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

快速教育论文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职教育;人才需求;品牌战略;师资培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广东中等职业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到2004年底,广东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870所(含技工学校186所),其中部级重点学校98所,省级重点学校90所;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94.5万人;优质学位占40%,省级以上重点专业131个。在整体规模、在校生人数、优质学位比例和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均居全国同行前列。广东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一、省委、省政府加强领导,大力扶持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省领导经常关心、了解全省职教工作情况,及时给予指示。2002年广东省举办了首届职业技术教育展示会,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临指导,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熟练技术工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层次,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社会要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提高广东省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熟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东省委、省政府把职业技术教育列为全省“十项民心工程”之一,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每个市要建设一所以上国家重点技校,经济发达的县要建设一所技校,力争5年内全省技校在校生规模扩大到36万人。”2005年,广东启动了“三年30万”技能人才工程。为了激励更多学生报考中职学校和从事技工工作,广东省还从政策上给予照顾和扶持,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已经实行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和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对等待遇的政策。下一步的目标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和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福利待遇,促使全省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目前广东技能型人才在全部城镇从业人口中仅占43.89%,缺口很大。2005年初,广东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据统计,到“十五”期末,全省仅数控技能人才缺口就达到10多万。广东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以制造业为主,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技术等几大类产业的需求人数超过100万。此外,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零售业、商务服务业、物资流通业、社区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等部门也都需要大量技术应用性人才。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点。

由于对技能应用性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20多年来全省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04年就业率高达97.8%。中职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也逐年有所提高,据调查显示,广州市初级工平均月薪是1470元,中级工月薪为1836元。就业有前途,促进了全省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学生、家长转变观念,讲求实效

过去,由于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上一些实际新问题的困扰,不少学生不愿选读中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很多学生、家长对就读中职学校逐步有了正确的熟悉。

广州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为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算了一笔账,分析了初中毕业生面临的四项选择及其优劣势,很有参考价值。

其一,读高中——考大学——就业。家庭投入摘要:约4.7万元。优势是高学历,增值潜力强。劣势是要承担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的风险,对家庭经济压力大,大学毕业生队伍庞大,就业形势严重,教育投资有时很难回收。

其二,读高中——就业。家庭投入摘要:约7000元。优势摘要:无。劣势是无一技之长,很难就业。

其三,读中职——就业。家庭投入摘要:中职3年约1万元。优势摘要:有一技之长,就业轻易,待遇逐步提高。劣势摘要:边工作边学习,比较辛劳。

其四,读中职——高职一就业。家庭投入高于第三项。优势摘要:专业优势较明显,就业较有保障。劣势摘要:经济负担重,可能面临来自传统观念的压力。

以上四种途径,各自的优劣势十分明显。怎样做出合理选择?关键在于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而要实事求是,根据各自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的学习能力进行统筹布置。就读中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早日成才的明智之举。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实施品牌战略

(一)打破条条框框,进行制度创新

过去,中专、技校的学科门类设置单一,专业设置较少,技术工种不多,各校自成一体,相互缺乏联系,学生知识面较窄,技术能力适应面不广。进入21世纪后,面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进行改革,首先冲破中专、技校、职中的界限.按照市场需求统一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层次上,在制度创新上先走一步,使各中职学校的内涵更宽,技术含量更高,适应能力更强。

(二)紧紧面向市场,调整、更新专业

随着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熟练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东各类中职学校都依据市场需求,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这方面的成绩尤为显著,其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扩大专业覆盖面。到2005年上半年,广州市中职学校共有400多个专业,涵盖11个大类,包括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能源、土木水利工程、资源和环境、商贸旅游、财经、文化艺术和体育、社会公共事务、农林等。二是大力发展高新、紧缺专业。广州市以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为目标,迫切需要大量机电类、汽车类、电子技术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技能人才。同时,作为华南地区商贸中心,广州对电子商务类、现代物流类、市场营销类、商务外语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广州旅游餐饮业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旅游业收入占全国的1/10,餐饮营业额列全国第一,因此旅游餐饮业的人才也十分紧缺。目前,广州市的建筑业正处在人才结构的调整期。需要大批现代建筑应用性人才。随着广州市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物业管理这一新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对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上述这些高新技术、紧缺人才,急需中职学校加速培养。广东省、广州市均把这些专业作为重点,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实行“专业末位淘汰制”。通过中职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所反映的市场供求情况来调整专业设置,就业率低的专业予以淘汰。

(三)放宽招生限制,扩大办学规模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群众子女求学的愿望,广东省放宽中职学校的招生限制,采取按中考成绩投档录取和注册入学两种招生办法摘要:各中职学校先按考生中考成绩和志愿顺序从高到低、从前到后的顺序录取,然后再接受注册入学的学生。对注册入学的学生实行“三不限”摘要: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应届生,只要有初中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都可以到中职学校申请注册入学。没有报考中职学校的学生,或者想从甲校转到乙校的学生也可通过注册入学。以上办法,为中职学校扩招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广东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想方设法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增设一批中职学校,扩大招生人数,促使全省中职教育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广东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生达40万人,占全省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0%,比2004年增加4万人,增长率达10.8%。

(四)关心弱势群体,实施职教扶贫

广东省职教扶贫计划规定,凡是家庭人均年收人在1500元以下,或者有《广东省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免费证》的,都可以到中职招生学校申请入学。全省有一批优质中职学校招收一定数量的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并推荐就业。2005年广东职教扶贫计划布置招收2000多名贫困生入学就读。这些贫困生毕业后,将帮助其家庭实现脱贫,这是政府关心弱势群体、实现职教反哺农业的有力办法。

(五)增加优质学位,创立特色品牌

近几年,广东中职学校扩招发展,以创办重点学校、增加优质学位为主。到2005年初,广东省中职学校的优质学位占40%;广州市中职学校的优质学位占60%,比3年前增加了1倍。优质学位是指被评上省级以上重点学校的学位。这批重点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硬件设缶、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均达到很高要求。广州市的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全部实行“学分制”,根据岗位需要重新构建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岗位需要灵活选择课程。这些重点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明显,教学质量较高,学生素质较好。毕业生经常是供不应求。

(六)办好实训中心,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各中职学校均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了一批高水平、高仿真的实训中心。学生在实训中心可以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练习,练就一手过硬的工艺技术,通过“上学如上岗,上课如上班”的模拟练习,可以达到“零距离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七)实行订单培养,学习、就业相联

