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

德育艺术论文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艺术教育对德育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明。中国古代就极其重视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孔子最看重艺术的德育功能,并从“礼”和“仁”的角度来看待艺术教育的作用,其观点集中体现在《论语•泰伯》中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立于礼”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关于“成于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释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即说音乐之所以能够使修身最终完成,是因为它把对“礼”的理性追寻变成内在的情感诉求,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从“立于礼”到“成于乐”,一个人的修身就从自为的境界进入自在的境界。孔子的修身是诗、礼、乐的统一,与笔者强调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是一致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了“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要求,这充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而艺术教育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因此,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是育人的迫切需要。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重温历史,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调剂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这与德育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针对非艺术类普通大学生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素质课程,不仅是艺术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德育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把它的审美育德功能发挥好,需要借助于众多的途径,其中课内教学渗透、课外文化艺术实践提升是最基本的。

(一)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

审美育德就是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目标,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感染、熏陶学生,这是高校德育亟待开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构建。首先,要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为目标,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大纲,还是丰富教学的手段方法等都要以此为主线。其次,要注重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了加强艺术教育的德育教化功能,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积极向上,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效。在授课时,要注意选择既能体现民族精神、积极向上、又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从而既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最后,要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式。基于德育功能的高校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其中也包含对教学环境的设置。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创设课堂情境,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方式启发和带动学生完成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欣赏、参与活动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认同所倡导的道德教育。

(二)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

艺术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艺术课外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合唱,它能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另外,组织学生举办以正能量为主题的联欢会,或组织参观能给予学生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电影、展览、演出、讲座等课外活动,也都能够产生不错的德育效果。此外,课外艺术教育还可以通过专家艺术讲座、参与社会艺术团体、学生自建社团开展艺术表演等来感染教育学生。学校可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能体现本校宗旨和精神的校歌、班歌,让学生传唱,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爱国爱校的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水平,自觉抵御不健康艺术作品的侵蚀,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操在优良学校文化环境熏陶中得到升华。总之,以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培养良好的是非观念和审美能力,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践行审美育德的前提和保障

笔者认为,高校艺术教育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亟须确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的制度保障和师资保证机制,同时,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执教能力和方法的提升,也是实践和完成好审美育德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一)艺术德育的制度支持要充分到位

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师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对学校而言,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成艺术教师融入德育领域。在新形势下,高校艺术德育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层的大力扶持,在制度上、体系上以及个人发展等问题上都应给予艺术德育系列教师一些倾向性政策,以便大力推广和践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二)艺术德育的教师素质要综合提高

艺术德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者提出艺术课教师的情感结构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具有丰富、平衡、协调的情感状态和自我调控的灵敏机制;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职业道德感;三是善于与群体协作、与他人协调,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彼此交流,具有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艺术德育教师的再教育也很重要。艺术素质课教师要加强德育方面的培训,德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十分重要。这一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与德育意识的培养,需要高等师范艺术教育各专业采取相应的手段,有计划地对未来将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德育能力的训练。而德育教学的教师要加强艺术方面的培训,同时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也应当成为常态。艺术德育还应当尽快进入学科教育的领域,纳入学历、学位教育,这样,具备综合素质的艺术德育教师的培养才会从根本上得以保障。

(三)艺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艺术教育本身具有德育功能。艺术是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是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艺术诞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从它的产生开始就和德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艺术可以让人感受美,也就蕴含着德育的属性;德育最终也要回归到情感层面,这与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艺术教育通过生动的视觉、听觉感受,向受教育者传达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所以,在育人方面,艺术教育有着一般的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如在抗战时期,《松花江上》等歌曲激发了人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罪行的愤慨和高涨的抗日热情;《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号角,成为鼓舞全国人民一致抗战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这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精神鼓舞。艺术教育本身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长期以来,很多人看待艺术教育总是片面关注它的外在表达形式,无论专业还是公共艺术教育,只注重理论、技能教学,而忽视其本身的辅德价值。其实,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特征,能够给予艺术教育深层次的内涵提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

艺术教育本身也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如曾经的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化的德育。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通过艺术表现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是相当有效的。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进行文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这就是说,在主观上艺术家表演的主要目的就为了激发战士们的革命激情,在客观上观众也并不是单纯地在进行艺术欣赏,这样的教育显然更多的是借助艺术形式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在注重“晓之以理”的德育的同时,还应采用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感性形式来“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二、有效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途径

利用高校校园情境,把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有效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脱离艺术形式的德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而任何背离德育目标的艺术作品也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最终成为传递各种“非正能量”的工具。因此,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是当前高校育人的一大突破口。

1.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主阵地”,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个艺术作品,如果不追究其历史,不剖析其内在意蕴,对其的观感必然会是苍白空洞的。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教师在讲解艺术作品时,要注重结合作品特点,追溯其思想根源,向学生展现作品诞生的背景,让他们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表达目的,从而由对艺术的初次感性认识升华到深层次的理性感悟。同样也可以在思政课堂上,用艺术形式去开展思想教育。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可以通过爱国主义作品播放分析,让学生透过音乐或画面去感受所受教育内容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2.积极打造艺术教育形式多样的“立体攻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要形成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立体攻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内的许多宣传设施,如画廊、活动室、舞台、黑板报、学校电视台,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与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作品展示,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其次,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天分。一方面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节、合唱节、舞蹈节等艺术活动,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综合性或单项艺术欣赏活动,如声乐专场演出、舞蹈比赛、书画展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化他们的心灵。同时,可以通过社团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3.抢占时代艺术主流与非主流的“新阵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手机平台等新媒介可以让人们广泛了解世界及艺术的各种发展态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辨别是非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积极抢占这一块发展十分迅猛的“新阵地”,在新媒介中争取话语权。如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跟进学生关注和喜欢的社会热点,把这些案例带进课堂中进行深入解读辨析,将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远程教学副主任认为,开办各种艺术活动并倡导大家一起参与艺术课程的实践,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我们的大学生生活实践中,主流艺术结合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发挥德育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4.加强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实现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常态化

