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物园教案范文

动物园教案范文

动物园教案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篇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们与导游阿里一起走进了米库米动物园,在那里,哪些动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书:长颈鹿

基马猴

河马

大象

狮子

你最喜欢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二)创情境,当小导游:

现在,旅行社需要招聘一些小导游来介绍这些动物;你们想去吗?

好,请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各位旅客,我们乘坐的飞机将直接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拉斯萨拉姆,我们马上要降落了,请各位旅客做好准备。

好,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米库米动物园……

过渡:作为导游,我们要怎么做,待会我们还是评出最佳导游呢。

1、读一读自己想介绍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想一想,怎样介绍才吸引游客(如流利、声音响亮、感情丰富、有趣等);

3、指导讲解:

〈1〉先对游客说一句话

〈2〉如何介绍

4、指名说:

谁先来试一试,介绍长颈鹿:

〈1〉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荫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如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2〉评一评,去过满分是一百分的话,我们大家给他打几分,为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体味静态美的内涵。点名读;齐读。

〈4〉谁能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一下长颈鹿。

过渡:为了让同学们都有机会成为合格的导游,我为大家创造机会。下面还有基马猴、大象、狮子等着大家来介绍呢?

〈1〉练读;

〈2〉介绍基马猴;

〈3〉这么有趣的场面,看了之后我们一定忍不住想笑,让我们在轻松的气氛里读一读;

点名读——愿意朗读的同学请举手。

过渡:欣赏了长颈鹿那迷人的风景画,观看了基马猴滑稽有趣的样子,下面,我们又该去哪里参观呢?

介绍河马、大象(惊讶)

过渡:时间过的真是快呀,不知不觉到下午两点多钟了,我们的运气也越来越好,几位热心的荷兰游客邀我们共享好运。

看到这么多狮子,大家想说些什么呢,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的?

点名读——评一评——再读课文——齐读。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趣闻呢?(导游介绍)

这次坦桑尼亚之行是很有意义的,是很值得回忆的,这张机票也是值得珍藏的。

让我们一起说“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络绎不绝”。(教师引读)

(三)拓展延伸: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2篇

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

2.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礼物。

准备:

1.经验准备:

(1)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分类。

(2)能够一一对应点数1~20以内的数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识和经验。

2.物质准备:

(1)该活动以分组进行为宜。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四人。

(2)每组一袋礼品,礼品袋分四种颜色(红、黄、蓝、绿),内有各种小礼物,数量以每人每样可以分到一至三个为宜。

(3)与礼品袋颜色相对应的记录表每组四张。四种颜色的小标记每组若干。

过程:

1.进入“送礼物”的情景学习分类。

(1)今天老师从北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每组一袋。

(2)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袋子里都有什么礼物。(引导幼儿认识礼物,并从中了解北京的特色。)

(3)请你们给礼物分类,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2.挑选礼物并进行个人的记录与统计。

(1)每人拿一种礼物,说说拿的是什么,数数一共有几个。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统计结果(如下表)。

(3)请把自己的礼物图片找出来,贴在礼物标志上,然后把你一共有几个礼物用数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将自己的礼物等分给同组的小朋友。

(1)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分给同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2)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每人得到几个?每人得到的礼物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多,怎么办?

(3)幼儿记录个人分配结果,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速度快的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分配结果与教师交流。

4.张贴个人记录表,集体讨论与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一共有几个?分给每个小朋友几个?是不是一样多?

(2)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如果语言表达不清,可请幼儿再操作一次。)

5.希望你们喜欢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礼物,有机会到北京去看一看。

评析:

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礼物”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送礼物活动富有情感色彩,非常有利于在异地借班活动的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幼儿愿意亲近教师,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等分礼物又符合幼儿现实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使幼儿投入学习。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让幼儿通过统计和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所获得的礼物,这些目标粗看对于中班幼儿似乎有些难度,但谁又能说这些内容不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呢?关键要看统计和等分数量的多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活动目标非常适宜幼儿。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看出,该活动过程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先是分类统计记录,后是练习等分,最后总结方法,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经验。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材料,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有利于萌发参与活动的愿望。准备的操作材料有飞机模型拼板、卡通动物钥匙链、彩色橡皮、贴纸等,做到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3篇

前几天,食堂的叔叔阿姨为孩子们增添了新奇的主食,比如梅花包。

本班有一部分幼儿挑食,不喜欢吃蔬菜,虾皮等有营养的东西。

在围绕食物的讨论中,孩子们对食物的营养和来源产生了很大兴趣。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另外,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食品的保存与饮食卫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希望通过主题的研究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对饮食知识的了解,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预设目标:

(一)预设学习目标

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及他们的独特性。

将食物进行分类,制作食物的宝塔。

了解各种食物不同的包装及其功能,懂得正确保存食物和吃新鲜食物。

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懂得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通过烹调活动,了解在制作过程中食物会产生变化。

通过评选健康使者,培养幼儿良好进餐、饮食习惯。

用费旧材料制作美丽的服装,体验制作表演的乐趣。

(二)预设教育目标:

通过主题活动中各种实践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通过动手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让幼儿认识均衡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和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和各种活动的载体,具有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功能。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更是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事业的重任。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它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用来反映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念、学习形态、思想意识形态、行为、信念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种文化。中医院校更是如此,它们坚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强化中医的传承,突出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凸显中医药特色,使我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中医院校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制度是纽带。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多年来累积保存的各类档案资源和档案资料,无论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影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其实质上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形式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其丰富的内容、真实的历史记录、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建设引领者档案工作者去探索、去开发隐藏在日常校园活动中的档案资源。因此,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2中医院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2.1记载并传承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是记载着几代中医药人的集体智慧和成果的结晶,凝聚了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承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地传接和不断地发展。从档案本身来说,它的物质形态包括纸质资料、实物、照片媒体资料等,都是最真实的原始材料。校园物质文化包括了学校的硬件环境、学风、教育管理风格等,均可从档案中找到相关信息,从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标语、教室建筑等,处处体现出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发展历史。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所学校进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反映出学校整体的精神境界、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等,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形象。对于中医院校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在大国医精神的发扬、医德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师重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等。中医院校的档案馆承担了传播学校文化、大国医精神的重任,因此,开发利用好医学院校的档案资源是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2.2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详尽史料依据的作用

档案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档案就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以给现在的人以启示。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过去的经验,离不开过去先辈们的努力。档案是真实的、客观的、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资料。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则详细记录了过去该校教学、管理、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记录,这些档案可以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材料。高校管理者们在设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从过去的老照片、活动录像、录音和视频中寻找思路。2.3传播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功能众所周知,在《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馆(室)不仅仅是收集、整理、存放、保管档案文献资料的地方,也是开展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利用档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也是对他们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同时更要利用档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由于学校档案所记载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既真实又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通过编写校史、大事记、人物档案、名医档案,树立学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该校的烈士、革命先烈,以教育内料、实物展览等各种形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总而言之学校档案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积极的,更是有教育意义的。

2.4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的功能

中医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医学院校收藏档案一方面是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中医院校丰富的档案资源为学校建设校史馆、医史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校史馆建设中,从建校以来至今所有重大事件的照片,重大历史节点的实物档案都可以为校史馆增加一份有说服力的内容。中医院校不同于其他西医院校和综合院校,构建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院校的发展使命。医史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是十分值得我们炎黄子孙研究的,医学院校档案馆(室)所存的古代医学书籍资料等内容,古代的制药技术,以及其他档案资料都将成为我们研究医史文化、建设医史博物馆的重要依据。

3结语

总之,中医院校的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人所用、为校所用,这样既发挥了档案的价值,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提升了工作效率。将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医院校,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能够使学习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受到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医药大学以后的发展建设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思炜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慧红,许洁.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2008(5):22-23.