广东很多中职学校都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实行人才“订单培养”。学校和有关企业约定摘要:学校招收的新生根据企业岗位的需要进行对口培养,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招聘就业。有的企业还为“订单培养”的学生提供3年的学杂费。

(八)广开办学门路,以利学生深造

为了打消部分中职学生怕一辈子当工人不能升学提高的顾虑,广东中职学校采取多种办法,广开办学门路,以利学生深造。很多中职学校和普通高校的成教学院、技术师范学院、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学生在考取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可以考取合作学校的学历文凭。广东省教育厅为了解决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新问题,预备采取“3+2”模式,学生在中职读3年以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读2年,毕业后获得高职文凭。很多中职学校还贯彻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国外知名职业教育机构合作,邀请外国教师授课,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有些学校还选送优秀学生到国外学习。

五、建好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提供合格师资

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中职教育的兴起,急需大批合格的中职教师。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在原广东民族学院的基础上创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改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该院定位为多科性、应用型,服务职教。几年来,该院改革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兼并3所其他院校.附设两所二级学院(民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底,该校在校各类学生总数已达23503人,在校生规模已上升到广东省普通高校第七位。现已开设44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学科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六大门类(不含两所二级学院)。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名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得方法。”[1]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等策略的总和。恰当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使语文教师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能够提升教材及其他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当代语文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中,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改革开放以后,长期的探索造就了一批名师,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语文教育领域影响深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坛探索教学艺术的热情有增无减。我们需要冷静沉思:教学之法,探其根本;一招一式,尽求其妙。

一、李吉林的情境派教学方法

李吉林等创立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李吉林老师将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概括为:“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3]

这一法则依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的观点,强调个性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智力活动,而且要通过情感的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创设情境即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习的情绪。参与各类活动指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操作等活动,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各项智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总结转化就是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转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

情境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于漪的情感派教学法

情感派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变化美……常将讲、思、答、议、评有机结合,常取启发式、导学式、自学式等有效模式之长二自成风格,独为一体。这也是一种‘没有模式的模式’。”[4]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是于漪、欧阳代娜,于漪老师的著作《语文教苑耕耘录》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情感派”的诞生。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育要直面于“人”,植根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情感派课堂教学体现出的特点:一是立体化多功能效应,多项新的师生关系,灵活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常采用“巧引”、“美读”、“情讲”、“趣溢”等多种教学手段。语文课积极追求文化精神,“运用古诗词营造文化氛围”,“引用文论、诗评强化文化底气”,“用历史、哲学、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相关知识来拓展文化领域”。教学语言“追求生动亲切”,“追求词采丰美”,“追求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追求纯净严谨、富有逻辑性”。[5]

情感派主张把引导学生“思”放在重要位置。于漪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释—再生疑—再质疑—再解释”。于漪老师的以上主张,比较符合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规律。

情感派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敏感地注意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情感派第一次从理论上突破程式化的束缚,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先教什么知识、后搞哪些活动未作具体的表述,从而给教师留下了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在我国语文教改的历史上将永留光辉的一页。但是,中学教育毕竟是基础教育,“情感派”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关注不够,这是一个突出的弱点。此外,过分强调“语言因素”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对语文教学中很多因素的教育意义关注不够。

三、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法

“导读派”是针对语文教学长期沿袭的“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构成“师生互动”。[6]导读派教学法的创立者是钱梦龙,其代表人物还有蔡澄清。1985年,钱老师的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

钱梦龙老师系统阐述导读法教育理论——“三主四式”。[7]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循序展开的四种课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提出了教师由“讲”变为“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的主张。“自读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操作流程为“初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教读”不是着重于“教课文”,而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的基本原则是“能级相应”;教读的基本方法是“指点一下”;教读的策略是铺设台阶:“设标——达成——引发成就感——再设标——再达成——再引发成就感”。“复读”不是简单的“复习”,而是一种综合阅读评价训练,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复读,或把相关的课文组成一个“组合单元”进行对比复读。导读法追求“教学的人性化”,“教学的民主化”,“教学的科学化”,“教学的艺术性”。[8]

钱梦龙老师“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定位教育活动中师生的地位,而且大胆地把学生定位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对我国传统师生观的巨大冲击。”[9]它标志着我国教育思想的巨大转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读式”符合现代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中“深化教学”的要求,给我国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宁鸿彬的思维派教学法

“思维派”主张发扬孔子“愤”“启”思想,反对在教育活动中“惟书”、“惟师”的倾向,“主张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为主旨”。[10]代表人物是宁鸿彬老师,1989年,其著作《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正式出版,标志着研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的诞生。

思维派教育理论主要有:“未来教育观”、“创造性思维教育理论”和“宁式教学三原则”。“未来教育观”主张教育应有预见性,要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着眼,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结构“实、博、专、新”;能力结构包括语言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心里品质包括顽强意志、谦虚勤奋、谨慎细致、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教育”理论主张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宁氏教学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三个欢迎”、“三个允许”。“三不迷信”指“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欢迎”指“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三个允许”指“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11]

宁鸿彬认为“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在“指导”上下功夫。提出“通读——质疑——理解——概括——实践”五步阅读教学程序教学法。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贡献在于:着眼未来,建立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教学机制;从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心理品质三方面思考和界定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关于思维品质培养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此法容易出现点多面大的现象,要注意课堂的有效调控。

五、魏书生的管理派教学法

管理派教学法由育人、管理、教书三部分组成,“育人”强调教学民主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自强”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管理”强调“量化”,强化责任、合作和效率感。“教书”创建“六步课堂教学法”。代表人物是魏书生和张富。

魏书生老师认为调控管理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建立“计划执行系统”、“监管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计划执行系统”要求“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监管检查系统”包括学生纠正错误的制度、培养效率感的制度和组建合作小组的制度;“总结反馈系统”包括“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和“进正反馈”四个子系统。

魏书生提出“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张富提出了“让学生都站起来摘果实”的“跳摘”理论和“四分三度”教学模式:分评价级,分组结对,分学课和习课,分读、做、比、改四步;加大密度,提高速度,注意适度。

管理派重视管理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自学,体现“先学后教”;看到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理论上竭力主张教学民主;注重效率,符合时展的潮流。但在教学活动中,过分注意学生学习的“量”,而对学习的“质”关注不够。

六、洪镇涛的语感派教学法

“语感派”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洪镇涛,他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入点,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提示性、释疑性、补充性”,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针对以往语文教学理性分析多的弊病,洪老师提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惟一途径。

