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1).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改革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海外汉语教师。随着汉语热的到来,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这样一个新兴而热门的专业。《现代汉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一直承担着传授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重任,这门功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从事汉语教学的能力。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办学经验、教学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热情并不高,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以笔者任教的晋中学院来说,我们给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00余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对《现代汉语》这门课“很有兴趣”的学生仅仅占15%,“有一定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学”的占50%。调查结果显示了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针对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初步的改革和探索,希望能改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也希望能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有一些启示。

一、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7年成立之初,只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方面体现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略有不同,对于《现代汉语》这样一门在两个相关专业同时开设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时数甚至于教学内容上都没有任何分别。而由于师资有限,我们讲授《现代汉语》课程的老师既要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讲,又要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讲,这就导致这样一种结果: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课时,但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学生所学专业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培养“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能在学校、机关、新闻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所以,《现代汉语》在不同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数的安排上,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现代汉语专业是相同的,都是每周3课时,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是不够的。教师经常是匆匆地讲完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根本没有时间去延伸和拓展这些语言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存在脱离现象

在我们组织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多选题:

你认为现代汉语课应该教哪些内容比较好?A.以教材为体系的教学内容;B.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C.组织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D.了解语言学界最新动态。

有15%的学生选择了A,60%的学生选择了B,40%的学生选择了C,15%的学生选择了D。从学生们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学生普遍重视语言知识的实用性,小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满足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小部分考研的学生希望能了解学术前沿的动态,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跳出课本,选例注重现实性,讲解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古板单调,缺乏创新性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内容死板”,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化,即以老师为主体,先讲些枯燥的语言理论,再举几个“循规蹈矩”的例子。而如今,用这样单一的教法去教这门传统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个新兴专业面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以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是“用好汉语”,而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不但要用好汉语还要会教汉语”,学生在具备更深厚的汉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解决汉语运用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这时,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一)重新确定教学目标,修订教学时数

为了使学生胜任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我们应当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明确为: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及文化语用的基本规则;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的言语现象;掌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发现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语用上的错误,并能够运用所学汉语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指正。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要求更高更细,建议由现在的每周3课时增至4课时,这样教师也能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设计练习和课堂教学模拟环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新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即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教学需要,增加文化语用部分。具体如下:

语音部分:语音部分除了要学好普通话的声韵调,还要强调汉语语音和其他语言的差异。语言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的差异,往往就是学习的难点。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声母就是难点;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学生,韵母是难点;对我国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复韵母是难点。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汉语的清浊辅音、声调、语流音变现象、儿化现象等都是教学重点。这些外国人语音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在语音教学部分予以强调。学生不仅要准确地说出每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还要用舌位图等方法来说明如何发这些音。

文字部分:文字部分的学习仅仅要学生掌握教材上有关汉字的笔画、笔顺、构造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组成汉字的笔画数目众多,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认知汉字的过程是音、形、义的结合,对于习惯拼音文字的使用者来说,必然会感到汉字难认、难记、难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教会他们深层次地认知汉字,必须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熟悉传统的字源学“六书”理论, 能运用“六书”理论对一些汉字进行音、形、义的解释。

词汇部分:在讲授词汇部分时,教师要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词汇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词汇解释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引导留学生对现代汉语词汇分类别进行学习:对于基本词汇,重点要了解其理性意义,有多个义项的还要注重分项理解;对于一般词汇,除了要介绍理性意义,有的还需要介绍来源(如“模特”),有的要介绍感彩(如“老头子”),有的要介绍文化色彩(如“走狗”),有的要说明形象色彩(如“美人蕉”)等。对于汉语词汇中独有的一些文化词(如“红娘”)、一些很难使用的虚词(如“并”与“并且”)、一些难以辨析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一些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新义(如“给力”)则需要通过使用实物或图片、运用对比或类比法进行练习。

语法部分:目前国内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般都很注重语法部分的教学,而且学界的共识是要重点突出外国学习者易出现偏误的语法现象。这一点当然很重要,外国学习者容易出错的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连动句等都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就要训练学生针对具体的语法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纠错。但是,除了这些传统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还要格外注重语言对比教学,如在讲授词类时,可以从汉语和英语的对比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的个性不同,认识到汉英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截然不同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以后的语法教学问题。

文化语用部分: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大都没有语用章节,但是很多语言交际是离不开语用知识的,如中国人的见面问候语、告别方式、道歉、请求之类,这些文化语用规则必须渗透进教学中。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倡创新性和实践性

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的现实下,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方式。

1.方法多样化,提倡创新性。在现代汉语课堂上,不能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而要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法,拿学生熟悉的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把方言和共同语进行比较,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语言理论有全面的理解。例证法是《现代汉语》教学常见的方法,但传统的例证教学法往往是举一些“循规蹈矩”的例子来验证语法规律,至多再举一些不“合乎规矩”的例子来分析其不合乎常理的原因。这些都是在围绕着语法规律说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我们更应该围绕着语言学习者说事,即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法”,大量搜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集中出错的案例,“对症下药”,分析其容易用错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提高实践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必须提高实践性,决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讲”,还要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讲”。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一些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找错误”趣味游戏、地方方言调查、演讲比赛等活动,拓宽学生对汉语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外,我们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学院留学生的资源,建立起留学生与我院学生的联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从留学生身上搜集“活生生”的有偏误的例子,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分类,让同学们自己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错,应该怎样纠正,用什么方法去纠正。

通过以上的改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汉语》一定会改变自己“枯燥乏味”的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活生动,学生也会改变自己的听课状态,变成课堂的主人,提升自己学好汉语的能力,具备教好汉语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春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2006,(4).

[2]郑庆君.全球化视野下的汉语母语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1,(6).

[3]钱道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4]张强.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4).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跨文化视野 国际汉语教师 素质提升

一、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国际汉语教师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纽带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然而,我们仍需注意到,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国际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各项能力等都有待提高。与此同时,跨文化大背景要求我们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这对国际汉语教师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文化教学、文化传播与文化交际这三个方面。2012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国际汉语教师新标准》着重强调了语言文化教学、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能力。

(一)语言文化教学能力。

汉语课堂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国际汉语教师教授汉语、传播文化的课堂,以语言教学为突破口,从而推及文化教学。这对于学习者深入了解并正确认识异质文化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决定了语言文化教学是国际汉语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能,语言文化教学能力是其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语言文化教学中,国际汉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知识需求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授中国语言文化,并与学习者产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语言文化教学实质上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文化交流互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掌握学习者的文化需求,做到因需施教;遵循异质文化间的组织规范,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加工;吸纳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信息,结合中国文化民族内涵和当代特色,开展相关文化教学。

(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作为介于具有不同特质的两种文化间的交叉点,是联结学习者和中华文化的纽带与桥梁,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和推广祖国文化发展的重任。神圣的使命和重任要求国家汉语教师这一具有自觉传播意识的文化主体需具备较强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了更生动形象地让学习者体验与感受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文化推广活动更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文化推广活动中,国际汉语教师作为不同文化平等交流的桥梁,需要通过一系列调研确定活动主题,设计策划具体活动内容,邀请相关人士和团体承担或参与文化推广,并借助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吸引公众关注,活动结束后根据参与者的反馈和媒体报道数量等相关指标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1]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媒体扩大文化推广影响的意识,文化推广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这不仅能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还能让受众理解、包容、接受中华文化,增进中华文化与其他异文化的交流理解。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国际汉语教师新标准》中,加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对此有详细描述: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2]国际汉语教师既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友好大使,其多重身份备受所教国的关注,其个人形象和群体形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形象。国际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次才是教授汉语的行为。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行为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际汉语教师履行语言文化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深个体间的理解与认知,增进个体间的包容,从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这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教学水平;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功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超越文化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对汉语的文化依附;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3]