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冲破了原有的古典、高雅艺术框架,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多种风格、不同创作材料使艺术越来越走向多元与综合。同时,艺术越来越大众化,精致艺术与大众艺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趋紧密。因此,未来的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其次要将生活艺术化,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以及审美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正确的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再次要创建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这一方面,哈佛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哈佛大学全校性的“艺术优先”艺术节非常有特色,它从1993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成为校园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节。每届艺术节都包括了200多个艺术节目,有各种各样、规模不等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整个校园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氛围,更多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实现了教育别人与自我教育。

三、总结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对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单一化向多层次发展。在一个以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无论是大众还是艺术专业人才都很容易将艺术的大众化理解为庸俗化,理解为迎合、迁就大众的品味。因此,培养艺术人才既不随波逐流又还原生活的精神气质,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和高水平的大众,是艺术高校道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培养艺术人才是一项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也是如此。艺术专业学生有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他们既有着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是做好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思想倾向复杂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十分欠缺,“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艺术超越政治”的超然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这影响到思想道德认识空间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往往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即可,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建设所承担的义务。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着校园不小的市场。

(二)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艺校类高校的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善于用直观的、鲜明生动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和表现客观世界,而回避严谨、精确的抽象逻辑思维。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善于求新、求异、求变,善于敏锐捕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根据社会的审美标准、受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创作受人欢迎的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实践铸就了艺术高校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摹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

(三)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高校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故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心很强烈。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生的理想目标十分困惑。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这并非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学习上态度端正,生活上自由浪漫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重视竞争,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看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趋向务实,树立了讲求实效的品格。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并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随遇而安”的生活。他们把满足多种自我需要,作为高质量生活的标志之一,在生活方式方面、在表现和满足人的各种欲望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敢为天下先”、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很开放,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

二、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做好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当前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实际,既要肯定他们特点中的长处,又要针对不足,抑制短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艺术类高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指向发展专业技能和成就事业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报告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诱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

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靠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但更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艺术类高校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加强其自觉性的培养,而自觉性的养成,又有赖于对学生的自律和自省教育。所谓自律,就是自觉约束、控制自己;自省,即指自觉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提高艺术高校教师德育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类具有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能,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作为劳动手段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学生的目的,即所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不渝地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召和感化学生。防止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脱节,甚至出现在思想上给学生误导的现象发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三)放大艺术生的“明星效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艺术类的大学生们总体上看是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也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公德意识,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容易成为一个集体中的“明星”。如此,我们便可放大这一效应,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明星效应”适度的放大,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荡然无存,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更为昂贵的学费和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使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做好宣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的咨询工作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协调,作好宣传和研究,使工作规范、细致、深入。

(五)搭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有机协调的平台

个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艺术院校更应实行开放式教育,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这就必须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德育实践活动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形成良好品德的最好途径。艺术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要重点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主动走进社会、走入社区,为地方和社区服务,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各种技能大赛,搞好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J].求实,2001(4).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部分,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具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们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

(二)个体竞争观念突出,集体观念弱化。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教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等弱点。

(三)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纪律性较差具体表现为:随意迟到、早退、旷课;不顾公共卫生,寝室卫生脏、乱、差;夜不归宿,上课时间外出兼职打工等等。由于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艺术类学生的学风、班风都相对较差,其整体形象的塑造也较难。

(四)文化基础薄弱。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艺术类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思想信仰多元化

新媒体介入后,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违公德的信息,甚至资产阶级消极思想趁机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二)生活空间虚拟化

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大多数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里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得不到规范,真实性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空间,容易造成紧张孤僻、厌倦生活、逃避现实、丧失自我等问题,甚至会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三)精英意识模糊化

新媒体的内容多来自于大众,几乎任何思想观点都能得到表达,人人都可以有博客可以是记者是编辑,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由于新媒体的这种自由性和开放性,传统的纸张阅读和笔墨书写逐渐淡出视野,快餐文化应运而生。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新媒体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实现了信息选择与利用的自由化和自主化。但艺术类学生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较弱,容易受人误导,面对艺术类学生错误的或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如果不尊重或不能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倍功半,甚至矛盾会激化。因此,在新的环境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帮助艺术类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艺术类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三)大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当代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首先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掌握主动性,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信息的传入,对新媒体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加强信息传播监管力度。同时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张劲松: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1.1班主任的自身素质要提高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前提是教师必须是这方面的楷模。正所谓为人师表,如果老师行为不端,怎么可能教育好学生。平时,老师就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谈吐,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面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不要过分地指责学生,要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只要教师受到了学生的喜爱,那么教师的话语才具有权威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

1.2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若想让一个团体更有凝聚力,就必须制定出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行。有了目标,大家的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团体才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而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不应该行使决定权,而应该把这个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经过讨论确定奋斗目标。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对新融入的集体特别有热情,所以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召集学生探讨未来的目标,尽情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把想说的全都表达出来,最后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归纳总结,筛选出最终的奋斗目标。

1.3日常的考核要加强

处于叛逆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所诱惑。为了能够让学生成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教师可以采用道德评判规则。例如:如果某名学生为班集体作出贡献,那么可以累积10分;得到同学的肯定,也可以得到10分等等。一个月总结一次,看谁的得分多,谁就是“道德模范”。长此以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道德观念。

1.4利用大型活动深化集体主义教育意义

教师如果想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利用学校举办的活动是非常好的机会。一些中职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等。如果教师能借此比赛,锻炼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导他们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需要整体而非个人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战斗力会增强,而且还会从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

2利用家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1抓好家长工作

目前,家长和学校方面沟通不够,由于家长并不能经常到学校,所以很难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之也一样,教师也无法知道家长平时如何教育学生。因此,在家长和教师面前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家长举办见面会,充分地向学生家长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家长也可以聊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经验。只要双方在理念上达成一致,双管齐下,就可以更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2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学生家长主动地投入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行动中来才是最关键的,毕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让家长时常走进校园去参加一些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对学校、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后,就会引起重视,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工作。当然,也可以教师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家长才能够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只要做到学校、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就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3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提高

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自身形象要良好,无论是穿戴还是谈吐都要在学生面前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教师在各方面做到位了,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会对学生产生权威性。基于此,学校也要定期地对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道德水准。只有教师的水准上去了,才会更好地完成道德教育的工作。

