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师专业发展要关注教学衔接问题高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外,还有熟悉初中物理和数学教材及课程标准,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知道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的能力水平。把高中学生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寻找对同一问题或同类问题研究的最大梯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新课的导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知识对比、前后联系,对教材中严谨和科学的概念、定义、规律的叙述,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内涵,从文字、图形、公式、图象等角度去表达它们。初中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要认为把初中内容教好就行了,初中教师也要适当了解高中学生物理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了解自已的学生将来在高考时应该具有的能力要求。教学中在尊重教材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适时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及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和计算能力。近几年笔者在本地区召开的学科高、中考复习与教学研讨会上和日常教学视导中,面对一线教师经常提出上述要求。2013年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改为教学技能评比的形式,四项评比内容中,其中一项是专业理论知识笔试,满分100分的卷面内容中就有高中知识25分。以后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技能评比将坚持本模式进行,其目的之一是让初中物理教师适当回顾并熟悉高中学生知识,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二)高一物理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首先要知道高一教材中有几个知识点是教学难点。例如,瞬时速度、加速度、速度图象的斜率、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矢量的正负、摩擦力、受力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等,而这些难点主要集中在高一上学期学习上。其次,教学中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并加深深度。例如,物体受力分析,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方法,为学生进入高二学习和高三复习,分析物体在复合场中受力情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学校进行教研时,发现不少高中教师由于不了解初中教材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教学中操之过急,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知识难点的教学上把握不住关键和方向,设计的教学思路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突破难点,而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难度相当于高三复习阶段所要思考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刚进入高一就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畏难心理。因此,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增加教学层次,降低台阶,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融入到后期紧张学习状态中。

(三)加强高一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高一新生进校开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具体做法:一是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五大环节学习物理,并在不同阶段指导他们有效的进行,对于预习,要做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预习。二是要求他们准备好一本总结本和一本纠错本,在每节新课之后,让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小结。一个单元内容学习完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期末复习则抓住知识主线和重点及难点,画出本学期学习内容的网络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科学记忆、克服遗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学生的知识总结、迁移、应用能力都得到加强。应用好纠错本,将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典型习题记录下来,并时常拿出来及时重作或“温故知新”,这样可以纠正学生的一些固有的、习惯性的错误,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良好、理性的思维习惯。教师适时布置一些比较典型的习题,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一些学生在初中时物理成绩还挺不错,但进入高中学生,感觉物理越学越难,有的最后竟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多数学生出现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未能掌握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读,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及重构实验的实验原理、过程的分析,并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忽视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总结经典历史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运用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去分析历史实验;通过对三个经典实验的分析总结出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并得出实验总结论。

二、对学习方法的思考

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和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观察指标,探索有效教学方式。

三、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1.对引入的思考

课堂的引入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顺利引出课堂主题。导入常见的形式有图片导入、问题导入、文字导入(社会热点问题)、视频导入、复习导入等;导入常见的问题有时间过多、偏离主题、材料陈旧、学生兴趣不浓等。因此本节课可以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相关视频导入,也可以用社会热点问题如亲子鉴定、地震死者身份鉴定等展开讨论,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因此教师要勤于搜索和收集相关的素材,善于积累和思考。

2.对教学环节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教学的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课型、学段灵活变通,“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授课可以设计为五个环节,即导学引领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检测质疑反思。

(1)导学引领。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过程等知识设计为自主学习填空;也可以设计为表格,对概念、原理从多个层面进行辨析比较。

(2)展示交流。展示交流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梳理小组学习成果,并在班级内展示。这一环节教师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是:将自主学习很难完成的问题设计为小组讨论题;注意讨论和展示的时间。

(3)精讲释疑。精讲释疑是教学深化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小组交流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此环节是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4)当堂检测。一堂课要合理安排当堂检测,讲与练密不可分。当堂检测主要涉及时间的安排问题。检测可以穿插在每个环节之后,也可以安排在一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学生先定时训练五分钟,然后黑板上写出答案,进行展示交流;也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答案,教师针对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还要对教学设计不断进行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技巧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内容抽象,学生很难把握各实验之间深层次的联系,此外很难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去分析经典实验。要突破这些困难,教师唯有分析教材、研读课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设计,梳理出一堂课的知识线索,并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大幅度提高。

作者:李元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物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本身的知识层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有些知识是和初中生物有关系的,比如说生物分类、细胞基本结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在讲到这部分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启发,给其机会,让其进行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对比和总结,这对学生知识面拓展和生物学习热情激发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二、重视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

学生进行生物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老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应该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在教学的时候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学习本身是一种对话方式,不但需要老师的教,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需要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更加积极的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度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能力提高不甚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将生物本身的特点利用进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对学生更好的进行诱导,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生物教学中来,学习生物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

四、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重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学习的途径以及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往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新课改对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做到这点,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和熏陶.在进行探究的时候,应该将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进去,对于那些难度比较小的问题,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和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那些比较难的问题,在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问题本身的层次性,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对其人文素养进行培养.

