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施工图论文范文

施工图论文范文

施工图论文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分析

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设计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施工图及预算审查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质量,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进度。

1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现状

1.1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理论阐述

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管理,对编制工程量清单工作和招标工作进行管理等,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详细来说,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首先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审查,看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保证与实际施工方案进行结合,对电力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保证图纸具有实际应用,在发现图纸设计不合理后,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和特点,进行及时的修改,保证施工图纸的实际应用性。然后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为依据,按照现行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和预算定额等计价依据要求,由具有相关专业资格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经审查后确定工程量清单及施工招标控制价。

1.2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存在弊端

对当前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管理弊端。①电力企业较为关注初步设计概算及设计变更,忽略了施工图设计管理工作及施工图预算,导致在工程结算中大量工程量无法计列,造成施工单位隐性亏损。②设计人员弊端。普遍设计人员工作水平低下,专业知识储备量差,问题处理能力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阻碍了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的进程和质量。③预算编制、评审时间较长,目前电力工程项目从初步设计评审、物资招标至施工招标时间十分紧凑,设计单位因设备厂家未能及时明确导致施工图设计受阻,无法按时完成施工图预算编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导致施工招标滞后。

2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由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阻碍了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面对这一发展形势,电力企业要按照“统筹兼顾、优质高效、做深做细、标准统一、创新突破、流程最优”的原则加强对施工图预算的管理工作。

2.1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应用,建立管理机制

①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增加自身对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要一味的关注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算管理。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来说,施工图预算虽然是个小环节,却对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有较大联系,如果施工图预算管理不能科学管理,将会造成施工招标工程量漏记、少记,间接性的为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带来经济的损失,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因此,电力企业要改变理念,增加对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关注度。②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建立施工图预算的管理机制,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制定施工图预算管理的范畴、编制原则及审批原则,明确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明确施工图预算管理过程中各关键节点,建立施工图预算管理流程。

2.2提高设计人员工作能力,加强施工图预算培训

电力工程设计单位,要为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对设计人员预算管理知识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设计人员预算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也要在内部建立结合力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设计人员中,进行骨干的培养,为设计人员提高宽阔的发展空间,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提供施工图预算编制效率,推进基于施工图预

算的施工招标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在工程年度里程碑计划编制时应提前策划,充分考虑施工图预算管理要求,统筹考虑设计评审计划、物资招标计划、施工图设计合理工期、施工招标计划及开工计划等,细化开工前的节点计划,确保留有合理的项目前期与工程前期工作时间,固化关键节点,优化管理流程,形成工程储备机制,为当年所有开工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全面实现施工图预算管理奠定基础。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一般需要2个月以上的时间,应在初步设计评审确定技术方案后立即开展,与初设审批工作同步进行,及时组织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含预算)的编制及审查等工作,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保证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施工图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编制的进度和质量。

3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性,加强施工图预算管理可以强化输变电工程可研估算、初设概算、施工预算、结算在内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进一步细化,可以更加准确的实施施工招标,提前发现初步设计中的缺陷,减少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是对基建标准化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三通一标”成果的应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建设资源,深化工程管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精益化水平。

作者:彭韬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湘潭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车国艳.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6(19):227.

[2]王蕾.电力工程EPC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176~177.

[3]郭林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计算要点分析[J].门窗,2015(11):170+172.

[4]李南西.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施工图预算审查方法探讨[J].工程经济,2015(02):103~107.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深度

为了适应因信息社会与智能建筑蓬勃发展而引发地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的改变,笔者从加强技术管理、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以及提高工程图纸设计质量等方面,对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进行研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大厦的拔地而起,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已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对原国标图集《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D562)和《独立避雷针》(D565)图集重新修订,从1999年12月2日开始实行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该《图集》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弱电部分的过电压保护(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由于连接工作站、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电缆很长,冲击过电压的影响正成为数据丢失和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另外,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进入某一点的浪涌能沿着网络传播而破坏其它工作站,使得网络设备损坏的概率大为上升。可见,弱电过电压保护在电气施工图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集》(99D562)把雷电及过电压防护分为三个部分: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过电压保护。其中

⑴、外部防雷其中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

⑵、内部防雷其中包括:屏蔽隔离、等电位联结、安全距离。

⑶、过电压保护是指雷击电磁脉冲(外部电涌防护)和内部操作过电压(内部近旁电涌防护)。一般而言,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减少浪涌通过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破坏的根本前提和途径,为保证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电源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信号系统和接地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防护器(浪涌保护器SPD是指限制瞬态过电压分走浪涌电流的元器件)。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对SPD(SurgeProtectivedevice)选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智能大厦中有很多重要的电子设备安装于建筑物内,应当在电源进线处和电子设备供电处根据设备耐过压的能力装设多级SPD.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电源的第一级保护应在总进线的配电柜前加“一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80kA.第二级保护在UPS或分配电柜前加装“二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kA第三、四级电源保护在重要设备配电系统或工作电源前加装“三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5kA.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住宅智能设计(弱电设计)的重要性和在住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技术的复杂和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十五期间的住宅设计标准把这部分内容单独为一章。故在住宅智能方面的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性及可扩性等诸方面。例如:从综合布线方面考虑,每套住宅宜设置“信息配线箱”,电视、通信(电话和数据)、安全防范等管线可通过“信息配线箱”引出。

住户内设置信息配线箱,有以下好处:

⑴、通信线路接线方便,现在我们引入每套住宅的通信线路有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市内电话网,为了使住户利用卧室或起居室的信息插座方便的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中选择,在住宅内设置信息配线箱,使用户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线路之间十分方便地跳线连接。

⑵、有线电视线路接线方便,每套住宅可以只引进一路电视电缆,在信息配线箱内设置分支(分配)器,再引至卧室、起居室的各个电视终端。

⑶、以后住宅的装修、线路变动等方便。

根据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及笔者的实践经验,下面给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具体要求。

1、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及材料表

1.1、施工图设计文件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应文件完整、计算正确、图纸清晰、文字通顺、深度及格式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进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工程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

1.2、图纸目录一般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所选用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纸(标准图及安装图选用准确合理)。同一系统内的图纸顺序一般应按干线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及大样图、控制原理图的顺序排列。大型或复杂工程因图纸较多,也可采取按系统划分分册编排的方式。

1.3、图纸首页应列设计总说明,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紧随其后。不同系统的材料表宜有适当的分隔空行,以利区分;其它图纸排列顺序,一般应按高压到低压、前端至末端、强电到弱电的方式进行。

1.4、设计总说明书中应有对建设项目面积、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级主要数据的叙述,以利读图人及审查掌握。

1.5、大型或复杂工程的详细分项说明也可列在干线系统图中或第一张平面图上。大型或复杂工程照明和消防材料表可同时列于每张平面图中(但仍有汇总的材料表)。

1.6、设计依据、设计基础材料齐备,设计文件完整正确;内容和深度符合预结算及现场施工的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清楚、交代明确,同一工程中主要字体应始终保持一致,以保持图纸协调,不得有较大误差;对有众多管线的厂房应有管线综合图。

1.7、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中应列出相应图例符号,干线系统中也应列出相应图例符号。电器设备及装置配件的安装高度,除图纸中有所交待外,一般可在材料表的附栏中有所提及。以利于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1.8、设计依据中,凡有缺项设计的项目(如变配电所、消防、人防、建筑智能化、需由二次装饰设计确定的照明场所、多层及高层住宅内配电等),应作必要的说明。特别是涉及到建筑安全的,应将建设方有关委托资料存档备案。

1.9、设计条件书与设计计算书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工程项目审查人应在审查中认真查验、签署,且应按时归档,并作为工程设计报优的依据之一。

