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

信贷政策论文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1.1银行在信贷渠道中占主要影响地位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起步较晚,且有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支持,使得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统优势和法律限制,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重要的微观主体,其控制和影响着数量庞大的资金,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广、网点多,可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1.2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与企事业单位存款、金融债券、政府注资及国际融资,其中存款为主要来源,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由于高比例被动负债的存在,一般银行主动信贷的动力不强,即使是近几年银行发行债券量上升,主动负债比例仍较低。理论上,当存款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比例时,央行能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型货币政策有效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收缩信贷规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在实际中,存款属于银行的被动负债,不受央行和商业银行控制,且居民与企业存款主要受前期和当期经济形势影响。因此,当经济过度繁荣时,尽管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限制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但由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存款规模继续上升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能够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继续提供贷款释放流动性。所以大量被动负债的存在将限制央行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从货币当局的实践来说,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标准为: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判断不一: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通过构造IS—LM模型证明了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肯定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前提下,认为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无效;而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根本上否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能持久地影响实际产量。首先,作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表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商业银行的渠道是比较通畅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也能有效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验证了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信贷会受实体经济“倒逼”的影响。其次,商业银行会根据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作出独立信贷决策。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中央银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收缩流动性时,商业银行信贷量会下降,这从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但针对利率上升,银行信贷量会先下降再上升,由于利差水平的提高,银行有足够的动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当货币供应量M2增加时,宽松的流动性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此外,当银行信贷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正向冲击时,会因为利差下降而缩减贷款,但最终随着时期推移会扩大贷款规模。在贷款存量增长率GL的方差分解中,第一期GL仅受自身和CPI的影响,这与银行信贷决策主要参考已有信息有关;同时,CPI对GL的贡献度大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当银行预期经济形势良好时,可能会逆紧缩政策行事,继续扩张贷款。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比较强烈,且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在作信贷决策时有时会偏离货币政策目标。最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实体经济对信贷冲击的反映略有滞后,但信贷增长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也会推高物价。经济过热时,尽管央行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会顺经济形势扩大贷款,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物价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和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因此,受到央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较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相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语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贷渠道;微观主体;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过度。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对利率调整的反应不够敏感;资本市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资本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利率和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比较有限;虽然初步形成了多种货币传导渠道,但仍然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微观传导主体——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不够。为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政府需从规范传导主体行为方面着手。

一、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理论及过程

信贷渠道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比较新且有争议的理论。早期由凯恩斯提出,后经希克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利率)从而达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由于货币传导途径忽视了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市场的自身结构问题,从而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信贷传导途径理论的挑战。伯南克、布林德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证明了信贷配给行为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产物,在基础理论上说明了信用传导机制,即信息不对称性催生了金融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因而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信用机制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是否足够高,以致借款人外部融资费用的变化对其投资等行为将产生直接、决定性的影响;二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贷款行为。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过程是(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扩张货币政策利率企业净价值外部融资成本投资需求产出GDP,或是扩张货币政策利率股票价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贷款IY。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可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其强调的不仅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加银行的存款,并通过银行存款的增加起到降低债券利率的效应,更重要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银行的贷款增多,而增大了的信贷供给,会使投资水平上升,从而使产出也处于上升态势。

二、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现状

依据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观点,货币政策所提供的名义货币量虽然是金融中介机构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关键变量,但并不是连接实际部门和金融部门最合适的指标,因为传导机制并不能保证名义货币量变动能够全部反映在实体经济中。在我国,出现了信用传导机制扭曲、信贷传导渠道不畅的现象,其体现在:

1.货币增长与存差同时存在。尽管2002-2006年期间,先后升息3次,两次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仍旧增长,到2006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内存在大量的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23.9万亿元。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2.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的不对称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在实体经济领域,我国已形成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同在、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而在金融经济领域,则形成了计划性的正规金融体系和市场性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构成的二元结构。从资金需求层面看,当前,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对资金产生了强烈需求,而国有企业对信贷需求增长缓慢。从资金供给层面看,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国家信誉”优势吸收了大量存款,支配了绝大多数的贷款资金供应,但它们的资金供给在制度上仍局限于国有经济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它们的主要贷款对象。而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又缺乏国家信誉做担保,因而存款增长缓慢,贷款能力不足,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也相当乏力。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但由于其自身经营受到其成本、规模及政策的制约,因而无法在短期内与一些非国有经济的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资金对应关系。也正是由于资金需求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拥有我国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着“信贷偏向”。另外,近年来一些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资金运用结构似乎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在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出现了“能贷的不愿贷(国有商业银行),愿贷的贷不了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情况,这就直接紧缩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来源,也将中小金融机构游离在货币政策之外,导致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环节上传导不充分,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即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是扩大货币供应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感受到的却仍是持续的“信贷紧缩”。

3.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和中西部金融机构很少。近几年,国有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纷纷撤并(见表1),县级机构仅为存款机构,无贷款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未及时跟上,致使在县级出现了一些金融服务的空白,从而造成单个银行体系“体系性退步”这一“非理性”结果,个体成本节约导致了宏观成本增加,从而加剧了信贷服务机构的分布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结构性矛盾。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不畅的原因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金融主体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中央银行和企业、居民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信号反应迟钝,致使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中传导受阻,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缺乏动力贷款。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2006年8月,一年存款利率为2.25%,同期贷款利率为5.76%,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6年7月底,商业银行准备金方面,总准备金余额一般在2.3万亿左右。按照1.89%的法定准备金利率,以及1.62%的超额准备金率,央行的年利息开销在300亿元上下,各大商业银行均可坐享这部分收益。据社科院一研究人员的初步推算,仅工商银行每年的准备金利息收入便可高达50亿元以上。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转(2)过度强调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一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但责任约束过度,其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信贷扩张潜力及政策的传导效果。二是管理体制滞后,削弱了基层行自主经营决策能力,导致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作为实行一级法人高度集中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均制定了各自的信贷政策,将信贷重点投向资金流动性强、经营效益好、银行收息率高的优势重点企业,忽视了一大批有一定市场潜力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造成信贷投向集中。

(3)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字,中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合计为4.54万亿元,为贷款余额的7.5%。为此,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等信贷制度作出严格规定,对放款进行严格约束,但在促进贷款、调动贷款积极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4)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转轨还没完成,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市场化模式相摩擦,大大消耗了银行系统的能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信号在银行系统内衰减。目前仍然是直接的行政指令管理与间接管理并行,有些指导性的管理会演变为指令性的管理,从而也削弱了银行的活力,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上的矛盾,往往会造成市场信号与政策信号的不一致,并引起银行行为的紊乱和预期效果失误,最终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受影响。

2.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客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经济主体,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而且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不健全,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持续低迷,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果差,这些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也弱化了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分析其原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浓;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以扩大;受社会保障体制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受消费环境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储蓄存款近三年分流的主要去向是股市、国债和外汇资产等三方面,而增加消费的并不多。

四、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把利润目标的实现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现最佳利润目标的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在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撤销少数难以救助的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协作。

2.推进企业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企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他们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敏感性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预算约束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应。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下游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应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疏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与经营实力较小,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能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可设计为由地(市)、省、国家三级机构分层次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业务以地市为主,再担保业务以省、国家为主。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各类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均可列入担保范围。在建立担保机制的同时,也要保证担保基金的充足和稳定,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员交纳会费、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筹资。

4.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善公众的预期,为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一方面应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加大投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提高证券资产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多项制度的改革,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只有努力改善消费和投资环境,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才能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增强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产生预期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夏德仁,张洪武,程智军.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J].金融研究,2003,(5).

[2]徐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1).

[3]刘玮.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J].经济论坛,2004,(14).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信贷渠道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比较新且有争议的理论。早期由凯恩斯提出,后经希克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利率)从而达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由于货币传导途径忽视了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市场的自身结构问题,从而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信贷传导途径理论的挑战。伯南克、布林德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证明了信贷配给行为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产物,在基础理论上说明了信用传导机制,即信息不对称性催生了金融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因而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信用机制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是否足够高,以致借款人外部融资费用的变化对其投资等行为将产生直接、决定性的影响;二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贷款行为。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过程是(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扩张货币政策利率企业净价值外部融资成本投资需求产出GDP,或是扩张货币政策利率股票价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贷款IY。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可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其强调的不仅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加银行的存款,并通过银行存款的增加起到降低债券利率的效应,更重要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银行的贷款增多,而增大了的信贷供给,会使投资水平上升,从而使产出也处于上升态势。

二、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现状

依据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观点,货币政策所提供的名义货币量虽然是金融中介机构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关键变量,但并不是连接实际部门和金融部门最合适的指标,因为传导机制并不能保证名义货币量变动能够全部反映在实体经济中。在我国,出现了信用传导机制扭曲、信贷传导渠道不畅的现象,其体现在:

1.货币增长与存差同时存在。尽管2002-2006年期间,先后升息3次,两次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仍旧增长,到2006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内存在大量的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23.9万亿元。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2.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的不对称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在实体经济领域,我国已形成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同在、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而在金融经济领域,则形成了计划性的正规金融体系和市场性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构成的二元结构。从资金需求层面看,当前,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对资金产生了强烈需求,而国有企业对信贷需求增长缓慢。从资金供给层面看,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国家信誉”优势吸收了大量存款,支配了绝大多数的贷款资金供应,但它们的资金供给在制度上仍局限于国有经济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它们的主要贷款对象。而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又缺乏国家信誉做担保,因而存款增长缓慢,贷款能力不足,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也相当乏力。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但由于其自身经营受到其成本、规模及政策的制约,因而无法在短期内与一些非国有经济的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资金对应关系。也正是由于资金需求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拥有我国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着“信贷偏向”。另外,近年来一些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资金运用结构似乎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在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出现了“能贷的不愿贷(国有商业银行),愿贷的贷不了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情况,这就直接紧缩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来源,也将中小金融机构游离在货币政策之外,导致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环节上传导不充分,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即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是扩大货币供应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感受到的却仍是持续的“信贷紧缩”。

3.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和中西部金融机构很少。近几年,国有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纷纷撤并(见表1),县级机构仅为存款机构,无贷款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未及时跟上,致使在县级出现了一些金融服务的空白,从而造成单个银行体系“体系性退步”这一“非理性”结果,个体成本节约导致了宏观成本增加,从而加剧了信贷服务机构的分布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结构性矛盾。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不畅的原因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金融主体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中央银行和企业、居民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信号反应迟钝,致使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中传导受阻,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缺乏动力贷款。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2006年8月,一年存款利率为2.25%,同期贷款利率为5.76%,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6年7月底,商业银行准备金方面,总准备金余额一般在2.3万亿左右。按照1.89%的法定准备金利率,以及1.62%的超额准备金率,央行的年利息开销在300亿元上下,各大商业银行均可坐享这部分收益。据社科院一研究人员的初步推算,仅工商银行每年的准备金利息收入便可高达50亿元以上。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

(2)过度强调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一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但责任约束过度,其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信贷扩张潜力及政策的传导效果。二是管理体制滞后,削弱了基层行自主经营决策能力,导致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作为实行一级法人高度集中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均制定了各自的信贷政策,将信贷重点投向资金流动性强、经营效益好、银行收息率高的优势重点企业,忽视了一大批有一定市场潜力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造成信贷投向集中。

(3)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字,中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合计为4.54万亿元,为贷款余额的7.5%。为此,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等信贷制度作出严格规定,对放款进行严格约束,但在促进贷款、调动贷款积极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4)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转轨还没完成,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市场化模式相摩擦,大大消耗了银行系统的能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信号在银行系统内衰减。目前仍然是直接的行政指令管理与间接管理并行,有些指导性的管理会演变为指令性的管理,从而也削弱了银行的活力,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上的矛盾,往往会造成市场信号与政策信号的不一致,并引起银行行为的紊乱和预期效果失误,最终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受影响。

2.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客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经济主体,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而且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不健全,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持续低迷,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果差,这些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也弱化了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分析其原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浓;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以扩大;受社会保障体制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受消费环境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储蓄存款近三年分流的主要去向是股市、国债和外汇资产等三方面,而增加消费的并不多。

四、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把利润目标的实现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现最佳利润目标的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在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撤销少数难以救助的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协作。

2.推进企业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企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他们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敏感性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预算约束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应。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下游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应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疏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与经营实力较小,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能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可设计为由地(市)、省、国家三级机构分层次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业务以地市为主,再担保业务以省、国家为主。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各类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均可列入担保范围。在建立担保机制的同时,也要保证担保基金的充足和稳定,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员交纳会费、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筹资。

4.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善公众的预期,为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一方面应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加大投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提高证券资产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多项制度的改革,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只有努力改善消费和投资环境,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才能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增强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产生预期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夏德仁,张洪武,程智军.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J].金融研究,2003,(5).

