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1.较强的礼貌性

在国际间的经济业务贸易中,难免会出现业务纠纷和摩擦的情况,所以,要想有效的处理经济业务,减少贸易纠纷和摩擦,就应该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礼貌性的处理。因此,相关部门在写外贸英语函电的时候,无论是要表达何种的意见,都要注意好自己书写内容的语气,不管是要向对方索赔、抱怨还是拒绝接受对方的某种观念,都要采用礼貌性的语言,注意语气的温和性。同时,书信的措辞一定要心平气和、力求表达客气的态度,语气要尽量委婉,要尽可能的减少在书信中使用带有直接命令性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出的书信既能够充分的将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温和的语言表现出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与利益的关系。对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句式:一是,采用被动式的语句。在对同一件事进行叙述时,不同的语气会表达出不同的感觉,如果使用主动式的语句,会让对方有一种被谴责的感觉;但是如果使用被动式的语句,则可以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让对方能够有被尊重的感觉。二是,使用肯定式的语句。在对同一件事进行叙述时,如果过多的出现带有否定性的词语,则会让对方有不愉快的感觉;但是如果将其改为肯定式的语气,则会很容易的让对方感觉到好感。三是,采用过去时与进行时的英语语法。在英语中,有一些词语是可以用来表示人的态度的,例如,hope,want,wonder,think等此类的单词。这些单词的过去时具有试探的态度,可以将写作者的建议、劝告等于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其表达方式比现在进行时更加委婉。并且,此类成语的进行时能够也具有委婉表达态度的性质,其表达方式比一般进行时更加的客气。

2.采用准确平实的表达方法

在对外贸英语函电进行书写时,人们往往会使用可以明确表达个人态度、语句通顺流畅、逻辑关系明朗的方法来表达,例如,inorderto,asaresult等类型的词语来表达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人们在书写此类函电时,对语言的简洁性也十分的注意,特别是在发送传真时。这样,一些比较常用的概念就会经常被书写者利用词组的形式来表现,从而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念,例如cashwithorder,primaryindustry等类型的词组。此外,外贸英语函电具有的准确平实的表发方法的特点,在其用词的正确性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因为,外贸英语函电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商业上的信息,将商务的事实全面的陈述出来,并且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书写函电时一定要注意词语的选择,尽可能的少使用那些十分华丽的辞藻,应该选择十分正规、具有较强表现力的法律性词语。

3.具有行业性特点

与其他类型英语相比,外贸英语函电带有一种独特性的行业性质,很多用于函电书写的日常英语词语都会在函电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要想对函电中运用的英语的意义和含义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其研究者则必须要具备商务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于用于其他领域中的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在书写时的几个词汇的特点是与普通英语不相同的,例如,order的意思不是“命令”而是“订单”;offer的意思不是“提供”,而是“报盘”;againsrt的意思不是“反对”,而是“用什么东西来交换”。面对此种情况,要想深入的理解函电中每个英文单词的具体含义,不能只是单纯的更改词汇在普通英语语境中的意思,而是要将其与函电所要表示的内容以及商务实务相结合,从而充分掌握其内涵。

二、外贸英语函电的应用

伴随信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也迈入了信息时代。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逐渐的弃掉了信函在业务沟通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互联网、传真、电子邮件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新型交流方式成为了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主流技术。虽然当今时代,新型通信手段占据了当前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但是从信息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方面来看,无论是信息的基本格式,还是其表达的内容和方式,都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时代只是将信函式的信息传播手段变为了网络式的传播方式,国际贸易的业务交流也随之变得更加便利。特别是电商的出现和发展,更是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捷的交易渠道,使得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形成。伴随这一经济格局的出现,国际间的商务贸易合作也愈发的强烈起来,自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同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商业经济往来也逐渐增多。作为当今社会国际间贸易交流的重要手段,外贸英语函电的社会地位也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并逐渐成为国际间商务贸易交流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贯穿于商务贸易的各个环节之中。无论企业间建立良好的业务交流关系、达成交易,还是对合同的执行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都需要利用函电来沟通和解决,这也使得国际贸易被称为单据贸易。另外,国际贸易在对实务进行操作时,其字各个贸易环节中进行的函电交往,都是其商务交流重要的法律依据,当出现贸易纠纷时,这些函电内容将成为解决纠纷的关键点,会对纠纷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结语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国贸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外语既是教学媒体,同时又是教学内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更显示其重要性。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逐年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商务贸易类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温。国际贸易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在近年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解决实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短缺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商务型实用人才。

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较短,处于创办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突出的是该专业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不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基本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模式,培养目标多是以学习研究型为主,使用的是以学习研究为主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因此,应尽快树立高职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转变过程中,反思高职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建构教育思想

出于探索如何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愿望,英国应用语言学家M.威廉姆斯和教育心理学家R.布尔登共同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它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更强调社会文化对于学习的影响。在这种理论中学习者与社会的交互更加受到重视,学习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环境、教师、其他学习者以及学习任务等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改变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启发,特别是该理论强调语言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强调实践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并充分体现在教学中,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三、社会建构教育思想对国贸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课外,实训基地,并突出情景性及交互性。

1.课堂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O世纪7O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简言之,交互式教学法就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与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交互式教学法改善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与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实效显著,因此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研究热点。

交互式教学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作为参与者而非整体的控制者,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交互式教学法中,互动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目的。如果仅以互动为标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与合理的教学安排,那么最终也会事与愿违。为此,该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是问题中心原则。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疑为轴,解惑为线,互动合作地探究英语教材中的疑难点,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方式给予指导,并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2)是开放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和手段公开,教学氛围宽松,使学生有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3)是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英语情景,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有外方人员参与的外事活动中,有效提高其口语和听力能力。

(4)是层次性原则。鉴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教学要层次分明,依据学生不同素质选择不同目标与合作对象,做到分类施教,全员受益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优势。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起主导作用,但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际技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组织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或英语兴趣小组,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接待外宾、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3.学校与相关外贸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岗位阶段性实习,使得学生可以亲身感触工作环境.实践语言知识和工作要求。实习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回顾实习经历.反思实习过程中成功与不成功的具体实例,再充实到语言学习中。因为,这里具有最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实习是职校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养。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写实习日志,使学生把在实习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获与不足,语言实践的困惑等一一记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的贯彻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经验,即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要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的指导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

四、小结

两年的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在社会建构思想指导下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得到综合的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虽然我们在国贸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还须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22~223

[3]温江霖: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7):393~394

[4]许海兰:探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0):100~103

[5]林震: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6,2(8):70~70

[6]李淑荣:职校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职英语教学在涉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4):73~74

[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是开放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和手段公开,教学氛围宽松,使学生有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3)是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英语情景,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有外方人员参与的外事活动中,有效提高其口语和听力能力。

(4)是层次性原则。鉴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教学要层次分明,依据学生不同素质选择不同目标与合作对象,做到分类施教,全员受益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优势。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起主导作用,但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际技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组织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或英语兴趣小组,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接待外宾、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3.学校与相关外贸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岗位阶段性实习,使得学生可以亲身感触工作环境.实践语言知识和工作要求。实习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回顾实习经历.反思实习过程中成功与不成功的具体实例,再充实到语言学习中。因为,这里具有最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实习是职校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养。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写实习日志,使学生把在实习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获与不足,语言实践的困惑等一一记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的贯彻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经验,即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要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的指导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

四、小结

两年的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在社会建构思想指导下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得到综合的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虽然我们在国贸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还须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22~223

