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

生命教育培训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华师政法学院的梅萍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她的讲座对我们从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启迪意义。

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人称为90后,鸟巢一代,世博一代。这些青年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呈现出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的特点。对于教育者而言,要理解青年文化是最具表达力和影响力的亚文化,青年往往在引领社会风气之先;青年文化还是最具矛盾性的文化,青年往往用叛逆、夸张的方式表现自我;青年文化也是最具强烈参与诉求的亚文化,由此导致了网络的充分利用。

教育者还要理解青年的发展是他们的本质和根本需求,用另外一种方式说,没有哪一个青年拒绝成长,不渴望成功。同时,也要理解青年在总体上还是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对青年的政治取向高于福利取向,教育取向高于权利取向。也就是说,我们队青年政治上的要求很高,但相应的福利却减少,对青年教育很多,但相应给予的权利却减少。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对新事物最敏感,最积极地群体,他们是青年知识分子,对问题的看法和探究更深入,他们的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他们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互动频繁、尖锐;他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单一,缺乏理想信念;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呈现;他们对传统政治冷漠,但个体化、社会政治参与并存;他们生存压力大,导致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选择的困难。上述都是青年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矛盾性,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特点,对我们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作为“灵水心田生命教育中心”的主创者之一以及儿童生命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通过长时间将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带进小学课后一小时、对藏族文化园的孤儿输送生命关怀、社区的生命教育实践等经验,笔者发现,单单面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力量微薄,影响是有限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担当者,若能使教师群体广泛认识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感悟生命之真善美,则能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体验。而教育实践中的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处于被屏蔽的状态。经笔者实践观察与访谈,如今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普遍生命教育意识不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缺乏。因此,在教师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十分必要。

二、我国教师生命教育培养现状

(一)职前

大陆地区,师范院校本科阶段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多以公选课形式呈现,作为师范生的通识选修。研究生阶段,一些师范院校将生命教育相关专业融入教育学二级专业中的一个方向。以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为例,“生命发展与德育”作为“初等教育学专业”中的一个方向,与“初等教育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教师教育”方向并列。此外,生命教育相关培养也以学术讲座形式呈现,例如,第三届儿童生命与德育教育研究中心学术论坛“看见儿童———儿童研究专题研讨”于2015年1月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儿童需要与表达———教育学的视角”、“儿童的性自我保护”与“游戏中的儿童表情”等主题报告,吸引着对生命教育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教育学院是目前香港现有八所大学中唯一的师范院校。“生命和价值教育学博士”是教育学博士“幸福与健康教育专业”的研究方向之一。同属“幸福与健康教育专业”的还有“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健康研究”、“体育和运动科学”研究方向。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由“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承担。台湾地区,随着大学生命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包括师范生在内的大学生开设系统化的生命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台湾东海大学开设生命教育学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与“自然科学与信仰”三门课程,修毕该学程者颁发生命教育学程结业证书。1997年,台湾教育当局就积极选拔、培养合格的“种子教师”作为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后备人选;委托已有生命教育基础的大专院校筹设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生命教育通识课,储备生命教育课程的新师资。台湾教育部门从2000年开始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正式纳入由小学至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良好持续拓展,使生命教育获得一贯化、完整化、全程化的发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学科。综上所述,我国大陆、香港地区师范院校生命教育相关专业从硕士研究生起步,依附于“德育”、“宗教”、“健康”、“价值”等存在,并没有独立的“生命教育专业”或“生命教育研究方向”。台湾地区职前生命教育体系较为系统化,规范化。

(二)职后

由于生命教育发展的现实,我国大陆地区还没有专门进行教师生命教育的机构,因此也没有专门的财政保证去鼓励及保障教师接受生命教育。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教师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形式可以分为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品社教师培训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校本研修两种。有效的品社教师培训,例如,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小学品德),2012年4月至6月工作室对38名海淀区小学品德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总计28学时的培训。主题是品社课程课堂教学中“关爱生命”的研究,子课题为生命教育理论与品社课程的对接、品社课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等。学校自行组织的有效校本研修,例如,中关村二小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邀请生命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内容涉及生命教育的理论、撰写与分享教育叙事、探讨教学实践等。自2013年初至年底共开班6次,25名(左右)班主任参加。再例如,四川省藏区中小学校于2014年开展生命教育优质课展评和骨干教师培训。香港特别行政区对职后教师生命教育的培养,以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2012-2013年主办的“协助小学规划生命教育计划”为例。中心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承办该计划。旨在为前线同工提供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发展及校本支援工作坊,让同工得以帮助学生反思生命意义。计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以生命教育内涵及设计和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工作坊活动、参观学校的方式进行,使教师了解课程规划知识,通过前线教师的分享,增加教师对于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解,平均出席人数约40余人;第二阶段,参加活动的校长与教师们赴台湾进行教学观摩与经验交流,参与人数50余人;第三阶段,中心派专人访校支援学校推行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分享会,两次分享会分别有62人、154人参加。该项目受到参与教师的普遍认可,有效的对职后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为了使生命教育更有效,香港还设有专门针对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显示教育行政单位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在培训活动中,学者、中小学教师、校长、教育署工作人员等交换宝贵意见。台湾地区,对于承担生命教育的在职教师而言,通过指派或自愿报名的方式,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国际国内研讨,如“生命教育研习班”、“生命教育工作坊”或“生命教育训练营”等。2004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选修课暂行纲要之后,制定了一份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研发实验以及种子学校与种子师资培育计划,决意拟订相关课程并培养现行的师资具有生命教育的教学专长。计划提出要在两年内研发并实验一套培育课程,同时完成约二十所以生命教育为治校理念的种子学校及八十位具有生命教育第二专长的种子教师的培育。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包含生命教育专业素养课程,种子学校培育课程两部分,共32学分。完成这32学分的种子教师,即取得教授高中生命教育选修课的资格。此外,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的廖杏娥老师,运用绘本进行生命教育,使教育内容生动有趣,更吸引儿童关注。廖老师还在生命教育中融入故事、美术、音乐等元素,使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中感悟生命。教师的生命教育讲座中,廖老师经常带领老师们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体验活动,例如运用她所准备的道具,教师们分角色演绎绘本剧。关于生命的思考深深触动着每个成人的内心,促使着教师将生命教育的反思与感悟融入教育教学实践。由此可见,从生命教育的践行者角度来说,我国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师生命教育培训形式,寻找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从学校角度来说,一些学校认识到教师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自主寻求生命教育培训,这为生命教育的推广提供可能。但由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专门的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机构,上述两种有效途径也刚刚起步,仍处于探索期。因此,培训形式、方法还需多样化;培训对象以品社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对整体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培训较少;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积极寻求并参与教师生命教育培训,而另有一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则在此方面发展滞后,各学校开展的教师生命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我国香港地区借助政府的委托为力量,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香港地区在教师生命教育的培训中较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教师相互交流生命教育的经验、感悟及反思。在台湾地区,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在培养整体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同时,进行专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对象的选择采取指派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完整化、系统化,拥有对生命教育教师的认定资格。台湾地区职后培训内容、形式多样,创新性强,注重培养教师生命教育实践。

