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

智慧城市论文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篇

消费者花费在以智能手机为例的信息消费产品上的时间和精力究竟有多少是真正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多少部分是损害了主体的利益而产生了负效应,和人的真正的需要失去了联系,从而导致了人在信息消费活动中失去了主体性地位而沦为消费客体的奴隶。因此,人的消费和人的再生产和人的发展是辨证相关的,人在什么意义上消费,他就在什么意义上把自身再生产出来。信息消费也是如此:合理的信息消费会再生产出健康和谐及生态发展的个体;不合理的信息消费会再生产出不健康及生活质量低下的个体。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信息消费的发展的价值诉求归根到底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人的发展状态是规约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

2信息消费的安全风险:高度组织的社会化和个人自由、个人隐私之间的伦理悖论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消费全方位拓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那就是高度组织的社会化生活和个人自由、个人隐私的式微。这一风险的伦理维度审思有两个层面:首先,信息消费中选择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代价是以个体的私密信息的泄露为代价。和传统社会相比,现代化社会人们的选择是多样的,但这种选择的多样性更多是被事先安排和陈设的。“在前工业社会中,谈话和记忆是搜集和储存信息的主要方式;而现在,搜集和储存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诸如计算机化的记录和书面记录、兼容的数据库、甚至包括用电和银行电子银行服务的日常测量等等,并且信息量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累积。”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一书中详细阐释了信息消费过程中个人信息外泄的过程:“例如,如果一个冲浪者读了网站的一本关于萧条方面书的评论,接着又在电子新闻版上点击了一个好莱坞明星自杀的新闻,那么关于其买书和读新闻的习惯、名字、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其他的一些潜在数据可能会被卖到人寿保险公司(它可能会取消针对此人的保险方针),或卖给医药销售公司(它可能会给此人发送药品申购单),甚至会卖给一个公墓(提供‘预先计划’)。用户访问的网站次数越多,数据就越详细,相互关联的数据就变成了个人特征。”虽然信息消费主体的数据收集是隐秘的,但是信息社会中,这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几乎每一个消费者都遭遇过。“在城市中我们或许可以轻易地摆脱家庭和朋友们的过度控制,但我们几乎不能逃避税收部门、医疗服务机构或者地方性权力机构的监视。……包括购物偏好、性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忠诚等,这些信息异常私密,绝对不会泄露提供资料者的情况,更不会指明资料代表的具体对象。如此生活境遇,不难想象,如今人们遭受最严密的监视,其程度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虽然他们生活在陌生人中间,但他们的私人生活却比以往任何一代人的私人生活都要更为人所知。”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对于现代各类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反过来,我们每个信息消费主体也从中感受到了益处,个性化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选择的自由程度也增加了。但是,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以个体私密信息的让渡为代价的,而且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也代表着个体信息被收集和掌握的程度越高。其次,信息消费主体不仅面临着个体隐私的泄露,而且还面临着因为对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不足丧失选择权的风险。比如,2010年的国内互联网络的“3Q大战”让普通的用户对互联网络的信息消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原来网上的即时通讯消费还有泄漏隐私的危险。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用户已经将QQ作为工作、社交的一个重要平台的时候,突然要求被选择继续消费还是放弃,大部分用户有选择吗?因为放弃的不仅是QQ这个聊天工具,放弃的也许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方式。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分析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成为一种统治的意识形态那样,给人一种“舒适的不自由”,在信息消费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消费者在享受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带来的自由和舒适同时,也逐渐失去应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知情权的失去是因为信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认知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多掌握在生产企业和技术专家手中;而选择权的失去其实是生产企业和广告宣传媒体的一种结盟,对消费者的一种诱导和操控。而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消费的操控是隐含巨大的风险的,一旦产品消费过程中出现问题,生产企业、科技专家、媒体甚至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都会被公众置于审判台前接受拷问。长此以往,消费者的信任、生产企业的形象、媒体的公信力,政府监管部门的权威都将逐渐丧失,整个社会将陷入信任危机的境地。

3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引发的社会公平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消费活动引发的公平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信息消费空间的拓展可能会增加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数量。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概念中衍生出来,和弱势群体的大部分特征相吻合,通常包括贫困性、边缘化、低层次性、脆弱性、被剥夺感强等五个方面。除此之外,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更凸显因综合因素引发的信息技术水平低下的特征。因此,除了通常意义的弱势群体之外,城市居民中因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导致的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的群体也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处于一定的弱势状态。因此,从总体上看,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总体数量是增加了的。其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消费的发展有挤压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生存空间的风险。现代城市中的居民,不仅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现实”城市中,还同时栖身于数字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城市中,“物质世界的虚拟化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城市及建筑的空间审美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界限,形成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现实存在与虚拟建构之间的交互联系共同存在”。生活在实体城市空间中的传统消费方式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的人而言影响不大,但当以智能化、虚拟化、符号化为特征的信息消费领域和规模日益扩张的时候,甚至涉足到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领域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获取的时候,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就变得非常必要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春运期间农民工购买火车票问题,2011年6月开始试行的网络购票确实方便了一部分群体的购票流程,但是网络购票也无疑增加了另一部分不能或不会网络购票群体的窗口购票难度。特别是在春运期间对于农民工团体而言,形形的诸如抢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他们的购票过程更加困难。再者,信息消费弱势群体收入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上的弱势有可能演化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心理上的不认同甚至是抵触情绪。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将数字化时代的人类分为三种:“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和“数字恐龙”,“数字恐龙”即指称的是对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产品等因为不具备相关信息素质和技能因而主观上也有排斥感的群体。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设过程中,这部分群体也会在心理上滋生被时代抛弃、被边缘化以及相应的失落感。“每一个人对于他未知的新文化来说,都表现出‘原始人’的情状,而数字文化这种全新的文化,使一些人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对其感到十分陌生,甚至即使是这些人中的知识阶层,也有被新技术、新社会疏远的感觉。”综上所述,对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是制约智慧城市能否和谐构建、信息消费能否持续均衡发展的瓶颈。

4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风险规避的路径和对策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2篇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部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开始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智慧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改善目前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我国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更加注重的是环保问题,并以此建立新时代的智慧生态城市。

1建立智慧生态城市的准则

智慧生态城市是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园林城市等特点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所以智慧生态城市的建立要有一定的准则。

1.1符合公共利益

建立智慧城市就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关于个体的需求、人与人之间需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等都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公共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协调资源,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同时也要实现人和城市之间的和谐,达到人文、科技产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2提高自律

想要保护城市的生态问题,主要还是靠行为的自觉性。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中,要发挥自觉维护的优势,对行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对城市的人口、居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自律性,从而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思想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人们的自律性,从而实现城市和人的和谐共处。

1.3符合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体现智慧和生态的建设,通过生态思想和智慧理论,实现关于人们的地理、人文、气候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对生态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智慧生态城市体现在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服务的效率和优势的最大化。

2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

2.1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

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建立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根据这些试点的城市建设情况,可以看出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立智慧城市需要实现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城市服务、环保、交通、工商业活动、公共安全等方面实现智能反应。只有这样,智慧城市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存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情况。建立智慧城市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资源,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改进。目前我国已经有将近20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传统城市存在的问题,各种污染现象和交通资源等问题的破坏。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信息化,将农业的发展、工业化技术、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等,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必然,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城市的智能作用。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变城市的功能和发展面貌,提高城市的便捷性、高效性、宜居性等。

2.2智慧产业建立分析

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智慧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生态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创新性的产业模式,减少工业化发展制造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智慧产业链的建设,融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比如: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城乡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清洁技术的研发,减少工业污染;发展高新技术型的产业,实现高的附加值等。

2.3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当然也要以人为本。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要充分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整体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次就是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再则,就是加强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

