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内产业调研范文

国内产业调研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内产业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内产业调研

第1篇

1肉鸡品种、品质

但主品种多为“舶来”快大型白羽肉鸡如艾维茵等,国肉鸡生产量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本地品种较少。白羽肉鸡育种、饲养生产等方面,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弱势明显,表现在生产成本过高和鸡肉的安全性等方面。随着我国加入,进口关税的大幅削减,外国廉价鸡肉势必大量涌入,给国内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造成更大压力。

2饲养管理水平低

因此,国的肉鸡养殖基地主要在农村。饲养的基本条件、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与发达国要求在高度集约化生产状态下进行养殖。所以,家相比差距较大。肉鸡是特定的条件下定向培育成的快速生长型禽类。肉鸡生产中必须要人为地为其创造良性的生态环境,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我国农村肉鸡生产中,缺乏合理而又规范化建筑的鸡舍,没有良好的隔热材料,缺乏降温系统,缺乏机械通风设施等。这些都是造成鸡舍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疫病发生的原因,直接影响到肉鸡的品质。另外饲养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技术措施,如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空气净化、限制饲养和光照程序等往往不能正确执行,有些养殖户随意操作,构成对鸡群健康的威胁,造成较高的发病率。这些都是鸡体携带诸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3药残超标

饲养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疾病,当前我国鸡肉出口受阻的关键问题之药物残留超标或含违禁药物。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信誉。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源头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监督不力所致。国现有多家兽药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而美国仅有1000多家,且均达到标准。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

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到了“低碳经济”,几年来,这个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研究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低碳经济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其中重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新的产业结构模式支撑。因此,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合理的产业模式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国内外重要文献进行梳理,首先简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然后阐述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接下来举部分行业在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最后评价文献并得出相应启示。

一、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1]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表述。国外一些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更加深入的定义: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2]。牛文元[3](2009)、贺庆棠[4](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国内学者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袁男优[5](2010)低碳经济由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个要素构成。发展低碳经济有低碳社会、低碳市场、低碳产业3个切入点。作者划分为三个切入点,低碳产业是其中之一,为能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行产业调整,本文将从低碳产业调整方面文献进行梳理。

(二)产业结构的内涵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新一轮的经济变化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作为产业低碳化发展基点和抓手,通过实现产业节能、产业增加值、提高产业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改善我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能耗的态势,缓解我国在低碳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中面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带来的压力,以实现低碳经济的中国含义。苏伟[6](2010)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给当前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为我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动力。有学者指出我国实行低碳化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应发展碳强度绝对值小、边际碳强度有下降趋势、并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

(三)碳排放与产业经济调整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国内绕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大量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影响。NoamBergman[7](2011)指出英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内能源消耗占四分之一,传统节能减排方法与发展新能源产业相比具有直接、低成本的优势,但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的社会效应,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马艳,李真[8](2010)发展低碳经济最根本的是要从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革入手,将技术结构调整与发展低碳经济有机结合。邹秀萍[9](2009)等利用1995年-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碳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随着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增加,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后又上升的变化趋势。由文献可以得出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排放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切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二、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

Lin Sue J,Charles[10](2007)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生产力和平均能耗情况,设计了关于经济、能源、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应调整产业结构,为了减少能耗,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应由高能源密集型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Koji Shimada[11](2007)阐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地方制定的长期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并指出为了达到目的,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措施是必要的。同样,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时认为中国要走向低碳经济,必须首先对现有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是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前提及有效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绩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很大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比例不协调等。陈春[12](2010),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又保证低碳排放,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有较大问题。刘再起[13](2010)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视国情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不会增加而且会减少碳排放量,所以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调整力度与步伐。

综上观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当务之急。前两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低碳经济产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出一番非凡的增长态势,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推动节能减排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部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在目前状态下,中国应主动向新型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新能源、低碳技术产业、有机农业产业、环境概念产业等,在不同产业内部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研究重点。近年,世界各国都加大此项研究力度。从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践看,主要包括构筑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等诸多领域。我国不同领域专家对不同产业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吴垠[14](2009)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新兴产业革命本身即意味着对现有产业制度进行创新,其核心在于改善现有高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制度的两个维度:即“高碳产业链条”与“高碳产业结构”。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刘德伟[15](2011)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在行业上,低碳经济涉及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在技术上,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将改变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当价值链的分布从资源型企业向高技术产业倾斜时,即向掌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的环节和链条倾斜时,将推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低碳经济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助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四、对文献的评价和启示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及其经济学界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很大突破,其中新能源产业及技术调整是研究热点,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究节能方法等都能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实现低碳化。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也以进行大量研究,但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研究大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化的探讨层面,相关政策建议较为表面,可操作性不强,实践阶段尚待进一步试验。国内在研究方法上以借鉴国外经验为主,缺乏对中国含义低碳经济的适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正确基础理论的指引,对产业低碳化发展道路选择不明确,不能确立合理的测度方法。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支撑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因此,还有待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berr.gov.uk/files/file10719.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Z].

[3]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13-19.

[4]贺庆棠.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N].中国绿色时报,2009(2):8-4.

[5]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1):43-46.

[6]苏伟.储亚平副主任带队调研低碳经济发展[J].人大建设,2010(9):25-29.

[7]Noam Bergman,Nick Eyre.What role for microgeneration in a shift to a low carbon domestic energy sector in the UK[J].Energy Efficiency,2011.

[8]马艳等.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9-123.

[9]邹秀萍,陈劭锋,宁淼等.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9(3):34-36.

[10]Lin Sue J.,Lu I.J.,Lewis Charles.Grey relation 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mong economics,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aiwan[J].Energy Policy,2007(35):1948-1955.

[11]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Kei Gomi,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 [J].Energy Policy,2007:4688-4703.

[12]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3]刘再起.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14]吴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N].理论参考,2009,18(12):47-49.

第3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理论发展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03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从文献看,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在两大部类范式下分析问题,研究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国家计划,以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理论逐步引介到国内,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理论方法在客观性和解释力方面的局限,于是尝试着由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分析,开始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升级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一、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研究没有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再生产理论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范式。50年代,国内学者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我国领导人先后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现实问题与政治背景的影响使得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学界在60年代初期集中研究的问题之一,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如许涤新(1961)、杨坚白(1961)、吴树青(1962)金学(1962)。虽然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但所有的讨论是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两大部类关系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基本规律。此后“”的开始,使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停止。

二、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研究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迫切需要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第二,中央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献都将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反思了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的问题;第三,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逐渐为我国学者所了解,促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发展。

(一)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主要是对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进行反思。欧阳胜(1979)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冯宝兴、万欣和张大简(1979)认为我国的重工业是自我服务型重工业,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服务。1979年,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了经济结构调查,分别在十几个省市对若干重大结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由马洪和孙尚清(1981)结集出版了对当时及其后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书中有关产业结构的部分主要涉及农轻重结构、各主要部门内部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问题,着重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不能片面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这部著作及此后几年我国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虽然继续使用“两大部类”或“农、轻、重”的分析框架,但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引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国外经济学教科书、专著或文选陆续翻译出版,我国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1985)的专著扼要介绍了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介绍了代表学者及其文献,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到重要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后,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既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影响深远。以库兹涅茨、罗斯托、线纳里、霍夫曼、克拉克为代表的欧美学者采用经验实证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其他经济计量模型,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国家间的对比分析,与我国以往主要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研究的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以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小岛清、佐贯利雄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第4篇

【关键词】内蒙古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产业的结构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要,产业结构的变动已经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内蒙古自“十一五”以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这样的增长大部分是由于近年来全球能源紧缺,而带来的能源及材料工业的快速增长。内蒙古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因此该如何抓住战略机遇,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量的国外经济学理论才渐渐被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研究产业结构,国内的学者普遍认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总体看来,前人的研究的侧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制,以及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等。

国内学者从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弥补了该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研究对结构问题的忽略。具体如下:

一、关于产业结构优化战略选择的文献

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产业升级的产业分析和产业升级的区域空间安排等方面。随着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对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通过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江小涓(1991)[1]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并得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何德旭和姚战琪(2008)[2]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等提出了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21世纪中国沿海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随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地区的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也非常之多。王保林(2009)[3]对于开放条件下,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优化路径选择做了一些探讨。张燕,陈漓高(2007)[4]不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优化做了理论解释,同时还对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做了归纳和总结。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与之前相比,内容更贴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角度更新,方法也更为科学。

二、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张璞、齐政文(2000)[5]认为,内蒙古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经济成长阶段,社会总供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商品出现相对过剩。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与需求结构的变化节奏相适应,才可以解决相对过剩问题,达到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宝音、阿拉腾图雅、包玉海(2001)[6]认为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已经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同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却并没有缩小,究其根源就是内蒙古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卜春燕(2003)[7]认为内蒙古应该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升级政策,前提是必须做到:首先,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其次,紧密结合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再次,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滕英跃(2006)[8]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内蒙古的产业结构,通过测算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对内蒙古的经济结构比例、各个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各个产业的发展顺序进行了分析。余际从、李春香(2008)[9]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选取的9项指标,分门别类地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盟、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分析。并且对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的整理后发现这些文献都只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是对某一个省或某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的实证分析,很少有文献针对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全面评析。文献中与内蒙古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的政策建议,总体来看还是十分单一,大都是把国内或者国外其他地区的经验直接套用在内蒙古自治区上面,十分缺乏针对性,内蒙古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治区,产业结构的特殊性,以及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殊性,都有待考虑,因此本文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就十分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对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各种因素提出新的升级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1]江小涓.论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效和调整机制的转变[J].经济研究,1991(04):9-15.