[2]刘宁.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23):138-140.

[3]韦晓青.发挥高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攀登,2011,30(2):127-129.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院校 档案工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和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和各种活动的载体,具有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功能。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更是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事业的重任。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它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用来反映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念、学习形态、思想意识形态、行为、信念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种文化。中医院校更是如此,它们坚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强化中医的传承,突出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凸显中医药特色,使我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 中医院校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制度是纽带。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多年来累积保存的各类档案资源和档案资料,无论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影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其实质上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形式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其丰富的内容、真实的历史记录、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建设又引领者档案工作者去探索、去开发隐藏在日常校园活动中的档案资源。因此,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2 中医院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2.1 记载并传承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石记载着几代中医药人的集体智慧和成果的结晶,凝聚了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承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的传接和不断的发展。从档案本身来说,它的物质形态包括纸质资料、实物、照片媒体资料等,都是最真实的原始材料。校园的物质文化包括了学校的硬件环境、学风、教育管理风格等,均可从档案中找到相关信息,从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标语、教室建筑等,处处体现出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发展历史。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所学校进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反映出学校整体的精神境界、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等,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形象。对于中医院校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在大国医精神的发扬、医德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师重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等。中医院校的档案馆承担了传播学校文化、大国医精神的重任,因此开发利用好医学院校的档案资源是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2.2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详尽史料依据的作用

档案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档案就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以给现在的人以启示。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过去的经验,离不开过去先辈们的努力。档案是真实的,客观的,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资料。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则详细记录了过去该校教学、管理、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记录,这些档案可以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材料。高校管理者们在设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从过去的老照片、活动录像、录音和视频中寻找思路。

2.3 传播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功能

众所周知,在《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馆(室)不仅仅是收集、整理、存放、保管档案文献资料的地方,也是开展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利用档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也是对他们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同时更要利用档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由于学校档案所记载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既真实又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通过编写校史、大事记、人物档案、名医档案,树立学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我校的烈士、革命先烈,以教育内料、实物展览等各种形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总而言之学校档案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积极的,更是有教育意义的。

2.4 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的功能

中医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医学院校收藏档案一方面是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中医院校丰富的档案资源为学校建设校史馆、医史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校史馆建设中,从建校以来至今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照片,重大历史节点的实物档案都可以为校史馆增加一份有说服力的内容。中医院校不同于其他西医院校和综合院校,构建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院校的发展使命。医史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是十分值得我们炎黄子孙研究的,医学院校档案馆(室)所存的古代医学书籍资料等内容,古代的制药技术,以及其他档案资料都将成为我们研究医史文化、建设医史博物馆的重要依据。

3 小结

总之,中医院校的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人所用、为校所用,这样既发挥了档案的价值,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提升了工作效率。将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医院校,有效的利用档案资源,能够使学习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受到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医药大学的以后的发展建设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慧红,许洁.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2008(5)

[2] 刘宁.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3] 韦晓青.发挥高校档案功能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攀登,2011(4)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6篇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从物化形态的校景校貌、建筑设计到精神形态的办学理念、学风校风等无不包含其中。它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和价值表征,是学校办学成果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以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基础。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发展,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时代精神,从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记录反映学校建设发展历程的学校档案具有不容忽视作用。

二、档案的校园文化蕴含

学校档案是指师生员工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历史记录,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学校档案资源涵盖了党政、教学、师资、学籍、会计、基建、设备、科研、照片、机读、实物等内容,是学校办学历史系统全面地反映,它不仅忠实记录了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容和进程,而且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的重要历史依据,是承载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的信息载体。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事件信息,如果没有档案记录,必然随着当事人及事件的远去而湮灭,而档案资源的存在为保留校园文化信息提供了可能。档案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使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必须借助于各种文件和活动加以推进,如校园外观设计图纸、校报校刊及展板、各类工作活动指导、各类文体教学活动的图文视频等记录,而这些文件和物质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管理活动运转结束后,它们的功能也由现实指导和记录转化为备查,因此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学档案工作的内在要求。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信息性是它的属性之一,这一属性决定了档案只有在不断地开发利用中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比如学校校貌变迁、组织沿革、历年学校荣誉、优秀毕业事迹等等,这些档案资料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好最直接的素材。同时,档案的文化属性意味档案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它真实地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等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学校的重要精神资源,这些档案资料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凭据。

三、发挥档案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学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密切,充分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不但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也是档案工作自身必须把握的重要内容。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导向功能。每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都会积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它是学校全员气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办学成果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由此学校才能凝聚人心,向前发展。而这些宝贵的财富正是从学校档案中提取的精华,它能让师生员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优秀成果,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激励功能。档案是传承校园文化的载体,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校史档案展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足迹,再现了学校艰苦创业的历程以及老一辈校友拼搏取得的光辉业绩和执着追求,可以激励后继师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养成;从师资档案中都不难发现教师们工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可以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爱岗敬业和辛勤付出,培育师生情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学校科技类档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创新资源,展示了学校的科技水平,用科技档案举办科技成果专题展,可以让学生置身良好的科技氛围熏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发挥档案在校园文化中的制度约束功能。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保证一个学校正常、有序、和谐地运转。学校现行制度的制定都是以原有的制度为基础的,学校各大门类档案,特别是文书和教学档案中保存了多年来形成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经验,这些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文书档案收录了学校各部门管理运作的规章制度;教学档案收录了教师教学常规、治学态度和学生德育管理、行为规范等制度;学籍档案中收录了学生的学业评价、品德评价、毕业鉴定等内容。这些档案完整地再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对学校建设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校园管理秩序、营造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约束功能。

四、结语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园本课程再开发 园本研究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是“园本课程‘再开发’的园本研究”的前期课题“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园本课程‘再开发’的园本研究”中继续深入思考和探讨其价值。为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及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一、“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理论价值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理念和精神。

《纲要》的理念和精神是“一日整合教育方案”设计的方向。《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作用,调动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纲要》关于教师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和树立开发、利用资源、共享资源、促进发展等理念。对“一日整合教育方案”具有方向性和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1.树立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

