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20603

1CDIO工程教育模式

1.1CDIO工程教育模式产生及特点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于2000年10月共同合作创立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CDIO构想是来源于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生命周期,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等4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写构成了CDIO名称。它创建以工程项目即产品、过程或系统的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工程教育的环境,改变学生的求知方式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工程教育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大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参照工业界的需求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能力培养、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

1.2CDIO课程大纲的内容

CDIO课程大纲的设计是为了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工程需求且全面发展的未来工程师。他们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现代团队合作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个人职业技能和人际沟通协作技能,能对产品或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能力,而且能致力于工程产品或系统的创新与改进,并充分理解在企业和社会背景下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系统。因此,CDIO课程大纲的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技术知识与推理、个人与职业的技能、人际技能、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CDIO)工程产品或系统的能力,如表1所示。在充分理解CDIO课程大纲内容,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于一体是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

2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2.1CDIO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学科和技术领域不断地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局面,这一综合发展的趋势在工程学科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使得工程领域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单一问题,而是融合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道德、论理等多种元素的复杂型问题。这无疑对高级工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更是要适应工程领域的发展,培养适合产业界需求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因此,在工程教育与产业紧密合作的背景下,我们通过走访具有国际化标准的IT企业、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专家研讨会、分析已毕业的学生调查反馈信息来确定产业界用人单位要求,同时引入CDIO理念,帮助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且为现代化工程需求的网络工程师,如图1所示。

2.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工程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创新型课程体系设计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它注重知识积累与学科逻辑,但与工程实践脱节,较大程度地限制了工程教育的发展,妨碍了学生多重目标的发展,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与系统构建能力,而且几乎无法促进学生在人际交流、团队协作、管理与领导、职业道德、责任心、专业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而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革新。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具有工程实践性强、学科涉及面广、交叉性强、项目化突出、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等的特点,因此我们根据CDIO课程大纲的培养体系,提出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工程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创新型课程体系设计。

工程项目乃是工程实践的核心,特别是工程实践中所要考虑到的生产、技术、功能、环境、人类社会及历史使命的要求与限制都要体现在工程项目中。而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就是使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都紧紧围绕着项目设计,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从而使全部课程有机系统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将整个课程体系的工程项目设置为三级。

一级项目是以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系统构建能力为主线贯穿三年整体培养模式里。一级项目的初级引导项目是让学生在刚就读时就开始接触,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大一教育项目让学生通过知名IT企业调研最初接触与实践产品/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一体化过程,让学生尽早形成工程项目实践意识并了解产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可为以后一级项目的高级引导项目做好基础准备。一级项目的高级引导项目为综合实践项目,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网络编程综合应用实践项目、网站设计综合应用实践项目、网络集成综合应用实践项目、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学生通过一级项目的实践可以得到CDIO系统掌控与构建能力的训练及实现专业知识与素质能力的相互融合。

二级项目是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要求为基础的项目。为了支持实现共同目标,二级项目将建立起多门课程之间的关联,让各类型知识内容与技能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不会掌握孤立的知识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我们设计了职业道德与交际技能项目、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应用能力项目、程序设计基本技能项目、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能力项目、计算机网站规划与组建能力项目、计算机网络操作与应用能力项目、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项目,计算机网络工程能力项目等8个二级项目。例如计算机网络操作与应用能力项目覆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网络服务器架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实训、电子商务导论和网络营销等多门课程。

三级项目是以单门课程为基础的项目,主要是为了加深与强化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应用而设的。核心课程应依据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创设以小规模实践项目为载体,帮助学生尽可能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我们设计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站规划与建设、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等5个三级项目,而其他三级项目的设立与否应依据各门课程的标准与需求而建立。

这种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创新地创立了三维立体式架构:工程项目、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的单维架构即学科知识。它是以“一级项目为主线,二级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为基础”的方式,与项目训练相整合,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所包括的导论性课程、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设计-制作”实践项目课程之间相互嵌合,实现了课程的空间逻辑性与时间连续性的紧密结合。这种高度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锻炼学生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感、职业道德等全面发展,如图2所示。

3CDIO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

3.1建立标准化的课程评价

为了完全满足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CDIO标准中的要求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要求而制定的,例如很多院校的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都是直接参照波音公司的素质要求以及ABET的标准EC2000来培养学生。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发展迅猛,目前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该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未来网络工程师,可以参照该领域中一些龙头IT企业的要求,建立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

3.2建设系列化的专业教材

专业教材的建设是保证CDIO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建设系列化的专业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产学合作的教育机制,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而且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里能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能力,毕业后能满足产业界的需求。

3.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CDIO工程教育要求学生在集成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获得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提升个人自身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产品和系统的构建能力。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灌输式、重知识轻理论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讲授-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达到双重目标: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

3.4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是一位“学科型”教师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而在CDIO工程教学中,需要有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协同完成教学,因此,组建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顺利完成CDIO工程项目教学的保障。所谓“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指学校要建设一支由学校的专职教师和来自IT企业的兼职教师相组合的教师团队。专职教师会重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兼职教师会重在工程实践的教学,但专职教师必须加强工程实践技能,而兼职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师团队不仅能使队内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个人自身技能、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产品和系统的建造等能力方面不断地取得自我提升与完善,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真实的工程实例,给学生树立起当代工程师的榜样,真正担任起学生全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3.5完善合理化的课程考核

由于CDIO工程教育的课程教学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因此课程考核应与项目的各个环节相联系,这样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CDIO能力。针对不同能力的评价,应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实施,例如项目构思与设计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小组互评与自评方法来衡量,项目实现能力可以通过学生作品演示方法来衡量,项目运行能力可以通过学生考察记录方法来衡量,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笔试与口试方法来衡量等等。只有逐渐完善课程考核的科学合理化,对课程建立起多方位多维化的评价体系,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体现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2]陶勇芳.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M-CDIO项目教学体系;工程教育;CDIO;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酥韭耄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52-0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现时代的鲜明主题,创业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工科基础,高等工程教育则为创业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人才储备。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如何将这个工程教育界的最新成果引入国内,并本土化服务于我国的工程教育,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工作。潘柏松等提出的S-CDIO培养模式,该教育模式是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参与各方必须通力协作,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工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吴鸣等提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CDIO培养模式,认为工程能力是工科毕业生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工程教育从内容组织、培养方式、实施过程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借以提高工科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以上的研究成果对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本土化起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加速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我国的进程和发展,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但是,纵观以上的研究成果,只就CDIO工程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提出相应的框架、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以及评价体系,鲜有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具体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过程有机结合的本土化CDIO培养模式,因此,在我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本土化进程中,有必要研究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具体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笔者在深入研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和实施过程后,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机械本科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传授过程深度融合,提出了机械工程领域的CDIO(Mechanical CDIO,简称M-CDIO)项目教学体系,并对M-CDIO项目教学体系的内涵、特征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机械本科专业教学的嵌合

1.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团队提出、并持续发展和倡导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理论知识、个人能力、人际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工程系统运作能力4个层面,涵盖17种不同的主要能力,在执行操作层面细分为更具体的73种不同的技能。国外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证明: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学校,这4个层面得到充分培养和训练的工科学生,就业前景普遍看好,大都供职于大型的跨国公司。

2.机械工程本科专业的CDIO项目教学体系。以“厚基础,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技术大学,更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施必须与专业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赋予它新的内涵与特色,图1(见下页)表示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机械本科专业的有效嵌合。

由图1可知:机械领域产品开发的四个环节(模糊前端、设计阶段、制造阶段和产品销售)与CDIO工程教育的四个阶段(构思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运作阶段)不谋而合。这样,在机械本科专业的教学中,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纲领,以机械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微项目”为手段,将机械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糅合在“项目”、“微项目”的方案原理构思,装配图、零件图设计,零件制作实施和产品销售、售后四个阶段,赋予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四个阶段新的内涵,实现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机械领域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机械工程领域的CDIO(Mechanical CDIO,简称M-CDIO)项目教学体系,并具有以下特征。