[2]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05):46-56.

[3]王保林.产业升级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J].经济学动态,2009(02):32-36.

[4]张燕,陈漓高.从对外贸易角度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42-87.

[5]张璞,齐政文.促进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31):521-523.

[6]宝音,包玉海,阿拉腾图雅.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196-200.

[7]卜春燕.内蒙古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科技政策选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24):114-116.

[8]滕英跃.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4):9-10.

第5篇

内容摘要: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 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

(二)产业结构政策

一些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论著也逐渐被介绍进我国。有些国家被认为通过选择“主导产业”、“带头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战后日本和韩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起我国学者较多关注,包括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等。这些论著主要是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由于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后,产业政策的研究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界的热点,较早期的研究有周叔莲、杨沐主编的《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王慧炯、李泊溪、周林主编的《中国产业部门政策研究》等。这些研究认为产业政策应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国外一些著名的产业结构研究文献陆续介绍进我国,国内学者开始将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置于国际经验和工业化一般规律的背景下考察。总之,在这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重点从理论演绎开始转向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理论界已深切意识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只使用传统方法研究产业结构问题,其客观性和解释力都受到限制,这个阶段完成的产业结构研究范式转换,对此后中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愈来愈多的学者利用国内外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改革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刘鹤和张立群等学者。刘鹤从我国需求结构转变后产业结构变动滞后的状况出发,认为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因此需要加快进口替代特别是设备制造业的进口替代过程,使其成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步骤。张立群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阶段未能成功转型,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中的一系列矛盾,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重化工业增长。部分学者开始强调发展第三次产业的重要性,刘伟、杨云龙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角度,论述了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针对衰退产业调整问题的实证研究,这些学者从供给角度研究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的问题,认为一部分企业生产能力明显过剩、处境日益困难的原因是面临退出和调整的必然表现,并不主要是有关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失误。周振华在其有关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专著中,以日本的经验为例,结合中国的现实,对结构调整中衰退产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21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前一期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国内学者的基本观点是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刘世锦等人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高、可持续性比较强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国家统计局也认为我国进入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林毅夫等人认为,重化工业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劳动力过剩,应当更关注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王德文等人认为, 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禀赋,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发挥,在振兴和改造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应将大力发展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突出地位。江小涓和李辉也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内部结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分析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程大中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指出服务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快的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

(二)产业政策选择

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资源枯竭产业和受到国际强烈冲击产业的政策既是理论问题,又是我国现实的急迫需求。郭克莎认为,工业政策的调整要形成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中心,处理好政府适度和有效干预的问题是新时期经济政策的关键。李江帆认为,我国第三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需要加快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改革。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产业政策研究的重点,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应该有限松动市场准入,加强对外监管,培养民族企业。

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状况简评

由上可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最初仅仅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框架内。 20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随着国外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引入,我国产生了一些有较高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到9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已广泛地被我国经济学界所接受和使用,基本上完成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最近几年,国内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特点。但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国外的产业结构理论已经被大量引入我国,理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金学.一九六二年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62(12)

第6篇

中原证券:高世梁

申银万国:袁宜陈杰冯宇

东方证券:陈刚王天一郑青张小嘎周军

东莞证券:梁锦雄

光大证券:郭国栋寇文红

2009年至今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从高层诉求和出发点来看,规划可分为两类,一种偏重经济发展的考量,如海南、成渝、皖江,另一种则更关注政治诉求,包括海西、新疆和。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国家战略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简称意见)出台。内容涉及旅游、相关服务业、物流、交通运输体系、热带现代农业、能源、新型工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意见指导。此外,《意见》中国家给予海南旅游岛多项政策扶持,涵盖投融资、财税、土地等各个领域。

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意见》要求到2015年,海南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未来一个升级版的国际知名海岛度假胜地将展现在人们面前,海内外游客将在海南岛享受到一流的住宿、餐饮、景点、娱乐、购物、交通服务。

“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部分实现。此次增加了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克斯坦5国为入境免签证国家,使得入境免签国家达到26家。对俄罗斯、韩国、德国3国旅游团组团人数放宽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时间延长至21天;要求由财政部牵头抓紧研究在海南试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具体办法。鉴于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的相对复杂性,要求积极研究其可行性,并上报国务院;未提及航权放开内容。

发展物流业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加快发展。打造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完善进出岛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海口至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东环铁路,适时启动西环铁路扩能及洋浦支线铁路项目、适时建设博鳌机场、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交运体系将形成海南省各行业的纽带,促进省内经济发展。

未来设想:“六大自由”。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设想是实现人员自由进出、货物自由通关、货币自由兑换、免税品自由购买、旅游项目自由落户以及国际旅游规则自由对接。

成渝:内生增长动力强劲

2月21日,国家部委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入川,就编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进行调研,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区域振兴”转变为“全国振兴”的背景下,哪些区域将迎来更快的发展,哪些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投资机会,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内生增长源动力强劲(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充足)、并且能持续性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区域更具发展优势,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上市公司也更具投资价值。

内生增长动力强劲:从资本角度看,成渝经济区正成为内外资集聚和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从劳动力角度看,作为过往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成渝经济区,拥有大量的熟练技能劳动力是一个明显优势;从资源禀赋角度看,川渝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传统工业生产以中上游产品为主,有利于下游转入产业的原材料就地采购以实现成本优势。

政策扶持密集推出:川渝地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极的极大潜质;此外,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也亟需四川地区能培养出内生经济增长点以加快经济复苏进程。因此,近年来中央对川渝地区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将成渝打造成中国西部经济核心的政策意图已愈加明显。

投资成渝契机―主题切换格局已确立,时间空间仍有余地,全年有反复表现机会:成渝经济区板块已从1月底接过区域板块轮动接力棒,从过往区域轮动情况来看,该热点可能持续1-2个月时间(目前已持续了1个月);并且从空间上来看,区域内涨幅最大几家公司目前上涨30-60%,而市场情绪得到充分释放的海南、边疆板块大部分公司涨幅均在100%以上。成渝经济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仍有余地,并且在全年可能有反复表现的机会。

我们提出三大投资主题:1)从成渝经济区产业转移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角度出发,直接受益的基建地产行业个股;2)一批受益于川渝地区国资、民企资产重组的公司组合;3)川渝地区的区域性蓝筹股将享受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还将受益于地方城镇化加速带来的消费升级,也彰显极大的投资价值。

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有关专家认为,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由于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因此,皖江城市带又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国内产业转移明显加快,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方阵”,产业承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一区域利用外资增速居全国前列,2005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近12亿元,2008年增加到近3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43%,分别比全国、长三角、中部平均增速高28、25和15个百分点。

这一区域利用国内资金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07年,皖江城市带利用省外资金为348.省略

券商研究机构调研动态

长江证券

调研时间:3月18日

调研公司:厦工股份

第一创业

调研时间:3月4日-5日

调研公司:深圳房地产

东方证券

调研时间:3月8日

调研公司:上海乘用车行业

东兴证券

调研时间:3月4日

调研公司:盘江股份

湘财证券

调研时间:3月5日-22日

调研公司:长航油运、佛山照明

中信证券

调研时间:3月10日

调研公司:长三角出口企业

东北证券

调研时间:3月23日

调研公司:丽珠集团

金元证券

调研时间:3月16日

调研公司:现资

广发证券

第7篇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互动循环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58

1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经济基本面为有效需求不足,不合适的产能过剩,买方市场的存在使得无效供给被过滤掉,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在过剩经济背景下,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支持产业的扩张,而已形成的闲置生产能力需要转型。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衰退,以往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不再适应经济形势,要想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战略,强调内需导向。相应的,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有所下降,《关于的说明》指出,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的底线是6.5%以上。这表明中国政府也不再单一的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更多地将目标放在平衡持续的经济增长。

2研究对象

(1)本研究拟将居民的消费对象分为生存性消费品、享受型消费品和发展型消费品,分析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演化路径,并结合美国、日本以及转轨国家等国外居民消费结构演化路径,指出中国未来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

(2)对我国产业结构突出问题的总体判断。分析我国各产业内部结构问题,重点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结合美国、日本及转轨国家产业结果演化历程,引导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3)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循环作用的机理研究。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居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收入,收入增长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引导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并叠加技术进步的影响,共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合适的产业结构又会有收入效应、劳动效应等,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为消费结构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使经济增长具有市场内生动力,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具体包括:消费结构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消费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实证分析。

(4)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和对策建议。构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路径选择、制度安排以及政策设计。

3研究目标

3.1总目标

厘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揭示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循环影响的机理,探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产业结构对接消费结构治理过剩产能“有序退出”,探讨产业结构外部效应影响消费结构的途径,为更好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新的经济内生增长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3.2具体目标

构建一个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循环作用的分析框架,从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这三个方面展开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探讨产业结构效应影响消费结构的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4研究的思路方法

4.1研究的基本思路

(1)通过理论研究,确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互动循环的分析框架。

(2)总结我国消费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跨期消费函数,建立消费需求升级、消费倾向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函数,探讨消费结构的可能影响因素。

(3)刻画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运用产业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各产业内部结构问题,导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消化过剩产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4)探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消费结构是如何起影响作用的,研究消费结构的作用途径,进而探讨消费结构的作用机理;探讨产业结构的收入效应、劳动力效应等外部效应。

(5)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获取资料,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溢出效应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6)讨论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制度安排以及政策设计等问题,提出相应政策与对策建议。

