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

创新创业培养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篇

中美人才培养机制比较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在过去35年中,创业学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1977年,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到1999年,大约有1,1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同年,美国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成立。

美国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聚焦式和辐射式两种基本组织模型。聚焦式培养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如哈佛商学院的MBA班,对学生有严格要求。辐射式培养则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

美国的创业教育还延伸到中学阶段。一项对全美高中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企业,86%的学生希望知道更多创业方面的知识。

相比之下,在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属于新兴事物,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尚未形成合力,在培养机制上,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高校找不到感觉的局面。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曾表示,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搞科研,要让中国的科学家做一个题目能做得很好,但问题是没有一个创新的体系。创新是一个市场行为,是一个经济行为,是一个企业家行为,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动力,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接力棒。

从美国和中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较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

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 我们必须加强对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纵深培养,既要提升人群覆盖率,又要推动创业的动机提纯和创业层次的提升。

加强多方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我们必须加强学校、政府、企业的多方联动,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上讲台,才能真正帮助创业者。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创业中心 我们应该在组织上强化保障,建立创业中心,重点关注校友网络的人才,并提供资金保障。

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全程孵化 我们应该引入风险投资,实现从意识培养、技能训练、团队孵化、市场对接、转售上市的全程孵化。

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和总结,我们建立了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层是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即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在中国传统的家长思想和教育体制下,让创业者拥有完全独立的人格,是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中间层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激发人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创业的兴趣,促进他们萌发和把握创新创业动机。最顶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人才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计算风险的能力等。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中,政府、媒体、学校、企业、家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家庭和学校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格至关重要;政府、媒体、学校和企业可推动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而学校和企业又是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的真正土壤。

如果能实现校、企、政、家四方互动,则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易创计划”

“易创计划”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做出的一次创新。为了推动大学生创业,2011年,易才集团推出了“易创计划”。作为一项完善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该计划致力于培养10,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人,打造一个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HR专业支持的公益平台。

“易创计划”体系由易创培训、易创大赛、助创服务三大模块组成。易才将举办易创培训100次,并将培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普及层次的成功者宣讲。如果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首先要能够识别出他们。所以,举办成功创业分享会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分享,可以间接培养创业者的独立人格和创业意识。第二个层次是创业人大学堂,邀请专业讲师面向大学生创业人提供创业系列培训,旨在提供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如创业领导力培养、如何发现并把握商业机会、如何进行创业前的准备、如何建立并带领团队、创业企业财务管理与融资等。易才每年还将举行易创大赛,给创业者提供真实的演练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同时,易才会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助创服务,如创业企业体验行、创业沙龙、创业企业HR服务、项目融资服务等。

所有通过培养计划正式创业的大学生创业人项目,不仅可以获得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机会,还可获得独具特色的创业人支持方案以及创业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方案。同时,依托易才全国200多个服务网点、全国40多个城市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以及上万家企业丰富的岗位需求,现阶段还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也可获得实习、就业机会。

较之单一的比赛或其他短期项目,“易创计划”体系较为完备,因此,对创业者的吸引力较强,创业者参与后,收获较多,满意度也较高。

只要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健康、持续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就完全是可行的。在此,我们也提出几点经验供分享:

A.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时间,需要让双方都明白,不可操之过急。

B. 前端的创新创业人才甄选过程必不可少,需巧妙设计。

C. 创新创业人格、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训需要言传身教、来往反复、团队互动,可采取聚焦与辐射结合的策略,实现普及中抓重点。

D. 创新创业是种能力,不是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实战、实训提高。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2篇

为了响应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者的能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重要性。就我们民办高校来说建立民办高校与社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机制,从而提升整个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改革方向。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随着创新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已成为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优秀人才,而最终目标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要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锻炼。

一、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有热情,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热情或者说创业的动力就会显现出其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能经受挫折,承受失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怕犯错,不要担心失败,要输得起,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次尝试以期最终获得成功。创新创业要强调团队合作,并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需要大家协同合作。但团队人员组成需要注意同质性不能太高,要互补才能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当然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核心知识,才有竞争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有一个全校性的专责部门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其次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再次,要举办各式创意活动或比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和实践性。最后,对于所实施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以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道路。就课程设置方面,我比较欣赏台湾朝阳大学的创造力教育课程规划。在大一时开设创造力系列讲座,给学生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有创业意识。了解之后,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在大二的时候选修创造力相关课程,进行实训。对于实训有结果的同学来说他们急需要实现他们的想法,那到大三时候的创意专题课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实现平台。大四时精英班的培养目标则是参加大赛,提高国际竞争力。整个课程设置相对合理,符合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教学与情境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思维能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在选课、上课形式、选择辅导老师等方面更加自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有一定水平的师资,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措施,一方面调动老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的人才。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评价制度代替以往的考试,完善学分转换机制,甚至可以进行微型课程教育,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听相应的课程,达到一定课室数则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者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比赛、等获取相应学分。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研究性学习 培养目标 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37-02

当前社会环境急速变化,面对大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校大学生体会到了教育、学习和社会带来的多重压力,他们不仅要迅速掌握日新月异的知识技能,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而那些能得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外,还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一面新的旗帜。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实施的教育实践模式。

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相通之处,比如“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一直广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同层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而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选择的十字路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着力方向,结合研究性学习,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机制,将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打破传统围墙式教育,加快实现开放式、自由化、尊重个性的高等教育环境。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环境,体验学习经历

研究性学习其过程与实践特点就是营造有益的学习经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强化了学生探索、分析、决策以及自主运用综合知识的水平。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经历下感受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坚持科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认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发现”相互割裂的局面。

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其方式、内容、时间、空间和评价指标是具有差异化和可变性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单独的学科理论,而是以某一问题或现象为学习源,运用各种方法、知识、技能去认知、探索、解释,从中实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索为基础进行,学生的学习组织方式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是独立研究也可以是集体研究,可以是网络讨论也可以是现场交流。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经验接受的被动者转变为渴求知识的自我指导者和发现者。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有助于激发学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及学习完成的创造性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方法,塑造创新人格