五、将类比的方法运用进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要点的理解

很多生物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没有办法用肉眼进行观察,这是高中生物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学生在进行生物学习的时候,直观经验是无法形成的,所以,老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应该将抽象知识转化成比较形象的或者是和学生的生活有关系的知识来进行讲解,这种情况下便有必要将类比的方式运用进去.比如说在讲到物质跨膜运输的时候,进行主动运输讲解时,老师可以将渡河的例子运用进去,船本身是一种载体,河是膜,想要渡河便必须付钱,付的钱便是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能够比较直观的理解主动运输的过程,然后在进一步的进行跨膜运输方式的研究,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抽象知识的理解.

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对于人文教育的研究不能抛弃教材内容,让教材内容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环境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讲解,运用恰当合理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印证,从而让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方式有所了解。2.对自然的尊重以及生存的规律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就行教育时要从道德的角度出发。3.环境是人文主义教育最主要的,只有加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视,学生才会对当地环境有一个明确性的了解,通过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环保意识自然水涨船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2]。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现代教育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所帮助,才能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以下是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个建议。教师要抛弃教学中的陈旧观念,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传统教育方式对于新时代的学生并不适合,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调动,这都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教师要充分认识与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并且了解它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改变学生的观点与认识,在对高中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要让其明白一个全面型人才对于社会及国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只有自身全面性的发展,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社会的市场里来,从而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感到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使生物教育不再枯涩乏味。近年来,不少青少年都误入歧途,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生命的不重视让一幕幕青少年自杀的悲剧出现在人们眼中,这正是我国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反复灌输生命宝贵的理论,还要在教受的同时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一起探索解析生命的本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懂得生命无价。教师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都是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到对每一位同学的尊重,然后再根据每位同学出现的问题依次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引导,做到因材施教。4.生物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人文教育中存在各种方面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让教师将它融入到我国实施的教育改革中,也要将它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去,对人文教育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积极的去实践与探索。此外,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中,教师也要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去,让人文教育充斥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等各个方面,让每一个人的精神动力中都充斥着人文精神。

(三)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课程资源不够丰富

生物课程是与大自然非常贴近的一门课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有如各种动植物标本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必然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当下,由于生物教学投入较低,大部分学校无法建立起丰富的生物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在习题、教案和实验设置上,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课题教学中所实际使用的课程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教师难以真正吸引学生,导致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

1.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不具有多样性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上,绝大部分学校依然沿袭过去传统的说教方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各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使用,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上课内容所知甚少,纯粹被动的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因此,导致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缺失,课堂教学的把握全部依靠教师。

2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几种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种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途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2.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一方面,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网络上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结合丰富的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由于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需要用图片或者短视频进行直观的展示。例如在学习基因的遗传时,判断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时,能够通过计算机直观迅速的整理题目中的所有关系结构,让学生来判断是显性基因遗传还是隐性基因遗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节省了教师一部分板书的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状态,灵活的调整教学进度。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也能很容易发现学生在知识点掌握中的不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课堂效率。

2.2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研究者龟口惠治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教师进行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记住的内容只有5%;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学习内容,能够记住内容的10%;而使用图像,学生则能记住内容的20%;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记住30%的内容;课后进行学习内容讨论,学生则能记住50%的学习内容;而教师先演示,然后让学生经行练习,学生则能记住75%的内容;而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点后再去教别人,则能记住90%的内容。通过这项研究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应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例如: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去讨论交流关于“酿葡萄酒、米酒,自制泡菜、腐乳”等日常生活常见事物中的生物知识,分析当前较热“转基因”话题等等,不仅紧扣学习的知识点,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这样教学起来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将生物教学内容中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化、形象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不少知识在学生学起来时,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而这些内容往往又是学生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想象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细胞的结构学习中,学生对线粒体、细胞液、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等概念只有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细胞比作是一间房子,而这些构成也分别是细胞“这间房子”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别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学生能够将这些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具体化,也更容易记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4注重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洞察事物以及掌握知识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培养并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有效的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成绩,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例如在学习“细胞分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以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找茬游戏”。通过学生的各自观察来发现这两个细胞有丝分裂工程的不同点。并由学生进行描述、讨论,再由老师经行总结,加深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2.5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体系

