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

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

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

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2007(5):139-156.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 资产 定义 本质

纵观各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虽然对财务会计要素的规定各具特色,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是公认的共有要素,其中资产要素是所有会计要素中最重要的,从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它会计要素都可认为是资产所衍生出来的。“要素与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且资产在所有要素中总是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传统会计概念认为,资产是企业可控制的一种资源,没有资产企业就无法实行持续经营,其他要素也不能生产,负债被看成是企业的‘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是‘净资产”-“资产的定义既然在一切要素定义中起决定作用,那么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其他要素的定义)也就迎刃而解”(葛家澍、杜兴强,200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SFAC No.5中,提出了会计确认的四项标准:符合要素的定义或者叫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中可定义性是进行会计确认的“门槛”,只有满足这个标准才有可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对资产的界定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关键所在。

一、国内外关于资产定义综述

国外学术学术界对资产定义,根据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三类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1907年查尔斯E・斯普瑞格(Charlese E.Sprague)在《账户的原理》中指出,资产是包括以前获得的服务,以及其它还在得到的服务的积蓄;1929年坎宁(Canning)在《会计中的经济学》一书中认为,资产是指处于货币形态的未来服务,或转换为货币的未来服务;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和报告准则》中指出,资产是一个会计个体从事经营所需要的经济资源,是可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力总量;1962年斯普路斯(Sprous)和莫尼茨(Moonitze)认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的结果而获得;1992年,HendrieksonandBride在《会计原理》中认为,资产是特定的主体所控制下的潜在的服务或预期服务的权益。二是认为资产的本质是财产权利。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席会计师舒尔茨(Walter,P・Schutze)发表了《什么是资产》的报告,认为资产是现金、对现金或劳务活动的要求权,以及能够单独出售、变现的一些项目;1996年美国的理查德A・萨缪尔森教授在《会计评论》上发表的《会计理论中的资产的概念》认为:把资产定义为财产权,就有可能更明确区分资产和费用、资产是能够用于交换的抽象权利,资产价值是财产权利的货币表示。三是认为资产的本质是剩余成本(这里的剩余成本是未消耗未分摊的成本,已消耗的或已分摊的为费用)。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1940年威廉A・配顿(W.A.Paton)与A.C.利特尔顿(A.C.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ductionto CorporateAccounting Standards》)一书中提出资产是未消逝或未耗用的成本;1977年亨德里克森(Hendrickson)在《会计理论》中指出:由于把重点放在收益的确定上,许多关于资产的正式论述就都直接或间接地把它们的性质强调为未分摊成本或结转于未来各期的数额。

我国不少学者长期对资产定义进行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本质、定义与特征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与账户体系的要素》一文中认为,资产是特定企业由于交易和事项(包括资本投入或退出的产权交易)以及交易虽未执行但在法律上不可更改的契约而取得或控制,而由企业配置和运用,旨在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净流入)的经济资源。在学术界讨论资产定义的同时,各国及国际准则委员会也对资产进行了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FASB。SFAC No.6,1982)。澳大利亚对资产的定义同美国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强调资产是能够“被控制的”而非被“取得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9年公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对各种会计要素作出了明确界定,其中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特定主体控制的、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使用权(ASB,par.4.6)。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中对资产进行了如下定义:资产是指作为过去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并且可以期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很显然,这些定义都体现出未来经济利益的观点,认为资产的本质是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是在充分研究国外、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逐步与国际趋同。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一定义没有体现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观。2001年起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强调了资产会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定义体现了与国际的进一步趋同。

二、资产定义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会计外部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郭道扬,1992)。这里的会计外环境是指生产实践中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如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它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影响会计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唯物辩证法中关于物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受其周围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所制约。所谓条件是事物同其周围事物的关系,是制约着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经济信息系统,必须有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些条件统称为会计环境。E.s.亨德里克森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会计实践和会计思想有很大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曾发生很多环境变动,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会计师的工作,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思想(亨德里克森,1986)。李心合认为,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占据会计理论结构最高层次的要素。如果抛开这些会计环境因素,就等于无视财务会计“是

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李心合,1996)。资产的定义不仅要和会计环境相适应,而且它的发展还受其约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资产的本质、特性、存在形态都在发生变化。

(二)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差异这里的会计实践是会计内部环境,它决定了会计本质、会计职能、会计程序和方法。根据哲学中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理论和实践是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笔者认为,会计理论中关于资产的定义(简称为“资产理论定义”)应侧重理论特征,而会计实务中关于资产的定义(简称为“会计实务定义”)应侧重实践特征。二者的本质和内涵是相同的,而外延是有差异的,前者包含后者。在会计实务中,资产的定义一方面必须置于资产理论定义的范畴之内,体现资产的经济、法律特征,概括资产的本质;另一方面,还必须满足财务的要求,即“可操作性”。石本仁指出“会计对资产的处理有其独特的方法,所以,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必须表明财务特征,否则一些现象就无法解释(石本仁,2004)。在资产的财务特征中,一方面是要满足会计实务中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是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和反映,这也是会计准则中会计基本假设――货币计量单位的基本要求。另外,实践的主体是有意识、有实践能力的人,由于人的知识结构、教育水平、职业道德意识的差异,势必会影响会计实践的效果。以资产理论定义作为指导结合会计的实践情况来界定会计实务定义,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协调。

(三)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以及会计对象一方面资产作为重要的会计要素,对其定义应置于整个财务会计的框架之中进行探讨,应受到比其更高层次的会计概念的约束。因为会计本身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根据系统论相关原理,系统是有结构的,它是由各要素按一定秩序、一定方式或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并且这种有机的结合使得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和各要素间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层次性的,并且层次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承接的,总是较高层次对较低层次有制约和指导作用,较低层次对较高层次进行反馈和影响。因此,资产的定义必须考虑会计目标及会计基本假设。杜兴强、章永奎等指出,会计要素的决定因素固然受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及成本效益原则共同制约和决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会计要素的定义决定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而不能倒过来由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结果或过程来进行会计要素的定义,否则就会犯谬误逻辑(杜兴强、章永奎等,2005)。

(四)资产的法律和经济学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着的。会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并非孤立的,是与法律、经济等紧密相连的,因而在考虑资产的定义时就不可能回避资产的法律、经济特征。首先,从法律意义上讲,所有权是资产的核心,一项资产的取得必须对其拥有所有权。笔者认为,会计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属规定不必像法律中那样严格,因为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严谨性,它追求形式上的完备性。而会计注重经济实质,遵循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必须在法律上对资产的未来权利或劳务具有要求权,那些可以由其他企业或个人任意撤销或者政府无偿撤销的劳务不应列为资产(葛家澍,1996)。所以,能在一个企业中确认和计量资产,必须对其拥有实质上的控制权,这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如融资租赁,虽然承租人对资产没有所有权,但是在租赁期内他能够有效的控制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应该作为承租人的一项资产。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表现为一定时点的财富存量,由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和权利构成;它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效用性和稀缺性是经济学中资产的特征,会计中核算的资产首先得具有经济学中的资产所具备的特征。最后,虽然资产在经济学、法律、会计学中的特征有些许差异,但是这并不能就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将其割裂是不科学的。因此,资产的定义在体现财务特征的同时,须兼顾资产的经济、法律特征。