1.10、专业间互提要求,联系资料一般均应以书面方式,并按时归档存查,以保证设计基础资料的完整性。

2、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若干要求

2.1、供电系统(含特殊电源)、电力系统、室内外照明、防雷、防静电、接地及其他安全用电措施,其变电所及配电所的位置、设备选择、设备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材料选择合理,有关措施,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2、在总平面图上,应绘制电力电源的进线及敷设方式(从建筑轴线外起至建筑内受电处止),说明电源引入配电所或变电所的方式及楼层或标高,必要时须做出局部剖面图予以交待。

2.3、绘出建筑物内部配电或变电所的位置,并说明配电所及变电所需求电力电容器容量及变压器装机容量。

2.4、通信系统、自控系统、信号系统的站房及设备选择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具体布线及有关措施合理可*,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5、在总平面图上绘制通信交接间(箱)的位置,并标出通信干线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规格型号。选用人孔须标出其引用的标准图号,非标的必须出大样图说明。对建筑通信规模、容量及组成情况亦需加以说明。

2.6、对有线电视系统,应绘制信号同轴电缆的进线方向、位置,并标示出规格型号。

2.7、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相关系统工程的管线走向及埋要求,须在总平面中绘制。(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下面有详细说明)。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深度

为了适应因信息社会与智能建筑蓬勃发展而引发地设计规范与设计方法的改变,笔者从加强技术管理、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以及提高工程图纸设计质量等方面,对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进行研讨。

近年来,随着智能大厦的拔地而起,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已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对原国标图集《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D562)和《独立避雷针》(D565)图集重新修订,从1999年12月2日开始实行新的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该《图集》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弱电部分的过电压保护(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由于连接工作站、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电缆很长,冲击过电压的影响正成为数据丢失和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另外,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进入某一点的浪涌能沿着网络传播而破坏其它工作站,使得网络设备损坏的概率大为上升。可见,弱电过电压保护在电气施工图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图集》(99D562)把雷电及过电压防护分为三个部分: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过电压保护。其中

⑴、外部防雷其中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

⑵、内部防雷其中包括:屏蔽隔离、等电位联结、安全距离。

⑶、过电压保护是指雷击电磁脉冲(外部电涌防护)和内部操作过电压(内部近旁电涌防护)。一般而言,合理的屏蔽和接地是减少浪涌通过电压对人身及设备破坏的根本前提和途径,为保证电子设备免受浪涌过电压的破坏,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电源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信号系统和接地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加装多级浪涌过电压防护器(浪涌保护器SPD是指限制瞬态过电压分走浪涌电流的元器件)。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对SPD(SurgeProtectivedevice)选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智能大厦中有很多重要的电子设备安装于建筑物内,应当在电源进线处和电子设备供电处根据设备耐过压的能力装设多级SPD.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电源的第一级保护应在总进线的配电柜前加“一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80kA.第二级保护在UPS或分配电柜前加装“二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kA第三、四级电源保护在重要设备配电系统或工作电源前加装“三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5kA.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住宅智能设计(弱电设计)的重要性和在住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技术的复杂和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十五期间的住宅设计标准把这部分内容单独为一章。故在住宅智能方面的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性及可扩性等诸方面。例如:从综合布线方面考虑,每套住宅宜设置“信息配线箱”,电视、通信(电话和数据)、安全防范等管线可通过“信息配线箱”引出。

住户内设置信息配线箱,有以下好处:

⑴、通信线路接线方便,现在我们引入每套住宅的通信线路有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市内电话网,为了使住户利用卧室或起居室的信息插座方便的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中选择,在住宅内设置信息配线箱,使用户在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和电话网线路之间十分方便地跳线连接。

⑵、有线电视线路接线方便,每套住宅可以只引进一路电视电缆,在信息配线箱内设置分支(分配)器,再引至卧室、起居室的各个电视终端。

⑶、以后住宅的装修、线路变动等方便。

根据国家新的标准与规范及笔者的实践经验,下面给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格式及设计深度具体要求。

1、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及材料表

1.1、施工图设计文件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应文件完整、计算正确、图纸清晰、文字通顺、深度及格式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进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工程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

1.2、图纸目录一般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所选用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纸(标准图及安装图选用准确合理)。同一系统内的图纸顺序一般应按干线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及大样图、控制原理图的顺序排列。大型或复杂工程因图纸较多,也可采取按系统划分分册编排的方式。

1.3、图纸首页应列设计总说明,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紧随其后。不同系统的材料表宜有适当的分隔空行,以利区分;其它图纸排列顺序,一般应按高压到低压、前端至末端、强电到弱电的方式进行。

1.4、设计总说明书中应有对建设项目面积、高度、功能及防火等级主要数据的叙述,以利读图人及审查掌握。

1.5、大型或复杂工程的详细分项说明也可列在干线系统图中或第一张平面图上。大型或复杂工程照明和消防材料表可同时列于每张平面图中(但仍有汇总的材料表)。

1.6、设计依据、设计基础材料齐备,设计文件完整正确;内容和深度符合预结算及现场施工的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清楚、交代明确,同一工程中主要字体应始终保持一致,以保持图纸协调,不得有较大误差;对有众多管线的厂房应有管线综合图。

1.7、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中应列出相应图例符号,干线系统中也应列出相应图例符号。电器设备及装置配件的安装高度,除图纸中有所交待外,一般可在材料表的附栏中有所提及。以利于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1.8、设计依据中,凡有缺项设计的项目(如变配电所、消防、人防、建筑智能化、需由二次装饰设计确定的照明场所、多层及高层住宅内配电等),应作必要的说明。特别是涉及到建筑安全的,应将建设方有关委托资料存档备案。

1.9、设计条件书与设计计算书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工程项目审查人应在审查中认真查验、签署,且应按时归档,并作为工程设计报优的依据之一。

1.10、专业间互提要求,联系资料一般均应以书面方式,并按时归档存查,以保证设计基础资料的完整性。

2、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若干要求

2.1、供电系统(含特殊电源)、电力系统、室内外照明、防雷、防静电、接地及其他安全用电措施,其变电所及配电所的位置、设备选择、设备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材料选择合理,有关措施,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2、在总平面图上,应绘制电力电源的进线及敷设方式(从建筑轴线外起至建筑内受电处止),说明电源引入配电所或变电所的方式及楼层或标高,必要时须做出局部剖面图予以交待。

2.3、绘出建筑物内部配电或变电所的位置,并说明配电所及变电所需求电力电容器容量及变压器装机容量。

2.4、通信系统、自控系统、信号系统的站房及设备选择及线路布置原则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具体布线及有关措施合理可*,能满足生产及使用要求。

2.5、在总平面图上绘制通信交接间(箱)的位置,并标出通信干线引入的人孔位置及规格型号。选用人孔须标出其引用的标准图号,非标的必须出大样图说明。对建筑通信规模、容量及组成情况亦需加以说明。

2.6、对有线电视系统,应绘制信号同轴电缆的进线方向、位置,并标示出规格型号。

2.7、涉及有“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相关系统工程的管线走向及埋要求,须在总平面中绘制。(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下面有详细说明)。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4篇

(1)实例一:标准楼层5层施工图审查时,发现施工单位提交的深化图中,电梯厅内多设置了一根DN150的主管道(如图1),在东南侧出租区内布置了DN150、DN50的部分管段不合理(如图2)。经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沟通,了解到此布管和走向,是按原西南院的施工图布置。后经查询相关设计及施工规范并咨询西南院意见,喷淋管径符合喷淋头布置数量和喷淋头布置间距须满足规范要求即可,据此确定可取消电梯厅消防主管道,并调整喷淋主管走向至走道内。此管道取消和走向调整,减少每层主管道DN150的长度约27m。在后续施工样板确认,进行大面积施工后的管线走向和综合排布来看,此项调整后的管道标高满足净空要求。另外,在施工图深化和管线综合过程中,项目部协调施工单位所有主管道考虑沿梁低敷设,各支管路翻弯至梁内布置,但施工单位坚持有主管和支管均在梁低敷设安装。

