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1.小学语文教育束缚在严重的应试教育之中

当今教育格局,虽然经过许多的改革,提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基础,然而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高低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只是单纯地以成绩高低来要求自己,而不是真正学习我们的国粹,久而久之,语文教育的教学效率自然就呈现出下滑趋势。

2.教学质量大不如从前

随着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下滑,导致现在的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有待考量,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压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

1.加强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只关心他们考得怎么样,这样只是把他们训练成考试的机器,而不是真正地学习知识、了解语文、了解阅读、写作等内容。因此,需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思想,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自主性

小学生需要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多认识字,多了解语文知识,对于自己的写作和其他方面的提高都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扬下去,更为了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就需要教育部门做出努力,改变现在的这种应试教育思想,并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阅读,增加阅读的数量,引导学生从简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写作,不要一味地在作文书上抄写等。如此日复一日,相信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2篇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功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也必然发展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人,塑造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

教学即创造,课堂教学是创造艺术。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引导学生以“有限”课堂为发端,发展“无限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语文真正站起来,活起来。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10种境界:

1.浸透教育爱、师爱。

缺乏爱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有爱才有智慧,有爱才有灵性,有爱才有活力。

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至爱要渗透到内心深处,博爱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最好的爱莫过于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呈潜藏状态,这些学生的心里同样蕴藏着思维潜能,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爱和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皇帝的新装》。一位同学回答“故事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谎言”的问题,说了一半,忽然讲不出来了,其他同学“刷”地都举手抢答,我亲切地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请等他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是师爱。在60次时钟的“嘀嗒”声中,终于爆出了思维的火花:这位同学不仅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而且讲得很精彩。课后有人提醒我说:“你当着800位听课老师的面,说孩子一定能答出来,万一答不出来,你怎么下台?真为你捏把汗。”我说,这是基于我平时对这位学生语文水平、思维能力的了解,我是成竹在胸,即使冒点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值得。这叫“有失有得”。

2.蕴含丰富多彩。

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文本的文化含量,使课堂教学的蕴含充实而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充实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更加厚重;充实丰富,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有时,简单的几个步骤却使得教学越发灵动;充实丰富,也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与时髦。有时,最朴素最古老的方法也能使教学效果不同凡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辩证法。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文章表面的意思孩子一读就懂,看不出内涵的深意和高明的表达技巧。按照一般的教法,就像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我教《一双手》先后设计了三个情境。使课堂丰富起来。

情境一:抓外部特征。用老松木喻文中主人公张迎善的手的主要特征:粗一老一硬一干一色深一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手指是如何的“粗”,如何的“干”,从而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这样的感受,一定要比单纯的抽象概括丰富得多,细腻得多。

情境二:妙用一把尺子。讲张迎善的手“大”,作者用了长、宽、厚的一组数字,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数字的作用之后,我设计了比手大小的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宽、厚,与张迎善的“大”手作比较。这个体味“大”的过程,把学生从惯常的概括之中拉回来,让他们认识到简单的概括不能使事物丰满,只有具体、具象,才能丰满。通过量自己的手,使一个看来非常空泛的“大”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显露了文中用字的精妙。

情境三:咀嚼一个“裹”宇。我引导学生从“裹”字体会张迎善的手大。我对学生说:“同桌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体会一下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

学生说:“裹不起来。”“突出了手的大。”

我问:“可不可以把‘裹’字换成‘包’字?”

有个学生说:“不能,因为‘裹’字前面有‘紧紧’二字,‘裹’在这里不仅表示手大,还表示力气大和热情,用‘包’字就失去了这些含义。”师生对“裹”字的探讨,与作者不谋而合。

这里用的是从直观读出具象的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还原“裹”、“紧紧”这些平凡词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这便是使课堂教学充实丰富起来的关键:从课文中拎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然后布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与情味,而不是那种泯灭印象的概括。这里隐含着通常所说的由过程走向结果的理念。三个情境把白开水烧得沸腾起来,丰富起来。课堂应当追求这样的教学效应。

3.知情意行完美统一。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3篇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境界,这境界便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把握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以及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理想追求,大体可套用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的语文。自然境界是一种认识混沌,行为放任的境界。教师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没有确切的认识,没有明确的主张,当然也没有教学的理想追求。教师职业只是谋生的饭碗,工作但求过得去,有时尽管也表现出对素质教育的拥护,对课程改革的赞许,对流行教育用语的拾用,但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反思。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功利的语文。功利境界是一种认识明确,追求实用,讲究实际的境界。教师对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视,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逐步熟练使用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能裕如地应付各类考试。语文教学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常被肢解为一个个考点、一道道训练题,细致的练习与繁复的考试填平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也消解了阅读与写作带给人们的美感与乐趣。工具理性凸显,价值理性失落。

道德境界的语文。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言文字,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是“人”;如果说功利境界中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文知识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它于人们生活中的有用性,那么,道德境界中的语文教学更明确地认为语文知识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凭借,语文只是人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能否自如地使用语言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入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人的情感的陶冶与精神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由知识传授走向道德观念的灌输,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道德境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境界的应然并不能脱离功利境界的实然。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4篇

全书共四大板块,即《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和《我的教学语录》。王崧舟老师把自己的从教经历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个五年,算是“崭露头角”的五年,被评为绍兴市教坛新秀,被任命为上虞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上虞市百官小学副校长;第二个阶段是“孤独沉潜”的五年,埋头教书,埋头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一鸣惊人”阶段,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声名远播;第四个阶段叫做“开创流派”阶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并在中国小语界扯起了“诗意语文”这面大旗。

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实用,很管用。如情境填空法,他举了个例子,于永正先生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谁来说一说。

生: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学生面有难色,想坐下去)