1.良好的工程能力培养。在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随着糅合了机械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项目”、“微项目”实施,学生的工程理论知识、个人能力、人际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工程系统运作能力4个层面都得到了全面、系统、具体的训练,培育满足现代社会和现代工程需要的、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工程技能型人才,符合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情境式”、“体验式”学习工程理论知识的环境。在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微项目”的形式学习机械领域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改变了传统以“记忆、考试、拿证”为目的的工程理论知识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情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使知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符合哲学领域的认识实践观。

3.“学生中心,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在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需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微项目”为抓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每门课程的特点,设置若干个糅合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同的“项目”、“微项目”。课程的学习,先通过教师授课,讲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完成这些“项目”、“微项目”来再现、巩固课程知识,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过去从实践中抽象而获得的知识、理论重新回到工程实践中,指导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积极地学习课程知识。

二、M-CDIO项目教学体系在机械工程本科专业的实施过程

机械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和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机械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能够独立地完成机械系统构思、设计、制造和运作的基本能力,为社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物美价廉的机械产品。如果将机械系统功能、结构的完整呈现看作是一个大“项目”,则系统中的子系统功能、结构的呈现可以看作是一个“微项目”。M-CDIO项目教学体系的实施,关键在于对“项目”、“微项目”的具体落实和完成,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1.“目”总体方案原理设计。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机械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而获得完成该功能的技术系统,确定总体的主要参数和结构布局设计,形成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图和结构布局图,同时编写总体设计报告及技术说明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基础。

2.“微项目”方案原理设计。根据图的机械系统组成,设计实现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方案原理,确定实现各个功能的具体机构,形成机构原理图,编写“微项目”方案设计报告及技术说明书。比如原动机采用电动机还是内燃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采用什么样的机构来实现,是集中驱动还是分散驱动等。“微项目”的功能原理与结构设计服务于“项目”的总体功能,受“项目”的总体结构布局约束。

3.“项目”、“微项目”的工程图设计。根据前面二步形成的图纸和设计报告,对“项目”、“微项目”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和结构设计,最终得到“项目”、“微项目”的总装配图、子装配图和零件图及设计技术说明书等资料。

4.“项目”、“微项目”制造工艺、工装设计。根据现有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设计的技术要求,设计零件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以及相应的工装夹具。形成“项目”、“微项目”完整的制造工艺过程,并编写制造工艺规程及技术文件,比如绘制工序图,制定工序卡,确定切削参数等。最终得到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机械产品。

5.“项目”、“微项目”过程管理与运作。由于团队的分工和协作,上述过程离不开“项目”、“微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运作。过程管理与运作可以使“项目”、“微项目”按顺序、有步骤、有目的地齐头并进,而不至于出现“短腿”现象,缩短“项目”、“微项目”进程。同时,过程管理与运作还与机械产品后期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等业务流程有关,也与学生个人的组织、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息息相关。

上述过程中,第一、二步为“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属于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的C阶段,即构思阶段;第三步为“项目”的图纸结构设计阶段,属于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的D阶段,即设计阶段;第四步为“项目”的生产制造阶段,属于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的I阶段,即实施阶段;第五步为“项目”的营销与售后服务阶段,属于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的O阶段,即运作阶段。在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中,随着糅合了机械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系列“项目”、“微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学生不仅在工程理论知识、个人能力、人际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和企业工程系统运作能力4个层面都得到了全面、系统、具体的训练,而且熟悉了“项目”、“微项目”的操作流程,模拟企业项目的运作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了解和融入企业,寻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机械本科专业实施M-CDIO项目教学体系的成效

自我校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学校以来,机械学院在教学上始终坚持CDIO工程教育模式,经过七八年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特色的M-CDIO项目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学生补考率、参加学科竞赛和学生就业率等硬指标上。机械专业自从实施了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比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都是学生补考率很高的科目,近4年来学生补考率逐年下降,学生组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数逐年增加,获奖质量也得到改善,2012年部级获奖为0,2013年获得0的突破,到2015年获得部级奖项7项,省级获奖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52项,历年最高;机械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不仅从2012年的86.6%上升到2015年的95.69%,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成效相当可观。

四、总结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M-CDIO项目教学体系是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纲领,以机械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微项目”为手段,将机械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糅合在“项目”、“微项目”的方案原理构思,装配图、零件图设计,零件制作实施和产品销售、售后四个阶段,赋予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四个阶段新的内涵,实现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机械领域教学的有机结合。M-CDIO项目教学体系不仅系统地解决了学生重知识学习,而轻知识运用的问题,而且学生通过做“项目”、“微项目”对知识认识深化,进而固化为学生的能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M-CDIO项目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的案例。

参考文献:

[1]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36,No.1,2015.(2):13-20.

[2]潘柏松,胡珏,秦宝荣.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2,(05):35-38.

[3]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Vol.29,No.3,2010,(6):54-59.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3篇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应用性人才.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现代化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教育理念,导致了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欠缺.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探究,如何改革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枣庄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教学改革试点,利用项目探讨出地方应用型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2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问题

经过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真调研和学习,发现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2.1课程体系建设脱节,课程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网络工程专业是本院的新专业,很多课程沿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但是根据人才能力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方向,即网络互连工程方向、网络应用开发方向和物联网应用方向,而目前的课程设置不符合这三个培养目标.因此,按照这三个方向,需要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其符合人才培养的目的.

2.2部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

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目前很多的课程,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即便是基于真实的案例,课程间的实验案例之间不能围绕确定的工程项目来展开,使得各课程间的联系和应用型较差,知识点没有贯通.

2.3师资队伍薄弱

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体系,需要“双师型”教师,因为“双师型”的教师是项目驱动的引导者和裁判员.相应的对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但是学校很多教师是毕业直接走上讲台,没有一线生产的经验,缺乏实验经验,在教学中容易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3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针对以上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主要分为专业课程群体系建设、教程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三个部分.

3.1项目教学体系的内涵

项目教学体系是在项目的任务、活动、情景、结果的驱动下构建的教学体系.它是将知识消化、技能培养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把分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既知道局部,又能知道全局.通过项目的驱动,即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根据项目教学体系的内涵,网络工程专业的项目教学体系的构建可分为3步:第一步,根据人才培养的网络互连工程方向、网络应用开发方向和物联网应用方向整合3个课程群;第二步,确定了3个课程群后,根据每个课程群的培养目标,确定并设计工程项目,进而进行任务分解,根据任务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构建教学的内容体系,进行教材建设;第三步,根据项目及教程的需求,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教学的保障体系.

3.2课程群的内容整合

网络工程专业是本院的新专业,很多课程沿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教学体系.因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对接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三个职业领域,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了网络互连工程、网络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三大课程群,分别突出网络系统互连与集成、网络应该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专长与特色,为不同专业兴趣与特长的学生提供选择.给出了以网络互连工程课程模块为例的内在逻辑与递进关系.给出了“网络应用开发模块”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

3.3教材建设

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教材的建设与以往对一门课程教材的编写不同,这个建设需要强调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对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设计要基于工程项目,具体来讲就是要基于典型的项目来分解出对应的各门课程,然后根据任务分解来确定各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

3.3.1项目的设定在设计实验项目时需注意典型性、实践性、渐进性和系统性四个方面,工程项目需要广度和深度的覆盖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需要一定的创新性.在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实验项目之间要相互联系,前后连贯,是一个大项目的组成部分或者模块,只有这样,通过课程群的学习学生才能完成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在实验项目中我们以本校的数字化校园项目来进行设计和分解.因为从规模和应用上,数字化校园网具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整特点,以本校的校园网作为原型,可以让项目对基本技能、初步设计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出层次性、系统性的要求.

3.3.2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确定好项目后,对校园网项目进行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局部任务,将每个任务设计为一门课程可承载的工作量.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和训练方式,制定课程群中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托任务来进行知识和技能准备.以网络互连工程方向为例,课程群的教材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综合布线》、《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协议与分析》以及《计算机网络编程》5本教材.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后,就可以设计教学环节,从而编写课程群的教材,如教程、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等,实现教学教材的体系化建设.

3.4“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的教师是项目驱动的引导者和裁判员,在基于项目的教学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任务的分解和教材编写、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开展等每个环节都要依赖于教师.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要对项目深入了解、全盘掌握,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以下措施:

(1)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实验、集体研究教学方法、集体编写教程等;

(2)安排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项目经验.

