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

思维的重要特征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域 各民族情歌 审美思维 原始思维

东方各民族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但发展却较缓慢。古代人类早期的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伦理习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艺术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东方各民族完整地保存下来了。直至近现代,东方各民族的社会心理结构、思维特点以及艺术表现特点,仍在许多方面留下了远古时代的深刻的历史痕迹。东方美学思想和艺术表现方法同原始思维和原始艺术结有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东方各民族的审美思维是原始思维的自然延伸和发展。剖析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审美思维,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的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是暗合与重叠的。

一、原始思维的具体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暗合与重叠

原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体性。所谓“具体性思维”,是指思维对象和内容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外形,以及事物的整体形态的变化运动。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物质形象。并且这种思维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一切抽象的、普遍化的、观念性的东西都尽力转化为个别的、感性的形象,并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原始初民在尚不能清晰地把握抽象的感情的时候,只能随主观心意接纳万物。“心物不分”,以客观物质表现情感。对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特点,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在《新科学》中论证到:原始人类就好似“人类的儿童”, 原始思维就好似“儿童的思维”。也就是说,原始思维不仅用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材料和手段,而且用“以己度物”的类比表现方式来思维。因此,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早期人类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用形象来思维,从而也大大激发了原始人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就保留着大量的具体形象思维的例子,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是西域各民族情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古到今,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西域各民族的情歌中,面对复杂、抽象、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的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的表达特点,就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可感受的事物来形象化地表达,即把一切抽象的、普遍化的、观念性的东西都尽力转化为个别的、感性的形象,并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维吾尔族情歌《假如我是一只夜莺》中:假如我是一只夜莺/我愿日夜为你歌唱/假如我是一条鲤鱼/我情愿投入你的网罗/假如我是一只燕子/我愿在你的檐下作窝。这首情歌把一位姑娘抽象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的炽热的爱情,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为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了。再如,塔塔尔情歌:“姑娘像鱼儿敏捷/我撒下的网你已看着/为什么你总从我身边滑过?”这首情歌,表现了一位小伙子对姑娘充满爱慕与渴望的心情,而姑娘却对小伙子充满智慧的拒绝的复杂而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复杂、抽象,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只可意会很难言传。而该情歌却用“鱼儿敏捷”“撒下的网”“从我身边滑过”等这些具体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深刻情感。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原始思维的具体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暗合与重叠。

二、原始思维的象征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中注重意象的特征暗合与重叠

所谓“象征性思维”,就是借用某一事物来表达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事物。象征的本质就是“借喻”,就是借此而言彼。一般说来,象征的事物与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往往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某些特征相符合、类似而已。象征的含义不是从事物的本身看,而是从它所暗示的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因此,原始思维的象征性从不追求外部形式的真,或者说从不追求事物的“物理形式”“物理性质”的真实。但追求每一种被象征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都是某一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可见,原始思维的象征性,是借事物的形象,即运用“象”来间接地表达思想、观念,即“意”。以“意”为主,以“象”为辅,“象”随心变,“象”随“意”动。例如,古代中国人往往从象征性和生殖的意义上看待“石陶”“鱼”“枣子”“莲蓬”之美。象征性思维在对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依赖方面,在形象和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上,在通过形象或符号来表达观念的间接方法上,都同艺术的审美方式发生了重叠、重合。东方各民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大量运用象征、拟人、比喻、比兴等手法,大量的以大自然拟人,以人比喻自然物,自然物与人相互转化、幻趣无穷,形成了东方艺术形象即审美意象的特征。这种审美意象是在原始“同情观”的制约、支配下,运用象征、拟人、比喻、比兴等手法,按照主观的想象和情感的需要所自由创造出来的形象。通俗地说,意象就是用来表达某种意念的具象。比如,中国的“九头鸟”“人首蛇身像”“千手观音”等。

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注重意象的特征也与原始思维象征性暗合与重叠。比如,在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经常运用花朵、苹果、月亮、天鹅等意象来赞美姑娘,用夜莺、百灵鸟等意象来表现姑娘动听的声音或姑娘的聪明伶俐,即用“花朵”“苹果”“月亮”“天鹅”“夜莺”“百灵鸟”等“象”,来表达“赞美姑娘”“赞美爱情”等“意”。 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象”具有随意性,不受客观事物固有状态和所谓的“物理真实性”的束缚,只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情感表达的真实和审美欣赏中个人情感体验的真实。比如,维吾尔族情歌:“人人都喜欢红苹果/因为果汁是甜的/我心里爱上了一位姑娘/因为她在姑娘中是最聪明的。”

三、原始思维的情感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意象的选择性暗合与重叠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2篇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第十一章 创造与创新者的思维特征

中华民族的振兴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项伟大艰巨的社会创新工程。要实现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创举,不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还要树立现代化思维新观念,掌握现代思维的基本特征,以便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第一节 时代性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是指在其内容、形式、方法方面都综合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的共性的特征。因此,创造者思维特征作为一种动态的历史概念,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具有时代特色,是对时代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创造者思维的时代性特征,就是指处于某一时代的思维主体以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为思维内容,并在综合反映时代共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时代性特征。

二、时代性特征的基本因素

1.历史发展趋势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作为一个创新者的思维一定要反映时代的本质、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呼声。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闪光的业绩和不朽的一页。科学的思维是时代的产物,它标志着现代的思维观念、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正在走向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适应改革开放的科学思维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2. 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思维的时代性

决定思维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实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该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各种实践方式。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作为思维主体反映思维客体的一种模式,它必然顺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大格局,并在深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相应地实现某种转变,以其一种现代化思维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取代某种滞后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式、方法与艺术。在我国小生产方式基础上生成,并为封建社会结构所强化的传统思维,尽管有某些优点,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弱点,如封闭性、保守性、滞后性等。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科技一体化并蕴含着国际性的全面激烈竞争的时代。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创新者思维观念和方式的变革,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 整体性特征

一、整体性特征含义

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现代人们的思维的主导性特征。整体思维能力是现代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揭示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含义,无疑对于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思维特征,就是指创造者首先要视工作为一个系统,然后以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为思维内容,并最终以实现工作系统目标最佳的整体性思维特征。现代系统科学揭示了人们的系统观,即人们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方式。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是系统观点在思维中的体现和运用。思维的整体性特征,也就是指创造者把创新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考虑的思维特征。换言之,就是指创造者长期以创新系统为对象的思维,采用系统方式和方法,在从事科学创造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旨在追求创新整体功能最佳的思维特征。

二、整体性特征的主要标志

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强调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问题的基础,以数量分析为依据。定性分析则侧重对事物进行性质、特点、非数量化的分析。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既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又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强调两者的结合。

2.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微观分析是将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要素单独拿出来考察。宏观分析是指对系统作整体性的了解与剖析。一般说来,宏观分析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整体性思维也不例外,它要求一方面要对系统做出微观的分析,另一方面又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宏观结论。

3. 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相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整体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整体系统功能又反作用于整体系统结构。因此,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要求人们必须做到辩证地分析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研究与改善系统功能时,不要把思路仅停留在提高单个要素功能方面,而要在提高各个单个要素的素质上作文章,并致力于改革系统结构,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化功能。这就充分体现了整体系统结构与整体系统功能相结合这一创造者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第三节 战略性特征

一、战略性特征含义

创新工作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未来的工作,而对未来的工作要有全局性,要有长远谋划。所以,创造者的思维必须具有战略性。创造者思维的战略特征,就是指创造者为科学创新,并使创新工作系统目标优化,在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基础上,对创新工作未来进行超前思考,全面思考,以获得创新工作主动权的思维特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创造者思维的战略性从本质上说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二、战略性特征的具体内容

1. 时间的未来性

强调思维的战略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时间是物体存在的持续性、非间隔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转的。它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序向。正因为如此,作为创造者的思维就应该走在时间的前面,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引导人们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避免发生失误,这正是为了节省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达到超前的效率。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贯穿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要求在战略思维中,以回溯分析、现状分析为基础,进而把握未来。同时,时间的特性是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它要求战略思维应具有变化性和选择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今社会里,同过去相比,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事情要比过去多得多。这说明,人们的社会活动效率在提高和加快,战略思维一定要适应时间的变化。

2. 空间的广延性

空间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呈现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或排列次序,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等特性。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维性。空间的三维性要求战略思维要具有开阔性。同时,空间所表示的物体并存关系还要求战略思维具有综合性。任何战略思维,都要研究未来工作对象在空间中的并存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出现实空间中的因果链,预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这就要求战略思维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对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做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

第四节 相似性特征

一、相似性特征含义

人的心理、思维、智慧、知识是共振的。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就说过:“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志益也。”所谓“集众思”,讲的就是集体思维,集体思维可以达到智慧互补和相似,并能充分发挥人们思维合作的效应。由此可见,相似是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相似就是在创新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那种思维方向、思维目的和思维结果一致性的思维特征。这种相似性特征,首先是由产生思维方式的诸多时代性因素决定的,其次又要受思维的传播性所制约。思维的这一相似性还包含一定历史时期创造者思维空间的一致性、思维内容的社会性、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相近性以及引起思维频率的协调性等特征。

二、相似性特征的表现形式

1. 相似性表现在集体思维的继承性上

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社会思维。社会思维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历史继承性。因为任何一种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走向高一级程度的。正如钱学森所说:“人不仅要继承认识客观世界,继承创造精神财富,而且还要经常地使用前人已经创造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说的信息、情报,广义来说就是人的知识,人类多少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人类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很重要的,都是人类集体思维的成果,也是思维形成的基础,是思维相似共振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2. 相似性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协调互补上

思维的相似性不仅表现为创新集体内部的合作与互补上,而且还表现为对别人、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方面。“无古不成今”,科学思维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来实现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破除了牛顿力学绝对时空的老观念,提出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密切联系的新理论。爱因斯坦却说:“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人的心理、思维、智慧是需要互补的,思维方式也具有互补性。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交流信息,增长知识。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并不遵从守恒定律,而是无限增值的。在个人思维和集体思维,或个人思维与个人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从量上相互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从质上实现思维合力的增强,并出现新的突跃,从而提高思维的质量。信息、知识在互相交流中出现增值、增强的趋势,这是思维信息运动的重要规律。在人才群体中使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就可取长补短,增强群体的互补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物理学家勃兰特为首的人才群体就是集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测量技师等11个人互相配合,从而成功地研究出了雷达。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群体内部的集思广益,全息互补。同时还表现为对别人和前人思维成果的吸收、继承和创新上。一般地说,所谓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都是思维产生共振的结果。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3篇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三、说明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思维方法(分析、综合等)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能力,根据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这里着重谈谈思维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关于思维形式问题我们结合到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去讲。 学写说明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法。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由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派生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互依存的两种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出来。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经历一个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才会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说明事物,就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所谓特征,也就是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所存在着的差异性。而要能看出这种差异性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在思想上先能够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通过比较认识,看其具有怎样的个别特征,然后再把这些个别特征结合起来,形成对这一事物整体特征的认识。这是写说明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过程。比如《如鼠》一文,作者为了抓住松鼠的特征,即从思想上把松鼠分解为外貌、习性、性格三个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松鼠外貌的特征是“漂亮”,习性的特征是“驯良”,性格的特征是“乘巧”,然后再把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即文章开头所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乘巧,很讨人喜欢。”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和综合。 比较,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个体与类或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体与同类的比较,或异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像《松鼠》中说:“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和四足兽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到它与其它四足兽的不同即在于“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抓往嘴里送东西吃”,这就抓住了松鼠不同于其它四足兽动物的特征。《松鼠》中还说:“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松鼠与山鼠同属鼠类而不同种,是并列的两类事物,这样一比较,就把松鼠不同于山鼠的特征区别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相近的事物就越是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找出它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常常是对事物一边进行分析,一边进行比较,看事物之间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要教学生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还必须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 从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情况看,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往往看到的是事物外在的一些现象,而且说得很笼统。这说明学生还处在一个不能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更不善于通过比较来鉴别事物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说明文的思维能力,一开始就要抓好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分析和比较,就不难抓住事物的特征。 分类,是在上述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特征进一步分门别类的方法。为了把事物说清楚,在说明文中常常需要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像《万紫千红的花》、《食物从何处来》、《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课文,就都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通过分类,便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特征,以及种与属之间的关系。分类实质上也是一种分析、比较和综合,不过它是在更高的思维层次