[3]温江霖: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7):393~394

[4]许海兰:探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0):100~103

[5]林震: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6,2(8):70~70

[6]李淑荣:职校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职英语教学在涉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4):73~74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商务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寻找合作的机会。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越来越被重视。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英语不仅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还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工具。在国际贸易中,商务谈判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商务英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属于专业用途英语,不仅在于英语的日常交际功能,更重要的是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其实用性体现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运用英语口语为交流工具的谈判与磋商。对一个公司来说,掌握并运用好商务英语,是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对外贸易实力的要求和保障。

2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技巧

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谈判对话中的沟通桥梁,具有很高的应用技巧。使用适当的商务英语应用技巧,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构建和谐融洽的沟通关系,实现谈判的成功。通过对商务英语应用技巧的分析,以下分为五条进行总结。

2.1谈判前做好充足准备

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是商务谈判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谈判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也是技巧的一部分。第一,要做到对对手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和分析,对谈判的提纲内容重新筛选;第二,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善于把握重点,找出对方和我们自身的优势,进行对比和分析。

2.2积极使用语言技巧

国际贸易谈判的专业英语语言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英语单词和短语,甚至是一种特殊的举止,需要商务英语翻译坚持信雅达的翻译原则,翻译时需使灵活实用意译和直译等技巧,使用一些适当的修辞。另外,商务英语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的技巧,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谈判中需要掌握谈判双方的商业心理和兴趣,爱好等,尽可能采用委婉沟通技巧,赞美表扬沟通技巧、明晰和含糊的沟通技巧、朴实无华的语言沟通技巧等等,为谈判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氛围。

2.3谈判中注意礼貌用语

贸易交往中,文明用语方式可以博得尊重。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谈判双方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使用礼貌用语,可以构造良好的谈判气氛。例如,Ifyoucanacceptouroffer,wewillbeappreciated(如果你方接受我方的报价,我们将感激不尽)。Wefeelverysorryforthelossessufferedbyyouinthiscase(对你们在此次事件中遭受到的损失,我们表示十分遗憾)。同时,在谈判中提问也是十分讲究策略的,委婉间接的提问比直接了当的提问更让人觉得友好和舒服,为接下来的接洽创造空间,另外所问的问题难度的把握也是很有技巧的,过易或过难都不利于谈判的展开,比如,I''''mgoingtointroduceourtradeprocess,andwhatproblemyouhavebeforethis(现在我要介绍我方的贸易流程,在此您有什么问题吗?)。在谈判中,提问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2.4活用模糊语言,表达尽量幽默

在国际贸易谈判应用中,商务英语要做到准确、严谨,避免产生语言的误解和歧义,这似乎是对模糊语言的应用给予否定,事实并非如此,模糊语言的应用,反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商务英语的礼貌性、严谨性与得体性,能为谈判双方留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应减少肯定词语的使用量,增加模糊用语的使用量,例如some,probably,may,roughly等,也可使用一些能突出主观想法的修饰语,例如I''''mafraid,Ithink,Iestimate等。

2.5注意使用文化习俗技巧与策略

在商务英语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国际贸易谈判双方所代表和具有的文化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别,避免使用会引起谈判双方产生误会的用语,尽量谈论双方都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引起彼此的谈判兴趣。

3结语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选修课 国际贸易 必要性 可行性

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大纲》明确地描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各校根据《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制定出本校的教学计划,开设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英语专业大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一届不如一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日在上海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左右具备在外企工作的技能,本土高素质人才短缺将对跨国公司以及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产生严重影响。四年大学,许多人都是虚度青春,毕业时找工作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的窄,自己的综合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与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息息相关。本文拟谈论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1.高校英语专业选修课开设现状

以下是某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况表(表1和表2)。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该校英语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有四类。专业技能选修课、专业知识选修课、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且不看专业技能选修课和专业知识选修课,先看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从学时分配(共306学时)和学时比例(共10%)看出专业课程多,相关课程少,选修课程欠实用。尽管这样,表一还是说明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数据依据和条件。然而,从表二的课程设置片段中,我们却清楚地看出选修的公共课程大多都是最基础的课程,也就是大学生常说的“不用老师教,也可以学会”的课程。选修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大多是政治与文化,真正实在实用的课程并不多见。有一门作者认为比较醒目的学生很需要的课程却排在最后的位置。笔者在长期分管教学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因素,在不少高校英语专业中,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并非真正的选修都是根据师资情况指定开设的。可想可知,排在课程设置表中的最后一门选修课《国际贸易实务》往往在实际的课表中榜上无名。于是便出现了所开设的选修课教学效果不好,而学生感兴趣而且又实用的课程却没有被选上,从而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就业机率低的现象。

2.就业难折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缺憾

以上所说的这些原因都是外在表现的,其内在的原因是教师及学生没有以正确、认真的态度对待选修课。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的不多,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劲头不强,学习态度不积极。这对于还处在学习、吸收知识的大学生来说是危险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而内在因素又作用于外在因素,如此的恶性循环,选修课也只能是混学分的工具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现实实用,与英语专业息息相关。英语专业的学生自然地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关注英语,关注世界贸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就业趋势,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

3.开设选修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意义

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选修课是大学中塑造人才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除了专业以外,面对的大部分是选修课,它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设计自己未来道路的平台,实现了对自己设计的可操作性,所以,选修课开设是否得当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成功,对大学的人才锻造及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那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包括那些内容呢?该门课程属于是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且是利用研究的结果如何实际应用的理论;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而且是其他所有经济类专业的必选课程。它包括:国际贸易概述、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鼓励和限制出口的措施、贸易条约与协定、关税与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及集团的对外贸易、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人才,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相关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面对实际问题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熟悉中国以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贸易政策;在教学中结合地缘特征,联系地方实际,掌握中国周边国家基本状况,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容等等。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无论将来大学生在哪个行业或领域工作,如果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否则我们的工作无从着手,或者相关的领域不能拓展。退一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恐怕连每天几乎都会有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新闻报道都看不懂。国际贸易知识无处不在。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就会处处碰壁,甚至会出洋相。譬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学就未必真正认识以下英语:GATT,NTBs, PTA, EC, BRICs,IMF, IBRD,EU等等。可见,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可行性

1.与时俱进,学生欢迎

英语专业只是一个工具专业,真正能够把英语学的精通的人,即使是英语专业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通过了英语专业8级,口语和写作都不理想的也大有人在。在就业时大多只能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其原因就是,因为知识面太窄。除了基础的语言文学知识,其他实用的专业知识却是空白。有调查证明:英语特长+其他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比如英语+对外汉语,这样可以教外国人汉语,出国或者留在国内发展都不错;英语+计算机,可以参与文曲星或者金山词霸之类的软件编程输入;如果在本专业内求发展,那么若基本功扎实汉语又好,当翻译也不错;最常见的是英语+贸易,去外企就业,那自然要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所了解。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学课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国际化,而一国参加国际分工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国际贸易,所以学习国际贸易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加固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增强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经贸活动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顺应时代需要,自然广泛地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选择。

2.高校专业多,师资能共享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曾公布,我国超过60%的高校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数最多,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据介绍,这份评估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包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192个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每一专业排行榜都详细列出了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个数,该数据可体现某一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态势。统计显示,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高校开设,其次是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分别有526和407所高校开设。四至十名的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有384所高校开设;艺术设计,有382所高校开设;会计学,有382所高校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有370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有367所高校开设;市场营销,有361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有356所高校开设。高校丰富的专业为专业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有英语专业的学校,大多都会有国际贸易学专业或相近专业。这为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提供了师资保证。其实也可以“走出去”,通过英语专业的教师外出进修或报考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脱产学习,在本专业教师中培养《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师资。还可以“请进来”,聘请校外国际贸易学专家来举办相关讲座。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网页为学生提供自学辅导。

3.课程设置有归属,教学计划有保障

根据英语专业《大纲》培养目标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不仅可以开设为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开设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它既可以列入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列入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2~3学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学期每周2学时的教学时间是完全足够的。由于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又需要一定相关知识为基础,最佳开设学期应该第四或第五学期。这样,学生选择积极性高,学习干劲足,学习效果有保证。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社,2000.