(3)专业教师参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指导,以及实验室、实验中心的软硬件的建设;

(4)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认证考试,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和申报大学生SRT项目;

(5)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实践课程.

4结束语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CDIO课;程体系

一、工程教育起源

所谓工程学是指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的一门应用学科。人类以工程技术作为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1]。早期的工程技术与人类的军事活动密不可分,人们为战胜强大的军事对手需要营建坚固可靠的军事防御工程。由此产生了土木工程、军事工程等早期的工程项目和以营建防御工事、打造各类兵器装备为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认为工程技术职业化的标志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造的位于埃及古城孟菲斯塞加拉的阶梯金字塔。早期工程技术人员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的革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只能上溯到18世纪。1702年,德国的弗赖贝格人建立了第一所以教授采矿和冶金技术为主的专门学校;1707年在今捷克首都布拉格人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技术专门学校———捷克科技大学;国立桥路学院(1747)和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1783)的建立标志着法国工程教育的开始;创建于1794年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欧洲第一所教授数学和科学基础知识的技术专门学校。到了19世纪末,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工程教育的发展与人类历史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每一项工程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人类能够通过设计和使用工具来满足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人类能够设计和使用工具的这一特征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说,工程学发展史是贯穿广义上的人类发展史的(人类文明史、人类经济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等)。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都与工程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工程学的进步不断地建构出新型的人与世界之间交互影响的关系。工程学的发展同样延续了人类现有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沿岸的阿布辛拜尔神庙的重建项目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二、现代工程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约瑟•萨斯曼教授认为工程项目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的大型项目系统,在此特点上工程项目应该具备一定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不同的工程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发展工程项目科学的远景目标是开发社会化技术,构建开放型技术社会。据此,约瑟夫•萨斯曼提出了工程项目系统的CLIOS模型,基于对CLIOS工程项目系统模型的深入分析,可以认为,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如图2)首先是由一连串的工程项目组成的,工程师在以同一产品目标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协作完成连续的工程项目以达到项目目标。一方面,工程系统本身是处在某一特定工况条件下的,而单一工况条件又是位于整个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之中的,因此工程师在进行项目设计与运行时必须考虑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为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工程师设计和运行一个新的工程系统需要实时接收新的技术信息以提高自身工程素养,同步了解商业信息,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决策。在新的工程系统中,单一工程是由多个相互配合的项目系统组成的,在项目系统协调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之间相互沟通、协同完成整体任务。由于作业系统在实际作业时存在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工程师在实际的系统设计、维护与运行中应该尽可能地考虑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并制定相关对策。在上述工程项目系统中,以下概念需要特别注意:技术和商业信息:技术信息包括本行业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理念等,工程师必须不断革新自己的工程技能才能研发并运行新产品。商业信息包括同行业的企业和产品信息、产品原料和销售信息、同区域的产品使用信息等,工程师获取上述信息的途径包括主动咨询企业销售代表、主要客户,举行产品会,分析销售报表、城市规划细则等。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包括安全事故、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期的自然、社会因素导致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的处理应该贯穿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全程,在项目的构思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应该遵循安全设计原理,进行基于避免伤害的安全装置的设计。并在项目说明书中详细介绍与项目有关的工程系统操作要求、防护技巧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要严把质量关,保障产品安全性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在项目的运行阶段,工程师要实时监控项目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熟练程度是工程师工程技能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工程师只有具备过硬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满足多样化的工程项目需要。项目:在工程学上将开发(或引入)并运行一项新的工程产品的所有行动理解为项目。对于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而言,除常规的项目设计与研发工作外,还应涉及项目决策、项目维护与管理等流程。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应该包括项目调研(商业调查、技术研究)、项目分析(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项目维护、项目终止(以产品服役终止为标志)、项目运行评估等。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项目并不是孤立于项目环境存在的。工程师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项目时需综合考虑社会、工况、环境等项目伦理问题。项目系统:为完成某一工程项目所研发或引入的工程系统。一个完整的项目系统应该包括控制组件、执行组件、安全组件和定位组件4个部分。工程项目通过控制组件来控制项目整体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安全组件保障整个项目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定位系统保障项目系统的顺利安装与平稳作业。目标导向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指在一定预算资金的支持下,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技术和绩效标准,完成既定项目。依据项目管理对象的不同,项目管理可分为任务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资源管理4大类。好的项目管理应该是基于明确的项目目标的。这是因为明确的项目目标属于项目决策所必需的工作内容,可用于确定重点的项目任务和关键问题,可用于分清必需和不必需的工作,以避免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人际交往:指工程师通过一定的工程学表达方式、语言文字技巧、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表达手段将工程项目信息传递给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过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助于工程师更好地研发并运行项目系统。运行:一项完善的项目运行应包含项目执行的所有细节,具体说来应包括原料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产品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财务控制管理、行政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等内容。环境:即项目运行环境,环境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项目的完成通常需要对项目所依存的大环境有着敏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项目及其管理在通常情况下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受环境受制约。项目环境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具体说来工程项目运行所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员工作业环境等。

三、CDIO与CDIO课程体系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教学模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院校在Wallenbu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3]。CDIO模式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张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为载体,注重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CDIO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与工程项目联系紧密。结合玛丽亚•克努森威德尔等人在第三届国际会议上阐述的观点,[4]表1中给出了CDIO教学模式各阶段与工程项目活动的对应关系:

四、学科背景下的CDIO工学课件

CDIO教学模式强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亦不同于传统的项目教学(如图3所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科式教学缺乏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传统项目式教学在理论知识储备方面的表现又明显不足,CDIO教学模式试图在学科教学与工程项目实践之间寻求一个契合,以期建立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与科学化的项目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的基本特性(即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已有的研究结论[6],在考虑学科体系完备性的基础上,本文拟定了如表2所示的不同层次的CDIO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科课程体系对照表:

五、CDIO工学课程体系

以机电安全工程课程为例,从工程实践的层面来看,机电产品安全体系的确立有赖于工程技术人员过硬的机电安全知识,课程大致体系如图4所示:考虑到教材的不易变更性和课程编排的灵活性,拟定CDIO项目层次、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对照表如下:

六、CDIO课程改革关键词解析

基础课程(Cornerstone):即工程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信息技术、语言表达等相关课程,一般在第1-6学期开设。顶层课程(Capstone):即工程实践课程,后于基础课程开设,包括设计课程、建造课程和运行课程等,一般第7-8学期开设。IDE-studio:全称为IntegratedDevelopmentEnvironmentStudio,即集成研发中心,通常是学生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在一个被称为“虚拟原型”的环境中进行项目开发,用于支持真实的工程项目。“虚拟原型”应该包括用于虚拟开发环境的计算机、项目虚拟系统、视频会议设备等。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以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为例的集成研发中心结构示意图:纵向研究:研究者连续跟踪研究一个学习小组数年学习状况。纵向研究能够较好地研究实行CDIO课程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影响,获取较为全面、及时的效果反馈。疑难卡(MuddyCard):一种课堂卡片。用来让学生反馈课程重点难点。疑难卡不仅可以用来掌握学习者课堂中存在的疑难,而且可以用于预习效果的反馈,甚至可以作学习者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用于实时检测学习质量。朋辈评价: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作为常规性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弥补当前学生工程伦理评价、团队协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缺失或不足。

七、尚未涉及的问题

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系统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课程开发实例,诠释了一个较为完善的CDIO工程课程体系,也对CDIO工程教育改革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尚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CDIO课程评估标准的考虑。CDIO课程提到了“一体化的教学”的概念。但诸如一体化的教学如何设计、一体化的教学如何评估等核心问题尚未涉足。一体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是进行CDIO工学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只有明确了一体化的教学评估的标准才能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个可参照的具体依据。其次,关于工程项目引入的决策问题。既然CDIO工程教育改革强调对学习者“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那就必然要在CDIO工程教育体系中引入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任何新生事物的引入都存在一个价值的问题,工程项目也不例外。这类价值的讨论或许会集中在“引入的工程项目是否贴合工程实际”、“工程项目与课程体系的相关性如何”、“学生是否参与工程项目的立项构思”、“教师是否对工程项目的实现及运行进行可行性分析”等问题上。再次,CDIO课程考核模式的确定。参考麻省理工学院已有评价体系及最新的教育评价研究成果,现在只能初步拟定如表4所示的粗糙的综合能力评价方案:最后,普通本科院校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问题。普通本科院校为数众多,生源也较为集中,如何在普通本科院校开展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摆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重大难题之。

参考文献:

[1]UNESCOReport2010:Engineering-majoris-sue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development.[R].UNESCOPublishing.2003-978-92-3-1039-03-4:30-31.

