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近几年,国内产业规模与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主要产能与产品技术含量还较低,企业规模不断提高,但盈利能力却逐年下降,再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这与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直接关系。

新产品研发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制造工艺相对较简单,利润空间很小。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扩产的只是盈利微弱的低端产品,这不仅不能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还会造成企业发展的负担,不利于产品市场的开发。相反,如果企业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深化产品结构改革,将产能逐步转移到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而且多样化的高端产品还能促进产品市场的开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见,有创新、有应用、有知识产权,就会有市场、有发展。

另外,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我国《专利法》已经实施20多年,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有效保护的产品却不多。相反,很多跨国公司在还没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积极地在中国申请专利“布局”。对国内企业而言,越想往高端发展,越会发现技术被欧、美、日、韩等国垄断,很难找到“突破口”。所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地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垄断该新产品市场,而且对该产品的定价就有足够的主导权。从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大幅上升。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就是技术创新的“保护伞”。只要有技术创新,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会有市场、有盈利。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摘要:企业战略创新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企业战略创新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战略创新行为机制,而其中的战略创新决策机制是战略创新成功的关键。为此,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的研究无疑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略创新;决策机制;企业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战略所创造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只有不断进行战略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战略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企业要开展战略创新,必须构建一套较完整的战略创新行为机制,该行为机制应包括战略创新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等子系统,而其中的决策机制是企业战略创新成功的关键。因而,研究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创新决策,为企业战略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一、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内涵

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是指创新决策从开始到落实的全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内在机能的一种运转方式,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要素包括战略创新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信息、决策环境等方面,可以用下面的数学模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Y=f(X)(1)

D=Y-T(2)

其中:Y-战略创新决策结果;f-函数;X-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要素:主体、客体、信息、环境;D-战略创新决策绩效;T-战略创新决策目标。

公式(1)表明战略创新决策结果是由各种决策要素在决策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忽视或过于偏重某一要素都不利于战略创新决策机制的协调运行;公式(2)表明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运行的绩效等于实际的战略创新决策结果与预定的战略创新决策目标之差,D大于或等于零表明战略创新决策质量优良或合格,D为负值则表明战略创新决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活动中涉及到一系列决策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战略创新过程中,必须明确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深刻理解战略创新决策特点,遵循科学的战略创新决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战略创新的效果和效率[1]。

二、企业战略创新决策主体:企业家

作为企业战略的关心者和制定者,企业家是战略创新的灵魂,也是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企业家在战略创新中居于支配地位。一方面,企业家是整个战略创新活动的中枢,杰出的企业家总是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战略创新目标,使战略创意更客观和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企业家是战略创新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战略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很大风险,这固然会涉及到其他战略创新主体,但最终责任者只能是企业家。企业家的战略创新包括战略创新动机,战略创新能力,战略创新空间,并且是这三个方面交叉部分的实现。

(一)企业家战略创新动机

企业家战略创新动机是指激励或刺激企业家进行战略创新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因素。按动机的导向性划分有三种类型:以市场导向为动机,包括:市场信息的搜集、市场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和整个组织对这些信息做出的反应;以企业家精神导向为动机,是指企业家主动寻求或创造市场机会的行为,反映了企业家的冒险、体验驾驭企业能力等方面的特征;以竞争导向为动机,市场竞争越充分,市场信息越真实,越能反映企业家经营业绩,从而形成企业家创新动力和压力,激励和约束企业家的战略创新行为。

(二)企业家战略创新能力

企业家战略创新能力是指在战略创新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企业家素质,包括思想意识、个人能力和特征等。这些可以体现在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对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识别和把握能力,对资源的调配能力,企业家的信誉,企业家的战略学习能力等方面。当市场出现机会或威胁时,企业家要能迅速发现机会并及时进行战略创新活动,而这种对市场的洞察和把握能力,要求企业家具有不断学习、扩充和更新自身知识库的战略学习能力。

(三)企业家战略创新空间

企业家战略创新空间是指从事战略创新活动的空间独立性及范围大小,或者说企业和社会对企业家战略创新所附加的各种限制,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治理,战略创新行为是在企业的现有治理结构下完成的,其战略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小都要受董事会的激励与制约;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企业家的战略创新动机和行为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给企业家的战略创新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并激发其创新动力[2]。

三、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特点

(一)不确定性

战略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是指创新决策主体在信息约束和多种因素突变干扰下导致战略创新的决策困难,决策行为的不稳定,不能准确判断决策执行后果的一种属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未来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二是创新决策的信息环境。在决策过程中,创新决策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可避免产生信息“过滤效应”,导致信息扭曲、失真,在这种情形下做出的决策必然面临风险,影响到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的准确性。

(二)动态性

战略创新必须经过若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衔接,战略创新的这种连续性决定了战略创新决策的动态性。战略创新过程的阶段推进性及不确定性的递减,使战略创新决策需要不断对决策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有时还需做出中止某个创新项目的决策。由于战略创新决策的多目标性,使得战略创新活动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必须同时考虑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市场容量、产品生命周期等目标。

(三)主观性

战略创新决策的主观性是指决策者在创新决策过程中依赖个人直觉、经验、洞察力等主观因素的一种特性。主观性产生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决策者无法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主观性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使决策者决策时,不可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做出大致合理或较为满意的主观判断。战略创新决策的主观性反映了企业家在战略创新决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战略创新决策的艺术性所在[3]。

(四)协调性

战略创新活动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产品营销,而且涉及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战略创新决策是企业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整合的产物。战略创新决策的协调性表现在: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的素质、水平的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一致;企业与相关(协作)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密切联系;企业与政府、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等。[4]

四、企业战略创新决策原则

战略创新就是打破原有的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是一种“破坏性”与“重塑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战略创新决策之前精心设计出一套事无巨细的程序和步骤,“摸着石头过河”是其常见的形态。但是,战略创新决策是一种科学性的活动,决策者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

(一)信息原则

科学决策的秘诀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报,加百分之十的直觉”,由此可见,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与战略创新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创新决策。战略创新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在“信息爆炸”时代,战略创新决策者们面临着信息过载和信息不充分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极易淹没在方便、快捷的信息海洋中,另一方面往往又缺乏战略创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创新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外脑”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创新决策的积极性,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二)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指将战略创新决策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分析该系统与环境、整体与要素之间、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战略创新决策的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整体化要求战略创新决策必须从战略创新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综合化要求对战略创新决策的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最优化要求战略创新决策者在动态中调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三)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战略创新方案进行可行性推断,预测方案的可行性。战略创新决策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战略创新决策能够实施的程度及效果,它是衡量战略创新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四)动态原则

战略创新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创新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创新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创新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此都证明书战略创新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包括战略思维的创新、战略形成的创新、战略控制的创新、战略评估的创新。因此,在战略创新决策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创新的成功。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战略创新决策要素所构成,战略创新决策的质量取决于这些要素的协调性和匹配度,要想取得良好的战略创新决策效果,必须明确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深刻理解战略创新决策的特点,遵循科学的战略创新决策原则,使企业战略创新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民.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弋亚群,刘益,李垣.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42-146.

[3]任迎伟,冯俭.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主观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3-36.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战略创新;决策机制;企业家

abstract: corporate strategic innovation is inevitable choice for corporate to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corporate strategic innovation must build a set of complete strategic innovation behavior mechanism, of which strategic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is key to success. therefore, study on corporate strategic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strategic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enterpriser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战略所创造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只有不断进行战略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战略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企业要开展战略创新,必须构建一套较完整的战略创新行为机制,该行为机制应包括战略创新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等子系统,而其中的决策机制是企业战略创新成功的关键。因而,研究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创新决策,为企业战略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一、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内涵

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是指创新决策从开始到落实的全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内在机能的一种运转方式,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要素包括战略创新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信息、决策环境等方面,可以用下面的数学模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y= f(x)(1)

d=y-t(2)

其中:y-战略创新决策结果;f-函数;x-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要素:主体、客体、信息、环境;d-战略创新决策绩效;t-战略创新决策目标。

公式(1)表明战略创新决策结果是由各种决策要素在决策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忽视或过于偏重某一要素都不利于战略创新决策机制的协调运行;公式(2)表明战略创新决策机制运行的绩效等于实际的战略创新决策结果与预定的战略创新决策目标之差,d大于或等于零表明战略创新决策质量优良或合格,d为负值则表明战略创新决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活动中涉及到一系列决策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战略创新过程中,必须明确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深刻理解战略创新决策特点,遵循科学的战略创新决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战略创新的效果和效率[1]。