3积极应对政策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环境建设不断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为了使其更加规范,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吸引各种各样的资本,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大量的支持。

4结语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慧生态城市,也将开辟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现象,现在为了做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就要强化智慧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且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屈振辉 单位:邹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关键路径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3]袁业飞.智慧城市建设:还需量力而行———聚焦智慧城市热潮[J].中华建设,2013,(03).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4篇

1建筑企业信息化描述

近几年内建筑企业在不断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各个地区的经济,不论是国家还是地区政府都相当地关注这一经济命脉。现在不论是住宅小区,还是商业大厦大部分都是高层建筑,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施工的技术难度大大提高,工程的抗震级别、工程质量要求明显提高,工程管理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也大大的提高,人员的分配和调度难度也加大。因此,相应地加强企业信息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目前,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行业相比是比较落后的。信息化主要运用计算机、通信、互联网、软件等技术和产品,企业网站、搜索引擎等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一些企业并不重视。一些企业缺少信息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专业性信息管理人员,所以在很多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项大型的建设项目涉及到的合同大约有上百份,那么项目的合同管理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合同的修改必须要通过相关当事人达成协议并附书面的说明。在这个合同整理和修改中,信息都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这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而且还会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或贻误时机,增加施工 企业和建设单位的工程风险。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非常传统的管理的模式中,管理速度慢,可靠性和经济性存在明显不足,限制和阻碍了施工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效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改变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现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打印机、计算机、局域网和服务器的拥有率为百分之百,但是,不少企业内部没有建设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总裁和总经理的信息化辅助管理部门,企业的纽带并没有建设完善,阻碍着企业未来发展,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高效发展的势头。

2建筑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一是建筑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不平衡,严重影响企业之间的交流。当两家建筑企业在合作时,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存在很大的问题,信息化较低的建筑企业信息传递量大、速度较慢,严重影响工程的进行,降低经济效益。当两家建筑企业在竞争时,信息管理系统化的企业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二是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时,在重点部门的资源配置优于次要部门,而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合作,环环相扣,资源配置不平衡阻碍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工作量,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各分公司之间处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司内部构造和资源配置因地制宜,那么各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慢,造成经济损失。三是各项工程之间,各项工程的工作量不同,大工程的工作量大,相对的信息量大而且信息复杂,那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至关重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大大减少工作量,加强各部门的相互合作,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定位

不明确信息系统是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的要素之一。要进行完整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还必须综合建筑企业的管理、业务和技术。管理技术是一种能够被管理者利用的工具,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则必须需管理者、管理制度、管理技术这些管理要素。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管理技术,与其管理要素相互制约。所以建筑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是要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要考虑信息系统这一因素。建筑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应熟练掌握管理技术。但是,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很不明确,很多企业则认为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中的软件可以处理大量信息,大大减少企业工作量。不能认为管理软件是万能良药,可以解决管理中的任何问题。更有不少企业将之视为可有可无或仅仅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东西,一味的追求高科技,却忽略了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和管理技术是否同步,不仅没有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反而造成经济损失。

2.3企业不够重视

建筑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信息化简单的看成是计算机的普及,或者某款软件的应用,或者局域网的使用等等,这些浅显的认识直接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成功或者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只有表面的改变而没有实质的变化。真正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新认识信息化建设,深刻理解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再造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到了位,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才能和以前的习惯势力相抗衡。建筑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必须要管理者高度重视和坚定的信心,并且身体力行,才能推行实施,真正将高科技用于建筑企业的管理生产中,而不是虚有其表。

3智慧城市理念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议

3.1智慧城市理念下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企业建设标准,针对不同的分公司,不同的项目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配合企业一定的管理制度,让信息传递和整理畅通无阻。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信息兼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而且对于企业对外的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1]。

3.2智慧城市理念下认识建筑企业

要认识到实施企业信息化的迫切性。时代在发展,科技在不断创新,建筑企业信息化是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1998年11月21日,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联想集团实施ERP新闻会及签约仪式”代表着联想正式向外界宣布实施ERP项目。柳传志在公司干部会上大声宣告:“上ERP有可能早死,但不上的话就只有等死!联想不能死,所以我们必须成功!”[2]2000年1月5日联想ERP项目正式上线。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必须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企业的领导人首先要明确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坚决性,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这一纽带在公司内部和外部的重要性,配合企业一定的管理制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更好地发展机会。

3.3企业高层高度重视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5篇

一是始终注重科学理论指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早在2006年,南京市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构想,同时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的路径、理念、方法和实践进程。2007年“重洽会”期间,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际顶级专家,分别做了《发展智慧产业、打造软件名城》、《构建国际化的智慧产业生态区》、《谋划智慧城市发展、促进智慧产业创新》、《智慧产业发展与知识安全工程》等演讲。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0年11月16日,市委联合南京大学等举办了“智慧南京高峰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会就智慧城市发表演讲,论坛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和“智慧南京”建设发展的构想和路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论坛上指出,“智慧南京”既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文绿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是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智慧南京”发展模式,是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阶段,必须抢抓机遇、摆上日程和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它是南京利用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长期文化积累、城市进步的结果,还是顺应新潮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之后,市政府又召开了若干场智慧城市的专题论坛,市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就智慧南京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建议。

二是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南京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市长季建业多次明确要求,要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智慧南京建设就是要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应用。在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南京的架构。季建业市长指出,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建设。智慧政务就是政府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商务,也属于智慧南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考虑得不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出来。智慧事务,就是指与城市有关的管理体系,包括医疗、城管、环保等。政务商务事务加起来就覆盖了整个社会。政府的管理通过政务来运行;城市的商业运行,包括其他一些新的公司,都要通过商务平台运行;事务就是有关对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些东西,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还要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之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也是按照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的,提出了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始终注重示范工程先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无完备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当前智慧南京建设必须要有先导型示范工程的引领,抓住其关键环节,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来确定应优先实施的项目。从而使百姓尽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南京把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三大重点项目(简称“两卡一中心”)的建设确定为现阶段“智慧南京”的目标和雏形,即以车辆智能卡为物联网建设的突破口,以市民卡为行业应用整合的载体,以政务数据中心为城市级智能管控中心,试图先行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智慧城市核心特征的微缩模型和智慧南京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智慧南京的标识,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始终注重民生项目优先。

南京始终把关乎民生的项目作为智慧南京重点推进的工程和抓手,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是智慧南京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使市民感受到智慧南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意志主导变成市民自觉的行动。

五是始终注重突破传统思维。

南京一直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更高阶段的科学理念。2011年4月7日,市委杨卫泽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人民幸福生活城市,五年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杨卫泽书记进一步指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面融入现代化理念。要真正把低碳、绿色和智慧不是作为口号,而是从基础设施、城市营运和管理等方面真正融入、体现出来。这充分体现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科学认识。

“人文绿都”是南京的城市定位,“智慧南京”理应引领南京的智慧人文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复兴。深厚悠长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城市市民、创新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南京的灵魂、丰富的科教资源是智慧南京的财富。

南京将智慧人文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提高城市市民的素质,造就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作为智慧南京的灵魂。南京城市人文底蕴厚重,既是优势,也可能是桎梏;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变成智慧城市建设的财富,如果用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已有的优势。南京正在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等资源优势,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以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大学科技园、动漫创意园等园区为依托,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同时,通过有效举措,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智慧城市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把创新、创业、创造等现代城市市民精神与智慧城市加以整合,突出大文化、大智慧,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6篇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图景设计的“导航仪”

智慧城市的理念、布局、建设是“有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刻写的是政府、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的新模式。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化版”,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的意义。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主要有: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态的“度量衡”