4.2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查询和理论研究。运用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提出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循环框架。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调研;建议

一、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调研水平的必要性

按照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凡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或者职工人数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属于小企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已达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上缴税收占51%,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相当活跃的经济主体,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全国工商联推出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所公布的调研数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其影响因素归结起来无非是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社会环境与政府环境,其中包括政府决策、政策,政府依法行政及政府诚信等;内则是指企业的市场调研、营销决策、企业人事、财务、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两方面的因素对企业都具有生死攸关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如此之短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工作水平不高,导致决策的科学性不强,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凭经验决策,不了解市场调研工作的价值

有不少经营者认为企业由自己一手创建,当初创建时也没有做过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凭自己的感觉一般不会错,自认为了解市场,自己的信息量、尤其是感性信息量足够,再委托别人调研纯属多余或浪费,有时不愿意看到与自己想象不同的数据,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也有不少经营者没有做过市场调研,没有体会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市场调研的价值,不了解市场调研的目的、方法,往往相信自己从各个渠道直接听到或看到的信息,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调研方法;还有不少经营者做过一些市场调研,但因调研成果质量不佳或利用效果不好而怀疑或否定调研工作的必要性。这种经验决策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可能是不准确的、不系统的,具体表现为模糊的情况或状况,更重要的是没有确切的数据资料,这样就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决策的正确性就难以保证。

(二)调研工作急功近利,缺乏常规性和系统性

虽然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识到需要了解市场情况,但没有把调研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去做,只是在需要做出重大决策前,才想到要做市场调研。不少企业重视对近期市场情况的了解,如广告效益调研,忽视对长期市场资料的系统收集,如对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变化、营销环境、产品品牌或企业形象等内容的系统研究。这方面我国企业同国外的许多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国外许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生产、投放市场、售后情况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市场调研。宝洁公司1988年在我国投资建立合资企业,而在1985年就开始对我国市场进行相关的调研,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做了长时期的跟踪调研,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确切的资料。实践证明,宝洁公司在我国的经营是成功的。日本许多企业收集各国经济情报,范围之广,材料之新,分析之深,使许多国家为之震惊。如在20世纪70年代,三菱株式会社每天从世界各地收到的电讯条可绕地球11圈,若一个人读完它需要6个月时间。

(三)对市场调研工作投入不足,工作质量整体不高

市场调研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工作责任心是难以做好调研工作,完成调研任务的。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难以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导致对调研工作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业化的市场调研部门,缺乏具备市场调研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经营者认为市场调研就是简单地问问和看看,是谁都可以做的事情,因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第二,经费投入不足。许多企业没有固定的市场调研预算,需要的市场调研资金是临时安排的。而国外的许多企业每年有相对固定的市场调研预算或比例,而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这种经费计划。从方法上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采用实地调研法收集原始资料,而那些原始资料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能反映事物的表象,无法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对资料的汇总也缺乏系统化和条理化,未能运用国外的先进成熟的方法,未掌握运用电脑信息技术开展市场调研的方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很难起到参考作用。

(四)现有的调研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对调研工作的认识偏差

从企业外部看,我国市场调研行业总体发展还不成熟,许多调研公司之间进行着无序竞争,调研工作不规范,调研产品质量不高,使人们难以相信这些企业的调研结论。如2005年1月,央视《对话》栏目在采访饮料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时,“娃哈哈”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发表了不相信市场调研机构的言论:“现在那些调研都是假的,你给他们那么多钱,最后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还不如我自己的感觉来得比较敏锐和准确一些。”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精通市场调研的人才不多,在进行调研时,所选的调研人员一般都是临时的或兼职的,调研人员没有工作责任心,缺乏积极性,时有欺骗、编造数据、投机取巧等行为发生,资料的误差较大,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三、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调研工作水平的建议

(一)政府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创建平台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提高市场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光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做到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建立健全公共信息网络。公共信息网络是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发达国家公共信息网络十分发达,如日本企业的市场调研部门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在一至五分钟之内得到世界金融市场的行情,三至五分钟之内可调用国内外一万个重点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一至三分钟可得到日本与世界各地出口贸易商品的品种、规格资料等。目前我国政府对信息资源开放程度不够,虽然有些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或省份如广东、上海、江苏等这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但就全国总体来说还不完善,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内容不充分,更新速度慢。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不能满足了企业市场调研的需要,必须尽快地加以改进。

2、加强市场调研行业的管理。中小企业的人数少,规模小,不可能自行组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往往需要委托专业调研公司进行调研。但目前大多数市场调研公司的调研工作现状,难以令人满意。政府要制定有关法规,切实规范调研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把调研产品的质量和实物产品质量同样来进行管理,使调研市场规范有序。目前政府可以指定有关机构对市场调研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如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法的选择、调研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加强监管,提高调研产品的质量,使调研行业逐步成熟和规范,这对整个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帮助的。

3、加大市场调研人才的培养规模。我国中小企业对调研专业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2006年4月2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社会发布“调研分析师”成为我国又一新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调研研究与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事调研、研究、统计、预测、营销、咨询、分析、管理、统筹、策划、广告等多种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走向专业化,具有调研、预测、分析能力的调研分析人才也将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国外目前还没有专门设置调研分析师证书,但是美国SAS专业认证和SPSS数据分析师认证都是拥有较高国际声誉,是目前信息分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认证之一。

(二)企业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1、经营者需更新营销观念,树立长远战略眼光。中小企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断捕捉市场机会。随着营销观念、营销组合、营销管理、营销战略等一系列现代营销思想的出现,市场调研的内容应从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行为中逐步扩展到包括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品牌或企业形象研究、产品研究、营销环境研究等在内的整个营销活动的研究。如果只注重短期的广告效益、不注重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行为是不行的。只有观念更新,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才能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投入,才有搞好市场调研工作的基础。

2、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总体来说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巨大作用。市场调研方法和手段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如应用微机和移动式终端来收集分析资料,如用电脑辅助电话访谈、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调研等。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经营者自身必须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引进人才,通过有效地掌握信息资源和利用信息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

3、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中小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调研部,通过开展工作可了解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发现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客观地认识目前市场状况和较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21世纪以来,市场调研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发展,市场调研不断吸收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的调研方法。企业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通过挑选和培训,使得那些诚实、勤奋、能与被访者进行交流、具有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调研人员加入到调研队伍中来。

4、建立与专业调研公司协作关系。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人力财力的制约,难以独立开展调研工作。可以选择一家或多家专业调研公司,同它们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为本企业调研工作服务。在委托调研公司进行某项调研时,企业可以派本企业人员参与调研公司的调研过程,对其进行全程控制监督,了解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调研成果的质量。

总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了解市场,根据市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搞好市场调研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毕鹏翔等.市场调研误区[J].中国中小企业,2008(1).

第9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5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3]。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4]。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5]。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6]。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7],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8]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9]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10]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11]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12]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13]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14]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15]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16]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17];杨新军、马晓龙[18]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19]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20]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21]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22]、付岗[23]、刘月皓[24]、张晓明[25]、郑平[26]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27]、李文静[28]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29]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30]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31]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32]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33]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34]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35]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36]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37]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38]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39]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40]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41]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5]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42]、刘水良[43]、张广海[44]、甘永萍[45]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46]。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47]。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48]。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49]。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50]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51]、高维忠[52]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5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54]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55]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56]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57]、王迪云[58]、吴冬霞[59]、单珍[60]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61]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62]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3]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4]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J].旅游科学,2000(1):28-30.

[5]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6]张辉.旅游经济论坛[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7]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8]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9]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10]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11]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2):120-123.

[12]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13]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14]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15]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16]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4(4):66-68.

[17]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18]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J].人文地理,2005(1):49-52.

[19]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20]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21]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22]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23]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24]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25]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26]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J].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27]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28]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2012(10):29-31.

[29]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30]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31]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32]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33]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34]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财贸经济,1999(2):61-64.

[35]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3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37]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

[38] 王松茂,何昭丽,等.新疆国际旅游业集中度及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81-84.

[39] 杨琴,王兆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以湖南为例[J].求索,2009(10):86-71.

[40] 崔振兴.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性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12-32.

[41] 张佑印,顾静.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4):155-172.

[42] 庄小丽,康传德.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1-54.

[43] 刘水亮,田金霞,等.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与优化[J].商业研究,2009(3):200-203.

[44] 张广海,孙文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3):1-8.

[45] 甘永萍.基于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79-82.

[46] 谢春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1):37-40.

[47] 师萍.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1):85-88.

[48] 兰楠.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实际中的约束分析[J].四川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15-18.

[49] 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50] 陈仙波.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J].未来与发展,1995(6):27-30.

[51] 郭胜.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与措施[J].财贸研究,2003(4):18-20.

[52] 高维忠.新时期优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探讨[J].经济师,2003(4):70-71.

[53] 吴泓,顾朝林,马荣华,徐晓勤.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6):755-761.

[54] 李刚,赵静玮.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93-99.

[55] 宋静.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5.

[56] 任建华.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及优化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2(5):102-105.

[57] 马勇,王春雷.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5):103-107.

[58] 王迪云.南岳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6):754-759.

[59] 吴冬霞.广西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64-68.

