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

急救医生论文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疗急救系统;交通伤害;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c)-134-02

岳麓区新医疗急救系统实施一年多来,对交通伤害事故临床急救评估对比尚未研究,本研究调查的的医疗急救系统在应对交通伤害中的临床急救评估就是利用调查对象的急诊记录进行急救医疗资源整合,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一些临床急救评估指标,以此来论述岳麓区医疗急救体系形式2008年改进后影响交通伤害事故中急救反应时间、生存情况和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的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岳麓区新医疗急救体系的交通伤害患者675例,根据新医疗急救体系建立前与实施后将其分为对照组(325例)和观察组(350例)。

1.2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护工作人员作为调查人员,经培训后根据“急诊伤害监测登记表”的内容,利用相关利用病历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调查我院的医院急救系统实施前后急诊体制、急诊设备、急诊人力的变化。

1.3 医疗急救系统内容

医疗急救体系是一个网状系统,医学救援是社会公共救援系统的子系统,其组成系统是各个层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医疗急救系统整合后其特点为:实行统一组织指挥,统一调配资源,统一救援;建立医学救援科学研究、专业化的培训;院前医学急救、院内医学急救;树立“大救援,大急救”的现代救援医学理念;践行“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的现代应急救援模式,从而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素质而提高医疗急救服务质量。

1.3 满意度调查

采用统一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走访、寄信或电话调查上述患者或者家属,采用一对一询问的方式,当场填写调查表。

1.4 统计学方法

由调查人员将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然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急救反应时间定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生存情况与满意度采用百分比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岳麓区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中心对院前急救人员实行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我院对院前急诊科作了流程的再造。2008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36.58±15.21) min,2009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19.82±8.10) min,大大短于2008年的急救反应时间(P

2.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对照组病死率为12.5%,观察组病死率为3.3%,对照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7%,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完善医疗急救系统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和专科治疗[1-3]。我院是一家处于岳麓区的市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三级医院,担负着市区的日常急救工作,系岳麓区急救中心重要的急救分站。由于经常参与市突发事件的处理,常导致瞬间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的相对不足。我院于2008年10月采用多种方式,对本单位急救专科技术人员和专科设备实施优化组合,以达到发挥专科技术优势、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目的[4]。同时对急诊科功能进行改造,即把以“急诊内科”为主的功能改变为“急诊内外科”共同发展的功能[5];加强急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提高素质,灵活调配人员[6]。本文结果显示,在交通伤害救援中,2008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36.58±15.21) min,2009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19.82±8.10) min,大大短于2008年的急救反应时间(P

总之,我院医疗急救系统在应对交通伤害中的临床急救评估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急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正国.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18.

[2]李宗浩.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立及其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J].中华医学杂志,2010,85(22):151-152.

[3]秦银河.关于建立我国灾难医疗系统的设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15(5):25-26.

[4]沈伟锋.试论建立区域性立体应急救援网络体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54-55.

[5]潘旭临.重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J].当代医学,2003,8(5):16-18.

[6]庆义,钱永宇.关于急诊医学概念与模式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 25(12):918.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5]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2.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项目(2010QNA004)

通信作者:杨悦,Email: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培训没有统一的培训教材与培训方法,缺乏标准化与规范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发展[1-2]。但院前急救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急救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笔者单位为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挂靠单位,作为急救中心的上级管理单位,从2008年开始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合作,编写适合中国院前急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教材,共同委派优秀急诊医生组成师资力量,设计适宜教学方法,每年定期举办中美联合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班,对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进行分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比观察该培训课程与传统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差异来评估该课程的优缺点,探讨院前急救培训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群分标准化培训组与传统培训组两组。标准化培训组选取2010年度参加中美联合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课程的所有学员共113名,学员来自浙江省各县市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传统培训组选取同期在其他地市急救中心举办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学员共85名,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培训师资 担任标准化培训组的老师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的医生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的医生按2∶1比例共同组成,其中美方4位,中方2位。传统培训组的师资由当地急救中心医生组成,共6位。每位培训老师均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培训前均接受过系统的急救教学培训。

1.2.2 课程内容 两组课程培训内容相同,分别包括:(1)急救现场与患者的评估;(2)创伤患者现场救治;(3)患者的搬抬与转运;(4)心肺复苏;(5)气道管理;(6)内科急症处理;(7)环境因素急症处理;(8)过敏急救。

1.2.3 教材与用具 标准化培训组的培训教材采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为该培训班专门设计编写的《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教材》,教材特点突出急救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并包含为各项急救操作如气道管理、出血性休克处理、自动体外除颤、长骨固定等设计的评分表以供教学及考核使用。传统培训组教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沈洪主编的本科教材《急诊医学》。两组培训用具相同,包括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除颤仪、夹板、脊柱板、担架、止血带等。

1.2.4 培训时间 两组培训时间相同,理论与操作教学共48学时,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为1∶2。

1.2.5 培训方法 标准化培训组培训方法包括理论教学、教学视频播放、模拟情景教学、典型急救案例现场演练及理论与操作的考核。中方医生全程翻译美方老师教学。传统培训组的培训方法除模拟情景教学之外其他方法同标准化培训组。

1.2.6 评估方法 两组学员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即刻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共同选用《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考核试卷》,试卷全部由单项和多项客观题组成,满分100分。操作考核由考生随机抽取一道题进行,考核项目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相同。考核结束后对标准化培训组学员进行有关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Levene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与组间的差异。对各项考核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两组组间因素、培训前后时间因素对各项培训效果的影响,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

比较

标准化培训组和传统培训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得分的比较(n=85,x±s)

表2 标准化培训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

得分的比较(n=113,x±s)

2.2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

差值的比较

两组学员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项目培训前后考核得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

得分差值的比较(x±s)

2.3 两组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单因素方差

分析

综合组间及培训前后时间因素,两组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三个项目的培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检验结果一致,见表4。表4 两组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4 标准化培训组学员对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回收合格107份(合格率为94.7%),其中认为该课程为有效培训课程者占95.6%;认为课程中标准化规范化的急救流程培训效果较好者占99.2%;认为以外教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者占92.3%;认为自己适应外教教学者占92.5%;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太简单者占20.1%;认为语言交流障碍影响教学效果者占15.5%。

3 讨论

院前急救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如何加强对院前急救医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显示标准化培训课程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气管插管”三个项目方面较传统培训课程效果更佳。分析最主要原因为该课程以急救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核心,重点突出急救流程的培训。同时,模拟情景教学方法[4-5]根据急救标准与急救流程将急救技术逐项分解,容易掌握与记忆,有效弥补了中国院前急救培训的弱点。专门编写的培训教材突出实用性、适应性强。另外,外教上课方式幽默风趣,易于调动课堂气氛,学员参与率高。但笔者也注意到两组在“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培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心肺复苏及内科急症等培训在中国培训较普及,且按照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培训,国内与国外培训方法差异不大[6]。从学员对标准化培训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员认为该培训课程标准规范,急救流程简明合理,外教教学生动易懂,师生互动强,有助于记忆,为一有效培训课程。但笔者也注意到在培训过程中,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为培训难点,现场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翻译准确率有待提高,15.5%的学员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专业翻译人员对医学专业词汇了解不深亦不能胜任工作,因此从急诊医学专业医务人员中挑选翻译人员,不同章节的理论与操作翻译分别由专人负责,反复训练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具有可行性。

