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语文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指出:“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结晶记录和保存下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媒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记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

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很多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端正态度。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端正态度,积极致力于文言文的学习。其次,重视讲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讲读技巧。例如,对于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此文用词精准,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讲读技巧,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另外,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也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分别读文章的不同部分,来表现兰亭流觞曲水的清脆水声以及文章中深沉稳重的思想感情。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如今学生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语法习惯也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出入颇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晦涩难懂,不知所谓,渐渐产生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影视作品,可以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的电影,可以是介绍文言文写作背景的纪录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绍的小视频,通过影视作品的叙述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以所学文言文为主题的多种语文活动。如果是游记类型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地重游。参考作者的游览路线,将观景的心情进行古今对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结构写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成情景剧,以文言文形式演出来。可以改编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喜剧,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现代元素,如穿越,改编成多个历史事件的串烧剧。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探讨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过时,或者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进行考查。

3.强化字词句的学习以夯实基础

(1)明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的话,就能使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结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启发推测法、连环翻译法、合作探究法、“以旧带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①启发推测法是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抛弃传统的“串读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在一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②连环翻译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组织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把文章平均分给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向全班讲解负责段落的字词句,再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旧带新”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以旧知识的记忆来带动新知识的记忆,以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句进行系统的学习。

4.注重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字词之间的规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分析与整理,在不断地总结与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领会文言文中蕴含的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第2篇

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记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很多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端正态度。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端正态度,积极致力于文言文的学习。其次,重视讲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讲读技巧。例如,对于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此文用词精准,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讲读技巧,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另外,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也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分别读文章的不同部分,来表现兰亭流觞曲水的清脆水声以及文章中深沉稳重的思想感情。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如今学生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语法习惯也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出入颇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晦涩难懂,不知所谓,渐渐产生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影视作品,可以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的电影,可以是介绍文言文写作背景的纪录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绍的小视频,通过影视作品的叙述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以所学文言文为主题的多种语文活动。如果是游记类型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地重游。参考作者的游览路线,将观景的心情进行古今对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结构写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成情景剧,以文言文形式演出来。可以改编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喜剧,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现代元素,如穿越,改编成多个历史事件的串烧剧。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探讨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过时,或者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进行考查。

3.强化字词句的学习以夯实基础

(1)明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的话,就能使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结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启发推测法、连环翻译法、合作探究法“、以旧带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①启发推测法是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抛弃传统的“串读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在一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②连环翻译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组织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把文章平均分给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向全班讲解负责段落的字词句,再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④“以旧带新”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以旧知识的记忆来带动新知识的记忆,以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句进行系统的学习。

4.注重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24

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时往往缺乏一定的兴趣和动力,不过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韵味,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更加完整的学习汉语知识体系,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文言文虽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在考试中也有所涉及,但是部分教师教授学生文言文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应对考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重点考试内容为主,而忽视其他文言文的教学,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并且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体系不完整,无法充分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知识的价值与魅力体验。

其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落后,为强化学生的记忆,让他们死记硬背,逐字、逐词、逐句、逐段的翻译和记忆,模式比较僵硬,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只能运用到具体的课文中,而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到其他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缺乏实效性。

再次,课外实践活动缺乏,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其实文言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教师仅仅传授教材中的文言文,那么学生的知识视野将会受到限制,对其他文言文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较少。所以,教师应让学生阅读和学习一些课外文言文,辅助语文课程的学习和掌握。

二、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1.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课文,具有较高的鉴赏性与思想性,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文言文知识产生探索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比如,使用精彩的新课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课文情境,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意识,带领他们进入特殊的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认识与了解,让他们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时,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具体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不能让他们死记硬背,而且促使学生发现文言文知识的魅力,主动学习和背诵;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自学习惯,树立学习自信。

2.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氛围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可以从课堂教学着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与作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文言文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树立学生为主体地位,当学生遇到学习困惑和难题时,应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分析,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他们引入到具体的文言文意境中,让学生充分感悟和想象文言文中的情感表达、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同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时,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与生活体验,让他们感悟明理、亲近文本,而且还应注重课堂互动环节,以及学生在课下对文言文知识的复习与运用。

3. 认识到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过程中,距文言文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和语言环境年代较远,这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理解带来一定影响与阻碍,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感能力,可以运用熟读的方式,即为:高中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或引入特殊生动形象、情绪色样浓厚的具体情境,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同时,文言文阅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地位,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诵读,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学习,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言文,能够促使他们更好的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另外,教师需帮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概括、分析和研讨,使阅读时产生一气呵成、朗朗上口的感觉。