4结束语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双轨制教育,就是学生的学习生涯由艺术形式理论教育和手工技术材料操作课程并轨进行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它不仅有一位艺术形式教育导师来教授设计的基础课程:如绘画、色彩、图案以及形式研究和艺术史论等内容;还有一位技术教育导师来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指导。“双轨”旨在突出课堂学习与工作室实践、教师讲授与手工艺人指导相结合,从而切实实现学生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提高。这种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早在17世纪就萌芽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杂教育体系”,但在1919年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之下,“布杂教育体系”这种以艺术至上的设计观念被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格罗庇乌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所取代,并对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进行了改良,强调学院教育必须把设计理论教育和车间的手工操作结合起来。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自成立至解散历时只有短短14年,但它在这期间进行的探索与实验却影响甚远,如对于传统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挑战:到底艺术与设计如何进行教育?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包豪斯的奠基人格罗庇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他认为艺术与手工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于是他在包豪斯创造性地启用了“双轨制”教学设计教育体系,由技术教育导师和艺术形式教育导师两部分共同进行教学;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当今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延续着包豪斯的传统,保留一定的教师席位和课程给社会上拥有深厚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师,他们能够非常直接有效地指出许多设计上的实际操作问题,与学校里只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既有理论知识指导,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教学体系。“双轨制”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质教育,避免了设计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脱节,对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研讨式”的定义

德国“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尊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核心上的,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为教育思想,以师生互动探讨、小组协作探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欧美国家都多为流传运用,特点是思想活跃、研究气氛浓郁。18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创办了“研讨式”教学,并起名为习明纳(Seminar),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古典学者,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大学作为高等学术机构,具有科学探索和修养双重任务。他首次将学术研究引入大学,主张将科研与教学相统一,通过多渠道培养人才。1810洪堡筹建柏林大学,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教育思想,在大学内部,允许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学生也拥有选科、选择教师,并拥有转学的自由。包豪斯期间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倡客观地看待事物,主张“授之以渔”。教授力求避免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手法强加于学生,仅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同时还注重设计的协作性。在德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高等教育中,除了一小部分教授讲授课以外,其他都坚持小班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课堂教学气氛是和谐活泼宽松又具有紧张感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面对教授,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得到了培养,创造的空间也被加大了。在课堂中“研讨式”教学是运用的比较多的,其核心是由教授提出案例和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并以小组形式探讨过后再将其结论提交给教授,并与教授多次探讨后得出结果。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领导,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制定和下发的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文件中,多停滞于粗线条的宏观指导,没有结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更加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同时,相关文件下发以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机制,致使下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二、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3号)以后的2006年,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2006~2008年,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1)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并未纳入教学计划。(2)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3)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83.3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4)从社会资源看,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四、结论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要想搞好这个工作,首先突出德育的“主旋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教育观念的极大转变,培养艺术人才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而,积极探索和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德育工作,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不断加强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的培养。高等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应把传扬人文精神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然而, 多年来, 高等院校侧重于实施专业科学技术教育, 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制度, 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 更缺少艺术实践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此, 实施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势在必行。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艺术教育能刺激人的的鉴别能力和思辩能力, 提高人适应不同形势的能力。第一, 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 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契入点。第二、在德育中导入艺术教育, 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 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 由于艺术教育能激发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的感受, 使人产生激情, 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 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第三、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 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 而且是美的, 甚至是崇高的。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并抓

21 世纪的高校德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在新的起点上, 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铸造新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工作。因此, 克服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片面性, 通过引进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 是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培养面向 21 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 高等学校的任务, 是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使学生拓宽知识, 发展智慧, 发扬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 要重视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把“美育”作为重要手段, 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全面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此, 应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科学内涵, 科学处理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 扭转片面地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的倾向。

三、在德育工作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构想

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应引进艺术教育,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议如下:

1、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人员配备到位,严格要求,重视培养;要提高艺术教育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3、建立艺术教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艺术教师。

4、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总之,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一定将当前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和道德理念,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沛. 美国艺术教育概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3.刘慧.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26卷.第5期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要想搞好这个工作,首先突出德育的“主旋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教育观念的极大转变,培养艺术人才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而,积极探索和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德育工作,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已经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必须把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不断加强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的培养。高等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应把传扬人文精神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然而, 多年来, 高等院校侧重于实施专业科学技术教育, 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和制度, 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对艺术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 更缺少艺术实践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此, 实施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势在必行。

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内容。 艺术教育能刺激人的的鉴别能力和思辩能力, 提高人适应不同形势的能力。第一, 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 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契入点。第二、在德育中导入艺术教育, 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 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 由于艺术教育能激发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的感受, 使人产生激情, 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 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第三、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 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 而且是美的, 甚至是崇高的。

二、德育与艺术教育并抓

21 世纪的高校德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在新的起点上, 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铸造新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工作。因此, 克服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片面性, 通过引进艺术教育,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 是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培养面向 21 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 高等学校的任务, 是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使学生拓宽知识, 发展智慧, 发扬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 要重视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把“美育”作为重要手段, 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思想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得到提高, 全面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此, 应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科学内涵, 科学处理德、智、体、美的辩证关系, 扭转片面地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的倾向。

三、在德育工作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构想

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应引进艺术教育,使学校的教育实现平衡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议如下:

1、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人员配备到位,严格要求,重视培养;要提高艺术教育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3、建立艺术教研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艺术教师。

4、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总之,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一定将当前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和道德理念,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沛. 美国艺术教育概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3.刘慧.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26卷.第5期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从教育与学科的角度来讲,高校艺术教育和德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性质,都以独立的姿态存在着。艺术教育以其时代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及活泼轻松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深受学生追捧,其主要功能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事情、事物美感的感受,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辅助作用。而德育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普遍道德观,并适应社会,被社会所认可的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观念的社会人。但是,如果从人的素质这个角度出发,二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优缺点却能够互补并有机结合。如德育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枯燥、单一、死板生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说服力不足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将艺术教育的形式嫁接、渗透德育的内容,以隐性课程、课程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将能够发挥彼此的优势,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实效性、优化德育环境等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的交织关系

