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误差理论论文范文

误差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误差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误差理论论文

第1篇

一、加强对观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观察作为一种物理学习能力,对于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主要有这几方面:1.对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关系的观察;2.对物理现象与物体内部结构关系的观察;3.对物理现象与物体动态关系的观察,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有两种常用的观察法应使学生掌握。一是系统观察法。它包括顺序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和角度观察法。如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观察就是这样。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的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二是对比观察法。包括异部对比、异物对比、前后对比及分类对比等。这是判断哪一种因素对现象或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为判明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因素是否为原磁场的变化,就要用磁场虽强但无变化的情形与原磁场虽弱但有变化的情形对比,从而判明哪一种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起决定作用。

另外,归纳观察法、验证观察法和综合观察法也是常用的观察方法。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因素。恰当而适时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观察起到积极的引导点拨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物理学发展史上因观察不细致或观察未与思维结合而导致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的事例不胜枚举。教师可用这些事例,结合观察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品质的教育。

第2篇

泡茶是一门学问。只有浓淡合适,才能品赏到茶的色和香。浓淡的指标,大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幼儿教师修养身性,如第一泡的茶,不喝,只是用来洗去凡尘和喧闹。我想,应该做到如下三点: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到高处重也轻。只有博览群书,与先贤对话,与渊博交融,才能渐入佳境,使自己身上散漫着浓浓的书卷味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师才会在教育的天地里游刃有余,其教育的艺术才能化繁琐为简约,化腐朽为神奇。为让老师们充分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我园定期充实图书室,专门到北京等地购买图书,并开展每月一次的教师团队读书活动。同时,为烘托学习氛围,交流学习成果,园网站、园刊、主题展示栏,及时登载老师们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学习体会,激发老师们的读书兴趣。正如一位老师在教育随笔中写的:知识能够孕育知识,智慧能够点燃智慧。教师的头脑,一旦燃起熊熊的智慧之火,幼儿头脑中的这些小火把,岂有不被点燃的道理。这就是我最想说的,也是正在做的:与书做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有爱心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女人因爱而美丽。作为幼儿教师,爱童真烂漫的一举一动、爱天真无瑕的稚言稚语,爱每一个顽劣的童心,那将是无与伦比的乐事;作为女人,爱父母、爱子女、爱家庭的同时,也收获着亲情的温、友情的暖、爱情的浪漫和博爱的心境。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不过,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重责任责任是一种热情。因为热情,尽责本身在获得心灵满足的同时,迸发成就一切的力量。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与众不同,是引导幼儿向真、向善、向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需要情感的火热和情绪的高涨。幼儿教师应该用悠悠的童心、青春的朝气,蓬勃向上的活力去感染孩子、传授知识,以激情四射的热情去点燃孩子对明天、对理想的无限憧憬。

二、管理如茶,为教师造一个“极品壶”

茶叶泡在壶中才能还原,才有作为茶的生命意义。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茶叶的还原程度。为教师成长造一个“极品壶”应是园长孜孜以求的目标。犹如第二泡的初茗,喝不惯功夫茶的人会觉得苦涩,但甘味会从舌根缓缓地升上来,顿觉清爽,就如初涉凡尘,总需要经历磨砺,才能尝到一点点的味道。教师的成长也是这样的过程。给予尊重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其中之四是尊重的需要。幼儿园教师是由女性组成的特殊群体,感情细腻,争强好胜,自信自尊是共同的特点。在管理中,园长要把自己定位在与所有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第一要信任。作为园长,工作职责要分明,权限要分清,一旦将工作任务分配到人,就要充分信任别人,不可猜疑,不要干预和代替别人行使职权。第二要爱护。教育就是直面生命。每个教师都很重要,让教师和孩子幸福、快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以人为本”。给予理解理解是园务管理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们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相互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园长要理解教师的辛苦。要走进一线,走进老师们中间,形成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的融洽关系,营造参与管理的民主气氛。另一方面要理解教师的痛处。在教师最担心的孩子安全问题上,特别是一些被动的事情发生之后。无论是失误还是过错的责任,园长与教师共同面对,主动应对被动局面,共同克服困难。

三、教育如品茶,是慢的艺术

茶道,蕴含了人生的智慧。品茶是人生的至真境界。三斟时,先前的苦涩感已经消失,开始回甘,回味甘甜,苦尽甘来的心情也随之而来。此时是无茶胜有茶。品味付出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之美就存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教育的角角落落,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去发现、去品味。我们要在幼儿成长中收获快乐。要在付出辛苦后收获幸福。只有用细腻的心去品味,用真挚的情去感悟,我们才会慢慢体会到幼儿教育的魅力,在品味中享受着来自这份职业的自豪与满足。品味成功无论工作多苦多累,压力多大,我们都要注重激励和活动。因为只有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才不会心情焦躁或精疲力竭。