二、企业战略创新决策主体:企业家

作为企业战略的关心者和制定者,企业家是战略创新的灵魂,也是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企业家在战略创新中居于支配地位。一方面,企业家是整个战略创新活动的中枢,杰出的企业家总是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战略创新目标,使战略创意更客观和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企业家是战略创新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战略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很大风险,这固然会涉及到其他战略创新主体,但最终责任者只能是企业家。企业家的战略创新包括战略创新动机,战略创新能力,战略创新空间,并且是这三个方面交叉部分的实现。

(一)企业家战略创新动机

企业家战略创新动机是指激励或刺激企业家进行战略创新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因素。按动机的导向性划分有三种类型:以市场导向为动机,包括:市场信息的搜集、市场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和整个组织对这些信息做出的反应;以企业家精神导向为动机,是指企业家主动寻求或创造市场机会的行为,反映了企业家的冒险、体验驾驭企业能力等方面的特征;以竞争导向为动机,市场竞争越充分,市场信息越真实,越能反映企业家经营业绩,从而形成企业家创新动力和压力,激励和约束企业家的战略创新行为。

(二)企业家战略创新能力

企业家战略创新能力是指在战略创新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企业家素质,包括思想意识、个人能力和特征等。这些可以体现在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对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识别和把握能力,对资源的调配能力,企业家的信誉,企业家的战略学习能力等方面。当市场出现机会或威胁时,企业家要能迅速发现机会并及时进行战略创新活动,而这种对市场的洞察和把握能力,要求企业家具有不断学习、扩充和更新自身知识库的战略学习能力。

(三)企业家战略创新空间

企业家战略创新空间是指从事战略创新活动的空间独立性及范围大小,或者说企业和社会对企业家战略创新所附加的各种限制,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治理,战略创新行为是在企业的现有治理结构下完成的,其战略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小都要受董事会的激励与制约;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企业家的战略创新动机和行为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给企业家的战略创新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并激发其创新动力[2]。

三、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特点

(一)不确定性

战略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是指创新决策主体在信息约束和多种因素突变干扰下导致战略创新的决策困难,决策行为的不稳定,不能准确判断决策执行后果的一种属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未来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二是创新决策的信息环境。在决策过程中,创新决策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可避免产生信息“过滤效应”,导致信息扭曲、失真,在这种情形下做出的决策必然面临风险,影响到企业战略创新决策的准确性。

(二)动态性

战略创新必须经过若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衔接,战略创新的这种连续性决定了战略创新决策的动态性。战略创新过程的阶段推进性及不确定性的递减,使战略创新决策需要不断对决策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有时还需做出中止某个创新项目的决策。由于战略创新决策的多目标性,使得战略创新活动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必须同时考虑诸如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市场容量、产品生命周期等目标。

(三)主观性

战略创新决策的主观性是指决策者在创新决策过程中依赖个人直觉、经验、洞察力等主观因素的一种特性。主观性产生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决策者无法做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主观性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使决策者决策时,不可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做出大致合理或较为满意的主观判断。战略创新决策的主观性反映了企业家在战略创新决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战略创新决策的艺术性所在[3]。

(四)协调性

战略创新活动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产品营销,而且涉及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战略创新决策是企业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整合的产物。战略创新决策的协调性表现在: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的素质、水平的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一致;企业与相关(协作)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密切联系;企业与政府、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等。[4]

四、企业战略创新决策原则

战略创新就是打破原有的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是一种“破坏性”与“重塑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战略创新决策之前精心设计出一套事无巨细的程序和步骤,“摸着石头过河”是其常见的形态。但是,战略创新决策是一种科学性的活动,决策者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

(一)信息原则

科学决策的秘诀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报,加百分之十的直觉”,由此可见,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与战略创新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创新决策。战略创新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在“信息爆炸”时代,战略创新决策者们面临着信息过载和信息不充分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极易淹没在方便、快捷的信息海洋中,另一方面往往又缺乏战略创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创新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外脑”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创新决策的积极性,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二)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是指将战略创新决策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分析该系统与环境、整体与要素之间、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战略创新决策的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整体化要求战略创新决策必须从战略创新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综合化要求对战略创新决策的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最优化要求战略创新决策者在动态中调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三)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战略创新方案进行可行性推断,预测方案的可行性。战略创新决策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战略创新决策能够实施的程度及效果,它是衡量战略创新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四)动态原则

战略创新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创新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创新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创新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此都证明书战略创新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包括战略思维的创新、战略形成的创新、战略控制的创新、战略评估的创新。因此,在战略创新决策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创新的成功。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创新决策机制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战略创新决策要素所构成,战略创新决策的质量取决于这些要素的协调性和匹配度,要想取得良好的战略创新决策效果,必须明确战略创新决策的主体,深刻理解战略创新决策的特点,遵循科学的战略创新决策原则,使企业战略创新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弋亚群,刘益,李垣.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6):142-146.

[3] 任迎伟,冯俭.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主观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3-36.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10039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地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已进入“产业立国”发展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未来,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如何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规划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地方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理论综述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复兴的突破口,我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构想,并将其作为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方向。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丰富,涉及领域主要有概念及基本内涵、发展机理和策略措施。一是概念及基本内涵。综观国内文献,目前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性”、“战略性”和“导向性”。二是发展机理。吴传清和周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发展[1];来亚红认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发展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条件、保障支撑条件[2];于新东等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场、政府、科技以及国际合作的综合协调[3]。三是策略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定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冯赫认为应制定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4];万军认为政府应定位于提供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5];朱迎春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归纳为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四个方面[6];高援朝和余文俊认为科技创新关键在于高新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7];赵刚等认为科技创新应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8];周民良强调要积极推动体制创新[9];朱瑞博主张健全投融资和风险规避机制、整合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中介服务与技术转移机制、形成交互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探索构建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机制[10];张明火和王富川提出建立完善项目带动机制、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税收激励机制、社会资本引导机制[11]。

综上所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不少学者进行了若干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工作。但综观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与策略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不足。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和风险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必须是新兴产业,只有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才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生来自科技的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转变、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产生或者其它经济或社会因素的改变,通常具有战略性、新兴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某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复杂性等基本特征[12]。自国家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可以模仿的成功路径,其发展过程必然面临诸多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等四大风险[13]。

三、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条件及因素

1.基础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离不开基础条件,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产生。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主要需要具备四个基础条件: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科技基础[14]。经济基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和经济规模的积累密切相关,不能太超越地方的经济基础。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完善而高效的生产服务体系、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等产业基础,是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条件。人力资源、能源资源、原材料资源和市场资源等资源基础,是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地方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研发水平能否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关键。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统筹考量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资源基础和科技基础等基础条件。

2.驱动因素

世界各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表明,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综合归纳主要有链式创新、基础研究投入、技术储备、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体系、人才储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15]。链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驱动因素,其主要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和新兴技术转让中介等单位构成,开展原始创新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高校等是链式创新的核心主体,以其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研究投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驱动因素,地方应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技术储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驱动因素,它有助于产业主体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技术约束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引领。地方政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驱动因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形成期实行培育政策、成长期实行保护政策、成熟期实行扶持政策。完善的资金投入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备驱动因素,地方应通过政府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良好的人才储备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要驱动因素。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驱动因素,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吸纳世界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防范仿制风险,激励和推动二次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专利法律保护制度,见图1所示。

1.选择原则

地方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紧跟世界科技前沿,选择那些市场前景广阔、能源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和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领域,使科技前沿性与兼容性相统一,增强地方产业间的关联度,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综合基础条件与驱动因素,地方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遵循六项基本原则[16]。一是立足地方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局。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立足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与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相呼应。地方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突出本地特色与优势,并与国家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相呼应。三是科技创新性。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核心技术,应代表科技未来发展方向。四是广阔的潜在市场。对产业潜在市场应进行科学预测,以保证产业发展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五是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支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能及时发展壮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六是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选择与本地产业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使其带动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创新活跃的产业集群。

2.发展模式

地方根据拥有的基础条件和驱动因素,可以通过嫁接、裂变、融合三种模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7]。一是裂变模式。从地方传统产业中筛选出优势产业,积极创新科技,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进行更专业、更精细的产品分工、市场分工,从而裂变出新兴产业,进而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嫁接模式。抓住对经济社会影响面广、作用重大的高新技术,与本地优势要素有机结合,嫁接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融合模式。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采取既嫁接又分裂的模式(即融合模式),将高新技术与优势传统产业有机融合,在设计、制造、原材料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地方的优势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见图2所示。