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IBM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感知和运用;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市从“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个层面、31项二级指标来测量;国际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智慧南京走的是“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政府、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因此,不管“智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化和修正。

(三)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纵横比较的“方位器”

目前,智慧城市的推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即市场和企业对智慧资源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享有支配权,而政府只是协调者、协作者,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和西欧;二是政府主导型,即政府是智慧城市构建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规划、配置到实施都由政府主治,如上海、北京、深圳、常州等;三是市场+政府型,即把市场、企业的科技力量与政府的规制力量有机衔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化治理,如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千秋,这些根植于民族、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更能反映城市治理变革和进步的个性,而与之相契合的指标体系就是智慧城市“胎动成型”的方位器,其理念与图景、机制与体制、路径与战略、规模与层次、重点与布局都洋溢着自身的特色、定格自身的方位。

二、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配置的科学性:首先,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既要论证理论预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根据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和创新,对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框架构成、基本特征、目标愿景、层次结构、发展动态、规律趋向等有科学认知和全面测量;其次,指标的名称、内涵、口径、范围、适用要有精准的界定和目标导向,指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合乎自然逻辑和标准尺度,不能有内容重复、标准不一、越界划分、顺序混乱等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

智慧城市是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构建原则,把相关领域纳入系统整体,正确调适和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基层与政府、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信息量得到充分反映,体现指标群的独立和完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彰显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实态,而且还要体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分值赋权上,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注重各个部分、要素的关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三)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全面反映智慧基础设施、智慧规划、智慧人群、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意象、智慧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发展的视角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最新理念、未来愿景、建设目标、内在逻辑、架框体系、感知能力等核心要素,必须具备强大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力量,能起到指导和牵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预测智慧城市趋向、推动智慧城市提升的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项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其进行实践分析,对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因此,指标体系的拟设计要充分考虑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一,数据获取的简易性和精确性;其二,数据的可综合性和可分解性;其三,经济成本的低廉性和可承受性;其四,测量手段和工具的明细化和量态化。

(五)可比性与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是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所以,选用指标时必须注重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保证指标体系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比较优势和鉴别品质,同时在指标选取上注重把不可比要素转化成可比要素,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统一,以提高智慧城市评价的国际性。同时,适应区域和区段的特殊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有其特色和个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赋权也应相应变动、修正和发展。

三、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Smart模型理论。此模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价咨询中心设计,通过以下五要素为内涵展开:Service(服务);Management(管理);Application(应用);Resource(资源);Technology(技术),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深度感知和高效协同。

2.城市演化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为伊利尔・沙里宁和黑川纪章,此理论从城市生命体和城市生态学出发,认为城市的各要素、部分,如设施、物流、资金、信息、人群、服务等是共生关系[1],具有紧密的“功能性关联”,它们之间有机演化、互动协同、战略联接,共同推动城市从物理城市向空间城市的递升。

3.城市系统工程理论。该理论主要从系统工程论的视角,把城市大系统分解为若干高度联系的次系统,城市规划、景观、水电气资源、建筑、交通、排污、绿化等,以“时空观为理念,城市与发展为主题,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为维度,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战略与发展调控为问题”[2]。

4.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表征城市信息化的新形态,其代表人物有沃尔曼、卡斯泰尔、布互索等,他们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构建和论证数字城市交互的海量性和虚拟性,认为人类的未来栖身之地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实城市中,而是在数字化组建的‘软城市’(Soft Urban)里”[3]。

5.网络拓扑理论。即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段落、距离”[4],构成网络拓扑的空间结构,其主要特性为定向性和路径连通性。

6.城市意象理论。该理论由凯文・林奇创立,他认为,城市意象由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五个元素构成[5],意象是观察者的主观感知,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二)现实依据

常州市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如《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常州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力指导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一,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建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常州名优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为农服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宽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通达。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全市建成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 个、示范(试点)企业77 家,产业服务示范园3家。

第二,电子政务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合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大功能的全覆盖。“金审”、“金财”、“金税”等“金”字工程的建设推进了政务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初步建成运行。

第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社会保障市民卡已初步推广,逐步开始发挥服务公众的载体功能。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建成城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投入运行,实现110、119、120、122 的应急联动。

第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末的3.6倍,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8 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5倍。

第五,以集约化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信息通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生活信息化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第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市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产业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信息安全保障的专业企业。

四、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出发,构建智慧城市“智慧资源”、“智慧动能”与“智慧精神”三维一体的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之下创设二级指标,并赋予5%的权重,彰显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性与特色性,蕴含智慧城市构建的物质性与人文性,催生智慧城市发展的丰富性与国际性,进而实现常州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化。

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智慧资源、智慧动能和智慧精神,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智慧法律政策制度体系、智慧化基础设施与资金保障、信息化网络化物联化覆盖率、智慧产业集聚与发展、智慧组织和智慧人群、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智慧生态与可持续城市化;电子政务与高效政府、智慧治理与协同服务能力、智慧安全与智慧城管、智慧优质民生保障、智慧发展与推动能力、智慧生活便捷性、智慧救济与法治回应力;智慧城市安全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智慧创新创意能力、智慧智力资源潜能、智慧人文底蕴与软项目发展、智慧城市意象与个性化、智慧城市品牌文化体育卫生等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4(1):7-12.

[2]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J].中国会议,2004(6):380-382

[3]徐静,陈秀万.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智慧城市模型构建[J].科技导报,2013(8):5.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建设理论;物联网;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宋刚和邬伦撰写的《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中强调智慧城市不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是要以人为、协同、开放和用户参与。将智慧城市定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到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希望建设出新一代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经济发达、生态的城市。2013年评选出的全球7个智慧城市为: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芬兰的奥卢、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台湾的台中市、爱沙尼亚的塔林、台湾的桃园县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我国也在不断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希望建设出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的城市,使城市信息化走向更高阶段,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与智慧建设理论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四种,即: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精益建造理论、智慧城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1.1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一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以独立的项目方式开展的。在传统的项目中,其生命周期就是指项目决策、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项目使用和维护。在项目的各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许多复杂的关系,各个生命周期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后,项目管理效率会大大提高,管理成本会降低,管理水平会提高。智慧城市梳理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每个个体都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运行,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1.2精益建造理论

所谓精益建造,就是将“精益思想”在建筑业加以改造和应用,彻底消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要求,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简单来说,精益建造理论就是要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整体把握工程建设,从而极大地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而智慧建设理论则是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融合现代化高新信息技术,从整体上把握项目整体,提高管理效率,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1.3智慧城市理论

学界将智慧城市定义为:“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有机结合形成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时开始重视生态、人本观念,智慧城市要从人本的视角的建设。简单来说,智慧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智慧建设理论就是从智慧城市理论中形成的,同时,智慧建设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可持续建设理论

可持续建设理论也是从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中形成的,就是说: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求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智慧城市则力图实现全过程的可持续建设,为项目建设建造出能源消耗分析的经济模型,寻求到最佳建设方案,实现项目建设的节能和环保。

二、智慧建设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智慧建设理论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为项目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智慧环境,满足项目建设中所有的个性化需求,对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和优化的理论。换言之,智慧建设理论将传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持续建设理论、物联网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等有机融合起来,最终统一集中到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实现项目建设的集约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是智慧建设理论的来源,智慧建设同时又是智慧城市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智慧建设需要物联网、网络技术、云计算等的支持。

智慧建设理论的核心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建设的高度集成,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项目的节能和环保。所以说,智慧建设理论有智慧性、集成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第一,智慧性。这表明的是智慧建设理论的功能性特征,智慧建设理论是要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第二,集成性。智慧建设理论将项目建设与项目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力图达到最优化,实现项目建设各个内容的高度统一,使项目设计规范一致、设计标准一致、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团结合作管理。