另外,笔者也注意到有20.1%学员认为该培训课程内容太简单,分析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大多数为医学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至少接受过3~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医学基础较美国院前急救人员“paramedic”要扎实,课程中参考美国标准设置的某些章节对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可能太简单[7-8]。因此需要结合国内特点优化培训课程,使课程难易程度适中。但应该指出,本标准化培训课程更注重以急救流程的规范化来提高急救的质量与效率,而非单纯的急救技术培训。目前中国较普遍存在院前急救医生急救技术与理论基础较好,但急救流程不标准不规范,从而降低了急救成功率[9]。调查提示99.2%学员认为课程中有关急救流程的培训效果较好,说明以急救流程规范化为培训重点适合我国院前急救医生的知识框架特点。

从标准化培训课程的运行情况来看,该课程编排科学,培训教材简明实用,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例合理,培训方法多元化等优点确保培训效果。其中,视频教学与情景教学方法在培训中收到良好效果。所有培训课前均播放一段教学视频,使学员更容易掌握知识并有助于操作训练。国内已有报道视频教学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良好效果[10]。模拟情景教学使学员学习热情高涨,接受程度高,师生互动性强,培训效果突出,在学员中反响很好。另外,该课程除每期4位美国医生的来回交通费及住宿费外,其他成本代价与传统培训课程相当,且使用通用的培训器材。通过计算已举办的5期培训班经费核算情况看,收支基本持平。同时,以外教为主的培训,对急救医生吸引力大,每期招生人数多,并有较多全国其他省市急救医务人员的参加,不仅有助于培训课程的全面推广,而且能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综上所述,标准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以急救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培训重点,以不同急救场景的情景教学与视频教学为关键手段,配合实用性教材与中美急救医生教学,能明显提高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效果较传统培训课程更好。大部分学员能适应该培训课程,认为这是一项有效的培训课程,值得在中国进行推广。但也存在课程内容较简单、师生语言交流障碍及内科急症与心肺复苏等方面培训效果与传统课程无显著差异等问题,课题组将根据上述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572.

[2]李自力, 郭豫学, 王世文,等. 我国120急救调度人员现状及规范化培训[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9):1001-1002.

[3] Arreola-Risa C, Mock C, Herrera-Escamilla AJ,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d benefit of alternatives to improve training for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in Mexico[J]. Prehosp Disaster Med, 2004,19(4):318-325.

[4] 蒲晓煜,席淑华.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8A):5-8.

[5] Saravia G, Judice R. Train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National EMS Academy offers a variety of simulation scenarios[J].JEMS,2010,35(9):S18-19.

[6] 余丽敏,糜庆,郭荣峰,等. 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98-600.

[7] Cason D, Robinson K. EMS education agenda: changes that will affect you[J]. JEMS, 2011,36(9):66-71.

[8] Cooper S. Contemporary UK paramedic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How do we train? How should we educate? [J]. Emerg Med J,2005,22 (5) :375-379.

[9] Kaspruk LI. The training of paramedical personnel of primary medical sanitary care system in Orenburgskaya oblast[J].Probl Sotsialnoi Gig Zdravookhranenniiai Istor Med,2010,6:31-34.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实践,院前急救培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8-01

为了进一步明确院前急救工作培训的重要性,笔者对临床实践中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的运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希望对医院组织相关工作和医务人员意识到院前急救工作培训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工作的92名医务人员,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相等,分别为46人,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龄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具有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观察组:操作技能包括气管插管、骨折固定、心肺复苏、搬运手法、包扎止血等。根据相关实际情况,课程总共为48课时。通过统计近5年的株洲市中心医院120急救车接收的患者的疾病种类(常见病种类)进行分析。旨在对相关疾病高峰期时派遣对应的专科医师到120急救中心轮转,并提前针对性安排对护士及医师进行相关疾病急救技能的培训。比如,在近五年数据显示第2月份内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派遣心内科医生到120急救中心轮转,并可在第一季度期间安排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要求观察组的医务人员参加完所有培训课程之后再参加急救中心的急救工作。对照组患者则不作任何处理,他们可以正常参加急救工作。半年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参加急救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共参加急救工作251次,而观察组患者共参加急救工作248次。

1.3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及测试结果评价

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采用平均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三个指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这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分别是1、2、3、4、5,每例急救工作由30名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最后对他们的评分进行平均,作为这例急救工作的得分,最后对两组医务人员的总得分进行统计,并进行平均处理,得分高的则说明患者满意度高。而理论基础知识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满分一百分,六十分为及格、八十分为良好、九十分以上为优秀,最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进行统计;操作技能的评价则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由医院富有经验的教授进行评价,五名教授对医务人员进行打分,每名教授满分为20分,最后医务人员得分超过六十的为及格,得分超过八十的为良好、得分唱过九十的为优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记录的数据用EXCELL软件进行详细处理,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平均值)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工作质量的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医务人员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测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理论基础知识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技能平均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的情况见表2。

3.讨论

急诊中心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院前急救更是关系着急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中面临意外伤害的几率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近年来逐步迈入老年化社会之后,急诊人数更是在短时间内剧增,给医院急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抢救质量,对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进行一定的课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致力于此,对相关培训工作对急救工作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最终认为,临床实践中标准化和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对急救工作有质的提高。因此,应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艳. 标准化与规范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1:115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院前急救;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6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57-02

院前急救工作是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因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受伤的人员生命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障作用[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院前接诊外伤患者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院前急救过程中风险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为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2],现将本院5年来院前急救工作存在的急救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风险

1.1 出诊不及时

由于个别医护人员及司机急救意识不强,时间观念淡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诊,延迟抢救时间,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1.2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

接听呼救电话的医护人员未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详细地点,导致专科医生错派,救护车转路或空跑,延误患者的抢救时间。

1.3 抢救物品准备不齐全

由于急救物品准备不足,护理人员出诊前又未详细检查,导致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因急救物品缺少,无法及时给予更合理、更科学救治,延误抢救最佳时机。

1.4 急救技术不佳或动作缓慢

部分医护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急救技术不熟练、专业知识不全面、抢救流程不熟悉、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遇到特殊患者急救时,延误抢救时机。

1.5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不足

由于个别医护人员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导致诊断、用药及急救护理处理不当,影响患者的救治。

1.6 途中观察病情不仔细

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未随时观察患者病情,以至有的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未得到及时处理,延误治疗。

1.7 医患沟通不到位

在转运前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一旦病情加重或出现意外,如窒息、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引发医疗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增强急救意识,强调时间观念

要求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必须24 h在值班室待命,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出诊。一般要求接到救护指令,救护车应在3 min内开出医院,在城区10 km以内,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正常时间为10~15 min[3]。

2.2 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

急救药品要求固定品种和基数,使用后及时补充,并注意药品的有效日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班班交接并有专人负责。毒麻药品加锁保存,严格遵循使用程序。对医疗器械,特别是贵重、精密仪器,使用前组织培训,熟练掌握其性能、操作程序,并正确操作使用。指定专人负责,认真交接,做好清洁、消毒、保养和维修,时刻处于良好状态。无菌物品,注明消毒日期,确保清洁与干燥,超过1周时间应重新消毒灭菌。抽真空保存的物品,正常保存3~6个月[4]。