三、思考

(一)生命教育教师数量的保障

有研究表明,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认识到,可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课程或足够的师资。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师资缺乏主要由于虽然生命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在我国应试背景下,大多数地区于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生命教育学科。单一生命教育课程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连贯性,它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完整地呈现出来。尽管在我国目前这种认知本位的课程体系中,单一生命教育课程也可能落入认知本位的案臼但是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单一生命教育课程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也更可能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笔者于访谈中获悉,生命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数量少,其中一些毕业生选择从事一线学科教学工作。从教育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目标上看,两者根本目标是培养人,这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因此可理解为实施生命教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这些教师进行的是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并没有按照生命教育的体系开展课程与活动,因而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则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非教育领域的职业,也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基础教育是否成立生命教育学科,决定着生命教育教师的需求,影响师范生生命教育的培养与生命教育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职业选择。2009年,台湾将生命教育课程正式编进课程大纲,并明订高中生在修业三年中,必修一个学分。若将生命教育学生必修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同时促进师范院校加强对生命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二)生命教育教师质量的保障

目前,我国还十分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力量,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配置愈显薄弱。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若要保障优良的师资,可通过如下途径:首先,职后教师生命教育培训应面向整体教师,使教师们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其次,大陆地区应吸取台湾地区的经验,通过师资培育专门课程培养拥有生命教育专长的教师,对通过培训的教师加以资格认定。当然,教师生命教育培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定法律、纲要,或出台政策、条例等形式,对生命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原则、内容、师资培训、管理体制及经费支持等问题做出明确而合理的规定,保障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生命教育教师使命感的培养

职前方面,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师范生在其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时所接受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虽然对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生死教育等所接触,但其认知程度未达到应然水平。职后方面,如今知识观背景下,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传递,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所言:生命教育是所有教师的事业。每个教师都要深刻和充分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精神,并化为自己自觉的追求。因此,教师的生命教育,应给予教师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与灵魂的润泽,要激发教师自发的去探索生命教育的方式与途径,要使教师拥有生命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唯有这样才能推动生命影响生命,才能使教育更加富有生命力,才能彰显爱与责任的师德之魂。

(四)生命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历程;基本经验

Abstract: This year i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eighty anniversary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Central Party School Xi Jinping in celebration of the 80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spring semester conference and the 2013 opening ceremony. On this occasion, th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mmed up valuable experience, to do a good job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course; basic experience

D262.3

2013年是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中央党校走过的风雨历程,有饱经沧桑的悲痛,有收获胜利的喜悦。我们认为,我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成功经验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总结宝贵的经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

从1921年8月同志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算起,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辉煌历程,根据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基本上30年为一个阶段,分别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诞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21—1949年)、干部教育培训的探索和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年)、干部教育培训的完善和全面发展阶段(1978—现在)。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诞生和初步发展阶段

1921年—1949年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诞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1921年一大决议指出,要组成“劳工组织讲学所”,要“训练从事我党实际工作的工人”,这是我党关于干部教育的最早阐述。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开始创办正规的干部学校。我党最早创办的干部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上海大学和工运干部劳动学院,以及各地培养农民干部的农民运动讲学所等。其中,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所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大学,被视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诞生的标志。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对干部的迫切需求,出现了我国干部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中央苏区瑞金,创办了多所干部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和军事干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迅速发展,并逐步正规化的重要时期。正规化首先体现在1939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全国的干部教育工作;另外,还体现在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上。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继续实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同时,干部教育培训体现出这个时期的特点:(1)在抗日根据地原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扩充、创建了新的干部学校,以满足革命战争和解放区建设事业的需要。(2)注重加强在职干部的教育,以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探索和曲折发展阶段

1949年—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探索和曲折发展的时期。

建国以后,我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1950年初,在华北联大的基础上首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我党建立的第一所以培养在职干部为主的正规化大学。另外,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党校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60年代,全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地方市级党校、县级党校训练班构成的四级党校教育网络,以满足不同层次干部教育的需要。

1966年到1976年期间,党的干部教育培训陷入了混乱和停滞的状态。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受到了严重冲击,很多机构名存实亡;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还是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都受到了“左”的思想的影响,干部教育开始走入歧途。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完善和全面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时期。

1977年10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办好党校,把办好党校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事业对待。1980年2月,中央批转《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干部的定期轮训和培训,进一步办好各级党校,认真解决党校工作中的问题。

十四大之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央从1994年先后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逐步推进党校工作的制度化。另外,1994年,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地方行政学院也随之纷纷成立,公务员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十六大以来,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下,干部教育培训开创了的新局面。2006年1月,党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干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培训对象、体制机制、内容方式、考核评估等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2008年,党中央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校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遭受挫折还是顺利发展,都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九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干部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集中表现在干部教育的任务、内容、方式都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1926年开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学所就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抗战时期,运动又赋予了理论联系实际新的内涵。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干部学校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

(二)始终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始终围绕着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

建党初期,迅速培养大批能够领导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干部,成为关系到红色政权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此,积极开办各种干部学校和干部培训班,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就成为当时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之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党面临的任务从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到逐步建立富强的新中国。为此,干部教育培训也由原来的着重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转变到着重培养政权建设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党的中心工作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学校培养党员干部执政治国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四化”的要求,强调培训干部的学校,要“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于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任务,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

(三)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建设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前提。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因此,我党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建设。

在党的二大上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要求对党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初具规模,其中,在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中就详细规定了对干部、党员、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1940年,中共中央相继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制度。

建国以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更加完备,1953年12月《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和196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这两个文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制定规划来推动工作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成功作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下发的五个全国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经过90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党中央领导下的,由中组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四)始终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的不断创新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都随着新形势而不断改进,通过创新,有效的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这么说,创新精神是我党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党初期,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围绕宣传马克思主义展开的,旨在启发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了党的干部教育思想,并且采取了多种办学形式,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十大教授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确立了“干部教育第一”的办学方针,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且形成了多层次办学的思想,为干部教育在全国的大规模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积极心理;专业成长;生命成长;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 (2012) 12-0010-03

记者(以下简称记):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每年培训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其他各类教师以及各类社会培训学员一万余人次,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可以说是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请问在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目前最关注的是哪些突出问题?

包华影院长(以下简称包):首先我们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大家讨论和关注比较多的是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讲,我们不太赞成“教师职业倦怠”这样的说法,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出现迷茫和困惑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在较大范围内、跨年龄梯度、群体性的教师心理不良反应就是不正常的。

二是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在教师从属关系方面,一般包括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学校整体层次;从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团队层次一直是一个薄弱层次,也是相当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大有作为的层次,针对教师团队的多元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把握教师培训的走势,引导高效率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院培训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一批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和谐的人际交往的教育家型教师,来发挥学科带头的作用。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四是教育教学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专职和兼职的,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部199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但是目前从全国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意识不足、总量不够、分布不均、专业性不强等突出问题。为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加大这方面的师资培训力度,联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提高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问题,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看到问题或是烦恼背后的原因,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平衡教师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使教师在培训中通过互动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教育理念。

记:目前我国教师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教师是被领导“点名”参加培训的,参加培训成了执行行政命令,而非教师的内在需求。对这一现象您是如何理解的?

