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开展“每日一说”

每堂语文课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每日一说”,每天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全部实习轮流制,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发言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总之只要是脱稿发言即可,发言的时间为3~5分钟,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再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点评可以是学生听完发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发言人的评价。开展“每日一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听力,并且起到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参加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一种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在脱稿的情况下,以口语为主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观众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说。演讲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在众多不熟识的面孔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紧张、怯场,不敢大声说话,而经常性地参加演讲比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习惯这种大场面,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这样对于职校学生未来就业面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一般的就业面试中,一些毕业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众人面前开口讲话,在回答面试官提问的时候,容易紧张,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时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受益无穷。

3.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动。在职校语文课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开展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能够考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比赛。在平时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辩论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辩论赛,语文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例如“读职业学校是否有用”“职校开设语文课程是否有必要”“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都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5.编写小话剧并出演

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换一种写作方式,例如,让学生编写小话剧,大都数学生肯定都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而我们知道,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演员依照剧本演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喜爱电视剧、电影的学生自己当编剧又会写出怎样的剧本呢?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试着编写一些小型的话剧,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剧本还可以让学生排练演出,让学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编写小话剧,有利于提高写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出演小话剧,有利于学生体味自己的创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口语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语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作文批改

根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教育学这个学科门类、教育学这个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也称研究方向。然而当今学者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存有不同看法,也正是由于对学科的定位不同他们所关注与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时与该学科相关的著作也非常的多,通过阅读这些著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知识与学科动态。以下就试对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对二者共同涉及的内容之一“作文批改”作深入探讨。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总体内容比较

从《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内容设置中可以看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们现在已经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进行了整合并达到统一。两本书在阐述内容时都善于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分析,同时也都很注重在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中寻找依据。两本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但是编排及表述方式不同,对某些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且前者更观注学科前沿。具体表现为:

(一)、语文课程性质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三章“课程性质”共两节。对新课标中的定位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了分析,并表示认同。同时也提出课标中的这一定位,虽然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这唯一正确的形态,而是课程与教学具体形态在课标这一大前提下,呈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并对这一定位提出两点特别关照,一是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二是对“工具”要有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设第三章中的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该节中结合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的历史追溯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几个阶段的不同定位进行阐述。最终对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定位也是表示肯定的,与此同时还特别提出“不要泛化人文性”,否则将出现两种难堪的景象。一种是“语文包打天下”,另一种是把语文课搞“四不像”。这里提出的值得注意的观点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提出的一点关照“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语文课程目标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四章“课程目标”共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在第三章的二至四节涉相关内容。两本好书都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作了深入解读。《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在解读时将两本课标进行对比整合,并提炼出课程目标体现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将两本课标作以分述,并分条归类的进行了细致解读。究其具体的解读内容来看,两本书所体现的观点是大同小异的,但《新课程语文教学论》的表述更加凝炼,可以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解读正是前者提炼出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具体体现。

(三)、阅读教学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十章主要介绍了课改后,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出现的向真实性回归和多维化发展的新变化。阐述了“自失于对象之中”的阅读现象以及优秀读物吸引读者的“秘妙”。还介绍了学生应掌握的文体、手法、修辞知识;常见的指导鉴赏活动的批评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对文学作品提出“多元有界”的解读观;阐明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及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新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设第七章主要介绍了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习惯和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引导过程、研读过程和运用过程的一般教学过程,例举了常见的几种阅读教学方法,如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并指出阅读教学中最大失误,是用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结果代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过程,用教师语文能力形成的结果代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

另外两本书还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如《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单列第一章教师素养,第十三章选修课教学,第十五章课程评价,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列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六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关于课程的评价在这本书中穿插在其它章节中。

二、作文批改比较与反思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作文进行修改并加评语,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同时作文批改的效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写作教学的效度。在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写作教学部分都谈到了作文批改的问题。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作者介绍了几种适宜的写作批改方法――巡视评改、朗读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填写“班级作文批改统计表”、教师的课堂总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介绍了几种作文批改的常见方式――由教师批改如精批细改、全文略改、全文轮改、当面批改;由学生批改如两人互改和小组批改;由师生共同批改如全班集体批改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从两本书介绍的作文批改方法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作文批改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这之于传统的作文批改主体只有教师而言是大有进步的,让学生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无疑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也是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绑架下的人们是否认可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要怎样确保学生批改作文的效度?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小学高年级多元化作文评价策略实践研究》这篇硕士论过一项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教师认为作文批改主体是教师,学生没有能力进行作文批改。62%的学生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事,自己只是旁观者或无关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盲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而应首先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1、激发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教师传授一些作文批改方法并做示范,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从对作文片段的批改开始,并对其批改予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成就动机进而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习惯

