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阐释

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个新型的文化形态,大学生宿舍文化具有目的性、广泛性、互感性、自主性、时代性、动态性和循环性等基本特征。因宿舍成员的流动、宿舍成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宿舍成员生活作风、审美观念、行为准则等的不同而导致其存在较大的动态性,但因其所处的场所——宿舍有其固定性,也就形成了其宿舍文化的循环性特征。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成要素

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2。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共同构成的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宿舍物质文化也有人称之为载体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区的建筑、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休闲空间、活动场所、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是宿舍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是宿舍文化的自然需要,也是宿舍文化的条件和基础,是宿舍文化的表层文化。宿舍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宿舍组织结构与宿舍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它主要包括宿舍区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宿舍文化的准则,又是整个宿舍文化建设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舍文化的浅层文化。宿舍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在宿舍中的各种生活方式和各种宿舍文化活动运行、发展的整个过程存在的方式。它是宿舍风气、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宿舍精神、宿舍价值观的折射。宿舍行为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宿舍文化的中层文化。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宿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宿舍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渗透在宿舍的一切活动之中,主导着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是宿舍的深层文化,它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整个宿舍的发展方向。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宿舍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具有文体娱乐功能、调适慰藉功能、控制约束功能、同化辐射功能、激励促进功能、教育导向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时,应确保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组织领导;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环境;完善大学生宿舍的制度文化;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的合力效应;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树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观念,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促进新世纪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研究作为大学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拓展大学文化研究的内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文化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实际工作上讲,这一研究可以有效地推动大学文化和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更加健康和完善的轨道上推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好地运用文化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高校的培养目标。因此,如何从文化影响人的发展角度,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强本科生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的科学模式

大学本科生宿舍文化作为一项复杂、长久、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中,形成科学的理论范式和系统工程来抓。不仅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宿舍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还需要整体的上层设计,开展系统性研究,进一步突出宿舍文化的内涵建设,使宿舍文化建设走上正轨和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切实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从充分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出发,切实意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学校的实际工作出发,将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中,置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宿舍文化建设的支持,协调调动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各级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等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文化建设实际中,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大和优化顶层设计的力度,从顶层的角度加大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推动力度,协调各方在在宿舍文化建设上形成合力,在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文化建设,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向着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二)强化本科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保障和促进宿舍文化建设的正常有序和持续稳定

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有效和持续稳定,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才能保证宿舍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1.建立健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

结合高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实际,建立诸如:《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学生宿舍文明考评制度》《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学生社区试点工程文化共建公约》等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的配套制度,促进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文明、和谐的轨道发展;同时,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素质过硬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队伍,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推动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实施者的作用,人员构成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主要领导、学工处领导、团委、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辅导员、后勤处、宿舍管理人员等,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提供保障。

2.强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动力考评和激励机制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如宿舍文化建设考评机制》《学生宿舍文明考评制度》《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等,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将宿舍文化建设成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直接挂钩,并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学校总体牵头,以学院为单位,对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辅以相应的精神奖励,如“宿舍文化建设先进个人”“最牛文化建设宿舍”等荣誉称号等,在整个学生社区建设中彰显榜样力量,树立标兵形象的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建设氛围。

3.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顶层架构,突出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宿舍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体是和谐、融洽、友好的。除了学习外,“大学生在宿舍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大学生活、时政新闻、娱乐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员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理想,以及等,并能互帮互助,对宿舍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识力不强,加之外界诱惑诸多,一些宿舍内潜存着文化低俗、庸俗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集体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脚之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四)宿舍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的宿舍行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动较为丰富。多数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理好个人内务,维护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学习、休息外,聊天、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宿舍行为的主要内容。此外,学生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班级、院系活动,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网络、手机、电脑等的盛行,当代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有甚者沉溺其中,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不断加强大学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各高校当下亟待处理完善之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二)完善宿舍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建设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首先要改革学生住宿制度,在按院系、专业统一调度的大原则下,充分照顾学生的性格、习俗、信仰等特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宿舍和舍友,创造自由、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在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保障宿舍文化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最后要建立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宿舍管理的领导岗位”,加强培训,增强宿舍管理人员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及突发性事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出合格及优秀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具体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也应明确宿舍舍长职责,培训其管理技巧,并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防患于未然;还应不断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宿舍管理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服务学生。此外,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宿舍矛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开展多样化的宿舍集体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首先,作为宿舍的主体,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意识,认识到宿舍环境及宿舍成员对自身生活、学习、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关心他人,大家团结一致,共创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其次,宿舍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即在遵守学校各项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宿舍成员通过共同协商,求同存异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宿舍内部规定,实现自我管理。再次,同宿舍舍友之间要经常谈天交流,举行宿舍活动,增进了解。大家都本着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心与人交往,势必大大减少舍友间的误会和摩擦。最后,宿舍成员应共同地积极参与舍际间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及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杯”球赛等。在扩大个人人际交往范围之时,这些活动更能很好地实现宿舍凝聚力、认同感的强化。

(五)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3篇

为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实际状况,明确具体问题,寻求相应对策,笔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119份,基本信息包括几下两点:

(1)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其中性别为男性的大学生53人,女性的大学生为66人;

(2)各年龄段中以大二(45.38%)、大三(31.09%)为主,以大一(7.56%)、大四(15.97%)为辅。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可从两方面具体研究:影响因素、利弊分析。

(一)寝室文化建设影响因素

宿舍氛围不和谐,室友关系难处理。据数据统计,在119位受调者中63.03%的人认为寝室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如睡懒觉)是寝室文化建设中最大的阻碍因素,而多数人同样认为卫生纪律不过关、沉溺上网、使用违章电器仍会影响寝室良好文化氛围的建设(见图2:大学生宿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而相对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4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寝室的学习氛围较一般,花费于看书学习上的时间较少,55.46%的大学生表示平日较多的时间用于上网。公寓集体活动的开展对寝室关系的建立有重大意义,但调查中发现50.42%的受调者表示只有部分寝室成员对公寓、班级等集体活动表现的积极,而不积极或没兴趣仍占据大部分人数。而此不利条件进而成为促进室友关系的障碍,62.18%的受调者认为室友关系较为融洽,但依旧存在小部分大学生认为室友关系不太融洽。寝室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消遣、看书娱乐成为寝室轻松娱乐的方式,但调查数据显示,77.31%的受调者在上网中度过,58.82%的受调者在聊天或串门中度过,而寝室聊天中校园八卦占大部分内容,学习时事等较之较少。要放松方式

(二)寝室文化建设利弊分析

建设目标明晰,处理问题方式积极。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50.42%的受调者认为因做某事影响室友的休息时会立即停止。面对矛盾时,绝大多数受调者会选择相互沟通或借助机会道歉并和好。数据显示,受调者认为寝室文化建设对增进感情、拓展知识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气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普遍认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寝室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理念的形成,帮助个人满足自尊心、调节情绪、增进身心健康,更具有对个人模式标准化的作用(见图6: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材的作用调查)。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特征的影响