2.树立有机整合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的理念,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

3.要求教师将课程、资源、教育手段及孩子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充分发现幼儿一日生活、环境及各领域内容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

(二)生态生物学理论。

美国学者U・布朗芬布伦纳(UriBronfenbrenner)创建的生态生物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关系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

1.微观系统:这是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

2.中间系统:它是处于微观系统中的两个事物(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外层系统:它对儿童的发展只有间接而无直接的影响,比如,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这些都会渗透到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去;

4.宏观系统:它是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例如,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

5.时代系统:它主要是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

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同心圆模式。如上图:

该理论系统表现的同心圆模式与“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构架图有相通之处。具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如图所示: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架构图,呈“日”字框,框内似太阳状的圆圈意为幼儿一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满阳光,既能点题又具有艺术性地表示一日整合教育的架构。圆心的上下左右的长方块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类型,其中教学活动呈纵向贯穿全日;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呈横向与教学活动相互交叉;同时目标整合、内容整合、方法整合、资源整合形成整合的整体。体现了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评价为归宿;集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为一体的有机循环整体。

(三)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教育家H・加德纳(Hoe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多种智能,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学校和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儿童创建一个开放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改进儿童的智能弱项,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使儿童将来能够大有作为。

该理论对“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启示:

1.既要注意挖掘社区物力资源的潜力,也要重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的作用。

2.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一日整合教育方案”设计的源头。他的“活教育”的课程论提出:(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3)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4)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教学。他的课程论强调了目标性、生活性、自然性、社会性、环境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宝库,是活教师,是活教材”的理念;体现的大课程观、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社会教育观与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倡的生活化、社会化、幼儿化、环境化、主题化、整合化、渗透化的课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与“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意义。

(五)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理论

瑞吉欧方案教学体系诞生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为瑞吉欧艾米里亚的小城,由当地的杰出人文主义教育家马拉古兹发起并领导。方案教学的特点就是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与周围事物发生交互作用,自主地丰富和完善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向更高一级的认知阶段发展。方案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理论是以整合的观念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重视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注重真实生活和环境在幼儿自主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对我们探讨“园本课程开发”的“一日整合教育方案”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实践价值

(一)明确整合什么

1.观念整合――即整合对指导“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各种理论观念,注意各种理论的联系和渗透。避免机械的、片面地理解某些教育观念。

2.目标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是指把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的目标进行整合制定。

3.内容整合――是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是指以主题为主线,联系和寻找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及各领域内容与主题的结合点。并进行整合。

4.资源整合――是指充分挖掘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与主题内容有关的、潜在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提炼、运用和整合。以丰富教育内容,拓展幼儿学习空间。

5.方法、形式及手段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整合是指灵活运用学科、区域、环境、游戏、生活、家园共育等方法、形式和手段,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重要的是在实施教育活动中的灵活整合。

6.发展整合――是整合教育中核心的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实现了发展的整合,才能促进幼儿整体的发展。

(二)明确如何整合

1.视一日生活为一个教育整体

幼儿园一日生活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一日整合教育”的源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可概括为三大块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

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游戏活动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要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的资源及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资源利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游戏反映生活、反映学习,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2.关注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教育内容之间的整合

(1)学习活动内容的整合。专门的学习活动内容整合主要表现在学科领域方面。领域内容整合的常用形式有:

领域内的整合:同一领域内容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如,关于动物的知识,经常与关于植物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与一定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跟科技联系在一起,其中也很可能有分类、数量等数学的内容。

领域之间的整合:多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如:主题综合活动――“动物”,认识动物;动物的分类;有关动物的故事;有关动物的歌曲;有关动物的主题画;玩动物运动会;与动物交朋友等一系列活动中,将科学、数学、语言、音乐、美工、社会、健康等有机整合在一起。

(2)游戏活动内容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各项游戏活动内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再与学习活动内容整合渗透。

(3)生活活动内容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各项生活活动内容和生活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再与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整合渗透形成“一日整合教育方案”。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在主题综合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的,表现在重视生活活动的资源的利用,主张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主题内容贯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的学习形成一整体。

(三)明确如何实施

1.交流与整合――即班级教师每天上午在活动前须进行交流、整合各自的活动内容(资源),建立各项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整合教育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凝聚集体的智慧,解决共同的问题,体验思考的乐趣,成为研究的共同体。

2.拟定或调整活动方案――交流讨论如何将主题与学科活动有机联系再分解到区域活动中;如何将主题渗透到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中;如何进行家园共育;使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3.活动的开展、开发和创新――将“一日整合教育方案”付之实践。

一个合理整合的活动应该是各种活动要素有机结合的活动。如何才能使各种活动要素有机结合,实现真正的活动整合?主要通过活动的开展、开发和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实现“一日整合教育方案”。在活动的开展中实现活动目标;发现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在而广泛的教育资源,同时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设计。

4.活动的生成与开展――教育情境的生成和教育机智的运用。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的情境是经常变化的,有些信息与当前的活动有紧密的联系,且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应充分利用。这就是要求教师有一种生成意识,生成能力,对幼儿的新需要、新兴趣、新发现有接纳和支持的态度。把即时性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手段整合起来,补充和生成新的整合活动方案。

5.评价与反思――即交流、分享、反思一日生活活动的过程。

班级教师每天下午在幼儿离园前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集中交流和回顾幼儿一天活动的情况,以评价活动方案实施的效果。如:活动方案整合效果如何?幼儿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种种表现等。并酝酿明天的“一日整合教育方案”。

“一日整合教育方案”是一个独特的园本化课程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整合教育模式。它追求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强调教师树立整合教育的理念;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和整合;主张计划的预定性和变通性以及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有机整合的灵活性;避免以往教学计划单一、目标单一、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现象及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之间封闭、割裂的现象;将以往的单一、封闭、割裂的一日生活现象转变为集“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为一体化的整合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勤.幼儿园实施整合教育的实践研究.松江教育.

[2]唐燕.一日整合教育方案的探讨.新课程实验与研究,2004.

