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

创新与实践论文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中文专业 创新教学 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35-01

中文是一门十分传统的科学,是用来了解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学科,传统的中文专业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不足日益凸显,其多年来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培养计划与社会实际有较大程度的脱离。中文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是当今培养中文人才应用能力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理论的讨论意义重大。

一、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中文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中等专业人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基本能力的养成,如果没有基本能力做基础,学生的研、教、综等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构建中文专业培养模式和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加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力度。要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感知机会及创新的时机,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二、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创新实践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合乎培养计划要求,有机配合整个中文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要合乎整个培养计划的需要。一是要依据整个培养计划的教学进程时间安排科学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实施实践教学;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实施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配合、熟练、深化和提高,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延续,而且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应用甚至提高的有效途径。

2.创新实践环节设置的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包含于在培养计划的内涵和外延之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因为培养计划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适应了社会需要; 二是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的开设、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符合了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任何超出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都不应列入体系之内。

3.创新实践项目实施的便宜性原则

便宜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各环节的项目能够在主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较为易于实施。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一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教师队伍; 二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场所或场地; 三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经费; 四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规章制度。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安全、有序、低支出、好效果,易于开展,适合开展。

三、教学体系实施的质量监控

学校层面由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监控,教学督导办公室负责具体监控的执行。院系层面由院系“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 一是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落实;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评价。包括实践实习内容评价、实践实习过程评价、实践实习结果评价; 三是评价的形式有座谈会,包括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实践实习地点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价、管理人员评价、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评价。

四、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在高校的中文专业当中,中文也摆脱了我们为了考试而给出一个答案区域的限制。在高校中,老师则要创新性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跳出以前中学时候的思维束缚,这样也能够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到中文的精髓。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禁锢大胆质疑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重物素养及领悟力。

2.加强学生思想的交流

学生所置身其中的学校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在文学当中,文学不但具有其文学价值,也是一个时期特定的产物,具有一个时期象征性的作用,不同的时期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我们以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并没有发现或重视它,而这些潜藏着的价值对于我们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谐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剖新教学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将学生的学习纳入到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下,同时创新性的中文教育对于学生去发掘这样一种价值有很大的帮助。

3.参与社会实践

在人才市场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那些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能较好地应对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受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面对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对于这类学生,找工作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现阶段有一部分高校建立在与市区较远的郊区里面,又或者是我们的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多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较少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消息闭塞,经验较少,如此学生长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早一点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能够避免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时的迷茫不知所措和对社会上的黑暗一面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早一点了解社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求职意向,避免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最后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在校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在社会式的开放大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的习惯。

五、结语

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对新形势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坚持科学的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培养出真正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中等专业人才,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中文是一门十分传统的科学,是用来了解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学科,传统的中文专业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不足日益凸显,其多年来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培养计划与社会实际有较大程度的脱离。中文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是当今培养中文人才应用能力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理论的讨论意义重大。

一、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中文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中等专业人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基本能力的养成,如果没有基本能力做基础,学生的研、教、综等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构建中文专业培养模式和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加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力度。要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感知机会及创新的时机,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二、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创新实践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合乎培养计划要求,有机配合整个中文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要合乎整个培养计划的需要。一是要依据整个培养计划的教学进程时间安排科学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实施实践教学;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实施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配合、熟练、深化和提高,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延续,而且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应用甚至提高的有效途径。

2.创新实践环节设置的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包含于在培养计划的内涵和外延之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因为培养计划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适应了社会需要; 二是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的开设、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符合了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任何超出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都不应列入体系之内。

3.创新实践项目实施的便宜性原则

便宜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各环节的项目能够在主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较为易于实施。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一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教师队伍; 二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场所或场地; 三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经费; 四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规章制度。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安全、有序、低支出、好效果,易于开展,适合开展。

三、教学体系实施的质量监控

学校层面由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监控,教学督导办公室负责具体监控的执行。院系层面由院系“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 一是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落实;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评价。包括实践实习内容评价、实践实习过程评价、实践实习结果评价; 三是评价的形式有座谈会,包括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实践实习地点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价、管理人员评价、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评价。

四、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在高校的中文专业当中,中文也摆脱了我们为了考试而给出一个答案区域的限制。在高校中,老师则要创新性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跳出以前中学时候的思维束缚,这样也能够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到中文的精髓。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禁锢大胆质疑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重物素养及领悟力。

2.加强学生思想的交流

学生所置身其中的学校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在文学当中,文学不但具有其文学价值,也是一个时期特定的产物,具有一个时期象征性的作用,不同的时期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我们以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并没有发现或重视它,而这些潜藏着的价值对于我们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谐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剖新教学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将学生的学习纳入到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下,同时创新性的中文教育对于学生去发掘这样一种价值有很大的帮助。

3.参与社会实践

在人才市场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那些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能较好地应对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受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面对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对于这类学生,找工作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现阶段有一部分高校建立在与市区较远的郊区里面,又或者是我们的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多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较少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消息闭塞,经验较少,如此学生长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早一点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能够避免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时的迷茫不知所措和对社会上的黑暗一面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早一点了解社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求职意向,避免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最后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在校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在社会式的开放大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的习惯。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前言

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过程中,文化战略地位日渐凸显,社会之中开始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且有趣。文化活动,实质上就是想方设法将民族、大众特性,以及诸多正能量予以全面性发挥的行为模式,特别是要注意彰显特定区域的民俗特征,确保单位城市文化活动不单单能够满足当地人民需求,更可以和当地文化特色相互贴合,最终逐渐地过渡转化为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由此看来,群众文化活动的确属于一类持续创新和改进发展的过程。

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一)持续稳定群众文化团队规格

文化活动主要是将特定区域一些才能精干的人才进行聚集,进行稳定且高素质的文化团队构建,确保一些保留艺术专长的人员可以进行自由展示,进一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二)改善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地位

须知以往政府在群众心中一直属于一类严肃的领导者角色,而经过多元化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之后,这类固化形象得以彻底整改,就是说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对于政府自身形象改善,有着决定性意义。

(三)大幅度提升特定区域的知名度并促进经济发展

保留显著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单单能够令当地民众业余生活得以丰富,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该类区域知名度,引起外界更多人员的关注和参观,无形之中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改革发展进程。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要点