在以上理论主张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改革实验,语感派形成了以语感训练为主旨的教学模式,即“四步语感训练教学模式”:“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12]

语感派第一次从理论上定位老师的“讲”;深刻地指出“感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较早地提出了指导学生自学的问题;把学生的“思”放在重要位置。这些贡献表明语感派的远见,其主张符合世界教改的潮流。但其片面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精神。

七、张孝纯的大语文教学法

“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

大语文教育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语文教育要广泛联系社会生活;语文教学要着眼于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认为语文教育应包括四个系统:课内语文教育系统、课外语文教育系统、社会语文教育系统、家庭语文教育系统。张孝纯老师是大语文教育观在我国的倡导者,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整体教育”是指语文教育要关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美育熏陶,听、说、读、写、思五方面不可偏废。“完整结构”是指以课堂语文教育为轴心,强化语文学习环境的积极影响。“重视训练效率”主要是指语文教育不能只关注数量,更要重视训练的质量,提倡“精讲巧练”。呼唤语文教师应做读写“教练”,莫做文章“讲师”;教大语文,育小能人。此模式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立体化、动态化、多彩化的过程。立体化主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结构的多元化。动态化即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动脑、动情、动口、动手,结合课内训练开展系列课外活动。多彩化是指教师教学方式、训练方式灵活多样,反对程式化教学。“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结构由“一体两翼”组成;主体是课堂教学,两翼是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

大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冲出封闭的课堂,走向无限的生活,打破了我国千百年来固守的教育观、人才观,对我国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产生广泛的印象。它从理论上全面界定语文教学过程,对语文教学效率给予极大关注,都是难能可贵的。但其“精讲巧练”、“育小能人”的提法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八、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为杨初春老师所创立,他在《实用快速作文法》中具体阐明了这一教学思想:“‘快速’、高效’的目标观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前提和动力。贯彻始终的民主思想是快速作文成功的保障,也是实现语文创造教育的必备条件。科学有序的方法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素质的系统工程。”[13]快速作文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五步”:“基础训练”、“思维训练”、“速度训练”、“技巧训练”和“综合训练”。“四法”:“写作周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游览自改法”和“训练分步达标法”。“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和“理论指导型”。写作实践课型分为两种:“单课时课型”是指一节课的写作实践课型,基本结构是“命题——写作——讨论——小结”;双课时型是指两节课连起来上的写作实践课型,基本结构是“命题——写作——讨论——评论——修改——总结”。“理论指导型”基本结构是“实例导向——方法指导——写作实践——归纳小结”。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训练可以达到“40分钟800字”的目标。

“快速作文教学”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并实践“高效”作文教学;提出教学民主在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把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肯定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重视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和作文的及时反馈。[14]运用快速作文教学法要防止重视作文的“量”而忽视“质”、重“技巧”轻“修养”的倾向。

九、程汉杰的快速阅读教学法

1989年程汉杰老师《高效阅读能力训练》出版,创立了快速阅读教学法。快速阅读教学发的基本理论是“开发大脑论、快速摄取信息论、心理定式论”。“开发大脑”主要是指挖掘大脑潜力。“快速摄取信息”主要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编码、快速扫描、快速筛选信息、快速记忆。“心理定式”即把快速阅读训练活动看作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标题、作者、出处及发表时间、基本内容、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快速阅读教学模式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三项:学生自我调控注意力训练艺术、固定程序阅读训练艺术、快速阅读训练歌诀。快速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大阅读量,并提出一组阅读效率计算公式:阅读速度=文章字数÷阅读时间(字/分钟);理解率=所得分数÷总分(%);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字/分钟)。

快速阅读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操作中应防止过分偏重依据生理学、心理学的训练,忽视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特异性问题。

回望名师的语文教学方法,求实、朴素。虽各自体现自己鲜明的教学理念,却又有他们共同的追求:有效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蔡元培说:“通常学校的教习,每说我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这便大误。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不过看个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作为罢了。”[15]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都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都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思维品质、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2]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268543.htm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5] 参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108页。

[6]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7] “三主四式”是钱梦龙在其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1985年)中的表述,后来在《钱梦龙与导读艺术》(2006年)中表述为“三主三式”,“三式”为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8] 参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第59-7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 张承明主编:《语文教学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0] 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58页。

[11] 参见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63-169页。

[12] 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90页。

[13] 金非铁著:《对教学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处理》,《语文教学通讯》,第479页,2000(21-22)。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6世纪,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并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1发现问题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伽利略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那么把重物和轻物拴在一起下落,它们将是什么结果呢?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重物下落得快,轻物下落的得慢,由于两物拴在一起,“轻的”被“慢的”拉着,“慢的”被“快的”拖着,所以两物拴在一起的速度应是不快不慢。同样,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两物拴在一起,应该是更重了,那它们应该下落得更快。这两个结论都是由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推出来的,但得到的却是互相矛盾的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1.2提出假设

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是均匀的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

1.3数学推理

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如果v与x成正比,将会得到荒谬的结论;如果v与t成正比,它通过的位移x就与t2成正比。

1.4实验验证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伽利略设法用斜面做实验。他在木制斜槽上蒙上羊皮纸,让铜球从光滑的羊皮斜槽上滚下,通过上百次对不同质量的小球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越大的定量研究,发现小球沿光滑斜面运动时通过的位移x确实与t2成正比,小球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倾角一定不同小球的加速度一定,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1.5合理外推

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当斜面的倾角达到900时,小球就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2、对物理课程中科学人文教育的反思

20世纪后期,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观逐渐形成。这种课程观的出现,源于三方面的原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显示高度社会化的特征;对科学本质的社会性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形成。上述三方面的变化促使人们对现实反思。一方面。人们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另一方面,人们对现代科学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的现实反思。于是寻求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进入了人们的野视。科学人文性课程,就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

实际上,物理学的发展改变着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物理学家探究的理论成果本身,寥寥可数的定律和原理反映着自然界大干变化,是那么的简洁和精致,既富有理性又充满美感。此外,物理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执着的追求,不畏艰难、酷爱思考、为人类奉献的优良品德也是物理课程实施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在传统物理课程中,只见作为科学结论的理论知识,而科学作为一种创造的探究过程,丰富的科学人文教育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物理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因此,我们应当从更高的层面上设计课程,让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的美成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发挥物理科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物理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不应是附带的功能。

3、挖掘人文教育因素,关注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熏陶

物理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以及物理学本身就富含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为物理课程所固有,而不是强加于物理课程的,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去挖掘这些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3.1从结构上关注渗透人文教育