二、国际汉语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意识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语学习领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抛开文化学语言就很难学到一门语言的精髓,也很难提高自己与对象国人的实际交际能力;在认识文化基础上学习语言,很多时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要具备能够帮助受众学习和认识中华文化,使其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通过对回国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校授课的国际汉语教师、回国的孔子学院专职教师等访谈了解得出,国际汉语教师在思维意识、文化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

(一)缺乏国际化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国内大部分国际汉语教师还未形成大国际汉语教师的理念,仅仅停留在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层面,而缺乏国际化思维和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国际汉语教师新标准》提出国际汉语教师应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应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等;应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等。由此可见,树立国际化思维方式和培养正确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二)缺乏扎实的语言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异域文化知识。

国际汉语教师是“适应国内外汉语教育教学环境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国内外多种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教学人才”,归根到底其实质是一种教学人才。然而,国际汉语教师这一群体中,大部分是“科班出身”或是专业的教授,但有部分是“半路出家”或是其他相关领域的教师,他们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博大精深,“班科出身”汉语教师并不一定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缺乏扎实的语言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异域文化知识是国际汉语教师走向专业化、高水平之路的障碍。

(三)缺乏充分的文化教育专业技能培训。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国际汉语教师不仅肩负着语言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可以说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国际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课堂的基础,而文化教学技能则是其在课堂上出色完成文化传播任务的有力支撑。国际汉语教师处于中华文化与受众的本民族文化的交叉点,必然会遇到文化冲突,如价值观念冲突、新生语言冲突、文化忌讳冲突及语言和生活习惯冲突等,这都对国际汉语教师顺利开展文化教学形成了阻碍。然而,国内的汉语教师培养,包括高校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都偏重于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较少系统涉及汉语教师的文化教育学习,缺乏充分的文化教育专业技能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汉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国际汉语教师自身素质提升对策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提升问题越来越受到当今世界汉语教育界的空前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包括学校或培训机构对汉语教师进行的培养,而且涵盖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素质提升。在当前全球汉语教学事业面临空前机遇与挑战的时刻,国际汉语教师应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坚持提升自身素质。

(一)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树立大国际汉语教师理念,培养中华文化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国际汉语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内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同时对中国与所在国的文化认知差异、思维方式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差异等有清晰认识,求同存异,树立大国际汉语教师理念。[4]国际汉语教师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的符号,其言行、举止、服饰、气质等都代表中国形象。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要具有自觉传播中华文化和接触西方文化的意识,与时俱进的跨文化传播和交际的理念,致力于将中国文化的民族魅力和当代特色传递给世界的信念,从而推动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

(二)加强语言文化教育知识学习,扎实语言专业功底和异域文化知识,采用丰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陆俭明教授曾提出,汉语教师应该对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音乐、民俗、宗教、哲学和某些科技知识,甚至当前时代特点、国际形势与发展趋势,都要有所关注与了解。[1]因此,国际汉语教师作为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应加强语言文化教育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讲座培训和业余学习等扎实自身的语言专业功底和异域文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手段,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如参与网络孔子课堂教学,观摩《快乐汉语》教学,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很好地加以运用。

(三)注重语言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个案的分析及实战训练,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可以学习古今中外语言文化传播经典个案,加以分析和讨论,充分领会其设计理念、传播特点和方式等,借鉴其成功经验。例如: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海世博会、迪士尼及其文化、圣诞节及其文化,这些跨文化传播的范例都为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多启发。[5]与此同时,国际汉语教师要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技能的实战演练,抓住每一个可以锻炼自身教学技能的机会,如参与某些高校开展的夏令营教学工作,主动打造为留学生答疑解惑的“周末课堂”等。文化传播离不开文化推广活动的开展,国际汉语教师要主动进行具体项目策划与推介的实战训练,可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活动,在策划和实施活动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传播的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矫雅楠.传播学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教师培养[D].山东:山东大学,2010.

[2]刘菲.国际汉语教师新标准出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2.13.(第004版).

[3]胡清平.对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讨[J].语文学刊,2012(11).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尽管华文教育在办学宗旨及教育对象等诸多方面有别于针对非华外国人的中文教学,但同样面对“三教”(教师、教材、教法)这一汉语言教学的普遍问题,“师资荒”则处于所有问题的核心位置。当前,国际汉语教学视域下的华文教育在教学对象、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特别是华文教师配备的多样性发展,更加凸显出解决“师资荒”问题的紧迫性。

一、师资荒:华文教师教育何去何从

华文教育领域内的“师资荒”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组成问题,二是师资教育问题。据研究,世界各地华文教师基本上由四类人员组成:以华人为主体的当地教师、当地旅居华侨及留学生、中国志愿者、其他人员(郭熙2013)。华文教师的复杂来源、非专任、业务水平差异,让海外华文教师这支本应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队伍颇像一个“大杂烩”(李嘉郁2008,侯颖2012)。师资队伍的“大杂烩”现象,凸显出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性。事实上,相对于中文教学领域的师资教育,华文教学领域的师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中文教学早已开始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并实行汉语教师资格制度,并根据汉语教学形势发展需要对这些标准和制度不断进行改进,而华文教育领域在华文教师执业标准及资格制度审查方面的工作则显得薄弱得多,这和世界发达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做法相去甚远。

华文教师培训被视为解决因师资队伍人员混杂造成的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远程函授教育、域外人员来华进行学历教育或系统培训、国内资深教师海外督导、国内专家海外巡回讲学都已经成为常见的培训形式,相关部门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培训“多偏重语言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方面还不够,而且缺乏宏观协调,重复培训的现象比较突出” (李嘉郁2008,郭熙201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国际汉语教育大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统筹对外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两种资源” “统筹华文教育与孔子学院的资源配置,发挥各自优势”(丘进2010)。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5年12月颁布的修订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称《标准》)对华文教育领域未来华文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标准》的出台背景:制定与自我否定

(一)对外汉语教师执教资格的制定

对外汉语教师执教资格制度曾历经《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1990年6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2004年8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等级标准及考试大纲》(2005年)、《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年10月)等标准文件更迭,日趋成熟定型。2015年12月,“为进一步适应国际汉语教育的实际需要,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再次否定2007年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正式修订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华文教育曾被形象地誉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 “希望工程” “民生工程”,目前全球约有6 000万华侨华人,2万所华文学校,数百万华裔学生在校接受华文教育。自2004年首所孔子学院揭牌至今,全球已有1 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535万人,海外华文教学和孔子学院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汉语教学海外市场的主体。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持续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层面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学环境、学习目的、教学理念、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正引起学习需求、教学样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海外华文教学也正迎来教学对象、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发展(崔希亮2010,郭熙2013)。上述各层面的多元化发展,是由中华文化“走出去”策略驱动的,是国际汉语教学的新发展新变化,对汉语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修订版《标准》的出台为世界范围内的中文教学教师和华文教学教师等国际汉语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执业标准,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培养、教育以及资格认证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专业化与职业化:华文教师教育的方向

(一)修订版《标准》各项内容及比重

修订版《标准》“对原有标准框架进行了凝练,突出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技能,更加注重学科基础、专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增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整体框架由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部分组成。从“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再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体现了对汉语教师从强调知识要求到强调能力要求的变化。修订版对执业者的教学能力要求所占比重高达70%,而对知识要求仅占15.5%。

(二)华文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海外华文教育在办学主体、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育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质。通过华文教学 “塑造华侨华裔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质,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家情谊的纽带作用”(丘进2010),加强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华文教师除了具有语言教学的职责之外,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任务。实现华文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使华文教师逐渐具备华文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以及良好道德素质的发展过程。