(一)文化活动组织模式要尽量多元化

进行现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期间,要确保各类区域文化资源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方便后期进行既定活动内容实时性调试和整合,进一步将各类优质化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发展。事实证明,唯独经过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和活动形式创新增加,才能够不断迎合时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改善需求。作为专业化群众文化策划人员,在开展和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期间,还可以考虑组织捐助型的文化活动,如民间文化周、大型捐助活动等,其间要求策划人员和当地人民进行悉心交流,保证造就出和当地文化特色全面贴合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适当时机条件下融合商业运作理念

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考虑贯穿融合商业化运作模式,即完成群众文化活动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在此期间,要求策划人员全方位地开发应用各类群众文化优势条件,使得传统文化凭借多元化演出形式加以呈现,同时配合规范体制确立加以保障;再就是定期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竞赛活动,凭借赞助和参赛机构进行群众参与数量增加,进一步提升该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工作布置拓展前期,有关活动策划人员务必要和承办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宣传,力求为今后群众文化活动长期科学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向上的精神定位

作为现代专业化群众文化策划人员,一定要确保文化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因此,在组织活动前期,最好做出细致周密的安排,确保时刻将正能量和乐观的文化理念传播给群众,摒弃一切不健康文化因素的掺入结果,长此以往,一定程度地改善不同区域群众的文化实力和综合素养。

三、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实践的建议

想要进行一类群众文化活动实践形式科学化创新改进,就必须集中一切条件进行活动内部思想和宗旨凸显,之后再凭借新颖的活动形式吸纳更多人员关注,换取适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出策划工作人员的才干。可是,群众文化活动务必要保留较深的文化活动意义、功能和特征,避免和正确轨道的脱离迹象,因此笔者决定联合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出后续两条创新化实践控制建议

首先,策划人员可以结合逆向思维模式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改进,避免模仿和抄袭现象之外,杜绝以往传统思维习惯的频繁介入状况。再就是加大对外界的宣传推广力度,同时吸纳更多群众的参与。如定期开展以往广受争议的交际舞竞赛活动,同时选取不同类型剧院的舞台作为比赛场地,令广大观众和评委针对相关竞赛选手进行公正、公开性评价,使得交际舞类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快速占据各大头条,成为时代焦点话题。

其次,充分开发沿用周边资源,包括地方特征和风土民情等,如彝族火把舞或是周边少数民族各类节日庆祝方式,至此保证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都能够更好地贴近民众生活习惯,进一步令群众更快地接纳并支持该类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氛围 自主探究 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传递最直接的途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最纯粹的场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传统素养的一种传承,是对学生思维、意识、行为、情感的一种调剂。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均呈现出单一趋势,此种形势使学生陷于被动,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与教学效果的强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探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解放,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种延续,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维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只在于教师如何教,也不只在于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以及一定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综合心理状态的一种现实反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情感、认知、态度、行为的一种体现特征,是维系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远近距离,可以激进低落的情绪,可以焕发师生精神,可以激发师生的内在潜能,可以端正师生的教、学态度,可以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教师的人格、性情等的传递塑造高素质人才。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格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影响力量,抑制课堂教学中的本我冲动行为,自行监控本体情绪,要以现实原则调节课堂教学矛盾,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调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行为的修饰,要以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肢体行为活跃课堂气氛,以此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体主动求知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挖掘与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必须着眼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就要充分创设自主探究活动,以自主探究方式带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发展,以自主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挖掘学生的积极本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创设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揣摩,鼓励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个性化地挖掘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中了解语文真实的深厚内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情感的递增。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行为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评,要以激励性的点评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同学们,请你们先自行读一遍《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然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喜欢作者描述的这个小石潭么?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或者是哪一句话,并告诉我何故喜欢?等等。通过这样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认真读取文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以此实现学生主体潜能的有效激发。

三、创设贴切生活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生活是炼就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强化知识掌握的主要阵地,是检验与融合语文知识的力量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贴切生活的教学情境,就要以适宜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生活素材为依据,以学生主体的情感升华为根本,以情境的强化效果为最终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取素材,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将静态的语文知识以动态的现实生活形式展现出来,以生动的生活情境转化枯燥单一的文本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失物招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请问大家有没有捡到过他人遗失的物品?大家都捡到过什么呢?对于捡到的物品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踊跃地谈一下吧。以此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回想,引发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激起学生情感与语文知识的共鸣。

四、创设融合科技的现代课堂,拓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延伸发展,信息技术以辅助支撑的形式走进课堂,以其栩栩如生的图文形式及形象生动的动画形式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优化整合,以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信息技术的可听、可视形态激发学生参与求知的兴趣,以信息技术的直观转化语文知识的抽象化,以信息技术的生动转化语文知识的静态化,以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宽度,延伸语文教学的广度,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意趣横生。例如,在小学语文《观潮》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浪潮景象,并让学生将所观影像与课文词句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身临其中感知潮水的奔流勇进,在壮观的景象中感知课文词句描绘的形象与生动。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要建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上,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关键点,注重学生主体各种能动性的综合培养,以生活与技术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以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策略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方向毕业设计(论文)比重大,是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教高厅[2004]14号文件),“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可见,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本文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基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小球方向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毕业设计改革的设想并付诸于实践,为进一步消解小球方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提供参考,为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主要问题

目前,科研论文抄袭、剽窃的风气比较盛行,学生毕业论文“四处借鉴”、“论文”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严重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力的培养。目前,运动训练专业小球方向的论文数量多、抄袭与现象严重、毕业设计形式单一、题目和内容重复率高、教师指导时间不足、答辩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是小球方向毕业设计环节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小球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2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阐释

2.1毕业设计过程的实践性特征。 毕业设计过程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其实践能力是深化学生对毕业设计和已有课题认识的主要源泉,是学生亲自感受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探究新知的过程性、实践性环节。从学生的选题、确定方向、文献综述、确定选题内容、论文的设计与实施、数据和资料收集等多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的特征。学生体验毕业设计的每个过程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保证。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学生对选题内容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入到毕业设计的深层次探讨与实践,从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认识,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由此,真正发挥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2.2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释义。 创新主要指个体运用已知信息、技术、技能、方法等,革新旧内容、创造新事物,发现、创造新质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