4. 着重讲解文言文的语法知识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过程中,其实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特别是在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练习,不过部分语文教师认为,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在讲解的时候难以吸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着重讲解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确立部分语法概念,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难点,学习语法知识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整理归纳好,传授给学生,或者是挑选一些课时,专门讲解文言文语法,包括常用的句法、表达方式、通假字和对话习惯等,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课下尝试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或讨论问题,通过实践运用,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文言文语法概念与知识,便于总结、记忆和运用。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效率

文言文作为我们人类语言长河中的一个产物,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产,因此,对于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的问题,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死机硬背、教师授课呆板等,故如何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成了现阶段教师所面临难题。

一、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习乐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做到“好之、乐之”,才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最为重要的心里成分,他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进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任务,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建立学生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或许知识来源于一个精彩的导语,或许来源于对于一个文字的解释,或许来源于对一段文字的把玩,又或是同书中作者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等。

如在讲述《荆轲刺秦王》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同学们分成话剧小组,帮助学生们把这这出话剧完成,通过在表演的过程中,荆轲、秦王、药师等主要角色中心里、语言、动作等使同学们能够更加的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现代气息的语言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不像想象中的那般难懂、无味。

文言文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难题,不仅使老师感到“有心无力”,更使学生犹如“万箭穿心”的痛苦。但是如果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就能够有教师的指导,那么学生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扶”的过程是必不可少而又至关重要的。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文言文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如句法、语法等,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与归纳,然后让学生自主的尝试理解教学内容,逐渐的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完成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然而,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低效、无序性一直教师的一块“心病”。因此,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成为了目前文言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由原先的“教师是中心,满堂灌”的模式向“学生是中心,自主学”的模式过渡,既教师应该把自己从课堂的讲桌中解放出来,把课堂让给学生;在文言文的具体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问题后,教师应该在提供必要指导的前提下,尽量鼓励学生去独立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情感能够到文言文的意境中去。

传统的课堂一般都是:“教师是授课主体”,这种模式在无形中给学生同教师之间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既师生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交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培养一种新形势的师生关系,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伙伴、朋友”的关系,比如:在讲解《岳阳楼记》等诗文韵律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一块将其编诵成一首优美的现代歌曲,通过学生和老师合作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能够很好的进行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很好的明确课文的含义和中心思想,授课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学们掌握。

三、培养阅读的习惯,课内外结合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讲功有限,习功无已。”在现代的语言环境下,对文言文的阅读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因此,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时刻注意语感的培养,而对于语感的培养中,阅读是最为快捷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讲,阅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应该认真、详细的讲解句法、句式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奠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应该有目的性的通过各种手段,如话剧表演、多媒体放映等,来创设出具有一定生动形象和情绪色彩的场景,然后在这种氛围下,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既然作为教学的教材,课内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力求与作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切实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二)课外阅读

要想真正的学好文言文,只单纯的掌握课内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殊不知课堂上的知识只有通过课外的“消化”,才能够得以真正的“吸收”。目前的新课改下,《语文读本》成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载体,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同步阅读课内教材的内容和课外《读本》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例如:教学《秋水》课程的时候,同时让学生阅读《庖丁解牛》,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其写作风格;教学《鸿门宴》课程的时候,同时阅读《亥下之围》,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能完整的了解到项羽的性格。此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在学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及时而耐心的解答。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实践,不断的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正如教育家陶行之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而我们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同样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课外阅读的补充等手段,使其拥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妙建烨.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J].教育科学,2012,(12):105-106..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75

一、引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翻译艰涩、语句不通、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提高文言文的若干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心理期待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能推动学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进而学有所获具体的办法包括: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文言文教学内容讲出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喜欢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可能源于一句名言的触动,也可能是受到文中人物的感染,还有可能是来源于一个有争议的字的解释等等不管是哪一方面,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或者着重让学生朗诵、背记,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或者从与文章有关的历史典故、神话寓言、成语故事出发来讲解等等,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从而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就可以从“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出发来导入新课,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多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增长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兴趣。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这个时代的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体现了当时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并且很多人物、事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多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方便记忆以及系统学习。在扩充学生见闻的同时,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文章。教师就要联系史,理顺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对学生进行生动、细致、传神的讲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