包:学习和成长是人终身的生存方式,也是获得专业发展、享受工作的基本途径。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师为了适应工作变化需要的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师培训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作为“受训者”,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选择权。虽然近年来,实施培训的单位和培训者越来越关注受训学员的需求,注意并引导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但传统的培训习惯往往使“学员”的主体地位“旁落”,结果必然是学员被动应付,培训收益不大。现实中,确实存在教师被动参加培训、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我认为,随着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化,只有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上,倾听教师的心声,从教师的需要出发设计培训方案,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出发改革我们的培训模式,才能让培训成为教师的内心需要,才能使培训成为“一切为了教师”的培训,成为促进教师快速发展的培训。

记:针对这些现象,学院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激发学员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

包:首先我们要作好培训需求分析。教师培训除了满足教师的知识更新、思维转变、能力提升、信息交流等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当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我经常提到教师培训工作要深入教师的心理,首先就要把握受训教师的心理动机,奖励优异、稳定普遍、消除滞后。教师培训是一种服务,可提供培训课程、培训资料和咨询服务等一系列产品,同其他提供服务的产品一样,教师培训也要使自己的服务和产品满足学员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培训项目开发前,我们会尽可能多地了解教师工作中有哪些困惑、参训的原因、对培训的要求和期望;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背景资料,以及对各种培训方法的态度等。培训需求分析是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是培训工作的起点,是使培训工作及时、准确和有效的重要保证。只有从学员的需求出发,才能设计出好的培训项目。教师的进取心都是很强的,但培训内容必须是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有效的,是教师们真正需要的知识,才能激发教师参训的内在积极性,才能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是改革评价制度,应以正面评价为主,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切的渴望莫过于期望被重视、被尊重、被赞美”。教师们也同样期望得到赞美和享受成功的快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参加培训的“要我学”现象,我们需要改革评价制度,采取正面评价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我要学”变成教师深切的渴望。例如:优秀学员评选、优秀学员表彰、优秀学习论文结集出版、优秀学员与媒体交流,培训后跟踪评选优质课和优质教案等,使他们受到鼓舞和激励,真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参加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

记:我们注意到学院在今年的工作规划中提到了要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在培训过程中激发教师的潜能和优势、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和愉快体验,请您谈谈这一举措的初衷,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包: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一股新兴的研究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它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心理学为我们在培训工作中,重视学员正在经历的乐观、满意等主观感受以及积极体验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重视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教师享受教育。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面临很多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很多教师身心俱疲,陷入心理困扰和负面情绪之中。长期的不良情绪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悲观、易怒、情绪暴躁等不健康心理,工作上得过且过,生活上感觉疲惫而单调乏味,教师个体生命呈现低迷、低质量的状态。如果教师不能从作为生涯历程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他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就可能成为生命中不得不承受的一种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带有稳定性的情绪体验,包括对职业性质、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识,对教师职业浓厚的兴趣和神圣的使命感,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从学生的成长中体悟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时刻享受职业生活乐趣和幸福的情感体验。积极的职业情感是促使教师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它能不断引导教师激发内心潜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充满活力和激情,并力求实现职业生活与主体生命的完美结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师培训不仅要扩充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更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其正确认识职业的特性和意义,逐步将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使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压力和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其次,在培训过程中要激发积极体验,让教师享受培训。合格的教师培训应当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被支持,这样才能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让教师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的行为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导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意保护和激发学员的正向情绪,培养学员的积极情感和生命价值体验,比如通过发现进步点、闪光点来激励学员进步;给予学员足够的交流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员享受阶段成就所带来的快乐,克服传统培训中“听了一火车,一句话没说”的填鸭式培训模式;导入新的培训模式,满足学员丰富多彩的个性以及多样的心理需要。

记: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基于积极心理和积极情感的培训模式都有哪些?

包:比如参与式培训模式,适应学员学以致用的心理需要。在根据教师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在参与的氛围中,让学员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优点在于,学员通过参与式活动转变角色,获得感受、体验、思考、辩论的空间,容易在专家、学员之间产生共鸣,增强学员消化、提升培训内容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容易产生乐趣体验,培训内容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容易得到升华,培训效果得以增强。

提问式培训模式,满足学员渴望互动的心理需要。借鉴新课程教学双向影响、双向交流的教育理念,加强培训者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员,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实现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互动。培训专家从培训的目标出发,根据学员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向学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发学员积极思考;学员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不断分析,寻求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最佳答案,进而找到新的理念与实践的结合点。这样,原来高高在上的理论转化为学员的新理念,成为学员可使用的技能,又促使学员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反思式培训模式,激发学员追求自我改进的心理需要。学员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受原有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对新观念、新理念一时难以接受,或者是当时听着很有感触,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一切又恢复原样等问题。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撰写培训心得的方法,促使学员反思。不光写,还要交流评比,最后从学员的心得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装订成册或结集出版。学员们通过理性的思考,既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又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与其他学员比较,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产生自我改进的需要。而培训者及时给予反馈,会促进学员产生更多的思考,取得更大的进步,使教学变革成为其内在的动力,最终成为一个变革的践行者。

参加培训的学员内心需要各不相同,培训需求多种多样,培训模式也各有所好,单一的相对固定的培训模式是不能满足学员需要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培训模式以外,我们也会尝试采用主持人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模式等,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模式进行培训,尽量满足学员不同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院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有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包: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只要发掘和培养潜在的积极心理特质,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和幸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发掘人性的美好,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规章和规范的范围内,采取柔性管理手段,在整个培训管理过程中,创设尊重与民主、沟通与对话、和谐与舒畅的氛围,充分尊重学员的人格、价值和合理需求,给学员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最终达到实现专业发展的目的。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近年来,校长培训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即围绕着如何使校长们更好地成为一个“懂教学、会管理的人”的培训,发展到既关注“技术”又“关怀校长生命成长”的现代培训。从过去视校长更多的作为一个“工作体”的培训观,上升为现在视校长为一个“生命体”,校长培训不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校长生命成长的关怀,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十二五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改变过去任务型的校长培训体系,建立服务型的校长培训体系。

一、校长培训理念的嬗变——从任务型培训到服务型培训

服务型校长培训的定位应该是培训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任务,而是为了教师发展;培训活动不是为了完成某个方案,而是提高校长的成功满意度;培训结果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定的数量,而是关注质量和实效。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校长培训本质的回归。

1、服务型校长培训是一种“基于成功”的培训

绝大多数校长已经具备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合格要求”,校长参加培训是为了实现其各方面更加发展,逐步向优秀校长、教育家型校长接近,而这种过程是基于校长实现一个个成功而进行的。校长培训应从基于“补不足”转向“促成功”,既是由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决定的,也是深层次的培训价值追求的提升,从注重校长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任务的外在工具价值,转向注重校长内在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2、服务型校长培训是一种“关注个性”的培训

成为合格的校长其要求必定是统一的,但作为成功的校长其表现却是多样化的。因此,任务型校长培训更多的是关注校长的共性问题,而服务型校长培训则注重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校长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学科的,也有科学与人文的、文体与艺术的,同时以多样化方式(主题菜单式、网络式、文本式、视频式等)呈现,校长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重视校长已有的知识背景,通过多项的合作,达到校长对各类知识技能、人文素养的自主构建,而且评价方式多元,使校长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3、服务型校长培训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培训

校长培训从“任务”走向“服务”,对培训者的角色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来之于校长在培训中主体地位的回归和“我要培训”的倒逼机制。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校长迫切要求享受优质高效的培训,那种培训只是培训者的独角戏现象必须改变。为参训者创造优美的培训环境、营造和谐的培训氛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构建精细化的培训组织、实施人性化的培训管理等成为现时代校长培训的必然走向,这就需要在行为上逐渐从“自上而下”的要求,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诉求。

4、服务性培训是一种强调“开发”与“解放”的培训

成功的教育不是限制,不是雕刻,更不是塑造;它应该是一种解放,一种引领。校长培训也是如此,它不是通过建立一定的预设目标,采取一定的培训活动来塑造相同规格、掌握相同技能的校长,而是在培训中通过搭建有效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去释放参训校长的个人潜能,展示其不同的特点,解放他们的发展力与生命力。因此,服务型校长培训改变的是任务型培训的那种“预设性”、“规定性”而走向“生成性”和“发展性”。

二、服务型校长培训的应然要求——关怀生命

新基础教育理念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由过去的“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领域”,由认知层面提升到完整的生命层面,从而给校长的责任和使命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这就要求校长培训必须走出单纯的“技术为上”的工作思路,而以促进校长生命发展、提升校长生命质量为主旨,让培训不仅使校长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生活幸福,有良好个性,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有思想的人。

