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

教学考试论文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考试方式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改革似乎越改越让人感到困惑,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怕的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要经历多少次的教学改革很难有个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应该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语文自身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是天经地义的。但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确是令人堪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真让人感到语文教学的路啊,越走越窄。

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语文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能够坚持45分钟认真听课或者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活动的?教师辛辛苦苦,却是吃力不讨好。原因是什么呢?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都是考试惹的祸。学生都知道老师教的内容考试很少考,甚至根本就考不到。笔者曾经有过深切的体会。有一个学期三次考试,考前为学生做辅导,提一些重点,我煞有介事地说,凡是背诵的课文都要认真准备,重点段落要背上,学生是听了我的话,认真复习,可是考试时却一点也没有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评讲试卷时,我非常抱歉地对学生说,老师的功力还不够,下一次老师一定好好准备,尽量靠近考试题目。第二次考试之前,我真的下了一番工夫,把名篇名句弄得滚瓜烂熟,学生也准备很充分,可是考试时,一题也没有碰上,我又一次汗颜。第三次考试我仍然指导学生突出重点,好好预习,并和学生打赌说,《兰亭集序》肯定考,因为是期末考试,又是最近刚刚结束的课文,你说他不考名篇又考什么呢?可是事实上真是没有考到。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面前失灵,一次又一次地说话不算数,学生还怎么听你的?问出卷老师是怎么回事,答曰:模拟高考。平时默记多少个名句,可高考突然来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怎能回答得了?以前考名句是接续上句或者填写下句,学生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可以展开回忆联想,而现在却把上下两句话抽出来让学生默写,这有一定难度。高考这样考倒也罢了,最不应该的是,平时语文训练也一律模拟高考,并不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急功近利,学生不注重课本学习,大家千军万马瞄准高考,向高考冲刺,结果是语文课变成了模拟高考习题课,自觉的学生还能跟着老师,钻研课文,有的学生根本不听语文课。他们认为,听也没有多少效果,还不如到时候碰碰运气,能考多少是多少。但领导却要你拿出成绩来,你没有出色的考试成绩,你怎么能得到教学奖金?最终受苦的还是语文老师。

虽然从理论上讲,教学评估要重结果更重过程,但现实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一些人看来,学生分数高,老师就是有水平,学生分数低,就是老师无能。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吗?

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你第一次比别的老师人平分少了0.1分,下一次你还少0.1分,这不是你老师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呢?语文教学变成了行政干预,什么都要统一,有的单位还搞什么“四备”、“五步”、“六统一”,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

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机械的试题训练,枯燥无味。有一句话形容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非常贴切:素质教育烘烘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放眼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学管理,公开场合高唱减轻学生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忙应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分管教学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搞好了,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你素质教育再好也不行。更有甚者,竟裸地说,要放心大胆地抓升学率。如此,还有什么语文教学的改革可言?还谈什么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

不错,课程是要改革,教学方式也应该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相适应。理论,谁都能说上一大套,可就是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一会儿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立的教学模式),一会儿又学衡水“三变五让”(湖北省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红头文件发了,检查组也派了,年终总是取得了重大成果。可放眼语文教学现实,还不是依然故我?谁要是相信文件上讲的那一套,那你才傻冒呢!你的考分不如人,就有叫你走人的危险。为了生存,语文教师不得不巧于应付,上面检查了,就来素质教育,检查一走,赶忙忙应试。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竞争成了教师的紧箍咒,最苦的恐怕还是学生。诸位有没有发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喊得震天响,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没有?结果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三番五次地号召不准乱定教辅用书,可上级命令你购买的复习资料,你能顶住?

什么都要行政命令,什么都要统一,结果遭殃的是语文教学,受苦的是广大的语文教师。

其实,语文教学是不能统一的。如果能够统一,那么何不来一个全国统一,大家都学魏书生、于漪、冯梦龙的教学模式,他们的确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典范,可为什么全国至今也只有一个魏书生?原因很简单,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言的。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3篇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把申论单纯理解为命题作文的写作,可能是申论的某些形式引发了人们的误解。其实,根据申论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申论是一种整合体,有别于命题作文,它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并把阅读理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申论作为一种新文体,具有以下特点:

1.申论考试内容具有广泛性。

申论考试的阅读材料不是命题人主观编造的,而是现有的社会问题延伸出来的,有既定的事实存在。所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时事新闻,能够多角度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申论考试内容具有针对性。

申论考试的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考查目标明确。学生在作答不同题目时,要求有所不同,可能是概括、缩写,也可能是要求以一个执法者的身份来作答。前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者则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申论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考试形式和文体方面。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给予不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不同的文体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

(二)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申论考试,阅读理解目标有所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职位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反映的本质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则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虽然具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阅读、整理、概括、说明是常常使用到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是否胜任职务的考查标准之一,如果没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辅助,何有工作绩效之谈。所以说,在申论考试试卷结构中明确表示要先阅读材料再完成后面的题目,再一次强调了阅读理解能力在申论考试考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突破阅读材料是进行申论考试的第一关。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申论考试的成绩。从现行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要求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重点,也是考生口中的难点。近年来,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阅读材料的字数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2004年和2005年国考中申论给定资料字数在4000字左右,2006年则高达8000字,2008年申论材料为7000字左右。字数和篇幅的加大,使考生们叫苦连天,文章字数这么多,读下来都需要好长时间,怎么有时间答题。在考生的抱怨声中不难看出:大多数考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好教材课文,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量。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不断革新,教师阅读教学的实践虽然不缺乏优秀案例,但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效率低、效果差说明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历来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师课上的阅读教学是想用方法来引导学生体味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目前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以支撑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学生阅读量调查中发现: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课外书11.76本,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足以说明我国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阅读教学问题的本质在于阅读量的多少,这也就是虽然有些学生学习名列前茅,但语文成绩平平;相反,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好学生在课上关注阅读的“精读”,忽略了课外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即使再好的阅读方法也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2.学生的阅读习惯欠缺。