[2]徐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1).

[3]刘玮.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J].经济论坛,2004,(14).

[4]王君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

[5]蒋满霖.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海南金融,2004,(6).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条路径出发对信贷竞争机制构建进行驱动。存量路径是不断明确各类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的一个过程,增量路径是不断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

(一)存量路径通过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对原有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驱动主要以明确各类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为目的。机构不同,其政策驱动点也不同。农村信用社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方面;农业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三农金融事业部和加大涉农贷款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邮政储蓄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职能转变和扩大涉农贷款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各农村金融机构职能进一步明确,取得了相应的改革成效。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开启改革试点,2004年开始全面铺开改革工作,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始向农村股份制和合作制商业银行改革,截至2005年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就扩大到29个省份。农业银行2004年将全行涉农贷款归于农村信贷部门管理,2005年成立了小企业业务部,加强对县域内小企业的支持力度,2007年开始开展“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此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后,试点行的业务量及利润额占农业银行整体县域支行的比例从40%提升至80%左右。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2004年以前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主要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调销贷款等业务逐步扩大到主要办理粮棉油收储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新农村建设贷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业务、不断强化了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政策性职能定位更加明确。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成立不久即获批在全国筹建36家一级分行(包括31家省级分行和5家计划单列市分行)及其所属的20405家分支机构,积极转变功能,把原来农村地区的储蓄机构从“抽水机”变成“蓄水池”,起到了引导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作用,很好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量路径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驱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个阶段是围绕新机构的试点,第二阶段是围绕增加各类新机构的覆盖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2005—2008年,第二阶段主要集中于2009年以后,具体如表2所示。在一号文件政策的推动下,银监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2006年12月,银监会选取了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和湖北6个试点省份开展鼓励各类资本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试点工作,2007年10月就将试点扩大到31个省份。仅2006-2008年3年时间,就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延伸服务解决了1878个“空白金融服务”。此后在已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推广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50家,其中村镇银行987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

二、风险分担机制

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从担保和保险两个方面对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进行政策驱动。

(一)担保机制对于担保机制的政策驱动主要是从担保方式和担保组织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的。担保方式的驱动点主要集中于抵质押品的创新和扩大抵质押品范围方面,担保组织构建的驱动点集中于鼓励担保机构拓展农村业务、构建多种形式的担保组织方面,具体从一号文件的关注点可以看出,情况如表3所示。在一号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逐渐确立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以及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为抵质押品,专门针对林权做为抵质押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明确提出了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意见。2013年7月,中国银监会、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和2014年2月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均对发展林权为抵押品做了一系列的规范。担保组织方面,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加之农民缺少有效抵押物和信用评级证明,商业性担保组织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担保组织的建立方面主要集中于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

(二)保险机制保险机制方面,我国政策驱动主要集中于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保费补贴制度等方面,从历年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关注点可以看出,具体如表4所示。在一号文件政策的推动下,保监会也围绕一号文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关注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如何围绕关注点开展工作做了详细规定,推进了农村保险机制的构建,具体如图2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新疆、内蒙古、湖南、安徽、四川、浙江9个省区(市)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此后逐渐扩大试点范围。农业保险表现出保险经营主体逐步增多、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和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的特征。经营主体方面,2003年国内只有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2004年以后,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22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大省都有2家以上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初步满足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实施后,保监会在3个月之内连批13家险企获农业保险资质。保险覆盖面方面,覆盖地区已经扩大到全国,承保品种由2007年初的玉米、大豆、小麦和棉花4个品种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经营模式方面,各地在开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由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承办,由承办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由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承保,各公司按约定比例分摊保费、承担风险。三是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按约定比例,将保费划入政府设立的农业保险基金专户和保险公司账户,双方按比例承担风险。四是政府委托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代办,保险公司只收取代办费,保费收入存入政府账户,承保风险也由政府承担,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前两种模式。2013年,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06.6亿元,同比增长27.4%,农作物承保面积突破10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提供风险保障1.4万亿元,向3177万受灾农户支付赔偿208.6亿元。

三、差别化货币政策机制

差别化货币政策机制主要体现在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

(一)支农再贷款方面对于支农再贷款的政策驱动主要体现在其范围的不断扩大方面,具体相关政策出台情况如图3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于2009年开始将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合作银行。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于2012年8月在陕西、黑龙江两省开始试点,将试点地区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现行设立在县域和村镇的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拓宽到设立在市区的上述四类机构。此后在2013年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政策,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功能。

(二)存款准备金方面存款准备金方面,我国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低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驱动方面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保持其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二是明确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比其他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时,保持其存款准金率不变的政策驱动,具体如表5所示。我国不但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做特别规定,还专门规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一般商业银行。2007年连续下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关于对农村合作银行执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关于加强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指导的意见》,要求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继续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1月人民银行下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春耕备耕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的通知》称,将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与一般商业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在实施与一般商业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继续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4月25日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6%和14%的准备金率。

(三)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在存贷款利率方面我国政策驱动表现为一定的政策倾斜、不断的规范和扩大其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起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调整后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7%)为例,农村信用社可以在6.57%~15.111%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通知,指出经批准吸收存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存款基准利率。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的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利率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四类机构应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按照贷款定价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并且符合司法部门的相关要求。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即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自。

四、差别化监管政策

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驱动,我国主要集中于对符合农村信贷特点的监管体制建立方面。就一号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其对监管体制建立的驱动也主要集中于建立符合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信贷业务特征的金融监管体制,具体如图4所示。农村金融差别化监管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准入、业务管理、监管手段和方法及金融机构部门监管方面。在金融机构准入方面,2006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根据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状况及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差别监管措施,引导和监督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金投向。在业务管理方面,2007年1月银监会连续下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差别化监管制度。在监管手段和方法方面,2011年2月、2013年2月和2014年2月银监会分别的《全面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均指出要强化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根据农村金融发展特点改进监管方法,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有效性。在金融机构部门监管方面,2009年5月银监会下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与监管指引》针对“三农”金融业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给予“三农”金融业务更宽松的监管政策。

五、结语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1月,中央新的“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富裕小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解决“三农”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农村金融改革及农村资金的供给问题,“三农”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对“三农”资金的投入的投量和投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行行户小额信用贷款、支农再贷款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为农民走上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信贷投入对“三农”经济的影响

当前农村资金的投入除国家的减税政策、扶贫资金、和部分粮棉油补贴政策的配套资金外,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近几年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质押贷款和中央银行的支农再贷款(目前采用的是由当地信用联社向央行的借款,专项用于支农资金不足的信用社发放贷款需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三农”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成为农民由贫穷转向富裕的重要资金支柱。主要表现在。

(一)小额农贷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神池县是个纯农业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神池县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以农户小额贷款为突破口,加大支农贷款的力度,通过开展信用等级评定、信用工程建设,用信贷杠杆引导农民诚实守信,支持农民发家致富,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根据辖内农业生产条件,分类扶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几年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体;种草养畜,舍饲养殖为支撑;农村特色产品经纪人为辅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先后扶持建起了以贺职乡为主的万亩南瓜基地、以东湖乡为主的十万亩万铃署基地,建起和培育了养殖示范小区20个、百头养殖重点户80户、发展养殖大户120个,建设规模养殖场7个,起到了种植损失养殖补,粮食减产牧增收的效果;二是农民实现了增收。截止2004年未,神池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达15897万元,全部用于“一农”,较2000年增加9066万元,增幅达130。农村资金的大量投入,农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收入逐年产加,2004年,农民人均种植收入增加700多元,养殖收入增加320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子女上学等问题。三是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改善。神池县至2001年实施农户小额信贷以来,经过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全县已评出信用户15007户,占全县农户的64.9据,发放贷款证12000户,占全县农户的54.6。通过信用社与农民的感情距离,也赢得了农民的信任,社会信用环境得到改善。四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信用社在小额农贷的基础上,为支持其它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行农户联保贷款,加大了对农村专业市场、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民银行的支农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到2004年12月底,神池支行支农再贷款余额为1300万元。特别是近几年业,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加重视,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真正把农村经济搞好,神池支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向上级行申请支农再贷款,按照“四挂钩”的要求,建立三级台账,及是监测支农再贷款的管理、使用情况,集中支持了辖内6家因资金不足而支农乏力的基层农村信用社,占到全县法人机构的45,支农同贷款全部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籽种、地膜、农药和农机具,为农村经济发展流入了新的活力,使农村信贷投入遍及全县各个村庄、农户,使县委、政府的调产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农民及时得到生产生活的急需资金支持,通过央行支农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农民增收。几年来,神池支行支农再贷款累放金额达到40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弥补了“三农”资金长期供需不足的局面。

(三)初步探索出了我县信贷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区别扶持。几年来,神池县农村信用社在政府、人行县支行大力支持和窗口指导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

全县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显出勃勃生机。二是加快推广联保贷款。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也在扩大,主要是近些年农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和农村民营企业,比如近一些年出现的农村绿色农业基地、奶牛养殖业、肉牛养殖业、农副产品经纪人等。这些新的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企业的发展,为农村信用社打开了新的赢利和发展空间。

二、当前农村信贷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信贷主要表现在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还有少部分联保贷款和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占比较高。小额贷款在额度小、期限短、方便灵活方面,使农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农民的极大欢迎,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农民贷款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生活逐步走富裕,农民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籽等小额贷款已基本得到满足,农民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农村的信贷需求也开始发生很大变化,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生产上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多样化,对贷款的品种、需求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农民不仅仅单纯依靠种地、养殖为主,逐步向种、养、加一体化发展,而且贷款的周期也要求越来越长,小额贷款的方式和额度已不适应新时期农民对贷款的需求。表现在:

(一)农村信贷投入方式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突显。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村其它经济组织贷款需求呈旺盛态势,资金的需求量与期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产品加工业、个体运输业等新型农工商结合的经济组织逐步开成,其对贷款的需求十分旺盛,小额贷款的额度与期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如神池县实施退耕还林,舍饲养殖以来,在交通较发达的农村都兴起了运输业,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村通过各种渠道筹资养车的就这近千户,需资金近4000余万元,而小额贷款每户最高仅能解决2万元,有些户几户合起来还买不到一部车,小额贷款难以满足,只能通过高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农村信贷供给总量与高附加值农业生产信贷需求差距较大。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只能解决了农民简单再生产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问题。小额信贷通过其额小、分散、灵活的方式,对一些纯种植户、小规模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可以满足。但对一些高附加值农业生产因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周期长而难以满足需求。如近年来兴起的奶牛养殖业,尽管前景看好,但国资金需求量大,涉及面广,资金周转时间长,信用社一方面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觉的风险较大,不敢大胆进行支持,致使生产形不成规模,在一家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目前由于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小水库、渠道多年失修,急需进行维修;另外农副产品加工业俏然兴起,各种机器设备及基础设施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这些小额贷款无法满足。

(四)农村信贷供给结构与农村是益增长的消费贷款需求不相适应。当前信贷支农主要靠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主要品种仍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主,服务对象也主要是种植户和养殖户。农村居民近年来生活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住房消费、子女上学、交通和通讯设备、家庭设备等方面投入较多,资金需求量也较大,则小额农贷对贷款用途虽规定5大类,但消费货款、住房贷款、助学贷款、汽车贷款优惠政策等都与农民无缘。

(五)农村信贷渠道单一,农村信用社支农步履维艰。除了农村信用社以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只吸存、收贷,而很少放款。唯一的农定发展银行也只专职于发放粮、棉、油收购专向贷款,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其他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微乎其微。因而重任就落到农村信用社身上。2004年新增的农业贷款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重任,使原本就经营艰难的农村信用社更显得力不从心。少数地方的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

(六)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明显减少,农村资金“农转非”严重。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自实施商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以来,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以神池县为例,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基层全部撤并,而信用社由于撤并乡镇在2年间撤消了3个基层社。另一方面是“农转达非”严重,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除发放小额质押贷款外,其它类型的贷款全部上收,而在当地所吸收的存款,全部上存其上级行。除此以外,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也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如神池县邮政储蓄存款达1亿元,全部上存上级邮政部门,如果这部分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将会给“三农”经济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七)信贷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配套。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仍然沿袭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做法。就神池来说,农忙季节主要集中于3-9月之间,而剩余的半年时间,特别是在粮食还没有出售之前,农民从事一些其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搞一些小的粮油贩运、小型农产品加工等需要的资金,信用社在农民没有还清贷款前,而且确定的信用额度已足,就不能对其发放新的贷款;另外,从事养殖业、发展特色农业以及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需求,要么期限太短,要么不能跨年度,不符合生产发展的要求,农民感觉委不方便。如奶牛养殖业,养小牛投资小,但到产奶期至少也得一年半以后,而农民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