华文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包括语言知识、第二语言教学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道德素质要求华文教育执业者一是应该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对职业价值有清楚的认知;二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态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具有华文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

鉴于华文教师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我们将关于文化知识的表述放在“汉语教学基础”中,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传承中华文化合并为“教育教学技能”。调整后知识与能力的比重分别为24.1%(调整前为15.5%)和63.8%(调整前为72.4%)。从海外华文教师教育的视角来看,这一调整可能让知识和能力的比重更加合理。如美国纽约大学的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比重就比较接近这种调整(根据何文潮、唐力行2006)。

纽约大学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标准要求。这份课程设置中,教育教学技能课程占了60%,专业知识的专业课仅占20%,与适合华文教师教育标准的知识与能力比重颇为接近。

(三)华文教师教育的职业化

华文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即华文教育执教者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对华文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考核或考试来判定是否具备从事华文教育的能力是华文教师教育职业化的基本途径。当前华文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非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华文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就在于“相当数量的华文教师未取得专业学历, 也很少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李贤军2011)。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华文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即通过华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让华文教育执业者通过攻读学位、自修、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华文教师教育的职业化一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资格考试制度的成熟经验。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历经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证考试,在充分借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证书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是包括华文教师在内的所有国际汉语教师实现职业化的重要途径。国务院侨办为进一步落实推动华文教育“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2015年7月正式在欧洲组织华文教师证书考试,这将是推动国际汉语教师实现职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四、知识与能力:培训、培养、教育

纵观修订版《标准》及基于此的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二者都经历了一个从专注知识到强调能力的发展过程。在关注知识还是关注能力问题上,教师培训、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选择视角。

(一)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即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华文教师培训。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领域内的中文教师培训、华文教师培训(远程函授教育、国内资深教师海外督导、国内专家海外巡回讲学等)基本上以传授本领域相关专业知识为主,教师接受的基本上是关于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等方面的宏观知识,而通过聆听讲座方式获得的这些知识、原则或理念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此外,这种短期汉语教师培训也容易造成一系列问题。以华文教师培训为例,目前就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培训单位出自多家,相互之间又缺乏沟通,未顾及内容的点面结合及循序渐进,不利于培训的有效持续进行;二是培训体系不够充实与完善,某些领域的培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普通培训需要向集中主题培训转变,培训学员需要分类分层次;三是培训内容不够实用,培训需要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重心;四是专题讲座形式的培训不受欢迎,缺乏形象直观的教学演示(李嘉郁2008)。

(二)教师培养

解决华文教师教育问题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华文教师培养(teacher development),按照一定目标进行长期训练,使学习者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是长时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系统学习和训练,一般情况下效果良好。例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TCSOL)培养方案就详细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公共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低于28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并规定了详细的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为华文教育领域内教师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

(三)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不但包括教师培养,也包括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与教师培养的上位概念。教师教育是教师按照教育领域内的专业与职业要求,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教师基于职业规划的自我发展与成长过程。修订版《标准》不但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专业知识要求和业务技能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教育的过程是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学术研究协调发展的过程。教师教育途径呈多样性,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类似于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项目、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规划与发展都是教师教育的方式。

解决华文教师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走出单独依靠培训的路子,采取教师教育的模式促进华文教师的自我发展与素质提高。华文教师培训只是华文教师教育的一个途径,只有采取短期培训、专业硕士培养项目、注重教师自我规划与发展等多种举措相结合的形式,才能保证华文教师教育的成效,才能保证华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五、结语

(一)国际汉语教育发展态势

按照2016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期间制定颁布的《孔子学院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到2020年全球孔子学院数量达到550所,孔子课堂达到1 600个,专兼职教师达到7.2万人,注册学生人数达到380万人,开始实行孔子学院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国侨办在201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期间宣布,通过打造“两机制 六体系” 推动华文教育转型升级,力争3年内(2014-2017)再建设1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再扶持200所贫困华校和新兴华校,再支持30个华教组织开展工作,将外派教师人数由每年800人增加至1 200人,每年参加各类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华裔青少年达到15万人次,网上注册会员达到10万人。文化部已在全球主要国家成立20个中华文化中心,成为承担开展文化活动、教学培训、思想交流和信息服务四大职能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窗口,按照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海外开设50个文化中心,覆盖全球主要国家。这说明国际汉语教育在语言教学、文化推广等领域都正在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二)关于“三驾马车”

如上所述,汉语文化推广一直由三个机构在推动:一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孔子学院,进行语言文化推广工作;二是国务院侨办,依托全球范围内的华文学校,进行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工作;三是文化部,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中国文化中心机构,推广中华文化。三个机构的工作虽有侧重,但在某些方面存在重叠关系。或许正是由于工作性质的某些类似,有学者指出应该“以汉办为基础,兼并侨办的华文教育的职能和文化部的文化中心职能,然后成立一个中国语言和文化国际推广办公室,由它来归口管理、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让整个在海外的华文推广和中国文化的推广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论调未免失于武断,“三驾马车”合并成一驾马车,性质单一了,但恰恰失去了中华语言文化推广策略的多元化及彼此个性。另有学者认为,在“全球汉语热方兴未艾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汉语传播战略和推广措施,推动汉语加快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如“整合资源,以孔子学院为平台打造汉语国际推广‘航母’” 。

       “华文教育与孔子学院是国家形象建设的一体两翼。

作为国家支持的孔子学院,资源丰富;而华文学校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立足华人社会,具有熟谙当地形势、办学经验丰富等天然的优势,二者之间有着相当强的互补性。”中国文化中心则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的官方文化交流机构,以文化传播为主,和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华文教育与孔子学院形成互补。因此,统筹华文教育、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资源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共进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就业 模式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在社会经济环境对汉语热的推动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的就业选择呈现良好的势头,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分析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就业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主要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早在1981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就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注重的就是汉英或者另外一种外语或者少数语言之间的双语教学,培养的基本上都是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的学生,对于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以及外交文化都要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的人才。[1]

一、汉语国际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特点

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虽然说真正去国外实施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国内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工作人员并不少。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国人并不罕见,也有很多有意向留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那么留在国内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高校现在实行交换生和留学生制度,外国人大量涌入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就有了相当大的需求量。

2.拥有良好教学能力,考试录用就业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学校任职,学校的工作稳定,而且能够弥补工作中专业丢失的现象。学生毕业后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中西语言和文化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个人兴趣广泛,灵活就业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将汉语传授到他国,还有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他们可以从事对外交流行业,如外事部、商务部等等,也可以在新闻媒体、出版等文化单位工作,这些职业都能够运用到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从事涉外行业的工作。

4.求知欲浓厚,继续深造

如果说“汉语热”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发展出来的新热门,那么出国留学也不可谓不是当今国内的热门现象。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招聘的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对于本科生而言,出国深造不能不说是一种优良的选择途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反思

虽然汉语热袭卷了全球,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势并不容过分乐观,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研究生扩招以来,扩招高峰过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高峰,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涌向社会,增加的毕业生数量远比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要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无法竞争,在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工作待遇好的单位不仅提高了入职门槛,对性别和第一学历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

2.就业方式的改变

如今网络发展起来之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再是单一的招聘会,基本上都是以网络招聘为主,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3.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扩招以后,就业形势也随着毕业热潮而越来越严峻。很多研究生考研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因为想做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想要避开就业高峰期将高学历当作找到好工作的跳板。

4.毕业院校没有组织有效的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划到了学生的必修课中,但是针对性并不强。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热门并与国际接轨的课堂,教师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一定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三、根据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模式大致如下