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大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形成创新人格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非常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和开展,打破了以往“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惯性思维,以模块、知识点为学习启动点,强调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过程,这种非绝对智力因素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追求纯粹的知识传承,强调经验的间接获取和知识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具有多样、开放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自信的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更加注重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2)促进高校革新大学生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学习结果量化指标的考核,无法准确描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因此必须要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质量,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创新学习。(3)推动高校转变大学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情景创造和知识重构,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促进者,知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存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去获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三)改革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导传授、自主认知、知识获取、综合评价。每个阶段都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开放的认知情景中,围绕具体的知识点、问题或项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将获取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并以实践结果为依据重新认知、整合和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目标要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让研究性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信息整理,主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领悟思想,完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强化。(2)自主研究探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的完善不能仅靠拿来主义,学生以专题知识讨论、项目研究、课题设计等为契机,根据研究的目标、程序以及预期效果为蓝图,运用独立思维、协同创造的方式去研究、探索、论证知识存在的唯一性和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实现自主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3)自主创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创新,使得学生个体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可以是发明创造、重大发现、决策制订、知识更新,也可以是认知否定、方案完善、知识应用等,创新不在于大小,任何对知识、方法、成果的重新认识、完善或否定都是体现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二、研究性学习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进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一)知识发现、成果形成机制,实现知识创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充当了方向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协助者,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主角,他们需要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思路的不同,最后获得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知识发现机制:他以某一知识点、问题或论点为导向,鼓励、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选择知识、建立结论假设,然后再以学习的知识去确认或者否定这一假设,最后发现、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和技术专利等。这种通过知识拓展获得知识创造的过程可能会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同时对探究新问题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无限的勇气。

(二)个体激励、集体约束机制,实现主体成长

美国哈佛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除了从教师处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通过自身努力从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同学那里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学生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合作学习,通过互动的过程,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加快知识学习的速度,使大学生能及时分享知识发现、经验获得与发明创造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洞察、价值澄清和自主实践的方式,激励自己发现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而当学生理解现实生活的问题,发现自己知识构建和发明创造的潜能时,研究性学习就能真正实现主体成长。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象融合

社会认知是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解决结果,打破原有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从而认识社会的过程。而社会认同则是学生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发现和经验发明实现社会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感的过程。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机制营造了平等、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融入社会的速度,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的勇气。其所倡导的平等交流、大胆假设和自由抒发,对培养学生理性怀疑和科学求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前时期正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恰巧顺应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必须以强化机制为保障,以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有益补充为使命,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

2003(05):71-76.

[2]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78-81.

[3]王涛.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6):66-67.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4篇

一、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当前,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暴露出一些问题。商科类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足,观念较为陈旧,认为高职大学生基础薄弱,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不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进行就业创业形式分析和短期的理论指导,认为不必要花大力气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技能,缺乏对高职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商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借鉴了普通本科的模式,缺乏自己的特色,通常还是一年级仅仅开设普通适用的公共基础课,大二教授商科类专业基础课,大三安排实习实践活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短而且晚。课程体系中几乎没有涉及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安排和内容。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商科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合作培养机制不灵活

商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能局限于校内教学和研究。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封闭的学校教育难以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创新创业人才。当前,高职院校还没有主动与政府、企业、社会构建联动机制,广泛的社会资源还没有很好地被利用起来,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还不健全。

4.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扩张过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师疲于应付整天的课堂教学,没有精力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研究和实践;新进的教师大多缺乏经验,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商科类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专业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质量评价己经较为重视,但是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就商科类专业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而言,一是监控与评价体系缺乏真实的行业评价和监控,企业参与的程度小,企业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还不尽如人意,存在学校质量评价体系与企业、行业需求脱钩的情况。二是评价的方法和监控的手段单一,很多环节评价和监控不到位,管理松散,严重影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效。

6.专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

文化熏陶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高职院校还仅仅将其重要性挂在嘴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是安于现状,培养循规蹈矩、甘于平庸的一类学生。商科类专业学生应该是富有朝气、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中坚力量,如果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当代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将会大打折扣,势必影响到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对策

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振兴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保证商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

1.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新时代的社会急需创新创业人才,商科类专业涵盖面广,从工商管理、经济贸易、财务会计到商务英语、金融、文化教育等多个专业,商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以能力为本位,学训合一的培养模式。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才是商科类专业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2.确定适合商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侧重在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知识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重视其个性发展,注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方面的需求出发,共同确定商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3.调控好商科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为适应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要进行广泛的市场结构调研,合理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的引导作用,协调好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的关系,吸引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扩大创业实践能力课程,增加特色专业课程,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调整专业结构。

4.建设好富有商科类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

商科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本着多元化建设主体的原则,紧密联系企业,积极探索校内校外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建设资金和人才支撑,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企业和政府资源,建设富有区域高职特色的商科类实习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生产和培训相结合,培养职业素质好、专业创新技能强的人才。

5.打造高素质的双师队伍,加强创新型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当前社会,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技能人才和推进改革创新的多重任务。双师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政府、企业、学校要加强创新型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多为高职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积极创设条件,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

6.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国外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证明:文化熏陶对创新创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培育有助于创新活动的文化精神,包括宽容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和合作、诚实守信、公正平等、恪守创新等精神以及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人际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布局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硬件设施,全方位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7.促进校企合作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法规,在扶持校企合作发展中应发挥引导、保护和监督作用,要制定有效措施保护企业和学校利益,鼓励学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比如,2012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宁波的职业教育发展成果与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前言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存在延续的重要命脉,更是学校为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兴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作为新工科创新创业领域的领头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十年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积极倡导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特质,是指“工匠在良好人文修养和高超职业技能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具体而言,它包括工匠对职业的热爱和专注,认真的态度与革新的精神,其最高境界为‘道技合一’”。[1]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下,人们对待工作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尤其对年轻人能够起到无所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勇攀险峰的激励作用和价值引导。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给人以启示和启迪的精神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具有作用于对象物的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其能动的反作用和精神的力量,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价值的作用或者力量。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革命以后,可以说都是科技的迅猛的时代,处处彰显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轨迹。因此,人们对高校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日新月异早已司空见惯,其也跃然成为一个学院专业王牌,恰有众星捧月之势。但是,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块似乎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譬如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爱好普遍不高、意识薄弱,“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其二,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以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为例,每年都会如期举行,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且目的性极强——仅仅是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项目一旦结束后,整个创新创业激情的也就自然消逝了。其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与学生的需求极不匹配。更多时候是由专职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这一角色,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具有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其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很多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着只图数量不图质量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精准识别度不高,出现很多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不高的项目。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且存在认识偏见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一种求安稳的心态,对课表以外的知识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想一劳永逸的稳中求福,缺乏坚定的毅力和勇气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故而,他们在创新创业上也就易滋生偏见和误区,视创新创业的成果简单粗暴的认为物质财富的丰富,而忽视创新价值和创业实现。值得深思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和“人云亦云”,穷奇所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能力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思维发散,更加禁锢了原本就孱弱的创业实践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所谓的创新创业理念和设计只是停留在实事物的本质上,或是降维的模仿和低劣的抄袭,创新创业意识形态流于表面、不切实际。问卷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对于创新创业的概念十分模糊;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和就业前景认知不清,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热度投入学业和创业中,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化程度高低关键在于创新创业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度。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励帮扶机制并不完善。特别是在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陷入了僵局,即常常只停留在口头上或集中在某段时间上做出反应。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研发,故常常出现南辕北辙现象。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联合模式,无法第一时间关联到受众群体,且易受到来自企业的恶性的调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比赛气息浓厚的大环境里,大学生创新创业零散的集中在某个环节中,而其他时间节点几乎为空白。最后,国家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少一套严格的选材标准,衡量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更多的是凭借现实经验和主观判断。