第三,便利性。智慧建设理论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说,它是以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既考虑到项目建设者的利益,也考虑到项目使用者的利益,力图提高所有人的满意度。而每个人的需求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灵活多样的,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为每个人提供便利。

第四,可持续性。智慧建设理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实现节能、环保的项目建设。无论是在项目的建设中还是在项目的使用中,都体现出可持续性。

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3.1关键技术

3.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所以其基础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最早于1999年被提出,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利用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等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在某一范围内形成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连。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可以广泛的运用于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检测、花卉培育、食品溯源、个人健康、情报搜集等领域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将感应装置安装到铁路、公路、桥梁、管道等物体上,然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有的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人与物的交互。在这个物联网中,需要有众多的计算机,需要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在物联网基础上,人类可以精细的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使人类生活达到“智慧”的状态。

3.1.2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云计算是由Google公司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网络应用模式,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以及虚拟化服务、软件服务等的融合。云计算使得所有大规模和高精度的计算成为可能。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多台计算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然后按照资源需求进行分配,实现高精度、大规模的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建设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多种信息和状况进行迅速处理,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建设。

3.1.3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紊乱的数据资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迅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剔除没用的数据,将有用的数据整理出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以满足人们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3.2关键技术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建设出各种需要的平台,为项目建造各种模型,为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那么,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有哪些关键技术问题呢?

3.2.1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为了尽快建设成智慧城市,那么就需要尽快构建出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根据智慧建设理论的内涵和特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和精益建造理论,构建出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分析管理、信息管理、融资结构、委托等学科知识和理论,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获取、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智慧建设的管理模式探讨,努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创建出良好的软硬件工作环境。同时,为了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保障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最终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安全性。

3.2.2构建智慧建设模型

要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出智慧建设模型很重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以及项目建设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构建出不同的模型,比如说,构建出对项目建设的能源消耗进行经济和环保分析的模型,通过模型,得出项目建设能源使用的最佳方案,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项目节能和环保的最大化。

3.2.3建设信息交流平台

为项目建设建造出智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项目各方参建人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不同施工阶段的信息可以兼容,能够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全面掌握项目建设信息,对项目建设实行跟踪管理,从整体上把握项目建设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3.2.4建设合作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促进项目的智慧建设,需要为此建设合作平台,利用三维设计技术建设出合作平台,提高可视化、参数化,为项目设计规划、施工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实现项目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项目各个阶段的建设信息能迅速实现共享,降低信息损耗。

3.2.5风险管理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建设中的所有风险进行分析,构建风险管理模型,对各个风险要素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风险要素为智慧建设构建出一套融技术风险、施工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文化风险、地域风险等风险防范措施于一体的保障体系。

3.2.6运营维护

为保证智慧建设的顺利开展,探讨智慧建设运营维护的方法,并在现实情况下不断改进运营维护的方法。

结束语

智慧建设理论以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GIS等为技术手段,为项目建设构建出良好的智慧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实现项目节能和环保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在智慧建设的理论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还不完善,随着技术发展和科研的进步,智慧城市建设也会加快进程,逐渐建设出高质量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李伟,陈治睿.浅谈智慧城市理念和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2]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3]陈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0).

[4]蒋云钟,冶运涛,王浩.智慧流域及其应用前景[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6).

[5]郦月飞.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3(1).

作者简介:王 雷(1976-),浙江衢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内涵;规划建设;制约因素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而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却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智慧生态城市是在智慧城市基础上,突出智慧城市的生态水平。如何界定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必然需要从“智慧生态城市”视角来全面审视其内涵、特征。结合对智慧生态城市的各个定义的归纳与提炼,所谓智慧生态城市,是建立智慧城市核心特征基础上,实现与生态核心特征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多元交互,并通过系统学、结构学、关系学、心理学、环境学、美学等理念来营造人居、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种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都需要建立在相应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上,同样,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智慧理论从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看,生态智慧是延续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理念及生存策略基础上,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生态智慧强调对人的生态观及生态规律的认识,强调正确理解生态问题,结合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中来营造生态群落。如从气候、地理、人文等生态关系上来运用生态和谐理念,处理人居环境的协调性;从改造城市规划与布局上,结合技术、经济手段来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作用。2.自律理论从“律”的解释来看与哲学上的“理性”具有相似性,自律理论是基于个体的理性,自律与道德关系紧密,也是道德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与体现。从一般意义来看,个体的自律与其道德准则相一致,不受外在力量的强制。智慧生态城市的自律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行为强度来遵循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格局,来调控城市生态性,促进城市的自组织、自抑制、自调节、自发展,实现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3.公共利益理论对于智慧生态城市中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技术上,更多的体现在利益壁垒上。真正的智慧是超越自身利益,努力实现多方利益平衡的智慧行为。如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在平衡中,牺牲自我利益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属于智慧行为。同时,在智慧生态城市的公共利益实现上,要通过智力、知识、创造力来实现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的平衡,要实现个人与个人之外利益的相互平衡。事实上,公共利益是智慧生态城市的重要目标,也是彰显智慧性、生态性,实现城市各主体之间协调有序的基础。4.集体智慧理论集体智慧是通过众多个体的相互协作来实现的智慧共享,也可以归结为智慧融合的结果。从概念上来看,集体智慧将松散的个人、企业、组织集合在一起,以集体成员间的相互融合来实现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解决。其产生必然具备个体数量、密度与智慧所形成的关系。王殿华通过对信息效用的分析,指出由多个生物个体所形成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可以实现“1+1”大于2的整体效用,将集体智慧理论应用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可以实现集思广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建设宗旨,更能够从挖掘多元化智慧元素中来体现生态城市的人本性,如通过借鉴和引入多个层面、多个集体组织的协作来强调智慧城市的集体智慧。

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制约因素

智慧生态城市作为优化公共物品供应与协调的总任务,在立足城市空间资源布局上,其核心不在于加快城市进程的发展速度,更不是在于对某些具体建设项目的评价,而是对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协调。对于制约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多是偏离城市公共性的发展轨道。1.城市决策者意志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下实施的,对于政府决策者来说,由于受政绩观、晋升诉求的影响,在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中易受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干扰,偏离应有的价值趋向。如地方政府决策者会围绕GDP增长来强行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进度,对智慧生态城市的构建目标与政府在其中的职能产生扭曲,严重制约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轨迹,甚至带来重大社会发展难题。城市规划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特征,尤其是在重要规划节点上,如公路、机场、商业圈等公共设施上,一旦陷入政府决策意志范畴,将带来项目建设重复、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图”的恶性循环。2.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缺乏经济化、效率化综合评价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推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的协同发展。从城市规划与建设效率上来看,公正、效率是两个极点,而城市规划终极目标不是效率而是公正。弗里德曼提出,城市公共领域的规划与市场理性观念无关,而应该基于社会理性来展开。对于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是为了满足城市市场效率最大化。事实上,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多遵循效率性目标,利用城市规划工具性特点,冠以“规划跟着项目走”“根据投资需求来调整和修编”思路,以致对城市规划陷入了对效率与技术的不懈追求,而忽视了城市社会效益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当前,城镇化、工业化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主题,对于多数城市在规划与建设上,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城市自身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城市规划作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速的工具。很多不切实际的城市规划与扩张,高新区、房产热、CBD热、旧城改造等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来的人文环境,也背离了城市规划发展的公共性目标。3.对城市公平性的缺失严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首先要强调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公共服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如城市医疗、必需住房、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既是保障个体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城市整体化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多数城市规划中,将高端的文化艺术中心、CBD、高精尖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标准,而忽视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淡化了城市社区公共建设及公共环境的营造。以住房为例,在政府决策导向下,住房建设空间存在不平等,住房阶层化现象严重,公共政府空间被商品房所挤占,广大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高价住房空间却大量闲置,由此带来的城市空间阶层不平等问题,制约了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4.城市规划主体的单极化和利益错置问题突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的主体以政府为主,专家、社会公众参与形同虚设,尤其是广大社会公众监督缺乏制度化,导致城市规划陷入政府决策者的主观倾向中。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对城市规划经济指标的要求更高,在利益驱动下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合理性。对于旧城改造与规划,缺乏规范与制约,项目审批草率,随意变更规划,如对于原来城市规划内容进行重大变更,无法兼顾公共利益的应然要求。我国《城市规划法》在保障城市主体利益上也给予了规定,如“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并规定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和其他方式听取公众意见作为规划的必要程序”。但对于社会公众的参与听证来说,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程序性较强,无法通过社会公众监督来防范强权主体的利益偏置。

