究。例如,[1]和[2]分别在对比了学科型专科与高职专科,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体系。[3]探讨了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开发的一些问题。国内开办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几所高职院校也各有侧重设置了专业论文与实践性课程[4-5]。这里与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为例,探讨新时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

1 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面向资源勘查与测绘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方法和技术基本知识,具有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三加密、影像立体测图、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解译与分析等熟练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成图、内业加密、外业调绘、外业控制测量、遥感数据处理与制图等专业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能在地质、城市、矿山、资源、环境、电力、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领域从事4D数据产品生产、地理国情要素采集方面的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 专业理论课程

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对校企合作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进行调研,列出主要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划分出4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已经开发出4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上,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师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教师共同对所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共同需要的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与更接近工作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服务于锻炼基础能力、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性任务。为此,设计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

3 专业实训课程

除设置上述理实一体课程外,还设置了《摄影测量与控制测量综合实训》、《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处理综合实训》、《遥感图像调绘与解译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四门纯实践课程。

4 专业选修课

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技术其它相关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目前开发了12门专业选修课,即《三维地形建模与仿真》、《GIS空间分析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城市遥感》《地质遥感》、《土地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源异构空间数据整合与处理》、《空间数据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专业英语》。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影视实践 传播学 定位 实施

在当今传媒影像时代,影视教育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各类院校开设全校公选课,通过影像手段以达到传达价值理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的系别如中文系、传播系、艺术院系开设影视艺术课程,达到更深层次的目的――影视教育如何与专业结合以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这也是一个系在构建课程框架、选定专业课程的出发点。《影视艺术概论》区别了传统的“概论课”的理论讲授,在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和考核上都和传播系的专业定位结合,抓住“实践”和“应用”这两个特点,把影视实践环节作为课程主体,以期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一、影视实践课程在传播学的定位

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是浙江省高等学校中第一家传播学本科教学点,成立时间较晚,在教学经验和课程设计上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必须要结合浙江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特点,体现出传播系的办学特色。传播学以“发展特色性应用文科”为着眼点,进行专业建设时注重“应用性”和“差异化”,强调课程的应用性与交叉性,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传播系开设的《影视艺术概论》是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不着眼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鉴赏能力,而是要求学生能有效地掌握视听媒介的工具,基本具备拍摄能力、剪辑能力、短剧剧本创作能力,并在高年级阶段相关课程中进一步深化学习,具备策划企业形象宣传短片的技能,并把文字化的文案通过拍摄、剪辑等技术手段,形成影像作品。具备了这些能力的毕业生,是符合传播学培养目标中所提及的“毕业生能在各类企事业胜任形象传播、文化宣传等工作”。

传播系作为一个特色新专业,其特点就是“口径宽、实践性强”,专业学生希望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单纯的理论讲授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渴望。近两年的课程实施表明,学生对此课程的参与度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好,加深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二、影视实践环节的设计

此课程的特色在于影视实践环节的设计、实施与考核。影视类的课程的传统教法是“影像”+“讲授”,这种教课手段并不适用于传播系的定位。该课程共48个课时,教师用一半课时讲授,使学生掌握影像画面的基本元素。另一半的课时和相应的课外时间供学生创作、拍摄、剪辑等,教师统筹并全程指导。

1.实践环节要重视对拍摄剧本的选择

以小组为单位,学期末要求以纪录片或5分钟剧情短片为作业,完成自创剧本―拍摄――剪辑三个过程。剧本创作时,鼓励学生对大学生活、社会进行思考,选择他们感兴趣、有话可说的主题。通过教师拟定和学生征集,同学们会根据当年关注的热点,提出一些很好的构想。

2.对拍摄项目进行分配和指导

(1)内容多元化

教师要保证剧本多样化,传播系两个班60人左右,围绕着四五个主题,老师挑选出8~10个剧本,要涵盖不同的主题。以2010年度教学学期为例,选出自创剧本8个,故事短片4部,涉及毕业、演讲社团、大学生“迷失”这样的主题,另外几部涉及校园公益话题。教师也要保证剧本的可拍性,有些剧本有创意,但以目前技术手段不具可拍性,需指导其修改。比如以世博为主题的宣传片,它以雪碧广告文案为模仿对象,原文案有两场戏发生在电影院和大型理发店,根据实际情况,拍摄起来有难度,所以将场景调整图书馆和影院外。

