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

动物学发展史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唯物史现 创新 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是哲学的。但是,这种哲学蕴涵是什么,它与唯物史观有何联系,其哲学创新表现在哪里?无疑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把科学发展观看成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而研究其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上却比较少。显然,这样的认识并没有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

一、开辟了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的观点。但是长期以来,唯物史观的视域究竟是指人类社会的过去,还是指现在或未来,抑或覆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实际上一直是个未明确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唯物史观对象的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唯物史观的诠释。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体,不同时态的历史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征,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历史观理论加以说明。在历史的不同时段,历史观的对象是不同的。过去的历史是一种客体结构,人与事都已是既成的事实,我们只能研究它是什么样的、如何发展的。因而其历史观只能建立在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改变它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发生的历史是一种人参与其中的主客体结构,也就是当下人的实践活动,其历史观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互动的实践基础上的。而未来的历史,它是一种虚拟的存在、想象中的世界。关于它,我们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却不能确定它是怎样发展的;“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其历史观只能建立在我们对未来发展的预见上。因此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观仅仅面向过去和现在是不够的,还要面向未来。由于时代背景和特征的不同,传统的唯物史观研究或日经典诠释关注的主要是过去至今的历史。而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虽有一个总的看法,却没有具体的论述。而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提出为什么发展、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应如何发展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也就直接切人传统唯物史观研究的薄弱环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一种进行时的东西,它不同于已经发生的历史。是现在至将来的历史过程,是人参与其中并被纳入人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引导框架中的东西。这一历史过程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发展与人及其观念的相关,从而开辟了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这个视域的问题主要不是去探求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目标、途径和方法,考虑如何去改变世界。而传统的唯物史观研究以过去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为视域,其考察的内容必然是独立于现实的人的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追问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也与实践观点的诠释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以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基本对象,也就把视野转向正在进行的历史,其考察的对象则是人的感性活动过程。而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理论学说,以当前和未来为视域,面对的是未来世界,其考察的对象是发展,也就是一个既处于当下同时又是一个只存在于人的脑中的未来世界。如果说。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是关于过去时的历史观,实践观是关于现在时的历史观,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未来时的历史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历史观研究对象的细化。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中关于未来发展的内容,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

二、以人为本确定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

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教科书的观点认为其出发点是物质,实践的诠释观点则提出唯物史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而科学发展观面对的是当前的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探索的是发展什么、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自然地把人作为发展的首要问题看待。

首先,以人为本彰显了马克思人的世界的内涵。马克思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建立在对象性关系基础上的人与物统一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关于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本来是很清晰的,是马克思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中,世界的人属性被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成了讳莫如深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实践观点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开始把人引进历史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其只把世界看成是人的感性活动,其视域仅停留在感性活动上,而忽视了人,尤其是其认识和价值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就部分地造成人的缺场。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人的世界的内涵,而且从人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历史的推动者的视野上解释了历史的主线是人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围绕着人的历史过程。

其次,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因和根本动力。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认为生产方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经典诠释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明。而科学发展观关于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因并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则可以很好地说明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是劳动对象、工具和劳动力三要素的集合。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人是劳动对象的对象性存在的依据、是工具的制造者。因此,生产力形成的最终原因必须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到人的本质力量中去寻找。可见,以人为本的观点不仅继承了实践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主导动力。

第三,以人为本肯定了马克思从人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为在社会发展中人是根本、也是出发点,也就肯定了马克思从人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实践观是存在区别的。实践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实践,历史是人参与其中的对象性活动过程。但是,实践的观点在说明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相互作用时,仅停留在对象性关系上,而没有说明在实践活动中,谁为中心和起着主导作用,即在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两个因素――人与物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哪一个呢?因而,以实践为出发点,同以物质为出发点一样,同样存在着局限性。而科学发展观提出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靠谁发展和如何发展,不仅把人看成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也就真正凸显和肯定了马克思的从人出发的观点。

从现实的人出发,是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人学观点的阐扬及其诠释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它不仅包涵了马克

思从人的感性活动的层面上论述社会发展的实践的观点,而且进一步从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的双重性上强调了人是历史的出发点,从而真正解决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问题。

三、肯定了在实践维度上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在哲学上我们一直拘泥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观念,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条最主要的经验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而从哲学上讲,思想观念是意识的东西。也就是说,决定我们这三十年来社会发展的首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出发点,也就把思想观念的作用重新引入历史观的视野,使我们更全面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

1 从人出发也就意味着思想观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科学发展观在哲学上把人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历史的出发点后,也就引出了人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因为人们会接着追问,人本身的“本”是什么?我们自然会想到是人的精神意识,西方哲学家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点就蕴含着这种看法。因此,在哲学上以人为根本和出发点,就必然会推出思想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个观点。多年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地位和主导作用,就是一个明证。社会发展是离不开观念的转变,任何个人、民族、国家要生存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譬如,科学发展观这是意识的东西,但它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开的。这一点总书记曾很明确地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实际上也就肯定了思想观念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2 人是通过他的目的来创造历史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决不是独立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而“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理解,马克思将一切社会关系看作“为我关系”。而对唯物史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诠释表明,历史,尤其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到来的历史进程中,人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自然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例如地震、海啸。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活动,而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则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个人、民族、国家,没有对未来的展望,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发展的理念,即使其原先的物质基础再好也没用。恩格斯就说过,“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讲得更具体:“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邓小平也谈到:“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第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这里,恩格斯、和邓小平都是从人的有目的活动上去解释历史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不会自动做什么的,一切都要靠人本身的努力,人的目的是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而不是一种脱离目的的纯粹客观过程。

3 知识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一句话。但科学技术主要是知识,而知识是意识的。事实上,在现代生产力中,与物质因素比较,知识所占份额已日益增大,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从而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与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否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上的问题。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这是针对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而言的,承认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针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讲的;它们是社会结构的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问题。而承认人的思想认识决定工具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维度的问题:前者是实践维度上的观点,解决的是行动的来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后者是认识论上的一种思路,解决的是意识的来源问题。从实践的维度上看,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要靠观念的引导和理论的指导:从认识的维度上讲,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是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观的不同维度和论域的产物,理论指导实践和存在决定意识,两者是相辅相成而非互相对立的:并不存在着在认识论维度上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要否定在实践论维度上的思想决定行动、从而改变存在的观点。

人类历史是一个由过去经现在向未来发展的进程。科学发展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也就是站在当前的时段上。而处于当前这个时段上,朝向过去,我们的观念是结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面对未来,我们的观念则是起点,是事物改变之前提。物只是即成的条件,但不是主导的因素,主导的因素是人,而人与意识是分不开的,观念也就实际地成为主导因素。因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唯物史观的诠释突破了物质本体论的框架,在赋予人在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赋予人的观念和意识在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主导性作用,从而在实践维度上第一次理顺了观念与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

历史是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实践活动,因而历史也就是渗透人的认识和价值观的运动过程,价值论也就成为唯物史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但是长期以来,价值论问题却一直被排斥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这其中与唯物史观的经典诠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典诠释认为,唯物史观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过程,寻求的是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理应排斥一切主观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因此,虽然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思想,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一直被遮蔽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论的缺场,也就造成现实生活中价值观的模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直接确立了价值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发展的内涵来看,发展是一种进步,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发展什么、为谁发展、如何发展,更是体现着一种价值诉求。其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使它区别于以物为本。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张扬。使人在物的背景下凸显了出来,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确认和强化了人及其发展这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历史观中,即发展不仅要

依靠人去发展,还要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它否定了片面的、掠夺性的、非持续性的发展观。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由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的倡导等。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把价值问题引进历史观的视野。尤其是在人被确定为历史的主体和出发点后,指导人的活动的价值观问题也就自然地成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

五、实现了唯物史观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征,许多学者都赞同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就是“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特性的同时,也清楚地揭示出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世界是什么样的,二是世界应怎么样。前者是实然问题,后者是应然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最大区别是,传统哲学着重于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则致力于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首要问题是应然问题。可遗憾的是,基于物质观点的经典诠释由于关注的是从现实出发去解释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阐发,因而其构造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解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实然模式。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唯物史观的应然模式实际上被诠释成了实然模式。虽然近年来实践的观点从人的感性活动上去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改变世界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但是由于其仍然把实践过程看成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因而世界的改变问题,即改变为什么样子和应如何去改变的应然问题并没有被完全展开。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旨在回答发展的目的、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道路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同,从而影响人们对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针的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它深入植根于唯物史观的沃土之中,它是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与历史唯物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科学生产力论

科学的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论的立论基石。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物质生产力始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动因。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这一思想引入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明确指出,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是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共产主义是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团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实现的。因此《共产党宣言》把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唯物史观的这一思想,并根据当代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了此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而要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在这里,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生产力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人民主体论

历史唯物论历来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认为人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活动而已”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强调的人是人民群众,这里强调的“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共产党人来讲,以人为本的实质在于“以民为本”,“以人民为本”,尊重人,就是尊重民,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同以往一切人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这些思想表明,科学发展观把人(人民)作为本,作为发展的目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强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以人民为推动历史进程的主体,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发展观的这些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论既相一致又与时俱进。

第三,以人为本与群众利益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人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的一定利益,只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实现人的物质利益,人才能创造历史。因此,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物质利益是人的最根本的利益。可见,物质需要是生产劳动的动因,物质利益是生产劳动的目的和动力,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坚持并丰富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科学观认为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求不仅仅指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只有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正如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历史辩证法

唯物史观不仅坚持历史决定论,肯定科学生产力和人民主体论,肯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进程的终极推动作用,而且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矛盾运动过程,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它蕴涵着深邃的历史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等体现并丰富了历史辩证法思想。

第一,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历史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它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实践中为了解决新的问题而形成与确定的。在谈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更为复杂。面对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意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境、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确立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新的需要,它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第二,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历史辩证法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多社会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由各个子系统之间在动态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推动的,在他们的相互作用中,需要协调、统筹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内部及其彼此之间多方面的矛盾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体现了这一历史辩证法思想,并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加以具体运用,丰富了这一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重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社会历史矛盾的解决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历史辩证法认为,在解决社会矛盾时,要根据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重点地解决问题,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发展观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代表新一届领导集体多次指出:“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上述论述可见,科学发展观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两点论和重点论辨证统一的唯物辨证论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阐明社会历史决定论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论的思想,同时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而且自由王国的到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还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要与他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这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丰富了唯物史观这一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的利益既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首先,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指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个人如果只注意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而轻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不健全的,如果发展也很难实现真正全面的发展。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进步;既包含了物质需要增长,也包含了民族精神的不断更新和人文精神的不断丰富。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确立与落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为人类美好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理论贡献,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2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72.