高中生物学习中,很多知识点既有独立性,又有着相互的关系,一开始学习,学生能能清楚的了解掌握的知识点,当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知识点非常零碎,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很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认知中概念模糊不清,则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体系。学生在学习一段知识后,应及时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体系。让学生轻松掌握生物知识。

3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中的“体验”,必须要学生亲自的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生生物知识的动力;体验式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法,教师在设计的各种情景下讲授生物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氛围

体验式教学法中重要一环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尽量交流、沟通共同的经验和所能理解的知识程度,这样不仅能让师生都融入到自己构建的教学氛围之中,也让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信赖和鼓励。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到底适应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生物知识学习的程度,这样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学。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现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体验式教学所占的优势,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尝试。一种是不明白该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不肯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另一种是大胆的去尝试了,可是却没有收获到想象中要的结果,这也打击了教师们想改革教学方法的信心。针对这些情况,下文主要浅析几点体验式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一)构建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情境教学时目前各种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也同样适用,教师根据生物的教学目标,构建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到真实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可以构建情境来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一节课的考试阶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针对情境的构建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境,将书本上较为难懂、抽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见的情况,让生物知识更加的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细菌作用的知识时,由于细菌较微小,并不能被我们所直接的观察到,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就可以将我们生活常见的“腌咸菜”和“凉拌菜”的事例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认识到细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技术,在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运用以体验式教学法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到,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件的展示,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知识时,由于大多数学校实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并不能构建太多的情境,这时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了,教师可以讲这一章节的知识,制作成动画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在教学课堂中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亲自的看一遍,比教师照着书本讲几遍更容易让人理解。

(三)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识源于行动”,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所难以理解的点,再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亲自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纯的实验中,学生就提出了“玻璃棒为什么只能朝一个方向搅拌?”传统的教师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这样学生们仍然不明白,只是记住了答案。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利用小棉线来代替DNA来做DNA收集的实验,一组的玻璃棒始终朝一个方向去收集棉线,一组随意的改变玻璃棒的方向来收集,最后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得到的结论,这样不仅让学生直接的体验到结果,也让学生们懂得主动去探索。

3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在制定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时,可将英语专业词汇按掌握程度进行分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要求学生能听懂能理解会说出的三会词汇;另一类是仅要求学生知道其基本含义的词汇。例如,在动物学Unit2ALookattheAnimalKingdom中,共涉及16个专业术语。其中第一类单词有10个,包括exoskeleton(外骨骼)、spider(蜘蛛)、oyster(牡蛎)、tubefeet(管足)、suctioncups(吸盘)、crayfish(龙虾)、tough(坚韧的)、pattern(图案)、sanddollar(沙钱)和starfish(海星);第二类有6个,包括thorax(胸部)、ab-domen(腹部)、spiny(多刺的)、seaurchin(海胆)、ar-thropod(节肢动物)以及echinoderm(棘皮动物)。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第一类词汇,大大减少了单词的识记任务。在当堂检测环节中发现学生对专业词汇的记忆效果明显增强,提高了双语课堂的有效性。那艳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词汇更具体地分为4个层次,但无论将目标词汇分为几类,都要求教师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整合词汇,最终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术语。

2重现法记忆单词

人的记忆分短暂性和永久性记忆,而永久性记忆与某事物或某现象的重复出现有很大关系。宝力道等人[3]认为背单词不一定要一次性完全记住,重要的是要对新词产生初步的印象。一个单词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和它在不同场合接触的频率。也就是说单词的高频出现,有助于对它的永久记忆。根据这一记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已学过的专业词汇的重现率。具体步骤是:先分类整理,将每单元的新词汇和重现词汇分别整理;再按次序学习巩固;先讲解新词汇,接着复习旧词汇;最后多策略复习旧词汇,提高其重现率。在重现法记忆单词过程中,有多种方法:①对较简单的专业术语,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其中文含义,让学生回忆其英文,如reptile(爬行动物)和species(物种)等;②对一些较长较难的专业术语,先展示英文单词,让学生说出其中文含义,如coelenterate(腔肠动物)和metamorphosis(变态发育)等;③在多媒体课件中以图片形式让学生回忆这些已学过的术语;④将该词置于简单句中,让学生做翻译练习。重现法提高了单词的出现频率,帮助学生提前扫除在阅读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因遗忘专业术语所产生的障碍,明显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英英释义法记忆单词