三、资产定义的思考

(一)资产是特定会计主体控制的、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一是强调为特定会计主体所控制。控制是指主体既具有利用该资产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又具有阻止其他主体获取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控制一词还能够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拥有一项资产的所有权也并不能肯定对其能够施行实质上的控制,即对未来经济利益排他占有。如融资租赁中的出租人,从法律上看虽拥有租赁标的的所有权,但不能独立地享有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因而不能作为出租人的一项资产。正如吴艳鹏在《资产计量论》中所述,提出资产确认的实际控制权是有客观基础的。以实际控制权确认资产,是资产确认的一种科学的思想,也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合理标志(吴艳鹏,1991)。笔者认为,资产和是否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并无必然联系,能够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实质上的控制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二是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持有资产的目的在于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然而资产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未来经济利益的载体。经济学中强调资产是一种资源,效用性是其特征之一。具有效用的经济资源,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是单项还是整体的,都具备作为资产的必备条件。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资产并不意味着财产本身,而是一种权利――资产所附着的一组权利或由资产衍生的,部分或全部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使用权。这些权利或使用权都属于资源的范畴,这就将各种实资产、软资产和金融资产都能包括其中。另外,稀缺性是资产的又一特征,这意味着必须支付代价才能获得,但是这与该资源最初形成和控制是否具有代价没有本质联系,如通过接收捐赠所获得的资产。此外,资产理论定义应体现出一定的概括性和前瞻性。对于自创商誉、信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项目,由于其实际计量尚存在困难且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不被会计实务界接受,但它们具有资产的本质特征,理论上应包括在资产范围之内。随着会计学技术的发展,它们在财务报表内会得到确认和反映。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3篇

从质和量的结合上把握客观经济规律,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¹。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曾试图借助曲线图并运用算式来确定危机的主要规律º。在《资本论》里,马克思运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再生产的规律、平均利润率和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列宁曾强调黑格尔的如下思想:虽然学者在认识经验数上的功绩是伟大的,但是“更伟大得无比的功绩却是使经验的规定量消灭,把它们提高到量的规定的普遍形式,使得它们成为规律或度的环节”。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等许多著作中,都充分运用了数学和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质和量的结合上把握经济规律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研究经济规律作出了榜样。

是不是所有的规律都可以或有必要加以数量化、模型化呢?我认为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经济规律时,提出绝对规律和趋势规律。一般来讲,绝对规律(如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规律)。偏重于质的分析,抽象化程度较高,数量化困难大且必要性小;而趋势规律(如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则在质的分析的同时,尚有量的分析,抽象化程度较低,数量化和模型化既有必要且困难小些。

本文论述的经济统计规律,按其存在方式,属于趋势规律。它体现着质与量的不可离异性,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它广泛存在于各个经跻领域、经济环节之中,具体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自觉地认识和运用经济统计规律,对四化建设是有很大意义的。

一、经济统计规律的提出及其表述

人类的经济活动异常复杂。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两大类现象:一类是必然现象,一类是偶然现象。两种现象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人们为了认识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认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在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时,主要采取抽象法,舍去那些偶然的、无关紧要的因素,从必然现象中找到本质或规律。近年来,随着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的推广和运用,人们对经济现象中的偶然因素有了新的分析工具,闪而在对各经济要素的必然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可以研究和描述各经济要素的偶然关系,研究随机因素的变化规律。这突出表现在对经济活动中积累的数据加以数学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处理上。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认宝胞含有随机因素的经济要素相互之lbl联系及变动的规律—经济统计规律。所谓经济统计规律,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经济活动中按一定方式搜集到的大量数据,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得到的反映经济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经验规律。经济统计规律不是一般的统计规律,而首先是经济规律。离开一定的经济理论作指导,就没有经济统计规律。我们需要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才能揭示经济过程中各经济量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在经济分析中形式主义地滥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就不可能找到经济统计规律,实际上不过是在玩弄数字和公式游戏而已。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证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吝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那种认为经济统计规律是经济中运用统计方法的直接结果的看法是肤浅的。经济统计规律是经济学、统计学和广义数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科学的经济理论是其最重要的内涵。其次,经济统计规律又是在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往往可以归结为经济量,表现为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包括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大量的经济量中,或从某一经济量多次出现的情况中,都可以发现其有规律的分布,体现出统计规律。例如,国民收人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通过对三十年来有关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认为积累率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比较适宜。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深入研究,但这类问题正属于经济统计规律研究的范围,则是没有疑问的。再比如社会主义国家个人收入分配的规律。波兰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在分析波兰职工收人的统计资料中发现,职工个人收入服从正态分布。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收入分配规律。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人收人服从帕累托曲线。帕累托是本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根据若干国家个人收人的统计资料,编制出累积的次数分布表。设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表示收入,Y轴表示人数,则收入分布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呈双曲线,其方程式为:其中。是最低收入。值为收入分酉己不等的量度,、和嘟是确定的正参数。此双曲线称为帕累托曲线,•此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再被验证。兰格认为,帕累托曲线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而只适用于个人收入来白地产和资本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个人收人分配是不同类社会集团的分配,而社会主义国家个人收入分配是同类社会集团的分配。经济统计规律一般可用经济数学模型来表示。这是因为:(1)数学模型(公式)为经济统计规律提供了简洁的形式化语言;(2)数学模型(公式)为经济统计规律提供了数量分析和计算的方法;(3)数学模型(公式)为在各种经济规律之间进行推理和变换提供了方便。达用数学方法从已知的量和关系推求未知的量和关系时,具有逻辑上的可靠性。运用数学语言,展开数学推导、演算、分析,有助于揭示复杂现象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理论分析的抽象能力。

另一方面,经济统计规律之所以能被数量化、模型化,就在于规律与模型之间有相同的结构。模型结构必须具备三个特征:(1)它是现实世界一部分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3)它表明这些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特征也正是每一个经济统计规律所必备的。这是经济统计规律可以被拟化的一个原因。如果从哲学角度来分析,经济统计规律之所以能被数量化、模型化,就在于它不是无法捉摸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存的联系,一种过程,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通过一定的具体的物质运动表现出来的,不仅以质、而且以量实存于时空之中。经济统计规律主要借助随机模型中的统计模型来表述。随机经济数学模型的一般式为:f二f(又、脚。一石其中亨是因变量,是所需研究的各种指标Y,,YZ,,”,Y。的集合;X是预先确定的自变量,为xl、x:…、xn的集合;B是待定的参数b,、b:、•“、bn的集合;U是随机因素,它是各种复杂的随机因素u,、u:、…、u。的集合。

最后,应该指出,不能认为随机型统计模型都可称为经济统计规律。我们所指的经济统计规律,是有助于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的那些统计模型(或曲线),尤其是有助于揭示重大的经济活动领域中经济现象的本质的那些统计模型。

二、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

经济统计规律既具有一般规律的基本属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近似性。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是基本确定性下的不确定性,是基本趋势已定情况下的波动性。所谓基本确定性,是指经济统计规律作为一种客观趋势,具有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们不能改变这种趋势,因此,规律中各个要素的相关关系具有基本确定性的一面。所谓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是指经济统计规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关系,往往带有随机因素,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在客观经济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规律具有一个波动的幅度,是以近似值、平均数存在的。这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总的说来,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的规律,当作一种起统治作用的趋势,也总是按一种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不断变动的,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来发生作用。”¹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经济规律以一种近似方式存在和发生作用,完全适用或包括经济统计规律。

经济统计规律呈现出的近似性,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自然规律客观性的客观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归根到底,在于自然规律赖以产生的物质以及物质运动的客观性;经济统计规律以近似性形式出现的客观性,归根到底,在于经济统计规律赖以产生的基础—实践这种物质的客观性。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变革现实的物质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外部物质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变换的过程。实践作为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与认识相统一,但作为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又与认识相对立。实践具有目的性、物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它是主体、客体、物质手段溶为一体的物质活动。生产活动是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形式。经济现象之间的变化、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斗争不可分割。经济统计规律离开人类实践活动就不复存在了。实践既然是经济统计规律赖以产生、存在的物质,那么它的特性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统计规律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实践的主体对经济统计规律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考察实践的时候,是以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对象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的。经济统计规律揭示了实践主体有意识的活动与其活动产生的结果之间的联素。这个联系是客观的,因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而是受所有人意志的合力作用产生的;这些人动机的产生不是随意的,归根到底是受物质条件—主要是受人们无法自由选择的既成的生产力条件—制约和决定的。正因为如此,这个联系具有必然性,它成为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计划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这个联系又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互相联系的因素之间的变化不是完全成比例的,不是一一对应的,许多人的意志合成为总的力不是瞬间完成的,既成的生产力对每个人的制约情况又复杂到无法一一描述,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要经过动荡、起伏、曲折的过程,这就使得统计量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无法消除的偶然因素,‘也就导致经济统计规律产生了不同于确定性函数关系的不确定性的相关关系。