在我院小球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综合已有的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文献与实践选题、论文的设计与实施、资料收集、完成毕业设计等几个环节,集中体现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独自完成的实践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探索新知、收集整理等各种创新品质。可以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依托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因材施教,应该以学生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为基础,不应奢求学生创造新鲜事物为目标,以免“急功近利”,忽视学生实践探索的基本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将人类的未知或脱离学生知识、经验的领域定为学生探索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选题形式就成为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3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措施

基于我院运动训练专业小球毕业设计的基本现状和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本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尝试与措施,为进一步消解小球毕业设计所处的困境,提高小球方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为顺利、高质完成毕业设计提供参考。

3.1切合学生实际,开发“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 首先,多元的毕业设计符合我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减少抄袭的来源。如训练计划、教学计划、创业设计、赛事策划、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设计与实施、健身指导计划等诸多形式,可以作为目前毕业论文的有益补充。各种形式的毕业设计均以论述与实证的形式进行,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规定,又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其次,多元的设计形式能充分发挥小球教师的各种特长与资源。教师的多种经历为多元的毕业设计指导奠定了较好的师资基础。这样,一部分科研意识强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科研,而另一部分学生可以选择与自身经验相符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可见,“多元”的选题与毕业设计形式是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经验,是消解目前学生“非实践”的困境,加强毕业设计过程向实践转变,培养创新意识与精神提供了可能。

3.2提早互选,加强对学生文献评述,提高设计质量

3.2.1将师生互选工作纳入教研室工作范畴,提高互选效率。 目前,毕业设计的学生都是来自教研室“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生,任课教师直接与学生上课接触,既方便又快捷。将未能达成互选的学生名单首先进行教研室内部调配,然后将未能达成互选的学生名单上报,进行其它教师的分配。这样就为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够快速互选,尽快进入到毕业设计指导与交流的过程之中,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抢出了宝贵时间。

3.2.2将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化”,提高文献评述的质量。 文献综述是进一步明确选题与内容的关键与核心环节,是毕业设计的整体构思、设计计划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提高学生文献评述能力就是影响学生选题质量的关键因素。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 和谐文化形态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29-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广泛引起人们注意的,即为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与成为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二者之间的冲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是否只有其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才是真正与人类发展相统一,二者是否可以共存、两种文化之间能否顺利对接,对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活生态,塑造和谐的社会生存空间,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解读

近现代的西方学者把文化从宏观层面上分为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表现形式,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关于精英的纯粹精神、“精英”阶层的“文化”理论,最早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在20世纪时,社会学政治学主张说社会由少数精英人物统治。延伸至文化领域的“精英”,其内涵基本与社会学政治学中的界定相同。文化精英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对文化有着高雅品位的一类人。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文化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经典”和“正统”的诠释者和传播者,是民族正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被认为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导向的功能,是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发展的根基。

大众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化现象,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百年激烈的文化冲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分解,其实就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体现,是一种“统治”阶级的眼光,是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上发言的,因为精英和大众是相对的。如果从最直观的含义上看,精英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而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由此就会产生分歧:有些文化研究者认为精英文化是高雅的艺术,“物以稀为贵”;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才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文化。这些争论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重价值评价。其实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即该文化形态是以生产者的情感表现为主体,还是以消费者的述求需要为主体。精英文化的文化观念建立在作者自我主体之上,因此它强调个体生命经验的自由出场;而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建立在消费者的趣味选择之上,因此它强调表现最普遍的生命经验,唯有如此,它才能获得最好的市场前景。可见,如何构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接也已成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于丹、易中天现象反映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冲突

易中天,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因主讲央视《百家讲坛》一举成名。年近60岁,却在百度贴吧里有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阵地,大批铁杆拥趸自称“意粉”或“乙醚”,风头直逼超女快男。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也仅仅因为在央视开讲《论语》7天而迅即“红”遍全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效应,这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的“现象”,于丹、易中天成就了一种文化现象――精英文化从书斋走向大众、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然而对于这一现象,鲜花却与板砖相伴而来。对于大众来说,这不是严肃的大学讲坛,不必钻研深奥的学术著作,也不用苦记课堂笔记,能轻松愉悦地收获知识与启迪。但在学术界看来,他们颠覆了中国文化人清高淡泊、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热衷于抛头露面,甚至为了取悦观众不惜插科打诨。

究其产生的原因,皮亚杰的发生学认识论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并不是白板一块,人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是单纯地对外在世界作出镜像反映,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在先验的认知结构下形成的。这种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碰撞、内部经验和外部经验之间所发生的同化顺应过程中,不断地解构和重构。这些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受众关于审美文化接受的心理图式。

过去学者们信奉自己研究的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但其实两者并不相悖。在广大受众还没有具备完全独立的自主自觉意识,还没有获得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进行区别和抉择的能力之时,就需要一部分从事精英文化事业的文艺工作者转轨到大众文艺领域,借用民族的经典艺术形式创造出大众化的艺术文本。通过与受众期待视野并不雷同的文本来召唤结构,把文本中所蕴涵的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外在经验形式,对象化到受众的心理结构之中。这样一来,凝结在这些艺术文本形式上的弱道德内容,便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转化到大众文化受众的知识体系。因而精英文化只有走向人民大众,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素质,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从于丹、易中天现象我们看到,正是他们改变了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面貌,使其从神坛走向民间,也正是他们弥合了当今民众心灵深处对于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的强烈渴求。我们也分明感到,“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是真实存在的需求。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对接

从于丹、易中天现象我们不难得到启示,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但每个个体异化程度的不同,所受作为意识形态结构的文化的种类制约的不同,因而学术界本着所谓的文化精英的地位分析解构着传统文化,而广大民众也借助于通俗易懂的平台了解着传统文化。因此,于丹、易中天现象出现在当今中国,并非偶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需要高超而精细的技巧。现代传媒在社会中威力巨大,在文化普及中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虽然媒体并不能决定大众具体怎么想,但它能决定公众在一段时间内关注什么,从而对社会施加自己的强大影响。

于丹、易中天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变革,在保守者看来是一场地道的“文化危机”,而开明者则认为其实质是使高雅的、专门化的精英文化日常化与普及化,其指向是走出以传统精英文化为核心的经典理论的狭隘圈子、避免后现代主义的悲观消沉,以更加适应现代文化生活普遍泛化后的新变化。难怪有人这样说:“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体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泛审美不是低俗,而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动的审美亲近。大众文化时代建构了电影的新世俗神话,泛审美作为这一神话的美学载体,是文化的选择,更是美学的必然。”①