[3]唐燕.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8篇

首先运用实地考察法、资料查阅法等对某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区位、资源等现状进行调查,绘制出较完整的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然后遵循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性的设计理念,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完成适宜不同人群的较完善的园区科普教育方案。

2园区概况与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1园区概况

调查显示该园区所在地属于太行山脉,最高峰海拔400m。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雨量514.4mm。园区规划山下面积约366668.5m2,山上面积约166667.5m2。种养植规划如下:山上种植酸枣树、山楂树、柿子树、花椒树等;山下种植牧草、野菜、蔬菜大棚、粮食作物等;园区防护林由梧桐、杨树等构成;畜禽养殖园主要养殖猪、牛、羊、驴、蛋鸡等。在整个园区中,蚯蚓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主导者,其可以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转化为自身蛋白和蚯蚓粪,巧妙地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蚯蚓为核心,以“畜禽—蚯蚓—植物—畜禽”为生态链条,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4],有效地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基本实现园区物质循环。

2.2园区科普教育价值挖掘

整理园区种养物种的驯化史、生物学特性、种养管理要点、用途、相似物种地区分布等知识,通过制作解说牌、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展示牌、科普宣传栏、导游解说等,结合实物向参观者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宣讲,介绍循环农业的定义、循环农业前景,让参观者了解农业中的动植物、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技术等。例如在畜禽养殖园可以参观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行为与管理要点;在果园内可以向参观者讲解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管护技术,到金秋时节还可组织参观者进行采摘;在大棚种植园向参观者介绍白色农业、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园区后期还将设立DIY园和农业科普中心,如DIY园可以传授用山上柳条或荆条编织盛物筐、篓的技术,或者让城市参观者有机会承租园中小块土地进行种养管理实践等。农业科普中心可以设置各阶段农耕用具展区、现代农业科技展览区、虚拟农业展示区等,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了解植物播种、发芽、生长的过程,常见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等。此外,还可以在供参观者休息的长廊内设立科普宣传栏,使参观者在休息的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以及本园区建成前后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2.3园区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3.1园区科普教育游园路线的设计根据游览目的、兴趣、时节不同,规划了三条路线。

1)循环农业观光路线:林木深处—田园灌溉—畜禽粪便沼气发酵—蚯蚓园—大棚种植—农业科普中心,主要了解循环路径、观赏循环农业景观、现代农业技术、自然景观等。

2)农俗体验路线:林木深处—采摘乐园—DIY园—农业科普中心,主要可以识别常见农业物种、干农家活(根据时节不同组织参观者采摘等),了解绿色、循环农业。

3)特色专题路线:主要有春季踏青节、盛夏狂欢节、金秋采摘节、重阳登高节以及以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等专题旅游。

2.3.2以解说系统为基础的科普教育方案的设计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向导式解说系统,也称导游解说系统,一名合格的农业示范园专业导游既要具备农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素质,又要懂得教育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方可抓住参观者的心理,熟知参观者的需求,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普宣传。自导式解说系统由图文、语音、声像导游等设施、设备向参观者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传递,可通过园区设立的各种解说牌、科普宣传栏、音像制品等传递科普信息。

1)针对儿童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儿童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寓教于乐对儿童至关重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要采取以“导奇式法”为主,走农俗体验路线。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应注意:路线不宜太长,考虑儿童身体、心理状况,内容上要控制难度,专业内容要浅,主要目的使儿童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农业常识,建立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针对青少年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有一定的农业常识。针对青少年采用PBL法(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5],挖掘青少年潜力,逐步引导青少年关注农业、了解农业。游览路线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为主,讲述现代农业技术,以识别物种为辅,纠正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如在蚯蚓园,可以让青少年们动手挖几条蚯蚓来观察,说出蚯蚓的生活习性、用途等,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延伸到利用菌渣、畜禽粪便养蚯蚓的技术,而蚯蚓粪还可以作为生物肥;在果园中通过青少年们提问交流让学生了解水果生长对日光、温度等条件的需求及果树的管理。

3)针对成年人、老年人的向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对这一群体可以采取参观法,即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成年人、老年人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知识。针对成年人、老年人主要是农俗体验路线,辅以循环农业观光路线。

4)针对成年、老年人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方案。成年人、老年人生活阅历较丰富,也可以采取自导式解说系统游览循环农业园区,园区科普教育中心可以制作针对性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科普教育指导书、语音、声像等资料提供给参观者。其中解说牌要重点研制适宜本园区物种特色的科普教育解说牌、现代农业技术解说牌、文化长廊宣传栏等。为了达到较好的科普宣传效果,根据参观者年龄不同还可具体设计系统的科普教育方案材料供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参观者选择。

3园区科普教育的展望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9篇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

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

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 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

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

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

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部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三、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成效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0篇

西陂街道共有持证民办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数6699人。为进一步做好幼儿园疫情防控与复学复课工作,全力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健康和幼儿园有序复学复课,做到防控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夯实防控责任,坚决打赢防疫攻坚战,西陂街道教育办统筹谋划、主动作为,推动辖区内民办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复学评估工作

5月27日-6月29日期间,西陂街道办事处协同区教育局和区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西陂26所持证幼儿园进行复学复课评估和督查工作。各部门实地查看了健康观察室、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室、厨房等重要场所;深入了解各园防控物资储备、复学后师幼返园流程、应急处置、消毒消杀等工作的安排落实情况;对幼儿园的“两案八制”、疫情培训、师生员工健康档案台账、消毒台账、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资料进行了仔细查阅。根据评估情况,在西陂街道办事处的官网上对通过复课评估的幼儿园进行了公示,截止目前为止,已公布了四批共25所幼儿园符合开课要求,1所幼儿园因为装修暂缓复学评估。另有3所幼儿园因为硬件条件有限,不符合复学评估的要求,幼儿园已主动停办。二、防控工作进展

聚焦疫情防控这一“重中之重”,统筹谋划各项准备工作,各园春季开学平稳有序。

1.健全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各园制定春季开学前后幼儿园安全工作方案、特定场所预防指南,进一步指导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制定完善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和预案,确保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严把关口,做好人员保障。要求各园对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对确需进入校园的人员均要进行核实登记并体温检测,实行“逢进必测”。精准摸排学校四类人员(后勤人员、教师、幼儿、家长等其他人员)健康信息,并建立“一人一档“,强化教职工日健康监控机制、幼儿晨午晚检制度,每日动态掌握人员健康状态。同时开展全员培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防护能力。

3.积极筹备,落实物资保障。在当前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街道、幼儿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采购筹备防疫物资,保障平稳开学。要求幼儿园确保物资消耗补给到位,配备足量的温度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肥皂供师生使用。

4.立足空间,抓实环境保障。根据幼儿园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空间,合理划分幼儿园空间区块,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梳理制定特定场所疫情防控指南,如活动室的防护指南,进餐防护指南,寝室防护指南,户外活动场所防护指南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持续摸排师生动态。做好省外、市外返回师生的登记及汇总,及时向街道、卫生等部门汇报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情况。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价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06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一种记录,具有原始记录性。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彼此将对方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