好,到这个地方,你就得打住了,你不能再往下看了,你要做情境填空了。假如你是于永正先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境,你怎么办?你带着这样的想法看那个实录和光盘,你缺什么就补什么。这招很管用。我们来看于永正先生怎么做: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很重要。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我看这个就是。但叫我上呢,叫我来个应急处理呢,我肯定到不了这个层次。这么一比,就比出差距来了。什么叫大师,什么是庸师,这不明白着吗?接着看:

生:(想了一会儿)课文一共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好,赶紧打住,你别看了,情境填空,你什麽反应?在这里定格,你想:如果是我,该怎么反应?看实录最怕无所用心、一泻千里啊!看于永正先生: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就可以少说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这就是大师级的人物啊,他怎么跟孩子进行对话的,这个就是情境填空法。机智、通变、智慧,就是这样炼出来的。

还有实录还原法、微格解剖法、课感积淀法,都很实用,很管用。

王崧舟老师还认为语文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比如,读流行的书,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不流行的书,如汪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入世的书,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出世的书,如六祖慧能的《坛经》、南怀瑾的《如何修证佛法》、索甲仁波切的《生死书》;教育类的书,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和《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田正平的《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石中英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非教育类的,如范曾的《吟赏风雅》、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语文课程类的,如王尚文的《语感论》、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非语文专业的,如兰色姆的《新批评》、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学术类的,如朱光潜的《诗论》、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国学经典类的,如王阳明的《传习录》、熊十力的《体用论》、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西方经典的书,如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汉默顿的《思想的盛宴》。等等等等。王崧舟老师始终觉得,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读书,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人对待职业、对待自己的人生大概有着这样四种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功利境界,我通过教书、通过上课来挣钱,这是功利境界。第二重境界叫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归结到一个词语,叫“责任”,很多优秀的老师,很多有理想的老师,就处在这样的道德境界中,他们为了教育、为了事业、为了孩子,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教书育人。第三重境界叫科学境界,这个时候,你不是为他人活着,你是为学问活着。科学境界,使你在职业中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了做学问的趣味。第四重境界叫生命境界,在这个境界,你会迎来一次次生命与生命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美丽邂逅,到这个时候,你不是在上课,你是在享受上课。

王崧舟老师认为教师要练的第一个真功夫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不外乎这样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作者崇拜”姿态,第二种是“读者崇拜”姿态,第三种是“文本崇拜”姿态。三种姿态各有利弊,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且在具体的文本细读实践中,三种姿态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和影响。

第三大板块“我的语文实践”实录了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二泉映月》、《两小儿辩日》、《鱼游到了纸上》和《慈母情深》的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5篇

一、要熟悉课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少的情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熟悉课本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背下来。优秀的范文都是经过时间的甄选,脍炙人口,文质兼美,是进行写作积累的好素材。不但要求熟背,而且要反复研读,总结心得,获得写作经验。在教学中,名言警句,优美的语段,可以要求学生熟记。并且在班上举行我爱记名句的比赛活动,交流心得,共同鉴赏积累。天长日久,自然会有很多收获。这样,学生通过熟读背诵,既丰富了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要适当设疑点拨,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提炼作品的重点、难点、亮点,给学生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认真咀嚼,仔细品读,才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结构,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比如,在教学鲁迅《社戏》这篇文章时,先设问:鲁迅童年到赵庄看戏前后心情有何变化?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在组织学生阅读、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点拨: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开始写不乐是为了下文看戏之乐做铺垫。这样的设问点拨不仅对学生全面的理解作品起到催化作用,还能使学生对作品的艺术技巧有所领悟,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

三、要把握作品艺术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在教学时,教师要能够把作品优美的艺术意境与学生的思想、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在作品和学生之间搭起桥梁,让学生心系作品的一事一物,一景一情,使学生心灵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力,开启写作的悟性。美学大师宗白华说:“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五种境界,逐步推进。人生需要升华。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作品中体会出美好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艺术鉴赏力,提高学生写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

四、要善于捕捉写作契机,提高学生的动笔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6篇

一、发现——诗韵语文课境

这里的“诗韵”,就是建构出如诗般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和情境,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和学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阅读、吟颂、体验、感悟和创造性理解时所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这种语文教学的境界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境界,是一种理想的,洋溢着情感、想象、浪漫的境界,是超越课本、教室而弥散于师生们全部生活时空的诗韵语文生活世界,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建构和创造“意义”,寻求精神家园,以求得人格成长和生命发展的境界。

语文教学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内在素养,可若不在富有诗韵的情境于意境中进行,就会成为机械操作;语文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家园,可若不在富有诗韵的心灵感触中进行,就是裸的思想灌输。工具与人文的诗韵交融,才能建构理想的语文诗韵课境。

二、寻找——诗韵语文素材

建构人文诗韵的课堂意境,离不开充满诗韵的教材,也离不开教师诗韵地把握教材。

诗韵教材,需要教师以独到的教材把握能力,深厚的语文素养挖掘出语文的“诗路”,以清新明快的教学思路带动丰富深厚的人文气息,追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美感。这里的“诗路”是教学的立足点,即教材内容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也是师生对话的胶着点,思维碰撞的触发点,课堂智慧的萌生点,内心情感的交融点,新的生命活力的创生点、发展点。一言以蔽之,就是那些针对文本而言最具有刺激性、新奇性、发展性的问题,就是那些最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激情和才智去完成的学习任务。