美国学者雷德尔和杰苏普曾指出,自柏拉图以来到现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始终在艺术家、批评家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命题之一。艺术教育与德育在基本内涵、特点、形式方面有着质的区别,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1.教育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的形式的美的教育,主要以教育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体验美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艺术修养与气质,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而德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道德认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直接目标即是打造学生的心灵美,内化学生的道德操守和道德行为。艺术教育和德育两者的教育目的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都把启迪人的情感,塑造美的心灵为价值取向,两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是逐渐由双轨到并轨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教育内容的借鉴性

战国时期著名的孔子传人公孙尼子在《乐记》中写道:“乐者,所以象德也”。其大致的意思即是,音乐是道德的升华,是道德高尚的表现。这就说明,艺术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与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息息相关。艺术教育和德育是始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艺术教育通过生态形象的形式来感染人、启迪人,在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方面具有传统理论道德灌输不可比拟的优势。

3.教育形式的转移性

德育受有关规制的约束,在教育的形式上,有时难以摆脱固有的束缚。但人是自觉的主体,尤其是对于高校大学生活泼、活跃、个性等特点及他们深受当前社会各种诸如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影响的前提下,仅仅依靠理论说教是无法让人信服和主动接受的。而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方式是生动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使受众在接受道德过程中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由强制的灌输为积极的内化,可以说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和结果。

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效

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有效性,增强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趣,就要注意与时俱进,用鲜活的艺术教育的形式渗透到德育过程中。

1.德育内涵―拓展丰富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高等学校的任务除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人才之外,还担负着这样的德育重任。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如他们精力充沛、单纯活泼、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接受新事物快,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在不良的负面社会影响袭来时,往往难辨真伪、善恶、美丑,尤其是当受到负责文化影响时,往往容易把持不住。因此,要把德育的内涵不断进行拓展丰富,擅长用科学的、积极向上的、审美的艺术教育介入,借助新颖、时尚的艺术形式,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实现艺术的德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教育者要将优秀的文化、美好的作品以合理、吸引人的方式推介给大学生,用高尚的美德感染他们,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德育形式―多样创新

美国教育学者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1972)一书中曾说,“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艺术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之一。它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迎合了现代大学喜欢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的心理,是一种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方式。而且艺术教育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无限可创新性的形式供大学生选择,如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绘画、建筑、电影、电视等等,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3.德育途径―广泛拓宽

艺术教育在德育序列中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的重视越来越普遍。部分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途径广泛的艺术教育德育活动,如有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队等大学生艺术团体,校园内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书画作品展、歌手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始终将积极向上、道德规范贯穿其中,在无形中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艺术教育的这种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是道德说教所无法取代的,它不仅能让大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的激发,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在人格、品质上有进一步地提升。

艺术教育德育功效的现实途径

艺术教育要真正地发挥其德育功效,不仅仅在于正视其固有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在现实中切实地去研究相关的体系建构和操作规程,以保障艺术教育不是停在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地融入到德育的全过程。

1.注重德育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中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出现,其是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简单地以传授-接受的形式存在,更不是一味地政治说教和枯燥讲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课程,要将它变成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爱美和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殿堂。正如马克思所讲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能力,还要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理解,要将艺术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贯穿于德育课堂,要用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形象作为手段、方式、途径,凭借教学美、教师美为学生营造美的课堂,为他们创造美的环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形成双向交流,互相内化的氛围。

2.注重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形成多样化的德育形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广泛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各高校要注意整合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多种资源和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大学生乐于参加、喜于展现的多样性艺术教育活动。如可在高校内设置一些诸如音乐、美丽、书法、戏曲、影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每年定期举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邀请有关文人、学者、创作者开展艺术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艺术下乡、到街道等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涵,提高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帮助他们消解不良情绪,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注意艺术文化环境营造,优化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艺术文化环境如雕塑、校史馆、展览馆等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熏陶,另一方面,要通过在教学楼、实训实验室、学生公寓、操场、食堂等学生公共场所建立德育艺术长廊、书画摄影巡展,格言警句牌等,赋予校园景观以艺术气息,增强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并在长期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德育功效。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五科融合 艺术课程 立德树人

自提出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教育以来,我国各省市都实行了自己的教育规划,逐渐颁布学校教育各项规定,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负责人,并建立了透明的监督机制,促进各校五科融合的教育发展,本文主要论述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一、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现状

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观念是在近几年提出的,我国各省市都在不断进行教育规划。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相差比较大,因此各地的艺术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艺术教育特点与当地水平进行发展。

我国当地经济发展不同,因此在实践中,不同地区都开展了不同的发展经验。针对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如上海等,近一段时间不断扩编远郊区县体育和艺术教师,进一步融合体育、艺术以及学科教育,并不断开展了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改革,不断研究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以及应该起的教育实践等。

针对经济发展适中的中东部地区,在加强教师基础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制改革的研究。具体而言,不断加大了农村学校音体美器材配备的引进,改善教师待遇以及办学行为等,保证艺术教育的开课率和课堂的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不太好的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等,争取了法律的保障,通过各项政策体系以及机构的建设等,落实课堂方案的改变和实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受到当地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各地的资金、设置等严重欠缺,因此在教育中,充分利用了民族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教学,坚持专兼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机制,并加大学校的各项设置的投入。

二、小学“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主要内容与建构的基本原则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发展中需要重视基本内容以及建构原则。

1.小学“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主要内容

小学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也是立德树人发展的基础,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小学立德树人教育中需要不断加强小学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引导中小学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在教育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充分结合身心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同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建构原则

在构建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模式中需要秉着导向性、整合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导向性是指在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构建中,充分体现出目标性以及目的性,保证立德树人的每一个运行机构都有着明确的目标,保证立德树人机制能够围绕特定的目标,推动各科之间的整合和练习。在导向性中,不仅规范了各学科之间的运行方位,还规定了目标方位,保证各学科之间的目标统一,并在运行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立德树人机制由多各学科之间共同融合而成,所谓整合性便是在融合中保证能够发挥出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无论是在内部环境还是在外部环境的构建中,都需要保证体制的整体性原则,相互之间协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构建立德树人运行机制中需要重视目标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出教育的最大效果。

在实际的运行中,立德树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运行机制也是与外界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机制的变化,因此它属于一个动态的与新兵系统,在构建立德树人运行机制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构成要素等,保证立德树人机制的适应性。