当学生对作文批改产生兴趣后再将其逐渐培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个持久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每次作文批改都有至少一种学生批改的形式,久而久之便成习惯。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作文批改是要经常性运用并持之以恒的,否则一次两次随性而发只能是流于形式,没有效度可言。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除第一学段没有说明外,其余三个学段中的写作部分都有关于“修改”的说明。如第二学段习作第7条写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写作第6条写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四学段作文第8条写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这部分内容也作了几乎一致的表述。从各个学段的不同说明可以看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批改作文进行训练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如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先采用巡视评改或朗读评改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自我批改。在第三学段时,就应积极采用学生互改的形式,以培养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的习惯与合作精神,如小组批改或二人交换批改的方式。

(三)、以教师的批改促进学生的批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批改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面批来影响学生对作文的批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师独守办公室批改作文,而没有学生在场,没有和学生的互动,那么学生最终见的无非只有教师批改作文的结果,并不知教师的批改过程以及批改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批改只有在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的批改的作用。

(四)、作文批改方式举隅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的写作第3条中写到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另外还在第4条中写到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结果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也可以用等第,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例举以下几种作文批改方式。

1、读后感批改法

读后感批改法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改动学生的作文,只是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教师在写读后感时可以评析作文的得失,也可根据该篇作文谈开去,如写作素材,创作或者介绍一些与学生的习作相近的名家作品等。这样的批改既尊重了学生的原作,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写作的观注,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因此学生也愿意在根据教师读后感中提出的指导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应用。沈从文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就常用此法。

2、指导――修正批改法

指导――修正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采用符号与眉批指出应该修改之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这一指导自行修改或者和同学交换互改。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源于朱自清对作文批改的观点,他认为改虽不改,但仍要看,看后用眉批与符号指出应行修正之处,令学生自己修正,或相互订正。

3、利用录音批改法

利用录音批改法就是学生交作文时附带交上一盘空白录音磁带或者光碟,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口述批改录下,之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反复的听老师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批改。这种方法在国外又叫录放机评价,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何万贯先生首创,经香港及内地五个大城市的中学实验证明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达到个别指导的效果,并且也除去了学生因为与老师当面批改时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从而可以轻松自由的聆听教师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时间作充分的思考。

4、利用网络进行的多元主体批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学生搭建一个上传作文的网络平台,可以是建立博客,可以是制作或选择网站,将学生的作文上传,供教师,学生,家长或网友共同批改。这样的既可以集多方面智慧,更显公平性,也便于学生与多方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与修改写作的水平。同时这一方式也为学生的作文批改与学习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空间,给他们带来了作者、读者和评者的多重身份的体验。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些作文批改的方式,在教学中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在此就不作重复列举。通过对这两本书的比较研究,我们既看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的一些共性,无论是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研究内容上。另外我们也看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的不同,观注点的不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的不同。这些对一个初入该专业的学习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由此也启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既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又要了解各家之言,把握学术前沿,从而才可能有科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周纪焕.现代作家语文教育思想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 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庆元,曹明海,潘新和,等. 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导笔谈(上)[J].语文建设,2009(2):4-8.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二)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应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语文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新课标倡导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一)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语阅读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抽象的,甚至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如《五彩地》一课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春天》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第一场雪》可以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雪景;《放风筝》可以带学生去开展放风筝的实践活动;《荷花》可以让学生去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等等,活化了阅读内容,丰富了阅读形式。

(二)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如课程标准所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住活动。从而在交住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以学生为本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觉地学习。例如,在讲散文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的线索、中心句以及文眼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养成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的民主化,优化语文的教学组织。语文课上,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与时俱进,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活力。

二、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效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地取得实效。

(一)组织小组进行合理的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启发性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组内的探讨交流过程中,学生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候也争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针对性的启发讲解,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完后会为自己的正确思维而自豪,一部分学生则会顿感恍然大悟。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总结错误原因,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新学习到的知识。