三、思索——诗韵教学语言

汉语是一种诗性语言,入选教材的课文更是诗性语言。诗韵的语文课境,要求教师要有诗韵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诗性语言艺术常常表现在导语、讲述和结语上,也表现在插言、碎语上。孙建锋老师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上课伊始,他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树叶,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位上画,孙老师在一边独白:“一只只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自由的‘舞蹈’,一个个‘舞蹈造型’——一片片叶子布满黑板,这仅仅是一片片叶子在展现?不,这是一扇扇心灵在舒展,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片叶子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样的导入宛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后引导学生诵读、对话,学生妙语连珠,富有诗意,最后教师激情小结:“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棵树一定很美;如果每一个同学都很美,这个班级一定美;如果每一个人都很美,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有希望!”教师的总结短小精练,诗性语言的跳跃中有一种直接进入心灵的力量,留下无穷韵味。教师不仅自己运用美读、描述等方法来感性地展现课文内容,还要点拨、引导学生将课文语言形象化、情感化,三言两语,使学生豁然开朗,妙思联翩。

四、行动——诗韵教学方式

建构课堂的诗韵境界,必须顺应儿童发展天性,体现“生本”理念,以趣味化、感性化的方法,创造出“诗趣”。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俯身以学生的思维来考量教学;具备真正的童年意识,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课程资源;具备真正的创造意识,活化教材,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文本对话,诗韵地构建自己的理解和意义。

语文是感性的,必须从感性活动入手,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语文味”和语文的诗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感知、感觉、感动、感悟、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心理,对文本中具体的审美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和拥抱,同时驱动理性心理因素——思维、推理、判断等也进行活动,这样,感性和理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完全融合的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老师要深味语文教学诗韵境界的真义,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诗意的教学语言、多媒体课件以及巧妙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发挥以学生为主导的主体性,让学生满怀着情感地进行诵读、体验、创造性想象和写作等多种方法,与学生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教学诗韵境界。

五、还本诗韵生活原生状态

“人,诗韵于生活,诗韵的栖息在生活原生状态。”人总在不断尝试超越现有生活近况,提升今日存在价值,追求更有意义、更符合内心需求的进步生活。构建诗韵的课堂意境,必须把课堂教学生活化,把生活“课堂化”,建构“心中的乌托邦”。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 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我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7课《天上的街市》为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要求语文老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在备课时,除了单一的借助教材和教师用书外,还要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以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然后进行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全诗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而新诗的教学,初一的学生完全没有知识基础。有关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重音、颤音、强调词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还是个盲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接触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领悟其特点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我用故事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从网上下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将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吸引到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同时起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的作用。“故事的结局怎样?那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结局是否一样呢?”老师的提问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启发想象

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具有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在《天上的街市》朗读教学中我首先是配乐《星空》钢琴曲,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然后学生自由轻声朗读,体会这首诗的语气、语调和理想世界的情态。再播放flash朗读视频,听读课文录音,同时要求学生①注意这首诗的语气、语调和语速,②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最后又让学生齐读。

《天上的街市》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悉心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从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启发联想和想象去构建诗作的艺术世界。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天上的街市》的教学重点不仅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诗中所描绘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更要通过领悟诗歌意境,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诗歌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中,我运用flash软件制作好的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研讨、欣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理解作品的主旨。在《天上的街市》的品味欣赏教学环节中,我设置了五个探究问题,同时还穿插播放该诗的写作背景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也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品味欣赏中我还专门设计了两道与之相关的课内链接练笔和两道课外提高练笔作业,让学生充分体悟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及其作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这首诗萦绕着凄美的光环,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给它配上了相同意境的音乐《天上的街市》和《星空》钢琴曲,让这种似真似幻的世界显得更加的缥缈,从而衬托出黑暗、贫困、悲苦的社会现实,传达诗人不满的心声,诗歌难点的突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上的街市》是一曲清朗隽美的夜光曲。诗作意境优美,诗情深沉,画意含蓄。诗人憧憬天上的街市实际上就是憧憬自己幸福的理想境界。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这正是诗人浪漫主义的才情。这首诗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特别是有flash课件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紧跟上老师的步伐,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认真思考,有些见解还很有创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有现代教育技术加盟的语文教学活动,更能拓宽学生视野、更能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步伐,使语文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参考文献:

[1]《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整体素质》 《广西教育》2011年22期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8篇

一、有痕语文,现实世界

在教朱自清的《春》的时候,笔者忽然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年让学生背诵课文,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我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讲,学生在背诵课文的时候,首先背的是一个现实世界,而这个现实世界还有两层含义:一是纯粹的文字,他们只是将朱自清的《春》这段文字,通过自己的信息加工形成一段记忆而已;二是文字所描述的春,于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样的文字,就在学生的大脑中构造出一幅春的景象。此时,这段文字在学生大脑中构建出来的表象可以说是一种写实的情境,这就是描述春的景象,描述书中的孩子在春天里的嬉戏情形。

于是进一步,下次学生写关于春的文字的时候,就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受这些文字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笔下构建出类似的春的情景出来。这是学生从课文的文字中领悟的现实世界在自己笔下的延伸。

从现实世界构建对语文及语文学习的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追求无痕语文并不忽视有痕语文这一基础,反而要重视这一基础,以使其能够为无痕语文境界的达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无痕语文,意义世界

李凤老师的无痕语文所追求的有意义世界的成分。正如李老师自己所说,“‘无痕’语文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其中有孔庄的“不言之教”,也有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亦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要协调心灵,形成性格力量”。其实在笔者看来,无痕语文所追求的“无痕”的境界,是为了让学生在有痕语文理解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超越事物层面而直抵内心的一种意义世界。这其中既需要关注师生之间那种无教育之痕的关系构建,也需要关注学生在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无文本的意义构建。