过去,在我们教材和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内容多半是“点”式渗透的,即在某些个别的知识点上联系相关内容,当然这是一种途径和方式,但还可以从更宽广的视角来考虑。例如,为教材的某一章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背景。

3.2灵活多样,多方联系,提高课程的文化品位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与人文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渗透性为主。物理课程以物理世界为认识对象,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系。它不能脱离比较系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这种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主要是渗透性的。

②综合性。显而易见,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点,一定带有综合性的特点。无论是物理与生活、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物理与哲学,还是物理与艺术、物理与健康、物理与文学等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③开放性。与物理相联系的人文主题是极其广泛的,从时间来看,自古到今,联系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究历史及历史的背景,还向着未来延伸,展望着物理科学的明天及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从学科空间来看,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作为技术的基础,作为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作为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学科,其课程必然联系着各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必修1)教育科学出版社

2.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大出版社

3阎金铎主编.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速记基础;汉字速记;拼音速记;双文速记;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应不断进行自我审视,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和社会岗位需求,重新为课程定位,重新选择课程内容,重新编订教材。《速记基础》课程是广西贵港职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限选课。当前高职院校的速记基础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教材实用性不强、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法简单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着高职速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职业能力的《速记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广西贵港职业学院通过开设《速记基础》课程,旨在为我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速记技能和获得速记职业资格鉴定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使学生实现“双证书”教育,使学生掌握速记技能,提高办公效率。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速记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快速记录技能操作训练,掌握速记技能,提高记录速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用快速记录来记录讲话、摘抄资料、收集信息、起草文稿、记事备忘等。

二、《速记基础》教学内容对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影响

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使它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培养适时所需的合格职业者。《速记基础》教学严格遵循高职教育特点,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文秘和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技能需求开展教学。

(一)教学内容建设影响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反过来也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件)中,提到“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围绕这一个培养目标服务,如果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不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关系,将导致教学活动偏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我院这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行政、秘书、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具备从事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高职《速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科学选择和序化。

(二)教学内容取决于岗位工作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我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为办公室行政管理、行政助理、秘书、办公室文员、人事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客户服务、前台接待、销售顾问等工作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要求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技能的习得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三、基于职业能力对《速记基础》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受职业分析的影响,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职业综合能力的细化分析为基础,按照宽涵整合、借鉴经验、动态优化的原则来选择课程内容。

我院在开设《速记基础》课程时选择了《计算机速记与手写速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寇森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本课程的教材,教材内容包含了计算机速记和手写速记两方面的技能教学。然而,从职业岗位需求和速记教学目的、要求来看,所选用的教材授课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参考教材使用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实际技能应用要求,参考了国内高职、中职的速记教材、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适时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内容优化整合充实,构建了以汉字手写速记技能为入门、基础,辅以拼音手写速记技能为补充,突破难点重点讲授训练双文计算机速记技能的三个模块相结合的速记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一)选择汉字手写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文字记录工作者,汉字手写快速记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快速书写法的基本特点、正确执笔、灵活运笔(轻重、快慢、刚柔),娴熟运用汉字词语和词句的略写法(双音节、三音节、词组的略写法、简称、专门术语),象形会意替代法、数字、借用科学符号(英文、数学、物理、标点符号、专业技术)等方法进行快速记录。这部分内容最容易上手,实用性最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讲要领,分析范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反复记忆基础知识,不断强化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章等练习。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会议,训练学生的速记技能。

(二)选择拼音手写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拼音手写速记技能属于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快速记录的辅助技能,根据日常工作的书写习惯,拼音速符的使用率不会太高,但如果能巧妙利用汉字具有表音这一特性,适当辅以拼音手写速记也会有助于提高记录速度。教学中学生要求掌握三组辅音符号读音和写法,辅音、元音符号连写与应用,辅音元音相拼形等符号的读音和写法;要求将学到的符号写准、写快、逐步应用到实践中,灵活运用上下线略符;要求掌握数量词、日期、标点符号的写法;要求熟悉单词略写的种类、短语、成语、术语和常用句式的缩写规则及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时能够准确区分大、中、小三级比例,要求做到学一个符号用一个符号,力求写准、用熟。准确掌握元音符号与辅音符号的拼写规则,用好特定符号。

(三)选择双文计算机速记知识为教学内容

双文计算机速记的技能需要大量的前置技能知识,根据汉语双文(汉字中文和拉丁中文)原理,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采用适合速记要求的拼音方法和缩写原则的一种先进的速记技能。教学中学生要求掌握汉语拼音中的音素、语素、声调、词类等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双文速记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指导并训练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盲打击键频率达到300键/分钟,制定各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录入速度。双文计算机速记理论知识并不深奥难懂,学生可以在短期内认知、熟记并运用。此项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录入速度,需要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练习,学生在学习中要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技能训练。

四、基于职业能力的《速记基础》教学的“四重”方式

(一)熟能生巧“重练习”

速记基础教学是一门技能学习课程,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标准键盘指法,熟练盲打,正确认读拼音,娴熟敲打辅音和元音键位,谙熟拼打双文拼音,熟练认知语素对照,熟悉记诵缩略法等等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读打、读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指法和书写,循序渐进地提高练习速度,增加练习强度和难度。

(二)突破瓶颈“重指导”

双文速记教学的难点在于双文拼音符号和汉语拼音符号间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在拼音元音上。初次接触双文拼音时,学生固有的汉语拼音符号的定式认知思维起了阻隔抵制作用。因此,在教授双文拼音符号时,尤其在教授拼音元音时,要运用个例比较、找规律、强记忆、多听写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慢慢地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形成新的认知习惯。

(三)因势利导“重疏导”

计算机双文速记技术是一门手不断敲打的技术,是一门要求不断强化记忆、不断反复练习、加强听打训练的单调、枯燥、压力大的训练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厌学心理。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根据学生个人智力、能力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四)人员培训“重素养”

一名出色的记录人员不但要求具备娴熟精湛的技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同时还要注重个人修养,工作中要具备服从安排、团结互助、求真严谨、大胆质疑、认真细致、善于专研、勇于挑战等职业品质。在教学中,这些习得品质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通过将不同个性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学习任务小组,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完成记录等改变和提升学生的品质。

基于职业能力,整合优化高职《速记基础》教学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距离,实现学生毕业就业零时间。高职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深入调研课程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

职教论坛,2004,(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

[3]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7,(34).