[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Z].

[3]崔晓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改革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8).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选修课 国际贸易 必要性 可行性

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大纲》明确地描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各校根据《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制定出本校的教学计划,开设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英语专业大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一届不如一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近日在上海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左右具备在外企工作的技能,本土高素质人才短缺将对跨国公司以及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产生严重影响。四年大学,许多人都是虚度青春,毕业时找工作才发现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的窄,自己的综合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与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息息相关。本文拟谈论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1.高校英语专业选修课开设现状

以下是某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况表(表1和表2)。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该校英语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有四类。专业技能选修课、专业知识选修课、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且不看专业技能选修课和专业知识选修课,先看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从学时分配(共306学时)和学时比例(共10%)看出专业课程多,相关课程少,选修课程欠实用。尽管这样,表一还是说明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数据依据和条件。然而,从表二的课程设置片段中,我们却清楚地看出选修的公共课程大多都是最基础的课程,也就是大学生常说的“不用老师教,也可以学会”的课程。选修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大多是政治与文化,真正实在实用的课程并不多见。有一门作者认为比较醒目的学生很需要的课程却排在最后的位置。笔者在长期分管教学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因素,在不少高校英语专业中,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并非真正的选修都是根据师资情况指定开设的。可想可知,排在课程设置表中的最后一门选修课《国际贸易实务》往往在实际的课表中榜上无名。于是便出现了所开设的选修课教学效果不好,而学生感兴趣而且又实用的课程却没有被选上,从而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就业机率低的现象。

2.就业难折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缺憾

以上所说的这些原因都是外在表现的,其内在的原因是教师及学生没有以正确、认真的态度对待选修课。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的不多,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劲头不强,学习态度不积极。这对于还处在学习、吸收知识的大学生来说是危险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而内在因素又作用于外在因素,如此的恶性循环,选修课也只能是混学分的工具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现实实用,与英语专业息息相关。英语专业的学生自然地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关注英语,关注世界贸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就业趋势,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

3.开设选修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意义

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多元化,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选修课是大学中塑造人才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除了专业以外,面对的大部分是选修课,它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设计自己未来道路的平台,实现了对自己设计的可操作性,所以,选修课开设是否得当以及教学方式是否成功,对大学的人才锻造及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那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包括那些内容呢?该门课程属于是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且是利用研究的结果如何实际应用的理论;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而且是其他所有经济类专业的必选课程。它包括:国际贸易概述、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鼓励和限制出口的措施、贸易条约与协定、关税与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及集团的对外贸易、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人才,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相关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工具,面对实际问题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熟悉中国以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际贸易政策;在教学中结合地缘特征,联系地方实际,掌握中国周边国家基本状况,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容等等。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无论将来大学生在哪个行业或领域工作,如果从事对外贸易工作,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否则我们的工作无从着手,或者相关的领域不能拓展。退一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恐怕连每天几乎都会有的关于国际贸易的新闻报道都看不懂。国际贸易知识无处不在。没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就会处处碰壁,甚至会出洋相。譬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学过国际贸易学就未必真正认识以下英语:GATT,NTBs, PTA, EC, BRICs,IMF, IBRD,EU等等。可见,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的可行性

1.与时俱进,学生欢迎

英语专业只是一个工具专业,真正能够把英语学的精通的人,即使是英语专业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通过了英语专业8级,口语和写作都不理想的也大有人在。在就业时大多只能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其原因就是,因为知识面太窄。除了基础的语言文学知识,其他实用的专业知识却是空白。有调查证明:英语特长+其他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比如英语+对外汉语,这样可以教外国人汉语,出国或者留在国内发展都不错;英语+计算机,可以参与文曲星或者金山词霸之类的软件编程输入;如果在本专业内求发展,那么若基本功扎实汉语又好,当翻译也不错;最常见的是英语+贸易,去外企就业,那自然要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有所了解。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学课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国际化,而一国参加国际分工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国际贸易,所以学习国际贸易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加固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增强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经贸活动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顺应时代需要,自然广泛地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选择。

2.高校专业多,师资能共享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曾公布,我国超过60%的高校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数最多,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据介绍,这份评估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包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192个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每一专业排行榜都详细列出了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个数,该数据可体现某一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态势。统计显示,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高校开设,其次是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分别有526和407所高校开设。四至十名的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有384所高校开设;艺术设计,有382所高校开设;会计学,有382所高校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有370所高校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有367所高校开设;市场营销,有361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有356所高校开设。高校丰富的专业为专业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有英语专业的学校,大多都会有国际贸易学专业或相近专业。这为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提供了师资保证。其实也可以“走出去”,通过英语专业的教师外出进修或报考国际贸易学专业的研究生脱产学习,在本专业教师中培养《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师资。还可以“请进来”,聘请校外国际贸易学专家来举办相关讲座。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网页为学生提供自学辅导。

3.课程设置有归属,教学计划有保障

根据英语专业《大纲》培养目标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不仅可以开设为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开设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所以,在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它既可以列入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列入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2~3学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学期每周2学时的教学时间是完全足够的。由于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又需要一定相关知识为基础,最佳开设学期应该第四或第五学期。这样,学生选择积极性高,学习干劲足,学习效果有保证。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选修课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社,2000.

[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Z].

[3]崔晓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改革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8).

[4]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是一个涉外型专业,涉及相关英文专业术语、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等都是英文形式。中英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贸易理论知识及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针对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学生还应该具备英语能力、国际型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能力是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在各种国际场合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会话、商务谈判等;国际型知识指学生熟悉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经贸、国际商法、跨国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指学生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人文法律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规则,实现无语言障碍的跨文化沟通。但是由于目前的独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对贸易专业的双语课程和实践课程较少,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效果,与自贸区需求的人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自贸区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自贸区需求的国际贸易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双语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福建省各大独立学院都已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各院校开办的双语课程种类有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基础英语是每个学校必设课程,从大一上学期开始到大二下学期结束,持续时间最长。目前基础英语大都沿用固定课本,且各专业学习的知识结构都基本雷同,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外贸函电和商务英语等课程,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根据自贸区人才需求,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双语课程体系。通过对自贸区所需人才能力要素的分析,确定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课程设计遵循“语言+贸易+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确保国际贸易人才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英语课分专业教学,即经济类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与其他理工科专业分开教学。在大二上学期,对经济类专业学生侧重经济类基础知识的培养,如专业基础名词学习、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介绍等。

2.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群组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构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和管理学等课程,此类课程大都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开设,学生英语基础稍薄弱,教学时可采取英文备课+中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专业术语部分用英文,讲课时用中文;专业群组课构建学生专业知识,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课程。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二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有所巩固,教学时部分涉外课程,如世界贸易规则,可采取英文备课+部分英文讲课的方式:即课件用英文,讲课时专业内容部分用英文,有异议的地方用中文解释。专业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如企业战略管理、国际服务贸易、中外文化比较、商业伦理、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中文讲授,个别课程可双语教学,如中外文化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专业实践课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课程有:外贸函电、企业沙盘模拟、商务谈判、进出口单证、报关实务、综合实训课等。另外,为了符合自贸区需求,可另设自贸区企业实训课程,模拟自贸区企业设立、运营和日常业务操作。此类课程多数在大三大四开设,学生专业英语知识较熟练,可以采取英文备课+英文讲授的方式。