(二)让生活指导教学

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死板的知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学以致用。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就应该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够让知识变得灵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细节相联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情感。例如,我们在学习《徐霞客游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对本地的文化进行调查,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去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将课堂内外连接在一起,促使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三、结语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势学;目标设计

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在很多课堂上,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过于分散,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笔者缀文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夯实目标教学。

我们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来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意。因此共同探讨如何夯实目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亟须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参与。

一、旧话重拾,理性认识和看待目标教学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所谓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教学的称谓是我国为强调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而称之。

具体而言,目标教学具有五个特征:一是以单元作为控制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将教材按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独立的单元,在整体设计和分节授课的基础上,把单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单元达标作为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步子,在实现单元目标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以异步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只有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特征与需要,才有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为此,必须把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结合起来。四是以可控变量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有些容易改变,有些则较难改变。教师要通过操作和调控那些较易改变的教学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五是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目标教学借助教学评价建立的自我反馈矫正系统,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提供了监督保障机制。

二、研读新课标,厘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到作者、编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总导向性,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课时目标,它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链节,所有的课时目标之和就等于整个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的完成。所以每一个课时目标必须像指南针一样坚定不移地指向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做到:

1.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教材,确立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这一点,对确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仔细钻研教材,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通过多次阅读课文,教师体会到晏子和楚王的对话部分应是本文最精彩,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共鸣之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很自然就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晏子和楚王的精彩的对话,来体会晏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唤起自身的体验。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显然就是通过体会对话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把握人物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这些,引导学生学语习文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2.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既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以往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忽略这个基本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候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因为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仅仅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学会收集整理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积极发掘教材的内涵,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神奇与奥秘,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深刻的记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打破学科界限,从不同学科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创新;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的语文课程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内容陈旧、固定、呆板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到生活,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指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新的语文课程体系要突破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障碍,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做到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让语文教学变得加开放、更有活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

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自交给学生。合作是指教师确定一个主题,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得出结论。探究是指教师将课堂内容延伸更深更广的范围,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广泛深入地讨论,把探究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教师作点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地位,建立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手脑并用,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思考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讨论,更多的发挥组织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参与对话讨论,但不能放任不管,注意纠正明显的错误。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21世纪即将到来,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和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摘要:“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把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就21世纪的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作一些思索,其意义当是不言自明的。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非凡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练习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练习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练习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功能。教材还应采取办法,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03)01-0091-03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自古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数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古人重视“文以载道”,道为主,文为辅。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与道的兼容、排斥、孰轻孰重等方面。进而由此引起了语文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争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意见出现了靠拢靠近的发展趋向。1991年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上海《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作者对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反映出的教学思想的几点看法,仅供讨论参考。

一、在语文教学的性质方面,强调思想性和工具性并存,工具性为主,思想性为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两个大纲都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强调在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同时,应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上海《课程标准》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首先,《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材选编等各个环节,反映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并存这一教学思想。在总述“教学目标”时提出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材编选”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教材编选必须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则强调,必须“按文悟道,以道解文”,“忽视思想教育的语言文字教学和脱离语言文学教学的思想教育,都有碍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文道并存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是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既是对我国传统语言教育观的继承,也是对单一强调思想性(如“”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录”教学)或单一强调工具性的否定。