2.3 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

教育培养急救医护人员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切从患者出发,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视患者如亲人,做到勤检查、详询问、多关心,努力满足患者需求,尽早解除患者的痛苦。医生要做出快速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护理人员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应遵守口头医嘱制度及“三查七对”制度,同时按照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对患者进行施救。

2.4 强化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

教育医护人员要把医护质量和医护安全作为生命线,促进医护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医护质量“高压”态势,做到警钟长鸣。强化医护文书书写质量,及时、准确、规范完成医护文书,尤其是院前急救记录质量,一定要做到内容详实、时间准确、字迹清晰,与患者家属沟通到位并记录在案,与院内抢救医师交接清楚并签字,从而有效的防范医疗纠纷。要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规范工作行为,不发生工作差错,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杜绝等级医疗事故的发生。

2.5 严把医护人员准入关

急诊科室医务人员本院一般选用具有5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的住院或全科医生和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优秀护士,并经专门的、系统的培训,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熟练、政治素质过硬、心理素质良好、身体健康、服务态度优秀的医护人员组成。

2.6 认真接听急救电话

要求接听急救电话时问清患者病情、性别、年龄、接诊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免延误时间,错过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而引起医患纠纷。

2.7 对患者及时恰当的现场处置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前的处置是降低风险的首要因素,转运前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并彻底清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对于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者应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通道通畅,出血部位给予有效的包扎或压迫止血,失血性休克患者充分扩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颅内高压患者足量使用脱水剂,骨折部位妥善固定等。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确保转运途中患者的安全。

2.8 确保患者转运途中的护理到位

(1)保证氧气供应: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均需要有持续的氧气供应,因此对于一般缺氧患者转运中可用氧气袋,使用时轻轻挤压氧气袋,以保证供应一定的氧气流量;如患者系严重缺氧、病情危重特别是合并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给氧。(2)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因此,转运途中护士应加强患者病情观察,时刻做好应急救治工作;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如昏迷患者取仰卧位,头侧向一边或侧卧位,防止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作好记录。(3)确保各种管道通畅,如输液管道、气管插管等。护士要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脱落、扭曲打折等情况的发生。

2.9 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

首先加强热爱医疗护理工作教育,培养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做到不怕困难,努力进取,不断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平时注意抓好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急诊医学、护理学等有关知识;除平时加强学习外,还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或参加上级业务培训,鼓励大家在职学历教育;把学到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本院急救水平和能力,较好的适应现代急救工作的需要。

3 小结

院前急救风险高、责任大,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急救环境的不稳定等特征,导致院前急救现场、转运途中存在风险。应增强急救意识,强调时间观念,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及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教育,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应对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快速、安全地将患者送至医院,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显荣,马岳峰,蔡文伟,等. 浙江省院前急救现状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108-1109.

[2]叶静.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J]. 护理与康复,2010,9(12):1029.

[3]王庸晋. 急救护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休克 急救护理管理

多发性骨折时急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具有创伤多样性、失血量较大的特点,同时多发骨折常伴随休克,会引起器官生理功能紊乱[1]。为此本文将探究60例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的病房急救护理,制定病房急救管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收治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7~62岁,平均45.3±2.3岁。引起骨折因素包括车祸伤22例,坠落伤15例,挤压伤17例,砸伤胫腓骨骨折21例,其他部位骨折25例。60例患者骨折93处,合并血管损伤17例,神经损伤20例,胸部损伤6例,神经损伤8例,腹部损伤7例,肾衰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对所有患者建立输液通道,固定骨折处,氧气支持。护理后痊愈55例,良好5例,治愈率为100%。

护理管理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将急救车备有的药品标名,检查急救药品的储备量,按类比顺序排列好,掌握各种药品的用途、疗效、应用剂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并熟练使用急救器材,强化护理人员操作能力,掌握仪器性能,掌握操作步骤[2]。

急救人员管理:合理配置急救人员,白天工作日配置3名护理人员,1名监测患者体征,记录医嘱;1名负责执行护理工作;1名负责取药、取血,协调医护工作。夜间护理工作配置1名护理人员,负责监测患者体征,记录医嘱,行护理工作及负责取药、取血等后勤工作。

患者家属管理:由于患者突发病危,且处于休克状态,家属会因此过度担心,会恐惧失去亲人,而痛苦不已,分散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注意力,或埋怨医护人员抢救不及时,而大吵大闹,做出危及医护人员的肢体动作,干扰正常抢救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排1名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劝道,疏散人员。

抢救操作管理:护理人员应迅速完成医生要求取出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并与医生核实后方可使用。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常用简短的语言,透漏出较多的信息量,为此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经验,根据患者具体生命体征结合医生指令,完成护理任务。如医生告知补液,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肘正中静脉和颈外静脉,对破损部位不能进行静脉输液,也不可在骨折伤肢给予远端输液。在急救车中准备治疗盘,内置注射器、医用液体等无菌物品,及液体袋、记录本、记录笔等物品[3]。

急救护理文书管理:抢救中,由于情况较为危及,为此常常忽略记录护理工作程序,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此应专设一个护理人员,专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护人员的处理操作过程、给药、给药时间、给药后病情变化,同时记录给药剂量,抢救后电脑记录在册,以备用,防止记录后记录本丢失。

急救人员与患者心理管理:浅度昏迷的患者会有一段时间意识清醒,会对自己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护理人员应以肯定的语言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抢救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言内容,不可谈论与急救无关的话题,护理人员应感患者之所痛,亲患者之所难,维护患者的心理向阳光心理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医护人员常处于抢救的第一线上,常感受到生命与死亡的紧张感,为此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之后,要培养医护人员的情趣,舒展情怀,预防因过度紧张而影响工作,同时培养医护人员沉着、稳重、冷静的心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讨 论

科学管理,提高急救水准:临床病房急救护理管理,应体现出一种急迫感,急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简短指令,护理人员应迅速明白医生的意识,给予准确的护理措施。同时为了保障急救工作质量和急救临床效果,应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定工作责任,加强工作科学性,争取抢救时间[4]。

急救理论、训练、考核的重要性:为保障护理效果,应加强急救理论、训练、考核,注重平时护理知识的学习,采用模拟训练增强护理人员的实践护理能力,同时给予护理考核,检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实际能力。通过急救理论、训练、考核,为真正抢救工作打好基础。

加强心理素质: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提高急救心理适应能力,保障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萍.1例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12(4):205.