在读《春》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什么?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结合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意”,去想象自己所理解的春,去想象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世界。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冒出这样的观点,朱自清的春意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太遥远,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无趣,更多的是压力,还有学生说感觉自己承担的是无意义的压力。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其实在成人世界尤其是在老师的眼中,应试所导致的对学生学习的极致追求,确实并无太多益处,而且会破坏语文学习的意境。此时教师怎么办?笔者以为最大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有意义,同时又不影响他们应试能力的培养。譬如当下的中考作文写作,常常有求“意”的追求,于是在《春》一文的学习中,不妨引入孔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以让学生感受古之孔子与今之朱自清各自所追求的意义世界。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可以悟得孔子的志趣“吾与点也”,也可以更深刻地悟得朱自清的自然之趣,譬如上面第一点所引用的《春》的一文的第三段。

学生又会在什么情境下关注到这些?毕竟他们只是初中生,构建纯粹的意义世界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刻意给出这么一个意义世界,那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因此,引导学生思考意义世界的过程亦应当是无痕的。这就需要师生关系构建中的另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让学生“用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学生)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

三、有痕为阶,无痕为境

有与无之间的辩证关系十分有趣,文学世界里关于有与无的比喻也非常多。以“痕”为关键词来看初中语文教学,看课堂上的有痕与无痕,显然可以构建出有痕为阶、无痕为境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师 角色 效率

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那么,就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其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如果他的老师以所教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

一、人格效应与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思想水平与教育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教师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0篇

一、激感因素要符合语文规律

作者无论写景、叙事、抒情,总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感彩。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演化为文字,通过语言文字传递感情。因此,要激发语文情感因素,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必须遵循语文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引领学生进入境界,使教师、学生、文本直接对话,使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作者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才能“始以亲”“悟其神”。

1. 创设情境,想象入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语言亲切,情感真挚强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入情。例如,学习《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题材背景与今天相距较远,学生感到陌生,不易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的歌曲,悲壮、缠绵、激越的旋律,仿佛把学生带进了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这时,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后回答: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 “九·一八”事变后,大举侵略我中国,关东的广茅原野被侵占,已十周年之久。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关东广大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是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借助在平时电影、电视已积累的一些战争场面的画面,通过回忆想象,用语言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和战后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的悲惨情景。此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披文入情,准确把握好情感基调,学生情感油然而生,自然入境、自然流露,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人民的同情的情感被激活了,不吐不快的感觉使学生此时的表达、朗读情真意切,情感脉膊与作者一起跳动,热血与作者一起沸腾,心灵相通,交汇融合,情感共鸣,进入共振之境,达到激发真情实感的目的。

2. 理解关键,学中动情

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内心世界情感的流露。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就要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旨趣,潜心挖掘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指导学生去品评玩味,揣摩隐藏在文字外衣下的底蕴。

例如,学习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仅用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是不够的,在创设情景中,应紧紧抓住诗中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诗的内容和意旨。不仅引导学生理解字面的意思,而且在理解诗句后再启发学生理解其中想象和联想的思路及意境。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思路和意境的思考,理解了关键之处,学生的情感就会由情境中的感性生成上升为理解后的理性认识,这样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心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过程。

3. 环境描写,以情融情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无论在记叙文还是小说,都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中心等。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必须紧扣课文中提供的特定环境,因为人物的思想情感往往是通过这一特定的环境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就可抓住末尾中的句子:“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从文课内容来看,那夜的戏并不精彩,那夜的豆也并非美味,那为什么令“我”怀念呢?我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那夜的豆真的好吃,戏真的好看吗?“那夜”的后面为什么要加上“似”呢?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经过点拔、引导和深入的思考,同学们明确了作者的用意:“我”真正怀念的是童年时代的“乐土”——平桥村的双喜等一群农家的孩子,他们天真纯朴、热情好客,“我”童年时和他们一起放牛、钓虾,一起玩耍、嬉戏,彼此亲密无间,结下深厚的情谊,就连长辈大人们也把“我”敬为上宾。这里不但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有月下平桥内泊着的船、碧绿的豆麦田地,有河底水草发散出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有赵庄水乡下独特的戏台、宛转悠扬的笛声;还有一群聪明、机灵、无私、真诚、热情、善良的农家小朋友。心之所系,情之所牵,即使光阴流逝,时过景迁,但童年那美好的生活情景犹如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令人怀念。

二、激感因素关键在教师

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具有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但为什么学生对语文课会感到枯燥乏味呢?问题的症结在于忽略了情感因素的作用,以致把活生生的课文教死了。其实,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知识的传授,还有情感交流。教学活动是在知情两条线相互制约下完成的。良好的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只有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激情。因此,激发语文的情感因素,关键在教师。

首先,教师要进入角色。所谓教育者必先爱教育。教师只有深入钻研课文,受到课文的启迪和感染,感情才会与作者情感共鸣,自然感情投入,进入角色。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犹如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声色俱厉,震慑敌人,鼓舞人心的力量。虽不重分析,但师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善于以情激情,在情感的感染下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境界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所谓“境界”,指对某事的规律性或价值性的一种觉悟及实践程度。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要让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应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知识能力境界,二是激活思维境界,三是文化浸润境界。