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因此,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关键在于能够让他们科学地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对事物进行类别上的分析、比较和区分,再把各类的特征综合起来。 抽象和概括,是指为了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从感性材料中抽取出来,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则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联结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抽象和概括,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彼此是紧密联系着的。概括须依赖于抽象,而概括又是抽象的必然发展。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时,就不单进介绍赵州桥的形体结构,而是从对桥的形体结构分析出发,分四个方面研究了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特点,这就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然后经过概括,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就达到了对赵州桥的理性认识。在说明文的几种思维方法中,分析、综合是基础,而抽象、概括是关键。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看到本质,能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必须对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予以特殊的重视。学生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了,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特征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而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讲,他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就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意象;象征;隐喻艺术思维

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相对于象征思维来说,意象思维可以说要具体得多,实在得多。从隐喻艺术思维本身来看,意象之于象征,只不过是其轨迹而已。就艺术而言,一般来说,单个的意象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诸多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才能构成艺术。但象征也离不开意象,离开了意象,象征也就成了空洞的东西了。因为象征只不过是艺术整体的抽象而已,所以我们说象征是艺术的“虚”的层面。然而,“整体的特征是通过选择它的细节来表达的。”也就是说象征之“虚”或者说象征之“抽象”之所以得以实现,就是因为有具体的“意象”来支撑,而且意象或者意象群之聚合和象征之间构成了一种彼此恰当的关系。因此,“抽象之所以保持下来,是因为它与它由以引申出来的价值实现的具体意义有适当的关联,抽象的效用由此促进了整个经验的生动性与深刻性。它激动了深处。”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象征之“虚”或抽象之所指与架构,意象就成了一盘散沙,就没有目的和方向,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是象征促使它们生动乃至深刻,使意象成为艺术思维的核心。因此,艺术象征属于艺术隐喻的深层次思维。

由于“意象是感觉的遗留的代表”,因此,一般来说,作为艺术表象的意象并不能给人以艺术的满足,因为它是模糊的。虽然意象能够激起接受者的情趣,但仅此而已。然而,艺术意象并不是对生活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瞬间的“情”“理”融合,是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接受者必须突破意象的思维屏障,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寻找艺术意象之间的细节瓜葛,也就是意象之间的一致点,实现“意象”到“象征”的逆转,进入艺术的理性层面,才能对艺术做出理性化的判断。

在艺术意象面前,接受者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何以如此?虽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艺术家在创造艺术意象的时候,早就对艺术意象进行了简化、扭曲、添加等处理,意象早已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平常之“象”了,它是思维的产物。是经过了思维加工,而且早已被赋予了“意义和目的”的使命。而这“意义和目的”又是存在于艺术家头脑中的,是流淌于艺术家思维中的,是契合在艺术整体之中的,是镶嵌在艺术象征之中的。因此,艺术的意义,对于接受者来说,只能是接受者理想的部分实现,因为接受者本身的“局外性”和个体需求的不对等性,这就决定了接受者对艺术的接受只能是“冰山一角”或“为我所用”了。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接受者“高于”艺术家或者对艺术审美价值“提升”的可能。因为就意象的不确定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在意象思维中,“象”原本是孤立的,它并没有和其他客体有什么联系,这个时候的“象”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对艺术家而言,这个时候的“象”是属于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当然,潜意识并不代表没有或者不存在。就思维而言,意象之“象”最初是游离的,是模糊的,只有当潜意识提升为前意识乃至意识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和“象”产生碰撞的时候,从艺术创造思维过程来看,就是当艺术家“蓦然回首”,发现“它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意识和“象”才能融合,意识才有了归宿,“象”才变得明晰和确定下来,“象”才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而且是思维层面的含义,也就是隐喻的意义。因此,“意象是先在意识之外建成,而后又作为已完成的产品出现在意识之中。”意象是受意志支配的,“象”在成为意象之后,便具有意向性。虽然一般而言,单个或者孤立的意象并不能成为艺术,但单个的意象就好像是链条中的一环,必不可少,它却往往决定着艺术思维的流畅运作与艺术品的成功与完美。正因为意象思维在整个隐喻艺术思维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才使得它成为隐喻艺术思维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

当然,一般情况下,单个意象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有时候,实际上单个意象就是艺术本身,这个时候,意象和象征重合,也就是韦勒克、沃伦所说的意象被转换成隐喻,如以个体人或物为对象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就属于这种情况。同时,“意象在其功能上是不会有助于理解的”,但“意象的结构”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意象。所以,意象作为隐喻艺术思维的一种类型,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它是独立的,但要真正表现艺术的意义和思想,还得组成意象群,或者上升到象征的层次。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意象实际上是艺术思维中的一种道具,或者艺术中的一种符号,或者我们说它是隐喻艺术思维的符号性类型。

作为隐喻艺术思维的基本类型,意象又可以依据人的感受器官将其分为诸多分支类型,韦勒克和沃伦将其划分为视觉的、味觉的、嗅觉的、动觉的、触觉的、移情的和静态意象、动态意象、联觉意象以及限定的意象、自由的意象等等。严云受、刘锋杰把意象分为主导意象、重复意象、逆变意象、伴随意象等。由于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在此,所以此处就不再展开讨论。

从以上分析来看,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具体类型,相对而言,象征就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抽象形态。

究竟象征是什么?黑格尔认为。象征是一种符号,是经过艺术家对艺术素材的组合与分解、强调、排序、删减和补充、变形的符号,也就是隐喻的符号。然而,黑格尔并没有指出这种符号实际上是虚拟的,并不存在的,也就是心灵符号。因而,黑格尔所谓的“符号”,实际上是指“意象”。余秋雨认为象征是有限形式对于无限内容的直观显示,这里所谓的“形式”实际上也是就意象而言的,因为艺术中的象征实际上是依赖于意象而存在的。因为与所表现的生活对象相比,“艺术既多又少。多,因为实在本身以特定的伪装再次出场;少,因为即使最粗糙的标志或符号或许足以发挥对实在进行艺术表现的功能。”艺术的这种功能,也是其最突出的功能,都是在意象的营造中实现的。而对意象的这种处理,当然使艺术的“意”得到最大的模糊化,这种模糊化的“意”就是象征。因此,艺术表现的趋势就是“假象”显现。就艺术整体而言,意象的功能只能是“象征性的”。因此,“意象既不图解思想,也不支撑思想”,它只是构成象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象征的基本要素。而“象征所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它构建了一种关于意义的伟大链条”,“在象征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物是纯粹自然的或单独存在的”,“象征的世界是一个具有时间统一体和事物连续性特征的世界。”所以,作为隐喻艺术思维的一种类型,我们说,象征就是以意象为基本元素以整体为单元隐喻地展示生活的一种特殊类型。

虽然象征是隐喻艺术思维一种“虚”的类型,但象征却是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的,它本来的意思就是指“拼凑” “类比”。所以,象征这一类型思维方式便是寻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的相似性,用甲事物暗示乙事物。因此,在象征思维过程中,艺术家基本的思维出发点就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它自身含义的大事物,用具体的人的感觉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再说,象征作为隐喻艺术思维“虚”的类型,它的思维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实在之物变成不实在或不那么实在之物”,因此,对象征的营构,必须做到:或者离开实在而至超越,从而使读者不被实在的关系和含义所束缚,能在超越实在的情况下,去思索作品的意义;或者脱离具体而进入抽象,将具体包括、消解在抽象中,从而得到有关人生的抽象思考的哲理成果;或者安排必要的途径,让接受者从此岸以达彼岸。这几个条件具备一个方面即可。所以我们说,隐喻艺术思维之“虚”的类型,同样有它的艺术魅力,而且它的魅力远比“实”的类型更具有思维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象征这种隐喻思维类型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尤其是现代艺术,大有“把全部艺术表现还原为假象”的趋势。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象征这一隐喻艺术思维类型的优势与生命力。

象征这种隐喻艺术思维类型,也在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应该说,现代艺术象征思维更加注重其“虚”的本质。耿占春先生在对当代诗人王小妮的诗歌分析后认为:当代诗歌发展到今天,诗歌中所写的“一个事物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存在于某种象征秩序之中”。象征这种类型的特征更突出地表现为“一个隐喻结构,”隐喻艺术思维的整体性特征也由此得到更为强烈的凸显。艺术发展到今天,人类的艺术隐喻能力才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成熟,作为隐喻艺术思维的象征才真正成为象征,象征的艺术之形而上思维本质才真正得到体现。海明威、毕加索、梵高、萨特等人的创作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个体象征向秩序或者结构象征转变,应该说是象征的一大进步,象征的隐喻价值因此也得到更大提升,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而并非悲哀。过去更多的个体象征是属于象征主义的,是技术性的,而并非艺术思维层面的,虽然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象征”,但象征的艺术价值和隐喻价值却大打折扣。

象征这种隐喻艺术思维类型,由于其基础元素――意象――的模糊和隐喻性质,使得艺术象征呈现出无限的张力,因而也使得象征的“内容与外形之间,总常有价值之差。即象征本身和依仗象征而表现的内容之间,有轻重之差。”。当然,这种差距的情况是复杂的。也是因为有了这种差距,才使得象征这种隐喻艺术思维类型颇受人们关注,甚至我们可以断言,所有的艺术家在思维过程中都运用了象征这种类型,因为惟其如此,艺术的隐喻价值才会得以无限放大,艺术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无限提升。

对于象征这种隐喻艺术思维的类型的营构,艺术家一般是首先确立思维核心,进而确定主导意象。主导意象往往承担着象征隐喻的透射,而且具有复杂性、衍变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围绕主导意象的衍变,可以展开多方面的隐喻意义延伸,因此也充分体现了主导意象的中心地位。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文;思维特征;写作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写作是作者针对话题进行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在观察、思考、分析、理论等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写作又能够提升思维活动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写作与思维活动互益共生,充分认识思维活动的特点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应用文写作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性极强,具有特定的思维特征,因此,对于应用文写作思维特征的把握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而言意义重大。

一、应用文的特定及思维过程

(一)应用文的特点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应用文可以这样定义: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根据应用文的本质特征,应用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主题明确、结构条理性强、表达方式以概括叙述为主、语言平实。

(二)应用文的思维过程

应用文的思维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形象思维过程、逻辑思维过程、表现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确定写作对象、形成写作动机的思维过程,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受命行文,在接受写作任务后,写作主体要对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进而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从表象深入到本质的过程,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

逻辑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实现对写作对象认识上的质的飞跃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写作主体常使用联想、抽象、推导等思维方式对写作对象进行深刻的认识。对应用文写作而言,写作主体应该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对写作对象加以认识,探索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揭示本质规律、寻找应对措施,写出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文章。

表现思维过程进是将思维转译为物质形态的过程,鉴于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写作主体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进行表现,具体的做法是明确应用文主题、建构文章结构、规范使用语言。

二、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

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不同,应用文写作具有自身的思维特征,准确把握应用文写作的特征是写好应用文的必备条件。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具体如下:

(一)对象化思维特征

对象化思维是指写作主体围绕写作对象所涉及的性质、状态、规律等进行写作,这是由应用文写作实用性、政策性强所决定的。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要有意识地将自我转化到对写作对象的关注上。从政策高度层面来讲,写作主体应该密切关注时事,把握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从日常工作方面来看,写作主体应该对上级精神、本单位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才能够做到紧密围绕写作对象进行思考,准确把握写作对象的实质。