2 徐爱香,陈哲,李竹,等.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急诊室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15(16):361.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急诊急救;建设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603-01

急诊急救医学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渐渐形成的临床医学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的跨专业的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专业,涉及多种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是一门由多专业综合的科学,用于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创伤和急性病变,需要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疾病和灾伤,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急救医学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的急救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是:心、肺和脑的复苏以及因循环功能所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还包括多器官功能的衰竭和急性中毒等等。此外,急救医学还需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和通讯等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所急救医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院前处理(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和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三个部分,急救设备也是急诊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对急诊和急救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也随之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健康,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临床医学发展是分不开的。在1979年,急诊急救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急诊急救工作是否做到了及时和妥善对伤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恢复都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急诊急救工作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的标志。

1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概说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急诊急救医学事业发展历经的阶段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期,第二个阶段为八十年代至今。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范围广泛、医护人员素质提高快、急救医学发展速度快,理论研究也基本适应了我国的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所需,在硬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县以上的医院,急诊急救已经配备了专用的呼救电话、人员、车辆,具备监护功能,在软件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成效,相关的医护人员对急诊急救足够的重视,使得急诊急救医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的特点有这样几方面。

(1)专业急诊急救机构由医疗卫生部门向多功能的救护机构扩展和渗透,初步具备了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的开展对病患的脱险救治工作,具备了医学监护下的能够很好的运输病人的能力。比如装备现代化的救护车、救护飞机、医疗救护舰船和直升机等运输交通工具。

(2)专业急诊急救机构由单一的城市和地区向着若干组织联合逐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城市和地区的专业急诊急救网络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这样就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交往所造成的频繁的特点和需求。

(3)为了旅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这也为国际紧急救援机构的发展和建立创造了条件,有了跨州跨洋远距离的急救运输,也包括参加紧急救援的商业性的组织,以我国的卫生部的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为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4)在比较全面的对现代急诊急救医学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进行评估,这样可以给予有力的支持,有利于急救资源的发展,也加强了社会民众的急救活动和急救意识。

(5)随着灾难事故的增加也是的灾难救援医学在急救医学方面起了很大的扩充,形成了院外救援医学的发展。

(6)现代医学在学术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主要由院外急救主要包括有医学监护运输和灾难医学,院内危重急诊急救监护医学等学科逐渐形成了现代急诊急救医学体系和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对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我国急诊急救工作的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医院的急诊急救大多是建立在急诊室的基础之上的,在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医院分级管理对急诊科和急救中心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县以上的医院基本都有急诊科,在大中型城市还建立了急救中心。总的来看,我国的急诊急救模式主要有这样几种:独立模式,比如北京的急救中心也称作是北京模式;行政模式,也就在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急救通讯指挥中心,比如广州的急救中心也被称作是广州模式;院前模式,也就是以院前急救作为重要任务的急救中心,这种急救中心没有床位,比如在天津、南京和上海等也被称为是上海模式;依托模式,是以大中城市的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作为依托,建立急救中心。比如在青岛、郑州、重庆和海口等建立的也被称作是重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具备有强大的急救医疗后续力量,也充分的发挥了院内、院前和ICU等比较完整的急救医疗功能,这也是我国目前发展比较好的重要模式;指定模式,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一所当地的医院为急救中心,这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和县级和区域医院比较常见;自由模式,是由各级各类的系统医院自发组织和建立的急救中心。

3急诊急救医学的未来发展研究

(1)逐步形成以城市和地区为依托的立体交叉城市交融的急诊急救网络和体系,这会缩短急救的反应时间,对抢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逐步发展功能完备的医疗急诊急救交通。

(2)努力加强和完善急诊急救的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要在医学教育中专门开展急诊急救的相关课程,强化专业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专门成立急救医学研究中心,以更好的研究现代城市的急诊急救体制、加强网络运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方向等,要争取在短时间内研究危机生命的重病急危的院外救治工作。

(3)在城市建立急救中心时要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和论证,急救中心站是城市和地区急救工作的关键,它与社区内的急救网点构成了网络,对居民的日常院外急诊和急救以及灾难事故的救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专业的急救机构和城市、消防、公安、交通等要进行密切的配合,紧急救援要互相支持和渗透,建立在专业医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出现新的急救医学模式。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内、外分科;医护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80-01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对症处理,抢救生命、减轻伤病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移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1]。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一般采用功能制医护流程,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只负责现场急救及途中监护,未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院自成立急救中心以来,初期采用传统模式,近年来通过学习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方法、专业急救医学知识及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流程模式。对我院院前急救医护流程进行了再造,于2011年3月开始应用,在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等方面均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流程再造组(实验组):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院前急救2586例,外科类疾病1892例,内科类疾病694例;传统模式组(对照组):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院前急救2432例,外科类疾病1760例,内科类疾病672例。

1.2 方法

针对两组不同模式,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急救技术满意度调查表。

传统模式为随机的“一医一护一司”功能制院前急救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后,不分内外科,谁值班谁迅速出车。院前急救为搬运、无专科的现场救治、简单的途中监护,院内救治交接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完成,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不能得到连续的医护服务,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延长,间接地增加了救治的转诊时间,甚至延误少数危重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

流程再造后配备外科组、内科组两班人员,每班保证“一医一护一司二担”编制人员;驾驶员归急诊科管理,随时保证救护车的良好备用状态。接到急救电话后,做到有针对性的专科组合出车。医护人员必须是具备3年以上临床专科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全程参与该患者的现场急救、途中监护、院内急救及安全转运等工作;及时进行连续的、完整的病情观察及救治。替代了传统功能制院前急救流程中医护人员不分专科的“盲目”、“搬运工式”出车模式及急救医护人员“下车脱手”的交接过程,避免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另外制定“成批伤病员救治预案与流程”以备突发重大事件时启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表1)

2.2 两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表2)

3 讨论

急救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建立特定的院前急救流程,开通急救绿色通道,避免在应对紧急情况时造成秩序混乱,使院前急救整体工作协调有序[2]。流程再造后的模式有利于院前急救工作标准化管理。

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后,配备外科组、内科组两班人员,接到急救指令后即初步分诊,取代了谁值班谁出车的传统模式,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全程负责该患者的抢救、用药、途中病情观察、检查、护送入院或手术,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的病情观察与记录并作出评价。流程取消了传统功能制模式中的交接过程,避免了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加快急诊分流的同时降低了流程运作中的成本。表1显示,采用流程再造后的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内、外科类疾病抢救成功率均高于改造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改革与深化,促使医院转变观念,积极找出传统流程中的欠缺,针对患者的需要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全程医护服务,把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应用到院前急救中[3],使患者在求救后就能迅速得到连续、全程、优质的服务。院前急救医疗护理是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全程质量跟踪管理。满意度调查表须在流程结束后患者或家属短时间内完成评估;建立急救患者电话回访制度对医护满意度的追踪调查。表2显示,传统模式患者对医护服务满意度在85%以下,而流程改造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院前急救处于急救医学的最前沿,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能迅速地把急救医疗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身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的“无治疗期”[4]。院前急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危,更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5]。充分认识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把“盲目”、“搬运工式”出车模式转变为有针对性的专科模式,在院前急救、途中监护、院内救治及安全转运等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无缝隙的医疗护理,体现了个性化医疗的优势,提高了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素质,落实了首诊首问负责制;让每位急救患者都有相对固定的医护人员全程照顾,完成对患者的抢救配合、检查护送与记录,保证服务流程的无缝隙性;减少医护人员的交接班时间,避免了因交接不清而延误抢救时机,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显著减少甚至杜绝医疗护理纠纷、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医院始终以“质量兴院、科技强院”为准绳,不断拓展管理思路、更新科研理念、提高管理效能。院前急救流程的构建总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集方便、快捷、有效、规范和可评价为一体,同时考虑医院文化建设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流程等系统工程[6]。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的新理念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无缝隙医护服务流程,可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工作的标准化管理,能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0篇