[60] 单珍.浙江省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J].旅游经济,2012(2)160-161

第10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我国加入 WTO 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006 年 1 月 1 日《农业税条例》的废止,2004—2010 年、2011—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均以农业为主题。在国家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到 2015 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业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同样面临突出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依然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可选择性增多,第二、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使得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为城市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农业收益较低,尤其是粮食种植业收益更低,不能把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留在农业,同时农村土地抛荒、农村土地流转的非粮化、非农化现象突出。更重要的是国家实施多年的农业补贴的效率不增反降。1如果农业的这种现状继续发展会不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农业领域深化改革必须面临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不平衡,解决问题就是通过改进相关法律制度,以达到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平衡、协调。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共同起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如果市场经济中的哪一领域存在突出问题,说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没有协调好,或者说政府没有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也就是说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没有运用好。农业补贴是国家利用财政资金支出手段对农业产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农业补贴的实施是依据国家的有关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国家对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存在问题,说明有关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合理,导致农业补贴实施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合理。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规范是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具有调整经济生活,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组织、管理、服务经济活动的功能。”

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客观存在着的农业生产现实的集中反映,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具有调节农业生产,规范农业补贴工作的实施,服务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是对国家利用财政支出手段实施农业补贴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规范和确认的经济法规。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找出农业补贴的哪些领域和哪些方面存在权利和义务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导致权利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合理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提出改进权利和义务配置协调、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二、研究内容

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找到农业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不平衡,解决问题就是通过改进相关法律制度,以达到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平衡、协调。从法学的方面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调查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及政策的实施现状,调查农业补贴的实施是否实现了立法的意图和目的,或者说调查研究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规及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就是通过调研资料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或者说从哪些方面去进行调研分析成为本文首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哪些领域和哪些方面找出农业补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合理,以及导致权利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合理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提出改进权利和义务配置协调、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对于用什么标准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了解程度,二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否履行和遵守了农业补贴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的义务,三是农业补贴的功能及目的是否实现,对于以上第一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内容、目的的了解程度。对于以上第二方面来说包括地方政府是否已经积极履行了农业补贴的的相关义务,农业补贴资金有没有存在被挪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是否充足,相对来说,地方政府更愿意对农业的哪些部门进行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经营者有没有存在骗取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对于以上第三方面的来说,主要是指农业补贴应当具有的功能及目的是否实现,主要包括农业基础实施是否得以完善,农民的积极性尤其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励。

实质上,本文中笔者力图调查研究农业补贴当中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有关农业补贴的权利义务的配置,二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三是从事农业,尤其是从事粮食种植业的农民权利义务的配置。因为,农业补贴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既有中央政府的投入也有地方政府的投入,这就关系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应当由哪一级政府对农业投入更为合理,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意愿,地方政府有没有挪用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农业补贴要能够很好地实现其目的和功能就需要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律制度恰当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能够很好调节的领域,政府除发挥监管作用外,尽量少干预或者不干预。农民对农业补贴的了解程度是农民主张其补贴权益的前提,农民主张救济其正当权益是关系到公平公正的问题,使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得到合理保障,防止农业补贴中的骗补行为也是关系到公平公正的问题。因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我国农业补贴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农业补贴存在问题的法律方面原因最终提出改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议和对策,以力求实现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直接深入贵州省主要产粮县市,对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农户进行调研,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三种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研究归纳总结。

(一)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官网进入中国知网搜集相关期刊论文、博硕论文、报纸等与农业补贴相关的电子文献,同时在学校图书馆和贵州省图书馆查阅有关农业补贴的资质文献。在搜集好有关农业补贴的文献后对其进行筛选分析,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基础。

(二)实证研究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调研的实证研究法,以贵州省为例对农业补贴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不仅对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调研,总结出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农业补贴调查问卷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分析农业补贴实施问题,归纳出农业补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导致农业补贴实施存在问题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农业补贴问题研究得较晚,在 21 世纪之前,在国内对农业补贴的研究还是一个前沿问题,进入 21 世纪在中国加入 WTO 之后,国内很多的学者对农业补贴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对农业补贴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是学者们多是从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进行研究,从法律角度研究很少,在法律方面研究的有主要集中在国际经济法领域,从经济法方面进行研究的非常少。

国内最早对农业补贴进行研究较为知名的学者有朱希刚老先生。之后有程国强、王传丽等,程国强认为 WTO《农业协定》对削减发达国家实施农业补贴只能取得有限成果,WTO《农业协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王传丽从国际经济法角度对 WTO《农业协定》以及农产品贸易相关的规则协定进行研究,同时从相关国际法规则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内的相关法律规则如何与 WTO规则相协调进行了仔细分析。王玉帅在其博士论文《WTO 框架下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和政策研究》中指出为了保护我国农业生产者利益,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在下轮农业谈判中,我国应当积极争取对我国有利补贴事项。

其他学者还从农业补贴概念的界定、以及我国农业补贴法制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如,如黄河教授认为,农业补贴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的目的,一是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包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服务等财政支出;二是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水平。另外,高峰等学者指出农业补贴是指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等相关环节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换句话说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在预算内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补贴,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弥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领域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还有其他学者建议建立农业补贴专门法律制度,如王华巍、李鹊、何宇鹏等。刘莎依据 WTO《农业协议》提出我国“黄箱”补贴、“绿箱”补贴与“蓝箱”补贴的具体农业补贴制度的内容,使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和 WTO 的各项规则相融合。

国外学者的研究著作多集中在农业补贴对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 Kym Anderson 等。Mitsuo Matsushita 对 WTO 框架下的农业补贴规则做了详尽的分析。有的作者则分析本国农业补贴政策可能面临的合规性挑战,例如RandySchnepf 和 Jasper Womach 。还有学者就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地位的影响进行研究,例如 David Bailey 和 Ivan Roberts ;在 WTO 领域,JohnJackson 的著作解释了国家主权与 WTO 规则的关系;很多外国学者对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例如 Brian Tamanaha 和 L. Friedman 等。应该说相关学者们在实施农业补贴的理论基础、农业补贴的支持水平、农业补贴制度的演变与变迁、国内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方法、农业补贴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等方面研究对我国农业补贴法律构建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是这些研究多数仅仅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往往缺乏的大量充分的调研资料为依据,学者们提出的农业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法律方法和途径是否符合实际依然是一个未知问题。尤其多数学者都是国际经济法的角度去研究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如何与 WTO 规则相结合,而在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内容本身如何设计才能使农业补贴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如何处理农业补贴实施过程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在农业补贴的支出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到农业补贴根本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采用调查研究法方法进行研究的也很少。

第一章  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调研情况统计

一、农业补贴相关基本概念

(一)农业补贴的概念

在我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农业的法律当中与农业补贴相关的内容,并没有使用农业补贴的词语进行表述,而是使用保障、支持、补助等词汇。

农业补贴这一词语多出现在有关农业的政策性文件当中,对于农业补贴的概念,我国学者在相关文章作出了界定,如西北政法大学教授黄河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补贴指的是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即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农业产业政策目的而将财政收入依法定的标准和方式转移给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国家行为。”

笔者赞同黄河教授对农业补贴概念的表述,同时笔者认为农业补贴是国家利用财政支出手段,对农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农业补贴概念的外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补贴包括:首先,国家现实和潜在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如对农业产业和项目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的贷款担保等;其次,国家税收的优惠,如减免农业税等;再次,政府提供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服务等一般公共服务等。狭义的农业补贴的概念指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国家无偿性财政资金的拨付,如,农业灾害补贴,农业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等。在本文当中的农业补贴的概念笔者使用的是广义的农业补贴的概念。

(二)实施农业补贴的目的

对于农业补贴的目的,我国学者在有关文章提到,如黄河教授认为,农业补贴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的目的,一是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包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服务等财政支出;二是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水平,如农业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等。

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是美国的等发达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的主要目的之一,2014 年美国通过新的农业法案实施农产品价格损失计划、农业经营风险覆盖计划,农业灾害援助的方面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他学者,如毛智勇、高平提到我国种粮农民收入补贴应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弥补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为目的。

笔者认为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的根本目的是要使粮食安全得以保障,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就要实现以下几个目的,主要包括提高农业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因为,只有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才会提高;只有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励,农民才会把劳动力等资源投入到农业产业。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缺乏科技支持,农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农业产业将不会得以健康发展,将会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提供安全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

(三)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及其内容

从法学方面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其实质上就是对农业补贴有关的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要实现这一研究目的首先要明确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用于规范政府实施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农业补贴的实施依据的国内法主要包括《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这些法律当中有关农业补贴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在我国农业补贴的具体实施主要依据中央有关农业补贴的政策性文件。我国是 WTO 的成员国,我国农业补贴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性文件都要遵守 WTO 相关协议中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定。

尽管在 2013 年 12 月,WTO 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巴厘岛会议)就多哈回合“早期收获”(Bid to“Harvest”)协议达成一致,但多哈回合“早期收获”仅选择了一些技术性比较成熟、涉及政治敏感度较低的一些议题,先行达成的决定草案,对于有关农业补贴的国内支持和市场准入等实质性内容依然被搁置,延期谈判。目前在国际法方面规范农业补贴的主要有 WTO《农业协定》。WTO《农业协定》在1986 年 9 月至 1994 年 4 月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通过, WTO《农业协定》规定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国内农业支持等方面内容。在市场准入方面规定了WTO 成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当承诺逐步降低关税;在出口补贴方面,在基期内(1988-1990)实施出口补贴的成员必须就减少补贴作出承诺并列入减让表,没有实施出口补贴的农产品不得实施出口补贴,中国在加入 WTO前没有对出口农产品实施补贴,因此在入世后也不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在国内补贴支持方面,把国内补贴分为绿箱补贴、黄箱补贴、蓝箱补贴。绿箱补贴指补贴措施的实施对农产品贸易没有扭曲作用或者是扭曲作用很小,这些补贴措施包括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对生产者的直接支付、不挂钩的收入支持补贴、自然灾害救济支付、环境计划下的支付和贫困地区援助补贴。对于绿箱补贴,《农业协定》不要求成员承诺减让,也就是《农业协定》对 WTO成员实施的绿箱补贴没有限制。黄箱补贴指补贴措施的实施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具有严重的扭曲作用,黄箱补贴主要包括价格支持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生产投入补贴和利息补贴等。对于黄箱补贴,《农业协定》要求成员进行削减,而削减的依据是综合支持量和综合支持总量,根据《农业协定》第 1 条,综合支持量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有利于基本农产品生产者的对某一农产品提供的年度支持水平,或指有利于一般农业生产者的非特定产品支持并不可免除削减的支持;综合支持总量则是有利于农业生产者的所有国内支持的总和,即所有基本农产品的综合支持量、所有非特定产品的综合支持量以及所有农产品支持等值的总和。