其次,《课程标准》在体现文道并存的同时,强调文为主,道为辅。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大语文教育”,即把文、史、哲、经合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经典哲学教育、政治历史教育等相融汇。且古人重“道”轻“文”,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都是说“道”是根本的,而“文”则是用来阐释及传播“道”,人们也必须通过“文”来理解“道”。这种重“道”轻“文”的教育观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随着学科门类的不断分支和细化,重“道”轻“文”则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障碍。毕竟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学须以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只能是辅的,其主要渠道应依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纵观《课程标准》,虽然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着重强调的还是其“工具性”──即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目标”部分,总目标中首先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具有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六项具体目标中则全部是对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提出思想教育?根据我的理解,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目标,它只能在给学生进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这种对语文教学性质“文道并存,文为主、道为辅”的诠释,我认为比较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性,无论是和传统的重道轻文比较,还是和建国后曾出现的以道代文(纯“思想性”)、以文代道(纯“工具性”)比较,这种观点都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中,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目标”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部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泩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把握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倡导质疑探究,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防止出现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状况。”《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来提出,反映了现代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记忆、从启蒙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背诵记忆教材。而这种记忆又大多表现为被动的:“机械记忆”,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成为满腹经文的书呆子,只知背诵“赵、钱、孙、李”和撰写“八股文”,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则知之甚少。从心理学角度讲,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一等并享受问题解决后的乐趣,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社会需要来看,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因此,《课程标准》所反映出的重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和西方教学模式比较,我国在这方面是强调的多,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实施得远远不够。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延续至今的应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得奖多,则诺贝尔奖一项也拿不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在教学进程方面,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依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现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手段低于年龄段要求,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超越年龄段要求,学生则感到“吃不了”。《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进程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小学生记忆力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的因素,将小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求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而在读、写、听、说方面仅作一般性的要求。针对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好,感知较精确,理解能力增强,观察较细微全面的特点,将学习的重点逐步由识字写字(在小学2500字的基础上增加到3500字)过渡到阅读、作文、听说话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这种因年龄不同特点安排教材内容的教学思想是对我国传统和近现代语文教育观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古代很重视“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启蒙教育对语文的要求基本上是识字教育,以背诵记忆《千字文》、《三字经》及《百家姓》为主要教学目标;启蒙后教育则以“作文”为重,而忽视阅读、欣赏、听说等方面的教学,到了近现代,随着语文学科的细化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进程中比较强调年龄段的不同要求。但内地和香港比较,内地将语文和文学合为一科,融知识、趣味、情感于一体,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成长规律;香港将语文和文学分科设置,也许会使语文学教学出现枯燥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国近时期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亦有不完善之处。如小学语文课程任务过重,内容偏深;中学语文课统得过死,忽视青少年语文能力的训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基础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作法,将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小学阶段的教学以识字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点,中学阶段则可以给学生一个“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自由空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应用能力方面,这样可能更符合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需要。

总之,从古至今,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语文教育理论在争论中不断走向成熟,语文教学实践在争论中不断走向完善。到了上世纪末,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认识趋于一致,语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教材选编等也一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运用新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比较,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且在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的基本国情是相符合的。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理论还有待创新,我们的实践还有待改革。例如:在教育制度方面,应试发展和以高考为目的的办学导向如不改变,语文教学目标就无法全面实现。在教育思想方面,我们必须全面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敢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克服重视基础、忽视能力,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等错误倾向,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并重视图片、幻灯、录音,录像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当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条件下办好中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我们在企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更企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全面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可靠的保证。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究其实质而言,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指令性课程范式,将语文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束缚在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统一目标、统一课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和评分,作为人文学科本应有的分歧和争鸣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程目标中更是直言“发展个性”,视之为语文课程本应有的价值指向。这样,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推论了,诸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写作则要强化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至于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就必然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之成为师生“自己的课程”。

2.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指令性课程范式必然将语文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期好了的。教师则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赖事先的规定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则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需要各方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具体实施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尤其是确认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的“合法性”。在这种课程中,语文教师摆脱了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执行人角色;学生则赢得对语言、文学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语文课程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必然要突破其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使语文课程的创造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

3.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这是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核心所在。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知识居于主宰地位,语文课程被视作知识系列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语文课程新标准则确立了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这样,就广度而言,“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长度而言,“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语文新课程就将使学生摆脱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心灵,就超越了从语文教师手中承受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线型的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二、语文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就语文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从这层意义上说,新课程无疑是对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

德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人类兴趣分成三层。其中“解放兴趣”置于最上层。它是人类对“解放”的一种基本兴趣,其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从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语文课程新标准已经赋予课程主体双方以极大的“解放兴趣”,其中更具有关键意义的是语文教师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来观照课程的本质,在为“新课标”“解放”的鼓舞下再去自觉主动地“解放”课程的另一主体学生,彻底放弃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支配者”的传统角色。那么,在获得“自主”、负有“责任”的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怎样去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

1.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之创造者

所谓“自己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而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优劣强弱的最重要标志。概而言之,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就既定课程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该校、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2)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3)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课堂上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并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这五条原则的精髓,可以营养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语文课程。