[2]Prof.JosephSussman.FrameworksandModelsinEngineeringSystems/EngineeringSystemDesign:LectureNote6:3.MITCourseNumber:ESD.04J/1.041J/ESD.01J.

[3][5]E.Crawley,etc.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SpringerPress,2007.1-4,88.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238-01

一、课程体系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即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规划。是教学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也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及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即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课程体系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专业的招生和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上。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传统方法与过去的高速铁道技术和施工技术发展状况是相吻合的。但近年来,施工新技术和施工方法新理论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普及的速度程度也较高,如CPⅠ、CPⅡ控制网的建立,GPS、RS、GIS、数字测绘技术、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职的高速铁道技术专业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基本“项目导向”模式的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一)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在探索与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院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并且基于“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测量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的道路,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测绘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项目导向”是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项目导向”模式主要有种实现途径:一是根据生产一线真实施工项目所需要的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二是在一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一个项目完成的过程组织教学;三是学生参与真实的施工生产项目,让他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获得最直接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我们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市场调研,确定培养目标。

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并结合高速铁路岗位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确定高速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两翼、双轨并行、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共同进行以高铁项目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工学结合、现场教学”教学组织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校企共建高速铁路施工职业训练中心1个、合资流动实训基地2个、协议流动实训基地12个;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将工作任务归纳为多个典型工程项目,将与高速铁路职业的行动情境相互关联的同一类型工作任务归纳为一个行动领域。即将典型工作任务按类型归纳,最终形成了典型工程项目:路基施工、桥涵施工、轨道施工、隧道施工等。按工程项目要求设置专业课程通过深入分析。对典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培养这些能力支撑的学习领域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

4.形成课程体系。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以完成工程施工项目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提炼支撑完成施工工程项目能力的核心课程。并按照从易至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本专业学

习领域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要求实践教学的总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同时.根据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各学习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建设团队的老师与学院基础教学部的老师一起设计了基础理论学习领域教学内容和课程。最终,形成了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面向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主管及人力资源助理岗位,在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模式明确了“高职教育应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要求高职高专课程的改革要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使学生能真正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后能很快的有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发现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同时明显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项目化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的专业课,学习本门课程即为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结合模拟企业的人力资源真实数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项目,将原有的知识内容加以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2.1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当今人力资源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人力资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2.2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整体的项目化设计首先构建模拟公司。在上课之前先进行师生身份转变,可以建立**公司,然后建立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任课教师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开设班级根据班级人数分设人力资源部。每个部门中分设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专员、薪酬专员、绩效考核专员。

本课程整体框架是按照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引导设计项目。以组建模拟公司为背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以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把课程内容整合为企业中真实五大工作项目。

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3.1课程整体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岗位要求设计五大项目。分别是项目1:**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项目2:**公司人才招聘与录用;项目3:**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4:**公司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项目五:**公司薪酬与福利方案设计。

3.2课程具体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五个项目又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又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所需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所需知识进行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具体设计

4.《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与评价注重从学习目标出发、关注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相结合。因项目特点,多种考核方式并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考核成绩的构成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关注的三个维进行考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的考核来进行,加强学生对于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国商界.2009(1).

[3]吴雪贤.以模拟公司为载体的人力资源课程项目化设计.新课程研究.2012(1).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应用能力;工程学科;科学思维;行动能力;专业技能;项目课程

工程人才可以分为工程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两类。本文重点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就当前如何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着眼于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基本问题。伴随对工程教育规律的逐步认识,工程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有必要尽快厘清和加以解决。

(1)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已取得初步共识,但由于对工程应用能力的概念还缺乏深入研究,对工程应用能力的内涵存在不同认识,培养规格尚未完全厘清。

(2)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认识逐步深入,但“落地”的实践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使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中经验因素较多,理论支撑不足。

(3)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中,多以项目课程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但对项目课程的性质、教学资源的要求、实施环境支持和教师执教能力要求认识不足、条件准备不够,使课程设计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存在差距。

(4)实践教学有所加强,但对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把握不够准确,用实验形式培养技能的认识依然存在。

(5)认识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但校企合作缺少国家政策和制度保障,校企互利的市场机制有待建立,使在企业中的课程和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难保证。

二、深化能力内涵认识,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能力体系及其组成要素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经形成了多元结构关系,而且与知识密不可分。一般可将能力分为“智力能力(简称智能)、技能能力(简称技能)和行动能力”三类。其中支持智能的基础主要来自理论知识,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能力的提高,只有知识的运用才能形成能力,这类能力称为智能,通常智能在专业教育中主要表现为科学思维能力等。学术性教育比较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用于解决学术研究问题;应用型人才也常面对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同样需要智能的支持。第二类能力称为技能。传统的技能一般称为动作技能,是指以重复性的练习为基础的熟练的肢体动作;现代意义上的技能,往往是脑体共同完成的动作,除通过训练而熟练掌握外,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其重要基础,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技术原理性知识、专门方法性知识、程序规范性知识等方面,只有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才能具备智力技能。技能一般用于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有明确目标和确定性结果、可以用指标评价的问题,这类问题也称为结构性问题。第三类能力称为行动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能力,表现为工作中解决没有确定性结果、难于直接用固定指标衡量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也称为非结构性问题。

2.工程行动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的教育。一般来说,工程应用能力包括工程行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工程基本技能,以及作为理论基础的工程学科知识。其中工程行动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支持能力,工程基本技能是工程应用能力的基础能力。

行动能力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和西方哲学,他们将人的综合能力划分为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两部分。几个世纪以来,行动能力不断发展,对行动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总结提出了科学行动的基本规律,成为人类21世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行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定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其中“定义”指对需要采取行动的事情,如:问题、事件、项目、任务等的定义,即搞清要做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理解、判断、表述等方面的能力;在“定义”之后是“信息”的获取,需要掌握专门的信息获取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决策”指通过设计、规划、优选等方式做决定、拿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在决策中智慧往往决定行动方案的优劣,因此广阔视野、创新精神、创意能力以及信任合作尤为重要;“计划”是依据决策方案制订行动计划,确定路线图、时间点的过程,行动计划往往决定行动的成败,工程意识是做好计划的保证;“组织”是依据行动计划对行动过程的组织,协调、分工以及团队之间的配合对组织能力提出要求;“实施”是行动的实践过程,执行力和行动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体现;“评价”是行动完成后对行动结果的评定,首先应是行动方的自我评定,测量、测试、评估等评价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对评价能力的要求;“总结”则对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反思能力提出要求。科学行动规律的认识是对行动能力的重要贡献,不同专业领域的行动案例具有不同专业领域特征,行动过程可能简单、可能复杂,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参与人员可多可少,但其背后的行动规律是一致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

综上所述,行动能力可以定义为: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涯发展,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借助科学思维方法和专业技术的帮助,遵循科学行动规律的解决问题、处理事件、组织项目、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工程活动中体现的行动能力称为工程行动能力。在完成工程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工程素质、多种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其中工程学科知识和工程基本技能是完成工程任务的基础,科学思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对工程设计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但实现工程目标、完成工程任务还必须靠行动。英国著明启蒙运动思想家Thomas Reid认为“人应该是行动的存在者,而不只是思辨的存在者。恰当地行动要比正确的思维或聪明地推理更有价值”。所以工程行动能力是工程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

三、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科学设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

1.能力培养的发展过程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从业者的脑体分工比较明确,从而有白领、蓝领之说,知识和技能分别属于白领和蓝领。蓝领的技能主要凭熟练的肢体动作和体力胜任工作,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所需掌握的能力主要是操作能力,一般称为动手能力,属动作技能,可以通过师徒制或岗位培训培养。伴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那些单纯靠熟练动作可以完成的技能很多都被机器和机器人取代,使现代技能呈复杂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其技能的掌握不仅要靠熟练的动作和体力,更需要由大脑加工决定的动作,因此技能不再意味着单纯的“动手”,而越来越多的是需要得到知识支持的智力技能,其人才培养需要由学校的职业教育完成。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产品研发人才、生产控制人才、生产服务人才需求大量增加,他们工作中往往面对大量不确定性问题,即未知答案或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需要从业者及时决策和果断行动。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的是智力和行动,需要高等教育来完成。