其实两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渗透与改造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相互矫正与补充的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相互整合、共同提高,而决不是相互瓦解、否定和毁灭。应该“通过具体内容的整合,让它们在内容上不矛盾;通过适用范围的整合,让它们在范围上不冲突;通过相对程度的整合,让它们在功能上不抵触。总之,令其不再相排斥、抵触,而是彼此互补、兼容。”②

精英文化应更广泛地从大众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不断地把大众文化中的高层次因素转化、提升为新的精英文化。并且,要通过与大众的平等对话来争取能够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以达到对他们的“启蒙”,从而使自己在地域、时代及价值三个方面加以扩大和发展。积极的大众文化也不应拒斥精英文化,而是与精英文化在竞争中共生共存,以求得各自在不同空间和不同层次上满足文化消费者的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对大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把握,加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指导作用,使之与社会进步的方向相一致,并加强对大众文化的提炼和升华,生产出更多的精英文化,满足人们对精英文化的需求。

精英文化还要善加利用作为大众文化的机构性存在的大众传媒。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在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自己发展的方向。但再好的文化也不能自产自销。大众传媒如电视、影院、广播、报纸、卡拉0K、歌舞厅等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准备了物质上的前提,其最终的作用是使大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规模上生产并进行全球性的传播,打破以地域或民族为界限的传统区域文化的藩篱,为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化提供了可能。大众文化因其对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的关注而得到社会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芸芸众生在大众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大众文化更多地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欢乐对抗着高雅的艺术抽象,它在接受高雅的同时也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利用和改造,生成自己的文本意义和品评规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文化发展问题也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整体性进化。一直都站在相互冲突的立场上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也渐渐从相互冲突走向共同发展,笔者相信于丹、易中天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万千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点。我们要增强文化精英的历史使命感,实现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接。同时也要强化大众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人文责任感,提高大众文化的文化品味。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大众文化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在考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其社会效益。而且,在这两种效益地位问题上应区别对待: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换句话说,应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考虑经济效益,去追求经济效益。只有在此基础上去树立和践行,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民,才能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注释:

{1}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101

{2}潘知常.“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关于20世纪文化遗产的反省之二[J].百花洲,1999(2)

参考文献:

1.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

2.左雪梅.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J].媒介与文化,2007(7)

3.王立红.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矛盾探源[J].北方论丛,2005(6)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1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7篇

网络为信息社会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创新性学习的五个中介要素都可以在网格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将创新性学习大学习观点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设计并实践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两种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有五个基本环节,学习主题设计和信息资源设计是重要原则。互动协作学习的关键是合理组成协作小组,在分工、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竞争与合作交融。创新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建构者,教师是领航者、组织者。

关键词:创新性学习 网格环境 自主探索 互动协作

一、网络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罗马俱乐部在著名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要推进一种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性(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创新信息的能力。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1)预期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善于有选择地学习,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2)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生活,有责任感,善于协作。预期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体现了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即是自主探索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的结合。

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创新性学习有5个中介要素,它们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1)语言。这一中介要素历来受到重视。网络环境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2)工具。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长,基于网络环境的工具具有其它一切传统学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3)价值。价值是最重要的学习要素,是创新性学习的动力。重视这一因素,旨在使学生学会主动选择,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4)人际关系。维持性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垂直的、教师权威型的、不平等关系,成为学习的障碍。在网络作为工具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又是提供者和分享者。

(5)形象。形象引发直觉、联想和综合概括才能,在创新性学习中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网络的多媒化、形象化特征,是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难以企及的。

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建构中也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在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

我们将创新性学习大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践了两种创新性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 自主探索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过程:(1)情境创设。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2)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3)查询信息。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4)探索思维。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或然与必然等规律、关系。(5)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图式”)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特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可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例:网络—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我们在联入Internet的Intranet环境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其中,初二地理“森林资源”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上课前教师运用学校自主开发研制、已通过专家组鉴定验收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 初中地理电子教材” ,经过重组制成MCAI软件,教师从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内容,分三个专题放在网上,并制作添加了一些网页。

过程A:视频动画演示黄河泛流与断流现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森林破坏后,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结果?过程B:演示电子教材软件,进行任务驱动,提出学习要求。过程C: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过程D:学生讨论、交流。限定时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电子教材”MCAI,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过程E: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A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一、 互动协作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含义 : 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二)实例:网络学习,制作网站。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采用互动协作学习模式。这次活动中汪东、何维、汪茹、张玉婷四位同学协作完成的网站作品,2000年9月被安徽省教委选送教育部参加竞赛、展览。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8篇

网络为信息社会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创新性学习的五个中介要素都可以在网格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将创新性学学习观点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设计并实践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两种模式。自主探索学习有五个基本环节,学习主题设计和信息资源设计是重要原则。互动协作学习的关键是合理组成协作小组,在分工、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竞争与合作交融。创新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建构者,教师是领航者、组织者。

关键词:创新性学习 网格环境 自主探索 互动协作

一、网络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罗马俱乐部在著名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要推进一种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性(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创新信息的能力。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1)预期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善于有选择地学习,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2)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生活,有责任感,善于协作。预期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体现了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即是自主探索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的结合。

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创新性学习有5个中介要素,它们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1)语言。这一中介要素历来受到重视。网络环境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2)工具。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长,基于网络环境的工具具有其它一切传统学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3)价值。价值是最重要的学习要素,是创新性学习的动力。重视这一因素,旨在使学生学会主动选择,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4)人际关系。维持性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垂直的、教师权威型的、不平等关系,成为学习的障碍。在网络作为工具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又是提供者和分享者。

(5)形象。形象引发直觉、联想和综合概括才能,在创新性学习中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网络的多媒化、形象化特征,是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难以企及的。

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建构中也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在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

我们将创新性学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践了两种创新性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 自主探索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过程:(1)情境创设。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2)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3)查询信息。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4)探索思维。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或然与必然等规律、关系。(5)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图式”)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特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可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例:网络—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我们在联入Internet的Intranet环境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其中,初二地理“森林资源”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上课前教师运用学校自主开发研制、已通过专家组鉴定验收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 初中地理电子教材” ,经过重组制成MCAI软件,教师从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内容,分三个专题放在网上,并制作添加了一些网页。