(八)农民难以承受过高的利率负担。现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可以上浮2.3倍,达到12.83。再加上物价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民实际纯收入涨幅不大,贷款得率虽然在执行中,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并不是执行的最高限,但能享受到优惠的,也只限于颁发有信用证的农户,而且金额较少。缺口部分,有时不得不靠亲朋好友借或借高利贷。

三、提高农村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

由于农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央行应加强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业务,主动占领农村市场,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和贷款范围。针对当前农村和农民的贷款需求变化,信用社应定制合理的支农贷款办法,适当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对不同的产业资金需求行业,采取不同的贷款最高限额,拓宽贷款的用途和范围,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满足农民的大额贷款需求。

(二)坚持农村资金投入于农村,解决农村信贷需求问题。一要加大支农再贷款的投入额度和期限,缓解信用社资金不足;二要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发挥信贷支农作用,可试办定单农业贷款、农产品开发、扶贫贷款、农业设施贷款等业务;三要将农业银行、邮政储蓄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再投入农村,规定从农村吸收的资金,除缴足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外,设定上存资金的比例,其余部分全部通过有关渠道回流农村,增加农村资金来源;四要规范民间借贷,对民间借贷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使民间借贷成为民间融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三)对信用社开办农村消费信贷给予支持。鼓励信用社开办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业务,不断扩大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在改革中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资金实力,使信用社真正发挥起“三农”主力军作用。

(四)加快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通过人民银行资金支持,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促进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国家“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从而解决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服务中,不堪负重的“一农支三农”的困难局面,提高其支农的实力和能力。

(五)成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通过成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农民贷款难、特别是大额贷款难的问题,可有效解决涉及农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贷款难问题。对于一些额度大、期限长的贷款,以其有效资产作抵押,由政府出面担保或者进行适当扶持,辅之以安排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就业问题,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盈的效果。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金融发展的手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孟加拉国出现,随后以其成功的经验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全球尤其广大发展中国家得以推广和实践。鉴于小额信贷在扶贫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世界小额信贷年,而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简称GB)的创始人尤努斯(Yanus)教授荣获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也充分证明了国际社会对小额信贷在扶贫进程中所起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同时,小额信贷自创立以来,受到了穷人的热烈欢迎,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小额信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的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到80年代微型企业的小额贷款,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追求商业可持续发展和贷款覆盖率为目标的小额贷款,目前,多元化模式的小额信贷正逐步融入金融体系。小额信贷这一概念也已大大拓展,由原来的高利率无担保小额贷款(micro—credit)发展成为涵盖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micro-Finance)。国际小额信贷正迅速向商业化、金融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1999年以前主要是由政府扶贫办下设的扶贫社农行扶贫贴息贷款;1999年后改由农行直接发放到农户。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从大规模的推广到目前的业务大量萎缩,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但在国际小额信贷发展和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额信贷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在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指出: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小额信贷,特别是商业小额信贷成为今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而目前,中国从事小额信贷的主要有以下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资助的小额信贷项目、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一般由农行、扶贫办及扶贫社操作)和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业务。非政府组织、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均是单一项目型模式,资金主要依靠外部供给,不具备持续性。小额信贷从业人员多为兼职,小额信贷经营没有组织机构的保证,在管理机制上无法创新,只是在形式上照搬了国际上的做法。因此,目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国际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

小额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亚洲、南美和非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在解决微小企业和贫困农户融资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小额信贷成功的国际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一)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是各国政府的共识。实践表明,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并给予法律保障是促进小额信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小额信贷大多采取了鼓励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手段。孟加拉政府一直向格莱珉乡村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即以4%-5%的利息提供的贷款累计超过50亿达卡。法律支持是允许银行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从事金融活动,政策支持是对银行提供免税的优惠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的支持表现在宏观政策和财务两个方面。AIM在1986年发起时是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研究性项目,到1997年,该机构已经在马来西亚13个州建立了35个营业所。AIM从1986年建立到1995年,马来西亚政府为该机构无偿提供了2700多亿吉林特的财政拨款,以作为机构运行费。目前,AIM规模和影响仅次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二)选择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是各国的基本做法。目前,世界各国的小额信贷存在多种模式,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模式、正规金融机构模式、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社区合作银行模式、村银行模式和部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等。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是各国的基本做法。而各国在选择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时,均充分考虑到本国的政治模式、经济体制、金融发展状况等国情。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贫穷且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超过半数的人是文盲。多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每年给孟加拉国的各种低息贷款和捐赠达20亿美元,但这些项目成功率极低。由于孟加拉国的金融实力有限,无力支持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民间自发的非政府组织模式就成为孟加拉国小额信贷的主导模式。格莱珉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例子。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息收入。孟加拉乡村银行坚持股份制私有化经营。通过自身运营来解决资金问题,摆脱了受制于政府和国际援助的情况,保持了自主经营权,这样就能灵活地进行组织和信贷产品的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二是来源于孟加拉的小额信贷批发机构。具有合法非营利公司身份的孟加拉农村就业支持基金(PKSF)成立于1990年。该机构以扶贫为目的,通过扶持和资助小额信贷组织来实现其社会目标。通过与小额信贷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再由这些小额信贷组织向农民提供贷款来间接实现扶贫目标。它的成功是以良性的资金运作为支撑,还得益于正确的市场定位和批发机构的扶持。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发展不足,这样政府就成为小额信贷的发展主体,他们大多选择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是正规金融机构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其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独立营业中心。独立营业中心是基本的经营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可以自主决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抵押,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机构内部建立激励机制。2003年11月,BRI在印尼成功上市,并同时在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挂牌交易,迄今为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盈利能力的小额信贷网络。

(三)高利差是国际小额贷款的共同特点。严重信息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惜贷这四种特殊性而产生的高成本,是小额贷款机构在农村发放贷款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使其难以获利。地方性金融机构往往因资金不足或为保证贷款偿还率,不能给当地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印尼政府在1983年6月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改革,BRI可以自主制定利率。同时,BRI村银行提供了一系列针对目标客户的储蓄产品来吸收资金,推出高利差的存贷服务产品,保证了利润,克服了其他金融机构面临的困境而得以持续发展。

低利率可以帮助穷人获得贷款的观念已经被多年的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这不但不能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还会给贪污、寻租以可乘之机。印尼实行利率市场化政策的贷款年利率通常在20%-40%,孟加拉乡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在20%左右,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的贷款年利率通常是47.5-50.5%。小额信贷运作成功的一些国家的现实表明,高利率贷款的需求极为旺盛,这也说明在资金稀缺的农村地区资本的可得性比低利率更重要。而且,贷款利率较高,使得较富裕的非目标群体不会产生排挤目标群体的动机,这样,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才会有机会获得贷款。同时,高利率足以覆盖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这也是印尼BRI村银行很好地实现了财务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

(四)商业化运作是国际小额信贷机构的普遍选择。小额信贷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ofmicrofi-nance),指小额信贷机构以市场为基础,进行商业化的运作与管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扶贫工具,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更不用说盈利了,隐含于这种看法背后的观点是:小额信贷以国际机构援助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为了保持小额信贷业务进行,要有源源不断的捐助资金的注入。而依赖慈善资金的不断注入是不可能的,因而小额信贷进一步扩张的前景是极为有限的。但是,一些国家的小额信贷通过商业化运营为事实,改变了人们的理念。小额信贷机构作为独立的信贷主体,能够创造足够收入,以弥补资金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填补因呆账造成的损失。在这一方面,孟加拉、印尼及拉美的小额信贷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发展中国小额信贷的政策取向

(一)建立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从机构内部因素看,建立明确的员工业绩考核、激励惩罚制度,加强对小额信贷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有一套完整的以业绩考核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业绩水平直接决定着员工的收入层次,从而在员工之间形成较强的相互竞争关系。这些激励约束机制的成功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这些国家普遍较小、监管半径短,日常层级监督与跨级巡视监督所形成的密集而交叉的监督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保证作用。二是高度重视商业可持续利益的约束作用。如BRI规定,村银行设立后若18个月内不能最利,则必须关闭或转移到其他地区;孟加拉乡村银行则强调总部不对新设分行提供资金,新设分行必须一年内即能盈利。

(二)给予民间小额信贷机构更多的政策空间。需要改变对小额信贷定性和定位的认识,明确小额信贷的金融属性和功能,从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考虑小额信贷发展的意义。建议给予小额信贷机构更多的政策空间。第一,使小额信贷机构合法化。纯粹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允许在民政部门注册;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允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第二,人民银行确定利率上限,在此基础上对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给予更大幅度的定价权。第三,适当放宽小额信贷机构的融资渠道,在坚持本地“只存不贷”的原则下,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第四,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通过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等政策,保证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中国贷款损失核销制度缺乏灵活性,与小额信贷业务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不相适应。由于无法及时核销损失,使得银行在不良贷款“双降”考核机制下,对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心存顾虑。监管、财税部门应研究完善支持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如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损失按一定比例税前核销,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等。

(三)利率的市场化要与实现其他条件协调进行。世界上很多小额信贷项目半途夭折都归因于经营亏损,无法持续发展。要使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制定一个较合理的利率水平不仅对于发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扭曲的现状。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单一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不能解决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诸多前提条件,尤其是宏观经济稳定的背景和对金融机构实施充分及审慎的监管。若只是简单提高利率水平可能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恶化。印尼小额信贷机构运作的成功,与其利率市场化是建立在完善的监管和激励前提下是分不开的。若只一味地照搬其模式而不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当前的背景,那失败是必然的。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不能被普遍复制和推广之原因所在。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尚处在不完善阶段,许多法律法规还在出台过程中。面对不成熟的环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有一段路要走,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

(四)转变政府的支持方式,保持可持续发展。国外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单个小额信贷机构一般需要5~8年才可达到可持续发展阶段;只有一定数量的小额信贷机构达到可持续发展阶段之后,政府才会考虑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法规来规范、管理和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中国自引进小额信贷开始试点以来至今仅10多年,小额信贷中国化的过程尚未完成。为了促进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增加贫困农户的贷款机会,建议政府转变对小额信贷的支持方式,从为小额信贷的用户提供利息补贴,转为对能够为低收入用户持续地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补贴或低息贷款,帮助成长中的小额信贷机构改进信贷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进行产品创新的能力,尽快成长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五)健全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监督机制。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监管模式选择应仔细比较成本与收益,为小额信贷机构的组织创新创造条件。应根据负债来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监管框架。当前重点是明确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监管体制,切实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对于资金来源于其它渠道的机构,可以实行备案制,无需接受正规的监管,以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督促小额信贷机构建立符合小额信贷业务特点的信用风险评价标准和准备金制度,及时化解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促进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适时出台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法规,界定其法律地位,明确对它的监管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小额信贷机构进行鼓励、支持的同时,也要对其加强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第一,加强对小额信贷机构资金规模和经营区域的监管控制。第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督促小额信贷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和道德约束,降低操作人员的违约风险和操作风险。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货币经济学新范式;信贷配给;信贷;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4-0080-06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以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当然,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大致也是西方目前的主流观点。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M下降导致实际贷款利率r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贷款需求下降,引起企业投资I下降,最终使总需求和产出下降。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MrIY。21世纪初,Stiglitz和Greenwald提出的货币经济学新范式理论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指出传统货币经济学理论存在的严重缺陷,着重研究信贷在广义经济活动中的媒介职能,将信贷纳入了经典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之中。

一、货币经济学新范式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观点

首先,新范式理论认为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要地位。

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例,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收缩信贷,信贷量L下降,企业可获得的贷款资金下降,进而引起企业投资的下降和总产出的下降。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货币政策紧缩一银行收缩信贷LIY。

新范式理论指出,银行在货币政策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之所以占据主要地位,是因为信贷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贷配给。Jaffee和Stiglitiz在《信贷配给》一文中具体阐述了信贷配给对信贷市场的影响。信贷配给是指借款人中有些人能得到贷款,而另外一些人得不到,即使这些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导致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就是借款人与贷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如图1所示)。

当市场上存在信贷配给时,在均衡利率r*水平上,贷款的供给小于需求。原因在于,借款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安全”的借款人,他们会在较高的利率水平r上选择退出;一类是“不安全”的借款人,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r,但是信用和还款能力低下。如果银行选择使得贷款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那么一部分“安全”的借款人将会退出,从而留下的是“不安全”的借款人,银行的预期收益也将会随着风险的扩大而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银行宁愿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r*上拒绝一部分贷款需求,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r上满足所有借款需求。可见,信贷配给将导致借款人资金的可得性下降,信贷量主要由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银行决定。