(三)专业导师配比不够纵观华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一直都离不开教师们矢志不渝的贡献。即便是到了新时代的今天也依旧如此,自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遗憾的是现实太过于骨感,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导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特别是高校里(专门培养人才的阵地),专业导师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队伍构成,表面看似让管理学生的教师手把手的培养自己的学生,实质上效果恰恰适得其反,没能真正发挥出高校科学育人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正应了这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呈现固定周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就是当前高校里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怪病”体现。

(四)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不管是从科技兴国战略上还是从卓越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创新创业的精准度决定着他们发展的最终程度。当然其中最具有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是,由于此行业一直深受人们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必可避免的导致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加之政府和社会各界又没有确定出一种精准识别范式,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譬如在宏观方面,当前国内高校中的创新创业精准识别体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有的甚至出现片段化、矛盾化,出现明显的社会矛盾现象。在微观上表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强,有明显的顿挫感现象,缺乏工匠精神的专注和匠心。究其缘由必然是创新创业精准识别度不高导致的“梗阻”现象。

四、工匠精神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和社会亟需大量高精端的人才,尤其是技术性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在专业建设上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均高于其他学科的常规水平[2],故而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与时展相结合,使双创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强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里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可通过开设专业课堂、第二课堂、图书馆与校园媒体广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善于挖掘并传承我国悠久的工匠精神民族基因,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发挥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卓越才能。此外,还高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名人创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达到以案励人、以案育人的目的。譬如聚美优品的陈欧、美团网的王兴、新东方的俞敏洪等,通过宣传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家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深他们的创业意向,进而带动他们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出实际效用。

(二)优化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计算机这门专业性强、时代性浓的学科,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亲切感。为此,我们应该优化陈旧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断开创出新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如依托“奖、学、助、贷、勤”等资助体系,对学生进行有“获得感”的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创新创业带来的“实惠感”和“高效能”,打破传统“口头褒奖”的虚无感和乏味感。使得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地担任某一项目的主持和协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潜力。建立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传统的简单联合。针对有实效性和价值性的创新项目,启动“区块链”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和创新项目能够第一时间走向市场,产生最大化效益并获得永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举,更也可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无限机会,利用整合社会上所有的优势资源,只需要在培养节点上,遵循固定的“算法”即可实现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创业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育人的园丁们,他们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是校园里的学生们,学生们的成长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自身自带的能量。一语概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3]。为此,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第一,定期举办课堂教学创新比赛,将日常教学和管理生动的在线于比赛中,促进教师理念由“以教为中心”逐步转到“以学为中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坚持每年举办“读书节”,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和“学习校园”,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立志、正德、养心、增智,升华境界。第三,为创业导师提供出国访学和深入国内外大型企业学习的机会,更多可能的接触到世界上先进创新理念和创业典型。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创新创业素质能力,为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做好服务[4]。

(四)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国家领导人强调:“扶真贫,真扶贫”,强调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同理,在高校,我们也要建立并健全精准识别创新创业体系。首先,政府部门采取正确的正确的方法和程序,精准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和制订详细帮扶措施。其次,社会各界在政府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具有创新创业资质或潜力的项目,采取积极有效地鼓励性政策,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登记[5],并及时掌握立项的进展状况,以便更好的响应政府的“精准政策”。最后,高校应开设一些市场紧需特色专业,加大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如大学生涯规划与设计、创业教育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精准识别相融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也可为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49-03

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创意、创业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世纪。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吸引创新人才,能够激励个人去创新、创业,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成为强国中的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以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可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大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一个因循守旧、传统保守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师范专业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把师范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师是当务之急。[1]大力推进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范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师范院校从学校的层面对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2][3][4]在高等院校的众多学科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学科。[5]本文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对如何开展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高校师范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现状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观念陈旧,意识淡薄

很多师范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是部分高校的教师都认为,师范生毕业后就是当教师,创业与师范专业的学生关系不大。他们把“创业”简单理解为是创办公司和企业,忽视了“自力更生,艰苦创新,吃苦耐劳”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6]一项对辽宁省部分师范院校的调查分析表明,有83.5%的学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求“稳”是他们在择业时的主导意识,这主要是受到家长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7]大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他们墨守成规,没有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就业观念的陈旧也导致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薄弱,他们不愿意“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匮乏,创新创业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需要经过系统完善的培养和学习,周期较长。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二是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学习,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三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类似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真正结合实例,与公司企业或孵化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凤毛麟角;四是专业课程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认为那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职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没能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离,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相似度很高,仅限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零星地涉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培养模式很少。

不少高等院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不能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有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矛盾冲突的,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抵触。他们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许多高院缺乏稳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没有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大多借助“挑战杯”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项目,学生参与度低,普及面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进行过创新创业实践。根据调查研究,我国不少地方的高校尚未拥有正式的、系统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于“贵校是否设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高校的10万份调查问卷中,有43.52%的大学生回答“有”,其中有26.46%的学生回答“孵化基地体系不够健全,发挥作用不大”;有26.21%的大学生回答“不清楚”;有30.27%的大学生回答“没有”。[7]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机会,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措施

(一)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深化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专业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以创业替代就业”并不适合作为师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打造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位一体的课程平台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一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与实践。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代赋予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一新的历史任务。[8]这就需要数学专业教师更新观念,转变传统课堂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我们要明确数学专业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数学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完善知识,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思想、方法等融入数学课堂,利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优势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新型人才。同时,数学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加顶岗实践,积累经验,到中小学听课、授课,参与讨论,开展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建立一支具备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全面、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应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优秀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教师,除了专职教师外,还要聘请资深创业成功者或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担任。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内容渗入数学专业课程

一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可以开设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开设创业法律基础、市场营销学、创业管理学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类课程;开设创业教育活动课程、模拟创业实验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类课程。