《农业协定》要求各成员计算基期(即 1986 年一 1988 年)综合支持总量并将其写入其减让表第四部分第 1 节中。各成员以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基准进行削减,并依据削减后的最终综合支持总量和年度综合支持总量作出承诺,如果某一成员没有做出综合支持总量的承诺,则其只能在微量支持允许水平的范围内提供黄箱支持。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于黄箱支持补贴只享有 8.5%的微量允许支持水平,微量支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不超过农业或农产品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微量支持不计入现行综合支持总量之中,微量支持不需要削减。需要强调的是各种农产品被允许的微量支持是以该种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为计算依据,不能把各种农产品被允许的微量支持总量累加到某种农产品或某几种农产品当中。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和调研目的及内容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就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见解,如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在《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之我见》一文提到:“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里面要讲政治,要算经济账,还要有法治;二是要用法律划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是市场行为的‘裁判员’,企业是市场的‘运动员’,两者的角色分工不同,不能混同。运动员也应该分类,有的是跑长跑的,有的是短跑,还有的游泳,不能哪里有便宜可占就到哪里去比赛;三是要更加强调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政府的基本价值追求。”

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找到农业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不平衡,解决问题就是通过改进相关法律制度,以达到相关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平衡、协调。从法学的方面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调查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及政策的实施现状,调查农业补贴的实施是否实现了立法的意图和目的,或者说调查研究与农业补贴相关的法规及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就是通过调研资料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或者说从哪些方面去进行调研分析成为本文首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哪些领域和哪些方面找出农业补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合理,以及导致权利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合理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提出改进权利和义务配置协调、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对于用什么标准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了解程度,二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否履行和遵守了农业补贴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的义务,三是农业补贴的功能及目的是否实现对于以上第一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内容、目的的了解程度。对于以上第二方面来说包括地方政府是否已经积极履行了农业补贴的的相关义务,农业补贴资金有没有存在被挪用,中央及政府是否对农业的投入是否充足,相对来说地方政府更愿意对农业的哪些部门进行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经营者有没有存在骗取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对于以上第三方面的来说,主要是指农业补贴应当具有的功能及目的是否实现,主要包括农业基础实施是否得以完善,农民的积极性尤其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励。

实质上,本文中笔者力图调查研究农业补贴当中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有关农业补贴的权利义务的配置,二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三是从事农业,尤其是从事粮食种植业的农民权利义务的配置。因为,农业补贴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既有中央政府的投入也有地方政府的投入,这就关系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应当由哪一级政府对农业投入更为合理,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意愿,地方政府有没有挪用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农业补贴要能够很好地实现其目的和功能就需要相关制度恰当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能够很好调节的领域,政府除发挥监管作用外,尽量少干预或者不干预。农民对农业补贴的了解程度是农民主张其补贴权益的前提,农民主张救济其正当权益是关系到公平公正的问题,使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得到合理保障,防止农业补贴中的骗补行为也是关系到公平公正的问题。因此,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我国农业补贴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农业补贴存在问题的法律方面原因最终提出改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议和对策,以力求实现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和时间

本文所采用的调查问卷由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制作,调查对象为贵州省主要产粮大县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补贴工作管理和服务机构。

2.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由于农业补贴实施问题不仅关系农民等农业生产者,还关系到负责农业补贴工作的相关管理机构,农业补贴的实施范围不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还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服务等领域,而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作密切的关联,所以,调查问卷涉及的面较广。 

(2)重点突出原则。  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了解程度,二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否履行和遵守了农业补贴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的义务,三是农业补贴的功能及目的是否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法治建设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及支持责任的关系,市场主体之间公平公正的关系。因此,对农业补贴的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时,又重点突出够正确反映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平公正关系的问题及选项。以达到正确揭示农业补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农业补贴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开放和封闭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充分了解农业补贴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笔者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对于一些问题没有事先拟定好问题答案的选项,而是让应答者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客观性,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大部分题目都采用了封闭式方式,设计好问题后事先拟定了问题答案的选项。 

(三)调查问卷的指标构成

本论文对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由于调研对象的不同,分为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调查问卷,在两类调查问卷中都设置了“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和目的的了解及认识、政府和农民履行农业补贴义务现状及建议、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三个一级指标。在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调查问卷中:在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和目的的了解及认识一级指标下设 9 个二级指标,在政府履行农业补贴义务现状及建议一级指标下设 2 个二级指标,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一级指标下设 15 个二级指标;在农业管理服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调查问卷中:在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和目的的了解及认识一级指标下设 8 个二级指标,

在政府履行农业补贴义务现状及建议一级指标下设 9 个二级指标,在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一级指标下设 17 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提问或设问所设置的选择性回答分别从最少 2 个到最多 6 个不等,同时设计让调查对象自由回答的开放性问题。具体指标构成如下:

三、调研资料的整理和统计

(一)调研资料整理和统计的相关说明

为了充分了解农业补贴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于 2015 年 5 月到 10月期间,到贵州省主要产粮大县的 8 个乡镇去调研,对农民或者农业企业、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发放 366 份《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调查问卷及访谈问题》进行调研。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通过向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的调研方法,把收回的问卷逐一分项进行归纳量化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农业补贴实施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考价值。

1.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 366 调查问卷,其中农业生产经营者 200 分,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 166,调研结束共回收 348 份,有效问卷 322 份,其中农业生产经营者 180 份,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人员 142 份。回收有效率为 87.98%,可以对问卷进行较好的分析。

2.问卷分项整理情况

本论文对所采用的《农业补贴实施问题调查问卷及访谈问题》进行分项整理,农业补贴种类和目的的了解及认识程度、政府和农民履行农业补贴义务现状及建议、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三个一级指标进行统计,对于两份调查问卷中相同的问题答案区别不大的在同一个表格中进行统计,答案区别较大的分开统计,尽可能具体全面分析本次调查结果。

(二)调研资料主要问题的统计

1. 农业补贴的种类和目的的了解及认识程度调研资料统计整理为了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农业补贴的种类和农业补贴的目的的了解及认识程度,笔者分别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进行调研,调研结果统计如下:

(1) 农业补贴种类的了解和认识程度调研资料统计

如表 3 所示,在农业补贴的调查问卷当中,针对“你是否知道国家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322 份有效问卷中,有 310 位问答者选择肯定回答,占比96%,只有 12 位调研对象选择否定回答,占比仅有 4%。但是,如表 4,针对“你知道国家实施哪些农业补贴”的问题,在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当中,农业生产经营者知道最多的是农业三项补贴,在 180 位调研对象当中,有 168 位调研对象选择知道,占比 93%;知道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调研对象少于知道农业三项补贴的调研对象,其中有 125 位调研对象知道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占比 69%;知道粮食最低收购价补贴的人数少于知道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人数,在 180 位调研对象当中,有 88 人选择知道,占比 49%;在 180 位调研对象当中,知道农业基础建设补贴、农业科技补贴、农业灾害救助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的人较少,其中,仅有 26%的调研对象知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仅有 27%的调研对象知道农业

科技补贴,仅有 25%的调研对象知道农业灾害救助补贴,仅有 31%调研对象知道农业保险补贴。如表 5,在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人员当中,知道农业补贴的种类现状比农业上产经营者知道的现状要好,对于所列每项农业补贴 80%以上农业服务和管理机构人员都知道。

(2)农业补贴的作用和目的的了解和认识程度调研资料统计

如表 6,在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人员调查问卷中,有 120 位调研对象认为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的最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占比为 85%,仅有 22 位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占比为 15%。如表 7,有 98 位调研认为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目标不清晰,占比为 69%,仅有 44 位调研对象认为我国农业补贴目标清晰,占比 31%。如表 9,尽管在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中,83%的调研对象回答获得农业补贴最多的是粮食种植业,但是 13%调研对象认为畜牧业获得的农业补贴业较多,同时农业休闲和旅游观光也获得农业补贴占比 1%。如表 10,在农管理及服务机构调查问卷中,有 69%的调研对象认为国家农业补贴应当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是粮食种植业;如表 11,有 62%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休闲和旅游观光不应该获得国家农业补贴,同时,也有 25%的调研对象也认为畜牧业不应该获得农业补贴;如表 12,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选择重点支持考虑该农业产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该农业产业承担的自然风险、该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选择对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调研对象相对较多,占比 36%,选择经济效益和承担的自然风险的调研对象比例相同,都为32%。如表 13,在农业补贴调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当中,畜牧业获得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资金,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无关的休闲观光旅游业的观光步道、停车场、太阳能路灯也获得财政补贴资金。