第3篇

(一)物业管理知识储备

在物业管理知识储备的调查统计分析过程中,有82%的学生认为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有必要补充专业实践知识,除此之外,有55%和53%的学生认为还应当加强人际沟通以及人文素质修养、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提升

在能力提升方面。有8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高社交方面的能力,有80%的学生认为还应当提高思维及表达能力,53%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在物业管理行业中也是需要提升的。在知识学习当中,有82.3%的学生认为一般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扎实稳固,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三)所学知识的应用

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中在工作当中有用的《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属现场教学课程)占到58%,实践性知识(比如参观调研、专家座谈,实训项目训练)占到54%,另有48%的学生认为物业管理实务和物业管理法规对今后的工作也有所帮助。

(四)从业资格证书

在用人单位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取得的证书要求方面,有80%的学生认为应当具有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证书,54%的学生认为应当拿到物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

(五)在校学习时间

在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时间的安排方面,有52%的学生认为最好安排二年,有46%的学生认为安排一年半比较合适。

(六)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

在物业管理专业“全国物业管理人员从业岗位资格证书”(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安排方面,有45%的学生认为安排在第三学期比较合适,有32%的学生希望安排在第四学期。

(七)校企合作

在物业管理专业与物业管理行业和企业开展合作当中,学生们都希望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多学习实践性知识。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重视专业实践知识是物业企业和学生的共识

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学生们普遍看重专业实践性知识,除此之外,还看重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的实用性人才是其办学关键和重中之重,而这实际上也是企业对现行人才的要求。而学生的想法和企业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学生对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认知

在能力提升方面,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思维及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校企联合教学方面有所侧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给学生提供上岗实践锻炼以及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应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知识学习方面,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物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特别是将企业的需求以及考证课都纳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专业实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这就对校企合作中的具体人才培养和顶岗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今后工作帮助比较大的除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之外,学生更为看重实景的现场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所以当前建立校内物业管理实训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教学管理设施设备的支持,也无法进行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校内实训室的建立将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四)搭建考证平台,提供就业保障

在毕业生证书要求方面,学生都希望多证在手,这样就多一份就业的竞争力。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拿到物业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当拿到物业企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我校已在此方面与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培训中心共建了“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名点”,搭建考证平台,为学生提供报名考试以及考前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证书获取率。物业管理专业在校学习时间安排符合2+1模式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需求。两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核心知识,一年的时间到企业顶岗、轮岗实习,这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在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方面,学生的三门考证课已经学完,安排在第三学期也比较适宜。这样在顶岗实习前学生就能拿到物业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在第四学期或者顶岗实习期间,可以考取物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

三、结语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基本上掌握了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了解到当前学生的求职就业心态。为推动和改善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校企双方精诚合作、互利共赢

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础至上,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多参加实践性活动,通过到物业公司进行参观、调研、现场教学、交流,边学习边进行实训,适当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企业实地操作以加强其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搭建平台,信息共享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物业管理企业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及时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好就业人才信息平台工作。坚持以学生的从业工作能力为主线,通过顶岗实习或者轮岗制度提供合理的岗位,了解各部门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桥梁和中介的纽带作用。

(三)提供机会,多方位接触

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学习期间有兼职或者短期实习的机会,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创造和提供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利用校园网或校内传统宣传方式给予学生周末兼职或者寒暑假工作的机会,这样的短期锻炼使得学生能与企业近距离接触,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

(四)校企深度合作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化———校企合作型“订单式”2+1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聘任兼职教授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聘请行业管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授,与院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2、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定向培养,能与多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入职前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其实习中的工作、教学和生活管理,规范实习工资、福利、轮岗、考核,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范畴,对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责任、义务予以规范化的处理。

3、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每年度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均由校方代表与物业管理行业方代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职业资格培训方代表、企业方代表分别派出的外聘教授共同进行研讨,确立物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就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问题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与完善。每年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同进行教材的开发和员工培训。校企合作教材更切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实践性更强,且不仅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培训教材。而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中。

5、加强社会服务型双师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从业经验丰富的兼职教授队伍,同时可以安排物业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的不同岗位挂职锻炼、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在挂职锻炼中,专职教师也可为企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管理和法律咨询服务。

6、与行业深度合作,促进规模效益

我们可依托西安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组建职教集团,委托职教集团面向协会会员征集订单,实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满足物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7、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优势,开展现场课教学

精品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