(二)实践的客体对经济统计规律的影响。所谓实践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外部物质世界的现实对象,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使经济统计规律产生了基本的确定性和程度有别的不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确定性,是指经济统计规律随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随一定经济条件的消失而失去效力。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必然产生相应的经挤统计规律,因而使得经济统计规律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关系。所谓木确定性,是指由于经挤条件以动态存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经济条件本身在不断发生着量变,因而使得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经济统计规律有了多种形式,虽然这些形式是很接近的。另外,’同质经济条件的非本质差别也会影响经济统计规律。经济统计规律中一些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受到各种因时因地而异的客观因素(包括随机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同类经济统计规律的差异性,即经济统计规律的不确定性。

还应指出,经济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也有影响。在社会经济中,经济规律组成为一个体系。各个经济规律在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有主有次,有深有浅,时间上有长有短。经济统计规律作为抽象化程度比较低的规律,受到抽象化程度较高或很高的一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经济统计规律就更明显地表现出近似性的特点。

恩格斯在给康.施米特的信中,就曾批评施米特在利润率问题上的看法绝对化,指出由于经济规律的相互作用,经济规律表现为近似值、平均数,是一种倾向。

我们提出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可能有人误把它当作认识和表述规律时难免出现的局限性,即自觉不自觉地从认识论角度理解近似性;而不认为近似性是规律本身存在方式的特性,即不是从本体论角度理解近似性。从认识论角度谈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实际上是指随机性经济数学模型在反映、表述现实时的近似性。我们不应该把这种认识论上的近似性与本文强调的经济统计规律本身存在的近似性混为一谈。

三、利用经济统计规律为四化建设服务

要想利用经济统计规律,必须认识经济统计规律,怎样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统计规律呢?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已经揭示出来的科学经济规律的指导下,去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象。经济过程是复杂的,它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运动;经济因素也是复杂的,它包括了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自然的因素和社会、历史的因素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开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离开了社会主义一般经济规律的指导,就不能够正确地分析、处理各种经济量的关系,就不能认识经济统计规律,也就不能为重大经济决策提供具体的量的变化规律的依据。那种认为经济统计规律只需要经验,不需要科学规律指导的想法是错误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批判地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这方面取得的某些成果。

其次,我们要在总结三十年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当前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经济统计规律。从一定意义来说,我国三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反映在大量的经济数据中。我们应当按照当前经济研究的需要,对三十年的经济数据加以科学分析,找出具体的经济量运动的规律,认识存在于各经济领域、经济环节的经济统计规律。例如,国家现在每年负担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其它物价补贴已达三百二十亿元,财政压力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到价格补贴的合理数量界限。为此,我们就要分析解放以来我国有关价格补贴的各类数据,找出各类经济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得到若干具体的经济统计规律,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当然,,还应指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起几落,且统计工作一直很落后,因此,在对有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还必须对数据的可靠性程度进行分析。不仅要进行量的分析,还必须进行质的分析。

经济统计规律的利用机制具有与一般经济规律利用机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随机性经济数学模型,是经济统计规律理论研究和实际利用的中间环节。所谓实际利用,就是利用根据大量经济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求出的答案。这个答案表现为具体的数量。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经过科学抽象,进行一系列简化,提炼出合适的数学模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首先,要依据有关的科学理论确定几个基本量,以反映被处理对象的基本规定性。其次,要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建立最基本的公式;然后,逐步加人必要的次要因素,逐次修正基本关系式。经过第一级近似,第二级近似,第三级近似•”…,使研究和计算结果逐步逼近实际情况。再次,要对有关量进行适当简化,以形成待解的数学问题。简化应使数学模式能上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

(二)经济统计规律利用机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得更为突出。这表现在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选择和控制上。一般经济规律具有确定性,其表现形式具有唯一性。人们或者违反经济规律,或者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至于人们在办事的时候对经济规律符合到什么程度,就不可能涉及了。经济统计规律具有近似性,它所揭示的经济联系不是一个,而是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类;它作为一种有幅度变化的客观趋势,以错综复杂的近似状态存在,因而它本身提供了人们活动选择的基础。比如,当我们在计划规律的指导下,运用统计资料,通过数学方法找出借用数学模型表示的具体的经济统计规律时,它可以产生近似程度不同的多种方案供我们选择。这种选择的基础或合理性,正在于经济统计规律的基本确定性下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非唯一性)。

经济统计规律涉及到在经济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经济过程的控制问题。我们知道,人们所预期的目标与人们所采取的手段之间,存在一种规律性的联系。人们按这种规律去行动,就可以使经济活动向预定目标发展,其结果表现出人们控制经济过程;反之,人们不按这种规律行动,就不能使经济活动向预定目标发展,其结果表现为人们未能控制经济过程。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表现为改变或创造经济条件,使某一经济规律的作用或几个经济规律的共同作用发生变化,以此决定经济的发展过程。这里,人们对经济过程的控栩,‘只能体现在改变经济条件上。经济条件,主要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在生产方式这个经济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或在各种经济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对经济过程是否无力控制呢?不然。根据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人们可以在经济统计规律所允许的限度内,作出各种计划、决策,以控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一方面承认经济活动具有基本确定性,即必然性的特点,因而经济发展趋势是有方向的,可以预测的;另一方面,又承认经济活动中多种随机因素(主观的、客观的)造成了经济统计规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规律有一定的存在范围,有合理的波动幅度,因而为人的主观努力提供了活动余地,人们可以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上实现控制(有限度控制)的作用。这种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多个可行方案的选择上,表现在实行某种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地根姆新情况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变动上。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控制过程的可行性、合理性正基于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4篇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国民经济计划学看成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一门学科,非社会主义国家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存在这门学科,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国民计划学,但却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编制它们的国民经济计划.二战后,法国从1947年到1988年已连续制定并实施了九个发展计划旧本从1956年到1985年也已编制和实施了8个中长期计划;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的国家都普遍制订和实行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计划。这种国民经济计划的实践是不可能没有理论指导的·也相应的有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理论指导.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刘易斯的著作丛书《发展计划》、日本林武郎著的心发展计划指南》等书,都详细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计划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它们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我们不能因为它们与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在体系、结构、理论和方法上的不同就否定其属于国民经济计划学。但这决不是说我们主张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等同起来。

这里要说明的只是国民经济计划学是否只是社会主义专有的问题。至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内容的共性和特性的关系问题。正是我们在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主要问题。我们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内容和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研究的内容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具有共性,就其社会性质而言具有不同的特性。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民经济计划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及内容是存在着二重性的,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即通过计划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社会属性即通过计划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计划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变动的规律性,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就要按比例的发展,就要研究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纯技术性的针划方法。从这个意义上它所涉及的是自然属性方面,各个社会并无什么区别。这也就是不同社会国民经济计划学所具有的共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指出的“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濡要t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二定数t的社会总劳动是,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①但人类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除了具有自然属性方面以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方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他们(指人们一编者注)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②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必须通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利用反映这种经济关系的各种经济手段来实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达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目的.这便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特性,亦即它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社会属性是不同的。

在国民经济计划科学体系建设上,要正确处理其内容的共性和特性的关系,既不能象过去那样片面的否定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计划学,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单纯地强调它的社会属性产甚少研究自然属性方面,影响这门学科的发展,一也不能片面地否定国民经济计划学所具有的特性,一味地强调其共性,把两种不同社会属性的计划学混为一谈。针对我国过去强调计划学社会属性较多的情况,现应在坚持必要的社会属性的前题下,来深人研究其自然属性方面,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发挥计划调节的应有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现许多同志提出要建立“一般计划学”,其意义在于推动我们去大力研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东西方制定计划的共性内容,强调研究计划的自然属性.但也应该看到,不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制度)、具体国情.建立只反映自然属性的“一般计划学”设想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是很难行通的。