2.对文言字词、句式的教学要灵活。教师要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使其更有条理性。例如,文言文的字词教学,除了基本的字音、字形以外,还要反复强调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等概念。所谓灵活指的是文言文教学方法上应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更加生动灵活地让学生接受,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考纲要求高中生必须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和l8个文言虚词,在如此重的任务下,教师要对这些文言词汇进行总结整理,打印成资料发给学生。对于文言句式,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各种句式的用法,切忌盲目求快。比如,让学生慢慢掌握判断、省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常见句式,知道它们的判别和使用方法。

3.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

、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赏析内容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虽然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但是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只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言作品,对于名篇、名段、名句要多诵读、记忆,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在大量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话本小说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自由的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言文鉴赏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倘若按照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去教授文言文,那么就会很快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储备,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改变目前的现状。虽然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难度很大,但是教师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探索,一定会让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民虽化诵读注重积累师生互动回归本色—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语文.2009(15)

[2]刘泉.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之我见.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2)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文言文教学确实收效甚微,老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采用填鸭式和复制式教学方式,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有效性极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括诗词和文章所占比例已经提升到40%以上,并且高考题目中关于文言文的试题分值也非常高,这就要求对高中文言文,我们必须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多诵读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对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语言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学会正确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地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事件和人物有清晰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提高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要义,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文言文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自然有利于文言文教学。

二、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文言文教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路技术发展,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优势,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如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关系,这样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教学。

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习任何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凡是对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而学习兴趣较淡或者没有学习兴趣的同学,一般在课堂上都会消极怠工,提不起学习劲头。从这个角度分析,要想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千方百计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兴趣盎然。对于文言文原著来说,读写起来很枯燥,并且难度系数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影视作品,如《聊斋》、《西游记》、《三国演义》、《于丹论语讲座》等,先用这些影视作品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激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精心导入、巧妙设疑,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拿巧妙设疑来说,高中生好奇心较重,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创新教学模式,恢复学生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认为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处理文言文相关试题的能力,往往忽略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这是教学误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通过知识消化和吸收解决相关问题。由于学情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灵活丰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至于“探究案”内容,学生可以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或者从课堂其他学习小组的展示成果中得到启发。如《鸿门宴》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三个小组按照故事情节“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三部分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然后由优胜小组针对文言基础知识,合理利用配套练习册,命一套30分值的检测题目,当堂检测或下一堂课检测。通过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探究意识得到激发,寓教于乐,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重视积累,及时反思

文言文在高中阶段涉及的篇幅总量上算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文章中个个堪称经典,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文章中的词汇应用、思想表达、实虚词使用、作者代表,还是其他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都有所涉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必然会促进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和梳理知识的习惯,对于一些重点文言文知识、处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用法、表达方式都要做好规整,并且在学习中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做到举一反三,这些都会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文言文学习能力。能力提高还有赖于迁移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

参考文献:

[1]董文汇.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S012(05).

第7篇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现代语言,文言文的阅读相对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注释进行辅助,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注释一定是通过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提出科学的理解,并采用规范方式对课文进行注释。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注释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通过对文言文的注释方式的把握,掌握文言文的注释方法。

2.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优化措施

2.1教材的编辑与出版部门,在出版教材之前,应当对课文中的文言文注释进行严格审查,尽量减少错误。

教材投入使用后,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学校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教师和学生对文言文注释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文言文注释,在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后,及时更正。调动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对文言文注释的积极性,常年设立文言文注释意见箱,对错误的文言文注释要及时举报,对举报者给与一定的奖励。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及时将错误的文言文注释更正,并通知其他教材使用单位,避免影响扩大,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2.2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客观地分析文言文注释,既不一味相信课文,也不要妄自尊大,要本着严谨的态度积极探索文言文注释问题。

一般来说,文言文注释只是代表了编书者的想法,他的主要目的是,解释文章内部和文章外部的相关性,通过借鉴,读者依据文言文注释来理解文章,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怎样发现文言文的注释是有问题的呢?一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高中教师平时应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广泛涉猎文言文相关知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丰富的文言文知识,才能在文言文的讲解中运用自如,轻松解决学生的各种提问。二是掌握解决文言文注释的技巧。为了解决文言文注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技巧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文言文注释问题。首先,语言规律问题,检查文言文的注释是否符合语法结构、构词组句结构、表达结构等,当然也包括语境和文字、语音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不符合语言规律,那么文言文注释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其次,考查语境的问题,就是判断注释是否符合文章的语言情境,与上下文是否有联系,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相冲突,情感上是否与作者相冲突,解释的语言是否流畅等。再次,逻辑关系问题,文言文注释要符合正常人的逻辑思维,用注释进行课文解释合情合理。如果文言文注释与原文不符,那么这个注释就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仔细斟酌推敲后,进行更正。最后,客观实际,语言是人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想表达的手段。文言文注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与实际情况相悖,那么这个文言文的注释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加以更正。