双语教学与英语教学不尽相同。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重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更多地被限制在日常生活的范畴内,而且更注重其语法功能。然而,双语教学在词汇部分恰恰淡化了其语法功能,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主要是其在专业领域的含义。因此,直接通过汉语告诉学生所学术语的含义,远不如通过简单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英语句子来解释其含义,更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术语和培养其英语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植物学Unit2TheSeedling中涉及stump一词,含义为残根,残余部分。讲解时,先展示英文释义“partofatreeleftinthegroundaftertheresthasbeencutdown”,然后让学生据此猜测并得出其中文意思。此法还有助于学生辨析识记专业词汇。例如,trunk和stalk均表示植物的茎,单从汉语意思来看,学生会误以为这两个词可以互相替换。但事实上,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trunk的英文释义为“themainstemofatree”,而stalk一词是“themainstemofaplantnotatree”,很明显两词所指代的对象是不同的。

4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对于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我国的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和弱点,虽然经过课程改革之后,实验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与高效课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总结来说,目前,我国的高中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1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对于我国的大多数高中生物老师来说,由于在初中就开始了对于生物实验的教学,所以在高中大多数老师对于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一般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但是,很多高中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问题上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而老师开放的教学态度也会造成学生的不重视,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种不适当的实验教学方式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造成了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的缺失。

1.2课时安排不合理高中的生物课的课时比较少,由此分到实验教学上的教学实践更少,学生进行生物的实验教学时,一两个课时的学习远远不能达到要求。与此同时,高中的生物课时的安排时间的间隔比较久,导致课程学习的连贯度不够,在课时的影响下,老师只能讲解实验的原理及关键步骤,留给学生自主做实验的时间非常少,对于实验技巧的掌握也不全面。

1.3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认识不足在高中阶段来说,主要分为文理科的学习,但是文理科的学习范围区别很大。对于文科生来说,文科生一般将生物作为副科来学习,重视度远远不够。对于理科生来说,由于考试成绩主要以笔试为主,导致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实验,在做实验时,也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不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

1.4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差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来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学生自身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同学将高中生物的实验当做副科,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二,学校的实验设施配备不全面,对于高中来说,由于学校的实验设施的经费有限,在实验设施的配备和完善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一人一机的实验要求无法达到,很多同学都是分组进行试验,很多同学都没有亲手做实验,导致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受限。

2.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

2.1课前的准备策略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来说,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十分必要,教师要带领同学做好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老师要熟悉教材和课程,对于实验的重点进行把握,并准备好实验设施及材料,及时的给同学们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对于实验的难点和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重点强调。例如,在进行植物有丝分裂这个实验的观察时,教师可以先选择洋葱这种植物进行标准实验的操作,然后,让同学们选择别的植物,例如小麦、大蒜等植物,让同学们首先掌握实验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并举一反山的进行试验,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在实验前,对于有危险的操作步骤,老师要做好强调工作,同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2实验中的过程控制策略对于高校的生物实验课堂来说,过程控制十分重要,要做好过程控制,要重点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把握课堂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教师通过完整的课堂,能够将高中的实验知识进行得淋漓尽致,凸显出生物教学的价值。所以,在生物实验的各个阶段,实验的原理解释,实验的进行以及实验的总结,都要注重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例如,对于酶的分解效率问题,从实验原理的解释,到实验中的设计控制变量等方面,老师都要关注,让学生采取规范的方法进行操作。最后,实验完成后应该及时的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交流做实验的经验,提高对于生物实验课的兴趣。