五、加快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地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规律,统筹协调、错位发展,积极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

1.科学确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立,不仅要考虑地方的基础条件、生产要素,同时要综合考虑纵向国家与横向地方发展战略。在纵向国家上,要考虑国家与地方之间在产业、领域、项目( 企业) 的统筹协调;在横向地方上,要考虑地方之间的产业、领域、项目( 企业) 的统筹协调、优选、链接。目前,在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地方产业、领域、项目选择趋同、雷同现象比较明显,这需要国家和地方运用行政、法规、

图2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示意图规划等手段进行优化[18]。一是制定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从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合理分工、统筹协调,解决地方产业、领域、项目选择不成熟、过度趋同问题,从规划指导层面进行调控。二是建立和完善重大产业项目选择评价的专家评审论证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间沟通协调组织和信息交流平台。

2.改善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地方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不断创新发展政策,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重庆市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广泛推广。为促进信息产业的培育发展,重庆市先后出台了系列鼓励性政策和促进性法规[19]。如,《重庆市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若干政策》、《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 》、《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信息产业人力资源保障工作的通知》,极大地促进了重庆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产业集群的形成。

3.强化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组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强化合作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形成“创新组织共建、创新课题共研、创新人才共育、创新企业共组、创新成果共享”的产学研良性互促新格局。二是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引进吸纳集成国内外前沿科技创新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兼并、收购境外科技研发机构,购买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三是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批产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规划布局。四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高度重视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内的开放式创新。大力实施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重大专项工程与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发挥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要素整合和科技集成,在开放集成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建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风险较大,没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很难发展,地方应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给予支持。一是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加强与国务院及各部委办沟通交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项目的策划、申报和运作管理,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等的支持。二是设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以财政资金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和放大银行贷款等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给予扶持。三是设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补偿资金。地方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并协助银行扩大企业贷款授信额度。四是设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资金。面向社会募集资金,以设立投资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等提供融资支持。

5.完善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跟踪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高成长性、高回报性产业,也是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的产业,为了促进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地方应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一是建立风险动态跟踪机制。为了有效规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风险,地方应建立健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社会和企业的风险预防与救助机制、产业发展风险的保险机制,以避免风险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二是建立产业发展动态预测分析机制。加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预测分析,既要考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又要跟踪世界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同时准确把握全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竞争态势,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要素资源,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6.统筹地方基地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由地方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载体,聚集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大项目为支撑,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布局的有效集中、以及产业衔接、优势互补和要素资源有机融合,着力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强基地科技创新条件和平台建设,搭建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基地的创新能力。加强基地服务环境建设,增强专业功能,通过地方政府的筑巢引凤,为吸引跨国公司来基地开展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创造具有国际竟争力的发展平台。加大招商选资和招商引智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垂直整合”式招商,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为招商引资引智的重点对象,不断推动产业链延伸、技术升级,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J]理论参考,2010 ,(11)

[2] 来亚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J]创新,2011,(3)

[3] 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4)

[4]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 (43)

[5] 万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科技成果纵横,2010,(1)

[6] 朱迎春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 (1)

[7] 高援朝,余文俊关于天津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0

[8] 赵刚,程建润,林源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8)

[9] 周民良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经济纵横,2011,(2)

[10] 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11] 张明火,王富川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J] 海峡科学,2011,(2)

[12] 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0,(9).

[13] 余佳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分析及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

[14] 晏涛对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2,(1)

[15] 贾品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驱动因素[J].企业研究,2012,(1)

[16] 田杰棠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发展研究,2011,(7)

[17] 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平台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98-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及产品价值高的先导型产业、综合消耗少及环境污染小的友好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导向型产业、吸纳新就业及社会效益好的依靠性产业、保障科技安全与政治经济稳定的战略性产业。从动态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在转型时期的先导、主导产业,而且会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关键核心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只能依赖于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和模仿。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推动的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如,美国在新能源、基础科学、生物科学和航天领域的研发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韩国在绿色能源开发方面约投资6万亿韩元。日本投资上千亿日元进行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英国不仅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还斥巨资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德国为增强信息通信竞争力,提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因此,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竞争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地区纷纷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激励政策。然而,由于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上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相同项目集中上马的现象,在带来某些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无序竞争问题,从而抑制了这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初期,我国的光伏产业就很快进入了爆炸式发展阶段。尽管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尤其在资源、能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以及以煤电为主的电能格局并未有所改变的背景下,大规模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引发无序竞争。这会极大打击光伏产业刚刚兴起的研发热情,并使其未来发展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陷入困境。

(二)高科技人才不断流失削弱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

高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推进。一方面,由于国内欠发达和不发达省区人力资本吸引能力弱,导致其在发展符合自身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都缺乏必要的高科技人才,严重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高、晋升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发达省区留住高科技人才的能力不足,很多人才流往海外,使发达省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乏力。地方政府与企业财力不足和观念缺失,导致地方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政策,而且现有人才激励政策也普遍落实不到位,这是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如何培育充足的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三)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持续性能力不强

首先,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成果未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主要依托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这种产学研结合机制虽然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但是由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沟通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际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转化机制,致使很多科研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影响了产学研的继续深入合作与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其次,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通过自主创新而获得技术领先优势后,便固守自身短暂的优势而不思进取。这些企业只是顾及短期的经济利益,不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在技术研发上继续投入,导致其原有技术优势逐渐丧失,逐步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

(四)区域科研投入不均,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自主创新,需要来自企业内部资金投入与外部激励政策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投入存在区域不均问题,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科研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如,有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吉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科技投入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重要指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而区域科研投入不均,不仅会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差距,而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影响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外部促进自主创新的环境堪忧。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导致其资本投入远远大于劳动力的投入。高新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充足的资金供应是企业科研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些研发所用资金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来筹集。目前,研发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政策、融资政策被束之高阁,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实不到位问题,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

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一)树立自主创新的价值观,加强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创新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而创新观念落后是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企业自主创新,必须首先革新创新观念。应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树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观,弘扬自主创新文化。同时,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流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快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自主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并依托教育机构,培养高端人才,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二)强化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独特的产业特征。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特色产业等的规划方面,在加强企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围绕科学技术创新推进项目建设、产品创新和升级。其次,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集中力量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使之尽快成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急于产业化而忽视技术转化,则很容易抑制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能源供应网络建设问题;在生物制药领域,应当着力解决药物的审批制度、医保目录等问题。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来说,我国在财政和投融资政策上的支持还比较欠缺。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只能依靠自身投入,使其自主创新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除了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外,应当建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基金,以解决部分地区地方财政紧张的问题。其次,应当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从多方面培育各类投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引进多方的社会资金。同时,应积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能动性,鼓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利用创业板上市,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于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利用网站与媒体平台扩大宣传,以争取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资金来源,提高外部资金投资信心。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兴产业;全面创新;非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社会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国有大企业集团面临的历史使命,同样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不长、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及装备落后,要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战略不能维系其竞争优势,只有实施全面创新战略。

一、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1.全面创新管理实施的理论框架

在熊彼得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1]。后人把创新管理从最初的注重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发展到今天的更加关注企业的创造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全面创新管理。根据许庆瑞,郑刚(2003)对全面创新的理解,全面创新要求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其最终目标是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并为客户创造价值[2]。全面创新理论框架最初是基于大型企业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郑刚等(2009)在大量中小企业案例研究基础上,又提出了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实施框架,认为从创新要素特征分布看,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广义,包括组织、决策、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最关键的四大创新,特别是技术与市场是最活跃的两大基本创新要素;而由于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等原因,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相对较为薄弱,还处于未成熟的培育阶段[3]。此外,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往往是该企业领导者个人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家及其精神在全面创新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2.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借鉴国内外创新管理理论和大量中小企业创新案例的调研,本文初步提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仍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这反映了企业使命的共同本质。第一层次的创新要素有四大方面,分别是战略、市场、技术和管理,这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经营时限不长、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战略、市场、技术和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创新是首先需要面临的创新挑战。第二层次的创新要素是制度、文化、组织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营业务、经营地域范围、行业竞争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因素同样面临创新的挑战。第三层次的创新要素包括企业家及其精神、全员创新、全流程创新、全时创新、全球化创新五个方面,无论是国外实证研究还是国内实践,企业家及其精神始终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但企业家精神的蜕变本身难以实现;此外,要真正实施全面创新管理,中小企业同样需要瞄准全球化市场、倡导全员创新、全时创新和全流程创新,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图1 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