作为群体文化一部分的宿舍文化,其创建的文化形态为师生共享,而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及思想理念转变的重要过渡期,其所处的环境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而宿舍是多数高校生生活及接触最多的地方。宿舍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观因素的发展成为文化创建的决定性因素。性别不同导致文化建设过程中个体表现的不同。相较于男生寝室,女生寝室明显比男生寝室爱学习,但一般男生寝室的和谐程度常常高于女生寝室;大一学生寝室成员因为刚认识,寝室成员之间会尽量克制自己,避免矛盾;大四阶段,就业和准备毕业论文是寝室成员最重要的事情,在寝室的时间变得很少,经常不能全部成员聚在一起,个体因此变得更珍惜最后一年的相聚时间,矛盾反而减少。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宿舍分配、基本设施配置、维修等都与宿舍管理工作直接或间接挂钩。一般来说,寝室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寝室的物质文化,如寝室管理规定,如每个寝室的水电费,还直接影响寝室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氛围,如作息时间等、每天卫生大检查。宿舍文化则是高校管理制度的细化与拓展,高校宿舍规范管理依托高校文化创建的管理制度,而高校文化创建制度则以宿舍文化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挖掘高校管理特色,创建优良校风学风,其一定程度上是高校多方决策的重要体现。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4篇

和谐的宿舍环境能够确保大学生稳定的情绪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在宿舍中一同度过4年的学习、生活,就像学生的家一样,如果宿舍成员彼此之间关系和谐,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途径

(一)深入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作为行动的基础,高校领导必须开展以宿舍为中心内容的调查研究工作,把握其中潜在的特点与规律,比如说了解大学生除了在宿舍内吃饭、睡觉,还有其它一些什么活动?为什么在外表现的干净、潇洒的大学生在宿舍内却凌乱不堪?这些等等内容都是宿舍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有待于高校领导深入调查研究。

(二)优化宿舍管理队伍

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对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者的队伍予以优化配置,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使管理工作者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宿舍管理工作中去,密切关注学生在宿舍中的表现及成长;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管理者能积极的伸出援手,当学生对宿舍管理及服务存在着误解或者是意见时,能听取学生建议、完善管理服务工作,在管理中做学生的朋友,在教育中做学生的师长。而由于大部分高校都忽视了对于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的优化配置,因此无法通过高水平的管理工作者队伍进行对大学生的教育,致使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思想认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缺陷,这是在今后的高校工作中亟需改进的一个方面。

(三)加强正确引导

在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时候,要针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例如有的大学生宿舍之内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针对于此应该结合实际加强对大学生的节俭教育;有的大学生宿舍之内存在着过度偶像崇拜的现象,针对于此则就需要开展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避免对偶像的过度崇拜。当大学生宿舍文化有效的建设起来之后,学生自然就会与之发生共鸣,使学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受到熏陶,提高自身的综合思想水平。

(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中,除了要发挥高校领导、宿舍管理者等方面的作用之外,大学生作为宿舍中的主体,必须要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表现出其主人公的意识,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管理及教育;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控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发挥学生队伍中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使广大学生在学生干部正确的引领下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五)转变思想认识

就当前大部分高校来说,都还被限制在传统的观念中,仅将宿舍建设看做成校园的基础设施,将高校的一切教育、文化活动都排除在宿舍之外,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不能深入把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影响了日常实际工作的开展。与大学生宿舍文化相比,高校领导更关注的是学生宿舍的社会化,对其基础设施或者是管理的问题非常重视。基于此,必须提高高校领导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宿舍文化建设奠定根本的思想基础。

(六)规范宿舍相关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一套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保证大学生可以有一个有秩序、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宿舍 宿舍文化 “三元论”结构 措施

1 概述

宿舍是学生的第二“家”,它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地方,因此宿舍文化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培养、人格魅力、以及生活习惯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构建校园文化主要的内容要加大宿舍文化建设,把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年,前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生活管理,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16号文件实施10年来,各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本文将结合宿舍文化“三元论”结构论述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

2 “三元论”结构宿舍文化建设阐述

宿舍文化建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宿舍为载体,以构建具有积极的、向上的精神文化的一种学生共创的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映射,作为群体文化,它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宿舍文化“三元论”结构具体的阐述就是将宿舍文化具体化细分,在精神层次、物质层次和制度层次共同构建宿舍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它们之间相互有机构成一体形成宿舍文化。

2.1 宿舍物质文化

宿舍硬件设施完善是宿舍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高校宿舍的各种空间布局、环境氛围、家具配置等有形物质。宿舍的硬件完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宿舍物质文化是对宿舍硬件设施的客观反映,它具有直观特点,它是宿舍文化的基础文化形式。宿舍物质文化对居住在内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宿舍文化的形成更是意义重大。

2.2 宿舍制度文化

大学生涯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度过,如何构造和谐的宿舍关系,规范宿舍成员行为,宿舍制度文化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宿舍制度文化就是依据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宿舍管理内容等制定的规范学生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关管理条例。宿舍制度是学生行为活动的基本保障,它具有制度约束性,因此宿舍制度文化是宿舍文化的约束层次,是宿舍文化形成的制度方面保障方式。学生宿舍是一个组织复杂、人员众多的集中场所,每个学生的生活行为不同,它对于宿舍的文化构成具有各种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规范的宿舍制度规范宿舍的各种管理,制约学生生活习惯。因此宿舍制度文化有力的保障了宿舍文化的构成,宿舍制度文化的约束特点在生活层次上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3 宿舍精神文化

宿舍精神文化包括宿舍集体的思想教育意识、生活价值态度、道德理想等,它是大学生在高校宿舍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反映的就是一种高校宿舍文化和意识形态,宿舍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其是高校宿舍文化最为关键的东西,宿舍精神文化存在于学生生活学习中,对于其它高校文化建设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宿舍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宿舍文化构建深受高校文化的影响,不同的高校文化背景下宿舍的精神文化也不同。同时宿舍精神文化的构成主要就是不同学生的具体精神文化的综合,它是依靠学生的不同价值观念、社会精神获取等形式通过宿舍各种文化的综合整合形成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宿舍精神文化。

3 如何构建“三元论”结构的宿舍文化

3.1 构建宿舍物质文化

大学宿舍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大学生安心完成学习任务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坚强的后盾。经过后勤改革的学生公寓基本具备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宿舍物质文化建设还需要向人性化方面进步。例如,宿舍设立独立卫生间、安装空调,同时宿舍应该允许个性化的布置。也许独立卫生间、空调不能实现,但可以通过个性化设计宿舍来实现“家”的感觉。笔者在工作中采用“宿舍装饰”等活动来帮助大学生将冷色调的宿舍转化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宿舍,让宿舍成员通过自己的构思、协商、劳动设计属于自己的“家”,增强他们的宿舍归属感。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成员的相互协作,构建和谐宿舍;另一方面有力促进宿舍物质文化建设,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奠定基础。

3.2 构建宿舍制度文化

大学宿舍管理制度经过高等教育的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有序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此来维护学生宿舍的安定和有序。这些制度对于规范学生宿舍管理、稳定学校秩序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但仅凭管理约束学生行为与高等教育“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不符,而且也被学生所抵制。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制度约束,需要构建合理的宿舍制度文化。为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将被动约束调整为主动约束,将制度建设交给学生实现,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本宿舍的制度,这样保证宿舍成员的统一性。“宿舍公约”就是学生能够根据本宿舍的特点,结合学校制度要求,由学生本人认可的一种宿舍规范,因为由学生自行制定,其约束效果明显好于学校强制制度。

3.3 构建宿舍精神文化

宿舍精神文化折射出大学生主流思想,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应该是具有优良的民族美德,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观念,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宿舍文化建设要依据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从大学生对于宿舍的荣誉感、宿舍群体的人际交往以及宿舍精神文化氛围等方面分析,通过大学生的真实行为反应实现宿舍精神文化的构建。宿舍精神文化的建设要站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层次,通过良好的高校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宿舍精神面貌的发展。

因此构建宿舍精神文化首先要确定精神文化的内涵,采取有效的方法将精神文化内涵作用于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且让学生全面了解精神文化内涵的意义,让学生懂得充分利用精神内涵武装自己。其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利用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观凝聚宿舍精神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他们的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接受和认同。