1. 知识能力境界

就知识能力境界而言,所谓知识,根据认知方式和信息组织方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包含描述英语语言系统中各种用法规则和规律的语法知识以及通过符号再现的词汇读音、拼写、用法阐释和相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指借助所学的英语词汇、语言规则、文化信息等知识,以英语为媒介来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各类问题时所需的条件、方法、步骤、策略等信息。所谓交际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策略能力。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境界,就是通过教学,将知识和策略以一种综合的方式纳入语言运用的整体框架,以达到自动化运用的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关注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如语言知识呈现的策略、相关知识联结比较的策略,类化和精加工策略,巩固复习和知识生成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网络化、实践化的智慧世界。d如果将英语文本比作一幢建筑,那么体裁是框架,句法是梁柱,词汇是建材,语法是粉刷,修辞表达是装潢。因此,教学时首先要依据文本的语篇特征、体裁特点,教会学生不同体裁的阅读技巧,讲授其特有的句法表达特点,剖析影响深层理解的长难句,把握作者的言外之意,更好地掌握文本内涵。其次,要帮助学生辨别常用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差异,相近词汇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的得体性和可接受性;还要为学生提供陈述性知识保持、激活和提取的策略。同时,设计变式练习及问题情境,以任务型活动为载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选用鲜活的例子,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口头及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从静态知识到动态技能的转化,最终提高学生欣赏文本深层内涵,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 激活思维境界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二个境界为激活思维境界。其实,课堂学习过程恰似一个“带密码的保险箱”,破解“密码”,就在于理解课堂、透视课堂,从课堂教学的诸多现象中探索学生英语思维的本质规律,从学生的各种表现中捕捉学生思维的轨迹。要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中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设计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抓住以下个点:教学程序的调控点、衔接点;学生理解的疑难点;学生思维的拐点;中西文化的差异点;语言运用中的易混点;练习测试的失分点;学生情感体验、语篇内涵的转折点;德育渗透的升华点。

激活思维境界还要注重创设活跃学生思维的外部环境,重视课堂激趣与激励,把握课堂节律,排除学生情感屏障和语言焦虑,维持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构建主动学习的快乐课堂。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教师要善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应镶嵌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尤其要抓住以下几个节点:在答题思路的短路点,启发学生思维方向;在相关知识的拓展点,引发头脑风暴,培植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在学科知识的疑难点,诱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连接点,拓宽学生思维的广阔度;在情感升华的触发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在词汇句式的易混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慎密度;在变式复练的变化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表现出色,答问有创新点时,更应及时给予激励,以培育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课堂教学才有深度。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2篇

认识她的同行都很喜欢她,敬佩她,信服她。说她博学、睿智,与她交谈,听她讲学,每次,都会带给你一种快乐的享受和顿悟的酣畅;说她率真、坦诚,向她求助,请她指导,每次,从她那里,都会收获心的温暖、情的丰盈;说她温婉细腻又谦和,娇小的身躯里蕴含着难以估测的正能量,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与柔情。

说她的课,总是别具一格、独辟蹊径——设计精致灵动,言语活泼清新,透出独特的魅力,风采迷人。

教《北风和小鱼》,她说,低年级的小娃娃,可不可以不急于说“我们应该怎么做”,不急于说“其实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一个好玩的故事,让孩子好好地读读,好好地写字。于是,她领着孩子走近“呼呼的”北风,想象北风“吹一吹”的得意,有滋有味地读出小鱼“就不怕”的勇敢和“捉迷藏”的快乐,感受北风“哪里知道”背后的可笑……

教《螳螂捕蝉》,她觉得六年级学生对文章揭示的道理比较容易把握。于是,她就引导学生在疏通课文、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主动思考、质疑,点拨他们比较、分析,去发现文章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同样的‘劝’,为什么大臣们失败了,而少年却能劝说成功?”“其中的‘巧妙’到底有哪些?”让学生在似乎已明白的地方生发疑惑、感受乐趣。当学生“心愤口悱”时,她创设情境,自演书中“少年”,引导学生走进语境,与“少年”对话,或夸赞、或诘问,与同伴讨论,或补充,或争辩……那一段段恍然大悟后的兴奋和精彩表达,让课堂熠熠生辉。

她的学生更是亲近她,信赖她,爱她,爱上她的课。

她的课,学生谁都可以随时打出“?”的手势,向同学、向老师质疑、发问,态度谦诚,言辞恳切。

她的课,学生都能注意倾听同伴在小组、在全班的发言,并落落大方地对同伴说,“我同意——”“我补充——”“我反驳——”“我想追问——”一个个放言高论、侃侃而谈。

她的课,常常留有许多“同伴阅读”的自由时光。阅读期间,孩子可以自由阅读,自由走动,自由交谈……课堂似乎成了图书馆、聊天室,有困惑时的凝神静思,有切磋时的悄声细语,有分享成功的窃窃笑声。

在这样的课堂中,她喜欢漫步在学生中间,时而颔首微笑,时而摸摸学生头,拍拍学生小手,时而俯身贴近学生耳畔说几句悄悄话。上课时,学生兴致勃勃地与她在一起,走进文本,感受海风的猛烈、“芦笛”声的悠扬,沉浸在“茉莉”的幽香中接受爱的熏陶,欣赏“姥姥剪纸”的神奇,赞叹“世界多美”,品味母语的魅力;与她相携,兴致勃勃地步入孔子、王维、李白、杜甫、苏格拉底、高尔基的文苑里,采集瑰宝,汲取智慧。她的课,一课一个特色,一课课都充溢着“自由”和“快乐”。

众所周知,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潜思、遐想,最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和健全的个性、人格。可以说,刘红的课正从根本上把传统的强调“规矩与限制”的沉闷课堂,学生“最怕”“最累”的课堂,变为“好玩”的、“问题解决”的、“学生自己”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语文课堂。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跳动着创新思想,闪耀着智慧灵光,弥漫着自由之花的芬芳。

显然,刘红老师在课堂中追求的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理想境界。为了这一有意义的追求,20多年来,她不懈地实践研究,探索前行。

初春时分,秦淮河畔,在明亮的茶室里,我听刘红讲她的教学故事,她在我对面坐着,典雅、矜持,孩子般乌黑清澈的眼睛扑闪闪地望着我。她身后映着水仙、文竹的碧绿,嫣红的君子兰灼灼含笑,暗香浮动。