The Though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Stenography Base of the TAFE Basing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PAN Li-sha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教学原则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所有教学都适应的,另一类是对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教学内容适应的。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通用的教学原则,对所有的教学对象、所有的学科都适应。每一类教学群体,除了具有其他被教学对象的属性外,还有自身独有的属性;每一个学科除了有其他学科的公共属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必然有更加适合该类教学群体,或者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实践证明,下面的教学原则比较适合于现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声乐理论课教学。

 

一、以实践带理论的原则

 

声乐有实践和理论两个部分,乐理知识是声乐的理论,声乐理论之外的都归为实践部分。声乐的概念、属性、原理、规律是理论的范畴;声乐的作品、操作方法是实践的范畴。理论比较抽象;实践比较具体、直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常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多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规定名词的意义,或者由名词的意义演绎出该名词的属性。这样的教学,广泛应用于理科教学。以理论带实践与之相反,它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声乐理论,不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而是以具体的声乐实例为主,在教学声乐作品和案例的过程中,融入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声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知声乐的理论。,

 

例如,教学速度的种类,庄板(缓慢速)、广板(稍缓慢速)、慢板(慢速)、柔板(慢速)、小柔板、 小广板(慢速)行板(稍慢速、小行板、中板(中速)、小快板(稍快速)、快板(快速)、快速有生气地、急板、最急板、(急速)原速、自由节奏、渐慢、突慢、 渐慢、稍转慢、渐快、稍转快、速度自由(或散板)。首先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唱两首节奏快慢不一样的歌曲,使她们感受到节奏有快慢之分。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进一步感受速度的千变万化,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中抽象出不同的速度名词。

 

学生跟着老师唱,在唱不同歌曲的过程中,自然会对所唱的歌曲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建立节奏快与慢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抽象出速度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她们之所以成绩不好,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弱,理科考试分数低,导致总分上不去。同龄学生的智力水平差不大,一个方面弱,另一个方面要强一些;一个方面强,另一个方面可能要弱一些。这些学生,虽然抽象思维弱,但形象思维强,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敏感。贯彻落实以实践带理论的原则,先让她们接收一些具体的声乐作品,利用她们形象思维强的优势,建立关于声乐的感性认识,再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声乐理论,符合幼师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 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声乐教学,不能够单纯地为传授声乐知识,形成声乐技能而教学,而应该创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快快乐乐地接受教育。

 

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声乐课堂上,贯彻落实寓教于乐教学原则是必要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90%是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10%左右的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她们之所以中招考试成绩不佳,或者没有读完初中,就是因为她们过于贪玩,在文化课学习投放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在初中和小学阶段贪玩的习惯是很难一朝一夕改掉的,来到幼儿师范学校,仍旧保留了这些不良习惯。所以,可以说,喜欢玩耍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特性。

 

教学要因势利导,尤其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她们大多数在14-20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习惯于和家长和老师对着干。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稍不顺心,就会走向反面。如果声乐课的教学不顺着学生的心理,不照顾她们的心理特点,那么她们很可能会放松声乐课的学习,甚至会自暴自弃放弃声乐学习。所以,声乐课的教学,一定要满足幼师生喜欢玩的特点。把要教学的声乐知识和培养的声乐技能隐藏在游戏、表演、笑话、趣闻等娱乐活动之中,使她们在看似玩耍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声乐知识,形成声乐技能。如果,教育者不考虑幼师生这些特点,按照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那么很可能事倍功半。

 

三、以活动为主的原则

 

凡教学都有让学生活动的环节。比如,五环教学法,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五个环节。其中,课堂练习就是让学生活动的。五环教学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原苏联引进的,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至今仍旧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使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然包含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只是学生活动的时间长短、编排顺序不同而已。

 

以活动为主,是从量上刻画教学的。通常课堂教学,有学生活动,但是时间都不长,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活动为主,要求学生活动环节所用的时间,要长于其他环节,学生活动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教学活动,教学要围绕着学生活动展开。平常教学,学生活动是为了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以活动为主则不同,活动是教学主要的、重要的部分,其他教学都是为活动服务的。

 

教学“呼吸的类型”,通常教师会先演唱一段歌曲,告诉学生自己是怎样呼吸的,把自己呼吸的感受告诉学生,给呼吸下一个定义,再让学生感受一下呼吸的方式。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下不同呼吸的歌唱,揣摩歌唱时的呼吸方法,试着学唱,研究要想逼真地模仿应该怎样呼吸,感受歌唱不同歌曲,呼吸方式的不同,当学生感受到呼吸的不同后,和学生一起概括出每一种呼吸的定义。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而后,让学生根据呼吸的定义,创造性地演唱其他歌曲。后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参与比较少,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活动。

 

好动是幼师生的共同特点。试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幼师生难以坚持8分钟的听课。老师讲课超过8分钟,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将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些学生表现出幅度较大的小动作。以活动为主,迎合了幼师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精力,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根据她们的特点设计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她们不利于教学因素对声乐教学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她们的心理和生理优势,充分发挥她们的长处,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www.133229.Com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快乐体育理论;小学体育;应用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不论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快乐体育理论的产生与应用,其教师应准确掌握这一教学革新契机,在其理论指导下,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进而将快乐体育理论的积极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一、灵活运用顺口溜教学

这一教学法主要是指让教师利用轻松、生动的语言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以此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快速集中其课堂注意力,也吸引更多小W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通过这种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学习、掌握起体育知识与相关动作要领来也会更加容易。

比如,在讲解立定跳远的相关内容时,其教师就可以编写这样的顺口溜“一摆、二蹲、三起跳。”这种简单的顺口溜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清晰地理解掌握立定跳远的步骤,然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地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一边练习一遍喊出顺口溜,从而使小学生清楚地了解立定跳远,要在半蹲之后,让身体快速离开地面,并收腹提膝将腿高举,脚后跟着地向前方快速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快乐体验,也能轻松地实现教育目标。

二、开展竞赛教学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竞赛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构建高效课堂。竞赛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巧之后,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或者是开展个人竞赛,同时,在这种宽松的比赛中,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地放松身心,也能够更好地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比如,在开展跳绳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花样跳绳的比赛,或者是竭力跳绳竞赛等活动,将学生按照实际能力、身体素质等因素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学生跳得次数、花样较多,而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适当地准备一些小奖励。通过参与竞赛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比赛过程中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积极引用游戏教学法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表明,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融入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而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更全面地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探究与创新,以及肢体协调表现等能力。