(3)结论

从表 3 至 5 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都知道国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对于农业补贴的种类来说,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基本上知道大部分农业补贴的种类,而绝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知道农业三项补贴和农业机械补贴。农业补贴,不但粮食种植业获得农业补贴,其他农业产业也获得农业补贴。

从表 6 至 13 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前实施的农业补贴目标不清晰,农业补贴附加功能较多。导致一些经济效益较好,与粮食安全关系不大也获得农业补贴。如表 13,畜牧业获得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如 A 养鸡场的家庭农场建设和 B 牧业发展公司山地生态畜牧肉牛产业建设。甚至与农业产品的生产无关的项目也获得看农业补贴财政资金的支持,如 C 生态有机茶园公司建设休闲接待广场、D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 1100 米的荷塘观光步道等。

大部分调研对象认为国家实施农业补贴的重点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效益较差、自然风险较大的粮食生产领域。

2. 政府履行农业补贴义务现状及建议

(1)各级政府履行农业补贴现状调研资料统计

如表 14,在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调查问卷中,有 80 个调研对象知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的的投入,占总调研人数的 56%;有 38个调研对象知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来源于省级财政的投入,占总调研人数的 27%;而知道市级以下财政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少,市县乡三级分别为 10%、6%、1%。如表 15,在 142 个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调研工作人员的调研对象当中,有 95 个认为中央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投入不足,占比 65%,仅有35%的调研对象的认为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充足。如表 16,有 77%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投入不足,仅有 23%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投入充足。如表 17,尽管 79%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政府不存在挪用农业补贴财政资金的现象,但是还是有 23%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政府存在挪用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如表 18,在 188 个调研对象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中,尽管 69%的人认为地方政府不存在拖欠农业补贴的现象,但是,有 31 的人认为地方政府存在拖欠农业补贴的问题。

(2)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意愿及建议调研资料

如表 19,在 142 个调研对象中有 114 个认为地方政府不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较差的粮食产业,占比 80%,仅有 20%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财政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较差的粮食产业,正如表 20,在 142 个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调研对象中 30%、32%、30%认为地方财政更愿意投入到烤烟、蔬菜、或者其他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产业,只有 6 的人认为地方财政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的粮食产业。如表 21,142 个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有 88%的人认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产业的基础设施应当由中央财政投入,仅有12 的人认为应有地方财政投入。如表 22,有 85%的调研对象认为,非粮食产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应由地方政府承担,仅有 15%的调研对象认为应由中央政府承担。

(3)结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的大幅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当前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中,既有中央财政的投入也有地方财政的投入,但是,依据调研资料统计,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均不充足。同时,尽管大部分地方政府不存在挪用和拖欠农业补贴资金的现状,但是也还是有部分地方政府拖欠农业补贴资金的问题存在,多数地方政府不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较差的粮食产业,多数地方政府更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到经济效益较好的非粮食产业。大部分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认为与国家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投入应当由中央政府承担,非粮食产业的投入应当由地方政府承担。

3.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

农业补贴功能的实现程度,是指农业补贴的作用和目的达到和实现的程度。笔者赞同政府实施农业补贴的根本目的的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的观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需要农业财政补贴达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作用,因此,笔者在调研过程中选取了农业补贴对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调研。

(1) 农业补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现状

如表 23,在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中的 180 个调研对象,有 80%反映他们村有政府财政资金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仅有 20%的反映他们村没有财政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但如表 24,仅有 9%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认为这些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运行状况良好,11%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认为这些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运行状况一般,80%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认为这些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运行状况不好。如表 25%,在农业生产经营者调查问卷和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调查问卷中的 322 个调研对象,89%的人认为农业补贴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仅有 4%的人认为能较好地满足,仅有 7%的人认为能够基本满足。86%的调研对象认为当面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最薄弱的领域是在农业水利建设和维护方面。

(2) 农业补贴对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研资料

如表 27,在 322 个调研对象中,仅有 1%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种粮农民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仅有 9%的人认为在一般程度上降低了种粮农民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90%的人认为农业补贴仅在较小程度上降低了种粮农民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我国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当粮食价格下跌时种粮农民并没有获得的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如表 29,当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是只有 44%的人获得补贴资金,有 56%的人没有获得自然灾害补贴资金,且,如表 30,在 322 个调研对象中仅有 2%的人认为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资金能够弥补较大部分损失,仅有 21%的人认为农业补贴资金能够弥补一半自然灾害损失,77%的人认为农业补贴资金只能够弥补自然灾害的一小部分损失。

如表 31,在调研地域范围内,依据调研对象反映,在他们管辖地域范围内都实施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但如表 32,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在农户或者农业企业的覆盖范围较小,依据农业生产经营者反映仅有 15%的农户获得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财政补贴,有 85%的农户没有获得该项补贴。

如表 33,在 322 个调研对象中,仅有 2%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有 9%的人认为农业农业补贴在较小程度上能够激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种植粮食的积极性,89%的人都认为农业补贴激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种粮的积极性非常小。同时,如表 34,89%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只能在非常小的程度上减少务工和种粮之间的收入差距,仅有 10%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小程度上减少务工和种粮之间的收入差距,仅有 1%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务工和种粮之间的收入差距。如表 35,90%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不能有效减少土地用于种粮和土地非粮化之间的收入差距。如表36,仅有 4%的人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77%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在较小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19%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仅在非常小的程上增加农民收入。如表 37,尽管大部分调研对象反映不存在农业补贴资金被骗取的情况,但也有 19%的调研对象反映存在农业补贴资金被骗取的问题。如表 40,农业管理及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前农业补贴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5%的调研对象认为当前农业补贴的目标不清晰,农业补贴的附加功能过多;27%的调研对象认为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动力不足,并存在挪用、拖欠农业补贴资金的现状,中央政府存在缺位,对农业的投入不足;23%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不足;25%的调研对象认为农业补贴不能够有效激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 结论

第11篇

调研主要围绕4个方面、18个专题开展。

一是国内能源发展战略若干重大事项调研。主要包括:国内能源需求预测和供应潜力分析;能源战略基地与战略通道组织实施等重大问题对策措施研究;煤炭安全绿色开发战略措施研究;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措施研究;核电发展重大举措研究;水电发展战略举措调研;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举措调研;煤电基地及通道建设、节能减排对策措施调研等。

二是国际能源合作发展战略调研。主要包括:国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措施研究;国外煤炭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措施研究等。

三是能源科技创新重大任务调研。主要包括:能源科技创新总体战略措施研究: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战略措施研究;新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措施研究;非常规油气开发科技创新战略措施研究:电力储能与能源系统智能化重大技术创新调研等。

四是能源市场化改革和监管重大事项调研。主要包括: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重大对策研究:健全能源监管体系研究;能源体制专项改革措施研究等。

农业部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据中国证券报,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融合更加深入,农业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民获取信息能力显著增强。

第12篇

1.1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科技部负责编制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先由各部门推荐、领域专家建议、各单位自主上报和科技部自行调研,然后科技部根据总体规划论证筛选。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截止目前为止,科技部共批准建设26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生命科学领域60个,与农业相关的实验室有34个。如表1所示。

1.2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指南由对口司推荐、领域专家建议、各单位自主上报,然后科技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筛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目前,科技部已批准立项建设220余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领域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如表2所示。

1.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顶层设计、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截止2009年底,已批准建设127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农业相关领域有20家,如表4所示。

1.4农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布局

分析通过对上述农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概况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可知,国家级科研平台均要求有良好的科研积累,有国内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原则上不重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须有国家重点学科支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相关领域优势整合但不是大拼盘,高水平科研成果积累,具有较好的仪器设备条件和相对集中的科研用房。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结合为主,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能解决一个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有国内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和经营人才,有一批可转化的成果积累,有合作良好的实力企业,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要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强调国计民生的大产业、不强调学科布局,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解决国家重大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强调产学研结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有良好的、独立的研究实验室,有可供应用的成果,有合作良好的、有实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

2高等学校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议

2.1明确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是大学水平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议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在学校工作中明确定位: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是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它与学术队伍培养、科研项目共同构成学科建设三大内容,师资、教学、科研、平台是学校的四大核心业务工作。要目标明确地进行学科系统培育与积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对学术水平要求很高,要获建设成功,必须有国内一流的专家、大型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大科技成果作支撑,一个学校的资源、力量有限,必须锁定明确的培育目标进行前期的人才培养、科研积淀才能形成竞争力。

2.2高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确立培育方向筛选建议

第13篇

关键词: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Daniels检验;调整成本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9-0096-05

一、引 言

当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条件变化后未能及时出清而导致暂时性的效率低下时,就会产生调整成本。贸易引致的调整成本包括两方面:一是劳动力在搜寻工作、重新安置及再培训方面所花费的成本;二是暂时性失业。贸易调整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部门间劳动力的不完全替代性,即要素的特定性和名义工资的刚性。

中美两国自1990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两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两国已互为各自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目前中美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水平一直低于中日、中欧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水平,而且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甚至出现了持续降低的现象。另外,近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两国贸易结构调整与双边贸易平衡的呼声渐高。两国贸易产生的调整成本已影响到两国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衡量贸易调整成本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动态分析即边际产业内贸易(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MIIT)分析。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是特定时期增加的贸易量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份额。Brtilhart以及Menon和Dixon等人提出了关于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不同的计算方法,试图从国际贸易的边际变化上来考察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但最终得到普遍认可的是Brtilhart提出的A指数和B指数及Azhar和Elliott通过修正Brtilhart提出的B指数的分母得出的更为全面的s指数。国外学者们大量的研究表明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比静态的G―L指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贸易调整成本。而中国学者甚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李坤望和施炳展基于“平滑调整假说”的框架,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评估了中国1987―2004年制造业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他们认为,中国制造业贸易变化绝大多数仍属于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有增加的趋势。由于中国产业内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平滑调整假说”有较大的适用性,中国制造业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总体偏高。佟家栋和刘钧霆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分别运用A指数、B指数和s指数测度法对1992--2003年间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的调整成本进行了经验研究。王福重和白雪对产业内贸易与调整成本之间关系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及评价。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或者静态指标分析上,缺乏动态指标的定量分析,本文选取国内外学者近几年新采用的几种主要的衡量产业内贸易变化的边际产业内指标,以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