需要指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的管理框架中的三个创新要素层次,虽然从创新机理上存在由里向外的逻辑关系,但在实践中并没有严格上的时间先后关系,并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可以依据综合环境,围绕客户价值创造和核心能力的持续提高,实施切合自身情况的全面创新战略。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实施

1.“模仿创新”只能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权宜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1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营企业大部份属于中小企业,由于观念陈旧、技术创新战略定位不当、科技技入不够、创新机制欠缺等众多原因,造成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投入性、新产品存在的沉默期等多种原因,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模仿创新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理性选择[4]。但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模仿创新只能使广大中小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模仿创新最多只能使企业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不能再掉入“模仿创新”的陷阱,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必定是中小企业“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必由之路。因此,模仿创新只能是处于生存期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中小企业创新的理性选择。

2.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非核心技术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创新恰恰是中小企业的短腿,因此,仅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中小企业的理性选择。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力争抢占市场领导者地位。但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由垂直转向水平方向的新特点,即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已不再一味追求完整地占领一个新兴产业,而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相对比较优势,尽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产业链部分,将生产加工环节留给或主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水平型的国际分工[5]。

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分工的特点,面对大企业集团雄厚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不能单纯走“技术创新”道路,而只能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非核心技术创新,以寻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的竞争地位:一是引进核心技术,与核心技术持有者保持合作。二是寻求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要素的创新,相对于大企业集团而言,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优势要素,这些方面的创新,同样可能使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

3.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自主创新

如前所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必然对我国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技术产生提升效应,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外溢。根据韦铁等(2011)对技术外溢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相关研究,在技术外溢条件下,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从其它企业的自主创新中获益,而不愿进行自主创新投入[6]。可以推断,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普遍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投入,而把研发经费更多地用于模仿、抄袭、简单改进等非自主创新活动中。在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机遇和挑战时,中小企业如果不注重自主创新,必然形成对大企业技术的过度依赖性,也就丧失了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主动性。为此,中小企业只有立足于客户价值创造和核心能力提升,在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全面创新战略,就全面创新的三个层次创新要素进行自主创新。

4.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颠覆性创新

美国哈佛大学Christensen教授(2003)最早提出颠覆性创新,他把创新划分为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其中维持性创新指利用已有技术能力和流程,在现有市场上对产品或服务性能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提升;颠覆性创新则针对非主流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步削弱主流市场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最终侵蚀甚至取代现有产品或产业。颠覆性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低端颠覆,另一类是新市场颠覆[7]。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借助全面创新战略进行颠覆性创新,具体来说,进行新市场颠覆和低端颠覆,逐步削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流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赢得相应的市场地位。这里,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初步提出中小企业颠覆性创新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中小企业颠覆性创新三维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Christensen C M,Raynor M.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相关图文整理改编。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低端颠覆创新,其含义是以低成本商业模式,对通过获取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有吸引力的客户而逐渐发展壮大[8]。通常而言,那些技术雄厚的大企业集团通常满足于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部份,而对同质化、低附加值的红海市场不够重视,对来自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的蚕食或进攻往往选择忽略和逃避策略,这给了中小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竞争地位的时机。如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尽管中小企业在LED的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技术的产业链中上游缺乏竞争优势,但如果在下游封装方面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那么在产业链上同样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低成本通常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但低成本并不是牺牲客户价值的陷阱,中小企业运用全面创新战略,特别是探索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必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新市场颠覆创新,是指创造一个新的价值网络,其最初并不是与市场在位者进行竞争,但是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改进,最终让消费者脱离原来的价值网络,而进入这个发展起来的新价值网络。三星公司的数码相机、佳能公司的台式复印机、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这些公司并不在原有行业行业中位于领导地位,这些产品最初的消费者也并非是传统主流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甚至没有使用或拥有前一代产品或服务,却一下子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新市场颠覆创新给予了中小企业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市场”的思维,但这种思维需要全面创新战略的支撑,只有积极探索全面创新,才能可能实现新市场的颠覆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3]郑刚,任宗强.中小企业全面创新管理实施框架与典型模式[J].管理工程学报,2009(增刊).

[4]宁凌,胡红星.模仿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理性选择[J].商业研究,2002,9.

[5]刘隽,金丽.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J].企业管理,2005,3.

[6]韦铁,鲁若愚.技术外溢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1.

[7]Christensen C M,Raynor M.The 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8]黄海洋,陈继祥.颠覆性创新的扩散过程与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SJB630003)。

作者简介: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温家宝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2]。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2]。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发布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参考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2.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创新型企业是指那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够以一系列创新行为成功应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持续性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现今,世界各国已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我国也正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文所开展的对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对创新型企业有效实现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及主要构成要素

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是创新型企业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创新过程得到顺利实现、创新成果效益获得系列保障,所应具备的规划创新战略目标、比较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准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并促使企业战略最终得以实现的能力。

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构成:

(一)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

科技创新是指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拓生产新领域,开发高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占据新市场,取得新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来掌握领先的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科技创新战略是实现技术领先的目标导向。

(二)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

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的强弱对企业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创新型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其他企业对新技术的模仿会给创新型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有效保护新技术不被侵权。知识产权战略是对新技术进行保护的目标导向。

(三)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而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品牌来开拓和争夺市场。可见,品牌是全面创新的结果,而品牌战略则是企业的制胜战略。企业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只有通过创建自主品牌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自主品牌战略是使受保护的新技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目标导向。

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既是对企业已完成战略控制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以后战略控制工作的前瞻性部署。建立与创新型企业实际相适应的战略控制能力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科学定位自身的战略控制状态,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有效的战略控制策略,促进企业战略控制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战略控制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选择是否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指标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反映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状况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以便于准确反映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内涵。

(二)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能客观、 真实地反映企业战略控制的内在规律,尽量使用长期稳定存在且能随时间和空间发展变化而成长变化的指标,剔除一切受临时政策或人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的指标。

(三)完整性原则

各评价指标应能涵盖企业战略控制活动的全过程,相互之间既不相互交叉或包容,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要相互补充,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指标体系,确保在评价时不重复考虑某指标,也不遗漏某指标。

(四)可操作性原则

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尽量选取易度量的指标,数据易于观察及获取,便于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执行和应用。

三、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过程和关键性因素的分析,可知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包括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和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三个二级指标体系。并由此展开,确定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

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研发重点的规划性,企业重点研发规划的时间跨度,企业支撑科技战略的组织机构的影响力,企业实施科技战略流程的执行度,企业科技战略保障制度的合理性,企业研发活动与资源由企业统一调配的效率性,共6个指标。

(二)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

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基本策略的可行性,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章程的合理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影响力,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企业建立国内外专利文献信息资料库的更新度,共5个指标。

(三)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

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新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的比重,企业品牌标识的认同度,共2个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可以通过13个指标来反映(见表1)。

四、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评价方法

(一)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

根据综合评分法,向广东省创新型企业的相关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让被调查人士给这些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打分(分值区间为[1,5]),共发出调查问卷63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战略控制能力指标重要性程度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表(见表2)。

从表2的排名顺序可以看到,序号i越小,所代表的指标(Ci)越重要。用Wi表示指标Ci的权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到该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集:

(三)综合评价并分析结果

在评价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时,评价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各指标作出评分,然后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出企业的综合评分,即TT值。TT值满分为10,值越大,代表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越强。

对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控制能力作纵向分析时,可以分别计算各期的TT值,通过统计工具作出趋势线以及计算各期的增长速度来考察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实施效果;对多个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控制能力作横向比较时,分别计算同一时期各企业的TT值,并按照其大小进行排序,就可以清楚看到各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强弱次序。此外,还可以计算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的评分值,通过差异分析从而找出企业各期或者不同企业在战略控制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析出企业在战略控制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找出战略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

五、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实施

(一)组成专业评价机构,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

进行评价的人越专业,态度越客观,评价的结果就越让人信服。因此,评价机构中的评价者应该包括有关专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与企业联系密切的第三方。同时,为了避免主观随意性和提高可操作性,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也是必要的。

(二)将定量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

定量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总指标的评价结果,但是要全面地分析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还需要根据定性分析结果,找出具体存在问题的指标,从而明确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做到有针对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指标体系的灵活运用

在比较多个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时,可以根据比较重点的不同而调整战略控制能力综合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做到重点突出,灵活运用,扩大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孔来,闫峰,刘春蕊,胡炜.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方法探讨[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2).