过程A:视频动画演示黄河泛流与断流现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森林破坏后,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结果?过程B:演示电子教材软件,进行任务驱动,提出学习要求。过程C:学生上网查阅信息

,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过程D:学生讨论、交流。限定时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电子教材”MCAI,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过程E: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A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一、 互动协作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含义 : 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二)实例:网络学习,制作网站。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采用互动协作学习模式。这次活动中汪东、何维、汪茹、张玉婷四位同学协作完成的网站作品,2000年9月被安徽省教委选送教育部参加竞赛、展览。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9篇

根据我校实验仪器台套数较少、学生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采用“少台套,大循环”的实验课运行模式,用较小的资金投入来完成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在传统的实验运行模式下,由于实验仪器台数较少,每个实验只能由几人共同完成,这样就使得一些学生没办法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只能在旁边观摩,甚至导致在实验结束时出现相互抄袭实验数据的不良现象。“少台套,大循环”的实验课运行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人手一台仪器的需求,从而从源头上杜绝了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预习是提高实验效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有效手段。学生进入实验室要向带教老师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或让学生叙述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最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实验预习成绩(占总成绩20%),如果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可以要求下次再做。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部分优秀学生甚至还可以从中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独立的实验设计能力、独立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养成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主动完成研究的能力[5~7]。可以弥补“指导性实验”教学的不足。建立、建全开放性实验室,需制定一系列开放模式,如①指定项目开放模式:学科不同,实验室类型不同,实验室开放模式就应有所不同。学生根据实验室所列出的实验内容,向实验室提出申请,然后由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大纲要求的内容为主,以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综合性和设计实验为主。②自选实验项目开放模式:实验室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这种开放模式主要针对阶段性专业课程学习完成的学生。③自定义实验项目模式:学生根据实验室的条件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分析,自己制定实验项目,并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细化,然后由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实验注意事项提出建议,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④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模式:这种开放形式是个别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活动,既帮助了教师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增强[8]。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0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作序、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部级丛书《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由中共广东省纪委高级政工师、著名学者邱勇同志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实践与创新》一书,汇集了不同领域实际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从不同领域实践的视角,阐释创新与实践、创新与实践经验总结、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探索创新的内在规律,为各行各业的实践、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启示和指导。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人类在进步与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物质创造活动的总称。创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根植于人类鲜活的实践。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见,创新的出发点是实践――这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创新,离不开火热的实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实践,行动上要深入实践,资源上要保证实践,评价上突出实践。离开实践谈创新,无异于空中建楼阁。《实践与创新》一书中不少文章,如《略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试论广东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等,就是立足工作实践,探求创新之法。

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理论创新的基础。理论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往往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不自满、不懈怠,这是我们人类进步发展根本之道。但理论创新特别是重大的理论创新,都是建立在诸多领域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来自对各个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可能有理论创新。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探索,也是一种理论创新。《实践与创新》一书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广东乡村财务管理的经验和成效、问题与建议》、《对流动党员管理的探索》、《论企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中的作用初探》、《关于当前公务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试论安徽、浙江两省政务公开工作的经验及启迪》等文章,均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探索。

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但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是以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为先导,超越了旧的发展范式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是量的扩张与新质的生成结合,是新事物、新关系对旧事物、旧关系的扬弃。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实践与创新》一书中不少文章,如《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科技创新与高奇发展》、《一(意)字画在创新中发展》、《广东温泉宾馆的品牌创新与发展》等,皆意图从创新的视角解读发展的本质,抑或说是从创新来谋求发展之道。

《实践与创新》一书,结构新颖,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是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党政机关干部。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从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观点前沿,经验实用,实践性、理论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各行各业的人员阅读。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17-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社会主义国家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出发作出的重要价值判断。创新主要包括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其中理论创新对于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且就理论创新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一、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切思想、理论等等观念的东西都要以实践为源泉。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成果和认识的高级形式,其形成是不能脱离实践的,否则,认识、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邓小平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1] 理论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实践则是主观反映客观的决定性因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旦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就必然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论。由于实践自身的社会历史性和主体能力的阈限,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不一定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论,部分地错误甚至全部错误都是常有的事。正如所说:“一个正确思想的形成,一个科学原理的提出,总是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研究和修订的过程。”[2]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两个大的阶段,但一个正确认识、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并不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是说,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认识过程的反复进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认识、理论等等观念的东西是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强调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创造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预见,只是提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却没有也不可能作出适用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因而被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于以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为指向的社会主义改革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3] 这也就是说,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具有必然联系。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由于改革具有针对陈旧体制的否定性、革命性的特征,因而首先要在实践上大胆创新。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4] 这种“实践中的探索和创造”不会是一次完成,也不会只有成功的记录,反复、曲折和失败都是可能的,因而又必须进行与实践探索和创造相适应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到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对于理论创新同样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对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发表了精辟见解,他说:“世界在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4] 显然,实践创新既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开放的系统,反映和指导实践的理论也是开放的系统。对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认识越来越深刻。一方面郑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5] 另一方面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正如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6]

二、理论创新的主体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创造性实践活动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而且以其聪明才智促进了理论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而拓展了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在历史的创造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形成的。理论创新并非只是理论家和政治家的专利,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来看,“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3]基于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定地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7]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上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4]。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在认知文化的发展中展示了创造热情,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同时也在观念文化的发展、真理的追求方面显示出不懈的探索精神。指出:“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4]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对政策创新、理论创新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经营形式以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传统农业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对农村经济政策和农业经济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一些沿边地区的对外贸易,打开了国门,拓展了商品经济领域,从而对外贸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诚然,政治家、理论家对于理论创新的贡献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他们的理论创造必须回答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充分展示了其超凡的理论智慧,同时也真切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所以,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善于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概括”。

人民群众作为理论创新的主体,在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诉求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课题,也在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及其经验积淀为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的形成基础时指出:“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大特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与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统一,注重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更加强调善于从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5]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和创造中形成的新鲜经验是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对其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三、理论创新的目的和途径