有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对于提高阅读能力相当重要。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但现在的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路线:先分自然段、再精读文章、总结文章。这种阅读路线只是考试的产物,没有实效性。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自主读书,边读边思考,使用工具书,对于重点知识随时做读书笔记,以便以后参阅。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会终生受益的。

3.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禁锢。

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禁锢。因为一些老师认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会扭曲课文的意义,所以会反对学生对课文的新解读。实际上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4.学生的“快餐式”阅读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快餐化”,不再进行长篇的文字阅读,而是喜欢短篇幅的阅读。手机、电脑现在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他们认为这样的阅读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够大容量获得信息。但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反而在做长篇阅读材料时,易浮躁,没有耐心分析,导致题目的失分现象。

5.教师的阅读评价和指导。

阅读评价作为一种阅读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教师阅读教学中阅读评价的缺失极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布置或督促学生去阅读,但是针对阅读后的评价和指导却没有,这就可能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认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教师教好,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关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备好课不仅仅是通读课文、做好教学设计、讲解重难点、看教参,而且是对所讲课文有独特的感受,从自身的感悟出发,给学生去讲解,讲出自己的风格,不仅仅只是泛泛重复教参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2.教学思路老套,无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阅读教学充满兴趣,就要对教学的思路进行革新,不仅仅是学生都会重复的老套路,毫无创新之言,反而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使学生丧失兴趣,以致出现厌烦感。

3.阅读教学课堂生成资源少。

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想要的阅读资源。但现在,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只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阅读教学,特别是新教师(因为害怕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的生成资源少。

三、申论考试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在申论考试的视角下看阅读教学,可以发现学校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实用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再加上学生阅读量少,致使在申论考试中第一关—材料的阅读上失误,从而导致了申论考试分数的不理想。针对申论考试的特点和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实用性

实用性是针对阅读教学中知识与社会和日常生活脱离的现状提出来的。申论考试内容有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阅读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应该从多角度,如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报纸、期刊进行阅读、探讨,拓宽的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相联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多知识面的综合性学科。从联系中有针对性地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最后,要灵活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解答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阅读材料的本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不同角度多样性地阐述话题。

(二)应用性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无论是申论考试还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都是在实践中应用。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也提出了要能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并能找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种阅读理解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实践中演练,并积极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关键点,同时把握阅读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看的这本书向同学们进行一下介绍或推荐,这看似与阅读教学无关,但实际上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对所看书本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书中关键点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比如说可以采取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缩写或是扩写等等方式。

四、结语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考试制度 教育改革 招生 高中语文

科技与信息时代,人才成了最珍贵的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社会议题中,教育问题成为热点,是全民都关心关注的重中之重。

人才的教育培养十分重要,人才的筛选分配也不容忽视,如何选拔人才才能公平公正是中国几千年以来不断探寻的课题,但自隋唐设立科举制以来,中国的考试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考试制度也是如今大面积选拔人才最具合理性、可操作性、公平性的手段。

一、以往考试制度留下的弊病

1977年,邓小平恢复全国高考,其后的几十年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形态,考试招生制度几经调整与改变,不少考试招生政策一直存留到如今。几十年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形态早已不似以往,一些当年的制度留存到现在早已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甚至阻碍了发展,成了制约时展的弊病。

以往高考制度只讲分数,不问能力的政策形成了社会上分数至上的风气。高校的招生过于看重高考总分,考试形式单调,使得一些单科成绩优异,偏科严重的高中考生无缘心中理想的学校。

二、协同前进

新的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着眼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逐渐对以往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政策作出取缔或者改变,提倡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校评价,分数不再是一切,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得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全方位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的单科特长,偏科问题也给予充分尊重和自主选择科目的权利,避免了考生因偏科问题无法进入高校的窘况。在学校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偏才,有些学生语文成绩很好,有很强的文学天赋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但其他科目却不甚理想。学生经常会被要求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其他科目上,久而久之,忽视了对文学上的培养和教导,磨灭了他们的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很多时候就失去了也许可堪造就的人才。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了现状,对于有天赋的学生给予其发展空间,充分发掘学生天赋,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

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考试改革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春天的同时,语文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提升,不再一味西化,尊崇西方文化,对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愈来愈受到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讲解更加深入,古代文学的比重增加,形成以“本土文化为主,西方文化为辅”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文学素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几千年前孔圣人孔子便不把教育目光局限在书文之上,同样也重视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改革之后教育不只停留于书本,以往的教学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细腻的情感感受。拥有情感丰富、充满体验的心灵才是文学创作不竭动力的源泉。高中语文教育注重实践活动,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了高中语文长久以来枯燥呆板的教育方式,使语文教育事业向素质教育时代迈进。

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不再受到压制,提倡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使学生的阅读思考多样化、全面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再是以往学生硬性记忆文本解读,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各尽其才、展现自我、积极发言。一改语文课堂一味的概念灌输之风,促进学生思考,彼此交流,畅所欲言,不存在标准答案,所有见解和观点都得到尊重,积极鼓励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把学生培养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特见解力,丰富想象力的人才。

三、发展教育

考试招生制度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宽松人性的考试制度使教育蓬勃发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只提出改革总论方向,但并未对语文考试制度提出具体的改革方要。政策的模糊性使得高中语文考试制度有些无所适从,高中语文教师不知道教育方向该如何把控,致使考试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考试制度的改革不仅需要把握主旨方向,更需要明确要求单科例如语文的具体实施纲要,对高中语文教师加以培训辅导,使老师明白高中语文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使改革落到实处,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繁荣。

四、总论

考试制度改革给语文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气象,语文教育从枯燥僵硬的模式逐渐进化成开放、重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从培养应试人才到培养素质型人才的转化。一个国家重要的是文化,中国文化的继承主要依靠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改革下逐渐完善先进的语文教育是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

如今中国社会处于战略转型的阶段,多种社会矛盾丛生,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考试制度改革依势而行,但仍处于初期的发展摸索阶段,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将来仍旧会遇到许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改革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尽管仍有不足,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建设全面完备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5篇