〔3〕〔5〕人民日报〔N〕.2004—02—29.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历史教学应当通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讲授,以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来 教育青年一代,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 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其中。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创

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 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 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 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 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 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 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 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 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 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

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 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 ,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反动阶级作斗争, 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 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 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对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绩与缺点、 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倾向。既要肯定他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又要指出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只 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 唯物吏观 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2-0115-0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了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形成。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历史实际和史学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综观史学界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理论成就值得关注。

一、对唯物史观内涵和外延的新阐发

史学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并不相同,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学术创新历程。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90年代的学术创新以及21世纪以来的学术反思和展望等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把唯物史观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克服了教条主义、公式化的理解,恢复了唯物史观的生机和活力。由从过去主要关注阶级以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从关注阶级斗争史发展到更加关注社会生产力、关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肯定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者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从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开始。史学界出现了编写历史学概论的热潮,其实质乃是主张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研究工作自身理论进行探索,主要表现形式则是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认识和解读。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和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比较典型地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对历史理论的探索情况,可视为这一阶段代表性的著作。前者着重历史科学理论的探讨,强调社会矛盾运动、阶级分析法、历史主义、民族关系等历史科学的理论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普遍指导作用;后者则从中国史学史的角度。立足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梳理总结出中国史学的基本范畴。在同样强调唯物史观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了史观、史料、文献学、目录学、史书编纂、历史文学等颇有中国色彩的基本史学理论范畴,其实质同样是探索历史学的理论体系。从过去过分关注阶级和阶级斗争,转向重视考察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但是,对阶级斗争、阶级分析方法并未见根本改变,在克服教条主义的同时。仍不免存留着“左”倾思潮的痕迹。冰河已经解冻,史流继续向前涌动,史学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等文献作出了新的诠释和解读,主要提法有:1、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的历史一元论。2、人类历史始终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前进的;这种矛盾运动在原始公社解体以后,则表现为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3、尽管人类历史的内容和现象纷繁复杂,但它却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曲折地向前发展的;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理论,不仅指明了研究历史的唯一正确途径,而且提供了研究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1984年9月,全国唯物史观形成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安徽黄山市举行,该会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理论探讨的热烈情景。吕振羽、谢本书、蒋大椿、叶汝贤、郑观卫、苏凤捷等人的观点值得关注。

在第二阶段的认识过程中,历史创造者问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问题、人民群众、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问题等,这些学术问题的热烈争鸣,反映出学术界对唯物史观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新见频出。蒋大椿在《唯物史观与史学》一书中对唯物史观及其与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将唯物史观的核心归纳为: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2、人类社会及其构成部分均以总体的体系的方式存在;3、在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4、人类社会是运动的、发展的,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5、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的和革命的两种形式;6、社会历史事物发展的根源,在于它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7、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环境;8、社会历史研究不是一个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此外,宁可、林甘泉、漆侠等学者均对唯物史观及其具体内容进行了再认识。强调社会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成学术界的共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被放在一个较为恰当的位置,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也不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而是作为一个体系,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系统地、全面地、联系地考察历史的运动变化过程,成为此期理论创新的亮点。

第三阶段唯物史观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反思和展望。步入新世纪以来,史学家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更加理性化。已不再局限于经典文献的个别章句及其诠释,也不再引经据典地打经典仗,而是把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更体现出了一种发展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出一种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自觉意识。如李文海考察了唯物史观给史学带来的巨大转变:1、把历史从过去主要描述政治兴衰、王朝更替的所谓“相斫书”,转变成把社会作为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历史过程;2、把历史发展从过去看作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往复过程,转变成看作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3、把历史从过去的“帝王将相的家谱”,转变成以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为主体,同时也充分重视杰出人物的作用和各种社会合力共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4、对于思想、文化等精神活动和精神成果,改变了过去从观念到观念、就精神论精神的研究方法,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把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同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紧紧地联系起来。瞿林东认为人们坚持唯物史观是因为它的真理性优势,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怎样推动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一)唯物史观要求研究整体历史;(二)唯物史观告诉人们历史是个有序的自然发展过程,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才成为可能;(三)唯物史观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四)唯物史观最鲜明地提出了

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于沛在《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指出:“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历史观决定了不同的历史认识路线,直接关系到历史学科学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的程度。重视历史资源的开发,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独立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前提是这种学习和研究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切就都会走向反面。”朱佳木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对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是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则指出了唯物史观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蒋大椿在《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提出超越唯物史观、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问题,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存在严重理论缺陷,必须被超越,这一观点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2001年11月,“唯物史观与21世纪中国史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02年4月,“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07年10月,“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学术对话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开掘。既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和多重含义。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研究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使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这本身就是唯物史观的态度。

二、历史理论的探讨深化了对中国历史特点的认识

随着史学界对唯物史观认识的深入,人们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即历史理论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把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区别开来是历史研究的一大进步。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建国后到‘’结束这段时间内,史学界(含史学理论界)存在着一个认识的严重误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过程的理论等于史学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史学理论,核心就是阶级的观点斗争的观点,把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等同于具体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使其在地位上低格化、理解上简单化、运用上教条化。”这种认识上的自觉直接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发展。区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的标志之一。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的《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理论方面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古史分期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中国文化的结构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和历史分期问题等。这些问题大部分承续了1949-1966年间史学界的老问题,但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行了新的阐发,推动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中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深化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特点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自1983年葛懋春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和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先后出版以来,至1999年陈启能等所著《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出版,其间出版的同类著作或教材近20种。这些著作几乎涉及到史学领域的所有理论问题,史学理论大有形成一门学科的趋势。史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出现了一股“史学概论”热潮。质言之,此期有关史学理论的探讨大都集中在对客观历史发展中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即历史理论问题,而对历史认识、历史研究过程中涌现的以历史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理论,则是下一阶段的主要课题。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又进一步促进了历史理论的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问题不断涌现,“史学概论”概论什么,成为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这说明历史学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系统构建,而史学理论与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问题是长期交错的问题,实际上成为历史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区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系统构建历史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新时期以来,历史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提出许多新论点、新命题,拓宽了研究领域,对中国历史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把握更加深化。在古代史方面,白钢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龚书铎任总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8卷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写的多卷本《中国社会生活史》、冯尔康主编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何兹全的《中国古代社会》、晁福林的《先秦社会形态研究》等,涉及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等诸多新领域,视野开阔、结构新颖、方法创新构成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在近代史方面,如罗尔纲、黎澍、陈旭麓、金冲及、胡绳武等人对太平天国史、维新派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进步意义、辛亥革命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和革命党人中不同政治倾向人物的分析,胡绳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中间力量”及其思想文化上代表人物作用的分析,刘大年关于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分析等,都是大手笔之作,给人厚重的历史感,启入以深沉的历史智慧。革命与改良、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等问题的讨论,都因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困惑而备受关注。在中国通史研究领域,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压轴之作,其《导论卷》所探讨的历史理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史学界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㈣则被称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探索。

三、以历史认识论研究为重点构建史学理论体系

新时期以来,加强史学理论研究,推动史学理论的整体建设,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特色。1986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在天津召开,对史学理论的体系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见:1、把史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历史哲学、史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历史学的技术学科或辅助学科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2、把历史认识分为三个层次: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3、认为广义的史学可包括历史哲学、具体历史过程的理论概括、历史辩证发展问题、史学流派研究、史学认识论、史学评论理论和史学编纂的理论等七个问题。4、认为史学理论应包括客体论、主体论、主客体关系论、方法论四部分。这些观点和分歧促使史学界对“史学理论”问题作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历史、历史科学和历史学的概念的认识、历史学科的属性、结构、研究对象、历史认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的功用、史家修养等等。这些都为史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历史认识论的研究是取得较大突破的领域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历史认识论问题成为研讨热点。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历史认识主体、客体、中介及其相互关系,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与过程,历史认识的认知结构,历史思维的特点,历史认识的方法与检验等问题。张帆、刘泽华、张国刚、姚志安等人较早对历史认识论进行研究。史学界对这场关于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和讨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的学者把这一时期的历史认识论研究看作是“最能说明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此期,陈启能等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阐发具有典型性,该书作为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包括历史规律问题、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社会形态理论、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观、从直觉到科学、辩证的历史思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回顾与展望、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该书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关于历史认识问题。张耕华将历史认识论分成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两部分。张剑平指出:“新时期在历史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史学家对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历史认识的特点和过程以及历史真理的检验等认识论问题的理论探讨;二是对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与史学流派作了较为深入的评述,如对兰克学派年鉴学派,西方人文和科学主义思潮,以及柯林武德、克罗齐的历史哲学等的研究;三是对如何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历史认识论的思考。有的学者在对西方历史认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建科学的历史认识论的任务;也有学者根据西方历史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较为深入地论述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历史思维的特征,提出较为深人地阐发了科学的辩证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的研究强调了历史研究的理论色彩,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澄清了一些错误的史学观念,活跃了史学家的历史思维,规范了历史研究的过程,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众多史学家亦坦然吐露心声,写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著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四、史学方法的更新和多样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