[2] 许根利,郭红珍.供电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创业,2007,(6).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业;战略;研究

一、创业研究与战略管理

创业战略是创业和战略管理综合的产物,创业活动和战略行为的互补有利于企业实现财富最大化。战略研究与创业研究的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分析企业如何识别开发创业机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能力,及如何动态运作战略创业以创造财富。

最早提出应该将战略和公司创业结合起来的是Burgelman。他于1983指出,成功的公司是在多元与秩序、创业与战略管理之间获得了良好的平衡。无独有偶,Sandberg也指出成功的企业可以说都是创业理念的实现,而创业选择是公司战略管理的心脏。Barringer和Bluedorn的研究也从实证上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以169家美国制造业公司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战略管理的5个维度:环境扫描强度,计划柔性,计划长远性,计划涉入度和控制类型,及这5个战略维度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数据运行后发现,除了机会长远性、财务控制分别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之外,其他战略策略与公司创业强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是显著。他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比较全面地着重检验了各种战略策略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显著性关系的存在为创业战略学术概念的正式提出打下了基础。

二、创业战略维度的划分

什么是创业战略?王汝林在其《创业战略设计学》提到创业战略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因素、自身的条件和潜能,寻找和制定出可以超常规快速发展模式的一种谋划,并根据这个谋划来调配自身实力、调度、运用和整合各种资源使创业企业快速崛起的一种战略。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创业战略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引入“维度”这一概念,从整体上研究创业战略选择的不同维度构成。林嵩,张帏,姜彦福(2006)认为创业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不同的新创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常常会采取不同的某几类战略方案。H111er和Frlesne对公司创业战略概念的维度进行了如下描述,积极引入新产品和新技术,寻求市场创新和生产制造环节的创新,在竞争中主动出击,倾向于作领先者而不是跟随者,敢于承担风险。他们把公司创业战略的维度确定为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形成了目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公司创业战略概念量表。

HcdOugal]和ROblNSON(1990)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主要维度:战略力度是适中的还是积极的,市场范围是广阔的还是狭窄的;Carter等(1994)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维度新创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的差异化范围是大还是小,经营活动侧重于产品开发还是市场营销;Park和Bae(2D03)则通过对韩国新创企业案例研究,将创业战略划分为三个维度:技术能力(追随者还是领先者)产品市场成熟程度(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和目标市场(本土还是国际)。

现有创业战略概念的讨论远远不足,有必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维度,同时结合中国的客观实践,建立一套有效的新创企业战略分析框架,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王一军、王筱萍、林嵩(2009)结合不同的认识视角,提出两类创业战略的概念建构方式:一类是把创业战略分为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另一类是把创业战略分为超前行动、积极竞争、向外拓展。他们参考Zahra(1993)等的研究,发放800份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市场一产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会比基于创业活动属性特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检验结果略好一些,这说明前者对于创业战略的概念描述更为妥当一些。

三、创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

制定创业战略,首先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张明兴(2005)认为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竞争环境五个因素,企业需要对以上五种因素逐一进行市场调研,对战略选择提供依据。李大鹏(2005)基于对齐齐哈尔市民营中小企业的实地调研,运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了创业的内外部环境,认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创业战略,实现成功创业。曲延军(2005)指出创业者自身技术和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初创时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走出第一步的关键;而后期企业技术战略和技术能力积累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保障。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学习型企业才可能积累更多的技术能力,拥有长期竞争优势,以上两点都可以看作势企业的自身(内部)环境因素,而国家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产业保护和技术促进政策等则是影响新创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二)创业者。

创业者以及创业者所代表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创业者的意志力或者意图,是推进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创业者的自身素质和商业经验,毫无疑问确实能够左右企业的决策,进而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理解创业者的偏好及其战略决策的过程极为重要。

(三)其他。

影响创业战略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风险因素等,在这里不――赘述。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创业战略。

四、创业战略选择与创业机会

陈德智(2001)就创业的一般状况,指出四种创业战略: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择人任势,乘虚而入;改变价值,以迂为直;夹缝生存,出奇制胜。他对四种创业战略进行了利弊与条件分析,并指出这四种战略并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创业者通常可以融合其中的2~3个不同的要素,重要的是创业者能够根据实际选择创业战略并付诸实践。张伟辉(2007)根据Park和Bae划分的三个维度,得出创业企业战略选择的七种类型:防御性模仿战略、替代进口战略、超前本地化战略、创造性模仿战略、国际差异化战略、早期市场进入战略、国际创新战略。朱奎(2007)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六种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战略选择:资源战略、依附战略、夹缝生存战略、局部市场战略、产业结构导向型战略、联合竞争型战略。

关于公司创业战略的基本模式,林嵩、姜彦福(2008)的分析认为公司对于创业机会的追逐成为理解公司战略创业化幅度的重要视角。创业机会的介入存在五种情况:1、创业机会成为公司战略框架的起点;2、创业机会的介入是在产业环境分析之后;3、公司对于创业机会的追逐是在产业环境和组织环境分析之后;4、公司在制定了公司的大致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之后;5、创业机会的追逐处于整个公司战略框架的终点。这五种情况的公司战略创业化幅度呈现由高到低的过程。出于全新创业机会赋予企业经营的影响,公司创业战略体现出其收益禀赋和风险禀赋,这两个方面成为公司创业战略最重要的属性。

五、结语

创业战略的制定对于新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创业活动及其复杂,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环境、创业者、风险投资背景等各种因素,检验不同战略方案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奎.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司创业;战略变革;创业导向

作者简介:马一德(1967-),男,吉林长春人,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和公司创业理论研究;龙正平(1976-),男,湖南株洲人,管理学博士,现在中国人寿股份总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和公司创业理论研究;范利民(1971-),男,湖南邵阳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96-04 收稿日期:2007-07-23

规模和时间沉淀带来的官僚作风使很多大公司失去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动态环境中,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被小公司超越的困境。因此,大公司的创业能力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课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活动已从个体层面拓展到公司层面,创业精神开始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简称CE)在提高公司业绩和为组织创造财富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过去的20年间,战略管理专家主要的研究范围集中于建立竞争优势所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上(Hitt,Ireland&Hoskesson,2001),是以绩效为导向;而创业学专家则主要研究如何把握并利用那些可以扩展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从而创建新的企业(Venkataraman,1997),是以创新为导向。战略管理理论与公司创业理论的融合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但是从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公司创业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联系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所以,本文力图探讨公司创业与战略变革之间的两层因果联系。首先探讨不同公司创业类型如何导致不同的战略变革状态;其次,从逆向的角度出发,讨论既定的战略变革状态需要通过怎样的公司创业行为来实现,即不同战略变革状态需要怎样的创业导向程度。

一、公司创业类型与创业导向

公司创业就是与已建公司的创业行为紧密联系的创业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它是建立在识别市场机会和资源新组合基础之上、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特征和组织行为。

(一)公司创业类型

由于概念和定义的不一致,公司创业研究范畴至今仍未在国际学术界得到清晰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公司创业类型的划分。Guth和Ginsberg(1990)将公司创业划分为两个战略管理上的选择:公司冒险(corpo-rate venturing,或翻译为公司风险投资)和对公司进行转变的战略更新。Thomberry(2001)将公司创业划分得更细,确认了四个类型:公司冒险、内创业(intrapreneunng)、组织变革和产业规则的破除。

Covin和Miles(1999)确认了四种公司创业:持续再生(sustained regeneration)、组织回春(organizational rejuvenation,或翻译为组织年轻化)、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和领域重构(domain redefinition),它们分别与公司引入新产品和进人新市场的组织能力、组织本身、组织在现有环境中执行战略和组织创造与开拓新产品市场领域等有关。Covin和Miles(1999)按照Hunt(1983)提出的一套概念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基本上满足有效性、充分性和有用性,但不满足互斥性和完备性(colleetively exhaustive)。这种公司创业的分类方法在后来的文献中多次被引用和采用。

持续再生是一种最能得到承认和接受的公司层级的创业活动,是指公司不断地引入新的产品和服务或者进入薪市场。典型的有3M和Motorola公司,这些公司号称创新机器。虽然它们的经营跨越多个领域,但是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创业型文化、灵活的组织结构、迅速作出决策的能力和对现状的不满。