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首先是通过“一化三改”将国民经济转移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荃础的轨道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无庸讳言,从那时起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这一段长时期中,我国搞的实质上是产品经济,国民经济实际上按产品经济模式运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实际上也是产品经济计划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更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随粉产品经济的坚冰被打破,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学虽然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其科学体系、框架结构和内容上来看,却没有根本上从产品经济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血肉相联地注人到商品经济的肌体中去。

事实证明,现在的国民经济计划学仍然相当严重的滞后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更不要说,理论走在实践的前面,有力地指导实践的发展了。

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一般经济活动都是以市场为中心而展开的,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式。在这种体制下计划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当代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钧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调控包括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调节机制。法国经济学家马赛和帕斯卡隆,他们从法国实施计吃叼仁的实践中提出了二元调节的理论,认为计划与市场是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市场通过价格波动传递信息,对经济进行短期调节,计划则启发一种长期决定.提供未来环境中由珍贵信息组成的预测,象航标一样指导国家行动.计划是市场的调节者,是总市场化的研究者.是不确定因素的削减器,是反盲目生产的手段。因此,一个合理的权力体系应该结合计划与市场进行二元调节。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计划的基础是市场.从上可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不要国民经济计划学,而是不要产品型国民经济计划学.要的是市场型国民经济计划学,把国民经济计划学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巨大作用。

要把计划学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们必须首先要在进一步彻底破除产品经济观念和确立商品经济观念的基础上,破除产品型计划观念,确立市场型计划观念。为此,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搞清产品型计划与市场型计划的不同特点:

(一)从计划的范围和着重点上看,产品型计划襄括一切,是有全面的搜盖性,即包括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经济、社会和科技所有方面,但其着重点实际上是重生产、投资计划,轻社会、科技计划,重生产环节的发展,轻流通、消费环节的发展.市场型计划从宏观调控的意义上讲仍具有全面的硬盖性,需制定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等手段进行宏观控制,但它的着重点,是把市场能够正常调节的部分还给市场调节.而把市场不能正常调节的部分作为自己调节的重点,如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把市场无力提供具有“同时共享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污染等外部效应问题纳人计划管理的范畴,把建立、维护和管理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反垄断以及弥补市场调节果,克服市场调节盲目性等列人计划工作的重点。

(二)从计划所使用的调节手段来看,产品型计划,项目无论大小,产品无论巨细均纳人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经济的运转和计划的实现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型计划的手段一般有国家订货或提供信息的指导性计划,产业政策、外贸政策等政策性计划;财政和金融手段,法津手段以及少量适当的行政手段,其计划不具有行政约束力;

(三)从计划的分配环节上看,产品型计划用物资分配和划拨清算的办法取代了市场交换,生产资料尤其如此,实际上实行的是否定市场无流通的产品分配制度.而市场型计划的确定则以市场为基础,列人计划的产品都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流通,而不是采取直接分配的形式;

(四)产品型计划是直接的计划,上下一般粗,企业没有自,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市场型计划则尊重企业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实休的地位,给予企业微观计划的制定权;

(五)在许划所使用的方法上,产品型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静态的编制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的方法,经济的发展难以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而市场型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主要以编制年度计划为主的方法转变为主要编制中长期计划的方法,由静态的计划方法转变为动态的计划方法.主要研究编制计划的方法转向主要研究规划和调控的方法,并加强市场调研的方法;

(六)在计划应履行的职能上,由产品型计划的指导、组织执行和监督的职能转变为市场型计划的宏观决策与调控、社会经济服务与协调和微观建立与塑造的职能.

从上可见,产品型计划和市场型计划是有很大区别的。应该承认由产品型计划转变为市场型计划,意味着计划体制的根本性变化,它必须通过计划体制的改革来加以实现,这也是计划工作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因而是艰巨复杂的,不是轻而易举的。同样应看到的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由产品型计划向市场型计划改革的轨道上已经前进了若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冷静地说这个转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国民经济计划学应对这个转化的全过程及其发展阶段作出理论概括并揭示其规律性的东西,以反映和指导这个转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根据市场型计划的特点来改造计划学的内容。

三、国民经济计划学中的定性和定t的关系

国民经济计划学要解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就应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定最分析.可以说,没有必要的数t分析就不能完成这门学科的任务.没有定性分析的定盆分析只是数学游戏,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定量分析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也是说不清楚的,我们可通过定全分析来完善定性分析。但是回顾这门学科过去的状况,则存在着重定性分析轻定t分析的倾向。在定t分析上,由于较多地采用静态传统计划方法,使定t分析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主观随意性、模糊性、不规范性,并显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即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近几年强调采用的现代计划方法,对加强定量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方法和实践两张皮的结合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影响了定t分析的具体效用;在内容章阐述中所引人的数据上.也往往陈旧过时,数据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有些只适用过去产品经济的计划方法现仍保留在计划学内容中,这就更造成了定全分析与经济发展实践的脱节,在阐述某些理论原则时,不是把作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已经阐明了原理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运用它来指导本学科独立内容的建设,而是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复经济理论原理的现象,而且与部门经济学的内容也有相互重复现象。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必须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在定性分析上,要尽快使之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要在政治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已阐明原理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计划理论。要加强定量分析,除了前面市场型计划第五个特点所阐明的计划方法的几个转变而外,要变传统的静态的综合平衡分析为总量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性平衡是全面的价值平衡,过去的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和劳动力等专项核算,已不能完整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要变比例的量的分析为结构分析。市场经济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比例关系的静态的研究上,而应从动态的结构变动中研究产业变动的量的规律性;要加强现代化方法的运用如消费的分析和预测、资本产出比、部门间投人产出分析、线性规划、经济计量模型和模拟模型的研究和运用,要把现代方法和传统方法融合起来以计划工作的过程即计划调查、计划设计、计划预测、计划决策、计划调控和计划评价为脉络,研究汁划方法.研究计划方法在计划工作各了阶段上的具体运用,使计划方法的运用系统化、规范化;还要在内容的阐述由及时引入必要的数据,结合必要的实证案似分析。

四、正确处理自我完普与借鉴吸收的关系

商品经济及其相连的市场经济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世界性范畴。要真正完善地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型国民经济计划学,首先和主要地是把握我国吐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吸收其它让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必须有原则、有分析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工作的经验和国民经济计划学的有用成份。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

随着近些年来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无形资产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目前会计理论与实务对无形资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的界定以及确认和计量这两方面[1]。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经济水平以及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方面,只有确认之后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

一、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超过其他生产因素,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中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超过60%~70%,且无形资产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也贡献出了较大的作用[2]。知识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高,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知识经济诞生于工业经济,同时也独立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其所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累积与利用,其涵盖的知识包括人类至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从某种角度分析,知识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将会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知识经济已经代替传统的工业经济成为时展的主流[3]。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工业经济逐渐转变为知识经济。

(二)无形资产的内涵

2006年我国就了关于无形资产的相关文件,并明确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即企业购买或自主研发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以及特许权等内容,但不包括自创商誉、报刊名等[3]。通过分析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相对更为准确。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必须符合两方面:①企业能够收到来自该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企业会计在确定企业无形资产时必须科学的预估该无形资产在使用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利益,并提出确切的证据来指出企业能够受到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②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计量:需要通过企业研发部门的支出明细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成本,并且科学简便研发阶段的各方面开支。