比如,在开展身体协调性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渡河”的体育游戏。可以先在操场上画出间隔20米的两条平行线,并将两条线之间的距离视为河道,然后再在河道上的不同位置放几个海绵垫,将其视为河道中突出的石头,渡河过程中若掉下海绵则必须要重新来过,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做出相应的师范,之后再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给学生简短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该怎样能快速地渡过河道,在跳跃过程中,应该选择双脚还是单脚?跳跃过程中双手应该怎样摆动才能达到与身体的高度协调?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了学习重点,也使学生探究、创新思维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升,并获得丰富的快乐体验。

四、强化课外体育活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不可以脱单,要么就是大家一起跑步,要么就是大家一起踢球,这样的集体统一性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锻炼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比如,喜欢打篮球的学生可以一起组队打篮球,女生可以聚在一起做瑜伽、练舞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也能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此真正体现快乐体育教育理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在快乐体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发展需求进行,进而确保其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认知

需求。

参考文献:

[1]闫仕辉.快乐体育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A1):122.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宣传 思想教育 阵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33-0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已然进入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它在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为企业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研究并发挥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把握信息网络发展动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引导和文化保证。

1 充分认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信息时展的要求。互联网在提供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各种思想倾向的言论,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抢占网络宣传教育的制高点,是新时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互联网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企业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对外可以拓宽企业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对内可以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建设,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2 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企业宣传思想工作

(1)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力度。网络宣传是企业对外展示的良好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网络可以低成本的对外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业务渠道,为企业建立一个对外互相沟通的平台。

(2)搭建思想沟通平台,建立信息调研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用户身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职工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建立宣传思想信息调研网络系统,有利于思想动态信息的快速反馈,可以及时、准确了解职工思想动态,依据形势变化做出正确决策。

(3)把网络建成重要的政治理论学习阵地。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等特点,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使政治理论知识以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形式展示出来,提高职工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把原来的强灌输、被动化教育转化为自主理性思维和自觉学习活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4)建立由点到面的实时宣传通讯平台。现阶段,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信息传递。手机自带的短信功能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它在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3 加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应注意六个方面问题

(1)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工作原则,把宣传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励斗志的作用,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必须要坚持联系实际,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使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能够更加贴近干部职工,服务于干部职工。

(3)加强阵地建设与传统宣传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不能丢弃那些好的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勿视 “面对面”交流的作用,不能只注重在网络上开展工作,抛弃了传统的会议和课堂系统灌输、个别谈心等工作方式。因此要防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全盘网络化的倾向,必须坚持运用现代化手段与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相结合。

(4)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扩大知识面,增强教育平台的实用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影响面广、容易存贮、便于查阅、传输速度快、易接受等优势,最大限度的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信息,扩大知识覆盖面,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自觉的、自主的、自动的利用网络去学习,使网络学习长期化和经常化。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22 ― 02

“微时代”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信息内容短小精炼、分散度高,文化内涵简明浅显、通俗易懂,语言丰富、更新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庞大、参与度高、消化信息时间短,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整体内容仅仅百余字,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这些使得“微时代”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但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也成为观念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握新时代的新变化,在“微时代”中,积极探索和发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新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 “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的影响

(一)“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的影响

在“微时代”特定背景下,人们交流的媒介称为“微媒介”,包括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等,这些媒介的共有特点就是短小,如微博、微信、微小说要求一次表述不超过 140 字,微电影播放时长不超过 300 秒等。这些特点是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的必然要求,在简短的要求下,不可避免的使信息的内容呈现出琐碎、不完整、无逻辑、断片、不深入、不系统、不连贯,快速、大量地、传播信息等特点。因此,一方面,形成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文化舆论氛围,这种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缺乏深入研究精神;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肤浅、片面,缺乏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呈现出一种不求甚解、心浮气躁的言行举止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在便捷高效地接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信息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生活现状,即时心情,价值取向,社会评析传递出去。这就容易产生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夸大歪曲事实,做出偏激的评论,甚至对“微环境”发生的现象不加思索、不辨真假、不分片段的进行不负责任的舆论评说等。漠视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采用极端态度和言语表达对事物的看法。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海量信息辨别和读取,同时筛选真实、有效、有用信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我们的周围的大学生中随时随处可见刷微博、刷微信、增加关注等指尖上的行为,这种行为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在网络通讯环境下,尤其是现代便利网络随处可见如WiFi、3G、4G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认识任何人,说任何话,并不受任何的处罚,通过一些激进的、耍怪的、无厘头的言行,反而会赢得不少的粉丝,能够通过关注度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价值,削弱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卑感、挫败感、疏离感和恐惧感,无论本人现实中何种状况,因而会使大学生更加依赖这种虚拟空间带来的满足感,而漠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即与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往往会因为一些琐碎之事闹得不可开交、敌视,甚至仇视,然而从网络中获得的小小满足感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网络环境中的“得意”与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这一矛盾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负担,进而可能会引发新的心理问题。

(三)“微环境”对大学生情绪宣泄的影响

“微媒介”有着对象的隐匿性,使用的便利性,信息的公开性,受众的广泛性,表达的不限性,方式的不拘性等特点。因此,大学生经常通过“微媒介”来进行信息接收、传递、交流、发泄和对话,在遇到学习、恋爱、生活、工作等困惑或困难时,便会通过“微媒介”随时随地地进行自我倾诉、宣泄,一方面使得心里的困惑和压力得以释放出来,将心中的淤积不吐不快,有效的排遣消极情绪,及时舒缓情绪,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到关注者之间的劝慰、鼓励、出谋划策,使宣泄着信心增强,使心理不良情绪及时得以调整,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疗愈”的好途径。教育工作者关注,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的行为打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信息,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选择最适宜的思想教育方法。

二、利用“微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拓宽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是“面对面”教育、提问、回答的模式,现通过“微媒介”的使用,开辟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有关的教育内容通过“为媒介”传到网络上,通过关注和粉丝将内容影响扩展到所有人,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在线教育和思想引导,既可以同步即时教育,也可以异步延时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在“微媒介”上针对热点话题发起讨论,对热点问题进行剖析,通过提问或辩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真实想法,互动交流,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二)及时了解疏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需求