1、校长的生命成长是校长作为整体成长的应有之义

校长作为一个人,有着完整的人性,他们在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有权利享受工作和生活;在为教师、学生发展服务、提升年青一代生命质量的同时,也要有发展自身、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权利和机会,他们更要成为一群时时迸发生命活力、有着无穷无尽生命力的源泉的群体。因此,现代校长应该不是一个单纯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工具,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成为其作为“人”的必然要求。

2、对校长生命成长的促进是服务型校长培训的根本追求

教育的本真和归宿是有效的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形态的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职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真正的校长培训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术的传授,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培训的要义不仅仅是唤醒校长的专业追求意识,颠覆校长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定式,更为重要的是唤起校长沉睡的发展激情。基于此,我们的校长培训必须肯定并确立校长的生命价值,从根本上由“灌输式培训”转变为“成长式培训”,让校长在培训中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同样又能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从而有激情和热情去追求富有生命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学校管理工作。

三、服务型校长培训的基本策略——尊重校长主体

在服务型校长培训的思想和实践中,基本策略应始终放在对参训校长主体的尊重上。因为只有重视了校长作为培训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才能实现有效的培训,才能使参训校长获得自主发展的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培训本真的回归。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激扬校长的生命活力呢?我们在培训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变“任务驱动”为“尊重需求”

任务驱动是我们以往校长培训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它虽利于培训设计和培训活动的组织,但实际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任务驱动的实施往往只是一种“输血”而不能产生“造血”功能,当学员结束培训后,他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得不到预期的改善。每一位校长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由此他们的发展需求必然是多样化的。

为此,我们在各类培训实施前应认真做好需求调研工作“自下而上”地确定体现不同类别校长需求的培训方案,可以在培训内容上设立更新观念的智慧型模块、提高能力的体验型模块、读书反思的发展型模块和身心修炼的自悟型模块。另外,还可以通过“百问研修”方式,广泛征集校长个人无论在学校管理方面还是人格修炼、人文社科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或把它们纳入到相应的培训课程模块之中,或通过“名师导学”的方式进行答疑指导。将校长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有机结合,使校长的生存需要和生命发展的内在价值在校长学校管理生活中得以动态显现。

2、变“单纯聆听”为“合作参与”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指出:“集合众智,无往不利”。在以往的校长培训活动中,参训者主要扮演的是聆听者的角色,除了听讲别无他事。显然,如果培训缺少有效的对话(言语的、思想的),教学活动其实没有发生,更谈不上有实质性的培训效果。而在服务性培训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校长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背景的个体,而培训者只是引领者、实践者和咨询者,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校长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有效发展才有希望。

3、变“单纯管理”为“指导服务”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6篇

黄埔军校VS农民运动讲习所

黄埔军校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国共两党的许多高级将领都出自于此。应该说,黄埔早期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共产党,而共产党人后来创建红军的经验在这里也得到了最初的训练。

在1925年第二次东征中,黄埔军校出来的两支学员表现优异:从政治训练部所办的政治训练班:以及中央宣传部及其附属机构中抽调的宣传员,使东征宣传队中的所有其他人员都相形见绌。

政治训练部管理宣传工作,它设计了一套定期宣传大纲的制度,它不仅规定了哪天该说些什么,而且规定了在什么时候说,在每次军事行动之前的一个月,就会预先安排好部队中的宣传事务。无论恰好置身何处,军队政治部途经范围内的每一位士兵和平民,都将在相同的时间被告知相同的事情。

这丝毫不足为怪。因为,当时“政治训练部”和“中央宣传部”的两位负责人,一位是,而另一位则是。

如此精细的“组织”和“宣传”,直到多年后的红军崛起时得以再次显现,并延续到了共产党人自己的“军事学校”当中――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2月,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这是农讲习所成立之后规模最大和最集中的一次培训。其后,又于1927年3月在武昌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一个“组织”和“训练”革命干部,“宣传”革命信仰的重要实验场所,学员们毕业之后,潜伏到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相继在湘、赣、鄂等地创办农讲所达300多个。

如果说,黄埔军校是的预备役军官学院,那么农讲所就是共产党的干部训练营,二者的区别在于:黄埔军校是一个“教育机构”,教育偏重理论,是“学历教育”;农讲所是一个“培训机构”,培训偏重实战,是“实用教育”。培训的意义就在于弥补了教育的软肋。

企业自办“农讲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当代企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1 “组织”和“宣传”是共产党人制胜的法宝,也是营销经理人必须学会的两大技能。二者的真正目的都不是教给学员们空洞的理论和知识,而是要让他们都变成“活动家”、“演说家”和“鼓动者”,每个学员经过培训后,都能独立作战,能独立开辟革命战场。

2 营销经理人要学会做研究。有目的性地做营销,是提高营销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正如所说,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才要“对于农民问题有深切的认识、详细的研究、正确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营销人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为命令的执行者,而是要力争每个人都成为营销专家。

3 培训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必不可少,培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种投资,它培养了企业“革命”的火种。而现实中,很多企业认为培训是一种消耗和负担,这明显是个错误观念。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认为,在企业里,培训是最性命攸关的大事。在蒙牛企业文化里,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牛根生自称在蒙牛创业的8年间,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训,走到哪就培训到哪。他的名言是:“团队建设是培训的重中之重。如果蒙牛是某一个人的蒙牛,或者是某些人的蒙牛,那蒙牛就失败了;如果蒙牛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以至上亿万人的蒙牛,这才是伟大的蒙牛。”

培训是一种双赢投资,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最终会提高效率,并带来价值的增长。

4 实践是最大的培训。无论是“陆军讲武堂”还是农民运动讲习所,其学员的特点都是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带着问题参加培训效果是最好的。

现代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也是完全不同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普及性教育,培训则是一种针对性教育。高超的营销技巧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在学校课堂上就能学到的,而是要靠后天的不断学习,在培训中学习、在实战中学习。

学院的课堂里培养不出成功的营销人,更培养不出企业家,优秀的营销人和企业家都是在营销实战的大风大浪中锻炼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知识越多越可怕,会削弱直觉和判断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同样,培训的课堂中也培养不出优秀的营销员来,只有在“营销实战”中才能改变营销员的观念和习惯。

5 培训一支高素质的经销商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讲所不是党员培训班,而是对全国各地有革命意识的志同道合者,进行团队教育和训练的场所,这些志同道合者是“革命”产品的“经销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农讲所”看做是一所特殊的“经销商特训营”。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经销商队伍的优劣决定着市场竞争的成败。很多中小企业的快速崛起都有赖于与经销商之间的密切配合,通过经销商已有的渠道网络迅速占领市场。为了提高营销力,厂家与经销商必须协同作战。

因此,在营销经理人的团队中,应将经销商放在第一位。但是,经销商不是一支自觉革命的队伍,他们的“革命意识”源于对现实利益的关注,缺乏革命者的理想主义和信仰,缺少一致的产品认知和营销理念。为了防止执行上的偏差,保证销售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对经销商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经销商的团队意识和营销管理水平,将“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牛根生说:“我们不仅培训员工,也培训股东,培训经销商,培训合作伙伴。”

著名白酒品牌“水井坊”对经销商的培训也极为重视,将经销商视为营销团队的核心,经常举办经销商会议和针对经销商的培训。由于其总部位于广州,恰好是举办“农讲所”的所在地,因此“水井坊”在对经销商的培训中将参观“农讲所”作为一堂必修课,让他们领会“传播真理”对于革命的意义,将与经销商沟通称作“传播革命的圣火”。一支优质而高效的经销商团队的打造,使水井坊在很短的时间以很低的成本迅速启动市场,成长为华南地区知名的高端白酒品牌。