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科学的理论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鲜明的价值目标。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起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创新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否则,要么就会因为盲目的实践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要么就会因为错误理论的误导而走入歧途。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7] 可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理论创新的目的,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正确途径。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理论具有历史的继承性。马克思主义反对,非但没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而且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使自己的理论更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理论发展的一条规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许多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如依法治国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以德治国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吸收了孔子、墨子、孟子等的合和、中庸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并非局限于一个国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的过程采众长,注重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如民主的形式、法治的精髓、人权的尊严、道德的善值等等。应该指出,“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4]继承是必要的,但又是相对的,任何理论的继承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对,但不搞历史复古主义,反对盲目排外,但不搞崇洋迷外,明确主张“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5]。这就是说,理论创新应当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

其次,必须坚持创新勇气与求实精神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样在于不断创新。然而,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只有创新的勇气而没有求实精神,谈不上理论创新,甚至会导致理论走向反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经有过这样的深刻教训:经济结构上求纯,追求一大二公;经济手段上只讲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对于市场经济更是谈“虎“色变;发展目标上急于求成,甚至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发展步骤上超越历史阶段,搞所谓“”,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忽视客观规律性,夸大主观能动性,其结果不仅提出的理论是错误的,而且用以指导实践也导致了失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求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2]正因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健全。

最后,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际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所以理论创新要继续,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说:“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7]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标志,又是理论创新的现实根据。理论创新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理论自身内容的与时俱进,也包括传播方式的系统革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从人民群众的知识结构和可接受程度出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促进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58.

[2] 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25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82.

[4]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0-537.

[5] 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8-21.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袁志华(1972-),男,山东济南人,常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创业力培育为核心的生涯教育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111)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0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34-03

20世纪50年代,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就开始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自主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大致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更新的意思;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5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已达268万人,高职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已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8%、53%和43%,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之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定性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就业创业模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传统高职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培养“技工型”操作人才,不注重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事实上,随着高校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纯粹“技工型”操作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整体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转型,培养树立以创业为核心、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的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实现由就业教育守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换,必须考虑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诸如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理论功底相对薄弱、高学历师资力量相对偏低、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平台建设相对完善等。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实践创新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

一、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运行的。创新教育同样也必须遵循实践的基础地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以实践为基点较之一般高校更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而言,对理论创新缺乏兴趣,加之理论知识功底不深,如果以一般的高校基础理论层面上的理论创新作为重点和基础,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能够较好地在实践教学中学到新东西。从学校师资力量而言,高职院校往往也具备很多具有良好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和一定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创新条件。因此,需要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1.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就是要在实践操作中摸索和创新经验,把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发挥重点作用,促进其与基础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相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于操作型技工型实干型技术人才,因而对于在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实践层面的技术操作,往往更能促进创新的成效。

发挥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务必确保一批具有实干技术的技术专家型人才。这批师资队伍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能深入浅出地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娴熟地指导大学生们在技术操作层面的动手能力。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技工型应用性。在此理念下,师资队伍的动手能力往往不可缺少,如有可能尽量要采用一批有过企业技术履历或至少在企业锻炼过的技术性人才。

2.在教育管理上,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效应。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离不开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建设。无论是日常学生基础工作还是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工作,务必确保大学生创新的实践平台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让大学生身心愉悦,提升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具体专业特点,发挥第二课堂的后续效果。例如机械类的院校可举办一些创新性的技术性的车工、钳工、CAD等比赛,既达到了学生工作的娱乐效果,又达到了实用的专业锻炼和动手操作能力效果。再比如,团委等社团组织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专业的技术性优势与相关企业开展暑期实习和资助办学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可节省企业人力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创新相关的实践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学生工作的实践效果要尽量覆盖到全体学生。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如果学生工作中实践创新的辐射不能到位,将会影响其专业兴趣与第二课堂的操作技能,进而影响第一课堂的基础学习,并最终影响其学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仅使学生群体当中小部分人受益,远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大氛围。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始于创业之类大赛,有较强的精英色彩,竞赛成了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连贯性工作,异常重要。只有从大学入学阶段开始就把创新思维、创业思想教育传递给大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工作系统当中,并且贯彻于始终,创新创业教育所辐射的范围才不会偏窄。

3.在就业工作上以实践为平台,促进实践创新与现实就业创业相结合。毋庸置疑,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就业问题与实践技能操作技术往往一进学校就联系在一起。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方案开始与特定企业对接,学生一毕业就进入企业实习、录用。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往往与实践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较快进入到企业技术型工作角色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和学生工作的专业综合素能锻炼上为其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相对对口的模式。

目前众多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对于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更是如此。一般而言,普通高校在纯理论方面科研优势要较明显于高职院校,但高职院校在实践操作技术层面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产学研实训基地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加大在人才、实用技能方面与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加强其科研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帮助高职院校解决时下的部分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实践创新还为高职大学生由就业向创业发展提供了便捷。创新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实业承载,即创业。创业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就业,就在于一个“创”字,因此创业与创新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只有培育了创新意识,在创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同样,创新和创业在本质上之所以有统一性,就在于开拓性、开创性与新颖性和变革性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实践创新中、创业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融合“创新、变革”的核心因子于其中。事实上,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实践创新层面动手能力较强,不拘泥里于纯理论,敢于拼搏,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创业成果,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创新研发成果,由于在实践中产生,与实践技术运用靠得很近,一研发出来就直接投入生产,一些参与研究的毕业生一毕业就直接以本产品成果去注册公司创业。同时,这些创业的成果又会反馈回来促进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的进一步研发,这在一批成功的校友企业回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中体现得很明显。

二、弘扬大学生实践主体性,激活实践创新主体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性、自然性因素。第二,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即进入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第三,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即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在这里主要代指高职大学生个人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教与学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应该发挥其固有的主体性,主动地吸取教育知识,并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分离较重,尤其在高职院校的第一课堂体现得特别明显。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往往在第一课堂上与教师教学很难配合。一方面,理论教学本身枯燥无味,相对晦涩难懂;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知识基础本身就弱,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不知所云。这样,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很难展开。为此,务必发动学生实践主体性,在教学当中极力调动学生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调动了学生热情和兴趣才有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其次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在教学当中以实践的现实模式克服抽象的纯理论模式。高职大学生往往是在“行”的体验上促进“知”的丰富性,在实践教学之中促进教与学的科学融合。