4 结论

“三元论”结构的宿舍文化建设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组成层面分析了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构建宿舍物质文化奠定基础,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来规范行为,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来实现育人功能,这三者将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机结合,既符合教育育人,也符合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静主编.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杨和亭.浅论宿舍文化目标体系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于祥成,马春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6篇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种师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具有目的性、广泛性、互感性、自主性、时代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大学生宿舍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具有文体娱乐功能、调适慰藉功能、控制约束功能、同化辐射功能、激励促进功能、教育导向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时,应确保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组织领导;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环境;完善大学生宿舍的制度文化;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的合力效应;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树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观念,使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促进新世纪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述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英语里写作culture,原意为种植、耕作,含有通过劳作获得成果之意,到16世纪才逐渐演变为培育、有教养等意义。文化概念内涵丰富,我国学者郑金洲收集的文化定义就达310余种。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匀而我国《辞海》

则采用了这样的界定方式: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由于文化定义众多,不同的文化观必然影响着对什么是校园文化这一问题的理解。王邦虎主编的《校园文化论》综合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观,将它们分为两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又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另外还有教师、干部、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

随着校园文化研究者的增多和思路的开阔,校园文化研究的内容也逐步拓展开来,甚至有学者所使用的“校园文化”概念几乎就是我们今天所谓“学校文化”的同义语。从“校园”与“学校”的词义来讲,“校园”一词中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场所,而“学校”更多指向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两者相比较,“校园”只能说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①因此,有研究者主张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主张从“校园文化”研究走向“学校文化”研究。同样,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也走向了对大学文化的研究。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交流的多功能场所,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大学生宿舍文化又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是个新课题、新概念、新理论,其内容与形式都会受社会、学校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宿舍文化以自己的特殊地位对大学文化、对校风学风、对大学生个人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因此,其内涵十分丰富。目前,关于什么是宿舍文化,有许多不同的提法,然而理论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环境中,在长期的宿舍活动中形成的,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为主体,以宿舍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载体,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师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宿舍区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都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宿舍风气则是其综合表现。由于以宿舍为参加单位的各种活动的开展等原因,宿舍生活己由室内延伸到了户外,宿舍文化也不仅局限于宿舍之内了,它更注重于宿舍成员本身所共同创造的文化氛围。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结构

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①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宿舍文化。

(一)宿舍物质文化

宿舍物质文化也有人称之为载体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区的建筑、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休闲空间、活动场所、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是宿舍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是宿舍文化的自然需要,也是宿舍文化的条件和基础,是宿舍文化的表层文化。宿舍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同时包含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他社会寓意。这种积淀着文化观念的社会价值存在,具有相当的持久性。一座寓意深刻、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的雕塑,一幢别具艺术风格的建筑,一个布局合理、优雅别致的花坛,一方面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宿舍物质文化没有建设好,必然会影响到宿舍管理的顺利进行。比如,宿舍拥挤就保证不了学生很好地休息;宿舍的整体环境脏乱差就难于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宿舍供水供电不足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学生的活动场所就不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等等。如果离开了宿舍的物质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宿舍制度文化

宿舍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宿舍组织结构与宿舍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它主要包括宿舍区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它是宿舍文化的准则,又是整个宿舍文化建设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舍文化的浅层文化。大学生宿舍如果仅有优越的环境,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宿舍成员的行为,宿舍纪律涣散、秩序混乱,就可能引发学生滋长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与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这便要求学校在抓好宿舍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宿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宿舍管理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宿舍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体现。宿舍的制度文化是用制定的条例或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主体的行为,对大学生具有教育导向、控制约束的功能。大学生每天有2/3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的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时间长、教育面广的优势,起到第一课堂教育所起不到的教育导向、控制约束作用。

(三)宿舍行为文化

宿舍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在宿舍中的各种生活方式和各种宿舍文化活动运行、发展的整个过程存在的方式。它是宿舍风气、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宿舍精神、宿舍价值观的折射。宿舍行为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宿舍文化的中层文化。宿舍行为文化是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动态地反映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共同生活的动态文化。它具有积极的激励功能,通过目标激励、强化激励、支持激励、榜样激励、集体激励、危机激励等方法,来促进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增强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觉地维护体利益,主动地放弃偏见、消除隔阂、克服不良行为,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积极健康地向上发展。同时,由于高校人才济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具有高层次性,使他们对于形形的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和批判精神,对低级、庸俗的文化传播进行抵制,从而形成了高格调的审美情趣、鉴赏方式和比较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为宿舍行为文化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宿舍管理公寓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受到制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生宿舍管理暴露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现实,对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7篇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二)完善宿舍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建设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首先要改革学生住宿制度,在按院系、专业统一调度的大原则下,充分照顾学生的性格、习俗、信仰等特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宿舍和舍友,创造自由、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在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保障宿舍文化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最后要建立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宿舍管理的领导岗位”,加强培训,增强宿舍管理人员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及突发性事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出合格及优秀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具体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也应明确宿舍舍长职责,培训其管理技巧,并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防患于未然;还应不断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宿舍管理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服务学生。此外,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宿舍矛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开展多样化的宿舍集体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首先,作为宿舍的主体,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意识,认识到宿舍环境及宿舍成员对自身生活、学习、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关心他人,大家团结一致,共创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其次,宿舍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即在遵守学校各项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宿舍成员通过共同协商,求同存异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宿舍内部规定,实现自我管理。再次,同宿舍舍友之间要经常谈天交流,举行宿舍活动,增进了解。大家都本着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心与人交往,势必大大减少舍友间的误会和摩擦。最后,宿舍成员应共同地积极参与舍际间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及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杯”球赛等。在扩大个人人际交往范围之时,这些活动更能很好地实现宿舍凝聚力、认同感的强化。

(五)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8篇

1.1物质文化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我国各高校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大学生宿舍条件不断改进,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90后”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缺乏人性化、家居化、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比如,私密度不够、舒适度不够等。

1.2精神文化方面

从大学生在宿舍的主要精神文化看,基本上是健康合理的,符合青年特点和需求。但受到多元价值观的侵蚀,“90后”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也存在一些消极、不良现象: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个人本位主义严重;追求个性自由。

1.3制度文化方面

“以管为主”的传统模式与“90后”大学生追求的“服务育人”新模式存在矛盾。各高校都有一套严格有序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与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矛盾。某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统一安排宿舍,没有考虑个人成长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原因的分析

“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之所以呈现目前的状况,与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家庭影响,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同时,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2.1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文化在宿舍盛行。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促使我国主流文化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促使宿舍文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手机不离身”、“无网不能活”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地削弱了宿舍成员对宿舍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使得宿舍只能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场所,而非思想交流的地方,这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2.2“90后”大学生普遍生长在比较宽裕的家庭经济环境中,拥有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被称为“幸福的一代”,从小就享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他们对宿舍的物质要求相对较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集两代家长的宠爱于一身,从而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和以“我”的利益至上的思维方式,个人本位主义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分享、包容意识。这些导致“90后”大学生对于宿舍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2.3大多数高校普遍实行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管理宿舍,由学生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齐抓共管”的方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从而出现“教而不管、管而不教”的尴尬局面。宿舍文化建设管理观念落后,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放在宿舍文体娱乐活动,像专题讲座、座谈会、演讲会等活动很少开展。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往往忽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特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重挫伤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3“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变化、新规律,积极创新宿舍管理新途径,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我们要创造的“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面发展。基于宿舍文化的现状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对策:

3.1加大对宿舍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

在宿舍基本设施建设上体现人文关怀,注意功能和结构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比如,在宿舍区内配置相应的食堂、开水房、澡堂、洗衣房、超市等。努力营造“家的氛围”,让“90后”大学生有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的高校在学生宿舍配置了空调,赢得了“90后”大学生一致叫好。国外一些高校,除了公用生活设施外,每个学生还有一个单间,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有需求的学生提供独立的私密空间,既保证室友之间的交流,又保护学生的私人生活。

3.2完善宿舍管理制度

制定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和健全宿舍区的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宿舍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宿舍日常行为规范。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壮大宿舍管理队伍,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对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思想教育方法与管理技巧,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管理素质。改进服务方法,通过座谈、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把合理化的建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宿舍的主人,更是宿舍文化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对宿舍文化建设富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将大学生吸纳到管理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首先,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90后”大学生对宿舍文化的心声。其次,组建学生管理委员会,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制定宿舍管理条例、承担宿舍管理任务、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等。第三,充分发挥舍长、班委、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

3.4充分利用网络新阵地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宿舍文化;大学生;对策

【Abstrct】 Dormitor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Good dormitory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starts to define the conceptes of the culture, dormitory culture, and discusses how to cope contemporary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noble and harmonious dormitory culture,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ormitory cultur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countermeasure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既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既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文化景观、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广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指的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由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大学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体现学校特色、行为规范、文化制度、精神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场所文化和群体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2600万青年人在各类大学就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因此,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相比较之前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有一定差异的。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大学生宿舍的物质建设,如兴建了大量现代化的学生公寓,并在公寓内配备了电视机、电话、电风扇、网络等等,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当前宿舍文化的主流也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方面: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定位不清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将学生宿舍的功能仅仅定位于学生休息、生活的场所,没有把宿舍作为重要的育人阵地来看待;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重物质环境的改善,轻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等方面也忽略了宿舍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内容,这些观念和做法对构建高尚、和谐的宿舍文化带来极大阻力。

2、物质文化方面:生活设施不完备,人性化设计理念缺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求。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过程中缺乏人性化、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例如:有的高校学生宿舍区的澡堂并没有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来设计;还有开水房、卫生间等,都没有按照学生的人数比例进行配置,常常出现拥堵、排长队的现象;还有些同学埋怨宿舍里没有空调和热水器,给生活带来不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宿舍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说明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还有提升空间。

3、制度文化方面: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

大学生宿舍一般采用“后勤――宿管科――宿管员”这种管理模式,具体由宿舍管理员来维护宿舍秩序和传递相关信息。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可以保证日常管理的有序进行,但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例如:宿舍人际关系的协调、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些职能只有辅导员和专职教师才能胜任的。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的制度,并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实施力度不够,取得的成效也不明显。

此外,宿舍党团组织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等,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构建高尚、和谐的宿舍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4-0069-03[作者简介]覃如冰(1974―),女,广西柳江人,硕士,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大学生宿舍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宿舍管理情况的好坏,不仅关乎学生生活质量的高低,更关乎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顺阻。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扩招,我国各高校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宿舍管理及服务水平,为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更为优越的环境。

一、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是指“对活动中的人、财、物、事等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进而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1],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即是对大学生宿舍行为的规范、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宿舍的安全问题、卫生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一直都是我国各高校后勤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2]加强宿舍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学生个体及学校整体来说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第一,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良好的宿舍管理是营造安全卫生的宿舍环境的前提。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宿舍首先是他们生活休息之地,是他们用以放置和保管个人财物的地方,安全、卫生、有序的宿舍内部及周边的硬软环境,是学生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例如,安全卫生的基础设施、合理舒适的物件配备、良好的防盗防灾举措、美观便捷的舍外环境等,都需要高质量的宿舍管理和服务工作。学生只有在没有其他顾虑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休息,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及其他活动之中。

第二,宿舍是大学生之间接触最频繁的地方,良好的宿舍管理有助于学生和谐相处。大学生宿舍生活是一种群体性活动,一定数量的人集中生活于相对固定的、狭小的空间中,宿舍成员彼此间接触频繁。同时,集体宿舍也是学生各自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展现最充分的地方,这些因素势必增加宿舍成员间摩擦、矛盾或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及时发现宿舍问题,及时协调并解决宿舍矛盾,帮助学生和睦相处,是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高效的、负责的、制度化的宿舍管理,才能规范学生的宿舍行为,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第三,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宿舍管理有助于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的形成。据统计,“大学生一天有至少60%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3]。除休息、娱乐外,宿舍也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思想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是宿舍成员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形成自身的核心观念及价值体系。健康的宿舍文化能给予宿舍各成员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优化学风、端正思想、提高素质。反之,不健康的宿舍文化不仅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也会给宿舍管理和学校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可见,宿舍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建设健康的宿舍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习风气,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各高校均在不断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及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新时期,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高校管理者的首要工作之一。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主要有综合管理和公寓化管理两种。综合管理模式是“相对应于行政管理体制而形成的一种宿舍管理模式”[4],后勤部门为学生提供住宿条件,住宿学生完全服从安排,管理部门在必要时通过实施强制性手段来维护学生宿舍正常的生活秩序。在我国实行体制改革之前,各高校基本仍在使用这种宿舍管理模式,如今也还有许多高校采用。公寓化管理模式是“相对于企业化管理体制而形成的一种宿舍管理模式”[4],需要住宿的学生向学校交纳一定的宿舍费,学校统一购置基础设备,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并提供各项服务。在我国高校改革过程中,此种公寓化管理模式不断发展,逐渐为各高校所采用,成为新时期宿舍管理的趋势之一。此外,部分高校宿舍也采用自我管理模式,由学生自行管理,强调学生在住宿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自治性,当下,这还只是宿舍管理的一种补充形式而非主流。

在实施以综合管理模式为主,公寓化管理模式为辅的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宿舍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宿舍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住宿环境有所优化,学生的住宿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宿舍卫生及宿舍安全有到保障;宿舍管理制度不断改革,规章制度涉及卫生检查、作息、水电、网络、设施、文明评比等多个方面,学生对其认可及遵守情况较好。

同时,当前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高度重视。一是对大学生宿舍功能的定位过于单一。居住和休息一直被定位为高校大学生宿舍的主要功能,而其娱乐、学习交流、人际沟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项功能没有被充分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宿舍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二是宿舍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每栋宿舍所配备的管理人员多为两名左右,多的不过三四人,其中还包括清洁人员、门卫等,缺乏专门性的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等管理人员,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管理和帮助。此外,多数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层次较低,思想政治素养不高,缺乏有关宿舍管理的专业知识,这造成了许多管理工作上的疏忽。三是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制度不十分健全,管理较为分散,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不够清晰。当前,学生宿舍由学校多个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基建部门、保卫部门等――负责管理,各部门之间非隶属关系,沟通协调不畅,使得在宿舍管理实践中出现各自为政、权责不清、相互推卸责任等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宿舍管理人员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规范其行为以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而宿舍管理工作的效果并不太理想。

由上可见,不断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当下各高校亟待高度重视之事。

三、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方法探讨

基于对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功能分析,以及当下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创新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思路的具体策略。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人为本”,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5]这就要求学校各项管理,包括宿舍管理都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在具体管理中,要营造和谐、民主、文明的管理氛围,杜绝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要强化法制观念,减少“人治”行为,明确责权;要去“行政化”发展,坚持“服务育人”,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宿舍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管理工作的认同。