对象化思维特征还体现在应用文的语言使用上,应用文的语言应该严谨规范,符合写作对象的特点。例如,在使用“澳门”一词时,进行文学写作时可以直接写作“澳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应该称其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模式化思维特征

模式化思维特征是指写作主体遵循文体规范,按照文体的特定模式进行构思。与文学写作的虚拟化思维模式不同,应用文写作应该进行模式化思维。例如,写作主体要一则通知,虽然不同的写作主体有不同的行文习惯,但他们一般都会沿着这样的思维路线展开,先说明通知的原由,再提出具体的要求。

从内容层面来讲,写作主体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要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思维活动,要由工作或委托人的需要决定思维的内容,不能够进行个体思维内容的表达。每个应用领域的写作思维活动,都必须服从该领域的特殊规定。如公文写作应该符合行政机关的规定,科技文书的写作应该符合科技专业的规定,社交文体应该符合社交规定。

从写作程序、格式层面来讲,模式化思维就是指写作主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程序、格式和语言,并且把这些内化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因为应用文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出于传播交流的目的,每个国家对应用文写作的程序、格式等有明确的规定,甚至是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公文写作为例,按照程序规范的要求行文就要循着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先请示,后汇报;公文的格式也有着严格的规范可遵循,如公文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而每一部分又有着相应的格式。

需要注意的是,模式化思维不等同于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采用相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做容易导致思维僵化,在写作方面的表现就是总是使用相同的套路。而应用文写作的模式化思维特征是一种内在的尺度,它制约着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向,进行应用文写作时,写作主体必须接受各种文体的规范制约。

(三)实用性思维特征

应用文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传递信息、交流情况、总结经验、记载活动的重要工具,可见,应用文的使用性极强,这个特点决定了应用文写作思维的一切过程都要体现实用性,整个思维过程要简洁,直接揭示内容,达到通俗明了的效果。

(四)换位思维特征

应用文写作的换位思维特征是指写作主体以被代言人的立场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主体必须充分领会被代言人的意图,站在被代言人的立场思考。在进行换位思考时,要秉着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不能用写作主体自己的想法去臆断被代言人的意图。

三、把握思维特征,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思维深刻性能够使写作主体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掌握写作对象的特征。进行理性思维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写作主体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时,都应该所占有的材料进行抽象加工,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比如,在收看、阅读新闻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新闻事件,写作主体还应该透过表面把握问题的实质,将其与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热点联系起来,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深刻认识事件的本质。

(二)增强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进行的探索、分析,从正反个方面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培养思维灵活性要使写作主体对问题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获得多方面的认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写作应用文时,能够灵活地处理材料,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对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品质,它能够促使思维主体全面分析思维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要培养大学生应用写作思维的批判性,可以从自我意识的培养入手,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寻找问题,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四)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独立性的培养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出现思维定式。应用写作的思维模式是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和实用性较强的表现思维,因此,可以将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结合起来,对同一个问题,运用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两种方式进行描述,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讲授各种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例文解读的技术视角[J].写作,2004(11).

[2] 倪文锦.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3).

[3] 刘静.应用写作思维特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英语教学 启示

1.引言

从古希腊到今天,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思维和语言特征,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得出对英语教学有益的启示。

2.思维

2.1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人们常用动脑筋来描述这一过程。心理学界通常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叶奕乾、祝蓓里,2005:164)。

间接性是指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抽取起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思维概括的结果。

2.2思维的主要凭借

思维主要凭借表象进行。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表象的功能在1岁左右出现,并逐步成为思维的主要工具(李晓文、张玲、屠蓉生,2003:177)。表象能够将思维的内容具体化,人们在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抽象思维时,人们需要借助于表象。通过表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等。表象在思维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语言

3.1语言的特征

思维的表达需要借助于语言,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主要借助于词和语句来反映现实世界。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思维伴随劳动和交流而产生。个人在生活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学习语言,并发展思维。

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是因为语言的特征最适合抽象思维。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任意性,创造性,结构性,位移性(胡壮麟、姜望琪,2002:5)。语言是抽象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符号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却是任意的。语言的任意性为人们进一步的创造提供了平台。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又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语言的复杂结构能够表达各种意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语言符号可以自由地表征事物,表达和传递思想,并且可以进一步创造出新的表达。

3.2语言对思维的作用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掌握了语词之后,人能够学习和理解一些表象无法表征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思维内容通过语言得到整理和创造。原本模糊的思想,通过语言的表达而变得清晰、有条理。在交流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清晰,甚至在交流中会产生新的思想。交流、表达、反思、总结等都是整理和提升思想的重要途径。

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由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各自研究视角、方法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语言决定思维,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B.L.Whorf),他师承萨丕尔(E.Sapir)关于人的认知和世界图式会受到语言的支配的观点,提出了语言相对性和语言绝对性假设。语言相对性假设认为,由于语言不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同。语言绝对性假设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语言,思维是由语言来决定的。沃尔夫的这两种假设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第二,思维决定语言,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与沃尔夫的观点相反,皮亚杰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从语言和思维发生的起源来看,思维起源和发生要比语言深远得多、早得多。皮亚杰是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第三,两者既相互作用,又相对独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Vygotskg)。维果斯基一方面承认思维的发展受制于语言,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能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他认为语言和思维好比两个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那是语言和思维一致的地方,这可称为有言语的思维(verbal-thought),但这并不是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和所有形式的有声语言(转引肖少北、张文香)。

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我们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思维。言语的内容是思维。没有思维就不会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对思维具有重大作用。第一,语言是人们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思维载体,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必须运用语言作为主要媒介和表征。第二,语言能给思维提供更多的刺激。当物体不在眼前,或者抽象的概念等,通过语言,人们也能进行思维。第三,语言表征事物,语言本身的特点会与被表征者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接受。因此,语言的特点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5.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从运用形式来看,可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内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材料,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言语编码: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外部语言是将内部语言外显化;或用口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互相转化构成了人们表达观念、感情、传递信息的四大基本要素(也称语言的四大能力):听、说、读、写。其中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听、说、读、写与思维关系密切:听和读是对语言的理解、吸收,也是思维对语言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过程;说和写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也是思维将其结果转化为语言信息的过程。所以,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因为这四大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应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文,张玲,屠蓉生.现代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壮麟,姜望琪.高级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战略思维 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2

所谓战略思维,一般来说是指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性决策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可以指导企业管理者做出较为正确、成功的战略性决策。而在那些错误、失败的决策,则往往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在指导思想或思S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重大缺陷和弊病。而错误的企业战略性决策,又往往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营损失和困境。可以说正确的战略思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欠缺一种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企业的持续发展就会出现重大困境。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首先应当注意的是采用一种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当然各种媒体和书刊上也经常看到战略思维这一概念,而对于什么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由于其自身内涵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理论上难以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但是从不同领域成功的战略管理实践当中,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和发现正确、恰当的战略思维方式所共有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就是从阐明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及的角度,提出企业管理方略中关于战略思维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为进行正确的企业战略性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综合中外有关战略思维的理论和实践,本文认为,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至少应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是一种前瞻性思维。企业战略性决策主要是针对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经营活动所做出的一系列的选择和决定。既然是针对未来的状况和未来的行动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性决策时必须保持一种前瞻性的思维。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包括对未来企业内、外部局势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了解和判断,以及如何根据未来局势的发展、变化情况,选择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以说,正确的战略性决策往往是建立在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状况的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战略管理者在进行战略性决策时应当尽可能地将眼光放地长远一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市场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焦点以及产业总体格局的未来发展变化情况作出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因为只有对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重要事项作出前瞻性的正确判断,企业的经营发展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而如果企业管理者对于市场和行业未来发展变化的情况一无所知,或者只是看到眼前的局部情况,就很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决策。因此前瞻性思维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其次,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是一种大局性思维。企业战略性决策是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作出的带有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决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性决策时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内外因素。然而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企业管理者又不可能将影响决策的所有因素全部加以考虑,决策者应当做到而且可以做到的是将其中的关键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加以认真而仔细地分析、考虑。这就是大局性思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事无巨细不加区别地将所有影响因素全部加以考虑,一方面是难以做到,另一方面即使是做到了也容易对那些重要的因素产生干扰和混乱。可以说,在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时,如果抓住了市场发展变化和产业竞争格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由此也就可以做出基本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正确判断。因此大局性思维也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第三,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是一种趋势性思维。企业战略决策是针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的决策,而企业未来发展所处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又常常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所以企业决策者对于未来情况所做的判断、预测不可能是十分精确、一成不变的。但是这并不否认对事物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正如前人所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企业决策违背了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走向,必然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在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并不是要求对市场和行业未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出严格、精准的预测,而是要求管理者对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做出基本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战略性决策在指导方向上的正确性。之所以所是基本正确的判断,是因为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是非常多而且也是不确定的,要对未来市场变化情况做到非常精确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便是做出了这种精确判断,也是不完全确定的。而企业根据以往数据、经验的积累,对于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市场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则是可以做到的。而在做出对于总体趋势的判断时,需要管理者十分注意避免将那些短期的暂时状况错误地视为长期趋势,又或者对一种长期趋势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而做出背离事物发展总体趋势的错误决定。可以说,企业战略性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能够做到对市场和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与把握。如果背离了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或基本规律,任何决定都可能面对失败的结果。这就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所应当具备的趋势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四,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是一种灵活性思维。企业战略性决策最终要解决的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选择和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的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性决策包含两项基本内容,一是选择什么方向和目标,二是选择什么途径和方法来实现已经确定的目标。在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中,对企业战略性决策的这两项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问题,正确、完善的战略思维要求企业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针对组织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选择、调整都应当是十分慎重和严谨的。因为企业战略目标的改变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成本、代价和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频繁的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变动就会给企业资源造成巨大的耗费。而对于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则可以灵活、多样。而且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法越多、越灵活,选择的余地和回旋空间空间就越大,反而更加有利于企业最终实现其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战略性决策时,要求管理者保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既要坚持战略方向和目标的稳定性,同时也要保持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随机应变、处变不乱,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就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中灵活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五,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思维。由于企业战略决策对于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时刻保持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思维是指根据事物本身的利弊、得失做出客观、务实的分析和判断,而不是依据决策者个人的好恶或做出偏激、冲动或主观臆断的决定。理性思维虽然是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要真正时刻做到理性思维却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管理者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以平和、客观的态度,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做出清晰、准确的分析、权衡,并且根据其对企业发展长远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的选择、判断。这时同样需要管理者十分注意区分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尤其是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冲突和矛盾时,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冲突和矛盾时,要认清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所在。可以说,理性思维应当贯彻企业经验管理活动的始终,正确的企业经营决策往往是管理者理性分析和理性判断的结果,错误的企业战略决策则往往是管理者缺乏理性分析和理性判断的长远眼光而造成的。这就是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方式的理性思维特征。

以上就是企业管理方略中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的行业领域,这些基本特征可能会有不同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但是其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对于正确、全面的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及的全面把握,有助于在方向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方法和行为提供指导。而在运用战略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其他领域,对于战略思维基本特征的全面把握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总结和概括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的,希望能够对各类组织的战略性管理活动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翼生.企业战略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7.