组织回春是指通过改变其内部流程、组织结构和(或)能力来寻求维持或改善其竞争地位。这种现象在公司创业文献中有时也称组织更新(Httrst et al.,1989)、公司更新(stopford&Baden-Fuller,1990)。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经常包含了战略和组织的同时改变,而组织回春仅仅以组织本身作为创新的目标和焦点,通过提高已有战略的执行力来改善或提高竞争力,当然这需要经常重组企业的价值链或改变内部资源的配置模式。例如跨国企业宝洁公司在1999年通过广泛地采用条形码技术来改善其存货和配送系统。这项技术不仅使宝洁公司的物流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且使它通过制定竞争对手赖以评判的客户服务标准,维持了一个领先消费品公司的地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20世纪末彻底改变了其生产和制造汽车的流程。通过采用一种所谓的平台(plafform)团队结构,克莱斯勒公司将整个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聚集在一起,以取得强大的和有效的职能整合。这种流程的再造,给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质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其保持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战略更新是指组织从根本上改变其竞争的方式来重新定义它与市场或产业竞争者的关系。组织回春的中心点是组织本身,而战略更新的中心点是在其环境情景下的公司,特别是指调和组织与环境界面的战略。这个定义与其他的学者有所不同。Guth和Ginsber(1990)将战略更新定义为:通过更新组织赖以建立的关键思想所导致的组织转型(transformation oforgmaization)。而在这里战略更新必然意味着实施一个新的业务竞争战略。新的业务战略在实践方式上与过去明显不同,并能更好地利用组织资源或更能充分地利用产品市场中的机会。例如,Hamrley&Davidson摩托车公司通过战略更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Harndey&Davidson公司。它不再满足于作为一个美国公司的声誉和以制造古典式样的摩托车为其竞争基础。通过在产品和过程上的R&D以及采取市场导向,Hamrley&Davidson彻底改变了其竞争基础。虽然其战略仍然是以聚焦差异化战略(niche-differentiation)为主,但其现在差异化的基础是一流的质量、优越的服务和对顾客产品需求的快速响应。

领域重构是指创造了一个新的产品市场领域,而其他人并没有认识到或者积极寻求开发这样的市场领域。通过领域重构,创业型公司将竞争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在那里,公司

具有的先行者地位能为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基础。领域重构有两种形式:一是迂回超越策略(bypass strategy),是指公司通过超越策略来攻击竞争对手;二是产品市场先驱策略。Golder和Tenis(1993)认为先驱者就是在一个新的产品类别中进行销售的第一个企业。虽然两者可以是指同一种现象,但是前者是指避免公司在目前不利的竞争地位中的总体脆弱性,而后者在本质上更加机会主义,也就是他们不是避免现行的环境,而是利用潜在的机会。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Sony~司就曾在消费电子行业中的视听部分创造和开发了一个新的产品市场领域。自从Sony公司在20多年前引入Walkman后,很多竞争者涌入了这个产品市场。然而,由于Sony公司在此领域累积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专利保护、渠道和声誉等),所以直到现在,其竞争者还远没有达到或接近Sony公司在此领域成功的程度。

(二)公司创业导向

创业导向的出发点是描述一个创业型公司及其公司创业过程的关键特征。目前创业导向这个概念在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实证研究中、测量“公司创业度”的重要概念(construct)。1996年,Lumpkin和Dess在以前学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导向(EO)概念并扩展其意义,在其中加入自治性和竞争侵略性两个维度,使创业导向成为具有五个维度的关于公司创业过程和特征的构念,被后来的学者们广泛使用。他们就创业与创业导向作了区分:创业强调内容(content),注重新进人;而创业导向则强调程序(process),注重创业的过程、惯例与决策活动。如果以新进入行为(Burgelman,1983)来定义创业活动,那么创业可用来解释新进人行为的组成(静态的),而创业导向则说明新进入行为的运作方式和逻辑(动态)。创业导向的五个重要维度分别是:(1)创新性(innovativeness)。就是指公司支持创造性活动和试验的意愿、努力和行动,例如公司导人新产品或服务、重大革新、技术领先和开发新工艺的研发活动等等。(2)冒险性(risk taking)。是指公司即使在不知道创业机会是否能成功的情况下抓住创业机会并且未料后果的大胆地行动的意愿程度。(3)自治性(autonomy)。是个人或团队提出构想或愿景以及将他们付诸实施的独立行动。通常,它意味着在追寻机会方面的自我导向的能力和意愿(Lumpkin&Dess,1996)。在组织管理的意义上,它指组织成员或部门摆脱组织限制的决策和行动。(4)先动性(proactiveness)。先动性代表了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他们具有有预见性的行动并影响环境(Lumpkin&Dess,2001)。这与Miller和Friesen(197g)、Venkatraman(1989)关于先动性的观点是一致的。(5)竞争侵略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指企业直接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或是采取非传统的竞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倾向,也就是Covin和Slevin(1991)所主张的“毁灭性打击竞争者(undo the competitors)”,而不是“井水不犯河水(live and let live)”。

按照Lumpkin和Dess的定义,先动性和竞争侵略性分别表示了公司追求机会的意愿和积极反应对手(或环境)的意愿;先动性代表公司对环境机会的反应,而竞争侵略性代表公司对环境威胁的反应。竞争侵略性特指公司直接和强有力地挑战对手以提高竞争地位,在市场中超过产业对手的倾向。它可能是主动性的(如公司进攻性地进入竞争对手的市场),也可能是以反应为特征的(如公司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但总的来说,竞争侵略性是一种非常规的竞争意愿和竞争方式。例如,改变产业规则或竞争规则,设定雄心勃勃的市场份额目标并采取大胆步骤;经常采取大胆的行动,不惜牺牲部分利润来实现雄心勃勃的市场占有计划,或在营销、质量和生产等方面主动与竞争对手较量等。

那么公司创业导向是否在实践中具有普遍性呢?为此,很多学者采用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样本进行公司创业导向概念测量,验证其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Knight(1997)是最早进行公司创业导向跨文化检验的学者之一。他采用的样本分别来自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具有差异的加拿大英语区和法语区公司。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战略概念的跨文化测量不仅具有一致的维度有效性,而且在聚敛有效性、差异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检验方面也是一致的。Antoeic和Hisrich(2001)对来自美国和斯洛文尼亚两国的公司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其结论印证了Knight(1997)的研究结果。姜彦福和张健等人(2006)将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冒险性作为创业战略概念的三个维度,采用Knight(1997)的ENTREPSCALE量表,并利用加拿大英语区公司、加拿大法语区公司和中国公司的样本验证了维度的有效性、概念的有效性和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二、战略变革与公司创业类型

波特教授曾指出,战略就是在竞争中进行变化,其实质是决定该干什么;没有变化,就没有选择的必要,因而也就无战略可言。因此过去的二十多年,战略变化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战略变革(strategic change,也有人翻译成战略变化)是指企业同其环境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形式、内涵、状态上所表现的差异(Van de Ven&Poole,1995)。所谓组织与环境的一致性就是企业用于达到其基本目标的最基本的资源分配以及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方式。这种一致性的变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企业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其相互作用协同所界定的企业战略内容的变化;2、为发起和实施内容变化而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Hofer&Schendel,1978)。目前与战略变革有关的概念有很多,如战略调整、战略更新、战略转换、战略创新和战略漂移等。国内学者孙爱英、刘海潮和李恒(2004)对其中一些概念作出了辨析。但是这几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目前依然存在交叉和混淆的地方,在理论界至今也没有一个比较一致和权威的观点。本文在此不去详细地厘清各个概念,仅在这里作出一个语义上的界定,并试图从创新的角度将它们与公司内创业联系起来。具体参见表1。

Hamel(1998)从创造价值的角度给出了战略创新的定义:通过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使竞争者步调不一致而重新构建已经存在的产业模式的能力。即战略创新就是企业随着环境的变化打破旧有的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的战

略行为。从内涵上看,战略创新着眼于内部运营机制和方式的创新。笔者认为,战略创新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其内部流程、结构和能力来维持或改善其竞争地位。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战略创新重点在于流程的创新,这与公司创业中的组织回春内涵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从事组织回春的创业活动,最终将导致公司战略上的创新。