在实践中,开展现场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经销商培训方式。厂家可以成立一支培训督导队伍,对各地经销商在现场进行品牌推广、形象维护、销售技能的培训工作,指导协助经销商理解并执行公司的营销策略。宝洁公司是个典范,它对经销商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经销商培训的全面化与经销商管理的精细化,是宝洁营销战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6 培训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销售者。

蒙牛曾正式提出将“培训消费者”作为自己的主要营销策略之一。他们认为,培育一个新的市场往往首先需要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而这些改变是要靠培训、教育来完成的。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主要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 A

1929年春,、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红色政权日益巩固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

一、中央苏区干部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建设服务

“一定性质的教育总是被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政治、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1] 等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正确理解处理了革命需要教育,教育要为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设服务的关系。

在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个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中央苏区始终处于战争环境中,争取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胜利,争取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央苏区斗争的中心任务,而教育须服从和服务于它,一旦偏离这个中心,教育即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报告还规定了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出于反围剿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中央苏区必须始终把干部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当时中央苏区的干部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生机勃然,成效显著,造就了大量党、政、军、农、医卫、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革命干部,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从一些干部学校招生的数字可窥见一斑。如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共招收6期,培养各级红军军政干部6000余人,其中第2期就有学员1500余人,苏维埃大学共招生1500余人,红军卫生学校和红军通讯学校学员最多时都达到1000多人。可以说,苏区的干部教育,不仅适应了当时革命战争的需要,而且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初步形成了干部教育体系

“与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相比,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不仅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更加正式化,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2] 中央苏区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干部学校,这种类型多样、系统有别、层次各异、上下结合、纵横联系的干部教育体系,适应了当时形势对干部教育的要求。

从类型上看,既有红军干部学校,又有党政干部学校。1931年在瑞金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红校”),担负着培养红军中的政治、军事干部,以充实红军各部队和地方武装,后来为适应革命战争迅速的发展、红军猛烈扩大的形势,中央军委于1933年10月,将红校分为5所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为纪念彭湃杨殷两位烈士,后改为红军彭杨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为纪念黄公略烈士,后改为红军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游击队干部学校。此外红军干部学校还有红军卫生学校、红军通讯学校等。红军干部学校的设立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解决红军因战斗频繁、伤亡过大,干部更需补充的问题。党政干部学校主要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苏维埃大学、中央教育干部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院等。党政干部学校培养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党政干部,许多优秀干部为党的事业流血牺牲,极大地推动了反“围剿”和其他革命工作的发展。

从层次上看,既有中央办的干部学校,也有地方干部学校。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等就是中央办学,而地方苏维埃政府也办了不少干部学校,如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在1933年8月31日第四号命令,决定创办“江西省苏维埃干部学校”。江西横峰县还办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分校”,校长是邵式平,这是培养闽浙赣苏区的政治、军事骨干的一所干部学校。[3]

从学制上看,因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没有固定的学制,干部培养只能是以短训为主,学习期限一般是3―5个月,长的也只有一年。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设三种类型的训练班,即:新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政工团干部训练班、高级干部训练班。新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时间1个月,党政工团干部训练班,学习时间4个月,高级干部训练班,学习时间6个月。

从形式上看,又有学校干部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之区分,后者主要有办流动训练班、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设识字班三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是贯穿干部教育的始终,且处于突出的地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武装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员干部的头脑,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党性修养,从而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

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案)中就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并且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志任务之所以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负担重大的斗志任务”,[4]对士兵进行政治训练的方法有上政治课、早晚点名说话、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

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强调政治教育,这从干部学校开设的课程可见一斑。红校的政治课比重占全部课程的4/10,红大是从其分离出来的专门培养中高级军队干部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红军政治工作”等,以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确立革命人生观,为革命奋斗。中央农业学校除了给学员开设专业课程外,也十分重视对学员进行政治教育,给他们讲授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及苏维埃建设的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的马克思主义观。

党政干部学校,特别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更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课程、党史课程和革命知识的教育等。为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和理论水平,学校聘请了中央领导同志兼任政治课教师,如讲授《苏维埃运动史》,任弼时、邓颖超讲授《中共党史》、顾作霖讲《少共史》、董必武讲授《西方革命史》,同时,学校还经常举行学术报告,例如,博古讲过《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教训》,讲过《广州公社与中国苏维埃运动》和《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现在与未来》、董必武讲过《巴黎公社》等。

(四)采取了管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有了确定的教学内容后,教学方法的解决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探索形成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早在1929年,就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有名的“十大教授法”。以启发式为例,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年的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了认真贯彻,许多工农战士,在党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革命道理,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启发式教学法如今已成为我国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其功劳首先当归于――是他用教育家的眼光发现并倡导了现代启发式教学,又是他以人民领袖的影响力全面推广了启发式教学”。[5]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红大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前方与后方结合”的教学要求,十分注意防止学员死啃教条,不结合实际的教条主义学习方法,设法让学员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同时,建立学习要与前方密切联系的制度,红大学员要参加前线的指挥工作和进行各种军事演习活动,甚至有时前线干部遭受了不幸的伤亡,往往由红大派学员暂时代替其职务。师范学校规定30%的学习时间要从事实际问题的讨论、教学实习和其他社会工作。中央农业学校则建立了以实习为中心的学习农业知识的教学制度,把传授农业知识、设立农事试验场和推广苏区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密切结合起来。红军军医学校则把医学理论的学习与医学实验结合起来,当时的《红色中华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一年以来,学生与教授都艰苦地进行学业,在这样物质条件困难的环境下,各种科目如尸体解剖、动物实验、病理标本、病理解剖、临床实习等,都有实验;因此虽在短短的一年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诊治疾病及施行离断术,历次考试,成绩斐然客观。”

军事演习。这是学员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红大十分重视军事演习,把它作为毕业实习的重要形式和最后课程,演习课目有行军、宿营、进攻、防御、街市战、遭遇战以及宣传鼓动工作,在历次演习中,团、营、连长、政委及政工人员均由学员担任,军事演习的目的在于让学员在演习中学会打仗,学会指挥和宣传鼓动。

二、对我国当前干部教育的启示

(一)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6]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的中心工作就是为革命战争与苏维埃政权服务,正如《红色中华》所报道的:“因为革命战争的猛烈开展,围绕着革命战争的各项重大工作如查田运动、经济建设、工人斗争、文化建设、财政工作、肃反运动、新苏区的发展以及目前的选举运动等都需要大批干部,这不是几十、几百人的事,而是要几千、几万人继续供给到各个工作的战线上去。”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开展,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个中心,通过教育培训,把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这个大局,通过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干部教育就是要紧扣“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大举措安排教学科研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中央苏区的干部教育实践证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才能适应党情、世情和国情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同时,干部教育只有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创造性,才能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也才能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所建树。

(二)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

限于当时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刚开始无法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只能根据需要从实际出发办学,急需什么人才就办什么教育,而随着苏区政权逐步稳定的条件后,特别是在1933年,一大批干部学校应运而生,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从不正规、半正规向正规化过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除6所部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外,各省、市、县区都有党校,四级党校上下衔接,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党校教育体系;国家各部门有了相应的培训中心和干部院校;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培训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异军突起,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弥补了正规化干部教育阵地的不足等。但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总体上讲,就是要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发挥部门和行业在培养本部门和本行业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中的作用。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突出特色,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