(2)实例二:如图3,在地下三层施工图施工样板打样过程中,消防施工单位按西南院施工图要求,将消防主管布置在梁低安装,主管中心开孔分出支管并水平布置,再分支立管入梁内设置上喷头(这样可以不减少工程量)。项目部现场点评施工样板时认为,自喷主管在梁低布置没有问题,但自喷支管量大,沿主管中心水平布置会整体“压低”地下车库的净空高度,且不利于风管、桥架、排水管道的走向和翻弯;为提高车库区域净空高度,确保其它管线的走向顺畅,项目部要求调整自喷支管的走向:自喷主管开孔接支管并避开梁后,翻弯至梁中位置,并要求施工单位现场再做一支管路的施工样板,以便现场比较,确定自喷支管的走向方案。随后,施工单位也立即按此要求完成现场打样,经现场查看、比较发现:①每组支管节约管材:DN25约2.7m,30*30角钢约5.5m(DN40管多用0.9m),②支管在梁内布置,提高了净空空间,③大部分区域都看不到自喷支管,整个车库区域整洁、美观,效果图如图4。

2结束语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5篇

1.1设计准备及筹划过程的关键工作在公装设计任务筹划阶段,首先要根据标书进行投标,签定合同或接受委托书,必须先依据有关工种的协调配合,并按照要求的期限安排进度。其次要了解设计中的任务和要求事项。最后明确有关设计方面的定额及规范,并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

1.2设计准备阶段筹划项目(1)收集并调查原始资料。(2)收集设计任务所需的技术资料,包括审核并熟知图纸资料,进行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的编制,同时将以上资料的数据进行汇编整理,使图纸上的数据一目了然。(3)所需物资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主材、脚手架、施工机械、机具、模板等,将以上物资及设备分类并存放归位。(4)前期施工准备。包括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搭设临时设施,测量放线,搞好“三通一平”,保证办公条件,合理安排人员住宿及物资存放场地等。(5)施工人员、组织安排。包括组建并统筹项目管理机构及管理施工事物,研究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并确定项目经理。(6)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包括落实及拟定此类时期的施工方案及措施。例如,施工工期的调整、人员的安全保障、物资材料的保存等。各项工程施工内容的准备,应该受工程本身所具备的施工条件决定。施工应按照该工程的项目规划确定其准备工作,并分阶段制定具体的施工准备及实施计划,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为施工创造条件。

2初步设计阶段

2.1初步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与任务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初始阶段,其首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在已经规定好的基地范围,按照标准及设计要求,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制定设计方案。该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出色彩及主题计划、风格的倾向及图例、设计说明、空间平面布置与规划、功能分区等,最终由客户提出意见,修改方案后确定成图。

2.2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核心内容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对其主要是审核采用的方案及设计的深度是否符合总方案的要求,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给排水、建筑以及结构上。

3施工图设计阶段

3.1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完整地将建筑的外部结构及形状、内部结构及空间分割、构造情况、周围环境配备和建筑群的组成表现出来;编制施工预算图;还包括管道、通信、运输、建筑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同时,应确定设备型号及规格、非标设备的加工与制造过程。

3.2施工图设计方面的注意事项(1)在设计表述中,要将设计的大概情况和暖通空调室内室外的设计数据、发热来源、制冷来源等情况做详细全面的介绍。必要时,还应详细说明空调的冷热指标及负荷、系统控制方法与形式,并对操作要点进行说明,同时应介绍热媒、冷媒参数;采暖热负荷、耗热量指标及系统总阻力。(2)在图例的使用方面,应在首页或者使用说明中放置通用的图例,或者使用单独的图例。(3)应对施工中的安装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采暖系统中的散热器型号进行说明,同时说明使用的材料和附件、试压技术和系统工作压力要求。(4)应在设备表的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中注明详细的技术使用数据。若该项目设计由几个工程设计单位合作完成时,更应该明确分配其设计分工。

3.3施工图设计中所要求的内容对于建筑平面图,在设计中要注意的是各层房间具有功能性的墙体以及门窗布置与柱网布置和楼梯位置等。一层平面图是不考虑在上部结构进行建模的,当建筑设计师在研究平面图时,必须考虑到柱网布置是否合理,不妥的地方应提出意见并改正,绝不能影响建筑的使用功效。若不进行建筑改动,结构设计师就应该查看建筑平面图,清楚各部分功能,考虑结构中的可变荷载取值,并了解门窗及柱网的布置、梁和柱截面尺寸大小和梁高尺寸的布置。同时,设计师还应仔细查看屋面的平面图,在现代建筑中为了保证外立面的视觉效果,通常要设计出其层面的构架,由于结构比较复杂,这就要求设计师认真研究并构思。建筑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对立面表现的反映,尤其是表现在外观上的视觉效果。为结构师所提供的信息,重要的是立面装饰建材及其纹理变化,以及立面上门窗的标高及布置。一般存在面的变化的部分,也往往是有线的部分,之后便是层高等的要求,这也是取定结构荷载作用的重要信息。建筑剖面图是对不能在立面图和平面图解述的部分进行剖切,以准确解述设计师对所要建筑的物体的内在处理。结构工程师需在剖面图中获取更加精准的局部部位高低变化和层高数据。剖面数据决定着剖切部分中梁与楼面标高的抬起或下沉,或有短柱、夹层梁、错层梁等。与此同时,对窗顶是否另设过梁应做深入的了解。对于门窗大样和节点大样图,建筑设计师想要更清楚地表达建筑物的各部件做法,使施工人员明白设计师的构思,应该详细说明绘制结点的大样图和复杂构造的具体做法。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建筑师的构想,另一方面是考量其结点大样图画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在结构上实现,最后通过验算截面尺寸是否充足,计算配出钢筋。

4施工图设计审核与交付阶段

对施工图设计的审核主要有以下要求:(1)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合理、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同时还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2)图纸中的标示及尺寸应精确,说明要完整、清楚、齐全,图纸之间不能相互矛盾。(3)在技术上,施工单位应保证工程质量,并满足技术和装备上的充足条件。(4)装饰施工与结构、地上与地下、安装与土建之间不能有矛盾,还要保证各种设备的管道布置不能对土建施工造成影响。(5)各种配件、构建、材料在规格、性能、质量及采购供应上要满足设计需求。(6)采用合理化的设计及施工建议。(7)设计单位应该在图纸有疑问时给予清楚地解答。图纸会审后,要求对单位工程或是分部工程按照施工技术的管理程序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并将会审图纸中涉及到的变更或相关要求向施工人员交底,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涉及到的技术安全措施、质量标准、规范、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进行交底。

5工程实施阶段

5.1前期设计技术的沟通与最终任务的明确前期设计技术的沟通是设计单位就所设计的任务文件,向施工方的项目承担部门进行技术交底。该程序应由业主主持,施工方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其内容着重是对设计内容、意图、原则、方案、技术标准、功能、特点等进行交底;而设计变更则是在施工图审核批准后至正式验收之前对施工图的变更;施工方对施工图纸或材料可以提出建议和修改方案,若在施工过程中对标书中的文件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材料缺乏等问题时,可以对设备或材料在型号、品牌、参数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变更,但这些变更必须由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三方共同商定。