史学方法的研究历来受到史学工作者的重视。新时期以来,史学方法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运用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日渐兴起。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三论”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特别是金观涛、刘青峰的代表作《在历史表象的背后》曾经掀起了史学方法热的滚滚浪潮,也使历史研究更具魅力,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学家的加盟。史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系统化一方面得益于史学内部的积累,这包括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的总结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阐扬;另一方面也受惠于中外史学交流的深入发展。

关于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的总结,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方法的总结和发掘方面。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有上百篇之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瞿林东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由于是连载文章的结集,故其文短小精悍、文笔隽永,不少中青年学者由此产生了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浓厚兴趣。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虽非全然但却往往是在史学批评中实现的,并取得了自己的表现形式。极而言之,是否可以认为,没有评论或批评,也就没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换言之,不能脱离史学批评问题而探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为“丰富和发展当代史学理论提供借鉴”,史学批评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史学范畴提了出来。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总结和继承,充分体现出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特色,主要有关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主义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对于历史主义的总结,王学典的《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一书值得关注。乔治忠指出:“在历史研究与史学批评中,历史主义应当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令思维方式具备深刻、准确的逻辑性,唯物辩证法还具有从客观实际出发,主张事物发展的前进性、阶段性,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法则等等思想原则,从而使历史主义具备完整的历史观、方法论和鲜明的立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比较”作为一种古老的方法被史学家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史学界关于比较史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著作约有20部。庞卓恒的《比较史学》、范达人的《当代比较史学》、范达人、易孟醇的《比较史学》、刘家和的《史学、经学与思想》等著作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杜维运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中这样看待比较的研究方法:“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只有在历史全球化以后,整个世界人类进入历史之中,才有出现的可能。所以比较历史与比较史学在走向全球化的路上,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更有学者相信比较方法将引导中西史学走向更高的层次。这种比较研究的发展,无疑将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推动世界各国史学走向新的境界。有的学者还把比较方法看作是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之一。史学对系统方法、数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文化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等的运用也是值得注意的。程洪、霍俊江、赵吉惠、赵轶峰提出了重视史学方法论体系的观点。

五、对历史学功能的新探索

人们对史学价值的认识,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新时期以来。史学价值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以关注现实著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时期对史学价值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期,由于“影射史学”等极“左”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史学价值的认识日趋狭隘。“史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观点,这也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拨乱反正”思潮和“史学危机”思潮中重点反思的问题之一。80年代初期史学界重新兴起的“古”、“今”关系、历史与现实关系问题的讨论把史学价值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刘大年、黎澍、苏双碧、孙思白、田昌五等学者对这个问题用力颇多。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随着自由化思潮和思潮的泛滥。学术界对历史学价值的认识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史学无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也促使学者对历史学这一古老学科的价值作更深入的思考。白寿彝就历史教育功能阐发尤多。进入21世纪以来,史学价值论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有的学者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些史学价值观点加以总结,王斯德指出:“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超越自我的强大武器,其核心是启迪心智、智慧人生,使人变得清醒、理智和成熟。以史为鉴,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知社会兴替之道……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掌握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增强历史洞察力,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深远的历史眼光去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领悟历史的真谛,

认清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发展大趋势,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吴怀祺则指出了在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方式总结历史,认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以安邦兴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史学更广泛更深刻的价值体现于民众之中。因为历史与文化是民族精神与民众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与文化能否高扬,直接关系民众自身素质的提高、民族自身凝聚力的增强。”史学价值是历史学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将随着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下去。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成就之一,史学价值论的探讨仍将继续得到史学界的关注。

六、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新时期以来,人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自身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对于在史学研究中如何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戴逸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把革命导师说的话都当作可以信手滥用的套语和标签,不是任意去裁减历史事实使之适合于某种理论图式,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尊重历史事实,占有大量材料,进行新的理论探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于客观实际的革命导师的某些具体论断是可以修改、可以补充的,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常青的。它永远是指导我们进行革命、从事建设、观察问题、研究学问的强大武器。”

其二,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中考察,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具有全球视野。在这方面,有学者集数十年的心血,致力于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这个广阔的时空和多重背景下观察与思考,还把它们置于同外部世界的比较与联系中进行探索。”《古代中国与世界》是刘家和这方面的代表作。2005年,“《经济一社会史评论》首发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侯建新、马克、刘新成、齐世荣、于沛、李文海、龚书铎等学者畅谈了中外历史研究的结合问题。在他们看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的考察,如果在世界历史的大的坐标系内进行的话,就有可能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同时,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历史的角度,去寻找对某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的答案,将会更加有助于接近真理。”

其三,突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对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白寿彝进行过长期思考,他说:“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那是讲它的原理、原则方面。但具体起来,它用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就应该有不同的特点。普遍真理体现在不同民族的、不同国家的特点里面,二者并不矛盾。”瞿林东谈到如何建设2l世纪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历史学时指出:“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史学是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史学,还要认识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秀遗产可以用来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我们也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是封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有一种信念,吸收外国史学的积极成果。使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厚重。”

其四,强调了历史学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规律,完善了历史学的学科体系。从学科建设的进程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史学史研究,实为“”破坏以后的恢复和充实阶段,90年代以后,现代史学史研究形成全面铺开之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建设,涉及到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对重大问题的探讨和开创性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具体在如下领域有所进展:关于中国史学史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地认识历史发展过程、全面深入研究史学的社会作用、从时代特点把握史学面貌、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变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关于传统史学在当代史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关于易学与中国史学之关系的研究、史学史对历史教育的意义、关于史学批评的研究、关于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研究、关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国史学等。蒋大椿则把1984年以来连续召开的十届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及其取得的成果作为史学理论学科取得整体建设进展的重要标志。

其五,强调了史家的主体意识和史学的独立品格。论及史家的主体意识,瞿林东指出:“从20世纪以前的中国史学来看,史学家们的世界眼光,虽有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但总的说来都是在‘以我为主’的历史视野下发生和发展的。而20世纪的中国史学,尽管面向世界的规模扩大了。但‘以我为主’的视野却发生了变化,太多以他人为主,即以我们自己的史学去适应他人史学的模式。”正是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研究中注重史家的主体意识和史学独立品格。陈启能指出:“史学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而不受到损害。所谓独立品格,就是求真,就是对于历史真实的执著的追求。一旦失去这种品格,史学就不成其为科学,没有真理和尊严可言。”历史学的根本成就是“对自己学科特性的回归,并努力探索和按照自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章开沅则主张史学应该走自己的路。侯云灏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新时期史学思潮》一文中提出史学要走向自我。田昌五提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于沛则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设想。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当下所处的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泛滥、舆论混杂,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复杂局面,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的思维辨别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积极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于已知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见解。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起初以神学为基础去解释历史、说明历史,致使人类史长期被忽略甚至被曲解。后来资产阶级逐渐形成用“人”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对比中世纪的神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但资产阶级历史观范畴里的“人”是抽象的人,即脱离具体历史背景、物质发展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孤立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一种脱离客观存在的空虚的“自我意识”。从这个抽象范畴出发,必然会曲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过程,最终走向唯心史观。而唯物史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包含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是哲学体系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把历史的聚焦点拉回人本身,提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是人类思想进步的重要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在各个时期著作里对唯物史观都有诸多阐述,从时间上来梳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了如下的过程:(一)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1842年,马克思任职于《莱茵报》主编时围绕林木盗窃案进行论战之后,研究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问题。当时年轻的马克思对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产生了深刻的怜悯和同情,“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流亡时写下了《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初步阐述了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想。这篇文章从劳动对象化与劳动异化这一问题入手,将“市民社会”作为研究和论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明确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不像黑格尔理论体系中“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同期,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研究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英国为例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寄生性剥削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指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逐渐走向成熟。(二)唯物史观的创立:1844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作用,彻底脱离了黑格尔派并对其唯心史观及其称群众为“精神的敌人”进行了深入的批判。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石,《提纲》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揭示了国家机器的阶级本质,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史观的科学批判,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此,列宁曾高度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2(三)唯物史观进一步发展:1857年,马克思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孤立的个人出发研究物质生产和借研究“生产一般”把资产阶级生产说成是永恒的错误观点,提出了要社会地、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回顾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和经过,并对1859年以前的研究作了总结。《序言》从宗教的批判到哲学的批判,到国家和法的批判,最终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以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一最深层结构的批判。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一文,科学探讨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联系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改革开放41年来我们已经取得经济建设的瞩目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决定了我国当前生产关系实现的多样性。(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社会存在是第一性,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到影响作用。马克思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了科学的理论。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存在”这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思想。例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等,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实现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局部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四)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了历史。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回顾过去,人民群众以海纳百川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这一观点,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紧密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185―04

一、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人们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十分明确地指出的是“这种历史观”如何如何。显然,马克思明确地把唯物史观指称为一种历史观,但却从来没有明确地把唯物史观指称为是一种哲学观。那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不是一种哲学观念,抑或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把唯物史观理解为一种哲学观念呢?对于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问题,多数学者承认唯物史观是一种哲学观,但却对这种历史观的一般世界观意义没有给以令人满意的回答。

对于唯物史观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问题,有两派观点。

第一派认为,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观点对于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认为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人的自由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代表文献是丛大川同志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吗》一文,认为“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而是马克思的科学观点,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唯物史观“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实践人道主义’、‘实践唯人主义’才是马克思真正的哲学观念;“人的自由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第二种,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世界观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历史观意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如刘福森同志认为,“作为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称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就是揭示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为人们提供一个观察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原则”,“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称为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解决人的感性活动、人的本质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提供一种哲学理论原则,它是一种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当然,这不是说现实地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是说马克思的同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这种理解实际上是只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观念,而否认了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意义,仅仅把唯物史观理解为一种历史观。