战略更新就是组织寻求通过根本改变竞争方式来重新定义它与市场和竞争者的关系(Covin&Miles,1999)。Vobera,Baden-Fuller和Bosch(2001)认为,战略更新可以被广泛地定义为一个公司从事改变其依赖路径的活动。Siinons(1994)指出,战略更新简单地说,就是实施一个新的业务战略。在现有的公司创业理论领域,战略更新也是仅限于这种现象:新的业务战略跟过去的实践明显不同,其方式能更好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或者能更全面地开发可得的产品市场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战略更新偏重于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业务单位战略。例如,当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引入了“系统360”的大型计算机产品线时,它在大型机的主流市场上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系统360”的产品不仅代表了公司的一个新的产品线,而且也代表了公司在大型计算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战略。这个新的战略强调与IBM产品技术的兼容性。这种不断增强的价值基础带来的优势可不是其竞争对手的简单模仿可以取得的。给定行业领导者比较不愿意放弃或调整在过去已经产生了积极成果的产品,那些至少想改善其地位或者寻求领导者地位的公司比行业领导者可能更会实施战略更新。所以,战略变革理论中的战略更新与公司创业中的战略更新本身就是一个概念。

战略转型(strategy transformation)是指公司比较彻底地改变战略内容,包括企业使命、远景和战略目标,这往往意味着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或市场。如IBM公司从2002年左右明确提出将战略定位从IT制造商转变为IT信息服务商,这使得公司的战略内容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实施战略转型,公司就必须在产品、市场和流程方面发生重大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战略要求。从公司创业的角度来,领域重构就是公司积极地创造新的产品市场,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就雷同于应急战略;一旦成功,便成为了公司的正式战略,从而导致公司战略发生革命性的转变。

战略漂移(strategy drift)是指公司战略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发生变化。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它就是指公司在产品持续改进或创新、逐渐扩展相关市场领域的过程中,同时对企业的运营流程持续地进行改善和修正。从公司创业的角度来看,持续再生的创业活动最终导致战略漂移,因为不断地开发和引入新的产品(服务)或进入新的市场,就可能逐渐使公司偏离原来设定的战略目标。这里最典型的有3M公司和GE电气公司。3M公司每年都引入新的产品,至今公司的产品有6000种之多。很显然,公司持续再生类型的创业活动,使公司战略每年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战略变革的参照点是公司自己,是与公司过去的战略相比较;而公司创业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参照点是公司外部,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比较。所以,一定公司创业类型或公司内创业战略能对应相应的战略变革结果,但是反之不一定成立。例如一个公司以前从事水泥生产,后来从事普通钢铁产品生产,基本上算是一种战略转型,但是并不是公司创业活动的结果,也不是公司实行领域重构的创业活动所形成。进一步地,笔者从产品、市场和流程三个创新领域来划分这四种战略变革的类型,了解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具体参见图1。

三、战略变革与公司创业导向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领军人才 发展现状 对策

当前形势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迫切要求首都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响应中央号召,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促进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北京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产业发展关键靠人才。近几年,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分析解决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消除束缚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加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首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和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内涵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后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性产业是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而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是根据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变化的预见所确定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作为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领军”一词也是源于军事术语,原指带领军队集团作战的将帅。现在的“领军”一词多比喻在某个行业或集体中起领头作用。“领军人才”意指在某个行业或集体起领头作用的人才。领军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最杰出的群体,是具有典范作用和领军功能的核心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部级重大项目的负责人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带头人也属于领军人才的范畴。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取得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领导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首都颁布了一系列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建立中关村人才特区及留学生创业园等方式大大促进了首都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在这些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吸引了一大批诸如施一公、饶毅等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也吸引了如刘军(恒泰艾普)、谢良志(义翘神州)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型领军人才。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近年,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09年,北京共引进179名高端人才,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有“千人计划”5名、“海聚工程”11名、“高聚工程”12名。2012年,北京地区368名“海聚工程”入选者中,41%分布在生物医药领域。从这些数据增长情况看,北京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数量显著增加。这些高端人才的集聚有效提升了北京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能力,营造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2.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近十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全国首位,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据统计,对比全国各省市,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申请量达34118件,远超排名第二上海的25150件;授权量达12372件,远高于排名第二山东的7627件。在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的支撑下,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较为年轻化。新兴产业需要其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能顺应现代时代潮流,能站在现代科技前沿和产业领域发展前沿。从目前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来看,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以这两年“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员为例,2012年27人入选人员平均年龄44岁,最年轻的仅38岁。2013年入选33名科技人才,最小36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46.8岁。

三、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逐步优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发展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尤其是与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相比,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体现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及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几个方面。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缺口较大。从目前人才资源分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人才明显不足,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人才也很短缺,具有世界水平和世界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尚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首次了北京市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开发目录,涉及17个重点领域,并分行业明确了280多个专业需求,其中,能源资源、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所需紧缺人才最为广泛。

2.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分布结构有待优化。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的很多高端研发人才都分布在高校与科研院所里,企业高层次研发人才要少得多、弱得多,一些高层次创新人才远离企业这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战场。同时,高层次科技人才柔性向企业流动人数亦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以突破,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吸纳高层次人才空间仍很大。另一方面,尽管首都通过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也通过“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大型人才战略计划的吸收和培养了一批高端骨干人才,但总体上看,当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还是不尽合理,高级人才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缺乏,急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市场推广人员、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技术攻关人才,这种不合理的人才分布已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效能未充分发挥。首都领军人才队伍数量在国内遥遥领先,其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区,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旧很大,这与北京高层次人才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有密切关系。以中关村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为利,中关村科技园区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为6.7件,而这一数据在美国为28.5件、德国为38.0件、英国为18.1件。这与研发人才的效能并未能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由于官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本该搞出科研成果的教授、博士、院士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就进入了行政岗位,这使得领军人才的创新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评价机制等未能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导致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尚未消除,人才在用人单位间的流通渠道不够畅通,这也影响着领军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

4.国外高端智力使用尚不足。北京虽然是我国的人才聚集区,但北京借助国外高端智力的力度和水平也远远不够,这与北京的城市竞争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2012年,在英国《经济学家》公布的城市环境竞争力排行中,纽约居榜首,伦敦、新加坡排在二、三,香港、巴黎并列第四,北京、上海分别位居39与43名。可以说,北京的城市环境竞争力在吸引国外高端智力方面并不占优势地位,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很不利。因此,随着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北京应增强自身的城市竞争力,在吸引和使用国外高端智力方面上加强力量。

四、促进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的政策建议

近些年,首都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才计划有“优秀人才计划”、“科技新星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及“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这些人才培养专项对首都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北京目前尚未有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支持性政策,在人才发展规划中也没有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这一人群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国内天津和南京等地已开始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塑造,而北京在支持科技人才离岗创业、在职创业方面尚无可操作性的政策。

鉴于此,结合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发展的政策性需求,本研究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立足地区需求,强化人才顶层规划。紧扣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充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及带动性原则,加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围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确定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规划目标,定期向海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二是按照首都发展总体要求和主攻方向,绘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全球分布地图。

2.强化基础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方式,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训制度,协调运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筑相互协作的多级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基础、骨干、战略梯队人才协同培养和锤炼的提升体系,建立适合新兴产业人才追加知识和更新智能的制度。一是实施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团队支持计划。重点支持从事重大原始创新项目研究、推动具有重大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转化人才团队。对于享受政府财政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培养创新研发人才及团队。二是开展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创造条件鼓励行业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围绕本产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其相关综合知识、科技前沿的新技术和工程实践开展培训,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对技术发展的跟踪和知识更新,为领军人才成长建立沟通交流、素质提升的平台和机制。

3.加大政策扶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做好这些人才引进后的配套工作和保障措施。一是实施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英才引进计划。以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主要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以重大产业化攻关项目为载体,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高密度聚集。二是探索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梯队选拔机制,分梯次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形成人才梯队集聚。

4.鼓励人才创新,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律、工作性质、岗位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和绩效评价机制,形成人才参与创新创造的多元分配激励机制与多元人才奖励体系。一是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专家库,推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实名推荐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推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支持制度,调动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创新;支撑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增强竞争实力,创造经济效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规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创新的重要地位,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企业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凭借知识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在充分认可知识价值的前提下,创设条件、优化环境,以形成全体员工可应用、共享、优选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知识信息,从而提高个人智能,同时鼓励、支持员工将知识应用、整合到产品服务和企业生产中,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当前的战略管理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其缺陷主要在于无法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现有的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一)战略管理理念缺乏科学性

传统战略管理是静态、单向、理性的管理过程,其刚性管理特点难以解决竞争环境多变性、快速性与战略长期性之间的矛盾。传统战略管理的思维方式线性化、模式化、机械化,对于环境与企业交互作用、知识传递作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发展战略产生的影响考虑较少。传统战略管理尽管也探讨了环境变化的影响,但研究的仅是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而未对环境变化的不可预见性、混沌性与战略变化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