其次,在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途径上,新范式理论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重要效应:

(1)一般均衡效应,即从整个银行体系分析,当考虑所有银行对货币政策(特别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做出同样反应时,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只考虑单个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例,由于存款准备率提高,银行现在必须保留更多的准备金,所以银行的可用资金就减少,贷款量也减少,这是局部均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当所有银行都做出同样类似反应时,贷款量的大幅下降导致企业效益降低,国民收入下降,进而使贷款的违约率上升,预期平均收益下降,风险加大,银行进一步减少贷款。

(2)资产价格效应,即货币政策会影响到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价值的变化,进而影响贷款量。以利率政策(提高利率)为例,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导致银行持有的债券价值下降,而且会加大银行对存款人的利息支出,加大贷款还息额进而使贷款违约率上升等等,这些影响都会使银行资产缩水,迫使银行收紧信贷。

(3)资产组合风险效应,即货币政策或一些其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加大,间接引起银行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信贷量。这些风险主要是利率不确定给银行带来的新增贷款风险、敞口风险和道德风险等等。

(4)特许权效应,即利率和信贷可获得性的变化导致银行和公司预期利润贴现值的变化,进而影响破产成本,贷款行为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当紧缩性货币政策发生时,银行经营者担心一旦银行破产,他们将不能卖出其持有的特许权,因此他们会避免选择增加风险的组合,采取较为谨慎的经营策略,这最终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活动。

在由货币政策工具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经济学和新范式主要存在以下两点分歧:一是传导方式的区别。传统经济学强调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企业的行为,而新范式则强调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银行的行为。其实可以将两种观点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即:货币政策LIY。不同之处在于,传统货币经济学中L是L(需求),即认为信贷量是由企业的信贷需求决定的;而新范式中L是L(供给),即认为信贷量是由银行的信贷供给决定的。二是传导效应的区别。新范式认为,不仅存在传统货币理论所强调的渠道传导效应,还应强调一般均衡效应、资产价格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特许权效应等几方面的综合作用,这些效应都会使得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程度扩大,而由于利率政策变动带来的银行贷款行为变化也是贷款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当中,信贷量无疑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指标。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的管理,取消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货币政策对于信贷量的调控效果如何,我国的信贷量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供给还是企业的信贷需求呢?本文尝试对此问题的回答提供一些实证依据。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贷款(再贴现)和利率政策,近年来伴随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再贷款(再贴现)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4%,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对冲外汇占款,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

1.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L作为信贷量的变量,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作为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变量。上述选取的信贷量L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都是名义变量。在利率政策变量的选取上,同时考虑贷款的供给者银

行和需求者企业:存贷利差决定银行的利润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供给,贷款利率决定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贷款需求,因此本文选择实际存贷利差t和实际贷款利率r作为代表利率政策的变量。在实际利率的计算上,本文采用周荣芳指出的标准计算公式,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一通货通胀率,其中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100-1 。

鉴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样本区间采用的是2003年1月-2009年7月共79期的月度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经网终端。在数据使用之前我们先用X11乘数法对信贷量L进行季节性调整,同时,考虑到各数据序列并非是完全的线性变化,为消除数据序列存在的异方差,将各变量做对数变换,分别计lnL、lne、lnr和Int。

为具体研究利率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我们利用EViews 5.0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反应。

2.单位根检验

由于以上四个变量都是时间序列,在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必须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也即检验序列是否服从单位根的过程。如果变量不能拒绝有单位根,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变量序列存在随即趋势,也即非平稳的。本文采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是常用的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ADF值均小于1%临界值的绝对值,单位根检验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过程,而它们一阶差分的ADF绝对值都大于1%临界值的绝对值,拒绝原假设,因此,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即时间序列InL、lnr和lne都是一阶单整过程。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②临界值是在相应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的Mackinnon值,表示一阶差分;③**表示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

3.协整分析

如果两个变量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表现出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检验方法,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lnL和ln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无协整的原假设,接受了最大协整方程数为1的原假设,也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同理,lnL和lne,lnL和lllt也存在一个协整关系,lnL、lne、lnr和Int间在1%显著水平上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在5%水平上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上述协整分析的结果可知,信贷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存在着显著的稳定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显著水平下存在着由利率r到信贷量L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不存在由信贷量到利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所以利率是信贷量的Granger原因,利率的变化导致了信贷量的变化;同样,在10%显著水平下存款准备金e和存贷利差t也是信贷量L变化的原因,但是由于P值较大,所以这种原因较弱。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在对扰动项加上一个一次性冲击后,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具体衡量存款准备金e、贷款利率r和存贷利差t的变化对信贷量L的影响程度,我们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处理,由于L、e、r和t都是一阶单整变量,所以取这四个变量的一阶差分DlnL、Dlne、Dlnr和DInt,这样所有变量时问序列就具有平稳性,然后建立VAR模型。将脉冲响应函数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示如图2和表4所示。

图2为3个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共有-16个函数,本部分根据所需只选了3个,分别是信贷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的响应函数)。图2(A)中,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正方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前两期无明显反应,但接下来响应逐渐变大,并在第五期达到负向最大,为0.0017,随后逐步下降,到第10期的时候为一0.0004;图2(B)-中,当贷款利率r正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第三期达到最大,为0.0017,随后逐步下-到第10期为0.0003;图2(C)中,当存贷利差t正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第三期达到最大,约为0.0021,然后在第四期迅速下降至接近0,随后对信贷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三、结 论

本文采用了VAR模型,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

第一,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与信贷量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检验的结果表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信贷量的变化,是其变化的原因。这两点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量。

第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对信贷量的影响时间和程度。信贷量的显著变化所能持续的时间,显著变化是信贷量的变动程度的绝对值大于0.0005;程度代表信贷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数值;②鉴于现实情况,在信贷量对存贷利差的反应程度上,本文只考虑两者的同向变动,即只选取正的数值。

从表5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与信贷量反向变化,存贷利差与信贷量正向变化。当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贷款量会下降;当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贷款需求降低,贷款量会下降;当存贷利差上升时,银行的贷款利润增大贷款供给提升,贷款量会上升。

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要达到最大效果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5期),而利率政策则相对较短(3期)。新范式观点指出,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重要的一般均衡效应,能对信贷量造成大幅影响,但是实现这种效应的时间却比较长。当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变动时,首先发生的会是局部反应和局部均衡,这时贷款量会小幅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均衡效应才会逐渐显现。

第三,从对贷款量冲击的持续时间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贷款利差。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般均衡效应对贷款量会有一个长时间持续的影响,利率政策的冲击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利率政策中的存贷利差又是冲击持续时间最短的。

第四,从对贷款量冲击程度的大小来看,存贷利差>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由于存在着信贷配给,信贷量主要会由银行的贷款供给决定,因此存贷利差对贷款量的冲击最大;相比之下,企业的贷款需求对信贷量的影响甚微,贷款利率对贷款量的冲击偏小,这也印证了新范式理论中银行的贷款供给决定信贷量的观点。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在由货币政策工具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新范式的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基本正确,由此笔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中央银行要善于运用货币政策来引导银行的行为,尽量避免对信贷规模实施变相的直接控制,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减少对经济的伤害。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2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45-03

一、前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各自观察的角度和强调的因素不同,不同流派对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认识迥异。目前学者按照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两大类: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1988年,伯南克和布林德(Alan S. Blinder)在其“信贷、货币和总需求”(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一文中,认为在信息不对称下,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放弃了传统的信贷是债券的完全替代品的假定,假定存在三类资产:货币、信贷和债券。将IS 曲线修正为加入信贷市场后的CC(Commodity Credit Curve)曲线,建立了包含信贷市场均衡的CC-LM曲线,利用CC-LM 曲线来分析央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递渠道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在我国的存在性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实证研究,而缺乏较充分的理论研究。本文从信贷渠道理论的基础入手,结合国情,重点从理论分析入手,阐述信贷渠道在我国的存在性。同时,对我国实证性研究进行总结并评述。

二、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基本假定

信贷渠道的两个基本假定是:(1)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和证券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银行的贷款来源主要是其核心存款,只有这样紧缩性货币政策才能够引起银行贷款的下降,否则银行可以通过诸如发行、出售证券等方式为其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因而抵消或缓解货币紧缩对银行贷款供给的下调压力。(2)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作为企业负债的贷款和其他资金来源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由于企业的异质性,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其外部主要融资来源是银行贷款,企业较难通过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等方式抵消它所能获得的银行贷款的下降,进而由于可获得贷款的下降而引起企业经济活动的紧缩。这样的话,通过信贷渠道,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会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可见,信贷渠道摈弃了货币观所秉承的“莫迪利安尼-米勒理论”,即假定金融结构不会影响真实产量。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观点(credit/lending channel/views)可概述为:货币政策信贷可获得性信贷真实经济。

信贷渠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银行贷款途径的传导过程可以表述为:MLIY,其中L为银行贷款可供量。资产负债表途径的传导过程可以表述为:Mi Pe,NCF资产状况改善IY,其中NCF代表现金流,L代表银行贷款量。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都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通过资本市场的限制性进入对银行和企业这两个借款者产生不均衡的冲击。

三、我国银行信贷传递机制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理论分析

从前文的理论介绍中,我们知道,信贷传递机制得以发挥作用,需要满足2个前提条件。下文将结合这些条件从理论上阐述银行信贷传递机制在我们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检验条件1,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必须是不完全替代,一方面银行较难通过有价证券持有额或银行票据发行额的增减来冲销可贷款量的减少。在我国,虽然近几年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有价证券投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其比重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已经证券化的资产负债结构相比,票证化工具所占比重很小。金融机构在获得资金以后主要用于发放贷款,各项贷款占金融机构所用资金运用的比重占绝对优势。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这样,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很难通过出售证券来满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且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大,由于有价证券投资的期限较短,这样通过有价证券等投资方式就更加难以替代贷款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对发行不受存款准备金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实行严格的审批制,所以,以通过类似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发行股票来吸收资金抵消或缓解信贷资金的减少。因此,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由此发挥作用。况且我国一直通过各种经济、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量和投向进行引导和监督,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些“窗口指导”或“道义劝告”的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银行信贷传递机制的作用。

最后看条件2,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作为企业负债的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渠道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目前,我国仍是以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企业内部融资占比27.7%,企业债券融资占比10.6%,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占比3.4%,而人民币贷款融资占比达到58.3%。如果单纯考虑企业的各项外部融资情况占比,银行贷款占比更高。

虽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以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满足资金需求。但是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而受制于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采用的严格的核准制,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门槛过高、手续繁杂。例如,我国对于公司发行债券有严格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最近期末净资产额的40%;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有企业1000多万家,但是我国包括A股和B股在内的上市公司总数不足2000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我国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而,企业资金来源仍然严重需求于银行贷款,尤其是大量中小型企业。

有众多调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获得银行提供的贷款支持。Cull et al.(2006)通过对中国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急需发展资金但是却总是受到银行的歧视而无法获得正常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但是,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5.8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仅22.2%,近几年南方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不能从银行获得资金需求倒闭的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于很多借款人而言银行信用中介是不可或缺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很明显,在我国,由于银行和企业不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来抵消或缓解银行可贷资金和企业所需资金的减少。可见,在我国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满足的。

四、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在我国实证研究综述

随着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了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实证研究多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得出结论。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对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二季度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分别建立了由M1、通货膨率、GDP、银行贷款余额和M2、通货膨胀率、GDP、银行贷款余额构成的两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从对物价和产出等最终目标的影响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贷款增长比货币增长更能解释经济波动。江群(2008)利用1993-2007年间数据,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贷款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表明虽然随着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商业银行间竞争程度的增加以及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加深导致我国信贷渠道弱化,但是从2006年起,这种态势有所逆转,信贷因素仍然是衡量我国宏观经济冷热程度的重要金融变量。周孟亮、李明贤(2006)以我国1998年以来进入间接货币调控时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以1998年1月到2005年8月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相对于货币渠道,信贷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更大,得出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饶品贵、姜国华(2010)认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商业信用可以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他们从企业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互动与货币政策波动之间的关系出发,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企业会从供应商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并减少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以此作为替代的融资方式。同时,他们对企业商业信用账龄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会缩短应收账款账龄的同时延长应付账款账龄。基于商业信用的证据,实证表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在我国是存在的。

五、结论及启示

信贷渠道使得人们在传统货币传导渠道之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证分析中可知,信贷渠道在我国是存在的而且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主要途径。但是受制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对我国信贷传递渠道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需要从微观机制入手,系统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递机制的微观影响因素,疏导其传导渠道,消除在传导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限制条件。

参考文献:

[1] Bernanke, B. S. and Blinder, A. S. (1988) “Credit ,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435-439.