其次,加强宿舍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创新。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创新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就必须学习和创新先进的宿舍管理理论。基于企业管理体制而形成的大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模式,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及方法理应成为新时期各高校创新宿舍管理的重要参考。“5S管理”是缘起于日本的现代企业的工作现场管理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tisuke)五个方面的内容。[6]也有学者将其拓展为“6S管理”,增加安全(safe)这一要素。[7]“5S管理”或“6S管理”理论均旨在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和有序,强调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的素质。该管理理论的内容与目标均与大学生宿舍管理具有相通性,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加以学习借鉴,以提高学生宿舍管理的质量。

最后,不断创新宿舍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所出现的不足,我国各高校要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不断优化宿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宿舍管理的制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此外,增加管理和服务内容,改进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新时期的大学生宿舍管理实践中也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从学生切身利益及现实需要出发,增加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内容。例如,在宿舍区增设生活辅导中心及心理咨询中心,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缓解学生日益增加的压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再如,与学校资助管理中心配合,扩展大学生资助体系。当下许多高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由于缺乏深入了解等诸多原因,存在资助对象不恰当,资助力度不够等现象。延展高校宿舍管理的贫困生资助与管理功能,关注大学生的具体生活,进而有助于学校整体“奖、贷、助、补、勤”资助体系的民主化、公平性、科学性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宿舍管理还应创新管理手段。例如,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及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等的模范带头作用。又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端正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再如,增加激励式的学生宿舍管理手段,调动管理者与学生双向积极性,保证管理工作效果。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主要舞台。大学生宿舍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出现诸多新的情况,也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创新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效率,才能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范伟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5.

[2]曾荣生.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30):141.

[3]戴萧嫣.浅谈大学生宿舍管理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3.

[4]吴山,龙碧霞.我国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32):218.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0.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青年辅导员 宿舍管理 专业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一大批80后青年辅导员加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他们的素质也被人们所重视。①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养成的重要阵地。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阵营,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好第三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第三课堂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对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了有关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检索有关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方面的一些论文和资料。相关论文有:王明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反思》;吴超的《高职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赖碧瑛的《大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李媛的《论辅导员与高校宿舍管理》;张丹的《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翟飞飞的《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赵伟明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浅说》;符淼的《高校学生宿舍政治辅导员师德塑造―以重庆市高校J为例》;肖富忠的《积极作为,搞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郝利娜的《论高校宿舍管理辅导员的职责及其细化》;汪正焰的《高校辅导员加强宿舍管理的对策探讨》;刘翔的《高职类院校学生宿舍辅导员工作实践与探索》;温晓光的《计算机软件在独立学院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王志成的《浅论辅导员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

以上这些论文对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度,但对于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的现状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集中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出台与实施的背景下,对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所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依据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现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对策措施,旨在探索青年辅导员做好大学生第三课堂思政工作新途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2年7月在广西师范大学参加广西高校辅导员培训班的52名来自13所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18-35岁)、20名学工领导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有关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关资料。

3.2.2 访谈法

采用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与高职院校学工领导、一线青年辅导员进行交谈、深入了解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方面的情况。

3.2.3 参与观察法

结合历时7年的辅导员工作和走访观察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现状,归纳、总结、分析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情况。

4 结果分析

4.1 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的现状

4.1.1 宿舍管理队伍缺乏有效沟通,普遍缺少服务意识和管理经验

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人员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学校层面,有保卫处的干部、学工处的宿管科、各系部青年辅导员;二是社会层面,有物业公司所招聘的学生宿舍管理员(多为退休人员),即我们通常称呼的阿姨,阿叔。由于这两大部分人员的组成是一种合作关系,隶属不同管理层面,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方法上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在宿舍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存在差异。通过走访了解到,一是由于物业公司招聘的学生管理员(即阿姨,阿叔)都为临时工,人员自身素质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标准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部分管理人员政治觉悟不高,专业水平偏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②二是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具体的执行人为青年辅导员,他们由于平时忙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上普遍缺少服务意识和管理经验,这也是存在问题之一。

4.1.2 学校对宿舍管理的“第三课堂”认识不足,思政力度不明显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待得最久的场所,学生一天之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宿舍度过,他们的各种交流活动都是在宿舍内完成的。因此,我们便将学生宿舍定义为“第三课堂”。然而,学校对宿舍这个“第三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还未充分意识到“第三课堂”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上是各系的青年辅导员,单纯依靠本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进宿舍,从整体和宏观上很难把握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动态,直接影响了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③

4.1.3 宿舍管理制度丞待完善

我们翻开各种版本的《学生手册》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都可以看到各校在宿舍管理中在卫生、纪律、公共财物安全、行政管理等方面明确对学生的要求。片面地只看到了学生宿舍的“住”字上,而疏忽了对学生宿舍的人性化服务管理。如新生开学安排入住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私自进行床位调换,青年辅导员发现后,往往都是按照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进行纪律处罚。

4.1.4 宿舍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不明显,宿舍文化特色品牌少

带有正能量的宿舍文化,可以有效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正确的认知能力;带有负能量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将产生不良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工程都已经铺开,开展较多的是党建团建进公寓、心理健康进公寓等模式,宿舍文化特色品牌少。更有些学校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没有把宿舍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程来抓。

4.2 广西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专业化对策措施

4.2.1 转变观念、加强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和积累管理经验

一是青年辅导员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区分清楚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与宿舍管理员加强沟通。二是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所需,解决实际困难,处理突发事件。三是与校团委、学工处、后勤处、物业公司、班主任等联动起来,及时反馈学生宿舍中的信息。四是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提高服务意识。四是不定期总结学生宿舍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积累理论经验。

4.2.2 重视第三课堂,加大对思政教育力度

学生宿舍是青年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青年辅导员要利用好学生宿舍这个第三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如以楼栋为单位,不定期对国内外时事热点进行主题讨论,通过征文比赛、公告栏、广播、论坛、QQ群等形式进行正确的思想宣传、正面引导,使学生在学生宿舍也能了解国内外实时动态,更好地树立新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2.3 健全宿舍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应把学生在宿舍里的行为表现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并进行量化,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是规范学生宿舍管理的第一步。同时要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纠。要求青年辅导员、宿舍管理员、楼层长及广大学生进行学习,使大家都能熟知各项管理规定,做到知、懂、守、引。对于出现的问题,立即反馈到相关部门迅速处理、记录,并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及时在宿舍内公布处理结果,以儆效尤。

4.2.4 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建立与实施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成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副主任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并对宿舍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委员和成员行使指导委员会赋予的职责,具体落实、指导各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二是建立与实施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于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能起到明显的导向性功效。既要善于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手段,达到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也要合理运用反激励措施,加大处罚力度,惩罚违纪行为,达到教育、督促后进的目的。

4.2.5 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作用。学生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机制的作用。成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委员”,本着积极支持、稳妥发展的原则,引导大学生组建宿舍文化协会和社团。通过宿舍文化建设会具体负责宿舍文化建设的设计和实施,团结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来,让广大同学真正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育人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学习、娱乐的场所,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宿舍文化。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大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挖掘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主要表现