(二)“双师型”国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功底、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还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而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独立院校大都是年轻教师,部分教师的国外学习背景为一些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专业支持,但多数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教师也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考虑“内培养、外引进”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一是为专业教师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到自贸区外贸企业中锻炼,学习外贸实际操作,熟悉贸易流程;二是引进具有跨英语专业及国际贸易专业的综合人才,如本科是英语专业,研究生或者博士是经济学专业,具有多年留学背景。这类人才可以在国际贸易教学中采用双语或者纯英语授课。

(三)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典型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双语教学的需要。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贸易知识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和讨论,形成教、学、用相互促进的良性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和选修课双语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等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呈现给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设计案例时需考虑学生现有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案例应源于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福建各大高校都已建立自己的文科教学实验室,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校内贸易实训平台,让学生掌握纯英语环境下的贸易流程和贸易操作;另外与外贸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贸易流程中,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建立自贸区商务模拟实训平台,尽可能营造出符合真实的国际贸易场景,学生按照场景设置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感受实际国际贸易的氛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此外,学校应该努力拓宽渠道,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操作锻炼机会。

三、结语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外贸英语;课堂教学;务实性

论文摘要:务实性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一点,强化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加强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务实的思维方式。

中国在入世以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已经变成了一种渴求。对具有较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有了一些细化的标准,比如具备较强的外贸英语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熟悉并能独立操作外贸业务各环节;熟知并能灵活运用国际贸易的惯例和法规;掌握现代化信息交流技术;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具备上述素质的人是外贸就业市场的宠儿。[1]

外贸英语是一门将英语与外贸业务相结合的课程。外贸又称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外贸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文件,了解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术语及表达技能,熟练处理商务活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工作能力。

务实性特点应该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色。研究对外贸易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2]意思是说,研究对外贸易,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服务于实践,以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

一般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把重点放在对英语语法形式和语言本身的讲解上。而外贸英语教学应侧重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的实用性:外贸是实务,外贸英语也应该从外贸实务的角度出发去讲授,也就是说,实务性应该是外贸英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色。近年来,一些外贸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外贸英语教学的这一特色,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系统的教学方法。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在外贸英语专业课教学中体现务实性特征的一些思考。

一、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外贸英语课的特点是:语言的务实性很强,也就是实际操作程度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外贸实例的分析,本文第三部分将专门论述实例教学在外贸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此外,要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在贸易上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在要求学生掌握外贸知识同时,还要提高英语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是最重要的外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有的学者指出,在国际贸易上,运用英文和运用数字同样重要。以英文信件为例,英文书信写得好可以协助推销货物和赢得顾客的好感,争取新客户,维持老主顾。其他例如获得信用,宣传新计划和新产品、展开推销活动,尤其离不开英文写作。所以,“英文写得好,可以说是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3]

二、 务实的思维方式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对外贸易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务实。教师在上外贸英语课程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务实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这种务实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准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对外贸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学生认识论的培养,这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实际才干的增长会有很大的益处。社会需要的是有实干精神的大学生,而不是死啃书本的书呆子。因此,在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决不可以忽视对学生务实思维方式的培养的。

比如,对外贸易仲裁(arbitration)是解决对外贸易争端的一种方式。按照国际上的习惯作法,买卖双方在发生争议时,可以采取友好协商、仲裁和司法诉讼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谈到争端的解决办法,还有哪些呢?书上没有说,但是可以这样分析:协商、仲裁都是非强制性的措施,如果经过协商、仲裁,争端仍不能得到解决,那就要诉诸法律,也就是司法诉讼,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争端,达到了经济、法律手段都难以调和的地步,就可能发生战争。例如海湾战争,其根源就在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以石油资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的争端难以得到协调,结果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升级,最后导致战争。由此可见经济利益对大至国与国之间、小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的这种基于事实的推理与分析,就是务实思维。"

三、教学中的实例

实例教学是外贸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短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外贸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并且提高实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例来教学。因为实例所使用的是丰富的实际外贸操作语言,实例中同时也蕴含着前人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比如:在讲索赔一章时,吴林康编的《实用外贸英语》一书仅有一个外贸实例[2],没有理论上的专门讲解。他选的是一个变质头路白核桃仁的索赔案例,文中仅列举了买卖双方关于此索赔案例往来的十封函电,而这十封函电,正好完整地再现了这一索赔案例产生,发展,和得到解决的全部过程,通过这种实例来讲解索赔这一国际贸易现象,从讲授的内容来讲,实际操作感很强,学生学完以后,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学生实际才能的提高很有好处。

针对社会市场的需求,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以实例为主体讲课,并且结合其他手段,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与传授贸易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枯燥的外贸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些。

四、外贸知识

外贸知识也很重要。外贸英语课程是外贸知识与英语相结合的实用英语课,是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其主体是对外贸易,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贸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外贸英语课程涉及对外贸易的各个领域,因此撰写英语外贸业务文件时需要对对外贸易专业词汇的用法、内涵,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及其相关法规都有所了解,才能在书面表达上做到用词准确达意。所以,只有拓展相关的外贸知识,外贸业务英语文件的撰写才能用词精简、句式严谨。

在外贸英语教学中,长于外贸专业的教师往往大讲外贸知识;而长于语言的教师又沿袭英语精读课的教法对教材内容逐字逐句释义、翻译。因此,教师首先要熟悉外贸知识。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外贸知识,那么上起课来只能空谈,不能深入问题实质。那么这门课程的务实性就没有真正体现。其次,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很重要。因此一个合格的外贸英语教师应该既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又有较多的外贸知识。

五、结束语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本身的跨国境性质,教学资料大多数为英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对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空前增加,如何利用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无疑是严峻挑战。

一、课程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使用第二种语言,但是允许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才使用第二种语言,这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系统性原则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师资、教材、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测评等诸多方面。另外,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到与前期基础英语、《西方经济学》(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及后期《外贸英文函电》、《商务英语》等专业外语类课程的衔接。

(三)“以生为本”原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的转变。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语言进行交流,师生互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换言之,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一

方面来。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目标

(一)掌握扎实经贸理论知识和技能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以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为依托,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与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从而培养能够胜任经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传统的中文教学,还是双语教学都要服务于这一目标,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是《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方向。

(二)提高学生驾驭中、英文的能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的《2005年度中国英语培训市场调查报告》也显示:九成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学习要从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要彻底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走出英语教育“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的怪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而双语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当今国际经贸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商务接洽、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都是用英语完成的,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双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相辅相成,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灌输专业名词、增加英文资料阅读量、课堂英文互动,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锻炼了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当代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双语教学使学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信息和知识,以广阔的视野思考专业问题,在持续的学习、思考和创新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内容

(一)教材

严格地讲,双语教学要求用国外相同学科的原版教材。但英文原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很少见,即便有原版教材,因为价格太昂贵,大多数学生负担不起。

国内最早出现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类教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及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之后各类教材日渐增多。其中,由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本同步的中文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薛荣久、冷伯军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都值得向学生推荐。

(二)学习资源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帮助学生搭建自学平台,丰富学习资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各大高校纷纷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模拟实验教学,其中simtrade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此类软件要求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方式,处理各类英文单据,模拟国际贸易交易的全过程,这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WTO、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了解最近经贸动态,通过阿里巴巴网站自主寻找客户学以致用,登陆合众网等专业网站与外贸人员共同探讨贸易难题也是新的探索。

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要摆脱传统的“chalkandtalk”的模式,运用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动、导、探”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

通过对表1中频率较高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归纳对比,各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手段,在有效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五、几个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中、英文语言比例

根据英国《朗曼英语语言学词典》所给双语的定义:“meansapersonwhospeaks,readsorunderstandstwolanguagesequallywell,butabilingualpersonusuallyhasabetterknowledgeofonelanguagethantheotherone.(同样地能很好地运用两种语言来进行说、读和理解,但对其中一种语言的理解比对另一种更好)”或者“theuseofthe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可见,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手段和工具,专业知识的获得才是根本。