1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1 高校档案

高校档案对高校来讲是很重要的,它记录着高校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为高校的文化储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言之,如若没有高校档案的存在,那么其文化也就不具备发展的意义。档案具有真实性,可以完整记载高校的发展史,为以后高校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1.2 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家都肉眼可见的一种文化,是暴露在大众视野中的文化,例如学校的校徽、校园标志、宣传栏等都属于典型的校园物质文化。但是其所拥有的另一种精神文化却是大家肉眼不可见的一种文化,对学生和教师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校园制度文化,这些制度在无形中对学生起着一种启迪的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文化需要在高校长期发展中形成,并与时俱进,其也是在学校成员的认同下所形成的,且在高校的不断发展下,其精神文化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方针和办学思想,在校园内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3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建设,不仅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同时还要靠物质手段来传承。从另一个角度看,档案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丰富的文化Y源,才使校园文化建设朝气蓬勃,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已成为21世纪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人们要知道,做好对高校档案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也是提高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档案是一个团体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资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劳动中逐步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档案文化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档案将各种方式的人类历史活动用各种载体进行记录,档案是历史中的文明产物,也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源泉。且档案作为资源库,资料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档案同时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传播知识的能力也十分强大,获取的途径也十分便捷。所以,从一定角度上看,档案文化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可使人们对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领悟。

2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价值作用

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档案作为指导方针,将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高校档案具有传承、教育、参与、传播等价值,所以在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文化沉淀来进行持续的传播,同时也是因这一点,许多校园领导不重视这个环节。

2.1 校园档案的传承价值

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国家要想强大,国民的综合素质就要有所保证,否则国家会失去竞争的动力。近些年来,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人们要意识到校园档案不仅与校园文化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与整个名族的发展文化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各个高校一定要积极开展传承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高校档案有历届优秀的名人实事,学校也应重视这些资料,并将其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展览或者其他活动,将优秀人物艰苦奋斗的成长历程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勤奋学习,以报答社会。在学生在校时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让其认清理想与现实,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2.2 参与价值作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同样的道理,不同的地域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档案是记录一系列事情的原始记录,高校要通过其他的方法和措施,使这些记录更加具有灵活性,更有参与价值。如若这些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得好,那么校园会更有生气,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赋有生命力。从校园的建筑、标语牌等,到室内的各种布置,也都深深地体现着校园的文化。

2.3 教育价值作用

高校档案对教师课堂而言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模本,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产生着一定的激励作用。通过校史展览这些活动,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学校的历史优秀文化,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增强他们对学校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自信心,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达到育人的效果。

2.4 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深入发掘高校档案中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风采的历史资料、挖掘档案中的人文精华和科学精华,使师生多种途径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师生的文化品位、学术水平、人文素养等,塑造大学的主流文化,提炼出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精华,并将其反映在高校的建筑、校徽、校训和人文气息中,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用“闪光”的历史资料塑造高校的文化精神,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5 爱国主义和爱校敬业价值作用

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而我国高等教育建立的目的也是为了“救国”,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民就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其整体精神水平就会处于较高的水平上,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发展史就像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一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校园档案的作用就是剔除一些在发展历史中所犯的错误,吸取错误中的经验,保存高校的良好学风、校风,这些都是育人的优秀教程。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高校之间的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正是高校档案的存在,才将这些特点一一展现出来,以供大家评定。这些资源不仅体现在教育者、管理者的平时工作中,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保存在了不同时间段中的历史档案中。档案作为历史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文明的产物,无疑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 档案馆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高校档案的真实性让其成为了课堂上更加有效、生动、直接的教育资源,它不仅提供了凭证,也能作为参考,因此在课堂上更能被学生所接受,这也让高校档案成为了校园建设文化的一部分。档案的编研都应该根据时展的社会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措施让其与时俱进,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它所发挥的功能,使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1 丰富馆藏,保障档案的真实性

在了解到校园档案的重要意义后,相关人员便要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好校园档案,充分建设好档案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这也是让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这种意识与责任,在学校计划与开展这类活动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并在此过程当中及时掌握各种各样的高校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为了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客观的态度,提高档案汇编工作的高效性,切不可主观行事,否则会失去校园档案所具有的真正意义。

3.2 树立档案馆的形象,增加文化特色

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形象标志,形象是人们通过视、听、触、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直接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从这个角度看,各个高效档案馆的形象在招生方面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代言效果。除了纸质的档案信息资料外,学校也可以拍摄一个校园文化历史的小视频等,并将其在网站上,以供大家观赏,加深对校园文化历史的了解;亦或者是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发展文物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方式对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也是有所帮助的,它可以让高校从建校以来所有的光荣历史都展现出来,让全校师生对学校从贫穷到富有,从一般到辉煌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陈列室也能很好地达到促进档案馆教育的功能。所以各个高校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也促进全校师生员工对档案馆的认识,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等学校是人才以及知识密集的一个特殊地方。高校档案馆的建筑也能侧面体现高校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不管是在外观的设计上还是内部构造上,或者是周边的花草种植上,都会体现出高校档案馆的文化特色,所以这种文化特色是独特的,能让人从直观上感受到档案馆的真正意义。

3.3 利用档案创造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的记忆和再现,是高校重要的文化建设,也是高校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些具有丰厚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是学校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部门要树立开发利用意识,赋予校园内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以生命,档案要主动走近师生。创新档案文化宣传途径发挥档案文化的传播功能,拓展档案信息的教育空间,通过校史馆、档案网页;开设讲座、专题研究、图板陈列等各种生动的途径,发挥宣传、激励、教育功能,向广大师生展示高校文化特色,让师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理想、道德、信念教育,激发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

3.4 开辟和扩大档案馆阅档室

档案作为学校的历史文献库,应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去档案馆探寻原始档案信息资料,了解学校的历史。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开设档案专业知识或信息检索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许多高校的档案馆阅览室只为一部分人开放,没有真正发挥它所拥有的意义,这种仅仅做表面功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样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高校要扩大档案室的面积,增加阅读室,使更多的师生了解学校的档案,提升文化素养。

3.5 利用网络环境,发挥校园网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功能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网络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高校档案也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校园档案工作的效率。例如有一些档案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化和数据化,转变为一种更加简洁的信息存入到校园文化历史中。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档案及其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高校也可以通过各大媒体等方式,增加自身的宣传教育。最普遍的宣传方式是将校园的档案资料传输至官网中,这样就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查阅,真正发挥校园档案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卫华.高校文化建设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1).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2篇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和改进幼儿园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幼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幼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园内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XXX

组 员:XXX XXX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幼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园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园内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全体师幼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11月份学校组织全校师幼搞一次疏散演练。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教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有关领导。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确保师幼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教育局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恶性伤亡事故

当园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幼儿园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五)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园师幼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建议师幼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3)教育师生幼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师生外出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幼儿园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幼儿园经经请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幼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七)、环境污染

(1)、调查幼儿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应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幼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八)、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幼儿园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4)、发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报警,及时送伤者入医,保护现场,调查原因。

(九)、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幼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幼儿园、家庭、和有关部门报告。

(3)、注意事故现场保护,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善处理事故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为保障我园广大教职工和幼儿健康,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危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制定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一、成立应对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组长

会员:×××

负责人:负责范围内负责人

二、应急预案

(1)特大事故紧急预案

1.切断各层的电源。

2.发生火灾,迅速脱离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报警119消防指挥中心。发生或其他灾害时打110,组织有效救援。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幼儿迅速撤回安全区。

5.配合消防、医院等部门,做好自救工作。

6.保护现场,做好相关人证、物证记录。

(2)暴力或抢劫案紧急预案

1.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阻止,不得释放。

2.人闯入园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及时清除入侵者。

3.园内发现不法分子袭击、加害、盗窃、殴打、抢劫、侵占人质、放火、破坏财物,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快速通报110.