2.3改善教学方式高中生物实验是一门相对枯燥的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极易打消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讲授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话教学的模式、角色扮演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等方法,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同时,在进行实验的讲解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同学对于实验中的难点加深理解。例如,在对于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这个实验课程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将植物渗透吸水的过程动态的表达出来。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1.1通过生活实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高中生物是来自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学科,因此高中生物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对于教材上的知识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更为亲切,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善于尝试将生物学科的这个优势发挥出来,通过生活实例为学生多创造教学情境,并将学生引入情境中。举个例子:在学习“细胞的呼吸”这个内容时,教师要事先让学生准备三到五个苹果,将这些苹果放到不同的袋子中,其中一个袋子敞开袋口,另外一个袋子扎紧袋口。经过一个星期之后,学生将这些袋子打开,发现敞开袋口的袋子与先前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扎紧袋口的袋子却有一股浓浓的酒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敞开袋口的袋子与先前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什么扎紧袋口的袋子有一股浓浓的酒味?在这些疑问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进思考和学习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2通过生物实验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说,实验操作往往能将抽象的或者难度高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实验活动,通过生物实验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举个例子:在学习“向光性”的内容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将燕麦胚芽鞘的实验准备好,也就是准备一组见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和一组有单侧光照射的燕麦胚芽鞘。上课的时候,将先前的实验结果拿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认真查看燕麦胚芽鞘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状态。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得出结论,燕麦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向着阳光方向的,因此学生脑海中有了朦胧的“向光性”概念。学生在直观想象的刺激下,就会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

1.3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一个乐趣,如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能将教材内容结合动听的故事,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必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当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可以将鼎鼎有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告诉学生,30岁的达尔文与其舅舅的女儿艾玛结婚,不久之后,这对夫妇生了六个孩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幼年夭折的总共有三个孩子,另外三个孩子命运也很悲惨,他们都是终生不孕者。我们都明白,这些孩子的悲剧都是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但是达尔文的时代是没有近亲结婚的研究的。等到晚年时,达尔文通过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明白了这些知识。通过达尔文悲剧性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近亲结婚知识,接下来,教师趁热打铁,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生物学科的逻辑性较严密,教材上的前后知识往往有很大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也就是通过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上,自然而然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举个例子:在学习“基因工程”这个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先前学习的有关基因知识,例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结构等。在复习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如世界万物各种生物的性状为什么千差万别?人类能不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变某些生物的某些性状?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学生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具有了知识基础,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就不会感觉苦难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为明确。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不仅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连成一体,同时将新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个性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个性化原则

首先教学思想要个性化。教师在要求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自身也应该做出调整,在教学时,要彰显自己的个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方法特异化。教师应该积极地完成新课改的要求,放弃以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实践活动、实验体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激发,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分生物小组,便于自己进行管理和观察,以小组的形式来发现学生。

(二)学生需要个性化

高中时期的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已经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单纯地去同意别人的结论。这个时期的学生追求成熟,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各自的原则和学习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们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去要求他们记住自己所讲的东西。而且,由于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不同,理解知识的时间有长有短,这种不统一就更加要求老师发现学生的特点,尊重差异性,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取长补短。

(三)生物学科需要个性化

我国长期以来,以师为尊,以老师为主进行课堂教学。但是生物是一门探索的学科,是一步步学习前人的研究,慢慢揭开世界神秘面纱的一门学科。生物的一个个发现都是因为科学家不断思考,持续探索所得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授生物时,应该尊重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勇于思考,积极发言,提出质疑,和学生一起走过生物学的探索之路。

二、个性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基数大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足够了解,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发挥个性。目前的高中班级人数较多,即使教师想要个性化教学,也无法兼顾这么多学生,为了课堂秩序管理,学生管理,只能使用统一标准来判断学生。

(二)单一的教学评价

高中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采用笔试的方法,用成绩来评定学生。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要求只能抹灭学生的个性,学生只为了成绩来学习生物,教师也只是通过标准答案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生物教学课堂带给学生的不是乐趣,而是应试压力。

三、个性化教育的改进方法

(一)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解,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国外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选出最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拓展知识,也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套规范的教学模式。我国的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包括教育问题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建立、试行结果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案的改进。在我国的高中生物课堂完全可以按照这些步骤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明白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不可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明白这种差异性后,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即为学生设立阶段性的目标,教学内容分层,不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理解知识,使得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具有弹性。为学生设立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目标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一个个目标而努力,而不是望而却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的、多阶段的、小组合作进行的。这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单一的课堂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个性化的教学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尊重每个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二)鼓励一题多解

高中生对问题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生物老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方法机械地让学生重复,使用标准模板答题。比如在学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计算家族某种病的得病概率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思维解题。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问题的兴趣。

(三)完善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应该只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要全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状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差异性的存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探索的习惯。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出发来发现问题。虽然教学评价应该尊重学生个性,但绝不能失去真实性,失去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进步。

四、小结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具有差异性,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结合学生特点来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生物是一门探索型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求知。个性化的教学要注意教育原则,制作个性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用多样的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尊重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的成功实施与教师和学生的亲密配合密切相关,学生愿意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知识,教师愿意尊重学生,接受他们的劣势,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