二是将创新创业内容渗入到数学专业课程中。依托专业,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今后的就业、创业方向,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建设1-2门基于数学学科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创新创业内容。

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意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技能和科学方法。例如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数学建模教学法,即在学习概念与定理时,展现建模的主要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模型并进行求解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专业知识的社会转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量化能力、建模能力、软件计算能力、人工计算能力,这些能力是未来创业精英所应具备的内在知识素质。[9]

(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一是做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首先是加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全面提升实验(训)条件。如建设数学思维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挑战思维定势,做出最佳决策,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缜密思考的品质。其次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管理,进行数学建模、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训练。最后要加强实习见习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加强与各中小学、教育局及各种培训机构的联系合作,重点体现校企合作、教产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做好科研和实践创新项目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规范管理,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引导和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技术改革项目、发明和申请专利项目等;鼓励教师自主成立个人或小组研究室、设计室、工作室,积极吸收学生参与。

三是做好学科和专业技能竞赛平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师范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项目。全力打造数学建模这一赛事品牌,通过以赛带练、以赛带学,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和能力。

四是做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创业创意并转化为创业实践,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创业尝试。大学创业园通过场地、经费和指导服务为学生创新成果孵化、创业设计的市场化提供条件,加强入驻团队的遴选、指导工作,提高@区创新创业活动的科研含量,鼓励更多的创新创意、创造发明团队入园孵化,提升创业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基地的示范作用。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特点,可以重点从家教中心、奥林匹克数学班、数学培训机构等项目入手,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创业进行有益的尝试。

五是做好科技平台建设。打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科技社团品牌,成立数学建模、应用统计等科技协会,邀请校内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以科研社团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

六是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贯穿于本科四年教学不间断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体系,对毕业论文(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如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实行指导教师、教研室、学院的三审制,加大应用性题目的比例,结合当地经济、学生实习的内容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选题,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七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及早认识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如依托区培及国培计划,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独立开展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为日后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晋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73-175.

[2] 邱化民,呼丽娟.高校院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7):54-58.

[3] 赵东霞,王乐师.师范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57-60.

[4] 王传奇.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5(9):32-33.

[5] 王冀宁,张Z.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事业的发展对策――基于国内外举措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224-228.

[6] 杨玉洪.创新创业教育在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41-45.

[7] 李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查分析及其解决对策之探究――以辽宁省部分师范院校为案例调查分析[J].理论界,2012(3):190-191.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在此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与社会、环境、人们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专业。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设计水平。

一、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相对比较好的是资金雄厚、科研设施完善、拥有强有力师资队伍的名牌大学,和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一般城市和普通高校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目前,由于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教育体系还没有真正建成,一些学校的教学还秉承着一种继承式的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主导,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上不符合创业教育的要求。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专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不断更新,才能真正为当今社会培养出环境设计专业需要的创新型实用人才。

二、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1.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一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性,但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科学的定位。急于招生,但没有做好办学准备工作,在专业发展上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全面分析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致使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难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实际效果欠佳。

2.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上缺乏实践

缺乏实践是许多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大缺陷。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要想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参与设计实践。但是,一些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实践较少,学生难以得到充分锻炼,难以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设计灵感充分展现出来。

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1.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准确

在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对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给予准确定位,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向合理设计专业课程,突出教学重点,把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与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有区别地进行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如,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招生,重点选拔那些具有设计天分和设计能力的人才。

2.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

环境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学生要想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良好的艺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施工工艺、装饰材料、设计造型等方面的基础之外,还要把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美学、艺术鉴赏、艺术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如,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建筑方面的艺术设计,引导学生对其设计特色、设计风格、创新性和艺术魅力等方面进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感悟,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设计人才的实践培养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设立相关课题,如某个小区的绿化设计、某个建筑的室内设计等,给出相应的设计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知识设计出不同的作品,再给予客观评价。教师要看到学生设计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设计动力和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在轻松的设计氛围中扩展想象,激发创新能力,使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实践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四、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规划

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学的基石,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目前,大部分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更加突出学生的差异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重视实践环节,增加综合性实践和实训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团队精神,鼓励教师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合作研究;面向未来,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深厚的基础。

2.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教师要依托学校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环境设计专业的优势,打造适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开门办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实践基地与实践资源,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让学生到企业中,让企业走进学校,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校内外教师与企业代表,开展企业家与大学生的联谊活动,从理论与经验上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在大学校园里积极营造科学、严谨、活泼的人才成长氛围,有利于构建积极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还要打造创新研究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定期举办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论坛与学术活动,积极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创业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3.创新创业教学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全面推行选课制和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利用科技创新活动抵充学分,鼓励学生中途创业,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足够多的选择机会。全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对以往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改革,从以往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如今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并重转变。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诊断与分析功能,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的学习动力。改变过去以一元化的知识评价标准衡量学生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充分体现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评估标准、指标体系,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在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要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不断地改革来构建双创型人才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出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现阶段的市场营销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实施全面的教育改革,注重双创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合理,需要高校给予足够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老旧的现象,很多知识都无法跟上时展的需求,且没有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扩充,无法锻炼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业的认识也不够,导致学生知会“纸上谈兵”,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现阶段,一些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还存在“断档”的现象,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而一些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的新教师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师无法为学生们提供创新和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第三,没有足够的实践平台。在当前的高校中,很多高校都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甚至一些高校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抑制,创业能力被抹杀,无法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变得十分平庸,甚至有很多学生浑浑噩噩渡日,失去了市场营销学习的根本目标。

2、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高校应当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快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2.1树立正确的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将来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由此可见,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第一,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双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具备了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高校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来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使其意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无论是否会开始创业计划,都会站在创新的角度来考虑事情,通过先进的营销理念来实现产品市场的创新,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以达到创新和创业的根本目的。

2.2构建基于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参考以下建议:第一,改革教材。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改革教材,融入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内容,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到一起,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现状,为学生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并拓宽市场营销相关教材的范围,加入网络营销课程、网络实用技术课程等,为学生们量身定制更加全面的教材。第二,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需要高校对学生以及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动向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在理论课程体系为主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实践课程,并为学生们设置更多的实践选修课,让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合理分配的体系,让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实践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后能够主动去创新,主动去创业,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3培养高素质的双创教师团队

培养高素质的双创型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因此,高校应当要对教师团队的而培养给予一定重视。第一,加强双创型教师的引进。高校应当要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在市场营销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当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一方面在学历上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在能力上也要有所限制。通常情况下,所聘请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先进的市场营销思想、先进的双创教学思维等,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培养学生的双创思维和能力。第二,加强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对于高校内部已经在职的教师来说,高校应当要注重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定期展开教师培训,聘请专家来高校进行演讲和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服务,或者带领教师团队外出进修,提高教师的双创教育思维和能力,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双创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4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平台