2.3切忌墨守成规。

第8篇

一、以言读文,逐层开掘

文言文教学中,首先是要会阅读。文言文的阅读与现代文的阅读不同,文言文文章的阅读需要有策略和技巧。教师可以从学生入手,抓住学生心中文言文的难点,帮助学生们扫除“言”的障碍,便于阅读,引导学生们去逐层挖掘,深入理解文言文。

在讲述语文教材上《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时,通过课堂调查得知,学生们认为最不好理解的点是“宴”。所以,这篇文言文的讲述,首先是从“宴”字入手,解决学生们心中的难点,首先笔者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题目中‘宴’是什么意思?”学生们都积极思考,学生们回答,“是宴会的意思”,“是请客的意思”,“快乐的意思”等。学生回答完之后,笔者与学生们讨论,最终让学生们理解文中的“宴”是“快乐”这一意思。在领着学生们阅读全文之后,问到:“这篇文言文的题目中的‘始得’可不可以去掉?”通过对全文的理解,学生们纷纷回答“不可以”,紧接着笔者问到:“为什么不可以呢?”学生们窃窃私语,紧接着我引导学生们说道:“大家仔细寻找,看文中第一、二段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哪一段作者才有‘宴’这一情感?”学生回答“第一段写的是山水,第二段写写西山”,“第二段才有快乐的情感,第一段没有”笔者解释道:“文章中作者的‘宴’之情感是从无到有的并且游玩到西山才出现,所以说,是不可以去掉‘始得’的”。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扫除“言”的障碍,对学生们的重大作用。共生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从学生们的需要出发。以言读文,就是从学生们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扫除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逐层开掘,加深学生们对文言文内容层次的进一步理解。

二、以文解言,对比推进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对文中关键的“言”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学生们对文章涵义的大体理解。另一种扫除“言”之障碍的方法是以文解言。以文解言就是在解读文章涵义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文言文中“言”的理解。另外,在以文解言的基础上,语文教师们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便于学生们深入解读文章意思。

以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笔者问:“通过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么了、做了什么呢?”一位学生回答道:“文中写出,作者‘颓然就醉’”,紧接着引导学生们“‘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就是作者喝醉的意思!”笔者接着追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西山之旅的快乐,‘醉’字能表现出来这一情感吗?”学生们经过思考想到:“‘醉’不仅仅是喝酒喝醉,作者可能是因为西山的美景太美而陶醉其中。”之后,将“陶醉”与“喝醉”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讲述给学生们,加深理解。通过对“醉”字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想到“颓”字在文中不是颓废之意,而是作者陶醉后步子有点摇晃之意。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们在整体文章情感氛围的基础上来逐个攻破重点处“言”之障K,让学生们在理解文言文文意的基础上来深入体会文章中“言”的内涵,加深对“言”的理解,做到文言文的共生教学,以达到“以文解言”这一共生教学状态。

三、言文共融,拓宽资源

对文言文文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文章的意思,更要学习文章的情感和文化。言文共融,指的是将文言文中的意思与情感结合起来,深入体会作者要表达出来的内容,拓宽知识面。在文言文课堂上,教师们要做到文言共融,以达到“文意”与“情感”这一共生式教学。

以语文教材《长亭送别》为例,笔者首先带领学生们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文意,之后问:“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学生们回答:“写了兰亭聚会”、“写会稽山景美”紧接着笔者引导到:“贤人雅士、会稽美景、风和气轻,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情感?”学生答:“悠闲”、“快乐”笔者说:“体现了‘乐’之情感”通过同样的方式,引导出后两段中作者的“悲”之情感和“痛”之情感,让学生们达到文章情感与文意的结合。

中国古代文人诗人,大都寄情山水,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文章表现出来。所以说,让学生们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总节推断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争取做到“文意”与“情感”这一共生关系的融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第9篇

 

学好高中文言文,不是学生背诵几篇经典文言文就行的,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目的。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加强课前预习,重视文言文的朗读,主动学习,注重积累。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高中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工作。