第二派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此派观点对于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哲学观念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层次论。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唯物史观是第二层次的哲学观念。如朱宝信同志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一文中,针对丛大川同志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认为“马克思的新哲学观是人的自由发展观和唯物史观的统一,亦即人的自由发展观的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真理观的统一,两者均为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但两者在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中并不处在同一层次。马克思的哲学是以实践的人为本的哲学,人的自由发展是实践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的趋向目标,以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人的实践活动以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为对象,因而人的自由发展观是马克思哲学的第一层次;而唯物史观反映的是世界之一部分的社会的客观规律,因而它处于马克思哲学的第二层次”。

第二种,推广论。源自于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让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一方面,这种“推广论”有一个虚拟的假设,即马克思先研究自然,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再研究社会历史,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但这种假设是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的。另一方面,这种“推广论”确认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虽然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在一起,但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是“推广”、“应用”的结果,只能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独创,并不能确认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第三种,核心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哲学观念的核心。如俞吾金同志在分析批判“推广论”时指出:“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完全对立的,而前者也正是在批判后者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从而使全部哲学研究都沐浴在新的阳光之下”。

我们同意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解为一种哲学观念。但需要论证的是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意义历史观与世界观不同,但马克思的历史观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历史学范畴,具有了世界观的意义。

二、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现实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是立足于人类社会,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史、自然发展史和思维发展史

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rI均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马克思所理解的历史是具有普适性和贯通性的历史,历史不仅是探究人类社会的基本视域,也是理解自然和思维的基础。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哲学视域里,不存在着人类社会、自然和思维三个相互平列、相互独立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只承认一个研究对象即历史,并用历史这一概念把传统哲学研究的这三大对象综合起来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自然和思维是有机统一的,同时,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统摄自然发展史和思维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线索,自然发展史和思维发展史只有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才能得以正确的说明。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为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现实的世俗基础,这就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认为:“过去的一切历史观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就把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与历史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所讲的历史性是贯穿于人类社会、自然和思维领域的,在整体的现实世界,历史性具有贯通性和普适性,正是住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而唯物史观则使唯物主义贯穿了整体的历史领域。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仅理解为适用于人类社会史,必然会贬低它的世界观价值。

2.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理论原则

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意义还体现在它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基本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是作为历史观表述的,但却具有着一股世界观的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阐述,确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规的基本理论原则。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既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对唯物史观做了经典的表述。但是,马克思在论述唯物史观的同时也论述了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费尔巴哈》一章的副标题是“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本身突出的就是世界观而不仅仅是历史观。而且马克思反复强调,在这里闸述的是自己的观念与当时“德国哲学”的对立,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阐述的是自己的哲学观念与“德国哲学”的不同,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历史领域。

马克思站在历史的视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哲学”进行了改造和批判,马克思把旧哲学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转换成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把思维(意识)与存在的抽象关系转换成为现实的具体的关系,使抽象的哲学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对哲学的一般问题做了科学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旧哲学讲的抽象的思维和意识其实都是社会的、历史的思维和意识,它最终根源于人的现实生活,根源于人的社会历史现实。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在这里已经不再像旧唯物主义那样用物质解释意识,而是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解释意识。旧唯物主义把意识归结为物质,用物质解释意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则是用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去解释意识,而人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对物质自然界的理解也超越了旧哲学。新唯物主义讲的物质自然界是与人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进人人类社会历史视野并由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物质自然界。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尔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足那个除去在澳洲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新唯物主义对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理解的,并突出强调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的统一性,马克思说:“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而且这种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马克思并不否认那种未进入人的视野的自在的自然存在的优先性、先在性和真实性,而是说,那种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活没有意义,因而对于人来说便不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现实性”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出发,实现了对旧哲学的扬弃和超越,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哲学观念的根本变革。

3.用唯物史观指称马克思的哲学观更能展现马克思杰出的理论贡献

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马克思哲学的特色在于,马克思站在历史的视域,揭示了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科学的实践概念,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并且用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指称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我们并不否认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也不否认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然而,马克思的突出贡献却在于把实践的唯物主义贯穿于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历史的,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进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同时,马克思站在历史的视域,对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不断生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才把唯物史观概括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而且,唯物史观内在地包含着实践的唯物主义,用唯物史观来指称马克思的哲学观更能展现马克思杰出的理论贡献。

马克思一生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马克思建构了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及其规律的反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著作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也与实践唯物主义一样是处于同一程度的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世界历史理论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的有机性、整体性和世界性。人类社会的有机性、整体性和世界性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展开。而唯物史观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都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及其规律的反思,同样构成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7篇

 

历史课是一部博古论今的穿越剧,学生作为观众,可以尽情的欣赏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和特色,不同人物的展现将带动学生去挖掘古人内心的世界,从中指导自己去实践,应该如何做人,面对不同的事情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将棘手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同的人物个性和观点,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深层的挖掘,拓展学生对人物的研究和探索,更好的把握人物尺度和接交朋友,为自己的成长铺平道路。

1 历史课堂的目的

历史课堂的教学,其目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一幅很大的画卷,从上古时代延伸到当今时代,上至炎黄武帝,下至宋元明清,高至真龙天子,下至贫民百姓,可以安国兴邦,可以兵荒马乱,可以宫廷之争,也可以生活琐事,然而,贯穿历史长河的始终,只有两条主线,一是历史事件,二是人物展现,学生首先要了解历史事件,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剖析,统揽大局,然后开枝散叶,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评论,教师在一边加以辅导,这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入。

2 历史人物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历史课非常注重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分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会受到历史的局限性的,教师应该深层分析其间的利害关系,并根据他们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资料进行丰富和润色。

2.1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刻画要依据史料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历史的评论和分析只有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生活的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严格按照史料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推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在对历史人物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事实的原委,人物性格的改变,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是出于何种的境况等等,有理有据,人物刻画的才会更加形象鲜明。

2.2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注意细节,以情动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人物的讲解要生动形象,鞭辟入里,以情动人,这样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理。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查找相关的资料综合进行分析,不能一味的追求教材,枯燥、乏味,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就只停留在最初的了解阶段,对于人物的出生、背景、周围的生活空间等等就会一无所知,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人云亦云,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3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根据事件深层推理

人物的发展往往是离不开事件的,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发展壮大,成就一番大业,所有的一切对当今的学生而言,看到的只能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事件,为此,历史教师对人物的刻画与描述就要根据他所做的事情进行剖析和推理,深层的掌握人物的性格、背景、为人处世等等,这样由事联系到人,才可以将人物更加科学、合理的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人物更加熟识。

2.4 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指挥的是教师,授业的是学生,但是主题不是教师,学生才是这个大课堂上的主人翁,然而中学生的年纪还小,容易被诱导,主体意识非常的差。本人建议,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对人物的评论过程中,可以适量的穿插人物的主体地位,从什么角度成为时代的霸主,历史的功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干劲和动力。

3 历史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历史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事情

学生到学校的任务就是求知,首先就要学会做事,事情处理的好坏重在模仿和自我的理解能力,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对其进行整合,合理的引导学生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教会他们针对不同事情如何处理,提高自我的推断能力和辨别能力,让学生在处理不同的事情时,能够得心应手。

3.2 人物的合理把握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课上,学生的兴趣是否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通过事件和人物的刻画打动讲桌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量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兴趣高学生就非常喜欢学习历史课,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自然而然的提上来。

3.3 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历史人物的发展是指引学生的方向,每个历史人物的贫富贵贱、坎坷崎岖都是学生将来有可能要面对的,教师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辛酸史进行正确的说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从中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准目标,不断的前进。

4 总结

人物的学习能够延伸到自己,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古人的过程中,要博古论今,将古人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并能够从中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其更好的发展自我,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8篇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他们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杰作,世事的沧桑变化、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

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推动。Www.133229.CoM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 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宙变化之道。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是事物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形式”是

转贴于

事物所以为此事物的本质,解释的是事物运动方式的特定性。“动力”是促使事物开始运动变化的根源,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推动者、制造者。“目的”是事物运动的方向和目标,解释了事物运动、变化的目标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变化都是事物的潜能向现实转变的过程,是趋向于现实化的过程,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一种最好地实现自己的潜能的趋向。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不断运动变化发展,是因为存在一个推动力,即“动力”,无限追问事物运动的终极动因后,最终找到的答案是宇宙存在一个“第一推动力”,即“神”。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神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神,而只是“第一推动者”,是万物运动的根源。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从有生命的自然界出发去研究哲学问题的,他所谓的“神”仍然是自然神,而非人格神。

古希腊哲人将直观的观察与不羁的遐想相结合,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发展,具有朴素性、直观性,在他们的论证中也充满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精神,成为那一时代思想的华美乐章。

2 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早在古希腊末期,神学动力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这里指的“神”已不再是早期哲人们所指的“自然”,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人格神)。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带来的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们对自然不再充满恐惧,但是在社会中却无法摆脱被剥削、压迫的困境,挣扎于苦难中的人们追寻受苦受难的原因,逐渐把目光从自然力量转移到了超自然的力量——神的控制,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世间一切,小到一个人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大至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这个无所不能的神就是上帝。战争、饥荒、瘟疫,都不过是上帝略施小计的结果,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世间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存在的,宇宙的秩序、社会的变化无一不是上帝的安排。