[2] Bernanke, B. S. and Blinder, A. S. (1992) “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82(4) , 901-921.

[3] Bernanke, B. S. and Gertler, M. (1995) “ Inside the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9(4) , 27-48.

[4]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05).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协调度评价;距离协调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57―07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has been one of the policies that the central bank have strongly emphasized. Collecting the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data from 2007 to 2012,this paper uses Granger causality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an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n appli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s number. Finally, an overall coordination model would be founded based on the distanc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o estimate the coordination of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credit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olicy development increases annually, however,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failed to remain at a high level.

Key words: credit policy; industrial policy;coordination evaluation; distanc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一 引言及文献回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即是政府部门制定的能够稳定宏观经济,弥补市场失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经济政策,而信贷政策被认为是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从短期静态效果来看,信贷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需要相应的资金供给,而从长期动态的复杂情况来看,信贷政策会影响并调节产业结构,这是因为银行对某些部门贷款数额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其结果是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因此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经济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静态与动态、短期与长期的结合,两者的良性互动可以帮助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对于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到底如何,国内外学者都有多年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信贷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运用中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政策制定过程是造成协调度不足的初始环节,Tilman Altenburg[1]提出产业政策和其他很多政策的协调度都不高,如贸易政策、技术政策、教育政策等,其原因是政策制定部门站在自身独立的角度为政府起草产业政策和激励计划,但这些政策与政府其他部门的目标往往存在不一致。Kris James Mitchener和Joseph Mason[2]指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作用过程中有些部分会重叠,而政策制定者对重叠部分的规定也许并不相同,这也是影响两者协调度的原因。其次,两政策之间的相关性也会对协调度产生影响,Mauro Rota[3]指出某些特定时刻产业政策是由信贷政策的因素所决定的,信贷政策会对产业增长产生长期影响,从而增加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程度。Charles W. Calomiris和Charles P. Himmelberg[4][5]通过研究日本经济得出结论,在两种情况下信贷对产业来说是唯一有益的因素:第一,政府信贷政策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企业贷款的约束;第二,减少企业信贷的限制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其他的政策目标,这两种情况下,信贷成为直接决定产业增长的因素,因此两者之间的协调度非常高。此外,企业自身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也会对政策效果产生影响,Francesca Froy[6]认为,企业自身的想法对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一定影响,特别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也许并不想要得到贷款从而影响产业政策或信贷政策的执行。

国内学者大多也认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长期存在着不协调的状态,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都有待调整。虽然信贷对产业增长的影响是肯定的,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李明贤、李学文[7]指出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函数是非线性的,信贷资金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随着资金投放数额的不同而不同。郭明等[8]做了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作用的实证,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而且银行信贷尚不能解释第三产业的增长。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的信贷与产业增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贾广军[9]对山东德州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张建军、许承明[10]对乡镇的农业贷款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资金很难有效流入农业产业,产业政策难以与信贷政策有效结合。同时,国内学者也认为造成协调性不足的原因有多种,蔡慧[11]、张纯、潘亮[12]强调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的不协调,以及金融机构的利益性是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张玉喜[13]认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不协调是因为政策制定时主要以各部门自身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认识和自己的调控机制为依据,很少考虑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分析一直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4]近几年政府不断强调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并不断重申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提出《绿色信贷指引》等优化信贷结构的要求,因此了解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对政策的制定及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现状分析

1. 信贷投放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产业政策的有效发挥需要信贷政策来体现,如人民银行在管理金融机构时会强调信贷结构的重要性,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经济的增长对于信贷的投放有很强的依赖性,图1体现了金融机构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两个指标整体的走势均是逐年增加,并且大部分年度的年末贷款余额大于国内生产总值,信贷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

2. 过多的信贷投放对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于产业政策的落实至关重要,信贷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同时对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信贷投放超过一定的限度,造成产业对于信贷的依赖性过大时,就会造成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流动性压力增加等不良影响。2013年上半年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铝业等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其中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64.65%,其对信贷的依赖度非常高,经营性现金流短缺,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3. 信贷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不同

自2000年以来,国家增加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1年与2012年三次产业的贷款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差别,第一产业的贷款增长率虽然有所增长但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却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的贷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几乎保持一致。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信贷的提供和产业的生产总值并不是呈简单的正比关系,信贷的提供与产业政策的目标没有有效结合,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

(二)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存在的问题

1. 政策制定者的协调性不足

我国信贷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而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务院。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是相对独立的,不受其他组织单位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信贷政策时是以自身对当前经济及资源配置的理解为基点,结合扶优限劣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改善信贷结构,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而制定的。但产业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是国务院,其他部门如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产业政策。由于两政策的制定主体不同就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配置看法不一,加上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存在交叉的部分,对这些部分的规定会有所不同,所以政策制定环节的不协调将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产生影响。

2.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影响产业政策的执行

地方政府有时会采取有偏见的措施来改变信贷结构,因为提高区域经济总产值,培养地方性的企业,是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改变策略来扶持地方企业。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影响下,也难以避免的把目标定为与地方政府一致,对地方企业加大贷款,违背风险可控原则提供资金支持,最终造成信贷资金无法按时收回,信贷政策不能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达到一致。

3. 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影响信贷政策的执行

由于金融机构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介机构,贷款对象会偏向于大型企业、有可靠资金来源或资金流动性高的企业,而不会考虑产业政策或信贷政策的规定。此外,金融机构投放资金时对回收周期长、经营利润率低的行业如农业、林业、渔业等往往不愿意提供贷款,但这些行业却是产业政策给予特殊扶持的,所以这也是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矛盾点。

总的来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两者在实际运用中不能有效协调配合时,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资金不能收回,更严重的将会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危机,因此,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现有文献大多是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进行定性分析,或是对某个区域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但很少对整个市场环境下两政策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的论文,因此本文力图在前人对两政策协调度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构建整体协调度模型,使用2007年至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 模型构建

由于距离协调度模型引入了欧氏距离公式,能够直接反映某个子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并据此来评价该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而本文需要分析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因此运用距离协调度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得到结论。本文试图在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整体协调度模型来评价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

(一)距离协调度函数

距离协调度模型是用系统间的距离来评估系统的协调度,也就是通过测量系统在静态时指标的值,来衡量系统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相似度越高时两子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具体检验步骤如下:1)确定所需测量子系统的协调度函数;2)将协调度函数无量纲化;3)选取可以衡量子系统的指标;4)带入距离公式计算出协调度;5)比较不同时期的协调度,得出协调度发展的趋势

在计算系统协调度的过程中,为了消除由于子系统单位的不同所造成的量纲差异,本文选择阀值法对协调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除以Σmi=1s2i使得各个系统能够相互对比,其中,si=max txit-x'it表示各评价变量实际值与理想值差值的最大值。因此,计算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距离公式为:

St=∑mi=1xit-x'it2/∑mi=1s2i(1)

S't的值越大表示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越大,整个系统的协调性越低;而S't值越小,则代表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越接近,整个系统的协调性越高。

(二)整体协调度函数

距离协调度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观察出子系统的协调度,但静态协调度函数仅通过两者的相似性来评价协调度,没有关注子系统自身的发展,把焦点聚集在相似度上是不能宏观、全面的考究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度的。因此下文考虑结合发展度来研究协调度,加入衡量系统发展程度的变量,把静态协调度与动态协调度结合起来。

dt是本文据以判断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度的最终评价指标,它不仅涵盖了系统的协调程度,子系统自身的发展度也能对其产生影响。

四 实证分析

(一)实证思路

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作用于经济发展,发挥信贷资金的调节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距离协调度模型的本质,用整体协调度模型来衡量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状态是:两政策的实施效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且发展程度应该一致。因此文中假设理想的协调情形为:其中一个子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另一子系统发展的实际状态,也就是说当信贷政策的发展度为x1t,产业政策的发展度为x2t,那么理想的协调状态为x1t=x2t。

(二)数据指标

在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时,选择年度GDP(记为GDP)作为衡量产业政策的指标,以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记为LOAN)作为信贷政策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网站、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选择中信贷政策分为贷款增减幅度、贷款质量指标以及绿色信贷三类,其中绿色信贷这一类别下有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和工业污染投资总额两个指标,近年来“绿色信贷”这一概念得到人民银行、城商行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环境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投资可以反映出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政策分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类。

(三)实证检验

1.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

为了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分析,选择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LOAN)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代表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使用1993至2012年的数据,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都是不平稳的,因此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二阶差分后的原数据具有平稳性特征。

由于GDP与LOAN均为不平稳数据,因此选用经过二阶差分的d2GDP和d2LOAN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表2可以得知,在10%的置信水平下,能够拒绝“d2LOAN不是d2GDP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d2GDP不是d2LOAN 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由此可知,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信贷政策能够对产业政策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的了解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协调性,下文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整体协调度模型对两政策的作用进行协调度分析。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精确度较高,可以更好地解释所得到的结果,能有效避免因主观评价的不同而导致权重确定的差异性。

首先将数据运用z-score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数据非负化。

从表4前两列发展度评价结果及图3的子系统发展度对比图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信贷政策发展度有所下降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各自的发展度曲线呈逐年升高的态势,子系统的发展度交叉上升,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距。由实证假设的理想协调状态为x1t=x2t可以得知,子系统发展度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性,两者的协调度不太稳定。出现这种发展度不断提高的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两者发展度的差距未能保持稳定,也即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由协调度评价结果表4及协调度对比图图4可以看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发展度总趋势是升高的,因此整个系统的综合发展度表现为逐年升高。但由于本文中整体协调度为协调度和发展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整体协调度dt的走势和综合发展度xt的走势不完全一致。虽然2012年的协调度为1.4388,相比2007年0.9422已经上升了很多,但没有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2011年的协调度有所下降,而2012年相比2011年协调度又有所上升。由此得知,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结构平衡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协调性也在渐渐提高,但是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及协调度仍然没有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整体协调度模型衡量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07年至2012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两子系统的发展度不断提高,总体经济得到了发展;第二,近几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没有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第三,在信贷政策评价中,年度人民币贷款总额和有关绿色信贷的指标评价效用较大,权重较高;第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政策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制订产业政策时需重视第三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

结合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各自发展度及整体协调度的评价结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政策制定时的协调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分别是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提高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必须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政策出台时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同时,完善政策实施和反馈的过程,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以及监测体系,为政策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提高对第三产业特别是环保项目的信贷,同时淘汰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绿色信贷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因此增加为污染治理的融资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三,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新型服务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第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对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资金,要在一定的货币供应前提下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就需要商业银行合理的发放信贷资金,控制信贷规模,减少对产能过剩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投入,结合产业政策来实施信贷政策。

[参 考 文 献]

[1] Tilman Altenburg. Industrial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verview and lessons from seven country cases[J]. DIEDiscussion paper,2011,(4)

[2] Kris James Mitchener, Joseph Mason. Blood and treasure: exit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lessons for toda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10,26(3):510-539.

[3] Mauro rota. Credit and growth: reconsidering Italian industrial policy during the Golden Age[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2013, 17(4):431-452.

[4] Charles W Calomiris,Joseph R. Mason.How to Restructure Failed Banking Systems: Lessons from the U.S. in the 1930's[J].Japan in the 1990'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s,2003:9624.

[5] Charles W. Calomiris,Charles P. Himmelberg,Paul Wachte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Business Cycle: A Microeconomic Perspectiv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J].Commercial Paper,1995,42(1): 203-250.

[6] Francesca Froy. Global policy developments towards industrial policy and skills: skills for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J]. Oxford Review Economic Policy,2013,(2):344-360

[7] 李明贤, 李学文. 基于STR模型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 2009,(1):57-63.

[8] 郭明, 钱筝筝, 黄顺绪. 我国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贡献度的差异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09,(1):26-32.

[9] 贾广军. 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与县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金融研究, 2007,(11):112-116.

[10]张建军, 许承明. 资本流动、信贷配给与产业信贷政策匹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12,(5):80-86.