本文中工程应用能力的内涵与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工程能力指向相一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工程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等。工程能力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工程基础能力,主要是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称为动手能力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以及信息获取能力等;除此以外的能力都可以概括为工程行动中所需的能力,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以及在工程行动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等。这也说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计

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工程教育课程设计是与专业对能力的要求相对应的。依据工程应用能力的结构组成,其课程大体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

(1)工程学科理论课程。作为工程应用能力理论基础的工程学科理论课程,与传统高等教育中的理论课程类似,可以在传统学科理论课程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改革方向主要是在课程内容上要更加突出为工程服务,体现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培养;在课程组织上提倡从演绎法向归纳法过度,即采用从问题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生成理论体系的课程内容组织;在教学理念上要注重从具体专业理论学习向普适性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发展,使学生掌握分析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2)专业技能课程。作为工程应用能力技能基础的专业技能课程,又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课程。动作技能课程以训练为主,一般在实训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保证实训课程质量的关键是设置技术标准和技术训练标准,按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智力技能课程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是需要动脑才能完成的技能。首先要掌握技能赖以存在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再进行训练,智力技能课程训练也必须设置标准。专业技能课程要避免用实验代替训练,同时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要充分认识训练标准的重要性。只要按训练标准进行训练,就能达到课程基本要求;也只有按训练标准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3)“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作为工程应用能力核心的工程行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由“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完成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一般也称为综合能力课程或行动能力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课程,也是传统高等教育欠缺的一类课程,因此创新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应作为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具体形式有综合实习课程、项目课程和以项目体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体系。其中综合实习课程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初级形式,也是工程教育改革初期采用的一种课程形式,进一步的改革方向是项目课程和以项目体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体系。其课程设计的基础是拥有好的项目案例,好的项目案例即不应是教师假定的项目,也不是完全真实的项目,而应是从真实项目加工生成的教学项目,建设项目案例库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按能力培养规律建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指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排序形成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工程教育课程排序的规律,应充分考虑专业工作对工程应用能力的需求和工程应用能力成长的规律,一般来说可以有如下两种培养过程:

(1)以工程学科知识为主线、工程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设置。以工程学科知识为主线、工程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培养过程是在对项目课程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实现的,其课程体系原则上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但在培养过程的初期要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训的教学环节;在培养过程的中后期,增加“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程项目课程,其中应有1~2次集中时间的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工程综合训练或实习,以巩固和深化工程行动能力。

从传统的学科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过渡到这种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设置相对比较容易,所需的教学环境条件也较为容易创建。

(2)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和重点、工程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设置。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和重点、工程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培养过程,需要先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其工程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工程项目载体,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逐步培养。工程学科知识作为对工程应用能力的支撑,围绕工程项目课程进行,工程学科理论课程按工程项目体系要求相对系统设置,国际工程教育的CDIO模式就是这种培养过程的典型案例。

这种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设置更符合工程应用能力的成长规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但对课程改革的难度较大,所需的教学环境条件创建也有一定难度。

四、关于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1)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研究不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明确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工程应用能力结构组成为:以工程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专业基本技能为技能基础,科学思维能力为智力支持,工程素质为素质保障,工程行动能力为核心能力。

(3)认识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明确不同能力培养目标与不同课程类型的对应关系,必须依据能力目标设计课程,并研究各类课程的教学环境条件保障。

(4)“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要以项目课程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工程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工程行动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5)以适应当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新的能力要求为目标,以年轻教师为主体,从提高学历层次、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产学研结合、积累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入手,建设一支能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6)抓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以产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战略措施的推进契机,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探索校企互利的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产学合作的国家框架构建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2年7月修订)[Z].

[3] 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高林,鲍洁等. 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英]里德. 论人的行动能力[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8篇

【关键词】系统化 课程体系 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1202090,主持人程德蓉);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机械类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项目化教学内容开发与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112091,主持人邢晓林)。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8-01

一、引言

为了跟上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加速的步伐,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其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教学改革重点建设专业,以市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研究为契机,以培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二、改革思路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职业的工作任务、要素、过程、工作技术要求融合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采取“市场调研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学习领域转换教学内容序化、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动态反馈”等措施和方法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

三、改革实践

(一)调研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针对行业背景、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等多项内容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等进行分析,明确专业职业岗位(即:机电产品生产制造;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装调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管理和检测维护;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机电产品的质量检测及售后技术服务;车间班组、设备等的管理);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分析,归纳行动领域

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出9项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对应的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详见表一。

(三)重构专业学习领域,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将知识分散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各个工作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是对工作过程的理性转化 [3],由此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重构与序化课程内容,引入行业标准,嵌入职业标准,要求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而又高于工作过程,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四)项目化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项目和学习情境项目既保证了学习情境内容能反映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便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学习情境项目设计的思路则是由分到总的过程,即一个单元对应一个子任务,由子任务组合成任务,任务组合成子项目,子项目最终组合成一个综合项目[4]。

(五)职业化教学内容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是将知识点解构后分散在不同任务环节中展示,因此须整理和归纳总结整个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重构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取专业知识,从点到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

结合地区产业发展,与企业密切合作,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最大程度参与学生的培养,为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平台,为选定的载体(任务、项目等)承担最大限度能力单元的教学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真实工作的零接触。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将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过程,是训练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提高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特色,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9(4)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0(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4]徐红勤,冯志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在高职教材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2,(10).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9篇

关键词:“3210”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94-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1]。“3210”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我校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要成果之一。“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专业内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为例,应用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体化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项目、课程考核和教学实施等六个方面阐述一体化课程的设计过程。

一、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制造工作过程产品为载体,注重过程学习,结合我校“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总模式,并遵循知识成长规律,分阶段逐步加深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力度,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双素质团队、实习实训运行保障条件,全方位、多因素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新的“3210”人才培养模式。“3210”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阶段划分

1.“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2]。“3210”人才培养模式,即“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该模式的主要阐述:①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指第二学年的四个(小)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第三阶段是指第三学年的三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②两情景。包含校内一体化教学情景和校内实习实训工作情景与校企合作工作站“1=1”(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工和学的两情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懂得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③一环节。一环节是指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一环节(也包含两情景即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可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④零距离。通过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使工作过程知识借助校外真实的企业场景得到升华,同时借助国防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使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阶段划分。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目标产品为主线承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包括一体化教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等教学条件,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领域、两情景状态描述和一环节的实质内容。

三、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定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是与生产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等技术岗位。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是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工艺规程编制与加工实施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形成基于“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和设计工序,掌握编制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独自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3.课程内容设计。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结合工作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4.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本课程的教学项目以机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减速器为依托,以组成减速器的输出轴、滑动轴承套、箱体、齿轮、轴承盖和拨叉等零件为载体,构建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六大类零件项目[3],分别为:项目一: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二: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三: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四: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五: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六:叉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学会此类零件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类似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课程考核方案。每个项目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点及分值百分比分别为:知识目标15%、技能目标20%、操作实施25%、项目总结报告20%和公共考核20%。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需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6人左右,并选优秀且主动性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在后续课堂讨论环节中非常关键,主导整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决定课堂讨论和汇报能否顺利完成[4]。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为:教师下发任务书布置课堂任务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和资讯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组长分配实施方案任务并汇总小组分别展示和汇报组间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与讲解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并填写作业单。

五、结论

本课程在我校经过两轮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得到了学校肯定和学生好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更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平台和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细化课堂考核项目,这是本课程继续完善的内容和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