1.在学校的时候注意“化用”的应用模式

学生将教师教授的“化用”为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学的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有就是将教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迈出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的是控制课堂的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理论模式

虽然说就业不一定完全都是按照职业规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学生在认真规划自己职业的时候,会认真思考自己每做一件事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他的规划就会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会造成现在大多数学生多面对的情况:迷惘、失望。所以说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不能马虎。

3.改变“高学历高就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复合模式

许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学历比一般的大专生要高,所以起点自然也应该高,福利待遇也应该高。但是如今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挑来挑去的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合适的工作。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摒弃“高学历高就业”的观念,踏踏实实工作,认清自己的现状以期待更好的发展机遇。[2]

4.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的国际模式

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来说,出国任教的机会一般都是来自于学生自愿或者学校之间相互合作。

参考文献:

[1]田欣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弋丹阳.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出路之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作者简介:

魏薇,女,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留学生 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98-0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 年设立的,旨在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许多学者都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言的,关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称“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则较少有专文论及。因此,本文拟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剖析我校留学生汉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今后我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兄弟院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概况

江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6月获批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并于2010年春季开始招收留学生汉硕,目前已有两届学生顺利毕业,并有一届留学生汉硕在读。我校留学生汉硕的生源以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为主。虽然我们在招生时要求申请者需具备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当于新HSK五级的汉语水平,但班级汉语水平层次区分仍较明显,由于印尼和韩国等亚洲籍留学生一般都有在中国的大学学习四年汉语的经历,他们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马达加斯加和加纳等非洲籍留学生。根据我们的调查,在非洲籍留学生中,有7人在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过两年汉语,还有7人在孔子学院学习过三年汉语。相对来说,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基础也不太扎实,特别是书面表达的时候,暴露的问题更多。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是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留学生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其课程体系也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与《留学生方案》完全一致,只在课程与学分结构方面稍有微调。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

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包括《当代中国专题》、《高级汉语》、《汉语语言学》。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中华文化及技能》、《跨文化交际》。其中,《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与《留学生方案》稍有出入,《留学生方案》是《中华文化专题》。

(二)拓展课程的设置

我校的拓展课程整体结构与《留学生方案》一致,但每一类里可供选择的课程与《留学生方案》又稍有不同。关于汉语教学类,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这门课程根据语言各要素分解成3门课程:《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同时,删去了《汉语技能教学》,并增设了《汉语教学研究方法》和《古代汉语》。关于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留学生方案》是2门:《中华文化经典》、《中外文化比较》,我校还增设了2门:《中国思想史》、《国别与地域文化》。关于教育与教学管理类,《留学生方案》是3门:《外语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管理》、《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而我校则增设了《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三)训练课程的设置

《留学生方案》共有4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教学测试与评估设计》、《中华文化技艺与展示》。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第4门课程换成了《课型与教学技能训练》,因为核心课程里已有一门《中华文化及技能》。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我校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对《留学生方案》所做的修改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个别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如《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我校更偏重于文化技能的教学。二是个别课程的类别归属不同,如在《留学生方案》里,《汉语技能教学》属于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而我校实质上把这门课程移到训练课程中了。三是增加了一些课程,并细化了个别课程。那么,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些修改是否合理呢?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呢?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重汉语教学类课程,轻汉语知识类课程

在我校留学生汉硕的26门课程中,纯粹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只有3门(占12%),汉语教学类课程却有14门(占54%)。留学生们普遍反映,一个学期的《高级汉语》课根本不够,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汉语课程,以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这不难理解:一个母语就是汉语的教师若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仅仅依赖自身作为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直觉,尚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何况我们的留学生呢?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毕业时连自己的发音、用词造句、书面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又谈何去教别人汉语?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课程设置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应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从上文提供的数据来看,我校留学生汉硕的汉语教学类课程与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约为4.7∶1。教学类课程设置过多势必造成某些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门核心课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讲语言要素教学,而拓展课程里又分别开设了《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这是比较突出的交叉重复。

(三)部分课程的设置必要性不足

在对我校留学生汉硕与国内汉硕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留学生汉硕的课程中,约有70%的课程与国内汉硕的课程相同或相近。我们认为,有的课程对于将要去海外执教的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留学生汉硕却未必如此。孟瑞森(2011)指出,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中国教师相比,存在着天然的优势:留学生毕业后在其本国从事汉语教学不存在难以适应海外生活环境的问题,不存在因语言、文化、习俗的不通而产生的沟通问题;留学生更了解当地教育的政策、体系、规章制度等,而且他们自身有学习汉语的经历,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学生。因此,像《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这样的课程似乎更符合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需要,对留学生汉硕来说,开设的必要性不大。此外,《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也是如此。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加大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

语言学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基础和依托,是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前提(田艳,2012)。因此,我们建议根据留学生汉硕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汉语知识类课程。比如把作为学位公共课程的《高级汉语》从目前的一个学期扩展到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而且在教材内容及训练重点方面要逐渐向书面正式语体倾斜,要涵盖议论文、杂文、学术论文、散文随笔、文言文和书信尺牍等各种文体,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特征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注重选文所含的丰富的文史底蕴。其次,针对这两年毕业生在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完全不了解汉语学术论文的结构体例、行文方式,措辞口语化严重等,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学期增设一门《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打基础。另外,由于我校每年都有部分留学生因为第二学期末的新HSK六级没有通过而拿不到汉办的奖学金,甚至不得不中途退学回国,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预备课程中开设针对新HSK六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利于生源的稳定。

(二)调整部分课程的内容

首先,为避免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汉语语音及其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与学位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叉重复,同时给学生打下更坚实的汉语基础,这三门拓展课程可以只讲授关于汉语语言要素的系统知识,把“教学”部分留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另外,由于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词汇”部分内容较多,而且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和留学生们的反馈意见,语音部分的课时可适当压缩,并把“文字”并入“语音”部分,形成《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汉语词汇概说》、《汉语语法修辞概说》三门课程。

其次,学位核心课里的《中华文化及技能》宜按照《留学生方案》设成《中华文化专题》,本课程的目标是较系统全面地向留学生介绍中华文化,而文化技能的训练则可放到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拓展课程里,开设诸如《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礼仪》、《中国舞蹈》等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文化技能教学时,我们是让国内汉硕和留学生汉硕合班上课,留学生们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样能增进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我们认为,像《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比较》等文化交流类课程也可以尝试这种做法,使教师、留学生、中国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让中外学生都能更深刻地理解异国文化及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最后,《汉语语言学》这门课程,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说明”,会涉及“语用理论与语用分析、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汉语水平都还迫切需要提高的我校大部分留学生汉硕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可以考虑放入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里,供学有余力的留学生选修。

(三)删减部分课程

《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国别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这三门课程如前文所述,可以考虑删除。另外,既然要开设以汉语语言各要素为主题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如《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等,为避重复,原来的预备课程《现代汉语》可取消。至于《古代汉语》和《中国思想史》,《留学生方案》上并没有做要求,目前来看并无增设的必要,一是因为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对我校留学生汉硕来说,艰深难懂不好理解,二也考虑到留学生汉硕的学习期限只有两年,上课的时间最多一年半,课程安排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

总之,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罗尧成,2006)。除此之外,担任留学生汉硕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应该有全局观念,不仅要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深刻地理解,也要明确所任教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任务,同时任课教师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遇到某些内容可能有交叉重复的课程时,更应协商分配好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 参 考 文 献 ]

[1] 孟瑞森.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外国留学生培养[J].语文学刊,2011(7).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7篇