急诊医学本科教育在医学院校已普遍展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理论课程结束后的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把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各临床学科都会按照教学计划通过临床病例见习、示教、病例诊治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让学生逐步从单纯的课本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稳定充足的临床病例、规律的工作作息时间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一般临床学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临床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危重症医学、院前急诊、院内急诊、复苏学、灾害医学、中毒医学、创伤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等内容。这也使得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一般临床学科有很大不同,临床工作以救治各类急危重症病患为主,没有单一固定的病种,没有稳定持续的病源,工作场所多变,工作时间颠倒,病人的数量无法预计和控制等,这些学科特性也影响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急诊医学在临床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一是缺乏可控的临床病例这使得教学工作不能按计划实施。例如在对心肺脑复苏、中毒、创伤救治等内容进行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时,常会出现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没有相应的临床病例,原因是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夜间发病多等特点。②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与急诊医学的工作特点和规律不相符。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的特点是白天清闲重危病人少,夜晚繁忙抢救多,晚上才真正进入了急诊医学的工作时间,这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常规作息时间安排的临床教学往往会出现白天教学时没有合适病例、到晚上有了病例但教学已结束的现象。③急诊医学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没有一致的运行模式,不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目前,全国不少医院的急诊科仍以分流转运病人为主,包括部分教学医院的急诊科至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急诊病房,仅有少数留观床位,急危重症患者经短暂处置后就转入其他科室,没有系统、全程的救治过程和经验,许多急诊医学应有的工作内容和研究领域也未开展和涉及,缺乏开展临床教学的场所和内容。④常规的临床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医患矛盾。急诊抢救室是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此可以亲历各类伤病的救治过程,学习各种急救技术,感受紧张的救治氛围,体验急诊工作的状况,深入了解急诊医学这门学科。但由于急诊抢救病人病情危急复杂,家属紧张焦急,情绪不稳定,抢救场所又不能完全封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按照常规的模式进行临床示范教学,患者和家属不易理解和配合,容易引起误解和不满,引发医患纠纷,影响临床教学的开展。在一些已经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单位,上述问题常使教学计划的实施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临床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急诊医学的学科推广和人才建设。这也提示我们,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不能照搬其他学科以掌握某一具体疾病、症状或体征为目的病例教学方式,亟须在教学思路和模式上作出调整,探索出能适用于不同急诊条件和环境的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2转变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逐一学习,而以学习某些代表性急诊或急症的教学方式既受到学科特性和临床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充分反映急诊医学的内容和特点。这促使了我们对临床教学思路和模式的反思,不再刻意地对某一病例、症状、体征等的见习、示教,转为对学生现代急救理念、基本急诊技能、急诊人文精神的教授,最大限度地体现现代急诊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内涵,也能让绝大部分今后不从事急诊医学工作的医学生在临床其他领域工作时也能终生受益,这或许才是开展急诊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2.1现代急救理念的学习

新的急救理念推动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急救理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变化和新理论、新技术,培养基本的急救意识,更好地理解急诊的内涵,这较之对某一具体疾病救治的学习更有意义。在临床教学中,比如对“早期救治”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颅脑损伤、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救治为例提出创伤救治的“白金时间”、“黄金时间”等概念,借助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懂得“早期救治”理念中时间因素对于急救的重要性。又通过心、脑血管急症的院前救治为例讲述“早期救治”理念已要求急诊医学走出医院围墙,从院内向院外延续,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早期救治”理念已从以往单纯的时间要求转变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抢救和防治的统一、这也是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期间还会安排每位学生参加一次120出诊,以获得现场体验。又如“整体救治”的理念也是现代急诊医学重要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急诊医学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要求急诊医师在疾病的救治中必须具备“整体救治”的理念。对这一理念的学习,我们会以急诊ICU和全院综合性ICU为教学场所让学生了解、见识对重危急症患者的病情分析,以及器官、系统的支持治疗,学习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一、分离的器官的整体观念,这也是目前其他学科医师普遍欠缺的理念。再如“循证医学”的理念,近年来,循证医学理念在急诊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变革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每一版的变化为例,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通过对这些理论、方法变化的对比学习,可让医学生了解到在现代急诊医学中,各种方法的应用不再是仅仅依据医师的经验,而是更加注重科学依据和科学论证,专业化急诊医师的培养和急诊专科的建设是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方向。

2.2基本急诊技能的学习

急救技能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最能体现急诊医学的学科特色和水平。急救技能复杂多样,包括了非手术性的急救技能,如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电击复律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技术等,和手术性急救技能,如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开胸探查心脏缝合修补术、膈肌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教学中对于较为复杂、专业性较高的急救技能,主要通过安排学生到急诊手术室见习急诊手术和到急诊ICU了解重危病人的救治来开阔眼界,使其更为全面地了解急诊医学的工作内容。对于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急诊技能则要求每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掌握这些基本急救技能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终生受用,这也是开展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目的之一。对基本技能的学习,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先由老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2.3急诊人文精神的学习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忽略人文精神的学习只会培养出重技术而漠视病人病痛、感情和心理的冷面医生,这也是临床医患矛盾和纠纷突出的重要原因。急诊医学面对的是各类急、危、重症病人,所从事的临床工作与生命息息相关,也是最易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学科,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除了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外,培养学生“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和尊重病人隐私,尊重病人人格和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急诊人文精神也应是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目标。对学生急诊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急诊人文精神素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和细节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存在和效力。如让学生学习体会在与病人和家属谈话、沟通中的人文关怀,学习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关爱、珍视生命的品质和精神,学习对弥留病人的尊重和家属的抚慰,让初入临床的学生能尽早感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为成长为兼具医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医师奠定基础。

3结语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创伤 急诊 体系 探析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87-01

1 我国目前创伤急救医学发展现状分析

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的艺术,急救医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跨专业的独立学科,是指对生命有直接危险或对于预知的急性伤病立即进行抢救的救命、救急医疗科学。急诊科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依赖型:急诊科只有专职主任,个别的固定医师,其日常工作主要依赖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任务,但还需要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有会诊和协作关系。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中心,小城市和县、镇也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并开通了 “120”急救呼救电话专线,急救医疗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急救医学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设备装置以及业务学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所广泛采用的依托模式,是促进急救医学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急诊医务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设备配置不足,其原因可能与地域环境、服务对象、经济条件、医学科技水平有关在运作过程中,依托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院前急救与院内医疗一体化为急救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有利于急救系列医教研的平衡发展。

2 急救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 急救人才队伍缺乏,急诊救治水平较低,急救功能不到位,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无论是固定人员还是轮换人员都人心浮动,不安心急诊本职工作,这就是全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急诊医师的配置现状。大多数医务人员不愿到急诊科工作或者不安心急诊工作,急诊科医生专科性太强,对急诊科的专业知识及急救技能缺乏全面及系统的掌握,不能独立完成重危患者的抢救。很多优秀人才因为职称晋升困难或急诊科工作辛苦而放弃急诊工作。这对急救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困难,很多医院急诊科面临无人可用或留不住人。

2.2 医院急救应急能力不强,急救网络覆盖存在许多盲区。急救组织和应急人员在紧急医疗救援的各个环节及有效衔接上应急能力是急救网络应急系统医疗救援能力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目前大部分急救网络已能初步覆盖主成及周边区县,但只是粗略的覆盖,城乡仍有较多死角不能触及,主城很多新增的社区仍然面临急救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因通讯和运输工具落后,也严重影响创伤救治反应时间,尤其在山区,往往缺乏公路交通,需要靠人力运送,常常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县级医疗中心,大部分严重创伤病员因此很难活着到达医院,即使到达,也可能使各种并发症大大增加而影响创伤救治的质量。