在学生工作层面,要在团委学生会等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彰显主体性而取得的综合素能也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就业的职业发展空间。据2011年6月9日公布的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则分别为86%和84%。而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有61%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29%接受过自费的培训,其中14%既接受过自费培训又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还有24%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可见,大学期间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锻炼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更便捷地走在职业道路前列。

在就业创业层面,发动实践主体性,带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新局面。一方面,学校作为平台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联系起来,推进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就业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方互动和双向选择,因而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性异常重要。大学生要创新就业机会、在就业创业层面打开局面必须在实践层面创新自我主体性。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技能的对口性,往往较强依托高校就业平台,但缺乏自我主体性的就业,被动地等待就业,而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创业工作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提升理论创新力,夯实实践创新科学认识论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因而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点的,以实践创新为基础。但是创新以实践为基点并不是以为认识活动不重要。实践创新同样也少不了必要的理论创新为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创新理论建设,才能提升实践创新的高度。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理论总结的基本理论创新活动。如前所述,在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学生工作还是就业创业工作,实践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实践层面的成果务必以理论的形式给予总结。只有在理论总结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而给予改进,从而变成最基本的创新形式,进而变成“实践出真知”。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让其熟悉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带动第一课堂的基础理论教学。相反,如果仅停留在实践层面的动动手,没有得到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升华,高职大学生尽管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也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难以做出大成果。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以实践需求建构创新理论。除了基本理论总结外,理论创新还必须在实践需求当中稳步发展。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也必须在实践需求的动力中发展。高职院校由于实践的基础性,也产生众多的理论创新需求,因而理论创新在高职院校也势在必行。比如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活动当中,企业的产品在哪一方面的需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在哪一方面理论创新的成果。再比如在教学活动当中,众多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实践的模式下,CAD,Pro/ENGINEER等理论创新教学成果蓬勃发展。

实践创新离不开实践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理论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在实践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夯实“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科学认识论模式。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过程本身也是实践作为基点与理论作为补充的统一过程,而实践的主体性把实践基点和理论创新有机地结合,进而推动科学认识论模式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陈浩凯,万学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刘平娥,唐骏,蒋爱民,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

[5]王传中.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6]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全纲(1971-),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G13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78-02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但从目前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来看,很多高校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一般管理类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还相当薄弱。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培养的学生肩负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如何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本土化创新重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理念,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有必要对其内涵、意义、原则和思路作初步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内涵分析

1.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必须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育创新型人才。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旨在理论知识传授和智力素养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心智能力的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旨在引导与调控学生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践素养。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又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即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并促进实践教学实施,而实践教学能检验理论教学的可靠性,并把重要信息反馈给理论教学,对理论教学形成指导与促进,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不悖,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旨在通过引导与调控学生课内课外实践活动(实验、实习、综合设计、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实践知识的获得、实践技能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与方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的改革。它具有如下内涵:以创新教育理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改革基本价值取向;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对学生而言,提升创新素质,增强职场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潜力与爱好的实现、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能够从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素质,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2.对教师而言,促进教学相长,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等进行基于创新教育的重新设计和优化,提升创新教育教学效果,而且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给与及时鼓励与正确引导和评价,从而完成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还能从教学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实需要创新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

3.对专业本身而言,优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特色形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包含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突出实践教学是专业性质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能够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基于创新教育的优化设计,提升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专业建设的目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创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由此进一步会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形成。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原则

1.目标全面性原则

目标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把构成创新素质的各方面要素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相辅相成的整体,全面促进各创新要素品质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创新素质的整体提高。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出发点,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开展的操作系统,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它把一切潜在的创新变成客观的现实;创新人格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的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就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进行全面培养的整体性建设工程,目标具有全面性。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将受教育者变成被动者、被决定者、服从者、从属者,他没有相对独立性、缺乏自主性、不是创造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以提高改革的有效性。

3.系统渐进性原则

系统渐进性原则是指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系统整体完整性和系统发展渐进性。一方面,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课程之间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与相互衔接,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要互为支撑,形成完整的系统;另一方面,遵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性来安排基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模块化组合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与能力结构,四年一贯、渐进性、分层次、有序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观念改革是前提

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施需以创新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创新教育作为一种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且更为注重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强调的是所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观念改革要改变守成教育价值观,实现工业时代的“标准型”的育人观念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转变;实现封闭式实践教学向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转变;实现从考评师生传承知识的效果向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效果考评的转变。

2.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是关键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对目标体系的重新设计是改革的关键。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改革方向性总目标,进而确定基于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操作性课程目标,也即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和必须进行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和实践技能训练,进而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讲授目标与技能目标分解落实到课堂、实验、实训、实习、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中。

3.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实习、综合设计、创新活动四个方面。创新教育实验教学改革应重视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进行创新;创新教育实习教学改革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所对应的培养能力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在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过程中贯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需从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分别进行,如对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进行一体化指导;创新活动的改革重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其本身是创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是保证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责任机制的建立,强调教师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岗位职责;二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实行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三是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采取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指导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如设立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是基础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实践场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师资的力量,主要是对教师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积极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对实验室设备、实习基地建设的加强。只有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保障基础落实了,才能满足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付军龙,温恒福,王守纪.大学创新教育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2.

[2]乔兴旺,纪晓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学•思•行”