[3] 韩沛伦,崔平.战略思维与实践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4] 冯国瑞.战略思维与领导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理思维 思维能力 学习实践

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是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地理思维能力,这要求老师要知道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它是在地理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于无疑处质疑”“于核心处质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激活思维,如在探讨“我国地理位置具有什么优越性”时,有学生提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和临海各有什么优越?”另一方面,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步步设问,使教学过程成为生疑―解疑的过程。例如:在探讨我国的地势有什么优越性时,“先设问我国地势怎样,然后设疑我国地理位置怎样,再提出临海会出现什么问题”,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个性化笔记本――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练习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去观察地理现象和思考地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以课堂笔记作为突破口,进行个性化的练习。教学步骤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地理笔记本,用来记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记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记课外收集的地理信息和资料,用来做练习。笔记本成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个人档案,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目的和学生读图、画图、分析、调查、研究性学习、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具等等的依据;练习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如进行“中东”地区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围绕“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提出了“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水资源匮乏”“民族、宗教矛盾”四个课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探究地理基本概念――构建地理思维的基础

地理概念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必要基础,没有地理概念,就无法形成地理知识体系,也就无法表述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大量的地理概念,而最迫切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概念,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地理基本概念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必须与学生对各种事实、现象和失误的深入思考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创造自己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为此,对一些基本地理概念的教学,我尝试采用“观察设问―学生独立练习―讨论―小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四、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地理思维的能力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进行区域地理特征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尝试“两步”教学。

1.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

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教学结构,把系统地理作为教学的核心,把区域地理作为教学的实例,注重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经纬网”与“认识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分析各大洲的地形特征”相结合;开展“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话题的讨论,注重突出人地关系的教育;注重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如“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等等。

2.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探究学习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初中地理区域划分很多,各区域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结构都基本相同,因此,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和掌握学习方法。我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选择世界的一个区域,以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及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2)选取另一个或两个区域,训练学生学会利用区域地理知识结构独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法、比较法,探究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区域特征。例如: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中东地区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②列表比较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直觉思维;概率论;特征函数

中图分类号:O2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06-02

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概率论教学中经常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同样的作用。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概述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含义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的一种直接的理解。这种数学直觉与直观、直感有区别。数学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而直觉的研究对象则是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关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既互补又不同的思维形式,两者辩证运动推动着数学思维过程不断发展。而直觉思维以知觉为基础,以想象为出发点,非逻辑推理为方法,因而更富有创造性,它代表了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特征

数学直觉思维的特征主要有:(1)产生的突发性。头脑中各种思维元素调动、组合以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认识过程的突变和飞跃。(2)过程的跳跃性。数学直觉思维依赖于思维中的想象、猜测和洞察力去直接把握事物,直接由已知条件跳到结论,呈跳跃状。(3)形式的非逻辑性。数学直觉是一种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心智活动形式。它是人脑对于数学结构及其间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是一种不同于

普通推理过程的直接悟性。(4)原则的整体性。在直觉思维过程中,思维的主体常表现为对事物的整体洞察、全局把握,暂时舍弃局部的、细节的、非本质的部分,即整体的确定性,细节上的模糊性。

二、特征函数的新解释

特征函数是概率统计中一种有力的工具,文献[2]和[3]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和应用,但它涉及傅立叶变换,内容比较枯燥,运算比较繁杂。鉴于此,笔者在基于傅立叶变换物理意义的特征函数直观解释和数学直觉思维中数学直觉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征函数的一种基于坐标分解的新的直观解释。

(一)基于傅立叶变换物理意义的直观解释

显然特征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傅立叶变换,那么它也就有傅立叶变换所具有的物理意义[5]。

离散情况下,首先φ(t)=■p■e■的物理解释:在振动理论中,把特征函数φ(t)看作一个振动,e■相当于单位谐波,φ(t)可解释成由简谐振动p■e■(k=0,±1,±2,……)叠加产生的运动。

再次p■=■■φ(t)e■dt的物理解释:p■在振动■φ(t)e■dt理论中,是由简谐振动dt叠加(即积分)产生的运动。

连续情况下,特征函数也有相应的物理解释。

特征函数φ(t)=■f(x)e■dx的物理解释:在振动理论中,把特征函数φ(t)看作一个振动,e■相当于单位谐波,特征函数φ(t)即可理解为由简谐振动f(x)e■dx叠加(即积分)产生的运动。

同理,f(x)=■■φ(t)e■dx也有类似的物理解释:在振动理论中,f(x)是由一切角频率为t的简谐振动■

φ(t)e■dx叠加(即积分)产生的运动,■φ(t)为初始向量,e■为单位谐波。

(二)基于坐标分解的新的直观解释

受傅立叶变换物理意义的启发,得到基于坐标分解[6]的特征函数的新解释。

离散情况下,特征函数φ(t)=■p■e■的新解释:φ(t)可以看作是以e■(k从-∞到∞)为基的可列无穷维空间下的坐标分解,第k维的坐标值为p■。

p■=■■φ(t)e■dt的新解释:p■可以看作是以

e■dt(t从-π到π)为基的实数势无穷维空间下的坐标分解,■φ(t)是在基e■dt下的坐标值。

同理,连续情况下,特征函数也有相应的新解释:

特征函数φ(t)=■f(x)e■dx的新解释:φ(t)可以看作是以e■dx(x从-∞到∞)为基的实数势无穷维空间下的坐标分解,f(x)是在基e■dx下的坐标值。

f(x)=■■φ(t)e■dt的新解释:f(x)可以看作是以e■dt(t从-∞到∞)为基的实数势无穷维空间下的坐标分解,■φ(t)是在基e■dt下的坐标值。

(三)新解释在求分布函数时的应用

如求下列各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已知其特征函数分别为:

(1)cost

(2)cos2t

由文献[4]中的反演公式可解决此问题,即利用公式:

F(x1)-F(x2)=■■■■φ(t)dt

但计算过程比较繁杂。如果利用本文提出的新解释去求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现用此法求解。

分析:只要将特征函数φ(t)进行坐标分解即可,φ(t)可以看作是以e■(k从-∞到∞)为基的可列无穷维空间下的坐标分解,第k维的坐标值为pk,由文献[4]中的唯一性定理可知pk即为概率分布。

解:(1)由Euler定理

cost=■

=■eit×1+■eit×(-1)

=P(x=1)eit×1+P(x=-1)eit×(-1)

由唯一性定理可知,它的概率分布唯一,P(ξ=1)=0.5,P(ξ=-1)=0.5,即为ξ所求的概率分布。

(2)cos2t=■

=■eit×0+■eit×2+■eit×(-2)

=P(x=0)eit×0+P(x=2)eit×2+P(x=-2)eit×(-2)

由唯一性定理可知,它的概率分布唯一,P(ξ=0)=0.5,P(ξ=2)=0.25,P(ξ=-2)=0.25,即为ξ所求的概率分布。

可见,基于坐标分解的特征函数的新解释能加深我们对特征函数的理解,而且能使特征函数相关的求解问题化繁为简。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性高端人才;概念创造力;创造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05-06

用创造性测量得分的方式来界定和筛选高创造力人员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创造力测验上显示的高得分与实际的创造力之间,可能存在许多中间因素,二者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也可能存在本质的区别。就目前创造力研究领域积累的资料而言,还缺乏充分证据来证明创造力测量上高得分是未来实际创造才能的有效预测源。为此,林崇德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中,启动了一种反向的研究路线,不是通过创造性测量预测未来创造力,而是选择具有被社会公认的创造性成就的高端创新人才,通过回顾性地研究他们代表性的实际创造成就及思维、个性与个人成长历程,揭示具有实际高端创造成就和才能人群的特点,从而找到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有效实施创造力培养的可靠切入点。

一、高端创造群体的选择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高端创造对象

高端创造群体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4位具有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部分是38位具有突出创造性成就的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杰出人士。

1.创造性院士科学家

建国以来,我国科学界在各个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进展与一些科学家的创造性贡献是分不开的。本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命5个学科,先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青年科学家,每个学科各100人,共500人作为候选人,再匿名列出其代表性成果,通过专业评定其成果的新颖性和适用性(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释事物的能力、预言发展的能力),选出107位候选者,并最终确定可以参与研究的34位被试。34位被访科学家的具体情况见图1。

2.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被试选择

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有学术性与社会性之分,前者主要指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研究,并在其领域取得了独创性成果的人员;后者主要指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有为人所瞩目的原创性作品和成就的人员,比如从事艺术创造的画家、书法家、导演、舞蹈家、音乐家等。对学术性创造性人才,主要以他们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独创性来判断他们创造性所达到的水平;而对于社会性创造性人才,则是以其作品的创新性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社会认可程度和领域知名度为标准。经过同样的专业人士对有关候选人代表性作品的创造性和领域创造水平及影响力的评定程序,最终有38位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进入本研究,与科学创造性人才数量基本对应。38位被访人文社会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二)深度访谈及资料分析

对于科学创造者的访谈主体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让被访者讲述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过程,反思哪些特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让被访者谈对他们的成长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具有影响的重要生活事件,说明这些事件对创造活动的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才被试进行的访谈,主导结构与对科学创造者进行的深度访谈法相近,但在过程中也使用了针对该群体特征的不同程序,同时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艺术创造的个体特性,对个体的创造过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访谈1~2小时。为保证访谈的质量和访谈过程本身的一致性,访谈工作全部由负责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研究的张景焕博士和负责社会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的王静博士完成。

访谈前最主要的准备工作是访谈提纲的设计。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目标,结合文献资料和已有的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和小组成员多次商讨之后,拟定了一个半开放式的访谈提纲,并通过4次预访谈进一步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

访谈的录音资料全部逐字转录成了文本,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行的微观分析,以产生初步的类别。微观分析实质是开放编码的过程,以发现并界定资料中所隐含的概念及其属性。具体做法是,在访谈资料中划出被辨别为某一特定心理特征的句子或(一系列)陈述,将它们编为一个独立的码号。阅读中每遇到一个新的特征就进行一次登录,重复出现的特征也进行登录,并在编码器上记录下这些特征的内容及出现频次。

归纳微观分析结果,可进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是关联类别与次类别的过程。因为编码围绕某一类别进行,并在概念层面上连接各个类别,因此称为“主轴”。具体做法是,列出上述分析得到的所有码号及每一码号的内容,从理论上分析每一个心理特征的含义,从访谈资料中发现每个心理特征实际的、具体的内容,从而发现各个心理特征的关联及重复的成分,将在内容上有较多重复、理论含义相同的码号合并到出现频次较多的码号上来。根据微观分析和主轴编码,建立初步的编码索引体系,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编码工具,形成对编码主题的描述,在有了初步的编码类别与编码主题样例之后,再建立完善编码索引与编码词典,并据此进行编码,最后找到科学及人文创造者的思维与关联心理特征。

二、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

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分析是根据前述详细的编码过程获得的编码结果进行的。对有关结果进行了编码信度和评分稳定性检验,证明结果可靠。按照某一特征的出现频次不少于总人数的25%,即不少于9次(34×25%=8.5≈9),共有26项心理特征符合这一标准(见表1)。

对获得的评分结果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x2=495.626,df=496,p<0.0001)。在比较了各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并进行方差最大旋转。载荷量的碎石图表明,可以抽取5个主成分。5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 1.647%。根据每个主成分所包含的心理特征,这5个主成分可以命名为内部驱动的动机、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以及强基础智力,解释贡献率分别为17.32%、12.15%、8.32%、7.62%和6.24%。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创造者综合性动机包括内在兴趣(内部动机)、理想抱负和积极情绪体验三种成分。艾曼贝尔(T.M.Amabile)认为,内部

动机的作用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机制。艾森伯格(R.Eisenberger)认为,奖赏作为一种外部动机,其起作用的方式是:对新异表现的奖赏提高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对常规表现的奖赏降低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艾曼贝尔认为,外部奖赏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控制和信息。奖赏提供的信息是鼓励求新的信息,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奖赏所激发出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及创造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在激发因素使个体感觉受到控制,这种类型的外部影响与内部动机是不相容的,因而不利于创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8.24%的科学创造者认为内在兴趣对他们的创造性工作非常重要,但仅有内在动机对于长期的创造性工作是不充分的,还需要具有远景驱动效应的外部动机共同发挥作用,以明确的社会经济的形式奖赏、鼓励创造力能够强化创造动机,不能一概否认外部动机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取得高创造成就的研究者大多具有多学科背景,广博而又交叉的跨学科的知识组合以及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使得科学家不断用新的方式去理解、体会正在研究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与观点,有时则是其他学科方法的直接移植或借用取得了另辟蹊径、曲径通幽的意外收获。多学科的学术基础可以培养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融不同思维模式于一体并互相启发,当面对具体课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创造。