 

1.注重课前准备

 

高中文言文教学非常不易,所以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教师还要翻阅相关资料,补充课外文言文的知识点。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这篇文言文的目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滕王阁序》堪称其中的经典,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把掌握字的释义、基本的句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等确立为教学目的。

 

当然,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就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使教学顺利进行。

 

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最佳的教学形式来实施教学,利用巧妙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被文言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假如你们是古代的一员大将,有两国强兵来袭,你会选择什么策略来退他人之师?是像张飞一样喝退强敌,还是坐以待毙?”这个问题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待学生发言完毕之后,笔者趁机说:“姜还是老的辣啊。在当时,一位老叟,不费一兵一卒,智退两国熊兵。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是用什么计策来退兵的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看看烛之武老人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高明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被烛之武的智慧所吸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全神贯注地跟随笔者的思路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二、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

 

1.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可见其的重要性。因为高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句子,其中有些词有多种释义,甚至一个字都有十几种解释。如果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难以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路,难以适应教学节奏,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告诉学生预习的重点,对于学生自己不能独立理解的知识点,应做上标记,以便于课堂上向教师提问。

 

2.引导学生朗读

 

文言文是文章的一种形式,反复阅读,能掌握其含义,正如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阅读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情感。即使学生对文中晦涩的句子不甚了解,但由于对全文有了整体了解,所以也能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感知其精妙之处。因此,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言文,确保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复习中都能进行有效阅读,以提升学习效率。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

引言

文言文相对白话文理解起来更难。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承载着很多的历史沉淀。当下是白话文的“天下”,但是,正因为如此,更不能放弃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年代久远,学习起来也难免让人觉得拗口、且枯燥乏味。但是作为中国文化古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言文中很多字词不同于当下的白话文,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难做到深入体验古人在文言文中要表达的思想,这也导致文言文教与学效率低下。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文言文兴趣是关键。在教学文言文时,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与学效果也就有了保障。在实践教学中,也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文言文学习兴趣浓厚的W生学习积极性也高,成绩较好;反之,成绩就会不太理想。相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来说,有非常多的内容、背景、语法知识等,学生都不是很了解,这样的结果在糊里糊涂中学完,到最后也不知文章的寓意和主旨所在。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让学生事先进行相关的预习,又或者是阅读一些白话文,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在所熟悉的知识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就会很自然的提升,同时也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如在观看《贞观长歌》、《西游记》等,首先可以让学生积累到一定的文学常识,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与视频讲座,激发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刺激学生阅读原著的心里欲望。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其方法是多样的,如精心进行导入,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等。就拿巧妙设疑来讲,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与文言文知识拉近距离

文言文知识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相隔太久,文化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教师善于利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把学生们带入古代情境中学习古人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文言文内容了解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如在教学《醉翁亭记》一课时,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述那时候的政治背景,以及作者本人当时所处的年代的历史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作者要抒发的情怀,从而对作者的表达手法更加叹服,优美的文字能让学生更乐于去阅读与记忆。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美丽景物在脑子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景象,让其更加具有画面感为文章增加生机与活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把内心的感受、所思所想勇敢的去表达出来,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更加具有热情。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的画面感,让学生能够真切进入画面中,了解作者的具体表达手法。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学习更有信心,对文言文知识有更熟悉的感觉,从心底增加对文言文知识的热爱。

三、创设问题,激发探讨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如果通过一系列巧妙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探求动机,增强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可以带着好奇心去进行探索,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而不觉得枯燥。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目的地去解决一件事可以使得解决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同时还能具有明确的方向。最后,带着问题去研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授学生文言文之前,要对所讲述的内容要有深刻的了解,要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句子或者文章的中心内涵以及主要说明的问题。要研习教材上文言文的课后习题,以及这些习题的拓展,还有研究历年中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角度和考点、难点,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实用、高效,要能包含本节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还要有探讨性,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需要平时的积累与训练,文言文的积累重要性更加突出。评价学生文言文学习深浅程度重点在于考察他们的记诵累积效果。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难度呈逐渐增加之趋势。学生如果平时不积累,没有扎实基础,会越学越吃力。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知晓文章的大致含义,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其次,教师适当给学生布置任务,不要逐字逐句讲解文言文。因为面面俱到的灌输会让学生的思想更懒惰,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重视方法的指导是关键,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习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传授的效果要好的多,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结语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文言文教学开始涉足改革,涌现了一大批语文教改大家,形成了一些新的文言文教学方法。200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颁行,进一步明确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文言文教学目标就是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把文言文教学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联系起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国传统的筑基阶段。在文言文教学中,建立以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探索优化教学的方法途径,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探讨兴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这样,文言文教学也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从过去的“怕学”变为“乐学”, 使文言文教学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清尚.初中语文文言文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J].师道・教研,2014(12).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 文言文 教学