(二)无形资产的初步计量

无形资产初步计量的常用会计方法是历史成本法。无形资产主要获得途径有以下几种:企业采购、自行开发、投资者投入以及外部企业的捐赠等[4]。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无形资产的摊销:企业应当在获得无形资产的同时计算其使用寿命,具有适应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当预估其使用时间,而无法确定使用时间的无形资产则需要使用类似个、件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对于无法确定其是否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企业可以将其归纳为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时间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算在使用期间内的摊销金额中。无形资产的摊销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两种:直线摊销法和加速摊销法,企业在选择摊销方法时需要结合无形资产预期实现方法为基础,必要时可以采取加速摊销法。对于无法确定使用途径的无形资产主要是采用直线摊销法[6]。2.无形资产的减值:无形资产应当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且无论无形资产是否出现减值现象,每年都需要对其进行减值核算。无形资产摊销实际上就是无形资产的补偿,通过以摊销为手段的计量方法主要采取重置成本法,这主要是由于价值补偿在企业资产核算中出现增加的取消,无形资产成本主要包括购入价格以及购入费用,包括无形资产的创造成本和流动费用;而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则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人力、物力。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确认的改进

(一)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在现行会计制度下,企业一般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无形资产的依据,即将发生的项目作为主要依据,这会导致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过于狭窄。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重新定义无形资产成为会计行业的一个新课题。各界目前国内外会计准则的改革趋势来看,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重新定义确认无形资产的标准

无形资产的可定义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满足财务报表的定义,无形资产能否满足资产的定义,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控制。企业不但能够通过无形资产获得经济利益,同时有能力控制其他主题在该资产中获得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具有控制该资产的能力。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能”可以改为“预期”。投资者是对该项目秉持着较大信心之下才会选择投资,即使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该项目也符合投资项目的定义。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能”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既然有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不会被会计核算确定,那么无形资产也应当加上这一属性。

四、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的改进

在知识经济缓解中,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逐渐扩大,许多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已经远超过有形资产。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资源不单单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正逐渐成为会计计量的重要内容。无形资产的有效计量对会计报表真实性与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剂量方式。笔者认为产出价值计量方式应当取缔传统的投入价值观计量方式,其是以无形资产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基础。有形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以消耗有形资产为基础,实际上就是将各种有形资产的价值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从而实现价值的转移;而无形资产则不同于有形资产,其在生产中能够长出大于投入成本的价值,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也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特点。

五、结束语

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企业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国辉.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16(3):57-59.

[2]金静红.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4(4):78-80.

[3]胡昌金.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32(2):57-60.

[4]王慧.浅谈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会计[J].时代经贸,2015,34(3):227-228.

[5]谢新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6):73-75.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表述也不完全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我国在2006年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即: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上述定义综观公允价值,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它基于非真实的交易,要参照市场或运用一定的估价技术;

(2)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在非强制、非关联的市场交易中;

(3)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在熟悉业务、没有关联关系并且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双方。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它包括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短期的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显然,它不是与历史成本相对立的概念。

二、会计计量理论

会计计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是会计的核心,会计及其理论的发展总体上一直受制于计量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如着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言:“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可以说,会计理论发展史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会计计量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

会计计量是履行会计基本职能的一种确定价值运动量值的技术手段,一般由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构成。计量属性一般可归结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五种。计量单位则只有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单位两种。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组合成几种不同的计量模式。从表现形式上看,会计计量主要包括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两个方面。从历史成本会计发展到今天的公允价值会计,它至少同对资产的认识(资产的定义)、资产计价目的和收益确定方法的变迁紧密联系。

三、资产计价理论与公允价值计量

资产计价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根据明确的资产定义确定最合理的会计计量模式。就是说一个项目要作为资产加以确认和计量,首先必须符合资产的定义,这样,资产定义就成为资产计价的前提。早期的资产定义强调资产的存量特征。例如,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第四号报告中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按公认会计准则所确认和计量的经济资源”。但是企业拥有资产的基本目的是运用,运用的结果是要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要全面阐述资产的经济内涵,不仅要指出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且还要表明资产的流量特征。资产的流量特征就是它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那些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的项目,即使它们表现为一定的存量特征,也不能确认为资产。

现在,资产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资源,即资产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例如,FASB将资产定义为“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IASC对资产的定义是“由企业控制的预期导致未来经济流入的企业资源”;我国会计准则指出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见,当前的资产定义完全摒弃了原有的重视历史成本的倾向,强调资产的实质是未来的经济利益,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流入,从而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金额通常能够很好的体现交易双方对该项资产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预期。

收益决定理论主要围绕着经济学收益与会计学收益概念展开。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的基础,以历史成本原则作为计量基础,并按照配比原则计算和分配,即“利润=收入一成本”。与会计学收益相比,经济学收益强调现行价格重新购置实物资产所需要支付的金额;以实物保持为基础,将资本视为是一种生产能力,要求各要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具有的生产能力应得到完整保持;经济学收益不仅包括实际交易所产生的收益,也包括价值变动等非交易因素所带来的收益;会计学收益是收入和成本配比的结果,而经济学收益则是期末与期初两个时间点上净资产的差额,具体公式是“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本期资本投入+本期资本收回”。从理论上讲,如果物价绝对稳定,两种收益决定模式所得出的收益应当是相等的,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这就引发了人们关于怎么样的收益才更真实的争论,并产生了一些使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改良的方法,全面收益的观念开始进入会计学收益的研究领域。全面收益的确定,离不开对资产负债项目的现行价值进行计量,而现行价值更多的体现为公平市场交易中自愿交易双方所确定的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因此,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不仅符合经济学收益概念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全面收益计量模式的实现。

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困惑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 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 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③ 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9篇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贾根良.中国经济学革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0篇

这个观点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理论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它涉及到经济周期理论或广而言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友法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首先,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包不包含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熊否用体制、机制解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姗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揭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为己任,它是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和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都认为,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性产关系)的发展规律的科学”,也由于《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著作一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戏资本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完整地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围的传统框架提出了挑战。既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那么,它同政治经济学的其它部分如资本主义部分,在研究范围从而研究对象上,是否同、一?如界说研究资本二般性质的《资本论冲勺对象就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从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那么,研究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经济学置于何处?前述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同志正是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论经济学排除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门,认为体制等是外生的可以改变的变量,不具有根本性,而拘泥于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这不能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引向深入。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经济周期理论)应不应当研究经济运行及发展关系?这是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汤在新教授在《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一文中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把考察资本一般性质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等同起来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而用《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规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用。我很赞同汤在新教授的分析。他说,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在考察生产力、物质财富的生产怎样在一定关系下进行和发展的同时,揭示这种生产的历史过渡性。撇开前者,不成其为政治经济学;撇开后者,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了突出马克思实现的革命变革,说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把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们不应忽视了这种研究是以全面考察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的运行、财富的增长为前提和依据的。①事实上,经济学界近年也开始从体制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作出可贵的研究。完全局限于“本“质”研究,忽视运行层次,是解释不了社会主义复杂的经济现象的。

其次,即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可由社会主义本质关系决定,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状态与运行方式、经济本质与实现形式仍有差别。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前述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同志实际上是将本质与现象合而为一的。因为它蕴含着一定的理论前提,如社会主义是利益一致的统一体。显然,这没有区分本质层次的利益主体与运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的差别,一个决定资源配置的性质,一个解决经济犷凉护怎样配置即配置方式问题。藏混淆两层次的利益主体,就难免使问题简单化,这里笔者引证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同性质的学术思潮,深化这一问题认识。

本世纪初到20年代末,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中曾出现了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济学的思潮。这股思潮首先由一度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者提出,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流传.德国的桑巴特和俄国的杜冈一巴拉诺夫斯基早年都曾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以后又都背离马克思主义。但桑巴特在1901年出版的《现代资本主义》中就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因为在那里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盲目的经济规律,而是有经济目的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者此后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卢森堡在《国民经济学入门》中说:“一旦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经济让位于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有意识地组织和领导起来的计划经济制度的时候,作为科学的国民经济学就将失去它的作用了’,②.布哈林也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只保留‘经济地理’—一种记述的科学和‘经济政策’的规范科学‘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简单而明确,这些关系的物的、拜物教性的表现方式将会消除,而代替自发生活的规律性的,将会是集体自觉行动的规律性”。⑧“只要我们来研究有组织的社会经济,那末,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基本‘问题’如价值、价格、利润等问题就都消失了。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不是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经济不是由市场和竞争的盲目力量来调节的’,①.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甚至认为:“人们关系的本质及其表面形式是一致的。”