5.2设计任务最终效果的把握(1)按照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力求方案有个性,有思想。(2)符合业主的身份特点,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内涵。(3)根据居住需求,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分区,同时还应考虑未来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结合业主的情况及经济条件,为业主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5)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应适合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5.3工程验收阶段工程验收是指全部工程以及单项工程的接收及检验程序。如果某一项单项工程即将完成,或某项隐蔽工程在覆盖之前,或某项工程按照规定进行到某种程度时,均需分部分项进行工程验收。其主要依据包括: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主管部门审批文件、施工图纸及说明、设备技术说明、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资料及其相应的已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若是采用承、发包方式的工程,还应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和合同内与之相关的工程检查及验收要求。

6结语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6篇

施工图预算编制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设计类课程设计,施工图预算的原理相对简单。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对清单构成、如何编制以及各种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都有十分明确的计算规则[3]。施工图预算的难点是其准确度。建设方根据施工图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是确定其招标价的依据,施工方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投标价的依据,也是确定投标策略的基础。没有施工图预算的准确度,建设方会因为增加清单外项目而无法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方或因为投标策略不当而不能中标。可见,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与否是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核心问题,也是课程设计中应该培养的基本工程素质。不同于造价专业,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其学时相当有限。以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课程设计共计11个学分,其他的课程设计均为2周,而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时间只有一周。同时,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施工图预算编制原理相对简单,容易在学生中形成错误的理解,而忽视了施工图预算编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且,按我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在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如何做好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否则,课程设计将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基本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能力训练的目的。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对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尝试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二、保证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改变课程设计停留在模拟或仿真的层次的现状,紧跟工程实际,用实际的项目做课程设计的选题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完成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要求指导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4]。一方面,具备造价工程师的水平,不仅熟悉预算文件编制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而且能很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使得学生的课程设计不与工程实践脱节;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指导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构成和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的放矢,真正把学生引入工程实践,在其遇到问题时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重视课程设计选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预算,要求完成单位工程的土建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选题是课程设计第一环节,选题的核心就是施工图的选择。建筑施工图或结构施工图过于复杂,学生在识图方面遇到太多的困难,就会影响学生完成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为达到对学生的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能力训练目的,我们选择的题目以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般的办公楼、教学楼、住宅项目为主,其基础部分,选择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筏板基础,而不选择桩基础。选择这样的题目基于如下的考虑:首先,对这类项目学生比较熟悉,识图方面不存在太多问题;同时,其建筑图形状相对规则,项目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装饰装修工程量的计算既全面,又不复杂,满足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其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结构施工图识读是学生走入工作岗位的基本功,并且,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也正是课程设计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

(三)明确课程设计内容、任务量与要求

在短短的一周内,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土建工程的预算是不可能的。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虑工程实践工作需求,我们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训练重点内容包括: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列项、基本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基础土方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课程设计采用个人独立完成与小组协作共同完成的形式。教师要合理确定每个学生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制定任务分配单,并且根据任务分配单检查每个学生的完成进度和质量。教师要根据施工图纸认真考量,既要工作量饱满,能了解一个土建预算的全工程,同时,也要在给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具体来讲,每个单位工程由一个小组学生共同完成并按工程标准提交相应的成果。对每个单位工程项目的施工图按照楼层划分,每两个同学负责一个楼层,在对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的基础上,对照清单计算规则,共同完成所在楼层的工程量清单列项和计算。清单列项经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所在楼层的某一类构件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过程。根据平法图纸计算钢筋工程量是课程设计的重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所在楼层基本结构构件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四)教师预做课程设计

同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一样,要指导好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预算工作实践。首先,教师要具备独立编制一个实际土建单位工程预算的能力,熟悉预算编制的全部过程,熟悉应提交的各种表格及其在计算工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预算的基本要求,也是终极目标。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难点是准确性,没有了准确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就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对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有个基本印象,根本不能胜任任何有关工作,也就失去了这门课程设计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在课设前亲自完成学生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教学之前,教师通过专业软件,画图,算量,获得课程设计的“标准答案”,也作为检验学生课程设计成果准确性的手段。标准答案的存在,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计算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目标感,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设计指导重点与难点

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指导采用每天集中指导加个别指导的模式。按照预先制定的课程设计计划,每天先安排对当日工作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独立完成实际操作训练过程,在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结合我们几年的工作实际,以下几个方面是指导的重点:1.课程设计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列项。列项准确是预算准确的前提条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有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了完整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纸,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完整地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清单列项工作。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工程图识读,第二是列项顺序,第三是对清单计价规范的理解。目标是准确、全面,不重不漏。2.钢筋工程量计算。目前,工程实践中多是以软件计算来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但是,对于钢筋工程量的手工计算仍是基本要求。我们在工程量计算这部分,也把对学生的手算钢筋工程量能力训练作为重点内容。对基本的梁、板、柱、墙以及基础等构件,首先选择典型案例图纸,按不同构件类型讲解计算原理,构造要求,实际施工中的做法等,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自己承担的相应楼层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这部分,必要的重复计算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综合单价的确定。综合单价的确定是预算的一个核心问题。指导重点是使学生在熟悉清单模式下综合单价的构成前提下,能根据定额规则,同时充分考虑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确定一项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4.课程设计的按日检查制度。为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我们实行对课程设计每日的签字检查制度。按照预先制定的任务计划,对照教师预做的“标准答案”,按日检查,并将每日检查结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5.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并进行整理。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回答了事,更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常见问题集,为今后课程设计指导积累资料。

三、结束语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专业制图 “1+3”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5-01

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读图和绘图的技能,读图技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将建筑制图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划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专业制图、计算机绘图和课程实训六个模块,具体内容见文献[1]。其中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土建设计常识为基础理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是读图的理论基础;专业制图模块是介绍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读懂建筑专业图的关键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实训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平台。本文专门研究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下教学方法和思路。

1 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学科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而建筑专业制图部分(包括专业制图模块和课程实训模块)是整个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的关键部分。但在现阶段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仍旧按传统方式来授课,就是按教材内容,由前到后逐章逐节教授。对于专业制图部分,一般教材都按施工图的种类,分设成如下章节,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各章节是分别独立的系统,各章节都有独立的概述和背景介绍,因此,按章节授课势必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事实上,由于学时有限,教师的授课只能针对相对重点的知识讲授,忽略了许多细节知识点,造成课堂效率低。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重点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问题。

第二,课程教材的内容与设计实践脱节。比如平面整体标注法,很多教材都没有介绍或介绍很少,而实际设计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此法标注。再比如国家规范不断更新,但教材却需要延迟数年后才能作出相应的修改,导致学生将来不能零距离就业。

2 关于“1+3”教学模式[2]

2.1 “1+3”教学模式

1--指基本工程实例,该实例要有代表性。3--指同基本工程实例紧密结合的教学三方面,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1+3”教学模式是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围绕工程实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三方面,使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完善的教学模式。基本工程实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紧密结合。

2.2 “1+3”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1+3”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逆向原理,先选择实例,再使用任务分解法,建立新的教学顺序;其次,以实现基本工程实例的任务为驱动来完成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任务驱动下的主动学习;再次,由于首先建立了基本工程实例形象,而且原本分散的理论知识被穿插在完整的基本工程实例中教授,这样就增强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例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使得学生自动理解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习驱动性大大增强,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理论知识直接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也解决了学生在处理实问题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3 “1+3”模式下的建筑专业制图教学改革

根据建筑专业制图部分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笔者采用“1+3”教学模式的思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方面作了具体的研究。