三、加强艺术教育与文化课的融合,推进立德树人

目前我国小学艺术教育中,学生普遍对于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兴趣,并且能够在艺术教育中得到乐趣。但是在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中发现,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国家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不太清楚,艺术教育课程很多时候都被占用,学生的艺术教育远远不如文化课重要,阻碍了五科融合的发展,针对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艺术教育推进立德树人。

1.加强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

五科融合教育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伴随着艺术实践而存在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才能达到目标,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中充分与其他学科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认识,保证每个教师都能够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是不能被其他教育所替代的一种精神粮食,是人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艺术本身,艺术教育是在培养未来社会,因此学校应该把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放在同一个位置。在课程设置中,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同样重要,保证学校在教育发展中同样对待艺术教育和学科教育工作。学校在艺术教育中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避免艺术课程的缺乏,或者是被其他课程所占据,确保艺术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美术等的教育中,我国不断有新的教育研究进展,近一段时间不断强调了传统艺术培养的重要性,不少研究人士通过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特定的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以后的艺术教育中,需要重视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入。在艺术教育中,可以采用感性体验为先的教育思想,建立更加稳定的学习形态,保证学生对艺术教育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各省市开展五科融合推进立德树人的工作进展,分析中小学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研究加强艺术教育以文化课融合推进立德树人的措施,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立德树人方面还会有新的要求,这些还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吴俊.坚持“三个面向”与“立德树人”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04):47-53.

[2]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教育部基教二司负责人答记者问[J].中国农村教育,2014,1(06):9-10.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中国艺术教育 关系 影响

20世纪80年代,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这一建立在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之上的新型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智能多元化”的观点,打破了人们对于智能的惯性思维,在教育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所具备的与中国教育改革理念的高度一致性和现代科学的前沿特质,也被中国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青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我们认为,以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宗旨的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在1986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中,第一次把美育以文件法规的形式列入教育的方针。1993年2月,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美育地位进行了确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艺术教育进行了强调。艺术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对艺术教育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六艺”与《和艺术一起做点什么》――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

“六艺”教育的基本内容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于周代确立之后,便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教育内容。儒家的教育秉承了“六艺”中“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内容,其中“乐”仅次于“礼”而居第二位。孔子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正如《论语・泰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的完成,是其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它是以诗乐和礼仪学习的完成作为先决条件,并且始终不离开乐艺教育的乐教的实现,因此,它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音乐教育,这恰恰证明音乐教育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

《和艺术一起做点什么》是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最初名称,在这个以研究艺术思维为初衷的学术研究机构中诞生的多元智能理论,艺术教育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德纳认为“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创造之一”,所有成长中的人类个体都应该接受艺术教育。基于这样的初衷,加德纳在《零点项目》早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儿童在音乐、视觉艺术和文学三个领域中运用艺术符号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加德纳又得出“艺术是最基本的认知”这一结论。加德纳的研究重点一直都在艺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两方面,他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艺术和创造力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理论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随之在运用这一理论的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为高中程度的学生设计的新艺术课程及其评估方法――艺术推进项目。

正如加德纳所说:“因为艺术本身包含着多种智能的成分,所以多元智能理论是倡导艺术教育的。但是你不一定需要用多元智能理论证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在有人思考这个理论很久之前,孔子就提倡音乐教育和书法教育了。”虽然从学科领域的范畴来看,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主要是站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艺术教育在认知中的主要作用,而孔子“六艺”中的乐教则更多地站在了人文科学的角度,强调艺术教育对人格修养的教化作用。但是,孔子乐教思想中对“乐”的重视、多元智能理论中对艺术教育的肯定与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都肯定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成为三者的融合点。

二、从艺术到创造――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

“如果没有对艺术长期的热爱和研究,我绝不可能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由于加德纳曾经是一名钢琴演奏家,所以,他更愿意站在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心理学。加德纳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是他创建多元智能理论最重要的基础。从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的第一部著作《艺术与人类的发展》开始到《零点项目》,再到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艺术发展心理和艺术教育始终贯穿于其研究之中。加德纳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儿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在学校中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否则很难突出学生和教师的多方面的智能。“在艺术教育领域,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应当被视为富有创意的(至少是潜在的)艺术创作者。艺术教师必须发挥出卢梭导师的责任――捍卫无辜而脆弱的孩子免受这个社会中不良力量的影响,使他与生俱来的天赋绽放成美丽的花朵。”加德纳的艺术教育观不仅局限于艺术本身,而且通过艺术教育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认知能力,这与我国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观一致。

自1999年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艺术教育和美育就被正式列入了政府的教育方针,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决定》第六条对美育的地位进行了科学表述,认为美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可以开发智力,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由于教育改革中重视艺术教育的教育观与多元智能的艺术教育观多方面契合,使得这一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凸显出重要的价值。

三、每个孩子都是“莫扎特”――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加德纳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本文中“每个孩子都是‘莫扎特’”,并非指每个人都有很强的音乐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突出强调以下三个关键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会有相同的智能结构;在我们注意到差异,而不是否认或忽视这些差异的情况下,教育才会产生效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域中,学校里人人都有可以成才的智能强项,这与我国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在有关艺术教育的重要文件法规中,都分别对教育中的学生观进行了描述,本文特列表进行说明(表1)。

根据表1中有关艺术教育的文件法规可以看出,我国艺术教育中学生观的发展,经历了由1986年提出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到1999年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到2002年学校艺术教育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发展脉络。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的学生观在有关文件法规中体现得愈来愈明朗。这一学生观承认学生中的差异,而不承认学生中的“差生”,正如加德纳所认为的:“人才”不属于少数精英,学生的智能没有优劣之分,所不同的是智能结构和倾向的差别。以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分支音乐教育为例,1979年至2000年国家所指定的《音乐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观的确定还比较模糊,仅在1988年《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课外音乐活动部分提出了“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2000年《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部分提出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大纲,2001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学生观得以明确。“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新型的学生观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使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学生观得以重新确认,使音乐教师眼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莫扎特”。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当代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观点达成了诸多一致,在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艺术教育60年[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7]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89)教社科字003号文件,1989.