作者:张杨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4,35(1):60-62.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中的“体验”,必须要学生亲自的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到,因此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生生物知识的动力;体验式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法,教师在设计的各种情景下讲授生物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这样的学习氛围才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生物知识。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氛围

体验式教学法中重要一环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尽量交流、沟通共同的经验和所能理解的知识程度,这样不仅能让师生都融入到自己构建的教学氛围之中,也让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信赖和鼓励。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到底适应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生物知识学习的程度,这样更加利于以后高中生物的教学。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现在大多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体验式教学所占的优势,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尝试。一种是不明白该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运用,不肯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另一种是大胆的去尝试了,可是却没有收获到想象中要的结果,这也打击了教师们想改革教学方法的信心。针对这些情况,下文主要浅析几点体验式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措施:

(一)构建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情境教学时目前各种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也同样适用,教师根据生物的教学目标,构建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到真实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可以构建情境来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一节课的考试阶段就能集中自己的精力,针对情境的构建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境,将书本上较为难懂、抽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可以遇见的情况,让生物知识更加的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细菌作用的知识时,由于细菌较微小,并不能被我们所直接的观察到,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就可以将我们生活常见的“腌咸菜”和“凉拌菜”的事例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来,让学生们认识到细菌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技术,在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运用以体验式教学法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到,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件的展示,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系统功能的知识时,由于大多数学校实验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并不能构建太多的情境,这时就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了,教师可以讲这一章节的知识,制作成动画的格式和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在教学课堂中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亲自的看一遍,比教师照着书本讲几遍更容易让人理解。

(三)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是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识源于行动”,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所难以理解的点,再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亲自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中。例如:在做DNA的提取和提纯的实验中,学生就提出了“玻璃棒为什么只能朝一个方向搅拌?”传统的教师就直接回答是便于DNA的收集,这样学生们仍然不明白,只是记住了答案。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利用小棉线来代替DNA来做DNA收集的实验,一组的玻璃棒始终朝一个方向去收集棉线,一组随意的改变玻璃棒的方向来收集,最后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得到的结论,这样不仅让学生直接的体验到结果,也让学生们懂得主动去探索。

3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有些高中生物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太深,短时间内无法转变教学观念.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但是对多媒体课件材料的重视度不够,准备不充分,有些仅仅是相关图片或资料的简单罗列.很多老师未能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和抵触的情绪.有些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整合时忽略了有效性因素.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应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服务,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恰当与否,主要是看其对教学过程有无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关联性不强,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但是实际上能传达给学生的有效信息量很少,大部分内容游离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之外,无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虽然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绝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可以取代其他教学手段的作用.有些教师认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这是十分错误的.生物是一门实验类学科,观察和实验在生物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和运用决不能完全取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教师板书等教学手段.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化策略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图像和视频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来接受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等与新导入的知识相融,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对课堂教学的限制,将复杂晦涩的理论知识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像视频信息,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植物种子的萌芽过程,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种子萌发过程拍成视频并运用快放模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种子萌发的全过程.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通常是教师演示实验,之后学生对演示的实验进行机械重复.然而实验中任何一点微小的差异都会导致实验效果的误差.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通过视频播放出来,有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实验细节可以用放大照片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事先了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减少学生实际实验时的出错率,节省实验时间,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另外,高中生物课中有些无法在课堂上实现的实验,例如脊蛙的反射实验、家鸽的解剖实验等.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演示这些实验过程,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03-01

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人的发展问题,也即是通过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提高来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提升自我的品味和价值,体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的观念等等。在高中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普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性。因为此阶段是人生重要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加以适当的高尚的人文素质的引导和教育,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体而言,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良好的人文意识对学生后续的发展都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学生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生中贯彻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让他们在良好的德育熏陶之下进行学习知识的掌握,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的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成长的初期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培养,那对构造他们的内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其必然性,同时有其可行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较好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高中生物知识的传授中不仅仅是生物知识的单方面的传授,其中也蕴藏着较多的人文理念。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高中生物科学中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性,还有着丰富的美学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的哲学化的运动过程,其中充满了哲学的观念,比如说运动变化发展,比如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说普遍联系等等,生物是哲学的一部分,生物体现了诸多的哲学精神和原理,所以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方式之一,其次是生物中美学特性,此一点更加容易理解,生物的美学性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之美,同时也体现在研究方式之美,通过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构建和结果的观察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一种人类的科学和智慧,实验本来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着一种美感。