(2)项目管理制

以每个剧本作者为核心,编剧即导演,以“导演负责制”组成拍摄小组。老师创设了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以这样的“任务驱动”达到教学目的。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每个组带着完成一个影片的任务,并且和其他组之间有竞争有合作有交流,学生们的积极性提升很快。

项目管理人也要注意成员协调和投入度。每个导演“招募”一位摄影师、两位剪辑师和若干演员,八个摄制组总计三十余个主创人员,其他同学担任演员、剧务一职。这样就使每位同学都能有其职,调动学习积极性。

完成拍摄后,有专门课时讲授剪辑知识。在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下,每组的组员都要参加剪辑学习,剪辑师提交整部影片的成片供展映,组员提供一分钟以上的剪辑片段作为作业。以此种方式保证每位同学都掌握了剪辑内容。

老师为最后的成果提供公共展映的平台。首先是在课堂中进行展映,由该组主创人员谈创作的得失,并由其他组同学提问。学生提问范围很广,有关于编剧主旨、摄影效果的如何达到、音乐使用的意图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交流和深化。其次,对其中的佳作,通过校园网络、优酷网和土豆网加以推广。

(3)考核的多元化

课程性质是“考查课”,而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成绩、短剧文案、读书笔记所占的比例为5∶2∶3,可见实践环节成绩占70%比例。为了与课程前1/2理论学习相配合,教师布置阅读经典影视书籍,如《认识电影》、《电影讲稿》等,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章节进行评点,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能力。

一般的考试模式难脱“应试考试”的弊端,为学生所排斥。常规的影评作业不符合课程目的。本课程考核方式,使真正有创作力的同学、对该领域有兴趣的同学被充分调动,并带动了整体的学习气氛。

三、结语

在两三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如剧本内容参差不齐,项目管理制难协调,剪辑技术对于某些学生有难度等,但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专业能力提升很快。在接下来的几学期,学生拍摄的类型更多样,如企业宣传片、电视散文、校园风光片、公益广告。一些同学脱颖而出,成为校内网站视频制作的主创,并对后届的学生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同学毕业以企业宣传片制作领域为发展方向,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

参考文献:

[1]张桢,吴海霞.支架式教学在影视节目制作课程中的应用.中华文化论坛[J],2009,(7).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这一方针,以增强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职院校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业动手能力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生产单位的工作环境与职能。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全国的土地变更调查项目,各测量生产单位急需测量专业毕业生,并且要求毕业生具有较熟练的遥感影像与航片处理能力。为使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与生产单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相对接,有必要开展对摄影测量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与变更土地调查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与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一、对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正确解读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这里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专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专业素质等能力组成。高职的教学体系目前总体上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类,前者主要通过室内教学开展,后者通过实验课以及集中生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开展,所以,本文将从两大教学体系着手研究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方案。

二、理论教学体系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技术目前正广泛地应用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与测量生产单位中工作过程任务联系起来,就能把“对接”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又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双赢”局面。

对接的具体思路是:首先,深入测量生产单位的实际作业现场,对土地调查项目的作业过程与测量技术岗位深入调查,确定工作过程中需要哪些《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内容;其次,通过与企业专家深度访谈,听取他们描述与分析测量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成长历程、职业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和对岗位群中相关岗位人员的岗位能力的需要,确定相应岗位群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工作过程能力的对接

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课程的特点,如果说理论教学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那么,实践教学就是要完成将学生大脑中抽象的专业知识武转化为动手操作,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首先需要教师对测量生产单位进行走访调研,获取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成熟的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手段,并搜集相应航片资料。最后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流程来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与实施。