[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1999.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德育教育;教育应用方式;教育对策;教育手段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涵义与基本内容

1涵义:简单的来说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及平时的校园各项活动,探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情况,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水平,培养艺术概念,并且在教育中不断的结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展开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用,可以直接的美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见刊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基本内容: 对于高校来说,德育教育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单单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方式,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新形式,所以说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不断的增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道德精神,更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总之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结合后会产生出一种沟通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桥梁,使得德育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产生德育教育,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反补公共艺术教育,总之两者的结合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

二、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因此来说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打开德育教育的局面,并且使得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首先就是认识到德育工作并非只有单一课堂教学的方式,需要增加实践课程,运用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等形式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德育的基础是美德伦理,没有美德的熏陶,德育只有只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育,是机械僵化的,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他们天生具有的美好情感的葬送。

2.我们要应用艺术课程和艺术社团互相o助、相互促进的办法,来使艺术教育能够真正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融人艺术的殿堂中来,不断发挥艺术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和交叉学科中所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不断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让大学生在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上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3.高校在执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多是以实践为主,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可以直接发货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不断的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量,以此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多去参加艺术活动以此获得更多的生活实践,并且在这中间来提高学生的对于公共艺术与思想品德的养成。

4.对于高校来说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这样也是从另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同时在跨学科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强调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表达内涵与意义,另外在德育教育既要保持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实践的活动。在实践的德育教学中需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渗透其中,并且让大量的学生明白所实践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学生的德育教育还需要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

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主要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产生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到德育教育同时还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渗透,这样可以综合两种教育形式对高校大学生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其中公共艺术教育是主要的渗透内容,并且把这种教育形式在德育教育中普及开来,以此来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发展发展素质,并且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虽然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多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中,但还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教育特点,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应时代要求,应社会需求,引进适合本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措施。构建高等院校教育专业的人文结合教育模式,促进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高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并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培养德育意识、提升艺术综合修养。

参考文献:

[1]宁家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 张娅婧.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 2015

[4] 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4

[5]李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 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07)

[7] 杨岚.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J].艺术教育.2006(07)

[8] 孙媛,严新平.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J].艺术教育.2006(03)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德育;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

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说明当前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本文尝试在分析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有效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这是由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以其特长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而录取的。由于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因此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待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艺术类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也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和片面的专业学习,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道德认识方面,一方面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特点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感知性,理论色彩不够浓厚,因而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往往比较浅显、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思辨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薄弱;另一方面,艺术活动较强的实践性必然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因而艺术类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度往往不够,公德意识淡漠,自我评价常常脱离客观现实,在学业、人际关系以及对将来的就业和恋爱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又由于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艺术类大学生一般都不太关心时事,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在原则和是非面前缺乏鲜明的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有的学生反感政治理论学习而导致信仰危机,甚至发展成为颓废的人生态度。

在道德情感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常常推崇“艺术就是激情”的信条,喜欢标新立异,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极端情绪化,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

在道德行为方面,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张扬个性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漠,行为方式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学生甚至落拓不羁、行为怪诞,不易为周围环境所接受;生活方面优越感强,追求高消费,生活不拘小节;人际关系方面显得视野狭窄,协调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不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另外,在道德意志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强调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特征而忽视集体主义原则,行为缺少计划和控制力,表现为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性松弛等,对纪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管理工作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只重形式。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流于一种“运动式”,大多是在某个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在衡量与评价学校德育工作时对形式方面考虑得比较多。相应地,学校也往往简单地把开展规模宏大的演出活动的场次和名次作为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依据或尺度。这是学校德育管理中形式主义最常见、最基本的表现,其结果是导致学校和教师很少考虑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变化和提高的真实情况,只关注活动的形式本身,不注重实际的教育效果。

第二,轻视服务。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其目标主要是对上(领导检查)负责,较少对下(学生及其品质形成和发展)服务。学校德育工作成绩的认定往往取决于检查结果,因此在学校领导的意识中一切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应围绕“上级检查”而进行,于是就出现了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工作的前几天全校上下搞卫生、挂标语、换板报、紧急排练节目、临时编写材料等令广大师生反感的形式主义现象。这种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形式主义的道德实践会使学生感到其“虚假”的一面,产生道德行为上的假象,而不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只重过程。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还表现为“只管种、不管收”。有些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道理都讲清了,学生照做与否、缺点改正与否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有些时候不见成效则认为是学生不可救药,而不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这种“独白式”、“灌输式”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是“完成任务”,教师缺乏足够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育目标“高” 而“空”、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简单低效,就更谈不上考虑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符合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德育实效了。

第四,简单量化。学校德育管理经常把定量管理的方法庸俗化,用数字简单量化德育工作的效果,如用纪律卫生的分数、好人好事的次数、表扬稿的篇数、捐款的钱数、获奖的次数和名次等来“量化”德育效果。这样的“德育量化”实际上只能考察学生的一些外显行为,无法估算学生思想品德深层的变化,相反它却会引导师生更加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表面化的行为。这种简单的“德育量化”不仅不能真正反映出一名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且往往会引诱、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使学生丧失诚信这一社会基本公德。

第五,力量单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种信息源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统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诸多影响形成的。当今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了学校德育过程和结果的可控性,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力量还比较单一,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尤其是网络信息中的“黄色”或“黑色”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品位,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有效德育管理的策略

谋求和提高效益是现代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因而要想使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就必须认真讲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

(一)更新德育管理观念,改革德育方法

更新德育管理观念就是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把握好严与活、稳与变、虚与实的关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有效性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要着重加强德育方法的改革力度,实施艺术类大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德育形式。

第一,以知识为铺垫的渗透式教育。通过艺术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举两得的德育方法。所谓教书育人正是指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为此,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切实把德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为艺术类大学生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课程,有计划地组织文化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讲座,开展名著导读、影视评论等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第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讨论有利于澄清模糊不清的道德概念和价值观等问题,因而要变以往教师的“一言堂”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以后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说”来提高其道德认识,并且大胆地说出来还有利于其他同学的监督。其次,要把与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公演或义演等都融入到学校德育中来。如通过组织辩论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组织集体项目的文艺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时事新闻评论、社会调查报告评选等促使学生关心时政,提高其思辨能力,等等。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可以有效地矫正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三,以咨询方式进行的疏导式教育。基于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德育工作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施展才华的时间与空间,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学校德育应该把咨询引入到德育方法之中,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通过个别谈心、生活学习交流、心理测验、心理治疗等方法疏导或开启学生的思想情感认识,指导他们解决在学习、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及时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原因和结果的探究和预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学生向教师“告之以真、诉之以实”,师生之间就能够做到角色互换,站到对方的立场或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德育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顺利,相应地也就能有效地防止或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四,以示范方式进行的榜样教育。榜样示范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有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榜样,把各种人物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反应和期望模式,充分显示出主体对外界的选择性接受。当然,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学生从道德模范人物的模范行为中,不是学习他们的具体行为样式,而是从这些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体现在其中的道德精神、学习和领悟到在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观念,从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学校德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性学习,在榜样的选择上不必非要“高、大、全”,而是要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色,充分考虑到榜样的可接受性、感染性以及可信性,密切注意和引导学生对榜样信息的加工,加强学生对榜样的自主学习。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德育科研