在性格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就科学创造而言,自主牵引的性格特征包括勤奋努力、坚持有毅力、独立自主、冒险、自信以及乐于交流与合作。这一特征与兰克(J.Rank)和弗里斯(MFrese)等人提出的个体主动性的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研究认为,个体主动性包括自我发动(self-starting)、积极行为(proactive)和坚持(persistent be-havoir)三部分,其具体特征包括,对自己工作质,量的要求超过工作的一般标准,在工作中花更多的精力,积极战胜困难和障碍等。有研究表明,积极行动的人格预示着未来的创造。

在思维风格方面,本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的思维富于开放性,思维独特新颖、灵活变通,并且善于洞察和进行系统研究。与斯腾伯格(R.J.Stem-berg)的观点不同,本研究认为洞察力属于思维风格,斯腾伯格等人将洞察力视为智力特征的重要部分。对洞察力的科学心理学解释见于斯腾伯格等人的论述,他们认为洞察力是选择性比较、选择性组合、选择性编码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洞察力不是一般的心理历程,而是选择性的智力过程。既然是选择性的过程,个人特色以及知识积累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就可以看作是体现个人风格的心理过程,在这里被称为思维风格。

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都具有较高水平的一般智力:理解正确、思路清晰、学习新知识快。此外,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

根据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深度访谈的文本资料进行的分析,主轴编码上形成的概念词有21个。有关概念词在被试文本资料出现,该被试就在此概念词上得分“1”,重复出现都计为“1”。表2(见第8页)所示是38位被试在21个概念词上的频次结果。

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中,有28位自愿在访谈之后参加与领域新手的对比研究。领域新手来自于某大学大一到硕士三年级的学生,为了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相对应,研究者只选择了社科和艺术两学科的学生。

创造者和新手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3(见第8页)。

本研究选取的比较指标来自于词汇联想测验的思维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等四个方面。相关特征的操作性定义如下:思维敏捷性,指被试在特定时间内联想到的词汇的个数;思维灵活性,指被试所有联想到的词汇依照思维灵活性编码方法获得的类别;思维深刻性,本研究中思维的深刻性体现为被试自由联想到的词汇体现的深度;思维独创性,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特的和新颖的智力品质。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特性都由同行的稳定性评定获得。

对比研究发现,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者与同行新手相比较,在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特性两方面差异显著。创造者要明显优于同行大学生新手。

创造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思维的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批判性、对比性、类比迁移能力等为被试尤其强调的特点,对于创造性成果的最终实现,都具有使得整体创作思维过程得以完成的重要作用。

思维的综合性是所有思维特点中被提及率最高的,28位参加这一部分研究的创造者中,高达24位被试(约为86%)提及思维综合性这个思维特征。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都和创造力相关,往往精通两种专业的人较为富有创造力。本研究中也发现,思维的综合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的重要条件。被试强调,“理科思维”“多学科角度看问题”,是能够很好帮助自己思考的方法。在这里,思维的综合性除了指学科间的综合外,还包含其他多重综合形式,包括与前人研究的综合、个人积累等。正如被试所强调的“学术积累延伸”“继承基础上的推进”“看读中的发现”“你越做你越有经验,这也是你的积累”。

超过82%(23人)的创造者被试提及创造过程中思维连续性也是创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特点。在这里,创造性思考是一个不间断且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协同活动的过程。在一个问题没有达到一种心理预期之前,思维总是处于激活或者待激活状态,随时可能被激发。创造者认为,没有绝对创造性的作品,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前面作品的延续。

分领域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的思维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人文社会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综合性、批判性、对比性、目标性、求新求变、激发性、精确性、多向思维、敏锐性、聚合思维等特点,这是由其创造工作需要的系统思维特性决定的;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系统性、类比迁移、连续性、想象、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具体思维等特性,使得有关的思维过程需要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创造过程不同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创造者显示出显著的思维批判性优势,而艺术创造者则显示出思维类比迁移能力的显著优势。因此,人文社会领域创造性成就的取得更加需要思维中的批判性品质,而艺术创造则更需要有优势的思维类比迁移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在思维独特性上也显著优于新手群体,这从另一个侧面反证了我们在创造者被试群体选择时对创造者所作的界定,因为创造者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出独特、新颖创造性产品的能力并实际完成了产品的创造过程。

分析访谈资料可以发现,高成就的创造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使得思维的速度减慢(创造者

的平均年龄比领域新手的平均年龄大43岁),而对于领域新手,其思维灵活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单一。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信息环境的迅速变化,即便是新手,其思维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方向、多角度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创造者还是领域新手,学科的不同没有给人们带来思维特征的本质差异,这正好说明从创造性思维特征人手整体研究创造者特点的可行性。虽然不同学科联想到的词汇可能不同,但是思考的方向、思考的维度、思考的深度不会因为学科而有差异。高创造性的人才,无论其从事的学科如何,都会在某些创造性思维特征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

四、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揭示其之所以成为高创造者的原因,并为在教育实践中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创造力的基本结构――敢想敢为

根据上述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关联心理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科学创造者认为,创造者既有知识广博、内在兴趣、发现问题、洞察力、思维新颖和灵活等特点带来的概念创造力,又有独立、坚持、勤奋和愿意尝试的创造执行力,并且有抱负,有进取心,从而使复杂和艰难的创造过程终于成功转化为物化产品。概括而言,顺利完成具有独创性的高水平创造成就,需要两种基本心理条件,即产生或提出具有突破性创新观念的能力(概念创造力)和将创新概念付诸实施并物化为创造产品的能力(创造执行力)。创造执行力又与为创造的实现持续投入心理能量的使命感和坚持性紧密关联。用日常语言简单表述创造者的基本特征,就是敢想(概念创造力)敢为(创造执行力)。

长期以来,创造力结构研究方面始终存在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二分研究,一直不能很好地统一,二者对创造性实际成就的影响和贡献也不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解释。笔者通过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或“敢想敢为”模型,很好地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统一到了一个整体的创造力概念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领域创造者对创造人格特质评定的同样倾向也证明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创新性高端人才人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的研究结果另文发表)。

任何创造力成分,如果脱离了实际创造作品的生产,都不具有实际意义。而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模型,正好对应了创造产品生产过程的创意产生能力和将创意物化为产品的能力。概念创造力是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其产品就是创意,是创造性产品的开端。而创造执行力是创造性个性的功能,它提供了创造者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动力和执行机制,并使创造者最终完成创造产品,使之成为事实。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创造者都既是创意的提出者,同时又是创意的践行者。

(二)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对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启示

上述以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系统研究为基础而概括总结出来的创造力“敢想敢为”的基本结构,对于促进国家创新目标的实现和实质提升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偏向于平衡发展的适应性人才,如希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而对突破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虽有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人才需求,但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条件,还缺乏深刻的了解,更缺少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通过对72位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其关联特征的纵深研究,在两个层面可以直接被用于教育实践,明确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方向,提供促进创造性人才产生的教育环境,引领我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实践。

第一,在教育实践中创造让孩子“敢想敢为”的空间。根据本研究结果,要提升我国青少年创造力,必须培育适宜于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和社会氛围,推动青少年“敢想敢为”,提升其概念创造力,并同时在性格培养和技能训练上提升其创造执行力。大量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普遍存在鼓励依从的倾向。金盛华曾明确提出:“中国儿童性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的深层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充满过度保护、过度引导和压力。过度的保护使他们丧失了许多机会,不能经历本该由自己经验的事情,而且学会了依赖;过度引导使他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学会了被动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思考的习惯;压力限制了他们经验的范围和心灵的自由,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他们丧失了太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并使自己的理智得到发展的机会,性格的软弱和思维的贫乏,是这种发展历程的自然结果。”显然,我国教育需要学会把青少年的“敢想敢为”当成一种能力来培养,这才是真正创造力培养的开端和本质。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1篇

施万克(Schwank,1986)提出了特征性和功能性认知结构理论,此理论的结构见图1所示.

施万克指出:“不同的人在表现其认知结构时有着不同的偏爱.那些偏爱特征性认知结构的人,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活动时优先表述活动对象间的静态关系,分析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事物的结构及其描述上;他们在说明所实施的行动时,总是优先描述行动的实施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他们更善于去感受事物的精确性,对复杂过程的感觉和分析能力却比较弱.那些偏爱功能性认知结构的人,很少直接分析事物间的关系和事物的结构,而是对过程有着清晰的感受能力,善于对作用原理进行思考;他们很少能清晰、精确地去表达事物间的关系.” [2]

施万克的认知结构差异理论说明:在考察问题时,个体会带上不同类型的“眼镜”,特征性思维者在认知上主要看到的是构成问题的特点与形状;功能性思维者在认知上主要看到的是构成问题的众要素的功能.问题编制的方式对人们的概念建构以及问题解决也有着重要影响,带上某种“眼镜”后个体会应用有助于自己思考问题的各种不同手段,提高行动效率.[1]

华东师范大学的徐斌艳教授对我国部分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1]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外在表征形式,对于不同认知结构拥有者(特征性或功能性)起着不同的作用;特征性与功能性思维者对于外在表征的各种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偏爱.

目前我国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较少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采用过分统一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这必然会使部分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另外教材上对概念和问题的表述方式过分单一,无法让学生主动使用适合自己的最佳的认知工具,只能按照教材上规定的一种模式进行学习,这必将影响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2 基于认知结构差异理论的数学教学

特征性思维者善于提出对象之间的关系,考虑物体的特征,所以那些表达状态和论证特点的谓词概念特别适合特征性思维者.相反功能性思维者善于使用那些描写过程和行为方式的谓词概念.

Keller和Hirsch研究指出,数学对象的多元外在表征能够具体形象地凸显一个数学对象的多元外在属性;能强化数学对象复杂性的一面,同时也可能淡化其复杂性的一面;能够便于不同认知结构学习者对不同表征的认知联接[3].Janvier也指出:多元表征的恰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理解的难度,而且使得数学更具吸引力和趣味[4].

根据认知结构差异理论,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问题表征方式的研究,这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内在认知结构的外在表征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使个体的内在认知结构与外在表征产生共鸣效应,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2.1 多元的外在表征代替单一的外在表征

对特征性认知结构来说,关系(特征)是主要的、不可分的构成结构的零件.当特征性思维者讨论行动时,会通过行动前与行动后两个状态间的关系来描述行动.他们所偏爱的外在表征方式是:以文字、符号、图表、具体物等形式存在的静态表征.

对功能性思维者来说,他们对所拥有的作用机制感兴趣,当其说明某些关系时,能够建立一种动态的“作用―原因”关系,会通过考察形成关系的过程来说明那些关系.他们所偏爱的外在表征方式是:以语言、流程图、图像、活动或实际情境等形式存在的动态表征.

根据学生认知结构有特征性和功能性的差异性.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触觉表征(如动手操作、实验等动作表征)、听觉表征(如教学的言语)和视觉表征(如书面语、课件动画等)[5]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二面角”是高中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可按如下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1)二面角的定义

①呈现图片,导入课题: (图片表征――使学生对二面角的学习有一种感性认识)

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必须使水坝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两个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

②提出问题,类比学习:(文本表征――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学习)

问题1:平面几何中角的定义如何(二维空间);在空间中二面角该如何定义(三维空间)?

③列表比较,掌握特征:(图表表征――引导学生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角的类比联想,进行比较学习)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文本、听觉、触觉表征――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并进行动作及思维操作)

问题2:所学过的角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度量的?

平面角(量角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为共面化归为平面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作射影,转化为平面角).