面对通讯终端手机已进入3G、4G网络时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大幅增加,大学生对利用“微环境”来发表看法,舒缓情绪,提出要求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对通过“微环境”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从主体动因、客体环境因素的角度进行剖析,推论大学生“微媒介”用户主体意识、态度、观点、言论和情绪的正负倾向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针对个别表现呈负面倾向性的学生进行关注,并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有效沟通,隐含式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对有诉求的学生言论,学校相关部门加以关注、讨论、研究、作出决策,借以切实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生活诉求问题,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

(三)有效的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多股教育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矛盾时,就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因此,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整合教育力量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根本。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相关部门和企业通过“微媒介”的互相关注、“微圈”等方式建立信息链接、互动平台,使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社会环境的新动态,社会就业情况,同时也使家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向家长说明,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管理,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正向引导教育的效果。

(四)加速建立高校“微环境”舆论快速干预机制

1.高校“微环境”舆论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

“微环境”中“微媒介”舆论影响状态的发展分为开始阶段、发展阶段、高峰阶段和衰没阶段(图1)。对于校园“微环境”的消极、片面、虚假、偏激等负面舆论干预要注意注意“三个要”,即要快速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关注度高,便已不是个别问题,控制发展节点,在发展阶段以前介入;要及时出手解决,快速反应机制启动后,迅速着手研究、讨论、解决问题;要做好事后教育工作,对当事者教育好,安抚好,并进行跟踪教育,并及时做好对大学生思想的正面引导。

2.“意见领袖”引导机制的建立

在热议问题出现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的灌入,往往会让一般学生无所适从,这时活跃的“意见领袖”的观点就会成为学生们的追逐目标。因此,高校尤其要培养一批活跃的“舆论领袖”,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正向引导学生的思想,从正向分析观点,让同学们学会包容、宽容、理解,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学会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关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间接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素质,培养“见微知著”的新理念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采用游戏与比赛法进行教学,把愉快式教学融入田径教学中,使学生体育兴趣更加浓厚,说明只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项目,它的形成和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运动之母”的美称。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是积极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学生只有对体育有了兴趣,才能爱上体育课,有了爱,就会产生强烈求知欲,并以向往的心理去接受它,领会它和掌握它。通过五学时运用田径教材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了其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本身就是陕乐的,极具吸引力的。

1.实验对象的确定

随机对唐山对外经济贸易学校2007(3)班与2007(4)班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两个班均是通过中考升学的学生,而且体重、身高、入学时50米成绩通过统计学验证均无明显差异,符合对比实验条件。WWW.133229.coM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都是由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块场地上进行试验的,并按唐山对外经济贸易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田径课教学进度规定,快速跑教学五学时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田径快速跑教学对比实验。

2007(3)班在练习内容上,运用设计好的游戏与比赛作为教学组织手段,在分组练习时贯穿于游戏性与竞争性的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学习途中跑时,采用追逐比赛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做原地摆臂、小步跑、高抬腿练习时,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增强学生练习兴趣。通过各种游戏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2007(4)班在快速跑教学中,主要以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技术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动作要领,达到教学目的。

2.实验班实验内容

2.1 跑的专门性练习

方法:将学生变成四列横队,前后两人一组。讲解动作要领和作用,注意在动作标准的同时加快频率,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动作。在练习时使用快速击掌来控制学生的频率。

2.2 途中跑练习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有一名同学站在50米的终点,当在起点的同学跑到终点时与终点的同学击掌,然后终点的同学跑回去与下一个同学击掌。先完成的组为优胜组。

2.3 掌握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

方法:在讲述动作要领之前,先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蹲踞式起跑,它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练习时把学生分成两排面对面站立,也可采用背对背站立方式。命名一队为“白队”,一队为“黑队”。当游戏开始时,教师喊:“黑”或“白”的口令,两队听到口令后互相追拍。

2.4 50米全程跑比赛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站在50米起跑线后,四人一起进行比赛。

规则:按名次得分,第一得4分,依次得3、2、1分,最后看哪一组累计分数最高。

2.5 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成绩测试。然后将每个班及格学生的人数除以该班的总人数再乘以100%,即为该班50米全程跑的及格率。

3.实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两个班50米成绩均有提高,但通过统计学验证实验班50米成绩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31,增长了0.22秒,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的学生50米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41,增长了0.11秒,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基本上有了提高,但仅仅只完成了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其他三类目标完成得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在上课方面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各种动作都是为了及格而很机械地去练,体现不出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根本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心理反应方面,实验班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注意力集中,意志较顽强,对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气氛活跃,心情愉快。激烈的比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4.结论

4.1 用游戏与比赛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班50米技术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的对照班。说明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孙全洪,论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4(2):52-53.

[2]杨润辉,浅谈愉快式教学[j].体育师友2001(5):23-24.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刁、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发展、由发展到扩招、由扩招到强调规模、质量的不断科学化发展的过程。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在上述发展着的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发展、由发展到大规模扩招、由大规模扩招到强调规模、质量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1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基本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时,该校的教育方针是“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结合”。1953年高等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有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是学习苏联教育方针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论十大关系》,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等教育部根据这些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的经验进行院系调整、教学改革的得失,并进一步提出今后要更紧密地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到196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67.4万人,为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急需人才。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构筑了新的起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该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光辉论断,这些光辉论断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构筑了新的起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立即带领全党在思想领域展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运动。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在高等教育界打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同年秋天,恢复高考制度,让大批青年获得了参加高考和重新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的素质,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他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制定方针政策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正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邓小平明确指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既是对全国人民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邓小平这些理论思想的指导下,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既开启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改革和探索,又强调在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逐步发展为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准确把握住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93年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上述相关思想的指导下,1994年国家相关部委正式启动了建国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由此,高等教育进人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院系调整阶段,高等教育开始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驶人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3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人世纪之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同时,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深人、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在不断递增,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此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二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个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世纪之交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因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劳动者),只有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也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只有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党永不脱离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仅有4%的适龄青年进人高校深造,远远落后发达国家,甚至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一情况,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及相关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国家一方面提出集中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重点院校和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先锋部队;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做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要求高校设法挖掘潜力,加快发展速度,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643万人,经过几年的扩招,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人,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4“科学发展观”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发展逐步进人了一个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巩固和扩大。在此背景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光辉论断。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增长迅速。在2007年年初教育部周济部长有关我国“十五”期间教育发展情况的介绍中显示,“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和理论,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在15%一50%之间,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对照这一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人这一阶段。虽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与知识贡献”ffil,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但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条件相适应。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加大,受外部经济社会形势和内部客观条件的限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如何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成为高校办学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着盲目追求大规模、高层次的“教育GDP”现象。对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三个方面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4.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