[11]蔡慧. 地方政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连云港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张纯, 潘亮. 转型经济中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J]. 财经研究, 2012,(12):85-94.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0篇

将银行结构特征引入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一个新视角。Modigliani和Miller(1958)认为,在资本市场完美的条件下,银行资本水平对信贷完全没有影响。但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往往是不完美的,银行的资本水平会影响信贷水平。Kashyap、Stein(1997)和Cecchett(i1999)指出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由于有些银行有能力通过非存款资金缓冲流动资产,所以不同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随着巴塞尔协议的推广,围绕着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大量涌现。Kishan和Opiela(2000)检验了1980到1995年间,不同资产结构和杠杆率的美国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应。他们发现资产充足率低的银行和资产规模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显著。特别是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更容易削减它们的信贷供给,原因在于资本不充足的银行由于资金限制而没有能力获得更多的非存款性融资。VandenHenvel(2002,2006)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约束对贷款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资本约束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途径。Altunbas,Fazylov和Molyneux(2002)根据Kishan和Opiela方法检验了欧洲银行资本充足率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在一些经济规模小,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国家,信贷渠道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更明显。在东欧国家中,同样的结论也被证实(MatousekandSarantis,2008)。国内的学者也对银行资本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杜文杰(2007)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当整个银行体系都由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组成,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货币扩张期,银行对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有积极的反应。而当整个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下降时,对货币扩张政策反应不敏感,对紧缩政策敏感,容易造成大幅经济衰退。胡莹,仲伟周(2010)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张旭涛,胡莹(2011)对我国57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不充足的银行对当期货币政策反应更灵敏;而在一期之后资本充足的银行开始对货币政策有更积极的反应。此外,郭友,莫倩(2008)的研究也指出在提高银行资产充足率的过程中银行被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而这种调整在短期会阻塞信贷渠道。

二、实证分析

(一)协整检验

为了证实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需要对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贷款总量(LOAN)的相关性进行检验。GDP与LOAN均采用季度数据,时间跨度为1998年~2013年,其中贷款总量选取的是该季度以人民币计价的各项贷款总量。所用数据均进行过季节调整。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先对GDP与LOAN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模型包含了截距项与趋势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时间序列数据均存在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成为平稳数据,说明GDP与LOAN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模型构建

本文在Kashyap和Stein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下模型来检验货币传导信贷渠道的效果:LOANt=α+β1GDPt+β2CPIt+β3rt+εt回归模型选用季度数据,其中t表示各时期。LOAN表示人民币计价的各项贷款总量,GDP表示国民生产总值。CPI表示各期的累积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CPI时以1998年一季度为基期,再乘以各季度环比数据,得出累积的消费价格指数。各季度环比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r表示短期利率,选取6个月到一年期的短期贷款利率短期贷款利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在计算r时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将每个季度的利率变动按时间加权平均得到季度利率。CPI可以代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和GDP一起可以解释信贷变化的效果。r的系数可以解释货币政策对信贷的影响。

(三)回归分析

为了揭示货币政策在不同资产充足率的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本文以2006年底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点为分割点,将样本分为1998年~2006年和2007年~2013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回归并进行对比。GDP和LOAN均取对数后进行回归。为了克服变量内生性以及误差项异方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实证检验。GDP与LOAN在两个模型中都显示出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了信贷的增长对经济发展能起到显著而又积极的作用。CPI与LOAN也呈现正相关性,但结果不显著,只在模型二中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虽然信贷量的上升会带来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明显。短期利率r与LOAN呈现的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短期利率的提高会造成信贷紧缩。对比06年之前和06年之后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模型二中r的系数0.0672要比模型一中的0.0375要大。说明当银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之后,信贷量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效率也提金融inanceNO.1,2015(CumulativetyNO.577)升了,这符合之前理论模型的预测。1998年至2013年短期贷款利率和贷款增长率的波动。98年之后利率出现了明显下降,并且长期处于低位。但在这一段时期内,信贷增长却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甚至在最初的几年里增长率出现了下跌的情况。说明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不够畅通,这很可能与当时银行体系中较低的资产充足率有关。当银行的资产充足率较低时,由于受到资本约束,面对货币扩张政策反应不积极。而在银行体系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之后,虽然经历了06年到08年底的加息政策,这时贷款增长率却没有像00年之前那样连续下跌。这反映了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体系在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还有能力维持原来的信贷水平,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09年初,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降息政策,将信贷增长率推到了一个高峰,这说明在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体系中,积极的货币政策能更有效地刺激信贷增长。

三、结论与启示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贷传导渠道;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Abstract: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economic data from 1st quarter of 2005 to 4th quarter of 2009,using the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exam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is effective.

Key Words: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monetary policy,valid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2-0008-04

一、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银行系统引起了信贷市场的系统性变化,从而影响实体经济。关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信贷可得性与信贷传导机制。对信贷传导渠道最早的研究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罗萨和卡莱肯等人为代表的信贷可得性理论。该理论强调利率变动影响贷款者的主观意愿和决策,导致其资产结构调整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和社会信用总量。在贷款市场不完善的假定下,利率并非总是确定在使贷款市场出清的水平上,利率调整的时滞使贷款者的贷款需求对贷款利率相对缺乏弹性,对借款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信贷成本,而是信贷的可得性。信贷可得性货币传导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MLAIY

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M),使银行体系的超额储蓄增加,流动性上升(L),银行进行资产结构调整使信贷供给增加(A),企业投资相应增加(I) ,产出水平相应增加(Y)。

2. 银行贷款渠道。Bernanke和Blinder(1988)从银行贷款的角度出发,对传统凯恩斯主义 IS―LM模型进行了修正,率先对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银行贷款途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贷款和证券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二是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银行贷款和非银行资金来源之间不能相互替代。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为:

MDLIY

即随着货币信贷扩张,银行活期存款D相应增加,从而当银行资产结构基本不变时,银行贷款 L的供给也随之扩大,结果在因利率普遍下降而扩大投资的基础上,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进一步扩大投资,国民收入随之上升。

3. 资产负债表渠道。Bernanke和Gertler(1989,

1995)首先提出资产负债表效应,认为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是其能够提供的抵押物或净资产数量的倍数。其理论基础可以看成:借款人面临的外部融资溢价取决于其内部财务状况,资产净值越高,外部融资溢价就越低,因此借款人资产负债表质量的波动就会影响其投资和支出决策。Bernanke、Gertler和Gilchrist(1996)进一步将资产负债表渠道大致概括为企业层面(包括银行与非银行)的投资支出效应和家庭层面的消费支出效应。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信贷渠道可以传导并放大原来货币政策的收缩效应。资产负债表渠道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对借款者平衡表状况的影响改变借款者外部融资溢价的大小,进而影响其投资以及消费决策。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具体传导机制如下:(1)随着货币供给增加与利率的普遍下降 ,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将得到改善,借款人担保品价值提高,贷款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趋向改善,结果部分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既可从市场直接融资,又可获得银行贷款,导致投资和产出增长。(2)货币扩张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引起股票价格上升 ,消费者金融困扰可能性减小,消费者获得贷款增加,因而增加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进而使产出增加。

(二)文献综述

Bernanke(1986) 运用结构 VAR 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美国银行贷款的冲击对总需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Oliner和Rudebusch(1996)的研究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之后,企业投资行为与其内部资金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投资将趋减;信贷渠道的主要作用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有一定影响,但在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两种情况几乎不起传导作用。王振山、王志强(2000)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分析发现,无论二十世纪 80年代还是90年代,信贷渠道都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李斌(2001) 利用1991―2000年间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表明,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都有很高的相关性,但信贷总量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表明当时信贷总量对经济运行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路妍(2004)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李琼、王志伟(2006)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上述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都忽视了信贷渠道传导的中间环节,故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最新数据,研究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全过程。

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的有效性检验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通过文献分析知道,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银行信贷扩张,银行信贷扩张导致投资增加,最终产出增加;二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银行信贷扩张,银行信贷扩张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从而产出增加。本文对上述两种途径传导的全过程进行检验。

本文以广义货币M2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广义货币M2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且其数量在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中占绝大部分(约80%―90%),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另外,本文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代表国内投资水平,用字母I表示;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度量消费水平的指标,用字母C表示;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用字母CR表示。所有变量的时间跨度是200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所有变量的计量单位为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文首先对变量M2、CR、I、C、GDP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对六组变量CR与M2、I与CR、C与CR、GDP与C、GDP与I、GDP与M2进行协整检验,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各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统计上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有效性和最佳性,我们利用扩展的迪基-富勒(Augmented Dickey-Fuller,简称ADF)检验方法来检验样本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ADF平稳性检验是基于以下回归方程:

为纯粹白噪音误差项,滞后阶数的选择使得

不存在序列相关。原假设H0:P=1,备选假设H1 :P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由于M2、CR、I、C、GDP都是属于I(0)时间序列,因此CR与M2、I与CR、C与CR、GDP与C、GDP与I、GDP与M2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恩格尔―格兰杰(Engel & Granger)两阶段法,但这种方法在处理有限样本时的估计具有偏差,故采用Johansen检验法对各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JJ检验法是基于动态分布滞后模型VAR(见公式2)来估计模型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得出一个有效无偏估计。在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选择滞后阶数,本文中滞后二阶的SC值和AIC值最小,故确定滞后阶数为二阶来构建VAR模型。其检验方法是首先计算回归方程的迹,然后逐一与不存在协整关系和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等假设前提下的迹值进行比较,当回归方程的迹值大于假设条件下的Johanson临界分布值时,拒绝其前提假设,反之,接受其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以检验水平1%判断,变量CR与M2、I与CR、C与CR、GDP与C、GDP与I、GDP与M2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下面进一步探讨上述各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统计上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以便与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对照。

(四)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

英国经济学家格兰杰从预测的角度赋予因果关系新的含义,他在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期取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序列x是y的格兰杰原因,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的显著性。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需要估计以下两个回归方程:

其中白噪声 和 假定是不相关的。检验的零假设为:

为了检验此假设,我们可以采用F检验。如果拒绝前者而不拒绝后者,则存在由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相反;如果两个假设都不拒绝,则x和y是两个独立的序列;如果两个假设都拒绝,则x和y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变量CR与M2、I与CR、C与CR、GDP与C、GDP与I、GDP与M2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滞后4阶的情况下,以1%的显著性水平判断,M2是CR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3阶的情况下,以1%的显著性水平判断,CR是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以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CR是C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以1%的显著性水平判断,I是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1阶的情况下,以1%的显著性水平判断,C是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以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M2是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

通过上述检验分析得知,货币供应量是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即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在我国是有效的。

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从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历次情况来看,几次大的宏观经济波动都与银行信贷紧密相联。2003 年以来的物价上涨,一方面是上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实行积极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干预银行贷款,导致银行信贷出现了新一轮的高潮。中央银行通过“窗口指导”等一系列措施紧缩银行信贷,遏制了物价继续上涨。2008年9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2009年1―10月份,我国新增贷款8.92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各种新的贷款模式在金融危机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都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信贷扩张助经济复苏效果显著。这些都表明信贷渠道在经济转轨的较长时期内将继续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与发达国家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比较而言,我国正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不发达,货币金融资产与非货币金融资产的关系不十分紧密,各个层次的行为主体与运行环节的关联较松懈导致市场反馈滞后,所以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的调整作用与其在发达国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通过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栋,于泽.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基于信贷渠道视角的分析[J].兰州学刊,2009,(1).

[2]江群,曾令华. 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李琼,王志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渠道抑或信贷渠道[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6).

[4]张云,孙力军.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济基础[J].经济纵横,2009,(9).

[5]程肖芬.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基础、现行模式和实证检验[J].经济经纬,2009,(3) .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向量自回归

Abstract:China's monetary policy rule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how great chang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domestic economy . This article use VAR model, 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o describe and test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monetary policy of China,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ars effective influence on real output.