1.改革实训教学体系,开设创新型实训项目

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按单项技能实训、生产性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进行实训教学。单项技能实训在课程中通过学习型教学任务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要结合测量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任务进行;顶岗实习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进行,即“三层次一结合”,一结合是指工学结合。

2.建立实训教学评价评分指标

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评分指标的建立,是实现实训量化考核的基础,量化评分指标共有四大项:实习表现、完成任务情况、实习报告、技能考核。每一大项再细分,涉及出勤、安全、纪律、组员协调、工作进度、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成果精度、仪器维护、实训日志、各项操作技能等。

3.建立与工作过程情景对接的教学

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可以依托在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航片处理这一工作情景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采取六步教学法,即建立项目、工作计划、工作决策、项目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完成工作项目。

本文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课校内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外生产单位岗位技能要求的相互对接,培养了学生在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项目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工作能力。有助于深化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理论研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更深层次地丰富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更新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和威

综合呈现创作历程

从事摄影教育的和威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个人的宇航梦。在2013年,他凭借作品小宇宙成功入围2013三影堂摄影奖,并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成功举办个展,将自己多年创作的草图和创作过程进行综合的展示。他是一名造梦者,这个梦想根植于很多人的心底,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外太空的想象,更是映射了我们内心的那个小宇宙。

苏文

法国籍影像收集控

托马斯・苏文虽活跃在中国摄影圈,但却从不直接参与创作,他花费4年时间抢救50万张要用来炼银的北京生活底片,以极大的耐心对图片进行了编辑和整理,用外来文化的视角发现其中的线索与脉络,这一部属于“草根阶层”的视觉史,为时代留真,也为中国人开启了一扇记忆之门。并凭借此,在2013年11月获得连州摄影节年度大奖和年度策展人奖。

敖国兴

新锐获奖专业户

敖国兴一直潜心进行着自己的创作,8年间,终于将自己的实验成功进行展出,他凭借精良的制作和画面控制,一举获得了连州摄影节评委会大奖,大理摄影节最佳摄影提名奖,上海摄影双年展金奖,成为2013年最受关注的摄影师,他运用极度冷静客观的方式去记录了失去人迹的游乐场,在时间被快门截止的这一个瞬间里,过往与未来都失去了色彩。

李智

毕业生中的影像新典范

刚刚大学毕业的摄影师李智迅速成为了备受摄影界关注的对象,他的毕业作品《月》模拟月球表面,通过虚构还原了“真实场景”,探讨了人与人、世界以及人与月亮之间的关系。2013年他先后获得大理国际影会最佳新锐摄影师奖,入围“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师展”,并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举办个展。

李明

多年拍摄后的集中发力

李明长期游走在西北地区的荒漠,他通过最直接的拍摄记录,在淡灰色的色彩中书写着自己的诗歌。在2013年,他在大理摄影节举办展览,并获得大理摄影节最佳摄影师提名奖。李明的拍摄项目源自于少年时的远行梦,家族血缘在“丝绸之路”的繁衍生息,让这一地域的文化编码浸入李明的血脉基因。今日中国现代化的加速让这块文化圣土出现了隙地,李明用相机记录了这片家园中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唐晶

融合多元文化的探索者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唐晶全面吸收了德国摄影学派中的冷静、客观与理性精神,在完成了西方式理论体系的建构之后,唐晶又回到了本土,对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里人文关怀的真空地带,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建设让中国出现大量的异质景观,进行拍摄。作品成功入围2013三影堂摄影奖、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并在得色空间举办个展。

李俊

影像积累终获认可

李俊拍摄了日常生活物品离开以后在灰尘中留下的印记,他用这种以无化有、虚实结合的方式,触发了我们对于生活与时间的思考。李俊的作品风格极简、宁静、清朗,凭借这组作品他荣获了2013年三影堂新摄影大奖,跻身国内顶尖新锐之列,作品先后在纵目摄影双年展,大理国际影会,北京摄影双年展举办个展。这组跨越多年的作品,也成为了李俊自身与时间对话的视觉语言。