学校德育得以有效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是社会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品德和德育要求,然后才可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相应的品德,因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教育历来具有师徒相承、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师的道德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进一步更新德育师生观。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道德应被视为一种智慧,而不应简单看作是一种单向度的“话语”权力。在以往过分强调灌输的德育模式里,我们只能看到教师的说教,却看不到学生的感受和师生的互动。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也含有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它的存续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所以,德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德育师生观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虽然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主要在教师自身,但学校管理行为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不断完善对德育工作者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工资提升、评优评模等方面对德育教师予以优先考虑,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最后,要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培养德育骨干队伍。一方面,学校要举办德育先进工作者专题讲座,组织全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切磋、交流;另一方面,学校或艺术院系可邀请德育专家对艺术类德育工作教师进行培训,科学地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难点和突破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改革教学计划和评价制度

学校要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构建“班级管理为单位、辅导员负责、任课教师配合、全体教职工监督、学生干部带头”的德育管理新体制。辅导员全面负责组织班级建设,班级考核与辅导员师德和津贴挂钩;把专业任课教师聘任到班作为包班教师配合辅导员工作,其工作考核与专业教师师德挂钩;全体教职工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等实行监督,对违纪学生实施帮教,交心谈心、耐心帮助,教师帮教情况与师德考核挂钩。艺术类大学生中的学生干部往往也是艺术修养和技能方面的优秀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优势,加强培养和选拔工作。这种分工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德育积极性,将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艺术的发展需要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艺术专业要本着“强基础、宽专业、重实践、高素质”的原则改革教学计划,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培养计划中来,规定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要建立第一、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整体人才培养计划,将艺术类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社会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成果量化为学分;要把思想品德的理论教学真正纳入教学计划范围,根据艺术类大学生专业课程和思想行为的特点改革“两课”的教育内容。在评价方法方面,要结合专业课程的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纳入学籍管理,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因而要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对德育环境的选择、创造和优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育环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战略性意义。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指学校组织所独有的、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信念、规范、行为形态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通过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系统、工作表现、思想状态、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等体现出来。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习氛围的营造、艺术人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的德育环境总体上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环境的现实性。优化环境并不是指选择完美的、舒适的、满意的环境,乃至人为臆造的环境,而是要以环境的现实性为前提。学校德育只有与现实的、真实的优化环境相碰撞、相冲突、相作用,才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些品质也才能得以保持。第二,刺激源的多元化。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学校德育不能只一味地选择合乎自己意愿的那些刺激,而必须以刺激源的多元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刺激源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教育也才能完成人的社会化这一任务。因此,学校德育要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刺激源,不要害怕反面材料,要让学生善于分析批判。只有当道德评价和批判思维发展得较成熟的时候,学生才能在各种道德情景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非道德因素的侵蚀。第三,教育者的真实性。要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教育者还必须考虑本身的人格特征,在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保持自身的真实性和统一性。教师只有具有了真实性,才可能加强其教育影响的可接受性。为此,教师应当承认自己所讲的并不全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不要过于掩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应当勇于向学生剖析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个实在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相融的心理氛围。

(五)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力量,搞好德育网络建设

德育艺术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德育;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

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说明当前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是造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本文尝试在分析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有效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这是由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以其特长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而录取的。由于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因此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待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艺术类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也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和片面的专业学习,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在道德认识方面,一方面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特点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感知性,理论色彩不够浓厚,因而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往往比较浅显、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思辨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薄弱;另一方面,艺术活动较强的实践性必然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参加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极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因而艺术类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度往往不够,公德意识淡漠,自我评价常常脱离客观现实,在学业、人际关系以及对将来的就业和恋爱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又由于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艺术类大学生一般都不太关心时事,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在原则和是非面前缺乏鲜明的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有的学生反感政治理论学习而导致信仰危机,甚至发展成为颓废的人生态度。

在道德情感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常常推崇“艺术就是激情”的信条,喜欢标新立异,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极端情绪化,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

在道德行为方面,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张扬个性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漠,行为方式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学生甚至落拓不羁、行为怪诞,不易为周围环境所接受;生活方面优越感强,追求高消费,生活不拘小节;人际关系方面显得视野狭窄,协调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不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另外,在道德意志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强调特立独行的个性化特征而忽视集体主义原则,行为缺少计划和控制力,表现为法纪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性松弛等,对纪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管理工作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只重形式。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流于一种“运动式”,大多是在某个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宏观背景下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在衡量与评价学校德育工作时对形式方面考虑得比较多。相应地,学校也往往简单地把开展规模宏大的演出活动的场次和名次作为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依据或尺度。这是学校德育管理中形式主义最常见、最基本的表现,其结果是导致学校和教师很少考虑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变化和提高的真实情况,只关注活动的形式本身,不注重实际的教育效果。

第二,轻视服务。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其目标主要是对上(领导检查)负责,较少对下(学生及其品质形成和发展)服务。学校德育工作成绩的认定往往取决于检查结果,因此在学校领导的意识中一切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应围绕“上级检查”而进行,于是就出现了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工作的前几天全校上下搞卫生、挂标语、换板报、紧急排练节目、临时编写材料等令广大师生反感的形式主义现象。这种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形式主义的道德实践会使学生感到其“虚假”的一面,产生道德行为上的假象,而不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只重过程。学校德育管理的形式主义还表现为“只管种、不管收”。有些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道理都讲清了,学生照做与否、缺点改正与否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有些时候不见成效则认为是学生不可救药,而不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这种“独白式”、“灌输式”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只是“完成任务”,教师缺乏足够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育目标“高” 而“空”、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简单低效,就更谈不上考虑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符合艺术类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德育实效了。