(二)忽视了隐性知识

传统战略管理缺乏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它所关注的仅仅是“说得清”的显性知识,它将所有知识都假定为同等质量,都是易于共享、交流、转移的,认为企业拥有的资金足够,就可获得成功。但实际上,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累积都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企业应当以知识的观点对企业行为、结构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战略框架和方法的创新。

(三)传统战略管理以竞争为中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生产要素已被知识所取代,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战略管理已明显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知识的转移、交换,即知识生产大多都不是在市场中发生,而更多的是通过非市场渠道来交流完成的。知识密集性越高的活动,其对非市场化交流、共享的依赖性越强,这让市场竞争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生了变化。

二、知识创新支撑企业战略管理

(一)知识创新支撑战略思想

知识创新是对企业竞争哲学的新看法、新思考,是对战略思想的新解读、新把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管理哲学中,知识创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且被广泛运用在各个管理层面。由于知识创新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以在企业发展战略思想中应用到了创造学、创新思考方法,从而让企业以知识武装“头脑”,从而变得更“聪明”。

(二)知识创新支撑战略制定

知识创新将改变以企业高管为主体,根据企业等级从上至下的传统战略制定模式,建立全员参与的新型战略制定模式。在企业中建立知识库以及知识共享系统,让一线员工参与到知识库的构建工作中来,因为身处一线的员工是环境变化的最早感知者,也是市场机会的最快捕捉者。企业高管的任务主要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确保信息渠道畅通,落实决策实施、战略制定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广泛参与。高层管理者还应在分析企业与环境间的关系、企业使命与竞争哲学的基础上,提供战略管理所需的战略知识,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建立此种能力所需的战略方案。企业要建立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框架,以知识网络作为战略制定的平台。

(三)知识创新支撑战略实施

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战略实施,主要包括技术方案(如软件开发、硬件配置等)、战略方案、企业重组、关键因素的分析,以及实践与知识创新的整合。此外,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战略实施还包括了培养领导者创造性思维,使战略实施艺术化;通过对人心理的研究,将其延伸到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中;激发员工的知识创造性,使人的智慧与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建立完善的知识创新机制,让人的知识创新动力化为创新行动。企业知识创新,要求在诸多管理领域实现流程化、知识化管理,交流、演化、创造新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战略实践,从而满足未来企业竞争的需要。这些管理领域主要有:智力资本管理知识化、组织设计管理专业化、企业资源计划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合作化、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化、研发管理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化、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化,等等。

三、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创造、知识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企业战略管理关注的一个新焦点。知识经济给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经济环境为依托。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知识创新的方法和理论应运而生,有力地推动了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知识创新支撑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9(1):39-42.

[2]单光辉.知识创新驱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J].改革与开放,2009(20):95-96.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摘要:当前,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首都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实际需求。为促进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成长和发展,本研究从强化人才顶层规划、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机制、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和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领军人才 发展现状 对策

当前形势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迫切要求首都尽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响应中央号召,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促进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北京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产业发展关键靠人才。近几年,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分析解决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消除束缚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加强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首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和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的内涵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后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性产业是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而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是根据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变化的预见所确定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作为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领军”一词也是源于军事术语,原指带领军队集团作战的将帅。现在的“领军”一词多比喻在某个行业或集体中起领头作用。“领军人才”意指在某个行业或集体起领头作用的人才。领军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最杰出的群体,是具有典范作用和领军功能的核心人才,主要包括两院院士、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部级重大项目的负责人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带头人也属于领军人才的范畴。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取得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领导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首都颁布了一系列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建立中关村人才特区及留学生创业园等方式大大促进了首都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在这些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吸引了一大批诸如施一公、饶毅等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也吸引了如刘军(恒泰艾普)、谢良志(义翘神州)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型领军人才。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近年,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09年,北京共引进179名高端人才,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有“千人计划”5名、“海聚工程”11名、“高聚工程”12名。2012年,北京地区368名“海聚工程”入选者中,41%分布在生物医药领域。从这些数据增长情况看,北京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数量显著增加。这些高端人才的集聚有效提升了北京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能力,营造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2.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近十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全国首位,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据统计,对比全国各省市,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申请量达34118件,远超排名第二上海的25150件;授权量达12372件,远高于排名第二山东的7627件。在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的支撑下,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较为年轻化。新兴产业需要其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能顺应现代时代潮流,能站在现代科技前沿和产业领域发展前沿。从目前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来看,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年轻。以这两年“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员为例,2012年27人入选人员平均年龄44岁,最年轻的仅38岁。2013年入选33名科技人才,最小36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46.8岁。

 

三、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逐步优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发展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比,尤其是与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相比,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体现在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及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等几个方面。

 

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数量缺口较大。从目前人才资源分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人才明显不足,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人才也很短缺,具有世界水平和世界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尚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首次发布了北京市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开发目录,涉及17个重点领域,并分行业明确了280多个专业需求,其中,能源资源、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所需紧缺人才最为广泛。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从目前国内各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来看,大多数都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动力,各地能够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各省市区微观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应该有所不同。国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抉择;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应因地制宜,因为各地区在经济、社会、产业、技术、资源禀赋等条件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加选择地一哄而上,则难以体现出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必将出现新一轮的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存在“创新不多、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目前关键技术自给率依然较低,核心技术掌握仍然较少,技术集成能力薄弱,重大成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仍需要依赖进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方面,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性的创新技术不多,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需的前瞻性技术储备。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充分,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更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发明专利数量少、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更少,2009年美国申请的专利达到5万项,是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的6倍。三是有些企业至今仍没有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导致部分企业至今仍较多地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上相互竞争。

3.人才资金等要素匮乏。尽管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仍相当匮乏,正如著名的“钱学森之憾”所揭示的,我国缺乏大师级领军型人才。为此,一方面,如何培养吸引人才,突破发展关键时期的人才瓶颈,并使之转化为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产业壮大的持续动力,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同时,我们还面临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方面,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些产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在人才培养或引进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盲目草率、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国家来看,每年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从企业来看,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企业更倾向于向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进行投资,加之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因此企业投资的动力不足。

4.体制机制制约发展。当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比如在财政政策方面,普遍存在着资金使用及管理分散、重点领域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支持机制等问题;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人力资本、研发费用占比高、新技术新产品初期进入市场难度较大等特点,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优惠,但相关激励政策尚不健全;在金融政策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完善,对新兴产业及企业又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方面也存在许多障碍,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偏小、融资机制不灵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创业投资、场外交易、发行债券等多种直接融资支持和政策性融资支持等制度尚不健全。在政府引导机制方面,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行政干预色彩比较严重,市场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明显,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产业规划和宏观调控,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国家相关部委要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规范与协调,加强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统筹协调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全国范围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中央规划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工作,使各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大局,同时注重横向衔接,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避免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二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GDP的增长速度以及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被作为考察干部工作能力和决定升迁的重要指标,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始终把追求GDP的增速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官员仍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投资往往集中在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上,忽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甚至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权宜之计,在发展理念上存在严重误区。地方政府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政绩观的彻底转变。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这三种创新中,原始创新最为重要,它是增强国力的源泉。正如总理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是花钱买不到的,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目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达国家的选择基本一致,起步时间也几乎相同,由于其市场潜力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最具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以建设创新型产业为战略目标,积极发展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在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任务。一是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要以培养实用型的创新人才为教学目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着力培养熟悉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熟练技能的各类优秀人才,注重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二是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目前,部分创新型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他们的专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为此,要制定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的优惠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在新兴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府可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完善人才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奖励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创新战略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体制机制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52-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前提。产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包括研究与开发、中间实验、产业化、实现创新成果价值和不断循环反馈的过程,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一要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按照“产权明晰、利益纽带、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高标准、高起点布局建设一批共享协作的集成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创新基地等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试验检测、人才培训、技术转移等创新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向中小企业开放,选择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和供给,构建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高效的技术转移通道。

二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创新体系。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和集成,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承接发达国家的研发产业转移,鼓励跨国科技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

三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建立实时高效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机制,及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知识产权动态,进行知识产权预警,指导企业研发和创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培训,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开展研究开发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掌握主导性知识产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加快知识产权审查,及时确定知识产权权属。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专项,带动该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缩短侵权诉讼的周期,提高侵权赔偿额度,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名义而对他人知识产权进行侵犯的行为。

二、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协调推动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

1.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引导。政府各部门要切实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研究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发展。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技术创新政策、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察,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