3.1 理论教学

(1)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第一,要求这个实例在校区内真实存在,或者通过计算机建模构造出工程实例的形象,该实例是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的;第二,要求实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如:可以选择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基本工程实例的工程形象。(2)提出任务。以实现该基本工程实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作为任务,并将其分解,具体可以按施工图的种类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修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等,这恰与一般教材的各章节理论内容相对应,这样各个任务就与各章节理论相挂钩了。(3)针对提出的任务,教授理论。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融于实例中,对于学生是为了完成工程实例的任务而学习理论内容。

3.2 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需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设计了课程实训环节。课程实训环节也要紧紧围绕着基本工程实例而展开,具体实训任务可包括抄绘和补绘基本工程实例的各类图纸,还可单独选取楼梯部分,进行测绘楼梯平面图和补绘楼梯剖面图等实训练习。实训结束后,还要将所完成的实训任务与基本工程实例相比较。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学习再思考的过程,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重新升华沉淀,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读图能力逐渐提升,从而转化为一种职业技能。

3.3 教材建设

具有与基本工程实例配套的教材,是保证“1+3”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设计教材编写大纲时,应以基本工程实例为主线,以对基本工程实例提出的任务和问题为主要出发点,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在教材的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注意与建筑设计的实践相结合,比如采用最新的规范和平面整体表示法等方面;第二,注意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方向和学生特点[3]。建议针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具有更新周期快,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所以更适合“1+3”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使用。

4 结语

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从“1+3”教学模式的思路出发,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对建筑专业制图部分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柳,金喜平,李冰心,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职技高师土木工程制图教学——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4):67-70.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8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认真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创建成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牢基础,为深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文化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

1、着力抓好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为契机,制定详细迎评方案,把握时间进度,做好各项迎评准备,确保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在做好图书馆主阵地服务的同时,将主要城市社区图书室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纳入分馆建设计划,分步实施,拓展服务渠道,扩大覆盖面,打造15分钟文化圈;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方案,明确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定位、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使数字资源建设系统化、有序化、标准化,为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图书馆)

2、进一步加强共享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坚持以公益性为主,本着健康、绿色、文明的服务原则,努力打造管理用心、家长老师放心、孩子舒心的现代化信息检索和信息服务场所。(责任单位:市图书馆)

3、全力推进“两馆一宫一中心”项目建设。按照“2013年底两馆一宫一中心基本达到对外开放条件”为控制点,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安排。一是科技馆分阶段施工组织计划:2013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5月完成监理、展项、布展深化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招标;12月基本达到对外开放条件。二是图书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阶段施工组织计划:2013年3月中旬完成内部装饰方案设计及报批;3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2013年10月基本完成内部装饰工程施工。(责任单位:市文化活动中心基建办)

(二)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提升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各类软硬件服务设施,努力提升市图书馆免费开放水平。(责任单位:市图书馆)

2.提升弱势群体服务水平。市图书馆设置方便残障人士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责任科室:市图书馆)

3.提升理论大众化服务水平。市图书馆要把握基层群众的理论需求和接受习惯,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丰富内容,重点采购一批理论通俗化图书、教材读物,积极做好宣传推介,努力提高理论普及成效。(责任单位:市图书馆)

(三)着力提升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培训方法,积极转变培训理念,着力突出“三个转变”:由计划培训向需求培训转变、由规模培训向精品培训转变、由重学培训向重用培训转变,进一步增强培训的持续性、针对性、实效性;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要求,把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作为紧迫任务,加强理论学习,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责任单位:中心各单位、科室)

(四)努力打造特色亮点服务品牌。市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要强化特色意识、品牌意识、亮点意识,立足自身实际,在巩固提升“图书馆进基层”延伸服务及“单身俱乐部”等特色服务品牌的基础上,深挖潜力、加以培育、扩大影响,努力打造在全市过得硬、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拿得出的特色亮点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三、实施步骤

开展“宣传文化工作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分三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3月20日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详细工作方案,作出专门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下旬—12月上旬)。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各单位、科室积极探索推动基层基础提升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切实措施,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中下旬)。市文化活动中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做好迎接考核验收准备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文化活动中心成立“宣传文化工作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单位、科室要对照方案要求,把每项工作量化为具体项目,列出进度表,明确责任人、推进措施、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针对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并制定解决办法。加大推进力度,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海洋钢结构;施工设计;新工艺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88

0 引言

因为海洋钢结构所使用的环境是海洋,较陆地环境更为恶劣与控制,因为其施工设计的要求也要高于普通的陆地钢结构。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海洋钢结构主要是桩基导管架型平台,其结构设计是在陆地钢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调试、改进的。海洋钢结构的是海洋油气开采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设计质量自然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海洋钢结构质量的同时,其施工效率也开始成为企业重视的要点,新技术的使用也开始被逐步使用。

1 钢结构施工设计的现状与内容

目前海洋钢结构的施工设计主要以绘制施工所需要的现场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工艺方案、所需要材料及相关的文件[1]。现场施工设计图纸是在按照规范的设计技术规格书所绘制的钢结构施工设计图,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对其进行修改,使之能够完全用于现场施工的设计图纸。其内容主要为底钢结构的细化与杆件编号的,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施工的钢结构。

组块建筑程序是钢结构的施工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阐明了组块结构从材料、焊接、涂装及检验的各个环节的施工,并给整个钢结构的施工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件。该文件类似与施工工艺的考察文件,证明了其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该程序不对施工工艺产生直接影响,而是作为证明材料存在。

总体建造方案是对组块建造过程的完整规划,其内容包括总体建造方案的规范书、施工技术要求及流程、现场环境、整个建造的流程与施工环节以、各结构的布置图及相关的材料或文件清单。总体建造方案类似于海洋钢结构的完整企划书,其中详细阐述了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与要素。

从上文可以看出,现有的施工设计主要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设计图纸、方案与规划程序方面,重视各类的文件与相关规范制度。结构设计工作的重复性大,使得整体设计工作的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开采的逐步深入,对钢结构的施工设计效率也有了很大的需求。如何简化不必要、重复的工作程序,最大限度的发挥设计图纸与规划方案的效用,以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施工效率,是新工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 钢结构施工设计的新工艺

钢结构设计图纸可变为对具体的零件或构件设计图,直接发到相应的施工单位,让施工人员将其作为参考资料进行施工。这是将整体化为部分的过程。通过对零件、配件机构件的详细设计,以此来保证钢结构的整体设计,并减少了不必要设计方案,如水平预制方案。

将钢结构施工设计所需要的、关于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方案全部规划编制成统一的建造技术规范方案,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制度及其发展,整齐规范的列入到同一本方案中,使之成为整个施工工程的重要的标准。这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通过整齐划一的制定规范,以减少多余的设计方案,如划线方案或卷管程序等。

将整个钢结构的施工设计制定成一个完整的方案书,其中详细制定了整体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与规范,并将其相关结构施工的要求与规范编入中,对整个设计工程起到总体概括与指明方向的作用。

3 新工艺在钢结构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3.1 总装配图

总装配图主要是对工程整体施工规范与要求进行阐述,让施工人员对钢结构的整体施工过程及设计方案有一个整体概念,以有效保证对零部件设计规范。随后再在总装配图后面增加各装配图、构建图、零件图与单件图,以控制整个施工设计的过程与节奏。

3.2 装配图

装配图是对结构中的构建与零件组装的参照方案。配件图需要详细的阐述各个零部件的组织过程与程序,并且其中的杆件号必须与其他零部件图纸中的相同。装配图中主要是对甲板整体、吊机立柱平台、防火墙及挡风墙等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3.3 零件图