2.3 急救系统科技含量低,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化、现代化、快速化、准确化的发展空间,对急救中心的指挥、协调、救护的统一、快速、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急救系统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先进技术也引用到急救领域,但信息化程度仍较低,少数医院的急救车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大多数特别是区县的急救车上仍没有装备,重危患者人群没有建立信息跟踪系统,不能对重危患者人群进行及时监控和随访。

2.4 创伤急诊外科模式面临严重困境 创伤急诊外科模式(Trauma/Emergency surgeon model):包括创伤外科和急诊外科。住院医师接受各种急诊情况训练;包括急腹症等急诊科经常遇到的情况。优点是反映了目前许多创伤医师工作的现实。同时能够使创伤医师进行非手术治疗,且使手术技术得以保持。 不管何种培训模式都离不开广泛的普外科基础训练。目前为止,尚没有适合所有地区、城市中心和郊区医院的创伤外科医师的培训模式。我们推荐以普外科为主,逐步到多发伤急诊治疗,到广泛系统创伤治疗需要的训练方法。我国急诊外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与其比较,差之更甚。多数急诊外科是由外科各专业轮转住院医师组成,专业队伍混杂,多数采用专科会诊制度,专业基础薄弱。多数住院医师不愿留在急诊外科工作,认为没有专业方向,无专业认同感,工作时间长,疲劳,且医疗差错的风险高。我国目前没有系统的急诊外科医师培训项目和制度,缺乏急诊外科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甚至连急诊外科医师的概念都十分模糊。

3严重外科创伤急诊与急救体系思考与对策

3.1 努力打造创新急救医疗人才队伍和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在职岗位培训和专业学习进修等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大量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留住现有急救医学人才,保持急救队伍的相对稳定。急救医疗质量:①反应快速;②救治有效;③降低成本。服务改变单一的院前急救服务为综合性的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在服务过程上改变以接送患者为主的服务为救护、诊治、康复、护理、生活等全程。

3.2加大急救系统高科技成果投入

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球公用数字无线讯技术、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移动车载调度终端等引入到急救网络中,以达到适时准确定位、及时跟踪监控、快速协调调度、患者信息的快速录入与及时有效的处理,这将大大提升我市快速急救及周边地区的急救能力。综合型创伤急救模式已形成快速发展,建立一体化、专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创伤急救医疗护理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强化急救意识,重视急救医护人才培训,推动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使急诊急救整体水平和服务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

3.3 构建基于“三环理论”创伤急救模式,突破创伤急救发展的瓶颈。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救治和进一步创伤救治治疗。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实现院内院外和重症监护治疗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完善急诊科急救创伤快速临床反应机制,集中力量进行严重创伤全程复苏,建立创伤救治的院内衔接和柔性反应机制以确保创伤急救模式顺利进行。建立合理人才结构,规范创伤病房管理,促进医院创伤急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燕. 迎接21 世纪,直面新挑战――急诊科建设探讨. 急诊医学,2000 (5) :353~354.

[2]李春盛,樊寻梅,急诊医学进展.急诊医学,1999.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 本文针对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的规定,提出了如何按照这一原则对院前医疗急救进行指挥调度,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和规范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为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指南性的指导依据。

[

关键词 ]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指南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02-03

[作者简介] 孟洪德 (1963-),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政工师,医师,主要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的工作原则即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下面针对这一原则,简要概述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1 “就近”的原则

“就近”一般指病人所在地至急救站距离半径为5 km及行程为8 km左右。

①“就急”和“满足专业需要”都要遵守“就近”的原则。

②如果病人附近有急救救护车,应当立即调派。

③如果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可以选择稍远一些的,当然要向呼救者说明情况。

2 “就急”的原则

“就急”指对急危重病人快速转送,并要求转送到具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或专科医院。

①考虑“病情”,对急危重症患者必须优先派车。

②初步掌握急危重症病情和地址就可以立即派车。

③如急危重症和轻症病人同时呼救,先为急危重症病人派车。

④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根据实际情况,可立即调整距离最近的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进行驰援。

⑤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有正在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能够转运的予以转运,不能转运的进行现场救治,再派急救单元进行支援。

⑥完成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派车过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组长,必要时报告值班领导。

3 “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

“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就是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

(1)派车时必须考虑急救单元的抢救能力和送往医疗机构的抢救能力。

(2)如果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急救救护车,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1]分类配置的,要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

A型:普通型。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轻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B型:抢救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C型:防护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传染性病人装备的救护车。

D型:特殊用途型。为特殊用途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如急救指挥车等。

因此,医疗急救调度员要根据以下原则指挥调度急救救护车。

①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调派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

②在A型(普通型)急救车呼叫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驰援时,不受地域和距离限制。

③轻症病人的救治和非急危重症病人的单纯转运任务只派A型(普通型)急救车。

④“发热待查”或传染病患者,应派C型(防护监护型)急救车。

⑤急救站或急救分中心仅有A型(普通型)急救车时,应按就能力的原则派车。

⑥如果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急救救护车,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分类配置的,只配置了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时,医疗急救调度员此时不要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全部使用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2]。

4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

①要把患者送到哪一家医院,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由急救医务人员来做出[3]。有些患者的病情很严重,但就近的医院难以处理,根据出诊医生的判断,会立即送到上一级医院。

②在送到哪家医院的问题上,医生还是会跟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见[4]。

③医疗急救合同关系在“120”急救电话在被患者及其家属拨打求救后便形成。双方虽然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但急救医疗行为是一个最高效利用急救资源和科学统筹分配的服务大局的问题,同时还是单纯的民事行为。一般人的心理,水平高的三甲医院在患者被给予自主选择医院的权利后,都将会被选择,而一些具有急救资质的医院,可能会导致急救资源闲置,甚至沦为纯粹的“救护车提供者”[5]。

④患者权利中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在前提是不影响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患者或家属的选择权、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即使在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也理应得到尊重[6]。

⑤一般采取就近抢救原则以争取时间救人,但就近送到一个救治该病例没有把握或条件较差的医院如医务人员缺乏、医疗技术不够硬、医疗设备不足等情况下,若强行以就近为原则,则对满足专业需要原则有所忽视,最终即使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但还是对救治病人的生命于事无补,结果是适得其反。

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明确了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权,从某种程度上,由于消费者付费接受“120”的急救服务,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服务消费关系,当然应该接受《消法》的约束。但这种选择权鉴于急救中心是特殊服务行业应该是有条件的。对病人提出的要求“120”应该优先考虑,救护人员并不是盲目地让病人选择,而是必须履行及时告知义务和充分告知义务。若诊断发现病情严重,需及时抢救,可不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将其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不是这种情况时,就应尊重患者或家属的意愿。

5满足专业需要和要兼顾公平、公正

①“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就是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公平、公正是指适当平衡各急救站点和院前急救人员承担的任务数量,尽量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

②满足专业需要和公平、公正应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指挥调度,公平、公正要适当平衡各急救站点和院前急救人员承担的任务数量,尽量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但是体现公平、公正仅仅限于一般救治任务、转院任务和单纯运送等任务。

③在灾害事故等公共事件发生时,首先要按照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优先考虑急救单元与医疗机构的专业救治能力,其次再考虑公平、公正。