奥古斯丁指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上帝的意志决定的。上帝创造的世界由无中产生,没有借助任何外在于他本身的工具、手段,没有使用任何材料(包括时间、空间),仅用他的全能全善便创造了天地间的一切美好。上帝本身是全善的,但是其创造物却由于存在某些缺陷而有了恶的性质,人的“恶”在于滥用自由意志,违反了上帝的至善准则,因而遭到惩罚。他认为,自上帝创世以来,人类社会就分化为上帝之国和人间之国,上帝之国的人们热爱上帝、服从上帝,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人间之国的人们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这样,奥古斯丁就用人与上帝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受天命指引,是全能的神的意志,是神的救世计划的过程,其终极的目标是上升的、前进的过程,是上帝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的学说、“第一推动力”的学说并对之进行了发挥,推导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终动因。他认为,运动是个不争的事实,事物都具有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特性,一个事物之所以运动,在于另一个事物的推动;而这一推动者本身的运动又是受另一推动者的推动,这样无限上溯,必然追溯到一个终极的推动者,它的存在不依赖任何事物的存在,不受任何他物的推动,这就是上帝,是世界万物运动的最终动因。

在中世纪的西方思想界,神成了历史的主宰,人类历史被解释成上帝救赎人类的历程,人们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尊严,甘愿沦为上帝的忠实仆人,本来鲜活的社会关系被曲解成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对人的拣选、磨练和救赎的过程,上帝成了历史发展的最高决定者。按马克思的说法,“中世纪是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①人本身的价值、尊严、力量完全被湮灭于神学的幻影中,理性的光芒亦被神学的光环所遮蔽,但是神学的信仰终究没有湮灭理性的光辉,在神学思想家们极力论证神的存在和全善全能的过程中,理性的溪流日渐发展,最终人的理性复苏,以其不可阻挡的气势取代了神学的地位,人类逐渐摆脱宗教的桎梏,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力量,将颠倒了的神人关系倒转过来,人重新站立起来,走出了中世纪

转贴于

神学统治的暗黑夜幕。

3 近代西方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正如恩格斯所说,18世纪是“以法国为主角的世纪”。②启蒙运动高唱自由、平等、博爱,高扬科学、理性的旗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想风暴。思想的解放使得人们推崇理性、科学和进步,敢于挑战一切权威,用理性思维对社会中原有的思想进行了一场无情的批判。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公开反对宗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神圣外衣,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探索。

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决定一切。他们从感觉主义出发,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感觉的变形,而人的感觉、品格、思想都来自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教育思想、宗教道德意识等社会环境都影响人的性格。爱尔维修认为人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人的性格差异,人的全部性格包括人的缺点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人的美德培养必须依赖环境的改善。既然人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那么社会环境应该如何改善呢?他们认为环境的改善要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让人的理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好的理性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和好的政治制度。他们认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法律具有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因而要改变环境,必须通过教育来克服人的愚昧、偏见、无知等错误意见,因为这些错误意见往往是社会腐败堕落的原因。这样论证的结果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论的怪圈:一方面,环境决定人,决定人的思想、意见;另一方面,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意见”的好坏。为了摆脱这种无望的循环,找到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他们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天才人物的出现,他们认为,只有天才人物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制定好的法律,好的社会制度,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追寻过程中,法国唯物主义者由“环境决定人”走向“意见支配世界”,进而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结论,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历史唯心主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法国唯物主义者思想基础上继续发展,圣西门对西欧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圣西门在历史研究中发现,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所有制决定社会制度。在他的语义中,所有制就是财产关系。在对西欧历史的研究中,圣西门发现15世纪之前,欧洲的贵族占有土地这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后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斗争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由此他认为,财产关系决定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圣西门也看到由于财产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经济利益的争夺,这种经济利益要求的差异必然引起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历史正是15世纪以来西欧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从15世纪厂主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到法国大革命,无不体现出对立阶级之间为取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圣西门难得可贵地看到了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在他的思想中,物质生产并非社会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也并非社会发展的动力,相反,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人的理性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因而,具有高度理性的天才人物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这样圣西门最终走向了天才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唯心主义。

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学家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基佐在《法国史论丛》中曾指出,历史开始于人民而非显赫的国王,历史学研究的任务是描写人民的命运变化,阐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倾向,而不是为个别显要人物著述立说。此外,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还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重新阐释。从法国大革命中,他们看到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寻找阶级斗争的根源时,他们发现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在于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和源泉,近代以来的一切争斗,都是为了真正的利益而战,其它的一切仅仅只是借口而已。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还着力研究了财产关系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指出财产关系是政治制度的基础,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和阶级利益,并从政治制度中体现出来,从而推论出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因是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而财产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一问题复辟时代的史学家用“征服”解释财产关系的起源及其变化。“征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实际利益,而产生“征服”的动机在于人的天性中存在一种征服欲望,按照这个逻辑,在兜兜绕绕之后,他们又回到了“意见支配世界”这一历史出发点。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历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西方哲学也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此时德国古典哲学登上了哲学舞台,一些思想巨擘开辟了哲学史的新篇章。黑格尔坚持了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将“绝对精神”(又称“绝对理性”)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宗教观点、伦理观点、道德观点和智力状况等的决定者,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绝对精神”是客观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绝对精神”通过一系列运动外化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演进的过程。黑格尔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动力论思想,他发现历史不是完全按照人的目的性发展,人们的行动在取得目标性成果的同时,附带产生了一系列未预料的结果,历史的发展经常偏离人们预设的轨道,由此说明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社会历史的最终动力,不应该从人本身、人的思想出发去寻找,而应该深入到人的思想、意志背后去探讨历史变化“动力的动力”。在他看来,隐藏在人的思想、意志背后对历史变化发生作用的是理性,人只是理性的工具。理性自身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人为工具,利用人的情欲使人们发生争斗,乘机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理性的狡计”。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 教学意义

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生物科学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并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此前提下生物课程已经成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而在生物课程中生命科学发展史占据基础性的重要地位。

1.研究背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索的研究形式,这符合高中生物新课标基本理念,认为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明确指出:科学启蒙教育,应是基础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要致力于发展儿童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并培养他们接受科学概念和运用的能力[1]。高中生物教学是让学生自主经历和体验生物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对生物科学发展史的一种历史再现,对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爱好和生物科学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课程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科学发展史,这些史事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优秀素材,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生物科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生物科学发展史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培养自身探究能力的过程,是高中生物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学习方法的基础。所以广大的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发展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2.调查及分析

2.1调查情况介绍。

笔者对贵州省贵阳市的几所中学的生物教师对科学发展史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访谈,访谈题目如下:(1)请谈谈您对生物教材中科学史的了解情况。(2)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科学史是否有必要。(3)生物科学史相关内容用于教学起到的作用有哪些?(4)在教学中您使用生物科学史的频率高吗?(5)您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渗透生物科学史知识的?

2.2对访谈结果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得知,大部分教师都能系统地了解科学史,但是大多只关注考点以内的史事,不重视科学发展史的引入及其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教学,一般情况下只是采用一带而过的方式,不能充分发挥科学发展史的价值。运用探究式教学手段引入生物学史的老师少之又少,即便教师认为科学发展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培养生物科学素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生物一周只有两课时,时间的锐减使得很多相对不是应试考试直接考的知识被删减,从而有充足的时间精讲重要知识。而科学发展史由于其作用的隐蔽性及对应试考试的不明显性理所当然地在被删除的环节,老师们虽然认为不妥,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自己了解相关的知识。

3.生物科学发展史的教学意义

“生物发展科学史”是一门生物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生物科学史研究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西方教育学者玛格纳指出:“生物科学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既包括生物家的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解读》对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定义是这样的: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作为轮廓,选取科学发展历程中起着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研究和事件作为主线,通过翔实的资料和历史阐述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劳动以论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时采用的创造性方法和思想,同时在研究科学家的时候不能把人与其所处的时代分割开来,一定要对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讨论。生物科学发展史中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很多还是生物课程的教学资源组成部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优秀素材来源的宝库,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3.1探究发现,有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概念引入高中生物课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对每个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的“2061计划”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3]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加以注重,科学素养的基础是科学知识,生命科学发展史就是前辈们不断探索生命活动真相的科学过程史。

每个知识点的产生都是不断探究发现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就是通过生物史再现生物学家的探究发现过程。学生在观察生物学家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形成一定的科学能力,在了解生物学家的爱国热情和科学精神中形成自身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这些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记录,包含科学家们各种各样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态度的良好素材。

3.2巧妙设计实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

生物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生物科学的一切知识和理论都是在试验检验的基础上确定的,但是鉴于很多学校的设备现状,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生物实验课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都是前人在成百上千次的试验过程中获得的,而生物学发展史就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过程和历史。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发展史的学习,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前人实验方法的同时,模仿设计简易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思索验证相关已有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索、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开拓自己的思路。例如在新人教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DNA双螺旋模型结构的整个探索历程:最初沃森、克里克通过维尔金斯看到富兰克琳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推算出DNA一定是螺旋结构,并分析出其螺旋参数,但随后沃森和克里克尝试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模型,均未搭建出合理的DNA模型,最后在查哥夫的数据帮助下最终才得出DNA的正确模型。通过DNA发现过程的教学,学生根据新人教版课本必修二的50页的模型建构制作流程自己动手制作DNA的模型,实验方法和实验工具的灵活运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启迪,激励学生大胆思维并放宽思路,综合各个领域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导入新课,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史一般情况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课堂学习提前做好心理铺垫。例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可以先介绍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作为背景材料,引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在学生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时,可插入史料“达尔文悲痛”: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因为相爱而结婚,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6个孩子中3人中途夭亡,其余3人终身不育。这件事情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与爱玛都是健康人,生理上没有什么缺陷,精神也非常正常,为什么生下的孩子却都是如此呢?在听完这段令人伤感的史料后,要求学生运用伴性遗传的理论知识,对“达尔文悲痛”事件进行分析。利用史料对知识进行应用性的归纳,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学以致用过程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遗传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把生物科学发展史加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和教材中,并且在教学中把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生物科学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掌握生物学产生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规律,以生物科学发展史的观念理解生物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客观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发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完整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等,启迪学生思维。

3.4重温经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生命科学发展史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能够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为了探索生命真相作出的努力和长期探索的决心,这些内容能够从侧面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努力奋发态度和科学献身精神。比如必修二中提到的现代遗传奠基人孟德尔的植物杂交试验课程时,可以重点讲解孟德尔做植物杂交实验的整个过程。他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并未放弃,而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和统计计算,通过8年时间才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史实的话,学生就可以从孟德尔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初步了解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科学发现绝不是牛顿被苹果砸中后就能够产生的,背后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

4.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新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不是枯燥的知识,若灵活运用生物科学史教学,则既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动态知识,并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教学针对性强,占用时间短,是不会影响整个教学的设计而喧宾夺主[4]。同时生物科学发展史有其深刻内涵和作用,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指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做的探索改革和努力方向。生物教师不能因为时间紧张就草草了事,忽略对生物科学发展史深刻的内部规律,违背新课改的本意。

生物教师要通过实践挖掘生物科学发展史教育价值,探索生物科学发展史整合进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将课本列出的生物史事实应用到位,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在讲解习题时向学生列举一些与课文知识相关但课本中未提及的史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田滢.浅谈科学发展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0).