1987年,18岁的刘红师范毕业,走进蜚声大江南北的夫子庙小学。娃娃脸,短秀发,爱笑好动,在同事眼中还是个大孩子。孩子最懂孩子的心,她要把语文课上成“好玩”的课。课堂上,她为学生朗读课文,表演课文,狡猾的狐狸、凶狠的大灰狼、可怜的小山羊,她演得惟妙惟肖。学生总是兴奋地跟着读、学着读。她创编故事讲给学生听。她的故事,总是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于是,每一节课,学生都带着思考,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带着新的想象、新的憧憬,期盼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她的学生由此越来越喜欢她,喜欢语文课。

1998年,她鲜明地提出必须将教学中束缚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规矩和限制”彻底打破,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2002年,面对全市语文同行,她做了《语文课堂,孩子们的世界》专题报告,进一步提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语文课上享受自由,研究问题,体验成功。她的“好玩”的语文课,从本质上逐步成了真正的“学生的语文”课。

2004年,课程与教学研究返魅了,各色旗帜上书写着经典与现代,迎风招展、璀璨夺目。刘红,追寻孔子,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着自己语文教育的根。她研读《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研究探索,她提出了“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主张。她说,要把学生都带到“乐学境界”里,让他们都成为“乐之者”。为此,明天,她将执着前行。

我饶有兴趣地听着,从她动情的叙述中,我分明感到有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这是一颗赤子之心,充溢着对语文教育、对儿童本身的关怀,促使我悉心体悟内隐于她精彩故事背后的教学理念、策略和彰显出的教育价值。

刘红提出的“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主张,既立足现实,着力探寻解决当下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路径,又立意高远,追求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价值,追求自然、自由、快乐的体验生命,拥有一份欣赏美、追求美的生命情怀。

教育的核心是儿童。“追求乐学境界”的语文教学有着鲜明的儿童立场。为了儿童成长的需要,营造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学境界是其出发点;认同儿童学习母语的潜能,尊重儿童学习发展的权利,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其核心理念;遵循儿童学习发展规律,创设乐学环境、行动路线、乐学标识,与儿童贴近,倾听对话,着力让“每一个”都成为“乐之者”是其基本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自身的、身边的快乐和幸福并逐步拓展到关注长远的、集体的、人类的快乐和幸福,不断自我超越、生命焕发光彩是其理想归宿。刘红对语文教学“乐学境界”的追求意味着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扬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大多是经过岁月淘洗的古老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教育儿童必须从文化经典中汲取教育智慧,刘红“追求乐学境界”的教学主张,重视“儿童”“学习”“课程”“激励”和“快乐”的基本理念,“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等教学方法,“切问”“近思”“明辨”“践行”的学习路径,无不闪耀着孔子教育思想的睿智光辉。

刘红这一教学主张又是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应对、探索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时代印记。她强调,必须把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致力于东方和西方、现代与传统的融通合一,凸显“本土行动、国际视野”。为此,她不仅对儒家经典狠下“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功夫,又博览洛克、卢梭、斯宾塞等外国教育大师的论述,学习研究,采撷整合,不断探索真理。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3篇

“语文味”在十余年的研究探索中,注重结构的系统性,在本体论、实践论、工具论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基本形成了较为严密的整体系统。

一、本体论层次研究

本体论,即哲学基础层次,主要研究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用一定的哲学原理来解释和规定一种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它是教育研究的理论之源泉。

“语文味”概念最早提出,就是对语文学科本体和课堂形成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对日益被异化的语文学科本体的坚守。因此对“语文味”研究,必然离不开本体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学术概念嬗变

2001年12月4日,程少堂应邀出席第四届(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他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里,第一次给“语文味”下定义:“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该定义强调“语文味”要教学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之目的。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质和本体特征。但这个定义诚如孙绍振教授所说“有一些现实的针对性,也有一些历史深度,但还只是一个外延定义”,还没有能揭示语文味的实质内涵。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到2003年下半年,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重新定义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这一定义,已逐步从外延深入到内涵的层次,指出了“语文味”产生的基础、途径、目标和价值,用“四个和谐统一”把“语文味”构成了一个整体,“极大丰富了传统意义上对语文概念的二元认识论,它打通了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大大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被认为是语文教育本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机智延伸”。

2007年,程少堂把“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把“语文味”进一步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1)教学思想:“返璞归真以臻美境”;(2)教学前提:“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生命体验”;(3)教学宗旨: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激发语文兴趣;(4)教学手段:“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5)教学特点:“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6)教学本质:“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最近,程少堂受到汪潮教授《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的启发,将“语文味”定义微调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其中的变动有二:一是将2007年定义中的“宗旨”一句,和“前提”一句互换位置,同时将“宗旨”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到前面,更显思维的逻辑性;二是将汪潮教授的“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一精辟见解,正式吸收到定义中来。

综上所述,“语文味”的研究者对“语文味”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修正的过程,主要揭示语文教育的本体意义。

2.“语文味”研究内涵升华

从“语文味”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味”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流派的存在,表达了倡导者对语文教学理想的追求。事实上,程少堂正是试图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2010年程少堂提出“文人语文”的概念,标志着“语文味”的研究正式深入到美学领域,研究的内涵得以升华。

程少堂给“文人语文”的初步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这一定义,显然受到“文人画”的定义的启发和影响。它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同时程少堂还将“文人语文”通俗解释为:“是一种表现性教学,主张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教学过程,把语文课当成艺术作品一样打造。只有通过‘文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教学出我们心中的‘语文味’。其他方式教学出的也可能是‘语文味’,但不是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是一种教学境界。”