2.要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盲目的多元解读

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课堂上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关于它,“新课标”有如下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于是一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了多元解读的根据。于是乎,课堂上学生们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全有道理,都能侃侃而谈,教师一律给予赏识:好,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特的见解。也许有人认为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其实热热闹闹的背后又剩下了多少呢?表面看,学生的确是小手直伸、小嘴直张,可是真的是有深度的思考与认识吗?这种“好”声一片的课堂就是真正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吗?由于教师的片面理解,过度追求,造成课堂上热火朝天,但却离题万里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源就出在对多元解读的误解上。“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看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正是体现在这“熏陶感染”上,文本中的美好情感、高尚品质、不屈的民族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论文格式的影响甚大,师生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展开对话,正是与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对话。既然如此,能任由学生去自由发挥吗?再看“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不正是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吗?强调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吗?倘若随学生不分黑白、不辨真伪、不探究竟,只是臆断、冲动、片面地去想说就说,语文教师恐怕就要严重失职了。我认为“多元”应该是指“一个课堂有多少学生,就应该有多少个声音”,而非“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声音”。一味地追求新、异,而不去求真务实,可能使得学生信口开河。我们应当牢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熏陶感染”和“注意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的,千万不能抛弃这两个基础而去想说就说、口无遮栏。

二、盲目的赏识表扬

如果说盲目的多元解读是对学生的迁就,那么盲目的赏识表扬,则是对学生的误导。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盲目的赏识表扬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错了不敢指出。有的老师担心一句:“你说得不对!”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会搅了课堂民主和谐的气氛,于是面对错误的回答,不敢说“不”,只是含糊其辞地说“哦,你再想想!”“是吗?”“好的,还有谁要说?”“你的答案与众不同!”学生坐下去时,他根本不清楚自己说得是错的,可能还很得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课堂的原则。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要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二、过度的赏识表扬。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喜形于色地、激动万分地对学生说:“你真是我的老师!”“你太棒了,与你一个课堂是我的荣幸!”“你的发现,不亚于牛顿!”当我们误以为学生真的说出了什么惊世之语时,才恍然发现:孩子只是很自然地读了课文,回答了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坐下去时,脸上还“写着”疑惑:我,我说了什么?老师你是在表扬我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起到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超级秘书网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益 立足课堂 营造氛围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比例。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学”的时间应该多于“教”的时间。这是由“教”的目的所决定的。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促进学,教得多而学得少,显然是不对的。精讲多练,这是高效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洋思中学倡导老师只讲5分种,杜郎口中学提出了10+35课堂模式(10分钟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都是十分有道理的,他们把准了课堂教学的脉搏。“精讲”要求老师备课要细、要深、要广、要抓住关键点,要求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讲什么,怎么讲,要一清二楚;“多练”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独立研究教材,同时提供精选的典型题目,达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现时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上的弊端是:课前不进行时间设计,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大“放羊”,要么是“灌”和“放”的结构不合理。

二、在教学主体上,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老师不能是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去带领、去引导、去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自愿学习的愿望,是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就而形成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积小步成大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积累学习自信。教学过程最应关注的是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他们才是培养班级学风的关键。

三、在学习监测上,要重视问题反馈。作业与考试是监测学习效果的主要办法。要监测学习效果如何,除了课堂作业要及时检查外,每堂课还都必须布置适量的精当的课外作业,必须在下一次上课前检查完成情况,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或全体的反馈,这才是全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四、在学生学习上,要注重兴趣激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五、在学生实践上,要引导参与竞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可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可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可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六、在联系生活上,要增进课堂效果。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对照这五个方面的特点,翻看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小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感知、记忆、理解字、词、段落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小学教育真正优化成素质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还明确指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担当此重任。

二、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整合的可行性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强调的是“主体参与性原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并练习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反应范式,以作为实际生活中类似情景的参照,并迁移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传统的语文课堂,以“知识灌输”为主要形式,这种语文课堂没法和心理健康结合。但是在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语文课堂上却随处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影子,因为在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创设民主、和谐、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语文作品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是教师从业者的必修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育的整合,则只需要教师之间的内部交流和学习来得以提升,可以通过研究语文教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思想贯穿在语文课中。