[3]谢群.生命科学史与生物科学探究[J].中学生物学,2007(5):26-28.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0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实际上是把科学放在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上,从总体出发研究和认识科学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剩余价值史》中马克思更从一般意义上作出概括,提出:“科学是一种社会生产力。”[2]422这里的科学指的是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抓住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根本,并对科学的性质和社会职能,以及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第一,在唯物史观看来,科学是一种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转化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为以知识和智力因素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渗透。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成。首先,科学原理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促进生产工具不断更新。其次,劳动者可以学习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再次,通过创造新方法、新工艺,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使技术渗透到物质要素中去,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仅仅限于自然领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能转化为精神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生产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科学本身作为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没有阶级性,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应用却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资产阶级利用、占有科学来剥削雇佣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利用科学技术是为了私利。有时,为了竞争他们甚至会扭曲和抑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有人责怪科学技术的危害,产生技术悲观论。其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功能直接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制约。科学技术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先进的社会形态中,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是要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善社会关系,从而真正使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自由的发展,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一是和物质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进入经济活动过程。二是与精神生产相结合,作为思想材料参加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多种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生活过程。三是科学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总过程。根据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我国积极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而且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社会发展观。我们只有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6。马克思是基于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发展过程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他的出发点和宗旨正是为了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的本质的过程中,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社会生活起源于劳动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和自然的统一、人和社会的统一。因此,人不仅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既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也是人们活动的本身。因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8-119这是历史唯物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历来把共产主义(当然也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建立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的认识及其实践活动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人为了实现这种自由就必然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的自由概念不是满足人的片面需要,而是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实现的能力和状态,是对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正确把握和科学利用。只有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运用客观规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人才能在这种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获得自由。它是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过程。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依赖于人的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则以自由时间的支配为前提。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实现了普遍化,劳动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要靠人这惟一的历史主体本身的主观努力。不仅个人的天赋素质对个性发展有影响,重要的是主体对客体必然性的认识要不断加深,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总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全面的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44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但是不能把发展与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起来。在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人们不能忘记自身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性。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使个人各方面的才能和能力协调发展。

三、唯物史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新历史观;指导;分析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接近40年,而历史唯物主义已经不适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在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曾说:“……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这就表示先人革命者对待事情的严谨态度,以实求是的态度面对事情。正因为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因此,应该深入分析唯物主义历史观,包括认识起点问题,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三方面。现就以上三方面展开分析。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问题分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提到:“……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有效证明两位伟大的革命家要对阶级社会以及阶级斗争做研究,这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但两位导师的表述与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不相符。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已经存在40年的时间,距离马克思导师去世已经过去了5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上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句话上做上标注,特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根据该注解,恩格斯在1848年对《共产党宣言》中将“……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改为“至今一切有文字……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过这样的改动,发现与原意是相差不大的,但也有力证明两位革命导师研究人类唯物主义历史观,只限于阶级社会历史进行研究,而没有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方面的研究,换言之,即没有对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展开详细探究。由此可见,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提到的“……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就是将这一句话作为判断基础,明确提到“……消灭私有制”。从现代历史展开分析,有如上述,在《共产党宣言》问世40年后,恩格斯对此做出标注,意识到之前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没有概括在一起,但随着他们的逝世,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也留下了不确定性的表述。而在1888年之后,关于两位革命家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有人再做更改。一直至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表示阶级社会的核心就是阶级斗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斗争过程才使得我们人类社会有所发展。但不管从哪一角度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研究,一定要将人类社会的起源作为基础,不能只对保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定为历史开始的时间。也可以说阶级社会出现阶级时是与历史研究逻辑不符的。分析历史和社会理论,未能将全部人类历史纳入研究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要改革现代哲学史社会科学研究,就要重视该方面的研究范围,确定阶级社会的开始就是研究的起点,这比明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难度要大得很多,若无法明确导致出现一系列错误。该错误提示没有对阶级社会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和人类劳动发展进行综合思考,客观表现了历史发展进程。并且随着阶级社会、私有制和人类劳动的发展,人为意志是无法改变客观历史进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私有制看作是猛兽,并将终极目标设置为消灭剥削,不完整地概括历史就表示对历史观的狭隘认识。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是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20世纪就有表述:“……社会制度的改变不过是其决定作用下的表现而已。……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却是社会经济生活形式的矛盾表现……。”由此可见,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并不是社会基本规律。新的研究表示,劳动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基本规律。

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分析

回顾历史,在19世纪,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限,而进入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类对地球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而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批评,并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纳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但截至今日所有的实践活动中,还未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说明。另外,受限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纳入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反之,在19世纪建立科学社会主义条件还不够成熟。而在社会认识方面,两位导师则将无产阶级当作是需要经历磨难的一个阶级,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寄希望于天才人物。因此在19世纪,重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分析,而一味沿用旧思想与现实不符,难以促进社会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者要通过实践活动证明科学,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所差异,前者提出消灭剥削的理论,而不是之前提出的消灭一切劳动剥削的理论,主要消除寄生性、暴力性的剥削变态劳动,可见人类社会劳动理论又得到完善,避免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五、关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认识基础,未能将物质生产中的生态和变态区分开。在20世纪有过两次世界大战,每一场几乎都让人类面临随时毁灭的境地。变态物质供应使得世界发展得以持续,正是因为没能将物质生产中正态与变态进行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对此提出任何看法。单从这一方面分析,在20世纪末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与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相对比,前者思想要更具完整性。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人类航天时代的开始。随后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航天研究方向开始转向火星,在1997年7月4日,美国相关探测器对火星展开第一次探索,这也是人类高科技的一大进步。事实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快速,而回看20世纪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明显落后。让现代人感觉困惑的地方,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发展,如柏林墙被推倒,苏联解体等。奴隶社会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存在,封建社会则有地主与农民的存在,而资本主义则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对以上关系展开深究,恐怕越不能单纯使用其对立关系来分析社会发展,缺少科学根据,因此不能从这一角度分析。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和人间的关系不能当作研究社会这一观点已经明确,但反过来看,不从人的角度分析社会,那么又如何解释人的社会呢?之前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开始对人和人间的关系展开探究。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现代国家发展趋向共性。时代进入21世纪,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国际恐怖主义到处恐吓,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更为迷茫了。因此,现代人类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这个社会进行认识,也就是现代人需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同志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社会出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及人类社会起源的认识,同时展示了人类劳动内部矛盾,对现展有一个科学的表述,是可以正确区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探究中表示常态劳动决定的是常态社会,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物质生产的研究中也要正确区分人性生产和变态动物性生产的差异,而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为对社会物质生产作用认识。

六、结束语

20世纪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笼统对阶级社会历史展开分析,对原始军事变态劳动动物性方面缺乏认识,对未来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伤害没有做出解释。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并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社会的研究中,并明确任何自然的对抗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包括均是变态劳动方面的内容,强烈提出要消灭一切变态劳动,实现社会大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体现创新性、超前性且有一定的深度,现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新,可以有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并且在见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研究也会展开一个新的方向,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晓忠、李埏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4(03):135-142.

[2]陈峰:唯物史观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之建立———以马乘风《中国经济史》为中心的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101-111.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2篇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课本通过多种形式 和途径,使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 依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准确地讲述和评价课本中涉及的各类人物,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 感情,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本,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途径

历史课中的人物教学,必须充分发掘课本中的图文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具体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 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经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让历史人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接近于历史的基本面貌。

1.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这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讲《刘胡兰英勇就义》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边观察图边讲述,这位十六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穿着普通妇女朴素的上装,短头发迎风略吹向后,双目炯炯有神,面对敌人铡刀毫无惧色,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关于“生的伟大,死 的光荣”的题词,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2.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课本中 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论、著述,或引用经典作家对该人物的褒贬之词,是我们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及性格特征的最好佐料。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人物的活动,对这些引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对于展示人 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精神,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过程,或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或以地域转换为 线索,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客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其历史活动进行阶 段性揭示和评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了解人物活动,除描述图画,赏析引文外,还应根据教科书对于人物活动的 叙述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围绕人物图像叙述人物活动,在叙述人物活动中再现人物图像,图文结合, 相得益彰,或教师综合,或学生复述,在综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化,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德 育任务。

三、正确指导评价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点

在历史人物教学中,除采用多种方法讲授外,更为重要的是正 确指导学生评价。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主张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 阶级关系,评说他们在当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是非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1.功过评价法

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 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教学中要将其活 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

2.阶段评价法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好,好坏相间。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 为几个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价其功过是非。

3.分析评价法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 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以瑜掩瑕或以瑕掩瑜。

四、开展课外活动,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补充

进行人物教学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有序地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1.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