1考试形式分析

1.1考试内容的变化201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打破学科界限,对各专业课知识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大模块,划分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个模块。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考试由原来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一次通过两个科目考试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由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转向整体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查,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1.2考试题型的变化根据护士执业活动中常见的7类护理知识(即照顾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与协助治疗相关的任务、沟通/协调活动、评估/评价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指导、伦理/法律活动),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提出考试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取消了B1型题,主要为A2、A3、A4型题,其中最佳选择题即记忆性A1型题由50%减少到20%,而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即A2型题则由30%增加到了60%,病例分析A3、A4型题占20%。考试题型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临床护理经验。

2教学改革

2.1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把教学大纲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把握授课内容及难易度,避免各专业课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内科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很多重叠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肺癌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内外科教师应明确分工,以减少重复。

2.2调整教学内容新考试大纲对相关科目内容进行了增减,如外科护理学部分,增加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犬和毒蛇咬伤、颅内肿瘤、肝脓肿、骨盆骨折、骨与关节化脓感染、骨质疏松症、骨肉瘤、腰腿痛和颈肩痛9种疾病,删除了外科护理总论内容。但是,删除的章节并不意味着不考,只是更加贴近临床,如外科总论中的休克,会在腹部内脏损伤、腹部感染等具体疾病中考查。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寻找每年考试大纲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考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与添加,归纳每年或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与知识点,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认真讲解,做到讲透学透,确保学生掌握,次要内容则可一带而过。

2.3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考试大纲的变化,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要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涉及的知识要以护士临床工作任务为基础,这就要求大力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各专业课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授课方法。如在讲解内科护理学慢性支气管炎时,让学生扮演患者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他学生根据情况做出护理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再辅以临床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侧重其发病机制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外科护理学则侧重外科表现及外科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授课之余要充分利用章节同步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寻找知识点,然后总结各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展了解题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考前集中辅导奠定基础。

2.4增加实训机会为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各专业课的实验课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要提前开设。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增强实训指导力度,除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把模拟人看成真实患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做沟通、解释,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调整临床实习时间,将下实习点时间由原来的6月改为4月,增加两个月的临床实践机会。鉴于多数实习医院只注重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而不注重理论学习,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医院管理部门的联系,安排教师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在出科理论考试中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促使学生将各专业课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考前集中辅导实习结束后是学生整合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学校每年组织两个月的考前集中辅导。首先,精选辅导材料。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护理专用教材及辅导资料。其次,教师在辅导中应注重传授考试技巧,详细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串讲,抓住考试重点。知识点中“最”“首先”“常见”“主要”等绝对性描述,重要的数据、绝对禁忌证、相似或关联内容都应作为辅导的重点。再次,强化题库训练,以往年考试真题为主线,多次仿真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可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又能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最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许多学生在辅导阶段心理压力大,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减压。

3小结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议论文 教学

初中议论文是学生刚接触的一种文体,同时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由于议论文内容比较枯燥、语言抽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感到比较困难。特别是初次接触议论文的,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工夫下了,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当下议论文教与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尝试

1.提早加入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只有先丰富自己,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营养,所以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从中选取一些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文章,时代感要强,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是很近的。”对此我深有同感。我们可以在七年级下学期或更早一些时候提早引入议论文知识,可以把原来教材中出现的那些典范性的文章拿来使用,如:《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最苦与最乐》等。同时,历年中考题中的比较典型的试题,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为辅助,提早介入。不一定是做练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或分析。我一般在九年级议论文单元之前,会有针对性地找几篇课外的、简短的、具有典范性的议论文来讲解议论文的有关常识,这样之后,学生再接触课本中的文章,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2.提高学生对议论文整体的把握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不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静下心来读懂文本,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也是提高解题技能的根本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教《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升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即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提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1)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心论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3.营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文学作品和其他文体而言,议论文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课堂教学应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为了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文与社会,重视知识的拓展与积累。解读文本教师要把教材当学材,以导为主,引导学生感悟,教会学生学习,指点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把握相关的规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学习《最苦与最乐》,应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而教学《懒惰的智慧》时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二、对议论文教学的思考

1.了解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现状。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也对课文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来分析,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看不懂,理不清文章的思路,找不准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做议论文的练习时,同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特别是思辨性比较强的文章,有的学生不知所云。作文方面就更是差强人意。虽然在考场作文中很多省市在体裁上没有设置障碍,但真正写议论文的学生不是很多。写出高水平议论文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有些上了高中的学生,回到母校,诉说上高中的感想时,很多人写议论文没有深度的思想,议论起来,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缺乏清晰的结构,语言空泛,索然无味。

2.注重讲述的生活化。例如,在讲《最苦与最乐》时,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导语: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有好吃的最乐;现在,假期呆在家最苦,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在你们的生活中,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3.联系学生的实际,增加议论文写作练习。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比如说:中学生该不该在校内带手机?你对上网有什么看法。如何看待勤奋和天资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一定在一开始时就必须写出来,可以先激起他们“说”的欲望。有话可说,才可能有话可写。

三、结语

总之,议论文起步阶段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联系教学实情,讲求实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议论文。

参考文献

[1]孙丽萍 初中议论文教学的困惑与尝试[J].金色年华,2013,(01)。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同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1978年,在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上到高中,早就学腻了,现在大学语文课也没什么新意,感觉像“高四语文”。因而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把学学语文当作一种负担。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由于还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其地位显得十分低下和尴尬。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就真的可有可无吗?从当今大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来看,却并不乐观。当然,中小学语文的欠帐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部分大学生语文水平很不高,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文章写不好,文学修养很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文学、文章几方面均有欠缺,而文学知识则更为肤浅而零碎……这些问题,20年前匡亚明校长等有识之士早巳看到,且大声疾呼过。当然产生的原因既与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有关。对此这里不作探讨。我们就从前面提到的大学语文设立的最初目的来看,暂且抛开后面三点不谈,就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这点来说,现在不是做得足够了,而是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写论文,除了专业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文能力无法传载他想要表述的思想。

我们看到,一边是大学本科生语文能力令人担忧的现状,一边却是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教师遭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以大学语文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担当起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实在令人堪忧。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尽管目前有不少呼声,提出取消大学语文,或者以人文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但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也是不能替代的。综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早巳把本国语文作为必修基础课。

认为本国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如哈佛大学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不及格重修。麻省理工学院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日本东京工大理工学院开展了比较文学、语言学的方法等10余个专题教学研究。巴黎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艺术等课,还设置了口头或书面表达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一词,从词汇学的角度说有三层含义:一是书面语言与文章;二是语言和文字;三是语言和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它的含义也就是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语文课讲的也无外乎这一些了。语文课程应当具备哪些教育功能,换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应当如何确定其地位?