[2]任青剑.校企合作工作站是“3210”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证[J].才智,2015,(01).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构建 烹饪工艺和营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58-03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经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如本科院校开设高职教育、大专院校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民办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为各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如今,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数量逐年下降明显、毕业生行业就业率逐年下降严重,与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竞争到了白热化等形成鲜明对比,冰火两重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亟待进行一次深入的教育改革。以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例,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在反思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同时,迎来了一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建设拉开序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原则、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课程建设思路、“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等的提出,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知识分类,即学科分类;二是社会服务对象或领域的分类,即职业分类。{1}高等教育的专业是为学科发展而设置的,是为满足培养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人才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而高职教育的其专业有别于“学科专业”,主要是“技术专业”。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强调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技术和能力。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2}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比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见表)。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改革为试点,将实际就业工作岗位和任务所需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等量化为具体指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对接,形成量化指标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围绕量化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指标,规划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工作流程、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内容,形成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专业学习领域;围绕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专业学习领域项目任务,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模式等,使核心课程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各阶段模块化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达到专业能力整体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遵循“工学结合”原则,是基于工作过程能力的核心课程实现模块化项目化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改变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彼此分割不衔接、课程教学目标偏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践需求等问题的一次颠覆性创新。以全国示范性旅游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例,旨在探寻适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近年来,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在探索之中,在专业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人性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3}专业建设与发展脱离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模糊,教学方案和执行难以到位;专业招生盲目扩大,教育资源与学生数量难以匹配,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影响,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大,不能及时根据社会行业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是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成果,是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专业课程彼此分割不衔接现象,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集中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围绕基于工作流程学生能力培养上,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因此,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的就业率、稳定率和发展率,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三、“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

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概括地说,在界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4}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在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等方面确立明确的量化指标,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有助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统一。

“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形成新型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的基础。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关注“会做”即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把焦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潜能,更关注学生在实践实训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观念、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形成“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理论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专业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上则以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为标准来设计工学内容和方式,强调“做学一体”,强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工学过程,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①

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理念,形成不同阶段能力递进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块,即由专业教学团队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组合成学目标、学模式,去完成同一项目任务不同子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因此,按照社会行业的职业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基本服务面向,基于社会行业标准,以专业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标,建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形成富有特色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在该领域某一从业岗位(群)应有的专业知识、动手技能与职业素质,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改变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界定现象,即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量化,形成清晰、可操作性、容易检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到一个可以量化培养指标,结合就业岗位能力与技术要求,量化能力指标。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则以烹饪与餐饮行业就业岗位的宴席设计、策划、生产、服务、管理、销售为核心任务,通过对核心任务内容分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不同阶段能力递进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块,并将各阶段的项目任务按核心课程分为若干子项目课程内容,并量化各项指标和要求,以实训指导手册形式落实和检查教学质量与效果。围绕量化指标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统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将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核心课程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1.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普通高校专业建设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5}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受到社会行业变化的影响,这与其为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岗位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职能相对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6}基于行业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面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所需知识和技术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因此,在研究内容上,从行业标准入手,系统分析行业标准要求下的专业所面向的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行业要求和学生素质提高,针对性设置课程群。在研究视角上,在借鉴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与方法(基于工作过程、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岗位、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基于行动导向)的基础上,尝试融入行业标准的概念,使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②

2.课程体系构建突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传统、理论和实践脱离等现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大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传统普通高等教育和大专院校转型而发展起来,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沿袭了高等教育模式;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须、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从事教学师资片面地强调教学,忽视教学与研究,并因长期脱离行业,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理论和实际脱离,人才培养无法满足行业需要。

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教育类型,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对于培养第一线应用性、实践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应适当侧重科技,即侧重第一线的生产技术、建设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的教育。{7}因此,高职课程必须以专业实践课程、实训课程为突破口,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突出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型、应用型、基层一线性等特点。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所决定的,是特色所在。

3.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始终贯彻“能力本位”原则,围绕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由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

(1)前瞻性原则。人才培养应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对本专业未来经济发展态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开展课程体系设计与编排。

(2)多元性原则。针对社会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需求,即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努力开发多元化课程,如开设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生产性实训、社会服务等。

(3)基础性原则。课程改革本着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设置社会行业基础性课程为本,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强化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基础理论课程明确定位于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大纲的制作过程中,把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建立在以烹饪专业基础理论为主的知识平台上。

(4)实践性原则。在课程体系构成中,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群)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转换为专业模块课程,构成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结构。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每一课程模块由三门以上的课程组合,并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其中,使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得到相互渗透。

(5)灵活性原则。课程改革在注重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理论研究结构组合的同时,更加突出客观实际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和机会,安排实训课程,除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教学项目任务外,利用学校各类接待、节日宴请、重大活动以及专业教学汇报等机会,与实践教学结合实现具有实战性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实践表明效果非常好。

4.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

(1)目标体系。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为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内涵,构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即以专业的实践教学核心课程为核心,围绕专业能力递进的三阶段的专业核心教学模式,形成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以项目任务引领方式,融合所有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块,将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轨道上,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核心课程一体化的项目任务课程体系。

(2)内容体系。根据行业对人才要求,围绕专业目标体系,拓展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四个方向,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中餐、西餐、中西点、服务与管理四个方向。围绕四个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注重专业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培养、专业操作技术与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创新和餐饮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等项目任务课程组合的三个能力递进性的教学模块。以项目任务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各阶段项目任务整体内容的设计、组织策划、菜单与菜肴设计、菜肴生产、成本与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能力和服务管理能力等内容体系,使学生在各阶段对完成项目任务具有整体观念、团队观念,对工作流程、各环节要求、人员协调、问题处理、菜肴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能力有整体提高。

(二)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色,强化“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建立模块式专业综合能力鉴定标准,面向国际、依托行业,达到培养擅长烹调技术、具有科学配餐、服务意识与创新工作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人才改革目标。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加以阐述。

1.加强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拓宽专业课程教学时间与空间。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必修课程外,其他公共课程均采取灵活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更多时间与空间。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安排中,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按专业职业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划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专业管理与创新技术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化、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建立阶段性专业技术能力检验标准,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战,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战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

因此,通过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在专业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专业氛围,通过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训、各类宴会接待、大型教学成果展示、学生创业活动以及参加全国、地方各类技能比赛,使学生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构建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循环构建的良性机制

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均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开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并根据各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划分各教学阶段的模块课程,即能力递进式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各专业职业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教学各阶段工学项目模块课程,进而转化成为单元模块课程,构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图略)。

总之,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探索高等烹饪职业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需自始至终强调对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强化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专业知识教育上:以满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需求为准则,强调实用性、专业性,突出高职特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做到基础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突出核心的专业单元模块课程;课程安排力求循序渐进,考虑专业教学的常规性和双证融通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上,关注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为标准,来设计工学内容和方式,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工学过程,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在教学方法上,对于核心课程模块实行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教学做”合一,打破原有实践与理论分开授课的缺陷,实行理论实际一体论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快适应岗位能力。因此,基于“核心课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解决高等烹饪职业教育中理论课程与实践结构性问题、专业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新型实践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法,有助于高等烹饪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烹饪与餐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注释:

{1}李建求.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4):75-79.

{2}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7):18-20.

{3}钱理群.强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是一种倒退[N].中国改革报,1999-6-2.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89-92.

{5}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34-3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教育与职业,1999(7):4-8.

{7}王慧华.部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堪忧[N].钱江晚报1999.6.22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是中国石油管道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为找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充分的依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体系教学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教学团队”)于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对管道局第一、第二工程公司、朗威监理公司、管道局防腐公司和管道局房地产公司进行了访谈,并对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调研。为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建设和学时分配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一)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10年和未来10年是石油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在建工程项目和将要建设的工程项目,需要既懂技术又懂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可是目前所有院校的毕业生,懂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缺乏技术功底,都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学团队主要想通过一系列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注《工程项目管理》是其中的一门课程),解决如何实现我院所有专业的毕业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符合用人单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目标的确定是从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出发,以能力培养定学习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与实务的传授,加强对非项目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工程项目管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这非常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借助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资料会编写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文件;了解工程项目合同实施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具有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索赔和反索赔的能力、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能力、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能力;具有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能力;熟悉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与相关实务;会写工程项目结束报告。

本课程面向非项目管理类专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特点,我们选择了符合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知识框架,使其能很好地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能力目标、综合素质目标的培养服务。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开设范围和内容的研究

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开设范围

教学团队根据2010年和2011年学院招生计划,对学院八系一部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分类,看哪些专业已经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课程,哪些专业需要补开《工程项目管理》及相关课程。确定了应该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和不宜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