三、结语

通过对智慧生态城市“智慧”的全面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停留在智能城市或信息城市阶段。围绕智慧城市的建设理论,从制约因素探析中来梳理“智慧”城市的构建思路,明确“智慧”城市的生态要素,并从智慧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以促进我国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当然,在推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背景实际,从当前存在的因素入手,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其内涵,坚持城市智慧性、生态性的融合,促进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21-24.

[2]程大章.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J].建设科技,2015(17):39-42.

[3]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1):56-59.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9篇

然而,与发展共生的“城市病”也困扰着不断涌现的新城市和新市民。城市快速膨胀造成的交通、环境、住房、就业等问题不断挑战着传统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模式方面也出现了“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NIT)在过去二十年的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理念已成为多数城市谋划中长期发展时不可回避的选项。

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从国际文献来看,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由新加坡学者Mahizhnan于1999年首次提出,并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作为其发展目标;而钱学森先生也在上世纪90年代指出,面对现代城市这一复杂系统,需要以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大成智慧学”理论作为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理论。无论中外,以市民为核心的人本理念可以被视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计划开启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实践探索的大门。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热潮中,超过200个城市成为国家不同部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试点”。然而,全国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实践探索多聚焦于信息化助力部分城市功能提升,缺乏对智慧城市内涵的深刻思考及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布局的总体把握,有“盲人摸象”之感。

随着更多学者开始使用“Smarter City”来表征智慧城市,我们可能需要超出具体技术架构的束缚,首先承认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信息时代使城市生活日益美好的理念,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创新逻辑来思考智慧城市的发展,来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思考城市的发展策略,而不是在圈定发展目标后,只把智慧城市简单理解为利用技术的目标实现。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多中心结构

以人为本的观念与城市发展真正的结合点在哪里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理解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沟通的便利性,也催生了属于网络时代的全新文化生态。如果说智慧城市就是“互联网+城市”,那需要叠加的显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是开放、共享、兼容、平等,其代表了一种新的资源供给与分配模式。从社交网络、维基百科到众包、众创、分享经济,无数Web2.0时代的互联网成功案例都不同程度诠释着这一核心价值。我们也不难发现,符合这一价值理念的网络结构本身是多中心的,甚至是无中心的。去中心化正是Web1.0向Web2.0跃迁的一个重要标志,将这一理念推演到城市维度,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城市显然不应是“单中心”的。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多中心”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在空间层面,共享和平等的理念不支持资源的过度集中,资源的分散即意味着多中心,单中心辐射的资源配给方式显然与互联网思维南辕北辙;其次,在功能层面,开放、兼容的理念可能会将城市中心的概念碎片化,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形态已初见端倪,不同年龄段的亲友造访你的城市时,你可能会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的需求是有功能差异的。差异和特色的形成是资源流动与共享的前提,这种理念下每个城市单元可能都是中心,又可能都不是中心。

归根结底,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既指技术使城市能够贴心地为市民思考,也指更多市民的智慧可为城市思考,这种思考一定像云计算一样,是多中心和资源动态分配的。而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则是当前城市步入智慧城市道路上的重要中间形态。

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智慧要素

城市副中心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这是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城市正在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在过去一年里参与了北京市通州区副中心建设的多次论证。通州区从北京整体发展目标嬗变和自身区位优势的结合点考虑,将自己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东迁的计划又赋予了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定位。二者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关于通州未来发展路径的争论也是见仁见智。将视线放远,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城市副中心或类副中心建设的规划,有些初具形态的副中心也暴露出了发展同质、定位不清等问题。

面对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遵循智慧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发展智慧要素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此前的实证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监测智能化、软环境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人力资本发展和信息产业发展九个方面。基于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差异的判断,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考虑到副中心通常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成本,一次性超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可能是副中心最大的后发优势,这是后续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众多城市功能延伸的基础,也将是副中心未来的重要吸引力来源;

第二,基于大数据分析规划核心资源分配。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形态,也是一个求索过程。面对副中心交通、医疗、教育等核心资源配置的复杂问题,现在就应立即引入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机制,并通过制度建设为将来基于数据动态调整配置方案提供可能,将智慧要素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

第三,基于智能监测布局居住环境保障。居住环境是目前超大城市原有中心面临的困扰,也是副中心形成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方面。传感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空气、水质、食品安全等居住品质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智能监测既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区域数据积累并实现后续智能分析的有效路径;

第四,提升人口素质与区域软实力。忽略人口素质提升及区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副中心建设必然难说“智慧”,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创新2.0理念也需要践行在知识社会背景下,这都对副中心的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城市问题》,2008。

2.宋刚、张楠、朱慧:《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与基于大数据的应对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

3.刘洁、高敏、苏杨:《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及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人口与经济》,2015。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PPP模式;智慧城市;项目分类

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方法。近年来,我国积极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大力推广PPP模式,以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世界银行PPI数据库显示,1990年~2015年间中国私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1 285个,位居全球第一,投资总额139 272百万美元,位居全球第六。中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统计,截至2016年6月,入库PPP项目共9 285个,入库PPP项目金额达106 127.50亿元。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智慧城市项目涵盖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及众多公共服务领域,“十三五”规划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逾5 000亿元。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PPP模式被认为是破解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局的一剂良药,成为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然而,智慧城市领域的PPP项目在我国方兴未艾。虽然政府部门鼓励采用BT、BOT等模式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但实践层面鲜有典型成功案例。那么,与一般公共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类的PPP项目相比,智慧城市项目具有什么特点?其产品特征和经营属性如何?适用怎样的PPP方式?这些是开展智慧城市PPP项目首先要解答清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基于复杂系统、公共产品、项目区分等理论,对智慧城市的产品特征、经营属性进行合理界定,并对智慧城市项目进行恰当分类,据此判断选择以何种方式实施PPP项目。这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成功实施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前提条件。

一、 文献综述

1. 关于PPP模式的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应用公私合作模式推进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学术研究方面,PPP一词在1982年已见于一些文献(Fosler & Berge,1982);世界民营化大师E.S.萨瓦斯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E.S. Savas,1999)。此外,联合国培训研究院、欧盟委员会、美国PPP委员会、加拿大PPP委员会等都对PPP做过阐释。概括来说,PPP是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由政府与私营投资方签订协议,政府授权给私营投资方建设、运营和管理项目,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PPP的认识及解释一般借鉴国外释译(叶晓d、徐春梅,2013;伍迪、王守清,2014)。实践层面,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行PPP时往往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创新,从而衍生出许多更灵活的模式,如外包、租赁、特许经营、O&M、DB、DBO、BOT、BOOT、LOO等(AusCID,2005)。当前阶段,PPP模式因其在资金和效率上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开发,电厂、供水或污水处理厂、通信、公路、隧道或桥梁、铁路、地铁、机场、港口等建设领域。