文言文包含了优秀的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文言文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1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环境因素。文言文的社会基础薄弱,缺乏文化氛围。后,文言文的适用范围急剧缩小,社会基础越来起薄弱,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学文言文没有,也就是找不到它的实用性,由此,人们不仅忽视了文言文的价值,还产生了一种“文言无用论”。

1.2 教师的因素。

1.2.1 文言文难教,语文老师不喜欢文言文。在当前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之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受考试指挥,而文言文的分量又不算很大,而要提高又无比的艰难,便导致了语文老师不喜欢文言文。

1.2.2 文言文难教,语文老师不擅长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本身就要求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同时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要有相当了解,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的语文老师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阅读品位不高。因而,在教学中时,面对学生提问捉襟见肘,显得底气不足,更别谈儒雅与气质,拿什么来感染我们的孩子,对他们对行审美及理性教育?据调查,相当部分老师对当代的优秀作品和作家都不甚了解,何谈古文修养及文论与美学知识,那么,又如何让学生来“亲其师,信其道”。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认,也有相当的老师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与追求,他们应是我们教师的骄傲与佼佼者。

1.2.3 文言文难教。语文老师不研究文言文。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导向,很少有人去研究、思考和探索,不会研究的老师,是一个不完美的老师,相当一部老师由于各种原因成了教参的传声筒,缺乏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教材的研究。人云亦云,怎能创新,何来提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1.3 考试因素。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之所以根深蒂固,并存在着,就是因为它也有合理性,而这个合理性的赋与者无疑就是考试,考试成了指挥棒,考试重在工具的掌握,那么教师的教学怎能不随之变向?因而,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2 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增强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由于文言文和我们生活中的用语差别甚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通过大量的朗读来提高语感。文言文虽然拗口,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语言,学生们要通过大量的朗读,学会正确的断句和理解。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宜的调整或改变教学的节奏和方法。最后,就是教师在教学完成后要增加总结归纳的环节,教会学生学会活学活用,不要死记硬背。通过这样的几个过程,学生们会慢慢的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2.2 重视诵读,感受语言魅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应该把“读”字摆在首位。读的方式很多,比如范读、默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品读等。其中最重要的读莫过于品读和诵读,文言文的读不完全在于朗读的次数和方法,而在于诵读的体味和感受。诵读能朗朗上口,从而提高记忆效率,且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物外之趣。

2.3 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的教学要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首先,教师的讲要突出重点,忌贪多求全。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和点拨,学生便可大致疏通文意。即使开始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学生永远无法自己读懂。其次,成功的文言文教学,不是看学生看懂课内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的训练相当重要。迁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课外文言文迁移。再者,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忌动口不动手。“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

第1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方法 探究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文言文学习难度系数较大,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并且收效甚微,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死板,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产生主要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成为推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力量,而兴趣又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要学生爱上文言文,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上,要尽可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这样就会大大的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到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作为语文教师在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出神韵,读出情感来,让学生在艺术赏析中产生学习兴趣。对于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编排,改写成话剧、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上课,在《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二、学会赏析文章,做到正确诵读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正确的学会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的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的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的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是件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的进行诵读了。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样越来越有信心,自然就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学了。

三、创新教学手段,实现趣味性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路技术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的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比如在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关系,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文言文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过秦论》、《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要比历史老师讲授得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如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例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分。(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五、给学生开辟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在古代的诗、词、曲、文中,适合高中生的名篇、名段、名句无疑是很多的,但被教材选用的的确有限。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方搜集,精挑细选出名篇佳句来给学生赏阅,最好能配合语文使用,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受益。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鼓励学生合作、质疑、探究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储存前人所留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因文章并没有多少文字障碍,于是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前后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向别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有关于字词句的,也有关于文章的写作特色的。各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效果非常好。