6必须坚守的几项原则

①树立人命关天的意识,坚定“宁可空驶十回,不可错失一次”的指挥调度理念,在呼救电话中,会出现“无声”、“中断”、“不清”的情况,但是只要是能够确定此类呼救是属于病人拨打120的医疗求救的呼救,有比较明确的地址,即使有时地址不太准确,也应该首先派出急救救护车,再继续查询病人的准确地理位置。

②即使急救站或者各个急救单元的医务人员因为跑空车、退车等情况发生时,会对调度人员有意见,甚至情绪激动向调度员发泄。此时,调度员应耐心做好解释,不争辩,不回避。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医疗急救调度员应坚定地树立“病人至上”、“抢救生命是自己第一位的神圣职责”的理念,不应随着急救站或者急救单元的急救医务人员的意愿为转移[7]。

③调度员应牢牢信守,正确把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原则,是实现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院前医疗急救纠纷的有效途径。

④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的原则,必须以病人病情轻重缓急为依据。

7概要总结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的精神如下

①一般情况,按急救站5~8 km半径范围内就近派车的原则。

②病情危急,按就近派车越快越好的原则。

③病情特殊,按医疗机构和急救站救治能力派车的原则。

④灾害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按统一指挥调度,综合协调派车的原则。

⑤病情允许,按患者意愿派车的原则。按患者意愿派车应统筹考虑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

⑥派车不是简单的地点确定,而是根据病人、急救站、医疗机构、路程、病人意愿进行统筹、综合考量。

⑦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复杂多变,要想实现准确把握指挥调度原则的目标,医疗急救调度员必须从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入手,统筹、综合地作出科学判断,得心应手的应变能力,把“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实施统筹、科学、缜密的一系列具体的调度措施。

8两个不承诺的原则

不承诺急救救护车到达病人地址的时间间期;不承诺急救救护车接到病人后,由病人地址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间期。

(1)不承诺急救救护车到达病人地址的时间间期。其原因为:急救救护车的在执行任务时,受到交通路况、自然灾害、科学统筹指挥调度等不可预知的各种因素的制约。最常见的是一个城市的道路拥堵,直接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此外,自然灾害暴雨、地震、台风等都可能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另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院前急救任务,也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比如突发灾害事故等公共事件,院前医疗急救调度员要调集全部急救救护车进行驰援等。

(2)不承诺急救救护车接到病人后,由病人地址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间期。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

①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所决定的。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运送救护在内的院前医疗急救;二是起决定性救治的医院内急救;三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那么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是什么呢?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这里明确了三个关键的医疗行为,就是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

②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医疗急救的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基础上,人类生活以城镇社区为主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活、工作等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突发公共事件,向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并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的急救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及时有效地开展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为主的急救,为安全生活、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安全活动,提供必要的“救死扶伤”的基本保障。更加强调了现场救治的重要性。

③通过以上概念我们就知道了,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绝对不是过去的“拉起来就跑”。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是实施现场救治第一、救命第一的原则,必须进行现场救治,杜绝“拉起来就跑”。按病情采取“先救后送、边救边送、停运抢救”的方法,在病人需要救治时,有时要将急救救护车暂停运行,在急救救护车上对病人进行救治,直至病情适合转运为止。

④传统的院前医疗救护,最佳的抢救时间往往因为传统观念,即将抢救院外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内的医护人员身上而丧失。现代的院前医疗救护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成为立足现场的抢救,为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第一目击者”需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在院前医疗急救的过程中,为争取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积极采取“四早”是非常重要的。“四早”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对创伤病人采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院前医疗急救技术。目前,大多数急救中心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现场救治都有强制要求,一般要求现场救治率必须在85%以上。

⑤一个城市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于一体。而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的理念是把ICU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到病人身边,即: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推向院前的急救新模式[8]。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分类配置的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就是一个移动的ICU,院前医务人员不但可以进行非手术的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对病人进行抢救手术。

⑥病人一旦拨打120进行呼救,急救中心接警后派出急救救护车,就是一种医疗合同行为,急救中心必须按照自己的承诺完成对病人的抢救任务。如果急救中心向社会承诺到达病人现场的时限和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限,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急救中心必须按照承诺的时限完成任务,一旦发生延误时限的情况就是医疗事故。基于法律因素,绝大多数急救中心不承诺到达时限。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这一急救中心转运患者的指挥调度原则,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如何进行实际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为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指南性的指导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S].

[2]罗双萍.浅谈医疗优先调度系统在院外急救调度指挥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2):120-123.

[3]刘忠秀,李元宏,简雪莲.院外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6):55-56.

[4]刘效勤,崔玲,李明蕊,等.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杂志,2012,31(32):88-90.

[5]赵锐.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探讨[J].健康大视野杂志,2013, 21(16):20-22.

[6]邱芸.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两例典型个案对比分析[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2010.

[7]章桂喜主译,急救医疗服务全球指南。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3篇

2广西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 545006;3广西柳州市卫生局 545001)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救援模式在突发事件救治作用。方法:建立指挥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制订突发事件救援预案、急救工作手册[1],建设城乡大急救网络。结果:在柳州市区域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救援中,市急救指挥中心响应迅速,现场处置及时,伤员快速安全转运,院内专科治疗及时、有效。结论:急救一体化紧急救援模式可有效、快捷地抢救生命,迅速安全转运,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突发事件; 一体化;紧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66-01

交通伤,楼房倒塌,煤气泄漏,洪水、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和病情复杂等共同特点,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多发伤、死亡率高为显著。完善初期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群体伤害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救援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因此在“黄金1h”内及时现场抢救、安全转运、院内进一步治疗这3个连续重要环节的无缝链接是赢得宝贵抢救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关键,实现院内外急诊医疗的一体化[2]。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应急救治水平。现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一体化建设作初步探讨。

1 建立突发事件一体化救援模式

1.1 院前呼救出诊一体化 “120”调度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立即派出值班救护车赶赴事件现场。医护人员出车时间小于1min,重大事件立即逐级上报领导,根据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反馈的伤情分批派出“120”救护车增援,调配储备急救物资随后出发。如现场只有医务人员先到达,指挥调度中心根据事件性质通过市应急联动信息平台协调110,119等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协作对伤员的救治。

1.2 现场抢救流程一体化 医疗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作初步评估,并用红、黄、绿、黑卡对伤病员伤情进行标识。现场急救原则遵循:“先救命后救伤、先重伤后轻伤”。重症伤员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有效呼吸及循环。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抢救顺序和及时转运。随时将伤病员数、初步诊断、转运途中情况、到达医院时间等告知指挥中心,市急救指挥中心根据伤情,协调各大型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做好接收伤病员准备。

1.3 院内救治一体化 各级医院成立突发事件抢救小组,建立专家数据库,遇重大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伤病员到达医院后急诊科或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完成伤病员的院内检伤分类、急诊检查(CT、X线、B超等)、抢救、手术、重症监护等处理,对急诊病历、检查申请单、处置单、救治处方进行标识编号,统一登记以便结算。院领导组织急诊、外科、五官、内科、麻醉科等医生共同参与并制定对危重伤员的抢救治疗方案,开放绿色通道直接送至各专科甚至进入手术室治疗[3],病情轻者留院观察。保证院前、院内急救链紧密衔接。