二、测算方法和数据

1.测算方法选择

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标测算方法。本文采用使用较广泛的A指数和s指数来测算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Brtllhat提出的A指数公式表达如下:

2.样本数琚

本文选取1992―2008年中美制成品贸易作为考察对象,一方面,从1992年开始中美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两国贸易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此阶段作为研究周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制成品贸易约占中美贸易90%的份额,占据了中美贸易的绝大部分,选取制成品作为分析对象能够充分代表中美贸易及贸易引致的调整成本的主要状况。

经合组织(OECD)认为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以SITC四分位数来计算比较合适。考虑到选取数据代表性和样本空间的大小,本文选取19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制成品行业,这19个行业占中美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49,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7.49%,因此,能够较好地代表中美制成品贸易整体发展状况。为了便于研究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的规律,本文同时参照经合组织(OECD)按研发密集度对制造业的分类方法把这19个制成品行业大致分为三类,即高技术产业、中等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本文数据均来自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采用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修订版第三版四分位数据。

三、边际产业内贸易与调整成本分析

1.A指数分析

本文计算了中美1992--2008年高技术产业内贸易、中等技术产业内贸易、低技术产业内贸易的A指数。计算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的五指数为0.193,中等技术产业的五指数为0.1914,低技术产业的五指数为0.109。可见,中美两国之间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三类产业比较,中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比低技术产业要高。而在高技术产业中,专用科学仪器、电器机械及器材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电子及通用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低,所以其调整成本较高;中等技术产业中通用设备、有机化学、橡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而金属制品、钢铁、交通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低技术产业中,服装及其纤维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比纺织业、造纸和初级塑料行业的发展水平低。

1992―2008年间,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起伏很大,特别是1996的贸易水平达到了最低点,其A指数仅为0.113。中等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却从1992年来一直处于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由1992年五指数为O,160上升到2008年的0.198。可见,中等技术产业的贸易水平由产业间贸易逐渐向产业内贸易转变,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调整成本相应减少。低技术产业的A指数在1992年为0.16,在2008年为0.12,其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逐渐降低,而且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五指数大约在0.1―0.16之间变动,所以低技术产业主要属于产业间贸易,调整成本较大。

2.S指数分析

本文在分析s指数的时候,发现s指数呈现波动性。为了分析其发展趋势,本文采用Daniels检验,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式(4)计算变量序列与时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如果系数为正,随着时间的增加,对应变量的顺序越来越靠前,说明变量序列有上升的趋势;反之,有下

降的趋势,当然相关系数要具有统计上的显著

在表1中,下数第二行是Daniels检验的Spearman系数值,最后一行是该系数的显著性,如果该值P-value小于1%,则认为系数值在1%水平上显著,就接受时间序列具有趋势的结论,依此类推。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中的6个行业的Daniels检验并不具备显著性(P>0.1),s指数比率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表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变化并不稳定,没有固定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调整成本没有上升或下降趋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s指数比率集中在0.4左右,且s指数比率大部分为正,说明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贸易变化为出口扩张的产业间贸易和不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电子及通用设备的产业内水平发展很低,其中2001―2005年的s指数比率大于0.5,表现为纯粹的产业间贸易,所以调整成本很高,这与A指数分析趋同。专用科学仪器由进口扩张型逐渐转变为出口扩张型,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也逐渐升高,调整成本相应减少。

在表2中,钢铁行业的Daniels检验在10%(0.05

表3测算了低技术产业的s指数比率。

在表3中,低技术产业中造纸行业的Daniels检验在1%(0.00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产业内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入以及在规模经济和要素报酬递增的推动下,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而成为主要贸易方式。所以,在中美高技术产业部分产品的贸易中,其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会促使两国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递增报酬而更多地发展产业内贸易,在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中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会保持高位的状态(因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且已经近乎成熟),相应地其调整成本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国家对研发投入的不足、居民收入水平的有限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不稳定状态。此外,在两国中等技术产业贸易中,由于两国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也存在趋同倾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随着经济、技术水平发展及工业化的深入,中等技术部门有向高技术部门转化的趋势,其调整成本也相应地呈不断降低的倾向。然而,在两国低技术产业产品的贸易中,由于低技术产业大多是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靠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发展的产业,仍是粗放型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且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两国进出口产品因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两国比较优势的不同导致低技术产业的贸易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因而其调整成本很高。为了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减少贸易调整成本,实现中美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提高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差异性需求就越高,越能促进差异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第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对传统产业分工和升级。中国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服装及其纤维制品,其产业的贸易发展水平很低,属于产业间贸易。但是在产业间分工带来的贸易利益和增长效应还没有完全耗尽时,还应该发挥其现有潜力。其次要加快发展研发密集度高的产业,比如高技术产业和中等技术产业。

第14篇

    对补贴与反补贴的研究历来是国际贸易关系及贸易安全问题中讨论的重要课题。补贴幅度的确定从理论上和技术操作上都属于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研究的难点。补贴幅度的计算是量化反补贴税的关键性前提,也是补贴确定的关键性问题。目前,WTO及其成员对补贴幅度的计算都从法律层面进行简单的程序性规定,但从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反补贴的实践来看,如何确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补贴及计算补贴幅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较难操作。因此,本文依据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及其相关理论,基于系统思维,运用管理决策、计量经济等理论与方法,探讨了补贴幅度确定的决策方法,并且选取中、美2006年铜版纸案件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得出了相应结论。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补贴及其幅度确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ASCM的补贴定义的相关研究

    Goetz等(1986)对美国反补贴法律中“补贴”的种类、定义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上游补贴是美国反补贴法所特有的。袁晓东(2003)在分析ASCM中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补贴与ASCM的冲突之处。蒋婵(2007)以法律实证分析为基础,运用历史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WTO框架下农产品出口补贴法律制度。在分析补贴定义时,有些学者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如周荣新(2004)从经济学理论、主体利益、战略博弈等角度的分析。

    (二)基于ASCM的补贴认定要素的相关研究

    尹德永(2004)对补贴与反补贴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利益和专向性标准三个方面研究了补贴的定义与要素。白巴根(2007)以美国对中国出口铜版纸反补贴调查为例,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反补贴调查与补贴认定进行了研究,在补贴认定过程中着重分析了“财政自主”与“利益”存在判定标准的选择。

    (三)ASCM补贴定义中“专向性”标准的相关研究

    詹姆斯·德林(2007)指出,在美国有针对性的补贴是指政府专门针对一个企业或产业提供的有好处的计划,并且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特定的企业、行业或群体而不是整个经济。王雪华、盛建明(2001)专门对ASCM中制裁“特向性”补贴进行了辨析,指出除非出口国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否则进口国对该补贴进行“反击”时必须证明该补贴具有“特向性”。王弈通(2009)分析了专向性标准在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案中的适用问题。龚柏华、倪洁颖(2007)分析了中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认为美国对中国补贴指控缺乏专向性要素,在事实专向性上没有肯定性的证据。陈利强(2008)从经济、法律、ASCM规定和案例相结合的角度对专向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区分“专向性补贴”与“非专向性补贴”的关键是看补贴是否对经济具有扭曲作用。

    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ASCM对补贴确定进行研究,且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法学、案例分析及经济学分析方法。由反补贴实践可知,各个国家和地区反补贴调查机关在进行反补贴决策时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自由裁量行为的使用也使被调查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对于补贴及补贴幅度的确定,反补贴调查机关要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得出科学、合理、证据充分的决策结果。

    三、2006年铜版纸案件调查期内美国与中国国内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分析

    (一)铜版纸案件调查期内美国国内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由表1可知,2004-2006年,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83%以上,但2006年有所下降。2003-2006年,平均产能2004年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为11.25%,2005-2006年变化幅度不大;产能利用率变化不大,但都处于90%以上;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增长幅度较大,为13.28%;期末库存、产业工人数和工人工资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产业工人数和工人工资2004年同比增长幅度都较大,但2005-2006年开始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劳动生产率、销售量和销售额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毛利润、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2003-2006年,美国铜版纸产业发展相对稳定,产业整体受损害态势并不明显,但2006年平均产能、产业工人数和工资等部分产业指标开始出现小幅下滑趋势。

    由表2可知,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9月,美国从中国进口铜版纸分别为96440短吨、145112短吨、175548短吨、236698短吨,均低于同期美国从韩国进口的378212短吨、430444短吨、417113短吨和366772短吨。美国从中国进口铜版纸量占美国国内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3%、3.3%、3.8%和6.8%,均低于同期美国从韩国进口量占其国内产量比例的8.9%、9.9%、9.1%的10.5%。实际上,虽然美国从中国进口铜版纸量及其占美国国内产量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但对美国国内产业并未造成根本性的打击。