1.1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坎坷和波折,但是发展总体趋势良好。当前是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在1987年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办公室,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对外汉语教育政策和对国内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管理。许多国内高等院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或留学生学院,负责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有关部门为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设立了专门化的课程教学标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汉语教育教师资格审核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编写了专门性的教材以及各类工具书⋯。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位评审制度,设置了专门的学位,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一应俱全,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制建设不断完善。一些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育研究中心,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出版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期刊。在这些利好因素的带动下,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高校已注册的留学生数量已经接近30万人,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而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及相关学科教育工作的国内院校已达500余所。

1.2现阶段国内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2.1对外汉语教育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工作模式由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对象是外国留学生,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模式要有别于传统教学工作。但是现阶段国内高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和单向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1.2.2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现实要求许多国外留学生参加了对外汉语专业学习以后,普遍反映不能够很好地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语言应用面临一定的障碍,这充分体现出当前国内高校对留学生汉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存在缺陷。

1.2.3对外汉语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认为,现阶段许多国内高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秉承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并不是单纯培养留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汉语语言的学习过程来深刻全面地理解、认识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留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文化意识培养在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文化意识培养工作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外国语言教育应当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之下•。也就是说,国内高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工作置于社会文化的整体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语言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进而在文化这个更高的层面上提升对汉语的理解力,提高对外汉语教育工作水平。

2.2文化意识培养工作本身就是汉语对外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

正如前文所述,语言教育应当包括文化意识培养和语言基础知识培养等主要部分。通过提高文化意识培养能力,学生可以有效地将语言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并能够将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灵活地运用在汉语口语表述和书面应用之中。

2.3文化意识培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形式,单字和词汇的组合本身蕴含着许多信息。留学生必须在文化和语境的大背景之下才能逐步提高汉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1]。具体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指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避免因单一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2]。张红玲(2007.85)指出“如果说交际能力是指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超越了具体语言和文化群体,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多变、应对自如的能力”[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指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考察,其具体内容也不同。我们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角度考虑,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为以下内容。

1.认知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指对对方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了解。包括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语体文化知识、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指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应用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即便不能流利地说对方国家的语言,但至少应具备用通用语(英语)和对方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利用已掌握的对方国家语言文化、语体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指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对方文化、等,并在心理上很好地适应对方文化和交际模式,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接受不同文化、信仰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社会环境和交际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4.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指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和谐相处能力等。行为能力要求交际者克服交际中的各种障碍和突发问题,使跨文化交际不仅得体而且有效。

5.教学能力。

跨文化教学能力指能和对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和汉文化知识)。

上述五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认知能力是前提,应用能力是保障,移情能力是基础,行为能力是过程,教学能力是目标。对普通人而言,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做到前四点就可以了,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五点才算合格,所以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否则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本文着力分析课堂教学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4]。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主观上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这样,再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都难以很好地应用,所以健康、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跨文化意识要经过学习、感知、认识、比较、分析、理解和接受的培养过程[2]。所以教师要遵循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树立客观的跨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移情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足够强大的内心包容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工作时不得将种族歧视、民族偏见、、个人喜恶带到工作中。

2.深化课堂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目前这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类、文学类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没有区别,只泛泛地讲述学科知识,忽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材本身并未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深化课堂内容,在实现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层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古代汉语课上学了“六书”理论,那么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可设置这样的提问:“请”字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用六书理论分析(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强化课堂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堂上有理论讲授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能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就更好了。还以“六书”知识为例,在问完“‘请’字为什么这样写”后,可再进一步提问:若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人讲“请”字的写法时该怎么讲呢?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实践。这样安排,学生的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利用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培养交际能力。

作业其实就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在布置作业时,不妨与第二课堂、学校的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双语教学、给外国人做汉语辅导,等等。作业布置尽量采用小团体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这种模式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执行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整体规划。受篇幅所限,本文只从课堂教学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课堂教学可以和社会调研、海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杰.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0(12):42-44.

[2]童惟.全球化视野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3-25.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5.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独立学院 转型 专业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包括很多独立院校在内,先后开设对外汉语专业(2012年9月,中国教育部新版本科专业调整目录,此前的“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一时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炙手可热,该专业的招生数量相当可观。然而几年过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际面临的问题却是“外热内冷”。按国家汉办的说法,全球范围内合格的汉语教师非常紧缺,很多赴海外教授汉语的老师并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老师,真正对口专业的汉语教师很少,而国内面临的情况是,高校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很多人不禁慨叹,对外汉语教学只是“看上去很美”。

所谓的独立学院的新形势,即“转型”是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主题。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本科职业教育要分类推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现分类管理,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独立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出既具时代特色又满足社会需要、能突出本校学科优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已经开始脱离单纯数量的增长阶段,进入了整体质量的提高阶段。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时代的呼声是独立院校要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夏江峰,2015)。

1.培养目标与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理论、知识系统和语言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主旨,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文学、文化各方面的素养。然而,独立学院有自身特点,上述目标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适合独立院校的实际办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所以大多数独立学院在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时,在培养目标上没有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在“转设”关键时期,结合所在高校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围绕“应用型”这一核心办学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汉语本体和讲练能力上侧重培养,避免追求“面面俱到”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随意、陈旧,与时代要求和特点脱离。

从目前独立院校的课程设置看,某些课程的安排,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还有一种体现是某些院校将对外汉语专业理解为“汉文+外语”,认为中文专业和外语专业的课程简单叠加,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全部。这种理解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精力学习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的所有专业课,导致他们出现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不如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情况。

3.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专业性及针对性不够。

独立院校的教师年轻化、结构不合理,对某一学科很难形成一个团队,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学上往往很多方法和知识得不到很好的交流,学生接受的东西相对薄弱和单一,而教材使用上以《现代汉语》课程为例,很多院校选用的都是黄廖版的《现代汉语》,该书的权威性无可置疑,但是否适合独立院校的实际却有待商榷,所以这一点上独立院校在教材选择上应大胆突破,要有适合自己的专门教材,使专业教学更切合实际。

4.没有留学生,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及实践平台。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某些独立学院不招留学生,导致学生没有固定的与留学生交流或实践的机会,所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得到运用,特别是毕业实习的时候,该如何安排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习就成了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正由于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加之上述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明显,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否真正用到将来的实践中,而自己学习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只是凭空想象,不知道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是否能够应用得上。

三、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

1.转变观念,创新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

崔希亮(2015)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所以,独立学院在开设一门专业的同时,一定不要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要从事业和发展的角度,并结合独立学院生源层次及教师结构等特点,才能使专业得到解决稳妥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正视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外热内冷”的现实,让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国际化不是直线型的持续发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①。我们在认清形势的前提后,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上应按照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办事,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立足于汉语本体的实际教学能力。

在专业定位上将“汉语”与“教育”作为第一要素、“国际”作为第二要素,围绕这三个关键词,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实习体系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既体现高等教育基础阶段的基础性、通识性,夯实学生的汉语本体知识的基础,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和跨文化视野。

2.大胆革新,重新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独立学院应坚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需突出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不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在课程安排上独立学院要注重学生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的幅度,大胆调整课程设置比例,突出汉语本体课的比例,除此之外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并突出学生的实训时间。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深入开展厚基础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汉语本体的课程教学,而《对外汉语教学法》这样的实践课程要增加课时,采用微格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而外语课、文学课等可适当进行辅修。这样针对性强的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把自己从中文与英文中独立和脱离出来,即使将来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对汉语主体上有系统认识。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应该广泛开阔教学思路,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课程模式应灵活地引用到课堂中,以弥补当前很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等缺陷。

3.寻找出口,拓宽实践与就业渠道。

拓宽教育实习的渠道和途径,从而建立适合国内、国外教学的两种实习体系,使教育实习成为一个有科学指导、有可行计划、有清晰步骤的实践性学习过程。学校应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满足专业教师、学生的语言教学、学习的需要。有计划地与一些院校的相关专业加强合作,多角度、灵活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留学生,使其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探讨师资配备的最优整合方式,理顺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寻找能满足专门人才培养与通用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这样既能有效地解决培养目标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又能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打好基础。

四、结语

有特色是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竞争力的基础,在转型时期的独立院校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品牌特色,独立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明确目标,大胆改革,走出彰显自己特色的专业之路。

注释:

①刁世兰.“汉语热”背后的冷思考.学术界,2012.5.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15,VOL29(3).