首先,语文课作为一门智育课,要兼顾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教育。作为前者,它要教给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也要教给学生许多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文学史的知识,同时学生要逐步将这些知识变为种种技能,变成阅读能力,变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大学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知识传播之外的另一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也由非政治课来一起承担,而其中大学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大学语文来承担这~类的教育,其效果却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而教育专家们也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也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认识。

因此,目前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当全社会都在慨叹大学生急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聆听来自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哩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然而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坚持引导,学生们的这种新奇感不久便可能消失。近年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摆脱“高四”语文是大学语文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几年以后,大学语文将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学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具体而言,大学语文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

首先,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开设的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中语文主要的是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大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则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培养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提高鉴赏人类精神产品的感知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认识并实际操作。这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体制下,学生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学习。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更进一步的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在收到的100余份有效调查表中,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56所,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20所,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21所,设为专业基础课的有6所。其中作为必修课的加起来是62所,作为选修课的41所,各校可谓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在课程定位上,有的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写作能力培养,有的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给大学语文一定的空间。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有点太厚古薄今,厚中薄外”。还有不少学生提出,课时比较紧张,常常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被“缩水”,许多深刻的思想也未能被充分吸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觉老师讲课的速度像流星一样——瞬间即逝,没等他们更多地了解、体会,就转入下一话题。所以可将大学语文分解开来,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资源,将课程再细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漫步、小说阅读、外国文学拾贝、论文及实用文体写作、新闻及文学写作、阅读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效果要大大好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更能有效地利用起中文专业教师这一丰富的资源。在学时安排上,大多数学生觉得课时太少,不少学生强烈要求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而且有的学生还要求开设一至二学年的大学语文。

教材方面,据初步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全国共出版各类大学语文教材50余种,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大相径庭。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不一。篇目不一,侧重点不一。有的侧重几大文体的阅读与分析,有的侧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古今中外。名篇荟萃。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南京大学出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当然每个学校都有选择教材的自,但教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各高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的“大学语文”。应当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如何编出一本对各层次学生均有用,能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方式

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授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作品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同学们有的是耳熟能详。也有的是略有所知。

然而,对于文学史,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是片面的。需要为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还比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可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分时期分流派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能学到有关文学的知识、方法,更能使他们在浓缩于文字的、形象化了的文学作品中,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由此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格。

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要另辟一条新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同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1978年,在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上到高中,早就学腻了,现在大学语文课也没什么新意,感觉像“高四语文”。因而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把学习大学语文当作一种负担。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由于还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其地位显得十分低下和尴尬。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就真的可有可无吗?从当今大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来看,却并不乐观。当然,中小学语文的欠帐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部分大学生语文水平很不高,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文章写不好,文学修养很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文学、文章几方面均有欠缺,而文学知识则更为肤浅而零碎……这些问题,20年前匡亚明校长等有识之士早巳看到,且大声疾呼过。当然产生的原因既与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有关。对此这里不作探讨。我们就从前面提到的大学语文设立的最初目的来看,暂且抛开后面三点不谈,就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这点来说,现在不是做得足够了,而是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写论文,除了专业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文能力无法传载他想要表述的思想。

我们看到,一边是大学本科生语文能力令人担忧的现状,一边却是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教师遭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以大学语文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担当起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实在令人堪忧。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尽管目前有不少呼声,提出取消大学语文,或者以人文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但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也是不能替代的。综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早巳把本国语文作为必修基础课。

认为本国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如哈佛大学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不及格重修。麻省理工学院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日本东京工大理工学院开展了比较文学、语言学的方法等10余个专题教学研究。巴黎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艺术等课,还设置了口头或书面表达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一词,从词汇学的角度说有三层含义:一是书面语言与文章;二是语言和文字;三是语言和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它的含义也就是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语文课讲的也无外乎这一些了。语文课程应当具备哪些教育功能,换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应当如何确定其地位?

首先,语文课作为一门智育课,要兼顾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教育。作为前者,它要教给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也要教给学生许多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文学史的知识,同时学生要逐步将这些知识变为种种技能,变成阅读能力,变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大学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知识传播之外的另一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也由非政治课来一起承担,而其中大学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 “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大学语文来承担这~类的教育,其效果却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而教育专家们也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也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认识。

因此,目前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当全社会都在慨叹大学生急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聆听来自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哩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然而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 “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坚持引导,学生们的这种新奇感不久便可能消失。近年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摆脱“高四”语文是大学语文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几年以后,大学语文将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学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具体而言,大学语文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

首先,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开设的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中语文主要的是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大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则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培养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提高鉴赏人类精神产品的感知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认识并实际操作。这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体制下,学生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学习。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更进一步的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在收到的100余份有效调查表中,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56所,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20所,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21所,设为专业基础课的有6所。其中作为必修课的加起来是62所,作为选修课的41所,各校可谓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在课程定位上,有的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写作能力培养,有的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给大学语文一定的空间。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有点太厚古薄今,厚中薄外”。还有不少学生提出,课时比较紧张,常常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被“缩水”,许多深刻的思想也未能被充分吸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觉老师讲课的速度像流星一样 ——瞬间即逝,没等他们更多地了解、体会,就转入下一话题。所以可将大学语文分解开来,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资源,将课程再细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漫步、小说阅读、外国文学拾贝、论文及实用文体写作、新闻及文学写作、阅读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效果要大大好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更能有效地利用起中文专业教师这一丰富的资源。在学时安排上,大多数学生觉得课时太少,不少学生强烈要求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而且有的学生还要求开设一至二学年的大学语文。