历史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不探究分析这一有代表性观点的根源。自然,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没有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精髓,拘泥于马克思主义部分原理的逻辑推演是’阿原因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认识的绝对化。他们无一不认为理论经济学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关于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科学,而社会主义人与人的关系不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人们之间关系的本质与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物的、拜物教性的表现方式将会消除”;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有的是有组织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不是由自发的规律和盲目的力量所调节,而是由自觉实行的计划来调节等等。这就难怪一大批并非庸才浅识的经济学家为今天看来错误似乎极为明显的思潮所影响.执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具有自动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要求,从而从本质上克服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的同志,也有相同的病症。社会主义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实现了全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人民进行“自主联合劳动”,是国家的主人,但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行政或计划手段自行调整解决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保持社会对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些同志忘记了复杂的经济现象,忘记了事物的差别和矛盾的普遍性;这是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理论根源

二、其实,从体制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并不是新发现,人们早已作出种种解释。但是,这种研究存在诸多缺陷:第一没解决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第二,局限于传统计划体制,缺乏社会主义多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第三,没有运行主体或波动主体的考察。本文在确定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后.拟对后二个问题作些探究。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社会下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③一般说,它包括‘产权制度、管理和经营机制、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组合结构,以及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等。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的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屯生活”。①因此,可以从经济体制两个最基本特质运行主体和运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市场机制作用已大大加强,动力结构、信息结构、决策结构较传统体制已有很大改变,经济周期波动的体制背景具有明显阶段性。这给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国营和非国营部门的体制和经济行为不同,两部门经济波动的机理不一样。其次,国营部门改革前后的体制背景和行为构造不同,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也不一致。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口标模式.更使经济运行主体、运行机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它也将深深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下而我们通过三个不同时期对经济波动进行逐一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波动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总量波动和结构变动中,体制因素是一个较长的时问变量,用体制变革不能解释短期波动。在我国近和多年的经济发展时期,大的体制变革只有两次,而经济的短期波动却有10次之多‘①尽管如此,体制分析仍有它的好处:可以揭示一定体制下短波在形成上的共有因家,说咀经济如何在不稳定因素作用下,积累、传递周期性波动的因子。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工业化水平很低,我们时常面临赶超的压力。因此,紧随革命和国有化风暴之后,我们建立并巩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稳定新生政权起过重要作用、但它“高度集中化,垂直等级管理结构;非价格信号起支配作用,而价格、货币和利润的作用相当微弱,根据指令性计划指标进行控制。’,②这样在既不能保延信息结构向决策者提供用以作出抉择的信息,又不能保证动力结构使他们得以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决策的集中化就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从动力结构看。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源于政府的统一计划或指令.企业的产出分配和利润形成过程也由政府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技术生产,投入品从哪里来,产出品到哪里去,开发几项新产品,追加多少投资项目等等,都是由国家直接“经营”,企业行为不过是政府行为的反映。所以单纯用伞业行为很难对中国经济周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相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是政府的发动。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我国后发展的工业化背景,我们的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具有强烈的扩张倾向,成为经济扩张继而经济波动的主体。

2.从信息结构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纵向的指令性计划,企业生产需要的物质、资金、劳动力等不是通过自由选择的市场舞台实现自动的供求均衡,而是按等级层次实行从上到下的纵向分配。这种以行政协调为基础的纵向要素分配流程,忽视了企业生产结构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多样性。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日益不相适应,中央计划不可能替代市场的功能分配资源.信息从微观组织传递到各级行政机关,再由行政机关作出调整层层下达反馈回来,经历较长时段。经济生活中不稳定不平衡也素就可能由于出现的变化而被信息传递时滩累积起来.另一方面,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普通存在的是服从中央同一信号,一旦经济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在政府的同一信号下,企业就会同时同向同步波动。这是造成传统体制下波幅大的根源。

3.从决策结构看。计划经济应该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动态和长期趋势,采取市场所不能及的行动,保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比例。但是,计划中过度的行政干预阻碍了企业的随机波动,企业间部门间的交叉波动的可能性被堵塞。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经济波动几乎分布在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甲企业(部门)的增长有可能伴随乙企业(部门)的衰退,经济波动在实际中常被抵消一部分。而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过度的纵向行政干预,划一的决策信号,加上经济扩张收缩中的放大效应,经济波动就呈现波幅大、频率高的特点。传统体,制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周期长的为7年、短的只有两年,平均长度刁,习年.离差1.9年,美国1795~1937年共发生17次周期波动,平均长度为8.35年。我国经济波动的振幅,从波峰到谷底的落差,最高达66.2%,接近美国30年代大箫条的波幅70%,最低的也有8.5%,且有三次古典型波动。

(二)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卞的经济波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否定了生产资料单一全民化倾向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但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之路艰难坎坷,常常受到旧的经济体制和过时的社会关索与政治关系的束缚和牵制,一方面,计划一块市场一块,计划与市场的机会主义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旧的经济体制J日的运行机制还以种种面孔种种方式掣肘经济的健康发解;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里现双重性质。1,运行主体多元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要“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在这种政策下,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份(个体、私有、外资)为补充的格局。2.运行机制的双重化。首,先,是双重动力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企业,由于国家控制,更多地住重社会目标和产品的使相价值,个体、私有或外资企业关心的多为利润和价值增殖。其次,是双重的信息机制.一是传统体制延伸下来的与计划二机制相协调的以国家计委、统计局与各级经济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纵向信息体系,二是与市场相适应的不断产生的横向信息体系、。再次,是双重决策机制。表现为中央集中决策同多元主体分散决策。

应该说,上述经济主体多元化和运行机制双重化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大量的集体经济、三资企业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企业经济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一要接受市场调节,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是经常性的,投入组合也不断变化,它((l成为经济生活的新生力量。但是,近十几年改革并未真正触及到社会主义的根本—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主要是行政的附属物,依赖于纵向的行政协调,其扩张和收缩依然取决于政府的意向。这决定了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下经济波动的特点是:1.波动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转向政府与多层次非国有企业并存。不仅政府及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而且大量接受市场信号的非国有企业也是经济波动的创造者和承受者。2.波动的幅度减小。由于大量非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微观经济的目标取向和行为多样化了。当政府进行总量扩张时,受传统体制影响较大而改革不多的国有企业,往往会随政策而急速扩张。与之不同,私有或个体经济有可能在紧缩时期保持增长的强劲势头,或不像国有企业那样一刀切,而在减速的速度或幅度上平缓一些,这就减缓或部分熨平波动峰谷幅度。3.波动时点分散化。迄今为止,公有企业的价格、工资、劳动就业主要还是由国家计划推动,价格的上调下迭、职工工资的定级及劳保福利安排、就业的总量结构及流动性依然接受政府的控制,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巅企业,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发挥,这就使经济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及时调整而被部分稀释或消化。非国有企业在市场引导下,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衰落,发展与破产交又变化,分散了经济波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波动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1篇

GDP核算的话题似乎已不再新颖。但为了给读者一些新的思索素材,笔者设计了一个带有些许物理学和哲学意味的角度,即将“时间维”和“空间维”的概念引入国民经济核算。这对于以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代表的核算方法,应该是一个拓展,但讨论的仍是标准的经济学问题。本期笔者将讨论GDP时间维上的比较。

在经济学里的古典二分法中,很多经济变量都可以分为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用当期价格计量的是名义变量,而用固定价格计量的是实际变量。在笔者设计的框架中,将换一个角度来看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之分,即认为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经济学分析要求我们比较两个时点上的经济变量。具体到GDP的问题,就是要在时间维上比较GDP。

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恒等式是:价值=价格×数量。对于所有名义变量,包括名义GDP的核算来说,应用这个恒等式没有方法论的问题,惟一的要求是核算得清晰完整。2004年的经济普查应该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消除遗漏行动,其主要成果就是发现国内日常的GDP统计可能至少遗漏了16%。至于如今是否还有遗漏还不清楚。但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不对数据加以考察就使用是很危险的。例如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欠佳,其所依据的就是第三产业GDP占GDP总量的比例太低。但是上述经济普查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一过低比例有可能部分来自统计数据中的遗漏。