1.思想教育功能。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个性最张扬、行为最自由的场所。在学生宿舍里,由于脱离了教师的直接监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相对自由,宿舍成员可以轻松地拉家常,也可以通过激烈的思想交锋、交流,讨论社会热点、难点、关注专业前沿问题,这有利于宿舍成员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活跃思维。学生宿舍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教育、感染着学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目标、审美情趣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导向激励功能。宿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能潜移默化地、春风化雨地影响学生,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和同化功能,良好的宿舍文化,能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不良的宿舍文化,则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宿舍成员之间由于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较多,相互之间的影响较大,之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也就相互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此外,宿舍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使他们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再者,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宿舍成员有着激励作用,它引导个体与群体之间和谐共处,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每位大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得宿舍的整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释放。宿舍同学间团结友爱、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宿舍精神风貌,这会对宿舍成员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3.陶冶教育功能。文化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持久的,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宿舍文化以其强大的心理影响、文化熏陶和思感染影响着学生。宿舍中的各种物质环境、硬件设施,如格言警句、电脑等设施都有一定的隐性教育功能,都能够对大学生起着一定的陶冶教育作用。宿舍文化中的制度和精神层面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交往有导向教育作用。总之,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性格,从知、情、信、行诸方面综合塑造着大学生的品德,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起着良好的作用,宿舍文化作为一个特殊文化载体,同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一样,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良好的宿舍文化能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就会把在学校培养的优秀品质带入社会,转化成为建设祖国的巨大精神力量。

4.自主教育功能。大学阶段是一个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思维的阶段,宿舍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学生能在其中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有助于释放被禁锢的灵感和创造力。宿舍生活的自主性和丰富性,使学生能从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课堂教学中挣脱出来,在全新环境下自由呼吸,思维活动也纵横驰骋,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宿舍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仅能使大学生锻炼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且能使一些原本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学生在宿舍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大学,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集体活动,也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其创造力和自主能力。

以上高校宿舍文化育人的基本功能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的各个功能之间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二、发挥高校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途径分析

1.更新观念、完善管理,强化机制,是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先决条件。“思想决定行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就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作用,离不开教育者正确的观念的引导。宿舍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以大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发挥宿舍文化的强大的育人功能。有了正确的观念还不够,还要有管理和机制加以保障,这是从管理和制度层面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保障。对宿舍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加强对宿舍的管理,健全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学生在宿舍里的行为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切身利益挂钩,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导员和宿舍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倾心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要建立宿管员与辅导员相互之间的沟通机制,使对学生的教育、对宿舍的管理形成互动和齐抓共管的局面。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大学生宿舍文化氛围,进一步营造育人空间,进一步拓展、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繁荣学生宿舍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改进和完善宿舍的物质环境,是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物质保障。宿舍文化要发挥育人功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离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也就无法发挥。宿舍物质文化也有人称之为载体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区的建筑、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休闲空间、活动场所、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是宿舍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是宿舍文化的表层文化。它具有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加强宿舍物质环境的建设,首先就要对宿舍周围的建筑物、宿舍内的摆设进行优化和选择,宿舍周围要尽量建一些有文化寓意的建筑物。如建一个名人雕塑,一个布局合理,优雅别致的花坛,贴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名人名言。其次,要加强宿舍内的环境建设,确保宿舍内的干净、整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学习娱乐环境。再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每个寝室都安装网线,鼓励学生购买电脑、手机,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多的教育。

3.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宿舍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校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宿舍文化精神层面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以通过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来促使宿舍文化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宿舍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要积极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在学生宿舍深入开展“宿舍文化节”、“党员宿舍挂牌”、“宿舍标准化设计大赛”、“星级宿舍评比”等主题活动,在宿舍举行“学在宿舍”学风评比,使宿舍形成浓郁的学风。举行以宿舍为单位的球赛、舞会、春游、野炊、男女生友好宿舍等活动。开展征文比赛等宿舍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尤其要利用周六、周日黄金时段开展活动,要通过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形成“室优我荣,室差我耻”的观念。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感到生活充实,又逐步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应把学生宿舍建设成融“思想教育、行为导向、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的教育基地。以宿舍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日常化、生活化的体现。要创建健康的宿舍文化,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挖掘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是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落脚点。宿舍文化建设是为学生服务的,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生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还是大学生本身,另一方面,宿舍文化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就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大学生只有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其主体作用,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落到实处。宿舍文化具有强大的自主教育功能,我们应努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宿舍文化建设的自主教育功能和其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宿舍文化建设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特别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着引导教育作用。辅导员和宿管人员要充分关心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宿舍文化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实施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发挥导向和督促作用。要善于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手段,鼓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违纪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达到教育、督促后进的目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纽带作用。要严格要求他们模范地遵守校规校纪,尤其遵守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宿舍生活作为最广泛的深入基层的实践,在宿舍实践中增长才干,端正自我。寝室应制定《文明宿舍标准》细则,成立宿管委员会,对宿舍进行不定期抽查,公布结果。对每次评比成绩好的宿舍应授予“文明寝室”荣誉称号,以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总之,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影响。从个体层面看,它有着塑造个体人格、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从宿舍文化对整体的影响来看,宿舍文化有着规范目标、整合意见、引导行为的功能。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具有双向功能,宿舍文化除了它的正向育人功能外,不良的宿舍文化同样也会有其负面的功能。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主要应从管理、制度、教育、引导等方面下功夫,使宿舍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正面的育人功能,抑制其负面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俐.论大生宿舍文化[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2] 阎彬,华南.高校宿舍文化中的灰色情调透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宿舍文化 特征 功能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班级管理模式的日益淡化,学生公寓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碰撞最为活跃的地方。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家庭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性,在受到校园文化影响的同时又体现与丰富了校园文化。宿舍文化正影响着宿舍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爱情观、事业观等;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宿舍文化的内涵,剖析宿舍文化的构成、特征、功能,是全面育人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宿舍及周围场所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在宿舍现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在学校管理框架的约束下,通过从事各种活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趣爱好、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到彼此融合的状态,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宿舍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是校园文化在特定空间、特定群体的直接体现[1-6]。

2 宿舍文化的构成

2.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由两部分构成,一分部是学校统一为学生提供的基础设施,宿舍周边的配套设备,室内陈设等等,这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以及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一部分是宿舍成员自己的数字化产品,如:电脑、手机、相机、数码DV、MP3 或MP4等,这取决于宿舍成员家庭状况以及个人的消费习惯。物质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宿舍其他形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2 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卫生整洁及美化装饰等,比如宿舍内的各种床上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物品等的摆放和安置习惯,宿舍卫生整理与保持,宿舍环境的整体装饰。环境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体现大学生审美意向的环境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情趣爱好的一种综合体现。

2.3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国家、省、市、学校、各系以及班级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建设与执行落实,如《宿舍管理细则》、《文明宿舍评比标准》、《会客登记制度》、《文明公约》等,它是宿舍精神文化的文本化和规范化的体现,是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是宿舍文化建设,健全管理体系的制度保障。

2.4 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个体表现,通过每个宿舍成员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参与活动、人际关系处理等行为方式展现宿舍的特点。宿舍行为文化的建设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客观体现,是学校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2.5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宿舍文化中潜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学生家庭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间的相互攀比,利用电脑或是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网络的出现不仅为同学们学习、交流、了解社会增添了一个渠道,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教育空间。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的教育,形成另外一个以宿舍为单位的“课堂”。当然,网络信息是多样的,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教育方式引导宿舍网络文化保持在“主旋律”上,而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2.6 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是宿舍成员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学习、交流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内涵。道德文化的形成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成员的相互影响、生活环境的辐射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道德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设中那个“看不到的手”规范、约束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有效的保障了宿舍文化建设向着健康、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

2.7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宿舍成员形成的由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信仰准则等组成的,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的一种群体形象,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宿舍文化建设最高层次的目标。