根据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循序渐进”原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实施,在不同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不同。第一阶段:简单渗透。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重要原理等用英文讲述,其余绝大部分用中文讲述。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第二阶段:交叉渗透。教师上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述,较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中文解释。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20%-40%。第三阶段:双语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语言由汉语为主转变为以英语为主,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80%左右。

鉴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可以考虑在50学时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计划中先抽出10学时进行专业知识的中文概述,作为后40学时双语教学的铺垫。中、英文的比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应做出调整。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国际贸易实务》是揭示国际商品、服务交换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容忽视。一方面,除了大纲规定的理论教学学时,各学校还应当通过模拟实验教学、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等途径,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倡导学生积极寻找实践机会,比如参与导师课题研究,自发组织模拟谈判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经历。

(三)处理好激励和考核的关系

1、对教师的考核。开展双语教学,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还必须通过及时评估来衡量教学质量。双语教学作用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作用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的发展、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的提高与促进作用等方面的评价。双语教学效果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完整、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教学效果满意、教学模式新颖等方面的评价。教材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教材的评价,对教材内容是否过多、教材体系是否合理、习题设计是否合理、教材价格是否合理、语言难度是否合理、是否要求改编教材等方面的评价。授课教师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教师授课方式、讲述清晰易懂、发音标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等方面的评价。

2、对学生的考核。学生成绩的判定也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口试、模拟谈判、草拟业务文件、审核与修改信用证、缮制单证等尽可能与实际运用接近的方法进行,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更能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与学的方向,促进课程教学健康发展。

六、结语

要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就必须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必须将双语教学和“育人为本”密切联系起来,严格地说,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而不单单是英语尖子。双语教学所注重的决不仅仅是外语,实际上是将语言习得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发展,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实质。“外语突出,各科领先,综合发展”是双语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双语教学的特色。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双语教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视,从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原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6).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本身的跨国境性质,教学资料大多数为英文。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对熟练掌握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空前增加,如何利用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无疑是严峻挑战。

一、课程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使用第二种语言,但是允许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才使用第二种语言,这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系统性原则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师资、教材、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测评等诸多方面。另外,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到与前期基础英语、《西方经济学》(双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及后期《外贸英文函电》、《商务英语》等专业外语类课程的衔接。

(三)“以生为本”原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的转变。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语言进行交流,师生互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换言之,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一

方面来。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目标

(一)掌握扎实经贸理论知识和技能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以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为依托,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与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以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从而培养能够胜任经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传统的中文教学,还是双语教学都要服务于这一目标,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是《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根本目标和方向。

(二)提高学生驾驭中、英文的能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的《2005年度中国英语培训市场调查报告》也显示:九成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学习要从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要彻底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走出英语教育“耗时费力、收效甚微”的怪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而双语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当今国际经贸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商务接洽、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都是用英语完成的,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双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相辅相成,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灌输专业名词、增加英文资料阅读量、课堂英文互动,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锻炼了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当代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双语教学使学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信息和知识,以广阔的视野思考专业问题,在持续的学习、思考和创新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内容

(一)教材

严格地讲,双语教学要求用国外相同学科的原版教材。但英文原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很少见,即便有原版教材,因为价格太昂贵,大多数学生负担不起。

国内最早出现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类教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及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之后各类教材日渐增多。其中,由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本同步的中文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薛荣久、冷伯军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都值得向学生推荐。

(二)学习资源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帮助学生搭建自学平台,丰富学习资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各大高校纷纷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模拟实验教学,其中sim trade 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此类软件要求学生通过扮演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方式,处理各类英文单据,模拟国际贸易交易的全过程,这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WTO、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了解最近经贸动态,通过阿里巴巴网站自主寻找客户学以致用,登陆合众网等专业网站与外贸人员共同探讨贸易难题也是新的探索。

转贴于

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要摆脱传统的“chalk and talk”的模式,运用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动、导、探”教学机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

通过对表1中频率较高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归纳对比,各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手段,在有效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五、几个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中、英文语言比例

根据英国《朗曼英语语言学词典》所给双语的定义:“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the other one. (同样地能很好地运用两种语言来进行说、读和理解,但对其中一种语言的理解比对另一种更好)”或者“the use of the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可见,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手段和工具,专业知识的获得才是根本。

根据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循序渐进”原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实施,在不同阶段,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不同。第一阶段:简单渗透。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重要原理等用英文讲述,其余绝大部分用中文讲述。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第二阶段:交叉渗透。教师上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述,较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中文解释。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20%-40%。第三阶段:双语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语言由汉语为主转变为以英语为主,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80%左右。

鉴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可以考虑在50学时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计划中先抽出10学时进行专业知识的中文概述,作为后40学时双语教学的铺垫。中、英文的比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应做出调整。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国际贸易实务》是揭示国际商品、服务交换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容忽视。一方面,除了大纲规定的理论教学学时,各学校还应当通过模拟实验教学、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等途径,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倡导学生积极寻找实践机会,比如参与导师课题研究,自发组织模拟谈判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经历。

(三)处理好激励和考核的关系

1、对教师的考核。开展双语教学,不能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还必须通过及时评估来衡量教学质量。双语教学作用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作用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能力的发展、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的提高与促进作用等方面的评价。双语教学效果的指标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完整、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教学效果满意、教学模式新颖等方面的评价。教材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教材的评价,对教材内容是否过多、教材体系是否合理、习题设计是否合理、教材价格是否合理、语言难度是否合理、是否要求改编教材等方面的评价。授课教师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教师授课方式、讲述清晰易懂、发音标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等方面的评价。

2、对学生的考核。学生成绩的判定也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口试、模拟谈判、草拟业务文件、审核与修改信用证、缮制单证等尽可能与实际运用接近的方法进行,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更能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与学的方向,促进课程教学健康发展。

六、结语

要改变我国语言教学不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就必须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必须将双语教学和“育人为本”密切联系起来,严格地说,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而不单单是英语尖子。双语教学所注重的决不仅仅是外语,实际上是将语言习得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发展,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实质。“外语突出,各科领先,综合发展”是双语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双语教学的特色。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而言,双语教学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视,从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原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6).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培养方案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差异性比较

2.1 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 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 具体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①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③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且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习标准。④掌握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⑤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⑥掌握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英语研究的基本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②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③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 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语音、 阅读指导、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 传意学导(英)、 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 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 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 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 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 、 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 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部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 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 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 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 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5 教师复合化

在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英语和商务专业知识“双精通”型教师。针对对这种状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方案,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效果评价

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的专业外语学习与应用能力,因此,不少高校都在尝试不同形式的全英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然而,全英文教学涉及到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调整,不应以牺牲专业知识和时间为代价,成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点缀和陪衬。因此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定位全英文教学、把握教学环节设计、评价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为高校的全英文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实施方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一)基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时间和授课对象选择

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全英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不加选择的要求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接受全英文教学模式,往往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专业知识的吸纳大打折扣。这时可考虑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相对差异性进行班级划分,对具备较强知识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率先进行全英文课程授课,其它班级学生可以采用旁听形式逐步介入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全英文教学的对象可以设定为大三以上的本科学生,这类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公共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英语四级以上的基础,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术语已经通过前面的必修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思考这些知识如何用英语表达,从而解决学生思维方式由汉语到英语的转变。

(二)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的渐进性

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一味强调全覆盖,课程设置应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标,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教学内容和学时的设计,以保障学生英文学习和思维的适应过程。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以选修课为主,正式授课前应更加注重课前辅助材料的学习以及授课过程中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鼓励其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原有知识形成举一反三能力,锻炼其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承担全英文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土和“海归派”教师;二是海外专家及外籍客座教授。但是,海外专家全英文授课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并不适用于全英文教学的全面推广,必须通过校内教师的全程参与和学习提高来有力推动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而华人学者通常具有国内学习的背景,便于结合我国外贸实践及中国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