(三)要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央苏区时期,干部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革命的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而确立的,突出了干啥学啥,学用结合的原则。党政干部着重马列基本理论的学习,行政干部侧重于业务学习,专业技术人员侧重技术学习,有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则以学习文化为主,但总体来说,政治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始末。干部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多样,且着眼于管用有效,如提出的“十大教授法”、军事演习等。可见,当时的干部教育就已经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了。

现代干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党性教育内容,特别是党性教育更是干部教育之魂,是干部教育永恒的主题。以党性教育为例,无论是党校、干部学院还是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党性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党性教育“入心入脑”, 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央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经验给予启迪,那就是要在党性教育的内容上抓住“着力点”,在方法上找到“切入点”。

党性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但基本的内容包括了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作风教育和党纪教育。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政绩观不正确、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偏差。因此,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当前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培训,课程设计要围绕党性教育基本内容展开。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学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同时,坚持和发展党性教育,必须坚持教学内容和形式两手抓,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不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上更是态度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尤为重要,应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体验、社会实践的培训方式,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加强干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办好干部教育,关键在教学,关键是教师。中央苏区时期,等一大批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亲自给学员授课,留下了许多佳话。教师应以等老一辈革命同志为榜样,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专业学习,研究教学技巧,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干部教育的教师姓党,讲政治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是不能给党的各级干部上课的,否则就是危害干部教育、危害组织。教师只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列主义,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现实提出的问题,也才能正确引导学员增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要以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为己任,勤奋工作,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学者风范和师德形象。

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多做调查研究。同志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苏区时期是他做调查研究最密集的阶段,撰写了10多篇调查报告,内容十分丰富,给人启示。教师多做调查研究,为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是为了增强对实际的了解,这样可以提高讲课质量。调研有很多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形式走出去,深入社会实践,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为教学获得第一手资料、鲜活的素材,这样讲起课来就会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可利用干部院校得天独厚的学员资源,深入到学员中去,了解学员的情况,研究学员的需求,尤其要把握学员密切关注的、希望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讲起课来就会更有针对性。

要提高上课的感染力,教师要多研究教学技巧。讲课主要在“讲”,如何讲好课与教师的学术背景、理论功底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与讲课的技巧有直接的关系。要上好一堂堂的课,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熟悉干部成长规律,掌握干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有因材施教的本领,能针对不同的学员类型、层次和年龄等特点,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取舍,而不是“一锅端”。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把握好课堂节奏,力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而不是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也需要教师认真锤炼语言,善于将书面语转化为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内容“活化”,紧紧抓住学员的“心”。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小三.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3]刘仁杰,利隆义.苏区干部教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纪念同志诞辰九十周年[J].赣南师专学报,1983(0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民教育 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民是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者,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题,对结构调整的态度和积极性,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是否能真正实现增收等问题,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长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着粮、棉、油的传统农业,向着经济效益型农业发展。除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外,农业技术本身,是其发展的最基本因素,面临着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必然地要给传统农业带来产业上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挣脱资源方面对农业的羁绊,为新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所取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将必然地演变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经济效益取决于科技的含量,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第一线从业人员科技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再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新技术的普及程度与农业技术的更新必须由农业成人教育培训来完成。农业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更新越快,知识密集化程度越高,对于成人教育培训的依赖性越强,因此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制度,以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提高生产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也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直接受益者。

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提高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在改革中创立,在改革中发展。创办伊始即具备市场经济雏型,收取少量教育培训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虽然如此,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民教育培训初创时,因陋就简,基础设施较差,近年来设备条件没能得到很好地更新改善和充实,即使有少量投资,也是杯水车薪,教育培训资金远远落后于教学培训的实际需求,办学条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造成办学硬件不“硬”;其次,农民教育培训虽然为一个办学实体,但是实体不“实”,形式不够灵活,特点不够突出,没有能够较好地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大规模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标准化方向迈进,迎来了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在农业机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支配以及政策的倾斜仍占主导地位,决定着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竞争中的强者,得到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机率高,成与败都在竞争上谋发展求突破,希望与机遇同时存在,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根据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农民教育培训规划(2011~2015年)》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实行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农民,认识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偿到受教育培训的甜头,在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教育培训实力。

三、按农村需求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的贡献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发展为脑力劳动和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活力。农村经济的建设,对于以农户、村组经济组织、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实体,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瞄准市场的经济决策水平尤为突出。把生产者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和他们所创造的效益综合考虑起来,就有一个潜在的教育培训市场。因此农民教育培训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要根据农村社会市场方面的潜在要求来制订,将这种潜在的要求转化为实际需要。所以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本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整教学结构,按农村市场经济的需求办学。教学内容上,改变专业课程的常规设置,转变为岗位需求和产业需求来设置,扩展口径,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农时、农事、受教育者的特点,长短结合,最大限度地将一些短平快的致富技能传授给农民。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种植、养殖、经济管理、工程四大类,仍然需要在专业和学历层次上大做文章,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农业科学的进步。较为单一的专业,较为单纯的学历层次,必将为改革的大潮所淹没。在中专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岗位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与农民创业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训并重,强化教育培训功能,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电教传媒手段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媒体和传播方式,来提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水平。

四、让社会认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农民教育培训见效快,实用性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把科技兴农培养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已被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地方党委政府所认识。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也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期,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是农民培训机构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的最关键时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任务会越来越艰巨,农业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挖掘农业部门的内在潜能,确立自身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力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兰英.浅议新形势下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 页 85-86页;

[2]张也.关于加强河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 3 页 236-238页;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特色资源 创新 教学

党校,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从我党成立初期开始,党校就一直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和成长。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工作。党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井冈山利用红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党性教育课,2016年4月11日至17日,我校与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研究院合作,成功举办了后备干部赴井冈山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本次专题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区各单位副科级后备干部人选,总参训人数60人。

本次培训,参训学员深受教育、收获颇多、感触很深,为我区干部教育培训特色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音乐教学、座谈交流、分组讨论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同时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旧居、井冈山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在此地亲身体验红军挑粮小道)等红色教育现场进行了现场教学。

学员们认为培训课程丰富、针对性强,全体学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上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了解,深刻感受到艰辛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而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培训过程中除了感受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之外,我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在党性教育中借鉴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培训过程中,井冈山的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以及音乐教学都给了我很多启发。自己对我区乃至本市本省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在运行机制、资源整合、师资打造和拓展外延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打造特色资源 运行机制是保证

井冈山的培训不仅在教学上有创新,更主要的是在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上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他们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根据不同培训班的培训需求,在全省范围内聘请专家授课,把每堂课都讲成精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不枉此行,学有所得。

从目前的情况来年,为完全满足各类培训需要,我们一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直接委托、招投标等方式交由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提升培训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可以整合全省党校资源,每个党校结合自己的特色,打磨出精品课程,培训单位就可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培训需求选择培训路线,与当地党校联系即可。总的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特色资源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探索建立有效的运行模式。

二、打造特色资源 资源整合是重点

2009年,井冈山红色资源现场教学就已经很成熟了。围绕‘弘扬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这一主题,他们将零星分散的红色资源整合打造,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且资源共享的红色教育培训线路和体系。统一编印的《井冈山斗争史话》和《信仰的力量》作为主要教材,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活动;在教学形式方面则灵活多样,很好地运用了现代教育理念。井冈山实行资源共享、互惠共赢,既让学员享受到最好的资源,也为整个井冈山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贵阳每个区(县、市)都有各自的优势特点,我们可着力打造了息烽集中营、贵阳孔学堂、修文阳明洞等一批特色现场教学基地。加强这批特色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培训效果。甚至不仅局限于贵阳市,可放眼整个贵州省内的资源整合,除红色主题外,还可推出阳明心学、大生态、大健康等特色课程路线。