教材方面,据初步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全国共出版各类大学语文教材50余种,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大相径庭。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不一。篇目不一,侧重点不一。有的侧重几大文体的阅读与分析,有的侧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古今中外。名篇荟萃。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南京大学出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当然每个学校都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但教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各高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的“大学语文”。应当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如何编出一本对各层次学生均有用,能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方式

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授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作品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同学们有的是耳熟能详。也有的是略有所知。

然而,对于文学史,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是片面的。需要为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还比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可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分时期分流派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能学到有关文学的知识、方法,更能使他们在浓缩于文字的、形象化了的文学作品中,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由此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格。

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要另辟一条新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 “根”的中国人。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在报名资格等方面做出调整后,对高校宪法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宪法学教学重点普遍偏离司法考试的命题重点,教学方法也较单调。鉴于此,高校宪法学教学改革应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以规范和实践为重点,采用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的规范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准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国家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以来,报名条件一直限制在已经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在报名范围等方面做出重要调整,规定“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报名资格的调整,有利于基层地区法律职业人员短缺、断档等问题的解决,也使法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在就业时有更多优先选择法律职业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一调整也给高校法律专业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宪法学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司法考试之卷一占有一定分值。因此,宪法学教学如何通过自身调整适应我国法学教育趋向应用的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政策调整后对高校宪法学教学的新要求

国家司法考试政策调整后,法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有机会在校报名参加统一司法考试,这一变化,给高校宪法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司法考试越来越注重宪法思维能力的考查。据统计,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以来,关于宪法思维能力的试题已从最初的3道上升为现在的8道,相应的,要求宪法学教学中应着重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宪法思维是人们运用对宪法本身的认识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宪法思维作为法律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一般法律思维有所不同,它不是法律思维在宪法学领域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法律思维。例如,2009年司法考试卷一(下文的试题都是第一卷中的)单项选择的第1题:应如何理解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中关于“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这道试题考查的基本知识点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结合本题所给选项,考生只要对宪法的法律地位有正确认识,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对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以及宪法与执政党的关系进行分析,很快就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其次,司法考试注重对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等知识问题的考查。例如,2004年第7题的考点是《宪法》第13条第3款,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8、10、14、55题则是对《宪法》、《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地方各级人大组织法》和《香港基本法》等法条的识记能力的考查。此外,2009年的司法考试又对《集会游行示威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以及《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的有关法条进行了专门测试。因此,高校宪法学教学中不应忽视学生对法条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最后,司法考试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的现实情况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宪法学教学对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用宪法学基本理论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宪法问题,并加以解释,从而培养法律人独有的问题意识。

二、目前高校宪法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宪法学教育类似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传统法学教育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范本,重在对学生进行法学基础知识的传输。目前,高校的宪法学教材大多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宪法》,或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宪法》。这两部教材虽然在具体章节的编排次序上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涵盖了《司法考试大纲》的知识点,即都包含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四大部分。然而,由于司法考试命题点和宪法学教学点各有侧重,加之宪法学教学方法尚存在一些缺陷,因而,宪法学教学如何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仍是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宪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首先,就教学内容来说,主要表现为高校宪法学教学重点偏离司法考试的命题重点。高校宪法学的教学重点普遍侧重于宪法基本理论,并且这部分教学时数占了总学时的1/3左右。以高教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宪法》为例,这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就是加强宪法基础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它认为:“本教材属于‘宪法学原理’的范畴……加强宪法基础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是编写本教材的首要任务。”因此,教材第一编即为“宪法基本理论”,包括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宪法关系、宪法的价值与作用、宪法观念与宪法文化以及宪法与等共十章内容。另外,教材第三编的标题虽然是“宪法实施”,但所述内容除了宪法实施的概念、原则、条件以及宪法实施的过程外,还大量论述了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等本属于宪法基本理论范畴的内容。而根据近几年的《司法考试大纲》和在司法考试中考过三次以上的知识点来作为宪法学命题考试的重点来分析,宪法基本理论是司法考试中涉及最少的考点,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三个部分。三部分内容虽然在《宪法》第二编做了阐述,其中,国家机构有一章内容,涉及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公民的宪法权利包含二章内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般理论和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规定;宪法制度共计五章内容,即国家性质、国家形式以及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但是,上述内容作为司法考试的重点,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数与其在宪法学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例如,有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通常只占课本和教学总学时的1/10。

这说明,高校宪法学教学注重宪法基本理论的讲述与司法考试关注中国具体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现实权利要求的考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两方面问题:其一,宪法学教学重视对宪法教材的讲解,忽视宪法条文的记忆。现行宪法学教材从体例、结构和内容上都是以宪法典及有关的宪法性文件为依据的,是对宪法条文的具体解释和理论阐述,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下,宪法学的教学有些类似于注释教学。实际上,教学中对宪法典进行必要的注释或解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宪法一般都是普遍性、原则性规范,抽象性甚强,如果对宪法的理解不一,甚至相矛盾,极易造成法制的不统一,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但是,宪法解释并不能替代对宪法条文本身的规范记忆,因为,条文是宪法理论的高度浓缩和概括,通过记忆条文,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我国现行宪法规范并加深理解,同时简单而规范的条文还能把庞杂繁多的教材理论统串起来,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J。其二,采取说教式教学方法,不注重宪法事例的分析。目前,我国传统的宪法学本科教育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分析、法律诠释层面,缺少通过具体的宪法事例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宪法制度和理论的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教材本身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宪法学当作一门没有案例的法学外,还与我国宪法没有进入诉讼领域有关。但从统一司法考试的要求来看,其考试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所占比重很大,考察的重点也在于考生能否正确运用宪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处理实际问题。因此,现行教育模式与司法考试的客观差距,要求我们注重从生活中寻找宪法事例,并以实践中的宪法个案激活沉默的宪法学。