问题3:能否也可用一个平面角来体现二面角的大小呢?如果能,用什么样的平面角能说明二面角的大小?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思维操作)

问题4:如图2(1)在棱L上任取一点O,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 OB,此时∠AOB能否体现二面角的大小?(不行,这个角的大小不确定)

问题5:如图2(2)在棱上任取一点,在α半平面内作射线OA,能否用OA与平面β所成的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大小?(不行,这个角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

思考:对于图2(1),只有当两条射线都与棱垂直时,角的大小才是唯一确定的,用这样的角可以体现二面角的大小;

对于图2(2),只有当OAl时,OA与平面β所成的角才是唯一的,可以用来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综上,观察平面角所在平面与棱的位置关系如何? (互相垂直)

由此得出第三种度量二面角的方法:如图2(3)作棱的垂面γ,用垂面γ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交线所成的角∠AOB,也能度量二面角的大小.由此引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操作:把打开的课本直立于桌面上,桌面与二面角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可以说明二面角的大小.)

(4)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视觉、动画表征――归纳总结,形成概型)

问题6: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度量)

问题7:如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动画演示)

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常用方法(见图3):

当点P在棱上――作垂直于棱的直线(见图3(1));点P在一个半平面上――三垂线定理法(见图3(2)); 点P在二面角内――垂面法(见图3(3))

(5)用定义法求二面角的计算步骤:(抽象表征――精炼概括,形成模式)

步骤:一“作”二“证”三“计算”:找到或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这个角就是所求的角;计算出此角的大小.

在如上设计的教学中,从表征的感觉通道形式来看,有触觉表征、听觉表征、也有视觉表征.从表征的计算属性来看,有口语、文本等抽象表征,也有图表、图形等形象表征;从表征的存在状态来看,有静态的图片表征,也有动画等动态表征.口语、文本、逻辑表示等抽象表征,描述和表达了二面角相关概念的抽象、逻辑意义,而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表征,描述了二面角具体的、形象的、直觉的意义.各种不同的表征为不同认知结构的思维者创造了条件,使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认知结构特长的表征形式,使得内在擅长的认知结构与外在表征之间达到了一种共鸣.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了二面角相关概念的建构,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了概念的形成与意义,而不仅仅是对概念的简单记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 表格式表征与流程图式表征相结合

在感觉系统中,功能性思维者对动态图像标记表征的信息有特殊的偏爱,因为这类图像标记表示了动态事件(系列运动、状态变化等),相反特征性思维者对一幅幅展示图像、状态、特征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有特别的兴趣,因此容易激活他们的静态的图像标记.在教学中,针对不同认知结构思维者,可利用不同的图式表征来进行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建构.

表格式表征就是用表格归纳知识的一种图式表征.它是基于对象――关系的静态的表征.通过表格中呈现的信息,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或规律,使学生在比较中形成对知识的辨析,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它适合于特征性思维者.

例如,综合复习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可利用表格式表征(见表2),通过列表对比,理解和领会“全等”和“相似”的关系及本质特征.

流程图式表征就是用框图的形式来组织和阐述表达知识的一种图式表征.它是基于过程――功能的动态的表征.利用框图来组织、阐述知识,可以使学生把握问题的解决步骤、过程,它适合于功能性思维者.

例如,解含参数的不等式ax2+bx+c>0(或<0=的思维流程图如下(见图4).

表格式表征和流程图式表征各有其特点,分别适合不同认知结构思维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两种表征方式相结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好的、适宜的表征方式,从而缩短思维过程,简约解决问题的思维长度,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对同一问题向学生提供表格式和流程图式两种不同的表征工具,就为他们提供了发挥各自认知特点的学习空间,使其认知结构取向与外在问题表征形式产生了共鸣,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3 几何表征和代数表征相配合

代数表征是指从代数的角度用数、式、方程和函数等代数工具对数学概念与问题进行表征[6].代数表征重在对静态的数量关系的表征,抽象程度高,它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它更适合于特征性思维者.

几何表征是指从几何的角度用图形等几何工具对问题进行表征[6].几何表征重在对动态的图像变化的表征.它直观形象,能为解题者提供更多的直觉信息,有效地促进问题解决者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它更适合于功能性思维者.

这两种表征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的不同的外在表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两种表征形成结合起来,便于不同认知结构的学生选择相适宜的表征方式,使得学生能正确认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快速地寻找到正确的解决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对函数y=Asin(ωx+φ)(x∈R,A>0,ω>0)的图像及性质的学习,可采用如下的两种表征:

第一种方法(五点作图法――代数表征):确定定义域由诱导公式得周期性作[0,2π]一段的图像:5点作图法(始点、极值点、拐点、终点)作(-∞,∞)的图像.

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学习过的y=sinx的相关知识,求出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大或最小值等代数性质,这些结果揭示了函数y=Asin(ωx+φ)相关的一些静态的数量关系.适合特征性认知结构型学生的学习.

第二种方法(几何变换法――几何表征):作C1:y=sinx,x∈[0,2π]平移C2:y=sin(x+φ)伸长或缩短(纵坐标不变)C3:y=sin(ωx+φ) 伸长或缩短(纵坐标不变)C4:y=Asin(ωx+φ),x∈[0,2π]平移C5:y=Asin(ωx+φ),x∈R.

此种方法运用几何表征,将函数y=sinx和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进行对比,清楚地看到参数A,ω,φ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图像变化规律和函数的性质.适合功能性认知结构型学生的学习.

采用代数表征和几何表征互相配合的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表征,让不同认知结构类型的学生,选择他们所擅长的最合理的表征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代数表征和几何表征互相配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促进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利于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元的外在表征代替单一的外在表征、表格式表征与流程图式表征相结合及几何表征和代数表征相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便于学生使用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外在表征工具,来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在数学教学中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徐斌艳.学生算法概念建构中的认知结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10、35、144

2 Schwank I.Cognitive Structures of Algorithmic Thinking [A]. In: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1986:195-200

3 Keller B A,Hirsch C R. Student Preferences for Representations of Fun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 Technology, 1998, 29 (1):1-17

4 Janvier C. Re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Notion ofFunction as an Example[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1987

5 唐剑岚.国外关于数学学习中多元外在表征的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

6 姚元锦,张辅,孟世才.中学数学问题的代数表征和几何表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

7 张传伟.数学中“知识图式”在教与学中的意义[J].数学通报,2004(10)

8 张传伟.数学的“问题表征”在“问题解决”中的意义[J].数学通报,2003(12)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2篇

广告的创意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广告的具体诉求点展开,在限定中进行“天马行空”般的形象创意。这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思维,强调感性、灵感、直觉,是一种自由性很大的形象思维活动。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趣味性、形象性与模糊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引导的本源,学生围绕广告诉求点提出多种多样的广告创意形象,是源于各自的生活积累。教师首先是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创意吸引别人产生兴趣。趣味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艺术重塑活动,可以通过手绘创意草图表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广告艺术形象的加工与表现。形象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对创意草图进行再创意,发散出更多的创意点,这些新的创意点之间有些彼此关联,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之间的参差交错,创意设计点没有被严格限定,而是在“活动”,在“发散”,具有一种模糊性。模糊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趣味性、形象性与模糊性是“天马行空”般创意的重要特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为“鲜花公司”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学生对广告诉求点的把握、对广告创意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有从送递速度“快”的诉求角度创意的,有从鲜花的“浪漫”寓意角度创意的,有从鲜花形态的“艺术性”角度创意的,等等。在各自的广告艺术形象塑造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兴趣点的发散,一个兴趣点的创意设计发散成多种创意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与形象塑造展现出来,广告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尽量不求明晰,而带有模糊性的特征,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在这些“可能”中包含着可贵的思索过程,也蕴含着新的创意点的萌芽。在教学中,“天马行空”的创意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创意素材;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在创意设计的现状中进行改变,注入新的创意亮点。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围绕诉求,展开‘天马行空’的创意”是在理解广告诉求点的基础上发挥创意设计思维的自由性。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学生多寻求创意点,使之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轻松的、有趣的、自由的广告图形创意氛围。

二、直线思考,突出广告创意的亮点

广告的创意设计教学不仅训练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而且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与高度概括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能力。这是一种直线思维,强调概括、归纳、逻辑、简化与合理,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形象思维活动。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明晰性、典型性与生动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对广告诉求点的逐步深入的认识是引导的本源,学生必须在已经提出的多种多样的广告创意形象中进行更为理性的筛选与归纳。教师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模糊的广告创意思维过程向明晰性过渡,明晰广告创意点与诉求点的对接程度、紧密程度,明晰画面的组成要素,使之特征鲜明。明晰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筛选过的创意点中进一步选择最能满足诉求点的创意点进行强化,使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整个广告创意设计只突出一个重点,而且点越集中越易具有创意的力度,也越让受众过目不忘。典型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在创意点的不断明晰与突出亮点的过程中,强化广告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使诉求点的满足与精准的创意亮点之间由生动的广告艺术形象相联系,使这两个“点”进行最大化的艺术交融,可以是“趣”,可以是“乐”,可以是“美”,等等,使亮点更亮,更具有艺术与创意表现的力度。这种创意点的内部保留着对创意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案,舍去了非重要的创意要素,“简化”但不“简单”,使广告内涵由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达。生动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明晰性、典型性与生动性是突出广告创意亮点的重要特征。例如,在著名品牌“佳得乐运动饮料”的一幅海报广告创意设计中,设计师把水滴拟人化成运动员的造型,广告画面十分简明,创意亮点十分突出,从而强调了“佳得乐运动饮料”品牌形象的重要特点。设计师的着眼点在于“运动”的形象与“水滴”的形象的艺术结合,诉求点明晰而生动地反映在海报设计中。教师对设计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在教学中,突出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创意中“简化”图形的形式,做减法;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在创意中“强化”图形的艺术表现力,做加法。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进行“直线思考,突出广告创意的亮点”是在“天马行空”般的发散型的创意设计思维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创意点进行具体指导,使创意抽丝剥茧,通过直线思考,不断在创意过程中筛选,提炼创意亮点,使之简化、准确,与广告诉求点吻合,达到明晰、典型、生动的效果,让人对广告创意点感到巧妙而印象深刻。

三、交流争辩,碰撞创意思维的火花

在广告创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直线思维,还需要在课堂中引入交流争辩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创意设计思维的碰撞,也需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完成广告设计作品。这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训练,强调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维度的思考中拓宽与加深对已有创意的新认识,发散新的创意,从而来加深对已有创意的挖掘深度。这对于广告创意设计的创新十分重要。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辩证性、深刻性与潜在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不同认识与思考是引导的本源。首先,学生必须具有提出不同创意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一个突出的广告创意设计亮点是在交流争辩过程中思维碰撞所产生的,在创意思维的迂回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设计是不断完善创意点并提出新创意点的可能性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中,某一学生的创意设计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质疑,甚至否定。学生在交流争辩中学习辩证地锻炼创意思维,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从正面思考、从侧面思考,还有从否定因素的角度思考,来分析自己的创意设计。辩证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设计。没有交流争辩、没有思维的碰撞,广告创意设计则没有历练。交流争辩的过程是不断维护、击打、反思自己创意设计的过程,这是一种创意思维的迂回,学生从而学习如何深入思考自己的广告创意设计。深刻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学生发现创意的不足之处或创意新的可能性。所以,广告创意设计的图形表现是把“流动的”创意思维在某一适合点上“凝固化”,它蕴含着创意的新的可能性和不同受众对这一创意点的不同接受程度。潜在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辩证性、深刻性与潜在性是进行创意思维交流的重要特征。例如,一名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创意设计了一个新潮的巧克力包装广告,包装袋正面的卡通造型是创意设计的亮点与重点,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十分前卫和有趣,主要符合青年人的审美需求,但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有其他同学提出该包装广告文字要素的不足,也有同学提出该包装广告仅重视了包装袋的正立面设计而没有全盘考虑背立面、侧立面、顶面和底面的整体设计效果等,又有同学提出该广告创意设计与诉求点对接的准确性问题,当然,还有同学十分欣赏这一创意设计的亮点。在同学们提出不同观点和想法之时,做出该创意设计的同学虽然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创意,阐明自己创意设计的亮点与优势,但在内心也思考同学们多方面的创意建议甚至不同的创意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受益,对自己的作品同样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从而达到相对的完善与产生新创意的可能性。在教学中,进行创意思维的交流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甚至是从否定的角度看自己的创意设计,进行多维度思考。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创意通过多维度的思考不断成熟,在交流争辩中扬长避短,避免无休止的创意思维的激荡,努力使创意得到质量相对较好的艺术表现,顺利完成设计作品。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交流争辩,碰撞创意思维的火花”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创意设计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质疑或补充使原来经过直线思考的创意亮点更丰满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逐渐发现新创意点的萌发,使自己的创意思维更活跃、更成熟,能更动态、更立体地看待自己的创意设计。