[2]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3]荆光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VOL8(5).

[4]刁世兰.“汉语热”背后的冷思考.学术界,2012.5.

[5]李步军.从学生接受理论反思汉语国际教师队伍建设.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8.

[6]杨惠元.2007《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7]孙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res”,简称MTCSOL。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与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持续上升。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解决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4月3日发出通知,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作为一门强调实践和应用的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探索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推进汉语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专业素质,必须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特点

(1)高度综合的前沿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是一门高度交叉、高度综合的新兴前沿学科,具有汉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重学科的综合属性,而且要求有实践环节的训练。另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复合人才,不仅要能够承担汉语教学的任务,还要具有较强的汉语国际推广以及文化推广和交流的能力。

(2)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

与对外汉语专业不同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这些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促进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全面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除了要对汉语及汉语教学进行研究之外,更多地承担着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推动汉语教育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根据《方案》规定,设置了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5大类),教学实习。其中,5门必修课程基本上能够保证培养对象对汉语和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教学能力的养成;而语言、教学、文化、教育和方法等五大类23门选修课以及在外语和实习方面的具体要求,则不仅细化和深化了必修课程的内容,也延伸和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这里,笔者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实习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区别。实习是研究生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教学实习,更多的像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本文要强调的实践课程。

3、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目前中国的高校中,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关于实践课程的建设,这些高校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作为国内首批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该校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学校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体系(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体系)确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围绕着汉语教学能力、中华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力争全面实现教学内容从语言、文化本体到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根本转变。在教学模式上,推广案例教学,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建设全球范围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并进一步探索探究式、思辨型、充分互动和研讨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努力构建并形成了从听课、评课、说课、试讲到顶岗实习的一整套实践实习体系。

虽然各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方案》缺乏对实践课程的规定,各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普遍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有所欠缺。除此之外,由于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要探索和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问题:缺乏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应用性认识

虽然在我国,专业硕士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科性质专业,仍然是沿袭了学术型专业建设的模式,缺乏专业硕士应有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多报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可能大多数也只是对中国语言与文化有兴趣,作为学习者,其自身也忽视了其作为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对学习者实践能力的要求。

2、体制问题:缺乏系统的实践体系建设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原有的教育体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学而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对实践教学能力重视度明显不够,没有真正的实践基地,更不要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

3、课程安排问题: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和保证

从对课程设置的分析中可明确看出,在《方案》的规定下和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都没有对实践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得实践课程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本身的丰富,加之该专业生源的多样性,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在理论课的安排上,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占到了很多且集中的课时。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都会将很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上,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压缩了实践课程。

4、经费问题:投入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师资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很多的课题经费,希望通过课题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名誉和竞争力,这样一来专业硕士在实践课程建设过程中经费投入就必然会不足。另一方面,开设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高校大多还未形成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多课程由汉语专业老师、语言学专业老师等教授。这既反应出高校师资的不足,也反应出各高校对于专业硕士建设不够重视。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策略

1、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建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正确认识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其他所有的专业硕士,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除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外,要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积极参于各种实践课程和项目。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讲,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制定一套单独的培养计划,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2、各高校要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要对整个教学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乃至所有专业硕士的实践课程进行系统的完善。在实践课程的建立上,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模式,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在校留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在这样合作教学的环境中,学生不仅锻炼和提高了汉语教学的能力,更能逐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在校留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各高校可以通过这种教学管理上的转变,逐步将这种教学模式固定下来,建立实践基地,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体系。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因素 文化知识

1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languages)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之上的新的提法。它指的是指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或者是文化传播。因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课堂的汉语教学,还会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凡是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它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又不同于简单的汉语国际推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更能加快汉语及汉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2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定位使得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也非粗泛而表象的语言文化推广。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比较认同的是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这样的定位对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任务的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显得狭隘了一些。 

什么是“文化”?中外为其下的定义数不甚数。可见其复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豢勒(e,b,tavlon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们有好处的,就是文化。”从以上中外对文化的阐释可见,文化是复杂而广泛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也可以这样说,凡是民族的,有吸引力的,为异国学习者所需的一切文化内容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象牙塔里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有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士,甚至是与汉语毫无接触,仅仅是对东方文明古国怀有好奇心的老头老太太们。 

 

3 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因素的探讨颇多,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重新定位。从以上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来看,简单地说,文化内容包括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形式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和相对独立的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主要指存在于语言系统各层次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它主要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系统中。属于语言的文化因素。 

3.1.1 语音中的文化因素 

语音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于是人们就从这种谐音关系中引出了吉利话和禁忌语。如与“死”谐音的数字“4”,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中凡带有“4”这个数字的,人们都不愿意选它,这就是避讳。反之,“8”与“发”谐音,含有发财,发达之意。所以人们都喜欢带有8的数字。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另外,汉语的音节有其独特性,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双声、叠韵、叠音的韵律美;押韵回环的节奏美,声调配合的抑扬顿挫之美;模拟声音的仿真之美等等,在诗歌、民谣、顺口溜、绕口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3.1.2 词汇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尤其是那些很少能和外语对译的词汇。比如汉语的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远远多于其他语言,这表明中华文化注重家庭、血缘关系。另外词汇

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如姓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姓后名,信封上地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大后小。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家族轻小我的民族心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从词汇的结构形式来看,双音节词最多,存在大量的四宇成语,并且其中不乏两两对称的并列式或联合式词组。 

3.1.3 语法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句子的生成是以语义为第一要素,以义统形的。不用严格的性、数、格、时态等形式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在遵照一定的规则后,只要在前后语境中表达合乎事理,就可以组句组段。汉语中多话题句就是这个缘故。例如,“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常常说成“作业我已经做完了”。只要你细细地体悟,就能悟出各种表达的微妙差别。在造句心理上表现为重意境、主神似;写景状物时要求化景物为情思,赋情思于景物;叙事说理时则贵言简意赅。同时不求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却讲究意境上的回味无穷。汉语句子在生成过程中对于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就不仅对语言符号作表层分析和组合,而且要努力进入对语境的领会,对情景的感受,乃至动用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汉民族重领悟而不重形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汉语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渗透到汉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而集中体现在了语法上。 

3.1.4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决定的。一般的基本语用包括以下几种: 

①称谓语。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辈、老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故对老者要在姓前或后加“老”字,表示尊敬:对不熟悉的人也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相称,以拉近距离:对上级则用姓加职务的方式相称,表示对对方社会地位的尊崇。 

②问候语。中国人见面问候并非“你好”二字那么简单。“吃了吗,”“去哪儿,”“上班哪7”这些并不需要认真回答的看似不经意的随便问问,既是对对方的在意和关心,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还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⑧禁忌语。一般在结婚、寿诞等喜事期间,要说些美好祝福的语言,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或是有不吉祥之嫌的话,若是不小心为之,也要用吉祥的话来转化一下。在外国人看来,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属于隐私禁忌的范畴,而中国人,看关系的远近,也是可以或者是愿意和朋友交流和分享的。 