由此,他将“语文味”和“文人语文”视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话语中最核心的概念, 将“教学境界”看做第三个基本词汇。他认为:所谓教学境界,就是教学意境,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内容等等之间的和谐统一(而非“四张皮”),就是师生(主要是教师)的主观情感(意,即生命体验)和所教学的课文中思想情感等客观之“象”融为一体。这样主客观融为一体的教学,就是有境界的教学,就是有意境的教学,就是从“以情融情”到“以情冶情”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表现(而非再现)性教学。这是“文人语文”的本质与核心。

由“教学境界”,又生发出“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概念。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学术报告。其中阐释了“三个世界”:世界Ⅰ――客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Ⅱ――主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Ⅲ――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倡导的教学,属于主客观统一的教学,即强调语文教学面对的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象”,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意”。意与象的结合,就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语文味”也正是这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意境之美。“语文味”教学主张一堂语文课的主题,不应仅仅从文本中来(当然文本是基础),也不应该只是从执教者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程少堂认为,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界Ⅰ是再现型教学(类似古人“我注六经”),属于匠人语文,是“冷美学”;世界Ⅲ则是表现型教学(类似“六经注我”),属于“文人语文”(“文人语文”不是培养文人的教学),是执教者将生命体验和文本融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热美学”。

由“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又生发出“生命体验”这个概念。程少堂认为,生命体验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是一种注入生命意识的经验,它将人类的经验与个体的生命联系起来,引领人不断地去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就能真正做到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伤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将只见“心眼”的语文教学,变成能见“心事”的语文教学。

由于“生命体验”是极个性化的,所以程少堂又强调“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必然是有意无意浸润了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及文化色彩的解读,必然有“文化浸润”(或曰“文化眼光”),而“文化浸润”正是语文教学“理趣”的一个来源,是“语文味”的表现之一。因而“语文味”又可视为“文化语文”。

由于“理趣”需要“哲学导引”,因此提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如此,充满“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前提下,通过‘哲学导引’下的‘意理阐发’,课堂上师生就会共生互享‘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在这里,语文教学就进入逍遥游状态,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程少堂就这样由“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两个核心概念,提出“教学境界”第三基本词汇,再由此演绎出“语文教学三个世界”(三个层次)“生命体验”“个性化解读”“文化浸润”“哲学导引”等诸多概念,构建了“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的话语体系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语文味”的内涵和本质。据此,“语文味”研究者,在本体论层面,已通过一系列哲学和美学原理,阐释了“语文味”理念或“语文味”流派的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等,为实践论层面的教育原则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论层面研究

实践论,即教育原则层面研究。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制定的此一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原理,是一种以实践为目的的亚理论形态。

语文味研究起始至今,在本体论层面研究的同时,展开了实践论层面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渗透教育原则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的“师生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等要素中,渗透了“语文味”的整体性、主观性、文化性等教育原则。在“语文味”研究前期,程少堂老师就如何教出“语文味”,提出了三个基本着力点: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尤其是不具有潜在的“语文味”元素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其次,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第三,提升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关键。这三个基本着力点,分别从教学本体、教学目标、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原则要求,不妨概括为“语文味”教学的本体原则、目标原则、个性原则。本人在“语文味”研究初期同样强调:提倡“语文味”,“就是要净化语文课堂”,“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荡”“就是要有美的震撼”。这些研究都是基于“语文味”核心理念,在实践论――教育原则层面展开。

2.“文人语文”的特征体现教育原则

随着“语文味”研究的深入,程少堂提出“人文语文”概念,并通过与“匠人语文”对比,概述了“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1)“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2)“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3)“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4)“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5)“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6)“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7)“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8)“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9)“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10)“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从上述十个区别或特征中,至少可概括为六个教育原则:表现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共享性原则、生命性原则。

程少堂在《呼唤“人文语文”》一文中,对“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和举证。如“文人语文”的“重表现”如何体现在语文课上,他认为,执教者在教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是,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重点。“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他以自己讲的《世说新语・咏雪》为例,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非照搬教材或教参)。

3.“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彰显教育原则

“文化观照”是“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其显著特色。但倡导和重视文化的渗透,并不意味着忽视或轻视语言训练。程少堂提出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恰好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点和起点,引导学生在欣赏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文化观照。“一语三文”,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语文教师不太重视文化积淀,也很难提升到文化高度。文化内涵往往渗透在文章或文学之中,需要教师自身的学识素养、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方能挖掘提升。程少堂将“一语三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彰显了“语言训练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他的“一语三文”模式的开放性(程少堂反对僵化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明确意图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或说“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味”教学主张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深入文本,提供语文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语文教学最终成为引导学生达到诗意栖居目标的桥梁。而“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彰显的教育原则,与“语文味”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三、工具论层面研究

工具论,即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教学方法是实施教育、贯彻教育原则的手段、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它最大的特点是操作性:操作内容的选择、操作要点的规定、操作技巧的掌握、操作程序的编排等。

由于“语文味”这一概念“作为典型的的民族美学话语,‘语文味’体现出中国传统重整体把握、重直觉感悟、和而不同和混沌模糊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具有模糊美学特征”。有人指责“语文味”不实用,无操作性,无可模仿性。其实“语文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它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语文教育研究寻找一个逻辑起点,一种思维方式。但“语文味”同时又是实践体系,而且首先是实践体系,“走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子”。程少堂对“语文味”概念的内涵、要素的揭示和完善,以及“文人语文”概念的提出,大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他自认为,他采取的“先实践后理论提升”的方法,和一般学者建构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可见,既然程少堂走的是实践的路子(不像许多专家做纯理论研究),就必然离不开工具论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教学手段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里提出“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获得。这里所提到“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应是“语文味”教学可操作性的主要手段。在运用中,程少堂对每一点又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比如“语言品味”,从语感的层面要求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来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来说,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和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的表达功能。要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经典课例中独特的教学艺术