2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并涉及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上海等一些医院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实现了突发事件伤病员院外、院内一体化救治。

2.1 突发事件一体化医疗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突发事件“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五要素:(1)先进、高效的指挥系统,各种完善的应急预案;(2)科学合理的急救站建设;(3)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和专业化;(4)完善的急诊创伤病房[4](5)先进适用的装备、药材[5]在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2.1.1 先进、高效的指挥机构:建立现代化的应急救援各级指挥中心。突发事件发生时伤病人数多,病情轻重不一,现场次序混乱,人心恐慌,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指挥机构。我市急救中心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全市29辆120救护车安装GPS车载信息定位。市区3个急救站、3个县急救分中心,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急救点已安装了接收终端和无线寻呼等功能,设立“120”远端坐席,利用3G网络信息技术,在城乡救护车上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实现将现场视频、语音、病人生命征监护信息等资料传输到急救中心,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的医疗救援,实施远程救治指导提供依据,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2.1.2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急救工作手册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了急救预案,并储备紧急救援物质。每年定期组织1-2次突发公共事件演习。中心工作手册为院前急救工作提供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

2.1.3 合理布局急救站 柳州市区医疗急救站、点的设立是根据柳州市区人口分布情况,城区急救半径在5公里内;县分中心的设立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县人民医院,每个县选择医疗条件好的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急救点。

2.1.4 完善医院创伤专科病房建设 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市内6家三甲综合医院通过卫生局评审后成为交通事故损伤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作为柳州市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医疗单位,市工人医院急救作为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市中医院为蛇毒救治中心,柳钢医院为烧伤专科医院,并有规范系统的病房管理和治疗指南。

2.1.5 建立合理的急救人才结构

2.1.5.1 加强急救队伍培训:(1)院前急救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全面急救医学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急救队伍人员相对固定,可较好地沉淀和积累经验。院内急救队伍既是院内抢救的主要力量,又是院前急救队伍的后备力量,应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整体效能。

2.1.5.2 组建院内抢救队伍(1)医疗组:由院内急诊科、ICU、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组成,负责伤病员的专科治疗。(2)医疗保障组:由功能、检验、放射、药剂、供应室组成。负责药品、器材供应必要的辅助检查。(3) 后勤保障组:司机班、担架队、膳食科等组成,负责承担生活和运输保障及伤病员的前接、后送任务。

2.1.5.3 加强急救车辆和设备管理 定时维护保养急救车辆,保持呼吸机 心电监护仪等各种急救设备处于最佳应急状态;适时增添救护车辆及抢救设备,保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性。

我市急救中心近年来对突发事件伤员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充分体现了突发事件急救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6],为抢救伤病员最大限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降低了伤病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实现急救工作达到了快捷、高效、优质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惠萍.单纯指挥调度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管理模式建设[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31-432.

[2] 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 “大急诊”[J].医学杂志,2005,30(1):1-4.

[3] 石胜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19-2620.

[4] 周刚.突发群体伤急救一体化模式浅析[J].甘肃医药,2008,27(6)40-41.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急诊急救;标准化;医疗体系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8-01

前言: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作为现代医学新的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和研究方向,同时与其它临床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加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除其本身的重大作用外,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健康的需求。另外也反映了急诊急救医学在救治生命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功能,从而增强了人的生命质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开辟了更广泛的医疗市场。

1 医院急诊室和急救人员队伍的现状

1.1急诊工作得不到重视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在多数医院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医院各职能科室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急诊科长期缺编人员调动颇繁,能人不愿干,庸人干不了。医疗设备陈旧,保健待遇不高,有些医院的急诊科人员不固定,由病房医生短期轮换,这些人大多持有临时观点,并不热心于急救专业知识的学习,致使许多医院的急诊科实质上成为患者被收入病房前的转运站。

1.2急诊科人员思想不稳定

急诊科队伍不稳定,人员缺乏长期做急诊专业工作思想,因此影响了急诊科医疗质量。往往内科医生感到病种少,缺乏系统观察病人的能力,业务技术难提高。外科医生感到手术机会少,练手技机会也就少。更主要的是急诊科工作辛苦、责任大、风险大、纠纷多,费力不讨好,常常受到个别病人以及家属不应有的责难和辱骂。医护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热爱急诊急救专业。

1.3人员素质差

由于急诊科医生轮流值夜班,在上岗前及平时工作中缺乏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有的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和除颤器操作不熟练,绝大部分医生不会做气管插管;有的医院急诊科没有必备的监护系统。

1.4设备陈旧落后

大部分急诊科的急救设备都是陈旧的老三样(除颤器、呼吸机、洗胃机),有的机器已使用了几十年,缺少现代化的抢救设备。绝大部分急诊科没有心脏起搏装置,现有的设备难以对突然发生的心跳骤停进行有效抢救治疗。

1.5职责不明确

有的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界限不清。急诊科成了独立的小病房,病人从入院抢救、好转,直至出院。而不是新收的重危病人到急诊科监护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按各科系收入病房。

2 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的几点意见

2.1加强急诊人员的管理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 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急诊医师应当具有 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 年。

2.2规范急诊急救流程

急诊科重点应优化如下流程: ①分诊及患者分流流程; ②急诊各功能区域相互衔接流程; ③危重患者抢救流程,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对危重患者坚持先接诊、先抢救、先住院、后办手续,为危重患者提供快捷、有效、全程急救服务; ④危重患者转运流程,重点有转运前病情评估( 甚至包括家属知情同意),转运接收单位沟通,转运设备及药品准备,转运途中工作和记录。

2.3努力提高急诊急救人员业务素质

急诊科医生不同于普通科室医师,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对急诊病人做出较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抢救,对千变万化的病情做出较准确的预测和预防,对突然出现的危象和心脏骤停进行抢救,往往要在一些辅助检查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就得做出初步较正确的诊断。所以,急诊科医生的思维方式、采集病史的重点、体格检查的程序和病房医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急救医学是跨学科、多学科并与边缘学科相关联的一门新尖学科,要求急诊科医生要有全面的内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2.4切实加强急诊急救工作培训与考核

各医疗机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演练方案,组织专门的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演练、技术比武。加强医疗急救领域的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提高医疗机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加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急诊急救质量评价,促进急诊急救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工作日常管理和考核,保障急救设备正常运转,基本抢救药品齐备,提高初始急救效果。

2.5加强急诊科室的业务管理

急诊科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急诊急救质量,这是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的关键。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地按照各项规定执行,有条不紊地做好诊疗抢救工作。全面推行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如明确制订各种疾病的急诊抢救诊断标准和抢救成功的标准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使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抢救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围绕着提高质量这个中心,还要建立常见疾病及其它应急情况的抢救程序,就是建立抢救急诊病人的每一诊疗环节、每一项抢救措施、每项操作技术,使全过程程序化。

2.6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社会的窗口之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地。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要求责任心强、急救质量高。我们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时,要运用有关急诊方面的正反事例进行讨论、分析;各级医院要重视对医务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和锻炼,使急救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并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随时为急救病人提供方便。要紧紧围绕提高“紧急救治质量”这个中心,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原则;要设置急诊ICU、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实现无缝衔接和无障运行,也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结:从事急诊工作的专家同行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急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建立好的、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的急诊医疗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我们相信,在全国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急救工作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5篇

英文名称: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6966

国内刊号:11-5452/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