零件图顾名思义就是对结构中每个零件的结构、形式、规格等进行具体的阐述。通过对结构中需要使用到的零件进行统一的规范与描述,是整个施工设计质量的基础保证。文中所谓的零件图主要针对加强筋板、盲板等钢管中的零部件。所有的图纸都必须按照原始比例绘制,并在旁边详细的注明杆件号、材质、数量、规格等信息,并与其他图纸中的信息相同,不能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在图纸的最后要附上完整的零件清单,以车间工人能够之间进行制作加工,而不需要先制作样品进行比较讨论。详细具体的零件图能有效提升车间工人的工作效率,规范了零部件的使用标准。

3.4 构件图

构件图可以看作是对零件图的补充。构件图将单个部件组合过程具体展现的图纸。在构件图中,需要表明杆件号、使用材料、构件规格与所需要的数量,杆件号必须与其他图纸中的相同。图中主要阐述主要结构预制与相关节点及附属结构与相关节点的详细信息。主要结构主要包括水平片、甲板片;附属结构主要有吊机支架、火炬臂、楼梯、栏杆等。

3.5 单件图

单件图可以认为是构架的补充与延伸,主要可分为钢管单件图与组合梁单件图。组合梁单件图详细表现了各钢板之间拼接的工艺、形式及钢板的具体规格、形状和数量。单件图是施工设计、施工检验的重要工具,对保证整个施工方案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4 结论

海洋钢结构的施工中,不仅要重视其质量,也要重视效率、新工艺主要是针对传统工艺中设计重复、程序繁琐等问题,通过制定总装配图,与详细的零件图、配件图、构建图与单件图,逐步建立施工细节及程序的标准与规范,让施工工人能够直接施工,而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图纸设计、参照行业惯例及研究样品讨论具体施工程序上。

参考文献: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进度 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10-01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是高职教育土建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工程图的构建,在随着高职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变得重要,这就促使该课程中要突出识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等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研究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一问题,显得意义重大。

一、目前《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多为抽象的空间几何关系,学生难以接受。《建筑工程制图》的前面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及投影原理,内容多为陈述性、论证性的知识。对于空间几何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图学教育”为主流授课方式的前提下,要学习好该门课程是相当吃力的,特别是对于相贯体相贯线这一章,更加觉得难以理解。

2.课程进度安排不合理。现状的高职院校一般将《建筑工程制图》安排在第一学期,《建筑CAD》安排在第二学期,在时间上无形将制图基础知识和CAD绘制分成两门不相干的课程,教师一般在第二学期的《建筑CAD》课程上还要重复第一学期的制图基础知识,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缺乏全面性。课程理论部分内容与实际施工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前后关系,变成了两部分的独立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原理这两部分理论内容很好的融入到绘制与识读施工图这部分实践的教学中。制图课程中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装饰施工图这几部分的内容,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学生对几部分内容学完后,不能讲图纸的内容与现实的工程对应上,从而出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4.目前《建筑工程制图》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部分老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只是以考勤作为参照,没有很好地考核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期末考试则采用单纯的笔试来考核教学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思路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的思路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思想上,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阅读与绘制施工图的能力;在教学体系与内容上,将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的建筑制图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模拟演示与动演示;课程改革要围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行。

三、课程改革内容的探索

1.重新对教学进度做合理的安排

将《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CAD》、《建筑构造》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第一学期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知识及简单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期同时开设《建筑CAD》课程,学习CAD绘图的基本知识。手工绘图只在几何作图阶段使用,让学生掌握绘图原理。第二学期在开设《建筑构造》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第二学期的《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专门学习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这样在学生学习建筑构造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教学生看懂各类的图纸。同时在第2学期继续开设《建筑CAD》课程,专门用CAD绘制施工图,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对图纸的内容“知其所以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节。

2.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模拟演示与动画演示

在制图中投影原理的讲解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图学教育、模型展示是几何作图常用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教学方法,分析模型的形体结构,加强感性认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形体,这种模型演示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制图教学中要引入仿真模拟软件或三维建模软件,利用数据库存储数量众多的模型,在使用中可以完全取代实物模型。利用计算机虚拟模型,可以将复杂形体的外形、相贯体中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充分表现出来,也可以加入动漫效果,使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更加清晰、形象。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以对教学模型进行修改与新建,能及时补充符合新教学内容的模型,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要求调整现有的模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且在现在某些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仿真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三维建筑模型、施工过程等,并具备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根据工程图纸实例,在模拟情景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深切对图纸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

3.考核方式改革,在考试方式中注重实训成绩的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组成

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进行评定;实训成绩可以采用项目实训表现及项目成果结合。项目实训表现包括在课堂上,在每章节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考核,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按要求完成绘图的小测试。项目成果就是针对对施工图绘制的实践项目而言,实践项目结束前要按规范完成施工图的绘制工作,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对实践知识掌握的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也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扎扎实实学好每一章节。期末考试则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的综合成绩更能体现本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重视教学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

《建筑工程制图》的课程涉及的国家标准逐年更新,作为制图课的老师也必须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资讯与知识。制图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入到教学传统中,并且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教学进程与学生进程思维进程要一致,只有这样,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海英.《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朱立峰、李俊烨、李玉菊、张东梅.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A].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4)[C].2010年.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轴线控制法施工轴线控制图

 

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施工周期长,使用年限长,是“百年大计”,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时,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建筑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如何理顺各级人员、各工种之间的工作关系,提高各自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首先所要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格式,工程管理。

当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整个工程管理的积极运行和高效运转提供“人”的因素这一保障和基础,这是另外一个问题,现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在工程管理中,如何理顺各层、各级和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关系,如何提高其业务能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优化每一个管理措施,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施工企业,每一个工程项目部,每一个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都需要面临和解决。对于设置每一个机构、部门、人员,出台每一项规定、每一项制度和每一项措施,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本人结合在本单位项目部施工现场实际工作的管理环境中所探索出的一种叫做“施工轴线控制法”的管理模式,来谈一谈这个问题在技术管理层次上是如何解决的。

我单位所承建的义马凯迪电力有限公司铬渣综合利用发电工程(2×155MW)冷却塔工程,为该热力发电厂2×155MW机组的主要构筑物之一,为双曲线钢筋砼筒壁结构,属高耸构筑物,塔高125m,淋水面积6500m2,其环基下地基采用160根直径为1m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做处理;该工程造价2000多万;工期10个月。

我单位在该工程项目所组建的项目部设置了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一人、项目工程师一人,其下设“六科一室”,分别是:质量管理科、施工技术科、施工安全科、物资设备科、经济核算科、财务科和现场试验室,其所有管理人员共15人。论文格式,工程管理。论文格式,工程管理。

由于本工程规模庞大,牵涉面广,管理人员多,各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比较繁琐,而且各工作人员在与其他人员联系时往往有自己的偏重,从而导致部分工作和业务信息滞后和偏差,不能及时和正确反映施工情况,同时也给施工技术资料的同步整理造成了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种叫做“施工轴线控制法”的现场管理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绘制《施工轴线控制图》来实现其管理功能的。论文格式,工程管理。

《施工轴线控制图》的绘制,从业务属性上来看,具有联系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和各个工种的枢扭作用,同施工技术科的日常管理业务相近,因此,应主要由施工技术科牵头组织绘制,各个有关管理人员每天均将本工种信息汇聚到技术科或直接绘制到图上(同样,每个管理人员每天都能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该图准确地查出,以便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施工轴线控制图》的绘制内容和施工轴线的选择,应有侧重点,其中,其施工控制轴线同施工图轴线一样可以有一条或多条,根据整体需要,施工轴线可以是一个分部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工程,我项目在绘制该图时,主要侧重于主体结构施工的管理内容,即:以现场施工的每个分部工程混凝土浇筑工序为施工轴线,将其标注在图上,这样,以每次浇筑混凝土为分析对象,将其每次所用的各种材料用量标注上去;同时,将其每次所进的钢筋、水泥、砂、石子和其它外加剂的用量、合格证编号,复试编号以及配合比等也随着标注在图上,其绘制《施工轴线控制图》的具体细节,如下页附图所示:

《施工轴线控制图》作为项目所有有关管理人员都可以查阅和利用的公共资源和公开材料,由施工技术科张贴或保管在办公室,这样,不但让本专业的有关工程技术和材料管理人员,能够很轻易地对所进物资和工程本身对每种材料所消耗量进行及时的比较和及时调整,以及各种工程资料的迅速整理和出台提供便利和节省大量的查阅时间以外,而且,对于其它部门、其它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来说,要查清工程施工的现场情况和材料使用情况,其不必去物资材料部门、试验部门或资料室查阅非常专业的各种档案或各种材料跟踪使用台帐,也不必去翻阅各工长的施工日记,而只要查看一下《施工轴线控制图》,就能一目了然地查清某个工程部位在什么时候施工、共发生了多少工程量、用了多长时间、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数量、所用材料的原材证明和复试情况以及所用原材的库存情况等。论文格式,工程管理。论文格式,工程管理。

从我们这个项目运用这种管理方法对工程管理的效果来看,据下面各

有关人员反馈上来的信息显示:通过项目部各部门和各管理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和相互协调,它首先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也使跟踪资料的迅速整理成为很容易实现的现实;并且,通过对这种管理方法的运用,它还促使本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和优良作风,即:工作关系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每个工程项目在组建项目经理部时,都注重各级管理人员的干连和务实作风,从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到人格品质,无一不被纳入考量的范围。但是,要科学稳健地推进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也需要项目各级管理人员能够从技术上足够重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和制定落实每一个管理措施和步骤,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上面已经说过,“施工轴线控制法”虽然难以从“人”的这一根本因素上解决和促进项目高效管理的内在动力,但这种管理模式却从技术上对现场施工和跟踪资料的迅速整理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最佳途径,为项目的日常业务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项目管理的高效运转从技术层次上提供了保障和基础,它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所难以达到和代替的管理效果。

附图:××项目部施工轴线控制图

工程名称:×××年×月×日

 

施工 轴线 施工 日期 钢筋 水泥 …   Ø8 φ20 … 32.5 … …   进场数量 每次消耗 … … … … … … …    

 

2 0 0 4 1 01 34t 合格证编号:…… 复试报告编号:……  

 

 

 

 

 

 

 

 

 

 

 

 

 

  02 15t   03   04  

 

  05   06   07   08 2t   09 15t   10   11 2t   12 50t 合格证编号: …… 复试报告编号:……  

 

 

 

  13 15t   14    

 

15   …… 8t      

 

  4t   2 01   02 8t   03 15t   04   05 50t 合格证编号:…… 复试报告编号:……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旅馆设计 浙江大学开题报告范文 杭州论文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 课题的来源

根据指导老师布置的《浙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此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地基面积80m×60m=4800m2。

2) 目的意义

目的:此次毕业设计资料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图、建筑施工图及施工图概预算的原理,编制施工组织是设计和概预算;

意义:1、巩固本人三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画图、识图能力;

2、解决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中各方面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方案设计和结构工程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3、充分理解和正确掌握多层房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建筑及结构设计方面相应的规范和规程,以及掌握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软件中天正及cad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4、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全面掌握建筑中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组合,完成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绘制建筑结构图和建筑施工图,并进行相应的机构布置.。

3)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国内:基础国内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人力消耗较大,比较落后;在机械挖孔方面技术比较先进,但是推广面较窄;主体结构施工方面,大多是采用钢筋砼,在帮扎施工上,手工施工较多;砼浇筑技术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商品砼浇筑方便、简洁;砌体结构施工与国际接轨,采用人工砌筑;但是在脚手架的安装方面采用折叠式里脚手架,安全稳定,转运灵活方便;防水工程普遍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柔性防水。

国外:德国建设矿井井筒采用7层防水工艺,即混凝土、砌块、沥青石渣、不锈钢板、沥青石渣、砌块、混凝土。造价是中国自防水井筒工程4-5倍。瑞典、加拿大在渗水环境中锚喷,采用放水支护法,用钢丝和橡胶制成半圆型胶管,用粘结剂粘在渗淋水处,/tuijiankaiti/ 排至基础面盲沟,在管外锚喷,把管埋在喷层之内,喷层是外混凝土内部流水的现状。日本多采用改性水玻璃——水泥浆等,有计划的设计压力、输浆量、封水效果等。俄罗斯采用粘土浆,无约束注浆法施工,即不设计压力、输入量,只是把设备安好,一直注,什么时候压不进浆则停工,无帷幕防区,工期长,治水率低。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主要内容: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全部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和相关的建筑说明及结构计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禁抄袭。

①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图幅采用2号图纸,比例:1:100(节点详图,构件配筋图除外)

②建筑结构施工图表达方式:采用cad绘制,打印成图.

③图纸装订:按设计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顺序装订.

④设计资料装订:论文建筑设计说明,机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一并严格规范要求成册.

⑤图纸的内容标注必须规范符合制图标准.

法: 1、采用砖混结构。

2、从设计的功能上根据现代旅馆的设计要求,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设计多种多样住宿环境,以满足不同人的住宿要求。

准备采取的措施:通过课题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测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要求、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图纸。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工作任务

独立完成该旅馆的建筑结构设计,为保证设计的准确性,方便与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并在每项进度安排中进行对该项的总体检查,达到预期结果。

2)进度安排

2007年3月12日-2007年3月19日 完成开题报告,建筑方案设计

2007年3月20日--2007年4月4日 建筑技术设计

2007年4月5日--2007年5月5日

建筑结构设计

2007年5月6日--2007年5月22日 施工组织设计

2007年5月23日—2007年5月底 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归档,准备毕业答辩资料

3)预期结果

1)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普通旅馆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

3)绘制施工平面图。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钢结构识图 预算 课程 教学改革

一、前言

《钢结构识图与预算》课程主要讲授钢结构基本知识、钢结构加工制作、钢结构安装施工、压型金属板工程和特种钢结构安装、钢结构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钢结构施工设计、施工实施,以及具备准确高效的完成钢结构工程量的计算或核算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看得懂图,会计量,懂计价”。[1]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知钢结构的专业术语;能说明常用型钢的标注方法、螺栓、孔、电焊铆钉的表示方法;能说明常用焊缝的表示方法,了解钢结构的尺寸标注以及建筑结构的常用代号;能描述钢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内容;了解钢结构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2.能力目标:

2.1能识读一般钢结构的图纸(包括钢屋架、钢平台、钢栏杆、钢梁、钢柱、钢框架和钢网架);2.2能根据建筑工程清单计量和定额工程计算规则计算钢结构的工程量;2.3能根据建筑工程最新定额,结合钢结构施工工艺进行钢结构的计价文件的编制;

3.素质目标:

3.1养成勤奋、守纪、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3.2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3.3培养团结合作精神;3.4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按造价员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理念及思路

1.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组通过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实训任务论证会,到企业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围绕“钢结构工程预算”技能的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课程教学内容按“材料---施工图识读---算量---计价”进行规划、重构和整合。

开设职业体验训练任务,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平台,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结构式。

2. 课程内容的组织

分为“材料---施工图识读---算量---计价”4个模块组织教学

3.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

建筑专业服务职业: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等。

造价员职业能力需求:能依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踏勘;能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能依据招标文件、合同、结构设计变更、洽商记录、联系单,计算工程量和造价;能熟练计算施工中发生各项费用,并与施工预算进行对比、核算、分析,等。