2. 关于智慧城市投融资的研究。自哈佛商学院“智慧城市宣言”以来,全球开启了关于智慧城市的广泛研究和实践(Rosabeth M. Kanter &Stanley S. Litow,2009)。许多组织都对进行过诠释,如MIT、Vienna UT、ICF、ICMA、URENIO等研究机构,以及IBM、Hitachi、Siemens、Cisco等世界知名企业。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推进,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其投融资与运营模式。由于受传统投融资体制的制约,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困境问题,必须克服这些障碍,让金融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器(林园春,2015)。智慧城市建设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资金,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和信贷远远不够,还要引入社会资本并创新融资模式(梁毕明,2015)。只有建立合适的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才能让政府、企业、用户及其他机构等形成合力(蒋明华、吴运建,2014)。智慧城市的长期盈利能力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创新公私伙伴关系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建设(Laurent Dupont & Laure Morel,2015),PPP模式是优化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之间交易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案(Nguyen Thu Ha & Takao Fujiwara,2014)。

3. 现有研究简要评述。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城市和PPP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实施智慧城市PPP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然而,由于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视角的不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1)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领域PPP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当前阶段更多地是实践层面的探索;(2)由于智慧城市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其他领域PPP模式的研究成果很难适用于智慧城市PPP项目;(3)智慧城市集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于一体,现有文献缺乏对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分类研究,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 智慧城市项目特点

与传统公共基础设施如收费公路建设、收费停车位管理、与房地产有关的市政建设、客运运营、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不同,智慧城市项目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在智慧城市领域,不论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公用平台建设,还是智能应用体系建设,都属于信息化项目,其特点是建立在轨道交通、停车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能源、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养老、教育、文化、郊区旅游、高速公路等城市基础设施要素之上,并依附于这些要素。

2. 从广义来讲,智慧城市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提供更加智慧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城市智能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政府整合服务。

3. 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涵盖面广,种类繁多,关联复杂,属性多样。项目的经营属性决定了项目的投资主体、运作模式、资金渠道及权益归属,所以智慧城市领域的PPP模式更为复杂。

三、 智慧城项目TPO分类模型

钱学森院士于1985年提议研究建立城市学,倡导将全国的城市体系当作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来研究。智慧城市有着复杂的层次结构,属于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应在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基于智慧城市项目特点的分析,本文从技术架构(T)、产品特征(P)、经营属性(O)三个维度对智慧城市项目进行分类,简称TPO模型(如图1所示)。

1. 技术维度。智慧城市可被视为一个由传感器、物联网、互联网、专业网组成覆盖全城的感知神经网络,体现为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智能应用的特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

遵循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智慧城市总体架构通常包括感知基础设施、智慧共用平台、智慧应用系统以及标准、信息安全和管理运维体系等。

以“智慧北京”为例,其行动计划被分解为51项重点工作任务,具体包括:无线城市、政务信息网络、便民服务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政务服务共用平台、社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智慧共用平台项目;城市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管理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智能监控、城市安全智能保障等城市智能运行项目;市民卡、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市民数字生活项目;智慧企业、电子商务等企业网络运营项目;公共集成服务、政府决策支持等政府整合服务项目等。

2. 产品维度。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中存在的物品和服务可以按照其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来进行整理和分类,其结果是四种理想类型的物品:私人产品、可收费产品、共用资源和公共产品。

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涵盖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众多领域。这些产品和服务大多数落在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构成的连续体内,通常被称为准公共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对其产品类型的划分非常困难。图3抽象地表示了智慧城市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划分方法。

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变量构成了图的两个维度,并且被表示为两个连续的变量,其最大值限定了图的边界。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社区再到智慧城市,消费或使用逐渐变得更加具有共同性;排他性从公开信息到专题信息再到收费信息逐渐变得更为可行。

3. 经营维度。根据项目资产的收益特性,可将智慧城市项目区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类(如表1所示)。

城市运营理论将城市的各种资源视为运营客体。智慧城市运营的内容主要是指城市的信息化资源,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涵盖各类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关于智慧城市项目,政府可根据其经营属性通过建立收费机制或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不同的PPP模式。

四、 典型智慧城市项目PPP模式建议

1. 制度安排。按照私有化程度和对市场的依赖度划分,用于提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有多种形式,政府、私营部门和消费者在这些安排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表2所示)。

其中,合同承包(Contract, or purchase of service)、特许经营(Franchise)、补助(Grant)方式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别作为安排着和生产者参与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符合PPP模式的定义。

进一步分析,PPP项目有多种运作形式,在完全公营和完全私营的连续区间内包括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服务外包、合作组织、LBO、BTO、BOT、BBO、BOO等。从我国官方文件中涉及到的PPP运作方式来看,主要有O&M、MC、BOT、BOOT、BOO、ROT、TOT等,当前阶段大力推广的PPP模式是以基于特许经营权合同为主的体系。

2. 参考模式。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的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投资主体、管理模式和权益归属等。

(1)从技术维度看,智慧城市IT架构不同层次的项目都需要委托专业的IT公司开发和维护,面向政府管理需求的无收费机制项目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存在用户消费或使用基础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可引入社会资本投资。

(2)从产品特征维度看,智慧城市中的私人产品和可收费产品能够由市场提供,公共部门在其中扮演者较弱的角色,但有时也提供私人物品和可收费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智慧城市项目可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政府必须提供对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产品,但其他制度安排也能够提供,政府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产品。

(3)从经营维度看,准确界定智慧城市项目的经营属性是困难的,因为同一个项目本身在不同的环节是不一样的。以智慧交通为例,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整合路政、运管、轨道、港航、城市客运甚至交警、气象等信息资源为交通组织、运行、应急等提供决策支持,这类项目多是管理需求而产生的,属于政府付费模式,基本上只能依靠财政拨款来建设; 公交智能化/出租车管理信息服务主要是面向政府和企业管理需求的,可能的PPP模式是将车身、场站、电子站牌、出行信息服务APP的所有广告打包,作为运营环节的组成部分;停车管理/收费联网、公共自行车、出行信息服务等,都直接面向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运营设计出很多的PPP模式。

五、 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繁杂、涉及面广、投入资源大、科技含量高和时间跨度长的系统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将逐渐从资金支撑角色转变为有限的技术设施,甚至是政策支持。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必然走向政府引导、企业出资的多元化投资主体趋势。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城市IT框架下各子项目的PPP模式与其产品和服务特征相关,可运营与否依赖于投资项目有无收费机制,即是否有资金流入。(2)智慧城市项目分类复杂,可采用的PPP模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等方式,项目的收费机制包括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3)智慧城市PPP模式适用于可收费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公共信息网络、轨道交通、停车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能源、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养老、教育、文化、郊区旅游、高速公路等领域的智能化工程。最后,本文就智慧城市项目分类提供了理论方法,基本上划定了可采用PPP模式的智慧城市项目覆盖范围。然而同一智慧城市项目可用的PPP模式并不是唯一的,这与具体的项目特点、运营环境和相关的法律政策有关,还有待开展近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晓d,徐春梅.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2013,27(6):6-9.

[2] 伍迪,王守清.PPP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趋势[J].工程管理学报,2013,28(6):75-80.

[3] 吴运建,丁有良,孙成访.基于复杂产品系统视角的智慧城市项目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 (4): 83-88.

[4] 毛艳华.智慧城市建设运维的SOP和PPP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6):315-316.