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上也提出了人文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包括各种知识学科的教育,目的都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个人自我的力量等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该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和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之策略

人文素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论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之策略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教师和学生很难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需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将人文素质的培育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后有学生自我学会树立一种更为主动的发展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则要防止自我淹没在繁琐的灌输式的“教学”之中,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念和思路,注重对自我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其次,在观念有所改变,树立了正确的积极发展观之后,需要教师主动尝试改进教育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来达到唤醒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和学习的欲望,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培养,在此之中向学生提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当然教师在教导前,首先必须确定自我的形象,即让学生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老师也是如此行事的,所以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新

大纲不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育人功能。

(1)知识内容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并注意了同义务教育大纲的衔接。新大纲必修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二是关于生命活动本质的内容;三是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知识,是对初中生物课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是作为未来社会各类人才都必须的基础知识,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

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分化与衰老”、“细胞的癌变”;选修部分的“免疫知识”、“生物固氮”、“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选修和必修部分都涉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反映了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带有很浓的时代气息。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还十分重视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癌变”、“植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应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选修部分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地球、生物圈与人”等。这些内容与生产、日常生活和自然实际密切相关。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获得有利于增强体质、加强自我保健的知识。

(2)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明确了观察、实验、思维、自学方面的能力,提出有“较强”的能力要求。比原大纲只提出“自学”、“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初步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中进一步将科学素质培养目的具体化: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要求“初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求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知识教育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主要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思想教育目标中增加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

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加强,还突出表现在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实习的数量和类型。原大纲高中必修部分只有5个实验、实习,新大纲增加到了24个。原大纲中的实验大多是观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等定性和定量实验。此外,还安排了“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等模拟实验,特别是增加了“植物的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项目。

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实验类型的丰富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因而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质。

(3)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要求。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两方面。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要求。大纲还把“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这些要求一方面结合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大纲还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要求。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及生物进化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的方法和途径。

2.充分体现了“指导”的职能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评估教学的依据和考试的依据。新大纲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知识点,而且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并且在附录中对3个层次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样,大纲在学生实验、实习方面也提出了“初步学会”、“学会”2个层次的要求,对这2个层次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大纲的4个依据作用。尤其是可以克服教师在教学、教学评估及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

大纲首次对“考试、考查、教学评估”以及“教学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必修课的考试,第一学期由学校进行;第二学期属会考性质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选修课的考试由各校安排,一般每学期一次。大纲对生物实验考查也提出了要求。大纲还对教学评估提出了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估的目的,明确了课堂教学评估及实验教学评估的主要项目。课堂教学评估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实验教学评估项目包括:目的要求;教材用具;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开设率等。大纲在“教学设备”中提出,要“配备各项有关实验设备,使之达到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要求”,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观察、实验、探究、实习、演示等教学活动。

此外,大纲还对生物教师、实验员及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合理和科学地管理、使用现有设备上提出了要求。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其“指导”职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到位,保证实验、实习的质量,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3.体现了统一性和灵活性

大纲作为一种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有其统一的要求。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求,是通过教学必须达到的,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必须执行,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范围及深度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这是大纲的统一性。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特别是对各知识点和学生实验、实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统一要求,减少了教师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学校间差异较大,从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来看,在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新大纲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是对知识点的叙述较为概括,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原大纲中列出了“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新大纲只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再列出特征的具体内容。又如,染色体变异,原大纲中列出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细目,新大纲只列出“染色体变异”,对具体的内容不作过细、过死的规定。新大纲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有些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验、实习项目是作为选讲、选做列出的。如“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的碳代谢类型简介”、“生物固氮过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都是选讲内容;“影响酶活性的实验”、“ATP的生理作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脖、“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实验、实习项目都列作选做。

此外,大纲还安排了10课时的地方教材和机动时间。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联系本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要认真完成生物课乡土教材的教学任务。”乡土教材的教学要求,为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条件。

贯彻新大纲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大纲的颁布,为开创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要贯彻新大纲的精神,实施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认真学习新大纲,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

如前所述,新大纲与原大纲无论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内容选择及教学要求、思想品德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精神,才能使大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落到实处。

2.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大纲增加了不少原大纲中所没有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大多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教师若不加强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就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