近年来,党和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第一步就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国民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当下,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授高等知识的使命,还必须承担培养国民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必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更多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一、“学•思•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持续推进,我国已进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时代,但是创新型社会的实现必须以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源源不断输入为基础,离开了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持续供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在人才培养上还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层面,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是一种“具有多元化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的研究意识,能够综合运用自身拥有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相应的知识直接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创新活动过程中,从而为推动整个社会的顺利转型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才。”[1]实践创新人才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要富有创新思维,并且较强的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更是必不可少,因为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高级人才培养主力的高校,就必须将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着力点,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由过去对学生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大学“应注重所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不同潜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因为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学生拥有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激情,以及承受创新过程中失败压力并坚忍不拔的创新品格,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现、捕获并牢牢抓住可能的创新实践机会,以实现持续的改良或突破性的创新,他们中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最终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2]但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很难一蹴而就,也非单纯的靠几次实践创新课程或开展几次实践创新活动就能达成,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和锻炼过程,应该在不断的熏陶和锻炼培养中持续养成。基于此,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学•思•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整合全院资源,形成了一套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特色鲜明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该体系尤其关注学生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创新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首先,学院从人才培养方式出发,对全院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对原来的教学制度和方法进行了变革,以此适应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科应用型人才有许多共性的特征,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技能等。而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还应有其个性特征,尤其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除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掌握先进实用的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等。”[3]为此,学院积极变革,创新课程设置,将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变革常规教学方法,鼓励老师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来不断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因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上,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实时动态评价;完善学工管理制度,出台《学风建设管理办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学院在“学•思•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精心打造了“学•思•行”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平台保障。“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加大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将实践教学放在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有利于实践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近年来,学院形成了-系列的实践创新精品平台,包括“我的管理学”管理论坛、“经典•专业•学术”读书活动、系列学术讲座、学生科研创新及创业平台。通过这些努力,学院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自立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养成。最后,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渠道,包括暑期“三下乡”、医院参观学习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尤其是“挑战杯”比赛,让学生借助这些平台渠道,不断历练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然后再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继续深化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这些努力,最终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地方卫生服务机构、公共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品德优良、人文底蕴深厚,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学•思•行”实践创新系列活动平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5]因此,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校外社会实践,也包括校内的活动实践。相较而言,在校内活动实践中,学生可以随时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而老师也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延伸教育,随时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状况,进行实时的指导,因此校内的实践创新活动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学校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成系列的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在“学•思•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下,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精心打造了“学•思•行”实践创新系列活动平台,包括“品读经典、专业、学术”读书活动、“我的管理学”管理论坛、系列学术讲座、学生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平台等,旨在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锻炼。读书活动的主题为“品读经典、专业、学术”,春季学期举办,该活动通过读书心得交流会,分享阅读收获,营造“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浓厚氛围,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增强学习技能、培养特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求知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该活动全院学生全员参与,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主要阅读经典著作,以涵养其人文精神;中年级学生阅读专业典籍,以培养其专业素养;高年级阅读学术专著,以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所思所悟形成读后感或书评论文,进行现场演讲评比,这一活动将“学•思•行”融贯并做到了有机的转化,关系到学生“学•思•行”三种能力的锻炼。管理论坛主题为“我的管理学”,秋季学期举办,主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自身生活实践,用管理理论来分析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或来自于生活中的管理知识及感悟,形成论文,并进行演讲,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效果很好。“管理论坛”在考察学生“学”的同时,也促成了其“思”和“行”能力的锻炼和养成。以上两项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文章现已结集刊印,供学生观摩学习。学院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学术交流讲座,先后邀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莅临讲学,让学生近距离领略和感受名师大家风采。此外,学院借助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及交流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为其提供经费资助,派送学生参加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医院院长论坛,鼓励学生利用“三下乡”活动开展科研课题立项和实践调查并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学院也积极关注学生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渠道,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并选派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竞赛项目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同时学院特别重视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学院2016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2016年度优秀团队,指导教师王梁宇、肖霞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三、关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是根基

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固然要求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及创新活动,但是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同样不可忽视。“应用型经管类高校培养目标是以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并且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高阶应用人才。高阶应用型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有高层次的实践环节,而高层次的实践环节具有与理论紧密结合的特性。”[6]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更是理论教学的深入和升华,实践教学有赖于理论知识的指导,在对理论教学予以深化的同时为理论探索提供现实经验,理论教学依靠于实践教学来落实和验证,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引。而且,“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7]在科学课程体系推动下的高质量理论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可以很好的涵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个性。因此,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根本,离开了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流于形式。

(二)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是保障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并将其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而且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带有明显的渐进性特征,学生往往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增强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结果性评价,如果只看中某一次的单一结果就对其盖棺定论,势必会消解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实时动态评价,要引入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过程,对每一过程的严格考核,能培养学生对完成实践任务的合理规划、快速实施、认真检查、及时总结的能力”[8],而这些能力最终又会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完备的课后延伸教育是主要实现途径

课堂教育由于其课时时间短、空间固定、教师面对学生数量多等自身局限性,使得其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往往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更多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历练。因此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上,单纯的课堂教育远远不够,还必须注重学生的课后延伸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关注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发展,并及时给予应有的指导。此外还必须给学生创建完善的课后延伸教育平台,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思维能够在延伸教育中得到细化和内化,最终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实践创新动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不仅为每一位学生指派学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延伸学习,对其进行延伸教育;还精心打造了“学•思•行”系列实践创新活动平台,为学生的延伸教育提供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有耀,等.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77.

[2]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

[3]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89-90.

[4]高井祥,陈平.论研究型大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4.

[5]宋广元,李永平,刘云利.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65.

[6]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83.

[7]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9.

创新与实践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

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3大模块:①基础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②选择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要求,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组织教学,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研讨性;③动态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实际应用案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实验技能培训课。这部分内容涵盖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原理,基本试剂、基本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规范。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专业论文写作课。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含义和类别、特点和作用、结构和写法例文与评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特点与基本要求、一般格式、例文与评析;毕业论文含义和类别、特点和功用、选题、写作步骤、通用格式、例文评析。目的是训练学生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能力。

(4)创造学课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创造、创造的一般规律、创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的方法等。目的是训练学生眼力,培养创新能力。

(5)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课。这部分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体系与特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开题;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与著作及研究报告的写作、项目申报能力。

2.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自主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原则,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训练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

(3)实习。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感性认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选择某一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出用以表现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

(6)科研项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也可由教师布置科研题目,介绍本课题研究思路,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查找资料、最终写出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

二、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都应当为之做出贡献;也不是单纯地靠加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设计。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取一讲、二讲、三带、四导模式

所谓“一讲”是指老师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讲”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反馈,“三带”是指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带动指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四导”是指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开导学生,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如一年级上实验技能培训课;二年级上专业论文写作课;三年级上创造学课;四年级上科学研究方法论课。

3.创建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案。技能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并行的方式;研究性实验采取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学科的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成立三方合作办公室;二是建立联合机构,加强长期合作;三是签订合作协议,逐步深化合作,主要模式是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

5.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在科研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训练;在论文的撰写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主要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

6.师生科研一体化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模式:阵地模式和载体模式。“阵地模式”就是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生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模式”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