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程序设计基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项目编号:JXZY110401-004,项目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公共平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部分成果。
[摘 要]本论文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目的、意义、特色、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关键问题、方案、落实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 案例 工作过程
作为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初衷是为社会培养各类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而作为专门培养软件人才的我院示范专业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我们深感开发《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综上所述,我们软件教研室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对该课程进行了大胆的开发与创新。在本课程开发的同时,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立项工作。综上所述,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归纳如下:
(1)教师按照标准化的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案例的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程序设计基础的基本技能。
(2)学生在综合运用相关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能利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相关技术进行项目设计。最终能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标准规范、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序设计基础方面的技术服务人员。
(3)培养学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自信心,和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真正的让踏入测试行业的学生,成为IT公司产品出货前的把关人。
一、意义
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我院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中逐步树立了“以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为核心,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程序设计基础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明确程序设计基础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程序设计基础在提高教学效益方面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基础技能;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培养出一批社会紧缺的程序设计基础人才,提高软件编写质量,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同时能够适应软件外包和国际化软件开发的中高端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迅猛发展。
二、特色
该课题的特色也是该课程在我们示范专业开发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之处。
我们本着“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的指导思想,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方面可以在软件开发中运用程序设计基础技术提高软件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程序设计基础岗位技能的学习,达到掌握软件开发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内容:
走访软件企业对程序设计基础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对程序设计基础在教学活动中重要作用的必要性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典型案例、拓展案例和综合项目,形成案例库。教师在各课程中有针对性进行程序设计基础的设计与研究,并进行及时的反思、评价。归纳出程序设计基础环境在软件开发实施方法、步骤。实践技能测试题库建设。教学课件建设。能够适应各个模块之间的程序设计基础方法设计,使得程序设计基础贯穿于全课程,从而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关键问题
(1)教学案例的选择及设计模块建设
(2)程序设计基础工具的选择及过程模块建设
五、方案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为主导,辅之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2)案例研究法:引导教师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解构与重构的相关理论,剖析研究过程中的 典型案例,形成在整合教学中有效支撑的案例集。
(3)经验总结法:在教师个人实践的基础上,定期聘请软件企业、行业专家开展研讨、交流活动,通过研讨总结,逐步形成程序设计基础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4)行动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拟订总体研究计划,根据总体情况,制订具体计划,积极开展有效的行动研究,及时总结评价,调整研究方向。
(5)成果分析法
收集整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包括论文、课件、测试用例等,归纳总结。
六、落实措施
本课题的落实措施思路为:
收集和整理中外有关企业程序设计基础的经典案例,开展专题理论研究,形成专题研究论文。开展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案例分析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召开1—2次小型学术研讨会,对本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讨。收集材料,分析整理测试用例。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力学、热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而紧跟力学、热学课程而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中,随着课程的深入,递归循环、指针等难度较大内容出现,一部分学生感觉较难理解,更难自己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某些略为复杂的算法,容易产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无从与物理专业课相联系、枯燥无味的感觉,降低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大学物理与与计算机的关系密切,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物理学科硕士论文,都涉及大量的计算机编程,因为物理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已经无法找到理论精确解,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解、分析、预测,另外计算机仿真实验提供了验证物理学理论、探测真实物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物理数据的一种实验成本低廉、快捷的方法[1-3],因此,物理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以及将来可能的硕士论文研究。现有的教学研究论文中,未见定量分析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影响[4-6]。因此,选取论文作者所授课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4届5个班本科生的力学与热学课程期考成绩、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段考与期考成绩,利用相关系数法定量分析力学、热学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影响。
2实验对象与分析方法
实验对论文作者所授课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4届5个班本科生,其中1997级81人、1999级78人、2000级65人、2001级1班59人、2001级2班55人,选取大学一年级的力学、热学的期考成绩,力热课程开设之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段考、期考成绩。利用相关系数法反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与力学、热学课程成绩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7,8]。
3实验结果
分析所选取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比例分布,考虑优秀、不及格两端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进行相关分析的误差较大,而良好、中等、及格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将分数S分为优良分数段(S≥80)、中等分数段(70≤S<80)、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S<70)三段,三段中的学生人数相差不大,分别计算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全部、优良分数段、中等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与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表2。可以看出,表中所有相关系数均为正值,除个别外主要分布在0.40~0.80之间,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大于0.45,大于0.8的相关系数很少,没有大于0.9的相关系数,说明力学、热学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是特别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还受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在优良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与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相关系数几乎都低于全部分数段的相关系数,甚至出现相关系数为0.20~0.39,极低无显著性意义的现象,而中等分数段的相关系数几乎都略大于全部分数段的相关系数,说明中等分数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受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影响要比优良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显著一些,即有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优良的学生未必对应力学、热学课程成绩优良,也即有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未必对应力学、热学课程成绩较差。力学、热学两门课程成绩各自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整体差异不大,影响的显著性相差不大。
参考文献:
[1]郑莉.计算机入门语言讲什么[J].计算机教育,2006,7:25-26
[2]朱平.java程序设计教学[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46-48
[3]孙伟.“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5,11:84-86
[4]张孝祥,Java就业培训教程.清华出版社.2006.9.
[5]印昊,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1]李红艳.科技情报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2]张自然.基于JAVA/CORBA的WWW分布式电子商务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3]陈俊.基于SNMP和JAVA的网络流量检测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05
[4]黄华毅.基于Java移动系统的主机安全问题解决方案[D].暨南大学2003
[5]任力伟.基于CORBA的WebSCADA系统架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4
[6]DANNYAYERS,JOHNBELL.JAVA数据库编程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郑莉.Java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魏海萍.标准Java2类库使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史宝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体会.信息教育技术,2005.
[2]刘凤艳.建构主义论——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迟丽华主编.《Java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社出版.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