4.积极创造条件,开好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新大纲增加了许多实验和实习的内容,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但是开设实验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原有5个实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24个,学校的实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早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配备实验设备;教师应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开齐上好实验,否则就难以落实大纲的教学要求。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1.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新

大纲不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都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育人功能。

(1)知识内容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并注意了同义务教育大纲的衔接。新大纲必修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二是关于生命活动本质的内容;三是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知识,是对初中生物课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提高,是作为未来社会各类人才都必须的基础知识,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

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分化与衰老”、“细胞的癌变”;选修部分的“免疫知识”、“生物固氮”、“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选修和必修部分都涉及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反映了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带有很浓的时代气息。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新大纲在内容选择上还十分重视知识内容的实用性。如必修部分的“细胞的癌变”、“植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应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选修部分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地球、生物圈与人”等。这些内容与生产、日常生活和自然实际密切相关。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获得有利于增强体质、加强自我保健的知识。

(2)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明确了观察、实验、思维、自学方面的能力,提出有“较强”的能力要求。比原大纲只提出“自学”、“观察”、“分析和解释”的“初步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中进一步将科学素质培养目的具体化: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要求“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要求“初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求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知识教育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主要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思想教育目标中增加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

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加强,还突出表现在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实习的数量和类型。原大纲高中必修部分只有5个实验、实习,新大纲增加到了24个。原大纲中的实验大多是观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等定性和定量实验。此外,还安排了“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与猿间的亲缘关系”等模拟实验,特别是增加了“植物的向性和感应性现象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项目。

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实验类型的丰富可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因而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质。

(3)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要求。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只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两方面。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要求。大纲还把“提高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这些要求一方面结合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而且能够对于生物界、生物科学、大自然和生态以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有正确科学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具有创新和合作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大纲还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要求。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及生物进化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的方法和途径。

2.充分体现了“指导”的职能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评估教学的依据和考试的依

据。新大纲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知识点,而且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并且在附录中对3个层次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样,大纲在学生实验、实习方面也提出了“初步学会”、“学会”2个层次的要求,对这2个层次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大纲的4个依据作用。尤其是可以克服教师在教学、教学评估及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教学质量。大纲首次对“考试、考查、教学评估”以及“教学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必修课的考试,第一学期由学校进行;第二学期属会考性质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选修课的考试由各校安排,一般每学期一次。大纲对生物实验考查也提出了要求。大纲还对教学评估提出了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估的目的,明确了课堂教学评估及实验教学评估的主要项目。课堂教学评估包括: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实验教学评估项目包括:目的要求;教材用具;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开设率等。大纲在“教学设备”中提出,要“配备各项有关实验设备,使之达到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要求”,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观察、实验、探究、实习、演示等教学活动。

此外,大纲还对生物教师、实验员及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合理和科学地管理、使用现有设备上提出了要求。

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其“指导”职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到位,保证实验、实习的质量,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3.体现了统一性和灵活性

大纲作为一种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有其统一的要求。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求,是通过教学必须达到的,大纲规定的课时安排必须执行,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范围及深度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这是大纲的统一性。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特别是对各知识点和学生实验、实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统一要求,减少了教师教学中的随意性。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学校间差异较大,从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来看,在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新大纲的灵活性体现在:一是对知识点的叙述较为概括,如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原大纲中列出了“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新大纲只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再列出特征的具体内容。又如,染色体变异,原大纲中列出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细目,新大纲只列出“染色体变异”,对具体的内容不作过细、过死的规定。新大纲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有些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验、实习项目是作为选讲、选做列出的。如“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的碳代谢类型简介”、“生物固氮过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都是选讲内容;“影响酶活性的实验”、“ATP的生理作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脖、“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实验、实习项目都列作选做。

此外,大纲还安排了10课时的地方教材和机动时间。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联系本地区的生物种类和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要认真完成生物课乡土教材的教学任务。”乡土教材的教学要求,为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条件。

贯彻新大纲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大纲的颁布,为开创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要贯彻新大纲的精神,实施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认真学习新大纲,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

如前所述,新大纲与原大纲无论在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知识内容选择及教学要求、思想品德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精神,才能使大纲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落到实处。

2.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新大纲增加了不少原大纲中所没有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大多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教师若不加强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就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改进教学方法,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

4.积极创造条件,开好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新大纲增加了许多实验和实习的内容,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但是开设实验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原有5个实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24个,学校的实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早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配备实验设备;教师应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开齐上好实验,否则就难以落实大纲的教学要求。

5.尽快恢复生物高考,提高生物学科的地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