二、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贸易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选择:

第一部分主要以时间顺序介绍影响国际贸易的典型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报告和互联网资料。

第二部分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重点介绍传统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和新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基础、贸易所得与贸易模式的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贸易成本、产业地理集中效应及生产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四部分结合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详细分析了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等偶发性贸易措施以及上述贸易措施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第五部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重点介绍了欧盟及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将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章节,建议安排方式如下表:

授课章节 授课对象 建议

学时

1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2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3 BASIC CLASSIF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4TRADITIONAL TRADE THEORY: 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本/专科 6

5 NEW TRADE THEORY 本/专科 4

本科 2

7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本科 2

8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本科 2

9 TARIFFS 本/专科 4

10 NON-TARIFF MEASURES 本/专科 8

11 CONTINGENCY TRADE MEASURES 本科 6

12 GATT AND WTO 本/专科 2

13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本/专科 2

总计:本科44学时,专科32学时

三、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国际贸易全英文授课的效果评价主要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书面考核和课堂交流”、“学生综合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侧重从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学习和思维能力的角度判断全英文授课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效果;“专业知识掌握”从国际贸易课程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和国际前沿知识掌握方面考察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书面考核和课堂交流”用于对比分析在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面,学生更愿意采用书面模式还是课堂交流;“学生综合建议”用于了解学生对进一步开展英文授课的意向以及中文进行知识点辅助学习的合理性。

基于多年的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普遍认同全英文授课对于专业英语学习和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而相对书面考核而言,学生更愿意使用英文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直接交流;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先通过中文学习相关知识点,有助于英文授课的学习效果,并希望多开设英文课程进行学习。总的来说,渐进性全英文课程教学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千帆.高校全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运用

1引言

随着中国入世,众多的外国企业将在中国寻求发展的机会,而中国的企业也迎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在这种环境下,商务英语就成了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彼此合作的重要桥梁。

另外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经营资格实行了登记和核准制,这将使更多的企业拥有自。据调查,从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量估计,未来五年内具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8万家,到那时我国将有36万家以上的具有进出口权的公司。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的数目大量的增加,结果必将使得商务英语这个桥梁作用越发重要。

2商务英语概述

2.1商务英语内涵

一般来说,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日usiness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BusinessEnglish。现代商务英语已赋予了它新的概念,不应特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它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作的英语应用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已得到扩展。

2.2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有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构成。它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既有独特的语言共同特征,又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强,多以经贸、金融、公关、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它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综合运用。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归根到底,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

3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1贸易合作的前提

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时代。设想哪一国闭关自守,自我封闭还想经济发展腾飞几乎是万万不可能的了。来自全球各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间合作的机会和项目大大地增多了,这些合作项目的完成,不论性质如何,都一定会牵扯到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商务沟通。鉴于合作当事人(包括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所属国家的不同,不仅需要当事人在合作之前或合作过程中了解合作项目所涉及到的国家的相关经济背景及其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的国际习惯,而且对当事人之间基于合作项目发生的商务关系的规范,还有合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事务,都需要具备相当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的参与。可以说,离开了商务英语知识技能,国际合作简直寸步难行。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2获取贸易信息的手段

商务英语的迅速发展,企业可以在全球的范围内寻找贸易合作伙伴和开展新的业务,许多企业可通过他人介绍得知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后,使用商务英语与他们取得联系。

3.3贸易进行的工具

当寻找到了客户以后,买卖双方在交易磋商阶段通过函电或口头方式进行业务的洽谈.它是整个业务的关键阶段,商务英语在货物的进出口贸易的程序中.在交易磋商与签约环节上至关重要。在国际贸易的操作实务中,贸易各环节所有的交往函电都构成重要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当产生贸易纠纷时,它有可能左右纠纷解决的结果。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利用商务英语不仅可以实现贸易的全球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和信息交流,而且还能节约成本,加快贸易开展的速度。另外.鉴于商务英语在各种信息平台上的使用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提高工作效率。商务英语为贸易双方的沟通交流搭建桥梁、准确而具体地传送双方的各类相关信息;它起着沟通买卖双方的媒介作用并涉及到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有促进、辅助的作用。

3.4提升从事贸易人员形象

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人士,一般文化修养水平较高,适时开展公关活动,以商务英语这种世界语作为通道来加强对外联系和交往,无疑会给当事人增加无穷的魅力。如我国副总理吴仪,原来她担任外经贸部长的时候,她的英语水平给她增添了不少知名度。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有时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世界里全球一体化格局将使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语言正是拉近这个距离的桥梁。

3.5生存的技能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外企里工作。虽然工作性质,工作场地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事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如何在外商经营的企业里占有一席之地。语言差异无疑是这些人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在我们熟知的生活英语、学术英语之外,商务英语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从客观上看商务英语比较直白、要求严谨准确,趣味性不强。但是工作类语言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所有人都需要工作或面临着工作,因此它成为了生存语言和发展语言,对谁都不可或缺。国外把标准化的商务英语作为选择非英语为母语国家员工的标准,成为进入国际化企业的通途。

3.6宣传企业的手段

许多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广告是他们的唯一代表。成功的广告能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广告能在目标市场上为企业的产品实现预期定位,是联系潜在客户的最有效手段。许多企业使用英语广告,向世界传递信息。英语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广告英语用词优美独到,句法洗练而内涵丰富,修辞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4提升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运用的方式

新经济对商务英语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流利一招鲜,走遍天下”已经不再有竞争优势。英国文化委员会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1世纪的英语教育是与一门专业或一门学科共同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要求商务英语毕业生必须在熟悉掌握了英语通用词汇、语法知识与常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扩展语言应用技能、加强语言知识与相关国际贸易知识的结合.熟练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贸易理论、基本的国际贸易法规及相关的商务知识。了解相关的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技巧.基本的理论与实务。

4.1增强商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加强英语口语的基本功训练。学习口语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所以流利、准确、恰当是英语口语中的几个重要要素。平时应千方百计地找机会、时间练习,并持之以恒。

其次,学习并掌握各种商务场合所必须的英语表达,如:会议和报告、电子邮件的收发与撰写、商务联络、与客户会面、商务旅行的准备等。第三,尽量进行原生听力练习,以听促讲。第四.用英语思维考虑问题。纠正中国式英语,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

最后,增加商务词汇且正确的使用方法。

4.2增加商务英语阅读量

商务英语阅读是一种特殊胡阅读.它不仅是基础英语阅读的延伸,更是商务知识胡获取过程。在商务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经贸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一些普通阅读中的核心词意思在商务英语中会发生改变。所以增加商务英语阅读,扩大商务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可以阅读商务周刊、财经杂志、贸易收支报告,以及商务理论书籍。

4.3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

商务英语写作是以英语书面语进行商务沟通以达到各种商务目的的一种表达手段。从建立业务关系开始,经过交易双方的询盘、发盘、还盘、到达成交易,执行合同,以及执行合同过程中的纠纷等,大都需通过书信完成。在国际贸易的操作实务中,贸易各环节所有的交往函电都构成重要的依据。

在21世纪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函电简便、快捷的优势,提高业务量和效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在拟定商务信函时应注意以下特点:

①礼貌(Courtesy)。礼貌是缓和紧张气氛.森得善意尊重的有效手段。所以,尽管竞争激烈,但表现在信函上还是要显得彬彬有礼。

②直接简练(Directnessandconciseness)。由于商人业务繁忙,求实而重效率.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信函收函人关心的是所收函如何影响其业务他应采取哪些行动,所以商函应直接简练,开门见山争取以最少的语言传送最多的信息。商务英语的简练不仅体现在句法的简练.而且体现在用词的直接和简明。