四、结语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3篇

英语句子在建构的过程中借助形式手段,以限定动词为中心,以主谓结构为框架将语义表达纳入句法的形式结构当中,并使用适当的介词以及连接词来表示句子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

汉语句子的结构特征远远不同于英语句子的结构特征,其流水句特征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语气成句,而且在很多艺术性强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列锦句和对偶句。汉语中的字词以一个基本的结构单位存在,具有音形义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特点,而意义上的完整性也就成为汉语句子的关键要素。在汉语当中,一串语词能不能成为一个句子,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串语词是否能表达出完整的意义。句子生成的机理是由已知语义到未知语义的衍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衍生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主观态度和情感的语气贯穿始终,将汉语句子的主体意识发挥到了极致。英语句子的形式建构和汉语句子的语义建构体现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和哲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文化·思维·语言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过来,文化又是语言的根。不同的文化使语言的面貌大相径庭。因此两种语言的不同可以从文化上找到诠释。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人们在思维的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同。周光召教授曾经指出:“一种文化的特点更集中地反映在它的思想方式和对待一些人类面临的问题看法态度之中。”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思维离开语言便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因此思维方式、思维特征的不同注定了语言句子结构模式的不同。英汉语言成句特征的差异反映了汉英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汉英句子特征差异的影响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生活习惯,社会形态,社会变革的历程和方式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各具特色的语言。特别是文化思维规律和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徐通锵早在1997年就曾指出中、西语言结构基础上的差异是由中西语言的编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西方思维方式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焦点视,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更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思想,其思维方式呈散点视。中西方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汉英语言相应的“散点视”和“焦点视”造句心理。

英语句子一般总有一定的架构,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定、补充等附加成分就像主干上的旁支一样,借助各种连接词进行空间构建,形成一种由主干向外扩展的树形层次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主谓结构限制,没有词类的严格区别,句子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层层铺排延展,直到语义或意象完满为止,呈现出散点透视的特点。汉语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往往让对话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明显的连接词来标识语义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要从“语像”出发。比较通俗简单的说法就是要抓住中国人的心理。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4篇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营造直觉思维空间

观察是思维的源泉,教材中虽有不少反映事物发生变化过程的思维模式插图,但这些插图毕竟是静止的,只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难度大。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则直观形象,主题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先出示一些三角形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特征?学生也许会发现实物的很多特征,这时教师将模糊实物的非本质特征,闪动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再次诱发思考: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观察闪动部分,初步感知这些都是三角形。接着研究三角形的意义,请同学们自己创造一个三角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创造三角形?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然后反馈。A生:我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B生:我用直尺画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C生:我把三角板的三条边描下来围成一个三角形……此时,教师启发思考:同学们创造三角形的方法各有不同,但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不同点是: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线的粗细不同;那相同点又是什么呢?光用语言描述概念很抽象,教师此时用课件演示:先出示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再把三条线段依次连接,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初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动手操作创造三角形,领会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再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学生概括三角形的意义就水到渠成。通过有目的,有秩序地出示形象逼真的画面、建构三角形表象,让学生在观察中丰富表象,在观察中启迪直觉思维。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创造直觉思维环境

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一种无声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连接多种感官参与的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的重要手段。例如,《平面图形的实践和整理》练习课,我设计这样的一道题:用一根12.56厘米长的线段,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求这些图形的面积,你们发现什么规律?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教师将学生分成十六小组,每一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组的小组长合理分工,共同设计,美术师把线段定形拼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测量员认真测量,检验员仔细校对并报数,记录员有条理地做好记录。有的小组带细铁线,设计师把设计好的图形传给测量员,接力式的分工合作。有的小组学生能力差些,教师及时指导,并参与合作。不管学生的成绩优中差,他们都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把线段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再求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发现许多新的规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操作、交流的过程,眼看、嘴说、耳听、手动、脑想,用不同形式重现平面图形的特征、重新梳理平面图形周长的求法、重新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既复习旧知识,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使用直观教具学具,提供直觉思维机会

思维的重要特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童心说 超越性 超越特征 经验性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诞生于明代中后期的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童心说美学思想以“童心”概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人心的本然状态、思想情感表现的真诚无伪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以此为基础,童心说美学思想强调私心、真情和自由、激烈的情感力度,重视主体意识和情感内容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标准,肯定了小说这种新文体在美学上的地位,在美学理论内涵和文艺实践现实两方面体现出了童心说的超越性特征。而这种超越性特征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的文化根源都是什么,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种本质特征显示出来的美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全面研究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对童心说美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的真正了解。

一 童心说:一种经验性的超越

李贽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显示出来的超越性特征,体现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童心说从“童心”概念出发,重视个体私心、私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强调真情的真实展现,并以私心、主体和真情为前提,提倡在文艺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真实、激烈的情感。这在“童心”内涵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一条以“童心”概念为起点的不断演进的脉络,从而形成了童心说美学理论,构成了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晚明美学思潮的重要内容。而这种超越性,作为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一种整体性质,它的特征与文化根源将是我们在本节要进行探讨的内容。

1.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特征:回归原初状态

从超越方式上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在个人与社会、情感与伦理的关系中,选择了以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高度甚至畸形发展的群体和伦理因素的颠覆和超越。具体表现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首先,李贽提倡的“童心”,在他看来是一种最初之心,也就是儿童之心:“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焚书》卷三《童心说》)儿童之心同成人之心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包括思想不受沾染的纯净之“真”和自身欲望情感的天然之“真”。儿童之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是最初的本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同被“闻见”、“道理”所异化的成人之心完全不同,它代表的是更接近于人和人心的本来面目的状态。如前所述,李贽深受道家“初心”思想的影响,《老子》中有“圣人皆孩之”的说法(《老子·四十九章》),李贽吸收并发展了这种思想,把最初之心的价值同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统一起来,在他看来,在认识方面处于原初的真实状态的儿童之心比社会伦理教育熏染下形成的成人之心更重要、更有价值。而认知上的纯净的真实只是儿童之心“真”的含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它的“私心”意味。受到庄子反对“异化”的思想影响,李贽重视儿童那种自然天性和欲望情感的价值。儿童拥有最原初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其生理欲望是天然存在、可以不受道德伦理约束的,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一个儿童最大的自然就是“穿衣吃饭”,这就是他们的“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除此之外,再没有成人心中所谓的“人伦物理”。儿童之心的“真”的这一层含义使童心说尊重人的天性自然和欲望情感的合理性,而反对伦理矫饰。针对当时集体审美意识中极端强化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群体一极,以“闻见道理”沾染最初之心,以社会的伦理教化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望的状况,李贽找到了“童心”概念,把它作为整个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起点,以儿童之心那种最初的、本原性的“真”,去对抗强大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突出了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其次,李贽的提倡的“童心”,强调“真情”的含义,重视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时,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伦理礼法对审美情感的压制。“真情”是童心说核心概念“童心”的另一个重要内涵,也是在“真心”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而来的。李贽重视情感真实的审美价值,认为:“盖声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文艺创作的动力来源是表现天性自然的情感,而不是可以凭借伦理礼法“牵合矫强而致”的,所以应该“以自然之为美”(《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传统美学注重伦理礼法影响在人心中形成了后天的理智状态,而李贽重视的却是原初状态的先天感性情感的价值。针对当时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以伦理原则压制人的感性情感的极端状态,他试图以强调恢复人“真情”这种原初的感性情感来突破当时以理学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礼法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感性情感反抗童心说对于前代和当时的美学思想的超越,二者都是以回归原初状态来实现超越的,这就是童心说美学思想选择的超越方式。李贽重视的儿童之心和感情情感,不只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归,他也赋予了它们以新的时代特征,即近代性质的思想因素,这些因素就具体表现在童心说超越性的近代色彩中。然而,就其超越方式的整体性质来和思维方式来说,仍然属于一种回归原初状态的超越方式。

2. 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特征的本质:经验性超越

童心说以儿童之心对抗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以情感反抗伦理的压迫,这种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是李贽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个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的结果。李贽的“童心”概念的内涵受到了儒家(心学)、道家和禅宗思想以及前代文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然而,这一概念毕竟是李贽以自身的思想架构为基础,并由他第一次提出的,明代中叶以后独特的社会现实背景赋予了李贽关注现实和世俗生活的特点。李贽的思想具有异端色彩,一方面与他狂傲孤高的个性和圣人情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市民阶层发展带来的世俗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感性价值的结果。如前所述,李贽一生思想丰富博杂,晚年甚至剃发,生活在佛寺之中,然而其本人却一直以儒者自居,秉承着儒家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他也敢于跳出传统礼法的限制,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也使得他有可能从现实的感性生活之中吸收新的营养,建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童心说》中对于文体演变的看法就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发展,注重新的文艺现象的思想态度。“童心”概念的现实基础是晚明社会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新的时代力量出现的市民阶层的感性生活。对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人的天性情感欲望的合理性的认同,是李贽推崇“童心”,把“童心”作为其美学理论起点的前提。重视和关注现实生活感性特征,决定了“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直观的观照方式之上的,无论是儿童之心还是感性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层面,对于它们独特价值的发现,是通过直观感悟的方式实现的。直观感悟不同于理性判断,它不经过逻辑的分析、推理,而是凭借对现实经验的直观把握和概括总结来获得对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判别、证伪,而要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它的合理价值。直观感悟的关照方式的结果就是在最终得到经验论性质的结论。童心说美学思想采用的回归原点的感悟直观式超越方式,决定了“童心”概念及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性特征的经验性性质。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来反抗当时的美学现实对于人的审美主体价值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扭曲和伤害,实现了对于前代和当时其他美学思想的超越。