3 宿舍文化的特征

3.1 潜在性 潜在性是指在校园文化的整体影响下,通过制度体系潜在的约束力,在宿舍的物质及环境条件基础上,在所处于的精神文化氛围中,通过宿舍成员的趋同行为、共同生活、交流思想,体现出的一种无形中的共识,相互感染、相互启迪、相互影响。潜在性不仅体现了一种无形的,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量,而且在宿舍这个各种信息交流,思想沟通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也会在宿舍内不断传播与学习,成为潜在的课堂,发挥强大的德育功能,将宿舍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理念,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3.2 社会性 宿舍作为校园的最小又相对稳定单元,是思想交流最多,信息量最大的地方,宿舍成员讨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国家政策、城市动态、校内新闻等诸多问题。同时,宿舍同样具备了一些家庭与社会属性,在这个方寸之间,存在着各种权利与义务,存在着残酷的竞争,存在着微妙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3.3 广泛性 宿舍文化建设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参与部门和人员多,内容涵盖广,影响范围大。宿舍文件建设的参与者可以包括,后勤、保卫、宿管、团委、学生处,学生、老师、其他服务人员;宿舍文化的内容包含了上文中提到的“七个文化”;宿舍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宿舍内,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同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

3.4 先进性 先进性主要是指宿舍是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讨论时事问题,产生先进思想的主要场所。宿舍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相对自由的环境,对社会问题高度关注,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见解,交换思想,偶尔也会产生激烈的辩论,碰撞出火花。同时,宿舍文化也是出于一种不断生长过程中的文化类型,也受到社会环境,时代气息的影响,使其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3]。

3.5 动态性 宿舍人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而且也会存在人员之间,宿舍之间的动态调整。同时,大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关注的社会问题程度不同,关注社会问题的方面也不同,思维跳跃跨度大,转换节奏快,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部电视连续剧都可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宿舍中流行,使宿舍文化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动态变化。

3.6 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受到宿舍成员的感染在行为与思想上的相似性,也就是将群体意识通过心理系统与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发生交互作用,而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表现为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具有相似的生活学习规律、具有趋同的思想认识。

3.7 自由性 大学生往往具有先进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90 后”,“95后”,从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注重自我表达,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在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强调自我的展示、独立的个性、行为的差异。同时,在大学生活中,每一个宿舍成员或多或少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宿舍是大学生自由的宣泄感情、敢于暴露真实思想的地方,也是消除忧虑,减轻压力的地方[5]。

3.8 持久性 宿舍文化的持久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办学宗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相对稳定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的特征;第二,宿舍文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习惯、健康的心理的教育作用具有持久性的特征。

4 宿舍文化的功能

4.1 休闲功能 休闲功能是宿舍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有“张”必有“弛”,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后,宿舍的休闲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休息、娱乐、各种文化活动,不仅使大学生缓解了疲劳,也放松了身心,为接下来的紧张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的宿舍文化规章制度,如“船舵”一样保障了宿舍文化的方向;二是共同的价值观,保障了宿舍文化建设的底蕴;三是宿舍成员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前进的道路;四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制度、价值观、人生目标、道德规范共同构成了宿舍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宿舍文化的精神指南,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功能。

4.3 辐射功能 宿舍文化的“品味”、“态势”、“先进性”不但影响着宿舍中的每一个人,同时也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与此同时,校园作为社会的缩影,对于社会文化也产生着较强的辐射作用,当然也无法彻底拒绝社会的影响。

4.4 育人功能 宿舍作为没有教师的第二课堂,在宿舍文化建设者的规划、设计、指导下,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增强集体荣誉感;宿舍也是学生讨论问题、探讨学术、碰撞火花的地方,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4.5 激励功能 宿舍文化对每个宿舍成员都有一种“潜在”的激励作用,通过优秀宿舍文化的形成,可以使宿舍成员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形成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为了自己的目标,集体的利益而奋斗。

4.6 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起着无形的“软约束”作用。约束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心理和行为的限制。共同的生活目标、集体意识、行为准则使每一个宿舍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个体融入到集体中,融入到文化中。

4.7 心理健康 良好的宿舍文化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得到舒缓;同时,宿舍还是学生宣泄感情、自我表现、得到补偿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在学习、生活、活动、感情、家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压力、困惑、挫折与失衡,宿舍文化的建设会促进宿舍成员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安慰、建立互信、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4.8 团结精神 文化的凝聚力是不可否认的,宿舍文化也不例外。首先,宿舍作为生活休息的地方,作为学生的“家”,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归属感、集体感、荣誉感。其次,当以宿舍为单位开展活动时,宿舍成员的使命感,取得成绩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与团结精神的培养。

5 结语

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宿舍作为学生的“家”和“第二课堂”,其教育功能,引导作用是课堂无法替代的,而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激励作用,约束作用等,也充分说明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高校宿舍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长期的宿舍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宁晓明,谢朝清.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大学新闻,2009:108-109.

[2]乔娟.关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的探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4):114-116.

[3]罗洪保.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德育功能[J].老区建设,2010:55-56.

[4]刘亚容.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54.

[5]田丽.论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9(4):54-57.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概要

马克思对人性问题并没有展开集中论述,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分布于他著作的不同篇章。他从不同角度对人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提出了科学的人性观。1.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人的意识在实践中产生。马克思把“类”视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人的类本质具有如下三重含义。一是超越性。人能够摆脱本能,人的需要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得以满足。二具有创生性。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获得了超越本能的新生命,这种新生命具有能动而自由的意识。三具有发展性。人的类特性能随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展开[2]。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在具体的社会中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具体的人性。人只有与社会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其特质。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其中生产关系居于统领地位,决定着人的质的规定性,只有从生产关系来考察人性才能揭示真实的人性。马克思明确说:“人的本质是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身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4]3.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我们可以从下面三点来理解。一是动物只有简单的生存需要,而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不仅有低级的生存需要,还有高级的发展需要,高级需要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会出现。二是人满足需要的方式与动物不同。人以分工、交换的方式满足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是加剧了国与国的交换,动物则做不到这些。三是人需要的满足受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动物不是。动物需要的满足主要受制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人的需要的满足不能脱离他们前代的经验、历史,也受制于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的人性观以人的实践与社会现实为基础,是一种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革命性的人性思想。在他看来,人性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中,通过后天的社会探索与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这是马克思对19世纪的欧洲社会生活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的反思,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袁贵仁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指出:“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质上是人在其活动中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性。”[6]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视角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场所,是高校进行德育的第三课堂。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学生宿舍文化有其自身特殊性,它是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宿舍及其周边活动设施和校园其他活动场所为重要载体,以宿舍成员一致的价值认同为核心,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大学生共创共享互惠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内容的群体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主要由大学生宿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包括宿舍硬件配备、环境卫生、布局格调、规章条例、为人处事、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群体意识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等。宿舍文化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格塑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产生无形的感染和驱动。和谐宿舍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形态,以和谐共生为精神实质,以大学生融洽相处为判断依据,且能对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发生的冲突起到化解和缓冲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高校宿舍矛盾的需要,还可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读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和需要三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新问题。1.忽视学生的类属性,宿舍文化建设主体性培养欠缺,宿舍人性化设计和管理理念缺乏。新建的宿舍,设计与设施的配备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旧楼的宿舍,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备。学校比较重视对宿舍的管理,比较轻视对学生的教育和情感培养,有楼管阿姨却没有辅导员入驻学生宿舍。缺乏服务育人的理念,宿舍管理目标和宿舍文化建设目标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管理而管理,缺乏长期性和实效性思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宿舍管理与学校行政管理是分割的,尽管制定了诸如《宿舍管理执行条例》等相关制度,但宿舍管理员在制度执行上实行的是“刚性管理”,管理理念和方法缺乏人性化。2.轻视人的社会性,宿舍文化建设力量分散。90后大学生正处于智力机能高度发展的时期,思维活跃、朝气蓬勃、情绪易变,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深受大众传媒时代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自我中心的观念和行为滋长,灰色情绪弥漫;宿舍成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减弱,缺乏科学管理意识。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玩网络游戏已成为男生宿舍生活的主格调,因为无聊空虚而玩游戏的男生占到整个大学男生的50%左右。虽然他们也认为玩游戏影响身体、学业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但自控能力较差。大学生从崇尚共性到追求个性,但部分大学生对新事物缺乏理性判断。宿舍文化未能与时俱新,缺乏针对性,宿舍管理办法已不适应主体的变化,宿舍冲突时发。3.漠视学生的需要,宿舍文化建设动力不足。学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注重人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强调学生遵纪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宿舍管理者把学生当作对象化的工具,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之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宿舍文化建设贡献极低。此外,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也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指导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宿舍文化建设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认知和解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握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倾向性,而人性因素制约着这种倾向性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进行人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为我们做好宿舍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指明了发展方向。1.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出发,得出三个相互联系紧密的人性论观点。其中之一,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谓“人的类特性”,就是人之为人的特征,即人类区别于动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质。高校应该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平等关系。因此,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确立学生的主动性尤为重要。人类和其他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自己生存的自然世界和人类自己,以满足自身需要。大学生是宿舍文化的创建者和享用者,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学校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塑造,使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价值构建。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建设积极、高雅、协调的宿舍文化。在教育方式上,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将宿舍文化建设的精髓外化为行动,学生乐意执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才能取得实效。2.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之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及人本质问题是人生观的理论前提。”[7]人性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相应的人生观。高校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积极开展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针对性。加强业务培训,抓好管理人员梯队建设,提升管理人性化水平。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校要注重对宿舍网络文化的管理,引导并监督其网络行为。在价值取向上,通过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集体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分享信息、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个人与舍友共同发展。3.正视大学生的合理需要。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观点之三,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离开需要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人的本性。宿舍文化建设者要引导大学生选择正当需要,从大学生的自然、社会和精神需要出发尊重和关心他们。班主任、辅导员不定期进宿舍看望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向后勤管理部门反馈学生的情况,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监督宿舍规章制度的执行,起带头模范作用,抑制学生的不合理需求,及时制止不利于宿舍团结的行为发生。学校考评专业课教师时,也要求其有数个联系宿舍,构筑起与大学生的情感链条,以人生导师的力量感染学生。多方合力,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还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让他们体会到人性、学校、宿舍的温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2]冯大彪,李晓光.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5(9):40-4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8.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第15篇