加强协作,可由省委党校对特色资源教学点统一认定和质量评估,整体打造“红色贵州、人文贵州、科技贵州”的特色培训基地。既能让受训学员能安心‘留下来’,又能让受训学员能够认真‘听进去’,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三、打造特色资源 师资优化是关键

井冈山参与教学的老师,一直从事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既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课期间案例较多,信息量大,见解独到,理论结合案例给了学员们许多启示,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师资方面积极培育和挖掘熟悉本地实情的本土专家和高级专业人才,建立‘专兼职教师+本土专家+特色资源场所讲解员+高级专业人才+导游式带班教师’的多元化师资库。

回过头来思考,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或教师,不仅对教学全过程中需求调研、计划生成、培训实施、交果评估各个阶段要高度重视,还要往培训师、教学设计师、教学评估师等专业方向发展,研究教育科学领域特别是领导人员培训的规律。教育机构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教学管理模式,整合教务部门、学员管理部门、教研室、研究机构等校内各类教学资源力量,从宏观上把控培训全过程,使教学的各个阶段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打造特色资源 拓展外延是必然

本次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这次井冈山之行是一次党性的再教育,更是一次理念的转变,对特色资源有了多元的认识。

从管理学角度,追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奋斗史、成长史,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星火燎原、以弱胜强、茁壮成长的深层原因,总结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治军的韬略智慧,挖掘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价值。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0篇

一、高位均衡,构建区域协作新体制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为推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朝阳区于2012年9月成立了“朝阳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成员单位包括12所优质发展校、特色校。一是搭建平台,形成互动机制。协作体通过“六个互动”———网络交流、专家讲坛、青蓝结对、优势互补、统筹招生和联席会议,实现协作体理念共融、业务同培、课题共研、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共同发展平台,为朝阳区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区教育局拨专项资金,对协作体进行了经费保障。协作体开展以“百名师徒牵手成就教育梦想”为主题的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师徒帮带活动,搭建教师共同发展平台,并通过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实现共同发展目标。二是创新方式,推进互动成效。2015年11月,协作体在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关注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研究主题的面向全市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真正实现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二、区域推进,整体研修

1.整体规划,建立整体研修平台。朝阳区遵循名校、优质学校整体带动的原则,把区属中小学校划分为六大学区片,实施“大学区”管理。通过大学区管理平台,以“学科生命教育研究”为载体,以“关注生命情怀,彰显阳光课堂”为主题,进行了生命课堂构建的实践探索,推进区域性整体研修。

2.典型激励,促进共同成长。协作体通过开展大学区优秀教研团队评比活动,各大学区选择优势学科、挖掘优质资源,通过教育论坛、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三个环节展示各区片的教研成果,使区域研修活动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校际之间、新老教师之间、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整体推进,各校逐步形成了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一批省市级品牌学校、三星级特色学校、素质教育优质校等。

三、主题研训,构建教师培训体系

在培训策略上,朝阳区不断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努力构建教师培训体系。一是专家引领式培训。根据需求开展各种培训,聘请知名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去上海、广州、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让教师走近教育专家,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近三年来,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超过1000人次。二是基地孵化式培训。建立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枢,以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为重要平台,以优质学校为主要载体,以名师工作室为示范引领的“四级培训基地”,形成了进修学校统培、协作体带培、校际互培、工作室专培的立体培训网络。三是网络互动式培训。我们先后建立了“名师博客”、“朝阳区名师交流QQ群”、“基层师培工作联系QQ群”等,定期组织主题性论坛交流活动。四是名师导航式培训。2015年朝阳区第二批挂牌12个名师工作室,他们通过开展互访周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主题研修、专题教研、外出培训等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五是课题带动式培训。我们提出了“科研促培训、课题带常规”的工作思路,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以课题《优质教育与教师发展评价》《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为载体开展活动,促进了“学习型组织”和“教师发展型学校”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六是突出校本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为载体,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格局,创建了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

四、团队研修引领,打造培训亮点

为提高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在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上成为创新者和引领者,2015年进修学校制定了全方位的学习研修规划,并以“构建温暖和谐的学习团队”为主导思想,有序地开展系列研修活动。

1.校内培训,丰富内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教研员主讲或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从专业提升、课改新路、科研引领、心理调适等方面对教研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研员的指导、研究、引领的能力和高度,促进内涵发展。

2.域外培训,开拓视野。2015年先后组织教研员40多人次赴北京、上海等课改前沿地区参加教研峰会、高级研修班、名师工作室论坛等活动,对教研员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网络研修,学用并重。区教育局对进修学校教研员进行了“2015年教育技术提升工程”的培训,提出了“抓住机遇,学习充电,学研结合,学用并重”十二个字的目标,成立各研修小组并根据本组实际组织“学习沙龙、研修论坛、组内解惑”等一系列研修活动,使教研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4.备课调研,提升水平。区进修学校在每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分别召开备课调研会,所有学科教研员以及进修学校的领导共同参加,和全区的学科教师共同聆听教研员的备课,然后教研员进行研讨,针对备课的形式、内容、策略、深度、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教研员不断改进备课方式,提升教研员的培训水平。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1篇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全员防范意识,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安全与生产是辨证的统一,相辅相成,安全教育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障安全生产。

(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是为保护生命财产和改善工作环境的需要,提供获得知识、价值、认识、公共义务和技能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解释安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维护安全的自觉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问题的解决。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的员工就可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量和安全意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就能够灵活处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能够独立的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企业的损失。另外,企业还要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大脑中形成安全概念,坚决杜绝违章,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升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高领导者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使他们能够增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

(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消除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低下的现象。向员工传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增强员工的公平感,这样员工就会更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谋福利。另外,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到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贯穿于施工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泛而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二、企业安全生产中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2年9月13日,武汉东湖景园建设工地,载人升降机高空坠落,事故直接导致19条鲜活生命瞬间毁灭。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钢丝绳断裂,从深层次原因来分析,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安全教育培训有着重要联系,联系当前我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现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所以导致了安全培训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安全是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假如人们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无从谈起,生活也变得无意义。另外,如果人因事故而残疾,因职业危害而患职业病,那么这个人的生活质量便会大打折扣。个别的企业管理者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聘请一些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从事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很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缺乏事故的防范与应急能力。

(二)安全教育培训经费不足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甚至不投入,培训环节十分薄弱,这样就使得职工得不到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严重影响整个企业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有的企业做着安全培训的宣传工作,实际上却不投入经费,让企业的职工不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在某种程度上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教育工作相关制度不健全,行业差异大

良好的安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就是指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等相关部门共同根据各自的职能,共同配合做好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配合协调机制。有些监管部门的监管做的不到位,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引导。从另一方面讲,不同行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内容各异,差距较大,不易于统一管理。在实际的发展中,不同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不平衡。例如,危险性高的行业比危险性低行业发展的要好,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发展的相对较好,而经济实力欠缺的小企业培训能力较弱,又由于安全培训意识不强,安全培训经费投入少,形成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三、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要加强领导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首先要抓企业领导的安全素质。只有领导者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增强了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认识,才能对安全生产做出承诺,并且保证安全信念与行为方式,使“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实际行动中,由于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就具备全新的培训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思想,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在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分工,并明确相关责任,明确责任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保证全部职工都能接受得到正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从而增强职工的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了,企业才能防患于未然,保证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迅速发展。

(二)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企业应注重增加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严格依据有关的规定对员工进行培训,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采用各种形式把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传输到全体职工的大脑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完成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实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企业应该提前制定严格的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明确规定培训对象、学时、内容和考核标准,并且要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应该主要由多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即安全法制、安全体系、安全技能以及事故分析等。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考虑施工企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 企业的经营者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本身对安全工作的态度以及投入工作的力度对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2篇