(2)快速报告幼儿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阻止不法分子制服,保护现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的师生送往医院救治。

(5)做好师生思想工作。

4.记录不法分子的容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现场。

5.组织园内力量,与上级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预案

当社会疫情发生时,幼儿园应加大防控力度,当幼儿中发生类似该病的疾病时,班长应立即报告,及时联系家长,在家长陪同下到医院诊治,确认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疫情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市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2.对幼儿所在班级和教师事务所进行布局,严格消毒全园公共场所,尤其是布局区域。

3.预防传染病的幼儿带病上园。幼儿康复后到园时,必须有医院诊断证明、康复证明,不存在感染危害后方可入园。

4.幼儿园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对传染性、疫情性疾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幼儿园其他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1.在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班级领导、教师应先指挥。

2.让幼儿在教室里等候,坚决阻止幼儿在教室里吵闹,或者离开教室互相推搡。

3.立即安排通道指挥和其他照明工具。

4.及时联系相关方面,说明具体情况。

5.如果园内电路出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如不能维修,应组织幼儿有序离开教室。

6.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名警察和第一名发现者应重视教师的幼儿利益、幼儿园利益,无条件承担组织、指挥、救治、危险控制、报警等任务,如警方接受后延期、推进委员会应视为忽职守。

7.对于突发事件,任何人都不能暂时撤退,也不能采取与自己无关的回避态度。

8.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应在事件初或应急处理中随时向园长汇报突发事件,不得隐瞒。

9.突发事件解决后,有关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应向园长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三、应急程序

(一)应急指挥人员名单

1、负责人:XXX

2、现场指挥人员:XXX、XXX

(二)现场措施

a、对患儿的处理

1、立即将患儿送医院治疗,教师要向医生真实反映幼儿患病的症状,并陪同在幼儿身旁等待家长来院。

2、做好家长工作,如果食园外食物所致,立即与家长联系,尽量争取取样。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b、建立三级报告制度

1、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保健老师及时向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c、配合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提供留样

3、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教学方法;模型制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20-02

在教学过程中园林设计方案通常主要是通过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表现设计方案,收到一定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缺陷,诸如,很多学生对于园林布局缺乏空间想象力,对地形、各景物的体量大小、比例及色彩等缺乏客观的认识,只能凭主观的想象和推测来进行景物布局,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味地让他们通过图纸来掌握园林设计的方法是不现实的。为此,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笔者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用模型来表达园林设计方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够通过模型制作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及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1 园林模型制作的方法及特点

1.1 材料的选择范围广 首先在教学中模型制作材料的选择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构园要素去搜集所需材料,如:模型基座可以是泡沫板、木板、塑料板等,也可以用沙盘做基座;园林建筑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废弃材料来制作,譬如用过的一次性筷子、雪糕棍,废弃的纸盒、饮料瓶等,也可以用竹子、树枝等植物材料制作;园林小品也可采用泡沫板、插花花泥、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园林植物可以用海绵、泡沫板及干的插花用的花泥来制作,也可直接在室外采集园林植物的枝条来表现。

1.2 制作方法简单易掌握 园林模型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我们生活中很多材料,通过按比例缩放的方法将各个构园要素组合在一起,将立体的园林空间表达出来,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也容易掌握。如我们在对居住区绿地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居住小区中心小游园设计就用模型制作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很显著。

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游园的初步规划设计并确定方案,这是模型制作的前提。确定小游园布局形式,建筑风格、地形、园林小品、植物等的布置,将方案绘制在图纸上。

其次是基座的制作。用废弃的泡沫板来做基座(其上的园林建筑小品及园林植物都很容易固定),将设计方案描绘在泡沫板上。

第三是园林要素的制作及其固定方法。根据图纸比例尺寸依次制作各个构园要素并将其固定在基座上。水体根据描绘的范围及水体深度用切挖法完成,然后涂上颜料,地形用堆砌的方法来完成,根据地形设计要求,将水体切挖出来的泡沫堆砌用胶粘在一起而成。园林建筑小品的制作,根据设计意图,用自己身边的很多废弃材料通过改变材料一些特性然后组合设计,将建筑比例、色彩、材料等表达出来,如花架的制作,可用一次性筷子根据设计按比例截成小段固定绑扎完成,或结合其他如雪糕棍或牙签制作等也可用较匀称的树枝或者竹子截成小段通过绑扎完成。再如园椅可用硬纸盒或KT板制作,然后将建筑小品固定在基座上。树木、花卉、绿篱及草坪的制作,园林树木、花卉、绿地都可以用海绵、泡沫板及插花用的花泥来制作树冠部分,并根据树木颜色涂以颜料,用牙签或小木条制作树干,组合固定在基座上,也可以直接采集园林中叶片较小的树木的小侧枝条根据比例制作,其效果更为逼真。假山置石可以用泡沫板制作。

第四是草坪的制作。草坪可以直接在泡沫板上涂以绿色或者用揉碎的花泥均匀的洒落在泡沫板上,也可用苔藓铺在泡沫板上来表现草坪。

1.3 可直观表达设计方案 学生通过将各个构园要素模型组合在一起,以立体的园林空间组合来直观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呈现出来,利于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构思是否新颖等。

2 模型制作的重要意义

2.1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味让学生通过手工制图或计算机绘图来表达设计方案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而降低,对于专业的兴趣也日渐消减。通过模型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收集材料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2.2 加强学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园林模型不但可以表现园林各组成要素单体的形象、色彩及质感,更能直观的表现出园林的空间布局、景观的群体形象及各景物之间的比例尺度。通过模型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时,首先通过模型可以将建筑小品的体量、结构、质感和色彩直观地展现出来。其次,建筑小品与其他构园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通过应用进而加深对园林设计理论的理解。

2.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模型制作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园林模型中各个构园要素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将其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然后按照设计构图将其固定在基座上,通过这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

2.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各个构园要素的制作中,材料的收集,模型的设计制作,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大胆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中学生在完成园林景墙设计与制作时,材料选择非常之广泛,如用泡沫板、竹子、花泥、硬纸板等来制作完成,景墙的设计艺术效果非常好,再与其他的构园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文化气息和底蕴的园林景观。应用类似于手工课这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5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模型制作教学过程中最好分小组学习。要求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模型的制作,如绘图技能好的可以完成基座上描图的任务,好动的可以让其根据设计方案收集制作各构园要素材料的任务,动手能力强的完成园林建筑小品制作的任务等等。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工作氛围,使每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工作效率,在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友谊。同时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3 结语

模型制作是园林设计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最主要的是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谢洋,朱文琰.模型制作辅助园林设计[J].建筑科学,2008(19):102.