三、高校宪法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如上所述,司法考试政策的调整给宪法学教学和研究带来了新课题。宪法学教学应该超越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的教育模式,抛弃那些仅仅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传统的宪法原理的灌输,通过分析宪法事例以提出和讲述有说服力的宪法理论,否则,难以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改革

宪法学教学内容虽然覆盖了司法考试大纲的全部,但由于二者各有侧重,因而,教学改革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以司法考试为重心进行内容重组、知识更新。具体而言,宪法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涉及树立宪法思维以及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时数的分配问题。由于现有的宪法学知识总是落后于变动的社会生活,同时宪法学理论并不能解决所有实践问题,因此,宪法学教学不应把单纯传授知识当作法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应以具体的理论知识为切入点,传授宪法学的基本思维。张千帆教授在《宪法学导论》一书中,从法律人的角度阐明了其关于宪法学的新思维。他指出:“宪法的最终也是唯一目的在于保护公民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尽管这些权利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而国家权力的设置只是实现这一目的之手段。”

同时,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宪法思维,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目前现存的宪法框架进行深入剖析,而不能“按自己心目中‘应然的宪法’或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宪法文本来理解中国的宪法问题。”鉴于此,《宪法学导论》在结构上设计了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将违宪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普遍表明,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即国家机构与公民权利。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划分,政府组织机构、政府产生的方式以及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等内容。此外,在宪法学教学时数的分配上,应适当调整宪法原理部分的课时,将原来普遍的占总学时(高校宪法学的课时一般为54学时)1/3左右的课时压缩一半,以增加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的课时量。这样,不仅可以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头重脚轻”现象,还与司法考试重心相吻合。

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改变长期以来宪法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制度和实践的惯例,适当缩短理论性知识点的教学时数,相应延长对制度性和实践性问题的分析课时,从而更好的突出宪法作为法的基础作用。

(二)教学方法改革

宪法学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在英国和美国,法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门“技艺”而不是作为一种“学术”来传授的,这种认识对我国高校的宪法学教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着手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体制,尝试着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提倡规范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对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的识记能力。规范是法律的核心,是研究法律的起点。在宪法学研究和教学中,宪法规范是一个最重要的法学概念,正确地表述宪法规范的含义不仅有助于认识宪法规范的特征,还有助于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所具有的法律意义。然而,在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上,对宪法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学完课程后没有通读过中国《宪法》的条文。这种情况,极易对当下宪法学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可能使课堂教学流于单纯政治说教和道德宣传形式,另一方面也很难使宪法学回归法律属性和科学性。新出台的统一司法考试大纲虽然更加注重法律知识的分析性和灵活性的考核,但也明显体现着考查考生记忆力的倾向。以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为例,直接对条文的记忆能力进行考查的题目占了整个宪法学试题的20%左右。掌握规范分析方法,对宪法学来说,并非要求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宪法条文,而是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条文中所包含的宪法规范,并学会分析宪法规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分析规范相互之问的效力以及各种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状况等。如我国现行宪法第5条第2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该款规定表述的即是一宪法规范。此规范的规范者是宪法的制定者,被规范者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者,规范的客体是立法关系,规范的对象则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通过上述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条文的内涵,还对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相反,如果教师对条文只是要求背诵而不作解释,或者稍加解释而不作深层剖析,往往会形成条文罗,并容易脱离实际。规范教学的实施方法有许多,如:“问题式”教学法,即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自行查找资料进行分析,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总结时,应特别注意对涉及宪法条文的部分,须要求学生用条文的规范语言进行表述。此外,在课堂讨论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中,也都可以贯穿规范教学法的教学思路。

其次,提倡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践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道尔(Langde1)教授首先创立。到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各主要法学院推行。一般来说,案例教学法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是结合案例教授理论,即教师先介绍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剖析,阐述体现在个案中的法理,从中引出基本规律和结论,实现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另一种是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即教师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组织学生运用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案例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还与司法考试的要求相吻合,容易形成宪法学教学模式与统一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加以采用。针对我国实践中缺少典型宪法案例的情况,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第一,介绍西方典型案例。如:宣布美国法院拥有违宪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引发美国内战的斯科特诉桑弗特案,以及吹响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号角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员会案等。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就成了一件关乎中国民生的大事,我国的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灵气,变得刻板公式化。其次,在高中课堂,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富有活力,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但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读写,很难看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另外,教材陈旧,其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极少,加上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生活,使丰富的语文内容变得单一、狭隘,学生的阅读面极为狭窄,致使学生知识上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学生患了严重的贫血症。

二、浪漫的语文与功利的高考:语文戴上“镣铐”

语文天生浪漫,富有情味和含蓄韵致之美。究竟是什么让一门如此有内涵的学科成为现在的这种乏味的科目呢?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高考制度造成的。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起着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考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考的作用是伟大的。我们引用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一句话,“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是,任何考试制度都有其弊端。统一的高考模式让更多人的走上了独木桥,从而导致学校过多的看重高考给自己带来的声誉,以至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而进行。例如:学校放弃了更多学生兴趣的培养,选择了更多的文化课教育;老师在给学生授业的时候,更多地参考了高考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了高考压力;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都选择更适合高考的教材,致使教材的刻板化;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考在某一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语文教育当今局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使语文成为了一门应试教育学科,并且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功利思想及对语文教育评价产生了影响。

三、真语文、新高考: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突围

既然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困境,那我们就必须尽早找方法解决,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自身的蜕变

1.教育思想的更新。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所以,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的灌输给学生。通过接受式的语文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但是,这种接受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必须的,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每个学科教育都必须得这样。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索,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会自主质疑、自主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展现与发展。合作指的是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提问解答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等。探究指的就是拓展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困难,发现自我价值,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善、美的过程。”

再者,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要求,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机能的人。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形成与道德提升,回归到”人“。《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次根据”,这里也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最后,教育与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教人思维、思想、性情。因为思维可以让人明白思考的路数;思想可以构建体系,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情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人生态度。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它更应该贯彻这种理念。只有当学生同时拥有了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知识与熟练的运用知识,明白自身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对于语文得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要明白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与目的。