有别于精英教育阶段单一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多层次的。要转变传统的知识质量观,树立能力质量观,从原来以知识多少为质量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精英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我们的高等教育则是要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高精尖人才”洲。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类型的专业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4.2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教学管理

针对现在高校建设良芳不齐的现状,教育部从规范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组织了对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此举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挖掘办学特色。但评估指标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将对高校硬件建设的评估与软件建设的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当前高校在经历大规模发展后,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应重点考察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考察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于评估不合格者,应实行退出机制,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刁、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发展、由发展到扩招、由扩招到强调规模、质量的不断科学化发展的过程。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在上述发展着的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形成到发展、由发展到大规模扩招、由大规模扩招到强调规模、质量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1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基本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时,该校的教育方针是“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结合”。1953年高等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有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是学习苏联教育方针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论十大关系》,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等教育部根据这些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的经验进行院系调整、教学改革的得失,并进一步提出今后要更紧密地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wWW.133229.COm在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到196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67.4万人,为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急需人才。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构筑了新的起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该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光辉论断,这些光辉论断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构筑了新的起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立即带领全党在思想领域展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运动。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在高等教育界打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同年秋天,恢复高考制度,让大批青年获得了参加高考和重新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的素质,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他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制定方针政策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正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邓小平明确指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既是对全国人民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邓小平这些理论思想的指导下,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既开启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改革和探索,又强调在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逐步发展为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准确把握住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93年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上述相关思想的指导下,1994年国家相关部委正式启动了建国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由此,高等教育进人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院系调整阶段,高等教育开始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驶人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3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人世纪之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同时,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深人、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在不断递增,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解决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此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二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个代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世纪之交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因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劳动者),只有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也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只有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党永不脱离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仅有4%的适龄青年进人高校深造,远远落后发达国家,甚至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一情况,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及相关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国家一方面提出集中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重点院校和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先锋部队;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做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要求高校设法挖掘潜力,加快发展速度,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643万人,经过几年的扩招,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人,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4“科学发展观”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发展逐步进人了一个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巩固和扩大。在此背景下,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光辉论断。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增长迅速。在2007年年初教育部周济部长有关我国“十五”期间教育发展情况的介绍中显示,“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根据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和理论,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在15%一50%之间,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进人大众化发展阶段。对照这一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人这一阶段。虽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与知识贡献”ffil,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但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条件相适应。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加大,受外部经济社会形势和内部客观条件的限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如何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成为高校办学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着盲目追求大规模、高层次的“教育gdp”现象。对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三个方面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4.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

有别于精英教育阶段单一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多层次的。要转变传统的知识质量观,树立能力质量观,从原来以知识多少为质量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精英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我们的高等教育则是要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高精尖人才”洲。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类型的专业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4.2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教学管理

针对现在高校建设良芳不齐的现状,教育部从规范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组织了对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此举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挖掘办学特色。但评估指标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将对高校硬件建设的评估与软件建设的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当前高校在经历大规模发展后,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应重点考察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考察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于评估不合格者,应实行退出机制,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快速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速度训练 跳远 重要性

跳远运动属于传统的跳跃项目,可以分解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基本技术动作。它要求运动员把速度、技术、力量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完成一连串的技术动作。在跳远运动过程中,助跑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在国内体育训练教材中对助跑速度的理论阐释为“可控速度”[1],即助跑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要处于可控状态。随着跳远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专家学者对跳远运动助跑速度的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对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许多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在最后几步助跑是加速度状态,使起跳更加有力”,或“保持已获得的速度进行起跳”[2]的助跑速度新观点。而速度训练作为跳远运动员训练的一项核心内容,提高速度水平和助跑技术是跳远运动员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3]。因此,探讨速度训练在跳远运动中的重要性,以指导教学、训练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1.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速度概念

在物理上对速度的定义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在人的实际运动过程中,速度指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例如人跑步速度指人快速奔跑的能力,游泳速度指人在水中快速游动的能力。速度是人类重要的运动能力之一,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以100M为例,速度表现为运动员快速反应并起跑、加速,以最快速度完成100M的能力。

1.2跳远助跑速度理论

1.2.1“可控速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运动员在跳远运动过程中的助跑速度与其最大奔跑速度之间存在差异,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不能以最大速度助跑,如果其以最大速度助跑,必然导致其在起跳过程中无法重发发挥技术特点,严重影响其跳远成绩,因此,运动员需要使其助跑速度在其可控状态下。

1.2.2“不可控速度”理论

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可控速度”理论,该理论认为许多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在最后几步助跑是加速度状态,使起跳更有力,即跳远运动员在充分掌握起跳技术的前提下,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2.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可控速度”理论和“不可控速度”理论两种理论是相互对立的,然而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助跑速度对跳远运动的成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1助跑速度在跳远中的作用

跳远要求运动员快速完成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动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助跑使运动员获得足够的动量,起跳使运动员获得合适的角度,为后续技术动作获得尽可能多的水平动量,进而获得尽可能的位移,也就是跳远距离。在这四个技术动作中,助跑是跳远的源头,而起跳、腾空、落地是尽可能地利用这些动量获得尽可能长的位移。因此,跳远运动员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必须加强速度训练。

2.2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得知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其跳远成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6)。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助跑速度影响作用大于0.7,可见助跑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4],如表1所示。

2.3助跑最后5m速度变化对跳远的重要性

助跑阶段的最后两步(起跳板前约5m区间)是助跑动作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国外高水平跳远运动员在助跑最后5M处会有爆发加速动作,而国内高水平运动员在最后5M处往往保持当前速度不变,其速度往往低于其100M速度,如表2所示。在理论状态下,助跑起跳速度越高,跳远成绩越好,然而最后5M阶段速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起跳动作。因此,运动员要结合自身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助跑技术。

3.总结与建议

3.1总结

助跑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跳远训练中,速度训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跳远运动员要取得良好成绩必须加强速度训练。在速度训练中,运动员不仅要强化其助跑速度,而且要注意5M处的速度技术的训练。

3.2建议

助跑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运动员和教练都需要增强认识,加强相互沟通,把助跑速度训练作为跳远运动的重要内容,兼顾技术与速度的有机融合,以及与后续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动作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教材编写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0,18.

[2]李静山,武妮,董保美.对跳远助跑速度理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02:16-19.

[3]李国雄.跳远运动员速度与助跑速度利用率问题[J].田径,2002(10):12-15.

[4]李宏印,张勇,王兴林.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