[5] 刘禹,何佰洲,武文婷.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公私合作制模式的新探讨――基于价值集成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0,(2):98-103.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智慧城市;问题现状;管理创新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已进入信息时代,“生态城市”“泡沫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应运而生。而其中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管理中实践性最强,普及率最高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目前,智慧城市已超越单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而开启了系统的城市建设网络化,进入城市建设的高级管理模式。但同时,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重点。

1 智慧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的智慧城市开始于2010年,是由住建局、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共同推出的,2013年和2014年国务院先后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示范建设的通知,住建局和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建设一批智慧城市试点,至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智慧城市从开始启动到现在,有了近7年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较为典型的问题为:部分城市的智慧城市系统盲目上马,在运行和推广大中没有做到顶层设计,没有统一的技术操作规划,网络安全隐患较为突出。有的城市存在着重视度不高,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的情况。

1.1 相关理论薄弱

智慧城市是一个科技性比较强,信息化要求比较高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也是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重要的新型发展方向。但目前情况下,许多城市智慧城市的开发及应用还仅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其理论体系还不算成熟。再加上智慧城市这一口号最初是由科技公司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智慧城市的应用给科技发展带来动力,使科技应用方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科技公司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没有实践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衔接。而地方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操作者,对智慧城市缺少深层和系统的认识,只是简单的套用部分概念,也有部分城市只是购买了智慧城市的APP,但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相关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1.2 缺少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为核心技术。在这种技术支持下,需要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需要对各方的主体需求,数据及升级系统进行识别和设计。只有在顶层设计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才不会造成既有信息资源的浪费。

而目前情况下,许多城市对智慧城市的顶层系统重视度明显不够,大部分城市规划中很少涉及智慧城市的内容,没有建构完整智慧城市技术架构,使其技术应用与居民和城市规划相脱节,对智慧城市缺少顶层设计的后果往往会起到断章起义的负面效应。

1.3 智慧城市设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冲突

目前,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少统一的相关标准。之前工信部曾经下文要求针对不同的城市制定个性鲜明的智慧城市系统,有针对性的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城市病问题。比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应重点解决城市拥堵等问题,中小城市应重点解决产业升级和现代化问题;对于一些环境容量小的城市则应通过信息化手段斫行监控;一些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厚重要的城市则可展示其优秀的传统文化。

基于以上几点,对于智慧城市是否要建立统的标准,是否要建立个性化的系统,是个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答案的说法,这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1.4 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在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为了政绩和面子的功利性思想比较严重。许多城市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有的存在着建设后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部分城市的智慧系统建好后,其宣传、软件应用、数据采集,科技公司的信息服务都没有跟上,缺少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其硬件设施只被闲置浪费。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及建设后应用不充分的情况,要根据应用为导向,不是盲目上马,仓促建设。

2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走过了近7年的发展之路,但由于城市之间的差别,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的,有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比较成熟,有的则相对滞后。在大的信息化时代,随着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普及,面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我们还需要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使智慧城市建设沿着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2.1 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也是智慧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做好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

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对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要根据科学技术变革的方向和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前沿性设计,要制定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要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联系,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的步步推进,要避免其静态式发展,要打破其重复建设的弊端,从规划的角度来解决信息建设共享,资源数据共享,信息孤岛连通等问题。

第二是要有效的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互联网化和数据化的具体体验,它绝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其管理、协调和监督机制,完善其信息采集和数据共享机制,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和管理经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确保其保持高效管理机制。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论思考;战略对策

1智慧型城市

智慧型城市主要就是指一个城市充分的应用智能技术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将其称为智能城市。我们通常所说的智慧城市就是针对城市发展和各项运行的关键点与核心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手段来进行分析以及整合,从而对城市的安全监测、资源环境以及商业活动等需要进行及时的效应。智慧城市的实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智慧式的城市管理运行,为市民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从而优化城市的生活系统。

2智慧城市的理论思考与学术探究

2.1智慧城市是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转换器

城市的新经济在信息时代主要是以信息为前导、知识为基础、高新技术为支柱以及网络作为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其带动了城市传统产业的升级,培植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广泛的覆盖于城市经济文化生活当中。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新内容、新要素以及新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结构。智慧城市具备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特征,生活上也更加的舒适安全,而城市管理上也逐渐的实现了信息化以及科技智能化。智慧城市主要是强调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为先导、资本为后盾以及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发展要素,其覆盖了智慧移动性、智慧生活、智慧治理以及智慧经济等内容。要素体系、发展体系以及内容体系是智慧城市逻辑建设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与数字化城市或者是智能化城市相比较,其更加的重视人力资本、社会关系以及环境相关的问题,不再局限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是从城市的整体效益以及综合发展的角度来对待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就是说,智慧城市只是将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技术作为其建设的手段,为期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

2.2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

城市的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信息化是必然产生的,其是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两者协调发展的直接成果,其中城镇化是其主要的依托与载体。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通过信息技术对城市的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以及增强效益,信息化能够直接作用于城镇化,这种作用不仅能影响到城市结构以及演化和转变的速度,同时还能够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市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革新。也就是说,信息化能够促进城市发展革命以及变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市功能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2)城镇集聚功能以及扩散功能的并存,相互交织。(3)城市当中的主导要素流成为了信息流。(4)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当中,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5)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城市环境的主题。当前,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城市信息化深入发展以及功能不断优化升级的结果。

2.3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的新模式

针对智慧城市对城市治理的作用,众多学者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都认为起能够实现城市管理规划的智能化,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资源的合理分配。美国学者AndreaCaragliu认为智慧城市的智力模式属于一种美好参与式的治理,其主要是对城市交通、资本、通信等方面设施来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国内的相关学者也发表了与之相关的理论观点。其中我国相关学者胡小明认为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属于城市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问题,其着重强调了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以及长远效益。而王辉等则指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由新技术以及新工具支持的一个新的城市生态系统,其涵盖了城市的市民、政府以及各个商业组织。

3加快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3.1处理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集成共享的关系

重硬件轻软件、实用快上的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当中,尽管当前大部分的城市都建设了地理信息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之前都未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各个部门之间在运行和办公当中由于信息传递的不通畅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智慧城市中,信息技术设施以及集成共享是其基础前提。因此,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从网络、业务以及终端等层次来有序的推荐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电网三者的统合,构建一个安全、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此外,城市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传统条块分割、部门分支以及独立建设的局面,对城市农村、水利、教育以及交通和市政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实现标准化,连点成面,建立一个面向各个行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从而促进数据信息的共享,实现城市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

3.2重视技术标准建设和完善法律规范

当前,国际国内都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雏形,大部分都侧重一方面的发展。实际上,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兼容性技术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只有处理好了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关系之后才能够全方位、高起点的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建设智慧城市当中,要坚持统一的标准以及完善的法规先行的原则,这样才能够确保智慧城市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结合国情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以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为导向来推进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管理以及应用标准等应用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也需要与行业和其余积极配合,发挥其作用,加快相关规范以及标准的制定。企业也许就要加强与国际的合作,政府需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建设当中去,提升我国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领域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政府不仅需要加强智慧城市的规范与标准建设,同时还要加快信息化法制的建设,制定信息技术设施、电子政务、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其复杂性,在建设中需要统一规划,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同时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加大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作者:叶淑飞 单位:杭州绿城桂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范向峰.赵苏英.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发展模式;智慧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1.1;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1-00-03

0 引 言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问题出现,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摆脱城市发展瓶颈是城市决策者和相关学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物联网的使用、云计算的推广以及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革新,为解决这一难题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面对城市问题和信息技术支撑问题,IBM于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概念,此后“智慧”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2013年11月,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包括上海、武汉、广州、郑州等90%以上的省会及较发达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巫细波[1]、史路[2]、许庆瑞[3]和陈铭[4]等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理念、原理、架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对系统架构、产业链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亟需先进的发展模式,因此完善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1 智慧城市概念