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主要是指多个主体强强联合,共同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主体、社会主体、学校主体以及学生主体等。第一,构建校内实践平台。校内实践平台的建立是通过为学生设立实验室、实验基地等方式来强化市场营销技能、加强市场营销锻炼的方式,通过先进的软件来模拟实际营销场景,打破传统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战平台的状况,实现教学实践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第二,多主体共同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多主体共同构建校外实践平台是指,企业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来强化学生的营销技能,使其感受到更多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实现多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双创型人才培养,实现“2+3”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2.5展开多样化的双创教育活动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达到学习目标,并实现创新发展,更甚是实现创业发展。因此,高校应当要重视市场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够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双创教育活动。第一,丰富实践活动。教师应当要为学生们构建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包括举办校内营销大赛、校际营销赛、校企营销赛等,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可以学习到营销技巧的机会和展示平台。比如:让学生与企业的营销人员共同对同一个产品展开营销,进行校企营销赛。在这其中,不仅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考验其营销战略的制定能力,能够适当提高其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展开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除了定期举办营销大赛之外,教师也需要对互联网加以应用,通过互联网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双创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将创新、创业较为成功的案例发送到班级的微信群、QQ群等,供学生下载参考。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1设置双创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起创新创业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意愿,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知识与实践能力。

1.1理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有关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丰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包括:开设创业导论、商业模式概论、项目管理等课程,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了解物理专业学生在创业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开设创业指导、创业案例研究等课程,并邀请创业型企业家、相关专家来校讲解创业知识,传授创业经验;开设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创业项目的管理能力。

1.2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重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将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物流服务技能和运营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的实践课程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开设校内单项技能实训、专业生产型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物流服务专业能力;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创新创业认知、创新项目实训、创业项目实训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开设专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物流服务实践能力。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共建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2.1校内实训基地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与物流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打造真实的物流企业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学习和体会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学校可与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合作建设仓储场景、快递场景等实训基地,开展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学校可利用仓储场景实训室设计“如何最大化使用托盘”的实训项目,让学生独立设计方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学习机会,掌握物流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操作方法,不断积累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企业实践,掌握最新的物流产业技术,弥补自身在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如,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可采用现代学徒制,让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真实工作流程中,边学边做,实现产教融合,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能力基础。

3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创新创业能力,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潜能的实践机会。具体如下:

3.1参加校外创新创业大赛

物流专业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省市相关部门举办的物流职能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创业竞赛,从校内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如,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申报“S公司配送中心接货流程与操作优化”参赛作品,在师生共同调研的基础上,对流程与操作优化思路进行创新,并反复论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2参加校内创新创业大赛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定期举办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历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如,学校可举办“校园快递经营策划书”创业大赛,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主组建参赛团队,共同完成创业项目。参赛团队要强化成员分工协作,在集体的智慧和努力下,完成市场调研、数据采集、投资收益分析、风险防控等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

3.3鼓励专利发明

高职院校应出台在校生申请专利发明的文件,鼓励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申请专利发明,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物流管理专业可组织“物流辅助性装置研发”创新项目,让学生对物流设备中的托盘、叉车、物流笼车和货车车厢等进行改良,设计辅助性装置,以提升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在学生完成创新项目后,教师可帮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将创新项目转化为研究成果。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0篇

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反映现代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实践,有助于艺术与技术背景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促使艺术形象思维与技术逻辑思维的有机融合,通过交流合作达到和谐统一,这样可以吸纳两方面的优势,在注重创意和艺术性的同时又兼顾数字内容制作的逻辑性和技术含量。以作品案例为主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并非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发挥实习基地作用,突破校内实践只限于感性认识的壁垒,尽可能与行业前沿保持一致,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与公司的“无缝”衔接,为动画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建立完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大纲

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学生在进行必修教学环节的同时可以在选修教学环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事理工研究的人如果具备更高的艺术素养和感觉,其研究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视野会变得更开阔,由此,技术的学生可在选修模块中多增加一些与艺术相关内容的培养熏陶,调动其潜在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力,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其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中既能掌握与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电脑动画、网络游戏软件开发等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艺术的学生则能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技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培训指导,培养其科学思维方式,增加其计算机素养,提高其技术实践水平,以便为内心创意更完善的表达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数字媒体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动画复合型人才。

实行“1+2.5+0.5”三段式培养模式

目前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所有学生上同样的课程,忽视学生的特点、能力水平以及兴趣,造成同一层次人才过剩的问题。“1+2.5+0.5”即1年的公共基础教学、2年半的学科教学以及半年的专业教学,因材施教、逐层递进。实行三段式培养模式,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有效率地掌握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交叉特色

江南大学动画专业其具有设计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依托江南大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设计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将动画专业与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物联网等专业学科交叉互融。其所依附的数字媒体学院兼具动画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和学生,教学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其本身拥有良好的学科交叉条件和平台。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再利用艺术、技术各自学科的优势,借助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学院平台,通过打破院系界限,整合学科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整合与协作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建立合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力量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三个结合”,培养复合人才

由于艺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科学素质的提高,还要重视相关领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调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同步达标的要求。通过规划好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动画人才。

采取可行的实施办法

初期准备包括实地调研、文献检索,并进行广泛的咨询、讨论,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继而进行核心理论研究,对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等核心理论进行研究及实践任务分解;试点工作和配套辅助工作改革,选择试点专业班级,组织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边实践边研究;实践完成后总结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凝练理论思想、明确操作方案。其中,设计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方案决定了教学大纲的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等核心教学工作的方向。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个人建设和团队建设。艺术与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以及兼具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个人建设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教师任用机制,重点聘用具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面教师。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应建立良好的教师合作机制,增加艺术专业教师与技术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师层次上首先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良好融合,对于艺工两个学科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研讨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内部交流以及资源共享。

其次,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传统而言,工科的教学方法普遍为课件加讲解并以板书为辅,虽然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剖析与传达,但实则学生在领悟和吸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具有很大的弊端。相反,艺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则相对多元化,通常重于动手的实践,也不乏户外的采风,课堂气氛活跃而充满创造力,使学生在看似玩乐的同时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但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下的学生往往缺少理性与逻辑性。因此,需要两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尽量避免“灌输式”教学,而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开拓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应通过各种形式适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及独立研究能力,应当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1篇