[2]彭敏,刘卫星.现代园林教学开设园林模型设计制作课程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1,2:32-33.

[3]王珊珊.园林设计中模型制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6):319.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绿化养护;高级人才;培训考核;模式探索

“绿化,让城市更美好”。上海园林绿化积极实施“环、楔、廊、园、林”战略布局,通过春景秋色等举措,新优植物引进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在园林绿化运用植物已达上千种,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园林建设一直在路上。

截止2016年,上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302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82平方米;行道树种类50多种,总量达100多万株。养护任务日渐繁重,建设重心向管养转变,是上海城市绿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迎接APEC会议、迎博办博、亚信峰会,以及实施党的十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开展城市绿化整治与景观提升工作中,对绿化行业养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1 实施背景

目前,上海市绿化养护从业人员约为30000人以上。在市人社局领导下,全市有40多家培训机构开展绿化工等级培训,至今,绿化中高级工累积培训上万名。但理论多、实践少、学用脱节的学科式教育培训弊端日渐显现。

2005年起,我们对全市近800家园林企业的10600名从业人员开展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宣贯培训,加之《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出台,对生态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各企业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上,主要为绿化林业工程师1人、绿化养护师1人、绿化高级工3人、绿化中级工10人。绿化养护师作槭导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在养护现场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提升企业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践中,绿化养护师、绿化高级养护师以把控绿地养护质量分别达到一、二级标准为目标。如何确保绿化养护师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培养一支思想更好、技能更佳,更善于在绿地养护现场分析、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坚持开展绿地养护项目主持、科研、带徒传技,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形成有机梯度,并按要求担任绿化养护师培训教学任务的技能领军人才,绿化高级养护师的培养便呼之欲出。

2 培养目标

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2013年9月,上海绿化高级养护师研修班启动。为保证培训质量、名副其实,通过研修,提升学员绿化养护高技能能力与水平,具备教育培训能力,优化绿化养护师培训方案,推进上海绿化养护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和专家团队建设。

2.1 熟知法规标准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战略内涵,指导上海城市绿化生态养护的日常工作。

二是结合上海绿化实际,能熟练地分析、评价上海绿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三是熟知上海园林绿化养护法规、绿地评价及有关技术标准;熟练在一线带队伍、解决养护实际问题。

2.2 扎实业务基础

2.2.1 提升绿化养护业务基础

研修上海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对绿地现场植物名称、主要习性说的出、讲的准;了解上海园林绿化植物潜在资源运用;掌握上海绿地科学养护规律及技术。

2.2.2 准确评价绿地养护质量

能实地对园林绿地养护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及评价,提出对策,科学制定养护管理技术方案,带领养护团队正确实施。

3 培养对策

为实现培养护目标,实施了以下对策:

3.1 培训专题

3.1.1 教育心理学

聘请上海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主讲,从教学规律、教学心理、教学方法、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培养。

3.1.2 教案编写

聘请上海城市管理学院教授主讲绿化养护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知晓备课方法、充分教案准备、讲义科学编写等。

3.1.3 园林绿化养护法规

聘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策法规处专家主讲《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行政审核若干规定》、《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等重要法规。

3.1.4 上海园林植物的潜在资源及运用趋势

聘请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主讲,介绍上海辰山植物园在植物引种、新植物在上海园林绿化实践中的运用等,开拓学员们视野。

3.1.5 上海常用园林植物介绍及运用现状

聘请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讲,根据上海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实际,主要运用的约300种园林植物在配置、生态、景观、养护等方面的表现。

3.1.6 上海园林绿化养护标准与技术规程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解读《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3.1.7 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及预警防控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发生、表现规律及应对措施,上海园林植保网工作动态等等,尤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强调防治有害生物工作中药剂使用的利弊把控。

3.1.8 上海世纪公园植物配置及养护

聘请上海世纪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与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一道,带领学员们在世纪公园现现场,就公园建设管理、设计方法、植物配置、养护现状及对策等,进行了现场培训。

3.1.9 养护师专题培训教案PPT编写制作

由上海市园林职工学校专家就如何熟练使用电脑、相机拍照、图文编辑等进行教案PPT制作进行了示例培训。

3.1.10 企业高师带徒政策与方法

由上海市园林职工学校专家系统介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技师协会等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政策及方法研讨。

3.1.11 绿化养护师培训专题研讨

由笔者本人,组织全体学员,结合培训过程与效果,就绿化养护师培训专题、方法进行了意见征求,广泛深入研讨。

3.2 考核对策

以考促学,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员学习效果、能力提升的考核,实践中从对学员们进行以下考核。

3.2.1 管理考核

强调教学互动,为此,规定学员完整出勤一天教学记1分,共需出满勤20天,少一天,扣1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2.2 基础考核

一是教学心理学。考核学员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科学教学,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事半功倍。

二是教案写作。考核学员如何针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进行专题教学备课、教案编写。

三是养护法规、标准及规程

考核学员必备的养护法规、标准、规程等常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四是养护基础。检验考生对上海常见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养护特点规律与要求的掌握程度。

3.2.3 实操考核

一是植物识别。爱绿、识绿、护绿是对绿化养护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考核上,我们在上海植物园现场,由三位考核专家当天采集植物标本,编号放置二楼会议室,分组对考生熟知园林植物的程度进行检验。

二是养护实务。考生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养护不足,对上海绿化常见养护问题,提出分析、评价和养护对策。

三是教案试讲评价。考生逐个登台主讲,就自己编写的养护教案进行公开教学试讲;会场,既有专家评价也有学员观摩。

四是养护方案答辩。考生逐个结合自已日常养护工作实践,就编制的养护方案进行自述,并回答专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辩。

五是绿地评价答辩。选取延中绿地黄浦卢湾某标段,由考生们现场绘制绿地养护现状草图,标明园林绿地植物元素及非植物元素,对所列养护元素景观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之后,逐个接受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4 效果分析

本培训,自2013年9月27日启动,至12月18日止,其间经过21天培训考核研修,师生们耳目一新。因考核严格,1名考生在植物识别考核中就畏难退出;17人一次性合格,合格率为48.57%;经过补考,合格率实现为97.14%。本次研修特点是:

4.1 入学从严、又重实际

入学有要求,又不拘一格降人才。如学历要求园林中专,从事绿化养护工作30年以上;虽为高中学历,但有特殊养护技能,从事养护工作40年以上,经学员申请、专家考评也可入学;对学历、资历稍弱,但在绿化养护项目有特殊业绩与贡献,可以试培训。首期招生35人,其中过半数持有绿化高级技师、绿化林业工程师等证书。

4.2 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本次研修最大特点,每个专题都包括讲授、实训、自学、考试四个环节。尤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继续学习能力提升的培养、平时成绩考核要求助推研修效果。