③准确清楚(Precisionandclarity)。商务英语可谓字字千金,必须准确清楚地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谨慎使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因为商务信函通常用来作为确定有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如果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意思不明确,就有可能给公司或企业带来损失。

信函写得好可以协助推销货物和度得顾客的好感,争取新客户,维持老主顾。

4.4掌握国际贸易知识

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相结合的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运用。既然这样,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

商务英语涉及贸易的各个领域,掌握国际贸易专业词汇的用法、内涵,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及其相关法规,才能在表达上做到用词准确、达意。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与良好的英语墓础完美的结合,贸易的开展必将取得成功。

4.5采取务实的态度

商务英语是英语在商务活动过程中的一个桥梁,英语的运用必须服从商务,为商务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开展国际贸易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务实。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遵守贸易规则、法律原则,开展诚信贸易固然重要。但是,随着贸易的快速发展,多元化贸易理念的产生,更加要求采用有效且富有弹性的处理贸易实务和解决贸易问题的方式方法,务实贸易具有这种灵活特性。务实贸易的最大特点是业务活动的处理不仅能够随机应变,而且能够应用好各种策略和战术,对于贸易问题的出现能够通过协商、变通、灵活、高效加以解决,努力寻找共同点,把风险降到最低,最终实现“双烹”。

4.6重视文化差异

现在,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与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在商务英语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

文化差异妨碍了人们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忽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即使商务十英语最优秀,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在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时,必须考虑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的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贸易实务 双语 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在高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的模式

在本世纪初全国高校开始普遍开始尝试双语教学之时,就纷纷开始尝试运用双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期间有成功、有失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们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探索出来几种针对该课程讲授方式的几种模式。

(一)半外语型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汉语讲授。这是初级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适合于学生外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混合型即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英文和汉语交错讲授。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要低一些。

(三)全外语型即直接使用外文(英文)原版教材,教师用外文(英文)讲授,学生以外文(英文)接受所学知识。这是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要求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学生在普及教育阶段,外语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这直接造成我国高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多不能贯彻全外语型教学模式,而多停留在半外语型和混合型教学模式上。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的困难

按照许多学校规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材的选用标准为原版英文教材,也有相对宽松些的要求,使用中英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就全英教材来讲,目前国内可使用的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从外国引进的原版全英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不相匹配,故很难采用。一个是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所编著的全英的贸易实务教材,如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对外经贸大学周瑞琪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但是由于我们高校学生普遍英语程度及专业英语水平所限,纯英文版的外贸书学生学习起来不易全部吸收。需要一些汉语的外贸书籍做参考才好。但是从学生经济状况而言很少有学生为了学习一门课程愿意购买两个教材的。这就需要中英文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但是或于客观条件所限,就笔者进行实务双语教学中所见,很多教材的内容还需要充实,编排也还需要完善。

(二)学生学习的困难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热情上一般要高于其他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纵然有这份对英语的热情,也难以抵挡他们在学习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上的畏惧感。直接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自身水平所限。全英课件看不懂,全英讲授听不懂,全英教材看不懂,这样的现象在贸易实务的双语课程上是很普遍的事情。2、英文专业术语多。国际贸易实务中很多专业性的术语,用汉语讲学生能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已经不错,莫说是再转换成英语的术语了。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譬如,is0、icc、d/p at sight、hereof,thereto、customs fees and duties等等。3、对于双语课程考试的形式的担忧。笔者平时上课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老师我们这们课究竟怎样考试?是不是都是英语啊。如果双语教学给学生的感觉特别难得话,学生对考试也是充满着畏惧。

(三)教师教授的困难

国际贸易实务本身是专业课,但要开为双语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的外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教师迫于学校要求或其他原因,在自身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去开双语课自然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自身外语水平较好的教师教双语课程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怎么让学生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双语,又能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全英授课,学生听不懂会抱怨,全汉授课,名不副实。一半英语一般汉语,那一部分应该用哪种语言,也要仔细考虑。教师所要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学校对于双语课程的规定,一般学校对双语课程都有较为严格的认定,并且也有严格的教学效果的评定,譬如,教学中英语必须达到50%以上等等。教师面临着是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中规定的英语比例让课还是先放下英语问题先解决学生专业知识掌握问题的两难境地。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虽然在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应看到双语是个大趋势,如能灵活处理,克服其中的问题,我们依然能够探索出一条教学效果较好的途径来。

(一)鼓励贸易实务双语教程的编纂

鉴于前文所提到的困难,我们应该大力鼓励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全面的教师编写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国外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国际经济法教材、国际商务教材等相关材料,以及我们国内一些权威的汉语版国际贸易方面的教材,去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对照教材,逐步建立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体系对于一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学校甚至可以组成双语教材编写督导小组,以起到督导优化所编教材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二)灵活多样得组织课堂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教授对象不同,所应采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作为双语教师,我们要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接受能力,以此为基础再决定究竟怎样来实施双语。譬如,在我国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普遍要高于一般二本院校,这时我们在课件的处理上,就可以大面积使用英语,只对一些术语或较难得词汇予以标注。但是在二本院校,或学生英文读写能力较有限的学校,我们可以使用英文课件,辅之以汉语课件的方式,课堂讲授也要注意对于重点、难点不妨就用汉语来讲,对于比较容易得地方用英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尝试使用此法,实践证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积极探索双语实验教学

目前许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引入实验软件,进行软件模拟,这其中有北京用友公司的国际贸易模拟流程软件等。这些软件本身的流程中,大量的单据都是英语的。如果教师能够善用这些单据,并在模拟流程中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的交流,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有案例讨论,模拟商务谈判等环节鼓励学生用英语来学习。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国际贸易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具有国际性,其教学目标具有外向性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的涉外性和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决定了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不仅是贸易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国际性、复合型经济人才的需要。具体而言,在实践中,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存在三种模式。

1、简单渗透型(半英语型)。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以中文授课为主, 用英语讲授一些国际贸易术语,并穿插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学生的考试采用中文形式。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适合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容易形成系统的以中文为媒介的知识体系,而英文掌握的只是零散的一些专业词汇。双语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专业文献的使用上、专业实务具体操作上能够做到双语自由转换。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比重十分不平衡,教学过程中英文信息量不足,所培养的学生就其专业的英文知识而言十分有限,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标要求。这显然是简单渗透型的双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2、过渡型(混合型)。在双语教学中以英语为主,采用英语板书和原版教材,在英语授课的同时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语出题,但用中文回答。这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穿插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双语的比重趋向均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上种模式相比,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对教师和学生要求相对提高了,特别是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文水平,否则很难感知英文教材,更难听懂英文讲授。

3、浸入型(全英语型)。在双语教学中基本上使用英语,采用原版专业教材,课堂板书用英文,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文出题, 学生答题一般用英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制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但是受教材、教师和学生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1、缺少合适的英文教材。对于双语教材的选择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二是国内某些知名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三是高校内部使用的任课教师自编的教材。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缺少原版教材,市面上流行的原版international business与我们的国际贸易实务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对于第二种情况,可选教材也不是很多见,主要有《对外贸易实务英语读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葛霖主编)、《外贸英语实务》(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曹菱主编)、《国际贸易实务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刘法公主编)、《国际贸易实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帅建林主编)、《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易露霞、陈原主编)等。这些教程有从商务英语角度写的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也有综合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WTO知识和贸易实务知识编写的。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教程专业性不强,内容较浅显,语言上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偏差。第三种情况较少见。