复合型创新人才区别于单一性创新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三个层面上的复合:一是在形成人才要素上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二是在各要素内容上具有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理智与情感等的复合。三是内容元素上的复合。比如在个人素质方面,同时具备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守法、团队精神等素质元素。科学的、和谐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综合和创新。

当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决定着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纠正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现象,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

国外IE的应用与发展表明,IE作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1)工业工程知识与目标的复合性

IE是工程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IE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工程途径,利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IE与其它工程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单纯以机器、设备、工艺、质量、成本、效益等为着眼点,还要考虑能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特别是考虑人的因素,而且最终着眼于给人带来不断的满足。

(2)工业工程实践的创新性

IE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IE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这是IE的精髓和职业精神。IE工程师的基本理念是:任何一种工作,永远都有更好的方法。因此IE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工业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1.IE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我国IE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从此开始了我国高等教育IE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全国已有l6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现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已形成管理类专业,机械类或其他工程专业两大类型的四年制本科。此外,还出现了五年双学位制,以及六年本硕连读制等多种培养模式。

2.我国IE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IE人才教育培养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国IE教学中,要么纯以某一产业(如机械工程)为背景增加一些管理知识,要么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一些工程技术知识(如机械基础)。这种模式培养的IE人才难以具备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能力,也缺乏对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满足不了对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IE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与其它工程学科一样,具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功能和属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在IE的教学模式上有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比如,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性、学科系统知识性,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式应用性教学;实践性环节薄弱,实验条件较差,实习往往流于走形式,缺少有关课程的课程设计。

(3)教育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IE教育多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多形式、多手段的教育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四、西华大学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所在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早在1993年就开始了当时国家教育部的教研教改课题,产生了名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成果。之后,又在1996年开展了国家教委“地方院校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课题,产生了名为《宽口径、厚基础、分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我校IE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分析了IE人才需求的特征及IE学科发展趋势,结合了我校和我院的自身条件。通过六年的艰辛努力,IE专业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改革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己现端倪。

通过大量调查我们感到,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解决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改革模式所培养的IE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和较强的创业能力。这已成为我校IE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事实上,IE人才在企业内所扮演的角色已日趋多元化,现在的IE专业学生,将会成为企业某一方面(如生产效率、质量监控、资源整合、客户关系、企业诊断等)的管理专家;成为推动企业流程再造,基于精益设计、及时制造、并行工程或新产品远程开发组织的高级协调者;也可能成为制定企业战略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核心成员;少数学生还会成为企业高管或企业家。因此,我校IE专业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确定了“懂工程、会管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2.“合格+拓展”要求和“平台+模块”体系

上述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在我校实行全面学分制管理的环境下,我们按“合格+拓展”的要求,用“平台十模块”的结构体系,精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最低毕业学分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分配如图1。

图中实践性环节不包含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和上机。其中,公共选修(其它选修)有10学分,可在全校的范围内选择;学科基础选修有18学分,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模块;专业选修有8学分,包括企业现场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运营理和企业诊断与咨询等四个模块;实践环节的选修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有6学分(6周),包括计算辅助管理、产品营销方案设计、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开发、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结构原理设计等模块。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社会需要等,选择不同模块。鼓励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和创新。

培养计划是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核心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相互联系、逐层递进。公共基础平台包括外语、数学、体育、政治理论、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①机械工程类知识—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②经济管理类知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工程经济学等;③计算机类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数字化管理等。专业核心平台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应用统计学、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专业或专业方向有四个模块供学生选择。

由上可见,必修课程及必修实践环节用来保证学生达到毕业的“合格”要求。在此基础上,用选修课程及选修实践环节来综合提升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实现“拓展”要求。这两种要求都贯穿在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嵌入在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学及其相应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类培养,特别是选修模块体现个性原则。个性发展是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区别。

3.改革实践的主要经验

第一,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IE的课程设置不是机械专业和管理专业课程的简单拼盘和叠加,也不是两个专业浓缩学时的平行学习,而是将其有机整融合,相互渗透,符合内在逻辑规律。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内容优化。结构优化以“平台十模块”来体现。内容优化包括三个方面:以计算机、外语及专业能力培养“不断线”为代表的纵向优化;以基于整合的必修课系列化、选修课模块化所表征的横向优化;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化。

第二,培养方式能力化

充分利用学分制和选修课程模块化,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我校IE专业的高职称教师全部具有在国有、合资或民营中型企业从事实际管理或技术的工作经历,所以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讨论、学生主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还要求每个学生使用相应工具软件完成相关实验、课程大作业、开卷考试和各种设计。能力是通过“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培养出来的,所以培养计划中强化了实践环节,在低年级设有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高年级设有生产实习4周,必修课程设计8周,选修课程设计6周,毕业设计14周。在选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有的学生甚至在课程大作业中就选择了亲友所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通过网上所调查的案例,既有理论分析又有软件计算和绘图。这表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表现出年青人活跃的思想,创新的愿望和潜能。

第三,培养计划动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不断的更新,培养计划应做出相应调整;对IE专业的前沿知识,应对某些必修课特别是选修课的内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

第四,学生学习主动化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的任务,是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最佳组配的智能、道德和物质环境,包括教师、图书资料、计算机及网络、实验设备、校风和校园文化等等。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上大学是为培养自己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中保持成功,教师只是学校提供的条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树立这种观点并产生积极效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4.改革效果

目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已有三届,每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生去向以企业为主,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另外有政府、银行、学校和部队等单位。不少毕业生积极工作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的要求,有的已走上技术或管理的重要岗位。据用人单位和校友网反馈的信息,我校IE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很多用人单位每年都指定要我校的IE毕业生。

五、结束语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物流管理

1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专业发展态势越来越迅猛,这无疑给物流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创业契机。据调查,本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实际真正付诸实践的却所占比例非常小,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另外一方面是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因此,学生不敢轻易尝试创新创业。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我国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开始狠抓第三块教育的版图,即创业教育,所以近年来,政府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武汉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的集散中心,政府从航空、水运等方面大力发展武汉地区物流行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创业的契机。现武汉市政府针对大学社双创能力提升,还出台《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三年行动计划》,武汉市政府拟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创业服务站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房租补贴、实训补贴、创业指导和培训、创业成果展示等7个方面。同时,重点解决大学生创业场地难的问题。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之外,学生本身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但传统的物流专业培养模式基本以理论授课为主,不能够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尽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时间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物流行业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将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巧妙的融入课堂,同时提供更多的契机让学生提升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最后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创新与创业。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