施工员职业能力需求:能读懂施工图;能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施工人员、材料、机械及现场等准备工作;能根据工程及现场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并进行质量、进度、安全控制;能编制指导实际施工的施工组织计划;能描述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等。

质检员职业能力需求:能读懂施工图;能对质量要求进行交底;能协助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能对常见质量问题及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等。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针对以上资料分析出本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1.钢结构用钢材、钢结构的连接;2.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3.钢结构构件工程量的计算4.钢结构工程的计价

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对钢材、常用构件节点详细构造、厂房模型对钢结构有个感性认识。再以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为主线、贯穿各章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完成整套图纸的识读---算量---计价。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用引导式、启发式、兴趣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为:以工程图纸为主线、贯穿各章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课后作业练习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开展课堂讨论。[2]

四、任课教师理论、实践授课

教学团队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4人。

教学团队成员的具备较好的教学水平、科研教改经验,曾获区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二等奖励。任课教师能够独立完成实训指导。实训中心有集各种结构和节点为一体的钢结构教学模型,供学生进行钢结构的认识和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计算机机房安装有相关计价软件,供学生进行钢结构预算文件的编制。

五、考核评价体系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六、教学改革未来思路

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和各种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获取信息和资料,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教材、教案和课件内容,丰富课堂信息量。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授课习惯,在授课时选择授课顺序。教案的编写应该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因此,教案的编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在课程内容标准、呈现方式、案例选择等方面为实践活动的实施创造条件。多媒体课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学生接受,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此外,本课程还应配置包括常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工具书及各种常用标准图集、技术文件范本等工程技术资料,以及试题库等配套完整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应结合模型、实物等教具,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录像播放、图片演示、仿真软件应用、实物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模型材料制作一个钢屋架模型,或者是一些钢结构节点模型,这样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对钢结构图纸多一些理解。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现场工作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程建设还应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建立课程网络,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料、网上答疑、行业动态等,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4篇

方法,修正设计中的不足,确保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53-02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是工程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做好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对从源头上消除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确保投资效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设计管理实践中,笔者总结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过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可以同这些问题进行对照。

1 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的审查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关于公路的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路基的压实度、桥梁的荷载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在搞公路设计时,不注意新标准、规范的更新,由于套用作废的规范、标准图,引起设计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有些大的设计部门也经常出现此类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对设计文件总要求审查

审查时我们应注意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有重大更改,是否有相应的批准文件,施工图是否达到施工的深度要求,设计图纸(总图及其它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主要设备材料表是否齐全,经复核过的结构计算书(包括使用软件名称)是否完整正确,引用标准图(现行有效版)、大样图图纸目录是否齐全,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应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

3 对设计说明的审查

编制一个好的、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说明,对一项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关系很大。审查时要看设计文件说明是否起到指导作用,将图纸中不好表达的内容以及对施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设计说明中阐述清楚。是否在别人读完一项完整的设计说明后,能够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基本上有个整体概念。

4 路线部分

公路技术标准符合公路网规划需求,设计行车速度符合规定,公路平、纵线形符合规范,公路宽度及建筑限界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公路交叉口(平交和立交)满足视距要求,沿河及受水浸淹的公路满足防洪防汛标准要求。对超出规范标准限值的特别说明及论证。

5 路面及路基部分

路面结构组合满足相应使用要求,路面抗滑性能满足规范要求,路基(含加固处理)设计符合规范,挡墙设计符合规范,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论证。

6 公路桥梁工程

基础部分,勘察资料满足结构设计所要求的范围,桥梁结构基础设计依据勘察成果报告进行并满足承载力要求,桥梁结构基础设计依据勘察成果报告进行并满足变形要求,桥梁结构基础设计依据勘察成果报告进行并满足稳定性要求,桥梁明挖基础埋置深度符合规范要求,桥梁结构基础满足防洪要求并进行冲刷计算,不良地基处理方法符合合理性、安全性要求。对抗震不良地质及土层进行特别设计及处理。台后高填土或相邻建筑物的附加荷载对桥梁基础安全性及使用条件的影响满足规范要求。

结构部分,桥梁总体结构体系选择合理。桥梁上部结构体系稳定,支撑系统在施工各阶段及使用过程对上部结构体系能够形成有效约束。结构计算模型正确,荷载标准选用正确,符合相应的标准及强制性条文。桥梁基础及结构构造满足船只、车辆撞击的安全性。桥梁、隧道、通道等结构的净空满足行人、行车、铁路、航运等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桥梁结构按规范进行承载能力权限状态的验算。桥梁结构按规范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并满足规范的变形控制要求,钢桥结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材料强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桥梁结构按规范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异型桥梁结构(斜桥、弯桥)的特殊分析及安全措施,特大跨径桥梁(拱桥、斜拉桥、悬索桥)应进行非线性分析。特大跨径桥梁(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是否进行抗风验算。对特殊腐蚀地区已进行腐蚀介质的调查及检测分析,对特殊腐蚀地区有保证结构耐久性采取的措施。确保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方法合理可行。施工控制对结构安全有影响时,设计文件有否明确的施工控制要求。明确新积水对施工过程的特殊要求,对超出规范及强制性标准限值的特别说明及论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论证。

公众利益,桥上有无不允许通过的管线。工程使用过程中产生噪声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影响及措施。工程使用过程中产生振动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影响及措施。人行道栏杆高度及栏芯尺寸的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人行道栏杆结构强度及刚度的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是否符合无障碍设计法规及标准。

7 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

里程碑、界碑、百米桩符合规范,交通安全设施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

8 抗震、排水、环保

公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按规定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公路排水设施满足规范要求,重要路段或居住区道路考虑防噪声设计。绿化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9 公众利益

采取保护文物、古迹、名木、古树等措施。公路横断面设计考虑足够的绿化面积。公路(含辅路)两侧进出口设置合理。公路设计考虑公路客运和人行过境街设施。

10总结体会

通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可以将图纸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内容加以修正和完善,帮助设计人员针对某项具体的工程设计,从方案构思、整体思路和具体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一项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图纸。所以,设计文件审查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设计管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诚.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所暴露出的问题[J].安徽建筑,2002(4).

[2]李永亮,李红峰.论路线、路基和路面综合设计的重要性[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2007(1).

[3]刘晓夫,赵之丹.关于桥梁设计的几点探讨[J].辽宁交通科技,2004(8).

施工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特点;比较

[作者简介] 肖飞,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空间数据库等, 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030-0003

一、课题的提出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学科,分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点位的信息,或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测设是将设计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空间位置,运用测量的手段将其标定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成果的质量高低,其核心指标是精度。精度要求越高,经济成本就越高,作业时间也就越长。以最高的精度测定所有的地面点的位置,既不符合经济原则和效率原则,也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了使精度水平、经济成本、作业时间、社会需要达到统一,必须对点的测定精度进行分级,实行分级施测、逐级控制。因此,测量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为此,无论是测绘地形图还是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必须首先建立控制网(由在测区内所选定的若干控制点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或具体的施工测设。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在工程勘测设计阶段为测绘规划设计所需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测图控制网。

在工程施工阶段为工程建筑物的放样提供控制基础所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

在工程建设各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共同的特点是精度要求高,点位密度大。由于网的作用不同,使得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又有各自的布网方式和精度要求。对于“施工控制网”的特点,一些教材[1][2]中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而对于“测图控制网”的特点以及“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则几乎未见论述。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二、“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异同点的比较

三、结 语

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测图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之间的异同点及相互关系归纳、总结,形式新颖,清楚、明了,易于理解、记忆,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两种控制网进行有效的建立及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