2、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制约了案例教学内容的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熟练掌握讲授课程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实务课往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除了要把基础知识介绍清楚外, 必须去搜集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 去丰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常感觉到学生存在词汇量的限制,尤其在结合专业知识用英语表述观点时显得力不从心,英语课堂讨论常常冷场,或者学生干脆转而用中文对答。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英语使用严重不平衡。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的教授中,往往是理论课的学习中大量采用英语,但忽略了实验课中英语的重要性和作用。实验课的教学和理论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国际贸易实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应该在实践中提高使用。

三、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1、以引进教材为辅,结合学科发展变化编写教材。尽管在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无论是在专业水平上还是在外语语言水平上都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语境环境,但由于国外在学科设置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异,还无法找到一个完全适合本科生教学的原版教材。此外,国外教材为更好地适合国内学生外语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应该本土化。应大力鼓励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全面的教师编写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国外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国际经济法教材、国际商务教材等相关材料,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教材,逐步建立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体系。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内容更新变化快、发展迅速,教材应提供学生查找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如世界贸易组织(省略)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学而不是学英语”的实践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教师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要求学校拥有一批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开展双语教学。除了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热爱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送出国门深造外,应充分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中外教师相结合、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校内师资培训及扩大对外招聘相结合等多种渠道整合教师资源。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外教,采用中外籍教师共同备课、互相配合教学的教学方式,既能保证学生既学到地道的英文,又能充分地理解学科内容。

3、多种形式丰富双语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双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辩论会、模拟试验、角色扮演等形式活泼的活动。例如,在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中让学生扮演进出口方的角色,用英文模拟进出口谈判;还可以让学生扮演银行处理信用证的有关事项,让学生扮演船运、海关、保险公司等处理托运、报关、投保事项。这种方式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 比较适合高校。对于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撰写专题论文,甚至是实地课题调研、个案分析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强化与提高。

4、从语言学角度揭示国际贸易英语词汇的特征。例如根据国际贸易主体对称性记忆单词,行为动作出发的构词方式通常是“verb+er/or”,而行为动作接受方通常由“verb+ee”的方式构成。例如:drawer(开票人)drawee(受票人);employer(雇主) employee(雇员);endorser(转让人)endorsee(受让人)等。

5、提高实验课中英语教学的比重。实验课中英语的使用主要是培养全英语的实验环境和用英语撰写实验报告。可以采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布置试验任务、安排实验内容和步骤;全部采用英文产品广告, 进行书信往来和贸易磋商;建议学生采用英文来提问和回复问题;要求学生用英文来书写实验报告,教师采用英语来书写评语。

要使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除了上述措施,还需要相关学校和院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对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规范双语教学的相关评价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参考文献】

[1] 刘亚丛、石景峰: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

国际贸易英语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或买卖的作业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步外性和实践性。根据高职院校的的特点,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的步骤,及实施双语教学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涉外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既精通外经贸理论知识,掌握外经贸技能,又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在涉外类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而在一些高职院校大部分的课程设置上仍旧沿袭着专业课与外语课相脱节的老路子。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或买卖的作业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为了贯彻高只院校“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办学理念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对精通外经贸理论知识,掌握外经贸技能,又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的人才的需求也将日趋旺盛。同时,通过与毕业生所在实习或工作单位广泛、深入的接触,了解到大多数外贸企业需要的是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又能熟练地应用经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院提出了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培养能用外语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二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又具有外语特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专业课与外语课相脱节的现象,即商贸类专业在专业课的讲授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汉语教学,采用英语教学一般仅局限于公共基础英语课,使得商贸类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不具备运用英语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或者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不具备基本的商务专业知识。这种课程设置与我院提出的培养创新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办学理念是相冲突的,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符合课程所处地位和自身特点的需要

首先,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商贸类许多专业例如市场营销、国际物流、报关、日语等涉外性较强的专业也把国际贸易实务定义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某一个专业,而是以某个专业为起点向全院所有专业辐射。选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切人点,有利于双语教学向商贸类其他专业进而向全院所有专业全面展开。

其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涉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国际货物贸易进出口业务知识,如国际贸易合同条款、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贸易方式、外贸业务恰谈、货物的国际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货款的结算、对外贸易纠纷的处理等多项国际经济活动,涉外性很强。其中所涉及的合同条款、信用证结算、单据、函电等知识都是英文的。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在英语环境下进行读、写、做的训练,这就决定了该课程不可能在纯中文的环境下讲授,否则无法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学生所盼。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而“听”、“说”能力弱;“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普遍;考试做题能力强,而表达交流能力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同样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期盼有良好的英语环境来真正“用”英语。笔者曾经对任教的08级国际商务专业的60位学生作了一次匿名形式的问卷调查,在问及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态度时,有48位学生表示赞同,有12位学生表示居中的态度,而没有一位学生表示反对。从而证明采用双语教学真正地满足学生的期盼。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步骤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等公共英语课教学,语言只是工具,不是目标。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外贸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应该从外贸各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翻译概念、知识。

(二)选择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西方国家学术界与教育界把双语教学方法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沉浸式(immersion),指完全使用外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保持式(main-ten-ante),指一些学科使用母语教学,另一些学科使用外语教学;过渡式(transitional),指在开始阶段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教学,之后逐步过渡到全部使用外语教学;双重式(two-way),指同时使用母语与外语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教学语言并。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外语水平来看,采用“双重式”比较符合高职师生的现状。同时采用两种教学语言,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两种语言的比例。例如“贸易术语”这一节,由于概念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宜增加中文的比例。“合同磋商、信用证”等章节,在实际业务中就以英文的形式出现的,则可以完全以英文的方式来讲授。鉴于双语教学的复杂性和课程本身的实践性,仅凭教师讲授是不够的,在课堂上应提供让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如在“合同磋商”这一章节,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就必须要求学生亲自撰写对外磋商的英文信函。对于知识点.教师可用英文加中文来进行讲授,对于习题的选择,同样也可以采用英文加中文的方式,由刘文广先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所附的习题,有词汇、句子翻译题,计算题、操作题等,就是根据英文和中文来进行编写的,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学生使用。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除了采用多媒体课件、引进英文原声的经贸方面的视听材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外,还可以采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和单证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国际货物合同中的卖方和买方米完成一笔国际买卖业务和完成全套外贸单据的制作。学生在自己动手模拟操作的环境下可以很快速的掌握所教授的课堂知识。在课时的安排上,如果要保证总课时不变,可以通过减少部分的理论课时来增加学生的模拟训练部分。或者可以在学期期末以专周的方式来进行模拟训练。通过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双语教学的难度。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进行双语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能进行双语教学的合格师资。首先,要求师资队伍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师资团队要熟悉所在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基本做法和程序,使课堂讲授的知识与企业中的做法保持一致。其次,要求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英语基础,特别是英语的口语表达,具备运用英语深人浅出地解释和阐述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的能力。但现实的情况是能达到要求的教师不多,专业课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因此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外语系的教师虽然英语表达能力较强但是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都有待加强,也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双语教师,在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且外语能力较为突出的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并进行重点培养。支持、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注重经验的横向交流,为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双语研讨会创造机会,提供经费保障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选派教师骨干、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脱产学习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采取特殊待遇和倾斜性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教师和引进优秀师资,学校在工作量计算上,对双语教学教师的付出应给予认可和补偿;在政策上应对于采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采取鼓励措施。如双倍课酬、减少基本工作量、在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上采取政策的倾斜,以鼓励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优秀师资的引进。

(二)学生的畏难情绪及英语水平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实将是阻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最大的障碍,学生能否在双语的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及成为能否将双语教学继续实施下去的关键性因素。笔者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方式表示欢迎,而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则表现出了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针对这个问题,除了采用两种教学语言之外,一方面应在公共外语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课考虑在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之前开设一些专业英语知识类的课程,比如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

(三)双语教材的选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