2.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教材的全面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也就是新课改下对老师在运用教材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能够明白作者的真实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丰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引向生活。

3.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实行,语文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营造氛围—构建模式—改革评价—培养习惯”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首先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想象,表扬学生的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这种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构建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学习理解而采取的“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形成性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再者,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表现学生相互评价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重视学法指导与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其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方法,如制订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常规。当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才能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除了上面的那种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新的教学手法。也可以在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优化。例如重塑串讲法、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背诵的改变等。

(二)语文高考制度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高考,那么就只能对高考进行改革,使它能更好地适应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高考制度,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改变。

1.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基底,对深陷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可以借用高考来唤起社会对语文价值的重新认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革高考语文内容。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要让语文教学不背离语文的本质,那么语文高考就必须考出语文的真精神。例如,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完全掌握;知识考查不应局限于死的字词句等,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方面还比较欠缺,缺少能真正表现考生“真感情、真观念”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写作,目前的写作考查方式主要偏向于文学性作品考查而忽视了“生活中实用”的写作,例如影评、书评、颁奖词、主持词,等等,可以尝试增加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尝试在高考的语文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教材之外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考查,可以通过高考阅读、写作等考查学生宽视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独立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引向课外、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3.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高考考试应该具有相对的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证常变常新。例如,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口语交际的考试只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借鉴当前英语考试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场景,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灵活的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改革 实用性 观念突破 灵活教学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把这些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写并不断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编写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编写教材和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应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在编写语文学材时,由易到难,最后的难度可以达到高职的水平,阅读书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为学生还要学习《文秘应用文写作》一门课,所以应用文基本不编人他们的语文教材。

但在教车、钳、电、焊等工种的学生时,根据工厂对学生的需求,在编写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一些有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课下排练,课堂演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人物的性格、课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学习《雷雨》一文时,让学生观看《雷雨》电影,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改革 实用性 观念突破 灵活教学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把这些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写并不断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编写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编写教材和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应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在编写语文学材时,由易到难,最后的难度可以达到高职的水平,阅读书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为学生还要学习《文秘应用文写作》一门课,所以应用文基本不编人他们的语文教材。

但在教车、钳、电、焊等工种的学生时,根据工厂对学生的需求,在编写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一些有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课下排练,课堂演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人物的性格、课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学习《雷雨》一文时,让学生观看《雷雨》电影,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3篇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在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

论文关键词 新建地方院校 法学教育 目标定位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梧州学院地处广西梧州,于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的法律系同年成立并于9月开始招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该系发展迅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同时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还有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梧州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在众多的新建地方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以梧州学院为例来分析,希望能探寻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教育目标应合理定位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法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法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法学教育目标能否准确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

关于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性质定位,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精英教育说、通识教育说、职业教育说等等。这些不同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从而导致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多元的。各级各类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法律专业院校以及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新建地方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能简单照搬政法院校和重点大学法学院系的现成方案,而应该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院校自身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学生状况、师资力量、本校的其他学科资源等等),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落户广西首府南宁,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对法律服务人才需求量递增的同时,也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作为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人才,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既要熟知国内的法律法规,又要熟练掌握东盟一国甚至多国的法律知识;既要有良好的沟通、谈判能力,又要有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还应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梧州学院法管系可以利用本校与东盟国家相关高校联合办学的条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开设国内法律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东盟法律课程、东盟国家语言课程。在实践中探索法律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发挥与东盟国家相毗邻的地区优势,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法学专业办学特色,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课程设置应该科学与合理

法学学科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次序的设置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实现新建地方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教育部规定了16门法学核心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并不是法学教学课程的全部,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还可以结合本校优势、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特色来设置其他的课程。

首先,强调的是16门法学核心课程的设置,这是开办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的最低要求。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能使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及了解国家的几大部门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

其次,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应该注意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法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如法律文书写作、律师诉讼技巧、庭审艺术学、公司企业法律实务、非讼处理、谈判技巧、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再次,课程内容的教学应当适当的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结合。当前,在我国要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一些与司法考试良性对接的方式方法,尽其所能帮助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在司法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的科目,适当增加授课课时,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对于第四卷所考核的主观题部分,采用案例题、材料分析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

最后,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应根据地方特色,开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选修课。这样,能使学生掌握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为以后服务于地方奠定坚实的法学基础。

(二)课程次序的设置

课程次序的设置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循序性,即按照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等循序渐进的方式。

具体而言,第一学年的课程全部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如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等等。第二、三学年开设法学专业方向课及选修课,并按照先实体后程序、先国内后国际、先综合后具体、先主干后支脉的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法学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学生法学理念的形成和法律思维的培养。第四学年则主要开设培养职业技能的课程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选修课,以培养学生法学理论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地方特色经济的法律服务需求。

梧州学院法律系的课程设置,原来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与不科学的地方。如盲目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了一些在实践中用得很少的部门法课程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目标。另外,也出现有将实体法置于程序法之后,将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后等等课程次序安排混乱的问题。近年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和对教训的吸取,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逐渐科学合理。笔者建议多开设一些能形成的专业特色的课程,以及利用学院与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办学的条件,开设越南语、泰国语、东盟国家法律制度等选修课程。三、引入互动教学模式,确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互动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如何教为关注重点,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则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再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较好的方案,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并使学生本人的经验得到肯定和充实。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文导航 1、首页2、理论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教学不能忽视,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也不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教师可以推荐、引导学生阅读法学经典名着,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分析。实践教学方法

由于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必须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

第一,进行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效性,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去发现和理解案例中的法律观点和法律规范。

第二,设立模拟法庭等教学场所,进行案件审理的模拟训练。模拟法庭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学生通过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各种诉讼角色,可以模拟参与诉讼活动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庭辩论能力。

第三、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诊所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接触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体会和掌握办案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法律适用的真实环境中进行技能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模拟法庭的场景布置、组建相关实验室等等,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地方院校要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提高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要把好教师引进关