加强宿舍文明管理,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规立纪、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这包含两个方面内容:既要让学生“守规矩、成方圆”,用基本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自治、自理能力。所谓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觉性或半自觉性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所致;

另一种则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达到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管理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重要力量。我们加强管理,就是要把带有强制性的规范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最终让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

我们在加强宿舍文明管理中的基本做法是:

1、加强舆论导向,创造良好氛围。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健康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和发展优良校风的巨大力量之一。wWw.133229.cOM为了加强宿舍文明建设,每学期政教处、团委号召各班以倡仪书、响应书、广手播稿、校园电视新闻等形式加强宣传,形成集体舆论,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宿舍文明管理活动。

2、树立共同的目标。宿舍中的每个人有各自的生活目标,这些目标不尽相同,具有自发性和狭隘性,如果任其存在发展,就会滋长个人情绪,增加宿舍管理的难度。据此,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自己拟定了共同的目标棗“月月都是文明宿舍,力争评为标兵宿舍。”“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这个目标代表了大家的利益,激励着每个舍员勤奋学习、严守纪律、积极劳动。我们引导大家把宿舍当家庭,要求“宿舍的工作人人做,集体的事情大家管”,让每个舍员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分配一定的工作,负有一定的责任,使每个舍员都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从中培养热爱宿舍的集体主义责任感。每学期各班都按照学校要求召开一两次以宿舍为单位畅谈人生、守纪等问题的主题班会,组织几次以宿舍为单位的文体活动,以增加舍员的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3、建立完善的纪律制度。纪律是约束人们活动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共同生活目标的保证,是加强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刚进学校的学生生活习惯不同,许多同学起睡不依时,放杂物不整齐,没有叠好被子的习惯。为此,我校每年新生一进校就进行1-2周军训,听部队战士讲纪律,随战士进行军事训练,看战士的宿舍内务当同学们看到战士整理的宿舍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杂物放得整整齐齐,桌面擦得干干净净时,他们深深地感到纪律的重要性,接着我们“趁热打铁”,办《桂城中学学生手册》发给每位学生,组织他们学习、讨论让学生熟悉宿舍纪律、宿舍内务的具体规定。

4、培训骨干队伍。学校定期召开舍长和班干会议,交任务,给办法,培养工作能力。带领他们到标兵宿舍现场参观,回去后,作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为了增强室长管理效能,期末政教处发的《学生表现评价表》由舍长填写,从德、智、体等方面评价每个舍员,并提出操行评定建议: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时,学校规定舍长比例不能少于10%。

5、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制订的制度要得到圆满的执行,还必须注意督促和检查。各班都设有专管宿舍的男、女生干部各一名,每周召开一次舍长会议,汇报情况,查找不足,制订改进措施。学校建立了以生活老师为首,有值日行政、老师、学生会代表参加的检查组,量化宿舍内务制度、纪律制度的执行情况,实施检查记录。天天查、周周比、月月评。每天检查的评分及时登在“文明评比栏”,及时刊出“每日快讯”,表扬好人好事,指出有待改进的方面,及时激励,正确导向。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班主任及学生本人,令其改正,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过责己”,有效地遏制不良风气的形成。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检查、督促、评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促进良好宿舍集体的形成,能加强宿舍文明建设,也是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的重要措施。

6、发挥电教优势,增强管理效果。电教媒体由于具备声、形、色等特性,通过画面的展示,可调动学生情感,增强教育效果。我校电教设备优良,每间课室均配有25英寸的彩电,政教处充发挥这一优势,每周由电教组老师拍几组“宿舍文明建设”镜头,同时由美术组老师绘 好一两幅漫画,在《校园新闻》中播放。由于这些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效性,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宣传鼓动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升华,思想觉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促进宿舍文明管理。每次召开学生家长会,都请家长们观看校园电视,其中“加强宿舍文明建设的内容受到家长们高度评价。

7、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我校宿舍文明管理与班集体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宿舍舍员都是由座位相近的同学组成,每个宿舍均由成绩好、中、差的同学搭配组合,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每次考试以舍员成绩升幅情况为依据,再结合宿舍纪律、内务制度遵守的情况。对那些进步显著、表现突出的宿舍进行奖励。实践证明,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促进了勤奋刻苦、努力竞争的优良学风的形成,也加快了宿舍文明建设的步伐。

8、建立畅通的思想交流渠道。在加强宿舍文明管理中,难免有不同思想产生。为了及时疏导学生思想,我们建立了定期的师生交心制度,并设立了“校长信箱”。利用这些办法,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能因人施教,对宿舍文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

几年来,我校宿舍文明管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取得了明显成绩,促进了优良校风建设,学生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以前在宿舍看武侠言情小说、说不文明语言、不按时作息、内务混乱的现象逐渐消失,学生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事实证明,我校宿舍文明管理符合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现在将养成教育过程与我校加强宿舍文明管理模式图示如下:

①养成教育模式: ②我校宿舍文明管理模式:

①明理-------------立标棗棗棥?/p>

②让学生明白加强宿舍文明管理的必要性

文明管理的必要性

①示范----------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