教学团队对课程开设的时间、需要讲解的内容,各部分内容应该讲解到什么程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利依据,下面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以熟悉必备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使学生具备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之间、不同子项目之间、不同专业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的衔接和对一般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

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体现为主体,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学习情境的前后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难,符合学生的消化吸收;学习情境尽量覆盖各种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覆盖面广;整体内容与时俱进,有利于知识的更新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本门课程由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竣工管理七个学习项目组成,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每个学习情境下设不同的学习单元,每个情景的学习都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与铺垫、所学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实施体验、学习结果的总结、修正、讲评与修改。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课程介绍

该课程是非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此时学生已经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工程管理类课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项目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方面的教材,目前较难找到合适的。经过走访用人单位,摸清用人单位的要求后,教学团队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仲景冰、唐菁菁编著的《工程项目管理》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乌云娜、陈文君编著的《工程项目管理》、《机电工程一级建造师工程项目管理实务》等书籍,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案例资料,编制了内容较全面的教学用书。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2篇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监理;项目教学

本文基于院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THZLGC004)土木工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并侧重工程建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1、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不同类型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的不同要求:研究型大学(985、211学校)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能胜任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和良好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能胜任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设施设计、施工、管理,具有良好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并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专业知识需要系统和深入掌握,专业知识涉及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用型人才要求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实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是长期的、具体可行的、连续的工作,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是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应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机制性、具体和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覆盖面广、学生有较好的收益等方面。[2]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确立了立足珠三角,面向广东,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以工程为本,为土木工程行业一线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

我们国家从1 9 8 8年开始试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 9 9 6年在全国全面推广,目前这种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已取得显著的成就,行业上也肯定了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许多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这门课 ,现已在全国普遍实行。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实施了许多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制度及发展模式的变化,对工程监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3、 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改革探讨

工程建设监理是一门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实践能力为手段,以工程管理及协调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定位。[3]监理相关联的课程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在授课时,注意相关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例如:招投标时,应从不同的角色分别讲解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工程建设监理课程不仅讲解监理单位的任务和职责[4],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任务和职责也进行复习,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并加强了相关课程的联系。

利用学校在建工程,进行现场教学。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实践课时的安排应该在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仅靠课堂理论讲解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的案例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5]

项目加学分教学。在完成必修的学分的基础上必须完成若干项目。需要建立若干项目群,如结构设计项目、施工方案设计项目、施工管理项目等等。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可以形成以监理知识为核心的项目群。如作为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方案设计(本专业其他学生已完成的施工方案设计项目);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审查施工图预算(造价专业学生已完成项目);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已完成项目),经过审查形成审查报告。项目教学不仅结合本专业的各科知识,还使得项目在不同专业形成的连贯。这样可以使得有足够的项目可以满足教学。增加了项目加学分教学的可行性。

4、 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课程的改革,通过结合相关课程知识、现场教学和项目教学对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改革。其中项目教学可使得学生将所学其他课程知识灵活使用,使得学生更接近工程实践项目,使得用人企业满意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于俊荣.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新体制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1(3)

[3]尹明干.工程监理概论教学改革探讨[J].华章,2011(29)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3篇

关键词:CDIO教育模式;DCMA,培养模式;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4-02

CDIO的教学理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著名大学,从2000年起,组成的跨国研究组合,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提出的一套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的教学理论是以项目为载体。该模式既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也注重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我国CDIO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CDIO在本科院校中的应用情况。我国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最早的学校是汕头大学,2008年教育部选择了以汕头大学为主的18所学校进行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0年教育部又批准了21所不同的高校进行试点。目前,中国式的CDIO模式已取得了相关成果,其中,汕头大学工学院在CDIO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培养模式(即EIP-CDIO),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是指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其实质是在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同时也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诚信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从而使培养出的工程人员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与民族责任感。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继承CDIO培养理念的基础上,将学生、教师、产业和社会等各方面利益进行充分考虑,并以IT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工作岗位需求构建了“能力”为指标体系的“TOPCARES-CDIO”培养模式,极具创造性的将CDIO进行本国化和本校化。“TOPCARES-CDIO”是通过“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反向推导流程”,即根据市场对IT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确立培养计划及目标,制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CDIO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情况。长期来,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倡导以工学结合为主,同时也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其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培养效果。为探索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CDIO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领域也正在悄然引入,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在CDIO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1C+5P”的培养模式。在四川,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结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目标体系、课程与项目体系、结果考评等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DCMA工程型人才培养在我院的实践

1.“DCMA”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其培养目标主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技术人员。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岗位大多在工程建设方面。CDIO模式下的“DCMA”工程型人才培养,即为企业培养能设计(Design)、能施工(Construction)、能管理(Management)、能评估(Assess)的能用、实用、好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构建“DCMA”-CDIO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内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专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按照CDIO理念,改革课程群、课程建设的思路,改革课内和课外的教学体系,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构架方式,建立协同作战、获取技能的思想,形成适应高职工程类专业的“DCMA”-CDI0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①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学院与企业大量进行深入合作,对工程技术应用的各方面进行调研,根据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分析与归纳,提炼专业的职业岗位,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②整合资源,构建以项目为主导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工作与工程实际,把工程实际中从测量、设计、采购、施工、管理、验收、资料归档的各阶段案例,分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项目,其中项目可以按规模及其范围划分成三级。一级项目主要包括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以及能力训练的项目,要求能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二级项目主要包括与主要核心课程相关联的核心课程、能力训练的项目,它是作为对第一级项目的支撑。二级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相关课程群的集合,主要是加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与实际应用。三级项目主要是为单门课程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而设计的课程应用型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利用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为后续专业综合设计打下基础。

3.构建“学中做、做中学”核心课程教学组织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以三级项目(课程)为基础项目,将核心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为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的完成开发若干任务单元,每个任务单元的实施都包含CDIO模式的4个环节。项目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分小组实施项目化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同时在团队合作坏境下,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有利用于小组成员个人潜能的发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沟通等社会能力。

4.构建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我院从2004年开始,着手开始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设了一批用于理实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室,大多数实训室均由老师根据工程实际,自主设计,邀请企业建设实现。近年来,我们与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把工程案例引进了课堂,把各种技术规范列入了考核内容,把课堂搬到了工程现场。构建了从测量、设计、采购、施工、管理、验收、资料归档全系列内容的一体化实训体系。学生与老师、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工程项目,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共同成长。

我院工程技术类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过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基本达到能设计、能施工、能管理、能评估的“DCMA”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高职工程类专业的“DCMA”-CDI0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尚慧文.CDI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11).

[2]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4篇

关键字:高职教育;项目化;实训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G712.3

一、高职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项目化

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学科本位的思想还根深蒂固,教学体系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由于理论化教学的观念造成学校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离,教学内容的学科化与职教人才类型不适应;与岗位工作要求不适应;与学做合一不适应;毕业生C合职业素质不突出,在工作中不能很快适应、融入工作。从更深层次看,是没有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方式,其教育核心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质量的专来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实践为考核依据,在校内实训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教学活动,向社会输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对高职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早在[教高2004]1号文件中《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面向社会,向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岗位实践能力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而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实训教学在全国各地职业教育中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在[2006]16号文件中再次着重提出: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中,明确提出对项目制教学的要求。

为了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项目制教学的研究,但效果均不理想。现今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往往陷入了两个极端,即“打着项目化教学旗号的理论教学”和“完全脱离理论内容的技工性教学”。

由于学科化倾向的影响,许多项目制教学仅仅流于表面,或者仅仅在部分课程中加入部分独立的单个小型项目,没有综合性和贯穿性;最后变成了打着项目制的例题,标着项目制教学的理论化教学。

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课程模式,我国高职教育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包括引进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引进的诸多模式中,近年来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影响最大的是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成功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等三部分构成。一般来说,每个专业由3-4个学习领域组成,各学习领域之间没有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直接联系,但每一“学习领域”均以该专业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其基本内容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取向的。

本校管理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院情和专业特色,创新出基于不同项目类型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跟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行业发展趋势,首先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后引入项目课程系统化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建构系列项目课程,其次再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形成项目课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基于不同的项目类型,基本形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三大部分,每部分均包含有不同的理论、项目、实践教学课程,提出“以工作技能为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只能来自于其职业工作体系中”把企业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岗位实践为考核依据。