首先,引进教师的数量要适中。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及一些选修课程,一般来说需要20名左右的专业教师,以一名教师担任一至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宜。其次,提高引进教师的质量。一方面,要引进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提高法学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现象。另一方面,学历学位不应成为师资选择的唯一标准,要更多引进理论和实践水平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甚至要敢于引进法律实务娴熟而理论功底不很突出的人才,如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可以允许兼职形式。

(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在职教师应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法学知识的视野,了解最新前沿理论和立法趋势,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到着名高校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位或者是一段时间的进修、访学或者是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教学研讨会等等。

(三)拓展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考试论文范文第15篇

从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将原有的法律资格考试、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和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合而为一,形成统一的司法职业资格考试。“三合一”模式的国家司法考试无疑在法律职业体系的统一、法律职业人才的选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其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克服其消极作用的一些建议。

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不利影响

首先,从国家司法考试的整体结果来看,这一制度将动摇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与一般的应用技能型专业相比,法学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精英化特点。由于法律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或者能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或者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在任何社会里,这两个优势对众多的学子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法学专业备受推宠,历年高考持续升温,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分数线都居高不下,因而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占有较高地位。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几年来,国家司法考试以其极低的通过率被称为“中国第一考”,2002年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整体上通过率低得惊人。这就意味着莘莘学子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学完大学课程后,还要通过更为残酷的司法考试竞争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每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极低,过关人数十分有限,必然会导致相当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是任何法律专业学生都不愿面对的。因此,国家司法考试这一法律职业就业的高难度附加条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学子们报考法律专业的信念,势必导致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法律专业也将由过去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这将不可避免地从整体上对法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和冲击,显然是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的。

其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各高校教学的内容有所不同,有的高校还有看家的特色课程和见长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侧重点也各有特色,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来说是一件幸事。然而,由于国家司法考试即将变成法学教育的“试金石”,司法考试通过率过低,很难说一个高校的法学教育是成功的,学生理论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从目前司法考试的考查内容来看,其重点仍是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常设课程,所占分值比例较大,而其他课程所占分值较少,有的只占一两分。以成败论英雄的实际现状迫使各高校减少、放弃特色课程,转而围绕司法考试的考点来安排教学内容,甚至把司法考试教材作为法学本科教科书,如此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将会使法学教育沦为平庸的“工匠式”的培训。

再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司法考试的一个特点是考查的范围广、内容细、难度相对不大,考点为法学基础知识,不能反映考生的理论功底。在过去的法学教育中,一些高校擅长于进行理论研究,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法学思想,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法学教育的层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的需要,不少法学本科生经过系统的四年专业学习仍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而一些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凭借几本司法考试教材,经过几个月短暂的冲刺却能通过考试,这对法学教育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司法考试的现状促使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下把精力集中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考试关,教师的授课重点也转移到司法考试内容,教学方法逐渐向题海战术转移,放弃理论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机械型、记忆型的,而非学术型、思想型的,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不良趋势。总之,国家司法考试的作用日益类似于高考对中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越来越以司法考试为中心来进行运转。长此以往,积重难返,高校法学教育将会变成第二个应试教育侵占的领地。这一局面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误区。

二、司法考试制度的改进

虽然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废除这一制度,因此只有改进国家司法考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消极影响进行矫治与纠正。

第一,应该大幅度地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使得半数或者多数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过关,取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在当今世界,采用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国家,其通过率都比较高。例如美国的律师考试通过率就相当高,各州的通过率相差不大。以科罗拉多州为例,该州法律考试由州最高法院组织,每年举行两次,一次考试的通过率在75%左右。我国的司法考试也应当大幅度地提高通过率,一方面能够鼓励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法学专业;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事实,会激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加强自身法学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关注点局限于司法考试,从而消解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第二,应当限制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原则上只有法学专业文凭的获得者才能参加司法考试。在美国,如果要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和当律师,必须是法学院的毕业生,而法学院毕业生全部为本科后教育,即至少是取得相当于我国的法学研究生学历的人。在我国,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的人,无论其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因此很多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可以没有经过任何法学教育,这样的人也许能够通过考试,但其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法律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民主、自由、独立、人权意识就难以具备。司法是一种非常灵活、变化无穷的活动,“徒法不足以自行”,靠背书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人,难有很好的法律素养。因此,规定只有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参加司法考试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共有423所高校有法律院系,占全国1700多所高校的1/4。在校法科学生36万多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在这样规模已经较大的法律教育背景之下,规定只有取得法律文凭的人才能具有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

第三,改革和完善司法考试的试题内容及方式。从世界各国司法考试的内容来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客观题考试内容(MBE),二是法律写作考试(CEE),三是法律实务考试(MPT),其中主观题和开卷考试占了主要的比重。我国司法考试是典型的应试型考试,考试方式是书面、闭卷、一次性的,采用的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四张试卷中,前三张均采用客观题,占总分的75%,最后一卷采用主观题,占总分的25%。总的来说统一司法考试还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应试型的考试。在我国每年司法考试试题中,出现要求考生熟记几千个法条等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且以偏题、怪题作为拉出差距的手段,诱导考生钻研答题技巧,而真正的法学素养却根本无法在考试中得到检验和反映。出题的方式常常使受过正常法学教育的人反而难以通过考试,违背了考试应当选拔具有法律素养的人的初衷。司法考试应当反映司法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所以应当将主观题的内容至少增加到50%左右,同时对主观题的考查方式采用可以参考法规的开卷考试。

第四,承担法学教育重任的高校法学院系必须明确办学宗旨,防止法学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方式等围着司法考试打转,避免降低法学教育的层次和品格。法学教育应该是相对意义上的精英教育,重在培养从业者的法律思维理性,形成法律职业者特有的公正、公开、公平的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法律技能技巧。这种教育使命决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成的。国家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资格考试,只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条件之一,绝不应当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和指挥棒。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应当认识到法学教育的特殊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应当尽量避免以司法考试为标准,降低其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潘剑锋.论司法考试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J].法学评论,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