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 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 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2.撰写重要人物小传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要求学生在写作 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 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3篇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 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要推出自己的 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正确讲授和判别各个历史人物及他们从事 的活动,是我们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课本通过多种形式 和途径,使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 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 依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准确地讲述和评价课本中涉及的各类人物,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 感情,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本,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途径

    历史课中的人物教学,既不能用数理学科演绎推理的论证方法,也不能采用理化实验那样的手段,必须充 分发掘课本中的图文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具体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 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经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让历史人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接近于历史的基本面 貌。

    a.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这 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这类图画,对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再 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印象。如讲《刘胡兰英勇就义》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边观察图边讲述,这位十六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穿着普通妇女朴素的上装,短头发迎风略吹向后,双目炯炯 有神,面对敌人铡刀毫无惧色,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关于“生的伟大,死 的光荣”的题词,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历史人物的语言描述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要以科 学严谨的态度为前提,结合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史实进行,要实实在在,合情合理,不虚构,不篡 改。

    b.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课本中 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论、著述,或引用经典作家对该人物的褒贬之词,是我们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 及性格特征的最好佐料。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人物的活动,对这些引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对于展示人 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精神,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引“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讲谭 嗣同殉难时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讲张自忠时引“为国家民族死亡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决不半点改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C.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过程,或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或以地域转换为 线索,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客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其历史活动进行阶 段性揭示和评论。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呈点、线、面,散见在各个章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了解人物活动,除描述图画,赏析引文外,还应根据教科书对于人物活动的 叙述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围绕人物图像叙述人物活动,在叙述人物活动中再现人物图像,图文结合, 相得益彰,或教师综合,或学生复述,在综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化,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德 育任务。

    三、正确指导评价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点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的角度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阶段,也可 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历史人物教学中,除采用多种方法讲授外,更为重要的是正 确指导学生评价。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主张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 阶级关系,评说他们在当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是非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a.功过评价法

    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 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教学中要将其活 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 ,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 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b.阶段评价法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 好,好坏相间。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 为几个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价其功过是非。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 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 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 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用阶段评价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 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 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C.分析评价法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在阶级社会里,人都是划 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动,无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属的阶级利益。在评价历 史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 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以瑜掩瑕或以瑕掩瑜。例如1929 ~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当时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 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 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由此,对其新政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阶级 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理 论水平。

    d.定性评价法

    历史好比是个大舞台,历史人物好比舞台上的某个角色。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曲折发展变 化,决定他们活动的复杂性,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 方面,给予总的评价定性,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的活动的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 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 先是一个抗金将领。如近代史上的龚自珍,课本在开头就用“是道光时候的思想家和诗人”一句定性评价,概 括了他的一生。然后在课文中进行比较细致、全面地阐述。总之,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 要方面作定性评性,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以上诸种方法,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确定的评价方法。其实在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这几方面的因素 都要予以考虑,进行综合运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补充

    进行人物教学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有序地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 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a.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

    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 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 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b.撰写重要人物小传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要求学生在写作 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 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c.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 研究 困境与契机 主要学术成果展望

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我国历史时期动物的分布和变迁,包括自古至今我国野生动物分布地区的变化,珍稀动物数量的减少及其深层原因探究。历史动物地理研究一些珍稀动物分布地区的历史变迁,挖掘其变迁规律和变迁原因,对于探讨我国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变迁、珍稀动物的保护等,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1]

一、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困境与契机

(一)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困境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中对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有所提及。只不过在这样一本反映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学总体水平的成果汇总的书里,对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是这样描述的:由于“研究工作还很不够”,从而“只好暂付缺如”。可见,在文焕然、何业恒等的系列成果问世之前,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

究其原因,一是资料分散。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真如大海捞针,查索竟日而一无所获的情况往往有之。这就是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本身的难点,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共同难点,不过历史动物地理学的资料分散尤甚。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求极高,这是由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与地理学和历史学所不同的是,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双维的学科,它既要复原事物、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又要对应地揭示其在时间上的演替。没有时间的历史地理空间研究是没意义的,对于历史地理的时间研究来说亦然。这就要求对资料要无限地全面占有,力求作出全面的分析,得出具有精确度数的结论。对于历史动物地理学来说,资料的极度分散无疑让高要求的资料收集“雪上加霜”,工作难度可见一斑,以致很多历史地理工作者“见之则避”,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少人问津,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分支领域。

再有,在极为分散的史料中,有关动物的记载异常混乱。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资料大多来自地方志,而旧方志的动物记载不列学名,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对此,陈桥驿先生描述得特别精辟:“在这些志书中查索动物名称,通名与俗名混用,本名与别名交错,有时一名为数物所共有,有时数名却仅系一物。混乱颠倒,不胜其烦,鲁鱼亥豕,出错更属难免。”[2]动物记载使用学名并加列拉丁文二名法,是从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觐县通志》开始的。而80年代初,当时新编的方志仍大都沿用旧方志的套路,关于动物的记载不列学名。此后,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呼吁下,某些地方的新编方志已经在动物卷中使用了学名,并加列拉丁文二名法,但是大多地方志中的动物记载还是相当混乱的。中国历代的地方志编写都是有专人专门负责,新地方志的编写也不例外,且编写水平和资金、人力的投入更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在这等情况下,方志中关于动物的记载尚且如此,其他史料就犹有过之了。这就导致了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难度极高,要进行研究必须破译出各种古动物在当时中国古籍上的名称,今天是国际上通用名称的何种动物种属。研究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也就成了很多历史地理工作者手中的“烫手山芋”,弃之可惜,尝之不能。

当然,当时的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也不够快,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很多新的领域、很多分支的研究也没真正启动,不是显学的历史动物地理学也就难免受到冷遇了。

(二)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契机

80年代初至今,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了开拓发展的高峰期,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也随之受到重视,发展势头良好。首先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强,对历史自然地理的重视非往日可比,环保支持者的奔走呼号也让动物保护走进每个人的潜意识,历史动物地理的研究日益兴旺起来。再有大型综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写的开展,令到地图集中对各历史自然地理要素的研究都迎来了人力、资金异常充沛的一个发展契机,历史动物地理学也不例外。况且在该地图集中各历史自然地理要素的研究都紧密结合当今发展势头迅猛的环境变迁研究,其现实意义使得历史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全面铺开,其前期的一些较薄弱的分支领域,特别是历史动物地理学被摆到了研究前沿,成为虽“老”也“新”的研究热门。

二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

在80年代初至今的短短二十多年间,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迎来了黄金时期,成果颇丰,探讨的问题很全面、深入,在研究的方法上实现了突破,以文焕然、何业恒为主的一批学者知难而上,文献整理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冲破历史地理学研究本身的难度“瓶颈”,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论述了几十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变迁,为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历史动物地理学跻身历史地理学的前沿,备受关注。他们的动物地理区域探讨方面,偏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部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分布区域变化情况;探讨时限方面,研究时间上限直抵全新世前期,与地质时期古生物变迁相衔接;在他们的论著中,也深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大一统”,历史时期动物地理的研究结合了历史时期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区域开发中人为活动的影响。[3]

对历史时期动物的类属进行概括性探究的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珍稀兽类、珍稀鸟类、珍稀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代表人物是何业恒,研究成果有何业恒等著的《湖南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和《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

珍稀兽类方面,研究的动物集中在虎、象、熊、熊猫、野生犀牛等。对于虎的研究又侧重于华南虎,成果有蓝勇先生的《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刘正刚的《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和何业恒的《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对于历史时期象的研究集中在江河流域一带,有曾昭璇的《试论珠江三角洲地区象、鳄、孔雀灭绝时期》、何业恒的《黄河下游古代的野象》和文焕然等著的《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至于熊的相关研究,何业恒的成果较多,有《历史时期湖南有棕熊吗?》和《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历史时期大熊猫的研究历来是个热点,主要的成果有何业恒的《大熊猫的兴衰》、《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和文焕然等著的《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历史时期野生犀牛的研究较为透彻,成果有文焕然等著的《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文焕然、何业恒著的《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刘洪杰的《中国古代独角动物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蓝勇的《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角分布的再探索》。其他兽类的历史时期分布变迁研究成果也颇丰,有周跃三、何业恒的《试论野生水牛、四不像鹿和中国鼍在黄河中下游的绝迹》,王青等著的《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变迁》等。

历史时期鳄鱼的分布变迁研究主要集中在马来鳄和扬子鳄上。马来鳄的分布变迁研究成果有文焕然等著的《历史时期中国马来鳄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相比较而言,扬子鳄的分布变迁研究更为透彻一些,成果较丰,有文焕然等著的《试论扬子鳄的地理变迁》、裴修碧的《上古时期扬子鳄分布地域考》、何业恒的《扬子鳄在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分布及其南移的原因》及文榕生的《扬子鳄盛衰与环境变迁》。另外,何业恒等著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地理分布的变迁》是中华鲟历史地理分布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展望

对于动物而言,其与植物本是一家,在生物链中两者也是相邻的链节,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不言自明。动物是生长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一定的水文、地貌环境中的,气候和水文地貌与其是时刻在互动的,动物的状况更是气候、水文的一面“镜子”。这样的规律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的,在漫长的生态演变过程中,自然界始终坚持并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所以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的研究不会是孤独的,更不应该是独立的。它的发展有赖于历史时期气候、水文地貌等主要要素的研究,它的发展是应该站立在气候、水文地貌等主要要素的历史时期研究的基础上的。这样,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得出的研究结论才有统治性,才有说服力,才中肯。

对于中国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研究来说,它是众多自然要素历史时期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分支研究,在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上都大可借鉴其他先行分支领域的成果,这样,历史时期动物的变迁研究才具有更高的研究效率和研究范围。历史时期动物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分析探讨才有更广泛的理论支持,才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才有生物系统、生物环境“大一统”的高度和深度。展望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合作全面的研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可采取两个措施,第一,将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对象之时间下限下延至当今,使之与现代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研究之内容在时间上更紧密地相衔接;第二,将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由仅复原过去历史时期之环境变迁,延伸到对当前环境变迁动态的评估及对今后环境变迁趋势的预测,并提出防止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对策。[4]

参考文献:

[1]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4.