在“语文味”研究过程中,作为语文教研员的程少堂,坚持“走实践的路线”,十余年来持续走进课堂,几乎每年都要上一堂内容不一,风格独特的公开课。从《荷花淀》开始,到《世说新语・咏雪》《你是我的同类》《诗经・子衿》《听陈蕾士的琴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离骚〉和〈逍遥游〉》《菜单》《沁园春・雪》《锦瑟》,几乎每堂课都会给听课者带来冲击,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的评点中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开设了《程少堂教学艺术论》选修课,他认为“程少堂的教学方法艺术,从方法体系的操作层面提炼出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表现形态,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这里面有他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他对语言独特的敏感,有打破规矩的创新。它具有独特性、技巧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是极具个性化的综合艺术”。

许教授从方法论(工具论)层面对其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幽默点染”“语言品味”情趣激发”“知识运用”五种方法艺术进行剖析评价,同时又结合课例对每种方法艺术的具体手段进行描述和再现。如“幽默点染”的方法艺术,有三个手段:(1)“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2)说好“废话”;(3)改变语言形式。而第二个手段“说好‘废话’”,又有“有准备的‘废话’”和“无准备的‘废话’”呈现。又如“语言品味”的方法艺术,具体有“揣摩”“辨析”“把玩”三种手段,而“把玩”又通过“变标题”“变‘点睛句’”“变句子顺序”三种方式来改变。

钱冰山老师探讨“语文味”教学流派何以被称之为“文化语文”,也结合《荷花淀》课例,论证了“通俗的文化形式导入”“深刻的文化主题贯穿”“细腻的文化语言品析”三种教学手段所具有的工具论特征。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4篇

语文教学最适宜开展情感教育,语文课本承载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伟大的作家及他们的经典作品提供给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也涉及很多的人文知识。学生喜欢的文章往往包含很多可以触及心灵的因素,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感染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我们应当关注其情感体验,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可与文本人物产生感情共鸣,心灵受到陶冶,并能使学生把自己生活、经历、感受融入作品。同时,教师要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进一步理解课文,升华思想感情。

二、置身真实情境,达到情感共鸣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通过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产生美感。而感官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精神愉悦,产生显著的审美效果。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激发了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意境,以情动情,通过表情范读、配乐朗诵等多种手段,提升语文教学美的境界。信息技术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单调呆板现象。信息技术蕴含超大信息量,使得阅读方式也由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图画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古诗《钱塘湖春行》的教学,教师在字面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欣赏古筝音乐伴奏下的朗读,再为学生播放春意盎然的画面,展示绿草如茵,莺歌燕舞,碧波荡漾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例如,《木兰诗》的教学,教师可播放影视剧《花木兰》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目的,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阅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作家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验悲欢离合,提高思想境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深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文章情感的感召,净化和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课外活动实现情感延伸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寓言教学;三重境界;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30-01

寓言是一种借助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哲理的文体,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苏教版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对寓言的教学,应该紧扣寓言的文体特点,从学生心理和认知需要出发,历经三重境界,穿越寓言的表层直抵内核,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第一境界:以学生立场,浸润幻真交融的寓言世界

寓言常常以故事为外壳,用看似怪诞的情节和不可思议的现象来揭示道理。因此,寓言教学应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幻想和真实情境的交融中,感知寓言的大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或直观演示,或角色扮演,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寓言的哲理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提炼出“勉强”一词,感受蜗牛将头伸出来时的吃力,强化学生对蜗牛内心痛苦的感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现在这只如此吃力的蜗牛,与之前的状态一样吗?学生迅速联系前两次描写蜗牛飞行的语句,在整合对比中感受蜗牛的变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蜗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顺势揭示寓言蕴含的哲理。

正是在步步为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沉入故事中,逐步体会故事的深刻内涵。面对着离奇失真的情节,教师不破坏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笃信心理,而是让学生的身心融入文本的内蕴中,从而悦纳寓言的道理。

二、第二境界:以作者立场,感知语言裹挟的鲜明主旨

寓言这种文体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教学的核心并不在于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体悟,而要将理解寓言的道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进入中年级之后,教师可以淡化对情节的感知,让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意蕴,从而理解作者言语表述的主旨。此为寓言教W的第二重境界。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教师没有着力引导学生对故事发展的情节进行感知,而是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再现人物的语言,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如,从“巴望”感受农夫内心的焦虑和迫不及待;从“终于”“筋疲力尽”感受到农夫绞尽脑汁,并为之付出巨大的辛劳。这些词语虽然与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却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状态。正是农夫的焦虑、急迫和过分的渴望,导致他失去理智,这正是“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的真正源头。

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描写人物的关键词语,穿越了文本表面的樊篱,洞察出故事最后结果的根源所在,使学生逐渐理解了作者想要展现的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第三境界:以辩证视角,探寻寓言故事的真相所在

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的心智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多维、全面地看待周围的现象,能够脱离成人的指导, 依照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来洞察这个世界。在这种状态下,寓言教学就应朝着第三重境界进发,探究寓言故事背后的真相。

如,在教学高年级寓言故事《螳螂捕蝉》时,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少年就能看到“螳螂捕蝉”的情境呢?于是,教师顺应着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这位少年给大王讲述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自然界中真的上演过这个故事,而且恰巧就被少年看到吗?”学生在深入细读故事之后,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应的核心语句:“谁来劝说,我就处死他。”“转了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并猜想道:其实少年早就在心中有故事想要讲述给吴王听,但由于吴王的“死命令”,他不能力劝,只能巧谏,所以借助这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进行劝说。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并不一定真实发生过,最起码绝不是少年口中所说“这两天看到”的。其实,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对感知这个寓言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少年的机警与智慧。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文本故事荒诞情节背后真相的探寻上,为学生进一步整合课文内容、体悟人物形象,尤其是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