Key Words:monetary policy;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long-term level return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53-04

一、引言

在货币金融学的研究中,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一直是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的焦点问题。诸多研究表明,短期内货币变量不再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层面纱”,它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会产生作用。较有代表性的是传统的货币传导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中的信贷传导渠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直接筹措信贷和间接筹资信贷,前者是通过直接发行股票或债券,后者是向银行贷款。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经济个体中介信用的主要来源是各类银行(Stiglitz和Weiss,1981)。Bernanke (1995)曾认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大部分产量的下降可以归因于金融系统遭受破产而导致信贷数额急剧下跌的结果,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总量下降的结果;由于信贷市场上经常出现各种不完全性(信息问题和交易成本),成本在信贷市场上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着经济行为主体的融资决策:是实施信贷的外部融资(发行债券),还是实现信贷的内部融资(利用利润或者其他盈余)?货币政策从体制上影响信贷市场的状况,继而影响公司和家庭的融资支出能力。

为了检验和分析货币供给增长率变化产生实际作用的中间渠道,本文将集中分析信贷传导渠道在上述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即货币变量如何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际产出水平。通过实证检验和经验分析,我们能够获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的作用过程和有效性,从而为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参照依据。

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及模型

大量研究发现,信息非对称性和市场摩擦问题的存在对信贷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了影响,引致企业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和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种资金成本之间的差距成为信贷机制产生的重要原因。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因为银行无法清晰地辨别出信誉较差的借贷者,所以名义利率无法成为调控信贷市场均衡机制的有效工具。在一般情形下,银行收益( )是债券利息支付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贷款额( )、银行日常开支()的函数,因此银行的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

在上述银行的收益函数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上升,信誉较好的借款者因为不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而退出信贷市场,从而增加了银行贷款投资组合的风险,出现了逆向选择现象;另一方面,在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下,愿意贷款的借贷者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从而出现了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当贷款利率上升时,由于贷款投资组合的风险加大,银行预期收益并不会出现确定性的稳定增长,因为可能出现:,从而导致预期收益显著下降。即使信贷市场不存在显著的信贷配给行为,信贷分配的变化对实际经济也具有影响。

由于上述原因存在,银行可能放弃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以调节贷款供给和贷款需求之间的平衡,一种替代方法是提高对贷款者最低资格的限制,进而出现对借款者实行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的出现产生了信贷市场流动性约束,从而可能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在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中,假设资产选择模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资产:货币与债券,由于假设这两种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此企业或者经济个体需要在这两种资产之间做出选择,并且将银行贷款和其它形式的信贷作为债券的完全代替品。Bernanke和Blinder (1988)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资产选择模式,并且首先提出了货币传导的信贷渠道。Bernanake和Blinder(1988)提出的银行信贷渠道模型是对传统IS-LM模型的扩展。在含有信贷传导渠道的模型中,资产形式可以分为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此时债券和贷款不是完全替代的,这样就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中更为清晰地甄别出信贷市场,并且可以分析信贷渠道在传导货币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假设将银行部门引入到IS-LM模型当中,其中银行持有的资产包括债券()、贷款( )和超额准备金( )。银行的资产负债方程表示为:

其中, 是法定准备金率, 是居民存款。

因为银行所提供的贷款额与其所持有的存款额、贷款利率及债券利率相关,所以银行的贷款供给函数为:

其中,为债券利率,为贷款利率。

投资者在进行项目筹资的过程中,通常是在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受到当时的经济状况的影响,所以贷款需求函数为:

其中,为经济收入。

当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相等时,信贷市场就达到了均衡:

在IS-LM模型中,商品市场的IS曲线的表述为:

在LM描述的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是银行准备金总额 与货币乘数的函数, 。货币需求为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的方程为。将货币市场均衡、信贷市场均衡以及IS等式相关联,就可以得出CC关系式(commodity and credit):

CC曲线既反映了商品市场的情况,又包含了信贷市场的信息。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存在说明,当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一方面LM曲线向左移,从而利率上升,产出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随之下降,CC曲线(代表商品和信用市场同时出清)也相应向左移,导致产出的进一步下降。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计量检验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常应用于相关时间序列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VAR模型是分析政策效果、政策传导的有效方法,在揭示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方面,VAR模型一直充当着基本的检验工具。一般传统的回归模型通常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模型对经济个体的行为做出论述,进而分析外生变量影响内生变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哪些变量是内生的,哪些变量是外生的。Sims(1996)认为,如果一组变量之间存在实际的关联性,就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些变量,而不应该将其区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在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货币变量和信贷变量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仍存在着争议,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在模型的变量选择方面,由于我国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选择货币供应量M1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渠道的代表性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时影响着利率水平的变化。以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FC)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信贷渠道的代表性变量,并且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代表性变量,采用的VAR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是向量白噪声过程。数据区间是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文对变量进行了季度调整,同时采用了变量的对数形式。首先,本文检验VAR模型中的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量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这三个变量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这是为了判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反馈影响和双向关系。

检验的结果如下表,其中Granger影响关系简称为G-影响。

从上述的检验结果可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货币供给量的前期变化都具有解释说明产出波动的能力,对产出变化具有预测容度。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对我国经济运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冲击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随机扰动对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关系,其中重要的是冲击反应图,通过描述这些影响关系的轨迹,显示了任意一个变量的波动如何经由模型影响其他变量。图1-4是这三个经济变量间的冲击反应图(横轴表示冲击作用滞后期间数,纵轴分别表示反映变量的增长率,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图中的虚线表示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置信区间)。

在图1和图2中,GDP对贷款余额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反应轨迹比较相似,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和货币供给量对GDP产生了同方向的影响。一是GDP对贷款余额冲击反应从负向转为正向,反应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说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信贷渠道,但作用程度呈下降趋势,可以说,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对经济的作用是即时的,所提供的贷款直接用于投资和消费活动之中,对经济产生了比较灵敏的影响。因此,通过信贷规模的调整和控制,大都是货币政策实施中的短期操作方式,这与我国经济中“信贷扩张”和“信贷紧缩”为先导的“经济过热”和“经济偏冷”等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吻合。二是GDP对货币供给量的冲击反应虽然开始时作用不大,但是反应幅度却呈扩大的趋势,说明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反应幅度超出了产出对贷款余额冲击反应的幅度,长期内,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强于信贷对产出的作用。产出对这两种经济变量的反应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是中性的,这两种传导渠道对经济运行都产生了影响。在图3和图4中,贷款余额对GDP冲击反应较强烈,这与我国经济现阶段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倒逼机制相关,银行发放贷款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状态良好的情形下,各方面的资金需求旺盛会促使银行多提供贷款,以进行投资活动。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误差方差分解方法描述了模型的动态特征,即序列自身冲击以及其他变量冲击在序列运动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和所作出的贡献,将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系统内各变量冲击所作出的贡献,从而了解各种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将GDP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为由其自身的信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FC的信息和货币供给量M1的信息三者所构成的贡献率,估算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信息所作出的贡献在总贡献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动的特征。表2给出了不同预测期内的GDP方差分解。

由表2中GDP的方差分解可知,在预测期内,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方差的大部分可以由自身的信息所解释,其比例基本处于90%以上。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以及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方差贡献率的相对变化,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自1990年以来的操作当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仅仅依赖于一种传导方式,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同样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应对其给予充分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供给的贡献率始终大于贷款余额的贡献率,表明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货币供给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影响产出等实际变量的主要因素,信贷渠道只是在货币供给的基础上强化了货币政策传导力度。货币供给波动对于实际产出波动的解释能力在30个月以后超过了6%,而信贷的贡献率基本处于2%左右,这是货币供给时滞的体现,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间隔,这与上述冲击反应函数是一致的。

长期而言,货币供给能够比贷款余额更好地解释产出的变化,货币供给仍是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从中也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短期内注重信贷调整的相机选择性,而长期内注重货币总量控制的规则性,两种传导机制的相互作用,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整体影响。

四、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检验的主要结论

(一)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同样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

由于银行信贷与其他融资方式不能完全替代,特定借款者对银行贷款具有依赖性,使得货币政策实施除了通过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之外,还可通过银行贷款增减而进一步影响经济活动。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活动主要是资金的运动,其中银行又处于关键的地位,以贷款方式向企业提供运营资金,为消费主体提供消费资金。所以无论现代金融活动如何发展,现代金融制度如何完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形式的银行信用仍然是现代金融的基础。

(二)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转型阶段,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不发达,货币金融资产与非货币金融资产的关系不十分紧密,各个层次的行为主体与运行环节的关联松懈导致市场反馈滞后,所以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的调整作用与其在发达国家无法相提并论,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通过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并且,在理论上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反映资金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调控的不完善,利率水平还不能完全及时反映资金供给和需求情况。因此,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信贷渠道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消费活动和实际产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和深入,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公开市场业务逐步发展,发达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会渐进形成,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比例日渐提高,信贷渠道会逐渐成为辅的传导机制。就长期而言,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传导渠道仍然会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短期内,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应该着眼于完善信贷途径向均衡信贷配给转变,有步骤地继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培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Bernanke, B. S. and Blinder, A. S., 1988. Is it money or credit, or both, or neither? Credit,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435-439.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49-02

一、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在不断发展,各种学派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不同看法,但归纳起来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1.利率传递途径。利率传导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但从早期休谟的短期分析、费雪的过渡期理论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中所涉及的利率传导理论均未得到关注。直到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及IS-LM模型的建立才正式引起学术界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

2.信用传递途径。威廉斯提出的从贷款人信用可能性学说是最早有关货币政策信用传导途径的理论,伯南克则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银行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两种理论,并得出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即使利率没发生变化,也会通过信用途径来影响国民经济总量。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3.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托宾的Q理论与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则提出了货币政策的非货币的资产价格传递途径。资产价格传导理论强调资产相对价格与真实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资产(股票)价格P投资I总产出Y。

4.汇率传递途径。汇率是开发经济中一个极为敏感的宏观经济变量,因而它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而关于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主要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通货膨胀率INF)汇率E 净出口NX总产出Y。

二、数据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货币供应量选取M2、Ml、M0,规模经济变量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信贷规模选取国内信贷总值LOAN,利率选取60天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R。其中: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不含财政存款)

根据样本的可得性,采用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取自然对数)进行研究分析,对变量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各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

借鉴货币学派的研究思路,观测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利率与信贷规模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进而分析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作用。本文采用EVIWS软件对各调整后的宏观经济变量作ADF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时滞期大概在半年左右,所以本文所作的因果检验的时滞期LAGS=2。

三、货币政策非中性及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

对经济变量M0、M1、M2、GDP、LOAN、R分别取对数,用LM0、LM1、LM2、LGDP、LLOAN、LR表示。观察发现所取的数据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用ADF检验法检验其平稳性。

表1的结果表明:各经济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所以各变量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各变量间因果关系可以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进行检验。

表2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LM0、LM1、LM2是LGDP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分别为90.8%、99.2%和57.3%;LGDP是LM0、LM1、LM2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分别为99.9%、15.4%、99%。由以上测算结果数据可得中国货币政策在较大概率下表现为非中性,这也是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前提。据此我们进一步探讨利率传导机制和信贷传导机制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表2和表3的测算结果可得:利率R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分别为90.0%、57.2%和26.3%;信贷规模LOAN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分别为90.8%、98.0%和57%。所以中国信贷规模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大于利率通过M0、M1、M2作用于GDP的概率。

四、基本结论分析

1.中国货币政策非中性效应显著。货币供应量与产出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是金融界所研究的热点课题,然后至今不同学派的学者之间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但从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显著,即货币政策在中国具有非中性。中国货币政策非中性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公众对未来的非理性预期,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另外,传统投资消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数量效应。

2.中国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从GDP对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检验中可知中国货币具有内生性。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意愿增强、积极放贷,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不断下降,而导致的货币乘数快速增长是货币供应量M2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当然基础货币在引发货币供应量变化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货币供应兼具内生性与外生性。但由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加以及商业银行由惜贷转变为积极放贷,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不断增强。

3.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是信贷传递机制。实证测算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政策通过信贷途径传导的概率大与通过利率途径传导,所以,信贷传递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在中国目前的政策市场上贷款与债券间的替代性并不完全,这也是满足信贷传导机制的前提。

4.在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操作目标应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上述分析中知道利率通过M0在较高的概率下能影响GDP。同时利率符合了目标选择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个基本原则。在相对比较完善的西方金融市场中同业拆借利率是最主要的操作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利率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观测用以估计货币政策的效应,这是货币量或信贷规模所不具有的优点。另外,随着利率机制的改革,利率传导途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能够更灵敏的反应货币政策的效应。当然,在目前的体制中中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尚不能准确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情况,各种利率间的传导关系也不完善。因此,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未来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闻岳春,严谷军.西方金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刘传哲,聂学峰.中国货币政策的传递途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李安勇,白钦先.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创意产业;政策性信贷政策;市场性信贷政策;一体两翼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Credit Policies for Supporting the Creative Industry

TUO Zhong, QU Hongjian

Abstract: To proactively develop the creative industry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credit policie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is analyzed based on life circle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mature stage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a credit support system with"one body and two wings" is proposed for offering credit support for the industry. The credit system is the body and the two support systems, state-provided and market-based credit policies, are the two wings.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state-provided credit policy, market-based credit policy, one body and two wings