3.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文化根源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性特征,根植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的产物。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特征的文化根源,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传统基础上的经验论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协调关系”成为了“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1]然而这种观念在天人关系上却因“天”的概念的多意性而显示出了模糊的面貌。这种整体的模糊性特点,在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成熟之后被保留了下来,在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有机整体宇宙图式之后,更是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影响。汉初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统治的要求,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理论,建立起了他的天人宇宙图式,“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2]这种具有系统性的五行图式,随着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的确立,不断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对他们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它与人们的抽象思维方式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的宇宙图式具有一种早熟的系统论性质,一方面使得它显示出了功能与结构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长期“满足于这种封闭性的使用理性的系统,既不走向真正的科学的经验考察、实验验证,又不走向超越经验的理论思辨和抽象思维。”其结果是“中国的思维传统和各种科学(甚至包括数学)长久满足和停步于经验论的理论水平。”[3]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影响下,中国人习惯于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方式来对事物进行把握,这决定了它的认识结果的经验性思辨特征。就大的文化背景来看,李贽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总结阶段,以儒家为主、兼具道家和禅宗的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是李贽思想体系的重要渊源,这样的文化传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李贽美学思想的经验性思辨特征。童心说试图以“童心”概念来反抗伦理教化对审美主体的异化和对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扭曲,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强调个人价值的儿童之心去对抗代表社会权威的成人之心的异化状态;在情感和伦理的关系中,以真实纯粹的感性情感去反抗封建理法的压迫。通过回归到原初状态的方式来实现超越,这种超越方式所凭借的直观感悟观照方式,让童心说显示出了经验性特征。这种特征的中国文化气质,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相似理论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马斯洛作为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因其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理论而被人们了解,他在讨论“自我实现” 问题时提出的“第二次天真”理论,是一种具有美学性质的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在文艺创作中的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二级过程和原初过程的综合,前者处理的是意识到的现实世界的问题,后者则只出现在精神病患者和儿童身上,负责处理无意识、前意识的问题,文艺创作既有成人的理性因素又有儿童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体现了“健康的儿童性”的“第二次天真”状态使文艺创作的主体心境“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时又是非常孩子气的”。[4] “第二次天真”理论与李贽的童心说都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都试图通过它来解决审美主体的异化和文艺作品审美本质的扭曲问题,以实现超越。然而,“第二次天真”理论与童心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提倡儿童心理状态的审美价值是为了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从而使人们对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认识更加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而更好地指导文艺创作的实践。“第二次天真”理论在处理文艺创作中非理性的儿童心理状态和理性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关系时,并不没有偏废现象,它在反对原有的只重视理性现实意识的做法的同时,也要求人们要看到儿童代表的非理性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是一种批判之后的补充和否定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了理性上升的超越特征。相比之下,童心说理论对当时审美现状的批判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的,没能经过理论分析找出它的弊端所在,进而寻找一种更加符合审美活动本质规律的新的概念和理论去实现对文艺现实和前代美学思想的超越。这与当时的时代仍处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晚期,新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仍然不够成熟、无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的审美因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思想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对中国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使人们满足于原始系统论的天人和谐,“模糊”成为了“中国文化理论特色”[5],培养出了中国文化的经验性思辨特征。李贽在《童心说》中对于童心说美学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童心”概念的涵义和“童心”对文艺创作的价值方面,对于“童心”概念现实和逻辑基础并没有涉及,这显示了童心说理论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同时,童心说把向感性现实层面回归,将感性的儿童之心和情感作为对抗极端强调成人之心和伦理因素的文艺创作现实与美学思想的武器,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经验性思辨特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影响,使得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

转贴于 二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论思辨特征使童心说及其超越性在文化精神上体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独特的文化根源既赋予了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很大合理性,也使它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1.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合理性

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以“童心”概念为理论起点,重视私心和情感在文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超越宗法伦理对人心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异化,它的理论建构是基于直观感悟的观照方式之上的,其超越性具有经验性特征,而这种经验性超越方式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造成的普遍的经验论思辨水平有关。童心说所代表的,正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下带有中国文化精神和思维特征的美学理论,它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因素,也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合理性的体现。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宗法制度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一方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及文化的连续性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在二元对立世界之先,在更为始源的状态下思考美的本质问题。”[6]李贽以直观感悟方式把握的“童心”概念,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更为始源的状态”的。对于儿童之心的原初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造成了童心说以人的生命本体为美学本体的独特面貌,使它思考了审美活动之于人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在内容上更加切近了审美活动那种融合了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和思维等审美感受心理形式的复杂面貌和本质规律,显示出了“简单”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作为这种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行宇宙图式,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中的具体思想理论呈现出模糊的面貌特征。“模糊性就是不能用公式定义表达出来,不能给予形式化,不能让人明确地检验其对错。”[7]这种理论和思维上的模糊面貌,主要体现为轻工具、重心灵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宇宙图式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使中国人较早地认识到了工具的局限所在,而没有走向重工具的技术之路,因而也就避免了西方文化中工具理性的局限。同时,与轻工具相适应的就是重心灵,即“强调经验、体验和直觉,对外物仰观俯察,用整个心身体验,指导悟出最精微处”。[8]不依赖具体工具的中国人选择了用整体的心灵去把握天人合一的世界的奥秘,试图使人的心理在最深的层次上与宇宙万物相通。这与那种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融合而产生审美愉悦的状态是相通的。童心说就是以直观感悟式的整体心灵和情感,去挽救审美主体心理的异化状态和解决文艺创作的非审美化问题的,它的经验性超越性质的直观感悟和整体心灵的把握方式,是一种中国式的审美观照,强调以整体心灵去把握复杂的宇宙万物,以有限的审美体验去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在这种注重心灵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影响下,童心说美学思想重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特征,而没有把文艺创作的价值简单地降低为传统的伦理教化功能。“童心”概念,体现出了李贽对于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把握能力,使童心说比起强调文艺创作的伦理价值的前代美学思想,乃至强调明晰的同时代西方美学思想,都更符合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虽然选择了回归原点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童心说却因为它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而在美学思想领域显示出了一种“简单”的深刻性和原初意义上的合理性。

2. 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局限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造就了童心说美学思想直观感悟式的认识方式和经验论的思辨水平,使它选择以归原初归状态的方式,来实现对当时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拨和超越。这也造成了这种美学思想在经验性超越方式上的局限性,使它在超越了前代及当时其他美学思想,启发了当时和后世的审美实践的同时,也缺少了一种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超越态度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它由文化根源及其思维特点决定的历史性晚出和理论性“浅薄”上。首先是它的历史性晚出。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特征,坊市制度解体,商人地位开始上升,市民阶层出现,他们倾向于提出自己的精神文化要求。然而,至明代中叶李贽提出“童心”概念,开始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群体转向个人、从伦理转向情感,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这种新动向才得到了确认和肯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童心说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胜利,然而却是一种迟到的胜利。用于指导和引领文艺创作的美学理论的晚出,限制了新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美学中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美学本身的发展。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历史性晚出,正是其文化根源造就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结果。农业生产、宗法血缘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着眼于整体功能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思想理论的模糊面貌。模糊的理论思想不重视认识明晰的意义和工具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不会把事物从整体系统中孤立出来加以考察,避免了形而上思维方式无法把握整体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及其思维模式的长久遵从,无从反抗,只能在这一思想传统之下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做“表层的超越”[9],由此引起的对文化发展中的新因素的不敏感,或不能对这种新因素的意义进行及时、合理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思想理论在诞生时间上的滞后性。美学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代表的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的童心的“人欲”涵义的历史性晚出,就是受到了这种模糊理论面貌限制的结果。其次,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造成了它在理论性方面的“浅薄”。李贽所处的时代,市民文艺繁荣发展,然而这种现实并没有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他们仍坚持以封建正统的诗学理论规范当时的文艺创作,甚至在面对文艺创作萎靡衰颓的状况时,主张以复古的方式实现超越。李贽的童心说同他们相比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却也没能最终摆脱强大的传统文化根基的影响。“童心”概念是建立在李贽对于现实生活进行的直观感悟基础上的,直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一方面使童心说更加适应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征,帮助它以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实现了对当时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超越;另一方面,童心说美学思想也因为这种符合天人合一思想传统及其经验性思维特征原则的回归原点的超越方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了经验论思辨水平的限制。这种局限,在童心说美学思想同西方美学史中的现象学美学理论的对比中,表现得更为清晰、具体。“现象学是代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潮流的三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10],它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美学领域,对当代西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的奠基人胡塞尔主张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来弥合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割裂,现象学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象学美学和童心说美学思想都重视事物的感性现实,试图通过对事物原初状态的把握来获得的最终的真实,实现对事物审美本质的把握。然而现象学美学又与童心说美学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高度发达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是对形而上的思维方法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割裂整体、遮蔽真相的局限的反思和反抗,目的在于克服它们的缺陷,达到真正的“真实”。现象学重视的感性现象,强调的原初状态是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更高的感性的否定式上升的结果。而童心说则是回归到感性的情感和欲望、童心和人的原初心理状态,以童心对抗成人之心,以感性对抗理性,以对混沌一体的整体的直观把握来现实对审美本质被遮蔽的问题的“超越”。缺少理性反思往往会削弱反抗的力量,缺少明确的新美学要素的理论建构也常常显示出不够明晰和深刻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童心说美学思想,因模糊的思维惯性而形成了历史性的“晚出”,因缺少理性反思和新要素建构而显示出了理论性的“浅薄”,这些共同造成了童心说美学思想在超越性方面的局限。

三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的意义

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的内涵和超越性特征进行特殊性考察,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认识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美学史研究和观照当前文艺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特征具有美学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 美学史意义: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特征,有助于通过它来认识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这也是研究童心说超越性特征的美学史意义所在。在独特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与文化根源,以及这三者影响下的李贽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的共同作用下诞生的童心说美学思想,拥有独特而复杂的超越性特征,在晚明美学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都拥有独特的地位。童心说美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熏染痕迹和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人们对于童心说美学思想的经验性超越方式的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理解,具备了重要的美学史价值和意义: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美学史的本质特征,进而更好地处理民族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经验性特征及其文化根源的具体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二者共同造成的天人合一宇宙图式和思想传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美学思想,使它更加倾向于关注人的生命本体、心灵和内在超越,不同于西方美学“出于理论体系的需要而非生命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的需要来研究美学”[11],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美学呈现出了注重人的整体心灵内在超越的面貌。中国美学思想没有像西方美学思想那样拥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选择了一条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的关注天人关系中人的心灵的内在超越之路,试图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实现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获得无限永恒的愉悦的心灵体验。因为重视心灵的美学倾向,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传统的整体模糊的理论思维特色,中国美学思想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复杂性的把握,比起西方美学更加全面深刻,它在动态的系统中,以整体的直观感悟和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的方式获得的认识,更加符合人类心灵的复杂和深邃的特点,切近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律。中国美学的独特价值,启发我们在认识中国美学同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关系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以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逻辑范式来强制规范中国美学思想,将它们作为判断中国美学思想价值的标准,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中国美学的独特性,既认识到它基于自身文化特性而体现出的系统性、超前性和合理性,也看到它的模糊性、经验性和局限性,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独特面貌和本质特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2. 现实意义:观照和指导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

理解童心说美学思想的超越特征及其文化根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观照和指导当代的审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童心说美学思想对于文学艺术本质和创作主体心理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启示我们在面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实践时,采取一种重视审美意识的原初状态、更符合文学艺术本质和独立自足性的审美态度。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这些文艺创作在内容方面体现出了现实化和娱乐化的特征。这与“童心”概念诞生的晚明时代市民阶层地位上升,表现市民阶层情感欲望和文化要求的市民文艺蓬勃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的小说和戏曲创作繁荣的状况具有相似性。在这一前提下,关于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遭遇的娱乐化的市场原则与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或许可以从童心说美学思想中得到启发。童心说美学思想以回到儿童之心和感性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对文艺创作审美本质的回归,与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它带来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个人情感欲望的尊重,以及对文体创新的肯定,都符合市民文艺发展的要求,自李贽开始并影响到金圣叹的小说点评就是证明。童心说对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活动本质特征的复杂性的合理把握,提示我们在处理大众文化背景下文艺创作的市场原则与审美本质的矛盾问题时,将注意力返回到审美创作主体的心理特征和文学艺术的本体上来,重视文学艺术的现实性,以坚持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本质为前提,兼顾娱乐性和市场原则,而不能为迎合或者采用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其次,对童心说美学思想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的认识,也提醒我们重视创作主体的自我完善和理性反思的作用,从创作源头上赋予文学艺术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提高它们的审美价值。童心说经验性超越方式的局限性,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造成的理论模糊性和经验论思辨水平。这种文化特征通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使在今天的文艺实践中,也常常能见到它的影响痕迹,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反思和自我超越意识的特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审美创作主体重视自身思想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作出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由此可见,全面、理性地认识童心说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根源,挖掘它们的合理内核,反思它们的局限,用以观照和启发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正是研究童心说美学思想超越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2][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02、137、161页

[4] 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5]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6][11] 刘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M].巴蜀书社.2003年.第27、30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