三、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课整合的示范课

福田区整体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为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先天环境,使得这样的示范课越来越多。在下沙小学,严闯林老师示范了小学语文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结合。他应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常规语文课文,讲述了“幸福是什么”这一心理学命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它写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悲剧,可是在严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却学会了幸福。严老师引导学生找到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痛苦”五个词概括了小女孩的生活状态,又引导学生找到了“温暖、满足、安宁、关爱、快乐”与之相对的词描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所有渴求。抓住最后一段,对比质疑:小女孩的遭遇明明是悲惨的,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严老师在此基础上出示作者安徒生自己对“幸福”的解读:“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严老师结合板书,告诫学生要对生活永存一颗隐忍的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放弃对幸福的渴望,懂得在“寒冷”中感受“温暖”,懂得在“饥饿”中感受“满足”,懂得在“恐惧”中感受“安宁”,懂得在“孤独”中感受“关爱”,懂得在“痛苦”中感受“快乐”,你就一定能获得幸福。最后拓展补充哲理性美文《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感受自己心中的幸福,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为学生开启了一扇辩证思维的窗户。在荔轩小学,李彩平老师的一节二年级语文课《绘本教学<我妈妈>》,指导学生读绘本,说绘本,根据图片信息造句,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学科性。同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感受,感受父母之爱子,感受原来爱是相互的,感受爱是给予后的回报,感受“她爱我,我也爱她”的感情。这本是一节学词造句课,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但是李老师应用现代教学设备,应用绘本这一独特载体,选题与生活贴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自己的妈妈。在课堂结尾处,李老师让学生写写、画画自己的妈妈,从绘本拉回生活,画龙点睛,不仅是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还是一节非常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堂的结尾处,学生因为自己图画能力不强,画不出美丽的妈妈而伤心地流了眼泪,这是最真的情感,也是最美的情感。

四、结语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观念;语文素养;教学模式

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有所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受我国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观念上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新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程呼唤小学语文中的新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弊端:第一,只重视教师的表演,只关注学生的整齐,一切顺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教学,维护着严格的课堂秩序。第二,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一定的语文课本走向进行传授,这样使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第三,忽视课堂学生的情感活动,只顾关注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意识。第四,越过过程与方法,重视结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大量地灌输前人的结论,学生机械地记住,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有将素质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这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理论基础实施到传统教学中,才能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小学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综合化

所谓语文学科综合化,是一种由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能力的过程,它是一种要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与书本知识的紧密结合还有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各种综合方式相运用的过程,我们应当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打好基础,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不囿于教材,多方面了解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自主的乐观心态与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灵活与创新。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非个体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团队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与互学习。在这种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纵观全局,有时也是一个好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控制时间、有效参与、积极合作,正确指导、引导合作学习的多样化等工作。

3.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观念的主要部分,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与思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4.语文课程生活化

语文课程生活化就是将一定的教学活动置于现有的生活大背景之中,促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获得更加不易忘却的知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我们应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与应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思考与感悟。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向新课程、新观念靠拢。只有教师切实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达到一个较好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以“拼音教学”指导为例,教法教材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教学实例说明。理论观点陈旧保守,教学实例数量少且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对此,笔者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大胆摒弃原有的教学思路,以课本学习作为铺垫,着力通过现代教学传媒构建集成型的数字化课程材料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

一、教学流程

首先,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拼音教学的理论材料和鲜活的教学实例,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整理分类,把学生拼音学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类化为7个教学问题。

接着,在计算机教师的协助下,笔者把这些内容做成了自助餐式的教学专题网页“新课改视野下的拼音教学”,该教学网页设计了七大教学板块:“拼音教学新理念”“教学目标三维统一”“复习检查怎样安排”“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教学设计万花筒”“他山之石可攻玉”“有趣的拼音复习法”,在每一板块中都注入了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如“拼音教学的趣味导入”中,介绍了“图画导入”“故事导入”“儿歌(谜语)导入”“演示导入”“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供学生阅读;在“教学设计万花筒”中,安排了多种教学方式(限于篇幅每种方式仅选一例),用一线教师鲜活的教学实例来启发学生:

摆一摆 (字母):

例如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我们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半圆环随意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别组成这4个声母,先自己边摆边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考查,反复巩固,解决了这一个难点。

唱一唱(儿歌):

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还有很多,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ie ie ie”“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画一画(图画):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在“l”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1’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个“1”学生将终生难忘。

听一听(故事):

少年儿童对故事充满了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教“a”的四声时,就可以讲下面的故事。引入新课后,教师说:“这个故事是一位阿(ā)姨讲给老师听的,我们应感谢阿姨。”出现a的一声。故事是:小兔子、小猫、小猴讨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小兔子抢先说萝卜最好吃,小猫奇怪地质问说:“啊(á),萝卜好吃吗?”出现a的二声。小猴子听了也说不对,说只有桃子最好吃。它们吵了起来,谁也不服谁,就去找狮子评理。狮子听了以后,说:“啊(ǎ),你们各自说的都有道理。”出现a的三声。最后小兔子、小猫、小猴子明白了道理,齐声说:“啊(à),狮子说得对,我们都懂了。”出现a的四声。