一、引言

2010年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颁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加大金融支持创意产业的力度,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加快推动适合创意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信贷创新,推动创意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根据创意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进行业务创新。创意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它一般不单独存在,而是与其他产业融合,这种融合能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能够直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增长。经国家统计局核算,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25829亿元,比2012年增长42.9%;年平均增长14.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2%,比2012年增加0.3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文化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显著,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按照支柱性产业的标准是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要超过5%,创意产业要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充分发挥信贷对创意产业的支持作用,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针对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理论研究。兰仁凤[1]认为基于投资方式不合理、投资渠道不畅通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创意产业投资明显不足;侯燕[2]认为创意产业投资具有产业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魏鹏举[3]认为我国创意产业存在融资能力弱、投入机制不成熟和投融资体制不稳定三个困境。为了解决这些融资难的困难,徐明亮[4]认为应该构建创意产业融资体系解决融资难问题;朱佳俊等[5]分析了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多元化融资模式;王运生[6]、王家庆[7]针对创意产业融资难问题,提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融资和政府支持等多元融资渠道;刘学华[8]针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难问题,提出信息对接、重点聚焦、主体示范等建议。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创意产业信贷支持政策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创意产业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提出信贷政策的更少,对于创意产业金融支持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系统性根据创意产业发展阶段进行信贷支持政策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为切入点,分析创意产业培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每个发展阶段信贷支持政策。

二、信贷支持创意产业的影响机理

何琦和高长春[9]认为创意产业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萌芽发展阶段、向市场化转移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产业的发展分为培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所以我们认为创意产业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培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每个阶段创意产业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处于培育期的创意产业具有以下特征:创意产业发展潜力水平较大,产业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创意产业发展规模较少,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少,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地位低下。当创意产业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创意产业的特征产生了变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水平逐渐减少,但是潜力水平仍然为正值;创意产业规模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步增加,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创意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规模,产业地位较高。当创意产业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创意产业的特征随着变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水平进一步减少,最终减少为负值状态;而创意产业发展规模水平持续上升,创意产业规模水平达到最高水平,直至稳定,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出于较高水平,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创意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顶峰,创意产业地位很高。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依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创意产业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培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信贷政策依次对创意产业演进三个过程进行支持,从而实现创意产业的演进目标。因而,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的演进过程,即信贷政策如何支持创意产业的培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其中: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的培育期和发展期,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发挥信贷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从而引导创意产业的内部动力因子对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使信贷政策支持和帮助成为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快速发展的催化剂。而处于成熟期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水平逐步减少为零,意味着出于成熟期的创意产业内部动力因子已经消失,这也是创意产业处于成熟期的重要特征,因此,处于成熟期的创意产业需要实施技术创新策略,用技术创新策略代替内部动力因子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使技术创新策略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因子,促进创意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所以,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的成熟期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发挥信贷政策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来实现创意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是通过初次信贷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目标;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发展期的发展,是通过二次信贷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创意产业发展期的目标;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成熟期的发展,是通过三次信贷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因而,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演进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从机理图中可以看出,在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的培育、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和市场新信贷支持政策的共同作用。其中,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是指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方式的干预,促使金融部门向某些产业开展信贷活动,通过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领域的发展;市场性信贷支持政策是指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不受任何干扰,完全依据市场信贷资金的需求进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按照信贷资源配置的要求,市场上的信贷活动应该以市场性信贷活动为主体,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辅之以政策性信贷活动。下图显示的是“一体两翼”情况下的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演进的机理。其中,以信贷体系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主体,市场性信贷支持机制和政策性信贷支持机制为创意产业发展支持的两翼。该机理侧重于市场性信贷支持机制与政策性信贷支持机制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通过信贷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创意产业培育期、发展期与成熟期的支持作用,实现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

信贷政策支持创意产业的机理图

三、创意产业的市场性信贷支持政策

(一)培育期的市场性信贷政策

培育期的市场性信贷支持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市场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培育期的信贷支持体系。首先,由于创意产业培育期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按照信贷资金的配置要求,商业银行不愿意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因此,应该按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做法,成立专门为处在培育期的创意产业服务的小额信贷部门。创意产业小额贷款部门的股权结构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国家政策进行引导,按照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为创意产业培育期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这种股权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政策性的引导,另一方面符合市场化信贷资源配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创意产业培育期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按照正规信贷体系的信贷标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资源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持,所以,可以引导民间信贷为主的非正规信贷体系进入,通过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为创意产业提供信贷支持,但需要加强非正规信贷体系的有效监管,使之符合国家信贷发展的要求。处于培育期的创意产业的高风险特点与非正规信贷体系的市场化运作特点相符,非正规信贷体系与正规信贷体系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共同促进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因而,非正规信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发展期的市场性信贷政策

发展期的市场性信贷支持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市场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发展期的信贷支持体系。首先,按照现阶段的金融发展模式,处在发展期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很难引起大型商业银行的重点关注,它们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取信贷支持的概率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服务创意产业发展小型商业银行、在大型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创意产业信贷部等创新方式,引导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创新产业方向的信贷活动,为创意产业中的企业载体提供信贷支持活动。其次,重点发展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融资租赁贷款、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业务。处在发展期的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发展规模较小。所以,没有办法提供房产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来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因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创新,为发展期的创意产业提供了信贷支持。

(三)成熟期的市场性信贷政策

成熟期的市场性信贷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市场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成熟期的信贷支持体系,且这种信贷支持政策体系应该重点支持创意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上。首先,应该加强商业银行创意产业的信贷审核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商业银行建立适合创意产业特征的的信贷审核和管理制度。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是新兴产业,其财务报表与其他传统产业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商业银行信贷审核和管理制度应该关注这样区别。其次,要重点优化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商业银行与创意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关系。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使创意产业比较容易地获得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因此,政府要加强创意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构建创意企业诚信的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资料对创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同时,创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优质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缓解创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优质的创意企业在市场化的信贷资源配置条件下,获取更多的信贷支持。

四、创意产业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

(一)培育期的政策性信贷政策

培育期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政策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培育期的信贷支持体系。首先,为了加快处于培育期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设立创意产业培育基金,其资金的来源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辅之以其他资金形式,按照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程度每年适当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并逐年递减,直至创意产业培育期结束。该专项资金主要为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提供培育资金,帮助创意企业实现培育目标。其次,基于创意产业培育期的高风险且很难获得信贷支持的特征,政府可以要求一些政策担保机构适当介入,为处于培育期的创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确保创意企业在有担保的情况下获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创意产业培育期的发展目标。再次,政府也可以采用直接干预的方式,指导政策性银行改变现有的信贷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信贷业务和产品创新,扩大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的范围,通过提供低利率的信贷资金,降低创意企业信贷资金的成本,从而实现创意产业的培育目标。

(二)发展期的政策性信贷政策

发展期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政策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发展期的信贷支持体系。首先,与培育期高风险特征不同,处在发展期的创意产业风险适中,可以获取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但并不是说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政策性信贷的支持。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创意产业信贷倾斜政策,来保障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创意产业信贷倾斜政策是指政府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领域来贯彻创意产业发展目标,这是国家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差别化利率政策扶持培育期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措施,为商业银行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性信贷活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对创意产业的贷款利率上限进行管制或窗口化指导。再次,政府应该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在创意产业方面的担保作用,还应该引导建立民营资本出资的担保公司和互担保公司,发挥它们在创意产业方面的融资担保作用,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担保和互担保为辅的多层次担保政策体系,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成熟期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

成熟期的政策性信贷政策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政策性信贷政策以银行信贷支持为主体,建立创意产业成熟期的信贷支持体系,且这种信贷支持政策体系应该重点支持创意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上。首先,处在成熟期的创意产业规模较大,贷款风险较少,因此满足商业银行的信贷要求,为了体现政府对创意产业支持的目的,需要制定创意产业信贷倾斜政策,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开展创意产业信贷支持业务,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信贷支持业务,对创意企业给予信贷政策倾斜,支持创意产业扩大规模。其次,与其他产业融合是创意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为了鼓励创意产业不断与其他产业融合,政府可以采用差别化利率政策,通过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措施,对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给予政策支持。再次,政府可以按照支持农业发展的做法,成立创意产业发展银行和创意产业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信贷机构,支持成熟期的创意产业发展。其中,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提供创意产业技术升级贷款,而创意产业发展银行主要提供创意产业规模升级贷款。

[参 考 文 献]

[1]兰仁凤.试论文化产业投资不足问题之克服[J].科学教育,2008(7):132

[2]侯燕.文化产业投资特点及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9):293-295

[3]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5-49

[4]徐明亮.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国际经验与借鉴[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316-322

[5]朱佳俊,郑建国,薛伟业.金融危机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多元化融资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10):5-8

[6]王运生.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新思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6):109-111

[7]王家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7):302-305

信贷政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实证检验

一、引言

关于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找原因,认为一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传导过程是否曲折,直接影响着该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刘伟、张辉考察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案例,发现在货币政策失效的例子中,总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了问题——传导机制变量没有对货币政策有效反应。例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因为银行体系受创,货币传导机制在将扩张的货币政策操作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货币政策无效主要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没有出手干预修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是银行系统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鉴于传导机制变量,银行信贷没有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显著反应,为不使政策失效,美联储绕过商业银行直接为公众提供信贷。

然而,针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却明显不足。根据牛卫东的观点,在当前金融结构约束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渠道是信贷渠道,他运用VEC模型验证了信贷渠道确实存在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影子银行如何影响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信贷规模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谯璐璐认为信贷渠道发挥作用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某些借款者依赖银行贷款,但金融创新将会迅速降低依赖者的规模;二是货币政策可改变贷款的相对供给量,但要求中央银行能间接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实际上,在我国,银行中介行为在经济转轨时期被扭曲,各经济主体货币需求约束的动态博弈导致企业的“慎贷”和银行的“惜贷”,银行信用收缩,信贷传导渠道受阻。王尤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和银行信贷对经济的影响都在减弱:一方面大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不大,信用渠道主要影响的是靠外部融资来经营的中小企业;二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日益广泛,出现了很多银行信贷替代品,实际投资对信贷敏感性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减弱,很大程度上缩小了“银行依赖者”的规模,削弱了信用渠道的作用。胡云飞认为,金融创新不仅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而且使货币政策传导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元化,传导途径复杂化。汤克明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扰乱了传统货币乘数论,使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灵,货币当局进行信用调控的基础受挫;影子银行对利率传导机制不利,且其体系蕴藏的潜在风险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鉴于银信理财和信托是我国讨论最多、认可度最高的影子银行,虽然监管层加强了对银信合作、信托等监管,如银监会加强对银信合作的治理,但这使得集合信托快速发展,且“72号文”中没有明确要求将组合类银信理财产品计入表内,组合类银信理财有绕开监管进行信贷表外化的倾向,信贷规模脱离央行控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检验的时效性,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银信合作理财中组合类产品和集合信托中的信托贷款进行实证检验,即影子银行SB=银信合作理财中组合类产品规模+集合信托中信托贷款规模。数据来源于用益信托网。信贷规模数据选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统计数据。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进行分析。

(二)实证检验

1.ADF平稳性检验

表中,c代表常数项,t代表时间趋势,k代表滞后期阶数-AIC和SC最小准则选取。

从表1可看出,在1%显著性水平下,LNDK和LNSB的ADF值均高于其临界值,接受原假设,两个序列均含有单位根,都不具平稳性。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显著性水平下,这两个一阶差分序列ADF值均小于临界值,满足平稳性检验,故都属于一阶单整变量I(1).

2.格兰杰因果(Granger)关系检验

经过ADF检验,可发现变量LNDK及LNSB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但鉴于本文考察的目的是探究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是不是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失灵的原因,所以我们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来检验。

表2检验结果表明,在10%显著性水平下,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是信贷LNDK的格兰杰原因,而信贷规模不是影子银行的格兰杰原因。

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由图1可知,LNSB对LNDK的冲击在前两期为正,从第3期开始之后为负,且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负向冲击越来越大,说明影子银行确实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失灵的原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银行对我国信贷政策的负面影响变大。

从表3可看出,在第1期预测中,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解释力为3.6%,之后第2期、3开始下降。但从第4期开始,影子银行对信贷的解释力是逐渐上升的,由1.6%上升到第10期的6.9%,说明,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的解释力也是增强的,影子银行确实是引起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受挫的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影子银行确实是影响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随着考察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规模的影响越来越大,数量型工具局限性显现。货币当局应继续加强对影子的监管,但鉴于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增长、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必要补充,监管应做到适时合理。此外,鉴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价格型工具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凸显,货币当局应积极加快利率传导渠道的建设。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行为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以及冲击的时滞问题。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建立以银行间拆借利率为中心的货币金融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牛卫东.中国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0).

[2]刘伟,张辉.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研究进展及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胡云飞.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2(03).

[4]谯璐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基于四种途径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8(08).

[5]王尤.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探析[J].武汉金融,2009(04).

[6]汤克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