4.2.1 考核成绩

根据安排,全程参加每门课研修,分数由三部分组成:

4.2.2 考核要求

部分科目开卷,题目灵活,检验考生收集资料、掌握素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科考试成绩以总成绩80%为合格。

4.2.3 自学要求

以建设学科团队,成为技能带头人为目标,积极参加研修:一是研修互动,积极思考绿化养护师能力要求与培养方式;二是积极思考,完成各专题研修环节;三是以本人担任主持的绿化项目为例,撰写绿地养护项目案例;四是自学研修班提供的有关养护技术规程标准(电子版),完成平时作业。

4.2.4 激励措施

考试不合格科目,免费参加下一轮培训。

4.3 夯实基础、提升底气

课程设置上从熟悉法律法规、养护技术规程、熟悉上海常园林植物及运用趋势,到现场熟练运用养护技术等级标准、技术规程等,分析、评价、解决养护实际问题,研修有别于传统学科式教育,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风格特点,从而使学员们无愧于绿化高级养护师的称号。

4.4 结业考核、从严要求

4.4.1 圆满结业

参加研修学员中,符合规定的学历及职称条件,完成各科研修、考试内容环节,33人全部合格者,首次获得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颁发的绿化高级养护师证书,在之后的养护实践、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骨干作用。

4.4.2 观察培养

首期学员中,1人因入学的学历资历不达标,参加试培训,虽满腔热情、完成教学培训考试基本合格,但距培养目标仍有距离,故列入观察培养。

5 结语

动物园教案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规划设计;休闲绿地;教学设计;思路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美学、文学、植物、工程技术、生态等多种学科内容,是园林专业的重点课程。对于一个初学设计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在最初接触时由于基础知识不完整、不牢固以及对设计的陌生,在设计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备感在教学中加强设计的前中后期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型绿地设计入手,局部加大深度以培养设计兴趣和信心。一个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设计前期(调查)、中期(构思及设计)、后期(点评)三个阶段。应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设计工作及相应的表达深度,要求学生掌握一套基本的设计步骤及方法,训练学生能充分表现其现有的设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态度。

加强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前期工作

大型校园、广场、公园等设计相对复杂,高职高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型休闲绿地等进行强化训练,同样有利于就业,如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在我院风景园林系2007风景园林1班和2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布置了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在方案构思之前,进行了下列相关的前期工作。

(一)理论讲解

在教学内容上,为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强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在设计前首先着重讲解与本次设计相关的校园主题园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步骤。要明确服务对象、活动方式和内容及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对环境的要求,使整体设计更趋于合理化,进行环境分析及分析图绘制的理论讲解。强调按照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进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其次讲解校园主题园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何突出主题、创造特色是讲解重点。通过讲解如何挖掘校园人文资源文化,梳理校园特色资源,通过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绿地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人都可以在园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合理组织游览路线,注意园路形式的变化以及用园路进行造景;如何从细节上进行造景等。

(二)现场教学

在理论讲解完毕并布置实训任务后,组织学生到相关主题园进行调查与测绘,从环境入手分析场地。从对主题园的周围环境的分析、主题及功能区的分析到出入口的选择、道路系统的布置、建筑小品的设置、植物种植设计,最后到学生提交测绘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观摩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技能难于操作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出案例问题,在各学生小组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讨论,提出合理的论证方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2~3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任务内容等相关知识,对每个方案的设计立意、布局、表现效果给予相关的说明。既让学生明白了该类型绿地的设计要点,又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活跃了课堂气氛。将传统的单一教学变成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

优秀设计方案引入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梅兰菊竹”主题园方案的观摩,把优秀园林方案实例引入课堂,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理性的问题感性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方案设计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观摩交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比如多方案优化选择)与学生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教学形式小型化、灵活化、感性化对于学生建立设计分析概念以及掌握实用型设计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展示教学通过对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的整理归档管理,在教学中展示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设计信心。

重视小型休闲绿地设计的构思过程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首先学到的是想象能力和合作的经验,明确教育的目标是放松对正图、对设计成果的要求,而将评价标准定在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进步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想火花,学生将部分聪慧的想法结合起来,再以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这样学生将变得更加自信于他们自己在专业上的未来发展。

例如,某学生的“聚博园”景观方案设计,构思中结合了校园绿地设计原则和先天的景观资源。设计中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和谐的,休闲的”思路,将原有的地形经过人工改造后,将绿地最终创造成灵活多变、景色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校园滨水休闲绿地。如“读书廊”、“学子亭”、叠水等,营造校园景观的可识别性。学生在实际设计中逐渐成熟,正像绿地设计主题所显示的:“莘莘学子路,绿色伴你行”。

(二)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园林设计与文学创作非常相似,写文章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搞园林设计同样应重视课外阅读,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园林作品、园林文章阅读得多,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园林作品设计起来就得心应手,也相应地陶冶了自身的园林修养。为体现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

(三)强化园林绿地种植设计

园林绿地设计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设计等。种植设计相对专业性、综合性不强,高职学生植物学、树木学知识又丰富,基础扎实,应强化学习,可完成植物配置这种相对单一设计,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例如,在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构思的:总体布局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本绿地最大的特色在于四季有景。春季景色有“望春台”、“一剪梅林”、“知春园”、“春雨轩”等。夏季有“荷塘月色”、“金牛浮水”等。秋季主要以植物景色为主,主要观叶树种有枫香、紫叶李、银杏等。冬季也有腊梅的香味弥漫其中。夏季在植物配置上采用再生乔木如桂花、香樟等。另外,还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植物为基调,营造充满南国特色的亚热带海滨情调,突出了夏日阳光棕榈园这一景点主题。春季观赏植物有二乔玉兰、紫藤、红花继木、金钟花、迎春花、紫荆等。

(四)注重一对一改图

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教师评价每个学生的课程作业,通过互动式的教育,在改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改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设计图的看法,指出有哪些不足,哪些好;二是询问学生有哪些内容还不理解,同时考考他们已掌握了哪些理论,是否已切实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及时引导,通过反复讲解理论,说明其制图的优缺点,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强化设计的评析与互动交流

根据学生在方案独立构思中暴露出来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分析,并通过点评,使学生掌握此次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说图

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方案交流展示,重在加深学生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分析的形式展开交流。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最后给予总结。针对同等水平高职生的方案设计,选择2~3个学生做的方案进行分析,学生更易于接受,更易于理解,也更感兴趣。说自己的图、说别人的图,加深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提出修改意见。

(二)组织研讨会

设计课的内容实践性很强,教学主要以方案的个别辅导为主,但是也有一些带有共性的教学内容,有一些较新的时事动态等也可以用讲座的形式进行传授。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讲座内容必须精心组织,做到量少而精,形成系列化。另外,可结合讲座,结合设计,结合时事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这种形式有助于师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之间彼此吸收营养。但应注意,组要小,最好是三五个人,使之成为愉快而见成效的过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