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是需要开拓性与原创性,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物流管理是属于管理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物流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需要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物流流程再造,创造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再做创业的延伸,这也是作为物流管理者的一种重要的职业素养。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物理管理专业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可通过校企共建,可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生产过程中,真正明白物流行业的运作流程,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刺激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服务过程中,帮助企业做好岗前培训、专业咨询等服务工作,加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在科研过程中,通过辅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1物流专业知识奠定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①重新开发课程内容。传统的课堂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适当的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不足以奠定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基础。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不要把教学设计流于表面。例如,物流仓储作业中的入库环节,可结合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倒推入库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根据企业的真实岗位标准理解理论知识,不再停留在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利用信息化等教学手段重新开发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②教学方式需要重新设计。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在使用这些教学方式时,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课堂讨论,很多学生往往不用参与讨论,利用网络资源很快就能到的“结论”,从而抑制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改变讨论问题的内容,可由学生互相出题进行讨论,进而发掘学生认识问题的独到性,从而更加理解课程的专业知识,对于针对有些问题可能不太贴合实际,教师也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可为后期的创新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①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可与各物流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学校资源,引入物流企业的工作场景,营造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物流企业的工作环节。例如,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湖北顺丰速运集团形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顺丰速运集团与我校共建仓储场景、快递场景等多个实训基地,以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物流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让学生快速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进行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工作环节是否重复,能否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例如,在仓储场景实训室,学生进行货物组托的学习,思考如何能最大化使用托盘,学生可先在作业本上独立设计,设计完成后就在当场进行该环节的实际操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然后再进行竞技,在竞技过程中,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思考,课堂参与度非常高,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些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可用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社会服务能力。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辅助行业发展。例如,我校顺丰快递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完成快递方面的课程教学,还可以为校内学生、老师和周边的居民服务,能进行快件的收发和派送。学生在进行快递业务的收发和派送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例如,校园内很多同学因为时间关系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前来门店领取快递,我们物流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共享的概念,让顺路的同学能把快递带回寝室,这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找到那些顺路的同学。诸如此类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际操作,能真正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极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②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共建之外,校企还应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让学生能真正的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操作企业当前真实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也可让教师深入企业,快速补充教师物流企业工作的经验和实践环节认知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方式开展教学。例如,我校的人才培养中有顶岗实习期,让学生利用该实习期驻扎企业,跟师傅开展学徒制的学习,学生通过真正的岗位融合,可以看到物流企业工作环节的全貌,对于创新创业可提出学生独到的见解。

3.3职教集团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职教集团可将政府、中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融入到一个系统中,搭建职教集团的组织结构,设计联动项目,从而实现职教集团的运作。职教集团,坚持产教研融合,增强集团的知名度,为学生创造更多创新创业的契机,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2017年成立了武汉城市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本企业集团是集合了武汉市政府、顺丰速运集团等多家物流企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多家高职及中职学校,以地方经济为目标,通过校际联合、校企合作以及学校与行业协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宝贵的资源。例如,本职教集团在2017年10月结合行业开展物流学霸技能大赛活动,为学校师生搭建竞技的平台,将高职学生、老师融入同一竞技平台,将企业先进技术和企业的工作标准带进了比赛中,比赛通过游戏竞技排名的形式开展,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4项目孵化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机会

高校的项目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知识辅导,专业培训,还会给予资金或各种物质形式的支持。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创业,还可带动就业,为社会减轻压力。例如,学校于2015年9月筹建并实体运行创业学院。学院秉承“修为求实,通博致用”的校训,以学校专业为基础,以校内外资源为依托,努力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普及教育—实验班引领—实体孵化指导”相结合的“塔式”教学与实践模式的探究与实施,致力于培育全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服务武汉经济和国家“双创”战略。学校有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选《2017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拟扶持项目名单》,共获得22万元的创业扶持金。这为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让学生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老板梦。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2-0067-03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实施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大战略措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精心谋划、深入推进。近年来,河北金融学院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密切社会联系等措施,使创新创业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河北金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成就

(一)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近年来,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组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和论坛、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等方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日渐浓厚。

(二)创新创业平台迅速搭建

为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学校初步搭建了以大学生创业基地为主体,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奠定了基础。2010年6月学校专门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占地2800平米,目前已有6家完全由在校大学生经营管理的企业入驻并投入运营,状况良好。

(三)创新创业制度逐步完善

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奖励办法》、《校外各类竞赛成果奖励办法》、《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办法》、《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近日学校还将就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希望通过调整教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创新创业典型悄然涌现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由我院在校生创办的布丁广告策划有限公司,除开展广告策划业务外,自主发行了保定大学生网优惠卡,该卡可在保定60多家商店享受打折优惠,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发行了近万张。不久前,他们还与中国工商银行保定分行、中国移动保定分公司联合发行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牡丹动感校园灵通卡,该卡具备银行卡的基本金融功能,还可在众多商家享受一卡通打折优惠服务。

全部由在校学生管理经营的保定明业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产品。到目前为止,共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他们与保定周边20余家特色行业的公司建立了产品销售合作关系,累计完成订单近千万元,单个学生创造的最大订单量达200多万元。

由我院会计系师生共同创立的保定鑫邦文化传播公司,采用“教师带学生组成团队”的模式,为企业提供成本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等系列管理咨询服务,同时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实践环境。

2010年在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参赛的学生团队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并获得河北国大集团200万元创业基金。近三年来,我院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RP沙盘模拟经营竞赛、青年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竞赛等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共获得全国性奖励10项,全省性奖励79项。

我院的创新创业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2009年我院被评为首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和河北省示范就业指导中心。

二、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我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够健全,创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于提升,创业教育学生受益面较窄,创业教育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等。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扎实推进我院的创新创业工作。

(一)明确思路,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的两个关系

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这一思路,我院创新创业教育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重点不在“办企业”,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传授某种技能和技巧,或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因为,人的创造性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因此创业教育不应只定位于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而是应充分体现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要让学生明白“赚钱”并不等于“创业”。今后我们要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机制,要在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教育教学思想中体现创新创业精神;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教学环节中,渗透创新创业精神;在科技创新、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整体素质的教育目标。

2.处理好创业教育与促进就业的关系。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较为普遍。大学生创业教育被当作企业家速成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就是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培养大大小小的“学生老板”。显然这种揠苗助长式创业教育活动很难支撑学生的后续发展。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领袖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认