大学生应急救护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应急救护是“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院前救援的重要环节。掌握应急救护技能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生存能力,而且在救援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正是立足于大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的角度探析生命教育的实施,从开辟大学生生命教育新途径。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大学生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复合体,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伦理层面上提出,也可以从自然、社会、精神的三个角度来把握,还可以从成长、成才、成功的目标上来确定。但根据对生命教育含义的界定并结合我国当今大学教育的实际,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帮助和指导大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大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也不仅只是告诉他们要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关注、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

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途径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才真正进入人们视野。关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我国大陆的中小学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辽宁省从2004年12月22日起全面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中小学生必修课的正规课程开设。2005年上海也正式颁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海市教科院正式将54所中小学命名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但目前,关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2007年开始只有武汉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几所学校将生命教育作为选修课开设,但只是对生命教育进行一些笼统的理论介绍,学生们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却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或生命救援技能,在面对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时束手无策,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现在我们讲应急救护指的是现代救护,现代救护是在事发的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它是立足于院前急救,以第一目击者的身份对伤病员进行现场救援。它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以通俗易懂的理论和简单有效的操作技能使第一目击者尽可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抢救伤病员。

应急救护培训内容,从目前来讲主要是以红十字会编写的《救护员培训教材》为蓝本,里面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意外伤害和突发事故这些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自我保护以及救护他人生命的能力,各高校也开始关注应急救护培训,有的学校专门聘请一些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的培训师来指导。以海南省高校为例,海南医学院是全省第一个提出“全员救护培训”的学校,学校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为目标,每个周末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救护培训。培训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仅在医护人员或培训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懂得了突遇灾害时在确保自我安全的情况下怎么样去救援别人?面对不同的伤病情怎样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去救人?等等。在亲自实践和切身感受救护的过程中,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利用自己的双手不仅仅是在挽救别人的生命,同时也在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抢救生命、关爱生命这些都是生命教育关注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应急救护技能的掌握也应该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从应急救护培训角度来看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充实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更重要是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学生们在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在救援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能就能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有效的按压使停止呼吸的伤病员有可能恢复呼吸,从死神的手里夺回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创伤救护中,用一条条绷带、三角巾、止血带就可以让血流不止甚至命悬一线的伤病员生命得到保障;用各种现场取材的木板、报纸等就可以将出现骨折疼痛不能动的伤病员进行固定,控制伤情等等。这种学生亲自体验的方法,比在课堂上纯粹的理论灌输效果要好,单纯的理论灌输仅仅只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不能真正的了解“怎么办”,学生是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珍贵性,应该珍爱生命,但却不知道怎么样真正的做到珍爱生命?不知道怎样去关爱别人的生命?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怎样能够挽救别人的生命?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与普及,使同学们在观摩救护技能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自我的参与,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种类及救护方法,掌握各种常见伤病的急救技能,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双手就可以让别人的生命得到延续,使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绚烂。

三、学会救护珍爱生命——当代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整个国家的栋梁之才,对应急救护技能的把握不管是对他们现在的发展还是将来服务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3篇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西柏坡干部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素质教育、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责任人:

 

 

时间

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及内容

教学主题

D1

下午

北京西火车站19:15分乘坐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

D2

上午

井冈山火车站10:44分接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19:15--10:44)

下午

会议室

开班仪式

颁发红军帽、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会议室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D3

上午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下午

荆竹山

特色课程,野外红色体验教学:铁纪教育、穿越峡谷、突破封锁线、抢救伤员、自做红军粮、决战竹钉阵、胜利会师等团队挑战项目。

过半天红军生活,主要在三大纪律的诞生地,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难历程,实现当红军的愿望,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

晚上

红军

剧场

场景教学:在新城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受十送红军感人场面

D4

上午

茅坪

现场教学: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八角楼”

学习毛泽东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精神

龙江

书院

现场教学:参观中国红军第四军官教导队旧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领悟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会师

广场

纪念“朱毛会师”,井冈山斗争的关键点

学习朱毛会师这段历史,深入思考朱毛红军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下午

挑粮

小道

体验教学: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革命先辈的无畏,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

黄洋界

现场教学:会师黄洋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学习革命先辈官兵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D5

上午

茨坪毛泽东旧居

参观革命旧址群,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宽阔胸襟

主峰

场景教学:井冈山主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大钞背景图案取景地

下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场教学:参观毛泽东朱德旧居、读书石、感情树

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

小井红军

医院

现场教学:小井红军医院及红军战士——曾志墓

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D6

上午

会议室

真情在线: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

下午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4篇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西柏坡干部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素质教育、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责任人:

 

 

时间

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及内容

教学主题

D1

下午

北京西火车站19:15分乘坐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

D2

上午

井冈山火车站10:44分接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19:15--10:44)

下午

会议室

开班仪式

颁发红军帽、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会议室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D3

上午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下午

荆竹山

特色课程,野外红色体验教学:铁纪教育、穿越峡谷、突破封锁线、抢救伤员、自做红军粮、决战竹钉阵、胜利会师等团队挑战项目。

过半天红军生活,主要在三大纪律的诞生地,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难历程,实现当红军的愿望,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

晚上

红军

剧场

场景教学:在新城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受十送红军感人场面

D4

上午

茅坪

现场教学: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八角楼”

学习毛泽东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精神

龙江

书院

现场教学:参观中国红军第四军官教导队旧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领悟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会师

广场

纪念“朱毛会师”,井冈山斗争的关键点

学习朱毛会师这段历史,深入思考朱毛红军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下午

挑粮

小道

体验教学: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革命先辈的无畏,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

黄洋界

现场教学:会师黄洋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学习革命先辈官兵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D5

上午

茨坪毛泽东旧居

参观革命旧址群,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宽阔胸襟

主峰

场景教学:井冈山主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大钞背景图案取景地

下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场教学:参观毛泽东朱德旧居、读书石、感情树

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

小井红军

医院

现场教学:小井红军医院及红军战士——曾志墓

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D6

上午

会议室

真情在线: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

下午

生命教育培训范文第15篇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西柏坡干部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素质教育、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责任人:

 

 

时间

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及内容

教学主题

D1

下午

北京西火车站19:15分乘坐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

D2

上午

井冈山火车站10:44分接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19:15--10:44)

下午

会议室

开班仪式

颁发红军帽、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会议室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D3

上午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下午

荆竹山

特色课程,野外红色体验教学:铁纪教育、穿越峡谷、突破封锁线、抢救伤员、自做红军粮、决战竹钉阵、胜利会师等团队挑战项目。

过半天红军生活,主要在三大纪律的诞生地,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难历程,实现当红军的愿望,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

晚上

红军

剧场

场景教学:在新城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受十送红军感人场面

D4

上午

茅坪

现场教学: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八角楼”

学习毛泽东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精神

龙江

书院

现场教学:参观中国红军第四军官教导队旧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领悟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会师

广场

纪念“朱毛会师”,井冈山斗争的关键点

学习朱毛会师这段历史,深入思考朱毛红军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下午

挑粮

小道

体验教学: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革命先辈的无畏,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

黄洋界

现场教学:会师黄洋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学习革命先辈官兵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D5

上午

茨坪毛泽东旧居

参观革命旧址群,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宽阔胸襟

主峰

场景教学:井冈山主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大钞背景图案取景地

下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场教学:参观毛泽东朱德旧居、读书石、感情树

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

小井红军

医院

现场教学:小井红军医院及红军战士——曾志墓

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D6

上午

会议室

真情在线: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