玩一玩(游戏):

摘水果(分水果):准备了贴有pútao,táozi,caoméi,lìzi和lìzhī水果名称的盘子,剪贴许多写有音节字词的水果,配上儿歌“秋天到,秋天到,丰收的季节水果多。你来摘,我来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进行游戏,拿到水果的学生读出上面的音节放进盘子里,然后再分给大家。

“把动物带回家”:让一部分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另一部分学生手拿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相应的动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

演一演(话剧):

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规则中,笔者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3个好朋友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jqx与ü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

做一做(动作):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的形状时,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地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表现力。笔者真为孩子们这些富有创意的想像所感动。

在接下来进行的两节课里,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一节小学拼音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分析了拼音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设计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缺少趣味性等,然后布置学生独立阅读该教学网页30分钟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你从网页的阅读中受到哪些启发?把受到的启发写下来。课堂十分活跃,学生在讨论板上写道:“拼音教学要面向儿童”“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设计要新颖、有创造性、有自己的个性”等,并对写下的内容一一作了解释。将要下课的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设计ai,ei,ui的教学,随后组织交流。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言,设计极富创意,课上交流气氛热烈且富有成果。

二、教学分析

本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不少听课教师反映,这节课设计新颖,教学样式上也有新突破,是人文学科教学样式的一个崭新尝试。笔者课后反思总结,觉得教学基本实现了课前定下的实验意图,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新的“课程”理念,凸现了未来文科教学的一些新特点。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是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创造的特殊文化。当今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可能,也使基于网络的新型信息化课程文化的开发成为可能。本课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了“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形式的形成,建构起一个整合型的课程新形态。具体分析,本课程在实施中体现了“三新”:一是教学的理念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和教学样式。本课通过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构建数字化的课程材料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个人需求。它将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融为一体,将教学变成了最具现代形式同时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探究课。二是教学信息新。信息化的教学形式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其中既有课本上的信息,也有互联网的信息,还有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创造的各种信息。本课教学充分依靠网络资源优势,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最新教改信息,其中包括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最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来自网上的信息进行了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优化筛选,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网上学习知识冗杂纷乱、良莠不齐的缺陷,保证了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知识的容量和质量;第三,教学的形式新。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并非一个学习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和教师平等的学习活动主体,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平等、民主的信息文化环境和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以网页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整齐划一的现状,体现出学习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诸多特征。

三、启示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有机融合”

无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凑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优越的学习平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固然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学科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教育素养,所以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的有机融合且要向学科教育目标进行倾斜:一是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要使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二是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各类杂志、报刊,特别是丰富的网上资源必须能进入教学视野,能整合进教学中。三是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并不排斥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相反,一节高质量的课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应找准各种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并将其有机融合。四是教学样式的有机融合。教学样式也并非越“现代”越好,传统的教学样式也有很多长处。应该明确:教学样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筛选和整合

众所周知,现代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相当强的信息优势,学科教学固然也要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学科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有必要对芜杂的各种“原生态”的信息进行优化筛选,以构建一个整合了的信息化了的课程以服务于教学,这个课程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信度高,能提供给学生科学准确的知识信息;信息化了的,能提供给学生足够量的“思想材料”;最重要的一点,应提供自我选择的权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自主阅读和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像本课这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准”网络教学也许不失为展开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平台,因而它代表了今后文科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课程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小学电教,2005,1

[2]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语文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文章含义,进行前后文的解释。有的文章还会留一些空白和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理解作品后进行填充,学生填充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过程。

(二)课堂增加“佐料”,教学绽放光彩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读”,学生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从而领悟文章的真正要义,获得心灵的启迪。所以,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开展阅读游戏、阅读竞赛等,学生在游戏中激起了参与的热情,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讲求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涵,获得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适当地增加他们的阅读时间,多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例如,在《雅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题材内容、背景环境、情感主旨等相关知识;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裁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相关知识。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融汇贯通,有助于他们真正学会阅读、分析、鉴赏文章,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所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使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钥匙。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延伸”

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阅读要广,但不一定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积累越多,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纯熟,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一)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很适合学生阅读,如《视野》《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杂文报》等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既切合生活实际,又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是“与时俱进”的优秀课外资料。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