1.1 智慧城市

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诠释,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能够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感知整个城市运行系统的关键信息,对城市服务、民生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城市资源运用更有效率。史路、许庆瑞从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和公共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阶段,它以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城市网络互联为基A,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把各种数据整合成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要素,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内涵突出了更新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化配置各类社会资源,促使政府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人的和谐与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的显著特征包括互联互通、实时感知、高度智能、激励创新和协同运作等多个方面。

(1)互联互通是指利用高速的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共享;

(2)实时感知是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标记、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城市核心系统运行状况的能力;

(3)高度智能是基于智慧城市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整合分析各种异构数据,为特定应用提供解决方案,为上层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4)激励创新是指智慧城市中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利用相关的智慧设施,不断进行科技和业务创新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5)协同运作指智慧城市中各关键系统和人力资源,利用公共设施和谐高效地运作,达到系统的最佳状态[2]。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环保、智慧教育和智慧公众等多个领域,重点内容包括信息基础网络、智能化应用、创意和科技产业、统一管理平台。

1.2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又称为自顶向下的设计,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也是一种设计理念和实践指导思想。利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集中有效资源,实现优化结构、协调功能和整合资源的目标[5]。进行顶层设计需站在全局的高度,而且设计的成果应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实施的方法应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指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基础,围绕社会服务、城市运行和执政管理等城市运行要素建设,以智慧城市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当地发展特色为重点,设计城市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技术架构,建立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规范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各工作任务有序开展,最终实现各种智慧应用的目标。总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不仅包括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设计,还包括城市产业支撑、运行维护以及投资、融资等方面的设计,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2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2.1 发展模式设计原则

智慧城市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顶层设计时需遵循权威性、安全性、效益性和针对性等原则。

2.1.1 发展模式成果应具有权威性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整个城市多部门跨系统的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涉及各方利益,权威的顶层设计容易被相关利益方所接受,方便设计成果的逐步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智慧孤岛”的产生,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

2.1.2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将信息安全问题放到首要战略高度

智慧城市建设是对智能信息处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给介入涉及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外国企业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顶层设计必须从战略高度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国家机密不被泄露。

2.1.3 发展模式设计应与产业链投资策略相结合

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需要与投资结合,而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的投资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通信运营商推动模式和IT厂商推动模式等,每种模式的投资渠道、审批流程、建设重点和潜在风险均不相同。因此顶层设计只有和产业链投资模式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成效。

2.1.4 顶层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较大差别,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须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的产业特色,根据自身的城市发展定位,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2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顶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一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包括一个保障体系、三大支撑平台和五种智慧应用。面向智慧应用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2.2.1 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具体包括社会服务、决策应急、城市运行、执政管理、产业发展五个方面。

社会服务分为公众服务和企业服务,其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对公众的服务能力。

(1)公众服务是面向社会自然群体和个人,提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可以通过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住房保障服务平台等平台的建设得到实现。

(2)企业服务指面向企业实体和企业法人,提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引导及扶持性的智慧服务,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城市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决策应急包括领导决策和应急指挥,其目标是为领导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和丰富的分析手段,以业务为核心,提高协同管理能力,实现领导决策手段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使领导决策更科学。通过综合决策应急指挥平_建设的实现,可显著提高政府的决策应急能力。

城市运行针对城市智慧运行,完善人口、安全、交通、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提升,实现城乡人口精准管理,城乡安全监控覆盖,区域交通智能管控,资源与环境的全面监管。城市运行智慧应用可以通过精准人口管理平台、智慧安全平台、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及资源与生态监控平台的建设来实现。

执政管理是指通过行政办公、协同审批、自身建设以及绩效考核督查等方面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效、廉洁的智能型政府。

产业发展一般围绕城市特色产业建设展开,进行产业发展的创新应用,促进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可以通过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工程建设实现产业发展的智慧应用。

通过智慧应用的建设和推广,可以使智慧城市达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产业发展高端化、领导决策智能化以及资源集约共享化。

2.2.2 支撑平台

支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智慧人群三方面内容。

基础设施是指由构成政务网、物联网和公众互联网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由公共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成的信息资源中心组成的硬件设施,是互联网便捷化与物联网实时感知化的物理基础,可以通过建设信息资源中心工程、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推广工程、三网融合工程、无线宽带工程以及物联网建设工程等项目来实现。

公共平台是集业务、技术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为智慧城市各类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组件化功能服务的软件设施,为用户提供资源、信息、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服务。其主要建设内容有空间可视化服务平台、应用组件支撑平台和城市信息网云平台等工程。

智慧人群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不仅是建设者也是成果享受者,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基础和实现城市智慧化运行的支撑。可以通过增加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料数量与增强居民的学习意识来进一步提高居民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智慧城市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智慧人群的技术水平[6]。

2.2.3 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分为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其中,完善的安全体系可在较大程度上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保障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物理设施及信息数据的安全,消除智慧城市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安全技术和安全制度体系两方面内容,具体可围绕物理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和制度体系进行设计和建设。

标准规范体系是智慧城市各核心系统实现协同运作和信息共享的基础,若缺乏标准规范,易造成业务系统相互隔离、无法实现智慧应用等后果。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标准、基础网络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几方面。

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城市智慧化程度的依据,是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体系,也是对相关责任单位的考核评价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建设目标的分解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应从组织、技术、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民生和基础设施等评价指标建设。

3 结 语

智慧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其建设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便捷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产业发展的高端化、领导决策的智能化以及资源集约共享化的目标。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才刚刚起步,还缺乏宏观的顶层设计和成熟的发展模式,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和顶层设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详细论述了各个模块的建设内容,并在某城市中得到了应用。然而,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的应用系统架构、数据资源架构和评价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56-60.

[2]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97-102.

[3]许庆瑞,吴志岩, 陈力田.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4):1-7.

[4]陈铭,王乾晨,张晓海,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84-89.

[5]何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推进举措研究―以智慧南京顶层设计主要思路及发展策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7):72-76.

[6]高光耀.我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本思路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6):46-48.

[7]李善越.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J].理论探索,2013(5):86-88.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CAA框架体系;核心技术;价值供给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66—08

1

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

1.1

智慧旅游的起源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城市的举措。IBM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该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我国专家对“智慧城市”有自己的解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加坡提出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上海、深圳、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IBM的“智慧城市”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指引下,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以实现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质的跨越。受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旅游”应运而生。从城市角度,“智慧旅游”可视作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的已有成果。因“智慧旅游”是一项侧重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惠民工程,将“智慧旅游”在城市视角下纳入智慧城市有助于明确建设主体并集约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特性与需求差异,“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旅游”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旅游并不仅发生在城市,前者要比后者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1.2智慧旅游的发展条件

智慧旅游概念源于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但其发展的推动力依托以下六个方面:(1)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2)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尤其是旅游业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来,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3)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4)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应用载体;(6)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者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了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

2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2.1

智慧旅游概念评述

智慧城市论文范文第15篇

>>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评价的方法研究与最佳实践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潜力评价 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徐州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评价方法及探索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评估与评价趋热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论智慧城市建设 浅谈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探讨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 镇江市智慧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天津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金世斌,吴国玖,黄莉.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趋势展望[J].上海城市管理,2016(2):12-17.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9).53-60.

王宁,王业强.智慧城市研究述评与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5(4): 151-159.

吕康娟,帅萍,孙覃h.世界智慧城市案例:实践与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沈山,曹远琳,孙一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实践与研究前瞻[J].现代城市研究,2015(1): 31-40.

付磊,柏巍,马小晶.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方案的演变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2(7): 70-74.

顾德道,乔雯.我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10): 79-83.

IBM中国.智慧的环境发展[DB/OL].(2016-05-25)[2016-06-03]. http:///solutions/cn/government/environme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