孙略

突破摄影媒材边界的空想者

孙略的作品《停顿的虚像》完全没有使用相机而是运用电脑技术生成了图像,这种“造影”的方式挑战着我们对于摄影的认识,也让我们思考影像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孙略作品2013年首次在百年印象画廊进行展出后备受关注,作品先后入围2013三影堂摄影奖,“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师展”,“首届中国年度摄影排行榜。

塔可

手工画册出版的先锋军

塔可的作品厚重,扎实,被摄影界看做最具潜力的摄影师之一。对于中国古典人文情怀的关注使他的作品富有深刻的传统之美。2013年前波画廊为他举办的个展及画册《诗山河考》、《尘芥集》的出版让塔可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在2013ARTBEIJING艺术博览会上,前波画廊更是为他举办个展,深获艺术界的关注。

郑川

摄影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影视技术――为数字电影服务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成立,正值全球电影制作逐步向数字化转变,同时也是在中国电影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的年代,进口大片的引进,观众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电影制作技术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实践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京电影学院在各部门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多方资源,组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

新系和新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支撑,建系之始学院对于教研人员的引进给予了非常大力的支持,从外地引进专家的同时将一批学院现有的教授和毕业研究生集合起来开展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和提高,院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学术梯队,有了一支高端教育人才队伍。

影视技术系探索研究的对象是电影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改变了整个电影产业的面貌,改变了电影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传统的胶片电影面临消亡,而电影的故事却在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终端上不停迸发出新的顽强生命力,虚拟数字电影的语言及美学风格都已经完全被改写。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要求电影学科从本体到产业的全部内容进行更新,因此电影学院也在不断探索未知的新兴领域,不断在学科的交融中找到学科的新兴生长点,不断深化和扩展学科的知识领域。

数字电影技术就是为电影服务的,无论是为了电影创作还是为了电影市场,或者产品技术开发应用,影视技术行业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电影制作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让中国电影更好看,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就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但是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我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电影“强国”。所以北京电影学院当前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期,参与和推动中国电影的由“大”向“强”的转变对于影视技术系的学生老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理双全的影视技术人才

虽然从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上影视技术专业方向属于艺术学门类,但从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体系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影视技术系与纯艺术类学科相比还是有较大不同,更多地融合了理工科专业的要求。因此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艺术特长并不是学院考察的重点。相较而言,选择生源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学习钻研技术的素养,有合作精神,这样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热爱电影、有对电影技术的爱好、有刻苦钻研的劲头、性格开朗并善于合作、具备文理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不仅仅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电影人的学习和成才的关键。

影视技术系学生的专业培养首先是从基础课程做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电影学院的其他专业不太一样,基础课程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掌握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包括多媒体等视频技术,如《计算机基础》《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程;另一方面是利用电影学院的优势资源,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了解完整的电影整体概念,也就是电影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进行电影创作?通过诸如《电影技术基础》、《电影艺术基础》、《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等课程和实践,让学生们成为懂艺术的科学家,从而区别于普通理工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只会使用技术、缺乏艺术修养、电影制作思维与经验、难以与导演沟通的技术工程师。

影视技术系在人才培养的方法上,强调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尽力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交流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对高端软硬件实际制作和参与研发项目强化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具备国际竞争力。

做出色的幕后工作者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力图培养具备电影艺术素养,系统掌握数字电影技术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电影科技人才,毕业后具备影像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力。从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广泛就业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领域,有些已在数字电影制作领域崭露头角,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制作公司、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骨干力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

电影创作是集体创作,中间涉及很多专业和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培养出每一门专业都能尽量把自己的能力、技术发挥到极限,共同做出最好的电影的人才,这才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最终目的,也唯有自身能力素质达到了工作的要求,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地位。影视技术系院长刘戈三说:“学习影视技术的学生必须端正心态,踏实学好每一门课程、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真正甘心为电影做幕后的幕后。”

张亘 为影片填充色彩

张亘,200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毕业后在视点特艺公司担任调色师,现在就职于PO朝霆公司担任调色指导,六年间承担了50多部电影的调色工作,包括《中国合伙人》《非诚勿扰》《风声》《全球热恋》《辛亥革命》《金陵十三钗》《将爱》等。