④谦辞与敬语。中国人对自己尽量谦逊,对他人尽量表示尊敬,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而外国人往往把中国人的这一谦逊传统看作是不自信,自卑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3.2 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相对于存在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而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除了通常所理解的与语言相对的“体态语”以外,还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一文字,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3.2.1 文字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它除了具有文字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神奇的文化功能。特别是汉字的书法魅力和它的构造来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极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的书写非常讲究。虽然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但是一旦融入了人的理解和性情而诠释出的汉字则体式多样,风格各异,或飘逸,或凝重,或雄健,或清秀,因而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构造极其来源更是彰显了汉文化的魅力。一部《说文解字》也道不尽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感悟的新“说文解字”也层出不穷。如”人”字,《说文解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腥之形。凡人之届皆从人”。天、地、人为宇宙”三才”,而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可见,我国古代对“人”的重视。现代人对人有新的诠释。认为“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分别取自“男”字中有力的一撤和“女”字中风情万种的一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若肩负社会责任感则为“大”(“一”为责任);人再大大不过“天”(一”为天),人若能立于天地间,则为大丈“夫”(“二”代表天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字构造的阐释,都融合了“天人合一”文化思想。 

3.2.2 体态语 

体态语是属于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指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递信息。体态语在交际中最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拱手”是中国人特有的见面或告辞

致意的礼貌举止,是有古代文人见面作揖演变而来的。在有师长、领导等前辈在场时,要有一定的距离,坐姿端正,显得谦逊有礼,以表示对前辈的尊敬和敬仰,而不是彰显自我个性的时候。 

 

3.3 文化知识 

其实,通常所说的文化教学就是指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知识指的是有别于以上谈到的所有的文化因素而相对独立的知识性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文明集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3.1 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科技、风土人情等。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属高山盆地内陆之国,受几千年的儒家哲学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文尔雅,忠厚通达,博大内敛的文化气息。与西方的热情奔放,冒险不羁的骑士精神全然迥异。 

3.3.2 基本国情知识: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教育、民族等方面知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依然秉承历史之精华,敞开胸怀,广交宾朋,吐故纳新,积极进取,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3.3.3 专门文化知识主要指针对汉语言专业或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学习者所开设的专门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它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学术性,更突出文化价值观念,保证学习者受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文化教学内容的梳理,使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区别更加明确:文化教学的内容更加清晰,更加具体。使文化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加有的放矢。使汉语国际教育的从事者更加明确自身的使命,以及自身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的文化教学才能使汉语及汉文化更加全面快速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辞[语词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李羡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j]中国文化研究,19954, 

[3]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彭增安,陈光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5]白朝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观[j]德州学院学报,2006 4 

[6]卢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1996 2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汉语;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现阶段,随着各国对汉语实际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已经通过了相应的国家政策来不断加强汉语的推广,例如成立国家专业化汉语办公室、设立汉语专业、举办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成立孔子学院等,并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相应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活动,扩大留学生规模。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高新技术转化以及传统产业升级的重任。因此,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应高度重视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职汉语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部分高职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通过了专业化的HSK4级考试就能够选择进入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HSK4级考试结果则成为了检验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汉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却直接造成了汉语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以及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转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非常容易把HSK4级考试具体要求看作教学目标实现的评价标准[1]。其中,高职汉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说读写,在各大高职院校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提升,全面了解汉文化,积极传播以及认同汉文化,还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技能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汉语的教学策略分析

1.丰富高职汉语的教学模式

高职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适当地增加汉语教学技巧对汉语教学有着非常大帮助。此外,高职汉语教师在学生中可以组建相对固定的高职汉语学习小组,并在汉语教学课堂上相对灵活地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以及任务教学模式等,不断丰富高职汉语教学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汉语学习相关技能与技巧。

2.发挥高职汉语专业学生主体作用

从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教师主要是认识主导,而学生则属于认知主体,因此教师在高职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学生获取知识的时候可以发展思维,并积极探究,发挥汉语专业学生主体作用[2],进而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去,在参与教学期间得到发展。将学生放置到模拟汉语交际环境中,借助不断模仿来增强记忆,从而提升汉语专业学生对汉语的认识,熟练掌握技能。

3.高职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分析

高职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模拟教学理论,在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策划、指导以及组织之下,使学生可以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地实施语言操练。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目的以及相应的学习行为部分时间是有意识的,而部分时间又是无意识的,当学生接受到指令的时候往往是有意识的,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之间交谈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以及即兴,学生可以在交流中掌握语言技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

4.科学应用高职汉语的模拟教学

教师在高职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模拟教学,科学制订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汉语教学目的、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汉语专业学生的分配情况、教具准备情况等[4]。此外,教师需要从汉语交际需要出发,科学确定高职汉语模拟教学标准化程序,并努力做到与真实交际内容一致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高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在高职汉语教学期间,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以及指导者的角色,确保模拟教学的有序进行,从根本上提升高职汉语教学的质量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汉语教学是一项专业性以及系统性都相对较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关系到高职汉语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职汉语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进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保证高职汉语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范祖奎.中亚本土汉语教师的汉语知识结构与教学策略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4,(2):121―126.

[2]张 雯.高职院校国际汉语教学问题及策略分析――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0):61―64.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 教学能力 培训 评估

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汉语教学能力时,对于培训结果的评估十分重要,这是对培训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研究生教学胜任能力的把关。但是传统的评估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对研究生教学能力培训成果的有效测查,不仅如此,由于评估往往反作用于教学,评估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人们对传统标准化测验的种种弊端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对从这种评价方法中产生出来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批评(Scoenfeld,1991)。因为在这种评价观点指导下的教学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概念和很浅显很表面的学习过程,强调低水平的技能、事实性的知识和对程序的记忆。”(Norton & Wiburg,2002:258)鉴于评估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必须重视评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培训时的作用,需要设法寻找新型的评估方式以取代和改进以往的评估方式。

一、传统的对语言教学师资进行评估的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评估方式有着许多弊端,传统的评估往往只是给出了一个消极的评估结果,这种评估所得出的结论会给评估对象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评估工作也没有切近和深入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在学校里得到的多数评价也是外在的和非建设性的。评价结果告诉我们自己正处在什么地位,但没有告诉我们怎样改进自己,所以我们会极力避免被评价。既然评价与消极结果联系如此紧密,通常会激起‘我将被曝光’的恐惧,而不是‘我将得到有用的反馈’的期望,这样一来,哪怕是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评价也让人觉得不安。”(Good & Brophy,2002: 583)这种传统的评估方式没有在所进行的评估的基础上给出评估对象改进的建议,所以不能对教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种传统的评估方式的形成,根源于整体教学环境中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估的基于评价体系,大环境中的教育评估做法必然也会影响到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评估。而原有的评估方式被发现有很多迫切需要改进的弊端,有学者就提出:“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给新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支持,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过于注重纸笔测验与自上而下的评价等等,已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董奇,2004:Ⅱ)尽管引文中所指的是中国内地基础教育的情况,但是基础教育的评估方式必然会渗透和影响到对研究生的评估。可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在国内外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工作,对他们进行的培训侧重于实际的能力,那么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也应当针对这样的特点。