又如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时,学生对辛弃疾的用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为什么辛弃疾喜用典故,并且喜用西晋的典故呢?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于是便让学生互相讨论,当难凭已有的知识找到满意的答案时,便让学生课外通过查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果然有有心学生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历史上我们知道西晋与南宋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偏安于江南,并且都有北伐,均因事先没有充分准备而导致失败。因而辛弃疾用西晋之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注重迁移,灵活运用

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会迁移,灵活运用。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文言文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运用到其他文言文的阅读和赏析中去。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坚持“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

初中文言文学习还得要背诵。因为背诵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并能加快消化知识的速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巧记巧背。例如利用还原式的方法来进行背诵,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公与刿的一问三答三断,学生不易记诵。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翻译还原的方式来进行巧记内容,让学生先记翻译的现代文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进行问答。这样,学生就很快先记住翻译过来的内容,随后再进行古文问答的时候,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段内容就显得易如反掌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大大加深。

综上,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不管哪种策略,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人文、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转变死角,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68-01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我们高中语文老师对此也应该感受颇多,常规教学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对文言文诵读,对一些重点篇目或句子,都进行默写、听写,在训练中也肯定强调各种相关题型的解题技巧的讲解,对学生难以解决的地方做重点突破,如文言文学习翻译的规范性等。但是,一到考试,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问题又会层出不穷地表现出来。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亟待提高。

1 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探讨存在问题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应试教学。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在语言层面,因此,不少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在文言知识落实,重点讲解字词句,忽略篇章结合和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于是精美的文言文被肢解,没有生命意义的文言字词。学生在没有语境的前提下,自然难以长久记忆,更谈不上理解运用了。我们如此舍本逐末教学,失去了文言文阅读教学本真,暴殄天物做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这样,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兴趣,没有激情的阅读教学怎能有高效?

学生文言文积累不够丰厚,阅读与迁移能力不强。我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但是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各校又明显强调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语文教学课时紧、任务重,教学似乎总是处在赶进度状态。因此,学生对不怎么喜欢的文言文更是不重视,即使老师强调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什么的,也只能表面记住而已。而且,我们一般到高三才重视文言文阅读的强化训练,而学生原先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遗忘、消退,做题必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重视文言文内容、写作技法点拨和重视教材蕴含的思想、哲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2 转换文言文阅读文本语境,调动参与热情

我们苏教版文言文课文,无论在内容还是思想上都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它们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作。如苏教必修四第三专题中的《渔父》一文,虽只有短短的300多字,却再现着屈原鲜活生命,显现着其伟大灵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文言基础的薄弱的现状,结合历史语境去理解文言字词和句式。在介绍屈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之后,让学生感受课文、熟读背诵文本。然后,让学生把描写细腻、感人至深屈原抱石沉江前行吟泽畔的那一幕复述出来,要求学生复述时注意词义的表达、人物的心情状态等等。于是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注意到能够将文言文实词、虚词准确的表达到位。渔父的人生态度和屈原的人生态度相对,更显现出屈原坚持道义的执着;而放旷的渔父与执着的屈原两个形象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具有着极强象征隐喻的意味,是历代忠君之路或是飘然物外者的代表。我们怎么看待他们的人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面对、解决这样的矛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写这样的文章,我想,学生便把死的文言文变成了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活素材。当然,将文章文言知识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语境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经验的、认知的多方面的理解和积累,于是,我们同学就不会感到文言文阅读的枯燥无味了,有了文言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3 改变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技巧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能将文言文句子翻译好是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情感、主题的前提。对此,我们要点拨、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往往等等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传统教学中多是让学生识记住,显然这种方法只能应付一时,而学生并没有形成能力。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推理并纠正对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如对《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句,由孔子说的“逝者如是乎,不舍昼夜。”让学生思考这里的“水”是否指时间,那么,不是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此,让他们发挥能动性的去思考。如此,将文中有意蕴有张力的经典文句进行诵读、品味、思考;如此不但丰富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还能提升他们理解水平和能力。如让学生对《滕王阁序》中 “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 鉴赏,可以指导学生从“秋水与长天一色”呈现的画意赏析,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际,感悟诗人在这诗句中表现的人生态度思考。于是,我们能够对这个空有才情、孤高自负的诗人情感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读熟、甚至背诵篇幅较短文本,写写阅读感悟;也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我修正理解的偏差。如此,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文言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养成自我提高的习惯。

总之,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现状,注意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学习的主动参与的激发,让他们能够关注到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理解和对篇章的深层意蕴的探究。如此,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就能够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高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