张亘告诉记者,电影调色是对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加工,用色彩赋予影片独特的气质,帮助导演在最协调的氛围中讲述故事。调色师就像是电影的化妆师一样,通过了解导演和摄像师的意图,将影片最美的一面展现给银幕前的观众。而另一方面,调色师也能够通过运用色彩来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意识到调色工作在电影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

张亘的祖辈和父辈都是电影工作者,在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张亘自己也决定从事电影行业。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第一天,张亘就明确地看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专攻电影后期制作,加上不断的努力、积极实践和细化学习内容,他在毕业时很容易就找到了对口工作。“读书期间我基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学校给我们非常多的实践机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帮助很大。”

基于对电影行业前景的预见,张亘在电影学院选择的课程与电影产业非常贴近。“比如《视觉原理》《影视技术概论》《视听语言》这类基础的课程会帮助我理解什么是电影,”张亘说,“而《计算机图形学》《电影摄影基础》《电影特效制作》等专业课程更重视理论与实践并行。老师在每次课的前半部分讲解理论,后半部分要求学生自己上手,将新鲜的理论付诸实践。这样学习起来不枯燥,而且每次实践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电影后期制作行业亟需大量新鲜血液,北京电影学院为业界提供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也给予刚毕业的学生们无数前进的机会。“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获得了较多的机会向大师们学习,能够与众多行业前辈共同学习和工作实属幸运。”张亘说道。

宋强 从梦想到现实

宋强,200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工作期间撰写并发表多篇电影技术类论文,同时起草过电影行业国家标准,现主要从事影像创作。

宋强是最早攻读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学生之一,作为既有才能又有经验的“学长”,宋强现在已经走在学弟学妹之前,身担导演、制片人、技术总监等数个身份。自从毕业之后,宋强的能力急速增长:工作不到3年就成为数字电影《一个农民的1978-2008》的剪辑师和技术顾问;2009年作为摄影师拍摄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庆典活动,同年参与国产首部全三维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的技术指导和调色工作;2010年至2013年期间作为导演、制片人以及摄影师制作了多部数字电影,同时涉足4K动画领域。由于在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的关系,宋强同样热心于数字电影技术探究、数字摄影器材功能挖掘,并且在推动中国数字电影方面也有建树。

说到当初选择电影学院影视技术专业的原因,宋强毫不犹豫地说为了梦想。“进到电影学院,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方向,都和电影密切相关。入学以后,慢慢学到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对电影创作的了解更为全面深入。”

宋强说,他已经多次以制片人或导演的身份制作电影,能够充分运用他在特效设计、工艺安排、影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但他的强项专业还是影视特效技术、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宋强说:“我认为摄影、剪辑这些艺术创作更需要有技术基础作为固定支撑。我在工作中,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我在剪辑的时候可以自己上手,不需要求助他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电影后期剪辑,摄影方面也是如此。”

在宋强投入工作的这几年,中国电影逐渐从使用胶片走向数码成像。电影数字化发展到今天,数字摄影机已经全面取代胶片摄影机,而胶片摄像机与数字摄像机截然不同,宋强说他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在做摄影工作时,不害怕任何新型号的摄影机,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使用数字摄影机时遇到的困难。

宋强多次向记者表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技能。“不管是做哪一类工作,都离不开影视技术专业本身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的相关背景,我在电影制作中多了很多发挥创作的机会,”宋强强调。“我相信,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或技艺都会有它的发挥空间。任何知识都应当学以致用,帮助你实现梦想。”

牛小明 将震撼作为起点

牛小明, 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研究所,现从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技术部的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

“2007年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上映时,我激动到留着眼泪看完整片。”牛小明说。相信很多看过《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观众都曾被电影特效所造成的视觉感受所震撼,近年来多部数字特效电影更是如同洪水般冲击着观影人的体验,牛小明正是由于对电影中这些宏伟特效有着非常的嗜好,才决定投身数字电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