    (二)铜版纸案件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由图1和图2可知,2003-2006年,我国铜版纸产出主要用于国内消费。随着国内铜版纸产业的发展,2003-2006年,我国铜版纸出口量逐年上升,占同期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6.81%、15.36%、21.00%和24.47%。同时,2005-2006年,我国铜版纸出口量超过了同期进口量。

    四、反补贴政策实施中补贴幅度确定的决策方法研究

    

    

    由本文研究的国际背景和反补贴自身特点可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补贴规则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并且调查对象为政府补贴行为,因此反补贴调查机关在补贴调查期间获取补贴项目、补贴金额和补贴数量等证据资料具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调查机关、行业协会、律师协会、科研机构等在积极探索和研究补贴确定的相关方法。本文基于以上分析,依据补贴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提出补贴幅度确定的IEC(Indirect Elasticity Coefficient)间接弹性系数法。

    (一)补贴的经济效应

    由于我国是世界出口贸易大国,并且为了使分析结果对我国反补贴调查机关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研究出口贸易大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出口补贴不仅是禁止性补贴的一种,也是可实施反补贴政策的补贴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补贴幅度确定的IEC间接弹性系数法及其计算步骤

    补贴行为与被补贴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 系,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影响。因此,从经济学角度看,补贴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出口国政府补贴行为对进口国产品价格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阶段A反映了出口国政府实施补贴后,补贴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的相对变化状况。由图4作用流程可知,出口国政府补贴行为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作用于补贴产品进口国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因此,本文基于阶段B提出补贴幅度确定的IEC间接弹性系数法,即首先调整出口补贴产品的出口价格,然后将调整后的出口价格与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对数计量模型,最后计算出口价格变化1%时补贴产品进口国同类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幅度,即补贴幅度。由于建立的模型为对数模型,因此模型估计系数为弹性系数,记为。

    1.出口价格的调整。调整因素包括产品物理特征差异、质量差异、关税和其他各种税率水平、运输费用等。假设涉案出口国出口商的CIF价格为P,则调整后的出口国出口商价格为=(P-M)×(1+K),其中M为物理调整因子,K为税率因子。

    2.IEC间接弹性系数模型的构建。补贴调查期内的补贴产品出口价格为,补贴产品进口国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本文先分析与界定协整关系与单整的概念。当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这两个变量间所进行的回归将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这是因为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所确定的变量关系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也是利用单位根检验数据序列是否平稳的原因之一。单位根检验包括DF和ADF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主要方法。因此,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通常的办法是对变量进行差分使其变换成平稳序列,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新方法就是协整分析。

    

    

    五、反补贴政策实施中补贴幅度确定的决策方法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IEC间接弹性系数法确定铜版纸案件中的补贴幅度,并同美国商务部确定的中国企业补贴幅度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月度美国国内市场价格和中国对美国出口铜版纸价格的对数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三)回归模型与补贴幅度的确定

    我们利用Eviews软件估计式(2)。由表6可知,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为0.9605,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常数项C、解释变量和均不显著,因此方程剔除常数项和这两个解释变量。由图5可知,模型的残差是一个白噪声序列,说明不存在自相关性。

    

    

    

    

    

    六、结论

    通过分析与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对案件调查期内美国国内产业分析可知:第一,2004-2006年,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83%以上;2003-2006年,平均产能2004年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为11.25%;产能利用率变化不大,但都处于90%以上;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期末库存、产业工人数和工人工资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产业工人数和工人工资2004年同比增长幅度都较大,但2005-2006年都开始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劳动生产率、销售量和销售额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毛利润和单位产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同期每年单位产品成本均低于单位产品价格。第二,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9月,美国从中国进口量占其国内产量的比例分别低于同期美国从韩国进口铜版纸量占其国内产量的比例。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2003-2006年,美国铜版纸产业发展相对稳定,整体受损害态势并不明显。

    (2)由对案件调查期内中国国内产业分析可知,2003-2006年,我国铜版纸产量主要用于国内消费,且出口量逐年上升,出口量占同期产量的比例分别为16.81%、15.36%、21.00%和24.47%。

    (3)由补贴的认定与幅度确定分析可知,根据IEC间接弹性系数法,中国企业的补贴幅度范围为[6.59%,14.39%],小于美国商务部初裁和终裁确定的最高补贴幅度20.35%和44.25%,并且美国在确定补贴幅度时使用了“替代国”数据和“最佳可获得信息”等自由裁量行为,这是极其不合理和不科学的。

第15篇

关键词:国内;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121-04

本文对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效应以及思路与对策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我国区域产业转移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一、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对于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是引致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戴宏伟(2008)认为,导致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以及区域间实现经济合作的原因是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推动了不同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赵峰、姜德波(2011)指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转移的主要诱因是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卢根鑫(1997)认为,不同区域重合产业的价值构成相异而其产品技术构成相似是促使其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因;就重合产业而言,发达地区该产业的产品生产绝对成本大于欠发达地区,导致产业从高成本发达地区向低成本欠发达地区转移。彭连清等(2007)指出,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制度成本等方面显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转移区产业分工及产品内分工的推力与承接地市场化推进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陈建军(2002)指出,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追求经济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是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余慧倩(2007)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推动产业由高势能地区向低势能地区转移的最直接动因。穆建新(2009)认为,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升级规律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易鸣、张伟(2009)认为,发达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与欠发达地区为吸引投资所形成的拉力是发达地区衰退性产业发生转移的主要动因。刘友金、胡黎明(2011)认为,区域产业转移是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产品内分工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

二、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模式解析

对于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将已不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落后”产业转移出去?欠发达地区又是如何承接发达地区的“先进”产业以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学者提出多种区域产业转移模式。如,马海霞(2001)认为,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两种模式相结合是我国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赵张耀、汪斌(2005)提出了国际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并将其细分为垂直顺梯度模式、垂直逆梯度模式以及水平工序型模式。对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的具体形式而言,马子红、胡洪斌(2009)提出如政策导向、市场开发、规模经济、成本导向、多元化经营、参与竞争等多种类型。张少军、刘志彪(2009)指出,当今产业转移最主要形式应当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结合全球价值链模式发展国内价值链,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具体区域的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黄钟仪、吴良亚(2009)指出,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有直接投资、企业一体化、产业集群与转移园区等;毛广雄(2009)指出,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有成本节约型、市场开拓型、资源利用型、园区对接型等;陶良虎(2010)认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低成本型、资源型、市场开拓型、产业链集群型等;路红艳、宋则(2011)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呈现“轴向式转移”和“圈层式转移”两种具体模式,例如该地区产业沿交通干线地区和长江岸线地区发生转移就属于“轴向式”转移,向苏北、浙西等地区发生转移就属于“圈层式转移”。

三、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区域产业转移过程必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达地区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出,而新产业的成长则推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时,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承接加速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进程。王先庆(1998)指出,产业转移不仅会使转移区自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也会促使承接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彭连清、詹向阳(2007)认为,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梯级转移,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市场扩张,为其致力于生产型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谯薇(2008)指出,中西部地区通过产业承接,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戴宏伟、王云平(2008)认为,产业转移有助于产业承接地吸收自身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钟劲松(2011)认为,区域产业转移对调整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刚、陈江儿(2001)指出,区域产业转移能为承接地带来如下几方面经济效应:由产业替代带来的产业“优化效应”、承接产业所引致的就业“扩大效应”以及承接产业关联带动所导致的产业“发展效应”。同时,产业转移可以加快转移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种实现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法。苏华(2001)也指出,产业转移在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会引起一系列积极效应。陈建军(2002)认为,产业转移将通过市场扩张、产业分工、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重组等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当某个产业从一个地区大规模转移出去,会造成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降低和就业率降低,这就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来填补;同时,对于承接地而言,产业承接会增加其就业和产出量,但如果选择的承接产业不能适应本地区的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聂华林等(2000)指出,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有利于提高其产业科技水平,缓解其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四、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如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选择更贴近实际的产业承接模式。吕政、杨丹辉(2006)认为,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对项目进行筛选,技术先进的项目优先承接。谢丽霜(2009)认为,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注重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竞争优势,注重整合西部企业的产业链,跳跃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设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实现节约型产业转移以及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李新安(2013)指出,中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应立足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本着“筑巢引凤”的理念,在积极搞好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罗云毅、周汉麒(2010)指出,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应扩大产业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何龙斌(2009)认为,中西部地区应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移。李达球(2009)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推进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完善产业承接规划,强化园区载体平台和产业承接示范基地建设,贯彻执行产业承接相关政策,搭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等。

目前,国内学界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仍显不足,这类研究成果较为鲜见,更多研究的是该地区如何“腾笼换鸟”,积极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如,邓利方(2003)提出,广东省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张琴、蒋瑛(2009)指出,我国在迎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主动承接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自我发展为主、承接为辅,等等。

五、述评与展望

近年来,尽管国内学者对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对此问题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区域和对象较为狭窄,亟待进一步拓展。尽管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已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技术梯度以及东部传统产业向处于低梯度中西部地区发生转移之势,并且以皖江示范区、长株潭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案例文献日渐增多,但现有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具体区域内(包括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产业转移问题。实际上,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因而具体区域内城乡之间产业转移问题的对策研究仍须深化。

第二,研究成果需要补充新的证据进行修正,实际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验证。从研究区域和内容看,现有研究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对象的成果少,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对象的成果相对较多;深入研究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出问题的成果少,研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的成果相对较多。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研究更多采用比较静态的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未能很好地揭示区域产业转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其深层次原因。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形势看,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力度都在不断提升。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现有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新形势下的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问题显然不足,需要进一步补充新的证据加以修正,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究竟如何也需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