在两个时点上应用上述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恒等式就是笔者所说的GDP的时间维比较,而这种比较的关键是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将两个时点上的名义变量加以比较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名义变量的变化是来自价格还是数量的变化,而这两种变化在经济分析上的意义完全不同。

这些道理很直观,但在现实中往往还会存在问题。例如,2007年7月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8亿元,同比增长16.4%,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但是必须意识到这是名义增长率,而7月份的价格上涨恰恰是速度最快的,将价格上升的因素剔除后,实际增长只有10%左右。如今一些分析认为7月份的消费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从投资转换为消费,但考虑到价格变化的因素,这样的论断实际上难以成立。

教科书上所说的使用固定价格计量GDP在实际统计工作中是难以实现的。原因很简单:每一年的产品组合都不一样。例如假设2000年的价格是固定价格,而利用2000年的价格去计算之后各年的GDP时将出现问题: 2000年以后的新产品都没有2000年的价格可用,同时对于2000年以后退出市场的一些产品,其2000年的价格在经济核算中又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必须通过价格指数来将名义变量转换为实际变量,通过加总来得到GDP的实际变量,由此计算出GPD的增长率。因此,在所有关于经济增长业绩分析都聚焦于GPD增长率的背景下,编制一个好的价格指数体系至关重要。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2篇

1计量经济学学科内涵以及发展历史

1.1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内涵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内涵是一门专业研究经济相关领域的经济学特征、经济数量模型和经济关系变动的经济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内涵和现实意义。计量经济学学科可以说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也是一种学派,也同时是很多其他各类学科的基础工具和分支内容。它能够通过将经济理论数量具体化等方式,通过经济数学模型和方法的不断钻研,更深刻地把握现代经济和客观规律,更好地根据规律来研究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社会宏观、微观经济问题都可以提供经济方面的智力支持。

1.2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相较于国际上的大国,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开发与应用比较晚。近30年我国才比较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渡的阶段。我国的统计制度也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从物质平衡表体系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渡转变。在20世界90年代初期,恩格尔的ARCH模型作为“现代经济学前沿”被推广到我国,结合我国对经济的重视,对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走向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其学科的不断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最近几年来,计量经济学在我国逐渐普及以及被重视,关于其的应用以及学科研究文献已经比较广泛和常见。例如,经济时间序列、波普理论、VAR模型、CC模型、LSE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模型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研究领域最为广泛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同时,也有学者开始使用国际先进的DSGE模型,并在我国很多应用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计量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2.1计量经济学越来越受宠诺贝尔奖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经济学大型奖项,因此,直至今日,诺贝尔奖可以说仍然是众多经济学家们终生不断奋斗的最大动力和目标。第1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里希,还有荷兰“计量经济模式的建造者”———丁伯根。多年来,很多计量经济学家也都不断获得具有最高荣誉称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近几年,诺贝尔奖又开始趋向于授予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有成就的学者,鼓励其对横截面数据方法的杰出贡献。这些接连不断的奖励,说明计量经济学越来越受宠诺贝尔奖,该奖项也正在不断注重经济技术方向的应用以及向现代化不断创新,该经济学科的发展情况越来越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

2.2该学科更多的应用在全球各国的金融领域目前,很多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已经被应用与世界各大国中央银行以及金融市场方面的基础学科内容,尤其是在一些金融比较发达国家的评估投资组合中,在金融系统风险这个方向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许多计量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都逐渐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来诠释很多金融市场活动规律。在金融市场上,经济变量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这些变量会随着时间而发生一定的波动,随机出现一些经济学实际意义。最常见的将其应用在全球的股票市场中来诠释很多方法、规律。例如,假设人们对股价的评估是比较理性的,则可以得出一个企业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其在未来某时间的预期股息的现值。再比如,恩格尔发明的计量经济学ARCH模型,这个模型能够非常有效地对金融经济数据在不同时期时间的金融规律变化比较精确的估算出来。这个模型可以对金融投资等收益的风险和价格,通过不确定性的度量,采用一定经济学模型以及经济数据来阐述,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剖析。这些都说明,计量经济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国金融领域。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或有事项 或有负债 或有资产 预计负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或有事项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对或有事项准则中规范的或有事项的相关概念和处理总是难以把握,尤其是对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不好区分,从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负面影响。在此,笔者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对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概念、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便该准则执行。

一、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概念区别

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对于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如果符合负债的定义和条件,应当作为负债(预计负债)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如果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和条件,则作为或有负债处理,只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不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对于因或有事项所形成的潜在资产,作为或有资产处理,既不需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一般也不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一)或有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均是与或有事项相关的重要概念。《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是这样定义的: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准则中将或有负债定义为两种义务。一种因过去事项而产生的潜在义务,其存在仅通过不完全由企业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另一种是因过去事项而产生,但未予确认的现时义务,之所以没有确认,是因为结算该义务不是很可能要求含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予以计量。或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或有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

或有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比如,2001年12月25日,甲企业状靠乙企业侵犯了其专利权,至2001年12月31日,法院还没有对诉讼案进行公开审理,乙企业是否败诉尚难判断。对于乙企业而言,一项或有负债已经形成。它是由过去事项(乙企业“可能侵犯”甲企业的专利权并受到)形成的。而企业计划在三个月后购入一批原材料可能须承担支付货款的义务则不属于或有负债。

2.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或有负债包括两类义务:一类是潜在义务;另一类是特殊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作为一项潜在义务,其结果如何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证实。比如,2000年12月2日,甲企业因故与乙企业发生经济纠纷,并且被乙企业提讼。直到2000年末,该讼尚未进行审理。由于案情复杂,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从2000年末看,诉讼的最后结果如何尚难确定。2000年末,甲企业承担的义务就属于潜在义务。

或有负债作为特殊的现时义务,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现时义务的履行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者该现时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其中,“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指的是,该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不超过50%(含50%)。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或有负债不是负债,根据负债的定义,某个项目是否为负债,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企业。对照这两项基本条件,或有负债中的第一种义务(潜在义务)不符合负债定义,因而不是负债;或有负债中的第二种义(现实义务)务虽符合负债义务,但是履行该现时义务不是很可能要求含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或者虽然由于该现时义务的履行,预期会有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因为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予以计量才没有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为一项负债,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或有负债均是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以确认的项目。

(二)预计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第一,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第二, 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三, 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而预计负债的定义就完全满足负债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二是履行该义务时预期会有经济资源流出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债。尽管预计负债在金额上不确定,但可以进行合理的估计。因此,预计负债能够在财务报表中得以确认。

二、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区别

(一)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确认区别

或有事项的确认是指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的确认,在逻辑上讲有三个时点可用来确认准备:一是在企业管理部门意识到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预计负债;二是直到可以肯定企业将转让经济资源时确认预计负债;三是介于以两个时点之间的某时点确认负债。如果企业管理部门意识到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就确认预计负债,就是对未来事项进行确认,则显得有些太早,有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支出确认一项预计负债,从而降低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但如果等到可以肯定企业将转让经济资源时确认预计负债,则显得不稳健,也违背了负债确认的基本原则,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情况以及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既然两个极端点不能作为预计负债的确认时点,那么只能在介于这两个时点之间的某一个时点。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规定为:三个条件均能满足时应确认为预计负债。即: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二)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计量区别

或有事项的计量是指与或有事项相关义务形成的“预计负债”的计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二是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五条和第十二条规定: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预计负债的计量与或有事项相关义务的确认是紧密相关的,如一项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那么也就不能将其确认为负债(预计负债)。其中,最佳估计数分两种情形考虑:

1.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该范围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

2.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如下方法确定;