第四,简单量化。学校德育管理经常把定量管理的方法庸俗化,用数字简单量化德育工作的效果,如用纪律卫生的分数、好人好事的次数、表扬稿的篇数、捐款的钱数、获奖的次数和名次等来“量化”德育效果。这样的“德育量化”实际上只能考察学生的一些外显行为,无法估算学生思想品德深层的变化,相反它却会引导师生更加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表面化的行为。这种简单的“德育量化”不仅不能真正反映出一名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且往往会引诱、助长教师和学生弄虚作假,使学生丧失诚信这一社会基本公德。

第五,力量单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种信息源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统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诸多影响形成的。当今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了学校德育过程和结果的可控性,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力量还比较单一,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尤其是网络信息中的“黄色”或“黑色”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品位,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他们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有效德育管理的策略

谋求和提高效益是现代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因而要想使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就必须认真讲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

(一)更新德育管理观念,改革德育方法

更新德育管理观念就是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把握好严与活、稳与变、虚与实的关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有效性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要着重加强德育方法的改革力度,实施艺术类大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德育形式。

第一,以知识为铺垫的渗透式教育。通过艺术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举两得的德育方法。所谓教书育人正是指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为此,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切实把德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为艺术类大学生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课程,有计划地组织文化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讲座,开展名著导读、影视评论等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第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讨论有利于澄清模糊不清的道德概念和价值观等问题,因而要变以往教师的“一言堂”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以后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说”来提高其道德认识,并且大胆地说出来还有利于其他同学的监督。其次,要把与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公演或义演等都融入到学校德育中来。如通过组织辩论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组织集体项目的文艺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时事新闻评论、社会调查报告评选等促使学生关心时政,提高其思辨能力,等等。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式教育可以有效地矫正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

第三,以咨询方式进行的疏导式教育。基于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德育工作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施展才华的时间与空间,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学校德育应该把咨询引入到德育方法之中,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通过个别谈心、生活学习交流、心理测验、心理治疗等方法疏导或开启学生的思想情感认识,指导他们解决在学习、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及时化解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原因和结果的探究和预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学生向教师“告之以真、诉之以实”,师生之间就能够做到角色互换,站到对方的立场或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德育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顺利,相应地也就能有效地防止或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四,以示范方式进行的榜样教育。榜样示范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有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榜样,把各种人物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反应和期望模式,充分显示出主体对外界的选择性接受。当然,对于榜样的学习不能止于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和类推性实践。学生从道德模范人物的模范行为中,不是学习他们的具体行为样式,而是从这些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体现在其中的道德精神、学习和领悟到在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观念,从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学校德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性学习,在榜样的选择上不必非要“高、大、全”,而是要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色,充分考虑到榜样的可接受性、感染性以及可信性,密切注意和引导学生对榜样信息的加工,加强学生对榜样的自主学习。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德育科研

学校德育得以有效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首先是社会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品德和德育要求,然后才可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相应的品德,因而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教育历来具有师徒相承、言传身教的传统,教师的道德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进一步更新德育师生观。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道德应被视为一种智慧,而不应简单看作是一种单向度的“话语”权力。在以往过分强调灌输的德育模式里,我们只能看到教师的说教,却看不到学生的感受和师生的互动。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也含有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它的存续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所以,德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德育师生观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虽然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主要在教师自身,但学校管理行为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不断完善对德育工作者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工资提升、评优评模等方面对德育教师予以优先考虑,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最后,要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培养德育骨干队伍。一方面,学校要举办德育先进工作者专题讲座,组织全校德育工作者进行切磋、交流;另一方面,学校或艺术院系可邀请德育专家对艺术类德育工作教师进行培训,科学地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难点和突破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新体制,改革教学计划和评价制度

学校要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构建“班级管理为单位、辅导员负责、任课教师配合、全体教职工监督、学生干部带头”的德育管理新体制。辅导员全面负责组织班级建设,班级考核与辅导员师德和津贴挂钩;把专业任课教师聘任到班作为包班教师配合辅导员工作,其工作考核与专业教师师德挂钩;全体教职工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等实行监督,对违纪学生实施帮教,交心谈心、耐心帮助,教师帮教情况与师德考核挂钩。艺术类大学生中的学生干部往往也是艺术修养和技能方面的优秀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优势,加强培养和选拔工作。这种分工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德育积极性,将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艺术的发展需要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艺术专业要本着“强基础、宽专业、重实践、高素质”的原则改革教学计划,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培养计划中来,规定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要建立第一、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整体人才培养计划,将艺术类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社会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成果量化为学分;要把思想品德的理论教学真正纳入教学计划范围,根据艺术类大学生专业课程和思想行为的特点改革“两课”的教育内容。在评价方法方面,要结合专业课程的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纳入学籍管理,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因而要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对德育环境的选择、创造和优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德育环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具有战略性意义。校园文化实际上是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指学校组织所独有的、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信念、规范、行为形态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通过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系统、工作表现、思想状态、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等体现出来。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习氛围的营造、艺术人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的德育环境总体上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环境的现实性。优化环境并不是指选择完美的、舒适的、满意的环境,乃至人为臆造的环境,而是要以环境的现实性为前提。学校德育只有与现实的、真实的优化环境相碰撞、相冲突、相作用,才可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些品质也才能得以保持。第二,刺激源的多元化。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学校德育不能只一味地选择合乎自己意愿的那些刺激,而必须以刺激源的多元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刺激源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教育也才能完成人的社会化这一任务。因此,学校德育要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刺激源,不要害怕反面材料,要让学生善于分析批判。只有当道德评价和批判思维发展得较成熟的时候,学生才能在各种道德情景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非道德因素的侵蚀。第三,教育者的真实性。要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教育者还必须考虑本身的人格特征,在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保持自身的真实性和统一性。教师只有具有了真实性,才可能加强其教育影响的可接受性。为此,教师应当承认自己所讲的并不全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不要过于掩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应当勇于向学生剖析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个实在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相融的心理氛围。

(五)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力量,搞好德育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