[2]陈桥驿.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M].1994.7.

[3]华林甫.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2.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第15篇

一、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理论建设来看,随着真正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出现,史学研究无论在范围的拓展还是理论的深度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人们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的反思与实践,总体上是积极的、有益的,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以及唯物史观本身的理论内涵。但与此同时,对唯物史观的误解、歪曲甚至否定,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致说来,八十年代其主要表现为对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提出质疑,如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学说的历史地位等,都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历史事实提出了疑问。而“史学危机”的提法,即包含着对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前途的悲观与否定。九十年代以来,对唯物史观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它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否定与批判。这种否定与批判一般说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论述唯物史观“过时”,声称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存在着根本缺陷,如不注重“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注重辩证观点的运用等等;一是通过大量违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史学研究”尤其是近代史研究,企图改变与否定以往历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为一些错误思想的传播做注解。具体说来,这些形形色色的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地看待唯物史观。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是政治史领域),不能指导新兴史学门类的研究,如妇女史、社会史、心理史学等,这种观点的实质是用教条化观点看待唯物史观,要求它是可以代替具体学科研究规律的理论,而忘记了它从本质上说更应该是历史研究的一般性指导原则;有的年轻学者更进一步认为,所谓唯物史观就是干巴巴的几条说教(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等),根本不能指导人们认识全面的、生动的历史面貌,这是把史学研究中曾经出现的教条化倾向与唯物史观本身加以混淆,然后以情绪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见解;还有的学者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学理论建设成就,片面地将其归结为政治运动的产物,进而否定一切理论指导,提倡张扬学术自主性的“纯学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回到乾嘉去”的思潮,就是其具体表现。事实上,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家并非不讲理论,不仅如此,他们关于治乱盛衰及具体史学研究规律的认识,还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批判过的错误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领域之所以依然有一定的市场,既与“文革”中教条化地对待唯物史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理论地位有关,同时更与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少数年轻史家缺乏深厚的甚至是必要的理论修养有着密切关联。

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资本主义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全球化即是这种秩序初露端倪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但是,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贸易磨擦、贫富差距拉大以及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与碰撞,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些包括史学观念在内的冲突与碰撞中,相当一部分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它们与国际上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在国内历史研究领域,就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认为唯物史观已经“过时”的错误倾向。有学者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唯物史观作为众多史学研究指导思想之一种,认为“历史学走着一条多元化、纵深化的发展途径,不再局限于某一框架或模式中”;或以缺乏对“人性”、对辩证观念的重视,主张“修正”甚至反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而否定其作为指导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地位。

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当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提出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当代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与回答。这在客观上对前人研究的一些具体结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开拓思路,放宽眼界,积极推进科学的创新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不容乐观的倾向如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创新工作的进展。这些倾向一方面体现为抄袭、剽窃、炒冷饭、粗制滥造等情况屡屡出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代学术发展影响更为恶劣的方面,则体现为某些学者不惜牺牲学术道德,打着创新的旗号,对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加分析地批判、“商榷”或者渲染与夸大,甚至公然提出一些奇谈怪论,以领学界之“先”。如近代史研究领域中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殖民主义侵略有移植近代化之功、北洋军阀有造就革命先辈之功等论调,其思想根源除了有迎合西方思潮的因素之外,沽名钓誉、标新立异以突出自己的想法也并非少数;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以所谓“新”的理论体系(如文化史观)加以认识与评价的做法,则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动摇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地位,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另外,由于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国内史学界对纷至沓来的西方史学思潮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等缺乏积极的、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科学分析;有些学者则出于种种目的推波助澜,通过译著、撰文等方式,对其加以不加分析的赞扬与肯定,致使一些学者认为它们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受这样的思想影响,不用唯物史观指导甚至否定唯物史观的论著,纷纷以创新学术、填补空白的面貌出现。

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历史知识的普及是史学研究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某种历史思想与历史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说,历史题材的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能否正确地运用与解释唯物史观,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影响着人民群众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唯物史观。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的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致使近年来唯物史观被曲解甚至否定的态势,从学术界蔓延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影视、小说、绘画等,以各种形式宣扬封建主义、英雄主义、功利主义甚至殖民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层面上削弱了唯物史观的传播与运用。比如近来非常流行的一些以近代历史为主的“皇帝戏”、“清官戏”,曾经有过很高的收视率,但由于不尊重历史事实,却在无形中宣扬了早已过时的英雄史观与专制主义理论。这种对唯物史观潜移默化的侵蚀与否定,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里削弱了唯物史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当中的指导地位,其“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的恶劣影响,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有所表现。

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任何学术发展都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正如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密不可分一样,近年来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上述问题,也只有从社会背景与学术发展本身的相互关系、时代特点出发去分析,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来说,它是一种科学理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对于中国史学的理论指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人类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发展过程;以整体的、联系的历史观念进行研究;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发展与史学研究工作;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巨大作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后者对前者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等等。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几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经过理论探索与具体历史研究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学实践证明,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史学研究成果多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系统,实证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等史学思想虽有其科学性,但在从根本上解释客观世界方面,它们都不能超出唯物史观。(分类叙述)

从产生上述错误认识的社会根源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受挫,以及西方和平演变的不断推进及其成功,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国的冲击是极大的。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的打压、经济上的控制,同时也更深刻地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其突出表现就包括淡化政治,提倡不分阶级的“人性”观念;强调个人主义的极端张扬,企图用西方资本主义抽象的民主、自由等观念来代替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与之相对的阶级斗争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旦它们的合理性被否定,建立于其上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动摇。与此同时,国内一小部分通过各种手段得到巨大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为了给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寻求理论依据,也必然要通过提倡与唯物史观相左的一些理论观点,对客观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唯物史观进行或明或暗的修正与攻击。

从学术研究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对它的理解,从来都是在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与丰富的。如最早运用唯物史观讨论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他们早年的研究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山之作,但同时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初创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思想与著作均有新的思考或订正。郭沫若先生的名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过了多次修订,他在1953年再版前言中坦陈,古代社会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促使自己的学术观点不断发生改变:“二十多年来我自己的看法已经改变了好几次,差不多常常是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亦几经修改,其理论基础便是作者对唯物史观逐步深入的思考。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史家就唯物史观的理解与具体运用,相继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这些看法与讨论丰富了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视野,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至今都很难说对唯物史观的认识达到了完全准确的地步,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观点,也需要结合新的社会现实,做出新的解释与阐发,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理论创造。这一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它的认识是长期的;一方面也说明要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际两者的结合还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于现实社会中伴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复杂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唯物史观能否做出符合事实的解释,是其在新世纪能否立足并壮大的前提条件。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史家需要不断结合现实需要,对唯物史观做科学的运用与发展,从而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巩固与创新相统一。但是,在史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做游刃有余的运用,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某些史学领域与具体史学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与那些打着创新的旗帜,实则或明或暗地反对唯物观的所谓学术研究,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是经世致用,这一特点在史学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使得中国传统史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政治史的特征。但应当注意的是,学术为政治服务与为现实服务具有性质上的不同。剪裁、歪曲史实以适应政治的需要,事实上不能称为真正的史学研究;而为了史学学科本身的发展,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提倡与推动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则能在根本上促进学术与现实的互动,更好地体现史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今天我们看待唯物史观与学术发展的问题,同样要有这种辩证的态度。作为对客观历史做彻底解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中国有着政治上的崇高地位,但是这种地位的形成,是与其在哲学史与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相对应的,而不是行政命令与灌输教育的结果。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学术研究政治化等错误倾向,则有其形成的主(人们理解唯物史观的理论水平有一个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客( “左”的错误的影响)观原因,对此应做客观的分析。只有把学术研究的教条化与史学学科的政治附庸化、理解运用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做明确的区分,才能真正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推动史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决不能用“教条化、公式化盛行”来概括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史学,更不能说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确立了主导地位,就必然造成史学研究中的教条化错误。至于“文革”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四人帮”搞乱,史学被“四人帮”所利用,由此造成的种种严重损失,更不能归咎于唯物史观本身。在这方面,史学的发展是有教训的,也值得我们深思。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世界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与分析,需要有一个鉴别、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认识当今史学界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存在问题的基本前提。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又要注意区分积极的学术争论与歪曲、否定唯物史观的界限。史学思潮多样,并不意味着指导思想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历史观的一元化与史学发展的具体面貌多元化的辩证联系,坚持史学研究的正确指导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与现实的科学地位。因此,对于当前世界流行的种种史学思潮,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科学的、理性的研究。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

21世纪,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所遇到的挑战将是空前的,同时也有着许多历史机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因此,中国史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唯物史观也要在指导历史学及其他科学的实践中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

第一,在对唯物史观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唯物史观之主要范畴与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唯物史观的灵魂和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所谓反思,就是要加强主体自觉,看看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中,有哪些教训应当记取,哪些成绩值得发扬?另一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则与范畴,则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重新进行研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后人的相关成果,促进唯物史观的发展。

第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唯物史观,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坚持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学术方向,反对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倾向;又要建立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并要关注现实,不断从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充实和发展自己,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解答新的问题,就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坚持、发展唯物史观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份(包括它的思想、理论、方法、学术传统和民族风格等)紧密结合,用中国史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上的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建构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

第四,坚持、发展唯物史观必须有开放的学术气度。面对种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唯物史观应当坦然面对其他史学理论的挑战,积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与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自觉地面向当代国际史学,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学习其他学科与别国同行的新创造,要注重加以分析,加以鉴别,决不能全盘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