3.预计负债涉及单个项目时,这里的单个项目指预计负债涉及的项目只有一个,如一项未决诉讼等,则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预计负债涉及多个项目时,这里的多个项目指预计负债涉及的项目不止一个,比如产品质量保证,在产品质量保证中,提出产品保修要求的可能有许多客户,相应地,企业对这些客户负有保修义务,则在这种情况下,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的概率计算确定。

另外,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对预计负债的计量,采用最佳估计数,还考虑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货币时间价值和未来事项等因素。

由于所有的或有负债均不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当然无所谓会计计量问题。

三、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会计披露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关于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披露内容分别如下:

(一)对预计负债的披露

对或预计债应披露的内容本准则第十四条作了如下规定:

1.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

2.各类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

3.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二)对或有负债的披露

或有负债无论作为潜在义务,还是现时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不予确认,但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或有负债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但是,对某些经常发生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也应予以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足够充分和详细的信息。对或有负债应披露的内容本准则第十四条作了如下规定:

1.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的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以及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2.经济利益流处不确定性的说明。

3.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说明原因。

为了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本准则还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果按《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要求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是,这并不表明企业可以不披露任何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至少应披露未决诉讼、仲裁的形成原因。

总而言之,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两类事项,或有负债只是或有事项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能确认为负债,不属于负债,会计处理上只做披露(及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除外)。预计负债是指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而确认的负债,预计负债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属于负债的一种,会计处理上要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还要披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本书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应用[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6.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社会发展 计量 生产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这一项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事业,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社会,由于知识素养与自我权益意识不断提高,计量已经超出原来度量衡的定义范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工艺生产中都发挥了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1.计量新定义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度量衡”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逐渐被更确切、更广泛、更科学的“计量”取代,形成了现代化的度量衡。

现在,计量被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的作用。计量与其它测量一样,是人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具有探索、分析、研究和试验的特征”[2]。

2.计量与生活

2.1计量与日常生活

可以说,商品生产和交换,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它直接触动人们的切身利益,而这一切又都与计量有关。计量对人民生活的意义是相当明显的。

2.1.1家居生活。日常商品买卖的计量仪器是否准确,家用电度表的走数是否精准,煤气表是否合格等这些都涉及到了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和空气对人的重要性已经哦多说。一些水质良好、空气清新的地区,特别是山区人们的平均寿命较长。那么我们如何来判定一个地方的水质、空气的质量的呢?近几年,人们正是通过对空气的计量测试,发现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大将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通过对饮用水的矿物质离子含量、氯化物残留等计量检定,来判定当地饮用水的水质。

2.1.2医疗卫生。现在的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已经离不开计量测试。体温、血压测量,作心电图、脑电图以及各种医疗化验等,皆是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常见的计量测试。如果医生对数据测量和化验不准确,带来的后果将会是非常的严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量测试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的医用计量测试器具不断问世,这也给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简单有效的途径。比如,现在已研制出的红外测温仪,用来测量人的体温,就可以比肩方便的观察到人体内的微小温差。通过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红外测温仪可测出乳腺癌的温度比周围组织约高0.1℃,从而不必作切片检查,即可对浅表肿瘤作出相应的判断。

2.1.3食品安全。首先,粮食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剂量的多少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剂量之内,否则将会导致积累性中毒,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食品的保鲜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医学界已经证明,粮食及粮食制品,发霉变质会产生黄曲霉素,人和动物食用后便容易致癌。另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色素、味剂、防腐剂等,都必须经过检定和计量,否则也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粮食及粮食制品的生产、贮存和加工等过程中,都离不开计量测试。

2.2 计量与工农业生产。

计量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意义突出。工业生产,计量可谓是科学生产的技术基础,从原材料的筛选到定额投料,从工艺流程监控到产品的质量检验,现在都已经离不开计量。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亦必须有计量保证。人们必须通过计量来掌握土壤的酸碱度、盐分、水分、有机质和氨、磷、钾的含量等,来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高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离辐射育种可以说是一项重要增产措施,我国已用该法培育出16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要保证高质量的辐射照射,就必须对辐射的计量做出精准的计量,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可以挽回的损失。事实充分表明,工业、农业的科学生产和技术革新,都离不开计量测试。

2.3 计量与商品流通

在商品的流通中,需要计量的事例很多。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菜市场购买瓜果蔬菜,往往只凭卖家的磅秤来断定购买的斤两,这样就很极容易遭到商家的坑骗,出现缺斤少量的情况。如果监管部门加强市面上磅秤的计量检定,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观察磅秤计量标签标识来维护自己权益。再比如我国过去出口苹果,只凭观察外表或直接尝试,而没有采用计量手段,外商便借故刁难,随意削价。其实,对苹果成熟度的计量很简单,只需要用计量硬度的硬度计测一下就可以。

3.计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础需要科学的数据的支撑,这些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数据的获得都离不开计量。建立高速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要获得各个领域发展速度的相关数据需要计量工作从科学的方法、方面持续地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以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反映这客观事物内在的性质、相互的联系和运动的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需要依靠相关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来规范“量”这一概念。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商品的生产、流通,高科技的研究与发展都会发生混乱甚至是遭遇困难,当然我国的一切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因此,计量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计量是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可靠的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是因为从原材料、元器件进厂的检测和分析,到整个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直到产品质量检验,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说,质量的管理和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5.创新计量工作思路

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思路是在计划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对过去我国“度量衡”的新的定义和新的发展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的发展浪潮中,就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思路[2]。

计量技术工作是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科学积水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重视和加强计量工作,既可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第15篇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会计学中对成本的定义是: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成本管理》中对成本下的定义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从以上定义看,会计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总和,包括工资、原材料、动力、运输等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借入资本所支付的利息等。

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可以用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以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其他成本。

二、经济学中的成本定义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中对成本的研究很多,人们不仅研究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也研究生产过程前后发生的成本,还研究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我们着重研究生产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

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投入保持不变或变动性小,增加产量主要依靠增加可变投入数量。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所以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就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指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种度量,对放弃效益的评价,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关系。机会成本主要的特征是:不关心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而是关心未来的产出,它不是对历史的反映,而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机会成本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各种方案,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三)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由于企业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从概念得知,边际成本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是选择成本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一旦超出规模经济范围,成本反而会增加。因此,企业要利用边际成本分析法,综合考虑边际成本和规模收益情况。

(四)交易成本

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事前交易成本是指起草谈判的成本;事后交易成本指交易已经发生之后的成本,如退出某种契约的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续约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三、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比较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是基于会计假设计算的,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突破了会计假设。1922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会计假设,会计学有四个基本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这些假设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根据会计主体假设,借入资本的利息是计入会计成本的,但权益成本是不能计入的,个体私营业主的工资收入都不能计入成本,而经济学成本是包括这些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是企业计提折旧的理论依据,资本性支出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分担,体现权责对等,均衡利润和税负,但经济学成本只考虑现金的流出,即便是资本性支出也一次性计入成本。另外,会计只计入能用货币计量的成本,经济学则将其他的经济量也作为成本。

(二)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记录过去的交易,而且很重视进行客观的叙述。相比之下,经济学家通常比会计学家具有更宽广的眼界,他们注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除了研究生产成本还研究其他各种成本。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上。

(三)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学家的工作是关注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他们衡量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忽略了部分机会成本。与此相比,经济学家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当他们在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

(四)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两种成本理论

从发展趋势看,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完全市场假定等逐渐被现代经济理论更接近实际的假设条件所取代,从而使得现代经济理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这是经济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表现,也满足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的要求。适应这一潮流,传统成本的理论也必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的成本范畴还会不断产生,现有的成本范畴也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诸如交易成本、成本等范畴都应该逐步实现规范化,获得各个学派比较统一的解释,以利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与解释,真正构成现代经济学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仍处于初步探讨中的如政治成本、转化成本、社会成本等成本范畴,将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最终纳入会计学的计量研究中。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3)由于现代经济学成本概念计量的高难性和综合性,会计成本的计量也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化方向发展。

(4)会计成本由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时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如在美国,一般大型企业都在其年度报告中附有简要的社会责任履行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说明。

【会计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