二、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体系的建设

我院在“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质量的专来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实践为考核依据”的思想指导下,结合项目化课程设计三原则:(1)实践性原则,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与学生走向社会后从事的专业岗位息息相关,这样的项目才具有能动性,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学习。(2)相关性原则,把企业实际项目细分成若干模块,把内容相关及兼容程度较高的任务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按照企业实际项目工作流程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门类的划分。(3)启发性原则,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课程中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和学会思考,在教学中发扬民主教学,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研究后,拟完成以下几个目标:

(1)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体系构建;包括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建立完整的实际性建筑工程项目案例库,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2)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 ”体系构建;包括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建立完整的实际性安装工程项目案例库,完成安装工程项目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3)工程造价专业“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课程体系 ”体系构建;包括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建立完整的实际性建筑工程项目案例库,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4)针对于三种不同的项目类型,建立完整的综合实训项目体系。

(5)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提炼上述三种课程体系的共同的基础理论,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不同的施工过程为导向,学期领域采用前期以理论为基础,后期以项目为单位组织课程内容并以项目(任务)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把企业真实项目、岗位工作任务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加强课程内容与项目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每一个环节,包括收集信息、设计方案、施工安装、施工预算及运行调试等工作。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专业技能,通过课程体系的划分,更好的明确职业方向,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能力。

三、课程项目化的相关配套建设

课程项目化的相关配套建设分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

(1)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核心内容就是教材的选择和自编,现实中的问题是实训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种类严重匮乏导致了实训教学质量不理想,于是我院领导注重鼓励教师通过对课程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编写和创新与课程项目化相配套的实训教材。自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课程教学软件、PPT课件、照片、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并且教材不是一层不变的,必须要跟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不断发展进行动态的调整。

(2)硬件建设:

建立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现实化、实用化、专人管理化的原则,以满足学生日常实践及教师教学的需要。学生能在实训教学基地中扮演企业项目中该专业的不同角色,通过不同角度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而教师在实训教学基地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使得实训教学活动具有可控性、仿真性和重复性。

课程项目化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首先通过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完成基于不同项目类型的项目实训课程;其次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在保障学生健康安全为前提下搭建校外实训基地,可采用学工交替合作模式、项目化合作教育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企业优越的实践环境拓宽实践教学的领域,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项目化的改革。比如:适当增加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专项经费投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项目化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燕.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48):141-142

[2]王海鸥.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缺陷及对策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3:43-43

[3]于桦楠.基于课程项目化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探讨 《西部资源》, 2012(2):44-45

[4]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9(3):33-38

人体工程学的目的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14-02

课程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课程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知识内容的传授,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实质,高校人才培养应围绕专业,立足岗位,依托课程展开,因此专业课程内容的开发水平与开发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了一个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营销专业的课程开发如何融合企业实际,将育人逻辑与工作实际有效结合,是能否提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1 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意义

1.1 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

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与实践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考虑,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设计或构建自己的学习工作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

1.2 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任务化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学习

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营销课程体系中,营销专业课程设计是以营销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营销工作任务为核心把专业学习与实践工作相融合,作为解决实际工作要求与专业学习之间矛盾的关键,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按照实际工作进行综合学习,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任务化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和领悟专业学习内涵,更好的理解、把握和思考现实工作。

2 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的内涵

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种以课程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课程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课程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为特征的课程开发与组织模式,它是以岗位工作为基础,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出发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开发。在具体的课程任务、教学项目开发时,课程目标特别是工作能力目标要以完成工作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知识目标要以营销课程能力目标为依据;课程教学内容要以课程知识目标、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为根据来构建;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工作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最终形成以能力训练项目(任务)作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工作活动实例作训练素材,以项目任务为核心的将营销工作能力需求分析、营销工作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课程任务模块、课程任务内容五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的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模式。

3 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开发步骤

3.1 明确营销职业岗位、进行岗位工作能力分析

任务化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着重分析营销工作主要涉及那些工作岗位,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主要(核心)工作任务,通过对涉及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明确营销岗位的营销工作流程、营销工作项目、营销工作任务,进而提炼出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这里的岗位工作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基本要素是操作技能,还包括其他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如工作价值取向、工作精神、诚信品质、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方面的素养。任务化课程开发必须在岗位职业活动调研基础上进行工作能力需求分析,这是任务化课程开发导向的要求,是使教学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

3.2 市场营销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的使命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定位是在岗位分析和工作能力界定的基础上,根据该岗位工作发展历程,考虑各营销岗位任职要求及工作能力,我们将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在着力培养掌握市场营销、营销策划、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具有战略眼光和富有现代思维与创新意识,基础知识深厚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具备市场开拓、营销管理、财务分析和企业管理能力,具备职业经理人潜质的精营销、懂财务、会管理的,能在各种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营销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3 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确定

营销岗位工作任务是结构完整的企业营销工作过程。它是在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营销岗位工作职责和能力、技能要求,对营销专业所对应的营销岗位群中营销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整合确定出营销工作所应完成的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进而对营销工作任务进行确定和描述。营销工作任务的确定和描述必须完整体现营销工作职责或营销工作实际要做的和完成的具体事情。

3.4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营销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后,应进一步提炼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指营销工作行动情境中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任务集合,在确定具体营销工作任务,尤其是营销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就要确定出营销工作任务的性质和核心工作内涵,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由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行业精英、专业骨干等人员一起探究,合理的确定出营销专业的行动领域。

3.5 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的确定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是将岗位工作的行动性特征转化为专业教育的任务性特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工作能力描述的情景化的或任务化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构成的学习单元。依据总结出来的行动领域,结合调查工作的结论和本地区的实际需求情况,并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再进行分析,依据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按照整个工作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确定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设计的核心,是课程开发中的关键,它涉及实际工作内涵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转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营销专业学习领域的确定要兼顾营销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教学的可操作、学生的认知性,根据学习实际需求,将市场营销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

3.6 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专业学习领域的构建

营销专业学习领域是学生完成营销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以整体化的、连续化的营销工作过程为学习领域的构建基础,它是由学习目标(能力为核心)和学习内容(工作任务为特质)两部分构成的主题学习课程。五位一体任务化导向下的课程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高校课程开发按照学科课程体系来构建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它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机理来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对应到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专业学习领域的构建应形成纵横交错的学习领域,纵向上以素质学习领域为主,贯穿于横向的层次递进的基础、专业及实践三个横向的学习领域组成的项目化课程。这里主要完成两个工作,一是基于工作过程,通过营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构建出基于营销工作过程的营销化课程项目,二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营销学习领域课程发展,提取典型营销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

3.7 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专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开发

学习情境是完成学习领域能力目标培养的具体的课程方案,是课程或者学习领域的基本单元和具体化,学习情境的构建应将工作的情境性、专业的科学性和学生的人本性三者处于平衡和互补的关系中。营销专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开发是根据企业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营销事件进行场景设计和课程内容开发,它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营销情境中,使其按照真实的营销工作过程要求,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营销专业学习情境要以营销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它的组织与实施要以岗位工作环节的连续性和营销情境的实际性为内在逻辑来安排,其中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是确定学习情境和设计能力训练项目的基础,其任务就是将这些有教学价值的工作过程描述出来,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尽量以具体的教学项目、能力训练项目的形式出现。整体而言,营销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开发是以营销职业生涯为背景,营销真实环境为依托,营销具体工作为核心,营销岗位任务为依据,营销能力培养为根本,结合学生的人本性进行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开发是整个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要坚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职业成长的规律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相结合的原则。

3.8 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专业课程的设计、开发和整合

在上述的工作基础上进行任务化课程的设计、开发和整合,即以营销工作能力需求分析为导向确定营销课程能力目标;以营销工作能力目标为依据,确定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以课程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组合课程任务模块,设定课程任务内容、教学项目;以能力训练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工作活动实例或学习情境作训练素材,实现项目任务的工作仿真性,在营销情境为背景的基础上,以项目任务为根本,将营销工作能力需求分析、营销工作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课程任务模块、课程任务内容五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营销专业五位一体任务化课程,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融合和营销人才的科学合理培养。