二、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评估要进行适合学科特点的变革

以往人们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认识以及对学科成果的评价方式的认识,是有偏颇的,没有认识到这个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总是要拿传统的眼光和评估标准来要求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学科。许嘉璐先生就指出:“学术界里很多人,包括我,过去脑子里的‘学术性’是专有一套模式的,分析外国人学汉语时某种偏误的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这算哪门子‘论’啊?这里有多少什么什么‘性’啊?你这算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呢,还是历史比较法呢?还转换生成呢?拿这些模子套,我们什么都不是。弄得我们搞对外汉语教学的也只好拼命走本体研究的路子,其结果是我们的研究和实际结合得不紧。我感到,中国汉语语言学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许嘉璐,2008a:12)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科的大发展已经充分证实了许先生的预言,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时候,也要结合这一学科对人才的特殊要求来检验和要求培养的成果。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的新认识,需要靠学科的发展来使社会逐步认识到,对此许先生还指出:“昨天,李泉老师说得好,不能用一个标尺衡量所有的学科。例如,不能用本体研究、用西方语言学或语言教学的尺子来衡量我的语言教学和我们的科学研究。当然这是我的一己之见,学术界未必承认。但是,关键的现在海外汉语教学还没有形成大海,教学经验、研究成果还不丰厚。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这个学科会成为语言学和教学理论研究里面的先行学科。”(许嘉璐,2008b:18)许先生所倡导的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新认识也需要我们戮力而为,具体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对培训对象的要求和验收标准也应当针对和符合这一学科的特点。

三、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评估要进行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的变革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学能力进行的评估应当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评估观念难免受到身处国内升学竞争环境中的一些教育评估观念的影响。“尽管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面对一个老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的选拔,还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评价观的根本转型:由竞争本位、分等级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程可拉,刘津开,2003:10)实际上,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为了对冲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理念,而关注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汉语国际教育广泛、深入地发展到海外各国时,在海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当地是否都具有注重升学结果的教育教学评估理念值得教学者注意。

无论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评估,还是他们在海外开展教育教学时的评估活动,都要考虑到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适应所面临的教学的具体情况,摆脱“竞争本位”的应试教育的评估观念。[1]这个问题的重要是因为这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部分都是经过了严酷的升学竞争的考验才脱颖而出的,他们从幼小之时就在升学竞争的环境中浸淫已久,让他们摆脱以往的评估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国内教育界已经发现了以往教育与教学评估中的问题,力求改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给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董奇,2004:Ⅰ)这种对教育评估改革的认识也应当被借鉴到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领域,引发对汉语国际教育师资评估方式的变革。

注释:

[1]应试教育也不只是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有西方学者认为在亚洲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你考察亚洲的教育系统,你会发现它特别具有竞争性和成绩取向性,给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在考试和测验中取得好成绩。”(Ng,2005:X)但实际上升学必有Y选,只是筛选难度和强度上有差异。

参考文献:

[1]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实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董奇.“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译丛”总序[A].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许嘉璐.解放思想 交流经验 共探新路――在“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编.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一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a:1-12.

[4]许嘉璐.解放自己 大胆实践――在“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A].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编.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论丛(第一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b:13-21.

[5]陶志琼等译,[美]Thomas L.Good &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汉语;教育思潮;传统

1关于现代教育思想

1.1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

本文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讨论,所以我们要先理解什么事现代教育思想,首先这是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而言的。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思想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教育思想,这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特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根本就无从开展,不知从何下手。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政策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是指我国在宪法大纲以及教育法律法规上确定教育必要性和对教育的具体规范,从中体现出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大纲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国民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型的教育思想,这主要由广大第一线坚持在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经过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思想。实践型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用于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

1.2 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认识功能,对现代教育产生最基本的认识,启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遇见功能,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让人们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因此,掌握了教育思想就等于认识了教育规律从而实现其预见功能;导向功能,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调整功能,通过认识教育思想进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可以使人们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和行为;评价功能,为教育评价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尺度;反思功能,教育思想课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总结等,使教育工作者能客观理性的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效果,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和的素质。

2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其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所以教学工作不但要重视理论性的讲解,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运用,特别是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主张学生不但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加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技能的运用。另外作为汉语言文学在系统的学习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而且由于其理论性的东西多,导致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有枯燥之感,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设计上应有所改变。

2.1 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名师才能出高徒”就是最好的体现。“师本位”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是围绕老师来进行的,老师是知识的支配者和掌控者,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2】。这种观念在现代来说必须加以改变,“师本位”的观念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按照现代的观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内部因素才导致事物变化发展的主力,而学习是需要学生肯学,教学效果才能有效体现,老师只是客观的推动因素。因此在课堂设计上,我们要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2.2 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地广泛。因此,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加强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实际阅读水平并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普通话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大胆地运用各种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地调整,尽量丰富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

2.3创设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情境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就业领域较为复杂,例如文秘岗位和新闻工作岗位以及广告策划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工作岗位的特点和优势,创设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新闻会的情境,启发学生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该如何运用自身的语言艺术来提高整个新闻会的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记者的形式进行提问,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的魅力和作用【3】。同时,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情境教学的设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对未来的展望

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单是理论型的人才,还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当前,对高素质人才,要求不但要有知识的广度,还要有相关专业的深度;理论知识要扎实,实际技能的应用也要过硬。汉语言文学作为时下的“冷门”专业之一,在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表上并不受待见,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设立和创建,汉语跟随着孔子的影响已逐渐的被广大国外人民所熟知,并在国外掀起了一阵阵汉语学习的浪潮,因此,未来汉语言文学一定会成为热门专业,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还要有实际技能的应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对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积极地创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21世纪的今天,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就必须突出其自身的专业特色并根据实际的人才需求进行不断地调整,才能够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核心专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永春.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2011,(5):43- 46.

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5篇

一、汉语国际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特点

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虽然说真正去国外实施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国内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工作人员并不少。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国人并不罕见,也有很多有意向留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那么留在国内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高校现在实行交换生和留学生制度,外国人大量涌入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就有了相当大的需求量。

2.拥有良好教学能力,考试录用就业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学校任职,学校的工作稳定,而且能够弥补工作中专业丢失的现象。学生毕业后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中西语言和文化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个人兴趣广泛,灵活就业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将汉语传授到他国,还有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他们可以从事对外交流行业,如外事部、商务部等等,也可以在新闻媒体、出版等文化单位工作,这些职业都能够运用到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从事涉外行业的工作。

4.求知欲浓厚,继续深造

如果说“汉语热”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发展出来的新热门,那么出国留学也不可谓不是当今国内的热门现象。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招聘的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对于本科生而言,出国深造不能不说是一种优良的选择途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反思

虽然汉语热袭卷了全球,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势并不容过分乐观,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研究生扩招以来,扩招高峰过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高峰,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涌向社会,增加的毕业生数量远比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要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无法竞争,在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工作待遇好的单位不仅提高了入职门槛,对性别和第一学历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

2.就业方式的改变

如今网络发展起来之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再是单一的招聘会,基本上都是以网络招聘为主,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3.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扩招以后,就业形势也随着毕业热潮而越来越严峻。很多研究生考研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因为想做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想要避开就业高峰期将高学历当作找到好工作的跳板。

4.毕业院校没有组织有效的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划到了学生的必修课中,但是针对性并不强。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热门并与国际接轨的课堂,教师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一定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三、根据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模式大致如下

1.在学校的时候注意“化用”的应用模式

学生将教师教授的“化用”为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学的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有就是将教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迈出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的是控制课堂的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理论模式

虽然说就业不一定完全都是按照职业规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学生在认真规划自己职业的时候,会认真思考自己每做一件事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他的规划就会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会造成现在大多数学生多面对的情况:迷惘、失望。所以说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不能马虎。

3.改变“高学历高就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复合模式

许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学历比一般的大专生要高,所以起点自然也应该高,福利待遇也应该高。但是如今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挑来挑去的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合适的工作。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摒弃“高学历高就业”的观念,踏踏实实工作,认清自己的现状以期待更好的发展机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