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基因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拘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或公司潜力学生的技能性教育,而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其宗旨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着力将学生由一般求职者培养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工作岗位创造者,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选择人生成功道路,教会学生妥善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创造性格和创新品格的优秀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劳动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力打造创业支撑平台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模块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创业教育,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从社会实践中和实际工作中选题,把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科研成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拓展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扩大学生受益面。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级层次,但不是惟一。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授、比赛或从事商业活动等等。如果我们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角度来看,除了上述典型的创业实践外,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例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构思与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设计、一种新观点的提出等等,都可以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这样会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教育和受益。

3.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能力。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各高校还十分缺乏。因此,有必要整合学校师资资源,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设立创新创业研究基金,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申报相关研究课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4.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夯实创新创业教育阵地。学校应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以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夯实创新创业教育阵地。一是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成功创新创业者及有关方面专家,采取报告、讲座、座谈、沙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二是要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创业竞赛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要载体,通过竞赛,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更加熟练应用理论知识。通过竞赛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层次交流,积累更多的经验,激发更多的创新想法,开拓更为宽阔的视野。三是要积极扶持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加强对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的引导和专业性指导,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扩大在创新创业竞赛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学分认定范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5.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好辐射示范作用。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今后创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规范创业基地管理,加强与依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效应

融合工匠精神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带来新理念和新思路,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转型升级、优质发展。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可缺少工匠精神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误区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因此不少高校也习惯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性为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现实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双创大赛、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关注学生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成果的短期效益,缺乏支持学生持续成长、生涯发展的长期规划。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有效矫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动式”的政策和行为,引导高校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素养,重成果、轻规划”的误区,进而改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精神”的现状。

(三)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是理念及精神教育,这也是由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功能定位、学制年限等决定的。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赋予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了人文性和思想性。同时,工匠精神又可通过价值引导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由重技能训练向重精神培养转型,形成“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新理念。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突破口,推动学校围绕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良甚至重构。经实践探索后,学校应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一改革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和素质要求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执着专注等职业素养。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创业企业家来校任教。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长效合作机制,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擅长的方向和领域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内容,使学生零距离感受匠心匠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二)创新创业项目践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方可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质。首先,构建体现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将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细分成若干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训练模块,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企业环境和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构建多元主体融合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可依托学校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场地、政策及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制作、创意设计和项目实践;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在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调查研究、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鼓励二级学院成立教师创新工作室,激励有科研专长同时有热情的专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同时探索院企合作整合资源、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方式;最终形成“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第三,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比赛提升职业素养。以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主要抓手,与校外优秀双创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项目可行性和项目质量;支持和鼓励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好赛前训练和赛后跟踪,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打磨项目、锻炼技能、提高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工匠精神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第15篇

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企业竞争中实现的净资产增值,更多的是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本。人才作为再生资源之一,其战略资源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企业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谁拥有了大批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实现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其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领导者要注重以人为本,善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齐心协力地共建企业。善于用人、育人、管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作用,这是所有成功企业优秀领导者共同拥有的品质。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关键在于他会用人。他在战略上不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子房,在建国方略上不如“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的萧何,在战术上不如“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三者皆人杰,全为他用,当然能取天下。可见,对于领导者而言,不在于某单项水平的高低,关键要把人的问题解决好。商场如战场,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更好地立足市场、站稳市场,开拓市场,就是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就是要充分认识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重要性,着力抓好企业人才的培养、选择和使用,努力形成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理财、政工等人才骨干队伍,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竞争要求,开发人才资源,必然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战略性选择。

近年来,安徽三建公司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前进中深感人才竞争、培养、使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建筑施工行业是竞争相对激烈的一个领域,市场尚处于逐步规范中,很多中小国有企业要更多地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自身的体制和机制在努力与市场接轨中尚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价值没能得到充分尊重和挖掘。同时,近年来开发商的快速发展,在对人才争夺上给承包商如施工企业带来的冲击相当大,因而人才的逆向流动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此,安徽三建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实施人才战略,改善用人环境、提高用人待遇,强化学习、培训,建立师徒结对帮教措施,缩短人才成长周期,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内部逐步培育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感情环境,吸引、留住、使用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出了一批“抓质量、重成本”,以“诚信”取胜的优秀管理人员,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经理形成我公司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品牌,有效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近5 年来,我公司每年吸收200—300 名各类专业院校毕业生,同时积极引进成熟的专业技术人员,使企业职工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大学生进场之后,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积极报考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资质,使企业在经济竞争中具备了较强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最基本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人的潜能,也是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留住人才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企业领导者来说,职工的成长是企业成长的最好推动力,企业对职工因材施用,让他们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增强了企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人是企业的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留住对企业有用的骨干人才,首先必须任人唯贤,大胆重用他们,使之有职有权;其次是对优秀骨干人才的关心要到位,在一系列福利问题上要实行倾斜政策,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骨干人才感到企业确实需要他们,从而为企业效力。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对搞好国企的改革、生产经营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第一要素。然而要真正做到识才、用才、爱才、聚才,切实抓好企业人才的培养、选择和使用,对每个领导者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又是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健全机制支持。笔者认为,领导者真正做到管好人、用好人,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宏伟事业感召人才

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人才与企业是长远的合作关系,企业与人才需建立信任默契关系,通过构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创造力和集体协作力的企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握人才培养储备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制衡关系,企业发展规划与人才资源配置关系;人才资源使用不同于其他资源可以任意安排作用,应充分尊重人才的自主性和发展性,知人善任,尽可能地量才适才,人尽其才;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要具备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

2、创新政策、完善体制,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

要切实建立、完善和大力推行以优胜劣汰为核心的岗位竞争机制,真正实行“岗位靠竞争,分配靠贡献”,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及“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遇条件,既能避免“铁饭碗、铁交椅、铁岗位”,又能摒弃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远小人亲君子,举亲不避嫌,用人讲原则。

3、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

要逐步形成取向鲜明的市场化报酬激励机制,以利益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职工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使之能产生独立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提供具有吸引力和竞争性的岗薪和福利待遇,提供与工作有关的沟通渠道,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倡导企业精神,发挥精神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成就感和社会美誉度,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获得双重收益。

4、努力构建学习型企业,用创新制度培养人才

重视培养职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积极致力于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养,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建立起具有本行业特点、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人才培训体系,真正把培养选拔人才的重要任务落到实处。应高度重视职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合格人才。为使人才尽快脱颖而出,还应采取传、帮、带的办法,如“党员骨干带徒学艺结对子”活动,缩短人才的成长周期,使其能够及早在企业挑大梁。

5、建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要放开视野选人才

国有企业必须改变目前的人事体制,由“管人机制”转变为“用人机制”,由“人事管理”变为“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大力度吸引人才,大气魄使用人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机会,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在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洪流中体现价值,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